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5306A - 一种光盘机系统中光盘片写入失败时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盘机系统中光盘片写入失败时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5306A
CN111785306A CN201910267535.8A CN201910267535A CN111785306A CN 111785306 A CN111785306 A CN 111785306A CN 201910267535 A CN201910267535 A CN 201910267535A CN 111785306 A CN111785306 A CN 1117853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write
optical disk
disk drive
wr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675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85306B (zh
Inventor
林哲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26753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5306B/zh
Priority to US16/426,045 priority patent/US10679665B1/en
Publication of CN111785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53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853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53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83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 G11B20/1889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with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11B7/00451Recording involving ablation of the recording lay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2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of the carrier
    • G11B7/0037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of the carrier with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碟机系统中光碟片写入失败时的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多个数据文件作为一写入数据,并发出一第一写入指令将该写入数据烧录至一光碟机中的一光碟片;于传递一特定数据文件的一特定数据区块至该光碟机后,接收到该光碟机发出的一写入失败信息时,停止传递该写入数据;计算该特定数据文件中尚未传递至该光碟机的一数据量,并产生对应该数据量的虚拟数据;将该虚拟数据以及尚未传递的其他数据文件作为另一写入数据,并发出一第二写入指令将该另一写入数据烧录至该光碟机中的该光碟片。

Description

一种光盘机系统中光盘片写入失败时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光碟片的写入方法与光碟机系统,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光碟片发生写入失败时的控制方法及其相关光碟机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相较于硬式磁碟机(HD drive)以及固态储存装置(SSD),光碟片可以保存数据的年限非常久,所以有许多较不常使用的冷数据(cold data)会利用光碟片来保存。
请参照图1,其所绘示为光碟机系统的示意图。光碟机系统中,光碟机10经由一外部总线20连接至主机12。再者,光碟机10中包括一控制电路101与一缓冲器113。其中,外部总线可为SATA总线,缓冲器113可为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DRAM。
当主机12欲将写入数据储存于光碟片115时,主机12会发出写入指令与写入数据至光碟机10。而控制电路101会将写入数据暂存于缓冲器113中。之后,控制电路101控制光学读写头(optical pickup head,未绘示)发出激光,并将写入数据烧录于光碟片115对应的轨道上。
以下以光碟机10进行循序写入(sequential write)为例来说明之。请参照图2A与图2C,其所绘示为光碟机系统的写入运作示意图。光碟片115的前一次写入动作完成后,光碟片的导入区(lead in area)会记录下次写入地址(nextwrite address,简称NWA)。当光碟机10再次接收主机12的写入数据以及写入指令时,光碟机10会由光碟片的导入区读出前次记录的下次写入地址,并由光碟片115轨道上的下次写入地址(NWA)开始将写入数据烧录至光碟片115的轨道。
如图2A所示,光碟片115中已经记录了下次写入地址NWAn-1。举例来说,主机12欲将第一数据文件(data file 1)与第二数据文件(data file 2)的写入数据烧录于光碟片115内。
首先,主机12发出写入指令并开始传递写入数据至缓冲器113。在传递写入数据的过程,主机12会将写入数据分成多笔数据区块(datablock)后,依序传递至光碟机10并暂存于缓冲器113。举例来说,每笔数据区块的数据量为64Kbytes。
在图2A至图2D中,缓冲器113是用来表示缓冲器113收到的数据内容,其并非表示缓冲器113当下的数据状态。在实际操作中,缓冲器113中的暂存数据会于烧录至光碟片115后被删除,以挪出空间来暂存后续的写入数据。
如图2A所示,当缓冲器113累积足够的写入数据后,控制电路101即启动写入动作,并控制光学读写头由光碟片115上的下次写入地址NWAn-1开始将写入数据烧录至光碟片115的轨道。
如图2B所示,当光学读写头将写入数据烧录至光碟片115轨道的过程中,主机12仍旧会持续传递写入数据至缓冲器113。
如图2C所示,主机12已经传递完所有的写入数据。此时,光学读写头仍在继续烧录写入数据。意即,写入数据尚未完全被烧录至光碟片115的轨道。
如图2D所示,当第一数据文件(data file 1)与第二数据文件(data file 2)的写入数据已经烧录至光碟片115轨道时,写入动作完成。此时,光碟片115轨道上最终的烧录地址后的下一个地址即为新的下次写入地址NWAn,而新的下次写入地址NWAn会被记录于导入区。
请参照图3,其所绘示为光碟片发生写入失败的示意图。当控制电路101开始执行写入动作,并控制光学读写头由光碟片115上的下次写入地址NWAn-1开始将写入数据烧录至光碟片115的轨道的过程,主机12也持续传递写入数据至缓冲器13。
如图3所示,当光学读写头烧录至光碟片115轨道的位置300并发生写入失败时,光碟机10将不再继续烧录写入数据,并停止运作。此时,光碟机10回复主机12写入失败信息(write fail message)。
由于光碟机10并未成功将所有写入数据烧录于光碟片115的轨道即停止运作。因此,控制电路101无法将新的下次写入地址NWAn更新于导入区,所以光碟机10即无法再继续执行任何写入动作。
由于光碟片的储存容量不断地提升,现在的单层蓝光光碟片的数据储存量已经到达25Gbytes,双层蓝光光碟片的数据储存量已经到达50Gbytes,而三层以上的蓝光光碟片的数据储存量更已经超过100Gbytes以上。
然而,由于蓝光光碟片的储存容量很大,当光碟机在写入动作的过程发生写入失败(write fail),而无法再继续执行任何写入动作时,蓝光光碟片的剩余空间即无法继续使用,造成非常大的储存空间被浪费掉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光碟机系统中光碟片写入失败时的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多个数据文件作为一写入数据,并发出一第一写入指令将该写入数据烧录至一光碟机中的一光碟片;于传递一特定数据文件的一特定数据区块至该光碟机后,接收到该光碟机发出的一写入失败信息时,停止传递该写入数据;计算该特定数据文件中尚未传递至该光碟机的一数据量,并产生对应该数据量的虚拟数据;将该虚拟数据以及尚未传递的其他数据文件作为另一写入数据,并发出一第二写入指令将该另一写入数据烧录至该光碟机中的该光碟片。
本发明更有关于一种光碟机系统中光碟片写入失败时的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多个数据文件作为一写入数据,并发出一第一写入指令将该写入数据烧录至一光碟机中的一光碟片;于传递一特定数据文件的一特定数据区块至该光碟机后,接收到该光碟机发出的一写入失败信息时,停止传递该写入数据;发出一空白轨道搜寻指令,以确认该些数据文件中的一受影响数据文件;计算该特定数据文件中尚未传递至该光碟机的一第一数据量;计算该受影响数据文件的一第二数据量;产生对应该第一数据量与该第二数据量总和的虚拟数据;以及将该虚拟数据以及该些数据文件中尚未传递的其他未受影响数据文件作为另一写入数据,并发出一第二写入指令将该另一写入数据烧录至该光碟机中的该光碟片。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光碟机系统的示意图。
图2A与图2D为光碟机系统的写入运作示意图。
图3为光碟片发生写入失败的示意图。
图4A至图4C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光碟片发生写入失败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5A至图5B为本发明主机与光碟机遭遇光碟片发生写入失败时,各自的运作流程。
图6A至图6C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光碟片发生写入失败的另一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7A至图7B为本发明主机与光碟机遭遇光碟片发生写入失败时,各自的运作流程另一实施例。
图8A至图8C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光碟片发生写入失败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提出一种光碟机系统。当烧录写入数据至光碟片115的过程中发生写入失败时,可以进行适当的补救措施,使光碟片115可以用来继续烧录写入数据,避免浪费光碟片115的储存空间。以下以各种写入失败的范例来解释本发明。
请参照图4A至图4C,其所绘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光碟片发生写入失败的控制流程示意图。举例来说,主机12欲将第一数据文件(data file 1)、第二数据文件(data file2)、第三数据文件(data file 3)与第四数据文件(data file 4)的写入数据烧录于光碟片115内。主机12会发出写入指令与写入数据至光碟机10。而控制电路101会将写入数据暂存于缓冲器113中。
具体来说,在传递写入数据的过程,主机12会将写入数据分成多笔数据区块(datablock)后,依序传递至光碟机10。而控制电路101会将收到的数据区块暂存于缓冲器113中。举例来说,每笔数据区块的数据量为64Kbytes。
在图4A至图4C中,缓冲器113是用来表示缓冲器113收到的数据内容,其并非表示缓冲器113当下的数据状态。在实际操作中,缓冲器113中的暂存数据会于烧录至光碟片115后被删除,以挪出空间来暂存后续的写入数据。
此外,当控制电路101欲开始执行写入动作时,控制电路101可控制光学读写头由光碟片115的导入区(lead in area)中读出前次所记录的下次写入地址(next writeaddress,简称NWA)。
当控制电路101开始执行写入动作时,光学读写头由下次写入地址NWAn-1开始将写入数据烧录于光碟片115的轨道,且主机12持续传递写入数据至缓冲器113。
如图4A所示,当光学读写头烧录对应第二数据文件(data file 2)的数据区块至光碟片115时,于轨道的位置400发生写入失败。此时,光碟机10不再继续烧录写入数据,并且控制电路101回复主机12写入失败信息(write fail message)。
当主机12收到光碟机10发出的写入失败信息时,主机12停止继续传递写入数据至光碟机10。再者,主机12可根据送出至光碟机10的最后一笔数据区块来确认损毁的数据文件。如图4A所示,由于最后一笔数据区块属于第二数据文件(data file 2),所以主机12确认第二数据文件(data file 2)损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电路101根据收到的最后一笔数据区块的信息来设定下次写入地址。如图4A所示,控制电路101设定最后一笔数据区块于光碟片115轨道上的烧录结束地址后的下一个地址为下次写入地址NWAn,并记录于光碟片115的导入区。上述控制电路101收到的最后一笔数据区块为主机12送出至光碟机10的最后一笔数据区块。上述最后一笔数据区块是暂存于缓冲器113中,且尚未完全被烧录至光碟片115轨道。
主机12的写入指令可包含对应数据区块于光碟片115轨道上的烧录起始地址及烧录长度,而控制电路101可从写入指令得出最后一笔数据区块对应于光碟片115轨道的烧录结束地址。
在光碟片115中已经记录了下次写入地址NWAn,且主机12确认第二数据文件(datafile 2)损毁后,主机12计算对应最后一笔数据区块的第二数据文件(data file 2)中尚未传递至光碟机10的数据量,并以虚拟数据(Dummy data)来取代。举例来说,假设第二数据文件(data file 2)中尚有500Mbytes未传递至光碟机10,则主机12产生500Mbytes虚拟数据。
具体来说,主机12计算第二数据文件(data file 2)中,其烧录地址于下次写入地址NWAn之后的数据量,并以虚拟数据(Dummy data)来取代。
接着,如图4B所示,主机12发出写入指令并将虚拟数据(dummy data)以及尚未传递的第三数据文件(data file 3)与第四数据文件(data file 4)作为写入数据传递至缓冲器113。而控制电路101则再次启动写入动作,并控制光学读写头由光碟片115的下次写入地址NWAn开始将写入数据烧录至光碟片115的轨道。同样地,控制电路101可由光碟片115的导入区中取得前次所记录的下次写入地址NWAn。
最后,如图4C所示,当虚拟数据(dummy data)、第三数据文件(data file 3)与第四数据文件(data file 4)的写入数据已经烧录于轨道时,写入动作完成。此时,光碟片115轨道上最终的烧录地址后的下一个地址即为新的下次写入地址NWAn+1,而新的下次写入地址NWAn+1会被记录于导入区。
请参照图5A至图5B,其所绘示为本发明主机与光碟机遭遇光碟片发生写入失败时各自的运作流程。
如图5A所示,主机12将多个数据文件作为写入数据,并发出写入指令将写入数据烧录至光碟机10中的光碟片115(步骤S502)。
当主机12传递第x个数据文件的一特定数据区块至光碟机10后,接收到光碟机10发出的一写入失败信息时,停止传递写入数据(步骤S504)。
主机12计算第x数据文件中尚未传递至光碟机10的一数据量,并产生该数据量的虚拟数据(步骤S506)。接着,主机12将虚拟数据以及尚未传递的其他数据文件作为写入数据,并发出另一写入指令将写入数据烧录至光碟机10中的光碟片115(步骤S508)。
如图5B所示,光碟机10接收主机12的写入指令与写入数据(步骤S510)。
接着,光碟机10执行写入动作,由光碟片115上的一第一下次写入地址开始,将写入数据烧录至光碟片115(步骤S512)。
于收到一特定数据区块之后,发生写入失败时,光碟机10停止写入动作(步骤S514)。
光碟机10设定特定数据区块的烧录结束地址后的下一个地址为一第二下次写入地址并记录于光碟片115,并产生写入失败信息至主机12(步骤S516)。在步骤S514及步骤S516中,光碟机10已收到特定数据区块,但尚未完全将特定数据区块烧录至光碟片115。举例来说,特定数据区块是暂存在缓冲器113中,且尚未完全被烧录至光碟片115。
接着,光碟机10再次接收主机12的另一写入指令与写入数据(步骤S518)。之后,光碟机10执行写入动作,由光碟片115上的第二下次写入地址开始,将写入数据烧录至光碟片115(步骤S520)。
由以上的说明可知,虽然光碟机10在烧录光碟片115时发生写入失败,但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碟机10的控制电路101可根据收到的最后一笔数据区块,得知光碟片115轨道上的烧录结束地址,并将更新的下次写入地址NWAn记录于光碟片115的导入区。因此,主机12可再次发出写入指令,并将虚拟数据(dummy data)以及尚未传递的其他数据文件作为写入数据传递至光碟机10,使光碟机10能够继续进行写入动作。
另外,虽然光碟机10发生写入失败,但除了第二数据文件(data file 2)损毁之外,光碟片115中尚未烧录的轨道仍旧可以继续进行写入动作并储存写入数据。当然,主机12也可以将第二数据文件(data file 2)再次烧录于光碟片115的其他位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主机10可进一步通过其他方法来确认损毁的数据文件。举例来说,于写入动作完成后,主机10可以根据光碟机10所进行的写入后验证动作(verifyafterwrite)来确定烧录的第二数据文件(data file 2)已损毁。或者,主机12可发出询问写入失败地址的指令(write fail address enquiry command)至光碟机10,而根据光碟机10回复的写入失败地址来确定烧录的第二数据文件(data file 2)已损毁。
再者,利用上述图5A与图5B的运作流程,在最坏的情况下有可能造成二个数据文件损毁。而主机10可进一步通过上述其他实施例来确认损毁的数据文件。以下说明之。
请参照图6A至图6C,其所绘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光碟片发生写入失败的另一控制流程示意图。相同地,主机12欲将第一数据文件(data file 1)、第二数据文件(datafile 2)、第三数据文件(data file 3)与第四数据文件(data file 4)的写入数据烧录于光碟片115内。主机12会发出写入指令与写入数据至光碟机10。相同地,在传递写入数据的过程,主机12会将写入数据分成多笔数据区块后,依序传递至光碟机10。而控制电路101会将写入数据暂存于缓冲器113中。
当控制电路101开始执行写入动作时,光学读写头由下次写入地址NWAn-1开始将写入数据烧录于光碟片115的轨道,且主机12持续传递写入数据至缓冲器113。
如图6A所示,当光学读写头烧录对应第二数据文件(data file 2)的数据区块至光碟片115时,于轨道的位置450发生写入失败。此时,光碟机10不再继续烧录写入数据,并且控制电路101回复主机12写入失败信息(write fail message)。
当主机12收到光碟机10发出的写入失败信息时,主机12停止传递新的数据区块至光碟机10。再者,主机12可根据送出至光碟机10的最后一笔数据区块来确认损毁的数据文件。如图6A所示,由于最后一笔数据区块属于第三数据文件(data file 3),所以主机12确认第三数据文件(data file 3)损毁。
此外,控制电路101设定最后一笔数据区块于光碟片115轨道上的烧录结束地址后的下一个地址为下次写入地址NWAn,并记录于光碟片115的导入区。
在光碟片115中已经记录了下次写入地址NWAn,且主机12确认第三数据文件(datafile 3)损毁后,主机12计算对应最后一笔数据区块的第三数据文件(data file 3)中尚未传递至光碟机10的数据量,并以虚拟数据(Dummy data)来取代。
接着,如图6B所示,主机12发出写入指令并将虚拟数据(dummy data)以及尚未传递的第四数据文件(data file 4)作为写入数据传递至缓冲器113。而控制电路101则再次启动写入动作,并控制光学读写头由光碟片115上的下次写入地址NWAn开始将写入数据烧录至光碟片115的轨道。
最后,如图6C所示,当虚拟数据(dummy data)与第四数据文件(data file 4)的写入数据已经烧录于轨道时,写入动作完成。此时,光碟片115轨道上最终的烧录地址后的下一个地址即为新的下次写入地址NWAn+1,而新的下次写入地址NWAn+1会被记录于导入区。
虽然根据最后一笔数据区块的信息,主机12仅可确认第三数据文件(data file3)损毁,然而,于上述写入动作完成后,主机10可以根据光碟机10所进行的写入后验证动作(verify after write)来确定烧录的第二数据文件(data file 2)也一并损毁。或者,主机12可发出询问写入失败地址的指令(write fail address enquiry command)至光碟机10,而根据光碟机10回复的写入失败地址来确定烧录的第二数据文件(data file 2)也一并损毁。
相同地,虽然光碟机10发生写入失败,但除了第二数据文件(data file 2)与第三数据文件(data file 3)损毁之外,光碟片115中尚未烧录的轨道仍旧可以继续进行写入动作并储存写入数据。当然,主机12也可以将第二数据文件(data file 2)与第三数据文件(data file 3)再次烧录于光碟片115的其他位置。
另外,当主机12收到写入失败信息后,在再次发出写入指令之前,更可以对光碟机10发出空白轨道搜寻指令,以确认写入失败位置之后的轨道是否受到破坏。
请参照图7A至图7B,其所绘示为本发明主机与光碟机遭遇光碟片发生写入失败时,各自的运作流程另一实施例。
如图7A所示,主机12将多个数据文件作为写入数据,并发出写入指令将写入数据烧录至光碟机10中的光碟片115(步骤S702)。
当主机12传递第x个数据文件的一特定数据区块至光碟机10后,接收到光碟机10发出的一写入失败信息时,停止传递写入数据(步骤S704)。
接着,主机12发出空白轨道搜寻指令,用以搜寻光碟片115中写入失败位置之后的空白轨道位置,并确定第x个数据文件之后的受影响数据文件(步骤S706)。
接着,主机12计算第x个数据文件中尚未传递至光碟机10的一第一数据量(步骤S708)。并且,主机12计算第x数据文件之后,受影响数据文件的一第二数据量(步骤S710)。之后,主机12产生第一数据量与第二数据量总和的虚拟数据(步骤S712)。
接着,主机12将虚拟数据以及尚未传递的其他未受影响数据文件作为写入数据,并发出写入指令将写入数据烧录至光碟机10中的光碟片115(步骤S714)。
如图7B所示,光碟机10接收主机12的写入指令与写入数据(步骤S720)。
接着,光碟机10执行写入动作,由光碟片115上的一第一下次写入地址开始,将写入数据烧录至光碟片115(步骤S722)。
于收到一特定数据区块之后,发生写入失败时,光碟机10停止写入动作(步骤S724)。
光碟机10设定特定数据区块的烧录结束地址后的下一个地址为一第二下次写入地址并记录于光碟片115,并产生写入失败信息至主机12(步骤S726)。
接着,光碟机10接收空白轨道搜寻指令,并搜寻写入失败位置之后的空白轨道位置,并回复主机(步骤S728)。
接着,光碟机10再次接收主机12的另一写入指令与写入数据(步骤S730)。之后,光碟机10执行写入动作,由光碟片115上的第二下次写入地址开始,将写入数据烧录至光碟片115(步骤S732)。
请参照图8A至图8C,其所绘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光碟片发生写入失败的控制流程示意图。举例来说,主机12欲将第一数据文件(data file 1)、第二数据文件(data file2)、第三数据文件(data file 3)与第四数据文件(data file 4)的写入数据烧录于光碟片115内。主机12会发出写入指令与写入数据至光碟机10。同样地,在传递写入数据的过程,主机12会将写入数据分成多笔数据区块后,依序传递至光碟机10。而控制电路101会将写入数据暂存于缓冲器113中。
当控制电路101开始执行写入动作时,光学读写头由下次写入地址NWAn-1开始将写入数据烧录于光碟片115的轨道,且主机12持续传递写入数据至缓冲器113。
如图8A所示,当光学读写头烧录对应第二数据文件(data file 2)的数据区块至光碟片115时,于轨道的位置750发生写入失败。此时,光碟机10不再继续烧录写入数据,并且控制电路101回复主机12写入失败信息(write fail message)。
当主机12收到光碟机10发出的写入失败信息时,主机12停止继续传递写入数据至光碟机10。再者,主机12可根据送出至光碟机10的最后一笔数据区块来确认损毁的数据文件。如图8A所示,由于最后一笔数据区块属于第二数据文件(data file 2),所以主机12确认第二数据文件(data file 2)损毁。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控制电路101根据收到的最后一笔数据区块的信息来设定下次写入地址。如图8A所示,控制电路101设定最后一笔数据区块于光碟片115轨道上的烧录结束地址后的下一个地址为下次写入地址NWAn,并记录于光碟片115的导入区。上述控制电路101收到的最后一笔数据区块为主机12送出至光碟机10的最后一笔数据区块。上述最后一笔数据区块是暂存于缓冲器113中,且尚未完全被烧录至光碟片115轨道。
再者,主机12发出空白轨道搜寻指令,使光碟机10搜寻光碟片115中写入失败位置750之后的空白轨道位置。意即,搜寻光碟片115中写入失败位置750之后可以写入数据的位置。如图8A所示,光碟片115中的损坏轨道752以曲折线(zigzag line)表示。因此,光碟机10搜寻轨道的位置760之后为空白轨道,并回复主机12,使主机12确定受影响数据文件。举例来说,光碟机10将位置760在光碟片115轨道上的对应烧录地址回复给主机12。
如图8B所示,主机12根据位置760所对应的烧录地址进一步确定第三数据文件(data file 3)也将会受到影响。因此,受影响文件为第三数据文件(data file 3)。意即,第二数据文件(data file 2)与第三数据文件(data file 3)皆损毁。
接着,主机12计算第二数据文件(data file 2)中尚未传递至光碟机10的第一数据量。并且,主机计算受影响第三数据文件(data file 3)的第二数据量。之后,主机12产生第一数据量与第二数据量总和的虚拟数据(dummy data)。
接着,如图8B所示,主机12发出写入指令并将虚拟数据(dummy data)以及尚未传递的未受影响的第四数据文件(data file 4)作为写入数据传递至缓冲器113。因此,控制电路101再次启动写入动作,并控制光学读写头由光碟片115上的下次写入地址NWAn开始将写入数据烧录至光碟片115的轨道。
最后,如图8C所示,当虚拟数据(dummy data)、第四数据文件(data file 4)的写入数据已经烧录于轨道时,写入动作完成。此时,光碟片115轨道上最终的烧录地址的下一个地址即为新的下次写入地址NWAn+1,而新的下次写入地址NWAn会被记录于导入区。
由以上的说明可知,虽然光碟机10在烧录光碟片115时发生写入失败。由于光碟机10的控制电路101可根据收到的最后一笔数据区块于光碟片115轨道上的烧录结束地址来设定下次写入地址NWAn,并记录于光碟片115的导入区。此外,主机12可通过空白轨道搜寻指令来确认受影响数据文件。再者,通过将未传递的损毁数据文件及受影响数据文件用虚拟数据(dummy data),并通过记录的下次写入地址NWAn,主机12可再次发出写入指令,并将虚拟数据以及尚未传递的其他数据文件作为写入数据传递至光碟机10,使光碟机10能够继续进行写入动作。
另外,虽然光碟机10发生写入失败,但除了第二数据文件(data file 2)与第三数据文件(data file 3)损毁之外,光碟片115中尚未烧录的轨道仍旧可以继续进行写入动作并储存写入数据。当然,主机12也可以将第二数据文件(data file 2)与第三数据文件(data file 3)再次烧录于光碟片115的其他位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一种光碟片写入失败时的控制方法及其相关光碟机系统。当烧录写入数据至光碟片的过程中发生写入失败时,可以进行适当的补救措施,使得光碟片仍旧可以用来继续烧录写入数据,避免浪费光碟片的储存空间。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光碟机系统中光碟片写入失败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将多个数据文件作为一写入数据,并发出一第一写入指令将该写入数据烧录至一光碟机中的一光碟片;
于传递一特定数据文件的一特定数据区块至该光碟机后,接收到该光碟机发出的一写入失败信息时,停止传递该写入数据;
计算该特定数据文件中尚未传递至该光碟机的一数据量,并产生对应该数据量的虚拟数据;以及
将该虚拟数据以及尚未传递的其他数据文件作为另一写入数据,并发出一第二写入指令将该另一写入数据烧录至该光碟机中的该光碟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光碟机收该特定数据区块之后,该光碟机发生一写入失败时,该光碟机停止一写入动作,并根据该特定数据区块的一烧录结束地址设定一更新的下次写入地址并记录于该光碟片,并产生该写入失败信息至一主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更新的下次写入地址记录于该光碟片的一导入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下列步骤:
该光碟机接收该主机的该第一写入指令与该写入数据;
该光碟机执行一写入动作时,一光学读写头由该光碟片的一下次写入地址开始将该写入数据烧录于该光碟片的轨道;
当该光碟机收该特定数据区块之后,该光碟机发生该写入失败时,该光碟机停止该写入动作,并根据该特定数据区块的一烧录结束地址设定一更新的下次写入地址并记录于该光碟片,并产生该写入失败信息至该主机;
该光碟机接收该主机的该第二写入指令与该另一写入数据;以及
该光碟机根据该第二写入指令执行该写入动作时,该光学读写头由该光碟片的该更新的下次写入地址开始将该另一写入数据烧录于该光碟片的轨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另一写入数据成功烧录于该光碟片的轨道之后,该光碟机设定该光碟片轨道上最终的烧录地址后的下一个地址为另一更新的下次写入地址。
6.一种光碟机系统中光碟片写入失败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将多个数据文件作为一写入数据,并发出一第一写入指令将该写入数据烧录至一光碟机中的一光碟片;
于传递一特定数据文件的一特定数据区块至该光碟机后,接收到该光碟机发出的一写入失败信息时,停止传递该写入数据;
发出一空白轨道搜寻指令,以确认该些数据文件中的受影响数据文件;
计算该特定数据文件中尚未传递至该光碟机的一第一数据量;
计算该受影响数据文件的一第二数据量;
产生对应该第一数据量与该第二数据量总和的虚拟数据;以及
将该虚拟数据以及该些数据文件中尚未传递的其他未受影响数据文件作为另一写入数据,并发出一第二写入指令将该另一写入数据烧录至该光碟机中的该光碟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光碟机收该特定数据区块之后,该光碟机发生一写入失败时,该光碟机停止一写入动作,并根据该特定数据区块的一烧录结束地址设定一更新的下次写入地址并记录于该光碟片,并产生该写入失败信息至一主机。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光碟机根据该空白轨道搜寻指令,搜寻该光碟片中一写入失败位置之后的一空白轨道位置,并回复至该主机,使得该主机确认该损坏轨道的长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下列步骤:
该光碟机接收该主机的该第一写入指令与该写入数据;
该光碟机执行该写入动作时,一光学读写头由该光碟片的一下次写入地址开始将该写入数据烧录于该光碟片的轨道;
当该光碟机收该特定数据区块之后,该光碟机发生该写入失败时,该光碟机停止该写入动作,并根据该特定数据区块的一烧录结束地址设定一更新的下次写入地址并记录于该光碟片,并产生该写入失败信息至该主机;
该光碟机接收该空白轨道搜寻指令,搜寻该光碟片中一写入失败位置之后的一空白轨道位置,并回复至该主机;
该光碟机接收该主机的该第二写入指令与该另一写入数据;以及
该光碟机根据该第二写入指令执行该写入动作时,该光学读写头由该光碟片的该更新的下次写入地址开始将该另一写入数据烧录于该光碟片的轨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另一写入数据成功烧录于该光碟片的轨道之后,该光碟机设定该光碟片轨道上最终的烧录地址的下一个烧录地址为另一更新的下次写入地址。
11.一种光碟机系统中光碟片写入失败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接收一主机的一第一写入指令与一写入数据,该写入数据包含多个数据区块;
于执行对应该第一写入指令的一写入动作时,一光学读写头由一光碟片的一下次写入地址开始将该写入数据烧录于该光碟片的轨道;
当收到该些数据区块中的一特定数据区块之后,发生一写入失败时,停止该写入动作,并根据该特定数据区块的一烧录结束地址设定一更新的下次写入地址并记录于该光碟片,并产生一写入失败信息至该主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下列步骤:
接收该主机的一第二写入指令与一另一写入数据;以及
于执行对应该第二写入指令的该写入动作时,该光学读写头由该光碟片的该更新的下次写入地址开始将该另一写入数据烧录于该光碟片的轨道。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下列步骤:
于接收到一空白轨道搜寻指令时,搜寻该光碟片中一写入失败位置之后的一空白轨道位置,并回复至该主机。
CN201910267535.8A 2019-04-03 2019-04-03 一种光碟机系统中光碟片写入失败时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7853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7535.8A CN111785306B (zh) 2019-04-03 2019-04-03 一种光碟机系统中光碟片写入失败时的控制方法
US16/426,045 US10679665B1 (en) 2019-04-03 2019-05-30 Control method of optical disc drive system when optical disc write failure occur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7535.8A CN111785306B (zh) 2019-04-03 2019-04-03 一种光碟机系统中光碟片写入失败时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5306A true CN111785306A (zh) 2020-10-16
CN111785306B CN111785306B (zh) 2021-06-08

Family

ID=70973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67535.8A Active CN111785306B (zh) 2019-04-03 2019-04-03 一种光碟机系统中光碟片写入失败时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679665B1 (zh)
CN (1) CN111785306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4440A (en) * 1994-12-27 1999-01-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ata storage system
CN1779837A (zh) * 2004-10-14 2006-05-31 索尼株式会社 替换处理方法、记录装置和记录系统
CN1920967A (zh) * 2005-08-22 2007-02-28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碟片关闭写入的系统及方法
CN101075460A (zh) * 2006-05-18 2007-11-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数据流记录方法及数据流记录装置
US20080267047A1 (en) * 2007-04-26 2008-10-30 Dcard, Inc. Secure optical data card system
TW200912912A (en) * 2007-09-11 2009-03-16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Error recovery method for video recording
CN101499306A (zh) * 2008-01-29 2009-08-05 广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缺陷管理数据存取方法
CN107066394A (zh) * 2017-03-31 2017-08-18 深圳市金印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成像设备的数据读写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93503B2 (ja) * 1994-04-26 1998-09-03 日本電気アイシーマイコン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コントローラ
JPH11213085A (ja) * 1998-01-30 1999-08-0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コードイメージ記録装置
JP2001229616A (ja) * 2000-02-10 2001-08-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ータ記録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ータ記録装置
US7940613B2 (en) * 2004-06-15 2011-05-10 Panasonic Corporation Drive device
JP2006048750A (ja) * 2004-07-30 2006-02-16 Toshiba Corp 光ディスク、情報記録再生装置、情報記録再生方法、情報再生装置及び情報再生方法
US8521955B2 (en) * 2005-09-13 2013-08-27 Lsi Corporation Aligned data storage for network attached media streaming systems
JP5786739B2 (ja) * 2012-02-01 2015-09-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書込みシステム、書込み装置および書込み方法
JP5687639B2 (ja) * 2012-02-08 2015-03-18 株式会社東芝 コントローラ、データ記憶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4440A (en) * 1994-12-27 1999-01-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ata storage system
CN1779837A (zh) * 2004-10-14 2006-05-31 索尼株式会社 替换处理方法、记录装置和记录系统
CN1920967A (zh) * 2005-08-22 2007-02-28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碟片关闭写入的系统及方法
CN101075460A (zh) * 2006-05-18 2007-11-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数据流记录方法及数据流记录装置
US20080267047A1 (en) * 2007-04-26 2008-10-30 Dcard, Inc. Secure optical data card system
TW200912912A (en) * 2007-09-11 2009-03-16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Error recovery method for video recording
CN101499306A (zh) * 2008-01-29 2009-08-05 广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缺陷管理数据存取方法
CN107066394A (zh) * 2017-03-31 2017-08-18 深圳市金印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成像设备的数据读写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79665B1 (en) 2020-06-09
CN111785306B (zh) 202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79515B2 (ja) 記録再生装置
KR101066807B1 (ko) 일회-기록형 디스크용 데이터 기록/재생
KR20090101979A (ko) 결함 리스트를 갱신하는 정보 기록 매체, 기록 장치, 재생 장치, 집적 회로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JP2004005942A5 (zh)
BR9906652B1 (pt) método para a gravação/reprodução em tempo real de dados.
US7143309B2 (en) Information storage apparatus that can relocate data to be stored in defective sectors
RU2345427C1 (ru) Носитель информаци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записи/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и способ записи/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US8081396B2 (en) Processing data recorded on a tape medium
JPH0646488B2 (ja) 記憶媒体のオートチェンジャ装置
JP2004013313A (ja) 記憶装置、該記憶装置を備える情報処理システム、該記憶装置のフォーマット方法、データの記録方法、フォーマットおよびデータの記録を実現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JP4452269B2 (ja) データ書込みパフォーマンスが改善されたテープ記録装置、及びそのデータ書込み制御方法
JP2007536676A (ja) 追記形ディスクに対するデータ記録/再生
CN111785306B (zh) 一种光碟机系统中光碟片写入失败时的控制方法
US20060181981A1 (en) Optical disc recording system
JP5914885B2 (ja) 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記録再生方法
JPH0527923A (ja) 情報記録再生方式
JP3285338B2 (ja)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000322818A (ja)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623238B2 (ja) 情報再生方法
JP4757771B2 (ja) 追記型情報記憶媒体に対する、データ構造、情報記録再生装置、管理方法、および追記型情報記憶媒体
JP3199250B2 (ja)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5385971B2 (ja) 情報再生装置および情報再生方法
JPH0554537A (ja) デイジタルデータ記録再生装置
JP2005216431A (ja)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009238337A (ja) 情報記録再生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