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8419B - 一种防漏音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漏音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18419B
CN111818419B CN202010725805.8A CN202010725805A CN111818419B CN 111818419 B CN111818419 B CN 111818419B CN 202010725805 A CN202010725805 A CN 202010725805A CN 111818419 B CN111818419 B CN 1118184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hole
receiver
screen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258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18419A (zh
Inventor
彭阳
王磊
仇迁
左广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258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184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18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84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18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84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H04M1/035Improving the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by means of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housing, e.g. ribs, walls, resonating chambers or cav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公开一种防漏音电子设备,该防漏音电子设备,包括:具有容纳腔的设备本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的受话器;所述设备本体具有出音孔和消音孔;所述出音孔与所述消音孔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出音孔的内端位于所述受话器的一侧,所述消音孔的内端位于所述受话器的另一侧。能够减小电子设备中受话器泄漏的声音,增强保密性,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防漏音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漏音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具备通话功能的电子设备的设计中,尽可能的提高手持通话的受话器接收音量,以便让用户能够听清对方的声音,随着受话器性能的提升,和用户对受话器大音量的需求,目前的电子设备的受话器接收音量都设计的很大。受限于摄像头、屏幕的原因,受话器的出音位置普遍在电子设备的顶端,这样的设计方式,在受话器音量比较大时,受话器的声音向周围泄漏的比较严重,用户周围的人也能够听到用户的通话内容,即使用户将电子设备压紧耳朵,仍有较大的声音泄漏出去,缺乏隐私保护。
由于受话器的声音比较大,通话声音会扩撒到周围,导致通话内容会被距离电子设备比较近的人听到,没有保密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漏音电子设备,能够减小电子设备中受话器泄漏的声音,增强保密性,提升用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漏音电子设备,包括:具有容纳腔的设备本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的受话器;
所述设备本体具有出音孔和消音孔;
所述出音孔与所述消音孔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出音孔的内端位于所述受话器的一侧,所述消音孔的内端位于所述受话器的另一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设备本体中的容纳腔内安装受话器,设备本体具有出音孔和消音孔,出音孔的内端位于受话器的一侧,用于发出受话器内声音,而消音孔的内端位于受话器的另一侧,这时由于在受话器两侧的声音相干,其频率相同,相位相反,因此从出音孔和消音孔出来两个声音互相干涉叠加会有部分相互抵消,能够减小电子设备中受话器泄漏的声音,增强保密性,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所述设备本体包括:架体和安装在所述架体的屏幕;
当所述屏幕为一个时,所述屏幕位于所述架体的前端面;
所述出音孔与所述消音孔分别位于所述受话器的两侧、且所述出音孔位于所述前端面,所述消音孔位于与所述前端面相对的后端面。
可选地,所述设备本体包括:架体和安装在所述架体的屏幕;
当所述屏幕为两个时,两个所述屏幕分别位于所述架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
所述出音孔与所述消音孔分别位于所述受话器的两侧、且所述出音孔位于所述前端面,所述消音孔位于所述后端面。
可选地,所述受话器在所述屏幕的投影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消音孔在所述屏幕的投影。
可选地,所述受话器在所述屏幕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消音孔在所述屏幕的投影。
可选地,所述消音孔的内表面设有密封部。
可选地,所述受话器包括:振膜;沿所述后端面的延伸方向,所述消音孔的截面积为所述振膜面积的9%-11%。
可选地,所述消音孔与所述设备本体端面接触的外表面为圆滑弧面。
可选地,沿所述后端面的延伸方向,所述消音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可选地,在所述消音孔靠近所述后端面处设有防尘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漏音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漏音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漏音电子设备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漏音电子设备中的出音孔和消音孔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未设置消音孔的泄露音量的效果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漏音电子设备的泄露音量的效果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漏音电子设备中的消音孔相对于受话器的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漏音电子设备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电子设备;110-出音孔;120-消音孔;130-屏幕;140-受话器;200-摄像头;300-音量接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和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此处的电子设备1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图1和图2以手机作为电子设备100的示例示出。
从图1和图2可知,受话器140出音位置都在手机正面的顶部,是两种目前常见的两种受话器140出音的设计,一种是图1中摄像头200位于出音孔110的旁边、且两者具有一定的距离,另一种是图2中摄像头200位于出音孔110的底部、且两者相邻。
下面进行具体说明,为描述相关声音强度,采用RLR(接收响度评定值)对接收音量及泄露音量进行度量,声音越大,RLR数值越小,反之音量越小,RLR数值越大。
如图3所示,当使用者手持手机进行通话时,手机给人外耳廓一定压力,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受话器140的接收响度通常满足RLR(接收响度)<=-5dB。为了测定漏音程度,距离使用者头部50cm水平位置处设置一个音量接收装置300,当测得受话器140接收响度评定值RLR=-6.6dB时,音量接收装置300测得出音孔110泄漏出的声音的响度评定值RLRLeak=41.74dB。
如图4所示,为了将从出音孔110泄露出的声音减小,从而增加通话保密性,则在手机的背面受话器140位置附件设计消音孔120,在手机前端面出音孔110出音,从出音孔110出来的声音一部分朝向耳朵方向,为使用者听到的声音,还有一部分向周围发散,即为泄漏的声音,这里定义泄露的声音为A;后端面的消音孔120也会发出声音,定义为B,这里A和B的声音频率相同,相位相反,两者相遇会有部分相互抵消,达到减小泄漏音音量的目的。
同上测试情况,当受话器140接收响度评定值RLR=-6.6dB时,通过增加消音孔120,音量接收装置300测得的泄露声音响度评定值RLR’Leak=53.11dB,此数值与未加消音孔120时测得的泄露音量响度评定值RLRLeak=41.74dB相比,增大了11.37dB,即用户使用该手机通话,增加消音孔120后,泄露音可降低11.37dB。因此通过在手机后端面设置的消音孔120,明显减小了手机泄漏的音量,当用户使用手机时,通话内容不易被周围的人听到,从而达到增强通话保密性的目的。
具体地,在手机后端面未设置消音孔时,在手机出音孔实际漏音量如图5所示,而在手机后端面设置的消音孔120后的效果,如图6所示,在手机前端面出音孔110出音,从出音孔110出来的声音一部分朝向耳朵方向,为使用者听到的声音,还有一部分向周围发散,即为泄漏的声音,这里定义泄露的声音为A;后端面的消音孔120也会发出声音,定义为B,这里A和B的声音频率相同,相位相反,两者相遇会有部分相互抵消,达到减小泄漏音音量的目的。
如图7所示,为了使后端面的消音孔120的声音能够有效的从开孔处发出,最大程度的与前端面出音孔110的声音相遇后抵消,则受话器140在屏幕130的投影至少部分覆盖消音孔120在屏幕130的投影。具体地,为了使得消音孔120的消音的效果更好,则这里受话器140在屏幕130的投影完全覆盖消音孔120在屏幕130的投影。
关于出音孔110与受话器140、以及消音孔120与受话器140的具体位置参照图8,具体地,出音孔110和消音孔120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在手机中的零部件位置进行调整,如可以为阶梯状,或是直通状的孔道均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图6中的出音孔110和消音孔120的结构仅作为示意,在该防漏音电子设备100,包括:具有容纳腔的设备本体,以及安装在容纳腔内的受话器140;设备本体具有出音孔110和消音孔120;出音孔110与消音孔120均与容纳腔连通,出音孔110的内端位于受话器140的一侧,消音孔120的内端位于受话器140的另一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设备本体中的容纳腔内安装受话器140,设备本体具有出音孔110和消音孔120,出音孔110的内端位于受话器140的一侧,用于发出受话器140内声音,而消音孔120的内端位于受话器140的另一侧,这时由于在受话器140两侧的声音频率相同,相位相反,因此从出音孔110和消音孔120出来两个声音相遇会有部分相互抵消,能够减小电子设备100中受话器140泄漏的声音,增强保密性,提升用户体验。
作为一种示例,当手机为单屏时,设备本体包括:架体和安装在架体的屏幕130;当屏幕130为一个时,屏幕130位于架体的前端面;出音孔110与消音孔120分别位于受话器140的两侧、且出音孔110位于前端面,消音孔120位于与前端面相对的后端面。
这样在使用者手持手机进行接打电话时,由于手持手机的屏幕130为一个,则将出音孔110设置在手机的前端面位于屏幕130的一侧,且将消音孔120设置在手机的后端面背离屏幕130的一侧;这里的消音孔120的开孔位置可以后端面,但是要在手机内尽量靠近的受话器140的区域范围,优选地还是以在后端面且在受话器140的背面为最佳,即受话器140在屏幕130的投影完全覆盖消音孔120在屏幕130的投影。
具体地,出音孔110的内端位于受话器140的一侧,用于发出受话器140内声音,而消音孔120的内端位于受话器140的另一侧,这时由于在受话器140两侧的声音频率相同,相位相反,因此从出音孔110和消音孔120出来两个声音相遇会有部分相互抵消,能够减小电子设备100中受话器140泄漏的声音,增强保密性。
作为一种示例,设备本体包括:架体和安装在架体的屏幕130;当屏幕130为两个时,两个屏幕130分别位于架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出音孔110与消音孔120分别位于受话器140的两侧、且出音孔110位于前端面,消音孔120位于后端面。
这样在使用者手持手机进行接打电话时,由于手持手机的屏幕130为两个,当使用者使用后端面的屏幕130来接听电话时,此时消音孔120作为受话器140出音孔110,而出音孔110起到了消音的作用;当用户用前端面的屏幕130接听时,消音孔120起减小前端面出音孔110漏音的作用,将出音孔110设置在手机位于前端面屏幕130的一侧,且将消音孔120设置在手机的后端面的屏幕130一侧。
具体地,出音孔110的内端位于受话器140的一侧,用于发出受话器140内声音,而消音孔120的内端位于受话器140的另一侧,这时由于在受话器140两侧的声音频率相同,相位相反,因此从出音孔110和消音孔120出来两个声音相遇会有部分相互抵消,能够减小电子设备100中受话器140泄漏的声音,增强保密性。
可选地,消音孔120的内表面设有密封部。
作为一种示例,消音孔120的内表面即出声通道通过密封部进行密封,使手机后端面的声音通过此通道发出,而不会进入手机的容纳腔内,从而提高了消音孔120声音能够有效的从消音孔120处发出,最大程度的与前端面出音孔110的声音相遇后抵消。
另外,受话器140包括:振膜;沿后端面的延伸方向,消音孔120的截面积为振膜面积的9%-11%。
消音孔120的面积要足够大,作为一种示例,消音孔120的截面积为振膜面积的10%,消音孔120的截面积为6mm2,此时消音孔120的声音能够有效的从开孔处发出,与出音孔110的声音相遇后抵消。
可选地,为了尽可能的保证从消音孔120出来的有效声音,在消音孔120与设备本体端面接触的外表面为圆滑弧面。
具体地,沿后端面的延伸方向,消音孔120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或是正方形,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作为一种示例,圆形的消音孔120保证从消音孔120出来的有效声音。
并且出音孔110还需要加防尘网以防止尘土进入手机的容纳腔内,消音孔120也要在消音孔120靠近后端面处设有防尘网,加防尘网的防尘措施有效阻挡异物由此消音孔120进入手机内。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防漏音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容纳腔的设备本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的受话器;
所述设备本体具有出音孔和消音孔;
所述出音孔与所述消音孔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出音孔的内端位于所述受话器的一侧,所述消音孔的内端位于所述受话器的另一侧;
所述设备本体包括:架体和安装在所述架体的屏幕;
所述受话器在所述屏幕的投影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消音孔在所述屏幕的投影;
当所述屏幕为两个时,两个所述屏幕分别位于所述架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
所述出音孔与所述消音孔分别位于所述受话器的两侧、且所述出音孔位于所述前端面,所述消音孔位于所述后端面;
所述受话器包括:振膜;沿所述后端面的延伸方向,所述消音孔的截面积为所述振膜面积的9%-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音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受话器在所述屏幕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消音孔在所述屏幕的投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音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孔的内表面设有密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音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孔与所述设备本体端面接触的外表面为圆滑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漏音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后端面的延伸方向,所述消音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音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消音孔靠近所述后端面处设有防尘网。
CN202010725805.8A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防漏音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8184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5805.8A CN111818419B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防漏音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5805.8A CN111818419B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防漏音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8419A CN111818419A (zh) 2020-10-23
CN111818419B true CN111818419B (zh) 2022-09-30

Family

ID=72862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25805.8A Active CN111818419B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防漏音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184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4817B (zh) * 2021-04-15 2023-12-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16895U (zh) * 2010-02-08 2010-10-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音腔及电子设备
CN107454491B (zh) * 2017-07-25 2019-08-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1031163B (zh) * 2019-11-29 2021-05-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193985B (zh) * 2020-03-13 2021-06-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8419A (zh) 2020-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3048B (zh) 电子设备
JP5095835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US999256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dio playback
US6144738A (en) Telephone handset with enhanced handset/handsfree receiving and alerting audio quality
CN111031163B (zh) 电子设备
JP2006279260A (ja) 携帯端末
CN110972029B (zh) 定向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US6374120B1 (en) Acoustic guide for audio transducers
US7058366B2 (en) Wireless terminal providing sound pressure level dissipation through channeled porting of sound
CN111818419B (zh) 一种防漏音电子设备
CN114125115A (zh) 电声模组和电子设备
KR20040031663A (ko) 사운드 발생기
JP2008141694A (ja) スピーカー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携帯電話端末
JP2001230841A (ja) 携帯端末
CN220292066U (zh) 保护壳及终端系统
CN216356802U (zh)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
CN213485161U (zh) 电子设备
JPS61123388A (ja) ハンドセツト
KR100651947B1 (ko) 스피커용 덕트를 가지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CN209964291U (zh) 扬声器箱
CN1156129C (zh) 控制远程通话技术的手持装置中的声音反射的装置
KR100543617B1 (ko) 폴더형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스피커구조
JP2000232505A (ja) 受話用電気音響変換装置
CN209964290U (zh) 扬声器箱
GB2347298A (en)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case with sound channel for buzzer ring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