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57122B - 自动驾驶投递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动驾驶投递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57122B
CN111857122B CN202010258059.6A CN202010258059A CN111857122B CN 111857122 B CN111857122 B CN 111857122B CN 202010258059 A CN202010258059 A CN 202010258059A CN 111857122 B CN111857122 B CN 1118571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ivery
user
position information
unit
ear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580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57122A (zh
Inventor
大泷翔
岩本贵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857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71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57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71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3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using optical position detecting means
    • G05D1/0246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using optical position detecting means using a video camera in combination with image process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60/00Drive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utonomous road vehicles
    • B60W60/001Planning or execution of driving tasks
    • B60W60/0025Planning or execution of driving tas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operations
    • B60W60/00256Delivery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76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using signals provided by a source external to the vehicle
    • G05D1/0278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using signals provided by a source external to the vehicle using satellite positioning signals, e.g. GP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76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using signals provided by a source external to the vehicle
    • G05D1/0285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using signals provided by a source external to the vehicl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via a public communication network, e.g. GSM network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9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 G08G1/0962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having an indicator mounted inside the vehicle, e.g. giving voice messages
    • G08G1/0967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highway information, e.g. weather, speed limits
    • G08G1/096708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highway information, e.g. weather, speed limits where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might be used to generate an automatic action on the vehicle control
    • G08G1/096725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highway information, e.g. weather, speed limits where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might be used to generate an automatic action on the vehicle control where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generates an automatic action on the vehicle control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123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indicating the position of vehicles, e.g. scheduled vehicles; Managing passenger vehicles circulating according to a fixed timetable, e.g. buses, trains, trams
    • G08G1/127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indicating the position of vehicles, e.g. scheduled vehicles; Managing passenger vehicles circulating according to a fixed timetable, e.g. buses, trains, trams to a central station ; Indicators in a central station
    • G08G1/13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indicating the position of vehicles, e.g. scheduled vehicles; Managing passenger vehicles circulating according to a fixed timetable, e.g. buses, trains, trams to a central station ; Indicators in a central station the indicator being in the form of a map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20Monitoring the location of vehicles belonging to a group, e.g. fleet of vehicles, countable or determined number of vehicles
    • G08G1/202Dispatching vehicles on the basis of a location, e.g. taxi dispa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54/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objects
    • B60W2554/40Dynamic objects, e.g. animals, windblown object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088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characterized by the autonomous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e.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edefined behaviour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20Control system inputs
    • G05D1/22Command input arrangements
    • G05D1/221Remote-control arrangements
    • G05D1/227Handing over between remote control and on-board control; Handing over between remote contro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4Guidance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6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V2V]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Navig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驾驶投递系统,执行基于自动驾驶车辆的向用户投递货物,具备:提早投递要求受理部,其从用户的便携终端受理货物的提早投递要求;位置信息取得部,其在提早投递要求受理部受理提早投递要求的情况下,取得用户的所述便携终端的位置信息;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其在通过位置信息取得部取得了位置信息的情况下,基于位置信息,从预先决定的多个可停车地点中,向用户的便携终端建议至少一个投递候选地点;以及投递地点决定部,其将用户所选择的投递候选地点决定为货物的投递地点。

Description

自动驾驶投递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投递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与货物的投递有关的技术文献,已知日本特表2008-524699号公报。该公报中记载了用于通过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来监视货物是否被投递到投递地点的监视系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8-5246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货物的投递中需要考虑用户的便利性和投递效率这两方。这一点在由自动驾驶车辆进行的货物的投递中具有通过活用适当的信息来实现用户的便利性提高和投递效率提高的余地。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为执行基于自动驾驶车辆的向用户投递货物的自动驾驶投递系统,具备:提早投递要求受理部,其从用户的便携终端受理货物的提早投递要求;位置信息取得部,其在提早投递要求受理部受理提早投递要求的情况下,取得用户的便携终端的位置信息;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其在通过位置信息取得部取得了位置信息的情况下,基于位置信息,从预先决定的多个可停车地点中向用户的便携终端建议至少一个投递候选地点;以及投递地点决定部,其将用户所选择的投递候选地点决定为货物的投递地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涉及的自动驾驶投递系统,能够在从用户的便携终端受理到货物的提早投递要求的情况下,利用用户的便携终端的位置信息来向用户建议投递候选地点,通过用户的选择而从投递候选地点中决定投递地点,因此,通过设为考虑了用户的位置信息的投递地点,能够实现用户的便利性的提高。进一步,根据该自动驾驶投递系统,通过设为考虑了用户的位置信息的投递地点,能够抑制如自动驾驶车辆等长时间待机直到用户来取为止那样的事态的发生,能够实现投递效率的提高。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涉及的自动驾驶投递系统中,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也可以取得与多个可停车地点有关的道路交通信息,基于道路交通信息和位置信息,向用户建议投递候选地点。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涉及的自动驾驶投递系统中,提早投递要求受理部也可以在货物的投递为再投递的情况下受理货物的提早投递要求。
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涉及的自动驾驶投递系统中,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也可以在货物的再投递次数为判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与货物的再投递次数小于判定阈值的情况相比,限定为距用户的便携终端的位置近的可停车地点来建议投递候选地点。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能够在基于自动驾驶车辆的货物的投递中实现用户的便利性以及投递效率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驾驶投递系统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服务器的硬件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用户的便携终端、自动驾驶车辆、服务器的功能性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投递候选地点的筛选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投递候选地点的筛选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投递候选地点的筛选的另一其他例子的图。
图7用于说明投递候选地点的限定筛选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投递候选地点的建议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投递地点的决定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自动驾驶投递系统;2自动驾驶车辆;10便携终端;11显示控制部;12受理部;13位置测定部;14终端通信部;20ECU;21位置取得部;22车辆通信部;23自动驾驶部;30服务器;31服务器通信部;32投递要求受理部;33再投递判定部;34提早投递要求受理部;35位置信息取得部;36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投递地点决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自动驾驶投递系统1是用于进行基于自动驾驶车辆的货物的投递的系统。自动驾驶投递系统1能够根据来自用户的便携终端的投递要求以及提早投递要求来进行基于自动驾驶车辆的货物的投递。关于投递要求以及提早投递要求,详情将在后面进行描述。
便携终端是指各用户所携带的信息终端。用户是指自动驾驶投递系统1的利用者。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意味着货物的收取人。作为便携终端,可举出智能手机、平板型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计算机等。本实施方式中的便携终端具有通过GPS等测定便携终端的位置的位置测定功能、和对自动驾驶投递系统1进行货物的投递要求的通信功能。
自动驾驶车辆是指具有使车辆自动地向预先设定的地点行驶的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自动驾驶车辆不需要驾驶员进行驾驶操作,自动地进行行驶。自动驾驶车辆具备用于实现自动驾驶功能的各种传感器、摄像头、致动器等的结构。自动驾驶车辆既可以供人乘坐,也可以不供人乘坐。自动驾驶车辆进行将自动驾驶投递系统1所设定的投递地点作为目的地来进行行驶的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车辆例如具有用于搭载货物的快递箱。快递箱例如在上下左右相邻地设置有多个,各快递箱在相同的方向上具备开闭门。在快递箱上,在与各快递箱的开闭门相同的方向上排列设置有共同的输入终端,通过向输入终端输入已发送给用户的便携终端的密码等,快递箱的锁被解锁。快递箱的形态以及解锁方法不被特别地限定,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
[自动驾驶投递系统的结构]
如图1所示,自动驾驶投递系统1具备服务器30。服务器30例如设置于设施。服务器30也可以由设置于多个位置的服务器或者计算机构成。服务器30构成为能够经由网络N与自动驾驶车辆2A、2B、……、2X、以及用户的便携终端10A、10B、……、10X进行通信。网络N是无线通信网络。
自动驾驶车辆2A、……、2X以及便携终端10A、……、10X的数量不被特别地限定。以下,使用自动驾驶车辆2来作为自动驾驶车辆2A、……、2X的代表,使用便携终端10来作为便携终端10A、……、10X的代表而进行说明。
服务器30在从便携终端10接收到货物的投递要求的情况下,对自动驾驶车辆2中的搭载有所对应的用户的货物的自动驾驶车辆指示通过自动驾驶进行的货物的投递。另外,服务器30构成为能够与交通信息中心T进行通信。服务器30从交通信息中心T取得道路交通信息。道路交通信息包括与道路上的交通状况有关的各种信息。服务器30也可以经由网络N与交通信息中心T相连接。
在此,图2是表示服务器30的硬件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2所示,服务器30可以作为具备处理器101、存储器(memory)102、储存器(storage)103、通信接口104以及用户接口105的一般的计算机来构成。
处理器101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的运算器。存储器102是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访问存储器)等的存储介质。储存器103是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的存储介质。通信接口104是实现数据通信的通信设备。用户接口105是液晶、扬声器等输出器以及触摸面板、麦克风等输入器。处理器101通过综合管理存储器102、储存器103、通信接口104以及用户接口105来实现服务器30的各种功能。此外,关于便携终端10,也可以采用同样的结构来作为硬件结构。在便携终端10的情况下,作为储存器103,既可以使用闪速存储器,也可以使用在线储存器。
图3是表示用户的便携终端10、自动驾驶车辆2、服务器30的功能性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3所示,用户的便携终端10具备显示控制部11、受理部12、位置测定部13以及终端通信部14。
显示控制部11使各种显示显示于便携终端10的画面。显示控制部11例如通过用户的操作来在画面显示货物的内容或者货物的投递状况。另外,显示控制部11进行用于供用户进行货物的投递要求或者提早投递要求的显示。
受理部12受理用户的操作。受理部12通过受理用户对便携终端10的按键操作以及/或者对触摸面板的输入来识别用户的操作。
位置测定部13通过内置于便携终端10的GPS接收部等,测定便携终端10的位置。位置测定部13也可以能够执行利用了通信的基站信息的位置测定。便携终端10的位置测定的方法不被特别地限定。终端通信部14对便携终端10的通信进行管理。终端通信部14通过与网络N连接来进行服务器30和便携终端10的通信。
便携终端10例如在用户进行了发送货物的投递要求或者提早投递要求的操作的情况下,通过终端通信部14向服务器30发送投递要求或者提早投递要求。此时,便携终端10也可以将与便携终端10的位置有关的位置信息与投递要求或者提早投递要求一起发送给服务器30。便携终端10也可以是如下方式:受理来自服务器30的位置信息的发送要求后,向服务器30发送便携终端10的位置信息。
自动驾驶车辆2具备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20。ECU20是具有CPU、ROM、RAM等的电子控制单元。如图3所示,ECU20具有位置取得部21、车辆通信部22以及自动驾驶部23。
位置取得部21基于车载的GPS接收部的位置信息以及地图信息,取得自动驾驶车辆2在地图上的位置。车辆通信部22对自动驾驶车辆2的通信进行管理。车辆通信部22通过与网络N连接来进行服务器30和自动驾驶车辆2的通信。车辆通信部22经由网络N而向服务器30发送自动驾驶车辆2的位置信息。车辆通信部22也可以与用户的便携终端10直接进行通信。
自动驾驶部23执行自动驾驶车辆2的自动驾驶。自动驾驶部23通过控制自动驾驶车辆2的各种致动器(例如发动机致动器、制动器致动器、以及转向致动器)来进行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部23执行自动驾驶以使得自动驾驶车辆2到达预先决定的多个可停车地点。可停车地点是指自动驾驶车辆2能够为了货物的投递而停车的地点。地点既可以仅包含一个驻停车空间,也可以包含多个驻停车空间。可停车地点为在法律上自动驾驶车辆2的驻车(parking)或者停车(stopping)未被禁止的地点。可停车地点例如驻车场。可停车地点也可以是设置在驻车场内的自动驾驶车辆2的驻停车用的驻车框。可停车地点也可以是便利店等店铺的驻车场。
可停车地点也可以是道路上的地点。可停车地点能够设为道路宽度为道路宽度阈值以上的道路上的地点。可停车地点也可以为自动驾驶车辆2的车宽相对于道路宽度的比率为宽度比率阈值以上的道路上的地点。可停车地点也可以为具有路侧带的道路上的地点。上述的各阈值是预先确定的设定值。以下说明的各种阈值也设为预先确定的设定值。
可停车地点也可以为具有人行道的道路上的地点、且车辆通行带和人行道未由护栏等的构造物进行分离的道路上的地点。可停车地点也可以只限于曲率为曲率阈值以上的道路。可停车地点也可以只限于坡度小于坡度阈值的道路。此外,可停车地点也可以是沿着道路延伸的区域。
自动驾驶部23执行自动驾驶车辆2的自动驾驶以使得到达从可停车地点中决定的投递地点。关于投递地点的决定,将在后面进行描述。
如图3所示,服务器30具有服务器通信部31、投递要求受理部32、再投递判定部33、提早投递要求受理部34、位置信息取得部35、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投递地点决定部37、地图DB(数据库)38以及登记车辆DB39。另外,服务器30具有与货物的投递有关的信息。
服务器通信部31对服务器30与便携终端10以及自动驾驶车辆2的通信进行管理。服务器通信部31也可以根据来自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要求,向自动驾驶车辆2发送与货物的投递有关的信息。
投递要求受理部32受理从用户的便携终端10发送的投递要求。投递要求是指用户的货物投递的要求。货物意味着自动驾驶车辆2的投递对象的货物。用户例如操作便携终端10来向服务器30发送包含投递地点以及希望投递时间段的信息的投递要求。用户在对于相同的投递地点的再投递的情况下,不一定需要发送投递地点的信息。
再投递判定部33在被从用户的便携终端10发送了货物的投递要求或者提早投递要求的情况下,判定该货物是否为再投递。再投递判定部33例如基于货物的配送历史记录,判定货物是否为再投递。再投递判定部33也可以在判定为货物是再投递的情况下,对该货物的再投递次数进行识别。
提早投递要求受理部34受理从用户的便携终端10发送来的提早投递要求。提早投递要求是指用户希望提早对货物进行投递这一要求。在提早投递要求下,与通常的投递要求相比,货物的投递被优先地进行。在提早投递要求中也可以不能进行时间指定。
提早投递要求受理部34在通过再投递判定部33判定为货物是再投递的情况下,受理货物的提早投递要求。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提早投递要求受理部34在用户的货物不是再投递的情况下,不受理货物的提早投递要求。
位置信息取得部35在通过提早投递要求受理部34受理货物的提早投递要求的情况下,取得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取得部35通过来自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发送,取得便携终端10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取得部35既可以与货物的提早投递要求同时地取得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信息,也可以在提早投递要求受理部34受理到提早投递要求之后,通过从服务器30向便携终端10要求位置信息,从便携终端10取得位置信息。
便携终端10的位置信息包含当前(从便携终端10进行了发送的时间点)的位置信息。便携终端10的位置信息也可以包含过去的位置信息(用户的通行历史记录等)。
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在通过位置信息取得部35取得了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信息的情况下,对用户的便携终端10建议投递候选地点。投递候选地点是成为通过用户的选择而被决定为投递地点的候选的地点。
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基于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信息,从预先决定的多个可停车地点中建议投递候选地点。作为一个例子,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筛选为在距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为预先设定的设定距离之内所存在的可停车地点,进行投递候选地点的建议。设定距离不被特别地限定。设定距离既可以为500m,也可以为300m。
图4是用于说明投递候选地点的筛选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4中示出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P、距位置P为设定距离内的范围Ga、可停车地点SP1-SP8。可停车地点SP1-SP8例如为便利店的驻车场。范围Ga例如成为以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P为中心的圆形的范围。
在图4所示的状况下,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将可停车地点SP1-SP8中的包含于范围Ga的可停车地点SP1-SP3筛选为投递候选地点。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向用户的便携终端10建议投递候选地点SP1-SP3。由框包围投递候选地点的标号来进行表示。
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也可以在投递候选地点的筛选中利用道路交通信息。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从交通信息中心T取得与可停车地点有关的道路交通信息。对道路拥挤度进行识别的可停车地点也可以限定为距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P为一定距离(例如1km)的可停车地点。对道路拥挤度进行识别的可停车地点也可以由自动驾驶车辆2的运行区域等进行限定。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基于所取得的道路交通信息,识别可停车地点的道路拥挤度。作为一个例子,道路拥挤度是距可停车地点为预先设定的距离内的道路中的车辆的密度。在道路拥挤度的识别中,也可以参照过去的车辆的交通量。道路拥挤度不限定于密度,也可以由任意的指标来表示。
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在可停车地点的周围的道路拥挤度为拥挤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将该可停车地点从投递候选地点的筛选对象中排除掉。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例如根据具有在提前到达该可停车地点方面存在障碍的可能性、在该可停车地点为道路上的情况下具有无法确保足够的停车时间的可能性这些状况等,将该可停车地点从投递候选地点的筛选对象中排除掉。
投递候选地点的筛选方法不限于上述的内容。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也可以基于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信息和地图信息,根据距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P的路程(沿着道路的距离),进行投递候选地点的筛选。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例如也可以将距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P的路程为设定距离以内的可停车地点筛选为投递候选地点。
图5是用于说明投递候选地点的筛选的其他例子的图。在图5中由粗线表示距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P为设定距离内的路程L。如图5所示,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将可停车地点SP1-SP8中的沿着距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P为设定距离内的路程L的可停车地点SP1、SP3、SP4筛选为投递候选地点。
另外,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也可以基于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信息,根据用户的通行历史记录,进行投递候选地点的筛选。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例如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通行历史记录识别用户频繁通过的常用路径,将沿着常用路径的可停车地点筛选为投递候选地点。常用路径例如能够根据一定期间中的用户的通行次数进行识别。常用路径也可以包含于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信息。
图6是用于说明投递候选地点的筛选的又一其他例子的图。在图6中示出常用路径R。在图6所示的状况下,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将可停车地点SP1-SP8中的沿着常用路径R的可停车地点SP4、SP6、SP7、SP8筛选为投递候选地点。沿着常用路径R的可停车地点例如包含与常用路径R相邻的可停车地点以及常用路径R上的可停车地点。
此外,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也可以为如下方式:在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过于远离常用路径R的情况下,不进行使用了常用路径R的投递候选地点的筛选。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例如在常用路径R中的距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最近的地点和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为背离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不进行使用了常用路径R的投递候选地点的筛选。
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也可以基于货物的再投递次数,对投递候选地点的筛选方法进行变更。例如货物的再投递次数越多,则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将投递候选地点限定为距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越近的地点。具体而言,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在受理到提早投递要求的货物的再投递次数为判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与货物的再投递次数小于判定阈值的情况相比,进行限定为距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近的可停车地点来筛选投递候选地点的限定筛选。判定阈值不被特别地限定。判定阈值既可以是2次,也可以是3次。
图7是用于说明投递候选地点的限定筛选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7中示出限定筛选范围Gb。范围Ga(与图3的范围Ga相同)相当于货物的再投递次数小于判定阈值的情况下的范围,限定筛选范围Gb相当于货物的再投递次数为判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的范围。限定筛选范围Gb是距离比货物的再投递次数小于判定阈值的情况下的设定距离短的范围,成为比范围Ga要靠近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P的范围(窄的范围)。
如图7所示,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在受理到提早投递要求的货物的再投递次数为判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仅将可停车地点SP1-SP8中的限定筛选范围Gb内的可停车地点SP1筛选为投递候选地点。在该情况下,与货物的再投递次数小于判定阈值的情况相比,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将可停车地点SP2以及SP3从投递候选地点排除掉。即,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根据货物的再投递次数,将投递候选地点限定为更靠近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的位置。
此外,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也可以不使用阈值,而是再投递次数越多,则限定为越靠近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的投递候选地点。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也可以不是对距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的直线距离,而是对如图5所示那样的距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的路程进行与再投递次数相应的距离的限制。
除此之外,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也可以组合上述的多个筛选方法来使用。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将距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P的距离或者路程为设定距离内、且沿着常用路径R的可停车地点筛选为投递候选地点。另外,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不一定需要考虑再投递次数。
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向用户的便携终端10发送与被筛选后的投递候选地点有关的投递候选地点建议信息。在便携终端10例如显示如图3那样的图像。用户从便携终端10的画面显示识别投递候选地点,从被建议的投递候选地点中选择货物的投递地点。便携终端10向服务器30发送用户的投递地点的选择结果。
投递地点决定部37基于从用户的便携终端10发送来的投递地点的选择结果,将用户所选择的投递候选地点决定为投递地点。投递地点决定部37基于所决定的投递地点,向搭载了货物的自动驾驶车辆2发送投递指令。
投递地点决定部37也可以在成为提早投递要求的对象的货物放置于货物集聚站的情况下向货物集聚站的信息终端发送投递指令。在该情况下,投递地点决定部37也可以决定搭载货物的自动驾驶车辆2。投递地点决定部37例如也可以将待机于货物集聚站的自动驾驶车辆2或者位于距货物集聚站最近的位置的自动驾驶车辆2作为货物搭载的对象车辆,向该自动驾驶车辆2发送货物搭载后的投递指令。
地图DB38是存储了地图信息的数据库。地图DB38例如保存于服务器30的储存器103。地图信息是存储了道路、道路构造物、建筑物等的位置信息的数据。地图信息也可以包含与可停车地点有关的信息。登记车辆DB39例如保存于服务器30的储存器103。登记车辆DB39将自动驾驶车辆2的车辆识别编号、自动驾驶车辆2的位置信息以及搭载于自动驾驶车辆2的货物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也可以在登记车辆DB39存储有与同自动驾驶车辆2的车种相应的可停车地点有关的信息。
[自动驾驶投递系统的处理]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驾驶投递系统1的处理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投递候选地点的建议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投递候选地点的建议处理例如在服务器30从用户的便携终端10接收到提早投递要求的情况下被执行。
如图8所示,作为S10,自动驾驶投递系统1的服务器30进行再投递判定部33的再投递判定。再投递判定部33例如基于货物的配送历史记录,判定货物是否为再投递。服务器30在成为提早投递要求的对象的货物为再投递的情况下(S10:是),转移至S12。服务器30在成为提早投递要求的对象的货物不是再投递的情况下(S10:否),结束本次的处理。
在S12中,服务器30通过提早投递要求受理部34受理货物的提早投递要求。另外,服务器30通过位置信息取得部35取得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既可以与提早投递要求同时地被从用户的便携终端10进行发送,也可以通过来自服务器30的位置信息的要求来进行取得。
在S14中,服务器30通过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取得道路交通信息。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通过与交通信息中心T的通信,取得与可停车地点有关的道路交通信息。
在S16中,服务器30通过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判定货物的再投递次数是否小于判定阈值。服务器30在判定为货物的再投递次数小于判定阈值的情况下(S16:是),转移至S18。服务器30在判定为货物的再投递次数为判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S16:否),转移至S20。
在S18中,服务器30通过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进行投递候选地点的筛选。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例如将道路拥挤度为拥挤阈值以上的可停车地点从筛选对象排除掉,将剩余的可停车地点中的距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为设定距离内的可停车地点筛选为投递候选地点。然后,服务器30转移至S22。
在S20中,服务器30通过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进行投递候选地点的限定筛选。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例如将道路拥挤度为拥挤阈值以上的可停车地点从筛选对象排除掉,将剩余的可停车地点中的距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为比设定距离短的距离内的可停车地点作为投递候选地点,进行限定筛选。然后,服务器30转移至S22。
在S22中,服务器30进行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的投递候选地点的建议。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向用户的便携终端10发送与被筛选后的投递候选地点有关的投递候选地点建议信息。然后,服务器30结束本次的建议处理。
图9是表示投递地点的决定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投递地点的决定处理在进行了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的投递候选地点的建议时被执行。
如图9所示,作为S30,服务器30通过投递地点决定部37受理用户的投递地点的选择结果。然后,作为S32,服务器30通过投递地点决定部37将用户所选择的投递候选地点决定为投递地点。
作为S34,服务器30通过投递地点决定部37进行基于自动驾驶车辆2的投递开始。投递地点决定部37通过向搭载了成为提早投递要求的对象的货物的自动驾驶车辆2发送投递指令,使基于自动驾驶车辆2的投递开始。例如,用户在投递地点中解除自动驾驶车辆2的快递箱的锁来收取货物。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驾驶投递系统1,能够在从用户的便携终端10受理到货物的提早投递要求的情况下,利用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信息来向用户建议投递候选地点,从投递候选地点中通过用户的选择来决定投递地点,因此,能够通过设为考虑了用户的位置信息的投递地点来实现用户的便利性的提高。进一步,根据自动驾驶投递系统1,通过设为考虑了用户的位置信息的投递地点,能够抑制如自动驾驶车辆等长时间待机直到用户来取为止那样的事态的发生,能够实现投递效率的提高。
另外,根据自动驾驶投递系统1,通过使用与多个可停车地点有关的道路交通信息,能够避免建议因道路拥挤而投递需要花费时间等的有可能损害用户的便利性的投递候选地点。进一步,根据自动驾驶投递系统1,通过在对投递效率的影响大的再投递时受理活用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信息的提早投递要求,能够提高用户收取货物的可能性,能够实现投递效率的提高。
另外,根据自动驾驶投递系统1,在货物的再投递次数为判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与再投递次数小于判定阈值的情况相比,认为反复进行该货物的再投递的可能性高,因此,通过限定为靠近用户的便携终端的位置的可停车地点来建议投递候选地点,能够抑制进一步产生再投递。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能够以上述的实施方式为代表而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以实施各种的变更、改良后的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进行实施。
例如,服务器30也可以搭载于车辆。服务器30也可以搭载于用于投递的自动驾驶车辆2。即,自动驾驶车辆2的ECU20等也可以具有服务器30的功能性结构。服务器30也可以是由多台自动驾驶车辆2A、……、2X的ECU20构成的云服务器。
自动驾驶投递系统1能够执行与提早投递要求有关的处理即可,不一定需要对通常的投递要求进行处理。在该情况下,自动驾驶投递系统1不需要具有投递要求受理部32。
提早投递要求受理部34也可以在用户的货物不是再投递的情况下也受理提早投递要求。在该情况下,不一定需要具备再投递判定部33。即使是在货物的初次投递时,用户也能够在掌握了货物已到达提早投递要求成为可能的货物集聚站之后,通过进行提早投递要求,基于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信息来提早地收取货物。
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也可以不一定需要从交通信息中心T取得道路交通信息,而是通过车车间通信以及其他方法取得道路交通信息。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也可以通过基于道路交通信息来识别工程施工等交通管制,从而进行投递候选地点的筛选。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也可以进行自动驾驶车辆2向各可停车地点的路线检索,在基于道路交通信息识别到在路线上存在工程施工等通行管制的情况下将该可停车地点从筛选对象排除掉。
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也可以在基于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信息而进行了一次的投递候选地点的筛选之后,基于与进行了筛选的投递候选地点有关的道路交通信息,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在该情况下,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基于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信息来仅取得与被进行了筛选的投递候选地点(可停车地点)有关的道路交通信息即可。
另外,服务器30不一定需要取得道路交通信息。在该情况下,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36不进行使用了道路交通信息的投递候选地点的筛选。
投递地点不一定需要是用户本人从自动驾驶车辆2收取货物的地点,也可以是在投递地点,便利店的店员、集体住宅的传达员、宾馆的从业员能够暂时保管货物。
服务器30也可以在自动驾驶车辆2进入到距投递地点为一定距离内的范围内时、或者到自动驾驶车辆2到达投递地点为止的剩余时间成为了小于一定时间时,再次取得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信息。服务器30在再次取得的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与投递地点相距为预先设定的容许距离以上的情况下,向用户的便携终端10发送警告。服务器30也可以在警告后即使经过一定时间、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也未进入投递地点的容许距离内的情况下或者用户的便携终端10的位置不变化的情况下,向用户的便携终端10发送投递中止的通知,中止自动驾驶车辆2的投递,使之前往其他投递。由此,能够使投递效率提高。

Claims (2)

1.一种自动驾驶投递系统,执行基于自动驾驶车辆的向用户投递货物,具备:
提早投递要求受理部,其从所述用户的便携终端受理所述货物的提早投递要求,在提早投递要求下,与通常的投递要求相比,货物的投递被优先地进行;
位置信息取得部,其在所述提早投递要求受理部受理所述提早投递要求的情况下,取得所述用户的所述便携终端的位置信息;
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其在通过所述位置信息取得部取得了所述位置信息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位置信息,从预先决定的多个可停车地点中,向所述用户的所述便携终端建议至少一个投递候选地点;以及
投递地点决定部,其将所述用户所选择的所述投递候选地点决定为所述货物的投递地点,
所述提早投递要求受理部在所述货物的投递为再投递的情况下受理所述货物的所述提早投递要求,
所述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在所述货物的再投递次数为判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与所述货物的所述再投递次数小于所述判定阈值的情况相比,限定为距所述用户的所述便携终端的位置近的所述可停车地点来建议所述投递候选地点,
所述位置信息取得部,在自动驾驶车辆进入到距投递地点为一定距离内的范围内时、或者到自动驾驶车辆到达投递地点为止的剩余时间成为了小于一定时间时,再次取得用户的便携终端的位置信息,
所述自动驾驶投递系统中,在再次取得的用户的便携终端的位置与投递地点相距为预先设定的容许距离以上的情况下,向用户的便携终端发送警告,在警告后即使经过一定时间、用户的便携终端的位置也未进入投递地点的容许距离内的情况下或者用户的便携终端的位置不变化的情况下,向用户的便携终端发送投递中止的通知,中止自动驾驶车辆的投递,使之前往其他投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驾驶投递系统,
所述投递候选地点建议部取得与所述多个可停车地点有关的道路交通信息,基于所述道路交通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向所述用户建议所述投递候选地点。
CN202010258059.6A 2019-04-09 2020-04-03 自动驾驶投递系统 Active CN1118571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74374 2019-04-09
JP2019074374A JP7163851B2 (ja) 2019-04-09 2019-04-09 自動運転配達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7122A CN111857122A (zh) 2020-10-30
CN111857122B true CN111857122B (zh) 2024-02-23

Family

ID=72747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58059.6A Active CN111857122B (zh) 2019-04-09 2020-04-03 自动驾驶投递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45471B2 (zh)
JP (1) JP7163851B2 (zh)
CN (1) CN1118571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60848A (ja) * 2020-03-31 2021-10-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管理装置、運搬システム、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160849A (ja) * 2020-03-31 2021-10-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管理装置、運搬システム、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23162033A1 (ja) * 2022-02-22 2023-08-3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物資供給支援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35269A (ja) * 2009-03-31 2010-10-21 Zenrin Datacom Co Ltd サービス提供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サービス提供支援方法
CN108305139A (zh) * 2017-05-25 2018-07-20 漆明净 一种面向道路车流的商品销售与投递系统及其方法
WO2018216502A1 (ja) * 2017-05-26 2018-11-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配送管理装置、荷物配送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206155A (ja) * 2017-06-06 2018-12-27 株式会社 ディー・エヌ・エー 車両の走行計画を管理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213141A (zh) * 2017-07-05 2019-01-15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自主行驶车、行驶控制装置和方法及记录程序的记录介质
CN109389276A (zh) * 2017-08-07 2019-02-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调度系统和方法、服务器、用户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9426257A (zh) * 2017-08-24 2019-03-05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授予控制权的方法、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计算机和记录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85499B2 (en) 2004-12-17 2008-06-10 United Parcel Service Of America, Inc. Item-based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13170050A (ja) 2012-02-21 2013-09-02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配送計画システム
US20200074396A1 (en) * 2016-12-01 2020-03-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Unattended parcel delivery service
JP6676559B2 (ja) * 2017-01-30 2020-04-08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管理装置、配送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061914B2 (ja) * 2017-08-24 2022-05-02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車両制御権設定方法、車両制御権設定装置、車両制御権設定プログラム及び車両制御方法
US10726379B1 (en) * 2017-09-19 2020-07-28 Uatc, Llc Last mile delivery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autonomous launch and delivery vehicles
JP7254032B2 (ja) * 2018-01-11 2023-04-07 パナソニック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決定装置及び決定方法
US11221627B2 (en) * 2019-03-08 2022-01-11 Pony Ai Inc. Directed interaction of customers with autonomous vehicl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35269A (ja) * 2009-03-31 2010-10-21 Zenrin Datacom Co Ltd サービス提供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サービス提供支援方法
CN108305139A (zh) * 2017-05-25 2018-07-20 漆明净 一种面向道路车流的商品销售与投递系统及其方法
WO2018216502A1 (ja) * 2017-05-26 2018-11-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配送管理装置、荷物配送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206155A (ja) * 2017-06-06 2018-12-27 株式会社 ディー・エヌ・エー 車両の走行計画を管理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213141A (zh) * 2017-07-05 2019-01-15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自主行驶车、行驶控制装置和方法及记录程序的记录介质
CN109389276A (zh) * 2017-08-07 2019-02-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调度系统和方法、服务器、用户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9426257A (zh) * 2017-08-24 2019-03-05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授予控制权的方法、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计算机和记录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73569A (ja) 2020-10-22
JP7163851B2 (ja) 2022-11-01
CN111857122A (zh) 2020-10-30
US11945471B2 (en) 2024-04-02
US20200324793A1 (en) 2020-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57122B (zh) 自动驾驶投递系统
RU2761270C2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CN113593215B (zh) 确定自主交通工具的拾取和目的地位置
US2018030066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er claiming and matching of scheduled requests
CN112449690B (zh) 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乘客上车和下车的不方便
US11354619B2 (en) Vehicle dispatch device
JP5980753B2 (ja) 駐車場案内装置、駐車場案内方法、駐車場案内プログラム
JP6295088B2 (ja) 配車システム
US1152033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anging a destination of an autonomous vehicle in real-time
CN111480174B (zh) 为自动驾驶车辆建议替代接载和放下位置的方法和系统
US2020021090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Networked Vehicle Resources
JP7060398B2 (ja) サーバ装置
CN111861301B (zh) 自动驾驶配送系统
CN114170823A (zh) 车辆调配系统、车辆调配服务器及车辆调配方法
US11524692B2 (en) Ridesharing and autonomous vehicle systems with mitigation of ride-related phobias
CN113646819A (zh) 运输管理装置、以及运输管理方法
JP5098724B2 (ja) タクシー配車システム及びタクシー配車方法
JP5051020B2 (ja) センター装置、情報配信システム、情報配信方法
CN113646814B (zh) 运输管理装置、以及运输管理方法
JP2003302234A (ja) 車載用情報処理装置
CN113449951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非暂时性的存储介质
JP2006127382A (ja) 情報配信システム、情報配信方法、情報配信用プログラム
WO202214118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based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of autonomous vehicles
JP6333433B1 (ja) 情報処理装置、車両探索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187021B2 (ja) センター装置、情報配信システム、情報配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