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93985B - 一种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193985B CN111193985B CN202010177161.3A CN202010177161A CN111193985B CN 111193985 B CN111193985 B CN 111193985B CN 202010177161 A CN202010177161 A CN 202010177161A CN 111193985 B CN111193985 B CN 11119398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ibration unit
- magnetic
- vibration
- vibrating diaphragm
- sub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H04M1/035—Improving the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by means of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housing, e.g. ribs, walls, resonating chambers or cavi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9—Arrangements of transmitters, receivers, or complete sets to prevent eavesdropping, to attenuate local noise or to prevent undesired transmission; Mouthpieces or receiv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04R9/045—Moun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04R9/063—Loudspeakers using a plurality of acoustic driv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9/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of the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covered by H04R9/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9/026—Transducers having separately controllable opposing diaphragms, e.g. for ring-tone and vo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9/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of the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covered by H04R9/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9/041—Voice coil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more than one voice coil unit on the same bobb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受话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受话器组件和移动终端,该受话器组件包括:功放;受话器,包括第一振动单元、第二振动单元以及磁路单元,第一振动单元和第二振动单元分别设置在磁路单元的相对两侧;其中,功放用于向第一振动单元和第二振动单元输出同一组音频电信号;第一振动单元和第二振动单元分别用于接收所述同一组音频电信号,并在磁路单元的磁场作用下产生相位相反的振动。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有效地避免通话内容被周围的人听见,可实现良好的通话私密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受话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受话器组件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用户对电子产品的显示性能的需求逐步提升,全面屏或超窄边框的设计己经成为当前研究的主流方向。
为了提高屏占比,移动终端的出声孔与移动终端的外壳体侧壁的距离越来越小,出声孔无法与用户的耳朵贴合。受话器所发出的声音容易向四周扩散,用户的通话内容容易被附近的人听到,通话的私密性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受话器组件和移动终端,以解决移动终端在通话过程中受话器所发出的声音容易向四周扩散,通话的私密性得不到保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受话器组件,受话器组件包括:功放;受话器,包括第一振动单元、第二振动单元以及磁路单元,第一振动单元和第二振动单元分别设置在磁路单元的相对两侧;其中,功放用于向第一振动单元和第二振动单元输出同一组音频电信号;第一振动单元和第二振动单元分别用于接收同一组音频电信号,并在磁路单元的磁场作用下产生相位相反的振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壳体组件,具有一出音孔;以及受话器组件,设置在壳体组件内部,受话器组件包括:功放,用于输出至少一组音频电信号;受话器,包括第一振动单元、第二振动单元以及磁路单元,第一振动单元和第二振动单元层分别设置在磁路单元的相对两侧,磁路单元用于接收音频电信号并根据音频电信号驱动第一振动单元和第二振动单元发生相位相反的振动;出音孔用于输出由第一振动单元和第二振动单元振动所产生的声音。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的受话器组件包括功放和受话器,其中受话器包括第一振动单元、第二振动单元以及磁路单元,且第一振动单元和所述第二振动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磁路单元的相对两侧。第一振动单元和所述第二振动单元受到磁场的安培力的作用做同步相位相反振动,第一振动单元和所述第二振动单元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分别从磁路单元的相对两侧导出到出音通道中。由于第一振动单元和第二振动单元的声波相位相反,因此,两个声波可在相遇时相互抵消,只有小部分中高频成分在出声孔附近小范围传递,进而能够有效地避免通话内容被周围的人听见,可实现良好的通话私密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受话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截面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受话器组件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受话器组件应用于移动终端。具体地,该移动终端可以是:计算机(Computer)、手机、平板电脑 (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移动上网移动终端 (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等。
请参考图1,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受话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受话器组件10包括:功放11和受话器12。受话器12包括第一振动单元21、第二振动单元22以及磁路单元23,第一振动单元21和第二振动单元22分别设置在磁路单元23的相对两侧。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其中,功放11用于向第一振动单元21和第二振动单元22输出同一组音频电信号,第一振动单元21和第二振动单元22分别用于接收同一组音频电信号,并在磁路单元23的磁场作用下产生相位相反的振动。
具体地,功放11用于接收移动终端100解码器或微控制单元处理的音频电信号,根据同一音频电信号的频率范围向第一振动单元21和第二振动单元22振动输出同一组音频电信号。第一振动单元21和第二振动单元22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相位相反,因此能在后续通过同一出音孔305出音时,第一振动单元21和第二振动单元22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的声波会在出声孔处相遇从而相互抵消。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的受话器组件10包括功放11 和受话器12,其中受话器12包括第一振动单元21、第二振动单元22 以及磁路单元23,且第一振动单元21和第二振动单元22分别设置在磁路单元23的相对两侧。第一振动单元21和第二振动单元22受到磁场的安培力的作用做同步相位相反振动,第一振动单元21和第二振动单元22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分别从磁路单元23的相对两侧导出到出音通道中。由于第一振动单元21和第二振动单元22的声波相位相反,因此,两个声波可在相遇时相互抵消,只有小部分中高频成分在出声孔附近小范围传递,进而能够有效地避免通话内容被周围的人听见,可实现良好的通话私密性。
请继续参考图1,磁路单元23包括:第一磁钢231、第一导磁板232、第二磁钢233、第二导磁板234以及第三导磁板235。
第二磁钢233为环形结构且套设在第一磁钢231外侧,第二磁钢233 与第一磁钢231间隔设置。
第二导磁板234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子段2341、第二子段 2342、第三子段2343、第四子段2344和第五子段2345。
其中,第一导磁板232设置在第一磁钢231靠近第一振动单元21 的一表面上,第三子段2343设置在第一磁钢231靠近第二振动单元22 的另一表面上。具体地,第一磁钢231的上端与第一导磁板232之间可以为粘接或焊接,第一磁钢231的下端与第三子段2343之间也可以为粘接或焊接。
其中,第一子段2341、第五子段2345设置在第二磁钢233靠近第二振动单元22的一表面上,第二子段2342、第四子段2344设置在第一磁钢231与第二磁钢233之间,第三导磁板235设置在第二磁钢233靠近第二振动单元22的另一表面上。具体地,第二磁钢233的上端与第一子段2341、第五子段2345之间可以为粘接或焊接,第二磁钢233的下端与第三导磁板235之间也可以为粘接或焊接。
请继续参考图1,第一振动单元2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振膜211和第一音圈212,第二振动单元22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振膜221和第二音圈 222,第一音圈212、第二音圈222与功放11相连。
具体地,第一音圈212可通过胶粘或者其它适合的方式固定在第一振膜211上,第二音圈222可通过胶粘或者其它适合的方式固定在第二振膜221上。功放11分别与第一音圈212、第二音圈222耦合,功放11 用于接收音频电信号,根据同一组音频电信号的频率范围向第一音圈 212、第二音圈222发出驱动信号。可以理解的,功放11向第一音圈212、第二音圈222发出驱动信号后,外部电路的电流信号从功放11流向第一音圈212、第二音圈222。
其中,第一振膜211设置在第一子段2341、第五子段2345上,且第一振膜211与第一导磁板232间隔设置,第一音圈212设置在第二子段2342、第一导磁板232以及第一磁钢231之间的第一磁间隙201中,第一音圈212受第一磁场作用力而带动第一振膜211朝向第一方向振动。
具体地,由于第二子段2342、第一导磁板232以及第一磁钢231之间形成有第一磁间隙201,在设置于第一磁间隙201的第一音圈212通过电流信号的情况下,第一音圈212受到第一磁场的安培力的作用在第一磁场内振动,由于第一音圈212与第一振膜211固定连接,进而带动第一振膜211产生第一方向的振动,这样,第一振膜211会由于振动而发声。
第二振膜221设置在第三导磁板235上,且第二振膜221与第二导磁板234间隔设置,第二音圈222设置在第二子段2342、第三导磁板 235以及第二磁钢233之间的第二磁间隙202中,第二音圈222受第二磁场作用力而带动第二振膜221朝向第二方向振动。
具体地,由于第二子段2342、第三导磁板235以及第二磁钢233之间形成有第二磁间隙202,在设置于第二磁间隙202的第二音圈222通过电流信号的情况下,第二音圈222受到第二磁场的安培力的作用在第一磁场内振动,由于第二音圈222与第二振膜221固定连接,进而带动第二振膜221产生第二方向的振动,这样,第二振膜221会由于振动而发声。
通过上述方式,第一振膜211和第二振膜221受到不同磁场的安培力的作用做同步相位相反振动,第一振膜211和第二振膜221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分别从磁路单元23的相对两侧导出到出音通道中。由于第一振膜211和第二振膜221的声波相位相反,因此,两个声波可在相遇时相互抵消,只有小部分中高频成分在出声孔附近小范围传递,进而能够有效地避免通话内容被周围的人听见,可实现良好的通话私密性。
请参考图2和3,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2的A-A截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100的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100可以是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穿戴式移动终端100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图2仅是移动终端100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移动终端100的限定,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比图2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移动终端1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数据总线等。
移动终端100包括:壳体组件30和受话器组件10,受话器组件10 设置在壳体组件30内,壳体组件30具有一出音孔305。受话器组件10 相关内容的详细说明请参见上述受话器组件10实施例部分,在此不再赘叙。
出音孔305用于输出由第一振动单元21和第二振动单元22振动所产生的声音。具体地,第一振动单元21和第二振动单元22振动产生的声音均通过出音孔305出音,因此,第一振动单元21和第二振动单元 22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的声波会在出声孔处会相遇从而相互抵消。
具体地,壳体组件30可以包括盖板31、电池盖(图未示出)以及连接盖板31和电池盖的中框32。为了增大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出音孔305可以设置在中框32的顶部,或者出音孔305设置在盖板31邻近中框32的边缘处。其中,出音孔305为圆形孔。需要说明的是,出音孔305为圆形孔。在壳体组件30上加工一个圆形孔较为容易。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出音孔305的横截面可以为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等。
第一振动单元21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的声波与第二振动单元22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的声波在出音孔305处异相相消,即为“声短路”。“声短路”与频率有关,频率越低越明显,因此,出音孔305用于输出低频音时,在垂直于出音孔305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出现极小值,从而,人耳在接听电话时,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证通话的私密性。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的受话器组件10包括功放11 和受话器12,其中受话器12包括第一振动单元21、第二振动单元22 以及磁路单元23,且第一振动单元21和第二振动单元22分别设置在磁路单元23的相对两侧。第一振动单元21和第二振动单元22受到磁场的安培力的作用做同步相位相反振动,第一振动单元21和第二振动单元22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分别从磁路单元23的相对两侧导出到出音通道中。由于第一振动单元21和第二振动单元22的声音相位相反,因此,两个声音的声波可在相遇时相互抵消,只有小部分中高频成分在出声孔附近小范围传递,进而能够有效地避免通话内容被周围的人听见,可实现良好的通话私密性。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组件30包括中框32,中框32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收纳腔301和第二收纳腔302。其中,第一振膜211设置在第一收纳腔301的顶端上,第二振膜221设置在第二收纳腔302的顶端上,第一收纳腔30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03,第二收纳腔30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04。中框32上还设有第一声音传输通道311和第二声音传输通道312,第一声音传输通道311连通第一通孔303和出音孔 305,第二声音传输通道312连通第二通孔304和出音孔305。
具体地,实际装配时,整个受话器组件10可以位于中框32的空腔内,中框32的空腔分为两部分——相对设置的第一收纳腔301和第二收纳腔302,第一振膜211可以固定安装于第一收纳腔301的侧壁和第二导磁板234之间,第一振膜211可以与第一收纳腔301相对设置;第二振膜221可以固定安装于第二收纳腔302的侧壁和第三导磁板235之间,第二振膜221可以与第二收纳腔302相对设置。这样,第一收纳腔 301的周壁、第一振膜211和磁路单元23可以围设形成第一前腔;第二收纳腔302的周壁、第二振膜221和磁路单元23可以围设形成第二前腔。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振膜211的开口端与第一收纳腔301的侧壁密封连接,第二振膜221的开口端与第二收纳腔302的侧壁密封连接,使得第一前腔与第二前腔相互隔离。
由于第一振膜211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与第二振膜221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为两个相位相反的声音,因此,当第一振膜211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依次通过第一通孔303、第一声音传输通道311传输到出音孔305,第二振膜221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依次通过第二通孔304、第二声音传输通道312传输到出音孔305时,两个声音的声波会在出声孔处会相遇从而相互抵消,只有小部分中高频成分在出声孔附近小范围传递,进而能够有效地避免通话内容被周围的人听见,可实现良好的通话私密性。
请参考图4,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100还包括与功放11连接的微控制单元13,微控制单元13用于将音频数据进行数模转换以得到音频电信号,并将音频电信号发送给功放11。
具体地,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13通过I2S总线触发功放11的控制模块,启动功放11,并通过功放11接收音频电信号,通过功放11根据同一音频电信号的频率范围向第一振动单元21和第二振动单元22振动发出驱动信号,以推动第一振动单元21和第二振动单元22相位相反的振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壳体组件,具有一出音孔;以及
受话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部,所述受话器组件包括:
功放,用于输出至少一组音频电信号;
受话器,包括第一振动单元、第二振动单元以及磁路单元,所述第一振动单元和所述第二振动单元层分别设置在所述磁路单元的相对两侧,所述磁路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音频电信号并根据所述音频电信号驱动所述第一振动单元和所述第二振动单元发生相位相反的振动,其中,所述第一振动单元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振膜和第一音圈,所述第二振动单元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振膜和第二音圈,所述第一音圈、所述第二音圈与所述功放相连,所述功放分别与所述第一音圈、所述第二音圈耦合,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受到不同磁场的安培力的作用做同步相位相反振动,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分别从磁路单元的相对两侧导出到出音通道中;
所述出音孔用于输出由第一振动单元和第二振动单元振动所产生的声音,其中,所述第一振动单元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的声波与所述第二振动单元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的声波在所述出音孔处异相相消;
其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中框,所述中框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收纳腔和第二收纳腔,其中,所述第一振膜设置在所述第一收纳腔的顶端上,所述第二振膜设置在所述第二收纳腔的顶端上;
所述第一收纳腔的周壁、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磁路单元围设形成第一前腔,所述第二收纳腔的周壁、所述第二振膜和所述磁路单元围设形成第二前腔,所述第一振膜的开口端与所述第一收纳腔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振膜的开口端与所述第二收纳腔的侧壁密封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前腔与所述第二前腔相互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单元包括:
第一磁钢;
第一导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磁钢靠近所述第一振动单元的一表面上;
第二磁钢,为环形结构且套设在所述第一磁钢外侧,所述第二磁钢与所述第一磁钢间隔设置;
第二导磁板,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子段、第二子段、第三子段、第四子段和第五子段,其中所述第一子段、所述第五子段设置在所述第二磁钢靠近所述第二振动单元的一表面上,所述第二子段、所述第四子段设置在所述第一磁钢与所述第二磁钢之间,所述第三子段设置在所述第一磁钢靠近所述第二振动单元的另一表面上;
第三导磁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磁钢靠近所述第二振动单元的另一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振膜设置在所述第一子段、所述第五子段上,且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第一导磁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音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子段、第一导磁板以及所述第一磁钢之间的第一磁间隙中,所述第一音圈受第一磁场作用力而带动所述第一振膜朝向第一方向振动;
所述第二振膜设置在所述第三导磁板上,且所述第二振膜与所述第二导磁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音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子段、第三导磁板以及所述第二磁钢之间的第二磁间隙中,所述第二音圈受第二磁场作用力而带动所述第二振膜朝向第二方向振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收纳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收纳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
所述中框上还设有第一声音传输通道和第二声音传输通道,所述第一声音传输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出音孔,所述第二声音传输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出音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与所述功放连接的微控制单元,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将音频数据进行数模转换以得到所述音频电信号,并将所述音频电信号发送给所述功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盖板、电池盖以及连接所述盖板和所述电池盖的中框,所述出音孔设置在所述中框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盖板、电池盖以及连接所述盖板和所述电池盖的中框,所述出音孔设置在所述盖板邻近所述中框的边缘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77161.3A CN111193985B (zh) | 2020-03-13 | 2020-03-13 | 一种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77161.3A CN111193985B (zh) | 2020-03-13 | 2020-03-13 | 一种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93985A CN111193985A (zh) | 2020-05-22 |
CN111193985B true CN111193985B (zh) | 2021-06-01 |
Family
ID=70710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77161.3A Active CN111193985B (zh) | 2020-03-13 | 2020-03-13 | 一种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19398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30880B (zh) * | 2019-10-31 | 2021-07-09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屏幕发声激励器及电子设备 |
CN111818419B (zh) * | 2020-07-24 | 2022-09-30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漏音电子设备 |
US20230388701A1 (en) * | 2020-10-14 | 2023-11-30 | Bose Corporation |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
CN114007173A (zh) * | 2021-11-30 | 2022-02-01 | 深圳市明悦达电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共磁场振动骨声传导扬声器、耳机及实现方法 |
CN218387855U (zh) * | 2022-06-30 | 2023-01-24 |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同轴扬声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84693A (zh) * | 2001-05-08 | 2002-12-1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扬声器及移动终端设备 |
CN109089197A (zh) * | 2018-07-27 | 2018-12-2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扬声器单体、扬声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
CN109756828A (zh) * | 2019-01-15 | 2019-05-14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40035762A (ko) * | 2001-09-11 | 2004-04-29 | 소니온키르크 에이/에스 | 2개의 진동판을 구비한 전기 음향 변환기 |
US7551749B2 (en) * | 2002-08-23 | 2009-06-23 | Bose Corporation | Baffle vibration reducing |
JP2007288767A (ja) * | 2006-03-24 | 2007-11-01 | Victor Co Of Japan Ltd | 細長スピーカユニット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CN105227719B (zh) * | 2015-10-14 | 2018-04-0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 |
US10250994B2 (en) * | 2016-03-18 | 2019-04-02 | Dolby International Ab | Force balanced micro transducer array |
CN108495244A (zh) * | 2018-05-17 | 2018-09-04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CN110708643A (zh) * | 2019-09-28 | 2020-01-17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
-
2020
- 2020-03-13 CN CN202010177161.3A patent/CN11119398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84693A (zh) * | 2001-05-08 | 2002-12-1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扬声器及移动终端设备 |
CN109089197A (zh) * | 2018-07-27 | 2018-12-2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扬声器单体、扬声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
CN109756828A (zh) * | 2019-01-15 | 2019-05-14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93985A (zh) | 2020-05-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193985B (zh) | 一种移动终端 | |
CN109151680B (zh) | 电子设备 | |
CN108882089B (zh) | 一种受话器及移动终端 | |
CN111182426A (zh) |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及复合型扬声器 | |
US7499555B1 (en) | Personal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ith acoustic stray field cancellation | |
CN102474686B (zh) | 扬声器、助听器、内耳式耳机、便携型信息处理装置以及av设备 | |
CN111988701A (zh) | 一种终端设备 | |
CN111405097B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02085300U (zh) | 放大器安装型微型扬声器 | |
CN1922917A (zh) | 具有前置放大器的传声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5967900A (zh) | 电子设备 | |
CN212278462U (zh) | 音频模组和终端 | |
CN213462312U (zh) | 发声装置模组 | |
CN211406274U (zh) |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及复合型扬声器 | |
CN105657621A (zh) | 一种扬声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 |
CN109257556B (zh) | 一种音箱组件及显示终端 | |
CN109874092A (zh) | 一种新型扬声器 | |
CN215181648U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12519077U (zh) | 电子设备 | |
CN209642956U (zh) | 一种新型扬声器 | |
CN211378063U (zh) | 一种终端 | |
GB2370180A (en) | External loudspeaker system for a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 | |
KR20010008806A (ko) | 접촉형 스피커 | |
CN115696148A (zh) | 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 |
US20240223938A1 (en) | Earphone core and earphon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