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1253B - 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01253B
CN111901253B CN202010739611.3A CN202010739611A CN111901253B CN 111901253 B CN111901253 B CN 111901253B CN 202010739611 A CN202010739611 A CN 202010739611A CN 111901253 B CN111901253 B CN 1119012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average value
time period
storage system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396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01253A (zh
Inventor
陈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3961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01253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17945 priority patent/WO202113922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901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12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012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12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62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 H04L47/62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8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evaluating statistical data, e.g. average values,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probability functions, regression analysi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6Involving periods of time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人工智能的智能决策领域,揭示了一种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各组第一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一时长平均值;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以第二流量值向存储系统发送数据,以将各组第二单位数据发送至存储系统;确定各组第二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二时长平均值;将第一时长平均值与第二时长平均值作比较,基于比较结果确定流量值,并按照该流量值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向存储系统发送数据。此方法下,可以减少数据拥塞并降低数据传输时延,使各客户端可以公平地利用存储系统的资源。

Description

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人工智能的智能决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客户端和存储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通常设置一个固定的流量限制参数值,该流量限制参数值通常为客户端已向存储系统提交但客户端未收到返回成功的数据总量,该流量限制参数值设置太低会降低客户端的数据吞吐量,设置太高则会导致网络拥塞,特别是当存储系统对应多个客户端时,会导致响应时间变长。
发明内容
在人工智能的智能决策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一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一时长平均值,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集合为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完成了发送过程的数据,所述发送过程为从向存储系统发送数据至该数据被所述存储系统确认发送完成的过程,所述第一数据集合包括多组第一单位数据,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内,以第一流量值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
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以第二流量值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以将第二数据集合中的各组第二单位数据发送至所述存储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数据集合为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完成了所述发送过程的数据,所述第二流量值大于所述第一流量值,各组第一单位数据所包括的数据量的大小相同且与各组第二单位数据所包括的数据量的大小一致,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位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之后;
确定所述第二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二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二时长平均值;
将所述第一时长平均值与所述第二时长平均值作比较,基于比较结果确定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所采用的流量值,并按照所述流量值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其中,所述第三预定时间段位于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及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之后。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一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一时长平均值,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集合为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完成了发送过程的数据,所述发送过程为从向存储系统发送数据至该数据被所述存储系统确认发送完成的过程,所述第一数据集合包括多组第一单位数据,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内,以第一流量值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以第二流量值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以将第二数据集合中的各组第二单位数据发送至所述存储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数据集合为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完成了所述发送过程的数据,所述第二流量值大于所述第一流量值,各组第一单位数据所包括的数据量的大小相同且与各组第二单位数据所包括的数据量的大小一致,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位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之后;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二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二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二时长平均值;
比较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时长平均值与所述第二时长平均值作比较,基于比较结果确定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所采用的流量值,并按照所述流量值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其中,所述第三预定时间段位于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及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之后。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如前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所提供的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一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一时长平均值,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集合为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完成了发送过程的数据,所述发送过程为从向存储系统发送数据至该数据被所述存储系统确认发送完成的过程,所述第一数据集合包括多组第一单位数据,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内,以第一流量值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以第二流量值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以将第二数据集合中的各组第二单位数据发送至所述存储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数据集合为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完成了所述发送过程的数据,所述第二流量值大于所述第一流量值,各组第一单位数据所包括的数据量的大小相同且与各组第二单位数据所包括的数据量的大小一致,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位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之后;确定所述第二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二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二时长平均值;将所述第一时长平均值与所述第二时长平均值作比较,基于比较结果确定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所采用的流量值,并按照所述流量值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其中,所述第三预定时间段位于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及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之后。
此方法下,可以动态感知最近一段时间内数据传输的拥塞情况,并进行流量的动态调整,从而降低了数据拥塞和数据传输时延。特别是在存储系统对应了多个客户端时,各客户端可以公平地利用存储系统的资源,也使整个存储系统的时延降低。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表示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中第四时间段与第一时间段及第二时间段的包含关系的示意图;
图4A-4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表示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中各时间段的关系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实现上述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的电子设备示例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实现上述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
本公开首先提供了一种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存储系统是各种能够用于管理、存储数据或者信息的系统,比如可以是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情况下,利用与存储系统对应的客户端来向存储系统发送数据。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架构可以是B/S(Brow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架构,也可以是C/S(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架构。如前所述,在客户端和存储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通常设置一个固定的流量限制参数值,该流量限制参数值通常为客户端已向存储系统提交但客户端未收到返回成功的数据总量,也就是所谓的流量值,目前,由于网络状态通常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无法设置一个合理的流量值来减少数据拥塞和数据传输时延,而本公开提供的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就可以通过控制流量值实现流量值的动态调整,从而减少数据拥塞并降低数据传输时延。
本公开的实施终端可以是任何具有运算、处理以及通信功能的设备,该设备可以与外部设备相连,用于接收或者发送数据,具体可以是便携移动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也可以是固定式设备,例如,计算机设备、现场终端、台式电脑、服务器、工作站等,还可以是多个设备的集合,比如云计算的物理基础设施或者服务器集群。
可选地,本公开的实施终端可以为服务器或者云计算的物理基础设施。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架构包括服务器110和用户终端120。用户终端120与服务器110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链路相连,因此,用户终端120可以向服务器110发送数据,也可以接收来自服务器110的数据,服务器110上设有存储系统,而用户终端120上设有对应的客户端,用户终端120为本实施例中的实施终端。当本公开提供的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中时,一个具体过程可以是这样的:用户终端120持续生成数据并存储至本地,用户终端120利用客户端首先按照第一流量值向服务器110上的存储系统发送数据,并确定各组数据发送完成所使用的时长平均值;用户终端120短暂增大流量,以第二流量值向服务器110上的存储系统发送数据,并确定各组数据发送完成所使用的时长平均值;最后,用户终端120通过将两次计算出的时长平均值作对比来确定下一个时间区间向服务器110发送数据要采用的流量值,在当前时间位于该时间区间时,用户终端120就会以该流量值向服务器110发送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图1仅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为计算机并且向存储系统发送的数据存储于实施终端本地,但在其他实施例或者实际应用中,用户终端为如前所述的各种设备,比如可以是服务器;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120与服务器110直接通过通信链路相连,但此处仅仅是示意性的,在实际情况下,用户终端120与服务器110之间还可以包括代理服务器、网关、路由器等各种设备。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也不应因此而受到任何限制。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物理层面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可以由服务器执行,在软件层面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可以由与存储系统对应的客户端执行,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0,确定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一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一时长平均值。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集合为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完成了发送过程的数据,所述发送过程为从向存储系统发送数据至该数据被所述存储系统确认发送完成的过程,所述第一数据集合包括多组第一单位数据,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内,以第一流量值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
如前所述,存储系统可以是各种能够用于管理、存储数据或者信息的系统,比如可以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储系统为rados集群系统,所述存储系统对应的客户端为radosgw实例。
RADOS是一个可用于PB级规模数据存储集群的可伸缩的、可靠的对象存储服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客户端首次向存储系统发送数据的初始流量值为预定流量值。比如,第一流量值便可以是该预定流量值。
所述客户端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的数据可以是各种计算机能够存储的电子数据,可以是字符、语音、视频等各种形式。
对于一组第一单位数据而言,该组第一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起始于客户端开始向存储系统发送该组第一单位数据,当该组第一单位数据被全部发送至存储系统后,存储系统会向该客户端返回确认指令或应答,当客户端收到该确认指令或应答时,该组第一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便结束,这个过程所消耗的时间均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
步骤220,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以第二流量值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以将第二数据集合中的各组第二单位数据发送至所述存储系统。
其中,所述第二数据集合为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完成了所述发送过程的数据,所述第二流量值大于所述第一流量值,各组第一单位数据所包括的数据量的大小相同且与各组第二单位数据所包括的数据量的大小一致,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位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之后。
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向存储系统发送的数据可以与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向存储系统发送的数据的类型相同。
由于第二流量值大于第一流量值,并且第二预定时间段位于第一预定时间段之后,所以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向存储系统发送数据是在第一预定时间段之后以较大的流量值向存储系统发送数据的过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组第一单位数据所包括的数据量的大小及各组第二单位数据所包括的数据量的大小均为预定数据量,所述确定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一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一时长平均值,包括:
获取第一数据集合所包括的数据总量;
基于第一预定时间段的时长、所述数据总量以及预定数据量确定所述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一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一时长平均值。
比如,预定数据量8192kB(Kilobyte),第一预定时间段的时长为t,数据总量为N,则可以利用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所有数据中各组第一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
Figure BDA0002606208820000071
其中,
Figure BDA0002606208820000072
为确定出的第一时长平均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以第二流量值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以将第二数据集合中的各组第二单位数据发送至所述存储系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调整系数和所述第一流量值确定第二流量值。
调整系数可以是根据经验预先人为设定的,也可以是利用特定的算法或函数即时生成的。
比如,若第一流量值为I,第二流量值为I',调整系数为k,则第二流量值I'=k*I。
步骤230,确定所述第二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二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二时长平均值。
每组第二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都要使用一定的时间长度,利用各组第二单位数据对应的时间长度计算出平均值,可以作为第二时长平均值。
步骤240,将所述第一时长平均值与所述第二时长平均值作比较,基于比较结果确定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所采用的流量值,并按照所述流量值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
其中,所述第三预定时间段位于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及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之后。
将第一时长平均值与第二时长平均值作比较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可以是直接比较,也可以是利用比值进行比较,还可以是利用阈值进行比较。
在本步骤中,第二预定时间段及第一预定时间之后的第三预定时间段所采用的流量值,该流量值便是经过动态调整后得到的流量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为位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之后且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相邻的时间段,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的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的时长,所述将所述第一时长平均值与所述第二时长平均值作比较,基于比较结果确定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所采用的流量值,并按照所述流量值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包括:
将所述第一时长平均值与所述第二时长平均值作比较,基于比较结果对所述第一流量值进行调整,得到第三流量值,并将所述第三流量值作为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所采用的流量值;
按照所述流量值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向存储系统发送数据所采用的流量值是对第一流量值进行调整而得到的,这样就使得未来时间段的流量值是基于之前时间段的流量值而生成的,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流量值的相对平稳,降低网络波动。
基于比较结果对所述第一流量值进行调整所采用的调整方式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比如可以是利用基础的算法、规则或公式进行调整,也可以是利用人工智能或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调整。
比如,第一流量值为I,
Figure BDA0002606208820000091
为第一时长平均值,
Figure BDA0002606208820000092
为第二时长平均值,若
Figure BDA0002606208820000093
此时说明增加流量值会使得拥塞加剧,则对第一流量值I的调整方式可以为将I*1作为第三流量值,即将第一流量值保持不变;若
Figure BDA0002606208820000094
此时说明增加流量值会并不加剧拥塞,则对第一流量值I的调整方式可以为将I=I+S作为第三流量值,其中S为在第一流量值I的基础上所增加的流量值的步进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一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一时长平均值,包括:
每隔第四预定时间段,确定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一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一时长平均值;
所述确定所述第二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二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二时长平均值,包括:
每隔第四预定时间段,确定所述第二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二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二时长平均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应于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预设计数器对调整流量值的次数进行计数;
每当计数达到预定数目,将所述计数器清零,保持流量值不变,直至第五预定时间段结束,并转至所述每隔第四预定时间段,确定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一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一时长平均值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数器对调整流量值的次数进行计数,并依据计数结果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流量值不变,降低了流量值的调整频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计算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储系统对应着多个客户端。因此,这样可以通过对各客户端分别进行流量控制,减轻存储系统的流量压力,降低响应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预定时间段包括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和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计算出最近的时间段对应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从而提高监测的及时性。
当然,第四预定时间段也可以仅包括第一预定时间段和第二预定时间段中的一个。
在第四预定时间段包括第一预定时间段和第二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第四预定时间段与第一预定时间段和第二预定时间段的关系可以有多种。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表示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中第四时间段与第一时间段及第二时间段的包含关系的示意图。参见图3所示,第四预定时间段可以恰好由第一预定时间段和第二预定时间段组成,可以在尾部包括第一预定时间段和第二预定时间段之外的部分,也可以在头部包括第一预定时间段和第二预定时间段之外的部分。
客户端可以持续地向存储系统发送数据,因此各预定时间段可以是在时间方向上循环往复地进行。
具体而言,第一预定时间段、第二预定时间段、第三预定时间段以及第四预定时间段的可能关系可以如图4A-4C所示。图4A-4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表示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中各时间段的关系示意图。在图4A-4C中的各时间段分别为:第一预定时间段10、第二预定时间段20、第三预定时间段30,计算前一个第一时长平均值所间隔的第四预定时间段411,计算前一个第二时长平均值所间隔的第四预定时间段421,计算后一个第一时长平均值所间隔的第四预定时间段412,计算后一个第二时长平均值所间隔的第四预定时间段422。
在图4A中,第三预定时间段30和后一个第一预定时间段10为同一时间段,采用的流量值是一致的,即在第二预定时间段20结束后,随即确定一个第三预定时间段30采用的第三流量值,同时将该第三预定时间段30作为下一个第一预定时间段10重新计算,不断重复进行流量值的确定和调整。
在图4B中,第三预定时间段30和后一个第一预定时间段10不为同一时间段,在第三预定时间段30开始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才抵达后一个第一预定时间段10。
在图4C中,在前一个第二预定时间段20结束后并不立即进入第三预定时间段30并将第三流量值作为向存储系统发送数据所采用的流量值,而是在一段时间后才进入第三预定时间段30并将第三流量值作为向存储系统发送数据所采用的流量值,在该段时间内,可以将前一个第一预定时间段10所采用的第一流量值作为该段时间内采用的流量值。
因此,第一预定时间段、第二预定时间段、第三预定时间段以及第四预定时间段的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也可以不限于图4A-4C所示的那些,只要能够实现流量值的动态调整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一比较结果,在将所述第一时长平均值与所述第二时长平均值作比较,基于比较结果对所述第一流量值进行调整,得到第三流量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最近一个第一预定时间段对应的第一时长平均值与所述最近一个第一预定时间段之前的一个第一预定时间段对应的第一时长平均值作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
所述将所述第一时长平均值与所述第二时长平均值作比较,基于比较结果对所述第一流量值进行调整,得到第三流量值,包括:
将所述第一时长平均值与所述第二时长平均值作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基于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和所述第二比较结果对所述第一流量值进行调整,得到第三流量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和所述第二比较结果对所述第一流量值进行调整,得到第三流量值,包括:
基于与所述第二比较结果对应的第一调整规则对所述第一流量值进行调整,得到中间流量值;
基于与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对应的第二调整规则对所述中间流量值进行调整,得到第三流量值。
比如,若第一流量值为I,最近一个第一预定时间段对应的第一时长平均值为
Figure BDA0002606208820000111
最近一个第一预定时间段之前的一个第一预定时间段对应的第一时长平均值为
Figure BDA0002606208820000112
第二时长平均值为
Figure BDA0002606208820000113
对应的第一调整规则为:若
Figure BDA0002606208820000114
则利用I=I-S调整第一流量值I;若
Figure BDA0002606208820000115
则保持第一流量值不变。对应的第二调整规则为:若
Figure BDA0002606208820000116
则保持中间流量值不变;若
Figure BDA0002606208820000117
则利用I=I+S调整中间流量值,其中,S为所调整的流量值的步进量,△为时长平均值的预设幅值。
那么,最终调整得到的第三流量值A可以利用如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260620882000012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第一比较结果以及第二比较结果确定对应的调整规则,然后利用调整规则分别对流量值进行调整,这样便实现了客户端向存储系统发送数据的流量值的动态和精细化调整,有效降低了数据拥塞和数据传输时延。
综上所述,根据图2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可以动态感知最近一段时间内数据传输的拥塞情况,并进行流量的动态调整,从而降低了数据拥塞和数据传输时延。特别是在存储系统对应了多个客户端时,各客户端可以公平地利用存储系统的资源,也使整个存储系统的时延降低。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装置,以下是本公开的装置实施例。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装置的框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500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510,被配置为确定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一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一时长平均值,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集合为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完成了发送过程的数据,所述发送过程为从向存储系统发送数据至该数据被所述存储系统确认发送完成的过程,所述第一数据集合包括多组第一单位数据,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内,以第一流量值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
发送模块520,被配置为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以第二流量值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以将第二数据集合中的各组第二单位数据发送至所述存储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数据集合为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完成了所述发送过程的数据,所述第二流量值大于所述第一流量值,各组第一单位数据所包括的数据量的大小相同且与各组第二单位数据所包括的数据量的大小一致,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位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之后;
第二确定模块530,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二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二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二时长平均值;
比较和发送模块540,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时长平均值与所述第二时长平均值作比较,基于比较结果确定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所采用的流量值,并按照所述流量值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其中,所述第三预定时间段位于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及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之后。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6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600。图6显示的电子设备6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6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6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6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6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620和处理单元610)的总线630。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6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6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实施例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存储单元6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6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6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623。存储单元6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625的程序/实用工具624,这样的程序模块62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总线6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电子设备6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8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6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6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650进行,比如与显示单元640通信。并且,电子设备6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6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660通过总线630与电子设备6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6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的方法。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参考图7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7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执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一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一时长平均值,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集合为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完成了发送过程的数据,所述发送过程为从向存储系统发送数据至该数据被所述存储系统确认发送完成的过程,所述第一数据集合包括多组第一单位数据,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内,以第一流量值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
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以第二流量值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以将第二数据集合中的各组第二单位数据发送至所述存储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数据集合为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完成了所述发送过程的数据,所述第二流量值大于所述第一流量值,各组第一单位数据所包括的数据量的大小相同且与各组第二单位数据所包括的数据量的大小一致,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位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之后;
确定所述第二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二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二时长平均值;
将所述第一时长平均值与所述第二时长平均值作比较,基于比较结果确定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所采用的流量值,并按照所述流量值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其中,所述第三预定时间段位于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及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之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为位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之后且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相邻的时间段,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的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的时长,所述将所述第一时长平均值与所述第二时长平均值作比较,基于比较结果确定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所采用的流量值,并按照所述流量值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包括:
将所述第一时长平均值与所述第二时长平均值作比较,基于比较结果对所述第一流量值进行调整,得到第三流量值,并将所述第三流量值作为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所采用的流量值;
按照所述流量值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一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一时长平均值,包括:
每隔第四预定时间段,确定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一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一时长平均值;
所述确定所述第二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二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二时长平均值,包括:
每隔第四预定时间段,确定所述第二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二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二时长平均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预定时间段包括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和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一比较结果,在将所述第一时长平均值与所述第二时长平均值作比较,基于比较结果对所述第一流量值进行调整,得到第三流量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最近一个第一预定时间段对应的第一时长平均值与所述最近一个第一预定时间段之前的一个第一预定时间段对应的第一时长平均值作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
所述将所述第一时长平均值与所述第二时长平均值作比较,基于比较结果对所述第一流量值进行调整,得到第三流量值,包括:
将所述第一时长平均值与所述第二时长平均值作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基于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和所述第二比较结果对所述第一流量值进行调整,得到第三流量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预设计数器对调整流量值的次数进行计数;
每当计数达到预定数目,将所述计数器清零,保持流量值不变,直至第五预定时间段结束,并转至所述每隔第四预定时间段,确定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一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一时长平均值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组第一单位数据所包括的数据量的大小及各组第二单位数据所包括的数据量的大小均为预定数据量,所述确定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一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一时长平均值,包括:
获取第一数据集合所包括的数据总量;
基于第一预定时间段的时长、所述数据总量以及预定数据量确定所述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一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一时长平均值。
8.一种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第一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一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一时长平均值,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集合为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完成了发送过程的数据,所述发送过程为从向存储系统发送数据至该数据被所述存储系统确认发送完成的过程,所述第一数据集合包括多组第一单位数据,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内,以第一流量值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以第二流量值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以将第二数据集合中的各组第二单位数据发送至所述存储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数据集合为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完成了所述发送过程的数据,所述第二流量值大于所述第一流量值,各组第一单位数据所包括的数据量的大小相同且与各组第二单位数据所包括的数据量的大小一致,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位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之后;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二数据集合中各组第二单位数据的发送过程所使用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第二时长平均值;
比较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时长平均值与所述第二时长平均值作比较,基于比较结果确定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所采用的流量值,并按照所述流量值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向所述存储系统发送数据,其中,所述第三预定时间段位于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及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之后。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739611.3A 2020-07-28 2020-07-28 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9012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9611.3A CN111901253B (zh) 2020-07-28 2020-07-28 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PCT/CN2020/117945 WO2021139225A1 (zh) 2020-07-28 2020-09-25 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9611.3A CN111901253B (zh) 2020-07-28 2020-07-28 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1253A CN111901253A (zh) 2020-11-06
CN111901253B true CN111901253B (zh) 2022-06-14

Family

ID=73182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39611.3A Active CN111901253B (zh) 2020-07-28 2020-07-28 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01253B (zh)
WO (1) WO2021139225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8649A (zh) * 2011-09-30 2012-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控制的方法及设备
CN105208121A (zh) * 2015-09-23 2015-12-30 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文件访问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011926A (zh) * 2019-03-07 2019-07-1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20896A (zh) * 2019-04-15 2019-08-13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延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49238A (zh) * 2019-06-18 2019-08-2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预测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90240A (zh) * 2019-11-21 2020-04-1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系统性能预测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1176569A (zh) * 2019-12-27 2020-05-19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配额方法、装置、系统和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47031B2 (en) * 2009-04-14 2013-01-01 Hitachi, Ltd. Storage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input and output of data in a network to avoid congestion
CN103379041B (zh) * 2012-04-28 2018-04-2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一种系统检测方法和装置以及流量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9698794B (zh) * 2019-01-21 2021-07-09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拥塞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77355A (zh) * 2019-10-08 2020-01-10 香港乐蜜有限公司 一种丢包应对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8649A (zh) * 2011-09-30 2012-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控制的方法及设备
CN105208121A (zh) * 2015-09-23 2015-12-30 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文件访问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011926A (zh) * 2019-03-07 2019-07-1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报文发送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20896A (zh) * 2019-04-15 2019-08-13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延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49238A (zh) * 2019-06-18 2019-08-2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预测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90240A (zh) * 2019-11-21 2020-04-1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系统性能预测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1176569A (zh) * 2019-12-27 2020-05-19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配额方法、装置、系统和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1253A (zh) 2020-11-06
WO2021139225A1 (zh) 2021-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77511B (zh)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81225B (zh) 一种码率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35661B (zh)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53045B (zh) 网络带宽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56646B (zh) 网络传输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70205B (zh) 网关接口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611129B (zh) PaaS云平台的性能监控方法及装置
EP4187882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11768790B (zh) 用于传输语音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1917661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35025A (zh) 一种tcp传输性能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4285838A (zh) 一种文件上传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901253B (zh) 用于存储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EP3723343B1 (en) Resour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667368A (zh) 一种任务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4612212A (zh) 一种基于风险控制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4095907A (zh) 蓝牙连接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189890A (zh) 更新网络服务质量模型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425039B1 (ko) 분산 딥러닝 환경에서 데이터 압축 장치 및 방법
CN111988403A (zh) 电子设备的请求处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3626175A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5051956B (zh) 一种连接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79019B (zh) 一种基于环形链表的限流方法和装置
CN115941611A (zh) 流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程序产品
CN110677463B (zh) 并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