CN111918080A - 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8080A
CN111918080A CN202010756489.0A CN202010756489A CN111918080A CN 111918080 A CN111918080 A CN 111918080A CN 202010756489 A CN202010756489 A CN 202010756489A CN 111918080 A CN111918080 A CN 1119180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sk
editing interface
task editing
student
teac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64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18080B (zh
Inventor
李杨
潘梅
苏惠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5648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180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18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8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18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80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1Server components or server architectures
    • H04N21/218Source of audio or video content, e.g. local disk arrays
    • H04N21/2187Live fe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1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 H04N21/478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users, e.g. cha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5End-user interface for client configu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老师端响应于任务下发指令操作,在直播授课平台的第一窗口中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其中,所述任务编辑界面用于进行任务编辑操作,所述任务编辑界面中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操作画面;响应于针对显示的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的点击操作,对所述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进行协助操作,这样,支持在老师端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并可以进行协助操作,可以便捷有效地感知和解决学生的问题,增强了互动性,提高直播授课的效果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线教育已很普遍,老师可以通过视频直播方式进行授课,例如,针对在线编程课程,相关技术中主要是学生和老师使用视频会议系统,可以互相看到对方的摄像头画面并听到对方的声音,老师使用屏幕分享直播自己的编程Scratch集成开发环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IDE)操作画面,这样,老师通过多人同时进行语音沟通,来进行直播授课和解答。
但是这种通过多人语音沟通进行授课和解答的方案,针对例如不超过4人的小班课程,还可以保证授课效果,而对于大班授课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混乱,会出现抢话冲突,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容易受到影响,并且仅能实现老师通过语音进行问题解答,授课效果较差,尤其是针对编程等需要学生在课堂进行实践和练习的课程,老师无法对重点难点及时感知,也不能对学生无法独立克服的困难直接进行协助操作,降低了授课效果和效率,互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以提高直播授课的效果和效率,并增强互动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包括:
响应于任务下发指令操作,在直播授课平台的第一窗口中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其中,所述任务编辑界面用于进行任务编辑操作,所述任务编辑界面中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操作画面;
响应于针对显示的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的点击操作,对所述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进行协助操作。
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包括:
在任务编辑功能可用时,响应于针对所述任务编辑功能的切换操作,显示任务编辑界面,其中,所述任务编辑功能是在接收到老师端发送的任务下发指令时转为可用的,所述任务编辑界面用于进行任务编辑操作;
在所述任务编辑界面显示所述老师端在所述任务编辑界面中执行的协助操作,其中,所述协助操作是所述老师端在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后,响应于针对所述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的点击操作后执行并发送的。
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老师端发送的任务下发指令,并将所述任务下发指令发送给学生端,以使所述学生端接收到所述任务下发指令后,显示任务编辑界面,所述任务编辑界面用于进行任务编辑操作;
将所述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发送给所述老师端以进行显示;
接收所述老师端发送的针对显示的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的协助操作,并将所述协助操作发送给所述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对应的学生端,以使所述对应的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中显示所述老师端在所述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执行的协助操作,其中,所述协助操作是所述老师端点击所述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后执行并发送的。
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任务下发指令操作,在直播授课平台的第一窗口中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其中,所述任务编辑界面用于进行任务编辑操作,所述任务编辑界面中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操作画面;
协助操作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显示的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的点击操作,对所述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进行协助操作。
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在任务编辑功能可用时,响应于针对所述任务编辑功能的切换操作,显示任务编辑界面,其中,所述任务编辑功能是在接收到老师端发送的任务下发指令时转为可用的,所述任务编辑界面用于进行任务编辑操作;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任务编辑界面显示所述老师端在所述任务编辑界面中执行的协助操作,其中,所述协助操作是所述老师端在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后,响应于针对所述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的点击操作后执行并发送的。
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接收老师端发送的任务下发指令,并将所述任务下发指令发送给学生端,以使所述学生端接收到所述任务下发指令后,显示任务编辑界面,所述任务编辑界面用于进行任务编辑操作;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发送给所述老师端以进行显示;
第三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老师端发送的针对显示的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的协助操作,并将所述协助操作发送给所述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对应的学生端,以使所述对应的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中显示所述老师端在所述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执行的协助操作,其中,所述协助操作是所述老师端点击所述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后执行并发送的。
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老师端响应于任务下发指令操作,在直播授课平台的第一窗口中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进而学生也可以在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中进行任务编辑操作,并且老师端还可以响应于针对显示的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的点击操作,对所述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进行协助操作,进行协助操作时对应的学生端也可以在任务编辑界面上同步显示在老师端执行的协助操作,这样,可以支持在老师端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老师可以看到学生的操作和学习情况,可以及时并更好地对重点难点进行感知,并且还可以支持老师协助操作学生的任务编辑界面,使得老师可以对学生的问题及时作出回应并进行协助,可以适用于多人大班的直播授课场景,不会出现语音冲突,老师可以通过显示任务编辑界面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增加了互动性,也提高了授课效果和效率,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上课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的应用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交互时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交互时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老师端使用PPT授课的界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老师端使用编程IDE授课的界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老师端下发任务的界面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学生端的进行任务编辑操作的IDE界面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老师端中显示多个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学生端切换不同界面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先对几个概念进行简单介绍:
在线教育:和传统教育授课模式不同,指利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音视频技术等,把老师授课的画面和声音通过视频形式提供给学生进行学习。
两路视频授课:指使用两个连续变化的画面进行授课的技术,例如一个摄像头画面和一个演示文稿(PowerPoint,PPT)画面,一般情况下,两路视频授课的课程内容和形式比一路画面更丰富。
少儿编程课程:通过编程游戏启蒙、可视化图形编程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解难能力的课程,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直播授课平台可以为少儿编程课程的直播授课平台。
Scratch IDE:Scratch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幼儿园团队”开发的图形化编程工具,主要面对青少年开放,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直播授课时,老师和学生可以使用该Scratch IDE工具进行编程操作。
远程协助:通过互联网,一个终端操作另一个终端完成特定的协助操作,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远程协助和传统的远程协助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支持老师仅对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进行协助操作,不影响学生其它操作和其它窗口的查看。
大班授课:主要指超过10人以上的同学在一个直播间学习,简单的授课工具无法保证多人学习的效果。
目前,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教育已很普遍,也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认可,老师可以通过视频直播方式进行授课,例如,针对在线编程课程,相关技术中直播授课方式,主要是老师使用屏幕分享直播自己的编程Scratch IDE操作画面,并且学生和老师使用视频会议系统,可以互相看到对方的摄像头画面并听到对方的声音,但是相关技术中的这种方案,针对小班课程,还可以保证授课效果,例如,目前的在线编程课程主要以小班为主,人数大多不超过4人,老师可以方便进行授课和解答,但是对于大班授课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混乱,会出现抢话冲突,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如何针对多人在线直播授课进行控制和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并且相关技术中的直播授课方案,仅能实现老师通过语音进行问题解答,授课效果较差,尤其是针对编程等需要学生在课堂进行实践和练习的课程,老师无法看到也不能操作学生实时的作业练习情况,无法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做出回应,不能对重点难点及时感知,也不能对学生无法独立克服的困难直接进行协助操作,降低了授课效果和效率,互动性较差。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的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老师端响应于任务下发指令操作,在直播授课平台的第一窗口中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学生端接收到任务后,显示任务编辑界面并在任务编辑界面进行任务编辑操作,并且老师端可以响应于针对显示的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的点击操作,对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进行协助操作,进而相应地学生端也显示老师端所执行的协助操作,这样,可以同步学生的任务操作数据到老师端,支持了老师可以实时看到学生的任务处理情况,并且老师还可以对学生的任务编辑界面进行远程协助操作,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答问题,而不仅仅是通过语音交流,可以极大提高了授课效率和学生上课体验,也增强了互动性。
参阅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的应用架构示意图,包括老师端100、学生端200、服务器300。
老师端100和学生端200均是面向用户的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个人计算机、智能电视等任何智能设备。终端上可以安装有各种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例如各种直播授课平台,老师可以通过老师端100的直播授课平台进行直播授课,学生也可以通过学生端200的直播授课平台来听课。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老师在老师端100进行直播授课,可以通过PPT讲解知识点,还可以通过直播授课平台提供的编程功能,讲解IDE编程操作,可以边操作边讲解,并且老师还可以通过老师端100向学生下发任务,进而学生通过学生端200接收到任务后,可以进行练习和操作,例如也可以通过直播授课平台提供的编程功能进行IDE编程操作,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支持在老师端100显示所有学生的任务编辑界面,老师可以查看所有学生的练习情况,并且,还支持老师对学生进行远程协助,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理解。
服务器300为老师端100和学生端200的后台服务器,能够为老师端100和学生端200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对于不同的应用程序,服务器可以认为是相应的后台服务器,老师端100和学生端200之间的数据交互主要是通过服务器来实现,例如学生端200通过服务器向老师端100发送任务编辑界面,老师端100通过服务器向学生端200发送协助操作等。
其中,服务器300可以是一台服务器、若干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云计算中心。
老师端100与服务器300之间,以及学生端200与服务器300之间均可以通过互联网相连,实现相互之间的通信。可选地,上述的互联网使用标准通信技术、协议,或者两者结合。互联网通常为因特网、但也可以是任何网络,包括但不限于局域网(Local AreaNetwork,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移动、有线或者无线网络、专用网络或者虚拟专用网络的任何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包括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HT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等的技术和/或格式来代表通过网络交换的数据。此外还可以使用诸如安全套接字层(Secure Socket Layer,SSL)、传输层安全(TransportLayer Security,TLS)、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网际协议安全(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IPsec)等常规加密技术来加密所有或者一些链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定制和/或专用数据通信技术取代或者补充上述数据通信技术。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应用架构图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本申请实施例中也不仅限于在线编程课程,对于其它的应用架构和业务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问题,同样适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以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应用架构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阅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应用于服务器,具体该方法包括:
步骤200:接收老师端发送的任务下发指令,并将任务下发指令发送给学生端,以使学生端接收到任务下发指令后,显示任务编辑界面,任务编辑界面用于进行任务编辑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直播授课平台,直播授课平台安装在终端,老师和学生进入同一课堂直播间,老师即可以通过直播授课平台授课,学生也可以通过直播授课平台听课,并且直播授课平台还提供老师和学生的任务编辑操作功能,例如编程操作的演示和练习。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支持老师通过两路视频授课,直播授课平台中提供PPT功能,老师可以使用PPT讲解知识点,老师端将PPT画面和摄像头视频画面,包括图像和声音,通过服务器发送给学生端,并且老师端可以打开编程功能,进行编程操作的演示,服务器可以将老师端的直播视频流,包括声音、PPT画面或编程操作画面等发送给学生端,学生端可以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老师端的直播视频流,并进行显示和播放。
在授课过程中,老师也可以下发任务以使学生进行练习,例如,老师通过点击任务下发功能按钮,即发送了任务下发指令,服务器接收到任务下发指令后,将任务下发指令发送给该直播间中所有的学生端,学生端接收到任务下发指令后,就可以在自己的任务编辑界面进行操作。
步骤210:将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发送给老师端以进行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持了老师可以看到学生的任务编辑界面,即学生的任务练习的画面,以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帮助学习解答等。
执行步骤210时,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针对未在老师端的第一窗口中当前显示的任务编辑界面,接收对应的学生端按照第一上传间隔发送的任务编辑界面,并将接收到的任务编辑界面发送给老师端以进行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老师端下发任务后,在老师端会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但在老师端的第一窗口中,由于受到终端屏幕限制,若班上学生又比较多,因此无法在老师端同时看到所有学生的任务编辑界面,例如,可能一个屏幕只能同时显示四个学生的任务编辑界面,老师想要查看其它学生的任务编辑界面,就需要通过下拉或滚动进度条进行查看,通常正在当前显示的任务编辑界面,可以是老师比较关注的或正在查看的,而没有正在当前显示的任务编辑界面,可能老师还没来得及查看,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为节省带宽和资源消耗,针对不同的显示情况可以分别设置不同的上传间隔。
本申请实施例中,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在老师端的直播授课平台的第一窗口中显示,不影响老师切换到其它窗口,也不影响老师在其它窗口的操作,例如,老师下发任务后,仍可以在其它窗口继续讲解PPT内容,在第一种情况中,未在老师端的第一窗口中当前显示的任务编辑界面,例如可能是老师还未打开第一窗口,或者也可能是老师打开了第一窗口但是未在当前显示,这时,学生端按照第一上传间隔不断发送自己的任务编辑界面,服务器接收到后发送给老师端,老师端不断进行更新显示,例如第一上传间隔为10s,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进行限制。
第二种情况:针对在老师端的第一窗口中当前显示的任务编辑界面,接收对应学生端按照第二上传间隔发送的任务编辑界面,并将接收到的任务编辑界面发送给老师端以进行显示,其中,第一上传间隔大于第二上传间隔。
也就是说,在老师端的第一窗口中正在当前显示时,为保证观看效果和实时性,这时可以减小上传间隔,具体地,针对正在当前显示的任务编辑界面,老师端给对应的学生端发送第二上传间隔并持续设定时长请求,服务器将该请求转发给对应学生端,通知学生端上传画面的上传间隔更新为第二上传间隔并持续设定时长,例如第二上传间隔为2s,设定时长为10s,第一上传间隔和第二上传间隔、设定时长可以综合考虑带宽和观看体验等因素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也不进行限制,学生端每隔2s上传一次任务编辑界面的缩略图到服务器,并持续10s都按照2s上传,服务器转发到老师端进行显示,10s后恢复为第一上传间隔,若超过设定时长,该任务编辑界面仍在老师端当前显示,则老师端可以再次发送请求,使学生端继续使用第二上传间隔上传。
需要说明的是,这时老师可以在老师端观看学生的任务编辑界面,了解各个学生的任务处理情况,学生端上传的为图像,即任务编辑界面的缩略图,老师端和学生端建立的为图像传输通道,老师端不断更新显示学生端最新上传的任务编辑界面。
步骤220:接收老师端发送的针对显示的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的协助操作,并将协助操作发送给该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对应的学生端,以使对应的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中显示老师端在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执行的协助操作。
其中,协助操作是老师端点击该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后执行并发送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支持老师远程操作学生的任务编辑界面,可以对学生无法独立克服的困难进行协助。
执行步骤220时具体包括:
S1、服务器接收老师端发送的建立协助请求,并将建立协助请求发送给对应的学生端。
具体地,老师在老师端可以通过点击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即发送了建立协助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老师进行协助操作后,即对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进行远程控制操作,为了提高协助操作效率,保证实时性,这时学生端和老师端需建立一个视频传输通道,学生端上传任务编辑界面的视频数据给老师端。
S2、接收老师端发送的针对显示的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的协助操作。
例如,老师需要对小红进行协助操作,即可以点击小红的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这时小红的学生端和老师端即建立一个视频传输通道,小红的学生端上传任务编辑界面的视频数据给老师端,老师可以对小红的任务编辑界面进行远程协助操作,并发送给小红的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中。
例如,协助操作可以为老师点击的鼠标操作、键盘操作等。
S3、将协助操作发送给该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对应的学生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协助操作仅针对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老师端仅可以看到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并对其进行远程协助操作,不能控制和看到学生端的其它窗口,这样,可以提高授课效率,并且不影响学生对其它窗口的操作,还可以使得学生在老师操作时查看其它窗口,例如,学生在老师操作时想要看下视频窗口中老师讲解的PPT,则可以切换到视频窗口进行查看。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老师对学生的任务编辑界面进行协助操作时,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控制学生端无法在任务编辑界面操作,也可以同时支持学生端在任务编辑界面操作,增强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性,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进一步地,老师在对某个学生进行协助操作时,可能会认为该问题比较典型,大部分学生可能都存在这个问题,为提高授课效率,还可以将协助操作直播给所有学生,具体地服务器接收到老师端的直播协助指令,则将协助操作对应的任务编辑界面的视频流转发到直播画面,以发送给所有学生端进行观看。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老师端还可以控制停止练习,具体为:服务器接收到老师端发送的停止练习指令时,将停止练习指令发送给学生端,以使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编辑操作不可用。
例如,老师需要讲解一个知识点,为防止有学生不注意听讲,仍在进行任务练习,因此老师通过老师端可以发送停止练习指令,这时学生在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就无法进行操作了,提高老师直播授课效果,也便于老师进行管理。
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接收老师端发送的任务下发指令,并将任务下发指令分别发送给学生端,进而学生端可以在任务编辑界面进行任务编辑操作,并且服务器还可以分别将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发送给老师端以进行显示,当接收到老师端发送的针对显示的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的协助操作时,将协助操作发送给该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对应的学生端,这样,老师端下发任务后,可以同步学生的任务编辑操作数据给老师端,老师可以实时看到学生的任务操作情况,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重点难点及时感知,并且还可以及时对学生的问题作出回应,老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远程协助,操作学生的任务编辑界面,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增强了互动性,也提高了直播授课的效率和效果,学生上课体验也极大提升。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阅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应用于老师端,具体该方法包括:
步骤300:响应于任务下发指令操作,在直播授课平台的第一窗口中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其中,任务编辑界面用于进行任务编辑操作,任务编辑界面中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操作画面。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直播授课平台中提供学习任务下发功能,老师可以在老师端中的直播授课平台上点击任务下发功能按钮,即可以在老师端上的直播授课平台的第一窗口中显示学生端的编辑界面,其中,该第一窗口可以设置为老师端的直播授课平台中的练习窗口,并不进行限制。
其中,老师在执行任务下发指令操作时,还可以选择任务名称或自定义任务名称。
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中老师下发任务时,可以下发给课堂直播间里的所有学生,也可以下发给指定学生,具体地在执行步骤300时,可以有以下两种实施方式:
第一种实施方式:无需选择成员,响应于任务下发指令操作,在直播授课平台的第一窗口中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
通常老师需要对班上所有学生布置作业任务,即老师的任务下发给课堂直播间里的所有学生,老师在老师端上点击任务下发功能按钮,即将任务下发给所有学生,进而在老师端的第一窗口中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例如课堂直播间里有60个学生同时在学习,则在老师端的第一窗口需拉取并显示60个画面,当然,这60个画面不需要同时显示在一个屏幕上,因为屏幕通常是有大小限制的,人数过多时,都同时在屏幕中显示可能太小而影响观看效果,因此,老师可以通过滚动进度条来查看不同学生的画面,但这60个学生端都是需要不断向老师端上传任务编辑界面的画面的。
第二种实施方式:下发给指定学生,具体地:
1)显示当前在线的学生端的学生标识。
2)响应于针对学生标识的选择操作和任务下发指令操作,在直播授课平台中的第一窗口中显示选择操作中选择的学生标识对应的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
例如,在线编程课堂上,老师先让所有学生练习一个编程任务,但是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完成比较快的情况,可能需要一直等待,则老师这时可以再给这部分学生下发其它任务,老师可以通过选择指定的学生标识,给指定的学生下发任务。
步骤310:响应于针对显示的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的点击操作,对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进行协助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老师端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时,每个学生的任务编辑界面的显示区域,还可以关联一个协助按钮,老师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点击某个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对该任务编辑界面发起协助操作,进一步地,还可以关联显示学生标识,例如,显示学生姓名,以便于老师获知是哪个学生的任务编辑界面。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老师端显示正在请求协助提示信息,老师可以知道有谁需要请求协助,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显示的对应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中显示正在请求协助提醒信息,其中,正在请求协助提醒信息是对应的学生端在点击请求协助按钮后触发显示的。
例如,学生小明在操作时,有个问题一直无法操作成功,则小明可以通过学生端点击请求协助按钮,则这时在老师端显示的小明的任务编辑界面中会显示正在请求协助提醒信息,这样,老师在查看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时,可以看到该提醒信息,获知小明需要协助,则可以点击小明的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即向小明的任务编辑界面进行协助操作,小明在自己的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上可以看到老师的协助操作,进一步地,老师点击协助按钮后,该正在请求协助提醒信息消失。
当然,老师可以在看到学生触发的正在请求协助提醒信息后,点击协助按钮进行协助操作,也可以在观看学生的任务编辑界面时,主动发起协助操作,例如,老师看到某个学生在任务编辑界面上的操作,操作错误,这时老师可以主动点击协助按钮对该学生进行协助操作。
并且,在进行任务练习时,老师端也可以一直传送直播视频流到学生端,直播视频流显示在学生端的视频界面或视频窗口,学生的任务编辑操作在任务编辑界面,两个窗口并不冲突,学生也可以自由切换,这样,在老师协助操作时,学生可以看到老师的协助操作,也可以听到老师的声音,实现老师边讲边操作的授课效果,提升授课效率。
进一步地,在执行步骤310中的对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进行协助操作时,老师端进入协助某个学生的状态,这时老师还可以直播协助操作给所有的学生端,具体地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接收到针对直播协助按钮的点击操作,则将对该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的协助操作通过服务器直播给学生端。
例如,在对小红的任务编辑界面进行协助操作时,可以点击提供的直播协助按钮,这时小红的学生端发送给老师端的任务编辑界面的视频数据,会被转发给直播界面,这样小红的任务编辑界面会直播给课堂直播间中的所有学生端,所有学生都可以通过直播界面观看到老师对小红的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的协助操作,这样,老师无需针对相同或类似的问题重复操作或讲解,提高授课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老师端响应于任务下发指令操作,在直播授课平台的第一窗口中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并且可以响应于针对显示的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的点击操作,对该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进行协助操作,这样,在老师端可以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支持了老师可以看到学生的任务操作画面,例如编程的IDE画面,便于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且在老师端还可以对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进行协助操作,支持了老师操作学生的IDE画面,增加了互动性,可以更加方便解决学生的问题,进而提高了授课效果和效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阅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应用于学生端,具体该方法包括:
步骤400:在任务编辑功能可用时,响应于针对任务编辑功能的切换操作,显示任务编辑界面。
其中,任务编辑功能是在接收到老师端发送的任务下发指令时转为可用的,任务编辑界面用于进行任务编辑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学生端的直播授课平台中至少显示视频功能和任务编辑功能标签,其中,显示视频功能主要是用于显示直播视频画面,任务编辑功能主要是用于显示任务编辑界面,学生可以自由进行切换,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老师的管理效率,只有在老师下发任务时,该任务编辑功能才可以点击切换,即接收到老师端下发的任务时转为可用,当然也可以不进行限制,该任务编辑功能一直可用,学生可以在老师未下发任务时也能进行点击切换,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进行限制。
例如,老师一开始直播讲解PPT,学生通过学生端的视频界面观看老师端发送的直播画面,包括图像和声音,之后老师下发任务练习,学生端接收到任务下发指令时,可以通过点击任务编辑功能的按钮,切换到任务编辑界面,在该任务编辑界面进行任务编辑操作。
步骤410:在任务编辑界面显示老师端在任务编辑界面中执行的协助操作。
其中,协助操作是老师端在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后,响应于针对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的点击操作后执行并发送的。
进一步地,学生在进行任务编辑操作时,若有需求,可以随时点击请求协助按钮,向老师端发起协助请求,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1)在任务编辑界面中显示请求协助按钮。
其中,学生端显示的请求协助按钮的显示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几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第一种方式:在任务编辑界面中固定设置并显示请求协助按钮。
即可以在任务编辑界面中预先设置请求协助按钮,并在学生端显示任务编辑界面时同步显示请求协助按钮。
第二种方式:在显示任务编辑界面后,超过预设时长后悬浮显示请求协助按钮。
即也可以在超过一定时长后再显示,例如学生打开任务编辑界面超过30s后悬浮显示请求协助按钮,进而学生可以根据需求来决定是否点击该按钮,其中,预设时长的设置并不进行限制,可以根据需求预先进行设置。
2)接收到针对请求协助按钮的点击操作时,通过服务器向老师端发送协助请求,以使在老师端中显示的对应任务编辑界面上显示正在请求协助提醒信息。
例如,该请求协助按钮可以为举手按钮,更加生动,贴近真实课堂授课效果,学生发起举手,即会在老师端中显示的该学生的任务编辑界面上显示正在请求协助提醒信息。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可知,在学生端可以显示老师的直播视频流,包括图像和声音,以及显示自己的任务编辑界面,在老师端可以显示老师的直播界面,以及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学生端和老师端均可以随时切换各个窗口界面,这样,学生端切换各个界面时即可以显示不同的画面,本申请实施例中学生不仅可以在任务编辑界面进行任务编辑操作,还可以切换到视频功能,来观看老师的直播内容,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响应于针对视频功能的切换操作,在视频界面中显示老师端的直播视频画面,其中,直播视频画面为以下任意一种:老师端的用于知识讲解的直播界面的内容,老师端对任意一个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的协助操作。
其中,老师端的用于知识讲解的直播界面的内容为PPT画面、编程IDE操作画面等。
并且在视频界面中显示协助操作是老师端在对任意一个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进行协助操作并点击直播协助按钮时显示的,也就是说,当老师端在进行协助操作时点击直播协助按钮时,所有学生端均可以切换到视频界面来观看老师对这个任务编辑界面的协助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学生端在任务编辑功能可用时,响应于针对任务编辑功能的切换操作,显示任务编辑界面,并可以在任务编辑界面显示老师端在该任务编辑界面中执行的协助操作,这样,学生端可以接收老师端下发的任务,并将任务编辑界面发送给老师端以进行显示,并且还可以显示老师端在对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中执行的协助操作,增加课堂互动性,便于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提升了学生的上课体验和效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例如以任务编辑界面为IDE操作界面为例,老师不仅可以直播摄像头画面、PPT画面、分享直播自己的ScratchIDE画面等,而且主要是实现了支持在老师端显示学生端的IDE画面,并支持老师可以在老师端操作学生端的IDE画面,具体技术实现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在老师端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
基于上述实施例,以针对一个学生端为例进行说明,参阅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交互时序图,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流程如下:
步骤500:老师端向服务器发送任务下发指令。
例如,以基于Scratch IDE的编程直播授课为例,老师端进入IDE编程练习模式,并下发任务。
步骤501:服务器将任务下发指令发送给学生端。
这时,学生端接收到任务下发指令后,学生端的任务编辑功能即可用,学生可以切换到任务编辑界面,并在任务编辑界面进行任务编辑操作。
步骤502:学生端按照第一上传间隔发送任务编辑界面到服务器。
并且还可以设置上传图像大小和图像格式,具体图像大小、图像格式和第一上传间隔,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进行限制。
例如,第一上传间隔为5s,即学生端每隔5s会自动上传一份任务编辑界面的截图,这时上传的为任务编辑界面的缩略图,例如为IDE缩略图,并且例如上传的图像大小为320*240,图像格式为jpg。
步骤503:服务器将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发送给老师端。
步骤504:老师端将接收到的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更新显示。
即老师端将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显示到直播授课平台的第一窗口中,并可以不断更新,显示学生端最新的任务编辑界面的缩略图,这样,老师打开第一窗口时可以显示学生端最新的任务编辑界面。
步骤505:老师端向服务器发送针对在第一窗口中当前显示的任务编辑界面对应的学生端的第二上传间隔请求。
也就是说,老师打开第一窗口后,针对正在当前显示的任务编辑界面,会立即发送一个请求,通知对应的学生端从第一上传间隔更改为第二上传间隔,并按照第二上传间隔上传持续设定时长,其中,第二上传间隔小于第一上传间隔,例如,第二上传间隔为2s,设定时长例如为10秒,也不进行限制。
步骤506:服务器向对应学生端发送第二上传间隔请求。
步骤507:学生端按照第二上传间隔发送任务编辑界面到服务器。
例如,学生端每隔2s上传任务编辑界面的图像,例如为IDE缩略图到服务器,并持续10s,即在10s内都是每隔2s上传一次IDE缩略图,10s之后,学生端继续恢复按照第一上传间隔上传,即恢复为每隔5s上传一次IDE缩略图,这是因为,若老师仅是不断巡查各个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则正在当前显示的任务编辑界面会很快滑过,而为了节省带宽资源,任务编辑界面不需要一直以一个相对很小的上传间隔进行上传,因此可以根据经验可以预先设置一个设定时长,例如10s,主要是根据老师滑动进度条的速度或查看速度而定,超过10s后老师可能就滑过了,该任务编辑界面就不在当前显示了,因此可以恢复到以一个相对较大的上传间隔来上传任务编辑界面。
另外若老师一直在看该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即该任务编辑界面一直在老师端的第一窗口中当前显示,并超过了10s,则老师端会再次通过服务器向对应学生端发送第二上传间隔请求,并指示持续设定时长,这样,可以保证该任务编辑界面正在当前显示时,可以保持该学生端按照第二上传间隔,即2s的上传画面。
步骤508:服务器将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发送给老师端。
步骤509:老师端将接收到的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更新显示。
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老师端下发任务后,学生端可以实时上传自己的任务编辑界面,进而可以在老师端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老师可以看到学生的任务操作情况,可以根据学生的任务操作情况,对重点难点及时感知,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况,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作出回应。
第二方面:在老师端对显示的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进行协助操作。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阅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交互时序图,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流程如下:
步骤600:老师端接收老师对显示的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的点击操作。
步骤601:老师端向服务器发送与对应学生端的建立协助请求。
其中,这里的对应学生端即是,与点击的协助按钮关联的任务编辑界面对应的学生端。
步骤602:服务器将建立协助请求发送给对应学生端。
步骤603:学生端向服务器发送任务编辑界面的视频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老师点击第一窗口中任意一个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后,老师端即与该对应学生端建立一个视频传输通道,以便用于传输视频数据,这是因为,这时老师需要对该任务编辑界面进行协助操作,而视频流对图像对带宽要求小并且数据量也较小,也可以保证较佳的实时性,因此这时学生端发送任务编辑界面的视频数据给老师端,即以视频形式发送任务编辑界面,例如,采集IDE窗口发送视频数据。
步骤604:服务器将任务编辑界面的视频数据发送给老师端。
步骤605:老师端向服务器发送针对任务编辑界面中任务的协助操作。
其中,协助操作例如为鼠标操作和键盘操作等。
步骤606:服务器将协助操作发送给对应学生端。
步骤607:学生端在任务编辑界面显示老师端执行的协助操作。
例如,老师对该学生的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进行鼠标操作和键盘操作,会把老师的鼠标操作和键盘操作传输到对应学生端,学生端将老师的鼠标操作和键盘操作发送到任务编辑界面上,实现了老师的远程协助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和传统的远程协助不同,老师端只能对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中任务进行协助操作,并且协助操作也只发送到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因此,老师只能看到学生的任务编辑界面,老师端不能控制和查看学生端的其它窗口或界面,即使学生在学生端打开了其它窗口并覆盖了任务编辑界面的窗口也没有影响,老师端的协助操作也只发送给任务编辑界面,例如,以任务编辑界面为IDE窗口为例,则采集IDE画面使用::GetDC(IDE窗口)win32 API进行,发送协助操作到IDE窗口使用PostMessage(IDE窗口…)进行。
步骤608:老师端接收老师对直播协助按钮的点击操作。
步骤609:老师端把执行协助操作的任务编辑界面转发到直播画面中。
也就是说,老师进入协助某个学生的状态时,可以点击直播协助按钮,则可以将该对应学生端发送的任务编辑界面的视频数据,转发到直播画面,进而包含该对应学生端在内的其它各个学生端都可以在通过直播观看到老师的协助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老师可以看到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并可以对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进行协助操作,可以对学生无法独立克服的困难进行协助,并且还可以将协助操作直播给其它所有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授课效率。
下面采用具体应用场景,从产品侧进行说明,以直播授课为在线编程直播授课,编程工具为Scratch IDE,并任务编辑界面为IDE界面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直播授课的过程进行说明。
1)老师端讲解PPT和编程IDE操作。
老师通过直播授课平台建立课堂直播间,并邀请学生加入该直播间,进而老师可以通过直播授课平台对直播间中的学生进行授课,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持多人大班授课,加入的学生人数不进行限制,也可以设置一个较大的限额,例如不超过1000人。
通常编程课程,不仅需要讲解书面的知识点,还需要老师和学生进行实际的编程操作,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直播授课平台,针对老师可以提供PPT讲解、编程IDE操作讲解等功能。例如,参阅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老师端使用PPT授课的界面示意图,如图7所示,老师点击PPT按钮,即可以打开在本地存储或直播授课平台中在线编辑的PPT,并通过直播画面直播给所有学生端,学生可以在学生端看到老师的PPT并听到老师的声音。
例如,参阅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老师端使用编程IDE授课的界面示意图,老师点击编程按钮,即打开Scratch IDE编程工具,老师可以在IDE界面上边操作边讲解编程的实际操作,这时也可以通过直播画面直播给所有学生端。
进一步地,为了更加真实地模拟实际课堂,还可以为老师端提供更多的功能,例如,如图7和图8所示,还可以有上课、下课、签到、工程任务、练习等功能,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进行限制,老师和学生注册直播授课平台时,会预先设置自己的身份是老师还是学生,进而后续老师和学生登录时,可以自动校验身份,并针对不同的身份显示不同的功能。
2)老师端下发任务。
如图7和图8的授课过程,学生都是被动接收老师的直播画面,并通过接收到的老师的直播画面和声音,学习知识点。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老师可以通过老师端的直播授课平台发起任务,进而学生可以在自己的IDE界面进行操作。例如,参阅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老师端下发任务的界面示意图,老师点击工程任务,即弹出下发任务界面,如图9中的显示工程任务的界面,进而可以针对所需下发的任务,点击对应的下发按钮即发送任务下发指令,如图9所示,老师端还可以先对任务进行演示,以便于学生更快掌握和理解,并且在老师端可以显示成员组,图9中显示成员(1)即有一个学生,这仅是一种示例,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适用于大班授课,对人数并不进行限制,在成员组中显示学生端的学生标识,例如学生姓名,老师还可以从中选择指定学生下发任务,也可以不指定只能对所有学生同时下发任务,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进行限制。
学生端接收到任务下发指令后,即可以在学生端的IDE界面进行编程操作,例如,参阅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学生端的进行任务编辑操作的IDE界面示意图,如图10所示,学生点击学生端的编程按钮,切换到IDE界面,学生可以在该IDE界面进行操作,并且学生遇到问题时,学生不用发出语音,以降低多人授课时的语音混乱,学生可以通过点击请求协助按钮,请求老师远程协助操作,另外也可以在讨论区发送文字信息以便和老师交流,另外学生端中的直播授课平台上提供讨论区,如图10所示的最右侧区域,学生可以在这里输入文字等信息内容,在不需要时也可以关闭该区域,降低干扰。
3)老师端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并支持协助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持在老师端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老师端打开练习控制台,例如图7中的练习按钮,打开第一窗口,即可以在第一窗口中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例如IDE界面,参阅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老师端中显示多个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的示意图,图11是以当前屏幕仅能同时正在显示四个学生的任务编辑界面为例,老师拖动右侧的滚动条可以查看所有学生的任务编辑界面,图11中仅是一种示意图,未示图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的具体内容。
并且在显示任务编辑界面时,还显示关联的协助按钮和学生标识,例如图11中分别显示了小明、小红、小张和小刘的任务编辑界面,当学生点击请求协助按钮来请求协助时,在老师端显示的该学生的任务编辑界面上会显示正在请求协助提醒信息,例如图11中小刘的任务编辑界面上显示“正在请求协助”,老师通过巡查学生的任务编辑界面,就可以知道有谁请求协助,老师获知小刘需要协助时,就可以点击小刘的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就可以对小刘的任务编辑界面进行远程协助操作,同时在小刘的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上也可以同步看到老师的协助操作,这时可以允许小刘也进行操作,也可以控制不允许小刘进行操作,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进行限制。
4)老师端发起直播协助,学生端可以随意切换老师直播画面和工程任务练习。
例如,老师在对小刘进行远程协助操作时,认为这个问题比较典型,其他学生可能也会遇到这个问题,为提高授课效率,可以点击直播协助按钮,这时在老师端显示的小刘的任务编辑界面就会被转发到直播画面,以直播方式发送给直播间里的所有学生端,学生在学生端可以切换到老师直播画面,就可以观看老师对小刘的任务编辑界面的协助操作,例如,参阅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学生端切换不同界面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在学生端显示“视频”和“编程”功能标签,“视频”标签对应视频功能,用于显示老师端的直播视频画面,“编程”标签对应任务编辑功能,用于显示任务编辑界面,并进行任务编辑操作,即编程操作,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或老师指示切换到不同的视图,来进行课堂学习。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图7-图12的界面示意图,仅是为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的简易示例,对于实际界面实现时,并不仅限于图中所示的功能,还可以包含更多其它功能按钮或采用其它界面呈现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进行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老师和学生不是使用双向语音进行沟通和授课,而是可以通过单向语音和IDE画面来进行授课和问题解答,即仅老师可以发送语音,并且老师在老师端可以看到学生的任务编辑界面,进而可以对学生问题进行协助操作,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提供讨论区,学生还可以通过文字来与老师和其它学生进行交流,这样,老师端同步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并可以通过任务编辑界面远程协助操作,可以很好地适用于多人大班的直播授课场景,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高效的授课体验,不会出现语音混乱的问题,并且还可以及时对学生问题进行回应和协助,极大提高了授课效率,也提升了学生的上课体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装置,该直播授课的处理装置例如可以是前述实施例中的老师端,该直播授课的处理装置可以是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基于上述实施例,参阅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装置,具体包括:
显示模块1300,用于响应于任务下发指令操作,在直播授课平台的第一窗口中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其中,所述任务编辑界面用于进行任务编辑操作,所述任务编辑界面中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操作画面;
协助操作模块1310,用于响应于针对显示的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的点击操作,对所述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进行协助操作。
可选的,响应于任务下发指令操作,在直播授课平台的第一窗口中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时,显示模块1300用于:
显示当前在线的学生端的学生标识;
响应于针对学生标识的选择操作和任务下发指令操作,在直播授课平台中的第一窗口中显示所述选择操作中选择的学生标识对应的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
可选的,显示模块1300进一步用于:
在显示的对应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中显示正在请求协助提醒信息,其中,所述正在请求协助提醒信息是所述对应的学生端在点击请求协助按钮后触发显示的。
可选的,对所述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进行协助操作时,进一步包括,直播模块1320,用于:
接收到针对直播协助按钮的点击操作,则将对所述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的协助操作通过服务器直播给学生端。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另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控制装置,该直播授课的处理装置例如可以是前述实施例中的学生端,该直播授课的处理装置可以是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基于上述实施例,参阅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装置,具体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1400,用于在任务编辑功能可用时,响应于针对所述任务编辑功能的切换操作,显示任务编辑界面,其中,所述任务编辑功能是在接收到老师端发送的任务下发指令时转为可用的,所述任务编辑界面用于进行任务编辑操作;
第二显示模块1410,用于在所述任务编辑界面显示所述老师端在所述任务编辑界面中执行的协助操作,其中,所述协助操作是所述老师端在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后,响应于针对所述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的点击操作后执行并发送的。
可选的,第一显示模块1400还用于在所述任务编辑界面中显示请求协助按钮;
并还包括发送模块1420,用于接收到针对所述请求协助按钮的点击操作时,通过服务器向所述老师端发送协助请求,以使在所述老师端中显示的对应任务编辑界面上显示正在请求协助提醒信息。
可选的,在所述任务编辑界面中显示请求协助按钮时,第一显示模块1400用于:在所述任务编辑界面中固定设置并显示请求协助按钮。
第一显示模块1400用于:在显示任务编辑界面后,超过预设时长后悬浮显示请求协助按钮。
可选的,进一步包括,第三显示模块1430用于:响应于针对视频功能的切换操作,在视频界面中显示所述老师端的直播视频画面;
其中,所述直播视频画面为以下任意一种:老师端的用于知识讲解的直播界面的内容,所述老师端对任意一个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的协助操作,其中,在视频界面中显示协助操作是所述老师端在对所述任意一个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进行协助操作并点击直播协助按钮时显示的。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另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装置,该直播授课的处理装置例如可以是前述实施例中的服务器,该直播授课的处理装置可以是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基于上述实施例,参阅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装置,具体包括:
第一传输模块1500,用于接收老师端发送的任务下发指令,并将所述任务下发指令发送给学生端,以使所述学生端接收到所述任务下发指令后,显示任务编辑界面,所述任务编辑界面用于进行任务编辑操作;
第二传输模块1510,用于将所述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发送给所述老师端以进行显示;
第三传输模块1520,用于接收所述老师端发送的针对显示的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的协助操作,并将所述协助操作发送给所述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对应的学生端,以使所述对应的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中显示所述老师端在所述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执行的协助操作,其中,所述协助操作是所述老师端点击所述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后执行并发送的。
可选的,分别将所述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发送给所述老师端以进行显示时,第二传输模块1510具体用于:
针对未在老师端的第一窗口中当前显示的任务编辑界面,接收对应的学生端按照第一上传间隔发送的任务编辑界面,并将接收到的任务编辑界面发送给所述老师端以进行显示;
针对在老师端的第一窗口中当前显示的任务编辑界面,接收对应学生端按照第二上传间隔发送的任务编辑界面,并将接收到的任务编辑界面发送给所述老师端以进行显示,其中,所述第一上传间隔大于所述第二上传间隔。
可选的,进一步包括,第四传输模块1530用于:接收到所述老师端发送的停止练习指令时,将所述停止练习指令发送给所述学生端,以使所述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编辑操作不可用。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阅图1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前述实施例中的终端或服务器,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610(Center Processing Unit,CPU)、存储器1620、输入设备1630和输出设备1640等。
存储器16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并向处理器1610提供存储器16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1620可以用于存储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的程序。
处理器1610通过调用存储器1620存储的程序指令,处理器1610用于按照获得的程序指令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任务下发指令操作,在直播授课平台的第一窗口中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其中,所述任务编辑界面用于进行任务编辑操作,所述任务编辑界面中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操作画面;
响应于针对显示的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的点击操作,对所述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进行协助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任务下发指令操作,在直播授课平台的第一窗口中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包括:
显示当前在线的学生端的学生标识;
响应于针对学生标识的选择操作和任务下发指令操作,在直播授课平台中的第一窗口中显示所述选择操作中选择的学生标识对应的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显示的对应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中显示正在请求协助提醒信息,其中,所述正在请求协助提醒信息是所述对应的学生端在点击请求协助按钮后触发显示的。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进行协助操作时,进一步包括:
接收到针对直播协助按钮的点击操作,则将对所述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的协助操作通过服务器直播给所述学生端。
5.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任务编辑功能可用时,响应于针对所述任务编辑功能的切换操作,显示任务编辑界面,其中,所述任务编辑功能是在接收到老师端发送的任务下发指令时转为可用的,所述任务编辑界面用于进行任务编辑操作;
在所述任务编辑界面显示所述老师端在所述任务编辑界面中执行的协助操作,其中,所述协助操作是所述老师端在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后,响应于针对所述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的点击操作后执行并发送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任务编辑界面中显示请求协助按钮;
接收到针对所述请求协助按钮的点击操作时,通过服务器向所述老师端发送协助请求,以使在所述老师端中显示的对应任务编辑界面上显示正在请求协助提醒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任务编辑界面中显示请求协助按钮,包括:
在所述任务编辑界面中固定设置并显示请求协助按钮;或,
在显示任务编辑界面后,超过预设时长后悬浮显示请求协助按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针对视频功能的切换操作,在视频界面中显示所述老师端的直播视频画面;
其中,所述直播视频画面为以下任意一种:老师端的用于知识讲解的直播界面的内容,所述老师端对任意一个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的协助操作,其中,在视频界面中显示协助操作是所述老师端在对所述任意一个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进行协助操作并点击直播协助按钮时显示的。
9.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老师端发送的任务下发指令,并将所述任务下发指令发送给学生端,以使所述学生端接收到所述任务下发指令后,显示任务编辑界面,所述任务编辑界面用于进行任务编辑操作;
将所述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发送给所述老师端以进行显示;
接收所述老师端发送的针对显示的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的协助操作,并将所述协助操作发送给所述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对应的学生端,以使所述对应的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中显示所述老师端在所述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执行的协助操作,其中,所述协助操作是所述老师端点击所述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后执行并发送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发送给所述老师端以进行显示,包括:
针对未在老师端的第一窗口中当前显示的任务编辑界面,接收对应的学生端按照第一上传间隔发送的任务编辑界面,并将接收到的任务编辑界面发送给所述老师端以进行显示;
针对在老师端的第一窗口中当前显示的任务编辑界面,接收对应学生端按照第二上传间隔发送的任务编辑界面,并将接收到的任务编辑界面发送给所述老师端以进行显示,其中,所述第一上传间隔大于所述第二上传间隔。
11.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任务下发指令操作,在直播授课平台的第一窗口中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其中,所述任务编辑界面用于进行任务编辑操作,所述任务编辑界面中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操作画面;
协助操作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显示的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的点击操作,对所述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进行协助操作。
12.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在任务编辑功能可用时,响应于针对所述任务编辑功能的切换操作,显示任务编辑界面,其中,所述任务编辑功能是在接收到老师端发送的任务下发指令时转为可用的,所述任务编辑界面用于进行任务编辑操作;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任务编辑界面显示所述老师端在所述任务编辑界面中执行的协助操作,其中,所述协助操作是所述老师端在显示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后,响应于针对所述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的点击操作后执行并发送的。
13.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接收老师端发送的任务下发指令,并将所述任务下发指令发送给学生端,以使所述学生端接收到所述任务下发指令后,显示任务编辑界面,所述任务编辑界面用于进行任务编辑操作;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发送给所述老师端以进行显示;
第三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老师端发送的针对显示的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的任务的协助操作,并将所述协助操作发送给所述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对应的学生端,以使所述对应的学生端的任务编辑界面中显示所述老师端在所述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中执行的协助操作,其中,所述协助操作是所述老师端点击所述任意一个任务编辑界面关联的协助按钮后执行并发送的。
1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4、5-8或9-10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4、5-8或9-10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756489.0A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9180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6489.0A CN111918080B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6489.0A CN111918080B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8080A true CN111918080A (zh) 2020-11-10
CN111918080B CN111918080B (zh) 2023-09-22

Family

ID=73286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6489.0A Active CN111918080B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1808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5807A (zh) * 2020-12-04 2021-03-26 北京七维视觉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局域网内的直播的方法、设备、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3268190A (zh) * 2021-05-25 2021-08-17 武汉悦学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07616A (zh) * 2021-05-26 2021-10-15 深圳点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课堂的巡堂互动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CN113784177A (zh) * 2021-07-06 2021-12-10 深圳点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协作教学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CN114697699A (zh) * 2022-05-23 2022-07-01 北京创新乐知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人连麦直播方法及装置
CN114783225A (zh) * 2022-04-28 2022-07-22 青软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线上实操教学验证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16445A (zh) * 2017-09-11 2017-12-26 立乐教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在线编程教学方法及系统
CN110009967A (zh) * 2019-03-26 2019-07-12 乐佰科(深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对多在线协作式编程教学方法及系统
CN110009951A (zh) * 2019-03-26 2019-07-12 乐佰科(深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直播编程教学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16445A (zh) * 2017-09-11 2017-12-26 立乐教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在线编程教学方法及系统
US20190318642A1 (en) * 2017-09-11 2019-10-17 Lil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nline programming edu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10009967A (zh) * 2019-03-26 2019-07-12 乐佰科(深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对多在线协作式编程教学方法及系统
CN110009951A (zh) * 2019-03-26 2019-07-12 乐佰科(深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直播编程教学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系统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5807A (zh) * 2020-12-04 2021-03-26 北京七维视觉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局域网内的直播的方法、设备、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2565807B (zh) * 2020-12-04 2023-07-04 北京七维视觉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局域网内的直播的方法、设备、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3268190A (zh) * 2021-05-25 2021-08-17 武汉悦学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68190B (zh) * 2021-05-25 2023-08-15 武汉悦学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07616A (zh) * 2021-05-26 2021-10-15 深圳点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课堂的巡堂互动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CN113784177A (zh) * 2021-07-06 2021-12-10 深圳点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协作教学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CN114783225A (zh) * 2022-04-28 2022-07-22 青软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线上实操教学验证系统
CN114783225B (zh) * 2022-04-28 2022-12-13 青软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线上实操教学验证系统
CN114697699A (zh) * 2022-05-23 2022-07-01 北京创新乐知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人连麦直播方法及装置
CN114697699B (zh) * 2022-05-23 2022-08-30 北京创新乐知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人连麦直播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8080B (zh)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18080B (zh) 一种直播授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788361B (zh) 一种直播课回看方法、显示设备及服务器
US834867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livery of instructional information
CN110874959B (zh) 一种多终端同屏教学系统及教学方法
CN102460487B (zh) 混合课程教学的系统和方法
CN102646346B (zh) 用于远程授课的移动视频播放方法
CN110570698A (zh) 一种在线教学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CN104809930A (zh) 一种基于移动平台的多媒体教学辅助方法及其系统
JP2004336364A (ja) Sng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ティブ・スタジオの生放送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CN111723558A (zh) 文档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TW201044331A (en) Interactive teaching system
JP2019125211A (ja) 擬似同一空間授業システム
JP4546384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を利用した美術指導システム
CN115662218A (zh) 一种智慧教室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JP3741485B2 (ja) 遠隔協同授業システム
CN114390357B (zh) 显示设备、服务器及直播课拖堂管理方法
CN107195211B (zh) 基于旁路的在线监课系统
CN107749203A (zh) 一种教学培训接入方法
CN107909874A (zh) 一种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6962727A (zh) 一种多终端直播互动的控制方法及显示设备、服务器
CN114077707A (zh) 实现个性化教学模式的网络教育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10986247U (zh) 一种录播互动系统
CN113345281A (zh) 智慧教学系统
CN115100004B (zh) 在线授课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ang et al. Embedding virtual meeting technology in classrooms: Two case stud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