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99587B -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99587B
CN111799587B CN202010691196.9A CN202010691196A CN111799587B CN 111799587 B CN111799587 B CN 111799587B CN 202010691196 A CN202010691196 A CN 202010691196A CN 111799587 B CN111799587 B CN 1117995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support
power adapter
housing
press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911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99587A (zh
Inventor
安忠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9119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995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99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95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99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95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支架、按压盖、两个推杆、插脚和两个传动部,所述支架设有收容槽,所述插脚转动连接所述支架,并可翻转地伸出或收缩于所述收容槽,所述按压盖可按压地设置于所述支架的端部,两个所述推杆分别固定于所述按压盖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传动部连接于所述推杆远离所述按压杆的一端和所述插脚的转动轴一端,两个所述传动部分别经两个所述推杆将所述按压盖的直线按压力矩转换成转动扭矩,并将转动扭矩传递至所述插脚,使得所述插脚可相对所述支架翻转。所述插脚可相对所述支架伸出或收缩即无需接触插脚,实现插脚的伸缩,使得电源适配器使用快捷方便,省力安全。

Description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技术领域
申请涉及通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电源适配器设置可伸缩的插脚,以使得电源适配器方便携带。然而,插脚的伸出或收缩都需要用户用手接触插脚,将插脚拔出电源适配器的容槽内,或者将插脚压入电源适配器的容槽内,造成使用不便利。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适配器,其中,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支架、按压盖、两个推杆、插脚和两个传动部,所述支架设有收容槽,所述插脚转动连接所述支架,并可翻转地伸出或收缩于所述收容槽,所述按压盖可按压地设置于所述支架的端部,两个所述推杆分别固定于所述按压盖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传动部连接于所述推杆远离所述按压杆的一端和所述插脚的转动轴一端,两个所述传动部分别经两个所述推杆将所述按压盖的直线按压力矩转换成转动扭矩,并将转动扭矩传递至所述插脚,使得所述插脚可相对所述支架翻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组件,其中,所述电子设备组件包括上述的电源适配器,所述电子设备组件还包括电子设备,所述电源适配器与所述电子设备电连接,所述电源适配器用以在所述插脚与电源座插接时,向所述电子设备充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适配器,通过所述支架设置按压盖,所述插脚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按压所述按压盖,所述传动部经所述推杆将所述按压盖的滑动力矩转换成转动扭矩传递至所述插脚,使得所述插脚可相对所述支架伸出或收缩即无需接触插脚,实现插脚的伸缩,使得电源适配器使用快捷方便,省力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适配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适配器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适配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适配器的另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适配器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适配器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适配器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适配器的局部正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适配器的另一状态的局部正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适配器的另一状态的局部正视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适配器的另一状态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适配器100,电源适配器100包括支架10、转动连接于支架10的插脚20和可移动地连接支架10的运动部30,插脚20可随运动部30相对支架10运动,而可翻转地伸出或收缩于支架10。可以理解的是,电源适配器100利用插脚20插入电源插座中,可以实现电源适配器100获取电能,从而方便将电能传递至手机、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耳机等电子设备。电源适配器100的插脚20可以为国标、或欧规、或美规、或英规、或澳规、或日规、或韩规等各种标准的插脚。
通过支架10设置运动部30,插脚20转动连接于支架10,移动运动部30,使得插脚20可随运动部30运动而可翻转地伸出或收缩于支架10,即无需接触插脚20,实现插脚20的伸缩,使得电源适配器100使用快捷方便,省力安全。
本实施方式中,电源适配器100还包括外壳90,支架10固定于外壳90内,外壳90对支架10进行稳固防护,以及增加电源适配器100的外观性能。外壳90设有内腔99和连通所述内腔99的通槽91。插脚20可翻转地从通槽91相对外壳90伸出或收缩。即插脚20转动连接于支架10与通槽91正对处。运动部30穿过外壳90可移动地连接支架10。运动部30至少部分露出外壳90,以便于运动部30接收用户的操控作用力,使得运动部30可相对支架10及外壳90运动。
支架10收容于内腔99,并设有与通槽91配合的凸台109,凸台109具有远离内腔99的抵接面108,抵接面108朝向内腔99内凹形成收容槽18。插脚20相对支架10及外壳90伸出时,插脚20转动连接支架10的端部位于收容槽18内,另一端部位于收容槽18外。插脚20相对支架10及外壳90收缩时,插脚20完全收容于收容槽18内,以实现对插脚20隐藏防护,且减小电源适配器100体积方便携带。当插脚20相对支架10及外壳90伸出时,插脚20凸出于抵接面108的部分可插接于电源插座上,抵接面108与电源插座抵接,避免外壳90与电源座接触。外壳90对支架10进行防护。外壳90内还可以收容电连接插脚20的电路板,以便于电源适配器100接收电流,并对电流进行处理。
可选的,凸台109的抵接面108与外壳90的表面平齐,以保证电源适配器100的外观平整性。抵接面108与外壳90的表面允许存在一定组装断差,为了保证抵接面108始终优先外壳90的表面与电源插座接触,抵接面108的略凸出于外壳90的外表面。
可选的,凸台109的抵接面108相对外壳90的表面凸出,即凸台109的端部相对外壳90的表面凸出,使得插脚20与电源座插接时,外壳90与电源座始终存在一定间距,以保证外壳90的安全性。
可以理解的是,电源适配器100采用了可以翻转地伸出或收缩的插脚20,为了保证插脚20可以经常翻转,使得对插脚20进行承载转动连接的结构部件抗疲劳要求较高。插脚20需要在于电源座插接的情况下获取电能,因此插脚20常面临高压电路短路产生电弧燃烧的情况,因此为保证电源适配器100的安全性,对插脚20进行承载连接的结构部件防火抗燃烧要求较高。显然,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支架10对插脚20进行承载,支架10将插接20与外壳90进行隔绝,支架10相较于外壳90具有更好的绝缘防护性能,更好的耐磨抗压性能,以及更好的防火防燃烧性能,可以保证电源适配器100的安全性,增加电源适配器100的使用寿命。将插脚20转动连接于支架10,可以避免外壳90与电源座插接,避免外壳90刮花、避免外壳90受损,保证电源适配器100的外观性能。
具体的,外壳90具有第一端部92、与第一端部92相对的第二端部93、设置于第一端部92和第二端部93之间的周侧部94。通槽91设置于周侧部94邻近第一端部92处。第一端部92设有与内腔99及通槽91连通的插入孔。支架10可经插入孔插入内腔99,并使得凸台109与通槽91限位配合。可以理解的是,内腔99的内周侧壁与支架10的外周侧壁间隙配合,以便于支架10经插入孔插入内腔99后,可以稳固于内腔99内。通槽91远离插入孔的一端具有抵挡壁,抵挡壁可以对凸台109进行限位,使得支架10插入内腔99限位,避免支架10过于内缩于外壳90。
可选的,周侧部94具有正表面941和与正表面941相对背表面942,以及连接于正表面941和背表面942之间的侧表面943。通槽91开设于正表面941处。
本实施方式中,支架10具有正面11、与正面11相对的背面12、连接于正面11和背面12之间并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13和第二端面14、连接于正面11和背面12之间并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15和第二侧面16。凸台109设置于正面11处,并邻近第一端面13处。插脚20从正面11伸出或收缩于支架10。第一端面13和第二端面14可以分别位于支架10的前后两端,第一侧面15和第二侧面16可以位于支架10的左右两侧。支架10固定于内腔99后,第一端面13靠近外壳90的第一端部92,第二端面14收容于内腔99内。
本实施方式中,当插脚20相对支架10处于伸出状态时,插脚20的端部相对正表面941凸出。插脚20的端部设置金属导体,以便于插脚20与电源插座内的电源电极导通,且抵接面108抵接于电源座。当插脚20相对支架10处于收缩状态时,插脚20收容于收容槽18,使得电源适配器100的整体呈矩形块状,进而方便收纳携带电源适配器100,以及可以利用支架10对插脚20有效保护,保证了安全性。
具体的,插脚20设有转动轴21和固定于转动轴21上的两个引脚柱22。引脚柱22的长度方向与转动轴21的长度方向垂直。引脚柱22的中心轴线与转动轴21的中心轴线相交。两个引脚柱22在转动轴21的轴向上并排。转动轴21始终位于收容槽18内。转动轴21邻近收容槽18远离第一端面13,以使得引脚柱22远离转动轴21的端部可翻转出收容槽18。当插脚20处于相对支架10收缩状态时,收容槽18的底壁对插脚20限位,以防止插脚20过于收缩至支架10内。当插脚20处于相对支架10伸出状态时,收容槽18邻近转动轴21的侧壁对插脚20进行限位,以防止插脚20相对支架10翻转夹角过大,不利于插脚20与电源座插接。转动轴21可以设有绝缘体,绝缘体对引脚柱22的一端包覆,转动轴21将两个引脚柱22隔开,避免两个引脚柱22短路。引脚柱22为金属件,以实现插脚20获取电流。
收容槽1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收容槽18相对设置,转动轴21穿过两个收容槽18,两个引脚柱22分别与两个收容槽18可翻转地伸缩配合。利用两个收容槽18分别对两个引脚柱22收容,使得支架10的稳固性增加,并且可以有效隔绝两个引脚柱22,防止引脚柱22短路。
本实施方式中,支架10设有收容腔17,收容腔17用以收容电路板、电源芯片、电源变压模块等器件。插脚20转动连接支架10的一端设置一部分收容于收容腔17,使得插脚20可以与电路板、电源芯片、电源变压模块等器件电连接。可选的,支架10包括第一壳体101和与第一壳体101盖合的第二壳体102,凸台109设置于第一壳体101背离第二壳体102一侧,转动轴21转动连接于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之间。正面11形成于第一壳体101背离第二壳体102一面,背面12形成于第二壳体102背离第一壳体101一面。利用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对转动轴21夹持,使得转动轴21相对支架10转动顺畅平稳。
具体的,第一壳体101内朝向第二壳体102一侧对应收容槽18形成轴承凸台103,第二壳体102内朝向第一壳体101一侧设有与轴承凸台103对接配合的轴承凸起104。轴承凸台103上设有第一U形槽105,轴承凸起104上设有第二U形槽106。第一U形槽105和第二U形槽106共同对插脚20的转动轴进行承载,实现插脚20可相对支架10翻转。第一U形槽105连通收容腔17和收容槽18。轴承凸台103的两个侧壁分别设置两个第一U形槽105,以便于转动轴21经第一U形槽105穿过收容槽18,引脚柱22固定于转动轴21穿过收容槽18的部分。第二壳体102对应四个第二U形槽106设置四个轴承凸起104,以增加转动轴21与支架10的结构稳固性,保证转动轴21相对支架10转动顺畅,且对两个引脚柱22有效隔绝。
本实施方式中,电源适配器100还包括两个引脚弹片60,两个引脚弹片60分别与两个引脚柱22电连接。引脚柱22设有远离转动轴21的导电接触端23,当插脚20相对支架10翻转至伸出过程中,导电接触端23与引脚弹片60弹性抵触,当插脚20相对支架10翻转至收缩状态时,导电接触端23与引脚弹片60分离。
具体的,引脚弹片60包括固定端61和弯曲端62。固定端61对应夹持于轴承凸台103的端部和第二壳体102的内壁支架。弯曲端62与插脚20的引脚柱22相对。弯曲端62沿曲线弯曲。弯曲端62具有弹性形变性能。当插脚20翻转至相对支架10伸出的过程中,导电接触端23转动至与弯曲端62接触,以使得弯曲端62形变,弯曲端62对导电接触端23施加弹性抵触力,使得引脚柱22与引脚弹片60接触更加紧密,使得引脚柱22在翻转过程中存在阻尼力,即插脚20相对支架10翻转过程中存在阻尼力,以减小插脚20对支架10的翻转冲击作用力。当插脚20翻转至相对支架10收缩状态,导电接触端23转动至与弯曲端62分离状态,弯曲端62回复至自然舒展状态。
更为具体的,第一壳体101在轴承凸台103的一侧还设有弹片卡槽107,引脚弹片60设有卡入弹片卡槽107的导通支脚63,转动轴21的端部伸入弹片卡槽107并与导通支脚63抵触,以使得引脚柱22经转动轴21与导通支脚63保持导通状态。转动轴21设有分别与两个引脚柱22接触的轴心导体,轴心导体的端部伸入弹片卡槽107,并与导通支脚63接触。转动轴21的两个轴心导体连接引脚柱22的部分均被绝缘体包覆,以防止短路。弹片卡槽107对导通支脚63稳固,使得引脚弹片60可以在插脚20相对支架10多次翻转后仍保持与插脚20有效接触,增加引脚弹片60的稳固性,以及与插脚20有效导通性能,增加电源适配器100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和图4,运动部30可移动地设置于支架10上。运动部30可以是设置于第一端面13或第二端面14。运动部30可以在支架10上呈直线移动,或者是可以在支架10上转动,或者是在支架10上呈直线运动和转动的复合运动。运动部30可以在用户的手动驱动力作用下运动。运动部30与收容槽18分离,以避免运动部30靠近插脚20,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在支架10上远离插脚20处操控运动部30,而实现插脚20可相对支架10伸出或收缩,以保证安全性。
请参阅图5、图6和图7,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电源适配器100还包括收容于内腔99的传动部40,传动部40连接于运动部30和插脚20,以将所述运动部30的运动力矩转换成转动扭矩传递至插脚20,以使插脚20相对外壳90翻转。即通过移动运动部30相对支架10运动,使得运动部30带动插脚20相对支架10伸出或收缩。
运动部30可滑动设置于支架10,并位于收容槽18外,传动部40将运动部30的直线滑动力矩转换成转动扭矩传递至插脚20的转动轴21。运动部30可沿直线相对支架10滑动。运动部30与传动部40直接连接,以使得运动部30的直线滑动力矩可传递至传动部40。传动部40直接连接转动轴21,以使得传动部40可将转动扭矩传递至转动轴21,使得转动轴21相对支架10转动。
本实施例中,运动部30设有按压盖34,按压盖34滑动设置于支架10的端部。按压盖34在接受用户按压作用力后,可相对外壳90沿直线滑动。按压盖34将直线滑动力矩传递至传动部40,传动部40将直线滑动力矩转换成转动扭矩并传递至转动轴21。
可选的,按压盖34滑动设置于第一端面13或第二端面14。按压盖34的滑动方向平行第一端面13或第二端面14的法向。
可选的,按压盖34完全覆盖第一端面13或第二端面14。
具体的,支架10在第一端面13设有延伸至收容腔17内的导滑孔171。按压盖34与导滑孔171滑动配合。按压盖34可与第一端面13平齐。按压盖34朝向收容腔17一侧设有连接传动部40的连接部。当按压按压盖34朝向支架10收缩时,按压盖34将滑动力矩传递至传动部40,传动部40带动转动轴21转动,并带动插脚20相对外壳90翻转至伸出状态。当按压盖34回复至相对支架10伸出状态时,传动部40带动插脚20相对外壳90翻转至收缩状态。
本实施例中,电源适配器100还包括连接两个按压盖34的推杆349。两个推杆349长度方向平行按压盖34的按压方向延伸。两个推杆349分别固定于按压盖34长度方向两端。具体的,按压盖34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插接凸台341,插接凸台341上设有稳固插孔,两个推杆349分别插接于稳固插孔,使得推杆349与按压盖34稳固。两个推杆349远离按压盖34的一端分别与两个传动部40连接,以将按压盖34的按压滑动力矩传递至传动部40,从而使得按压盖34可以平衡地相对支架10按压滑动。
本实施例中,传动部40包括固定连接推杆349远离按压盖34一端的齿条43和与齿条43啮合并固定于转动轴21的齿轮44。齿轮44与转动轴21同轴设置。齿条43贴合于第一壳体101滑动设置。齿条43的端部推杆349连接。齿条43的长度方向平行按压盖34的滑动方向。齿轮44固定于转动轴21上,并位于两个引脚柱22之间。
可选的,推杆349远离按压盖34的端部设有连接凸块348,连接凸块348的一侧设卡接凸起3481,齿条43的一端设有与卡接凸起3481相配合的卡接槽432,利用卡接凸起3481与卡接槽432稳固卡合,实现推杆349与齿条43稳固连接。可选的,两个齿轮44分别固定于转动轴21的两端。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电源适配器100还包括两个弹性回复件80,弹性回复件80弹性连接于支架10和推杆349之间,弹性回复件80用以提供按压盖34回复至相对支架10伸出的弹性回复力。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101远离按压盖34处设有固定挡板1018。固定挡板1018距离第一壳体101的两端均存在一定间距。弹性回复件80的一端固定抵触于固定挡板1018上,另一端固定抵触于插接凸台341。弹性回复件80套设于推杆349周侧。推杆349穿过固定挡板1018,固定挡板1018可对推杆349滑动导向。当按压盖34被按压而相对支架10收缩时,推杆349带动齿条43滑动,并且按压盖34对弹性回复件80进行压缩,使得弹性回复件80产生弹性形变。当按压盖34的按压力被撤销后,弹性件回复件60朝自然舒展状态回复,使得按压盖34相对外壳90伸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电源适配器100还包括连接于支架10和推杆349的限位杆70。限位杆70用以对推杆349和按压盖34的运动状态定位。
具体的,限位杆70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一壳体101,限位杆7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推杆349的连接凸块348上。利用限位杆70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01的滑动定位配合,以实现对按压盖34限位。
更为具体的,第一壳体101远离所述固定挡板1018处设有定位凸台1017,定位凸台1017设有限位滑槽434,限位杆70的一端与限位滑槽434滑动配合,以实现对按压盖34限位。当插脚20相对支架10伸出后,限位杆70的一端固定在定位凸台1017的第一预设位置,以使得插脚20保持相对支架10伸出的状态。当插脚20相对支架10收缩后,限位杆70的一端固定在定位凸台1017的第二预设位置,以使得插脚20保持相对支架10收缩状态。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请参阅图8、图9和图10,限位滑槽434呈燕尾槽状。限位滑槽434具有第一卡持端4341和与第一卡持端4341相对所第二卡持端4342。第一卡持端4341与第二卡持端4342之间的滑槽沿折弯线延伸。第一卡持端4341与第二卡持端在按压盖34的滑动方向上相对。第一卡持端4341相对第二卡持端4342靠近按压盖34。限位杆70的一端设有转动连接凸块348的限位转轴,限位杆70的另一端设有限位滑销72。限位滑销72与限位转轴平行延伸。限位滑销72与限位滑槽434滑动配合。当限位滑销72滑动至第一卡持端4341时,撤销对按压盖34的作用力,按压盖34受弹性回复件80的弹性作用力,以及受限位滑销72的限位作用力,使得按压盖34保持远离固定挡板1018的静止状态,即按压盖34保持相对支架10伸出的静止状态。当限位滑块72滑动至第二卡持端4342时,撤销对按压盖34的作用力,按压盖34受弹性回复件80的弹性作用力,以及受限位滑销72的限位作用力,使得按压盖34保持靠近固定挡板1018的静止状态,即按压盖34保持相对支架10收缩的静止状态。当再次按压滑动按压盖34,使得限位滑销72脱离第二卡持端4342,并在达到极限滑动位置后,撤销对按压盖34的按压力,由于无限位结构作用,导致限位滑销72开始在弹性回复件80回弹作用力下朝向第一卡持端4341滑动,并最终滑动至第一卡持端4341。即当按压盖34相对支架10伸出时,插脚20相对支架10收缩。按压盖34被按压至相对支架10收缩时,插脚20相对支架10伸出,并且再次按压按压盖34后,按压盖34在所述弹性回复件的作用下回弹复位至相对支架10伸出的状态。
可选的,第一卡持端4341和第二卡持端4342均“V”形槽状,以使得限位滑销72滑动至第一卡持端4341或第二卡持端4342可对齿条43进行滑动限位。
请参阅图1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组件200,所述电子设备组件200包括电源适配器100和电子设备300。电源适配器100与电子设备300电连接,电源适配器100用以在插脚20与电源座插接时,向电子设备300充电。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300可以是手机、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耳机等设备。电子设备300设有电源端口3001。电源适配器100设有与电源端口3001电连接的充电端1001,充电端1001可以与电源端口3001有线或无线充电。
可选的,电子设备300为手机,电源端口3001设置于电子设备300的底端。充电端1001与电源端口3001插接,并经电缆线与电子设备300内的电池电连接。电源端口3001为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充电端1001为USB(Universal 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插头。充电端1001设置于电缆线1002的一端。电缆线1002远离充电端1001一端伸入支架10内与引脚弹片60电连接。当插脚20相对支架10翻转伸出后,插脚20与电源座插接,使得电源适配器100获得电流,电源适配器100将电流进行处理后经充电端1001传递至电子设备300,以实现对电子设备300进行充电。
以上是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支架、按压盖、两个推杆、插脚和两个传动部,所述支架设有收容槽,所述插脚转动连接所述支架,并可翻转地伸出或收缩于所述收容槽,所述按压盖可按压地设置于所述支架的端部,两个所述推杆分别固定于所述按压盖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传动部连接于所述推杆远离所述按压盖的一端和所述插脚的转动轴一端,两个所述传动部分别经两个所述推杆将所述按压盖的直线按压力矩转换成转动扭矩,并将转动扭矩传递至所述插脚,使得所述插脚可相对所述支架翻转;
其中,所述电源适配器还包括两个弹性回复件,所述弹性回复件弹性连接于支架和插接凸台之间,所述弹性回复件用以提供所述按压盖回复至相对所述支架伸出的弹性回复力;
其中,当所述按压盖相对所述支架伸出时,所述插脚相对所述支架收缩,所述按压盖被按压至相对所述支架收缩时,所述插脚相对所述支架伸出,并且再次按压所述按压盖后,所述按压盖在所述弹性回复件的作用下回弹复位至相对支架伸出的状态;
其中,所述支架远离所述按压盖的一端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具有第一卡持端和第二卡持端,所述第一卡持端与第二卡持端在所述按压盖的滑动方向上相对,第一卡持端相对第二卡持端远离所述按压盖,所述电源适配器还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推杆,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滑槽滑动配合,当所述限位杆的一端滑动至所述第一卡持端时,所述按压盖保持相对支架伸出的静止状态,当所述限位杆的一端滑动至第二卡持端时,所述按压盖保持相对支架收缩的静止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的数目为两个,所述插脚设有转动轴和固定于所述转动轴的两个引脚柱,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架并穿过两个所述收容槽,两个所述引脚柱分别可翻转地伸出或收缩于两个所述收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壳体相盖合的第二壳体,所述收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第二壳体一侧,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一侧对应所述收容槽形成轴承凸台,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第一壳体一侧设有与所述轴承凸台对接的轴承凸起,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轴承凸台和所述轴承凸起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适配器还包括两个引脚弹片,所述引脚弹片的一端对应夹持于所述轴承凸台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另一端在所述引脚柱相对所述支架翻转过程中,与所述引脚柱的一端弹性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轴承凸台的一侧还设有弹片卡槽,所述引脚弹片设有卡入所述弹片卡槽的导通支脚,所述转动轴的端部伸入所述弹片卡槽并与所述导通支脚抵触,以使得所述引脚柱经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导通支脚保持导通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适配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通槽,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插脚可经所述通槽相对所述外壳伸出或收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有与所述通槽配合的凸台,所述凸台具有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平齐或相对所述外壳外表面凸出的抵接面,所述收容槽由所述抵接面向所述外壳内凹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相对的两端部和连接于两端部之间的周侧部,所述通槽开设于所述周侧部,所述按压盖穿过所述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包括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齿条和与齿条啮合并固定于所述插脚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插脚的转动轴心同轴设置。
10.一种电子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组件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适配器,所述电子设备组件还包括电子设备,所述电源适配器与所述电子设备电连接,所述电源适配器用以在所述插脚与电源座插接时,向所述电子设备充电。
CN202010691196.9A 2020-07-17 2020-07-17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Active CN1117995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1196.9A CN111799587B (zh) 2020-07-17 2020-07-17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1196.9A CN111799587B (zh) 2020-07-17 2020-07-17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9587A CN111799587A (zh) 2020-10-20
CN111799587B true CN111799587B (zh) 2022-01-11

Family

ID=72807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91196.9A Active CN111799587B (zh) 2020-07-17 2020-07-17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995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88936A1 (zh) * 2020-10-28 2022-05-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WO2022095562A1 (zh) * 2020-11-04 2022-05-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源适配器、电子设备组件
CN114465064B (zh) * 2020-11-10 2024-01-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源适配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91449U (zh) * 2014-12-31 2015-06-10 福建省纳金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多脚转换插头
CN107437693A (zh) * 2016-05-27 2017-12-05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转动机构及具有该转动机构的插头
CN206134996U (zh) * 2016-08-24 2017-04-26 贺易 三相插头
CN208093802U (zh) * 2018-04-20 2018-11-13 深圳市盈源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可折叠插脚的电源适配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9587A (zh) 202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99587B (zh)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US6126460A (en) Safety dual plug structure
US20140106623A1 (en) Transfer plug for a variety of sockets
US20230108383A1 (en) Power Adapter
CN213242965U (zh)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JPS61116780A (ja) 電気機器の電源プラグ装置
CN212571528U (zh)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CN113889804A (zh)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WO2022095562A1 (zh) 电源适配器、电子设备组件
WO2022088936A1 (zh)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CN213693497U (zh) 电源适配器、电子设备组件
CN113889803A (zh)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CN212848951U (zh) 一种充电设备及插头结构
JP3912597B2 (ja) 充電装置
CN212908218U (zh) 一种安全插座
US11862910B2 (en) Plu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2848952U (zh) 一种充电设备及插头结构
CN212085830U (zh) 行动电源结构
CN114421225A (zh)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CN111490365A (zh) 电连接耦合器及其插座、电极安装结构
CN211377025U (zh) 一种折叠式插头
CN111564718B (zh) 一种充电设备及插头结构
CN216389957U (zh) 旋转式双接头连接线
CN211829436U (zh) 一种插拔式墙体插座
CN214154055U (zh) 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