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1947A - 应用系统、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机系统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应用系统、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机系统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31947A
CN111831947A CN202010733773.6A CN202010733773A CN111831947A CN 111831947 A CN111831947 A CN 111831947A CN 202010733773 A CN202010733773 A CN 202010733773A CN 111831947 A CN111831947 A CN 111831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erver
access request
targe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337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31947B (zh
Inventor
陈善宾
谷丽雅
谢国卿
郑荣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to CN20201073377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319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31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19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319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19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7Browsing optimisation, e.g. caching or content distillation
    • G06F16/9574Browsing optimisation, e.g. caching or content distillation of access to content, e.g. by cach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085Payment architectures involving remote charge determination or related payment systems
    • G06Q20/0855Payment architectures involving remote charge determination or related payment systems involving a third par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应用系统,包括:缓存服务器群、前端服务器群和应用服务器群,缓存服务器群中的每个缓存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访问请求,根据第一访问请求将自身存储的静态信息发送给终端,将第一访问请求发送给前端服务器群中的与缓存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前端服务器;前端服务器群包括目标前端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缓存服务器群中的目标缓存服务器的第一访问请求,根据第一访问请求将自身存储的动态信息发送给终端;应用服务器群包括与目标前端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应用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二访问请求,根据第二访问请求向终端发送响应消息。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机系统和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应用系统、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机系统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系统、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机系统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应用系统需要部署大量的应用服务器来支撑。一般地,应用服务器集中部署在各企业的数据中心的机房内,用户通过终端与后台的服务器进行交互,来获得各种功能服务。
在实现本公开构思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在一些应用场景下,应用终端与后台系统交互时,对数据处理、数据传输、前端展示页面、功能切换等方面的延迟要求越来越高。例如,虚拟现实场景下,前端展示页面或功能切换出现延迟会使用户有眩晕感,导致客户出现不适,从而会降低用户使用体验和满意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应用系统、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机系统和存储介质。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系统,包括:缓存服务器群、前端服务器群和应用服务器群,缓存服务器群包括多个缓存服务器,每个缓存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访问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将自身存储的静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访问请求发送给前端服务器群中的与所述缓存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前端服务器;所述前端服务器群包括:所述目标前端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缓存服务器群中的目标缓存服务器的第一访问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将自身存储的动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所述应用服务器群包括:与所述目标前端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应用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访问请求,根据所述第二访问请求向所述终端发送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访问请求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动态信息生成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终端用于向所述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访问请求,接收所述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的静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前端服务器发送的动态信息;根据所述静态信息展示请求页面,根据所述动态信息接收用户在所述请求页面输入的操作指令,根据所述操作指令向所述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访问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系统还包括:主机服务器和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存储有用户的身份信息;所述终端用于向所述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接收所述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的注册页面的静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前端服务器发送的注册页面的动态信息;根据所述静态信息展示所述注册页面,根据所述动态信息接收用户在所述注册页面输入的身份信息,采集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生成生物信息识别号;根据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和所述生物信息识别号生成身份认证信息,将所述身份认证信息通过所述虚拟缓存服务器发送给所述目标前端服务器,以使所述目标前端服务器对所述身份认证信息进行格式校验后,发送给所述主机服务器;所述主机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应用服务器发送的身份认证信息,根据所述数据库中的身份信息对所述认证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之后,生成应用信息识别号,将所述应用信息识别号发送给所述终端;将所述身份认证信息中的生物信息识别号和所述应用信息识别号保存在所述数据库中;所述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应用信息识别号,将所述生物信息识别号和所述应用信息识别号进行加密存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终端用于向所述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访问请求,接收所述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的静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前端服务器发送的动态信息,根据所述静态信息展示请求页面,根据所述动态信息接收当前用户在所述请求页面输入的操作指令;根据自身存储的当前用户的生物信息识别号、应用信息识别号和所述操作指令向所述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访问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目标应用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访问请求,对所述第二访问请求中的生物信息识别号和应用信息识别号进行格式校验,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访问请求发送给所述主机服务器;所述主机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访问请求,通过所述数据库对所述第二访问请求中的生物信息识别号和应用信息识别号进行身份验证,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向所述目标应用服务器发送验证成功消息;所述目标应用服务器还用于根据第二访问请求中的操作指令生成响应消息,将所述响应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静态信息包括请求页面的图片、框架、文本框和文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动态信息包括所述请求页面的文本框连接、图片连接和按钮连接中的至少一种。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系统的应用,其中,所述应用系统应用于虚拟现实环境。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所述的应用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访问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将目标缓存服务器存储的静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将与所述目标缓存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前端服务器存储的动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动态信生成的第二访问请求;通过与所述目标前端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应用服务器响应所述第二访问请求,生成响应消息;将所述响应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系统的示例性系统架构;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应用系统的框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终端的身份认证的流程图;以及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系统,包括:缓存服务器群、前端服务器群和应用服务器群,缓存服务器群包括多个缓存服务器,每个缓存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访问请求,根据第一访问请求将自身存储的静态信息发送给终端,将第一访问请求发送给前端服务器群中的与缓存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前端服务器;前端服务器群包括:目标前端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缓存服务器群中的目标缓存服务器的第一访问请求,根据第一访问请求将自身存储的动态信息发送给终端;应用服务器群包括:与目标前端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应用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二访问请求,根据第二访问请求向终端发送响应消息,其中,第二访问请求是终端根据动态信息生成的。
图1示意性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系统的示例性系统架构100。需要注意的是,图1所示仅为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的示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技术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本公开实施例不可以用于其他设备、系统、环境或场景。
如图1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主机服务器101、数据库102、多个应用服务器103、多个前端服务器104、多个缓存服务器105和多个终端设备106。
其中,终端设备106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用户端应用,例如购物类应用、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用户端社交平台软件和/或电子银行等(仅为示例)。
终端设备106可以是具有显示屏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终端设备105还可以是虚拟现实终端设备,例如可以包括视觉类的3D展示终端、头戴式立体显示器等等。
主机服务器101、多个应用服务器103、多个前端服务器104、多个缓存服务器105可以是为终端设备106提供后台服务的服务器,主机服务器101可以是部署在数据中心中最终为终端设备106提供服务的服务器,数据库102可以用于保存用户的基本身份信息,以电子银行应用为例,数据库102可以用于保存用户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手机号、姓名等信息。
应用服务器103、前端服务器104和缓存服务器105与传统的后台服务器的部署方式不同的是,前端服务器104和缓存服务器105是可以将应用服务器103中的缓存拆分出来形成的服务器,使得应用服务器103、前端服务器104和缓存服务器105可以进行小型化、分布式部署。
例如,应用服务器103可以通过用户流量分析,确定部署地点及部署数量(例如部署至各省市中心城市)。进一步根据用户流量分析结果和使用情况部署前端服务器104,多台前端服务器104可以根据空间距离连接至一台应用服务器103。在部署前端服务器104的基础上,根据用户使用频率及功能点击情况,部署小型化的缓存服务器105,多台缓存服务器105可以根据空间距离连接至一台前端服务器104。缓存服务器105中可以包含无线通讯模块(如5G通信模块),进而实现与终端设备105的实时数据交互。
缓存服务器105可以存储有各种应用功能所需的图片、文本、输入框、框架等静态信息。前端服务器104可存储有各种应用功能所需的文本框链接、图片链接、按钮链接等动态链接信息,可以根据用户指令,完成文本的输入或页面跳转等。通过缓存服务器105和前端服务器104可以在应用服务器103和/或主机服务器101处理数据并完成返回结果之前,预先向用户返回应用场景所需要的界面信息。
相比于传统的应用服务器103集中部署于数据中心的中心化、节点式、大型化的部署方式,应用服务器103、前端服务器104和缓存服务器105进行小型化、分布式部署方式能够有效解决数据处理、网络传输等导致的延迟问题,尤其适用于虚拟现实环境,满足虚拟现实终端所需的低延迟特性,降低用户使用中的眩晕感,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应该理解,图1中的主机服务器101、数据库102、应用服务器103、前端服务器104、缓存服务器105和终端设备106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主机服务器101、数据库102、应用服务器103、前端服务器104、缓存服务器105和终端设备106。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操作S201~S206。
在操作S201,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访问请求。
在操作S202,根据第一访问请求,将目标缓存服务器存储的静态信息发送给终端。
在操作S203,根据第一访问请求,将与目标缓存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前端服务器存储的动态信息发送给终端。
在操作S204,接收终端根据动态信生成的第二访问请求。
在操作S205,通过与目标前端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应用服务器响应第二访问请求,生成响应消息;
在操作S206,将响应消息发送给终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终端106可以是虚拟现实终端,该虚拟现实终端可以安装有电子银行应用,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银行应用下达指令,例如通过手柄等外部辅助设备输入指令和信息,通过与缓存服务器105、前端服务器104、应用服务器103和/或主机服务器101交互,能够得到获取附近银行网点、显示账户余额、生活缴费、第三方支付等服务。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以用户通过虚拟现实电子银行应用操作查询附近银行网点指令为例,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终端106将用户查询附近银行网点的第一指令传送至距离最近的缓存服务器105,缓存服务器105接收到第一指令之后,优先反馈自身缓存的文本框、网点图片、网点框架、文字信息、路线标志等静态信息,终端106将缓存服务器105反馈的静态信息通过动态磁贴的展示方式、由远及近的方式呈现至用户视野,同时缓存服务器105将用户查询银行网点的指令发送至前端服务器104。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前端服务器104接收到第一指令之后,将自身存储的文本框链接、图片链接、按钮链接等动态链接信息反馈至终端106。此时,用户可以在文本框中填写信息、点击图片链接可进行跳转等。用户可以输入目标地址或选择当前地址,来下达第二指令,以查询距离目标地址或者当前地址最近的网点信息,终端106将第二指令发送给缓存服务器105,缓存服务器105接收到第二指令之后,可以将第二指令发送给前端服务器104,前端服务器104可以将第二指令发送给应用服务器103。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以第二指令为查询当前位置附近的网点信息为例,第二指令可以携带当前位置的地址信息。应用服务器103可以解析指令中的信息,根据指令中的地址信息,将距离当前位置最近的网点信息反馈至终端106,完成用户指令操作,并等待进一步指令。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应用系统的框图。
如图3所示,应用系统300包括缓存服务器群301、前端服务器群302和应用服务器群303。
缓存服务器群301包括多个缓存服务器,每个缓存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访问请求,根据第一访问请求将自身存储的静态信息发送给终端,将第一访问请求发送给前端服务器群中的与缓存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前端服务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缓存服务器群301中的缓存服务器预先缓存有终端应用界面的信息,能够在接收到请求指令后,优先返回界面信息,降低延迟。
终端用于向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第一访问请求,接收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的静态信息以及目标前端服务器发送的动态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以用户查询电子回单指令为例,终端将用户查询查询电子回单的第一指令传送缓存服务器群301中的目标缓存服务器,目标缓存服务器响应于第一指令,将缓存的银期注册协议、回单信息、提示信息等返回至信息接收单元,展示至用户的虚拟现实视野中。同时,目标缓存服务器将第一指令发送至前端服务器群302中的目标前端服务器。
前端服务器群302包括目标前端服务器,用于用于接收来自缓存服务器群中的目标缓存服务器的第一访问请求,根据第一访问请求将自身存储的动态信息发送给终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沿用上述示例,第一指令传递至前端服务器群302中的目标前端服务器群,目标前端服务器群可以将图片连接、按钮链接等信息返回终端,形成可点击的信息展示界面。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终端可以将用户在信息展示界面输入的查询信息可以打包成数据包或报文,将数据包或报文通过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给目标前端服务器,目标前端服务器再将数据包或报文发送给应用服务器群303中的目标应用服务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终端根据静态信息展示请求页面,根据动态信息接收用户在请求页面输入的操作指令,根据操作指令向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第二访问请求。
应用服务器群303包括与目标前端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应用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二访问请求,根据第二访问请求向终端发送响应消息,其中,第二访问请求是终端根据动态信息生成的。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沿用上述示例,目标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包或报文后,查询数据库,完成用户身份校验,并返回所需信息。终端根据目标应用服务器返回的信息,补充虚拟现实信息展示具体功能的界面,完成信息展示功能。
为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电子银行应用可以包括身份认证模块,终端在和主机服务器在进行交互时可以进行身份认证。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终端的身份认证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操作S401~S406。
在操作S401,终端向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
在操作S402,接收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的注册页面的静态信息以及目标前端服务器发送的注册页面的动态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用户在发起首次注册时,终端发送注册请求至缓存服务器、前端服务器。缓存服务器与前端服务器将存储的注册页面反馈至虚拟现实设备,可以采用弹窗页面方式展示至用户视野。
在操作S403,根据动态信息接收用户在注册页面输入的身份信息,其中,注册页面是根据静态信息生成的。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根据静态信息可以展示注册页面,用户可以在注册页面输入银行卡号、身份证号、手机号、姓名等信息。
在操作S404,采集用户的生物信息,根据用户的生物信息生成生物信息识别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终端可以调用生物识别功能,识别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并生成用户的生物信息识别号。识别出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可以进行存储,以便下次用户登录时可以通过识别生物信息,将识别的生物信息与存储的生物信息进行比对,来通过登录验证。其中,生物信息可以是人脸、指纹和/或虹膜等。生物信息识别号可以用于唯一标识该生物信息。
在操作S405,将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和生物信息识别号发送给主机服务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在完成用户生物信息识别后,可以将用户银行卡号、身份证号、手机号等身份信息,以及生成的用户生物信息识别号以及其他信息打包形成用户信息报文,并清除缓存的用户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终端可以将用户信息报文通过前端服务器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在应用服务器中校验其格式,格式校验成功后,发送至后台主机,主机调用数据库信息,完成用户信息校验,生成应用信息识别号,例如,针对虚拟现实环境下的电子银行应用,可以是用户虚拟现实电子银行信息号,然后向终端并返回注册成功信息。
在操作S406,接收主机服务器发送的应用信息识别号,将生物信息识别号和应用信息识别号进行加密存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终端与主机服务器实现软件级别的加密,非硬件安全认证,因此相比于利用硬件实现的安全功能的方案,更加轻量化。同时,将注册时生成的生物识别信息号以及主机返回的应用信息识别号打包进行加密存储以在实现其他功能的时候调用,可提升调用时与后台系统信息交互的效率,并且只提供调用功能返回用户用户生物信息识别号,不返回用户生物信息,可以保证用户生物信息不可泄露性。进一步地,可以在电子银行应用卸载或虚拟现实设备故障后,设置所存储的用户生物信息将自动销毁,并且不可恢复。
下面以登录虚拟电子银行为例子,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电子银行可以包括登录模块,登录模块主要功能为实现电子银行应用的登录操作,在登录模块需获取账户列表、下挂账户信息、交易权限等信息以及进行身份验证,登录功能主要指登录电子银行并展示电子银行首页信息。
具体地,用户发送电子银行登录指令,电子银行应用接收用户发送的登录指令,调用登录模块。
登录模块接收登录指令,发送登录指令至虚拟缓存服务器,虚拟缓存服务器将缓存的登录信息例如登录界面图片、登录文字、提示信息等信息提前返回登录模块,登录模块通过动态磁铁方式,由远及近的方式优先为用户展现此部分内容,虚拟缓存服务器将登录指令传递给虚拟前端服务器,返回可供操作的登录虚拟现实界面。
用户在虚拟现实环境中,依据电子银行虚拟现实登录界面中的提示信息,完成账号输入,并下达确认登录指令。
登录模块调用身份认证模块识别用户身份,身份认证模块接收登录模块指令后,调用虚拟现实设别生物识别功能,识别用户生物信息,与存储的用户生物信息比对,返回用户用户生物信息识别号、虚拟现实电子银行信息号。
登录模块接收身份认证模块返回的信息,并与用户输入的账号信息打包生成登录报文,登录报文传递至虚拟现实缓存服务器、虚拟现实前端服务器,提前返回登录首页框架、图片等信息,此处的登录框架与图片为中性信息,不提示用户登录成功与失败,为解决用户因延迟所带来的体验问题,通过提前展示优选信息,并通过合理动态的方式,提升用户体验。
登录报文通过应用服务器校验登录报文格式,并将报文分发至主机,主机通过调用数据库中虚拟现实电子银行登录表中的信息,验证用户信息,验证通过后,将借记卡、贷记卡、下挂账户、交易权限、虚拟现实交易认证介质信息,返回至虚拟现实前端服务器,将登录首页剩余信息返回至虚拟视野中登录首页,完成登录。
下面以通过虚拟电子银行进行生活缴费为例子,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虚拟现实设备中可以包括电子银行生活缴费模块,提供用户在虚拟现实环境中的生活缴费服务,其功能主要通过生活缴费模块实现,可理解的,生活缴费功能的实现,是在用户登录电子银行应用的背景条件下,生活缴费功能包含手机充值、油卡充值、水电煤缴费、委托代扣等。
具体地,用户下达生活缴费指令,以手机充值为例,电子银行应用根据用户下达的充值指令,调用生活缴费模块。
生活缴费模块根据用户指令,生成生活缴费报文,报文优先发送至虚拟现实缓存服务器,虚拟现实缓存服务器,将缓存的信息,手机号、不同的充值金额、提示信息等优先返回至生活缴费模块,通过动态磁贴方式,由远及近的方式优先展示至用户视野,但此时用户通过手柄等外部辅助设备,点击相关内容,内容无法跳转至其他界面,此处内容仅供为用户提前展示,降低虚拟现实环境中的延迟。
虚拟现实缓存服务器进一步将指令传递至虚拟现实前端服务器,此服务器存储用户可点击图片链接、功能链接,通过生活缴费模块返回至用户视野,等待用户进一步指令。
用户根据虚拟现实生活缴费界面,下达具体指令,例如充值10元等。
生活缴费模块将接收具体指令,并生成充值报文,优先发送至虚拟现实缓存服务器、虚拟现实前端服务器,并将缓存的信息优先返回至生活缴费模块,展现至用户视野。
虚拟现实前端服务器进一步将充值报文传达至主机,主机完成身份验证,并完成扣帐处理,返回成功报文。
虚拟现实前端服务器接收成功报文,将剩余虚拟现实界面信息,返回至生活缴费模块,并展示至用户视野。
下面以通过虚拟电子银行进行第三方支付为例子,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可以实现游戏充值、购物等场景的支付功能,一般可以构建软硬件一体化的场景,也可以通过嵌入式电子银行应用,实现第三方场景的支付功能。相比于构建软硬件一体化的场景需要建游戏场景或者购物场景,只能实现一对一的支付,限制了虚拟现实环境中支付方式的使用范围,通过嵌入式电子银行应用,不包含游戏、购物等场景,通过电子银行第三方支付模块,实现第三方场景的支付功能,用户在购物、游戏场景中无须退出场景完成支付功能,同时电子银行第三方支付模块所具有的特性,可实现一对多的支付场景。
具体地,用户在购物、游戏场景中,用户到达游戏充值、商品购买的支付界面,下达支付指令,电子银行应用接收虚拟现实设备发送过来的具有交易金额、交易信息的指令。
电子银行应用对用户生物信息进行验证,验证完成后,获取加密存储的用户生物信息识别号、虚拟现实电子银行信息号,以及接收用户输入的账户信息等,登陆电子银行,此步骤可以在后台进行,不展示任何内容至用户虚拟现实视野中。
电子银行应用的第三方支付模块将交易金额、交易信息、用户生物信息识别号、虚拟现实电子银行信息号打包形成报文,传送至虚拟现实缓存服务器、虚拟现实前端服务器,返回支付确认页面,并虚拟现实前端服务器缓存第三方支付模块报文,同时第三方支付模块将其确认界面至用户视野。
用户下达支付确认命令,第三方支付模块接收指令,并传递至虚拟现实缓存服务器,虚拟现实缓存服务器返回第三方支付结果界面,图片、文字、提示信息等,不返回支付成功或支付不成功信息,此处信息空留,等待主机处理完成返回,但为提升用户体验,展示时通过动态磁铁,由远及近的方式,减少不同信息展示时间不同的延迟感。
虚拟现实前端服务器接收虚拟现实缓存服务器传递的支付确认指令,与缓存的交易金额、交易信息、用户生物信息识别号、虚拟现实电子银行信息号信息形成数据包报文,传送至主机。
主机调用数据库,完成用户身份校验,并做扣帐处理,返回支付成功报文,若用户身份校验失败,或账户余额不足,则返回支付失败报文。
第三方支付模块接收主机报文,将支付成功或支付失败等补充至第三方支付结果界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多个、或其中任意多个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来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通过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的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或以其中任意几种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计算机程序模块被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
例如,登陆模块、生活缴费模块、身份认证模块和第三方支付模块中的任意多个可以合并在一个模块/单元/子单元中实现,或者其中的任意一个模块/单元/子单元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单元/子单元。或者,这些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子单元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与其他模块/单元/子单元的至少部分功能相结合,并在一个模块/单元/子单元中实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登陆模块、生活缴费模块、身份认证模块和第三方支付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通过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等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或以其中任意几种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登陆模块、生活缴费模块、身份认证模块和第三方支付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计算机程序模块被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适于实现上文描述的方法的计算机系统的框图。图5示出的计算机系统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500包括处理器5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5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5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5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处理器501例如可以包括通用微处理器(例如CPU)、指令集处理器和/或相关芯片组和/或专用微处理器(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等。处理器501还可以包括用于缓存用途的板载存储器。处理器501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不同动作的单一处理单元或者是多个处理单元。
在RAM 503中,存储有系统5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501、ROM 502以及RAM 503通过总线504彼此相连。处理器501通过执行ROM 502和/或RAM 503中的程序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各种操作。需要注意,所述程序也可以存储在除ROM 502和RAM 503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处理器501也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的程序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各种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系统5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505,输入/输出(I/O)接口505也连接至总线504。系统500还可以包括连接至I/O接口505的以下部件中的一项或多项: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5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5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5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509。通信部分5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5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505。可拆卸介质5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5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508。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5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5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5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描述的系统、设备、装置、模块、单元等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模块来实现。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装置/系统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装置/系统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上文描述的ROM 502和/或RAM 503和/或ROM 502和RAM 503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公开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尽管在以上分别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实施例中的措施不能有利地结合使用。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代和修改,这些替代和修改都应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系统,包括:
缓存服务器群,包括:
多个缓存服务器,每个缓存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访问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将自身存储的静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访问请求发送给前端服务器群中的与所述缓存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前端服务器;
所述前端服务器群,包括:
所述目标前端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缓存服务器群中的目标缓存服务器的第一访问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将自身存储的动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
应用服务器群,包括:
与所述目标前端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应用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访问请求,根据所述第二访问请求向所述终端发送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访问请求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动态信息生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终端,用于:
向所述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访问请求,接收所述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的静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前端服务器发送的动态信息;
根据所述静态信息展示请求页面,根据所述动态信息接收用户在所述请求页面输入的操作指令,根据所述操作指令向所述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访问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系统还包括:主机服务器和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存储有用户的身份信息;
所述终端,用于:
向所述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接收所述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的注册页面的静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前端服务器发送的注册页面的动态信息;
根据所述静态信息展示所述注册页面,根据所述动态信息接收用户在所述注册页面输入的身份信息,采集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生成生物信息识别号;
根据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和所述生物信息识别号生成身份认证信息,将所述身份认证信息通过所述虚拟缓存服务器发送给所述目标前端服务器,以使所述目标前端服务器对所述身份认证信息进行格式校验后,发送给所述主机服务器;
所述主机服务器,用于:
接收所述目标应用服务器发送的身份认证信息,根据所述数据库中的身份信息对所述认证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之后,生成应用信息识别号,将所述应用信息识别号发送给所述终端;
将所述身份认证信息中的生物信息识别号和所述应用信息识别号保存在所述数据库中;
所述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应用信息识别号,将所述生物信息识别号和所述应用信息识别号进行加密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终端,用于:
向所述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访问请求,接收所述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的静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前端服务器发送的动态信息,根据所述静态信息展示请求页面,根据所述动态信息接收当前用户在所述请求页面输入的操作指令;
根据自身存储的当前用户的生物信息识别号、应用信息识别号和所述操作指令向所述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访问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目标应用服务器,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访问请求,对所述第二访问请求中的生物信息识别号和应用信息识别号进行格式校验,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访问请求发送给所述主机服务器;
所述主机服务器,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访问请求,通过所述数据库对所述第二访问请求中的生物信息识别号和应用信息识别号进行身份验证,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向所述目标应用服务器发送验证成功消息;
所述目标应用服务器,还用于:
根据第二访问请求中的操作指令生成响应消息,将所述响应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静态信息包括请求页面的图片、框架、文本框和文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动态信息包括所述请求页面的文本框连接、图片连接和按钮连接中的至少一种。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系统的应用,其中,所述应用系统应用于虚拟现实环境。
8.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访问请求;
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将目标缓存服务器存储的静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
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将与所述目标缓存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前端服务器存储的动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
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动态信生成的第二访问请求;
通过与所述目标前端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应用服务器响应所述第二访问请求,生成响应消息;以及
将所述响应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
9.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
CN202010733773.6A 2020-07-27 2020-07-27 应用系统、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机系统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8319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3773.6A CN111831947B (zh) 2020-07-27 2020-07-27 应用系统、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机系统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3773.6A CN111831947B (zh) 2020-07-27 2020-07-27 应用系统、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机系统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1947A true CN111831947A (zh) 2020-10-27
CN111831947B CN111831947B (zh) 2023-08-15

Family

ID=72925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33773.6A Active CN111831947B (zh) 2020-07-27 2020-07-27 应用系统、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机系统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3194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1267A (zh) * 2020-12-29 2021-03-30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信用卡数据模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12983A (zh) * 2021-01-07 2021-04-06 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访问方法及系统
CN113656772A (zh) * 2021-07-26 2021-11-16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8776A (zh) * 2012-09-28 2013-02-20 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ajax技术的动态页面处理系统
US20150186994A1 (en) * 2013-12-26 2015-07-02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terminal, server and system for information registration
CN104866525A (zh) * 2015-04-13 2015-08-26 上海电力学院 一种虚拟核电站仿真教学系统与构建方法
CN108600516A (zh) * 2018-03-29 2018-09-2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采集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66006A (zh) * 2019-01-02 2019-05-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场景的显示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083616A (zh) * 2019-04-19 2019-08-02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页面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38573A (zh) * 2018-02-09 2019-08-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状态提示方法、服务器、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990736A (zh) * 2019-12-05 2020-04-10 秒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页面加载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8776A (zh) * 2012-09-28 2013-02-20 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ajax技术的动态页面处理系统
US20150186994A1 (en) * 2013-12-26 2015-07-02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terminal, server and system for information registration
CN104866525A (zh) * 2015-04-13 2015-08-26 上海电力学院 一种虚拟核电站仿真教学系统与构建方法
CN110138573A (zh) * 2018-02-09 2019-08-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状态提示方法、服务器、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600516A (zh) * 2018-03-29 2018-09-2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采集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66006A (zh) * 2019-01-02 2019-05-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场景的显示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083616A (zh) * 2019-04-19 2019-08-02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页面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90736A (zh) * 2019-12-05 2020-04-10 秒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页面加载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1267A (zh) * 2020-12-29 2021-03-30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信用卡数据模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81267B (zh) * 2020-12-29 2024-03-26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信用卡数据模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12983A (zh) * 2021-01-07 2021-04-06 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访问方法及系统
CN113656772A (zh) * 2021-07-26 2021-11-16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1947B (zh) 202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41478B2 (en) Paymen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intelligent device
CN111831947B (zh) 应用系统、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机系统和存储介质
KR102141836B1 (ko) 이중 인증
CN107464102B (zh) 一种ar设备支付系统及方法、移动vr支付方法和系统
US10165058B2 (en) Dynamic local function bin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0401630B (zh) 交易凭证的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0489195B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082560A1 (zh) 帐号注册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US11601551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rich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on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13132400B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及存储介质
JP2015531518A (ja) 電子取引情報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2598810A (zh) 一种展会入场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969437B (zh) 获得虚拟银行卡支付权限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03236002B (zh) 商家对顾客b2c信息处理设备系统及方法
CN110457619A (zh) 浏览器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198737A (zh) 基于用户状态特征的页面展示方法及其装置、系统、服务器、存储介质
CN110717782A (zh) 电子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WO201902586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CURE SERVICES
US20190005489A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securely transmitting and presenting payment card data in a web client
US11178210B2 (en) Transmission of visual content to display devices based on location detection
CN112819469B (zh) 支付方法及系统、终端、服务器、计算机系统和介质
CN111210226B (zh) 应用于支付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介质
KR20180048464A (ko) 간편 사용자 개인 정보 입력 클라우드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4240331A (zh) 报告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设备
US20150215240A1 (en) Messag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