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76837A - 一种聚酯纤维纺丝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酯纤维纺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76837A
CN111876837A CN202010690511.6A CN202010690511A CN111876837A CN 111876837 A CN111876837 A CN 111876837A CN 202010690511 A CN202010690511 A CN 202010690511A CN 111876837 A CN111876837 A CN 1118768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roller
dust
spinn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905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69051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768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76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7683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13/00Complete machines for producing artificial threads
    • D01D13/02Elements of machines in combina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J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CORDS, ROPES OR THE LIKE
    • D02J7/00Cleaning, e.g. removing dust, loose fibres, charred e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纤维纺织技术领域的一种聚酯纤维纺丝装置,包括纺丝装置主体、拨线部和底面吸尘部,所述底面吸尘部设置在纺丝装置主体的底板上,底面吸尘部正上方设有拨线部,丝线从拨线部与底面吸尘部之间的空隙穿过;本发明通过拨线部对丝线进行拨动和吹气,使绒线头及灰尘高效率地脱离吹离丝线,然后通过高度可调的底面吸尘部和在纺丝装置主体上设置的吸尘斗对丝线脱离吹离的绒线头及灰尘进行收集,使纺织装置对丝线清洁效果更佳,解决了现有纺丝装置对成型后的丝线进行直接的吸尘处理,绒线头及灰尘的清理往往不够彻底,影响后续织布及印染品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聚酯纤维纺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纺丝领域,具体为一种聚酯纤维纺丝装置。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坚牢耐用、抗皱免烫等特性,主要用于衣着和室内装饰,其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
但是目前聚酯纤维纺丝成型后,丝线上往往附着有纺丝过程中产生的绒线头及灰尘,现有纺丝装置对成型后的丝线进行直接的吸尘处理,绒线头及灰尘的清理往往不够彻底,影响后续织布及印染品质。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聚酯纤维纺丝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酯纤维纺丝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纺丝装置对成型后的丝线进行直接的吸尘处理,绒线头及灰尘的清理往往不够彻底,影响后续织布及印染品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酯纤维纺丝装置,包括纺丝装置主体、拨线部和底面吸尘部,底面吸尘部设置在纺丝装置主体的底板顶面上,底面吸尘部正上方设有拨线部,丝线从拨线部与底面吸尘部之间的空隙穿过;
所述拨线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对称布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安装板,每个所述安装板上均转动连接有空芯的第一转轴,每个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摆臂,每个所述摆臂右端面均转动连接有空心轴,两个所述空心轴共同固定连接有空芯的拨动辊,沿所述拨动辊侧面周向均布有若干拨片,每个所述安装板一侧均设有第一气动弹簧,两个所述第一气动弹簧均与底板顶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气动弹簧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辊,所述底板顶面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同步带轮,所述第二同步带轮一侧设有第一同步带轮,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与其中一个第一转轴固定连接,且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轮共同连接有同步带;
所述底面吸尘部包括设置在拨线部正下方的吸尘板,所述吸尘板内部设置为空心,吸尘板上表面开设有吸尘孔,且吸尘板外接吸尘器。现有纺丝装置对成型后的丝线进行直接的吸尘处理,绒线头及灰尘的清理往往不够彻底,影响后续织布及印染品质,本发明通过设置拨线部使丝线上的绒线头及灰尘脱离吹离丝线,然后纺丝装置主体上的吸尘斗和底面吸尘部对丝线进行上下面的吸尘清理;工作时,电机驱动第二同步带轮转动,第二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带动第一同步带轮转动,第一同步带轮转动时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驱动摆臂转动,随后摆臂驱动动空心轴进行转动,然后空心轴带动拨动辊转动,拨动辊转动过程中拨片对丝线进行拨动,使绒线头及灰尘脱离丝线,拨动过程中第一气动弹簧受力压缩,第一导向辊下移,使丝线始终绷紧且不会绷断,然后纺丝装置主体上的吸尘斗和底面吸尘部对丝线进行上下面的吸尘清理;从而解决现有纺丝装置对成型后的丝线进行直接的吸尘处理,绒线头及灰尘的清理往往不够彻底,影响后续织布及印染品质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拨动辊上开设有吹气孔,所述吹气孔位于相邻两拨片之间,所述拨动辊与空心轴连通,且拨动辊与空心轴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空心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每个所述第一齿轮均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空芯的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支撑杆与第一转轴同轴心,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其中一根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气动滑环,所述气动滑环转子部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气动滑环转子部上的通气孔与空心轴右端面通过第一气管连接,气动滑环定子部上的通气孔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固定连接有气管定位块,所述气管定位块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所述第二气管连接有气泵;为了吸气清理绒线头及灰尘的效果更佳,本发明设置拨动辊拨动丝线的同时进行吹气,使脱离的绒线头及灰尘吹离丝线,并且为了增加拨动辊对丝线拨动及吹气的频率,本发明使拨动辊可以绕空心轴进行自转,同时为了避免拨动辊自转过程中出现气管缠绕设备的情况,设置了气动滑环,工作时,气泵对拨动辊供气,拨动辊上吹气孔吹出微风,同时电机驱动第二同步带轮转动,第二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带动第一同步带轮转动,第一同步带轮转动时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驱动摆臂转动,摆臂带动空心轴进行转动,与空心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啮合过程中拨动辊完成绕第二齿轮齿牙线的自转,拨片在拨动辊自转的过程中,拨片沿拨动辊轴心转动,会对脱离丝线的绒线头及灰尘进行倾斜向上的拨动,同时拨动辊自转增加拨动辊对丝线拨动及吹气的频率,绒线头及灰尘更好地脱离并吹离丝线,使吸气清理绒线头及灰尘的效果更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面吸尘部设有避让机构,所述避让机构包括第二气动弹簧,所述第二气动弹簧底顶部与吸尘板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动弹簧底面与底板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侧面固定连接有T型滑槽导轨,所述T型滑槽导轨内部滑动配合有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与吸尘板底面固定连接,第一支杆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顶部与T型滑槽固定连接,所述T型滑块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顶面固定连接有倾斜布置的支板,所述拨动辊两侧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滚子架,每个所述滚子架均转动连接有滚子,所述滚子最外缘大于拨片最外缘;为了底面吸尘部的吸气清理绒线头及灰尘的效果更佳,吸尘板需要更加贴近丝线,但拨动辊转动到最低端会碰撞吸尘板,为了使吸尘板更贴近丝线底面,同时避免拨动辊转动到最低端会碰撞吸尘板,本发明设置了避让机构,工作时,拨动辊旋转拨动丝线过程中,滚子下压支板,支板带动T型滑块沿T型滑槽下移,然后T型滑块带动第一支杆下移,第一支杆带动吸尘板下移,同时复位弹簧拉伸,第二气动弹簧压缩,当摆臂转动一定角度时,滚子逐渐脱离支板,滚子脱离支板过程中复位弹簧和第二气动弹簧逐渐复位,吸尘板高度逐渐恢复,实现吸尘板更贴近丝线底面,同时避免拨动辊转动到最低端会碰撞吸尘板,使底面吸尘部的吸气清理绒线头及灰尘的效果更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纺丝装置主体包括织丝部,所述织丝部与底板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顶面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辊,所述侧板顶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有若干吸尘斗,所述吸尘斗顶部固定连接有负压管道,所述负压管道一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与顶板顶面固定连接,收集箱一侧固定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顶板顶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在顶板上的吸尘斗对拨动辊拨动丝线使脱离吹离丝线的绒线头及灰尘进行收集,工作时,真空泵工作产生负压,吸尘斗对拨动辊拨动丝线使脱离吹离丝线的绒线头及灰尘进行收集,绒线头及灰尘后经负压管道进入收集箱,实现对拨动辊拨动丝线使脱离吹离丝线的绒线头及灰尘的收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滚子架在拨动辊左右端面上对称分布,相邻两个滚子架中心线夹角为90°;通过对滚子架安装位置进行约束,保证滚子提前下压支板,避免拨动辊上的拨片与吸尘板碰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收集箱109设有滤棉网;收集箱109内设有可以拆卸更换的滤棉网,滤棉网可以防止绒线头及灰尘进入真空泵,使真空泵损坏,同时滤棉网堵塞后对绒线头及灰尘吸气清理影响较为严重,可以拆卸更换更方便操作人员清理,保证真空泵及吸气负压正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拨线部对丝线进行拨动,使绒线头及灰尘脱离吹离丝线,通过设置底面吸尘部和在纺丝装置主体上设置的吸尘斗对丝线上下面脱离吹离的绒线头及灰尘收集,使纺织装置对丝线清洁效果更佳。
2.本发明设置拨动辊吹气及自转,通过增大拨动辊自转增大拨动辊拨动丝线和对丝线吹气的频率,使绒线头及灰尘脱离吹离丝线的效率更高,增强纺织装置对丝线清洁效果。
3.本发明通过设置底面吸尘部设置避让机构,使底面吸尘部的吸尘板始终贴近丝线,使纺织装置对丝线清洁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总体结构第一示意图(隐藏右侧板);
图2为本发明总体结构俯视示意图(隐藏顶板及右侧板);
图3为本发明总体结构局部第一剖示图(隐藏顶板及右侧板);
图4为本发明总体结构第二示意图(隐藏顶板及右侧板);
图5为本发明图2中A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3中B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4中C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底板101、第二支撑板102、第二导向辊103、侧板104、顶板105、织丝部106、吸尘斗107、负压管道108、收集箱109、真空泵110、安装板201、第一转轴202、第一同步带轮203、摆臂204、空心轴205、吸尘板206、第一气动弹簧207、第一支撑板208、第一导向辊209、电机210、第二同步带轮211、同步带212、第二气动弹簧213、拨动辊301、第一齿轮302、第二齿轮303、支撑杆304、固定板305、气动滑环306、第一气管307、第二气管308、气管定位块309、拨片310、吹气孔311、T型滑槽401、T型滑块402、支板403、第一支杆404、述复位弹簧406、滚子架407、滚子408、第二第一支杆40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聚酯纤维纺丝装置,包括纺丝装置主体、拨线部和底面吸尘部,底面吸尘部设置在纺丝装置主体的底板顶面上,底面吸尘部正上方设有拨线部,丝线从拨线部与底面吸尘部之间的空隙穿过;
拨线部包括底板101,底板101顶面对称布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安装板201,每个安装板201上均转动连接有空芯的第一转轴202,每个第一转轴20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摆臂204,每个摆臂204右端面均转动连接有空心轴205,两个空心轴205共同固定连接有空芯的拨动辊301,沿拨动辊301侧面周向均布有若干拨片310,每个安装板201一侧均设有第一气动弹簧207,两个第一气动弹簧207均与底板101顶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气动弹簧207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08,两个第一支撑板208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辊209,底板101顶面固定连接有侧板104,侧板104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210,电机210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同步带轮211,第二同步带轮211一侧设有第一同步带轮203,第一同步带轮203与其中一个第一转轴202固定连接,且第一同步带轮203与第二同步带轮211共同连接有同步带212;现有纺丝装置对成型后的丝线进行直接的吸尘处理,绒线头及灰尘的清理往往不够彻底,影响后续织布及印染品质,本发明通过设置拨线部使丝线上的绒线头及灰尘脱离吹离丝线,然后纺丝装置主体上的吸尘斗107和底面吸尘部对丝线进行上下面的吸尘清理;工作时,电机210驱动第二同步带轮211转动,第二同步带轮211通过同步带212带动第一同步带轮203转动,第一同步带轮203转动时驱动第一转轴202转动,第一转轴202驱动摆臂204转动,随后摆臂204驱动动空心轴205进行转动,然后空心轴205带动拨动辊301转动,拨动辊301转动过程中拨片310对丝线进行拨动,使绒线头及灰尘脱离丝线,拨动过程中第一气动弹簧207受力压缩,第一导向辊209下移,使丝线始终绷紧且不会绷断,然后纺丝装置主体上的吸尘斗107和底面吸尘部对丝线进行上下面的吸尘清理;从而解决现有纺丝装置对成型后的丝线进行直接的吸尘处理,绒线头及灰尘的清理往往不够彻底,影响后续织布及印染品质的问题。
拨动辊301上开设有吹气孔311,吹气孔311位于相邻两拨片310之间,拨动辊301与空心轴205连通,且拨动辊301与空心轴205固定连接,每个空心轴205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02,每个第一齿轮302均啮合有第二齿轮303,第二齿轮303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04,支撑杆304与空芯的第一转轴202转动连接,支撑杆304与第一转轴202同轴心,支撑杆304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05,固定板305与安装板201固定连接,其中一根第一转轴202上设有气动滑环306,气动滑环306转子部与第一转轴202固定连接,气动滑环306转子部上的通气孔与空心轴205右端面通过第一气管307连接,气动滑环306定子部上的通气孔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管308,第二气管308固定连接有气管定位块309,气管定位块309与安装板201固定连接,第二气管308连接有气泵;为了吸气清理绒线头及灰尘的效果更佳,本发明设置拨动辊301拨动丝线的同时进行吹气,使脱离的绒线头及灰尘吹离丝线,并且为了增加拨动辊301对丝线拨动及吹气的频率,本发明使拨动辊301可以绕空心轴205进行自转,同时为了避免拨动辊301自转过程中出现气管缠绕设备的情况,设置了气动滑环306,工作时,气泵对拨动辊301供气,拨动辊301上吹气孔311吹出微风,同时电机210驱动第二同步带轮211转动,第二同步带轮211通过同步带212带动第一同步带轮203转动,第一同步带轮203转动时驱动第一转轴202转动,第一转轴202驱动摆臂204转动,摆臂204带动空心轴205进行转动,与空心轴205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302与第二齿轮303啮合,啮合过程中拨动辊301完成绕第二齿轮303齿牙线的自转,拨片310在拨动辊301自转的过程中,拨片310沿拨动辊301轴心转动,会对脱离丝线的绒线头及灰尘进行倾斜向上的拨动,同时拨动辊301自转增加拨动辊301对丝线拨动及吹气的频率,绒线头及灰尘更好地脱离并吹离丝线,使吸气清理绒线头及灰尘的效果更佳。
底面吸尘部设有避让机构,避让机构包括第二气动弹簧213,第二气动弹簧213底顶部与吸尘板206底面固定连接,第二气动弹簧213底面与底板101顶面固定连接,安装板201侧面固定连接有T型滑槽401导轨,T型滑槽401导轨内部滑动配合有T型滑块402,T型滑块402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404,第一支杆404与吸尘板206底面固定连接,第一支杆404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05,固定块405顶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406,复位弹簧406顶部与T型滑槽401固定连接,T型滑块402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杆409,第二支杆409顶面固定连接有倾斜布置的支板403,拨动辊301两侧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滚子架407,每个滚子架407均转动连接有滚子408,滚子408最外缘大于拨片310最外缘;为了底面吸尘部的吸气清理绒线头及灰尘的效果更佳,吸尘板206需要更加贴近丝线,但拨动辊301转动到最低端会碰撞吸尘板206,为了使吸尘板206更贴近丝线底面,同时避免拨动辊301转动到最低端会碰撞吸尘板206,本发明设置了避让机构,工作时,拨动辊301旋转拨动丝线过程中,滚子408下压支板403,支板403带动T型滑块402沿T型滑槽401下移,然后T型滑块402带动第一支杆404下移,第一支杆404带动吸尘板206下移,同时复位弹簧406拉伸,第二气动弹簧213压缩,当摆臂204转动一定角度时,滚子408逐渐脱离支板403,滚子408脱离支板403过程中复位弹簧406和第二气动弹簧213逐渐复位,吸尘板206高度逐渐恢复,实现吸尘板206更贴近丝线底面,同时避免拨动辊301转动到最低端会碰撞吸尘板206,使底面吸尘部的吸气清理绒线头及灰尘的效果更佳。
纺丝装置主体包括织丝部106,织丝部106与底板101顶面固定连接,底板101顶面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支撑板102,第二支撑板102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辊103,侧板104顶面固定连接有顶板105,顶板105固定连接有若干吸尘斗107,吸尘斗107顶部固定连接有负压管道108,负压管道108一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箱109,收集箱109与顶板105顶面固定连接,收集箱109一侧固定连接有真空泵110,真空泵110与顶板105顶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在顶板105上的吸尘斗107对拨动辊301拨动丝线使脱离吹离丝线的绒线头及灰尘进行收集,工作时,真空泵110工作产生负压,吸尘斗107对拨动辊301拨动丝线使脱离吹离丝线的绒线头及灰尘进行收集,绒线头及灰尘后经负压管道108进入收集箱109,实现对拨动辊301拨动丝线使脱离吹离丝线的绒线头及灰尘的收集。
滚子架407在拨动辊301左右端面上对称分布,相邻两个滚子架407中心线夹角为90°;通过对滚子架407安装位置进行约束,保证滚子408提前下压支板403,避免拨动辊301上的拨片310与吸尘板206碰撞。
收集箱109设有滤棉网;收集箱109内设有可以拆卸更换的滤棉网,滤棉网可以防止绒线头及灰尘进入真空泵,使真空泵损坏,同时滤棉网堵塞后对绒线头及灰尘吸气清理影响较为严重,可以拆卸更换更方便操作人员清理,保证真空泵及吸气负压正常。
工作原理:本发明纺丝装置工作时,电机210驱动第二同步带轮211转动,第二同步带轮211通过同步带212带动第一同步带轮203转动,第一同步带轮203转动时驱动第一转轴202转动,第一转轴202驱动摆臂204转动,摆臂204带动空心轴205进行转动,与空心轴205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302与第二齿轮303啮合,啮合过程中拨动辊301绕第二齿轮303齿牙转动,拨动辊301旋转拨片310拨动丝线,拨动过程中,滚子408下压支板403,支板403带动T型滑块402沿T型滑槽401下移,T型滑块402带动T型滑块402带动第一支杆404下移,第一支杆404带动吸尘板206下移,复位弹簧406拉伸,第二气动弹簧213压缩,当摆臂204转动一定角度时,滚子408逐渐脱离支板403,滚子408脱离支板403过程中复位弹簧406和第二气动弹簧213逐渐复位,吸尘板206逐渐恢复高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聚酯纤维纺丝装置,包括纺丝装置主体、拨线部和底面吸尘部,其特征在于:底面吸尘部设置在纺丝装置主体的底板顶面上,底面吸尘部正上方设有拨线部,丝线从拨线部与底面吸尘部之间的空隙穿过;
所述拨线部包括底板(101),所述底板(101)顶面对称布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安装板(201),每个所述安装板(201)上均转动连接有空芯的第一转轴(202),每个所述第一转轴(20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摆臂(204),每个所述摆臂(204)右端面均转动连接有空心轴(205),两个所述空心轴(205)共同固定连接有空芯的拨动辊(301),沿所述拨动辊(301)侧面周向均布有若干拨片(310),每个所述安装板(201)一侧均设有第一气动弹簧(207),两个所述第一气动弹簧(207)均与底板(101)顶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气动弹簧(207)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08),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208)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辊(209),所述底板(101)顶面固定连接有侧板(104),所述侧板(104)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210),所述电机(210)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同步带轮(211),所述第二同步带轮(211)一侧设有第一同步带轮(203),所述第一同步带轮(203)与其中一个第一转轴(202)固定连接,且第一同步带轮(203)与第二同步带轮(211)共同连接有同步带(212);
所述底面吸尘部包括设置在拨线部正下方的吸尘板(206),所述吸尘板(206)内部设置为空心,吸尘板(206)上表面开设有吸尘孔,且吸尘板(206)外接吸尘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纤维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辊(301)上开设有吹气孔(311),所述吹气孔(311)位于相邻两拨片(310)之间,所述拨动辊(301)与空心轴(205)连通,且拨动辊(301)与空心轴(205)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空心轴(205)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02),每个所述第一齿轮(302)均啮合有第二齿轮(303),所述第二齿轮(303)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04),所述支撑杆(304)与空芯的第一转轴(202)转动连接,且支撑杆(304)与第一转轴(202)同轴心,支撑杆(304)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05),所述固定板(305)与安装板(201)固定连接,其中一根所述第一转轴(202)上设有气动滑环(306),所述气动滑环(306)转子部与第一转轴(202)固定连接,气动滑环(306)转子部上的通气孔与空心轴(205)右端面通过第一气管(307)连接,气动滑环(306)定子部上的通气孔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管(308),所述第二气管(308)固定连接有气管定位块(309),所述气管定位块(309)与安装板(201)固定连接,所述所述第二气管(308)连接有气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纤维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吸尘部设有避让机构,所述避让机构包括第二气动弹簧(213),所述第二气动弹簧(213)底顶部与吸尘板(206)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动弹簧(213)底面与底板(101)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201)侧面固定连接有T型滑槽(401)导轨,所述T型滑槽(401)导轨内部滑动配合有T型滑块(402),所述T型滑块(402)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404),所述第一支杆(404)与吸尘板(206)底面固定连接,第一支杆(404)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05),所述固定块(405)顶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406),所述复位弹簧(406)顶部与T型滑槽(401)固定连接,所述T型滑块(402)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杆(409),所述第二支杆(409)顶面固定连接有倾斜布置的支板(403),所述拨动辊(301)两侧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滚子架(407),每个所述滚子架(407)均转动连接有滚子(408),所述滚子(408)最外缘大于拨片(310)最外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纤维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装置主体包括织丝部(106),所述织丝部(106)与底板(101)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01)顶面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支撑板(102),所述第二支撑板(102)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辊(103),所述侧板(104)顶面固定连接有顶板(105),所述顶板(105)固定连接有若干吸尘斗(107),所述吸尘斗(107)顶部固定连接有负压管道(108),所述负压管道(108)一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箱(109),所述收集箱(109)与顶板(105)顶面固定连接,收集箱(109)一侧固定连接有真空泵(110),所述真空泵(110)与顶板(105)顶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酯纤维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子架(407)在拨动辊(301)左右端面上对称分布,相邻两个滚子架(407)中心线夹角为9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酯纤维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109)设有滤棉网。
CN202010690511.6A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聚酯纤维纺丝装置 Withdrawn CN1118768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0511.6A CN111876837A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聚酯纤维纺丝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0511.6A CN111876837A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聚酯纤维纺丝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76837A true CN111876837A (zh) 2020-11-03

Family

ID=73155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90511.6A Withdrawn CN111876837A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聚酯纤维纺丝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7683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6661A (zh) * 2021-06-11 2021-11-02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一种纺织机械加工用具有调节功能的减震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6661A (zh) * 2021-06-11 2021-11-02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一种纺织机械加工用具有调节功能的减震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75951A (zh) 一种纱线纺织生产用染色装置
CN111876837A (zh) 一种聚酯纤维纺丝装置
CN214529451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纱线张力控制装置
CN207176294U (zh) 一种新型具有吸尘和收布效率高的梳棉机
CN206887279U (zh) 一种清棉除微尘装置
CN215404814U (zh) 一种抗拉防静电涤纶面料织造设备
CN213708592U (zh) 一种梳棉机清理装置
CN210736983U (zh) 一种气流纺并条机
CN210945893U (zh) 一种纱线生产线的吸絮装置
CN2778836Y (zh) 滚筒集棉机
CN112538670A (zh) 一种设置有气压分散结构的纺织纤维生产用开松装置
CN209722397U (zh) 一种节能型自动吸绒装置
CN207886891U (zh) 一种纺织车间专用除尘装置
CN206843666U (zh) 一种维修便捷的纺织机吸尘装置
CN209243266U (zh) 一种能除断纤的粗纱机
CN209039831U (zh) 一种棉质品除杂吸附装置
CN213389031U (zh) 一种环保型纺织装置
CN112410997A (zh) 一种用于纺织机的纺织线层梳理装置
CN219861757U (zh) 一种粗纱机用清绒装置
CN217780362U (zh) 一种纺纱卷绕机的卷绕机构
CN220704117U (zh) 一种布料碎屑清理装置
CN213536746U (zh) 一种化纤布透气装置
CN218711135U (zh) 一种基于吸尘器的移动除尘式粗纱机
CN218893786U (zh) 一种氨纶纱变频调速加捻牵伸退解装置
CN220619267U (zh) 一种棉纱机用吹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