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2776A - 显影剂盒 - Google Patents

显影剂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02776A
CN111902776A CN201880003652.7A CN201880003652A CN111902776A CN 111902776 A CN111902776 A CN 111902776A CN 201880003652 A CN201880003652 A CN 201880003652A CN 111902776 A CN111902776 A CN 1119027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cartridge
projection
housing
developing roller
drum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36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02776B (zh
Inventor
王裕雯
大冈一成
岸勋朗
桥本淳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0898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435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02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27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027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27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1/1821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mean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rocess cartridge, e.g. attachment, positioning of parts with each other, pressure/distance regul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1/1825Pivotable subunit conne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8Cartridge systems
    • G03G2221/183Process cartridge
    • G03G2221/1853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221/1869Cartridge holders, e.g. intermediate frames for placing cartridge parts therei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显影剂辊(12),其距外壳(11)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113)比距外壳(11)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端(114)更近。第一凸起(13)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可与外壳一起移动。当第一凸起由鼓单元(3)的第一侧板(33)的支撑表面(41)支撑时,第一凸起承受显影剂盒(1)的重量,并且其在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上远离显影辊。第一压力接收表面(15)在第三方向上距显影辊比第一凸起距显影辊更远。第一压力接收表面从鼓单元的第一侧板的按压构件(47)接收在第三方向上的按压力。第一凸起在第一方向上距显影辊第一距离(D1)。第一压力接收表面在第一方向上距显影辊第一距离或小于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D2)。

Description

显影剂盒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影剂盒。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电子照相型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激光打印机和发光二极管(LED)打印机。例如特许文献1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显影剂盒和鼓单元。鼓单元包括多个感光鼓。显影剂盒能够附接到鼓单元并且能够从其移除。当显影剂盒附接到鼓单元时,显影剂盒的显影辊接触鼓单元的相应的感光鼓。
每个显影剂盒包括可与显影辊一起旋转的显影辊轴。当显影剂盒附接到鼓单元时,显影剂盒由于显影剂盒的重量而相对于鼓单元围绕显影辊轴旋转。然后显影剂盒相对于鼓单元定位。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特许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7-101635
发明内容
【技术难题】
当显影剂盒附接到鼓单元时,显影剂盒相对于鼓单元围绕显影辊轴枢转。根据显影剂盒中的调色剂的剩余量,显影剂盒的显影辊可以对鼓单元的感光鼓施加显著变化的接触压力。显影辊和感光鼓之间的这种显著变化的接触压力可能导致调色剂不适当地转印(白色斑点或颜色不均匀)到输出图像的纸张上。
根据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涉及一种结构,该结构防止鼓单元的感光鼓和显影剂盒的显影辊之间的接触压力根据显影剂盒中剩余的调色剂量而显著地变化。
【问题解决方案】
(1)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下述结构的显影剂盒。显影剂盒包括外壳、显影辊、第一凸起和第一压力接收表面。外壳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可以容纳调色剂。外壳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和在第一方向上远离第一端的第二端。显影辊能够绕着辊轴线旋转,辊轴线在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延伸。显影辊在第一方向上距第一端比距第二端更近。显影辊具有暴露表面和覆盖表面,暴露表面位于显影辊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一端处并且在外壳的外部露出,覆盖表面在外壳内部位于显影辊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二端处。第一凸起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能够与外壳一起移动。第一凸起位于外壳的第一外表面,该第一外表面在外壳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处。当第一凸起由鼓单元的第一侧板的支撑表面支撑时,第一凸起可以承受显影剂盒的重量。第一凸起在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上远离显影辊。第一压力接收表面在第三方向上距显影辊比第一凸起距显影辊更远。第一压力接收表面可以从鼓单元的第一侧板的按压构件接收在第三方向上的按压力。第一凸起在第一方向上距显影辊第一距离。第一压力接收表面在第一方向上距显影辊第一距离或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
利用这种结构,可以抑制鼓单元的感光鼓和显影剂盒的显影辊之间的接触压力根据显影剂盒中剩余的调色剂的量显著地变化。
(2)优选地,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显影剂盒中,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三方向。
(3)优选地,根据第一方面或特征(2)的显影剂盒可在第一方向上附接到鼓单元。
(4)优选地,在根据第一方面或者特征(2)-(3)中任一个的显影剂盒中,第一压力接收表面被构造成从鼓单元的第一侧板的按压构件接收在第三方向上从覆盖表面指向暴露表面的按压力。
(5)优选地,当根据特征(4)的显影剂盒附接至鼓单元时,第一凸起由鼓单元的第一侧板的支撑表面支撑,并且第一凸起承受显影剂盒的重量。
利用这种结构,在第一凸起承受显影剂盒的重量的同时,第一压力接收表面可以接收从覆盖表面指向暴露表面的按压力。因此,可以使显影辊更靠近感光鼓而不受显影剂盒的重量的影响。
(6)此外,当根据特征(5)的显影剂盒附接至鼓单元时,优选地,第一压力接收表面从鼓单元的第一侧板的按压构件接收在第三方向上从覆盖表面指向暴露表面的按压力。
利用这种结构,当显影剂盒附接至鼓单元时,在第一凸起被鼓单元的支撑表面接收的同时,在第一压力接收表面处接收到从覆盖表面指向暴露表面的按压力时,显影辊可以与感光鼓接触。
(7)此外,当根据特征(5)的显影剂盒附接至鼓单元时,优选地,第一压力接收表面压靠在鼓单元的第一侧板的按压构件上,以接收在第三方向上从覆盖表面指向暴露表面的按压力。
利用这种结构,当显影剂盒附接至鼓单元时,第一压力接收表面接触鼓单元的按压构件以被压向显影辊。因此使显影辊与鼓单元的感光鼓接触。
(8)优选地,根据第一方面或特征(2)-(7)中任一个的显影剂盒还包括可绕第一凸起旋转的第一环,第一环为圆筒形或多边形的。
利用这种结构,第一凸起可以以较小的摩擦力相对于鼓单元的支撑表面滑动,从而使显影辊靠近鼓单元的感光鼓。
(9)优选地,在根据第一方面和特征(2)-(8)中任一个的显影剂盒中,第一凸起是与外壳分开的部件。
利用这种结构,第一凸起可以组装到外壳上。因此,可以实现显影剂盒的组装的灵活性。
(10)优选地,在根据第一方面或特征(2)-(9)中任一个的显影剂盒中,显影辊位于外壳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一端处,并且第一压力接收表面位于外壳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二端处,第二端远离第一端。
(11)更优选地,根据第一方面或特征(2)-(10)中任一个的显影剂盒还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能够与外壳一起移动的第二凸起。第二凸起位于第一外表面。第二凸起在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上距显影辊比第一凸起距显影辊更远。第二凸起被构造成接收从外壳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端指向外壳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的按压力。
(12)进一步优选地,根据特征(11)的显影剂盒被构造成响应于第二凸起接收从外壳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端指向外壳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的按压力而绕第一凸起枢转。
利用这种结构,在第一凸起承受显影剂盒的重量的同时,第二凸起可以承受从外壳的第二端指向第一端的按压力。因此,显影剂盒可以枢转,使得显影辊可以更靠近感光鼓而不受显影剂盒的重量的影响。
(13)优选地,在根据特征(11)的显影剂盒中,第二凸起被构造成从鼓单元的锁定杆接收按压力。
(14)在根据特征(11)的显影剂盒中,进一步优选的是:当显影剂盒附接至鼓单元时,第二凸起从鼓单元的锁定杆接收从外壳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端指向外壳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的按压力;并且第一凸起由鼓单元的第一侧板的支撑表面支撑,并且第一凸起承受显影剂盒的重量。
(15)优选地,根据特征(14)的显影剂盒响应于第二凸起接收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二端指向第一端的按压力而绕第一凸起枢转。
利用这种结构,当显影剂盒附接到鼓单元时,第二凸起接收从第二端指向第一端的按压力,从而使显影剂盒绕第一凸起枢转以朝向感光鼓移动显影剂辊。
(16)优选地,根据特征(15)的显影剂盒还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突起,突起位于显影辊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处。突起响应于显影剂盒绕着第一凸起枢转而接触鼓单元的第一引导表面。
利用这种结构,当显影剂盒附接到鼓单元时,突起接触第一引导表面,以限制显影剂盒的进一步枢转。因此可以提供显影辊相对于感光鼓的定位。
(17)在根据特征(16)的显影剂盒中,优选的是:显影辊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显影辊轴;并且突起位于显影辊轴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处。
利用这个结构,显影辊轴的第一端能够用作突起。
(18)进一步优选地,根据特征(11)-(17)中任一个的显影剂盒进一步包括能够绕着第二凸起旋转的第二环,第二环是圆筒形或多边形的。
利用这个结构,显影剂盒能够平滑地枢转以以更小的摩擦力附接至鼓单元。
(19)进一步优选地,根据特征(11)-(18)中任一个的显影剂盒还包括在第二方向延伸上并能够与外壳一起移动的第三凸起。第三凸起位于外壳的第二外表面,该第二外表面在第二方向上远离第一外表面。第三凸起被构造成当第三凸起由鼓单元的第二侧板的第二支撑表面支撑时承受显影剂盒的重量。第三凸起在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上远离显影辊。
利用这种结构,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对定位的第一凸起和第三凸起可以分别由鼓单元的支撑表面和第二支撑表面支撑。可以稳定地支撑显影剂盒。
(20)进一步优选地,根据特征(19)的显影剂盒还包括第二压力接收表面,该第二压力接收表面在第三方向上距显影辊比第三凸起距显影辊更远。第二压力接收表面在第二方向上远离第一压力接收表面。第二压力接收表面被构造成从鼓单元的第二侧板的按压构件接收在第三方向上的按压力。第三凸起在第一方向上距显影辊第一距离,第二压力接收表面在第一方向上距显影辊第一距离或第二距离。
利用这种结构,当显影剂盒附接至鼓单元上时,显影剂盒可以在第一压力接收表面和第二压力接收表面处被按压,第一压力接收表面和第二压力接收表面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对定位。显影剂盒可以稳定地朝向感光鼓移动,以允许显影剂盒附接到鼓单元。
(21)进一步优选地,在根据第一方面或特征(2)-(20)中任一个的显影剂盒中,第一凸起距显影辊比距外壳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端更近。
(22)进一步优选地,在根据第一方面或特征(2)-(20)中任一个的显影剂盒中,第一压力接收表面在第三方向上延伸超出外壳的第一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23)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包括外壳、显影辊、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外壳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可以容纳调色剂。外壳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和在第一方向远离第一端的第二端。显影辊可绕辊轴线旋转,辊轴线在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延伸。显影辊在第一方向上距第一端比距第二端更近。显影辊具有暴露表面和覆盖表面。暴露表面位于显影辊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一端并在外壳的外部露出。覆盖表面在外壳内位于显影辊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二端。第一凸起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可与外壳一起移动。第一凸起位于外壳的第二外表面,第二外表面位于外壳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第一凸起在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上远离显影辊。第二凸起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可与外壳一起移动。第二凸起位于第一外表面。第二凸起在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上距显影辊比第一凸起距显影辊更远。
利用这种结构,可以抑制鼓单元的感光鼓和显影剂盒的显影辊之间的接触压力根据显影剂盒中剩余的调色剂的量而显著地变化。
(24)优选地,根据第二方面的显影剂盒进一步包括第一环,该第一环能够绕着第一凸起旋转。
利用这个结构,第一凸起能够以更小的摩擦力相对于鼓单元平滑地滑动。
(25)优选地,根据特征(24)的显影剂盒进一步包括第二环,该第二环能够绕着第二凸起旋转。
利用这个结构,第二凸起也能够以更小的摩擦力相对于鼓单元平滑地滑动。
(26)优选地,在根据第二方面或特征(24)-(25)中任一个的显影剂盒中,第一凸起距显影辊比距外壳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端更近。
(27)优选地,根据第二方面或特征(24)-(26)中任一个的显影剂盒进一步包括压力接收表面,该压力接收表面在第三方向上延伸超出外壳的第一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28)优选地,根据第二方面或特征(24)-(27)中任一个的显影剂盒还包括在第二方向上从外壳的第一外表面延伸的联接器。联接器可绕着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联接轴线旋转,并且联接轴线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显影辊和第一凸起之间。
(29)可选择地,根据第二方面或特征(24)-(27)中任一个的显影剂盒还包括在第二方向上从外壳的第一外表面延伸的联接器。联接器可绕着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联接轴线旋转。第一凸起在第一方向上和第三方向上位于联接轴线和第二凸起之间。
(30)更优选地,在根据第二方面或特征(24)-(29)中任一个的显影剂盒中,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三方向。
(31)优选地,根据第二方面或特征(24)-(30)中任一个的显影剂盒能够在第一方向上附接到鼓单元。
(32)更优选地,在根据第二方面或特征(24)-(31)中任一个的显影剂盒中,第一凸起被构造成承受显影剂盒的重量。
(33)更优选地,在根据特征(32)的显影剂盒中,第一凸起被构造成当第一凸起由鼓单元的第一侧板的支撑表面支撑时承受显影剂盒的重量。
利用这个结构,在第一凸起承受显影剂盒的重量的同时,显影剂盒能够枢转。
(34)更优选地,在根据第二方面或者特征(24)-(33)中任一个的显影剂盒中,第二凸起被构造成接收从外壳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端指向外壳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的按压力。
(35)更优选地,根据特征(34)的显影剂盒被构造成响应于第二凸起接收从外壳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端指向外壳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的按压力而绕第一凸起枢转。
利用这个结构,在第一凸起承受显影剂盒的重量的同时,显影剂盒通过第二凸起接收按压力而能够朝向鼓单元的感光鼓绕着第一凸起枢转,该按压力从外壳的第二端指向第一端。
(36)进一步可选择地,在根据特征(34)或特征(35)的显影剂盒中,第二凸起被构造成从鼓单元的锁定杆接收从外壳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端指向外壳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的按压力。
【发明的有益效果】
利用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和第二方面的结构,在鼓单元的感光鼓和显影剂盒的显影辊之间的接触压力能够被限制根据显影剂盒中剩余的调色剂的量显著地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图像形成设备的概念图;
图2是鼓单元和显影剂盒的立体图;
图3是显影剂盒的立体图;
图4是从与图3不同的方向观察的显影剂盒的立体图;
图5是在显影剂盒在第二方向上的一端处的显影剂盒的侧视图;
图6是在显影剂盒在第二方向上的另一端处的显影剂盒的侧视图;
图7是鼓单元的立体图;
图8是图示在一个显影剂盒附接至鼓单元的过程中的鼓单元的内部结构的鼓单元的侧视图;
图9是图示显影剂盒附接至鼓单元的鼓单元的内部结构的鼓单元的侧视图;
图10是在附接至鼓单元的过程中的显影剂盒的侧视图;
图11是将要附接至鼓单元的显影剂盒的侧视图;和
图12是描述在显影剂盒附接至鼓单元的过程中的互相作用的力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这里的第一方向指的是显影剂盒的每个端面的纵向方向。这里的第二方向是指沿着感光鼓的旋转轴的方向。这里的第三方向是指多个感光鼓彼此对齐的方向。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彼此交叉(优选地,呈直角)。
1.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概念图。图像形成设备100是电子照相型打印机。图像形成设备100可以是激光打印机或发光二极管(LED)打印机。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00包括鼓单元3和多个显影剂盒1。鼓单元3包括被构造成保持显影剂盒1的框架。
图2是鼓单元3和显影剂盒1的立体图。显影剂盒1可以单独地附接至鼓单元3。保持显影剂盒1的鼓单元3被构造成附接在图像形成设备100(参见图1)的本体壳体101上。每个显影剂盒1包含不同颜色的调色剂(显影剂)(例如青色,品红色,黄色或黑色)。图像形成设备100被构造成利用从显影剂盒1供应的调色剂在打印片状物的记录表面上形成(输出)图像。本实施例中的鼓单元3被构造成保持四个显影剂盒1。在一些实施例中,鼓单元3可以保持一至三个,或五或更多个显影剂盒1。
2.显影剂盒的结构
图3和4是显影剂盒1的立体图。图5和6示出在第二方向上观察的显影剂盒1的端面。如图3至6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显影剂盒1中的每一个包括外壳11、显影辊12、拌搅器(未示出)和联接器24。
外壳11是被构造成含有调色剂的壳体。外壳11具有被构造成容纳调色剂的腔室(未示出)。外壳11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外壳11具有第一外表面111和在第二方向上远离第一外表面111的第二外表面112。第一外表面111是外壳11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个端面(第一端面)。第一外表面111的纵向方向对应于第一方向。第二外表面112是外壳11在第二方向上的另一端面(第二端面)。第二外表面112的纵向方向对应于第一方向。外壳11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113和在第一方向上远离第一端113的第二端114。外壳11具有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一端11F和在第三方向上远离第一端11F的第二端11R。
显影辊12可以绕着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辊轴线旋转。显影辊12在第二方向上位于外壳11的第一外表面111和第二外表面112之间。显影辊12在第一方向上距第一端113比距第二端114更近。显影辊12位于外壳11在第三方向上的一端(第一端11F)。换句话说,显影辊12位于外壳11在第三方向上的一个外表面(第三外表面)处。
更具体地,显影辊12包括圆筒形的显影辊体和圆柱形的显影辊轴12c。显影辊轴12c在第二方向上穿过显影辊体的中心延伸。显影辊体与显影辊轴12c一起旋转。显影辊轴12c具有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该两端由外壳11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面可旋转地支撑。更具体地,显影辊轴12c具有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12cL和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端12cR,第一端12cL由外壳11的第一外表面111可旋转地支撑,第二端12cR由外壳11的第二外表面112可旋转地支撑。
显影辊12(显影辊体)具有暴露表面12a和覆盖表面12b。暴露表面12a位于显影辊12在第三方向上的一端(第一端12F),并且暴露于外壳11外部。覆盖表面12b位于显影辊12在第三方向上的另一端(第二端12R),并且位于外壳11内部。当显影剂盒1附接至鼓单元3时,显影辊12的外周表面接触相应的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
拌搅器(未示出)可以绕着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拌搅器轴线旋转。拌搅器包括多个搅动叶片。拌搅器在第二方向上位于外壳11的第一外表面111和外壳11的第二外表面112之间。在第一方向上,拌搅器距第二端114比距显影辊12更近。拌搅器旋转以搅伴容纳在外壳11的腔室中的调色剂。
图3和5中所示的联接器24被构造成接收来自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本体壳体101的驱动力。联接器24能够绕着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联接器轴线旋转。联接器24在第一方向上距第二端114比距显影辊12更近。联接器24具有在第二方向上向内凹陷的凹部115。当附接至鼓单元3的显影剂盒1附接至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本体壳体101上时,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本体壳体101的驱动轴被接收在凹部115中。联接器24从而连接至驱动轴以便不相对于驱动轴旋转。驱动轴的旋转使联接器24旋转。联接器24的旋转然后使显影辊12和拌搅器旋转。
3.鼓单元的结构
现在将主要参考图7描述鼓单元3的结构。图7是鼓单元3的立体图。
如图7至9所示,鼓单元3包括多个感光鼓31、第一侧板33、第二侧板34和拉出板35。在本实施例中,鼓单元3包括四个感光鼓31。
感光鼓31被构造成将从显影剂盒1馈送的调色剂转印至打印片状物。感光鼓31在第三方向上相隔一定距离成排安置。每个感光鼓31是圆柱形的。每个感光鼓31具有外周表面。每个感光鼓31在第二方向上延伸。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涂覆有感光材料。每个感光鼓31能够绕着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鼓轴线旋转。
第一侧板33、第二侧板34和拉出板35一同限定框架。该框架被构造成保持感光鼓31。框架具有位于该框架在第一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与重力相反的方向)上的一端的开口。
第一侧板33支撑感光鼓31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第一侧板33垂直于第二方向延伸。第一侧板33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第一侧板33是板。第一侧板33包括多个(在本实施例中有四个)显影剂盒保持器30。显影剂盒保持器30位于第一侧板33在第二方向上的内表面。显影剂盒保持器30在第三方向上相隔一定距离安置成排。第一侧板33的显影剂盒保持器30被构造成分别接收显影剂盒1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1L(在第一外表面111处的端部)。
第二侧板34支撑感光鼓31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端。第二侧板34垂直于第二方向延伸。第二侧板34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第二侧板34是板。第二侧板34包括多个(在本实施例中有四个)显影剂盒保持器(未示出)。显影剂盒保持器位于第二侧板34在第二方向上的内表面。第二侧板34的显影剂盒保持器的数量等于第一侧板33的显影剂盒保持器30的数量。第二侧板34的显影剂盒保持器被构造成分别接收显影剂盒1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端1R(第二外表面112处的端部)。
拉出板35连接第一侧板33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二端33F和第二侧板34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二端34F。拉出板35垂直于第三方向延伸。拉出板35在第二方向上延伸。拉出板35是板。拉出板35具有手柄36。手柄36位于拉出板35在第三方向上的外侧表面。手柄36被用户抓紧以将鼓单元3拉出或推入本体壳体101。
当显影剂盒1附接至鼓单元3时,外壳11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第一外表面111)由第一侧板33的显影剂盒保持器30保持并且外壳11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端(第二外表面112)由第二侧板34中的显影剂盒保持器保持。当显影剂盒1附接至鼓单元3时,显影辊12的外周表面(暴露表面12a)接触相应的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
具有以上结构的图像形成设备100被构造成在打印片状物上形成图像。随着相应的联接器24和感光鼓31旋转,调色剂通过显影辊12从外壳11的腔室被馈送至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根据形成在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上的静电潜像,保持在显影辊12的外周表面上的调色剂从显影辊12移动至相应的感光鼓31。静电潜像从而在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上显影成可见的调色剂图像。感光鼓31上的调色剂图像然后转印至打印片状物上。
4.附接和移除的详细结构
现在将参考图3至12描述用于将显影剂盒1附接至鼓单元3并且从其移除的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图8是示出在附接一个显影剂盒1的过程中鼓单元3的内部结构的鼓单元3的侧视图。图9是图示其中附接有显影剂盒1的鼓单元3的内部结构的鼓单元3的侧视图。图11是在附接至鼓单元3的显影剂盒保持器30的过程中的显影剂盒1的侧视图。图11是附接至鼓单元3的显影剂盒保持器30的显影剂盒1的侧视图。图12是描述在显影剂盒1附接至鼓单元3的显影剂盒保持器30的过程中的互相作用的力的示意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显影剂盒1包括第一凸起13、第一环14、第一压力接收表面(压力接收表面)15、第二凸起16、第二环17、第一突起18、第三凸起19、第二压力接收表面21、第四凸起22和第二突起23。
第一凸起13在第二方向上延伸。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凸起13是与外壳11分离的部件,并且被固定至外壳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起13可以是与外壳11一体的。第一凸起13可以与外壳11一起移动。第一凸起13位于第一外表面111。更具体地,第一凸起13在第二方向上从第一外表面111向外突出。如稍后所详细地描述,第一凸起13能够承受显影剂盒1的重量。第一凸起13在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上远离显影辊12。如稍后所详细地描述,当显影剂盒1附接至鼓单元3时,第一凸起13由鼓单元3的支撑表面41(稍后描述)支撑。
第一环14是圆筒形的。第一环14能够绕着第一凸起13旋转。第一环14具有空心。第一环14将第一凸起13接收在空心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14可以不是圆筒形的。例如,第一环14可以是多边形的。显影剂盒1可以不包括第一环14。在此情况下,第一凸起13的外周表面可以用作第一环。
第一压力接收表面15是沿着以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直线为中心的弧线弯曲的弧形表面。第一压力接收表面15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第一外表面111的内侧。在第三方向上,第一压力接收表面15距显影辊12比第一凸起13距显影辊12更远。第一压力接收表面15位于外壳11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二端11R(与显影辊12相对)。换句话说,第一压力接收表面15位于外壳11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二端11R的外表面上。第一压力接收表面15在第三方向上延伸超过外壳11的第一外表面111的至少一部分。
第一凸起13在第一方向上位于距显影辊12第一距离D1处。第一压力接收表面15在第一方向上位于距显影辊12第一距离D1或小于第一距离D1的第二距离D2(D2≤D1)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6所示,第一压力接收表面15和显影辊12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大体等于第一距离D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距离D1可以被定义为第一凸起13的外周表面和显影辊12的外周表面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距离,并且第二距离D2可以被定义为第一压力接收表面15的外表面和显影辊12的外周表面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同地限定这些距离。例如,第一距离D1可以被限定为第一凸起13的中心和显影辊12的旋转中心(轴线)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并且第二距离D2可以被限定为由第一压力接收表面15的外表面限定的圆弧的中心和显影辊12的旋转中心(轴线)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距离D1可以是第一凸起13的外表面和显影辊轴12c的外周表面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并且第二距离D2可以是第一压力接收表面15的外表面和显影辊轴12c的外周表面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
第二凸起16在第二方向上延伸。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凸起16是与外壳11分离的部件,并且被固定至外壳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凸起16可以是与外壳11一体的。第二凸起16可以与外壳11一起移动。第二凸起16位于第一外表面111。更具体地,第二凸起16在第二方向上从第一外表面111向外突出。在第一和第三方向上,第二凸起16距显影辊12的距离比第一凸起13距显影辊12的距离更远。换句话说,第二凸起16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第一凸起13与显影辊12相对。第二凸起16在第三方向上相对于第一凸起13与显影辊12相对。如后文的详细描述,当显影剂盒1附接至鼓单元3时,第二凸起16被构造成接收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二端114指向第一端113的按压力。
第二环17是圆筒形的。第二环17能够绕着第二凸起16旋转。第二环17具有空心。第二环17将第二凸起16接收在空心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环17可以不是圆筒形的。例如,第二环17可以具有多边形形状。显影剂盒1可以不包括第二环17。在此情况下,第二凸起16的外周表面可以用作第二环。
第一突起18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第一突起18位于显影辊12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更具体地,第一突起18位于显影辊轴12c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12cL。第一突起18是与显影辊12分离的部件,并且附接至显影辊12。更具体地,第一突起18是与显影辊轴12c分离的部件,并且附接至显影辊轴12c。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突起18可以是与显影辊12一体的。更具体地,第一突起18可以是与显影辊轴12c一体的。如后文详细描述的,当显影剂盒1附接至鼓单元3时,第一突起18接触鼓单元3的引导件49。从而第一突起18用于将显影剂盒1相对于鼓单元3定位。
图4和6中所示的第三凸起19在第二方向上延伸。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凸起19是与外壳11分离的部件,并且被固定至外壳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凸起19可以是与外壳11一体的。第三凸起19可与外壳11一起移动。第三凸起19位于第二外表面112处。更具体地,第三凸起19在第二方向上从第二外表面112向外突出。第三凸起19位于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起13的轴线上。如后文所详细地描述,第三凸起19和第一凸起13一同被构造成承受显影剂盒1的重量。显影剂盒1进一步包括第三环(没有显示附图标记),其能够绕着第三凸起19旋转,其与第一环14类似。
第二压力接收表面21是沿着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直线为中心的弧线弯曲的弧形表面。第二压力接收表面21在第二方向上远离第一压力接收表面15。第二压力接收表面21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相对于第二外表面112的内侧。当在第二方向上观察时,第二压力接收表面21与第一压力接收表面15重叠。换句话说,第二压力接收表面21在第三方向上距显影辊12比第三凸起19距显影辊12更远。
第三凸起19在第一方向上位于距显影辊12第一距离D1处。第二压力接收表面21在第一方向上位于距显影辊12第一距离D1或小于第一距离D1的第二距离D2(D2≤D1)处。
第四凸起22在第二方向上延伸。本实施例中的第四凸起22是与外壳11分离的部件,并且被固定至外壳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凸起22可以是与外壳11一体的。第四凸起22可以与外壳11一起移动。第四凸起22位于第二外表面112。更具体地,第四凸起22在第二方向上从第二外表面112向外突出。第四凸起22位于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起16的轴线上。显影剂盒1具有第四环(未显示附图标记),其能够绕着第四凸起22旋转,其与第二环17类似。
第二突起23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第二突起23位于显影辊12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端。更具体地,第二突起23位于显影辊轴12c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端12cR。第二突起23是与显影辊12分离的部件,并且附接至显影辊12。更具体地,第二突起23是与显影辊轴12c分离的部件,并且附接至显影辊轴12c。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突起23可以是与显影辊12一体的。更具体地,第二突起23可以是与显影辊轴12c一体的。第二突起23位于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突起18的轴线上。如稍后所详细地描述,第二突起23和第一突起18一起用于将显影剂盒1相对于鼓单元3定位。
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0包括第一侧板33的显影剂盒保持器30和第二侧板34的显影剂盒保持器。更具体地,如图8和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侧板33的显影剂盒保持器30和第二侧板34的显影剂盒保持器中的每个包括支撑件46、按压构件47、锁定杆48和引导件49。第一侧板33的每个显影剂盒保持器30中的支撑件46、按压构件47、锁定杆48和引导件49与第二侧板34的相应的显影剂盒保持器中的这些组件配对。由于第二侧板34的每个显影剂盒保持器具有与第一侧板33的显影剂盒保持器30中的每一个对称的结构,下文将主要描述第一侧板33的显影剂盒保持器30,而不重复地描述第二侧板34的显影剂盒保持器。
如图10所示,支撑件46具有支撑表面41。支撑件46在第二方向上从第一侧板33的内表面向内突出。支撑表面41面向与重力相反的方向。支撑表面41是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坦表面。当显影剂盒1附接至鼓单元3的显影剂盒保持器30时,支撑表面41通过第一环14支撑第一凸起13。
按压构件47具有第一按压表面42。按压构件47位于第一侧板33的内表面上。第一按压表面42是大体垂直于第三方向的平坦表面。第一按压表面42可以相对于第一侧板33在第三方向上滑动。按压构件47包括作为弹性构件的弹簧(未示出)。当第一按压表面42在第三方向上朝向鼓单元3的第二端3R(在远离拉出板35的方向上)移动时,按压构件47的弹簧将第一按压表面42朝向鼓单元3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一端3F(朝向拉出板35)向后按压。当显影剂盒1附接至鼓单元3的显影剂盒保持器30时,第一按压表面42接触相应的显影剂盒1的外壳11的第一压力接收表面15。第一压力接收表面15从第一按压表面42接收从鼓单元3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二端3R指向鼓单元3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一端3F的按压力。
锁定杆48位于第一侧板33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33U(在与重力相反的方向上的一端)。锁定杆48具有第二按压表面43和引导表面51。引导表面51是在第二方向上向内突出的弧形表面(见图7)。第二按压表面43是与引导表面51连续的平坦表面。锁定杆48能够绕着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的枢轴线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枢转。当锁定杆48在锁定位置处时,引导表面51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侧板33和第二侧板34之间,并且第二按压表面43大体垂直于第一方向并且面向鼓单元3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端3D。当锁定杆48在释放位置处时,引导表面51在第二方向上距第二侧板34比当锁定杆48在锁定位置处时更远。锁定杆48包括作为弹性构件的弹簧(未示出)。锁定杆48中的弹簧朝向锁定位置按压第二按压表面43。当相应的显影剂盒1附接至鼓单元3的显影剂盒保持器30时,第二按压表面43通过第二环17接触第二凸起16。第二凸起16从第二按压表面43接收从鼓单元3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3U指向第二端3D(向下)的按压力。
引导件49具有第一引导表面44和第二引导表面45。引导件49位于第一侧板33的内表面上。在侧视图中引导件49是弧形形状。第一引导表面44是大体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坦表面。当在显影剂盒1附接至鼓单元3的显影剂盒保持器30的过程中显影剂盒1绕着第一凸起13枢转以使显影辊12朝向感光鼓31移动时,第一引导表面44接触第一突起18。从而第一引导表面44用于使显影剂盒1相对于鼓单元3定位。
第二引导表面45具有平坦表面和与平坦表面连续的倾斜表面。平坦表面大体垂直于第一方向。倾斜表面在第三方向上的一端(更接近第一引导表面44的一端)连接至平坦表面。倾斜表面是从平坦表面朝向第一侧板33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端33D并且朝向第一侧板33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二端33F延伸的倾斜的表面。当在显影剂盒1附接至鼓单元3的显影剂盒保持器30的过程中显影剂盒1绕着第一凸起13枢转以使显影辊12朝向感光鼓31移动时,第二引导表面45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突起18间隔开。
6.附接显影剂盒时互相作用的力
现在将参考图8至12描述在显影剂盒1附接至鼓单元3的过程中互相作用的力。
为了将显影剂盒1附接至鼓单元3,用户首先保持显影剂盒1,使外壳11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113面向鼓单元3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端3D。接着用户朝向鼓单元3的第二端3D在第一方向上将显影剂盒1插入相应的显影剂盒保持器(第一侧板33的显影剂盒保持器30和第二侧板34的显影剂盒保持器)中(参见图8)。结果,第一凸起13在第一方向上通过第一环14由鼓单元3的支撑表面41支撑。同样地,第三凸起19在第一方向上通过第三环由鼓单元3的支撑表面41支撑。支撑表面41承受显影剂盒1的重量。
与此同时,随着用户朝向鼓单元3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端3D将显影剂盒1插入鼓单元3内,弧形引导表面51被第二凸起16(第二环17)推动以抵抗锁定杆48的弹簧的按压力在第二方向上向外平滑地枢转。显影剂盒保持器30的锁定杆48从而移动至释放位置。同样地,在第二侧板34的显影剂盒保持器中,引导表面51被第四凸起22(第四环)推动以抵抗锁定杆48的弹簧的按压力向外平滑地枢转,使锁定杆48移动至释放位置。显影剂盒1从而被允许朝向鼓单元3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端3D移动。第二凸起16距鼓单元3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端3D比锁定杆48距鼓单元3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端3D更近。第四凸起22距鼓单元3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端3D比相应的锁定杆48距鼓单元3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端3D更近。随后,处于相应的锁定杆48的弹簧的按压力下的第二按压表面43在第二方向上向内枢转,并且将锁定杆48置于锁定位置。
如图10所示,第二凸起16(第二环17)接触处于锁定位置的第二按压表面43以从第二按压表面43接收在第一方向上从外壳11的第二端114指向外壳11的第一端113的按压力。类似地,第四凸起22(第四环)接触处于锁定位置处的第二按压表面43以从第二按压表面43接收在第一方向上从外壳11的第二端114指向外壳11的第一端113的按压力。在该位置处,第一凸起13和第三凸起19在第一方向上各自由相应的支撑表面41从下方(从鼓单元3的第二端3D侧)支撑。结果,显影剂盒1中产生绕着第一凸起13(绕着第三凸起19)的转矩。因此引起显影剂盒1在鼓单元3中绕着第一凸起13(绕着第三凸起19)稍稍枢转以朝向感光鼓31移动显影辊12。随着显影辊12朝向感光鼓31移动,第一突起18接触第一引导表面44以停止显影剂盒1绕着第一凸起13的枢转运动。同时,第二突起23接触第一引导表面44以停止显影剂盒1绕着第三凸起19的枢转运动。该接触确定显影辊12和感光鼓31之间的接触角,并且适当地将显影辊12相对于感光鼓31定位。换句话说,显影剂盒1在鼓单元3中被定位。
进一步,随着用户朝向鼓单元3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端3D将显影剂盒1插入鼓单元3中,每个第一按压表面42被第一压力接收表面15或第二压力接收表面21推动,并且抵抗按压构件47中的弹簧的按压力朝向鼓单元3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二端3R移动。从而,在显影剂盒1绕着第一凸起13稍微地枢转的同时或随后,第一压力接收表面15从相应的第一按压表面42接收在第三方向上从覆盖表面12b指向暴露表面12a的按压力。同样地,从而,在显影剂盒1绕着第三凸起19稍微地枢转的同时或随后,第一压力接收表面15从相应的第一按压表面42接收在第三方向上从覆盖表面12b指向暴露表面12a的按压力。在该位置处,支撑表面41接收通过第一凸起13和第三凸起19施加的显影剂盒1的重量。从而第一凸起13(第一环14)和第三凸起19(第三环)中的每一个在由相应的支撑表面41支撑的同时朝向鼓单元3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一端3F滑动。这使显影辊12进一步朝向感光鼓31移动,并且允许显影辊12(显影辊体)的外周表面以适当的接触压力接触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在该位置处,由于支撑表面41承受显影剂盒1的重量,显影剂盒1的重量不太可能影响显影辊12和感光鼓31之间的接触压力。此结构能够抑制显影辊12和感光鼓31之间的接触压力根据显影剂盒1中剩余的调色剂的量而显著地变化。
就在显影辊12(显影辊体)的外周表面接触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之前,第一突起18在第一方向上被保持在第一引导表面44和第二引导表面45之间(参见图10)。显影辊12能够相对于感光鼓31被适当地定位。第二引导表面45的倾斜表面朝向第一引导表面44和第二引导表面45的平坦表面之间的位置平滑地引导显影辊12。
以上述方式,当显影剂盒1被附接至鼓单元3时,显影剂盒1相对于鼓单元3被适当地定位。此时,由于锁定杆48处于锁定位置,即使图像形成设备100被施加振动或冲击,显影剂盒1也不会容易地从鼓单元3分离。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允许显影剂盒1可靠地附接至鼓单元3或从其移除。
【参考符号列表】
1:显影剂盒
11:外壳
12:显影辊
12a:暴露表面
12b:覆盖表面
12c:显影辊轴
13:第一凸起
14:第一环
15:第一压力接收表面
16:第二凸起
17:第二环
18:第一突起
19:第三凸起
22:第四凸起
23:第二突起
31:感光鼓
41:支撑表面
42:第一按压表面
43:第二按压表面
44:第一引导表面
45:第二引导表面
48:锁定杆
100:图像形成设备
111:第一外表面
112:第二外表面
113:第一端
114:第二端
D1:第一距离
D2:第二距离

Claims (36)

1.一种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包含:
外壳,所述外壳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被构造成容纳调色剂,所述外壳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
显影辊,所述显影辊能够绕着在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辊轴线旋转,所述显影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距所述第一端比距所述第二端近,所述显影辊具有暴露表面和覆盖表面,所述暴露表面位于所述显影辊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一端处并且在所述外壳的外部露出,所述覆盖表面位于所述显影辊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第二端处并且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
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能够与所述外壳一起移动,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一凸起被构造成当所述第一凸起由鼓单元的第一侧板的支撑表面支撑时承受所述显影剂盒的重量,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上远离所述显影辊;和
第一压力接收表面,所述第一压力接收表面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距所述显影辊比所述第一凸起距所述显影辊远,所述第一压力接收表面被构造成从所述鼓单元的所述第一侧板的按压构件接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按压力;
其中,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距所述显影辊第一距离;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压力接收表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距所述显影辊所述第一距离或小于所述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三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盒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附接到所述鼓单元。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接收表面被构造成从所述鼓单元的所述第一侧板的所述按压构件接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从所述覆盖表面指向所述暴露表面的所述按压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显影剂盒被附接至所述鼓单元时,所述第一凸起由所述鼓单元的所述第一侧板的所述支撑表面支撑,并且所述第一凸起承受所述显影剂盒的重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显影剂盒被附接至所述鼓单元时,所述第一压力接收表面从所述鼓单元的所述第一侧板的所述按压构件接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从所述覆盖表面指向所述暴露表面的所述按压力。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显影剂盒被附接至所述鼓单元时,所述第一压力接收表面被按压抵靠所述鼓单元的所述第一侧板的所述按压构件,以接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从所述覆盖表面指向所述暴露表面的所述按压力。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第一环,所述第一环能够绕着所述第一凸起旋转,所述第一环是圆筒形或多边形的。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是与所述外壳分离的部件。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辊位于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第一端,并且所述第一压力接收表面位于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远离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端。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能够与所述外壳一起移动,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上距所述显影辊比所述第一凸起距所述显影辊远,所述第二凸起被构造成接收从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二端指向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端的按压力。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盒被构造成响应于所述第二凸起接收从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二端指向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端的所述按压力而绕所述第一凸起枢转。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被构造成从所述鼓单元的锁定杆接收所述按压力。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显影剂盒被附接至所述鼓单元时,所述第二凸起从所述鼓单元的锁定杆接收从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二端指向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端的所述按压力,所述第一凸起由所述鼓单元的所述第一侧板的所述支撑表面支撑,并且所述第一凸起承受所述显影剂盒的重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盒响应于所述第二凸起接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第二端指向所述第一端的所述按压力而绕所述第一凸起枢转。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突起,所述突起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所述突起位于所述显影辊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
其中,所述突起响应于所述显影剂盒绕着所述第一凸起枢转而接触所述鼓单元的第一引导表面。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辊包括显影辊轴,所述显影辊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突起位于所述显影辊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
18.如权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第二环,所述第二环能够绕着所述第二凸起旋转,所述第二环是圆筒形或多边形的。
19.如权利要求1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能够与所述外壳一起移动,所述第三凸起位于所述外壳的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二外表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三凸起被构造成当所述第三凸起由所述鼓单元的第二侧板的第二支撑表面支撑时承受所述显影剂盒的重量,所述第三凸起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上远离所述显影辊。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第二压力接收表面,所述第二压力接收表面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距所述显影辊比所述第三凸起距所述显影辊远,所述第二压力接收表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压力接收表面,所述第二压力接收表面被构造成从所述鼓单元的所述第二侧板的按压构件接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按压力;
其中,所述第三凸起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距所述显影辊所述第一距离,并且所述第二压力接收表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距所述显影辊所述第一距离或所述第二距离。
21.如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距所述显影辊比距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二端近。
22.如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接收表面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延伸超出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23.一种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包含:
外壳,所述外壳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被构造成容纳调色剂,所述外壳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
显影辊,所述显影辊能够绕着在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辊轴线旋转,所述显影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距所述第一端比距所述第二端近,所述显影辊具有暴露表面和覆盖表面,所述暴露表面位于所述显影辊在第三方向上的第一端并且在所述外壳的外部露出,所述覆盖表面位于所述显影辊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第二端并且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
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能够与所述外壳一起移动,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上远离所述显影辊;和
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能够与所述外壳一起移动,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上距所述显影辊比所述第一凸起距所述显影辊远。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第一环,所述第一环能够绕着所述第一凸起旋转。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第二环,所述第二环能够绕着所述第二凸起旋转。
26.如权利要求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距所述显影辊比距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二端近。
27.如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压力接收表面,所述第一压力接收表面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延伸超出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28.如权利要求23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联接器,所述联接器从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外表面延伸,所述联接器能够绕着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联接器轴线旋转,并且所述联接器轴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显影辊和所述第一凸起之间。
29.如权利要求23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联接器,所述联接器从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外表面延伸,所述联接器能够绕着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联接器轴线旋转;
其中,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上位于所述联接器轴线和所述第二凸起之间。
30.如权利要求23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三方向。
31.如权利要求23至30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盒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被附接到鼓单元。
32.如权利要求23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被构造成承受所述显影剂盒的重量。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被构造成当所述第一凸起由鼓单元的第一侧板的支撑表面支撑时承受所述显影剂盒的重量。
34.如权利要求23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被构造成接收从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二端指向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端的按压力。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盒被构造成响应于所述第二凸起接收从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二端指向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端的所述按压力而绕所述第一凸起枢转。
36.如权利要求34或35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被构造成从鼓单元的锁定杆接收从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二端指向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端的所述按压力。
CN201880003652.7A 2018-03-30 2018-09-28 显影剂盒 Active CN1119027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08988.8A CN116243573A (zh) 2018-03-30 2018-09-28 显影剂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7897 2018-03-30
JP2018067897A JP7119502B2 (ja) 2018-03-30 2018-03-30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PCT/JP2018/036211 WO2019187237A1 (en) 2018-03-30 2018-09-28 Developer cartridge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08988.8A Division CN116243573A (zh) 2018-03-30 2018-09-28 显影剂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2776A true CN111902776A (zh) 2020-11-06
CN111902776B CN111902776B (zh) 2023-01-06

Family

ID=6659745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08988.8A Pending CN116243573A (zh) 2018-03-30 2018-09-28 显影剂盒
CN201880003652.7A Active CN111902776B (zh) 2018-03-30 2018-09-28 显影剂盒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08988.8A Pending CN116243573A (zh) 2018-03-30 2018-09-28 显影剂盒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5) US10520853B2 (zh)
EP (2) EP3805865B1 (zh)
JP (1) JP7119502B2 (zh)
CN (2) CN116243573A (zh)
CA (1) CA3092208C (zh)
ES (2) ES2845302T3 (zh)
PL (2) PL3805865T3 (zh)
WO (1) WO201918723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54901B2 (en) 2020-08-10 2022-09-27 Jiangxi Yibo E-Tech Co. Ltd. Developing cartridg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19502B2 (ja) * 2018-03-30 2022-08-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7290074B2 (ja) 2019-06-20 2023-06-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434859B2 (ja) 2019-12-04 2024-02-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7087A1 (en) * 2005-09-30 2007-04-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cess Unit and Developing Cartridge
US20070280730A1 (en) * 2006-05-30 2007-12-0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hotosensitive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90074447A1 (en) * 2007-09-19 2009-03-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1770193A (zh) * 2008-12-26 2010-07-0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和显影盒
CN102375377A (zh) * 2011-11-11 2012-03-14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影盒及成像装置
JP2012177850A (ja) * 2011-02-28 2012-09-13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30002247B1 (ko) * 1989-01-30 1993-03-27 도오꾜오 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화상 형성장치
JP4280753B2 (ja) * 2005-04-27 2009-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7114718A (ja) 2005-09-26 2007-05-10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2007093753A (ja) * 2005-09-27 2007-04-12 Brother Ind Ltd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61507B2 (ja) * 2005-09-30 2011-03-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70146311A1 (en) 2005-12-22 2007-06-28 Logitech Europe S.A. Roller with single piece carriage and open front hook
JP4332806B2 (ja) * 2005-12-27 2009-09-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0912900B1 (ko) 2008-02-22 2009-08-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제카트리지, 현상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JP4710965B2 (ja) 2008-11-28 2011-06-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感光体ユニット
JP4968301B2 (ja) 2009-09-11 2012-07-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タンデム型感光体ユニット
JP5126268B2 (ja) 2010-03-26 2013-01-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EP2469349B1 (en) * 2010-12-24 2019-10-0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unit and image-forming device using process unit
US8965248B2 (en) * 2012-06-28 2015-02-24 Oki Data Corporation Image formation unit and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JP6337792B2 (ja) 2015-02-06 2018-06-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7119502B2 (ja) * 2018-03-30 2022-08-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7087A1 (en) * 2005-09-30 2007-04-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cess Unit and Developing Cartridge
US20070280730A1 (en) * 2006-05-30 2007-12-0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hotosensitive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90074447A1 (en) * 2007-09-19 2009-03-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1770193A (zh) * 2008-12-26 2010-07-0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和显影盒
JP2012177850A (ja) * 2011-02-28 2012-09-13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375377A (zh) * 2011-11-11 2012-03-14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影盒及成像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54901B2 (en) 2020-08-10 2022-09-27 Jiangxi Yibo E-Tech Co. Ltd. Developing cartrid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71550A4 (en) 2019-11-27
EP3805865A1 (en) 2021-04-14
CA3092208A1 (en) 2019-10-03
WO2019187237A1 (en) 2019-10-03
CN116243573A (zh) 2023-06-09
US20200081371A1 (en) 2020-03-12
US20210165342A1 (en) 2021-06-03
ES2969105T3 (es) 2024-05-16
US20220146960A1 (en) 2022-05-12
PL3571550T3 (pl) 2021-05-31
CA3092208C (en) 2023-12-12
EP3805865B1 (en) 2023-12-20
US11693331B2 (en) 2023-07-04
US11249418B2 (en) 2022-02-15
JP2019179127A (ja) 2019-10-17
EP3571550B1 (en) 2021-01-13
CN111902776B (zh) 2023-01-06
US20190302645A1 (en) 2019-10-03
US10859942B2 (en) 2020-12-08
PL3805865T3 (pl) 2024-04-08
US10520853B2 (en) 2019-12-31
EP3571550A1 (en) 2019-11-27
US20230280673A1 (en) 2023-09-07
JP7119502B2 (ja) 2022-08-17
ES2845302T3 (es) 2021-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02776B (zh) 显影剂盒
JP5056032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US11320779B2 (en) Drum unit
US11467515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capable of maintaining contacting pressure between developing roller and photosensitive drum regardless of residual amount of toner
JP2023169388A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2007322553A (ja) 感光体ユニット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WO2020195287A1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JP6323008B2 (ja) 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KR20200107454A (ko) 토너 카트리지의 파지부를 선택적으로 노출시키는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