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5312B - 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持式搅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持式搅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75312B
CN111775312B CN202010682486.7A CN202010682486A CN111775312B CN 111775312 B CN111775312 B CN 111775312B CN 202010682486 A CN202010682486 A CN 202010682486A CN 111775312 B CN111775312 B CN 1117753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blade
stirring
stirring shaft
connecting sleeve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824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75312A (zh
Inventor
王纪伟
李春霞
张全威
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Lingx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Lingx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Lingx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Lingx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8248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753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75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53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753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53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5/00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 B28C5/08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using driven mechanical means affecting the mixing
    • B28C5/10Mixing in containers not actuated to effect the mixing
    • B28C5/12Mixing in containers not actuated to effect the mixing with stirrers sweeping through the materials, e.g. with incorporated feeding or discharging means or with oscillating stirrers
    • B28C5/16Mixing in containers not actuated to effect the mixing with stirrers sweeping through the materials, e.g. with incorporated feeding or discharging means or with oscillating stirrers the stirrers having motion about a vertical or steeply inclined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5/00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 B28C5/08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using driven mechanical means affecting the mixing
    • B28C5/0806Details;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搅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持式搅拌器,包括机壳、把手、搅拌电机、搅拌轴、一号扇叶、一号滑动螺钉、二号扇叶和紧定螺钉;本发明中通过在一号扇叶和二号扇叶同时转动的过程中实现将料桶内上层和下层的待搅拌溶液向中层输送,进而通过上层待搅拌溶液与下层待搅拌溶液的不断对流实现对料桶内的待搅拌溶液进行充分的混合;而且聚集在中层的待搅拌溶液完成对流后逐渐向料桶的侧壁流动,进而在料桶内部形成了两个循环的流体,进而在料桶内不会存在搅拌死角,进而保证了搅拌的均匀性;通过调节一号扇叶与二号扇叶之间的间距,进而实现对不同液面高度的溶液进行搅拌,进而提高了搅拌器的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持式搅拌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搅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持式搅拌器。
背景技术
搅拌器是使液体、气体介质强迫对流并均匀混合的器件。搅拌器的类型、尺寸及转速,对搅拌功率在总体流动和湍流脉动之间的分配都有影响。一般说来,涡轮式搅拌器的功率分配对湍流脉动有利,而旋桨式搅拌器对总体流动有利。对于同一类型的搅拌器来说,在功率消耗相同的条件下,大直径、低转速的搅拌器,功率主要消耗于总体流动,有利于宏观混合。小直径、高转速的搅拌器,功率主要消耗于湍流脉动,有利于微观混合。
现有技术中液体的搅拌多为小直径高转速的搅拌,进而通过水流的冲击实现液体的搅拌混合,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搅拌器仅仅设置搅拌的部件,进而导致搅拌的效率较低,而且因为搅拌部件的尺寸限制,进而导致搅拌的范围较为局限,进而导致无法快速对整个料桶的内的液体进行搅拌,进而影响了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持式搅拌器。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搅拌器仅仅设置搅拌的部件,进而导致搅拌的效率较低,而且因为搅拌部件的尺寸限制,进而导致搅拌的范围较为局限,进而导致无法快速对整个料桶的内的液体进行搅拌,进而影响了使用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持式搅拌器,包括机壳、把手、搅拌电机、搅拌轴、一号扇叶、一号滑动螺钉、二号扇叶和紧定螺钉;所述机壳的下端圆柱面上固定连接所述把手;所述机壳的上端端面上设置框形扶手;所述机壳的内设置所述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机壳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壳的内壁上;所述搅拌电机的转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的上端;所述搅拌轴的上端圆柱面与所述机壳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的中部圆柱面上沿轴向设置矩形槽;所述搅拌轴上对应所述矩形槽的位置套设所述一号扇叶;所述一号扇叶的滑动套与所述搅拌轴间隙配合;所述一号扇叶的滑动套上沿径向设置一号螺纹通孔;所述一号螺纹通孔内设置所述一号滑动螺钉;所述一号滑动螺钉的一端与所述一号螺纹通孔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一号滑动螺钉的另一端插在所述矩形槽内,且所述一号滑动螺钉的端部与所述矩形槽抵紧;所述搅拌轴的下端圆柱面上套设所述二号扇叶;所述二号扇叶通过所述紧定螺钉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二号扇叶的旋向与所述一号扇叶的旋向相反。
工作时,通过控制搅拌电机转动,进而实现带动搅拌轴转动,进而搅拌轴通过一号滑动螺钉带动一号扇叶转动,同时通过紧定螺钉带动二号扇叶转动,又因为一号扇叶的旋向与二号扇叶的旋向相反,进而在一号扇叶和二号扇叶同时转动的过程中实现将料桶内上层和下层的待搅拌溶液向中层输送,进而使得一号扇叶输送的上层待搅拌溶液与二号扇叶输送的下层待搅拌溶液相互对流,进而通过上层待搅拌溶液与下层待搅拌溶液的不断对流实现对料桶内的待搅拌溶液进行充分的混合;而且聚集在中层的待搅拌溶液完成对流后逐渐向料桶的侧壁流动,进而再沿着料桶的内壁向料桶的上层和下层流动,进而补充一号扇叶和二号扇叶的输送空缺,进而在料桶内部形成了两个循环的流体,且两个循环的流体在中层交界的位置通过对流实现混合,因此,搅拌的效率较高,且在料桶内不会存在搅拌死角,进而保证了搅拌的均匀性。
通过松开一号滑动螺钉即可实现调节一号扇叶与二号扇叶之间的间距,进而实现对不同液面高度的溶液进行搅拌,进而提高了搅拌器的适用范围。
优选的,所述一号扇叶与所述二号扇叶之间设置一号连接套;所述一号连接套套设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一号连接套与所述搅拌轴的间隙配合;所述一号连接套上沿径向设置二号螺纹通孔;所述二号螺纹通孔内设置所述二号滑动螺钉;所述二号滑动螺钉的一端与所述二号螺纹通孔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二号滑动螺钉的另一端插在所述矩形槽内,且所述二号滑动螺钉的端部与所述矩形槽之间不接触;所述一号连接套的圆柱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搅拌板;所述搅拌板固定连接在所述一号连接套上;所述一号连接套与所述一号扇叶之间以及所述一号连接套与所述二号扇叶之间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搅拌轴上。
工作时,搅拌轴在带动一号扇叶和二号扇叶转动的过程中同时带动一号扇叶和二号扇叶之间的搅拌板旋转,进而在一号扇叶输送的上层待搅拌溶液与二号扇叶输送的下层待搅拌溶液对流时搅拌板对对流过程中的待搅拌溶液进行搅拌,进而使得搅拌的更加充分,进一步提高了待搅拌溶液的搅拌效果;而且在搅拌板带动的离心力作用下加速了对流后的溶液向料桶内壁撞击的冲击力,进而提高了撞击过程中的混合充分性,进一步提高了待搅拌溶液的搅拌效果。
优选的,所述一号扇叶的上方设置二号连接套;所述二号连接套套设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二号连接套与所述搅拌轴的间隙配合;所述二号连接套上沿径向设置三号螺纹通孔;所述三号螺纹通孔内设置所述三号滑动螺钉;所述三号滑动螺钉的一端与所述三号螺纹通孔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三号滑动螺钉的另一端插在所述矩形槽内,且所述三号滑动螺钉的端部与所述矩形槽之间不接触;所述二号连接套上端的圆柱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梯形槽;所述梯形槽上端贯穿所述二号连接套的上端面;所述梯形槽内卡接弹性软条的一端;所述弹性软条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工作时,在搅拌轴带动一号扇叶和二号扇叶对料桶内的待搅拌溶液进行搅拌的过程中,搅拌轴通过三号滑动螺钉带动二号连接套旋转,进而二号连接套带动弹性软条转动,又因为弹性软条的自由端与料桶的内壁接触,进而在一号扇叶、二号扇叶以及搅拌板对溶液搅拌的过程中产生的飞溅溶液能够通过上方旋转的弹性软条进行阻挡,进而实现防止飞溅溶液射出料桶,进而减少了因为溶液散落导致的浪费,同时保证了施工环境的洁净;而且通过将弹性软条弯曲后插入料桶内,进而实现弹性软条能够对不同直径的料桶进行遮挡,进而提高了搅拌器的适用范围;同时,弹性软条的自由端在沿着料桶的内壁转动的过程中,弹性软条对旋转的二号连接套进行支撑,进而实现对搅拌轴进行支撑,进而使得搅拌器在搅拌的过程中转动的更加平稳,进而无需用户施加过大的把持力就能够很好的保持搅拌器的稳定,进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利性,进而提高了搅拌器的使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搅拌轴下端端部设置万向滚;所述万向滚用于对所述搅拌轴进行支撑。
通过在搅拌轴的下端设置万向滚,进而在搅拌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万向滚与料桶的桶底抵触,进而实现对搅拌器进行支撑,进而无需用户施加提拉搅拌器的力即可保持搅拌器的垂直高度,进而便于用户对搅拌器的把持,进而便于用户的使用;同时通过配合弹性软条对搅拌器进行径向的支撑,进而实现在搅拌器工作时仅仅通过把持住框形扶手即可保证搅拌器在搅拌时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搅拌器在使用时的便利性。
优选的,所述万向滚包括连接块和滚球;所述连接块下端设置球形腔;所述球形腔内设置所述滚球;所述球形腔上方连接四号螺纹孔;所述四号螺纹孔上端贯穿所述连接块的上端端面;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四号螺纹孔与所述搅拌轴下端端面上的螺柱连接。
通过设置四号螺纹孔贯穿连接块,不仅能够实现将万向滚拆卸下来进行冲洗,而且能够通过向四号螺纹孔内通入水流,进而实现对滚球与球形腔进行冲洗,进而更加便于用户的进行清洗,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滚球与所述球形腔之间留有缝隙。
通过在滚球与球形腔之间留有缝隙,进而在向四号螺纹孔内通入水流时,流动的水流能够快速的将滚球与球形腔之间残留的溶液和杂质冲掉,进而提高了清洗万向滚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中通过控制搅拌电机转动,进而实现带动搅拌轴转动,进而搅拌轴通过一号滑动螺钉带动一号扇叶转动,同时通过紧定螺钉带动二号扇叶转动,又因为一号扇叶的旋向与二号扇叶的旋向相反,进而在一号扇叶和二号扇叶同时转动的过程中实现将料桶内上层和下层的待搅拌溶液向中层输送,进而使得一号扇叶输送的上层待搅拌溶液与二号扇叶输送的下层待搅拌溶液相互对流,进而通过上层待搅拌溶液与下层待搅拌溶液的不断对流实现对料桶内的待搅拌溶液进行充分的混合;而且聚集在中层的待搅拌溶液完成对流后逐渐向料桶的侧壁流动,进而再沿着料桶的内壁向料桶的上层和下层流动,进而补充一号扇叶和二号扇叶的输送空缺,进而在料桶内部形成了两个循环的流体,且两个循环的流体在中层交界的位置通过对流实现混合,因此,搅拌的效率较高,且在料桶内不会存在搅拌死角,进而保证了搅拌的均匀性;通过松开一号滑动螺钉即可实现调节一号扇叶与二号扇叶之间的间距,进而实现对不同液面高度的溶液进行搅拌,进而提高了搅拌器的适用范围。
2.本发明中搅拌轴在带动一号扇叶和二号扇叶转动的过程中同时带动一号扇叶和二号扇叶之间的搅拌板旋转,进而在一号扇叶输送的上层待搅拌溶液与二号扇叶输送的下层待搅拌溶液对流时搅拌板对对流过程中的待搅拌溶液进行搅拌,进而使得搅拌的更加充分,进一步提高了待搅拌溶液的搅拌效果;而且在搅拌板带动的离心力作用下加速了对流后的溶液向料桶内壁撞击的冲击力,进而提高了撞击过程中的混合充分性,进一步提高了待搅拌溶液的搅拌效果。
3.本发明中在搅拌轴带动一号扇叶和二号扇叶对料桶内的待搅拌溶液进行搅拌的过程中,搅拌轴通过三号滑动螺钉带动二号连接套旋转,进而二号连接套带动弹性软条转动,又因为弹性软条的自由端与料桶的内壁接触,进而在一号扇叶、二号扇叶以及搅拌板对溶液搅拌的过程中产生的飞溅溶液能够通过上方旋转的弹性软条进行阻挡,进而实现防止飞溅溶液射出料桶,进而减少了因为溶液散落导致的浪费,同时保证了施工环境的洁净;而且通过将弹性软条弯曲后插入料桶内,进而实现弹性软条能够对不同直径的料桶进行遮挡,进而提高了搅拌器的适用范围;同时,弹性软条的自由端在沿着料桶的内壁转动的过程中,弹性软条对旋转的二号连接套进行支撑,进而实现对搅拌轴进行支撑,进而使得搅拌器在搅拌的过程中转动的更加平稳,进而无需用户施加过大的把持力就能够很好的保持搅拌器的稳定,进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利性,进而提高了搅拌器的使用效果。
4.本发明中通过在搅拌轴的下端设置万向滚,进而在搅拌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万向滚与料桶的桶底抵触,进而实现对搅拌器进行支撑,进而无需用户施加提拉搅拌器的力即可保持搅拌器的垂直高度,进而便于用户对搅拌器的把持,进而便于用户的使用;同时通过配合弹性软条对搅拌器进行径向的支撑,进而实现在搅拌器工作时仅仅通过把持住框形扶手即可保证搅拌器在搅拌时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搅拌器在使用时的便利性。
5.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四号螺纹孔贯穿连接块,不仅能够实现将万向滚拆卸下来进行冲洗,而且能够通过向四号螺纹孔内通入水流,进而实现对滚球与球形腔进行冲洗,进而更加便于用户的进行清洗,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搅拌器在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搅拌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搅拌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搅拌器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二号连接套与弹性软条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万向滚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壳1、框形扶手11、把手2、搅拌电机3、搅拌轴4、矩形槽41、一号扇叶5、一号滑动螺钉6、二号扇叶7、紧定螺钉8、一号连接套91、二号滑动螺钉92、搅拌板93、弹簧94、二号连接套95、三号滑动螺钉96、弹性软条97、万向滚98、连接块981、滚球982、四号螺纹孔98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持式搅拌器,包括机壳1、把手2、搅拌电机3、搅拌轴4、一号扇叶5、一号滑动螺钉6、二号扇叶7和紧定螺钉8;所述机壳1的下端圆柱面上固定连接所述把手2;所述机壳1的上端端面上设置框形扶手11;所述机壳1的内设置所述搅拌电机3;所述搅拌电机3的机壳1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壳1的内壁上;所述搅拌电机3的转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4的上端;所述搅拌轴4的上端圆柱面与所述机壳1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4的中部圆柱面上沿轴向设置矩形槽41;所述搅拌轴4上对应所述矩形槽41的位置套设所述一号扇叶5;所述一号扇叶5的滑动套与所述搅拌轴4间隙配合;所述一号扇叶5的滑动套上沿径向设置一号螺纹通孔;所述一号螺纹通孔内设置所述一号滑动螺钉6;所述一号滑动螺钉6的一端与所述一号螺纹通孔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一号滑动螺钉6的另一端插在所述矩形槽41内,且所述一号滑动螺钉6的端部与所述矩形槽41抵紧;所述搅拌轴4的下端圆柱面上套设所述二号扇叶7;所述二号扇叶7通过所述紧定螺钉8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轴4上;所述二号扇叶7的旋向与所述一号扇叶5的旋向相反。
工作时,通过控制搅拌电机3转动,进而实现带动搅拌轴4转动,进而搅拌轴4通过一号滑动螺钉6带动一号扇叶5转动,同时通过紧定螺钉8带动二号扇叶7转动,又因为一号扇叶5的旋向与二号扇叶7的旋向相反,进而在一号扇叶5和二号扇叶7同时转动的过程中实现将料桶内上层和下层的待搅拌溶液向中层输送,进而使得一号扇叶5输送的上层待搅拌溶液与二号扇叶7输送的下层待搅拌溶液相互对流,进而通过上层待搅拌溶液与下层待搅拌溶液的不断对流实现对料桶内的待搅拌溶液进行充分的混合;而且聚集在中层的待搅拌溶液完成对流后逐渐向料桶的侧壁流动,进而再沿着料桶的内壁向料桶的上层和下层流动,进而补充一号扇叶5和二号扇叶7的输送空缺,进而在料桶内部形成了两个循环的流体,且两个循环的流体在中层交界的位置通过对流实现混合,因此,搅拌的效率较高,且在料桶内不会存在搅拌死角,进而保证了搅拌的均匀性。
通过松开一号滑动螺钉6即可实现调节一号扇叶5与二号扇叶7之间的间距,进而实现对不同液面高度的溶液进行搅拌,进而提高了搅拌器的适用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一号扇叶5与所述二号扇叶7之间设置一号连接套91;所述一号连接套91套设在所述搅拌轴4上;所述一号连接套91与所述搅拌轴4的间隙配合;所述一号连接套91上沿径向设置二号螺纹通孔;所述二号螺纹通孔内设置所述二号滑动螺钉92;所述二号滑动螺钉92的一端与所述二号螺纹通孔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二号滑动螺钉92的另一端插在所述矩形槽41内,且所述二号滑动螺钉92的端部与所述矩形槽41之间不接触;所述一号连接套91的圆柱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搅拌板93;所述搅拌板93固定连接在所述一号连接套91上;所述一号连接套91与所述一号扇叶5之间以及所述一号连接套91与所述二号扇叶7之间均设置有弹簧94;所述弹簧94套设在所述搅拌轴4上。
工作时,搅拌轴4在带动一号扇叶5和二号扇叶7转动的过程中同时带动一号扇叶5和二号扇叶7之间的搅拌板93旋转,进而在一号扇叶5输送的上层待搅拌溶液与二号扇叶7输送的下层待搅拌溶液对流时搅拌板93对对流过程中的待搅拌溶液进行搅拌,进而使得搅拌的更加充分,进一步提高了待搅拌溶液的搅拌效果;而且在搅拌板93带动的离心力作用下加速了对流后的溶液向料桶内壁撞击的冲击力,进而提高了撞击过程中的混合充分性,进一步提高了待搅拌溶液的搅拌效果。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一号扇叶5的上方设置二号连接套95;所述二号连接套95套设在所述搅拌轴4上;所述二号连接套95与所述搅拌轴4的间隙配合;所述二号连接套95上沿径向设置三号螺纹通孔;所述三号螺纹通孔内设置所述三号滑动螺钉96;所述三号滑动螺钉96的一端与所述三号螺纹通孔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三号滑动螺钉96的另一端插在所述矩形槽41内,且所述三号滑动螺钉96的端部与所述矩形槽41之间不接触;所述二号连接套95上端的圆柱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梯形槽;所述梯形槽上端贯穿所述二号连接套95的上端面;所述梯形槽内卡接弹性软条97的一端;所述弹性软条97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工作时,在搅拌轴4带动一号扇叶5和二号扇叶7对料桶内的待搅拌溶液进行搅拌的过程中,搅拌轴4通过三号滑动螺钉96带动二号连接套95旋转,进而二号连接套95带动弹性软条97转动,又因为弹性软条97的自由端与料桶的内壁接触,进而在一号扇叶5、二号扇叶7以及搅拌板93对溶液搅拌的过程中产生的飞溅溶液能够通过上方旋转的弹性软条97进行阻挡,进而实现防止飞溅溶液射出料桶,进而减少了因为溶液散落导致的浪费,同时保证了施工环境的洁净;而且通过将弹性软条97弯曲后插入料桶内,进而实现弹性软条97能够对不同直径的料桶进行遮挡,进而提高了搅拌器的适用范围;同时,弹性软条97的自由端在沿着料桶的内壁转动的过程中,弹性软条97对旋转的二号连接套95进行支撑,进而实现对搅拌轴4进行支撑,进而使得搅拌器在搅拌的过程中转动的更加平稳,进而无需用户施加过大的把持力就能够很好的保持搅拌器的稳定,进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利性,进而提高了搅拌器的使用效果。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所述搅拌轴4下端端部设置万向滚98;所述万向滚98用于对所述搅拌轴4进行支撑。
通过在搅拌轴4的下端设置万向滚98,进而在搅拌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万向滚98与料桶的桶底抵触,进而实现对搅拌器进行支撑,进而无需用户施加提拉搅拌器的力即可保持搅拌器的垂直高度,进而便于用户对搅拌器的把持,进而便于用户的使用;同时通过配合弹性软条97对搅拌器进行径向的支撑,进而实现在搅拌器工作时仅仅通过把持住框形扶手11即可保证搅拌器在搅拌时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搅拌器在使用时的便利性。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所述万向滚98包括连接块981和滚球982;所述连接块981下端设置球形腔;所述球形腔内设置所述滚球982;所述球形腔上方连接四号螺纹孔983;所述四号螺纹孔983上端贯穿所述连接块981的上端端面;所述连接块981通过所述四号螺纹孔983与所述搅拌轴4下端端面上的螺柱连接。
通过设置四号螺纹孔983贯穿连接块981,不仅能够实现将万向滚98拆卸下来进行冲洗,而且能够通过向四号螺纹孔983内通入水流,进而实现对滚球982与球形腔进行冲洗,进而更加便于用户的进行清洗,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效果。
所述滚球982与所述球形腔之间留有缝隙。
通过在滚球982与球形腔之间留有缝隙,进而在向四号螺纹孔983内通入水流时,流动的水流能够快速的将滚球982与球形腔之间残留的溶液和杂质冲掉,进而提高了清洗万向滚98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效果。
工作时,通过控制搅拌电机3转动,进而实现带动搅拌轴4转动,进而搅拌轴4通过一号滑动螺钉6带动一号扇叶5转动,同时通过紧定螺钉8带动二号扇叶7转动,又因为一号扇叶5的旋向与二号扇叶7的旋向相反,进而在一号扇叶5和二号扇叶7同时转动的过程中实现将料桶内上层和下层的待搅拌溶液向中层输送,进而使得一号扇叶5输送的上层待搅拌溶液与二号扇叶7输送的下层待搅拌溶液相互对流,进而通过上层待搅拌溶液与下层待搅拌溶液的不断对流实现对料桶内的待搅拌溶液进行充分的混合;而且聚集在中层的待搅拌溶液完成对流后逐渐向料桶的侧壁流动,进而再沿着料桶的内壁向料桶的上层和下层流动,进而补充一号扇叶5和二号扇叶7的输送空缺,进而在料桶内部形成了两个循环的流体,且两个循环的流体在中层交界的位置通过对流实现混合,因此,搅拌的效率较高,且在料桶内不会存在搅拌死角,进而保证了搅拌的均匀性;搅拌轴4在带动一号扇叶5和二号扇叶7转动的过程中同时带动一号扇叶5和二号扇叶7之间的搅拌板93旋转,进而在一号扇叶5输送的上层待搅拌溶液与二号扇叶7输送的下层待搅拌溶液对流时搅拌板93对对流过程中的待搅拌溶液进行搅拌,进而使得搅拌的更加充分,进一步提高了待搅拌溶液的搅拌效果;而且在搅拌板93带动的离心力作用下加速了对流后的溶液向料桶内壁撞击的冲击力,进而提高了撞击过程中的混合充分性,进一步提高了待搅拌溶液的搅拌效果;在搅拌轴4带动一号扇叶5和二号扇叶7对料桶内的待搅拌溶液进行搅拌的过程中,搅拌轴4通过三号滑动螺钉96带动二号连接套95旋转,进而二号连接套95带动弹性软条97转动,又因为弹性软条97的自由端与料桶的内壁接触,进而在一号扇叶5、二号扇叶7以及搅拌板93对溶液搅拌的过程中产生的飞溅溶液能够通过上方旋转的弹性软条97进行阻挡,进而实现防止飞溅溶液射出料桶,进而减少了因为溶液散落导致的浪费,同时保证了施工环境的洁净;而且通过将弹性软条97弯曲后插入料桶内,进而实现弹性软条97能够对不同直径的料桶进行遮挡,进而提高了搅拌器的适用范围;同时,弹性软条97的自由端在沿着料桶的内壁转动的过程中,弹性软条97对旋转的二号连接套95进行支撑,进而实现对搅拌轴4进行支撑,进而使得搅拌器在搅拌的过程中转动的更加平稳,进而无需用户施加过大的把持力就能够很好的保持搅拌器的稳定,进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利性,进而提高了搅拌器的使用效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4)

1.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持式搅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把手(2)、搅拌电机(3)、搅拌轴(4)、一号扇叶(5)、一号滑动螺钉(6)、二号扇叶(7)和紧定螺钉(8);所述机壳(1)的下端圆柱面上固定连接所述把手(2);所述机壳(1)的上端端面上设置框形扶手(11);所述机壳(1)的内设置所述搅拌电机(3);所述搅拌电机(3)的机壳(1)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壳(1)的内壁上;所述搅拌电机(3)的转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4)的上端;所述搅拌轴(4)的上端圆柱面与所述机壳(1)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4)的中部圆柱面上沿轴向设置矩形槽(41);所述搅拌轴(4)上对应所述矩形槽(41)的位置套设所述一号扇叶(5);所述一号扇叶(5)的滑动套与所述搅拌轴(4)间隙配合;所述一号扇叶(5)的滑动套上沿径向设置一号螺纹通孔;所述一号螺纹通孔内设置所述一号滑动螺钉(6);所述一号滑动螺钉(6)的一端与所述一号螺纹通孔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一号滑动螺钉(6)的另一端插在所述矩形槽(41)内,且所述一号滑动螺钉(6)的端部与所述矩形槽(41)抵紧;所述搅拌轴(4)的下端圆柱面上套设所述二号扇叶(7);所述二号扇叶(7)通过所述紧定螺钉(8)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轴(4)上;所述二号扇叶(7)的旋向与所述一号扇叶(5)的旋向相反;
所述一号扇叶(5)与所述二号扇叶(7)之间设置一号连接套(91);所述一号连接套(91)套设在所述搅拌轴(4)上;所述一号连接套(91)与所述搅拌轴(4)的间隙配合;所述一号连接套(91)上沿径向设置二号螺纹通孔;所述二号螺纹通孔内设置所述二号滑动螺钉(92);所述二号滑动螺钉(92)的一端与所述二号螺纹通孔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二号滑动螺钉(92)的另一端插在所述矩形槽(41)内,且所述二号滑动螺钉(92)的端部与所述矩形槽(41)之间不接触;所述一号连接套(91)的圆柱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搅拌板(93);所述搅拌板(93)固定连接在所述一号连接套(91)上;所述一号连接套(91)与所述一号扇叶(5)之间以及所述一号连接套(91)与所述二号扇叶(7)之间均设置有弹簧(94);所述弹簧(94)套设在所述搅拌轴(4)上;
所述一号扇叶(5)的上方设置二号连接套(95);所述二号连接套(95)套设在所述搅拌轴(4)上;所述二号连接套(95)与所述搅拌轴(4)的间隙配合;所述二号连接套(95)上沿径向设置三号螺纹通孔;所述三号螺纹通孔内设置所述三号滑动螺钉(96);所述三号滑动螺钉(96)的一端与所述三号螺纹通孔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三号滑动螺钉(96)的另一端插在所述矩形槽(41)内,且所述三号滑动螺钉(96)的端部与所述矩形槽(41)之间不接触;所述二号连接套(95)上端的圆柱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梯形槽;所述梯形槽上端贯穿所述二号连接套(95)的上端面;所述梯形槽内卡接弹性软条(97)的一端;所述弹性软条(97)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持式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4)下端端部设置万向滚(98);所述万向滚(98)用于对所述搅拌轴(4)进行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持式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滚(98)包括连接块(981)和滚球(982);所述连接块(981)下端设置球形腔;所述球形腔内设置所述滚球(982);所述球形腔上方连接四号螺纹孔(983);所述四号螺纹孔(983)上端贯穿所述连接块(981)的上端端面;所述连接块(981)通过所述四号螺纹孔(983)与所述搅拌轴(4)下端端面上的螺柱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持式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球(982)与所述球形腔之间留有缝隙。
CN202010682486.7A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持式搅拌器 Active CN1117753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2486.7A CN111775312B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持式搅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2486.7A CN111775312B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持式搅拌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5312A CN111775312A (zh) 2020-10-16
CN111775312B true CN111775312B (zh) 2021-08-27

Family

ID=72767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82486.7A Active CN111775312B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持式搅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75312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37461A (ja) * 1997-06-06 1998-12-22 Ube Ind Ltd 攪拌装置
CN202169148U (zh) * 2011-07-06 2012-03-21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搅拌器
CN206613401U (zh) * 2017-02-27 2017-11-07 广东新广联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搅拌桨
CN107744790A (zh) * 2017-11-16 2018-03-02 无锡奔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乳制品加工用冷却装置
CN207446127U (zh) * 2017-10-18 2018-06-05 广州植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式搅拌机
CN108328755A (zh) * 2018-03-06 2018-07-27 钟乘凤 一种多向提升曝气效果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9173778A (zh) * 2018-09-17 2019-01-11 潘路希 一种高效搅拌装置
CN209005749U (zh) * 2018-10-24 2019-06-21 开平市溢利达香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香精的搪瓷反应釜
CN210410512U (zh) * 2019-07-03 2020-04-28 武汉优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正银浆料混合装置
CN111282472A (zh) * 2018-06-05 2020-06-16 成都沐淼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化妆品生产用搅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37461A (ja) * 1997-06-06 1998-12-22 Ube Ind Ltd 攪拌装置
CN202169148U (zh) * 2011-07-06 2012-03-21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搅拌器
CN206613401U (zh) * 2017-02-27 2017-11-07 广东新广联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搅拌桨
CN207446127U (zh) * 2017-10-18 2018-06-05 广州植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式搅拌机
CN107744790A (zh) * 2017-11-16 2018-03-02 无锡奔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乳制品加工用冷却装置
CN108328755A (zh) * 2018-03-06 2018-07-27 钟乘凤 一种多向提升曝气效果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11282472A (zh) * 2018-06-05 2020-06-16 成都沐淼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化妆品生产用搅拌装置
CN109173778A (zh) * 2018-09-17 2019-01-11 潘路希 一种高效搅拌装置
CN209005749U (zh) * 2018-10-24 2019-06-21 开平市溢利达香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香精的搪瓷反应釜
CN210410512U (zh) * 2019-07-03 2020-04-28 武汉优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正银浆料混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5312A (zh) 2020-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37173B (zh) 一种混合均匀的气液混合反应器的搅拌装置
CN209521085U (zh) 一种搅拌机
CN116589064B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及加药方法
CN111775312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手持式搅拌器
CN211030627U (zh) 混凝土搅拌机
CN204111392U (zh) 一种涡流式混凝装置
CN205965732U (zh) 一种具有循环分散功能的涂料分散设备
CN107413272A (zh) 一种食品级添加剂吐温20生产用搅拌装置
CN209791407U (zh) 一种用于食品调味料的v型混合机
CN110935356A (zh) 一种基于化妆品生产用方便清洗的均质器
CN114835222B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混合搅拌装置及混合方法
CN207188387U (zh) 一种采用空泡技术的回转筒体快速除垢器
CN211538782U (zh) 一种锆珠清洗装置
CN207616404U (zh) 研磨滴液装置
CN111744409B (zh) 一种基于冲击搅拌的手持式液体搅拌器
CN208302619U (zh) 一种自转搅拌器
CN210934641U (zh) 一种热风干燥混合机
CN209865887U (zh) 一种适用于抗菌高撕裂强度氨纶纺丝油剂的均匀搅拌机构
CN208166826U (zh) 一种卧式薄层污泥冷却器
CN205868122U (zh) 一种柱形工业搅拌桶
CN220047734U (zh) 一种生物医疗试剂生产原料混合机
CN217698749U (zh) 一种胶水搅拌分散机
CN218115034U (zh) 一种化学水处理的加药装置
CN207446012U (zh) 端面凸起式无翼搅拌盘及无翼搅拌装置
CN217856488U (zh) 篮式砂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Jiwei

Inventor after: Li Chunxia

Inventor after: Zhang Quanwei

Inventor after: Lin Ming

Inventor before: Lin M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12

Address after: 450000 801, floor 8, building 6, Zhengshang Jingkai Plaza, No. 1507, hanghai East Road, Zhengzhou area (Jingk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ngzhou Lingx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74, Zhongzhai District, Tangwei village, Jiangkou Town, Yingshang County, Fuyang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in Mi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