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94834B - 消音器及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消音器及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94834B
CN111894834B CN202010802989.3A CN202010802989A CN111894834B CN 111894834 B CN111894834 B CN 111894834B CN 202010802989 A CN202010802989 A CN 202010802989A CN 111894834 B CN111894834 B CN 1118948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hole
silencing
plate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029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94834A (zh
Inventor
张问贵
徐敏
刘源泉
邓聪聪
黄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080298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948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94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94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948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948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027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 F04B39/0055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with a special shape of fluid passage, e.g. bends, throttles, diameter changes,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027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 F04B39/0055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with a special shape of fluid passage, e.g. bends, throttles, diameter changes, pipes
    • F04B39/0061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with a special shape of fluid passage, e.g. bends, throttles, diameter changes, pipes using muffler volum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4Measures to avoid lubricant contaminating the pumped flu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音器及压缩机,消音器包括消音壳体、第一隔板和导流结构,消音壳体具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进气口,进气口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一隔板设置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以分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隔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消音通孔;导流结构设置在第一腔体内,沿第一腔体的进气方向,导流结构的至少部分逐渐朝向第一腔体的中部延伸,以在第一腔体的中部形成主流通孔;其中,沿主流通孔的流体流动方向,导流结构位于至少一个第一消音通孔的上游。本消音器通过第一消音通孔传输气体,不会造成输气量的大幅降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吸气消音器的输气效率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消音器及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消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音器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电冰箱是家庭或办公室的必备电器,对于高能效的电冰箱,需要性能较高的压缩机,而性能较高的压缩机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需要解决性能较高的压缩机的噪音问题;且噪音大小也是衡量压缩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现有技术中的电冰箱用压缩机,通常使用吸气消音器来降低压缩机的吸气噪音和机械噪音。但是,现有的吸气消音器的结构会影响制冷剂在吸气口的流动损失,降低压缩机的整机性能。
现有的吸气消音器通常是在外壳内设置有管径、长短不同的进气管和排气管,从而使制冷剂气体流速改变。当气体流速减慢时,则气流脉动会相应降低,从而使产生的噪音减小;此种结构虽然能够降低噪音,但同时也造成输气量的大幅降低,从而影响压缩机效率,造成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音器及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吸气消音器的输气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消音器,其包括:消音壳体,消音壳体具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进气口,进气口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一隔板,第一隔板设置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以分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隔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消音通孔;导流结构,导流结构设置在第一腔体内,沿第一腔体的进气方向,导流结构的至少部分逐渐朝向第一腔体的中部延伸,以在第一腔体的中部形成主流通孔;其中,沿主流通孔的流体流动方向,导流结构位于至少一个第一消音通孔的上游。
进一步地,导流结构包括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第一导流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导流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沿第一腔体的进气方向,第一导流板的第一端和第二导流板的第一端均朝向第一腔体的中部延伸,以使第一导流板的第一端和第二导流板的第一端之间形成主流通孔。
进一步地,导流结构包括导流板体,导流板体围成柱形腔体;沿第一腔体的进气方向,柱形腔体的垂直于柱形腔体的轴线的截面的周长逐渐减小,柱形腔体的截面周长较小的一端的端部用于形成主流通孔。
进一步地,导流结构为多个,多个导流结构沿第一腔体的进气方向间隔设置,以使多个导流结构的主流通孔形成主流通道。
进一步地,多个导流结构将第一腔体分成多个腔体段,第一隔板包括多个板段,多个板段与多个腔体段一一对应地设置;第一消音通孔为多个,多个第一消音通孔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板段上。
进一步地,消音器还包括第二隔板,第二隔板设置在第二腔体内,以将第二腔体分成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第二隔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消音通孔;其中,第三腔体通过第一消音通孔与第一腔体连通;消音壳体还具有排气口,排气口和第四腔体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消音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二消音通孔的孔径;和/或,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呈平行设置,第一消音通孔的孔心线与第二消音通孔的孔心线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消音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用于围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导流结构的至少部分均设置在第二壳体上。
进一步地,消音壳体还具有缓冲腔,进气口位于缓冲腔和第一腔体之间,以使缓冲腔内的气体经过进气口进入第一腔体内;其中,缓冲腔具有气体入口,以使气体通过气体入口进入缓冲腔内。
进一步地,消音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缓冲板,进气口设置在缓冲板上;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和第三壳体部,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壳体部和第四壳体部,第一壳体部、第二壳体部和缓冲板共同围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三壳体部、第四壳体部和缓冲板共同围成缓冲腔。
进一步地,消音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漏油孔,漏油孔与第一腔体连通,以使进入第一腔体内的气体中所携带的油液通过漏油孔排出。
进一步地,消音壳体包括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的底板,底板用于围成第一腔体;其中,沿第一腔体的进气方向,底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底板的第二端相对其第一端倾斜向下,漏油孔位于底板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消音器还包括阻挡部,阻挡部设置在底板上;阻挡部具有流通孔,流通孔与漏油孔连通;阻挡部为环形柱体结构,环形柱体结构的环形孔形成流通孔;或者,阻挡部为弧形板,弧形板围成具有开口的流通孔,流通孔的开口背离压缩机的传动部件设置,以避免油液进入漏油孔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其包括上述的消音器。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消音器包括消音壳体,消音壳体具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与第一腔体连通的进气口,以使气体经过进气口进入第一腔体内;消音器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的第一隔板,以分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隔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消音通孔,以使进入第一腔体内的气体通过第一消音通孔进入第二腔体,气体在经过第一消音通孔时能够对该气体进行一定的消音处理。
并且,消音器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的导流结构,沿第一腔体的进气方向,导流结构的至少部分逐渐朝向第一腔体的中部延伸,以在第一腔体的中部形成主流通孔,即通过导流结构以在第一腔体内形成沿其进气方向的渐缩腔段,渐缩腔段的缩小端的端部即为主流通孔;这样,通过使第一腔体内的至少部分气体经过该渐缩腔段和主流通孔,来对该至少部分气体进行一定的消音处理。
另外,沿主流通孔的流体流动方向,导流结构位于至少一个第一消音通孔的上游,以使第一腔体内的至少部分气体经过主流通孔后再经过至少一个第一消音通孔进入第二腔体内,即使第一腔体内的至少部分气体经过两次消音处理,以保证对气体的消音效果;同时,导流结构还对第一腔体内的至少部分气体起到疏导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吸气消音器的各腔体之间通过管道传输气体,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气体传输方式,本申请的消音器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通过第一消音通孔传输气体,该通孔结构不会造成输气量的大幅降低,进而使气体经过本消音器后的输气量得到有效保证,以便使本消音器的输气效率较高,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吸气消音器的输气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消音器的实施例的爆炸结构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消音器的内部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消音器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导流结构的结构布置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中的消音器的第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2中的消音器的第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2中的消音器的侧视图;
图7示出了图2中的消音器的阻挡部的结构布置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消音器;
10、消音壳体;
111、第一腔体;112、第二腔体;113、第三腔体;114、第四腔体;
12、进气口;13、排气口;14、第一壳体;141、第一壳体部;142、第三壳体部;
15、第二壳体;151、第二壳体部;152、第四壳体部;153、排气壳体部;154、排气通道;
16、缓冲板;17、缓冲腔;171、气体入口;18、漏油孔;19、底板;
21、第一隔板;211、第一消音通孔;22、第二隔板;221、第二消音通孔;
30、导流结构;31、渐缩腔段;32、第一导流板;33、第二导流板;34、主流通孔;
40、阻挡部;41、流通孔;50、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音器100,请参考图1至图7,消音器100包括消音壳体10、第一隔板21和导流结构30,消音壳体10具有第一腔体111、第二腔体112以及进气口12,进气口12与第一腔体111连通;第一隔板21设置在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之间,以分隔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第一隔板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消音通孔211;导流结构30设置在第一腔体111内,沿第一腔体111的进气方向,导流结构30的至少部分逐渐朝向第一腔体111的中部延伸,以在第一腔体111的中部形成主流通孔34;其中,沿主流通孔34的流体流动方向,导流结构30位于至少一个第一消音通孔211的上游。
在本发明的消音器100中,消音器100包括消音壳体10,消音壳体10具有第一腔体111、第二腔体112以及与第一腔体111连通的进气口12,以使气体经过进气口12进入第一腔体111内;消音器1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之间的第一隔板21,以分隔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第一隔板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消音通孔211,以使进入第一腔体111内的气体通过第一消音通孔211进入第二腔体112,气体在经过第一消音通孔211时能够对该气体进行一定的消音处理。
并且,消音器1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腔体111内的导流结构30,沿第一腔体111的进气方向,导流结构30的至少部分逐渐朝向第一腔体111的中部延伸,以在第一腔体111的中部形成主流通孔34,即通过导流结构30以在第一腔体111内形成沿其进气方向的渐缩腔段31,渐缩腔段31的缩小端的端部即为主流通孔34;这样,通过使第一腔体111内的至少部分气体经过该渐缩腔段31和主流通孔34,来对该至少部分气体进行一定的消音处理。
另外,沿主流通孔34的流体流动方向,导流结构30位于至少一个第一消音通孔211的上游,以使第一腔体111内的至少部分气体经过主流通孔34后再经过至少一个第一消音通孔211进入第二腔体112内,即使第一腔体111内的至少部分气体经过两次消音处理,以保证对气体的消音效果;同时,导流结构30还对第一腔体111内的至少部分气体起到疏导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吸气消音器的各腔体之间通过管道传输气体,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气体传输方式,本申请的消音器100的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之间通过第一消音通孔211传输气体,该通孔结构不会造成输气量的大幅降低,进而使气体经过本消音器100后的输气量得到有效保证,以便使本消音器100的输气效率较高,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吸气消音器的输气效率较低的问题。
由于本消音器100的输气效率较高,不会造成输气量的大幅降低,故具有本消音器100的压缩机的压损较小,提高了具有本消音器100的压缩机的性能。
此外,本消音器100省略了管道的设置,这便使得本消音器100的结构得以简化,方便加工制造。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第一腔体111的中部”指的是第一腔体111的与其延伸方向平行的第一腔体111的中心线处的腔体部分;上述提到的“第一腔体111的进气方向”为图2中A处、B处、E处所示的箭头方向;上述提到的“主流通孔34的流体流动方向”与上述第一腔体111的进气方向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腔体111内的至少部分气体在经过沿第一腔体111的进气方向的渐缩腔段31时,此过程为增压减速的压缩过程,将高速气流的动能转换为气体的压强势能和热力学能,达到增压和节能的效果。
可选地,本申请中需要进入消音壳体10内进行消音处理的气体为冷媒,即制冷剂。
具体地,消音壳体10还具有排气口13,排气口13与第二腔体112连通,以使第二腔体112内的气体经过排气口13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结构30的第一种结构设置方式为:如图1至图3所示,导流结构30包括第一导流板32和第二导流板33,第一导流板3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导流板3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沿第一腔体111的进气方向,第一导流板32的第一端和第二导流板33的第一端均朝向第一腔体111的中部延伸,以使第一导流板32的第一端和第二导流板33的第一端之间形成主流通孔34。即第一导流板32的第一端和第二导流板33的第一端相互靠近,第一导流板32的第二端和第二导流板33的第二端相互远离,以使第一导流板32和第二导流板33之间形成沿第一腔体111的进气方向的渐缩腔段31;其中,第一导流板32的第一端为第一导流板32的远离进气口12的一端,第二导流板33的第一端为第二导流板33的远离进气口12的一端。
可选地,第一导流板32和第二导流板33均为平板结构。
可选地,第一导流板32和第二导流板33均为翅片。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结构30的第二种结构设置方式为:导流结构30包括导流板体,导流板体围成柱形腔体;沿第一腔体111的进气方向,柱形腔体的垂直于柱形腔体的轴线的截面的周长逐渐减小,柱形腔体的截面周长较小的一端的端部用于形成主流通孔34;即该柱形腔体为沿第一腔体111的进气方向的渐缩腔段31。
具体地,该导流板体围成的腔体为椎形腔体。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加强对第一腔体111内的至少部分气体的消音效果,导流结构30为多个,多个导流结构30沿第一腔体111的进气方向间隔设置,以使多个导流结构30的主流通孔34形成主流通道;当第一腔体111内的至少部分气体依次经过该多个主流通孔34时,即当第一腔体111内的至少部分气体经过主流通道时,对该至少部分气体进行多级消音处理。也就是在第一腔体111内形成多个沿其进气方向的渐缩腔段31,该多个渐缩腔段31形成上述主流通道,以当第一腔体111内的至少部分气体依次经过该多个渐缩腔段31时,对该至少部分气体进行多级消音处理。
可选地,多个导流结构30将第一腔体111分成多个腔体段,第一隔板21包括多个板段,多个板段与多个腔体段一一对应地设置,即第一隔板21的各个板段用于围成相应的腔体段;第一消音通孔211为多个,多个第一消音通孔211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板段上,以使各个腔体段通过相应的第一消音通孔211与第二腔体112连通,以使各个腔体段内的部分气体经过相应的第一消音通孔211进入第二腔体112内,进而使第一腔体111内的气体分别经过多个第一消音通孔211进入第二腔体112内。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多个导流结构30沿第一腔体111的进气方向间隔设置,故第一腔体111的多个腔体段沿第一腔体111的进气方向依次间隔布置;除位于末端位置的腔体段外,其余各个腔体段均包括相应的渐缩腔段31,故除位于末端位置的腔体段外的其余各个腔体段内的气体中也有一部分气体在相应的导流结构30的疏导作用下通过相应的主流通孔34进入下一个腔体段内,这样,多个导流结构30共同对第一腔体111内的气体起到良好的疏导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消音器100还包括第二隔板22,第二隔板22设置在第二腔体112内,以将第二腔体112分成第三腔体113和第四腔体114;第二隔板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消音通孔221;其中,第三腔体113通过第一消音通孔211与第一腔体111连通;消音壳体10还具有排气口13,排气口13和第四腔体114连通。即第一腔体111内的气体经过至少一个第一消音通孔211进入第三腔体113内,进入第三腔体113内的气体经过至少一个第二消音通孔221进入第四腔体114内,进入第四腔体114内的气体再通过排气口13排出。
其中,第一腔体111的体积、第三腔体113的体积和第四腔体114的体积以预定比例设置,以对不同频率段的声音进行消音处理。可选地,第四腔体114的体积大于第三腔体113的体积,第三腔体113的体积大于第一腔体111的体积。
可选地,第一消音通孔211的孔径大于第二消音通孔221的孔径,以通过第一消音通孔211和第二消音通孔221来消除不同频率段的声音,提高消音量。即当第一消音通孔211和第二消音通孔221均为一个时,这个第一消音通孔211的孔径大于这个第二消音通孔221的孔径;当第一消音通孔211为一个,第二消音通孔221为多个时,多个第二消音通孔221间隔布置在第二隔板22上,各个第二消音通孔221的孔径均相同,第一消音通孔211的孔径大于各个第二消音通孔221的孔径;当第一消音通孔211为多个,第二消音通孔221为一个时,多个第一消音通孔211间隔布置在第一隔板21上,各个第一消音通孔211的孔径均相等,各个第一消音通孔211的孔径均大于第二消音通孔221的孔径;当第一消音通孔211和第二消音通孔221均为多个时,多个第一消音通孔211间隔布置在第一隔板21上,多个第二消音通孔221间隔布置在第二隔板22上,各个第一消音通孔211的孔径均相等,各个第二消音通孔221的孔径均相同,各个第一消音通孔211的孔径均大于各个第二消音通孔221的孔径。
根据公式f=1.22C/D,其中,C为声速,D为第一消音通孔211或第二消音通孔221的孔腔截面的当量直径,第一消音通孔211的孔腔截面为第一消音通孔211的孔腔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第二消音通孔221的孔腔截面为第二消音通孔221的孔腔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f为上限失效频率。在本实施例中,使f≤75Hz,即设置的第一消音通孔211的孔腔截面的当量直径和第二消音通孔221的孔腔截面的当量直径所对应的f均需满足f≤75Hz,以提高消音量,保证消音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消音通孔211和第二消音通孔221均为圆柱形孔时,第一消音通孔211的孔径与其孔腔截面的当量直径相等,第二消音通孔221的孔径与其孔腔截面的当量直径相等。当第一消音通孔211和第二消音通孔221为多边形孔或其它不规则形状的孔时,第一消音通孔211的孔腔截面的当量直径大于第二消音通孔221的孔腔截面的当量直径。
可选地,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呈平行设置,第一消音通孔211的孔心线与第二消音通孔221的孔心线平行设置;即当第一消音通孔211和第二消音通孔221均为一个时,这个第一消音通孔211的孔心线与这个第二消音通孔221的孔心线平行,以使这个第一消音通孔211和第二消音通孔221在同一平面上的投影间隔设置;当第一消音通孔211为一个,第二消音通孔221为多个时,这个第一消音通孔211的孔心线与多个第二消音通孔221的孔心线均平行,以使这个第一消音通孔211和多个第二消音通孔221在同一平面上的投影均间隔设置;当第一消音通孔211为多个,第二消音通孔221为一个时,多个第一消音通孔211的孔心线均与这个第二消音通孔221的孔心线平行,以使多个第一消音通孔211和该第二消音通孔221在同一平面上的投影均间隔设置;当第一消音通孔211和第二消音通孔221均为多个时,各个第一消音通孔211的孔心线与各个第二消音通孔221的孔心线均平行,以使多个第一消音通孔211和多个第二消音通孔221在同一平面上的投影依次交错布置。
具体地,消音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15,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15均用于围成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第一隔板21、第二隔板22和导流结构30的至少部分均设置在第二壳体15上。
当导流结构30采用第一种结构设置方式时,第二导流板33设置在第二壳体15上;第一导流板32设置在第二壳体15上;或者,第一导流板32设置在第一隔板21上,即第一导流板32的第二端固定于第一隔板21上。
在本实施例中,消音壳体10还具有缓冲腔17,进气口12位于缓冲腔17和第一腔体111之间,以使缓冲腔17内的气体经过进气口12进入第一腔体111内,通过设置缓冲腔17以对待消音的气体起到缓冲作用。
具体地,缓冲腔17具有气体入口171,以使气体通过气体入口171进入缓冲腔17内。
具体地,消音壳体10还包括缓冲板16,进气口12设置在缓冲板16上;第一壳体14包括第一壳体部141和第三壳体部142,第二壳体15包括第二壳体部151和第四壳体部152,第一壳体部141、第二壳体部151和缓冲板16共同围成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第三壳体部142、第四壳体部152和缓冲板16共同围成缓冲腔17。
在本实施例中,消音壳体10的底部设置有漏油孔18,漏油孔18与第一腔体111连通,以使进入第一腔体111内的气体中所携带的油液通过漏油孔18排出。
具体地,消音壳体10包括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的底板19,底板19用于围成第一腔体111;其中,沿第一腔体111的进气方向,底板19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底板19的第二端相对其第一端倾斜向下,漏油孔18位于底板19的第二端,进气口12靠近底板19的第一端设置,以便于经过进气口12进入第一腔体111内的气体中所携带的油液在底板19的导向作用下流向漏油孔18。
具体地,消音器还包括阻挡部40,阻挡部40设置在底板19上;阻挡部40具有流通孔41,流通孔41与漏油孔18连通,从漏油孔18排出的油液经过流通孔41排出;通过设置阻挡部40以阻挡压缩机的传动部件的油液进入漏油孔18内。
可选地,阻挡部40为环形柱体结构,环形柱体结构的环形孔形成流通孔41,环形柱体结构环绕漏油孔18设置;或者,如图7所示,阻挡部40为弧形板,弧形板环绕漏油孔18设置,弧形板围成具有开口的流通孔41,流通孔41的开口背离压缩机的传动部件设置,以避免油液进入漏油孔18内。具体实施过程中,此处的压缩机的传动部件指曲轴部件,使流通孔41的开口背离曲轴部件设置,以在曲轴部件工作过程中,避免从其油路中甩出的油液进入漏油孔18内。
具体地,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均设置在第二壳体15上,第一壳体14上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隔板21卡设在第一卡槽内,第二隔板22卡设在第二卡槽内,以使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15之间相对固定。
具体地,第二壳体15还包括排气壳体部153,排气壳体部153具有排气通道154,排气通道154与排气口13和第二腔体112均连通,以使排气口13通过排气通道154与第二腔体112连通。进一步地,第四腔体114用于与排气通道154连通。
可选地,排气通道154为条形通道,排气通道154的两端分别与排气口13和第二腔体112连通。
具体地,消音器100还包括卡扣50,卡扣50设置在消音壳体10上,压缩机的气缸盖上设置有卡扣槽,通过将卡扣50卡设在卡扣槽内,以将消音器100安装在压缩机的气缸盖上。
可选地,卡扣50设置在第二壳体15上,即卡扣50设置在排气壳体部153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其包括上述的消音器100。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消音器100中,消音器100包括消音壳体10,消音壳体10具有第一腔体111、第二腔体112以及与第一腔体111连通的进气口12,以使气体经过进气口12进入第一腔体111内;消音器1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之间的第一隔板21,以分隔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第一隔板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消音通孔211,以使进入第一腔体111内的气体通过第一消音通孔211进入第二腔体112,气体在经过第一消音通孔211时能够对该气体进行一定的消音处理。
并且,消音器1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腔体111内的导流结构30,沿第一腔体111的进气方向,导流结构30的至少部分逐渐朝向第一腔体111的中部延伸,以在第一腔体111的中部形成主流通孔34,即通过导流结构30以在第一腔体111内形成沿其进气方向的渐缩腔段31,渐缩腔段31的缩小端的端部即为主流通孔34;这样,通过使第一腔体111内的至少部分气体经过该渐缩腔段31和主流通孔34,来对该至少部分气体进行一定的消音处理。
另外,沿主流通孔34的流体流动方向,导流结构30位于至少一个第一消音通孔211的上游,以使第一腔体111内的至少部分气体经过主流通孔34后再经过至少一个第一消音通孔211进入第二腔体112内,即使第一腔体111内的至少部分气体经过两次消音处理,以保证对气体的消音效果;同时,导流结构30还对第一腔体111内的至少部分气体起到疏导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吸气消音器的各腔体之间通过管道传输气体,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气体传输方式,本申请的消音器100的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之间通过第一消音通孔211传输气体,该通孔结构不会造成输气量的大幅降低,进而使气体经过本消音器100后的输气量得到有效保证,以便使本消音器100的输气效率较高,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吸气消音器的输气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消音器100,因此该压缩机至少具有与消音器100相同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消音壳体(10),所述消音壳体(10)具有第一腔体(111)、第二腔体(112)以及进气口(12),所述进气口(12)与所述第一腔体(111)连通;
第一隔板(21),所述第一隔板(21)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111)和所述第二腔体(112)之间,以分隔所述第一腔体(111)和所述第二腔体(112);所述第一隔板(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消音通孔(211);
导流结构(30),所述导流结构(30)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111)内,沿所述第一腔体(111)的进气方向,所述导流结构(30)的至少部分逐渐朝向所述第一腔体(111)的中部延伸,以在所述第一腔体(111)的中部形成主流通孔(34);其中,沿所述主流通孔(34)的流体流动方向,所述导流结构(30)位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消音通孔(211)的上游;所述主流通孔(3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腔体(111)和所述第二腔体(112)的分布方向垂直;
所述导流结构(30)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流结构(30)沿所述第一腔体(111)的进气方向间隔设置,以使多个所述导流结构(30)的主流通孔(34)形成主流通道;多个所述导流结构(30)将所述第一腔体(111)分成多个腔体段,所述第一隔板(21)包括多个板段,所述多个板段与所述多个腔体段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第一消音通孔(211)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消音通孔(211)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多个板段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30)包括第一导流板(32)和第二导流板(33),所述第一导流板(3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导流板(3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沿所述第一腔体(111)的进气方向,所述第一导流板(32)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导流板(33)的第一端均朝向所述第一腔体(111)的中部延伸,以使所述第一导流板(32)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导流板(33)的第一端之间形成所述主流通孔(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30)包括导流板体,所述导流板体围成柱形腔体;沿所述第一腔体(111)的进气方向,所述柱形腔体的垂直于所述柱形腔体的轴线的截面的周长逐渐减小,所述柱形腔体的截面周长较小的一端的端部用于形成所述主流通孔(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还包括:
第二隔板(22),所述第二隔板(22)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112)内,以将所述第二腔体(112)分成第三腔体(113)和第四腔体(114);所述第二隔板(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消音通孔(221);
其中,所述第三腔体(113)通过所述第一消音通孔(211)与所述第一腔体(111)连通;所述消音壳体(10)还具有排气口(13),所述排气口(13)和所述第四腔体(11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音通孔(21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消音通孔(221)的孔径;和/或
所述第一隔板(21)和所述第二隔板(22)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消音通孔(211)的孔心线与所述第二消音通孔(221)的孔心线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15),所述第一壳体(14)和所述第二壳体(15)均用于围成所述第一腔体(111)和所述第二腔体(112),所述第一隔板(21)、所述第二隔板(22)和所述导流结构(30)的至少部分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15)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壳体(10)还具有缓冲腔(17),所述进气口(12)位于所述缓冲腔(17)和所述第一腔体(111)之间,以使所述缓冲腔(17)内的气体经过所述进气口(12)进入所述第一腔体(111)内;
其中,所述缓冲腔(17)具有气体入口(171),以使气体通过所述气体入口(171)进入所述缓冲腔(17)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4)、第二壳体(15)和缓冲板(16),所述进气口(12)设置在所述缓冲板(16)上;
所述第一壳体(14)包括第一壳体部(141)和第三壳体部(142),所述第二壳体(15)包括第二壳体部(151)和第四壳体部(152),所述第一壳体部(141)、所述第二壳体部(151)和所述缓冲板(16)共同围成所述第一腔体(111)和所述第二腔体(112),所述第三壳体部(142)、所述第四壳体部(152)和所述缓冲板(16)共同围成所述缓冲腔(1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壳体(10)的底部设置有漏油孔(18),所述漏油孔(18)与所述第一腔体(111)连通,以使进入所述第一腔体(111)内的气体中所携带的油液通过所述漏油孔(18)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壳体(10)包括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的底板(19),所述底板(19)用于围成所述第一腔体(111);
其中,沿所述第一腔体(111)的进气方向,所述底板(19)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底板(19)的第二端相对其第一端倾斜向下,所述漏油孔(18)位于所述底板(19)的第二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还包括阻挡部(40),所述阻挡部(40)设置在所述底板(19)上;所述阻挡部(40)具有流通孔(41),所述流通孔(41)与所述漏油孔(18)连通;
所述阻挡部(40)为环形柱体结构,所述环形柱体结构的环形孔形成所述流通孔(41);或者
所述阻挡部(40)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围成具有开口的所述流通孔(41),所述流通孔(41)的开口背离压缩机的传动部件设置,以避免油液进入所述漏油孔(18)内。
12.一种压缩机,包括消音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100)为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消音器。
CN202010802989.3A 2020-08-11 2020-08-11 消音器及压缩机 Active CN1118948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02989.3A CN111894834B (zh) 2020-08-11 2020-08-11 消音器及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02989.3A CN111894834B (zh) 2020-08-11 2020-08-11 消音器及压缩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94834A CN111894834A (zh) 2020-11-06
CN111894834B true CN111894834B (zh) 2022-09-13

Family

ID=73229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02989.3A Active CN111894834B (zh) 2020-08-11 2020-08-11 消音器及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9483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93583A (ko) * 2007-04-17 2008-10-22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압축기용 흡입머플러
CN207297135U (zh) * 2017-09-27 2018-05-01 武汉金仑汽配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消音排气管
CN109139415A (zh) * 2018-09-30 2019-01-04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吸气消音器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09915343A (zh) * 2019-04-19 2019-06-21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导流消音器及使用该消音器的压缩机和空调器
CN210343453U (zh) * 2019-07-10 2020-04-17 杨秋凤 一种汽车尾气消音净化装置
CN111059028A (zh) * 2019-12-09 2020-04-24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消音器、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94834A (zh) 2020-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744536B1 (en) Silencer
US7854297B2 (en) Muffler and related systems
CN102927675A (zh) 空调器排气消音装置及消音方法
CN203655385U (zh) 发动机排气系用消音器
CN111894834B (zh) 消音器及压缩机
CN105569772B (zh) 一种摩托车排气系统的消声器
US5530214A (en) Venturi muffler
US3679024A (en) Muffler
CN110285496A (zh) 消音器、制冷系统及空调器
CN102619591A (zh) 用于内燃机排气消声器中的气流反相对冲消声单元
CN205400853U (zh) 摩托车排气系统的消声器
CN112901453B (zh) 一种压缩机五腔吸气消音器及压缩机
CN208431166U (zh) 一种压缩机制冷设备的消音器
CN210509512U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排气消音器
CN212680545U (zh) 一种环境噪声消声器装置
CN113339256B (zh) 减振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CN106555638A (zh) 一种隔板式箱体消音器
CN206268700U (zh) 双层微孔消音器
CN219242268U (zh) 一种防喘振消音器
CN114087059B (zh) 一种适用于高气流速度的消声器
CN217685831U (zh) 消声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617225A (zh) 消音组件、排气系统及涡旋压缩机
RU2776170C1 (ru) Гаситель пульсаций - глушитель шума компрессоров объёмного типа
CN217685832U (zh) 消声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4787613U (zh) 一种三通穿孔管消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