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7310A - 车辆用充电装置和车辆用充放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充电装置和车辆用充放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37310A
CN111837310A CN201980005142.8A CN201980005142A CN111837310A CN 111837310 A CN111837310 A CN 111837310A CN 201980005142 A CN201980005142 A CN 201980005142A CN 111837310 A CN111837310 A CN 111837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holder
case
cable
charging
movabl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51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八木裕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837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731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8Cab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车辆用充电装置(1)具备对搭载于电动车辆的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器。车辆用充电装置(1)具备:箱体(2),其收纳充电器;充电电缆(4),其一端侧的端部与充电器连接,并且另一端侧的端部连接有与电动车辆连接的连接器,充电电缆(4)的另一端侧的部分从箱体(2)的内部被引出到箱体(2)的外部;以及电缆保持架(5),其设置于箱体(2)的一个侧面,并保持被引出到箱体(2)的外部的充电电缆(4)的中途部。电缆保持架(5)具有: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其固定于箱体(2)的一个侧面;以及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其以能够沿箱体(2)的高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

Description

车辆用充电装置和车辆用充放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对搭载于电动车辆的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器的车辆用充电装置、以及具备与搭载于电动车辆的蓄电池进行电力的交换的充放电器的车辆用充放电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等电动车辆正在普及。而且,随着电动车辆的普及,利用从商用系统提供的电力进行充电的、面向家庭的车辆用充电装置正在普及。而且,利用从商用系统提供的电力对电动车辆的驱动用的蓄电池进行充电、并且能够从电动车辆的驱动用的蓄电池向作为宅内负载的家庭用电气设备放电提供电力的、以车辆用充放电装置为代表的V2H系统(Vehicle to Home)正在普及。
例如V2H系统的车辆用充放电装置具备:箱体,其收纳有充放电器;以及连接有连接器的充放电电缆,该连接器用于与搭载于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电动车辆的驱动用的蓄电池电连接。车辆用充放电装置具备将从商用系统提供的电力转换为能够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的电力的转换功能、反之将电动车辆的驱动用的蓄电池的电力转换为能够提供给宅内负载的电力的转换功能、以及用于控制转换功能的控制功能。
关于车辆用充放电装置所具备的充放电电缆,为了配送大容量的电力,电缆的直径设置得较粗。而且,车辆用充放电装置基本上设想为设置于室外。因此,为了具有耐久性,车辆用充放电装置所具备的充放电电缆的包覆大多利用结实的材质设置为厚度较厚。
上述那样构成的充放电电缆较重,并且难以弯曲,因此难以进行引绕。因此,对使用者来说,将车辆用充放电装置的连接器连接于电动车辆的连接作业成为负担。
充放电电缆是为了进行电动车辆的蓄电池的充放电而频繁使用的部件,因此需要能够通过提高充放电电缆的引绕性来减轻使用者将车辆用充放电装置的连接器连接于电动车辆的连接作业的负担的结构。
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电动车辆的蓄电池的充电中,使电缆的引绕变得容易从而减轻使用者的负担的结构。专利文献1公开了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具备:箱体,其收纳有用于对电动汽车所具备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器;充电电缆,其连接在充电器与电池之间;臂,其沿水平方向伸缩;第一支承部,其在臂伸缩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处支承充电电缆;以及第二支承部,其在臂伸缩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二位置处支承充电电缆。
专利文献1公开的充电装置使从箱体引出的充电电缆沿臂进行引绕,由此使与充电电缆的前端连接的插头接近电动车辆。由此,专利文献1公开的充电装置通过臂负担充电电缆的重量,因此能够减轻将插头连接于电动车辆时的使用者的负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4425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充电装置为了提高充电电缆的引绕的自由度,需要在臂设置多个可动部,结构变得复杂,因此发生故障的可能性提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内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电缆的引绕性的车辆用充电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从而达到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用充电装置具备对搭载于电动车辆的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器。车辆用充电装置具备:箱体,其收纳充电器;充电电缆,其一端侧的端部与充电器连接,并且另一端侧的端部连接有与电动车辆连接的连接器,充电电缆的另一端侧的部分从箱体的内部被引出到箱体的外部;以及电缆保持架,其设置于箱体的一个侧面,并保持被引出到箱体的外部的充电电缆的中途部。电缆保持架具有:电缆保持架引导部,其固定于箱体的一个侧面;以及电缆保持架可动部,其以能够沿箱体的高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车辆用充电装置发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电缆的引绕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充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车辆用充电装置中的电缆保持架的电缆保持架可动部移动至上方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车辆用充电装置中的电缆保持架的电缆保持架可动部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车辆用充电装置中的电缆保持架的电缆保持架可动部的图。
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车辆用充电装置中的箱体和电缆保持架引导部的立体图。
图6是将图5所示的箱体和电缆保持架引导部放大并示出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7是示出图1所示的车辆用充电装置中的电缆保持架引导部的图。
图8是图1所示的车辆用充电装置中的电缆保持架的纵剖视图。
图9是图1所示的车辆用充电装置中的电缆保持架的纵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其他的车辆用充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图10所示的其他的车辆用充电装置中的箱体和电缆保持架引导部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图10所示的其他的车辆用充电装置中的电缆保持架的电缆保持架可动部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充放电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充电装置和车辆用充放电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由该实施方式限定。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充电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车辆用充电装置1中的电缆保持架5的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移动至上方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车辆用充电装置1中的电缆保持架5的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车辆用充电装置1中的电缆保持架5的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图。在图3和图4中,示出了从与箱体2相对的一侧观察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卸下的状态的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状态。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车辆用充电装置1中的箱体2和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的立体图。在图5中,示出了从电缆保持架5卸下了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状态。图6是将图5所示的箱体2和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放大并示出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7是示出图1所示的车辆用充电装置1中的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的图。在图7中,示出了从与箱体2相对的一侧观察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的状态。
车辆用充电装置1以箱体2的侧面2a与铅直方向平行的状态设置。在本实施方式1中,上下方向是车辆用充电装置1设置于任意的设置场所时的车辆用充电装置1的高度方向,即设置了车辆用充电装置1的状态下的铅直方向。而且,设置了车辆用充电装置1时的车辆用充电装置1的高度方向是设置了车辆用充电装置1时的箱体2的高度方向,是图1中的与箱体2的侧面2a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
图1所示的车辆用充电装置1是利用从商用系统提供的电力而被充电,并将充电的电力提供至电动车辆的驱动用的蓄电池,从而对电动车辆的驱动用的蓄电池进行充电的装置。车辆用充电装置1对电动车辆的蓄电池仅进行充电。
本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充电装置1具有用于保持充电电缆4的电缆保持结构。本实施方式1的电缆保持结构是对从箱体2的内部引出到箱体2的外部的充电电缆4进行保持的电缆保持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电缆保持结构具备箱体2、充电连接部3以及电缆保持架5。
箱体2是收纳有充电器50以及未图示的各种电子部件的金属板制的主体,所述充电器50对搭载于电动车辆的蓄电池进行充电。箱体2由金属板形成,并具有箱形,该箱形具有长方体形状。
充电连接部3是在使用车辆用充电装置1时与电动车辆连接的连接器,其被安装到作为连接目的地的电动车辆的充电连接部,从而与搭载于电动车辆的蓄电池电连接。充电连接部3与充电电缆4的端部连接。即,充电连接部3在内部收纳充电电缆4的端部。充电连接部3具有在沿从充电连接部3的一端侧引出的充电电缆4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延伸的筒形状。充电连接部3的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圆筒形状以使使用者容易把持。
充电电缆4的一端侧的端部与箱体2内的充电器50连接,另一端侧的端部与充电连接部3连接。充电电缆4的另一端侧的部分经由设置于箱体2的侧面2a的未图示的电缆引出口,从箱体2的内部被引出到箱体2的外部。充电电缆4是对铜等导体实施了绝缘性的包覆,进而施加了被称为外装的罩从而具有挠性的充电电缆4。
在不使用车辆用充电装置1时,如图1所示,充电电缆4的被引出到箱体2的外部的另一端侧的中途部卷绕于电缆保持架5,从而充电电缆4支承于电缆保持架5。而且,在使用车辆用充电装置1时,为了将充电连接部3与电动车辆连接,对充电电缆4以从电缆保持架5拆下的方式进行引绕。
电缆保持架5是在不使用车辆用充电装置1时,供充电电缆4的中途部卷绕并保持充电电缆4的中途部的保持架。如图2所示,电缆保持架5具备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和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
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由金属板形成,并具有箱形,该箱形具有长方体形状。如图2和图5所示,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在以长方体形状的长度方向为上下方向的状态下固定于箱体2的侧面2a。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以在长方体形状中与箱体2相对的侧面8b与箱体2的侧面2a面接触的状态被固定。在不使用车辆用充电装置1时,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在内部收纳整个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而且,在使用车辆用充电装置1时,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在内部收纳如后所述那样移动至上方的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一部分。
在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的侧面8b,在箱体2的进深方向上的两端的角部如图6和图7所示沿高度方向形成有缺口部8c。通过以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的侧面8b与箱体2的侧面2a面接触的状态固定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和箱体2,在箱体2的侧面2a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之间,如图5和图6所示沿高度方向形成有凹形状的槽部11。槽部11为与后述的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导轨9嵌合的形状。
另外,如图5、图6、图8以及图9所示,在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中,在作为相对的两个侧面的侧面8d和侧面8e的上部区域设置有开口部12。侧面8d和侧面8e是面内方向为与侧面8b的面内方向垂直的方向,并且在箱体2的进深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侧面。侧面8d和侧面8e分别在一处设置有开口部12。因此,在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中,在箱体2的进深方向上相对的两处设置有开口部12。开口部12是与后述的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板簧10嵌合的嵌合承接部。
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由金属板形成,并具有箱形,该箱形具有长方体形状。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安装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的外侧,并如图1和图2所示,相对于固定于箱体2的侧面2a的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沿上下方向可动。即,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相对于箱体2沿上下方向可动。因此,电缆保持架5除了具有卷绕并保管充电电缆4的功能,还具有使一部分沿上下方向可动的功能。
如图3和图4所示,在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上部设置有引导部7b,该引导部7b从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上表面7c向上方突出,并防止充电电缆4从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上表面7c脱落。
为了使相对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可动,如图3所示,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与箱体2相对的面的一部分以及底面部开口。而且,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以覆盖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中的、与侧面8b相对并向外部露出的侧面8f、侧面8d以及侧面8e的外侧的方式配置。
如图3和图4所示,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在长方体形状中与箱体2相对的一侧的短边方向的两端部,沿箱体2的高度方向设置有嵌入槽部11的导轨9。即,导轨9在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长方体形状中的与箱体2相对的面中,设置于箱体2的进深方向上的两端部。
将导轨9从槽部11的上部嵌入槽部11,从而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的上部被安装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导轨9嵌入槽部11,由此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相对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被引导。而且,通过将导轨9嵌入槽部11,限制了导轨9在上下方向以外的方向上的移动。即,通过将导轨9嵌入槽部11,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移动方向被限制为上下方向。
在导轨9嵌入槽部11时,通过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上表面7c的内表面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的上表面8a接触,限制了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向下方向的移动。
在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中,如图3和图4所示,圆弧形状的板簧10以向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内部侧突出的状态设置于作为相对的两个侧面的侧面7d和侧面7e各自的内侧面的下部区域。侧面7d和侧面7e是面内方向为与侧面7a的面内方向垂直的方向,并且在箱体2的进深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侧面。侧面7a是在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中,面内方向为与箱体2的侧面2a的面内方向平行的方向,并且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的侧面8f相对的侧面。
侧面7d和侧面7e分别在一处设置有板簧10。即,圆弧形状的板簧10a以向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内部侧突出的状态设置于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侧面7d的内表面的下部区域。而且,圆弧形状的板簧10b以向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内部侧突出的状态设置于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侧面7e的内表面的下部区域。即,在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中,板簧10设置于在箱体2的进深方向上相对的两处。板簧10是与前述的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的开口部12嵌合的嵌合凸部。
因此,在车辆用充电装置1中,在作为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和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中的一方的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内侧面设置有嵌合凸部。而且,在作为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和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中的另一方的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中,在与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中的设置有嵌合凸部的内侧面相对的侧面设置有嵌合承接部。
图8是图1所示的车辆用充电装置1中的电缆保持架5的纵剖视图。在图8中,示出了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配置于最低的位置的情况。图9是图1所示的车辆用充电装置1中的电缆保持架5的纵剖视图。在图9中,示出了板簧10嵌合于开口部12从而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高度被固定的情况。
在不使用车辆用充电装置1时,如图8所示,在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配置于最低的位置的状态下,充电电缆4的中途部卷绕于电缆保持架5。如图8所示,在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安装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时,板簧10成为压缩状态。
而且,如图9所示,当使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在安装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的状态下移动至上方时,板簧10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的开口部12嵌合,从而板簧10的压缩状态被释放。由此,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高度位置被固定。通过板簧10与开口部12嵌合,能够将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固定并保持在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上表面7c的高度比箱体2的上表面2b的高度高的位置。即,通过板簧10和开口部12,构成了固定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高度位置的高度位置固定结构。
另外,在安装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的状态下,板簧10a按压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的侧面8d的内表面,此外板簧10b按压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的侧面8e的内表面。由此,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在板簧10与开口部12嵌合的高度位置以外的任意的高度位置处被固定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
连接部保持架6设置于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侧面7a,并在不使用车辆用充电装置1时保持充电连接部3。连接部保持架6在上表面6b具有在收纳充电连接部3时供充电连接部3的未图示的凸部嵌入的凹部6a。通过将充电连接部3的凸部嵌入凹部6a,连接部保持架6以拆装自如的方式保持充电连接部3。即,通过将充电连接部3的凸部嵌入连接部保持架6的凹部6a,凹部6a与凸部嵌合,从而充电连接部3保持于连接部保持架6。凹部6a与凸部的嵌合结构只要是将凹部6a与凸部固定的结构,就没有特别限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示出了连接部保持架6与电缆保持架5一体化的情况,但连接部保持架6也可以以离开电缆保持架5的状态设置为独立于电缆保持架5。
接着,对在使用上述车辆用充电装置1时将充电连接部3连接于电动车辆的充电连接部的连接作业的方法进行说明。在使用车辆用充电装置1时,首先,从连接部保持架6取下保持于连接部保持架6的充电连接部3。接着,从电缆保持架5取下卷绕于电缆保持架5的充电电缆4。接着,将充电连接部3安装于连接部保持架6。
接着,使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向上方移动,在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上表面7c的高度比箱体2的上表面2b的高度高的位置处固定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通过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板簧10嵌合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的开口部12,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固定于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上表面7c的高度比箱体2的上表面2b的高度高的位置。
而且,将充电连接部3暂时保持于连接部保持架6,并将充电电缆4的中途部挂在电缆保持架5的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上表面7c上。然后,从连接部保持架6卸下充电连接部3,一边一点点拉拽充电电缆4而引绕充电电缆4,一边使充电连接部3接近电动车辆的充电连接部,从而将充电连接部3连接于电动车辆的充电连接部。
在这里,优选对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上表面7c的角部实施圆角加工,以使不损伤钩挂于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上表面7c上的充电电缆4的包覆。由此,能够防止在对钩挂于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上表面7c上的充电电缆4进行拉拽时充电电缆4的包覆受到损伤,并且能够防止充电电缆4钩挂于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上表面7c的角部,从而能够顺畅地引绕充电电缆4。
另外,通过调整连接部保持架6在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侧面7a的安装高度,能够将板簧10嵌合于开口部12从而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高度被固定时的连接部保持架6的高度固定于比箱体2的上表面2b的高度高的位置。由此,在箱体2的高度较低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连接作业时的连接部保持架6的高度,从而将上述充电连接部3连接于电动车辆的连接作业的作业性提高。
如上所述,在车辆用充电装置1中,通过将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导轨9嵌入槽部11,能够使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沿槽部11的长度方向在上下方向上移动。而且,如图2和图9所示,当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移动至上方向时,内置于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板簧10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的开口部12嵌合,由此在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上表面7c的高度比箱体2的上表面2b的高度高的位置处保持并固定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
而且,在使用者将充电连接部3安装于电动车辆的充电连接部时,通过将充电电缆4的中途部钩挂于移动至上方的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能够抬起充电电缆4,从而从比箱体2高的位置起引绕充电电缆4。通过从比箱体2高的位置引绕充电电缆4,在将充电连接部3安装于电动车辆的充电连接部时,能够在空中引绕充电电缆4而将充电连接部3安装于电动车辆的充电连接部。
在车辆用充电装置1中,能够抬起充电电缆4来进行充电连接部3的连接作业,因此能够防止充电电缆4与地面接触,从而能够防止充电电缆4在地面被拖拽,能够防止充电电缆4的包覆的损伤。而且,充电电缆4与地面没有摩擦,由此充电电缆4的引绕性提高,因此能够减轻在使用者将充电连接部3连接于电动车辆的充电连接部的连接作业中的使用者的负担。
在车辆用充电装置1中,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沿上下方向移动,因此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不会与电动车辆发生碰撞。而且,在车辆用充电装置1中,不存在作为用于引绕充电电缆4的部件的、从箱体2沿水平方向突出的臂这样的长尺寸的部件。由此,在车辆用充电装置1中,部件不会与电动车辆发生碰撞。因此,车辆用充电装置1不需要为了回避臂与电动车辆的碰撞而使箱体2的高度比电动车辆高,从而不需要将箱体2的高度提高至必要程度以上,因此箱体2不会大型化。而且,没有臂这样的长尺寸的部件从箱体2突出,因此能够实现设计性较高的外观。
例如,在用于提高充电电缆4的引绕性的臂从箱体2沿水平方向突出的情况下,根据箱体2的高度和臂的位置,臂可能与电动车辆发生碰撞。在这里,在为了回避臂与电动车辆的碰撞而使箱体的高度比电动车辆高的情况下,箱体大型化。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等电动车辆以及车辆用充电装置的普及,在狭小的停车场设置车辆用充电装置的需求变高。因此,为了提高车辆用充电装置的设置场所的自由度,要求车辆用充电装置的箱体的小型化,箱体的大型化违背市场的要求。
另外,在车辆用充电装置1中,用于保持充电电缆4并且引绕充电电缆4的结构由电缆保持架5构成,该电缆保持架5由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和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构成。由此,车辆用充电装置1不使用复杂的臂等追加部件,从而部件数量较少,能够以简单并且廉价的结构实现用于容易地引绕充电电缆4的结构。而且,车辆用充电装置1的电缆保持架5为简单的结构,因此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较低。
另外,在上述内容中,对使用两个板簧1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根据充电电缆4和电缆保持架5的重量而进一步增加板簧10的数量和开口部12的数量。通过增加板簧10的数量和开口部12的数量,即使在充电电缆4和电缆保持架5的重量较重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的上表面7c的高度比箱体2的上表面2b的高度高的位置处可靠地保持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
另外,电缆保持架也可以为车辆用充电装置1的电缆保持架5的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和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的内外的位置关系互换的结构。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其他的车辆用充电装置30的立体图。在图10中,示出了电缆保持架20的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移动至上方的状态。图11是示出图10所示的其他的车辆用充电装置30中的箱体2和电缆保持架引导部22的立体图。在图11中,示出了从电缆保持架20卸下了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的状态。图12是示出图10所示的其他的车辆用充电装置30中的电缆保持架20的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的立体图。在图12中,示出了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22卸下的状态的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另外,在图10中,对与车辆用充电装置1相同的部件标注与车辆用充电装置1相同的标号。
其他的车辆用充电装置30的电缆保持架20与电缆保持架5同样地,是在不使用车辆用充电装置30时供充电电缆4的中途部卷绕并保持充电电缆4的中途部的保持架。电缆保持架20具备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和电缆保持架引导部22。如图10所示,在电缆保持架20中,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配置于内侧,在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的外侧配置有电缆保持架引导部22。
电缆保持架20所具有的基本的功能和效果与上述电缆保持架5相同。电缆保持架20与电缆保持架5的不同点在于,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收纳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22的内部,并相对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22在上下方向上可动。即,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在侧面被箱体2的侧面2a和电缆保持架引导部22覆盖的状态下,相对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22在上下方向上可动。
在该情况下,在电缆保持架20中配置于外侧的电缆保持架引导部22的垂直于高度方向的截面形状具有U形状,即具有槽形状。通过将U形状的两端部固定于箱体2的侧面2a,电缆保持架引导部22被固定于箱体2。
在电缆保持架引导部22中,圆弧形状的板簧23以向电缆保持架引导部22的内部侧突出的状态设置于作为相对的两个侧面的侧面22a和侧面22b各自的内表面的上部区域。侧面22a和侧面22b是面内方向为与箱体2的侧面2a的面内方向垂直的方向,并且在箱体2的进深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侧面。
侧面22a和侧面22b分别在一处设置有板簧23。即,在电缆保持架引导部22中,在箱体2的进深方向上相对的两处设置有板簧23。板簧23是与后述的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的开口部24嵌合的嵌合凸部。
另外,在电缆保持架引导部22中,连接部保持架6固定于侧面22c,该侧面22c是面内方向为与箱体2的侧面2a的面内方向平行的方向,并且与箱体2的侧面2a相对的侧面。
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具有箱形,该箱形具有长方体形状。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收纳于固定于箱体2的侧面2a的电缆保持架引导部22的内部,并相对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在上下方向上可动。即,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相对于箱体2在上下方向上可动。因此,电缆保持架20除了具有卷绕并保管充电电缆4的功能,还具有使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可动的功能。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被电缆保持架引导部22的侧面22a、22b和22c以及箱体2的侧面2a包围,由此限制了上下方向以外的移动。
另外,在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中,在作为相对的两个侧面的侧面21a和侧面21b的下部区域设置有开口部24。侧面21a和侧面21b是面内方向为与箱体2的侧面2a的面内方向垂直的方向,并在箱体2的进深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侧面。侧面21a和侧面21b分别在一处设置有开口部24。即,在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中,在箱体2的进深方向上相对的两处设置有开口部24。开口部24是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22的板簧23嵌合的嵌合承接部。
因此,在其他的车辆用充电装置30中,在作为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和电缆保持架引导部22中的一方的电缆保持架引导部22的内侧面设置有嵌合凸部。而且,在作为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和电缆保持架引导部22中的另一方的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中,在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22中的设置有嵌合凸部的内侧面相对的侧面设置有嵌合承接部。
在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安装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22时,板簧23成为压缩状态。而且,在使安装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22的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移动至上方时,板簧23与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的开口部24嵌合,从而压缩状态被释放。由此,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的高度位置被固定。通过板簧23与开口部24嵌合,能够将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固定并保持在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的上表面21c的高度比箱体2的上表面2b的高度高的位置。即,通过板簧23和开口部24构成了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的高度位置的固定结构。
上述其他的车辆用充电装置30与车辆用充电装置1同样地,在使用者将充电连接部3连接于电动车辆的充电连接部时,通过将充电电缆4的中途部钩挂于移动至上方的电缆保持架可动部21,能够抬起充电电缆4,从而从比箱体2高的位置起引绕充电电缆4。通过从比箱体2高的位置起引绕充电电缆4,在将充电连接部3安装于电动车辆的充电连接部时,能够在空中将充电连接部3安装于电动车辆的充电连接部。
另外,在其他的车辆用充电装置30中,与车辆用充电装置1同样地,能够抬起充电电缆4来进行充电连接部3的连接作业,因此能够防止充电电缆4与地面接触,从而能够防止充电电缆4在地面被拖拽,能够防止充电电缆4的包覆的损伤。而且,充电电缆4与地面没有摩擦,由此充电电缆4的引绕性提高,因此能够减轻在使用者将充电连接部3连接于电动车辆的连接作业中的使用者的负担。
另外,上述车辆用充电装置1中的电缆保持结构也能够应用于车辆用充放电装置。车辆用充放电装置具备与电动车辆的驱动用的蓄电池进行电力的交换的充放电器。车辆用充放电装置能够利用从商用系统提供的电力而被充电,并将充电的电力提供至电动车辆的驱动用的蓄电池,从而对电动车辆的驱动用的蓄电池进行充电。而且,车辆用充放电装置是能够从电动车辆的驱动用的蓄电池向作为宅内负载的家庭用电气设备放电提供电力的装置。在将上述车辆用充电装置1中的电缆保持结构应用于车辆用充放电装置的情况下,也得到与车辆用充电装置1相同的效果。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充放电装置40的立体图。车辆用充放电装置40具备与电动车辆的驱动用蓄电池进行电力的交换的充放电器51。车辆用充放电装置40基本上具有与上述车辆用充电装置1相同的结构。但是,上述充电电缆4被替换为充放电电缆41,作为与电动车辆连接的连接器的充电连接部3被替换为充放电连接部42。
另外,车辆用充放电装置40也可以是如图10所示那样将电缆保持架5中的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与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的内外的位置关系互换而得到的结构。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充电装置1,得到如下效果: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提高电缆的引绕性,从而能够减轻使用者将充电连接部3连接于电动车辆的连接作业的负担。
以上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示出了本发明的内容的一例,能够将实施方式的技术彼此组合,也能够与其他公知技术进行组合,还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省略、变更结构中的一部分。
标号说明
1、30:车辆用充电装置;2:箱体;2a、7a、7d、7e、8b、8d、8e、8f、21a、21b、22a、22b、22c:侧面;2b、6b、7c、8a、21c:上表面;3:充电连接部;4:充电电缆;5、20:电缆保持架;6:连接部保持架;6a:凹部;7、21:电缆保持架可动部;7b:引导部;8、22:电缆保持架引导部;8c:缺口部;9:导轨;11:槽部;12、24:开口部;50:充电器;51:充放电器。

Claims (14)

1.一种车辆用充电装置,其具备对搭载于电动车辆的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器,该车辆用充电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备:
箱体,其收纳所述充电器;
充电电缆,其一端侧的端部与所述充电器连接,并且另一端侧的端部连接有与所述电动车辆连接的连接器,所述充电电缆的所述另一端侧的部分从所述箱体的内部被引出到所述箱体的外部;以及
电缆保持架,其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一个侧面,并保持被引出到所述箱体的外部的所述充电电缆的中途部,
所述电缆保持架具有:
电缆保持架引导部,其固定于所述箱体的一个侧面;以及
电缆保持架可动部,其以能够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电缆保持架引导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保持架可动部固定于所述电缆保持架可动部的上表面的高度比所述箱体的上表面的高度高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保持架可动部和所述电缆保持架引导部中的一方具有嵌合凸部,另一方具有供所述嵌合凸部嵌合的嵌合承接部,
当所述电缆保持架可动部在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上移动至上方时,所述嵌合凸部与所述嵌合承接部嵌合,由此所述电缆保持架可动部在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位置被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保持架可动部配置于所述电缆保持架引导部的外侧,
所述嵌合凸部设置于所述电缆保持架可动部的内侧面,
在所述电缆保持架引导部中,所述嵌合承接部设置于与所述内侧面相对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保持架可动部具备沿箱体的高度方向设置的导轨,
在所述电缆保持架引导部与所述箱体的一个侧面之间具备槽部,该槽部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供所述导轨嵌入从而限制所述导轨在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以外的方向上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保持架引导部配置于所述电缆保持架可动部的外侧,
所述嵌合凸部设置于所述电缆保持架引导部的内侧面,
在所述电缆保持架可动部中,所述嵌合承接部设置于与所述内侧面相对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合凸部是板簧,
所述嵌合承接部是开口部。
8.一种车辆用充放电装置,其具备与搭载于电动车辆的蓄电池进行电力的交换的充放电器,该车辆用充放电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备:
箱体,其收纳所述充放电器;
充放电电缆,其一端侧的端部与所述充放电器连接,并且另一端侧的端部连接有与所述电动车辆连接的连接器,所述充放电电缆的所述另一端侧的部分从所述箱体的内部被引出到所述箱体的外部;以及
电缆保持架,其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一个侧面,并保持被引出到所述箱体的外部的所述充放电电缆的中途部,
所述电缆保持架具有:
电缆保持架引导部,其固定于所述箱体的一个侧面;以及
电缆保持架可动部,其以能够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电缆保持架引导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保持架可动部固定于所述电缆保持架可动部的上表面的高度比所述箱体的上表面的高度高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车辆用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保持架可动部和所述电缆保持架引导部中的一方具有嵌合凸部,另一方具有供所述嵌合凸部嵌合的嵌合承接部,
当所述电缆保持架可动部在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上移动至上方时,所述嵌合凸部与所述嵌合承接部嵌合,由此所述电缆保持架可动部在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位置被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用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保持架可动部配置于所述电缆保持架引导部的外侧,
所述嵌合凸部设置于所述电缆保持架可动部的内侧面,
在所述电缆保持架引导部中,所述嵌合承接部设置于与所述内侧面相对的侧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用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保持架可动部具备沿箱体的高度方向设置的导轨,
在所述电缆保持架引导部与所述箱体的一个侧面之间具备槽部,该槽部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供所述导轨嵌入从而限制所述导轨在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以外的方向上的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用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保持架引导部配置于所述电缆保持架可动部的外侧,
所述嵌合凸部设置于所述电缆保持架引导部的内侧面,
在所述电缆保持架可动部中,所述嵌合承接部设置于与所述内侧面相对的侧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合凸部是板簧,
所述嵌合承接部是开口部。
CN201980005142.8A 2019-02-15 2019-02-15 车辆用充电装置和车辆用充放电装置 Withdrawn CN1118373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05517 WO2020166055A1 (ja) 2019-02-15 2019-02-15 車両用充電装置および車両用充放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7310A true CN111837310A (zh) 2020-10-27

Family

ID=68383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5142.8A Withdrawn CN111837310A (zh) 2019-02-15 2019-02-15 车辆用充电装置和车辆用充放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81460B2 (zh)
JP (1) JP6599070B1 (zh)
CN (1) CN111837310A (zh)
DE (1) DE112019000134T5 (zh)
WO (1) WO20201660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7344A (zh) * 2021-03-24 2021-06-11 西安高科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桩防误撞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43717A (ja) * 2011-08-22 2013-03-04 Panasonic Corp 電気車両用充電装置
CN103023086A (zh) * 2011-09-21 2013-04-0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动汽车用快速充电器及快速充电系统
US20160089996A1 (en) * 2014-09-26 2016-03-31 Chuo Hatsujo Kabushiki Kaisha Charging stand
CN205509450U (zh) * 2016-03-25 2016-08-24 广东辰誉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电缆支架
CN109263510A (zh) * 2018-11-26 2019-01-25 崔云兰 一种便于收纳线缆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其线缆收纳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60178A (en) 1976-11-10 1978-05-30 Toshiba Corp Target for focusing of electron beam
JP5640216B2 (ja) * 2010-07-01 2014-12-17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充電コネクタ保持構造および自動車充電装置
US8890475B1 (en) * 2010-09-28 2014-11-18 Gilbert Scott Becker Automobile charging and communications station
JP2012090407A (ja) 2010-10-19 2012-05-10 Toyota Industries Corp 車両用充電装置
JP5442587B2 (ja) 2010-12-03 2014-03-12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充電装置
US20130257373A1 (en) * 2012-03-12 2013-10-03 John M. Mallon, IV Cable handling system
JP6098011B2 (ja) * 2013-03-27 2017-03-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力装置
AT516120A1 (de) * 2014-07-23 2016-02-15 Siemens Ag Fahrzeugladestation mit einer auf einem Ausleger angebrachten Speise-Kontaktvorrichtung
JP6134430B1 (ja) * 2016-10-18 2017-05-24 ウィング工業株式会社 鋼管継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43717A (ja) * 2011-08-22 2013-03-04 Panasonic Corp 電気車両用充電装置
CN103023086A (zh) * 2011-09-21 2013-04-0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动汽车用快速充电器及快速充电系统
US20160089996A1 (en) * 2014-09-26 2016-03-31 Chuo Hatsujo Kabushiki Kaisha Charging stand
CN205509450U (zh) * 2016-03-25 2016-08-24 广东辰誉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电缆支架
CN109263510A (zh) * 2018-11-26 2019-01-25 崔云兰 一种便于收纳线缆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其线缆收纳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81460B2 (en) 2021-04-20
DE112019000134T5 (de) 2020-11-26
WO2020166055A1 (ja) 2020-08-20
US20200384874A1 (en) 2020-12-10
JP6599070B1 (ja) 2019-10-30
JPWO2020166055A1 (ja) 2021-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00864B1 (ko) 전기 커넥터용 전력 단자
US11417968B2 (en) Pluggable module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electrically conductively connecting at least two battery modules
US8597820B2 (en) Apparatus for restraining an energy store
US20070108939A1 (en) Battery pack
US10775008B2 (en) Lighting device
JP5991260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US20130189549A1 (en) Electric storage apparatus
JP2011063944A (ja) 充電機能を備えた機械式駐車装置
JP2014216135A (ja) コネ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EP2892114A2 (en) Motor terminal, motor terminal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motor using the same
US20070158107A1 (en) Power-supplying device for sliding structure
CN111819753A (zh) 车辆用充放电装置
JP2012090407A (ja) 車両用充電装置
CN111837310A (zh) 车辆用充电装置和车辆用充放电装置
US20140035399A1 (en) Brush device, electric machine
US20220227244A1 (en) Charging device
CN214898747U (zh) 电池组
CN212033100U (zh) 电池包及车辆
JP2014225417A (ja) コネクタ
CN210047347U (zh) 一种与车辆搬运器相匹配的充电装置及应用其的充电系统
JP2014154243A (ja) コネ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3223362A (ja) 車両用充電装置
JP2021106088A (ja)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CN211869162U (zh) 集成式电管理系统以及电动车辆
KR101325179B1 (ko) 차량 배터리용 커넥터 구동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