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04548B - 新型抗静电编织材料制造工艺 - Google Patents

新型抗静电编织材料制造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04548B
CN111804548B CN202010634659.8A CN202010634659A CN111804548B CN 111804548 B CN111804548 B CN 111804548B CN 202010634659 A CN202010634659 A CN 202010634659A CN 111804548 B CN111804548 B CN 1118045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conveying
rack
dissipation layer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346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04548A (zh
Inventor
许生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iff Flexible Packaging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iff Flexible Packaging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iff Flexible Packaging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iff Flexible Packaging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3465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045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04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45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045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45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5/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 B05D5/12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to obtain a coating with specific electr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3/00Machines or plant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of objects or other work by spraying,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5B1/00 - B05B11/00
    • B05B13/02Means for supporting work;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pray heads; Adaptation or arrangement of means for feeding work
    • B05B13/0221Means for supporting work;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pray heads; Adaptation or arrangement of means for feeding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moving or conveying the objects or other work, e.g. conveyor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6/00Spray booths
    • B05B16/20Arrangements for spraying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operations, e.g. drying; Arrangements enabling a combination of spraying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4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gases
    • B05D3/0406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gases the gas being air
    • B05D3/0413Heating with air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抗静电编织材料制造工艺,其涉及抗静电编织材料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编织袋需要接地才可以进行静电导走的问题;本申请的抗静电编织材料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布料拉平:以布料端壁为受力点,沿水平方向拉平布料,布料喷膜部位无褶皱;静电消散层喷涂:将布料以拉平状态通过喷膜部,对布料进行喷涂静电消散层;静电消散层干燥:将布料以拉平状态通过干燥部,对布料上的静电消散层进行干燥,最后下料得到抗静电编织材料;布料拉平、静电消散层喷涂和静电消散层干燥步骤在紧布喷膜机中进行。本申请可以在布料表面均匀涂覆一层静电消散层,使得形成的抗静电编织材料,在不接地的情况下,也具有良好的静电疏散和防静电的效果。

Description

新型抗静电编织材料制造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静电编织材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抗静电编织材料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在化工原料的输送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化工原料放入到容器中,其中编织袋是常用的一种容器,但是由于化工原料大多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而且编织袋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因此,化工原料很容易发生燃烧和爆炸等危险,因此必须对编织袋进行抗静电处理。
现有的一种编织袋,是将导电丝编织在袋体布料和吊带中,并结合导电膜的使用,通过导电丝的接地而起到导电作用,从而将编织袋上的静电导走。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编织袋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要接地使用,对客户的设备和运输要求都比较高,使用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新型抗静电编织材料制造工艺,可以在布料表面均匀涂覆一层静电消散层,使得形成的抗静电编织材料,在不接地的情况下,也具有良好的静电疏散和防静电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抗静电编织材料制造工艺,所述抗静电编织材料包括布料和涂覆在布料一侧的静电消散层;
所述抗静电编织材料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布料拉平:以布料端壁为受力点,沿水平方向拉平布料,布料喷膜部位无褶皱;
静电消散层喷涂:将布料以拉平状态通过喷膜部,对布料进行喷涂静电消散层;
静电消散层干燥:将布料以拉平状态通过干燥部,对布料上的静电消散层进行干燥,最后下料得到抗静电编织材料;
所述布料拉平、静电消散层喷涂和静电消散层干燥步骤在紧布喷膜机中进行。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静电消散层可以将静电直接疏散到空气中,从而使得本申请的抗静电编织材料在不接地的情况下,也具有良好的静电疏散和防静电的效果;而且静电消散层直接涂覆在布料上,制备十分简单;同时本申请在对抗静电编织材料制造工艺中,预先将布料拉平,可以使得静电消散层可以均匀地涂覆在布料上;而且在静电消散层的干燥过程中,布料依然处于拉平状态,从而抗静电编织材料可以得到均匀地干燥,使得得到的抗静电编织材料各部分的性能均一;从而本申请可以在布料表面均匀涂覆一层静电消散层,使得形成的抗静电编织材料,在不接地的情况下,也具有良好的静电疏散和防静电的效果。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布喷膜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传送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的拉平机构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喷涂静电消散层的喷膜机构和用于对静电消散层进行干燥的干燥机构,所述喷膜机构沿输料方向位于干燥机构后方;所述拉平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垂直于输料方向两侧的拉平走轨、沿传送机构传送方向滑移设置拉平走轨上的承托平台以及设置在承托平台上的收压组件,所述承托平台的上表面与传送机构的输送平面齐平,所述承托平台包括起始平台和收尾平台,所述收尾平台位于起始平台靠近机架上料端的一侧,所述拉平走轨上设置有驱动承托平台滑移的驱动件。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传送机构将布料转送至机架上后,布料首先被拉平机构拉平,然后在传送机构的传送作用下,因此经过喷膜机构和干燥机构,从而在布料上均匀地涂覆上静电消散层,得到抗静电编织材料;在拉平机构的工作过程中,传送机构将布料传送到机架上后,布料的端壁会落在承托平台上,从而收压组件可以在垂直于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上,将布料拉平;同时,驱动件驱动承托平台在拉平走轨上滑移,即可配合传送机构,利用驱动件与传送机构件的速度差,在沿传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上,对布料进行沿传送机构输送方向上的拉平,从而在布料进入喷膜机构前,布料得以被拉平,最后在驱动件和传送机构的驱动作用下,拉平的布料可以依次进入到喷膜机构和干燥机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传送走带和转动设置在机架进料端的初压传送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传送走带传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传送走带的上表面形成输送平面,所述初压传送辊有两个且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初压传送辊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两所述初压传送辊的相对侧壁形成传送腔。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初压传送辊可以实现对布料的上料驱动,传送走带实现对布料在喷膜整体过程中的输送;同时,由于两个初压传送辊压着布料而对布料进行传送,因此在布料落在起始平台上后,收压组件对布料进行垂直于传送走带输送方向的拉平的同时,驱动件带动起始平台以快于传送走带和初压传送辊传送速度的速度移动,从而可以在沿传送走带的输送方向对布料进行拉平;最后布料尾端从初压传送辊上传出而落在收尾平台上,收尾平台上的收压组件对布料的尾端进行拉平,同时利用收尾平台和起始平台的速度差,在传送走带的传送方向上对布料进行二次拉平,最后起始平台和收尾平台配合传送走带的速度,即可对充分拉平的布料进行平稳传送。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压组件包括支杆、架板、收压辊和压紧磨层,所述承托平台上表面凹陷设置有收压弧槽,所述收压弧槽的轴线沿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延伸,所述支杆设置在承托平台位于收压弧槽远离传送走带的一侧,所述架板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支杆上,所述支杆上设置有驱动架板滑移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收压辊转动设置在架板下方,所述收压辊与收压弧槽相对,所述压紧磨层设置在收压辊的周壁上,所述架板上还设置有驱动收压辊转动的收转驱使件。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布料被依次传送到收尾平台和起始平台上后,布料的端壁与收压弧槽相对,此时起始平台上的收压辊会朝向收压弧槽移动,从而将布料的端壁压在收压弧槽上;同时由于压紧磨层的存在,布料与收压辊之间的摩擦力要大于布料与收压弧槽槽壁间的摩擦力,此时收转驱使件转动收压辊,收压辊即可带动布料远离传送走带中部位置移动一定的距离,从而布料在垂于传送走带传送的方向上被拉平;而且由于起始平台在对布料进行拉平的时候,布料尾端未离开初压传送辊,收尾平台也未开始工作,此时起始平台与初始传送辊之间的速度差,即可沿传送走带传送的方向对布料进行拉平;最后布料的尾端落在收尾平台上,收尾平台上的收压辊对布料的尾端进行拉平,并且利用收尾平台和起始平台的速度差,在传送走带的传送方向上对布料进行二次拉平,最后起始平台和收尾平台调节至与传送走带相同的传送速度,即可对布料进行平稳传送。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压辊的轴向一端通过连杆转动设置在架板上,所述收转驱使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收压辊远离连杆一端的摩擦杆和套设在摩擦杆远离收压辊一端的摩擦套,所述摩擦套通过连板转动设置在架板上,所述连板上设置有驱动摩擦套转动的第四驱动装置,所述摩擦套与摩擦杆端壁相对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移动感应器,所述移动感应器通过自动控制器控制第四驱动装置工作。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初始阶段时,收压辊与布料之间的摩擦力小于摩擦套与摩擦杆之间的摩擦力,摩擦套和摩擦杆不会相对移动,从而第四驱动装置可以通过摩擦套和摩擦杆带动收压辊转动;而当布料被拉平后,收压辊与布料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摩擦套与摩擦杆之间的摩擦力,此时摩擦杆与摩擦套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移动感应器即可而将信号传给自动控制器,自动控制器停止第四驱动装置的工作,从而不会对布料造成过度拉平,减少布料的损坏。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压弧槽的周向两端转动设置有防磨辊,所述收压弧槽的弧形周壁上设置有减阻层。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防磨辊和减阻层可以减少对布料的磨损的同时;可以相对减少布料与收压弧槽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布料和收压辊之间的摩擦力与布料和收压弧槽之间的摩擦力差值更大,从而收压辊可以更为稳定地带动布料移动,使得布料快速拉平。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磨层和收压辊之间设置有魔术贴。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压紧磨层与收压辊之间的便捷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根据布料的质地更换合适的压紧磨层。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膜机构包括架设在机架上方的喷膜架、设置在喷膜架上的喷头、连接在喷头进料端的喷管以及连接在喷管远离喷头一端的原料箱,所述原料箱与喷管之间设置有压力泵。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喷膜架架设在机架上方,从而不会影响到承托平台的移动,从而给布料在经过喷膜架的时候,原料箱中的涂料可以在压力泵的动力作用下,经由喷管和喷头顺利喷涂在布料表面上,在布料上形成静电消散层。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干燥机构包括架设在机架上方的干燥架、相对设置在干燥架下表面的若干导风板以及设置在干燥架上的热风机,所述导风板沿传送机构的输料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热风机位于相邻两导风板之间。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干燥架架设在机架的上方,从而不会影响到承托平台的移动;在布料经过干燥架的时候,在导风板的导向作用下,热风机吹出的热风可以均匀地吹到布料上,从而可以对布料上的静电消散层进行干燥。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的出料端设置有倾斜导料板,所述倾斜导料板上方设置有出料导辊,所述倾斜导料板上设置有驱动出料导辊转动的第五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静电消散层干燥后,形成的抗静电编织材料被移动到机架的出料端,此时拉平机构接触对布料的拉平;从而在传送走带和出料导辊的配合下,抗静电编织材料可以沿着倾斜导料板而得以下料。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在布料表面涂覆了一层静电消散层,静电消散层可以将静电直接疏散到空气中,从而使得本申请的抗静电编织材料在不接地得情况下,也具有良好的静电疏散和防静电的效果;
2.本申请在对抗静电编织材料制造工艺中,预先将布料拉平,可以使得静电消散层可以均匀地涂覆在布料上;而且在静电消散层的干燥过程中,布料依然处于拉平状态,从而抗静电编织材料可以得到均匀地干燥,使得得到的抗静电编织材料各部分的性能均一;
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紧布喷膜机,可以在对布料进行静电消散层的喷涂和干燥过程中,使得布料以平整的状态经过喷膜机构和干燥机构,使得静电消散层均匀地涂覆在布料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编织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紧布喷膜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以体现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喷膜机构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用以体现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干燥机构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用以体现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拉平机构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用以体现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拉平机构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用以体现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倾斜导料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传送机构;21、传送走带;211、第一驱动装置;212、输送平面;22、初压传送辊;221、第二驱动装置;222、传送腔;3、拉平机构;31、拉平走轨;32、承托平台;321、起始平台;322、收尾平台;323、驱动件;33、收压组件;331、支杆;332、架板;3321、第三驱动装置;333、收压辊;3331、收压弧槽;3332、防磨辊;3333、减阻层;334、压紧磨层;3341、魔术贴;335、收转驱使件;3351、摩擦杆;3352、摩擦套;3353、连杆;3354、连板;3355、第四驱动装置;3356、移动感应器;4、喷膜机构;41、喷膜架;42、喷头;43、喷管;44、原料箱;45、压力泵;5、干燥机构;51、干燥架;52、导风板;53、热风机;6、倾斜导料板;61、出料导辊;611、第五驱动装置;7、布料;8、静电消散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新型抗静电编织材料制造工艺的紧布喷膜机,如图1所示,其中,本申请生产的抗静电编织材料包括布料7和涂覆在布料7一侧的静电消散层8,紧布喷膜机即用来在布料7上涂覆一层静电消散层8。
如图2所示,紧布喷膜机主要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传送机构2、设置在机架1上的拉平机构3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喷膜机构4和干燥机构5,喷膜机构4用于在布料7上涂覆静电消散层8,干燥机构5用于对涂覆好的静电消散层8进行干燥,传送机构2即可用来输送布料7,传送机构2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传输布料7;而且喷膜机构4沿传送机构2的输料方向位于干燥机构5后方;同时拉平机构3可以在布料7进入喷膜机构4前,将布料7拉平,减少布料7的褶皱,使得布料7平整地进入到喷膜机构4和干燥机构5中,从而静电消散层8均匀地涂覆在布料7上,形成本申请的抗静电编织材料。
如图2所示,传送机构2则包括转动在机架1上的传送走带21和转动设置在机架1进料端的初压传送辊22,传送走带21成闭环设置,传送走带21的上表面形成输送平面212,而且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传送走带21传动的第一驱动装置211,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装置211为传送辊和驱动电机;初压传送辊22有两个且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而且两初压传送辊22的相对侧壁形成传送腔222,传送腔222的底壁与输送平面212齐平;同时,机架1上有驱动初压传送辊22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221,本实施例的第二驱动装置221为驱动电机和皮带,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装置221驱动下方的初压传送辊22转动。第二驱动装置221驱动初压传送辊22转动,即可将布料7送入机架1的传送走带21上,然后布料7中部落在传送走带21上,在第一驱动装置211的驱动作用下,传送走带21即可带动布料7移动;而且本实施例中,传送走带21和初压传送辊22的传送速度相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喷膜机构4主要包括架设在机架1上方的喷膜架41、安装在喷膜架41上的若干喷头42,若干喷头42沿机架1的宽度方向排列,喷膜机构4还包括连接在喷头42进料端的喷管43以及连接在喷管43远离喷头42一端的原料箱44,同时原料箱44与喷管43之间安装有压力泵45。布料7在传送机构2的传送下以及拉平机构3的拉平作用下,可以以平整地状态经过喷膜架41的下方,此过程中,在压力泵45的动力作用下,原料箱44中的涂料即可进入到喷管43中,然后涂料经由喷头42喷出,即可在布料7上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静电消散层8。
如图4所示,干燥机构5主要包括架设在机架1上方的干燥架51,干燥架51沿传送机构2的转动方向位于喷膜架41的前方,干燥机构5还包括一体连接在干燥架51下表面的四个导风板52,四个导风板52沿机架1长度方向相对设置,从而形成了三个导风腔,干燥机构5还包适安装干燥架51上的若干热风机53,而且热风机53的出风口与导风腔相对。在布料7上涂覆上静电消散层8之后,布料7继续以平整的状态经过干燥架51下方,此过程中,热风机53吹出的热风在导风板52的导向作用下,均匀地吹向布料7,从而静电消散层8得以干燥,形成本申请的抗静电编织材料。
如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拉平机构3主要包括设置在机架1宽度方向两侧的拉平走轨31,本实施例中的拉平走轨31成闭环腰型,而且拉平走轨31上方轨道为喷膜过程中的主要轨道,拉平机构3还包括滑移设置拉平走轨31上的承托平台32以及安装在承托平台32上的收压组件33,在本实施例中,承托平台32有两组且分别位于机架1的宽度方向两侧,而且承托平台32的上表面与传送机构2的输送平面212齐平;同时,每组承托平台32包括一个起始平台321和一个收尾平台322,收尾平台322位于起始平台321靠近机架1上料端的一侧;拉平走轨31上还滑移设置有驱动承托平台32滑移的驱动件323,驱动件323与承托平台32底端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抵件为电动小车。初始状态时,起始平台321和收尾平台322均移动到机架1的上料端,然后布料7在初压传送辊22的传送作用下,进入到传送走带21上的同时,布料7的端壁会逐渐移动到起始平台321上,此时起始平台321上的收压组件33对布料7的首端进行沿机架1宽度方向上的拉平,同时,起始平台321上的驱动件323以大于传送走带21的传送速度移动,配合初压传送辊22与布料7的夹持,布料7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被拉平;当布料7的尾端移动到传送走带21和收尾平台322上后,收尾平台322上的收压组件33对布料7的尾端进行沿机架1宽度方向上的拉平,同时,收尾平台322初始状态的速度与传送走带21相同,直至布料7沿机架1长度方向被二次拉平,收尾平台322和起始平台321的滑移速度调节至与传送走带21的传送速度相同,此时布料7以平整状态稳定地朝向喷膜架41移动;并且在布料7在机架1的下料端后,相应的收尾平台322和起始平台321解除对布料7的拉平,形成的抗静电编织材料顺利下料,收尾平台322和起始平台321也可以沿着拉平走轨31下方的轨道回到机架1的上料端。
如图5和图6所示,承托平台32上表面凹陷设置有收压弧槽3331,收压弧槽3331的轴线沿机架1长度方向延伸,收压组件33主要包括一体连接在承托平台32上表面的支杆331,支杆331位于收压弧槽3331远离传送走带21的一侧,收压组件33还包括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支杆331上的架板332、转动设置在架板332下方的收压辊333以及包裹在收压辊333圆周壁上的压紧磨层334,压紧磨层334与收压辊333之间安装有魔术贴3341,收压辊333与收压弧槽3331相对;同时支杆331上设置有驱动架板332滑移的第三驱动装置3321(驱动气缸),而且架板332位于收压辊333的轴向一端一体连接有连杆3353,收压辊333的轴向一端转动设置在连杆3353端壁上,而且架板332位于收压辊333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板3354,连板3354与收压辊333远离连杆3353的一端设置有收转驱使件335。在布料7移动到起始平台321或者收尾平台322上的时候,布料7的端部会覆盖在收压弧槽3331的位置,此时第三驱动装置3321驱动收压辊333下移,即可将布料7的端壁压在收压弧槽3331中,然后收转驱使件335会驱动收压辊333转动,利用压紧磨层334与布料7之间的摩擦力,收压辊333带动布料7转动,布料7的端壁即可远离传送走带21移动,从而使得布料7沿机架1的宽度方向拉平。
如图5和图6所示,为了减小布料7的磨损,同时为了使得布料7端壁跟随收压辊333稳定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收压弧槽3331的周向两端转动设置有防磨辊3332,收压弧槽3331的弧形周壁上还粘附有减阻层3333。防磨辊3332和减阻层3333都可以减小布料7与收压弧槽3331之间的摩擦力,减少布料7与收压弧槽3331之间的摩擦力的同时,可以使得收压辊333带动布料7端壁更加稳定地远离传送走带21移动。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收转驱使件335包括固定设置在收压辊333远离连杆3353一端的摩擦杆3351和套设在摩擦杆3351远离收压辊333一端的摩擦套3352,而且连板3354上还安装有第四驱动装置3355(驱动电机),第四驱动装置3355的驱动端与摩擦套3352远离收压辊333的一端固定连接,而且摩擦套3352与摩擦杆3351摩擦定位;摩擦套3352与摩擦杆3351端壁相对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移动感应器3356。在收压辊333将布料7压在收压弧槽3331内后,第四驱动装置3355即可带动摩擦套3352转动,当布料7处于未拉平的时候,摩擦套3352与摩擦杆3351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收压辊333和布料7之间的摩擦力,摩擦套3352和摩擦杆3351不会发生相对移动,进而摩擦套3352带动收压辊333稳定地转动;而在布料7拉平之后,会导致摩擦套3352与摩擦杆3351之间的摩擦力小于收压辊333和布料7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摩擦套3352和摩擦杆335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此时移动感应器3356感应到摩擦套3352和摩擦杆3351之间的相对移动,从而移动感应器3356通过自动控制器停止第四驱动装置3355的工作,收压辊333不再转动,布料7得到充分的拉平。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对抗静电编织材料的下料,在机架1的出料端架设有倾斜导料板6,为了避免对承托平台32的移动产生影响,本实施例中的倾斜导料板6与传送走带21相对且远离拉平走轨31,同时,倾斜导料板6上方转动安装有出料导辊61,倾斜导料板6上安装有驱动出料导辊61转动的第五驱动装置611,本实施例中的第五驱动装置611为驱动电机。在静电消散层8经过干燥机构5干燥后,形成的抗静电编织材料朝向机架1的出料端移动,在机架1的出料端,收压辊333会远离布料7的端壁,此时在传送走带21的传送作用下,抗静电编织材料落到倾斜导料板6上,最后在第五驱动装置611的驱动下,转动的出料导辊61可以顺利将抗静电编织材料沿着倾斜导料板6导走。
实施例二:
针对实施例一中的紧布喷膜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抗静电编织材料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布料7拉平:首先,布料7在初压传送辊22的传送作用下,进入到传送走带21上,同时,布料7的宽度方向的端壁会逐渐移动到起始平台321上,此时起始平台321上的收压辊333将布料7的首端端壁压在收压弧槽3331中,然后收压辊333转动,从而对布料7的首端侧进行沿机架1宽度方向上的拉平;
同时,起始平台321上的驱动件323以大于传送走带21的传送速度移动,配合初压传送辊22与布料7的夹持,布料7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被拉平;然后,布料7的尾端移动到传送走带21和收尾平台322上,收尾平台322上的收压辊333将布料7的尾端端壁压在收压弧槽3331中,然后收压辊333转动,从而对布料7的尾端侧进行沿机架1宽度方向上的拉平。
而且,收尾平台322初始状态的速度与传送走带21相同,直至布料7沿机架1长度方向被二次拉平,收尾平台322和起始平台321的滑移速度才调节至与传送走带21的传送速度相同;实现对布料7整体进行沿水平方向上的拉平,然后布料7即可以平整状态稳定地朝向喷膜架41移动,并且布料7喷膜部位无褶皱;
静电消散层8喷涂:布料7在传送走带21的传送下以及拉平机构3的拉平作用下,布料7可以以平整地状态经过喷膜架41的下方,此过程中,在压力泵45的动力作用下,原料箱44中的涂料即可进入到喷管43中,然后涂料经由喷头42喷出,即可在布料7上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静电消散层8;
静电消散层8干燥:在布料7上涂覆上静电消散层8之后,在传送走带21的传送作用下,布料7继续以平整的状态经过干燥架51下方,此过程中,热风机53吹出的热风在导风板52的导向作用下,均匀地吹向布料7,从而静电消散层8得以干燥,形成本申请的抗静电编织材料。
最后,在机架1的下料端,收压辊333远离抗静电编织材料,抗静电编织材料在倾斜导料板6的导向作用和出料导辊61的导出作用下,抗静电编织材料得以稳定下料。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抗静电编织材料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编织材料包括布料(7)和涂覆在布料(7)一侧的静电消散层(8);
所述抗静电编织材料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布料(7)拉平:以布料(7)端壁为受力点,沿水平方向拉平布料(7),使得布料(7)喷膜部位无褶皱;
静电消散层(8)喷涂:将布料(7)以拉平状态通过喷膜部,对布料(7)进行喷涂静电消散层(8);
静电消散层(8)干燥:将布料(7)以拉平状态通过干燥部,对布料(7)上的静电消散层(8)进行干燥,最后下料得到抗静电编织材料;
所述布料(7)拉平、静电消散层(8)喷涂和静电消散层(8)干燥步骤在紧布喷膜机中进行,所述紧布喷膜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传送机构(2)、设置在机架(1)上的拉平机构(3)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用于喷涂静电消散层(8)的喷膜机构(4)和用于对静电消散层(8)进行干燥的干燥机构(5),所述喷膜机构(4)沿输料方向位于干燥机构(5)后方;所述拉平机构(3)包括设置在机架(1)垂直于输料方向两侧的拉平走轨(31)、沿传送机构(2)传送方向滑移设置拉平走轨(31)上的承托平台(32)以及设置在承托平台(32)上的收压组件(33),所述承托平台(32)的上表面与传送机构(2)的输送平面(212)齐平,所述承托平台(32)包括起始平台(321)和收尾平台(322),所述收尾平台(322)位于起始平台(321)靠近机架(1)上料端的一侧,所述拉平走轨(31)上设置有驱动承托平台(32)滑移的驱动件(323);
所述传送机构(2)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传送走带(21)和转动设置在机架(1)进料端的初压传送辊(22),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传送走带(21)传动的第一驱动装置(211),所述传送走带(21)的上表面形成输送平面(212),所述初压传送辊(22)有两个且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初压传送辊(22)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221),两所述初压传送辊(22)的相对侧壁形成传送腔(222);
所述收压组件(33)包括支杆(331)、架板(332)、收压辊(333)和压紧磨层(334),所述承托平台(32)上表面凹陷设置有收压弧槽(3331),所述收压弧槽(3331)的轴线沿传送机构(2)的传送方向延伸,所述支杆(331)设置在承托平台(32)位于收压弧槽(3331)远离传送走带(21)的一侧,所述架板(332)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支杆(331)上,所述支杆(331)上设置有驱动架板(332)滑移的第三驱动装置(3321),所述收压辊(333)转动设置在架板(332)下方,所述收压辊(333)与收压弧槽(3331)相对,所述压紧磨层(334)设置在收压辊(333)的周壁上,所述架板(332)上还设置有驱动收压辊(333)转动的收转驱使件(335);
所述收压辊(333)的轴向一端通过连杆(3353)转动设置在架板(332)上,所述收转驱使件(335)包括固定设置在收压辊(333)远离连杆(3353)一端的摩擦杆(3351)和套设在摩擦杆(3351)远离收压辊(333)一端的摩擦套(3352),所述摩擦套(3352)通过连板(3354)转动设置在架板(332)上,所述连板(3354)上设置有驱动摩擦套(3352)转动的第四驱动装置(3355),所述摩擦套(3352)与摩擦杆(3351)端壁相对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移动感应器(3356),所述移动感应器(3356)通过自动控制器控制第四驱动装置(3355)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抗静电编织材料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压弧槽(3331)的周向两端转动设置有防磨辊(3332),所述收压弧槽(3331)的弧形周壁上设置有减阻层(33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抗静电编织材料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磨层(334)和收压辊(333)之间设置有魔术贴(33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抗静电编织材料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膜机构(4)包括架设在机架(1)上方的喷膜架(41)、设置在喷膜架(41)上的喷头(42)、连接在喷头(42)进料端的喷管(43)以及连接在喷管(43)远离喷头(42)一端的原料箱(44),所述原料箱(44)与喷管(43)之间设置有压力泵(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抗静电编织材料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构(5)包括架设在机架(1)上方的干燥架(51)、相对设置在干燥架(51)下表面的若干导风板(52)以及设置在干燥架(51)上的热风机(53),所述导风板(52)沿传送机构(2)的输料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热风机(53)位于相邻两导风板(5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抗静电编织材料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出料端设置有倾斜导料板(6),所述倾斜导料板(6)上方设置有出料导辊(61),所述倾斜导料板(6)上设置有驱动出料导辊(61)转动的第五驱动装置(611)。
CN202010634659.8A 2020-07-02 2020-07-02 新型抗静电编织材料制造工艺 Active CN1118045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34659.8A CN111804548B (zh) 2020-07-02 2020-07-02 新型抗静电编织材料制造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34659.8A CN111804548B (zh) 2020-07-02 2020-07-02 新型抗静电编织材料制造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4548A CN111804548A (zh) 2020-10-23
CN111804548B true CN111804548B (zh) 2022-04-12

Family

ID=72855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34659.8A Active CN111804548B (zh) 2020-07-02 2020-07-02 新型抗静电编织材料制造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0454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90623B (zh) * 2015-08-26 2018-08-24 浙江宇邦滤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芳纶超细纤维针刺滤袋的制备方法
CN205347741U (zh) * 2016-01-08 2016-06-29 深圳市福佑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喷涂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4548A (zh) 2020-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04548B (zh) 新型抗静电编织材料制造工艺
CN109501428A (zh) 一种应用智能rgv的饰面板生产线
CN116330720B (zh) 一种光固化内衬软管调厚挤压成型设备
CN108219244B (zh) 一种pe管材及其加工方法
CN205416497U (zh) 一种纸盒上胶装置
CN108656758B (zh) 一种同步双面纺织物数码喷绘机及其展布方法
CN116474999B (zh) 一种角钢喷涂设备
CN212771401U (zh) 一种用于防油污面料的浆纱机
CN108115947B (zh) 一种pe管材加工系统
CN108297455B (zh) 一种pe管材用高效加工设备
CN214027790U (zh) 一种用于纸箱印刷的环保油墨烘干装置
CN112677624A (zh) 一种云母带涂布复合机生产线
CN208647962U (zh) 用于卷烟装卸无动力伸缩输送装置
CN209740327U (zh) 一种薄膜分切机
CN212791583U (zh) 一种刹车片表面涂层装置
CN209552641U (zh) 一种应用智能rgv的饰面板生产线
CN112976527A (zh) 一种连续的预制橡胶跑道生产线及控制方法
CN211217212U (zh) 一种用于电缆包装膜生产的表面涂料装置
CN110620065A (zh) 一种晶圆加工设备
CN220841851U (zh) 一种染色印花装置
CN219688874U (zh) 一种轮胎胶料生产线的收料装置
CN217533368U (zh) 一种新型覆膜机
CN207631979U (zh) 一种散热片运输装置
CN219057924U (zh) 地毯卷装车生产线的上料传送架
CN218834966U (zh) 一种衣架自动上漆加工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