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4038A - 智能供餐方法、系统、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智能供餐方法、系统、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14038A
CN111814038A CN202010483490.0A CN202010483490A CN111814038A CN 111814038 A CN111814038 A CN 111814038A CN 202010483490 A CN202010483490 A CN 202010483490A CN 111814038 A CN111814038 A CN 1118140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eal
target
user
meal pl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834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晔
王喆
周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834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140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140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40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5Search customisation based on user profiles and personal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2Hotels or restaurant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nutrition control, e.g. di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供餐方法、系统、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对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特性分析处理,获取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从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目标餐食计划信息,并根据目标餐食计划信息确定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执行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以向用户提供目标餐食;该方法可以对不同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相应分析,并自动执行一系列指定餐食计划过程和实现智能化烹饪过程,以保证烹饪的菜品和味道可以适用于不同类人群,提高了供餐方式的智能化程度。

Description

智能供餐方法、系统、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供餐方法、系统、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餐饮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但是餐厅的用人成本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取代或者减轻餐厅服务员的工作以降低用人成本,成为餐饮行业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传统技术中,厨师将用户点餐的食材以及配比的调味品放入炒菜机器人中,通过炒菜机器人实现自动烹饪、自动出菜,然后通过送餐机器人来取代或者减轻服务器的工作给用户送餐。但是,传统的方式仍需用户耗费时间精力选餐点餐并且不能够完全保证烹饪菜品的味道,智能化程度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智能化程度的智能供餐方法、系统、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一种智能供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特性分析处理,获取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从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目标餐食计划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确定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
执行所述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以向所述用户提供目标餐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餐食定制周期;所述对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特性分析处理,获取初始餐食计划信息,包括:
对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识别处理,得到第一身份识别信息;
通过所述第一身份识别信息、用户身体状况信息库以及餐食计划库进行匹配处理,获取所述餐食定制周期对应的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第一身份识别信息、用户身体状况信息库以及餐食计划库进行匹配处理,获取所述餐食定制周期对应的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包括:
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信息与所述用户身体状况信息库中的第二身份识别信息一致时,获取所述第二身份识别信息对应的第一身体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身体属性信息,从所述餐食计划库中选择所述餐食定制周期对应的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属性信息还包括所述用户的身体检测报告以及餐食定制周期;所述对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特性分析处理,获取初始餐食计划信息,包括:
对所述用户的身体检测报告进行身体状况分析,得到所述用户对应的第三身体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身体属性信息,从所述餐食计划库中选择所述餐食定制周期对应的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属性信息还包括所述用户的餐食功能、饮食习惯特性以及餐食定制周期;所述对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特性分析处理,获取初始餐食计划信息,包括:
对所述用户的餐食功能以及所述饮食习惯特性进行饮食特性分析,得到用户饮食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饮食信息,从所述餐食计划库中选择所述餐食定制周期对应的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目标餐食计划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确定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包括:
若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符合预设用户需求,则从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
对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进行食材配料分析,得到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对应的所述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不符合所述预设用户需求,则对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进行信息修改处理,得到中间餐食计划信息;
从所述中间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执行所述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以向所述用户提供目标餐食,包括:
执行所述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以所述用户的预订方式向所述用户提供所述目标餐食。
一种智能供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分析模块,用于对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特性分析处理,获取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目标餐食计划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确定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以向所述用户提供目标餐食。
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对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特性分析处理,获取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从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目标餐食计划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确定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
执行所述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以向所述用户提供目标餐食。
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对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特性分析处理,获取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从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目标餐食计划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确定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
执行所述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以向所述用户提供目标餐食。
上述智能供餐方法中,对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特性分析处理,获取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从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目标餐食计划信息,并根据目标餐食计划信息确定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执行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以向用户提供目标餐食;该方法可以对不同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相应分析,并自动执行一系列指定餐食计划过程和实现智能化烹饪过程,以保证烹饪的菜品和味道可以适用于不同类人群,提高了供餐方式的智能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智能供餐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智能供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确定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确定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智能供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智能供餐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图1中的智能供餐系统包括:信息分析设备、终端、中央控制器以及智能厨房的智能化烹饪设备。可选的,信息分析设备可以为指纹识别器、人脸识别设备、密码验证器和/或病理分析仪等等,图1中仅示出了信息分析设备为指纹识别器。可选的,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及个人电脑等能够安装智能厨房安全控制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可选的,中央控制器可以为处理器。可选的,智能厨房不限于家庭厨房,还可以为公司食堂或者智能化的营运餐厅。可选的,智能化烹饪设备可以包括烹饪器具、油烟机、燃气灶、燃气阀、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以及气体检测传感器等。可选的,烹饪器具可以包括微波炉、电磁炉、烤箱、各种锅具以及菜品抓取设备等。可选的,终端或者信息分析设备可以接收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并将目标属性信息发送至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可以对目标属性信息进行分析,制定餐食计划,以得到对应的食谱,并将食谱发送至智能化烹饪设备,智能化烹饪设备自动执行食谱,进而得到目标餐食。可选的,智能供餐系统可以通过厨房内的智能化烹饪设备实现智能烹饪过程,得到目标餐食。可选的,中央控制器与信息分析设备、终端、智能化烹饪设备之间均可以通过无线连接进行通信。可选的,无线连接的方式可以是Wi-Fi,移动网络或蓝牙连接。在下述实施例中将具体介绍智能供餐方法的具体过程。本实施例中,实现智能供餐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智能供餐系统,下述实施例中将介绍智能供餐方法的具体过程。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供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如何根据不同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实现自动供餐的过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智能供餐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00、对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特性分析处理,获取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具体的,智能供餐系统中的中央控制器可以接收终端发送的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或者接收信息分析设备采集到的目标属性信息,然后中央控制器可以对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特性分析处理。可选的,智能供餐系统中的中央控制器可以同步接收多个终端发送的不同用户的相同目标属性信息,还可以同步接收多个终端发送的不同用户的不同目标属性信息。可选的,不同的用户可以设定相同或者不同的目标属性信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环境以及自己需求设定目标属性信息。可选的,特性分析处理可以包括用户身份特性分析处理、用户身体状况特性分析处理、餐食制定周期特性分析处理等等。可选的,目标属性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用户的身体状况检测结果、餐食制定周期、用户的用餐需求、餐食功能等信息。可选的,初始餐食计划信息可以通过列表的形式表示,可以包括针对不同用户制定的每餐食谱。
需要说明的是,中央控制器可以获取一套或多套初始餐食计划信息,并将这些初始餐食计划信息发送至终端或者信息分析设备进行显示,以供用户选择目标餐食计划信息。例如,初始餐食计划信息可以包括3月12日早餐:鸡蛋饼和粥、3月12日午餐:面条、3月12日晚餐:土豆丝和粥,除此之外,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还可以包括每餐制定的其它类型餐食信息。可选的,同一用户可以帮助同类人群定制多套相同的餐食。
步骤S2000、从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目标餐食计划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确定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
具体的,智能供餐系统中的终端或者信息分析设备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指令,并响应选择指令,从一套或多套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目标餐食计划信息,并将选择结果发送至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对目标餐食计划信息进行分析,确定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另外,智能供餐系统中的终端或者信息分析设备还可以删除一套或多套初始餐食计划信息,并且自定义餐食计划信息,然后将自定义的餐食计划信息作为目标餐食计划信息或者对一套或多套初始餐食计划信息进行更新处理,从更新后的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目标餐食计划信息。可选的,上述选择结果可以为目标餐食计划信息。
步骤S3000、执行所述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以向所述用户提供目标餐食。
具体的,智能供餐系统中的智能化烹饪设备可以按照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自动执行烹饪过程,等待目标餐食成熟后自动出餐,以向用户提供目标餐食。可选的,目标餐食可以为炒菜类、汤类、面食类、熟食类等等。可选的,餐厅可以采用邮递模式、外卖模式、自提模式将目标餐食送达用户。可选的,同一个智能供餐系统可以为多个用户提供不同的目标餐食。
上述智能供餐方法中,对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特性分析处理,获取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从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目标餐食计划信息,并根据目标餐食计划信息确定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执行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以向用户提供目标餐食;该方法可以对不同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相应分析,并自动执行一系列指定餐食计划过程和实现智能化烹饪过程,以保证烹饪的菜品和味道可以适用于不同类人群,提高了供餐方式的智能化程度以及智能化供餐方法的通用性;同时,该方法通过这一整套智能化供餐技术减少了餐厅服务员的工作,节省了餐厅的用人成本,降低用户饮食成本,并且通过智能化技术还能够缩短供餐时间。
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目标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餐食定制周期;上述步骤S1000中对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特性分析处理,获取初始餐食计划信息的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1100、对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识别处理,得到第一身份识别信息。
具体的,智能供餐系统中的信息分析设备可以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识别处理,得到第一身份识别信息。可选的,身份信息可以为用户的指纹、用户的人脸图像和用户的身份密码等等。其中,信息分析设备可以对用户的指纹进行指纹识别处理,得到用户的指纹标识信息;还可以对用户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处理,得到用户的人脸标识信息;当然,还可以对用户的身份密码进行密码验证处理,得到用户的密码标识信息。可选的,不同用户均可以有一一对应的指纹标识信息、人脸标识信和密码标识信息。可选的,指纹标识信息、人脸标识信和密码标识信息均可以表示用户的身份识别编号。
步骤S1200、通过所述第一身份识别信息、用户身体状况信息库以及餐食计划库进行匹配处理,获取所述餐食定制周期对应的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具体的,智能供餐系统中的信息分析设备可以将身份识别结果发送至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通过第一身份识别信息、用户身体状况信息库以及餐食计划库进行匹配处理,获取餐食定制周期对应的初始餐食计划信息。可选的,用户身体状况信息库以及餐食计划库均可以为通过大数据分析,预先存储在中央控制器中的信息库。可选的,用户身份状况信息库可以包括不同用户对应的第二身份识别信息,以及不同用户的身体属性信息;餐食计划库可以存储不同餐食定制周期、不同类型用户的身体属性信息以及对应用户常订餐食计划信息。可选的,第一身份识别信息和第二身份识别信息的表达形式一致;用户的身体属性信息可以表征用户的身体状况;不同类型用户可以为不同身体状况的用户。例如,用户的身体状况可以表示用户为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贫血等等患者。可选的,餐食定制周期可以表示用户根据自己的餐食需求,定制不同的餐食周期。例如,每天三餐总计三天的餐食,其中,将每天三餐总计三天可以理解为餐食定制周期;每天两顿总计一周的餐食,其中,将每天两顿总计一周可以理解为餐食定制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匹配处理可以理解为查找相同信息的过程。可选的,餐食计划库中可以存储有一套或者多套餐食定制周期对应的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其中,上述步骤S1200中通过所述第一身份识别信息、用户身体状况信息库以及餐食计划库进行匹配处理,获取所述餐食定制周期对应的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210、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信息与所述用户身体状况信息库中的第二身份识别信息一致时,获取所述第二身份识别信息对应的第一身体属性信息。
具体的,智能供餐系统中的中央控制器可以在用户身体状况信息库中存储的第二身份识别信息中,查找与第一身份识别信息一致的对应第二身份识别信息,获取第二身份识别信息对应的第一身体属性信息。可选的,用户身体状况信息库中的第二身份识别信息和第一身体属性信息是一一对应的,不同用户均有对应的第二身份识别信息和第一身体属性信息。
步骤S1220、根据所述第一身体属性信息,从所述餐食计划库中选择所述餐食定制周期对应的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具体的,智能供餐系统中的中央控制器可以从餐食计划库存储的身体属性信息中,查找与第一身体属性信息相同的对应身体属性信息,将与该身体属性信息对应的餐食定制周期对应的所有餐食计划信息作为初始餐食计划信息。其中,与该身体属性信息对应的餐食定制周期对应的餐食计划信息可以为一套或者多套。可选的,中央控制器还可以将初始餐食计划信息自动发送至终端或者信息分析设备进行显示,以供用户便利地根据自己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一套餐食计划信息。可选的,餐食计划库可以为免费的信息库,还可以为用户付费私人定制的信息库。
上述智能供餐方法中,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识别处理,以获取初始餐食计划信息,进而通过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以实现智能化烹饪过程,以保证智能化的餐食可以适用于不同类人群,提高了供餐方式的智能化程度以及智能化供餐方法的通用性,并且通过智能化技术还能够缩短供餐时间。
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目标属性信息还包括所述用户的身体检测报告以及餐食定制周期;上述步骤S1000中对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特性分析处理,获取初始餐食计划信息的过程,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1300、对所述用户的身体检测报告进行身体状况分析,得到所述用户对应的第三身体属性信息。
具体的,智能供餐系统中的信息分析设备可以对用户的身体检测报告进行身体状况智能化分析,以确定用户对应的第三身体属性信息。可选的,身体检测报告可以为用户的体检报告或者病理检测报告。可选的,第三身体属性信息与第二身体属性信息,只是第二身体属性信息是通过大数据分析预先存储的信息,而第三身体属性信息是实时检测到的信息。
步骤S1400、根据所述第三身体属性信息,从所述餐食计划库中选择所述餐食定制周期对应的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具体的,智能供餐系统中的信息分析设备可以将第三身体属性信息发送至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从餐食计划库存储的身体属性信息中,查找与第三身体属性信息相同的对应身体属性信息,将与该身体属性信息对应的餐食定制周期对应的所有餐食计划信息作为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属性信息还包括所述用户的餐食功能、饮食习惯特性以及餐食定制周期;上述步骤S1000中对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特性分析处理,获取初始餐食计划信息的过程,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1500、对所述用户的餐食功能以及所述饮食习惯特性进行饮食特性分析,得到用户饮食信息。
具体的,智能供餐系统中的信息分析设备可以对用户的餐食功能和饮食习惯特性进行饮食特性分析,得到用户饮食信息。可选的,饮食特性分析可以为一种对用户的餐食功能和饮食习惯特性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可选的,餐食功能可以表征用户饮食的目的或者效果。例如,餐食功能可以为健身、减肥、营养、调理等。可选的,饮食习惯特性可以为用户的饮食喜好,如酸甜苦辣咸。可选的,不同地域的用户对应的饮食习惯特性可以不同,如四川人好辣、山西人好酸等等。可选的,用户饮食信息可以为不同用户当前需求的饮食信息,用户饮食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的饮食习惯特性信息。
步骤S1600、根据所述用户饮食信息,从所述餐食计划库中选择所述餐食定制周期对应的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具体的,上述餐食计划库中还可以包括用户饮食信息。可选的,智能供餐系统中的信息分析设备可以根据用户饮食信息,从餐食计划库中查找一致的饮食信息,并将该饮食信息对应的餐食定制周期对应的所有餐食计划信息作为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上述智能供餐方法中,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识别处理,以获取初始餐食计划信息,进而通过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以实现智能化烹饪过程,以保证智能化的餐食可以适用于不同类人群,提高了供餐方式的智能化程度以及智能化供餐方法的通用性,并且通过智能化技术还能够缩短供餐时间。
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上述步骤S2000中从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目标餐食计划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确定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的过程,如图3所示,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2100、若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符合预设用户需求,则从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
具体的,预设用户需求可以为用户预期的餐食需求。例如,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有一套餐食计划信息包括土豆丝、水煮肉片、西红柿炒蛋,另外一套餐食计划信息包括土豆丝、香菇炒青菜、水煮肉片,这两套餐食计划信息中包含的炒菜正好是用户喜好的餐食,此时,表征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至少有一套餐食计划信息符合预设用户需求。可选的,智能供餐系统中的终端或者信息分析设备可以将初始餐食计划信息显示输出,以供用户确定初始餐食计划信息符合预设用户需求,然后用户可以从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一套自己预期的餐食计划信息作为目标餐食计划信息,此时,终端或者信息分析设备可以接收用户的选择指令,并响应选择指令,并将选择结果发送至中央控制器。可选的,餐食计划信息可以理解为菜谱。
步骤S2200、对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进行食材配料分析,得到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对应的所述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
具体的,智能供餐系统中的中央控制器可以对目标餐食计划信息进行食材配料智能化分析,得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对应的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也就是,中央控制器可以对菜谱进行分析,以得到菜谱对应的食材比例以及配料比例信息。另外,智能供餐系统中的中央控制器可以对目标餐食计划信息进行食材配料智能化分析,并且综合考虑用户饮食信息,确定目标餐食计划信息对应的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以能够烹饪的餐食适用于不同类的人群。
其中,上述步骤S2000中从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目标餐食计划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确定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的过程,如图4所示,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300、若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不符合所述预设用户需求,则对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进行信息修改处理,得到中间餐食计划信息。
例如,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有一套餐食计划信息包括土豆丝、水煮肉片、西红柿炒蛋,但是,水煮肉片不是用户期望的餐食,此时,用户可以对该餐食计划信息中的水煮肉片进行修改,改成自己期望的餐食。可选的,该项修改服务可以为智能供餐系统提供的免费服务,还可以为用户需要付费后才能进行修改的付费服务。可选的,付费方式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或淘宝等通道进行,并且用户在实现智能供餐方法前可以预先进行付费操作,以免智能供餐方法实现过程中让用户付费,而降低用户体验。可选的,中间餐食计划信息可以为用户预期的餐食计划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不符合所述预设用户需求时,用户可以修改初始餐食计划信息,此时,终端或者信息分析设备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修改指令,然后将修改指令发送至中央控制器。可选的,信息修改处理可以理解为对餐食计划信息中的菜谱进行修改的过程。另外,用户可以在执行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之前,均可以进行信息修改处理;用户可以通过语音输入的方式向中央控制器输入语音信息,以识别该语音信息,并将识别结果发送至终端或者信息分析设备,进而实现信息修改处理。
步骤S2400、从所述中间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
具体的,终端或者信息分析设备可以接收用户的选择指令,并响应选择指令,从中间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一套预期的目标餐食计划信息,并将选择结果发送至中央控制器。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3000中执行所述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以向所述用户提供目标餐食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执行所述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以所述用户的预订方式向所述用户提供所述目标餐食。
具体的,智能供餐系统中的菜品抓取设备可以接收到中央控制器发送的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菜品抓取设备可以依次按照比例抓取目标食材以及目标配料,并放入智能化烹饪设备中的烹饪器具中,等菜品抓取设备抓取结束后,可以向智能化烹饪设备发送烹饪操作指令,智能化烹饪设备可以响应烹饪操作指令,通过智能化烹饪设备进行自动烹饪操作,等待餐食成熟后,可以自动出餐,以用户的预订方式向用户提供目标餐食。在本实施例中,目标餐食大多数为热餐,因此,用户的预订方式可以为外卖模式或者自提模式;该预订方式可以为用户预先下单时的预订方式。
上述智能供餐方法中,该方法可以对不同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相应分析,并自动执行一系列指定餐食计划过程和实现智能化烹饪过程,以保证烹饪的菜品和味道可以适用于不同类人群,提高了供餐方式的智能化程度以及智能化供餐方法的通用性;同时,该方法通过这一整套智能化供餐技术减少了餐厅服务员的工作,节省了餐厅的用人成本,降低用户饮食成本,并且通过智能化技术还能够缩短供餐时间。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4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4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供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分析模块11、确定模块12以及执行模块13。
具体的,所述分析模块11,用于对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特性分析处理,获取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12,用于从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目标餐食计划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确定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
所述执行模块13,用于执行所述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以向所述用户提供目标餐食。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供餐系统,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餐食定制周期;所述分析模块11包括身份识别单元和匹配单元。
具体的,所述身份识别单元,用于对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识别处理,得到第一身份识别信息;
所述匹配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身份识别信息、用户身体状况信息库以及餐食计划库进行匹配处理,获取所述餐食定制周期对应的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供餐系统,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匹配单元包括:获取子单元和选择子单元。
具体的,所述获取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信息与所述用户身体状况信息库中的第二身份识别信息一致时,获取所述第二身份识别信息对应的第一身体属性信息;
所述选择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身体属性信息,从所述餐食计划库中选择所述餐食定制周期对应的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供餐系统,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属性信息还包括所述用户的身体检测报告以及餐食定制周期;所述分析模块11还包括:身体状况分析单元以及第一选择单元。
具体的,所述身体状况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用户的身体检测报告进行身体状况分析,得到所述用户对应的第三身体属性信息;
所述第一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身体属性信息,从所述餐食计划库中选择所述餐食定制周期对应的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供餐系统,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属性信息还包括所述用户的餐食功能、饮食习惯特性以及餐食定制周期;所述分析模块11还包括:饮食特性分析单元以及第二选择单元。
具体的,所述饮食特性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用户的餐食功能以及所述饮食习惯特性进行饮食特性分析,得到用户饮食信息;
所述第二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饮食信息,从所述餐食计划库中选择所述餐食定制周期对应的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供餐系统,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12包括第三选择单元以及食材配料分析单元。
具体的,所述第三选择单元,用于若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符合预设用户需求,则从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
所述食材配料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进行食材配料分析,得到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对应的所述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供餐系统,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12还包括信息修改单元以及第四选择单元。
具体的,所述信息修改单元,用于当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不符合所述预设用户需求时,对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进行信息修改处理,得到中间餐食计划信息;
所述第四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中间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供餐系统,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执行模块13具体用于执行所述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以所述用户的预订方式向所述用户提供所述目标餐食。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供餐系统,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关于智能供餐系统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智能供餐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智能供餐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终端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终端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6所示。该终端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终端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终端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终端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智能供餐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终端的限定,具体的终端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对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特性分析处理,获取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从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目标餐食计划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确定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
执行所述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以向所述用户提供目标餐食。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对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特性分析处理,获取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从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目标餐食计划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确定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
执行所述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以向所述用户提供目标餐食。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智能供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特性分析处理,获取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从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目标餐食计划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确定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
执行所述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以向所述用户提供目标餐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餐食定制周期;所述对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特性分析处理,获取初始餐食计划信息,包括:
对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识别处理,得到第一身份识别信息;
通过所述第一身份识别信息、用户身体状况信息库以及餐食计划库进行匹配处理,获取所述餐食定制周期对应的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身份识别信息、用户身体状况信息库以及餐食计划库进行匹配处理,获取所述餐食定制周期对应的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包括:
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信息与所述用户身体状况信息库中的第二身份识别信息一致时,获取所述第二身份识别信息对应的第一身体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身体属性信息,从所述餐食计划库中选择所述餐食定制周期对应的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属性信息还包括所述用户的身体检测报告以及餐食定制周期;所述对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特性分析处理,获取初始餐食计划信息,包括:
对所述用户的身体检测报告进行身体状况分析,得到所述用户对应的第三身体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身体属性信息,从所述餐食计划库中选择所述餐食定制周期对应的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属性信息还包括所述用户的餐食功能、饮食习惯特性以及餐食定制周期;所述对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特性分析处理,获取初始餐食计划信息,包括:
对所述用户的餐食功能以及所述饮食习惯特性进行饮食特性分析,得到用户饮食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饮食信息,从所述餐食计划库中选择所述餐食定制周期对应的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目标餐食计划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确定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包括:
若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符合预设用户需求,则从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
对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进行食材配料分析,得到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对应的所述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不符合所述预设用户需求,则对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进行信息修改处理,得到中间餐食计划信息;
从所述中间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所述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以向所述用户提供目标餐食,包括:
执行所述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以所述用户的预订方式向所述用户提供所述目标餐食。
9.一种智能供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分析模块,用于对用户的目标属性信息进行特性分析处理,获取初始餐食计划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初始餐食计划信息中选择目标餐食计划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餐食计划信息确定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目标食材配料比例信息,以向所述用户提供目标餐食。
10.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1.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483490.0A 2020-06-01 2020-06-01 智能供餐方法、系统、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8140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3490.0A CN111814038A (zh) 2020-06-01 2020-06-01 智能供餐方法、系统、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3490.0A CN111814038A (zh) 2020-06-01 2020-06-01 智能供餐方法、系统、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4038A true CN111814038A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48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83490.0A Pending CN111814038A (zh) 2020-06-01 2020-06-01 智能供餐方法、系统、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1403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7784A (zh) * 2021-02-03 2021-05-25 贵州科测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中小学生体检大数据分析管理系统
CN113220995A (zh) * 2021-05-08 2021-08-06 东莞市酱工智慧膳食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菜品制作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7784A (zh) * 2021-02-03 2021-05-25 贵州科测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中小学生体检大数据分析管理系统
CN113220995A (zh) * 2021-05-08 2021-08-06 东莞市酱工智慧膳食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菜品制作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92394B2 (en) Systems, articles and methods related to providing customized cooking instruction
CN109636550A (zh) 一种diy智能烹饪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100198605A1 (en) Method for Structuring Balanced and Varied Meals
JP7018279B2 (ja) 代替レシピ提示装置、代替レシピ提示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データ構造
CN110688568A (zh) 一种菜谱的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07560310A (zh) 食品管理方法、智能冰箱及存储介质
KR101552339B1 (ko) 피드백이 가능한 맞춤형 식단 및 식재료 구매 서비스 장치 및 방법
US2013026299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nu and Shopping List Creation
CN111814038A (zh) 智能供餐方法、系统、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US20160098942A1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Low-Waste Personalized Meal Plans within a Budget
CN104112217A (zh) 一种口味选择信息的标示方法及应用方法
CN110459295A (zh) 一种健康饮食管理方法
CN111812989A (zh) 食材加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492861A (zh) 精准饮食提醒系统与方法
JP2019133512A (ja) レシピ情報提供装置、レシピ情報提供方法およびレシピ情報提供プログラム
US2003011524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orting eating habits
JP2003248725A (ja) 食生活支援方法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
CN108634798A (zh) 一种厨房做菜指导方法及系统
WO2011037221A1 (ja) 献立決定支援装置、献立決定支援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献立決定支援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US20040230609A1 (en) Menu generation plan
CN112394149A (zh) 食材成熟度检测提示的方法及装置、厨电设备
CN115453902A (zh) 用于进行烹饪控制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3378042B (zh) 基于空调的点餐方法、装置和智能空调
CN114749095B (zh) 配料方法、配料机及存储介质
AU2018101065A4 (en) Pasta Method - A world-first new business process concept that enables customers to choose their own raw pasta ingredients and have it made 'fresh-to-ord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