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8042B - 焦炉看火孔盖 - Google Patents

焦炉看火孔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78042B
CN111778042B CN202010688063.6A CN202010688063A CN111778042B CN 111778042 B CN111778042 B CN 111778042B CN 202010688063 A CN202010688063 A CN 202010688063A CN 111778042 B CN111778042 B CN 1117780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cover plate
cover body
coke ove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880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78042A (zh
Inventor
王长峰
杨涛
邹智华
陈冬灵
杨志军
郑少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GIS S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GIS S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GIS S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GIS S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8806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780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78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80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780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80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25/00Doors or closures for coke ove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29/00Other details of coke ove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ke Industr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焦炉看火孔盖,属于焦炉设备技术领域。本申请提出一种焦炉看火孔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用于安装于立火道孔口,所述盖体上设有孔;盖板,所述盖板的一端被构造为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转动安装于所述盖体,所述盖板能够相对于所述盖体向内打开;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安装于所述盖板内侧,当所述盖板处于打开状态且无外力作用时,所述盖板能够凭借所述配重块的重量复位并关闭。相对于现有的焦炉看火孔盖,该焦炉看火孔盖能够通过施压开盖且自动复位关闭,不仅开盖方便,且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焦炉看火孔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焦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焦炉看火孔盖。
背景技术
焦炉由立火道和碳化室间隔组成,燃气在立火道中燃烧通过炉墙的传热对碳化室内的煤进行加热生产焦碳。为了控制焦碳的质量,立火道的温度根据生产过程控制在1250~1350℃,为了确保温度的调节控制,必须人工定时进行测温。
现有技术中,由于炉顶工作面的需要,看火孔盖嵌入安装在炉顶立火道口处,测温时人工用钩子勾住看火孔的挂耳,将看火孔盖拿开,然后使用测温仪进行测温,测温完毕后又盖回盖子以防止杂物和水进入。
然而,由于炉顶的工况条件恶劣,为防止水进入到立火道造成事故,需要经常在看火孔盖和炉墙之间的缝隙中灌浆保护。一方面,浆料在高温烘烤下可能会将看火孔盖和炉墙牢牢粘住,造成取看火孔盖的作业很费力,严重时,需要人工开凿灌浆料才能将看火孔盖取出,人工开凿灌浆料的位置由于高温也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另一方面,人工灌浆时浆料流入挂耳内,造成钩子无处着力的问题,影响测温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焦炉看火孔盖,能够通过施压开盖且自动复位关闭,开盖方便,且安全性高。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焦炉看火孔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用于安装于立火道孔口,所述盖体上设有孔;盖板,所述盖板的一端被构造为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转动安装于所述盖体,所述盖板能够相对于所述盖体向内打开;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安装于所述盖板内侧,当所述盖板处于打开状态且无外力作用时,所述盖板能够凭借所述配重块的重量复位并关闭。
相对于现有的焦炉看火孔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焦炉看火孔盖能够通过施压开盖且自动复位关闭,不仅开盖方便,且安全性高。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焦炉看火孔盖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板偏心开设于所述盖体,所述盖板的安装部比另一端更靠近所述盖体的中心;优选地,所述盖板的另一端与同侧的盖体外边缘之间的间距L1≥1cm。该种布置形式利于合理利用盖体的盖面面积,使盖板的面积尽可能大的同时,还能在盖体内表面留出容纳配重块的区域。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配重块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二端向远离所述盖板的方向延伸。通过该种布置形式,能够使配重块和盖板形成绕转轴转动的一体式结构,配重块和盖板分别位于转轴的两侧,能够减小配重块的重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配重块的重心靠近所述第二端,以更快速地带动盖板向外转动至闭合。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配重块呈L型,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重心靠近短端。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配重块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当所述配重块位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盖板关闭所述孔;当所述配重块位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配重块与所述盖体的内侧贴合,所述盖板处于最大打开状态。通过该种布置形式,能够限定盖板的极限打开角度,提高焦炉看火孔盖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焦炉看火孔盖还包括连杆和转轴,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盖体通过转轴枢接并安装有所述配重块,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部固定相连。该种布置形式易于组装制造,构造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配重块的材质密度大于所述盖板的材质密度;优选地,所述配重块的材质为钨钢,所述盖板的材质为普通碳钢。通过该种形式,可减小配重块的体积,同时减小配重块的回转半径,确保在狭小空间内有足够的空间设置配重块,还能够提高配重寿命,避免因配重受热损坏等导致的盖板密封不严等现象。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凸出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优选地,盖板的上表面凸出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的值h=1.8-2.8mm。通过该种布置形式,能够缓解炉顶沉降对盖体与盖板之间的密封性产生的不良影响,还能够防止炉顶的积灰、浇注料等阻塞对盖体与盖板之间的缝隙,导致盖板开闭不便。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体用于与所述立火道孔口的壁面通过另一对锥形面闭合,所述盖体与所述盖板的闭合锥面与所述盖体与所述立火道孔口的壁面的闭合锥面相反设置。通过该种布置形式,能够保证盖板位于闭合状态时,盖体与盖板密封,且盖板只能向内打开。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焦炉看火孔盖的剖视图(闭合状态);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了焦炉看火孔盖的焦炉的剖视图(闭合状态);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焦炉看火孔盖的剖视图(最大打开状态);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了焦炉看火孔盖的焦炉的剖视图(最大打开状态);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了焦炉看火孔盖的焦炉的顶视图;
图8为现有技术中分离式焦炉看火孔盖的剖视图(闭合状态)。
图标:100-焦炉看火孔盖;110-盖体;111-孔;112-第一锥形面;113-通孔;114-盖体上表面;115-盖体外边缘;116-盖体内表面;120-盖板;121-安装部;122-开合端;123-盖板上表面;124-盖板内表面;125-第二锥形面;130-配重块;131-配重块第一端;132-配重块第二端;133-抵接面;140-连杆;141-连杆第一端;142-连杆第二端;150-转轴;200-炉墙;210-立火道孔口;211-立火道孔壁;220-炉顶;300-分离式焦炉看火孔盖;310-挂耳;400-焦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8,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炉墙200的内部为立火道,炉墙200的外部为碳化室。燃气在立火道中燃烧,通过炉墙200的传热对碳化室内的煤进行加热,以生产焦炭。炉墙200的炉顶220设有立火道孔口210,通过立火道孔口210,便于定时测量立火道的温度,以控制焦炭的质量。
请参照图8,作为对现有技术的进一步阐述,现有技术中,炉墙200的炉顶220设置有分离式焦炉看火孔盖300,分离式焦炉看火孔盖300嵌入立火道孔口210,以关闭立火道孔口210。分离式焦炉看火孔盖300的顶部设有挂耳310,工人可使用钩子勾住挂耳310,将分离式焦炉看火孔盖300拿开,以暴露出立火道孔口210,然后使用测温仪伸入立火道孔口210内测温,测温完毕后再将分离式焦炉看火孔盖300盖回炉顶220,以关闭立火道孔口210。
然而,分离式焦炉看火孔盖300存在密封困难、取放过程复杂以及作业危险性较高的缺陷。
请参照图1和图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焦炉看火孔盖100,包括盖体110、盖板120和配重块130。盖体110用于安装于立火道孔口210,盖体110上设有孔111。盖板120的一端被构造为安装部121,安装部121转动安装于盖体110,盖板120能够相对于盖体110向内打开。配重块130安装于盖板120内侧,当盖板120处于打开状态且无外力作用时,盖板120能够凭借配重块130的重量复位并关闭。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焦炉看火孔盖100中,盖板120转动安装于盖体110,且盖板120内侧安装有配重块130。使用开盖工具在盖板120上施压,能够将盖板120相对于盖体110向内打开,以暴露出孔111;在无外力作用时能够凭借配重块130的重量复位并关闭,以遮住孔111。相对于现有的焦炉看火孔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焦炉看火孔盖100不仅开盖方便,且安全性高。
下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焦炉看火孔盖100的各部件的结构与相互连接关系。
请参照图4,盖体110用于嵌入式安装于炉墙200的炉顶220,具体而言,盖体110用于安装于立火道孔口210,盖体外边缘115与立火道孔壁211密封相连。
请参照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立火道孔壁211为朝外的锥形面,盖体外边缘115为朝内的锥形面,盖体110放置于炉墙200的炉顶220,盖体外边缘115与立火道孔壁211对接,在盖体外边缘115与立火道孔壁211的缝隙处灌胶,实现盖体110密封安装于炉顶220。盖体110从外侧盖合立火道孔口210,该种布置形式稳固可靠,利于安装,且密封性好。
在其他实施例中,盖体外边缘115与立火道孔壁211也可以为相互对接的两个大致水平的面。
请参照图1,盖板120的一端为安装部121,另一端为开合端122。安装部121转动安装于盖体110,盖板120能够相对于盖体110向内打开。
请参照图2,作为“安装部121转动安装于盖体110”的具体实施形式的示例,焦炉看火孔盖100还包括连杆140和转轴150。
连杆140包括连杆第一端141和连杆第二端142,连杆第一端141与盖体110通过转轴150枢接,连杆第一端141还安装有配重块130,连杆第二端142与盖板120的安装部121固定相连。
具体而言,盖体110的孔111的孔壁下沿设置有通孔113,转轴150穿设于通孔113,转轴150的两端暴露出通孔113的两端,连杆第一端141安装于转轴150的两端,通过连杆140和转轴150实现盖板120与盖体110的转动连接。连杆第二端142固定于盖板内表面124的靠近安装部121的一侧。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盖体110上一体成型地设置有转销,转销与安装部121配合。
进一步地,连杆140呈L型,连杆第一端141相连于盖板120的内侧,以保持盖板120的盖板上表面123平整,且能够增加盖板120相对于盖体110的转动半径。
请参照图1,配重块130包括配重块第一端131和配重块第二端132,配重块第一端131安装于安装部121,配重块第二端132向远离盖板120的方向延伸。
通过该种布置形式,能够使配重块130和盖板120形成绕转轴150转动的一体式结构,配重块130和盖板120分别位于转轴150的两侧,能够减小配重块130的重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配重块第一端131安装于连杆第一端141。
容易理解的,当盖板120向内打开时,配重块第二端132升高;当失去外力后,配重块第二端132由于重力下落,能够带动盖板120向外转动至闭合。
可选地,配重块130的重心靠近配重块第二端132,以更快速地带动盖板120向外转动至闭合。
作为一种示例形式,配重块130呈L型,L型的配重块130的长端为配重块第一端131,短端为配重块第二端132,短端朝内弯折。
在其他实施例中,配重块130的也可以为雨滴状或者锥体。
可选地,配重块130的材质密度大于盖板120的材质密度,以使配重块130的体积外形较小。
作为一种示例形式,配重块130的材质为钨钢,盖板120的材质为普通碳钢。配重块130在盖板120密封住孔111的状态下,更接近下部高温区,钨钢不仅耐热性好,且密度高,适用于高温环境,且使配重块130占用体积小,配重块130选择密度比盖板120密度大的钨钢,可减小配重块130的体积,同时减小配重块130的回转半径,确保在狭小空间内有足够的空间设置配重块130,还能够提高配重寿命,避免因配重受热损坏等导致的盖板密封不严等现象。
请参照图7,可选地,盖板120偏心开设于盖体110,盖板120的安装部121比开合端122更靠近盖体110的中心。
容易理解的,该种布置形式利于合理利用盖体110的盖面面积,使盖板120的面积尽可能大的同时,还能在盖体内表面116留出容纳配重块130的区域。
优选地,盖板120的开合端122与同侧的盖体外边缘115之间的间距L1≥1cm,以保证盖体110的强度。
配重块130的靠近盖体110的一侧设有抵接面133,配重块130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
请参照图1,当配重块130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盖板120关闭孔111,位于闭合状态;
请参照图5和图6,当配重块130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配重块130的抵接面133与盖体110的内侧(即盖体内表面116)贴合,盖板120处于最大打开状态。
通过该种布置形式,能够限定盖板120的极限打开角度,提高焦炉看火孔盖100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配重块130与盖板120之间的夹角α=90°,即当盖板120处于最大打开状态时,盖板120向内打开至垂直角度。通过该种布置形式,既能够充分暴露孔111,又能够限定盖板120的极限打开角度。
可选地,盖体110与盖板120通过一对锥形面闭合,以保证盖板120位于闭合状态时,盖体110与盖板120密封。
请参照图3,具体而言,盖体110的孔111的孔壁为第一锥形面112,盖板120的外边缘为第二锥形面125。第一锥形面112朝内设置,第二锥形面125朝外设置。
盖板120从盖体110的内侧盖合孔111,当第一锥形面112与第二锥形面125贴合时,盖板120闭合于盖体110,盖体110与盖板120密封。
容易理解的,盖体110从外侧盖合立火道孔口210,盖板120只能朝向盖体110的内侧打开,盖体110与盖板120的闭合锥面与盖体110与立火道孔壁211的闭合锥面相反设置。
请参照图1,可选地,当盖板120位于闭合状态时,盖板上表面123凸出于盖体上表面114。
容易理解的,随着生产原因和炉龄的延长,炉顶220会发生沉降,导致炉顶220上安装的焦炉看火孔盖100产生沉降,进而导致盖体110的位置发生移动,这会导致盖体110与盖板120之间的密封性变差。在雨季或雨水较大时,雨水会从盖板120与盖体110的缝隙中流入立火道,造成炉温下降及雨水在高温下迅速气化引起立火道压力变化,破坏正常生产及引起安全事故。设置盖板上表面123凸出于盖体上表面114,能够缓解炉顶220沉降对盖体110与盖板120之间的密封性产生的不良影响,能够缓解雨水从盖体110与盖板120之间流入立火道,还能够防止炉顶220的积灰、浇注料等阻塞对盖体110与盖板120之间的缝隙,导致盖板120开闭不便。
作为一种示例形式,盖板上表面123凸出于盖体上表面114的值h=1.8-2.8mm。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焦炉看火孔盖100的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开盖工具对盖板上表面123施压,将盖板120相对于盖体110向内打开,以暴露出孔111;
将测温计伸入孔111的内部测温,测温完毕后取出测温计;
移开开盖工具,无外力作用下,盖板120凭借配重块130的重量复位并关闭,以遮住孔111。
相对于现有的焦炉看火孔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焦炉看火孔盖100能够通过施压开盖且自动复位关闭,不仅开盖方便,且安全性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焦炉400,包括炉墙200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焦炉看火孔盖100。
容易理解的,使用了焦炉看火孔盖100的焦炉400安全性能好,易于测温,且密封性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焦炉看火孔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体,所述盖体用于安装于立火道孔口,所述盖体上设有孔;
盖板,所述盖板的一端被构造为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转动安装于所述盖体,所述盖板能够相对于所述盖体向内打开;
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安装于所述盖板内侧,当所述盖板处于打开状态且无外力作用时,所述盖板能够凭借所述配重块的重量复位并关闭;
所述焦炉看火孔盖还包括连杆和转轴,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盖体通过转轴枢接并安装有所述配重块,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部固定相连;
所述盖体与所述盖板通过一对锥形面闭合,所述盖体用于与所述立火道孔口的壁面通过另一对锥形面闭合,所述盖体与所述盖板的闭合锥面与所述盖体与所述立火道孔口的壁面的闭合锥面相反设置;
所述盖板偏心开设于所述盖体,所述盖板的安装部比另一端更靠近所述盖体的中心;
所述盖板的另一端与同侧的盖体外边缘之间的间距L1≥1cm;
所述配重块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二端向远离所述盖板的方向延伸;所述配重块的重心靠近所述第二端;所述配重块呈L型;
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凸出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
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凸出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的值h=1.8-2.8mm;
所述配重块的材质密度大于所述盖板的材质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看火孔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当所述配重块位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盖板关闭所述看火孔;当所述配重块位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配重块与所述盖体的内侧贴合,所述盖板处于最大打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看火孔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的材质为钨钢,所述盖板的材质为普通碳钢。
CN202010688063.6A 2020-07-16 2020-07-16 焦炉看火孔盖 Active CN1117780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8063.6A CN111778042B (zh) 2020-07-16 2020-07-16 焦炉看火孔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8063.6A CN111778042B (zh) 2020-07-16 2020-07-16 焦炉看火孔盖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8042A CN111778042A (zh) 2020-10-16
CN111778042B true CN111778042B (zh) 2022-07-29

Family

ID=72763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88063.6A Active CN111778042B (zh) 2020-07-16 2020-07-16 焦炉看火孔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7804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00369A (en) * 1972-12-09 1975-08-19 Osaka Gas Co Ltd Coal charging cover and seal for the coal charging hole of a coke oven
US4016046A (en) * 1973-09-17 1977-04-05 Koppers Compan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aling coke oven doors
CN104565404A (zh) * 2014-12-22 2015-04-29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无驱动自动复位翻板阀
CN106010594B (zh) * 2016-07-06 2021-05-04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导向件及滚动吊架的焦罐盖
CN109269647B (zh) * 2018-11-06 2024-01-26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凸轮式焦炉炉顶看火孔自动测温系统和方法
CN110079339A (zh) * 2019-06-04 2019-08-02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焦炉煤仓漏斗开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8042A (zh) 2020-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78042B (zh) 焦炉看火孔盖
NO336166B1 (no) Anordning for lukning av en åpning, særlig en kum
WO2017157709A1 (fr) Conteneur de stockage d'au moins une unite de stockage d'energie electrique pourvu d'une trappe d'event
CN219652504U (zh) 一种自锁防误挂结构及安全吊钩
CN201973302U (zh) 一种防火止逆阀
CN208802424U (zh) 一种适合短期储存石油的地下石油储存室
CN207267809U (zh) 便开式电石锅锅耳及电石锅
CN213983635U (zh) 卧式燃气锅炉烟箱的门盖保温装置
CN111203290B (zh) 防滴水的试验箱
CN214032213U (zh) 一种玻璃熔窑观测孔的密封门
CN211823830U (zh) 一种便于取放样品的燃烧炉
CN212314530U (zh) 一种桶翻转机构
CN215981021U (zh) 一种高安全性防火阀
CN211638260U (zh) 坩埚护罩及应用其的压铸机
CN217501500U (zh) 一种可调防火门结构
CN217267662U (zh) 一种机坪地井操作盖安全锁止装置
JPH0757961B2 (ja) 地下管路用地表蓋のロック装置
CN115400803B (zh) 一种电池试验箱
KR102519322B1 (ko) 분체용 열처리 로의 배기연도 구조체
CN212064181U (zh) 一种民航机场安防监控装置
CN210338875U (zh) 一种冷却桶用盖体结构
JP3859631B2 (ja) ガス栓
CN214035353U (zh) 一种中空防火玻璃门
CN209743680U (zh) 一种烟道防火阀
CN219674807U (zh) 一种炉体高温气体燃烧防爆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