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00928A - 具有屏蔽电磁波的电极的除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屏蔽电磁波的电极的除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00928A
CN111800928A CN202010171411.2A CN202010171411A CN111800928A CN 111800928 A CN111800928 A CN 111800928A CN 202010171411 A CN202010171411 A CN 202010171411A CN 111800928 A CN111800928 A CN 1118009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wave
main body
wave shielding
static eliminator
shielding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714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00928B (zh
Inventor
洪大周
李镇燮
李天�
金珉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il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il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il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Dongil Technolog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800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09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009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09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FSTATIC ELECTRICITY; NATURALLY-OCCURRING ELECTRICITY
    • H05F3/00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 H05F3/04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by means of spark gaps or other discharg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3/00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e.g. into the atmospher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FSTATIC ELECTRICITY; NATURALLY-OCCURRING ELECTRICITY
    • H05F3/00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 H05F3/06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by means of ionising radia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除电装置,包括:除电器主体,其形成有供应高压空气的空气通道;多个放电结构体,其安装在所述除电器主体的下端,用于供应经过所述空气通道的高压空气,并且,借助于供应的高电压的放电,生成正/负离子;及屏蔽电磁波用电极,其形成有多个开口,以使所述正/负离子和高压空气通过,并且,安装时覆盖所述多个放电结构体的至少一部分。

Description

具有屏蔽电磁波的电极的除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离子发生而去除带电体的静电的除电装置,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形成有能够屏蔽电磁波的电极,而能够提高对于带电体的除电性能的具有屏蔽电磁波的电极的除电装置。
背景技术
除电装置是利用电晕放电去除静电的装置,一般而言,向形成有放电销的放电结构体供应高电压而在邻接的对电极之间发生电晕放电,并由此诱导离子生成。如果供应的高电压为正(+)电压,发生正(+)离子,如果供应的高电压为负(-)电压,发生负(-)离子。
如上述地生成的离子被带入通过单独的排风部件向放电结构体的气孔供应的高压空气,而向带电体方向释放,对于带电体除电。例如,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时,排斥正离子,而与负离子结合,以中性除电。
一般而言,生成所述正离子和负离子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邻接的两个放电销中向一个放电销供应正(+)电压,向另一个放电销供应负(-)电压,第二种方法是向一个放电销通过脉冲供应正(+)电压和负(-)电压,而顺次地生成离子的方法。
如上述地从除电装置生成的离子被带入高压空气而越散发其浓度变得变低,因此,通常是带电体所处的距离越远,除电性能越低下。
但,如果除电装置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为如约10mm的超近距离时,对于带电体的除电性能越降低,而到目前为止没有公布有关其的明确的理论性依据。
因此,需要一种即使在除电装置与带电体之间的间隔非常窄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对于带电体的除电性能的技术。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除了从除电器中发生的离子之外,还考虑到电磁波的影响,在带电体与除电装置之间介入形成屏蔽电磁波用电极,从而,即使与带电体的距离为超近距离时也能够提高除电性能的除电装置。
本发明的又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可以各种结构和方法适用屏蔽电磁波用电极的除电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除电装置,包括:除电器主体,其形成有供应高压空气的空气通道;多个放电结构体,其安装在所述除电器主体的下端,用于供应经过所述空气通道的高压空气,并且,借助于供应的高电压的放电,生成正/负离子;及屏蔽电磁波用电极,其形成有多个开口,以使所述正/负离子和高压空气通过,并且,安装时覆盖所述多个放电结构体的至少一部分。
发明的效果
具有如上述的构成的本发明的除电装置,在带电体与除电装置之间形成有用于屏蔽电磁波的电极,因此,能够提供如下效果:即使在除电装置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为超近距离时,也能够防止除电性能的降低。
并且,本发明的除电装置中屏蔽电磁波用电极可根据需要非常容易安装及脱卸,因此,便于执行放电结构体的清扫和保修等。
本发明的提高的效果和益处将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能够更加明确地理解。
附图说明
图1a为表示具有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的电极的除电装置的概略构成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1b为概略表示具有图1a中图示的屏蔽电磁波的电极的除电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a及图2b为表示具有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的电极的除电装置的概略构成的部分切开立体图及侧截面图;
图3为概略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的电极的除电装置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4a为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的电极的除电装置的概略构成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4b为概略表示具有图4a中图示的屏蔽电磁波的电极的除电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的电极的除电装置的概略构成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6为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的电极的除电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底面图;
图7为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的电极的除电装置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8为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的电极的除电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侧面图;
图9a为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的电极的除电装置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9b为图式性地表示在图9a中图示的除电装置上形成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的截面的附图;
图10a及图10b为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的电极的除电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正面图及底面图;
图11a为表示通过未具备屏蔽电磁波用电极的除电装置除电时测定的电磁波波形的图表;
图11b为表示通过具有屏蔽电磁波的电极的除电装置除电时测定的电磁波波形的图表。
附图标记符号
10:除电器主体 11:上部空间
12:空气通道 13:控制部
14:上部盖子 20:放电结构体
21:支撑部件 22:环形支架部件
23:放电销 24:插入口
25:空气流动槽 26:通风口
27:导电板 28:连接螺丝
29:金属管 30:连接托架
31:固定托架 40:侧面盖子
41:空气流入端子 100:除电部
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屏蔽电磁波用电极
200S,210S,220S,230S,250S,260S,270S:侧面部
200B,210B,220B,230B,240B,250B,260B,270B:下端部
201:弯曲端部 G:滑动槽
OP:开放部 H:清扫用开放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屏蔽电磁波的电极的除电装置。
图1a为表示具有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的电极的除电装置的概略构成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图1b为概略表示具有在图1a中图示的屏蔽电磁波的电极的除电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除电装置由如下结构形成:除电部100,其通过电晕放电生成离子;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00,其形成于所述除电部100。
所述除电装置具有通过高电压放电生成正离子和负离子后,通过高压空气向带电体(未图示)释放的构成,在图2a及图2b中图示了有关的详细示例。图2a及图2b为表示形成有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00的除电装置的概略构成的部分切开立体图和侧截面图。
参照上述附图,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除电装置由如下结构形成:除电器主体10,其形成上部空间11和位于上部空间的下部的空气通道12,例如,由挤压成型的条(Bar)状形成;多个放电结构体20,其在所述除电器主体10的下面由长度方向以既定间隔分隔地安装。
在所述上部空间11内容纳有用于控制并操作除电装置的控制部13和操作板(未图示)及连接器(未图示)等,在其上面开放部设置上部盖子14而闭锁。在所述上部盖子14的两端通过螺栓等结合部件结合有连接托架30,所述连接托架30可与固定托架31结合,该固定托架用于将所述除电装置固定在另外的结构物(未图示)。优选地,在所述连接托架30形成有圆弧形插槽33,并且,借助于贯通所述圆弧形插槽而将连接托架30与固定托架31相互结合固定的固定螺丝34,能够任意地调整除电装置的相对的安装角度。
所述空气通道12沿着所述除电器主体10的长度方向贯通而延伸形成,是从外部送风供应高压空气的通道,如此供应的高压空气如下面所述地向放电结构体20供应。
在所述除电器主体10的两端开放部设置的侧面盖子40,在侧面盖子40形成并与所述空气通道12连通的结合孔上设置有连接另外的空气供应管(未图示)的空气流入端子41。并且,为了防止经过所述空气流入端子41和空气通道12向除电器主体10流入的高压空气发生泄漏,在所述除电器主体10与侧面盖子40之间还可形成有垫圈等密封部件(未图示)。
在所述除电器主体10的下面由长度方向以既定间隔分隔地形成有与所述空气通道12连通的多个开口部,并且,在各个开口部设置有放电结构体20。所述放电结构体20包括:固定支撑放电销的支撑部件21;可脱卸地支撑所述支撑部件21的环形支架部件22。
在所述支撑部件21形成有插入口24,该插入口形成能够插入固定放电销23的大小的内径,并且,放电销23的前端所处的下部较宽地开放,以使从放电销23生成的离子与高压空气一同顺畅地释放。在插入结合所述放电销23的插入口24的内侧面还可形成有空气流动槽25,以便从所述空气通道12供应的高压空气向下方流动。
在所述环形支架部件22的侧面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的与所述空气通道12连通的通风口26,通过所述通风口26流入的空气可通过所述空气流动槽25向支撑部件21的下方释放。
在所述环形支架部件22的上部设置有与供应电压的导电板27电性接触的导电性连接螺丝28,所述导电性连接螺丝28的下部与导电性金属管29连接,该导电性金属管与放电销23结合。从而,通过所述导电板27向导电性连接螺丝28供应的电压通过所述金属管29向放电销23供应。
如图1a及图1b所示,根据本发明的除电装置形成有与带电体之间介入形成而屏蔽电磁波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00。优选地,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00在放电结构体20与带电体之间介入安装,详细地,覆盖形成于所述除电器主体10的下面的多个放电结构体20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00由铁、铝、铜或其合金等各种金属制造,而获得屏蔽电磁波效果,但,并非限定于特定金属。作为又另一方案,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00也可在非金属材质上镀层或涂覆金属材质而制造。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00形成有多个开口,使得从放电结构体20生成的离子与高压空气一起通过,而向带电体顺畅地释放(即,不妨碍或阻断其流动),为此,优选地,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00形成网丝(铁网)形状,但,并非限定于此。例如,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00可由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的金属板(未图示)制造,或由一个方向(横向或竖向)排列金属线的格栅形状(未图示)制造,并且,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类推或变形的各种形状制造。
图1a及图1b中图示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00由弯曲而形成覆盖所述除电器主体10的两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侧面部200S和覆盖安装在除电器主体10的下面的多个放电结构体20的至少一部分的下端部200B的网状形电极构成。
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00的侧面部200S的上端中的至少一部分向内侧弯曲,而形成连续或非连续的弯曲端部201,该弯曲端部201与在所述除电器主体10的侧面由长度方向延伸形成的滑动槽G结合,而附着在除电器主体10。根据本实施例,将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00与形成于除电器主体10的滑动槽G结合,从而,根据需要(例如,需要清扫和保修所述放电结构体20时)自由地附着及分离。
作为又另一方案,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00的侧面部200S的上端中的至少一部分向内侧弯曲,而形成连续或非连续的弯曲端部或挂钩(未图示),该弯曲端部或挂钩与形成于所述除电器主体10的侧面的结合槽(未图示)弹性配合或过盈配合而结合,附着在除电器主体10。所述滑动槽G也可起到所述结合槽的作用。
图3为概略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00的除电装置的构成的立体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10在如下方面与所述图1a及图1b中图示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00的构成相同,即,由弯曲而形成覆盖除电器主体10的两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侧面部210S和覆盖安装在除电器主体10的下面的多个放电结构体20的至少一部分的下端部210B的网状形电极构成。因此,本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10的侧面部210S的上端中至少一部分向内侧弯曲而连续或非连续的弯曲端部201。只是,根据本实施例,用于附着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10的滑动槽G可形成于所述除电器主体10的上端面,或除电器主体10的上端面中的两侧边角起到所述滑动槽G的作用。
本实施例无需为了安装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10而在除电器主体10的侧面形成另外的滑动槽G,并且,使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10覆盖除电器主体10的侧面整体,能够更加提高屏蔽电子波效果。并且,根据本实施例,可根据需要将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10自有地附着在除电器主体10(例如,需要清扫或保修所述放电结构体20时)或分离。
作为又另一方案,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10的侧面部210S的上端中至少一部分向内侧弯曲而形成连续或非连续的弯曲端部201,并且,也可该弯曲端部201与所述除电器主体10的上端面两侧边角弹性配合或过盈配合地结合,而附着在除电器主体10。
图4a为表示形成有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20的除电装置的概略构成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图4b为概略表示形成有图4a中图示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20的除电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20可由覆盖除电器主体10的至少一部分的两个以上的子电极221及222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图示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20例如由第1子电极221和第2子电极222构成。各个子电极221或222由弯曲而形成覆盖除电器主体10的两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侧面部220S和覆盖安装在除电器主体10的下面的多个放电结构体20的至少一部分的下端部220B的网丝电极构成。
所述各个子电极221或222的侧面部220S的上端中至少一部分向内侧弯曲而形成连续或非连续的弯曲端部201,该弯曲端部201与在所述除电器主体10的侧面由长度方向延伸形成的滑动槽G结合而附着在除电器主体10。根据本实施例,将各个子电极221及222与形成于除电器主体10的滑动槽G结合,从而,根据需要(例如,需要清扫和保修所述放电结构体20)自由地附着及分离。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20的各个子电极221及222可个别地安装/脱卸,并且,如果附着在除电器主体10,如图4b所示,可在子电极221及222之间(图4b的实施例)或某一侧(将所述子电极221及222全部向一侧滑动聚集时确保开放部OP,因此,无需将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20从除电器主体10完全分离也能够清扫或保修放电结构体20。
作为又另一方案,所述子电极221及222的侧面部220S的上端中至少一部分向内侧弯曲而形成连续或非连续的弯曲端部201,该弯曲端部201与形成于所述除电器主体10的侧面的结合槽(未图示)弹性配合或过盈配合而结合,附着在除电器主体10。
图5为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30的除电装置的概略构成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本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30由弯曲而形成有覆盖除电器主体10的两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侧面部230S和覆盖安装在除电器主体10下面的多个放电结构体20的至少一部分的下端部230B的网丝电极构成。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30的侧面部230S的上端中至少一部分向内侧弯曲而形成连续或非连续的弯曲端部201,该弯曲端部201与在所述除电器主体10的侧面由长度方向延伸形成的滑动槽G结合,而附着在除电器主体10。根据本实施例,将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30形成于除电器主体10的滑动槽G结合,而根据需要(例如,需要清扫和保修所述放电结构体20时)自由地附着及分离。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30的长度L1小于安装在所述除电器主体10的下端的多个放电结构体20列的长度L2。从而,将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30向一侧移动时,可在其相反侧确保开放部,因此,无需将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00完全从除电器主体10分离也能够清扫或保修放电结构体20。
作为又另一方案,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30的侧面部230S的上端中至少一部分向内侧弯曲而弯曲端部201,该弯曲端部201与形成于所述除电器主体10的侧面的结合槽(未图示)弹性配合或过盈配合地结合,而附着在除电器主体10。
在上面说明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还可形成有用于清扫或保修放电结构体20的另外的清扫用开放孔,在图6中表示了上述构成的示例。即,如图6所示,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40中覆盖安装在除电器主体10的下面的多个放电结构体20的至少一部分的下端部240B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清扫用开放孔H,从而,能够清扫或保修所述放电结构体20。尤其,如图6的a及b所示,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40形成可向除电器主体10的长度方向滑动的结构时,使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40适当地滑动,而调整所述清扫用开放孔H处于所需的位置。
图7为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50的除电装置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50由弯曲而形成有覆盖除电器主体10的两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侧面部250S和覆盖安装在除电器主体10的下面的多个放电结构体20的至少一部分的下端部250B的网丝电极构成。
上述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50可通过螺栓等结合部件F被固定在所述除电器主体10。详细地,在所述除电器主体10的侧面形成有多个螺栓结合孔(未图示),在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50形成有使螺栓贯通的贯通孔251。
从而,如图所示,将螺栓等结合部件F通过所述贯通孔251与形成于除电器主体10的侧面的螺栓结合孔结合,而将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50附着在除电器主体10。虽然,在附图中表示了在一侧结合三个结合部件F而附着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50的示例,但,所述结合部件F的数量和结合位置等并非限定于本实施例。
图8为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60的除电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侧面图。
本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60弯曲而形成有覆盖除电器主体10的一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侧面部260S和覆盖安装在除电器主体10的下面的多个放电结构体20的至少一部分的下端部260B的网丝电极构成。根据本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60与上述的实施例不同地,所述下端部260B从所述侧面部260S的下端延伸地构成,在所述除电器主体10的另一侧面未形成有覆盖其的侧面部。
并且,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60的侧面部260S通过铰链部件HG与所述除电器主体10结合,更优选地,与上部盖子14的既定范围内可旋转地结合。详细地,铰链部件HG的一端通过螺栓等结合部件被固定在形成于除电器主体10的上部的上部盖子14,铰链部件HG的另一端通过结合部件、熔接、焊接等其他方法与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60的侧面部260S上端结合。从而,本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60可对于所述除电器主体10向图示的箭头A,B方向旋转。
例如,为了解除带电体的静电,在放电工作时,将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60向箭头A方向旋转,而使得该下端部260B覆盖形成于除电器主体10的下面的多个放电结构体20的至少一部分,相反地,在清扫/保修时将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60向反方向B旋转而使得所述多个放电结构体20全部裸露。从而,根据需要例如,需要清扫和保修所述放电结构体20时,很容易脱卸/安装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60。
图9a为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70的除电装置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图9b为图式性地表示在图9a中表示的除电装置上形成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70的截面的附图。
参照图9a及图9b,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70由弯曲而形成有覆盖除电器主体10的两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侧面部270S和覆盖安装在除电器主体10的下面的多个放电结构体20的至少一部分的下端部270B的网丝电极构成。
根据本实施例,如图9b的截面图所示,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70的侧面部270S形成在其之间的间隔从下端向上端越来越缩小的形态。此时,所述侧面部270S的上端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除电器主体10的宽幅。
如上述地构成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70在所述除电器主体10的下端弹性地夹入而附着。即,由金属制成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70具有某种程度的弹性,因此,将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70的侧面部270S向两侧扩张的同时,向其之间插入所述除电器主体10的下端,此时,所述侧面部270S的上端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除电器主体10的宽幅,因此,能够除电器主体10的两侧面弹性地夹住,而附着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70。
将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70的侧面部270S的上端中至少一部分向内侧弯曲而形成连续或非连续的弯曲端部201,该弯曲端部201与形成于除电器主体10的侧面的结合槽(未图示)弹性配合结合或过盈配合结合,从而,能够附着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70。
作为又另一方案,为了便于将所除电器主体10向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70的侧面部270S之间插入,也可将所述侧面部270S的上端向外侧弯曲而形成插入导引部(未图示)。
相反地,为了如清扫或保修放电结构体20,而去除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70时,将电极向下部拉拽而容易地从除电器主体10分离。
图10a及图10b为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80的除电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正面图及底面图。
根据本实施例,在除电器主体10的下端形成的多个放电结构体20上可分别独立地形成有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80。即,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80形成能够覆盖各个放电结构体20的大小,并且,可独立地附着在所述放电结构体20或除电器主体10的下面。
本实施例中表示为了容纳放电结构体20而形成与该形状对应的椭圆形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80,但,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80的形状和大小并非限定于本实施例,只要能够独立地覆盖所述放电结构体20,可不同地设定其形状和大小。
并且,将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80附着在所述放电结构体20或除电器主体10的下部的结构可不同地设计,例如,在一侧形成挂钩,在另一侧形成挂接部,而通过其相互之前的结合而附着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80。除此之外,也可使用另外的结合部件而将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80附着在放电结构体20或除电器主体10的下端。
上述的实施例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的说明局限于网丝电极,但,其只是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而提示的简单的示例,应当理解对于相同概念的构成和结合结构形成不同形态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例如,形成多个贯通孔的金属板弯曲形成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或多个金属线由一个方向排列形成的格栅形屏蔽电磁波用电极)等也可同样地适用。
并且,应当理解除了上述的实施例之外,将上述构成的全部或部分相互组合而制成的构成也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例如,虽然未图示并未说明,图4a及图4b中图示的构成和图5中图示的构成也可以相同的方式适用于图1a及图1b、图3、图5、图7至图9b中图示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
下面说明具有如上述的构成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除电装置的工作。
将去除静电的对象的带电体接近本发明的除电装置并执行放电工作。此时,通过控制部和操作板等,预先设定的高电压供应至形成于所述环形支架部件22的上部的导电板27,并且,供应的高电压通过与所述导电板27接触的导电性连接螺丝28经过导电性金属管29供应给放电销23。例如,邻接的两个放电销23中,向一个放电销23供应正电压,向另一个放电销23供应负电压,或向一个放电销23通过脉冲轮换供应正电压和负电压。由此,在对电极之间发生电晕放电,而从放电销23生成正/负离子。
与此同时,从与形成于除电器主体10的侧面盖子40的空气流入端子41连接的空气供应管(未图示)向空气通道12流入高压空气。流入的高压空气通过形成于环形支架部件22的通风口26向支撑部件21的插入口24流入,而沿着在其内侧面形成的空气流动槽25向放电销23的下部释放。
在所述放电销23的下部,支撑部件21形成有扩张的开放部,因此,排放的空气将从放电销23生成的正/负离子向带电体搬运,而能够执行放电工作。
在执行上述的放电工作时,除电装置向带电体接近例如,约10mm的超近距离时,对于带电体的除电性能反而降低,因此,本发明的除电装置将屏蔽电磁波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介入形成于所述放电结构体20与带电体之间,而能够防止除电性能的降低。在以下详细说明的实验例中可确认上述的本发明的效果。
实验例
本实验中使用的除电装置是申请人的常用制品ASG-A系列电晕离子放电方式的除电器,大致上,形成输入电压DC24V、输入电流最大300mA、放电电压4.75kV~5.5kV、输出频率0.1Hz~100Hz、脉冲交流供应方式的设计。与静电去除对象的带电体的距离为10mm,送风空气的压力为1巴(Bar),作为测量工具使用Trek158。
通过根据图1a及图1b的形成有由钢制造的网状形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00的除电装置执行放电工作(下表中用"本发明"表示),作为对此的比较例,同时执行未形成有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00的除电装置的工作(下表中用"比较例"表示),并将其结果显示在下表1中。
【表1】
Figure BDA0002409317210000151
并且,在图11a及图11b中显示了带电体中测定的对于电磁波波形的结果。
在此,图11a表示未形成有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00(比较例)时测定的电磁波波形,有效电压22.33Vrms,最大最小电压摆幅为59.7Vp.p。
相反地,图11b表示形成有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00)时(本发明)测定的电磁波波形,有效电压为2.144Vrms,最大最小电压摆幅为8.1Vp.p。
如上可知,在超近距离执行放电工作时,如果将本发明的屏蔽电磁波用电极200介入形成于除电装置与带电体之间,电压偏移大幅减少,因此,除电时间也显著减少。
以上通过实施例和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根据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事项而被定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存在各种变形例和均等例。

Claims (9)

1.一种除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除电器主体,其形成有供应高压空气的空气通道;
多个放电结构体,其安装在所述除电器主体的下端,用于供应经过所述空气通道的高压空气,并且,借助于供应的高电压的放电,生成正/负离子;及
屏蔽电磁波用电极,其形成有多个开口,以使所述正/负离子和高压空气通过,并且,安装时覆盖所述多个放电结构体的至少一部分,
并且,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弯曲而形成:覆盖所述除电器主体的两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侧面部和覆盖所述多个放电结构体的至少一部分的下端部,
在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的下端部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清扫用开放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由以金属形成的网丝、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的金属板或由一个方向排列金属线的格栅中的某一个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由弯曲而形成覆盖所述除电器主体的两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侧面部和覆盖所述多个放电结构体的至少一部分的下端部的至少两个以上的子电极形成。
4.一种除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除电器主体,其形成有供应高压空气的空气通道;
多个放电结构体,其安装在所述除电器主体的下端,用于供应经过所述空气通道的高压空气,并且,借助于供应的高电压的放电,生成正/负离子;及
屏蔽电磁波用电极,其形成有多个开口,以使所述正/负离子和高压空气通过,并且,安装时覆盖所述多个放电结构体的至少一部分,
并且,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弯曲而形成:覆盖所述除电器主体的两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侧面部和覆盖所述多个放电结构体的至少一部分的下端部,
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的侧面部的上端向内侧弯曲而形成弯曲端部,
在所述除电器主体的侧面由长度方向形成有使所述弯曲端部插入而滑动结合的滑动槽。
5.一种除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除电器主体,其形成有供应高压空气的空气通道;
多个放电结构体,其安装在所述除电器主体的下端,用于供应经过所述空气通道的高压空气,并且,借助于供应的高电压的放电,生成正/负离子;及
屏蔽电磁波用电极,其形成有多个开口,以使所述正/负离子和高压空气通过,并且,安装时覆盖所述多个放电结构体的至少一部分,
并且,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弯曲而形成:覆盖所述除电器主体的两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侧面部和覆盖所述多个放电结构体的至少一部分的下端部,
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的侧面部的上端向内侧弯曲而形成弯曲端部,
所述弯曲端部与所述除电器主体的上端面的两侧边角滑动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某一项所述的除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通过结合部件附着于所述除电器主体。
7.一种除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除电器主体,其形成有供应高压空气的空气通道;
多个放电结构体,其安装在所述除电器主体的下端,用于供应经过所述空气通道的高压空气,并且,借助于供应的高电压的放电,生成正/负离子;及
屏蔽电磁波用电极,其形成有多个开口,以使所述正/负离子和高压空气通过,并且,安装时覆盖所述多个放电结构体的至少一部分,
并且,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弯曲而形成:覆盖所述除电器主体的两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侧面部和覆盖所述多个放电结构体的至少一部分的下端部,
所述侧面部与所述除电器主体可旋转地结合并在既定范围内可旋转。
8.一种除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除电器主体,其形成有供应高压空气的空气通道;
多个放电结构体,其安装在所述除电器主体的下端,用于供应经过所述空气通道的高压空气,并且,借助于供应的高电压的放电,生成正/负离子;及
屏蔽电磁波用电极,其形成有多个开口,以使所述正/负离子和高压空气通过,并且,安装时覆盖所述多个放电结构体的至少一部分,
并且,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弯曲而形成:覆盖所述除电器主体的两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侧面部和覆盖所述多个放电结构体的至少一部分的下端部,
所述侧面部的上端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除电器主体的宽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某一项所述的除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电磁波用电极独立地形成而分别覆盖所述多个放电结构体。
CN202010171411.2A 2019-04-09 2020-03-12 具有屏蔽电磁波的电极的除电装置 Active CN1118009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41373 2019-04-09
KR1020190041373A KR102119272B1 (ko) 2019-04-09 2019-04-09 전자파 차단용 전극을 구비한 제전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0928A true CN111800928A (zh) 2020-10-20
CN111800928B CN111800928B (zh) 2024-02-27

Family

ID=7108094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71411.2A Active CN111800928B (zh) 2019-04-09 2020-03-12 具有屏蔽电磁波的电极的除电装置
CN202020304691.5U Active CN212393033U (zh) 2019-04-09 2020-03-12 一种除电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04691.5U Active CN212393033U (zh) 2019-04-09 2020-03-12 一种除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119272B1 (zh)
CN (2) CN1118009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19272B1 (ko) * 2019-04-09 2020-06-04 (주)동일기연 전자파 차단용 전극을 구비한 제전 장치
CN113877929A (zh) * 2021-08-26 2022-01-04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基于静电分离的废旧电路板回收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98128A (ja) * 1997-01-14 1998-07-31 Fuji Xerox Co Ltd コロナ放電装置
US20040253417A1 (en) * 2001-08-07 2004-12-16 Yoshinori Sekoguchi Ion generating element and ion generator,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leaner and refrigerator containing the same
JP2005142131A (ja) * 2003-11-10 2005-06-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除電器
JP2005276655A (ja) * 2004-03-25 2005-10-06 Kazuo Okano コロナ放電型イオナイザ
JP2007220460A (ja) * 2006-02-16 2007-08-30 Hugle Electronics Inc インジェクション型イオナイザ
CN101204122A (zh) * 2005-06-22 2008-06-18 Smc株式会社 去电装置
JP2009094030A (ja) * 2007-10-12 2009-04-30 Toray Ind Inc 電気絶縁性フィルムの除電装置
KR20110030989A (ko) * 2009-09-18 2011-03-24 (주)동일기연 코로나 방전원리가 사용된 바타입 정전기 제거장치
CN102523672A (zh) * 2011-12-28 2012-06-27 苏州天华超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棒状电晕放电静电消除器
KR20130119111A (ko) * 2012-04-23 2013-10-31 (주)동일기연 코로나 방전식 바타입 정전기 제거장치구조체
CN104541581A (zh) * 2012-08-08 2015-04-22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发生装置及具备其的除电装置
CN212393033U (zh) * 2019-04-09 2021-01-22 株式会社东日技研 一种除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10813B2 (ja) * 2011-10-07 2015-11-1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除電装置
JP6346532B2 (ja) * 2014-09-12 2018-06-20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源ユニット及び帯電処理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98128A (ja) * 1997-01-14 1998-07-31 Fuji Xerox Co Ltd コロナ放電装置
US20040253417A1 (en) * 2001-08-07 2004-12-16 Yoshinori Sekoguchi Ion generating element and ion generator,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leaner and refrigerator containing the same
JP2005142131A (ja) * 2003-11-10 2005-06-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除電器
JP2005276655A (ja) * 2004-03-25 2005-10-06 Kazuo Okano コロナ放電型イオナイザ
CN101204122A (zh) * 2005-06-22 2008-06-18 Smc株式会社 去电装置
JP2007220460A (ja) * 2006-02-16 2007-08-30 Hugle Electronics Inc インジェクション型イオナイザ
JP2009094030A (ja) * 2007-10-12 2009-04-30 Toray Ind Inc 電気絶縁性フィルムの除電装置
KR20110030989A (ko) * 2009-09-18 2011-03-24 (주)동일기연 코로나 방전원리가 사용된 바타입 정전기 제거장치
CN102523672A (zh) * 2011-12-28 2012-06-27 苏州天华超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棒状电晕放电静电消除器
KR20130119111A (ko) * 2012-04-23 2013-10-31 (주)동일기연 코로나 방전식 바타입 정전기 제거장치구조체
CN104541581A (zh) * 2012-08-08 2015-04-22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发生装置及具备其的除电装置
CN212393033U (zh) * 2019-04-09 2021-01-22 株式会社东日技研 一种除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119272B1 (ko) 2020-06-04
CN212393033U (zh) 2021-01-22
CN111800928B (zh) 2024-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93033U (zh) 一种除电装置
TWI395516B (zh) 除電裝置以及放電模組
JP5097514B2 (ja) ワイヤ電極式イオナイザ
CN203980467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US20180053620A1 (en) Ion generation device and electrical device
SA111330109B1 (ar) جهاز ترسيب كهروسكوني يشتمل على تركيبة من ألواح إلكترودات مجمعة
CN107427840B (zh) 荷电装置和电集尘器
CN110506373B (zh) 放电装置以及电气设备
KR101042141B1 (ko) 고주파 펄스방식 악취제거용 전자발생장치
EP3240126A1 (en) Discharge unit
KR20170120563A (ko) 전기 집진 장치
CN106642324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5591286B (zh) 负离子发生装置
CN107925225B (zh) 离子产生装置及电器设备
US11606855B1 (en) Static eliminator having offset voltage reduction unit
CN107809060B (zh) 离子风发生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US20210283621A1 (e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KR20220113718A (ko) 전기 집진기
KR20220030833A (ko) 오프셋 전압 저감유닛을 구비한 제전기
TWI693970B (zh) 電氣集塵裝置
KR20200070216A (ko) 전기 집진 장치
KR20180007766A (ko) 전기집진장치
KR101737894B1 (ko) 에어 유량 조절이 가능한 방전 전극 소켓
JP2007301457A (ja) 静電集塵装置
JP2016058133A (ja) 除電用空気発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