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74683A - 一种配合放卷机活动对接组件的上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合放卷机活动对接组件的上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74683A
CN111874683A CN202010766807.1A CN202010766807A CN111874683A CN 111874683 A CN111874683 A CN 111874683A CN 202010766807 A CN202010766807 A CN 202010766807A CN 111874683 A CN111874683 A CN 1118746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utt joint
feeding
expansion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668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74683B (zh
Inventor
陈明佐
陈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ongde Composite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nsanhuan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nsanhuan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Jinsanhuan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6680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746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74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746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74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746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6/00Unwinding, paying-out webs
    • B65H16/02Supporting web roll
    • B65H16/04Supporting web roll cantilever ty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放卷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配合放卷机活动对接组件的上料系统,包括:传动带组件,安装于机架上,传动带组件与支座平行设置并位于支座的上方,使得支座上升时,对接盘二上的进料膨胀部能够插入传动带上铝条捆的中空位置;支座设有油缸,油缸与传动带组件之间设有传动件一,传动件一装配成当支座上升时带动传动带组件动作将铝条捆移动至对接盘二的正上方,油缸与进料膨胀部之间设置有传动件二。本发明不需要人工使用吊机将铝条捆吊起并使其处于竖直状态,只需将横置的铝条捆放置在传动带组件上,横置的铝条捆被传动带组件带动而移动,通过机械设备实现自动上料,铝条捆的上料较为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配合放卷机活动对接组件的上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卷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合放卷机活动对接组件的上料系统。
背景技术
铝棒在加工成成品铝条时,需要将铝棒先加工成较长的铝条,通过收卷设备将其收卷后,随后再讲其放置在放卷机上,放卷后切断,最终成为成品的铝条。
在放卷前,操作者将收卷机上的铝条捆从收卷机上拆下,使用小车或者运输设备运输至放卷切断车间,在安装在放卷机上前,需要使用吊机将其捆住,将呈横置状态的铝条捆吊起,使其成为竖直状态,再将竖直状态的铝条捆与放卷机的膨胀机构对心,随后将铝条捆放入放卷机内,对其进行放卷。
但是,在放卷机上料过程中,需要将横置状态的铝条捆通过吊机的吊起,使其变为竖直悬空状态,此时,需要一个操作工不断的控制铝条捆的中空部位的位置,与放卷机膨胀机构对心,铝条捆处于悬空状态,容易摆动和转动,导致对心时较为繁琐,操作者操作较为繁琐,而且在对心完成后,还需要一个操作者使用支撑杆或者工具将铝条捆推入放卷机上,铝条捆在放入放卷机上后还需要使用人工将限位板先插入放卷机内,再锁紧限位板,对铝条捆的侧面进行限位,整个过程操作较为不便,尤其是在放卷机上料过程中,需要使用吊机将铝条捆吊至放卷机上,铝条捆的重量较大,人工在吊起上料时较为不便。
因此,需要对放卷机上料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合放卷机活动对接组件的上料系统,通过油缸提供驱动力,驱动传动件一进而带动传动带组件转动,使得带动铝条捆随着传动带上移动,呈横置状态的铝条捆被传动带平移的方法,解决了放卷机上料过程中,需要使用吊机将铝条捆吊至放卷机上,铝条捆的重量较大,人工在吊起上料时较为不便的问题,进而达到不需要人工使用吊机将铝条捆吊起并使其处于竖直状态,只需将横置的铝条捆放置在传动带组件上,横置的铝条捆被传动带组件带动而移动,通过机械设备实现自动上料,铝条捆的上料较为方便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配合放卷机活动对接组件的上料系统,包括:
传动带组件,安装于机架上,传动带组件与支座平行设置并位于支座的上方,使得支座上升时,对接盘二上的进料膨胀部能够插入传动带上铝条捆的中空位置;
支座设有油缸,油缸与传动带组件之间设有传动件一,传动件一装配成当支座上升时带动传动带组件动作将铝条捆移动至对接盘二的正上方,油缸与进料膨胀部之间设置有传动件二,使得当铝条捆从传动带组件上完全落入对接盘二之后,在对接盘二在支座上滑动时,传动件二能够让进料膨胀部进行膨胀,由铝条捆中空位置对铝条捆进行由内向外的抵紧。
优选的,传动带组件包括传送带、设于机架上一端插入传送带内的两排带辊以及开设于传送带上的通道口,两排带辊之间具有间隙,且沿传送带的宽度方向,两排带辊分别位于通道口的两侧,通道口装配成当支座上升时,受到传动件一的作用传送带运动,使得进料膨胀部插入铝条捆中空部分时,通道口可以通过将铝条捆移出传送带的缺口,将铝条捆从传送带上移出并落入到对接盘二上。
优选的,传动件一为呈对称设置在机架两侧的两组,传动件一包括分别与传送带内部最外侧的两个带辊连接且呈平行设置的两个皮带轮一,两个皮带轮一之间设有转动安装于机架上的皮带轮二,两个皮带轮一与皮带轮二之间通过一皮带传动连接,皮带轮二上固定有进料圆齿轮,进料圆齿轮啮合有与支座固定的进料齿条,使得支座升降时,进料齿条会通过进料圆齿轮带动传动件一运动,进而带动传送带运动。
优选的,进料膨胀部包括垂直安装于对接盘二上的呈管状的插柱,插柱的表面开设有三个呈中心对称分布的伸出孔,伸出孔内设有可沿插柱径向伸缩的伸缩块,伸缩块的外端固定有进料膨胀板,伸缩块的内端转动连接有膨胀杆,膨胀杆远离伸缩块的一端铰接有螺套,螺套通过螺纹连接膨胀螺杆被支撑在对接盘二上,膨胀螺杆可转动安装于对接盘二上。
优选的,传动件二包括设于支座上的一对导向板,其中一个导向板的内表面设有一排膨胀齿牙,膨胀螺杆的一端设有可与膨胀齿牙啮合的膨胀圆齿轮,使得铝条捆从传动带组件上脱离并完全落入到对接盘二上之后,在对接盘二的继续运动,膨胀圆齿轮会与膨胀齿牙啮合,进而使得进料膨胀部膨胀,对铝条捆进行由内向外的抵紧。
优选的,支座底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升降螺杆,升降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固定于机架上的升降螺纹柱,油缸的伸出端与支撑板之间设有支撑件,支撑件与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支撑件的中部为一与油缸伸出端平行的横向部,横向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一排升降齿牙,螺杆上固定有与该侧升降齿牙传动连接的升降圆齿轮,通过油缸伸出端带动支撑件平移,使得升降圆齿轮带动升降螺杆的转动,使得支座上升或下降。
优选的,升降螺杆与支座之间设有伸缩杆,使得升降螺杆与支座可沿竖直方向相对伸缩,横向部的底部设有滑动部,滑动部相对于油缸伸出端的一侧面为斜面;
机架两个相对的内侧面均开设有“L”形支撑槽,机架的内部设有两个插入支撑槽内的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之间通过支撑块连接,机架的底面开设有两个插槽,支撑杆的表面设有一端插入插槽内的插杆,插杆与插槽内壁之间沿插槽长度方向设有弹簧四。
优选的,支撑块的顶部远离与滑动部接触的平面向下凹陷,支撑块的凹陷位置处设有两个支撑滚轴,在滑动部相对支撑块移动时,滑动部通过支撑滚轴相对支撑块移动。
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油缸提供驱动力,驱动传动件一进而带动传动带组件转动,使得带动铝条捆随着传动带上移动,呈横置状态的铝条捆被传动带平移,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放卷机使用时,铝条捆的重量较大,需要先将横置的铝条捆通过吊机吊起,使其呈竖直状态,随后人工从侧面使用工具推动铝条捆,使得铝条捆的中空位置套在放卷机膨胀机构的外侧,期间需要多次调整铝条捆的中空位置,使其与膨胀机构对心,在铝条捆与放卷机对心过程中,操作方式较为麻烦,本方案不需要人工使用吊机将铝条捆吊起并使其处于竖直状态,只需将横置的铝条捆放置在传动带组件上,横置的铝条捆被传动带组件带动而移动,通过机械设备实现自动上料,铝条捆的上料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局部图;
图3为本发明对接盘二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1中后视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局部图;
图6为本发明对接盘一整体图;
图7为图6中局部剖视图;
图8为图7中A处放大图;
图9为图1中另一视角局部图;
图10为图9中B处放大图;
图11为图1中局部结构图;
图12为图11中C处放大图;
图13为图1中局部剖视图;
图14为图13中D处放大图。
图中,机架1、对接盘一2、旋转电机3、对接盘二4、支座5、支撑板6、油缸7、传动带组件8、进料膨胀部9、传动件一10、传动件二11、摆块12、扭簧13、锁止槽14、锁止块15、解锁板16、传送带17、带辊18、通道口19、皮带轮一20、皮带轮二21、进料圆齿轮22、进料齿条23、插柱24、伸出孔25、伸缩块26、膨胀板27、膨胀杆28、螺套29、膨胀螺杆30、导向板31、膨胀齿牙32、膨胀圆齿轮33、升降螺杆34、升降螺纹柱35、支撑件36、横向部37、升降齿牙38、升降圆齿轮39、夹持板40、弹簧一41、对接膨胀部42、限位柱43、限位槽44、对接膨胀杆45、弹簧二46、导向体47、连接杆48、受力杆49、受力板50、弹簧三51、过渡槽52、过渡杆53、贯穿槽54、凸出部55、转辊56、滑杆57、转杆58、挡块59、滚珠60、导向槽61、支撑槽62、支撑杆63、支撑块64、支撑滚轴65、插杆66、插槽67、弹簧四68、滑动部6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条捆对接式放卷机,主要包括机架1、对接盘二4、传动带组件8、作为动力的油缸7以及传动件一10和传动件二11,机架1可以为钢板组装而成,其底部设有支撑腿,机架1各部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此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4和图5,机架1上安装有传动带组件8,传动带组件8与支座5平行设置并位于支座5的上方,使得支座5上升时,对接盘二4上的进料膨胀部9能够插入传动带上铝条捆的中空位置,以此可完成对接盘二4的上料过程,具体的,传动带组件8包括传送带17设于机架1上一端插入传送带17内的两排带辊18以及开设于传送带17上的通道口19,两排带辊18之间具有间隙,且沿传送带17的宽度方向,两排带辊18分别位于通道口19的两侧,当支座5上升至最高位置后,传送带17通过转动,通道口19均分在传送带17的上下两部分上,为了提高灵活性,传动带上设有两排支撑铝条捆的转辊56,使得铝条捆从传送带17上移动至对接盘二4上的过程中,转辊56通过转动使得铝条捆的移动更加灵活,也可降低铝条捆与传送带17之间的摩擦。
油缸7与传动带组件8之间设有传动件一10,传动件一10装配成当支座5上升时带动传动带组件8动作将铝条捆移动至对接盘二4的正上方,传动件一10为呈对称设置在机架1两侧的两组,传动件一10包括分别与传送带17内部最外侧的两个带辊18连接且呈平行设置的两个皮带轮一20,两个皮带轮一20之间设有转动安装于机架1上的皮带轮二21,两个皮带轮一20与皮带轮二21之间通过一皮带传动连接,皮带轮二21上固定有进料圆齿轮22,进料圆齿轮22啮合有与支座5固定的进料齿条23,使得支座5升降时,进料齿条23会通过进料圆齿轮22带动传动件一10运动,进而带动传送带17运动,具体的,机架1上开设有一贯穿式的限位滑槽,限位滑槽内滑动设置有一呈板状的限位滑块,限位滑块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座5和进料齿条23上。
请参照图1和图2,机架1上设有一可升降的支座5,支座5整体呈板状结构,支座5的两侧面与机架1该位置的钢板接触,使得钢板对支座5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以在支座5的两侧设置滑块,在机架1上设置对应于各个滑块的滑轨,降低支座5移动时与机架1之间的摩擦并提高支座5运动的稳定性,且可更好的支撑支座5,提高支座5的稳定性,滑轨应竖向固定在机架1表面,其上具有轨道槽,支座5升降时滑块可在轨道槽内同步升降运动,轨道槽的两侧壁通过对滑块进行限位,提高对支座5的支撑效果(此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支座5底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升降螺杆34,两侧的升降螺杆34可以稳定的抬升支座5,支座5升降的更为稳定,两个升降螺杆34呈对称的分布于支座5底部的两侧,升降螺杆34螺纹连接有固定在机架1上的升降螺纹柱35,油缸7的伸出端与支撑板6之间设有支撑件36,支撑件36与支撑板6之间转动连接,支撑件36的中部为一与油缸7伸出端平行的横向部37,支撑件3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板6和油缸7的伸出端上,横向部37的两侧均设置有一排升降齿牙38,升降螺杆34上固定有与该侧升降齿牙38传动连接的升降圆齿轮39,具体的,升降圆齿轮39可以直接与升降齿牙38啮合,也可以参照如图2或图14所示,在升降圆齿轮39与升降齿牙38之间设置一传动齿轮组,传动齿轮组包括固定在同一传动轴一上的呈上下同轴分布的小齿轮一和大齿轮以及与小齿轮一平行设置的小齿轮二,小齿轮二通过传动轴二安装在支座5的底面,传动轴一和传动轴二均转动安装于支座5的底面,小齿轮二与升降齿条啮合,小齿轮一与小齿轮二啮合,大齿轮与升降圆齿轮39啮合,通过小齿轮一带动大齿轮转动,增大传动比,通过一段较短的升降齿牙38可以驱动升降螺杆34转动较多的圈数,进而减小升降齿牙38的长度,从而减小设备的长度,减小设备的占地面积,节约厂房空间,通过油缸7伸出端带动支撑件36平移,使得升降圆齿轮39带动升降螺杆34的转动,当升降螺杆34转动时,会在升降螺纹柱35的轴向进行移动,进而,可利用升降螺杆34的正转或者反转来控制支座5的上升或下降;
请参照图13和图14,机架1内壁的两个相对面上开设有两个呈“L”形的支撑槽62,支撑槽62的内部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杆63,横向部3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部69,滑动部69的一侧为斜面,两个支撑杆63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滑动部69底部的支撑块64,滑动部69的底面与支撑块64顶部的支撑滚轴65接触,支撑杆6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端插入支座5插槽67内的插杆66,插杆66与支座5之间设有弹簧四68,弹簧四68的两端分别与插槽67内壁和插杆66固定连接,升降圆齿轮39的转轴与支座5之间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转轴和支座5固定连接,支座5与升降圆齿轮39之间可以相对伸缩,在油缸7推动横向部37移动时,随着升降螺杆34的上升,支座5带动插杆66上升,插杆66通过支撑块64带动支撑杆63在支撑槽62内沿竖直方向滑动,待支撑杆63运动至支撑槽62的顶部时,横向部37的升降齿牙38刚好脱离升降圆齿轮39,此时,支座5的上升完毕,横向部37底部的滑动部69的斜面接触支撑块64的侧面,支撑块64被滑动部69的斜面推动,使得支撑杆63插入支撑槽62的横向槽内,弹簧四68被拉伸,随后,滑动部69继续推动支撑块64,支撑块64两侧的支撑杆63在支撑槽62支撑的作用下,抬升整个滑动部69上升,此时,升降圆齿轮39与支座5之间相对压缩,弹簧四68继续被拉伸,支座5被两个支撑杆63支撑住,使得支座5和铝条捆对升降螺杆34的压力转变为通过两个支撑杆63对机架1侧面的压力,支座5支撑铝条捆的稳定性较高,减小对升降螺杆34螺牙的压迫,延长升降螺牙的寿命,在油缸7回抽时,滑动部69的斜面将要脱离支撑块64上的支撑滚轴65前,插杆66顶部的弹簧四68先收缩一段,此时支座5相对升降圆齿轮39稳定下降,待支座5完全与升降圆齿轮39的转轴完全缩回时,升降螺杆34重新恢复对支座5的支撑,当滑动部69的斜面完全脱离支撑块64时,弹簧四68收缩下一段,将支撑杆63从支撑槽62的内侧壁拉回,支撑杆63可以随着支座5下降,支撑槽62分为竖直段和倾斜段,在支撑杆63插入倾斜段时,倾斜段对支撑杆63支撑,倾斜段可以提供支座5上升的支点,而且滑动部69反向收回时,滑动部69作用在支撑块64上摩擦力使得支撑杆63被迫运动方向为沿油缸7运动的方向,倾斜段为油缸7运动的斜上方方向,支撑杆63不会脱离倾斜段,进而滑动部69随着油缸7的收回而滑动时,可以避免支撑杆63脱离支撑槽62,整个支座5的稳定性较高,不会发生支座5突然下坠的事故,安全性较高。
请参照图2和图4,对接盘二4可横置在支座5上,支座5上设有传动件二11,传动件二11包括设于支座5上的一对导向板31,导向板31沿对接盘二4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其中一个导向板31的内表面设有一排膨胀齿牙32,支座5位于两个导向板31之间的位置开设有贯穿槽54,贯穿槽54用于在对接盘二4移动时为支撑件36的端部位移提供通道,进而使得支撑件36能够始终有效对对接盘二4进行支撑,尤其是在贯穿槽54两侧内壁的底部通过开设一对滑槽,并使得支撑件36的两端均设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条状凸出部55,使得条状凸出部55在滑槽内滑动以配合支座5对油缸7的伸出端进行支撑,辅助油缸7支撑对接盘二4和铝条捆的压力,确保油缸7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并提高支座5与对接盘二4相对位移的稳定性;
对接盘二4的表面设有当其横置在支座5上时嵌入一对导向板31内并可在两个导向板31之间滑动的凸出部55,能够为对接盘二4在支座5上的平移稳定方向;
请参照图1、图3和图4,对接盘二4上设有进料膨胀部9,在支座5上升时,该进料膨胀部9能够插入传动带上铝条捆的中空位置,进料膨胀部9包括垂直安装于对接盘二4上的呈管状的插柱24,插柱24可直接固定在对接盘二4上,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铝条捆移动的灵活性,在对接盘二4的表面开设一凹槽,凹槽内侧壁向外延伸形成环形空间,在凹槽内滑动设置一呈环形的滑板,且当滑板与凹槽同轴心时,滑板外边缘插入环形空间的深度大于其外边沿与环形空间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可以在凹槽内均匀设置滚珠60,使得滑板移动更加灵活,插柱24的一端贯穿滑板并垂直固定在对接盘二4上并与滑板同轴心设置,具体的,对接盘二4可包括盘体以及固定在盘体表面的盘盖,凹槽由端面呈环形的盘盖与对接盘二4之间的间隙形成,环形空间为盘盖实体部分与对接盘二4之间的间隙形成,盘盖与对接盘二4之间可通过螺栓固定,插柱24的表面开设有三个呈中心对称分布的伸出孔25,伸出孔25内设有可沿插柱24径向伸缩的伸缩块26,伸缩块26的外端固定有进料膨胀板27,进料膨胀板27的外侧呈圆弧形,进而对铝卷的内壁支撑,进料膨胀板27对铝卷内壁的支撑效果较好,伸缩块26的内端转动连接有膨胀杆28,膨胀杆28远离伸缩块26的一端铰接有螺套29,螺套29通过螺纹连接膨胀螺杆30被支撑在对接盘二4上,膨胀螺杆30可转动安装于对接盘二4上,传动件二11还包括固定在膨胀螺杆30的一端并可与膨胀齿牙32啮合的膨胀圆齿轮33,传动件二11位于油缸7与进料膨胀部9之间,使得铝条捆从传动带组件8上脱离并完全落入到对接盘二4上之后,在对接盘二4的继续运动过程中,膨胀圆齿轮33会与膨胀齿牙32啮合,进而使得进料膨胀部9膨胀,对铝条捆进行由内向外的抵紧,以此来对铝条捆进行预定位,在本方案中,由于插柱24插入铝条捆中空位置时,难以保障与铝条捆呈标准的同轴状态,因此,在进料膨胀部9膨胀过程中,铝条捆会在对接盘二4上滑移,此时,通过滑板和滚珠60的设置,一方面使得在铝条捆重力作用下,将铝条捆与对接盘二4之间的相对位移转化成铝条捆被滑板承载,通过滑板与对接盘二4之间相对位移,此时,可避免铝条捆的磨损,另外,滚珠60和滑板的配合,更加方便铝条捆的位移,提高灵活性,并降低了进料膨胀部9所需要的撑开作用力,提高进料膨胀部9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时的稳定性,而且,相对于现有技术这种在铝条捆竖立之后进行膨胀固定,本方案进料膨胀部9在铝条捆横置时对其进行膨胀抵紧,在此过程中,铝条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始终保持与对接盘二4有效接触,确保铝条捆固定的有效性,进而为后续的放卷提供有效的支持;
请参照图9、图10、图11和图12,支撑板6内表面的两侧均设有可摆动的摆块12,摆块12与支撑板6之间通过设置扭簧13,使得摆块12的底端具有向对接盘二4摆动的趋势,摆块12朝向对接盘二4的一侧面开设有锁止槽14,对接盘二4的两侧固定有与锁止槽14相适配的锁止块15,使得当锁止块15插入锁止槽14之后,能够保持对接盘二4处于竖立状态;
支座5的两侧均设有解锁板16,解锁板16设置成当对接盘二4向支座5运动时,两个解锁板16分别与对应的摆块12接触并驱动摆块12摆动,使得锁止块15从锁止槽14内脱离,对接盘二4进行解锁,具体的,解锁板16与摆块12接触的一侧面为斜面,使得摆块12跟随对接盘二4向支座5一侧位移时,将摆块12的底部向外侧导向,使得摆块12向外摆动,进而实现锁止块15从锁止槽14内脱离,为了提高解锁板16对摆块12的驱动效率,摆块12与解锁板16接触的一侧面设有若干个沿解锁板16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转杆58,由于在解锁板16推动摆块12时,摆块12在解锁板16的斜面上移动,利用转杆58,可降低两者之间的摩擦以及磨损,保障持久有效的动作效果。
摆块12的一侧设有固定在支撑板6上的挡块59,摆块12与支撑板6的转动连接处设有扭簧13,扭簧13配合挡块59使得摆块12在初始状态下保持竖直状态,该状态即为锁止块15插入锁止槽14后呈锁止状态时摆块12所处的状态;
摆块12表面开设有一端与锁止槽14连通的呈相对设置的导向槽61,导向槽61呈与锁止块15在对接盘二4转动时所行走的路径相配合的弧形,其内腔深度由槽口一侧向锁止槽14方向逐渐减小,且导向槽61与锁止槽14连接处的深度小于锁止槽14的深度,使得锁止槽14位于导向槽61一侧的内壁具有足够的深度,用来对挡块59进行限位,其槽口处的深度大于锁止槽14的深度,导向槽61装配成在对接盘二4由横置状态向竖立状态转动的过程中,一旦摆块12处于竖直状态时对接盘二4存在来回摆动的状态,此时,锁止块15未有效插入锁止槽14内,而是跟随对接盘二4来回摆动,此时,锁止块15在摆动过程中经过摆块12时,会进入到导向槽61内并通过在导向槽61内向锁止槽14内滑动的过程中,向外推动摆块12摆动,当锁止块15进入锁止槽14内后,在扭簧13的作用下,摆块12恢复至锁止状态,此时,锁止槽14将锁止块15进行锁止,进而对对接盘二4的竖立状态进行固定。
对接盘二4的两侧均开设有过渡槽52,支座5的两侧均设有过渡杆53,过渡杆53的顶端可进入过渡槽52内并在其内部滑动,且过渡杆53的顶端尺寸与过渡槽52内腔尺寸相配合,过渡杆53装配成在对接盘二4翻转之前其一端会进入过渡槽52内,直至对接盘二4翻转至竖立状态后,过渡杆53从过渡槽52内移动出,过渡杆53与过渡槽52的配合使得在对接盘二4的转动过程中,利用过渡槽52与过渡杆53之间的导向作用,使得过渡槽52受到过渡杆53的作用力,会带动对接盘二4进行转动,进而迫使对接盘二4进行有效转动,并且在对接盘二4转动至竖立状态之前,过渡杆53的一端始终位于过渡槽52内,在此过程中,过渡杆53通过过渡槽52对对接盘二4具有限位作用,对接盘二4不会随意发生摆动或晃动,尤其是在对接盘二4上有铝条捆时,对接盘二4整体质量较大,此时,过渡杆53和过渡槽52的配合能够稳定对接盘二4的转动过程,具体的,过渡槽52包括弧形段和平直段,在对接盘二4在支座5的上表面被油缸7推出过程中,过渡杆53进入弧形段,在对接盘二4的继续平移过程中,一方面对接盘二4在重力作用下翻转,另一方面,过渡杆53进入过渡槽52,并在弧形部内移动过程中,过渡杆53对过渡槽52的底部内壁施加作用力,使得呈现向对接盘二4施加向下拽的过程,进而为对接盘二4施加翻转作用力,当对接盘二4翻转至竖立状态的同时,过渡杆53进入过渡槽52的平直段,并随着对接盘二4的平移,最终过渡杆52会经过完整的平直段并从对接盘二4上分离;在对接盘二4向支座5上运动过程中,过渡杆53的端部进入平直段内,在对接盘二4继续移动并翻转过程中,过渡杆52会经过平直段进入弧形段内,之后从弧形段的开口离开对接盘二4。
请参照图1、图6、图7和图8,此放卷机还包括对接盘一2,对接盘一2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1上,对接盘一2和对接盘二4在对接之后,分别位于需要放卷的铝条捆两侧,对铝条捆的两侧进行夹持限位,然后通过对接盘一2连接的安装在机架1上的旋转电机3驱动,进行铝条捆的放卷过程,对接盘一2表面设有呈环状的夹持板40,夹持板40通过弹簧一41可沿对接盘一2轴向伸缩的连接在对接盘一2朝向对接盘二4的一侧面上,具体的,弹簧一41内设有一端固定在夹持板40上,另一端贯穿对接盘一2的滑杆57,滑杆57可跟随夹持板40同步运动在对接盘一2上呈现伸缩运动;
对接盘一2上设有对接膨胀部42,对接膨胀部42包括位于对接盘一2表面并分布于夹持板40内圈的呈管状的限位柱43,限位柱43表面开设有呈中心对称分布的限位槽44,限位槽44内设有可沿对接盘一2径向伸缩的对接膨胀杆45,对接膨胀杆45与限位柱43内壁之间固定有让对接膨胀杆45收缩于限位柱43内的弹簧二46,对接膨胀杆45的一端抵接有可沿对接盘一2轴向运动的导向体47,导向体47中部为一圆柱状结构,其表面对应于各个对接膨胀杆45的端部均凸出有具有一斜面的导向体47,对接膨胀杆45的端面呈与该斜面向配合的倾斜状态,当导向体47沿对接盘一2的轴向朝远离对接盘一2的方向移动时,导向体47表面固定有多个呈中心对称分布的连接杆48,连接杆48的一端固定有贯穿对接盘一2的受力杆49,多个受力杆49位于对接盘一2外的一端共同固定有呈环形的受力板50,受力板50位于限位柱43与夹持板40之间,受力杆49外侧套设有两端分别连接在受力板50与对接盘一2表面的弹簧三51,对接膨胀部42装配成在对接盘二4和对接盘一2对接过程中,膨胀板27插入受力板50与夹持板40之间的空隙中,插柱24一端接触受力板50并挤压,受力板50通过受力杆49和连接杆48带动导向体47运动,此时,导向体47会带动对接膨胀杆45沿限位柱43的径向向外伸出,并最终由内向外的抵紧插柱24的内壁。
上述传动带组件8的通道口19装配成当支座5上升时,受到传动件一10的作用传送带17运动,使得进料膨胀部9插入铝条捆中空部分时,通道口19使得传送带17朝向对接盘一2的一侧行程一缺口,用于进料膨胀部9插入铝条捆中空位置并通过对接盘二4的运动在通道口19内向对接盘一2的方向移动,将铝条捆从传送带17上移出并落入到对接盘二4上。
通过上述锁止块15插入锁止槽14内,进而确保在对接盘一2和对接盘二4对接过程中,对接盘二4始终保持在有效位置。
对接盘二4在离开支座5之后被与其转动连接的支撑板6支撑,支撑板6呈半环形,并套设于对接盘二4外,支撑板6两端内壁与对接盘二4之间转动连接,对接盘二4朝向对接盘一2的一侧中部设有配重块,在对接盘二4离开支座5之后失去支座5的支撑作用力,会以与支撑板6的转动连接处为轴心转动,且在配重块的作用下,最终会转动至配重块位于下方并呈竖立的状态,使得对接盘二4具有朝向对接盘一2的一侧会向下翻转并呈现与对接盘一2相适配的过程,之后利用对接盘二4向对接盘一2方向的平移实现对接盘一2与对接盘二4的对接过程,支座5的底面固定有平行于对接盘二4移动方向的油缸7,油缸7的伸出端与支撑板6呈固定状态,油缸7伸出端伸出时,会通过支撑板6带动对接盘二4在支座5上滑动,并逐渐离开支座5,当对接盘二4位于配重块的一侧离开支座5后并继续移动过程中,对接盘二4朝向对接盘一2的一侧开始失去支撑并逐渐向下运动,使得对接盘二4呈现由横置状态转动至竖立状态,并最终呈现于对接盘一2相适配的状态。
本发明具有以下工作过程:
步骤一、利用叉车将铝条捆横置放在传动带上;
步骤二、启动油缸7,油缸7的伸出端进行伸出行程,在整个伸出行程过程中具有以下过程:
A、在油缸7的第一段伸出行程内,油缸7伸出端带动支撑件36移动,此时,支撑件36通过支撑板6带动横置在支座5上的对接盘二4移动,而支撑件36移动过程中会通过升降齿牙38和升降圆齿轮39带动升降螺杆34转动,升降螺杆34在升降螺纹柱35内转动时同步进行上升,此时,升降螺杆34会向上抬升支座5,进而最终对接盘二4同步进行横向移动和纵向抬升的过程;
B、在支座5上升过程中,支座5带动传动件一10内的升降齿条向上运动,此时,升降齿条带动进料圆齿轮22转动,进料圆齿轮22通过皮带轮二21和皮带带动皮带轮一20转动,进而可带动传动带组件8内两侧与两个皮带轮一20连接的带辊18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17运动,传动带会带动放置在其上的铝条捆运动,进而使得支座5在上升过程中,传送带17会同步带动铝条捆向对接盘一2的正上方,也即是进料膨胀部9的正上方运动,使得当升降齿牙38完全经过升降圆齿轮39时,升降齿牙38与升降圆齿轮39之间分离,升降螺杆34停止转动,支座5停止上升,此时,进料膨胀部9已经贯穿传送带17上通道口19并插入铝条捆的中空位置,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进料膨胀部9的顶部需要贯穿铝条捆的中空位置,因此,在贯穿过程中,支座5一直处于上升过程,进而传送带17处于运动过程,最终呈现为,顺着传送带17的运动方向,进料膨胀部9位于铝条捆中心的后方位置,使得铝条捆相对于对接盘二4呈向前侧呈偏心分布,此时,通过传动件一10带动传动带组件8转动,进而带动铝条捆在传动带17上移动,对接盘二4的进料膨胀部9插入铝条捆的中空部位,对接盘二4与进料膨胀部9之间对心完成,随着传动带组件8停止移动后,对接盘二4开始横向运动,在横向运动时,对接盘二4将铝条捆从传动带17上脱离,铝条捆进入对接盘二4的顶部,在铝条捆放置在对接盘二4的进料膨胀部9外侧时,直接通过传动带组件8对心,通过机械设备的对心,不需要人工使用叉车将铝条捆放置在进料膨胀部9外侧,铝条捆在放置时对心稳定性较高,更加方便铝条捆的上料;
C、在支座5停止上升之后,油缸7伸出端继续伸出行程,此时,油缸7伸出端通过支撑件36推动支撑板6,支撑板6推动横置在支座5上的对接盘二4移动,当膨胀圆齿轮33跟随对接盘二4移动过程中与膨胀齿牙32接触后,随着对接盘二4带动膨胀圆齿轮33的继续移动,膨胀圆齿轮33会与膨胀齿牙32啮合并发送转动,此时,膨胀圆齿轮33会通过膨胀螺杆30带动螺套29平移,螺套29移动过程中,让膨胀杆28的一端驱动伸缩块26从伸出孔25内伸出,并带动三个膨胀板27离心运动,使得进料膨胀部9逐渐膨胀,当膨胀板27膨胀之后能够抵紧铝条捆的内壁,一方面可将铝条捆进行对心,另一方面可对铝条捆进行预固定,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铝条捆在收卷过程中,采用的是同一尺寸的收卷辊,因此,铝条捆的内圈直径是相同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铝条捆的内圈直径以及膨胀圆齿轮33的直径和膨胀齿条的个数,来通过控制膨胀螺杆30带动螺套29移动的位移,最终通过膨胀杆28带动伸缩块26移动的距离使得膨胀板27能够有效对铝条捆内壁进行固定,此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D、当进料膨胀部9实现对铝条捆内壁预固定之后,随着油缸7伸出端的不断伸出,对接盘二4移动,膨胀圆齿轮33与膨胀齿牙32分离,过渡杆53进入过渡槽52内,之后对接盘二4的中心开始从支座5上移动出,在自身重力以及过渡杆53通过过渡槽52施加给对接盘二4的作用力之下,对接盘二4开始转动,开始将铝条捆竖起;
E、在对接盘二4转动过一定幅度之后,解锁板16插入摆块12与对接盘二4之间,摆块12受到解锁板16斜面的导向作用,开始进行以顶部为中心,底部向远离对接盘二4的方向转动,并让扭簧13发生形变,当随着油缸7伸出端继续伸出行程,当对接盘二4转动至竖立状态时,摆块12与解锁板16分离,此时,在扭簧13恢复作用下,摆块12向初始位置摆动并接触到挡块59,无法继续转动,保持在竖立状态,与此同时,摆块12内的锁止槽14会套在对接盘二4上的锁止块15,利用锁止槽14与锁止块15的配合,使得对接盘二4固定在竖立状态,之后,油缸7继续伸出行程并带动呈竖立状态的对接盘二4向对接盘一2的方向平移;
F、随着对接盘一2在油缸7伸出行程下的不断移动,进料膨胀部9的膨胀板27差啊如受力板50与夹持板40之间的空隙中,插柱24一端接触受力板50并挤压,受力板50通过受力杆49和连接杆48带动导向体47运动,此时,导向体47会带动对接膨胀杆45沿限位柱43的径向向外伸出,并最终由内向外的抵紧插柱24的内壁,在此过程中,铝条捆的一侧会接触到夹持板40,对接盘一2配合夹持板40通过压缩弹簧一41对铝条捆进行两侧夹紧;
G、之后当油缸7的伸出行程完成之后,油缸7保持最长伸出状态,此时启动旋转电机3,旋转电机3开始通过对接盘二4带动对接盘一2同步转动,进而实现对铝条捆的放卷操作。
步骤三,当铝条捆放卷完整之后,旋转电机3停止,油缸7开始进行收缩行程,在油缸7的整个收缩行程中,具有以下过程:
H、随着油缸7回缩通过支撑件36和支撑板6带动对接盘二4离开对接盘一2,此时,进料膨胀部9从对接盘二4上撤离,对接膨胀部42以及夹持板40均复位,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不同长度的铝条捆,一方面,可通过将旋转电机3采用步进电机,在放卷之前根据铝条捆长度设定指定的转动圈数,使得每次放卷完毕之后,对接盘二4上的配重块均位于最下方位置,另一方面,当对接盘二4脱离对接盘一2之后,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随着对接盘二4的自身摆动校正,其也会最终呈现为竖立状态并保持配重块在最下方的位置;
I、在对接盘二4进入支座5上之前,解锁板16会插入摆块12与对接盘二4之间,受到解锁板16的导向作用,解锁板16会摆动使得锁止块15从锁止槽14内分离,完成对接盘二4的解锁,过渡杆53通过平直段的槽口进入过渡槽52内,之后在对接盘二4的运动过程中,受到过渡杆53和过渡槽52之间产生的作用力,对接盘二4会呈向横置状态转动,当对接盘二4转动至横置状态之后,膨胀圆齿轮33与膨胀齿牙32接触并啮合,在膨胀圆齿轮33经过膨胀齿牙32的整个过程中,进料膨胀部9会收缩并回复至初始状态,之后支座5会下降并在下降过程中带动传送带17反向运动恢复至初始位置。
由上述过程不难发现,利用油缸7的伸出和收缩整个行程作为驱动力,实现了对铝条捆的上料、翻转、放卷机对接以及后续的恢复过程,使得可改放卷机能够无需人工辅助上料,只需将铝条捆放置在传送带17上然后启动油缸7即可实现放卷机上料,再启动旋转电机3即可放卷,在放卷完成之后启动油缸7收缩,即可恢复,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利用吊机将铝条捆在竖立状态下吊起悬空,并运动至放卷机的膨胀机构上,在此过程中,一方面人工控制吊机的移动实现对铝条捆和放卷机上膨胀机构的对心,而处于悬空状态的铝条捆容易晃动或转动,操作起来十分的不便,难以有效对准,在操控吊机将铝条捆套在膨胀机构上时,往往还需要另一工人利用撑杆推动悬空的铝条捆进行更好的对准,在铝条捆放上去之后又需要人工在膨胀机构上安装限位板,对铝条捆的外侧面进行限位,整个过程十分不便,经过与本发明方案的对比,可以显然的得出本发明无需人工对心,无需人工挪动铝条捆,整个过程依靠机械稳定、可靠的完成,尤其是铝条捆整体质量较重的情况下,本方案的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配合放卷机活动对接组件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动带组件,安装于机架上,所述传动带组件与支座平行设置并位于所述支座的上方,使得支座上升时,对接盘二上的进料膨胀部能够插入传动带上铝条捆的中空位置;
所述支座设有油缸,所述油缸与所述传动带组件之间设有传动件一,所述传动件一装配成当支座上升时带动传动带组件动作将铝条捆移动至对接盘二的正上方,所述油缸与所述进料膨胀部之间设置有传动件二,使得当铝条捆从传动带组件上完全落入对接盘二之后,在对接盘二在支座上滑动时,传动件二能够让进料膨胀部进行膨胀,由铝条捆中空位置对铝条捆进行由内向外的抵紧。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配合放卷机活动对接组件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组件包括传送带、设于所述机架上一端插入传送带内的两排带辊以及开设于传送带上的通道口,两排所述带辊之间具有间隙,且沿所述传送带的宽度方向,两排带辊分别位于所述通道口的两侧,所述通道口装配成当支座上升时,受到传动件一的作用传送带运动,使得进料膨胀部插入铝条捆中空部分时,通道口可以通过将铝条捆移出传送带的缺口,将铝条捆从传送带上移出并落入到对接盘二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合放卷机活动对接组件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一为呈对称设置在机架两侧的两组,所述传动件一包括分别与所述传送带内部最外侧的两个带辊连接且呈平行设置的两个皮带轮一,两个所述皮带轮一之间设有转动安装于机架上的皮带轮二,两个所述皮带轮一与皮带轮二之间通过一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皮带轮二上固定有进料圆齿轮,所述进料圆齿轮啮合有与支座固定的进料齿条,使得支座升降时,进料齿条会通过进料圆齿轮带动传动件一运动,进而带动传送带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放卷机活动对接组件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膨胀部包括垂直安装于对接盘二上的呈管状的插柱,所述插柱的表面开设有三个呈中心对称分布的伸出孔,所述伸出孔内设有可沿所述插柱径向伸缩的伸缩块,所述伸缩块的外端固定有进料膨胀板,所述伸缩块的内端转动连接有膨胀杆,所述膨胀杆远离所述伸缩块的一端铰接有螺套,所述螺套通过螺纹连接膨胀螺杆被支撑在所述对接盘二上,所述膨胀螺杆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对接盘二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放卷机活动对接组件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二包括设于所述支座上的一对导向板,其中一个所述导向板的内表面设有一排膨胀齿牙,所述膨胀螺杆的一端设有可与所述膨胀齿牙啮合的膨胀圆齿轮,使得铝条捆从传动带组件上脱离并完全落入到对接盘二上之后,在对接盘二的继续运动,膨胀圆齿轮会与膨胀齿牙啮合,进而使得进料膨胀部膨胀,对铝条捆进行由内向外的抵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合放卷机活动对接组件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底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固定于机架上的升降螺纹柱,所述油缸的伸出端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件的中部为一与所述油缸伸出端平行的横向部,所述横向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一排升降齿牙,所述螺杆上固定有与该侧的升降齿牙传动连接的升降圆齿轮,通过油缸伸出端带动支撑件平移,使得升降圆齿轮带动所述升降螺杆的转动,使得支座上升或下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合放卷机活动对接组件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螺杆与支座之间设有伸缩杆,使得所述升降螺杆与支座可沿竖直方向相对伸缩,所述横向部的底部设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相对于油缸伸出端的一侧面为斜面;
所述机架两个相对的内侧面均开设有“L”形支撑槽,所述机架的内部设有两个插入支撑槽内的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之间通过支撑块连接,所述机架的底面开设有两个插槽,所述支撑杆的表面设有一端插入插槽内的插杆,所述插杆与插槽内壁之间沿插槽长度方向设有弹簧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合放卷机活动对接组件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的顶部远离与滑动部接触的平面向下凹陷,所述支撑块的凹陷位置处设有两个支撑滚轴,在滑动部相对支撑块移动时,滑动部通过支撑滚轴相对支撑块移动。
CN202010766807.1A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配合放卷机活动对接组件的上料系统 Active CN1118746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6807.1A CN111874683B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配合放卷机活动对接组件的上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6807.1A CN111874683B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配合放卷机活动对接组件的上料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74683A true CN111874683A (zh) 2020-11-03
CN111874683B CN111874683B (zh) 2022-05-17

Family

ID=73204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6807.1A Active CN111874683B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配合放卷机活动对接组件的上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7468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8731A (zh) * 2021-05-28 2021-07-23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卷材转移机台及其对接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03964B2 (ja) * 2011-05-27 2015-04-22 株式会社湯山製作所 薬剤包装装置における巻回ロールの支持軸
CN205020549U (zh) * 2015-09-21 2016-02-10 河源市普立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开卷机
CN208700186U (zh) * 2018-07-26 2019-04-05 广州市宏睿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缠绕膜生产设备
CN209206854U (zh) * 2018-12-14 2019-08-06 永日电梯江苏有限公司 电梯槽型安装板一体成型设备的钢带卷支撑部分
CN209259228U (zh) * 2018-12-10 2019-08-16 新余市碧水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eps表面处理线用的快速装料开卷机
CN209427809U (zh) * 2018-10-30 2019-09-24 甘肃国澄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正反转调节的电子铝箔卷材架
CN209901966U (zh) * 2019-03-29 2020-01-07 苏州利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钣金件自动收放料装置
CN110817578A (zh) * 2019-11-20 2020-02-21 山东山能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更换线盘的电缆收线器及收线方法
CN210176087U (zh) * 2019-06-24 2020-03-24 泽源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卷材展卷机
CN111017519A (zh) * 2019-11-17 2020-04-17 浙江谋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钢丝卷自动化上料装置以及方法
CN111186726A (zh) * 2020-02-14 2020-05-22 冯秀则 一种纺织用绕卷装置
CN111360533A (zh) * 2020-03-11 2020-07-03 江西华东船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装配机构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03964B2 (ja) * 2011-05-27 2015-04-22 株式会社湯山製作所 薬剤包装装置における巻回ロールの支持軸
CN205020549U (zh) * 2015-09-21 2016-02-10 河源市普立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开卷机
CN208700186U (zh) * 2018-07-26 2019-04-05 广州市宏睿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缠绕膜生产设备
CN209427809U (zh) * 2018-10-30 2019-09-24 甘肃国澄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正反转调节的电子铝箔卷材架
CN209259228U (zh) * 2018-12-10 2019-08-16 新余市碧水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eps表面处理线用的快速装料开卷机
CN209206854U (zh) * 2018-12-14 2019-08-06 永日电梯江苏有限公司 电梯槽型安装板一体成型设备的钢带卷支撑部分
CN209901966U (zh) * 2019-03-29 2020-01-07 苏州利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钣金件自动收放料装置
CN210176087U (zh) * 2019-06-24 2020-03-24 泽源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卷材展卷机
CN111017519A (zh) * 2019-11-17 2020-04-17 浙江谋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钢丝卷自动化上料装置以及方法
CN110817578A (zh) * 2019-11-20 2020-02-21 山东山能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更换线盘的电缆收线器及收线方法
CN111186726A (zh) * 2020-02-14 2020-05-22 冯秀则 一种纺织用绕卷装置
CN111360533A (zh) * 2020-03-11 2020-07-03 江西华东船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装配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8731A (zh) * 2021-05-28 2021-07-23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卷材转移机台及其对接方法
CN113148731B (zh) * 2021-05-28 2022-10-18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卷材转移机台及其对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74683B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74685B (zh) 一种对接式放卷机活动对接组件
CN111874684B (zh) 一种铝条卷对接式放卷机
CN111874683B (zh) 一种配合放卷机活动对接组件的上料系统
CN117509151B (zh) 一种轮胎码垛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242342A (zh) 一种带有自动上盘功能的框绞机
WO2003022721A9 (en) Self-lifting shaftless unwind stand
CN218014971U (zh) 一种便于安装钢卷的开卷机
CN111591870A (zh) 一种建筑吊装机构
CN113503012B (zh) 施工用脚手架及其工作方法
CN115749237A (zh) 一种高层装配式建筑整体作业平台
CN112795976B (zh) 一种镀镍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CN115196508A (zh) 一种混凝土管桩吊装装置
CN114701557B (zh) 一种纸卷转运装置
CN212333688U (zh) 一种卷轴输送系统
CN112820477B (zh) 一种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
JP2873217B2 (ja) 鉄筋篭の編成装置
CN117287019B (zh) 一种建筑用脚手架
CN210359358U (zh) 一种半自动上料双轴钻床
CN220427613U (zh) 一种用于引线框架生产的打孔工装
CN220291839U (zh) 一种定子冲片堆叠组件
CN115959499B (zh) 一种半导体材料收卷装置
CN116393905B (zh) 一种便于上下料的工字钢焊接装置
CN116231983A (zh) 全自动飞叉式绕线机及其绕线方法
CN220974957U (zh) 压敏胶胶带存储运输装置
CN113878072B (zh) 钢筋笼加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8

Address after: 262600 west of Beishou Road, Minzhu Road, Linqu County,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North neighbor of Yulong papermaking)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LONGDE COMPOSITE FIB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8 Weisan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Quanjiao County, Ch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239500

Applicant before: ANHUI JINSANHUAN MET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feeding system matching with the movable docking components of the unwinde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7

Pledgee: Societe Generale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Weifang branch

Pledgor: SHANDONG LONGDE COMPOSITE FIBER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2010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81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7

Pledgee: Societe Generale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Weifang branch

Pledgor: SHANDONG LONGDE COMPOSITE FIBER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2010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feeding system that cooperates with the movable docking components of the unwinding machin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7

Pledgee: Societe Generale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Weifang branch

Pledgor: SHANDONG LONGDE COMPOSITE FIBER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5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