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95353B - 一种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95353B CN111795353B CN202010710728.9A CN202010710728A CN111795353B CN 111795353 B CN111795353 B CN 111795353B CN 202010710728 A CN202010710728 A CN 202010710728A CN 111795353 B CN111795353 B CN 1117953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dlamp
- assembly
- air
- automatic
- air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9—Attachment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5/00—Arrangements within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emission or distribution of light
- F21S45/10—Protec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5/00—Arrangements within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emission or distribution of light
- F21S45/20—Promoting gas flow in lighting devices, e.g. directing flow toward the cover glass for demist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03—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electronics drivers or controllers for operating the light source, e.g. for a LED arra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1/00—Gas-tight or water-tight arrangements
- F21V31/005—Seal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7/0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n or in particular types of vehicles
- F21W2107/1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n or in particular types of vehicles for lan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本发明提出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包括前大灯壳体、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湿度传感器以及整车电子控制单元:所述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和湿度传感器均安装在前大灯壳体上;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包括上端进气机构和下端排气机构,分别根据整车电子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开启或关闭,切换工作模式对灯内湿气进行吸收或排除;整车电子控制单元,通过湿度传感器反映的实时参数,辅助控制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的工作模式。本发明通过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完成灯内湿气的吸收和排除,并可以平衡灯内的压力差,实现前大灯自动智能除雾的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
背景技术
汽车灯具是汽车的眼睛,它不仅对车辆造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还具有照明路面的功能;由于中国内陆季节气候分布的不同,尤其是在北方的冬季,汽车前大灯的配光镜非常容易起雾,车灯的起雾会严重影响灯内光源的照射效果,出现灯具出射光型变化、路面光照强度变弱、信号灯视认角变窄等问题。
为了改善灯具的雾气问题,常规整灯厂会采用透气弯管与干燥剂的组合方案,图1揭示了现有技术的前大灯壳体防雾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前大灯壳体101中,通气孔102的背面安装有透气弯管,同时采用干燥剂103。由于不同车辆构造以及外部环境的区别导致透气弯管的导气性存在差别,同时,不同体积的前大灯干燥剂103的份量也很难确定,需要通过多次的整车试验来确定透气弯管的开闭策略、安装位置以及具体干燥剂的质量与组分,干燥剂还存在着失效的情况。
前大灯整体大部分组件采用的PC塑料,用于减重,塑料材料存在着一定的吸水率。尤其在南方多雨的梅雨季节,前大灯周围环境湿度大,作为相对干燥的前大灯会不断吸收周围的湿气直至相对湿度达到平衡,内部高湿气的前大灯在发动机启动后,前大灯配光镜外部高湿且冷,而前大灯壳体处高温且干,这样会引起水蒸气不断在透明配光镜上凝结产生雾气,且无法自然消散引起消费者抱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解决前大灯配光镜的雾气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包括前大灯壳体、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湿度传感器以及整车电子控制单元:
所述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和湿度传感器均安装在前大灯壳体上;
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包括上端进气机构和下端排气机构,分别根据整车电子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开启或关闭,切换工作模式对灯内湿气进行吸收或排除;
整车电子控制单元,通过湿度传感器反映的实时参数,辅助控制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的工作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包括步进电机、上端进气机构和下端排气机构:
所述上端进气机构包括进气叶轮总成和进气导流罩总成,进气叶轮总成与进气导流罩总成连接,进气叶轮总成包括交替设置的开放端与封闭端;
所述下端排气机构包括壳体总成和排气叶轮总成,排气叶轮总成与壳体总成连接,排气叶轮总成包括交替设置的开放端与封闭端;
所述步进电机,推动进气叶轮总成的开放端、封闭端与进气导流罩的相对位置变化,控制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对应的工作模式,控制上端进气机构的开启或封闭;
所述步进电机,推动排气叶轮总成的开放端、封闭端与壳体总成的相对位置变化,控制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对应的工作模式,控制下端排气机构的开启或封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叶轮总成包括进气叶轮和限位锲型环;
所述进气叶轮,包括交替布置的数个开放端和封闭端,开放端所在位置的底面开有一定数量的导气孔;
所述限位锲型环,断面为锲型,和进气导流罩总成中的锲型挡筋进行配合压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导流罩总成包括数个导流罩单体与透气膜:
导流罩单体,底部留有矩形槽,用于固定透气膜;
导流罩单体,两侧的空气道,与进气叶轮的开放端或封闭端对应,引导前大灯内部湿气进入壳体总成的内部腔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叶轮总成包括排气叶轮和限位锲型环:
所述排气叶轮,包括交替布置的数个开放端和封闭端;
所述限位锲型环,断面为锲型,和壳体总成中的锲型挡筋进行配合压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总成包括壳体、吸湿材料、透气膜和透气格栅:
所述壳体,底部向着中心开有数个矩形通孔,联通壳体的吸湿腔体;
所述透气膜和透气格栅,固定在矩形通孔上,与排气叶轮总成的开放端和封闭端相配合,便于湿气向灯外流通;
所述吸湿材料,设置在吸湿腔体内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吸湿材料采用MgCl2和CaO结合的方式,其中MgCl2:CaO的占比在2:1以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湿度传感器,包括第一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湿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固定在前大灯壳体的内部,安装位置靠近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测量前大灯内部的湿度值;
所述第二湿度传感器固定在前大灯壳体的外部上端,测量前大灯外部的湿度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工作模式,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吸收前大灯湿气:
进气叶轮总成的开放端和进气导流罩总成的空气道对应,前大灯内部的湿气通过进气导流罩总成中的空气道到达吸湿材料;
排气叶轮总成的封闭端和壳体总成中的透气格栅对应在一起,下端排气机构封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开启逻辑条件为满足以下任意一个条件:
夏季前大灯内湿度含量在第一湿度阈值与第二湿度阈值之间,冬季前大灯内湿度含量在第三湿度阈值以上;
前大灯内部空气湿度含量低于发动机舱的空气湿度含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第二工作模式,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排出前大灯湿气:
进气叶轮总成的封闭端和进气导流罩总成的空气道对应,上端进气机构封闭;
排气叶轮总成的开放端和壳体总成中的透气格栅对应在一起,下端排气机构开启,吸湿材料向外界释放水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开启逻辑条件为满足以下任意一个条件:
夏季前大灯内湿度含量在第一湿度阈值以下,冬季前大灯内湿度含量在第三湿度阈值以下;
前大灯内部空气湿度含量高于发动机舱的空气湿度含量。
在一实施例中,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还包括大气压力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前大灯壳体内部,测量前大灯内部的气压参数;
整车电子控制单元,接收大气压力传感器反映的气压参数,结合湿度传感器反映的湿度参数,辅助控制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的工作模式,平衡灯内外的压力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第三工作模式,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在第三工作模式下联通前大灯与外界空气:
进气叶轮总成的半个开放端和进气导流罩总成的空气道对应;前大灯内部的高压空气通过进气导流罩总成中的空气道到达吸湿材料;
排气叶轮总成的半个开放端和壳体总成中的透气格栅对应在一起,下端排气机构开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工作模式开启逻辑条件为前大灯内部大气压力高于第一气压阈值或者低于第二气压阈值,第三工作模式开启的优先级最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具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结合灯内外的湿度传感器和大气压力传感器来控制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的开启模式,进行智能除湿,避免前大灯配光镜出现雾气;
2)自动除雾的智能前大灯采用全封闭结构,可通过第三工作模式可以自由调节灯内外的压力差,避免配光镜或者灯泡的爆裂问题;
3)可自动除雾智能前大灯组装方式简单,控制逻辑清晰明了;
4)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的结构可调整,方便匹配不同型号的灯具,安装便捷,可更换循环使用;
5)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可以配置不同质量的吸湿材料,形成不同规格的批量化产品,根据灯内实际雾气情况,合理配置不同档次的可更换吸雾剂固定总成,避免材料浪费。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揭示了现有技术的前大灯壳体防雾结构示意图;
图2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结构轴测图;
图3a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在安装位置A的放大图;
图3b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温湿度传感器在安装位置B的放大图;
图3c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大气压力传感器在安装位置C的放大图;
图3d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温湿度传感器在安装位置D的放大图;
图4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结构正视图;
图5a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结构俯视图;
图5b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结构仰视图;
图6a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结构的E-E截面剖视图;
图6b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结构轴测图;
图7a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结构爆炸图;
图7b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结构俯视图;
图8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结构的C-C截面剖视图;
图9a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气叶轮总成结构轴测图;
图9b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气叶轮总成结构俯视图;
图10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排气叶轮总成结构轴测图;
图11a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壳体总成结构轴测图;
图11b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壳体总成结构俯视图;
图12a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壳体总成结构A-A截面剖视图;
图12b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壳体总成结构B-B截面剖视图;
图13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透气格栅结构轴测图;
图14a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气导流罩总成结构轴测图;
图14b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导流罩单体结构轴测图;
图14c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气导流罩总成结构仰视图;
图15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支撑架结构轴测图;
图16a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工作模式下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16b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工作模式下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的A-A截面剖视图;
图16c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工作模式下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的B-B截面剖视图;
图17a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工作模式下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17b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工作模式下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的A-A截面剖视图;
图17c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工作模式下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的B-B截面剖视图;
图18a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三工作模式下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18b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三工作模式下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的A-A截面剖视图;
图18c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三工作模式下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的B-B截面剖视图;
图19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的工作模式开启控制逻辑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01前大灯壳体;
102通气孔;
103干燥剂;
200前大灯壳体;
201矩形槽口;
300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
310进气叶轮总成;
311进气叶轮,312限位锲型环,313导气孔;
320排气叶轮总成;
321排气叶轮,322限位锲型环;
330步进电机;
331传动齿轮;
340壳体总成;
341壳体,342吸湿材料,343透气膜,344透气格栅,345拧紧手柄,346边缘卡爪,347预留膨胀区;
350密封橡胶圈;
360进气导流罩总成;
361导流罩单体,362透气膜,363胶槽,364空气道,365摩擦焊接面,366螺钉孔,367定位销孔,368锲型挡筋,369紧固螺钉;
370支撑架;
371透气孔,372定位销;
400a温湿度传感器;
401a温度采样电路;
400b温湿度传感器;
401b温度采样电路;
402b湿度采样电路;
500大气压力传感器;
501压力采样电路;
600透气孔;
700电机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发明,并不用于限定发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主要通过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完成灯内湿气的吸收和排除,并可以平衡灯内的压力差,利用温湿度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的实时参数来反映前大灯内外环境的变化,通过整车电子控制单元进行输入信号处理并辅助控制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的开启模式,实现前大灯智能除雾的功能。该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安装方式简单,装置可更换,循环使用,控制精准便捷。
图2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结构轴测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除雾智能前大灯主要包括前大灯壳体200、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温湿度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500以及ECU(整车电子控制单元)。
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大气压力传感器500和温湿度传感器均安装在前大灯壳体200上。
温湿度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400a和温湿度传感器400b。
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采用机械旋转安装在前大灯壳体200内。
大气压力传感器500和温湿度传感器,通过螺钉安装在前大灯壳体200上。
图3a揭示了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在图2所示的安装位置A的放大图,如图3a所示,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安装在前大灯壳体200的底部。
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从前大灯壳体200底部沿垂向向上安装。
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的壳体整体呈圆柱状,直径尺寸略小于前大灯壳体200的配合安装通孔尺寸,实现间隙配合,便于安装。
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外部四周预留有4个边缘卡爪346,可以和前大灯壳体200匹配安装,安装方式为压紧转动安装方式。
前大灯壳体200的安装通孔边缘预留有四个矩形槽口201。
在安装过程中,边缘卡爪346通过前大灯壳体200的矩形槽口201,并用力压紧,保证密封橡胶圈350被压紧,通过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底部的拧紧手柄345顺时针旋转20°~30°,使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牢固安装在前大灯壳体200上,密封橡胶圈350可以保证前大灯整灯的气密性。
在结构安装尺寸方面,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在紧固的状态下露出前大灯壳体200的安装平面仅为20mm,尺寸很小,不影响远近光模组、调光支架等结构的布置,适用于各种光源的汽车灯具。
本发明所述的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装配直径为50mm,结构高度为42mm,外轮廓最大直径为64mm。
图3b和图3d分别揭示了温湿度传感器在图2所示的安装位置B和安装位置D的放大图,如图3b和图3d所示,温湿度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400a和温湿度传感器400b,分别安装在图2所示的安装位置B和安装位置D。
温湿度传感器,为芯片类型,通过引脚焊接在电路板上。
如图3b所示,带温湿度传感器400a的电路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前大灯壳体200的内部,安装在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附近,在图2所示的安装位置B,测量前大灯内部的湿气含量和温度值。
如图3d所示,带温湿度传感器205b的电路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前大灯壳体200的外部上端,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安装位置D。由于前大灯壳体200上端存在着进水的情况,因此,在带温湿度传感器400b的电路板的外部增加一个塑料套装,保护电路板,防止电路板潮湿短路引起整车报警。
在前大灯内部以及前大灯壳体200上安装的温湿度传感器,测定前大灯内部与发动机舱(外部环境)湿气含量,作为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开启控制的输入条件,本实施例中,温湿度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湿气含量,温度并没有作为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开启控制的输入条件,因此也可以采用湿度传感器来替换。
图3c分别揭示了大气压力传感器在图3c所示的安装位置C的放大图,如图3c所示,大气压力传感器500,安装在前大灯壳体200的内部,大气压力传感器500通过焊锡焊接在电路板上,电路板四周留有四个螺钉孔,通过螺钉将大气压力传感器500安装在前大灯壳体200的内部,其中,大气压力传感器500尽量靠近前大灯的配光镜。
在前大灯内部增加大气压力传感器500,用于测量前大灯内部压力,由于前大灯正常情况时处于封闭状态,所有功能点亮后灯内温度,压力迅速升高,可能出现配光镜爆裂的情况,这时需要根据前大灯内部实时的压力变化,控制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的开启策略。
传统前大灯壳体上留有一定的通气孔,通过透气弯管连接在通气孔上,利用透气弯管内的海绵来阻隔行车中的灰尘,同时平衡灯内的压力差,并利用对弯管组合的进出气来降低整灯雾气风险。
图4-图5b分别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结构正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如图4-图5b所示,本发明中所述的前大灯壳体200完全取消透气孔600结构,并去除透气弯管,使整灯封闭,降低成本,利用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的开启模式来平衡灯内气压并主动吸湿和除湿,彻底解决前大灯配光镜雾气的风险。
图6a揭示了图5b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结构的E-E截面剖视图,图6b-图7b分别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结构轴测图、爆炸图和俯视图,图8揭示了图7b的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结构的C-C截面剖视图,如图6a-图8所示,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包括上端进气机构、下端排气机构、步进电机330、密封橡胶圈350和支撑架370。
上端进气机构包括进气叶轮总成310和进气导流罩总成360。
下端排气机构包括壳体总成340和排气叶轮总成320。
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内部主要依靠步进电机330推动进气叶轮总成310和排气叶轮总成320,控制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的开启模式,实现前大灯内部吸湿、外部排湿、内外通气三个工作模式,而这三个工作模式的开启通过灯内外的湿度、大气压力传感器的输入参数进行确定,实现前大灯除雾的自动化及智能化。
图9a和图9b分别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气叶轮总成结构轴测图和俯视图,如图9a和图9b所示,进气叶轮总成310包括进气叶轮311和限位锲型环312,其中,限位锲型环312的边缘设有一个凸起顶筋结构,用于和进气叶轮边缘311的凹槽进行配合定位,两者采用胶粘的方式进行固定。湿空气从箭头方向进入。
所述进气叶轮311,处于前大灯内部,整体为圆柱形,共分为八个区域,即四个开放端和四个封闭端,交替布置。
在开放端所在位置的底面开有一定数量的导气孔313,引导更多地的湿气进入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中进行吸湿。
进气叶轮311,留有齿轮状凹槽,用于和步进电机330进行配合工作。
限位锲型环312,断面为锲型,主要用于和进气导流罩总成360中的锲型挡筋368进行配合,利用圆锥面的自动对准以及锲型配合的压紧作用,保证结构的气密性。
图10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排气叶轮总成结构轴测图,如图10所示,排气叶轮总成320包括排气叶轮321和限位锲型环322,其中排气叶轮321和限位锲型环322的安装方式与进气叶轮总成310的安装方式一致。湿空气从箭头方向进入。
排气叶轮321与进气叶轮311的唯一区别在于,排气叶轮321底面不存在多个导气孔,排气叶轮总成320处于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的底部且位于前大灯壳体200外侧,导气孔可能会影响前大灯的气密性,故排气叶轮321取消导气孔。
进气叶轮总成310和排气叶轮总成320的底面留有齿轮状凹槽,用于连接步进电机330,传递动力。
步进电机330、进气叶轮总成310和排气叶轮总成320在装配时,需保证进气叶轮总成310和排气叶轮总成320的开放端对应在一起,或者封闭端对应在一起。
特别的,步进电机330,两端固定有传动齿轮331,传动齿轮331采用合金材料,齿数为8,呈45°空间布置。
步进电机330,采用35BY24H01型永磁式步进电机,步进电机330的驱动方式需要综合前大灯内部与发动机舱的温湿度传感器以及前大灯内部的大气压力传感器的输入参数,采用一定的逻辑控制来驱动步进电机运转。
可选的,设置步进电机330的转动速度为22.5°/步。
图11a和图11b分别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壳体总成结构轴测图和俯视图,图12a和图12b分别揭示了图11b的壳体总成结构A-A截面剖视图和B-B截面剖视图,图13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透气格栅结构轴测图,,如图11a-图13所示,所述的壳体总成340包括壳体341、吸湿材料342、透气膜343和透气格栅344。
壳体341底部向着中心开有四个矩形通孔,间隔90°分布,联通壳体341的四个吸湿腔体,用于气流流通排湿所用,在四个矩形通孔处分别固定有透气膜353和透气格栅344,便于湿气向灯外流通。
壳体341在底部边缘留有四个拧紧手柄345,便于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在前大灯上的安装和拆卸。
壳体341的圆柱面直径略小于前大灯壳体200安装直径,便于安装,同时密封橡胶圈350直接套在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壳体341的圆柱面上。
壳体341内部留有四个吸湿腔体,用于布置吸湿材料342,用于吸收前大灯内部的湿气并释放湿气到前大灯外部。吸湿腔体的两端保留预留膨胀区347,提供吸湿材料342的膨胀空间。
壳体341中部留有一个方形孔,用于容纳步进电机330的几何尺寸。
壳体341中间底部区域为圆形通孔,用于和排气叶轮总成320的配合安装。
壳体341的边缘留有胶槽363,通过涂胶的方式使壳体341和进气导流罩总成360、支撑架370固定在一起。
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内部放置一定份量的吸湿材料342。
特别的,所述吸湿材料342,包括20g、25g、30g三种规格。
为了更符合前大灯除雾的需要,吸湿材料342的具体份量可以根据单款灯型的需要进行调整,在保证灯内无雾气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少分量的吸湿材料342,节约成本。考虑前大灯灯腔容积的不同,通过增加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的壳体高度来匹配不同前大灯的实际除雾需要,合理配置吸湿材料342的质量,避免浪费。
考虑到不同车型的前大灯结构的差异,前大灯壳体200的预留结构尺寸也不尽相同,需求的吸湿材料342份量也存在差别,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可以需要改变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的壳体装配直径以及高度,因此其他同类型的安装结构(特指装配直径不同、高度不同)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特别的,所述吸湿材料342主要采用MgCl2和CaO结合的方式并辅以其他组分,其中MgCl2:CaO的占比在2:1以上。
其中MgCl2容易和水分子结合形成MgCl2·6H2O和MgCl2·12H2O的混合物,然而MgCl2·6H2O和MgCl2·12H2O的稳定性稍差,在外界环境改变(湿度显著减低或者温度升高)后,重新回到MgCl2状态并释放水汽。而CaO主要作为长效干燥成分,通过吸水后形成硬化的含钙化合物,MgCl2作为快速吸湿材料。
特别的,透气格栅344整体呈扇形曲板,上面开有一些方形孔,用于通气。透气膜343直接粘贴在透气格栅344上,由于透气膜343偏软,厚度很薄,采用和进气导流罩总成360中透气膜343同样的材料。
密封橡胶圈350,套在壳体341的外部(装配直径所在圆柱面),保证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安装在前大灯空间上的气密性。密封橡胶圈350直接套在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的壳体上,在将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固定在前大灯壳体200过程中,密封橡胶圈350的厚度会被压缩,起到密封前大灯的作用,保证前大灯内部良好的气密性。
进气导流罩总成360,通过步进电机330四周的四个紧固螺钉369固定在一起,手动转动进气叶轮总成310,使进气叶轮总成310的一个开放端和进气导流罩总成360的空气道364对应在一起。
通过横向截图可以看出,进气叶轮总成310的空气道与壳体空气道364呈现45°间隔布置,这样在进气叶轮总成310的一个开放端和进气导流罩总成360的空气道364对应完全对应时,下侧的排气叶轮总成320的封闭端正好对应着壳体空气道364。
特别的,在进气导流罩总成360和壳体341上留有锲型挡筋368,用于和配进气叶轮总成310和排气叶轮总成320中的限位锲型环322配合,一方面起到定位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整体的气密性。
图14a和图14c分别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气导流罩总成结构轴测图和仰视图,图14b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导流罩单体结构轴测图,如图14a-图14c所示,进气导流罩总成360包括四个导流罩单体361与四片透气膜362。
由于进气导流罩总成360的整体结构的限制,无法进行一体化注塑抽芯成型,因此,将进气导流罩总成360整体分为四个导流罩单体361。
导流罩单体361的侧面铣平,采用摩擦焊的方式将四个导流罩单体361的摩擦焊接面365焊接为一体。
透气膜362的两面的四周留有胶水,用于粘贴在两个导流罩单体361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矩形槽内,保证在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装配过程中不会出现掉落的情况。
导流罩单体361在底部留有矩形槽,用于固定透气膜362。
导流罩单体361两侧的空气道364,主要用于引导前大灯内部湿气进入吸湿材料342所在的腔体。
导流罩单体361底面留有一个螺钉孔,用于连接步进电机330,同时在背面留有一个定位销孔367,用于和支撑架370的定位销372匹配,导流罩单体361边缘留有环形凸起结构,用于限制支撑架370的位置,保证导流罩单体361的环形凸起下平面与支撑架370的边缘下平面持平,便于和壳体341的胶槽363粘结,结构更加稳定。
图15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支撑架结构轴测图,如图15所示,所述的支撑架370,整体呈盘形,四周留有四个矩形槽,矩形槽内部开有透气孔371,在矩形槽中粘贴有透气膜;
为了避让步进电机330安装结构的空间并保证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的气密性,支撑架370中部呈正方形凹陷结构,同时支撑架370背面出现正方形凸起结构,保证支撑架等壁厚,便于注塑成型,防止缩印现象的发生。
支撑架370中部留有圆孔,尺寸略大于步进电机330的圆柱面外径,便于安装方便,避免干涉。
在支撑架370周边留有四个定位销372,在从下侧将支撑架安装在进气导流罩总成360过程中,起到预定位的作用。
特别的,支撑架370通过定位销372从底部安装在进气导流罩总成360的底部,并压紧透气膜221,支撑架370中部圆孔通过步进电机330,利用支撑架370中部圆孔的侧墙结构保证了前大灯内部湿气仅可以通过进气导流罩总成360的空气道、透气膜而流经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壳体内的吸湿材料342,进行吸湿,不会进入步进电机330所在的空腔,而引起漏气问题。
特别的,由于支撑架370底部存在矩形突起结构,用于和壳体341进行限位配合,保证排气叶轮总成320的封闭端正好对应着壳体341的空气道,定位准确。
本发明所述的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存在三种工作模式,包括内循环模式、外循环模式、内外循环模式三种。
图16a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工作模式下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的结构示意图,图16b和图16c分别揭示了图16a所示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的A-A截面剖视图和B-B截面剖视图,如图16a-图16c所示,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的第一工作模式为内循环模式,内循环模式是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的常用状态,主要用于吸收前大灯湿气。
当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内循环模式下,通过图16b可以看出,保持进气叶轮总成310的一个开放端和进气导流罩总成360的空气道364对应在一起,即保证前大灯内部的湿气可以通过进气叶轮311的开放端不断进入,进气导流罩总成360中的空气道经透气膜、支撑架到达吸湿材料342进行吸湿;而此状态下通过图16c可以看出,排气叶轮总成320的一个封闭端和壳体总成340中的透气格栅344对应在一起,下端排气机构封闭,起到灯内吸湿的效果。
从而,第一工作模式-内循环模式,实现不断吸收前大灯内部湿气的作用。
图17a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工作模式下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的结构示意图,图17b和图17c分别揭示了图17a所示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的A-A截面剖视图和B-B截面剖视图,如图17a-图17c所示,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的第二工作模式为外循环模式,外循环模式是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的第二启动模式,主要用于除去前大灯湿气。
当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处于第二工作模式-外循环模式下,通过图17b可以看出,保持进气叶轮总成310的一个封闭端和进气导流罩总成360的空气道364对应,即保证前大灯内部的湿气不可以通过进气导流罩总成360中的空气道364到达吸湿材料342,即上端进气机构封闭;而此状态下通过图17c可以看出,排气叶轮总成320的一个开放端和壳体总成中的透气格栅344对应在一起,下端排气机构开启,由于吸湿材料342自身的不稳定性,导致吸湿材料342开始向外界释放水汽,起到灯外除湿的效果。
从而,第二工作模式-外循环模式,实现不断排除吸湿材料342中前期吸收的前大灯内部湿气,第二工作模式相对于第一工作模式,步进电机330转动两步,即旋转45°。
图18a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三工作模式下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的结构示意图,图18b和图18c分别揭示了图18a所示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的A-A截面剖视图和B-B截面剖视图,如图18a-图18c所示,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的第三工作模式为内外循环模式,内外循环模式是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的第三启动模式,主要用于使前大灯同外界空气联通,减低前大灯内部的气压,防止配光镜爆裂。
当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处于第三工作模式-内外循环模式下,通过图18b可以看出,保持进气叶轮总成310的半个开放端(或半个封闭端)和进气导流罩总成360的空气道对应,即保证前大灯内部的高压空气可以通过进气导流罩总成360中的空气道364到达吸湿材料342所在的吸湿腔体,即上端进气机构开启;而此状态下通过图18c可以看出,排气叶轮总成320的半个开放端(或半个封闭端)和壳体总成340中的透气格栅344对应在一起,下端排气机构开启,由于前大灯内部高压空气从排气叶轮321喷出,此过程吸湿材料342只会吸收前大灯内喷出空气的湿度,而不会吸收外界环境的湿气,不影响吸湿功能。
从而,第三工作模式-内外循环模式,实现前大灯与外界环境的相对压力平衡。由于在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下前大灯处于封闭状态,容易出现灯内气压过大或者过小的现象,为了防止内部气压大导致的配光镜爆裂或者内部气压小导致的灯泡爆裂现象的出现,第三工作模式相对于第一工作模式,步进电机330转动一步。
图19揭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的工作模式开启控制逻辑图,如图19所示,灯外的温湿度传感器400b进行灯外温度和湿度的测量,温度采样电路401b将温度量转换后发送到ECU,湿度采样电路402b将湿度量转换后发送到ECU,灯内温湿度传感器400a进行灯内湿度的测量,温度采样电路401a将温度量转换后发送到ECU,灯内压力传感器500进行灯内气压的测量,压力采样电路501将气压量转换后发送到ECU,ECU根据接收到的湿度参数和气压参数,通过电机控制电路700对步进电机300进行控制。
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300的开启控制逻辑条件包括以下条件:
第一工作模式的开启控制逻辑:
1)夏季前大灯内湿度(灯内湿度传感器测量)含量在第一湿度阈值与第二湿度阈值之间,冬季前大灯内湿度含量在第三湿度阈值以上的情况,第一湿度阈值为60%,第二湿度阈值为90%,第三湿度阈值为40%。
2)前大灯内部空气湿度含量低于发动机舱的空气湿度含量(灯壳体处湿度传感器测量)的状况;
满足以上任意一个条件,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切换到第一工作模式。
第二工作模式的开启控制逻辑:
1)夏季前大灯内湿度含量(灯内湿度传感器测量)在第一湿度阈值以下,冬季前大灯内湿度含量在第三湿度阈值以下的情况;
2)前大灯内部空气湿度含量高于发动机舱的空气湿度(灯壳体处湿度传感器测量)含量的状况;
满足以上任意一个条件,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
第三工作模式的开启控制逻辑:
1)前大灯内部大气压力(灯内大气压力传感器测量)高于第一气压阈值或者低于第二气压阈值的状况;
2)为了安全起见,第三工作模式开启的优先级高于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通过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完成灯内湿气的吸收和排除,并可以平衡灯内的压力差,实现前大灯自动智能除雾的功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具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结合灯内外的湿度传感器和大气压力传感器来控制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的开启模式,进行智能除湿,避免前大灯配光镜出现雾气;
2)自动除雾的智能前大灯采用全封闭结构,可通过第三工作模式可以自由调节灯内外的压力差,避免配光镜或者灯泡的爆裂问题;
3)可自动除雾智能前大灯组装方式简单,控制逻辑清晰明了;
4)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的结构可调整,方便匹配不同型号的灯具,安装便捷,可更换循环使用;
5)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可以配置不同质量的吸湿材料,形成不同规格的批量化产品,根据灯内实际雾气情况,合理配置不同档次的可更换吸雾剂固定总成,避免材料浪费。
尽管为使解释简单化将上述方法图示并描述为一系列动作,但是应理解并领会,这些方法不受动作的次序所限,因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些动作可按不同次序发生和/或与来自本文中图示和描述或本文中未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动作并发地发生。
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他的步骤或元素。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发明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大灯壳体、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湿度传感器以及整车电子控制单元:
所述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和湿度传感器均安装在前大灯壳体上;
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包括上端进气机构和下端排气机构,分别根据整车电子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开启或关闭,切换工作模式对灯内湿气进行吸收或排除;
整车电子控制单元,通过湿度传感器反映的实时参数,辅助控制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的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包括步进电机、上端进气机构和下端排气机构:
所述上端进气机构包括进气叶轮总成和进气导流罩总成,进气叶轮总成与进气导流罩总成连接,进气叶轮总成包括交替设置的开放端与封闭端;
所述下端排气机构包括壳体总成和排气叶轮总成,排气叶轮总成与壳体总成连接,排气叶轮总成包括交替设置的开放端与封闭端;
所述步进电机,推动进气叶轮总成的开放端、封闭端与进气导流罩的相对位置变化,控制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对应的工作模式,控制上端进气机构的开启或封闭;
所述步进电机,推动排气叶轮总成的开放端、封闭端与壳体总成的相对位置变化,控制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对应的工作模式,控制下端排气机构的开启或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叶轮总成包括进气叶轮和限位锲型环;
所述进气叶轮,包括交替布置的数个开放端和封闭端,开放端所在位置的底面开有一定数量的导气孔;
所述限位锲型环,断面为锲型,和进气导流罩总成中的锲型挡筋进行配合压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导流罩总成包括数个导流罩单体与透气膜:
导流罩单体,底部留有矩形槽,用于固定透气膜;
导流罩单体,两侧的空气道,与进气叶轮的开放端或封闭端对应,引导前大灯内部湿气进入壳体总成的内部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叶轮总成包括排气叶轮和限位锲型环:
所述排气叶轮,包括交替布置的数个开放端和封闭端;
所述限位锲型环,断面为锲型,和壳体总成中的锲型挡筋进行配合压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总成包括壳体、吸湿材料、透气膜和透气格栅:
所述壳体,底部向着中心开有数个矩形通孔,联通壳体的吸湿腔体;
所述透气膜和透气格栅,固定在矩形通孔上,与排气叶轮总成的开放端和封闭端相配合,便于湿气向灯外流通;
所述吸湿材料,设置在吸湿腔体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材料采用MgCl2和CaO结合的方式,其中MgCl2:CaO的占比在2:1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传感器,包括第一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湿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固定在前大灯壳体的内部,安装位置靠近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测量前大灯内部的湿度值;
所述第二湿度传感器固定在前大灯壳体的外部上端,测量前大灯外部的湿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工作模式,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吸收前大灯湿气:
进气叶轮总成的开放端和进气导流罩总成的空气道对应,前大灯内部的湿气通过进气导流罩总成中的空气道到达吸湿材料;
排气叶轮总成的封闭端和壳体总成中的透气格栅对应在一起,下端排气机构封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开启逻辑条件为满足以下任意一个条件:
夏季前大灯内湿度含量在第一湿度阈值与第二湿度阈值之间,冬季前大灯内湿度含量在第三湿度阈值以上;
前大灯内部空气湿度含量低于发动机舱的空气湿度含量。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式包括第二工作模式,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排出前大灯湿气:
进气叶轮总成的封闭端和进气导流罩总成的空气道对应,上端进气机构封闭;
排气叶轮总成的开放端和壳体总成中的透气格栅对应在一起,下端排气机构开启,吸湿材料向外界释放水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开启逻辑条件为满足以下任意一个条件:
夏季前大灯内湿度含量在第一湿度阈值以下,冬季前大灯内湿度含量在第三湿度阈值以下;
前大灯内部空气湿度含量高于发动机舱的空气湿度含量。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大气压力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前大灯壳体内部,测量前大灯内部的气压参数;
整车电子控制单元,接收大气压力传感器反映的气压参数,结合湿度传感器反映的湿度参数,辅助控制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的工作模式,平衡灯内外的压力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式包括第三工作模式,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在第三工作模式下联通前大灯与外界空气:
进气叶轮总成的半个开放端和进气导流罩总成的空气道对应;前大灯内部的高压空气通过进气导流罩总成中的空气道到达吸湿材料;
排气叶轮总成的半个开放端和壳体总成中的透气格栅对应在一起,下端排气机构开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工作模式开启逻辑条件为前大灯内部大气压力高于第一气压阈值或者低于第二气压阈值,第三工作模式开启的优先级最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10728.9A CN111795353B (zh) | 2020-07-22 | 2020-07-22 | 一种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10728.9A CN111795353B (zh) | 2020-07-22 | 2020-07-22 | 一种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95353A CN111795353A (zh) | 2020-10-20 |
CN111795353B true CN111795353B (zh) | 2022-03-25 |
Family
ID=72827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10728.9A Active CN111795353B (zh) | 2020-07-22 | 2020-07-22 | 一种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795353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7036486A1 (de) * | 2007-08-01 | 2009-02-05 | Odelo Gmbh | Scheinwerfersystem mit gesteuerter und/oder geregelter Fördervorrichtung |
KR101626774B1 (ko) * | 2015-05-21 | 2016-06-02 | 박용국 | 차량 램프 제습장치 |
CN104908718B (zh) * | 2015-06-29 | 2017-05-31 | 吉林大学 | 一种基于透过率和相对湿度的汽车玻璃除雾控制方法 |
CN206222191U (zh) * | 2016-12-01 | 2017-06-06 | 无锡市精盛洲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汽车灯具起雾的干燥器 |
CN108253379A (zh) * | 2018-03-20 | 2018-07-06 | 李均 | 一种防雾汽车灯具 |
CN111197731A (zh) * | 2020-01-14 | 2020-05-26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防止车辆前大灯产生雾气的系统和方法 |
-
2020
- 2020-07-22 CN CN202010710728.9A patent/CN111795353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95353A (zh) | 2020-10-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810911B (zh) | 一种汽车灯具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 | |
JP4276246B2 (ja) | 閉鎖されたランプハウジング内の通気装置 | |
CN108662537B (zh) | 具有阀片结构的红外辐射干燥和排气功能的车灯后盖 | |
KR20130048540A (ko) | 차량용 램프 장치 | |
CN207778314U (zh) | 一种汽车前照灯的通气结构 | |
KR101741089B1 (ko) | 차량용 램프모듈의 환기장치 | |
CN111795353B (zh) | 一种自动除雾的汽车智能前大灯 | |
CN110131674A (zh) | 一种防起雾灯具及具有该防起雾灯具的车辆 | |
JP4402036B2 (ja) | 自動車用ヘッドランプの換気構造 | |
CN103557508A (zh) | 一种具有可拆卸透气除湿装置的汽车前大灯 | |
CN208269031U (zh) | 一种防起雾的汽车led灯具 | |
CN212456686U (zh) | 一种汽车灯具可更换自动吸湿装置 | |
CN211780853U (zh) | 一种高防水性透气帽 | |
CN106641947A (zh) | 一种汽车前照灯的通气结构 | |
KR101728997B1 (ko) | 차량용 램프모듈의 환기장치 | |
CN202747200U (zh) | 一种汽车前照灯的通气结构 | |
CN216909783U (zh) | 一种可循环除雾的干燥装置及车灯 | |
CN212029389U (zh) | 一种具有防雾功能的汽车led灯模组 | |
CN211146374U (zh) | 一种汽车灯透气结构 | |
CN209672228U (zh) | 一种具有保持壳体内干燥降温微过滤除雾功能的车灯后盖 | |
CN221444070U (zh) | 一种车灯防雾装置 | |
CN214900530U (zh) | 一种用于大灯换气的蜗流电机装置 | |
CN217737106U (zh) | 一种车灯用干燥机构及应用其的车灯 | |
CN215336128U (zh) | 一种车灯用透气除湿防雾装置 | |
CN214948795U (zh) | 一种具有除雾功能的车灯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