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7960B - 一种多层密封薄膜以及具有多层密封薄膜的层压薄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密封薄膜以及具有多层密封薄膜的层压薄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77960B
CN111777960B CN202010673041.2A CN202010673041A CN111777960B CN 111777960 B CN111777960 B CN 111777960B CN 202010673041 A CN202010673041 A CN 202010673041A CN 111777960 B CN111777960 B CN 1117779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mbrane
film
edge
diaphragm
eas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730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77960A (zh
Inventor
衷俊
赵光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ao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ao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ao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ao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7304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779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77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79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779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79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9Laminated materi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rap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层压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密封薄膜以及具有多层密封薄膜的层压薄膜,包括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所述第二膜片均粘接于第一膜片的下端,且第一膜片的正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第二膜片的边缘处开设有预留孔,且预留孔的外侧外接有易撕线,所述第二膜片关于第一膜片的中轴线对称,且第一膜片的截面面积小于第二膜片的截面面积;所述刻度线通过印刷与第一膜片构成一体化结构;本发明中,通过大于第一膜片的截面面积的第二膜片的作用,使得第二膜片相比第一膜片突出的边缘处对第一膜片进行侧边防护工作,提升该层压薄膜自身进行防污染工作的能力,替代传统的层压薄膜收卷后,其侧边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产生污染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多层密封薄膜以及具有多层密封薄膜的层压薄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压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密封薄膜以及具有多层密封薄膜的层压薄膜。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层压薄膜的应用量越来越大,且层压薄膜是指用或不用粘结剂,借加热、加压把相同或不相同两层或多层的材料膜片结合而成的;现有的层压薄膜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不具备对其自身收卷后进行防污染的功能,使得层压薄膜的侧边污染严重,并且不能够通过刻度线的标识作用,来对层压薄膜进行拉伸时的形变数值进行判断工作。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层压薄膜中的技术方案,如一项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680007646X,该方案中公开了带有密封层的层压薄膜,所述密封薄膜10的第一侧面15上加工出表面结构14,其中所述密封薄膜10的最大厚度h2比密封薄膜10的最小厚度h1大至少10%,并且所述表面结构14的最大侧向延伸长度b1、b2小于500μm,并且在所述密封薄膜10中加入一定剂量的增滑剂,该剂量得出的S值小于10000、优选小于5000,从而改进了密封薄膜10的密封性能和滑动性能;但是该技术方案中未考虑到层压薄膜在非工作状态时,不具备对其自身收卷后进行防污染的功能,使得层压薄膜的侧边污染严重,据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层密封薄膜以及具有多层密封薄膜的层压薄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层密封薄膜以及具有多层密封薄膜的层压薄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密封薄膜,包括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所述第二膜片均粘接于第一膜片的下端,且第一膜片的正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第二膜片的边缘处开设有预留孔,且预留孔的外侧外接有易撕线,所述第二膜片关于第一膜片的中轴线对称,且第一膜片的截面面积小于第二膜片的截面面积;所述刻度线通过印刷与第一膜片构成一体化结构,且第一膜片的中轴线与第二膜片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易撕线呈直线型位于第一膜片与第二膜片交汇的边缘线处,且第一膜片的厚度与第二膜片的厚度相等。本发明通过大于第一膜片的截面面积的第二膜片的作用,使得第二膜片相比第一膜片突出的边缘处对第一膜片进行侧边防护工作,提升该密封薄膜自身进行防污染工作的能力,替代传统的密封薄膜收卷后,其侧边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产生污染的缺陷;同时在通过印刷与第一膜片构成一体化结构的刻度线的标识作用下,使得第一膜片在拉伸过程中,其产生局部形变的数值能够通过多组刻度线的对比工作而得出,从而判断是否继续使用该部分薄膜,提升该薄膜的自检能力,当需要对密封薄膜进行覆盖操作时,则通过呈直线型位于第一膜片与第二膜片交汇的边缘线处的易撕线的作用,能够便于使用者快速找到该密封薄膜的起始端,避免出现长时间为寻找密封薄膜初始端而浪费时间的现象,并且在预留孔的作用下,能够便于使用者通过等距设置的预留孔对该密封薄膜进行使用时的长度进行判断。
优选的,所述第二膜片位于易撕线两侧的上表面上设有粘合层;所述粘合层上设有易撕膜;所述易撕膜上开设有与预留孔一一对应的通孔。工作时,在密封薄膜在使用的过程中,边缘处容易堆积杂质和灰尘,从而常常容易出现边缘处被污染的情况,影响整体的包装效果;据此本发明通过在第二膜片的边缘处对应设置粘合层,并通过易撕膜进行密封,当密封薄膜被使用在容器的外包装上时,此时能够将外侧的易撕膜撕掉,使得粘合层裸露出来,随后将粘合层沿着易撕线向上弯折,从而使得第二膜片的边缘处对第一膜片的边缘处进行包裹,一方面使得两个膜片之间边缘处的连接更紧密,不会翘边,另一方面也使得边缘处有效的隔绝污染,增强安全性和包装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膜片的边缘处开设有一组凹槽;所述凹槽均倾斜设置。通过在第一膜片边缘处开设的凹槽,使得第一膜片边缘处不平整,从而在与第二膜片的边缘处粘合的过程中,使得粘合层上的粘剂留在凹槽内,在干固后留在凹槽内的粘剂形成相对啮合的效果,会进一步增强两者的粘合紧密性。
优选的,相邻两预留孔之间设有鼓包。通过设置的鼓包,使得易撕膜与形成弯曲贴合的状态,从而便于易撕膜的撕掉,同时鼓包在与第一膜片接触时能够变形,从而向外侧凸起,将粘合层上的粘剂更快的挤入到凹槽内,进一步增加粘接的紧密性。
优选的,所述预留孔等距开设于第二膜片的边缘处,且预留孔的内侧直径为2mm。等距分布的预留孔能够便于加工,提高加工效率。
一种具有多层密封薄膜的层压薄膜,该层压薄膜包括上多层密封薄膜和基层;所述多层密封薄膜设于基层下表面上,且多层薄膜和基层之间采用层压工艺进行压合粘接而成;所述基层设置成透明;所述第二膜片的边缘向上弯折后与基层的上表面齐平。通过密封薄膜的保护,使得层压薄膜在使用时和收卷不用时都能够保证边缘处不易被污染,提高层压薄膜的安全性和包装效果。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大于第一膜片的截面面积的第二膜片的作用,使得第二膜片相比第一膜片突出的边缘处对第一膜片进行侧边防护工作,提升该层压薄膜自身进行防污染工作的能力,替代传统的层压薄膜收卷后,其侧边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产生污染的缺陷。
2、本发明中通过密封薄膜的保护,使得层压薄膜在使用时和收卷不用时都能够保证边缘处不易被污染,提高层压薄膜的安全性和包装效果。
3、本发明中通过在第二膜片的边缘处对应设置粘合层,并通过易撕膜进行密封,在需要时将外侧的易撕膜撕掉,使得粘合层裸露出来,随后将粘合层沿着易撕线向上弯折,从而使得第二膜片的边缘处对第一膜片的边缘处进行包裹,一方面使得两个膜片之间边缘处的连接更紧密,不会翘边,另一方面也使得边缘处有效的隔绝污染,增强安全性和包装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密封薄膜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中层压薄膜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层压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第一膜片1、第二膜片2、预留孔3、刻度线4、粘合层5、易撕膜6、凹槽7、基层8、易撕线9、鼓包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一种多层密封薄膜,包括第一膜片1和第二膜片2,所述第二膜片2均粘接于第一膜片1的下端,且第一膜片1的正面设置有刻度线4,所述第二膜片2的边缘处开设有预留孔3,且预留孔3的外侧外接有易撕线9,所述第二膜片2关于第一膜片1的中轴线对称,且第一膜片1的截面面积小于第二膜片2的截面面积;所述刻度线4通过印刷与第一膜片1构成一体化结构,且第一膜片1的中轴线与第二膜片2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易撕线9呈直线型位于第一膜片1与第二膜片2交汇的边缘线处,且第一膜片1的厚度与第二膜片2的厚度相等。本发明通过大于第一膜片1的截面面积的第二膜片2的作用,使得第二膜片2相比第一膜片1突出的边缘处对第一膜片1进行侧边防护工作,提升该密封薄膜自身进行防污染工作的能力,替代传统的密封薄膜收卷后,其侧边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产生污染的缺陷;同时在通过印刷与第一膜片1构成一体化结构的刻度线4的标识作用下,使得第一膜片1在拉伸过程中,其产生局部形变的数值能够通过多组刻度线4的对比工作而得出,从而判断是否继续使用该部分薄膜,提升该薄膜的自检能力,当需要对密封薄膜进行覆盖操作时,则通过呈直线型位于第一膜片1与第二膜片2交汇的边缘线处的易撕线9的作用,能够便于使用者快速找到该密封薄膜的起始端,避免出现长时间为寻找密封薄膜初始端而浪费时间的现象,并且在预留孔3的作用下,能够便于使用者通过等距设置的预留孔3对该密封薄膜进行使用时的长度进行判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膜片2位于易撕线9两侧的上表面上设有粘合层5;所述粘合层5上设有易撕膜6;所述易撕膜6上开设有与预留孔3一一对应的通孔。工作时,在密封薄膜在使用的过程中,边缘处容易堆积杂质和灰尘,从而常常容易出现边缘处被污染的情况,影响整体的包装效果;据此本发明通过在第二膜片2的边缘处对应设置粘合层5,并通过易撕膜6进行密封,当密封薄膜被使用在容器的外包装上时,此时能够将外侧的易撕膜6撕掉,使得粘合层5裸露出来,随后将粘合层5沿着易撕线9向上弯折,从而使得第二膜片2的边缘处对第一膜片1的边缘处进行包裹,一方面使得两个膜片之间边缘处的连接更紧密,不会翘边,另一方面也使得边缘处有效的隔绝污染,增强安全性和包装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膜片1的边缘处开设有一组凹槽7;所述凹槽7均倾斜设置。通过在第一膜片1边缘处开设的凹槽7,使得第一膜片1边缘处不平整,从而在与第二膜片2的边缘处粘合的过程中,使得粘合层5上的粘剂留在凹槽7内,在干固后留在凹槽7内的粘剂形成相对啮合的效果,会进一步增强两者的粘合紧密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相邻两预留孔3之间设有鼓包10。通过设置的鼓包10,使得易撕膜6与形成弯曲贴合的状态,从而便于易撕膜9的撕掉,同时鼓包10在与第一膜片1接触时能够变形,从而向外侧凸起,将粘合层5上的粘剂更快的挤入到凹槽7内,进一步增加粘接的紧密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预留孔3等距开设于第二膜片2的边缘处,且预留孔3的内侧直径为2mm。等距分布的预留孔3能够便于加工,提高加工效率。
一种具有多层密封薄膜的层压薄膜,该层压薄膜包括上多层密封薄膜和基层8;所述多层密封薄膜设于基层8下表面上,且多层薄膜和基层8之间采用层压工艺进行压合粘接而成;所述基层8设置成透明;所述第二膜片2的边缘向上弯折后与基层8的上表面齐平。通过密封薄膜的保护,使得层压薄膜在使用时和收卷不用时都能够保证边缘处不易被污染,提高层压薄膜的安全性和包装效果。
工作时,本发明通过大于第一膜片1的截面面积的第二膜片2的作用,使得第二膜片2相比第一膜片1突出的边缘处对第一膜片1进行侧边防护工作,提升该密封薄膜自身进行防污染工作的能力,替代传统的密封薄膜收卷后,其侧边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产生污染的缺陷;同时在通过印刷与第一膜片1构成一体化结构的刻度线4的标识作用下,使得第一膜片1在拉伸过程中,其产生局部形变的数值能够通过多组刻度线4的对比工作而得出,从而判断是否继续使用该部分薄膜,提升该薄膜的自检能力,当需要对密封薄膜进行覆盖操作时,则通过呈直线型位于第一膜片1与第二膜片2交汇的边缘线处的易撕线9的作用,能够便于使用者快速找到该密封薄膜的起始端,避免出现长时间为寻找密封薄膜初始端而浪费时间的现象,并且在预留孔3的作用下,能够便于使用者通过等距设置的预留孔3对该密封薄膜进行使用时的长度进行判断;
同时在密封薄膜在使用的过程中,边缘处容易堆积杂质和灰尘,从而常常容易出现边缘处被污染的情况,影响整体的包装效果;据此本发明通过在第二膜片2的边缘处对应设置粘合层5,并通过易撕膜6进行密封,当密封薄膜被使用在容器的外包装上时,此时能够将外侧的易撕膜6撕掉,使得粘合层5裸露出来,随后将粘合层5沿着易撕线9向上弯折,从而使得第二膜片2的边缘处对第一膜片1的边缘处进行包裹,一方面使得两个膜片之间边缘处的连接更紧密,不会翘边,另一方面也使得边缘处有效的隔绝污染,增强安全性和包装效果;且通过在第一膜片1边缘处开设的凹槽7,使得第一膜片1边缘处不平整,从而在与第二膜片2的边缘处粘合的过程中,使得粘合层5上的粘剂留在凹槽7内,在干固后留在凹槽7内的粘剂形成相对啮合的效果,会进一步增强两者的粘合紧密性,同时通过设置的鼓包10,使得易撕膜6与形成弯曲贴合的状态,从而便于易撕膜9的撕掉,同时鼓包10在与第一膜片1接触时能够变形,从而向外侧凸起,将粘合层5上的粘剂更快的挤入到凹槽7内,进一步增加粘接的紧密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多层密封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膜片(1)和第二膜片(2),所述第二膜片(2)均粘接于第一膜片(1)的下端,且第一膜片(1)的正面设置有刻度线(4),所述刻度线(4)沿所述第一膜片(1)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膜片(2)的边缘处开设有预留孔(3),且预留孔(3)的外侧外接有易撕线(9),所述第二膜片(2)关于第一膜片(1)的中轴线对称,且第一膜片(1)的截面面积小于第二膜片(2)的截面面积;所述刻度线(4)通过印刷与第一膜片(1)构成一体化结构,且第一膜片(1)的中轴线与第二膜片(2)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易撕线(9)呈直线型位于第一膜片(1)与第二膜片(2)交汇的边缘线处,且第一膜片(1)的厚度与第二膜片(2)的厚度相等;
所述第二膜片(2)位于易撕线(9)两侧的上表面上设有粘合层(5);所述粘合层(5)上设有易撕膜(6);所述易撕膜(6)上开设有与预留孔(3)一一对应的通孔;
所述第一膜片(1)的边缘处开设有一组凹槽(7);所述凹槽(7)均倾斜设置;
相邻两预留孔(3)之间设有鼓包(10);
所述预留孔(3)等距开设于第二膜片(2)的边缘处,且预留孔(3)的内侧直径为2mm;
在第一膜片(1)边缘处开设的凹槽(7),使得第一膜片(1)边缘处不平整,从而在与第二膜片(2)的边缘处粘合的过程中,使得粘合层(5)上的粘剂留在凹槽(7)内,在干固后留在凹槽(7)内的粘剂形成相对啮合的效果;
设置的鼓包(10),使得易撕膜(6)与形成弯曲贴合的状态;
鼓包(10)在与第一膜片(1)接触时能够变形,从而向外侧凸起,将粘合层(5)上的粘剂更快的挤入到凹槽(7)内;
将外侧的易撕膜(6)撕掉,使得粘合层(5)裸露出来,随后将粘合层(5)沿着易撕线(9)向上弯折,从而使得第二膜片(2)的边缘处对第一膜片(1)的边缘处进行包裹。
2.一种具有多层密封薄膜的层压薄膜,其特征在于,该层压薄膜包括权利要求1中的多层密封薄膜和基层(8);所述多层密封薄膜设于基层(8)下表面上,且多层薄膜和基层(8)之间采用层压工艺进行压合粘接而成;所述基层(8)设置成透明;所述第二膜片(2)的边缘向上弯折后与基层(8)的上表面齐平。
CN202010673041.2A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多层密封薄膜以及具有多层密封薄膜的层压薄膜 Active CN1117779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3041.2A CN111777960B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多层密封薄膜以及具有多层密封薄膜的层压薄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3041.2A CN111777960B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多层密封薄膜以及具有多层密封薄膜的层压薄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7960A CN111777960A (zh) 2020-10-16
CN111777960B true CN111777960B (zh) 2023-12-29

Family

ID=72767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73041.2A Active CN111777960B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多层密封薄膜以及具有多层密封薄膜的层压薄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77960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0072A (ja) * 1997-07-03 1999-01-26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易カット性積層フィルム包材
JP2000008009A (ja) * 1998-06-19 2000-01-11 Asahipen Corp 粘着剤付紙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852838A (zh) * 2003-09-17 2006-10-25 日本纸张包装株式会社 纸容器内密封带、纸容器内纵向密封带及带有纵向密封带的纸容器
CN201872391U (zh) * 2010-11-23 2011-06-22 苏光辉 一种用共挤吹塑薄膜机制备的多层薄膜
CN207241065U (zh) * 2017-09-26 2018-04-17 王岳桂 一种保护膜
CN207664073U (zh) * 2017-12-19 2018-07-27 浙江普莱恩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锂电池包装的铝塑膜
CN207958215U (zh) * 2018-02-09 2018-10-12 知行(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疏水性双面胶带
CN209118630U (zh) * 2018-11-27 2019-07-16 东莞市旭衡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防缠绕易裁剪的不干胶纸
CN110296650A (zh) * 2019-08-07 2019-10-01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蒙皮拉伸变形量柔性测量贴尺及其使用方法
CN111040655A (zh) * 2019-12-20 2020-04-21 昆山博益鑫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软包电池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10443126U (zh) * 2019-10-28 2020-05-01 武汉海川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标签纸
CN210679919U (zh) * 2019-07-15 2020-06-05 南京鑫利来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金属面保温板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0072A (ja) * 1997-07-03 1999-01-26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易カット性積層フィルム包材
JP2000008009A (ja) * 1998-06-19 2000-01-11 Asahipen Corp 粘着剤付紙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852838A (zh) * 2003-09-17 2006-10-25 日本纸张包装株式会社 纸容器内密封带、纸容器内纵向密封带及带有纵向密封带的纸容器
CN201872391U (zh) * 2010-11-23 2011-06-22 苏光辉 一种用共挤吹塑薄膜机制备的多层薄膜
CN207241065U (zh) * 2017-09-26 2018-04-17 王岳桂 一种保护膜
CN207664073U (zh) * 2017-12-19 2018-07-27 浙江普莱恩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锂电池包装的铝塑膜
CN207958215U (zh) * 2018-02-09 2018-10-12 知行(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疏水性双面胶带
CN209118630U (zh) * 2018-11-27 2019-07-16 东莞市旭衡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防缠绕易裁剪的不干胶纸
CN210679919U (zh) * 2019-07-15 2020-06-05 南京鑫利来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金属面保温板
CN110296650A (zh) * 2019-08-07 2019-10-01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蒙皮拉伸变形量柔性测量贴尺及其使用方法
CN210443126U (zh) * 2019-10-28 2020-05-01 武汉海川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标签纸
CN111040655A (zh) * 2019-12-20 2020-04-21 昆山博益鑫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软包电池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7960A (zh) 2020-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5520704A5 (zh)
CN111777960B (zh) 一种多层密封薄膜以及具有多层密封薄膜的层压薄膜
CN212269966U (zh) 一种无缝贴合热熔胶膜
CN209854044U (zh) 一种铝箔覆膜胶带
CN205009681U (zh) 新型防水型药用包装膜
CN209895690U (zh) 一种粘贴牢固的不干胶标签
CN210595901U (zh) 一种消除粘胶印避免二次煮沸的保护结构
KR100808889B1 (ko) 플랙시블 튜브
CN209974682U (zh) 一种环保型petg高抗高光膜
JP5109313B2 (ja) 容器の蓋材
CN215620636U (zh) 一种耐压复合纸
CN214457761U (zh) 一种新型热熔胶膜
CN210911540U (zh) 一种pvc/pctfe/pvc复合膜组合
CN213322128U (zh) 一种高密封性的包装袋复合膜
CN215814813U (zh) 一种易撕除具有防水功能的不干胶标签
CN201105861Y (zh) 钢材包装用复合包装板
CN212312968U (zh) 镭射镀铝复合片材及其制成的复合软管
CN210765113U (zh) 一种新型的热熔胶膜
CN216999077U (zh) 一种双硅cck离型纸
CN212712191U (zh) 一种双面离型纸
CN215473664U (zh) 一种便于快速定位拆分的包装膜
CN216378042U (zh) 一种高粘性复合型铝箔
CN216972397U (zh) 防变形泡棉胶带结构
CN214123319U (zh) 一种阻燃式印刷标签纸
CN211518757U (zh) 一种拉伸效果好的铝箔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08

Address after: 518000, 417-419, Building 8, Zhongxi Xiangbin Mountain Garden, Fenghuanggang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Miaowei New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9 Yudao street, Qinhuai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Applicant before: Zhong Ju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