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03200B - 夹针装置及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夹针装置及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03200B
CN111803200B CN202010885394.9A CN202010885394A CN111803200B CN 111803200 B CN111803200 B CN 111803200B CN 202010885394 A CN202010885394 A CN 202010885394A CN 111803200 B CN111803200 B CN 1118032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shaft
locking sleeve
needle
clamping arm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853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03200A (zh
Inventor
李书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nd Huaruib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nd Huaruib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nd Huaruib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nd Huaruib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8539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032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03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3200A/zh
Priority to JP2022525474A priority patent/JP2023501247A/ja
Priority to KR1020227012783A priority patent/KR20220065820A/ko
Priority to PCT/CN2021/109000 priority patent/WO2022042191A1/zh
Priority to EP21860031.0A priority patent/EP4029465A4/en
Priority to US17/709,232 priority patent/US20220218436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03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32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74Devices for the head or neck or trochanter of the femu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683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comprising bone transfixation elements, e.g. bolt with a distal cooperating element such as a nu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1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for stereotaxic surgery, e.g. frame-based stereotaxis
    • A61B90/14Fixators for body parts, e.g. skull clamp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fixators, e.g. pi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Neur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夹针装置及固定装置。夹针装置用于夹持骨科用针,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夹紧机构;第一部件具有轴部;第二部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第一夹持臂的第一端部与第二夹持臂的第一端部连接,二者的第二端部之间具有预定距离,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形成有轴孔;第二部件通过轴孔与第一部件轴部转动连接;夹紧机构包括内轴、把手件和锁紧套筒;内轴贯穿第一夹持臂的第二端部与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部,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面;把手件可动地设置于内轴的第二端且至少部分结构可在内轴轴向活动;锁紧套筒可移动地套设于内轴的第一端,锁紧套筒具有第二限位面,第二限位面与内轴的第一限位面面对面或斜对面设置。

Description

夹针装置及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手术过程中患肢固定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针装置及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例如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场景中,经常需要使患者肢体保持固定以便于进行手术操作。以膝关节置换手术为例,在对股骨进行截骨操作的过程中至少需要使股骨保持固定不动。传统的膝关节置换手术是依靠助手手扶患者腿部保持腿部的固定。手扶腿部的固定方式,增加了助手的劳动强度,并且准确性及规范性依赖于操作人员的体力水平,稳定性较差。
通过固定装置可以有效减轻医生的体力消耗及降低人工操作的不稳定性。固定装置的固定方式可以是将患肢绑定在支撑物上,或者通过螺纹针等器械与患肢的骨骼建立刚性连接,并将螺纹针固定在支撑物上。然而,使用固定装置会增加手术中的操作步骤,增加手术时长,导致患处的暴露时间增加。尤其是采用螺纹针的器械的固定方式,在植入螺纹针前需要在多个方向上调节螺纹针的入路,植入后需要将螺纹针固定在固定装置上,并且锁紧固定装置本身的零部件。上述操作不利于减少手术的繁琐程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夹针装置及固定装置。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夹针装置,用于夹持骨科用针,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夹紧机构;第一部件具有轴部;第二部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第一夹持臂的第一端部与第二夹持臂的第一端部连接,第一夹持臂的第二端部与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部之间具有预定距离,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还形成有轴孔;第二部件通过轴孔与第一部件的轴部形成转动连接;夹紧机构包括内轴、把手件和锁紧套筒;内轴贯穿第一夹持臂的第二端部与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部,内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布在第二部件的两侧,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面;把手件可动地设置于内轴的第二端,把手件相对于内轴活动时至少部分结构可在内轴轴向活动;锁紧套筒具有通孔,套设于内轴的第一端的外部,锁紧套筒能相对于内轴移动,锁紧套筒具有第二限位面,第二限位面与内轴的第一限位面面对面或斜对面设置;其中,第二部件构成把手件和锁紧套筒在内轴上的轴向限位。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内轴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径向孔,第一径向孔的背向第一端的端面的孔壁部分为第一限位面;锁紧套筒上设置有第二径向孔,第二径向孔的与内轴的第一端的端面朝向一致的孔壁部分为第二限位面,第一限位面与第二限位面斜对面设置;内轴与第二部件之间为转动连接。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径向孔和/或第二径向孔为圆孔。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锁紧套筒与内轴之间为周向限位连接。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内轴的外周面至少包括一个平行于内轴的平面区域,锁紧套筒的通孔的内周面设置有用于与平面区域配合的配合面,配合面与平面区域贴合形成周向限位。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锁紧套筒与内轴之间还设置有轴向限位结构,轴向限位结构用于限制内轴的端部相对于锁紧套筒向外凸出。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轴向限位结构为限位杆,限位杆沿锁紧套筒径向贯穿锁紧套筒。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内轴与锁紧套筒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作用于内轴并使内轴具有向锁紧套筒外部凸出的趋势。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把手件为螺母,螺母与内轴的第二端为螺纹连接,螺母沿内轴移动并靠近锁紧套筒时可以驱动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夹紧第一部件的轴部。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把手件为凸轮把手,凸轮把手包括把手部和凸轮部,凸轮部可转动地设置于内轴,凸轮部转动时凸轮的部分表面与锁紧套筒之间的距离减小可以驱动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夹紧第一部件的轴部。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内轴的第一端凸出于锁紧套筒的端部,第一端具有沿径向凸起的凸缘,凸缘的面向锁紧套筒的一个侧面为第一限位面,第一端的面向凸缘的端面为第二限位面。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部件中,第一夹持臂的第一端部与第二夹持臂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或铰接连接。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固定装置,用于支撑和固定患肢,包括底座、支架、第一紧固机构和第二紧固机构;底座具有连接部;支架设置于连接部,支架具有两个支撑臂,两个支撑臂之间具有预定间距;第一紧固机构和第二紧固机构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臂,第一紧固机构和第二紧固机构中至少一者为第一方面中任一说明的夹针装置,夹针装置的第一部件连接于支撑臂。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只需驱动把手件即可实现对螺纹针的锁紧及对夹紧机构的两个转动自由度的锁紧,操作便捷,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夹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夹针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夹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夹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螺纹针,2-第二螺纹针;10-底座,11-连接部;20-支架,21-支撑臂,22-支撑臂;30-足托;a-第一夹针装置,b-第二夹针装置;100-第一部件,110-轴部;200、200a-第二部件,210、210a-第一夹持臂,211、211a-第一端部,212、212a-第二端部,213、213a-通孔;220、220a-第二夹持臂,221、221a-第一端部,222、222a-第二端部,223、223a-通孔;230、230a-轴孔;240、240a-间隙;300-夹紧机构;310、310a、310b-内轴,311、311a-第一端,312、312a、312b-第二端,313-第一径向孔,314、314a-第一限位面;320-把手件,320b-凸轮把手,321-筒部,322-螺纹孔,323-把手部;330、330a–锁紧套筒,331-通孔,332-第二径向孔,333-第二限位面,334、334a-第二限位面;340-限位销,350-弹簧;360-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考图1,图1为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固定装置可以应用于外科手术中,对例如腿等患肢进行支撑和固定,如可以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固定股骨。
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0、支架20、足托30、第一紧固机构和第二紧固机构,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机构为第一夹针装置a,第二紧固机构为第二夹针装置b。底座10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部11和滑轨(图未标)。连接部11为立设于底座10的筒体。支架20包括立柱、横梁和两个支撑臂。横梁与立柱形成“T”形架,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支撑臂21和支撑臂22。第一夹针装置a和第二夹针装置b分别设置在支撑臂21和支撑臂22的顶部。第一夹针装置a能够夹紧第一螺纹针1。在夹紧第一螺纹针1之前,第一夹针装置a相对于支撑臂21有两个转动自由度,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第一螺纹针1的方向。将第一螺纹针1植入患肢后,只需一次拧紧即可夹紧第一螺纹针1且使第一夹针装置a与支撑臂21之间锁定,操作简便。第二夹针装置b与第二螺纹针2和支撑臂22之间也具有上述连接关系。
足托30用于支撑和固定患者的脚。足托30通过滑块设置在滑轨上,足托30与滑块之间为球铰接连接,二者之间设置有锁紧结构;滑块与滑轨之间也设置有锁紧结构。患者小腿与大腿之间的角度调节完毕后,可通过滑块与滑轨之间的锁定机构将滑块锁定在滑轨上,通过足托与滑块之间的锁紧结构锁紧足托30。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固定装置还可以不包括足托30,支架20、第一夹针装置a和第二夹针装置b对患者股骨进行稳定的固定后,胫骨/小腿和脚可以人工固定或采用其他方式固定。只要采用了第一夹针装置a和/或第二夹针装置b对患肢进行固定,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就能降低操作的繁琐程度。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至少能降低锁紧和松开螺纹针的过程中操作繁琐程度。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夹针装置b还可以替换为其他形式的夹针装置;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夹针装置b还可以替换为绑带等紧固机构。只要设置有第一夹针装置a,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操作的繁琐程度。
以下进一步结合图2和图3,以第一夹针装置a为例具体说明夹针装置的构成。图2为图1中第一夹针装置a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第一夹针装置a的剖视图,其中剖切平面经过第一螺纹针1中心线且垂直于支撑臂21。
第一夹针装置a包括第一部件100、第二部件200和夹紧机构300。第一部件100设置在支撑臂21上。在未锁紧状态下,第二部件200可相对于第一部件100转动,夹紧机构300整体可相对于第二部件200转动,且上述两个转动运动的轴线呈空间垂直关系。上述连接关系便于植入操作前调整植入器械至合适的植入方位。
第一部件100包括套管部120和轴部110。套管部120具有预定长度,轴部110设置于套管部120的一个端部且二者的长度方向一致。套管部120套设于支撑臂21顶端,使轴部110在支撑臂21的自由端延伸。轴部110的末端周面设置有环槽,用于安装卡环进行轴向限位。
第二部件200包括第一夹持臂210和第二夹持臂220。第一夹持臂210的第一端部211与第二夹持臂220的第一端部221连接。第一夹持臂210的第二端部212与第二夹持臂220的第二端部222之间具有预定间距。第一夹持臂210和第二夹持臂220之间还形成有轴孔230。
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部件200为开口环结构,可以是在一个大致长方体的毛坯上铣出轴孔230和切出间隙240制成。间隙240设置在轴孔230周边的实体结构上,间隙240和轴孔230孔和缝连通。孔周围的实体结构为主环体,缝两侧的实体结构可视为主环体的两个末端各自指向环体外部的延伸部(第二端部212和第二端部222)。第一夹持臂210为开口环结构的一半结构(图3中虚线m的左半部分),包括主环体的一半和其延伸部(第二端部212)。第二夹持臂220为开口环结构的另一半结构(图3中虚线m的右半部分),包括主环体的另一半和其延伸部(第二端部222)。轴孔230为开口环结构的环孔。开口环结构为一体结构,第一夹持臂210的第一端部211与第二夹持臂220的第一端部221之间属于固定连接。
第一夹持臂210的第二端部212上设置有通孔213,通孔213垂直于轴孔230。第二夹持臂220的第二端部222上设置有通孔223,通孔223与通孔213同轴对齐。
第二部件200的轴孔230与第一部件100的轴部110等径,二者通过轴孔配合形成转动连接。使第二端部212与第二端部222相互靠近时,轴孔230的孔径有减小的趋向,因此第一夹持臂210和第二夹持臂220可以夹紧轴部110,实现锁紧功能。
夹紧机构300包括内轴310、把手件320、锁紧套筒330、限位销340和弹簧350。
内轴310贯穿第二部件200的第二端部212与第二端部222。内轴310的第一端311和第二端312分布在第二部件200的两侧,第一端311设置有第一限位面314。第二端312的外圆周面设置有螺纹。
具体地:内轴310通过通孔213和通孔223插接在第二端部212和第二端部222,第一端311凸出第二端部222的一侧,第二端312凸出于第二端部212的一侧。第一端311末端段为方轴,该段的外周面为四个平面,该段与第二端312之间还设置有过渡台阶。方轴上还设置有第一径向孔313。第一限位面314为第一径向孔313的面向第二端312的孔壁部分,即图中第一径向孔313的右半部分孔壁。在对第一螺纹针1进行锁紧时,该部分孔壁接触和压紧第一螺纹针1,因此将其定义为第一限位面。圆孔的部分壁面为第一限位面的一种实现方式,而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径向孔313还可以为腰型孔、方孔或槽等沿径向设置的凹陷结构,第一限位面为上述结构中面向第二端312的孔壁部分,该孔壁部分可以为平面或曲面。
把手件320可动地设置于内轴310的第二端312,把手件320相对于内轴310活动时整体可在内轴310轴向移动。具体地:把手件320包括筒部321、把手部323和螺纹孔322。把手部323沿筒部321的径向凸起。螺纹孔322贯穿筒部321。把手件320通过螺纹孔322与内轴310的第二端312形成螺母丝杠机构,把手件320在内轴310上转动时同时可以在内轴310轴向移动。
锁紧套筒330的中心设置有通孔331,通孔331为台阶孔。锁紧套筒330具有第二限位面333和第二限位面334,二者与内轴310的第一限位面314呈斜对面设置。具体地:通孔331的最大孔径处(图3中右半部分)为方孔,其尺寸与第一端311的方轴匹配并与该方轴形成周向限位配合。锁紧套筒330上设置有在径向贯通的第二径向孔332,该孔被通孔331分割为两段,第二限位面333和第二限位面334为这两段的与第一端311的端面朝向一致的孔壁部分。在对第一螺纹针1进行锁紧时,该部分孔壁将接触和压紧第一螺纹针1,因此将其定义为第二限位面。圆孔的部分壁面仅为第二限位面的一种实施方式,而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径向孔332还可以为腰型孔、方孔或槽等沿径向设置的凹陷结构,第二限位面为该凹陷结构中的与第一端311的端面朝向一致的孔壁部分(背向第二部件200的孔壁部分),该孔壁部分可以为平面或曲面。锁紧套筒330套设于内轴310的第一端311的外部。锁紧套筒330能相对于内轴310在轴向移动。
锁紧套筒330还设置有用于安装限位销的径向孔,该径向孔位于第二径向孔332的外侧(图3中第二径向孔332的右侧)。限位销340插装于锁紧套筒330的该径向孔中,并位于第一端311端面的外侧,形成对内轴310的轴向限位结构。
弹簧350套设在内轴310上且位于锁紧套筒330的通孔331中。弹簧350的一端抵靠在通孔331的一个台阶上,另一端抵靠在内轴310的过渡台阶的肩部。弹簧350使第一端311有向外(图3中向右)凸出于通孔331的趋势(使锁紧套筒330向内轴310的第二端312一侧移动的趋势)。
把手件320和锁紧套筒330位于第二部件200的两侧,且把手件320和锁紧套筒330均可以沿内轴310的轴向移动,因此当把手件320和锁紧套筒330相互靠近时,在二者夹持下第二部件200可以箍紧轴部110,消除第一夹针装置a的两个转动自由度。
使用过程说明:
旋转把手件320使其与锁紧套筒330间距变大。该过程中,在弹簧350作用下内轴310的第一端311向限位销340靠近并最终抵靠在限位销340,此时第二径向孔332与第一径向孔313对齐,插入第一螺纹针1。
调整第一螺纹针1的方位直至到达合适的植入路径,使用工具驱动第一螺纹针1进入患者骨骼。
旋转把手件320使其靠近锁紧套筒330。该过程中内轴310会拉动第一螺纹针1和锁紧套筒330一起向把手件320靠近。锁紧套筒330作用在第二部件200的第二端部222,把手件320作用在第二端部212,使得第一夹持臂210和第二夹持臂220夹紧轴部110。并且,内轴310的第一限位面314与锁紧套筒330的第二限位面334和第二限位面333共同夹紧第一螺纹针1,使第一螺纹针1无法移动或转动。
上述操作过程,夹紧机构300相对于第一部件100具有两个转动自由度,因此螺纹针的调节范围较大。只需转动把手件320即可将第一螺纹针1夹紧在内轴310与锁紧套筒330之间,使内轴310和把手件320也与第二部件200锁紧,第二部件200与第一部件100之间锁紧,操作便捷,省时省力。另外,在驱动第一螺纹针1进入患者骨骼的过程中,夹紧机构300中第一径向孔313和第二径向孔332还能对第一螺纹针1进行导向和支撑,操作者可以握持夹紧机构300防止第一螺纹针1偏移。限位销340和弹簧350的配合还能使第二径向孔332与第一径向孔313自动对齐,便于第一螺纹针1快速插入。第一螺纹针1与第一径向孔313的接触线和第一螺纹针1与第二径向孔332的接触线平行,接触线较长,使得第一螺纹针1均匀受力,锁紧牢靠。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设置弹簧350。操作过程中可以由操作者挪动锁紧套筒330,使限位销340与第一端311的端面抵靠,人工实现第二径向孔332与第一径向孔313对齐。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设置限位销340和弹簧350。操作过程中由人工对齐第二径向孔332与第一径向孔313。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内轴310与锁紧套筒330之间可以不设置周向限位,操作过程中可以人工旋转对齐第二径向孔332与第一径向孔313。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内轴310与锁紧套筒330之间的周向限位可以是沿内轴310的轴向的导向槽与设置在锁紧套筒330上的键的配合;或者在第一端311的周面设置一个或两个平面,锁紧套筒330上设置对应的配合结构。锁紧套筒330的配合结构可以是加工形成的,也可以是在锁紧套筒330上设置额外的零件、该零件的部分表面形成配合结构(如销或钉的端面或外周面、键的平面)。
参考图4,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夹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夹针装置的结构与图3中所示的第一夹针装置a的结构和原理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包括:第二部件200a为分体结构,第二部件200为整体结构;内轴310a和锁紧套筒330a不设置径向孔,而是通过二者之间的缝隙对第一螺纹针1进行夹紧;以及,内轴310a与锁紧套筒330a之间无限位销进行轴向限位。以下具体对第二部件200a、内轴310a和锁紧套筒330a的结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第二部件200a由两个单独的夹持臂连接构成,两个夹持臂为图中的第一夹持臂210a和第二夹持臂220a。第一夹持臂210a包括中间的半环体和半环体两端的第一端部211a和第二端部212a,第二端部212a长度大于第一端部211a。第二夹持臂220a包括中间的半环体和半环体两端的第一端部221a和第二端部222a,第二端部222a长度大于第一端部221a。第一夹持臂210a和第二夹持臂220a扣合在一起,两个半环体形成开口环体,环体中心为轴孔230a。第一端部211a与第一端部221a之间固定连接。第二端部212a通孔213a。第二端部222a上设置有通孔223a。第二端部212a与第二端部222a之间具有间隙240a。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端部211a与第一端部221a之间还可以为铰接连接。
内轴310a与内轴310的不同之处在于,不设置第一径向孔313,而是在第一端311a末端形成有凸缘313a。凸缘313a的面向第二端312a的侧面为第一限位面314a。在装配体中,凸缘313a凸出于锁紧套筒330a的端面之外,第一限位面314a面对第二限位面334a,二者之间形成环槽。
锁紧套筒330a与锁紧套筒330的不同之处在于,不设置第二径向孔332和用于安装限位销340的径向孔。锁紧套筒330a的不与第二部件200a相邻的端面为第二限位面334a。
转动把手件320时,内轴310a与锁紧套筒330a之间有轴向相对位移,因此可以夹紧或松开第一螺纹针1。凸缘313a的侧面也可以设置凹槽,以防止第一螺纹针1沿径向脱出。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内轴310a与第二部件200a之间不能相对转动。第一螺纹针1在第一限位面314a和第二限位面334a形成的环槽中的位置可调,因此并不需要内轴310a与第二部件200a之间具有转动自由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内轴310a与第二部件200a之间不能相对转动,锁紧套筒330a与内轴310a之间无周向限位,二者之间可以相对转动。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内轴310a与第二部件200a之间不能相对转动,锁紧套筒330a与内轴310a之间无周向限位,二者之间可以相对转动,且锁紧套筒330a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第一螺纹针1位于凹槽时,第一螺纹针1绕内轴310a转动过程中,锁紧套筒330a可以随动。这样既能保证第一螺纹针1可以调整位置,又能防止第一螺纹针1脱出。
参考图5,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夹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夹针装置与图3所示的第一夹针装置a相比,使用凸轮把手320b替换了把手件320实现锁紧功能。具体地,内轴310b的第二端312b上设置凸轮把手320b和套筒360,套筒360位于第二部件200与凸轮把手320b之间,凸轮把手320b转动时可以驱动套筒360挤压第二部件200实现锁紧。凸轮把手320b包括凸轮部和把手部,凸轮部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端312b上,转动中心线垂直于内轴310b。拨动凸轮把手320b时,凸轮部的轮廓表面随之转动,其转动运动可以分解为在内轴310b的轴向的移动、沿内轴310b径向的移动和转动,相当于于凸轮把手320b的部分结构在内轴310b的轴向活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设置套筒360,凸轮把手320b可以直接作用于第二部件200。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圆柱凸轮替代凸轮把手320b。圆柱凸轮与内轴310b同轴设置且可相对转动,圆柱凸轮的凸轮面位于圆柱的端面,在装配体重面对套筒360,套筒360上设置面对凸轮面的凸起,转动圆柱凸轮时凸轮面与套筒360之间相互作用使二者之间产生轴向位移,从而压紧第二部件20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夹针装置,用于夹持骨科用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部件,具有轴部;
第二部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臂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部之间具有预定距离,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之间还形成有轴孔;所述第二部件通过所述轴孔与所述第一部件的轴部形成转动连接;
夹紧机构,包括:
内轴,贯穿所述第一夹持臂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的第二端部,所述内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布在所述第二部件的两侧,所述内轴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面;
把手件,可动地设置于所述内轴的所述第二端,所述把手件相对于所述内轴活动时至少部分结构可在所述内轴轴向活动;
锁紧套筒,具有通孔,套设于所述内轴的第一端的外部,所述锁紧套筒能相对于所述内轴移动,所述锁紧套筒具有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限位面与所述内轴的第一限位面面对面或斜对面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部件构成所述把手件和所述锁紧套筒在所述内轴上的轴向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径向孔,所述第一径向孔的背向所述内轴的第一端的端面的孔壁部分为所述第一限位面;所述锁紧套筒上设置有第二径向孔,所述第二径向孔的与所述内轴的第一端的端面朝向一致的孔壁部分为所述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斜对面设置;所述内轴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为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径向孔和/或所述第二径向孔为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夹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套筒与所述内轴之间为周向限位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的第一端的外周面至少包括一个平行于所述内轴的平面区域,所述锁紧套筒的通孔的内周面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平面区域配合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与所述平面区域贴合形成所述周向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夹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套筒与所述内轴之间还设置有轴向限位结构,所述轴向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内轴的端部相对于所述锁紧套筒向外凸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限位结构为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沿所述锁紧套筒径向贯穿所述锁紧套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与所述锁紧套筒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内轴的第一端并使所述内轴具有向所述锁紧套筒外部凸出的趋势。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夹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件为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内轴的第二端为螺纹连接,所述螺母沿所述内轴移动并靠近所述锁紧套筒时可以驱动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夹紧所述第一部件的轴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夹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件为凸轮把手,所述凸轮把手包括把手部和凸轮部,所述凸轮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内轴的第二端,所述凸轮部转动时所述凸轮的部分表面与所述锁紧套筒之间的距离减小可以驱动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夹紧所述第一部件的轴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的第一端凸出于所述锁紧套筒的端部,所述内轴的第一端具有沿径向凸起的凸缘,所述凸缘的面向所述锁紧套筒的一个侧面为所述第一限位面,所述锁紧套筒的面向所述凸缘的端面为所述第二限位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中,所述第一夹持臂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或铰接连接。
13.一种固定装置,用于支撑和固定患肢,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具有连接部;
支架,设置于所述连接部,所述支架具有两个支撑臂,所述两个支撑臂之间具有预定间距;
第一紧固机构和第二紧固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支撑臂,所述第一紧固机构和所述第二紧固机构中至少一者为权利要求1至12任一所述的夹针装置,所述夹针装置的第一部件连接于所述支撑臂。
CN202010885394.9A 2020-08-28 2020-08-28 夹针装置及固定装置 Active CN1118032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5394.9A CN111803200B (zh) 2020-08-28 2020-08-28 夹针装置及固定装置
JP2022525474A JP2023501247A (ja) 2020-08-28 2021-07-28 針クランプ装置、脚ブラケット装置
KR1020227012783A KR20220065820A (ko) 2020-08-28 2021-07-28 바늘 클램핑 장치, 다리 지지 장치
PCT/CN2021/109000 WO2022042191A1 (zh) 2020-08-28 2021-07-28 夹针装置、腿支架装置
EP21860031.0A EP4029465A4 (en) 2020-08-28 2021-07-28 NEEDLE CLAMP DEVICE AND FOOT SUPPORT DEVICE
US17/709,232 US20220218436A1 (en) 2020-08-28 2022-03-30 Needle clamping device and leg support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5394.9A CN111803200B (zh) 2020-08-28 2020-08-28 夹针装置及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3200A CN111803200A (zh) 2020-10-23
CN111803200B true CN111803200B (zh) 2023-06-09

Family

ID=72860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85394.9A Active CN111803200B (zh) 2020-08-28 2020-08-28 夹针装置及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032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3199A (zh) * 2020-08-28 2020-10-23 北京和华瑞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夹针装置及固定装置
JP2023501247A (ja) * 2020-08-28 2023-01-18 ベイジン フルワ ロボット メディカル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針クランプ装置、脚ブラケット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749342U (zh) * 2019-06-06 2020-06-16 方勇木 一种旋转持针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59219A (en) * 1942-08-06 1944-02-09 Singer Mfg Co Surgical stitching instrument
US5792046A (en) * 1996-02-22 1998-08-11 Minnesota Scientific, Inc. Cammed retractor clamp
US6074401A (en) * 1997-01-09 2000-06-13 Coalescent Surgical, Inc. Pinned retainer surgical fasteners,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vascular and endoscopic surgery
CN2744307Y (zh) * 2004-11-27 2005-12-07 邹大明 医用持针器
JP5922075B2 (ja) * 2013-09-26 2016-05-24 株式会社産業情報総合研究所 把持器、持針器及びアタッチメント
CN109330813B (zh) * 2018-12-11 2020-12-01 北京和华瑞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固定腿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749342U (zh) * 2019-06-06 2020-06-16 方勇木 一种旋转持针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3200A (zh) 2020-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92046A (en) Cammed retractor clamp
US11471192B2 (en) External bone fixation systems
CN111803200B (zh) 夹针装置及固定装置
US4708510A (en) Ball joint coupling
EP2967671B1 (en) Polyaxial pivot housing for external fixation system
JP4153561B2 (ja) リトラクタ支持体用のクランプ
US5462551A (en) Knee positioner
CN213217541U (zh) 一种夹针装置及固定装置
CN213217542U (zh) 夹针装置及固定装置
CN213190924U (zh) 腿支架装置
CN111803199A (zh) 夹针装置及固定装置
CN111956441B (zh) 腿支架装置
CN113693674B (zh) 固定支架
CN213218721U (zh) 足托定位装置及腿支架
US20220218436A1 (en) Needle clamping device and leg support device
CN214805495U (zh) 腿支架装置
CN212547201U (zh) 固定滑块及下肢固定器
US10206713B2 (en) Bone fixation device
CN112535607A (zh) 用于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头颅快速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1301, 13 / F, building 5, No. 18, Kechuang 13th Street, Dax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100176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and Huaruibo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Horib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301, 13 / F, building 5, No. 18, Kechuang 13th Street, Dax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100176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and Huaruibo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HEHUA RUIBO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30

Address after: 100176 room 1301, 13th floor, building 5, yard 18, Kechuang 13th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and Huaruibo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301, 13 / F, building 5, No. 18, Kechuang 13th Street, Dax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100176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and Huaruibo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Horibo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