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8169B - 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及距离探测装置、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及距离探测装置、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8169B
CN111758169B CN201880009571.8A CN201880009571A CN111758169B CN 111758169 B CN111758169 B CN 111758169B CN 201880009571 A CN201880009571 A CN 201880009571A CN 111758169 B CN111758169 B CN 1117581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diode
light
package module
substrate
diode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95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58169A (zh
Inventor
刘祥
郑国光
洪小平
王铭钰
董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758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81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581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81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2Structural details or components not essential to laser action
    • H01S5/022Mountings; Housings
    • H01S5/0225Out-coupling of light
    • H01S5/02255Out-coupling of light using beam deflect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2Structural details or components not essential to laser action
    • H01S5/022Mountings; Housings
    • H01S5/023Mount members, e.g. sub-mount members
    • H01S5/02315Support members, e.g. bases or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40Arrangement of two or more semiconductor lase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S5/02 - H01S5/30
    • H01S5/4025Array arrangements, e.g. constituted by discrete laser diodes or laser bar
    • H01S5/4031Edge-emitting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02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G01S17/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7/08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48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7/00
    • G01S7/48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arrangements of optical elements
    • G01S7/481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arrangements of optical elements of transmitters alone
    • G01S7/481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arrangements of optical elements of transmitters alone using multiple 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2Structural details or components not essential to laser action
    • H01S5/022Mountings; Housings
    • H01S5/02208Mountings;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housings
    • H01S5/02212Can-type, e.g. TO-CAN housings with emission along or parallel to symmetry axi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2Structural details or components not essential to laser action
    • H01S5/022Mountings; Housings
    • H01S5/0225Out-coupling of light
    • H01S5/02253Out-coupling of light usin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2Structural details or components not essential to laser action
    • H01S5/022Mountings; Housings
    • H01S5/0225Out-coupling of light
    • H01S5/02257Out-coupling of light using windows, e.g. specially adapted for back-reflecting light to a detector inside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2Structural details or components not essential to laser action
    • H01S5/022Mountings; Housings
    • H01S5/023Mount members, e.g. sub-mount members
    • H01S5/02325Mechanically integrated components on mount members or optical micro-bench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2Structural details or components not essential to laser action
    • H01S5/022Mountings; Housings
    • H01S5/0233Mounting configuration of laser chips
    • H01S5/02345Wire-bon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2Structural details or components not essential to laser action
    • H01S5/022Mountings; Housings
    • H01S5/0235Method for mounting laser chips
    • H01S5/02355Fixing laser chips on mounts
    • H01S5/0237Fixing laser chips on mounts by solde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2Structural details or components not essential to laser action
    • H01S5/022Mountings; Housings
    • H01S5/0239Combinations of electrical or optic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40Arrangement of two or more semiconductor lase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S5/02 - H01S5/30
    • H01S5/4025Array arrangements, e.g. constituted by discrete laser diodes or laser bar
    • H01S5/4031Edge-emitting structures
    • H01S5/4056Edge-emitting structures emitting light in more than one dir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emiconductor Las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及距离探测装置、电子设备。该封装模块包括:具有第一表面的基板;设置在该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的罩体,该基板和该罩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其中,该罩体与该基板相对的面上至少部分地设置透光区域;设置于该容纳空间内的激光二极管芯片;设置于该容纳空间内的反射面,用于使该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该反射面反射后通过该透光区域发射出去。本发明的封装方案在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的传播路径上设置反射面,将出射光反射后从罩体上的透光区域发射出去,从而改变光束传播方向。

Description

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及距离探测装置、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地涉及集成电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及距离探测装置、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半导体激光器是成熟较早、进展较快的一类激光器,由于它的波长范围宽,制作简单、成本低、易于大量生产,并且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因此,品种发展快,应用范围广。半导体激光器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是侧边发光激光器(Edge Emitting Lasers,EELs)。侧边发光激光器的激光二极管芯片(Laser diode die)一般为狭长型,发光面为芯片的最小面,芯片的两个最大面为金属化面,是对外的电气连接点。
而封装上,为保证竖直方向出光,一般采用金属TO封装,TO封装技术是指晶体管外形(Transistor Outline)或者通孔(Through-hole)封装技术,也就是全封闭式封装技术。采用TO封装的激光器,其寄生电感较大,所以在要求窄脉冲的应用场景,无法产生窄脉冲;并且贴装的作业效率比较低,无法在自动化机台上进行表面封装技术(Surface MountedTechnology,SMT)。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对目前激光器的封装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而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其可以改进目前TO封装存在的寄生电感较大的问题,能够克服上面描述的问题。
具体地,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所述封装模块包括:
基板,具有第一表面;
罩体,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基板和所述罩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其中,所述罩体与所述基板相对的面上至少部分地设置透光区域;
激光二极管芯片,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反射面,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用于使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通过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
示例性地,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以大体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垂直的方向通过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
示例性地,所述封装模块还包括具有各向异性结构的半导体;
所述反射面具体为所述半导体利用各向异性进行刻蚀而制备获得的倾斜面,或者,所述反射面包括在所述半导体利用各向异性进行刻蚀而制备获得的倾斜面上镀的反射膜。
示例性地,所述半导体包括半导体晶圆。
示例性地,所述半导体为硅,其中,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半导体的底面之间的夹角大体为54.74°。
示例性地,所述封装模块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倾斜设置的反射面,每个反射面与至少一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面相对设置,以使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通过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
示例性地,所述每个反射面与至少两个并列排布的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面相对设置,以使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通过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
示例性地,所述封装模块包括具有各向异性结构的半导体,所述至少两个倾斜设置的反射面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利用各向异性进行刻蚀而制备获得的不同倾斜面上。
示例性地,所述两个倾斜设置的反射面设置在所述半导体上对称设置的、相背的两个倾斜面上。
示例性地,所述封装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具有各向异性结构的半导体,所述至少两个倾斜设置的反射面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半导体利用各向异性进行刻蚀而制备获得的倾斜面上。
示例性地,与同一反射面相对的多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等间隔排布。
示例性地,与同一反射面相对的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面与该反射面之间的距离相等。
示例性地,所述半导体的底面的尖角处设置有切口或浅槽。
示例性地,所述切口具体为所述半导体去除部分底部尖角而形成的缺口;
所述浅槽设置在所述底面的尖角的边缘处并自所述半导体的底面向所述半导体的顶面凹陷部分深度。
示例性地,所述半导体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部分表面上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反射面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一个倾斜面上。
示例性地,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贴装在所述反射面外侧的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上,并使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面与所述反射面相对设置。
示例性地,所述反射膜包括金属层,所述反射面上的金属层还进一步延伸覆盖所述反射面外侧的所述第一部分露出的部分表面,其中,所述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上的部分用于和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电连接。
示例性地,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覆盖所述第一部分表面上的所述反射膜的部分表面,所述反射膜通过导线与位于所述基板上的焊盘电连接,以将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上的电极引出。
示例性地,所述半导体为SOI晶圆,其中,所述SOI晶圆的埋层氧化物以及位于所述埋层氧化物下方的硅层作为所述第一部分,所述SOI晶圆位于所述埋层氧化物部分表面上的硅层作为所述第二部分。
示例性地,所述封装模块还包括玻璃,其中,所述反射面包括在所述玻璃的倾斜面上镀的反射膜。
示例性地,两个倾斜设置的反射面分别设置在所述玻璃上相背的两个倾斜面上,其中,每个反射面与至少一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面相对设置,以使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通过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
示例性地,所述玻璃呈三棱锥或者三棱台状,三个倾斜设置的反射面分别设置在所述玻璃上的三个倾斜面上,其中,每个所述反射面与至少一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面相对设置,以使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通过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
示例性地,所述反射面为凹面。
示例性地,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的方向与所述反射面的底边垂直。
示例性地,设置有所述反射面的半导体和/或玻璃与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均贴装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
示例性地,所述封装模块还包括准直元件,用于减小光束在快轴方向的发散角,所述准直元件设置在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和所述反射面之间,以使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所述准直元件后至所述反射面。
示例性地,所述准直元件贴装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
示例性地,所述准直元件为柱透镜,所述柱透镜的曲面与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面相对,以使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照射到所述柱透镜的曲面上。
示例性地,所述柱透镜的曲面尺寸大于从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发出的出射光照射到所述柱透镜上的光斑的尺寸。
示例性地,所述柱透镜贴装于所述基板上的表面为平面;和/或,所述柱透镜的顶面为平面。
示例性地,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所在的表面贴装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电极通过导电粘接层贴装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
示例性地,所述第二电极通过导线电连接至所述基板。
示例性地,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贴装多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其中,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所述第一电极与一导电粘接层相对应而贴装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
示例性地,与同一所述反射面相对的多个所述激光二极管的所述第二电极通过导线电连接至所述基板上的同一焊盘。
示例性地,所述导电粘接层的面积大于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面积;和/或
通过导线将所述导电粘接层与所述基板上的焊盘电连接,以将所述第一电极引出。
示例性地,所述罩体包括具有窗口的U形或方形罩体本体,以及封罩所述窗口的透光板以形成所述透光区域,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所述透光板发射出去;或所述罩体为全部透光的板状结构。
示例性地,所述罩体本体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
示例性地,所述罩体本体的材料包括金属、树脂或陶瓷。
示例性地,所述封装模块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发射的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其中,所述驱动芯片贴装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
示例性地,所述封装模块还包括焊锡膏贴装的器件,所述焊锡膏贴装的器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之外。
示例性地,所述焊锡膏贴装的器件包括电阻和电容,所述电阻和电容由焊锡膏贴装在所述容纳空间之外的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
示例性地,所述基板包括PCB基板或陶瓷基板。
示例性地,所述导电粘接层的材料包括导电的银浆、焊料或导电的芯片连接薄膜。
示例性地,所述反射膜包括金和银中的至少一种。
示例性地,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贴装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以及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侧面出光,且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大体平行。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距离探测装置,包括:
前述的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用于以与所述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的基板的第一表面呈一定夹角的方向出射激光脉冲,所述夹角小于90度;
准直透镜,设置于所述透光区域的外侧,用于准直从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的出射光;
第一光路改变元件,设置于所述透光区域的外侧,用于改变所述从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的出射光的光路,使得来自所述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的激光脉冲以大体沿着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轴的方向入射至所述准直透镜。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光路改变元件包括:
第一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偏离所述准直透镜的光轴,用于将从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的出射光反射至所述准直透镜。
示例性地,所述激光二级管封装模块位于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轴的一侧,且所述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中的基板的第一表面大体平行于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轴;
所述第一反射镜位于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轴上,用于将所述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出射的激光脉冲反射至大体沿着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轴的方向。
示例性地,所述准直透镜还用于会聚经探测物反射的回光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激光发射装置还包括:
中心设有透光区域的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和探测器;
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于所述准直透镜和所述第一反射镜之间,允许经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的光束穿过,且用于将所述准直透镜所汇聚的回光反射至所述第三反射镜;
所述第三反射镜分别与所述第二反射镜和所述探测器相对设置,用于将经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的所述回光反射至所述探测器;
所述探测器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成电信号,所述电信号用于测量所述探测物与所述距离探测装置的距离。
本发明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述的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无人机、汽车或机器人。
本发明的封装方案可以通过基板封装的作业方式,来进行封装,封装效率高,且封装后的芯片,适用于表面封装技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SMT)。并且,本发明的封装模块结构中引脚路径短,寄生电感较TO封装大大降低。而且,激光二极管芯片是侧面出光的,出射光的方向大体与基板的第一表面平行,在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的传播路径上设置反射面,将出射光进行反射后从罩体上的透光区域发射出去,从而改变光束传播方向,由于在出射光的传播路径上加入了反射面,使得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可以贴装在容纳空间内的同时使得出射光束可以沿着大致垂直于第一表面的方向出射,而且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的面积较大,便于芯片的贴装的同时,也便于封装模块在整机设备中的位置设置。此外,基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封装模块结构实现的距离探测装置能够提高发射功率,对快速的脉冲驱动信号的快速的响应,提高了可靠性和准确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复杂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提供的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中激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图1激光二极管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3A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利用各向异性进行刻蚀后的硅晶圆的剖面示意图;
图3B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在倾斜面设置有反射面的硅晶圆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左图为具有一个倾斜面的硅晶圆,右图为具有两个倾斜面的硅晶圆;
图3C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底面的尖角处设置有切口的硅晶圆的剖面示意图;
图3D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底面的尖角处设置有浅槽的硅晶圆的剖面示意图;
图4A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结构的剖视图;
图4B示出了图4A中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结构去除罩体后的俯视图;
图4C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结构的剖视图;
图4D示出了图4C中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结构去除罩体后的俯视图;
图4E示出了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的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结构的剖视图;
图4F示出了图4E中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结构去除罩体后的俯视图;
图4G示出了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的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结构的剖视图;
图4H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结构的剖视图;
图4I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结构的剖视图;
图5A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SOI晶圆的剖视图;
图5B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在SOI晶圆的倾斜面上设置反射面的剖视图;
图6A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结构的剖视图;
图6B示出了图6A中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结构去除罩体后的俯视图;
图6C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结构的剖视图;
图7A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具有倾斜面的玻璃的剖视图;
图7B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结构的剖视图;
图7C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结构的剖视图;
图8A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具有凹面的玻璃的剖视图;
图8B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结构的剖视图;
图8C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结构的剖视图;
图9A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结构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9B示出了图9A中激光二极管芯片的等效位置图;
图9C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结构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9D示出了图9C中激光二极管芯片的等效位置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距离探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示出本发明的距离探测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距离探测装置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明显,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发明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发明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制。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此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为了彻底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所述封装模块包括:
基板,具有第一表面;
罩体,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基板和所述罩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其中,所述罩体与所述基板相对的面上至少部分地设置透光区域;
激光二极管芯片,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反射面,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用于使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通过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
本发明的封装方案可以通过基板封装的作业方式,来进行封装,封装效率高,且封装后的芯片,适用于表面封装技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SMT)。并且,本发明的封装模块结构中引脚路径短,寄生电感较TO封装大大降低。而且,激光二极管芯片是侧面出光的,出射光的方向大体与基板的第一表面平行,在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的传播路径上设置反射面,将出射光进行反射后从罩体上的透光区域发射出去,从而改变光束传播方向,由于在出射光的传播路径上加入了反射面,使得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可以贴装在容纳空间内的同时使得出射光束可以沿着大致垂直于第一表面的方向出射,而且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的面积较大,便于芯片的贴装的同时,也便于封装模块在整机设备中的位置设置。
实施例一
下面参照附图1、附图2、图3A至图3D、图4A至图4I,对本发明的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4A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结构的剖视图;图4B示出了图4A中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结构的俯视图。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结构包括具有第一表面30的基板300。
其中,所述基板300可以包括PCB基板(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陶瓷基板、预注塑(Pre-mold)基板等等各种类型的基板,陶瓷基板可以是氮化铝或氧化铝基板。
其中,所述PCB由不同的元器件和多种复杂的工艺技术处理等制作而成,其中PCB线路板的结构有单层、双层、多层结构,不同的层次结构其制作方式是不同的。
可选地,印刷电路板主要由焊盘、过孔、安装孔、导线、元器件、接插件、填充、电气边界等组成。
进一步,印刷电路板常见的板层结构包括单层板(Single Layer PCB)、双层板(Double Layer PCB)和多层板(Multi Layer PCB)三种,其具体结构如下所述:
(1)单层板:即只有一面敷铜而另一面没有敷铜的电路板。通常元器件放置在没有敷铜的一面,敷铜的一面主要用于布线和焊接。
(2)双层板:即两个面都敷铜的电路板,通常称一面为顶层(Top Layer),另一面为底层(Bottom Layer)。一般将顶层作为放置元器件面,底层作为元器件焊接面。
(3)多层板:即包含多个工作层面的电路板,除了顶层和底层外还包含若干个中间层,通常中间层可作为导线层、信号层、电源层、接地层等。层与层之间相互绝缘,层与层的连接通常通过过孔来实现。
其中,印刷电路板包括许多类型的工作层面,如信号层、防护层、丝印层、内部层等,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在本申请中所述基板还可以选用陶瓷基板,陶瓷基板是指铜箔在高温下直接键合到氧化铝(Al2O3)或氮化铝(AlN)陶瓷基片表面(单面或双面)上的特殊工艺板。所制成的超薄复合基板具有优良电绝缘性能,高导热特性,优异的软钎焊性和高的附着强度,并可像PCB板一样能刻蚀出各种图形,具有很大的载流能力。
进一步,所述基板可以为预注塑(Pre-mold)基板,其中,所述预注塑基板中具有注塑导线和引脚,所述注塑导线嵌于所述基板的主体结构之内,所述引脚位于所述基板的主体结构的表面,例如内表面和/或外表面等,以实现所述基板分别与激光二极管芯片、驱动芯片,以及电路板的电连接。
其中,所述预注塑(Pre-mold)基板的制备方法可先后经过常规的注塑流程、刨刀挖制及模具压印成型形成,此处不赘述。
其中,所述预注塑(Pre-mold)基板的注塑材料可以选用常规的材料,例如可以为导热塑胶材料等,并不局限于某一种,其中,所述预注塑(Pre-mold)基板的形状由注塑框架来限定,并不局限于某一种。
进一步地,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结构还包括激光二极管芯片303,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可选地,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303贴装于所述基板300的第一表面30。
作为示例,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303为侧边激光器,也即激光二极管芯片侧面出光,其中,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图1示出本发明提供的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中激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图1激光二极管沿B-B方向的剖视图;其中,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所述第一电极201所在的表面贴装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201和所述第二电极202均为金属化电极,所述第一电极201设置在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所述第一电极201为n电极,所述第二电极202设置在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顶面,所述第二电极202为p电极。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4A所示,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303的第一电极通过导电粘接层贴装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例如贴装在所述基板300的第一表面30上的相对应的基板金属层3041上。
其中,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303为裸芯片(bare die),即自晶圆(Wafer)上所切下一小片有线路的″晶粒″,通过装片(die bond)的方式贴装在基板300上。装片(die bond)是指通过胶体,一般是导电胶或绝缘胶把芯片粘结在基板的指定区域,形成热通路或电通路,为后序的打线连接提供条件的工序。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覆盖有图案化的基板金属层,例如,如图4A和图4B所示,在所述基板300的第一表面30上设置有用于实现与激光二极管芯片303电连接的基板金属层3041,该基板金属层3041可以由对陶瓷基板上的铜箔进行刻蚀而形成的图案,其中,该些基板金属层还可以在基板上的各种器件装片的过程中用作对位标记。
示例性地,如图4C和图4D所示,基板的第一表面贴装多个激光二极管芯片,则每个激光二极管芯片对应一基板金属层3041,并且该些基板金属层3041之间彼此隔离,基板金属层3041还用于将激光二极管芯片303位于底面的电极引出,以便于和其他的器件进行电连接。进一步地,每个激光二极管芯片303的第一电极(也即贴装于基板上的电极,也可称为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的电极)与一导电粘接层(未示出)相对应贴装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例如贴装在所述基板300的第一表面30上相应的基板金属层3041上,并且,相邻导电粘接层之间彼此隔离,以防止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的电极电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导电粘接层的面积大于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面积;和/或通过导线将所述导电粘接层与所述基板上的焊盘电连接,以将所述第一电极引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导电粘接层(未示出)将激光二极管芯片303贴装在基板上,形成电通路,其中,所述导电粘接层(未示出)的材料包括导电的银浆、焊料或导电的芯片连接薄膜(die attach film,DAF),其中,所述导电的银浆可以是普通的银浆或者也可以是纳米银浆,焊料包括但不限于AuSn20,可选地,为了保证贴装位置精度及高散热性,采用AuSn20共晶进行装片。由于采用例如AuSn20的焊料作为导电粘接层,其相比其他含有挥发性的助焊剂的焊料(例如锡膏焊料)基本上无挥发或低挥发,因此,不会产生由于焊料中具有挥发性物质而污染激光二极管芯片和反射面,影响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光效率的问题。
示例性地,所述第二电极通过导线305电连接至所述基板,例如,所述第二电极(例如p极)通过导线305电连接至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焊盘306,可选地,所述导线305可以使用金属导线,例如金线,其中,所述金线的直径大约为1mil(25.4微米)左右或者其他适合的直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合理设置导线305的数量,可以并排使用多根所述导线以实现第二电极和焊盘的电连接,线弧尽可能拉低。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形状为柱形结构,例如可以呈长方体结构,还可以是多面体,柱形等其他合适的形状,在此不再一一列举,其中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面均可以设置于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柱形结构一端的侧面上,该侧面可以为激光二极管芯片的最小的面,进一步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贴装在容纳空间内,其中,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的面积较大,例如大于出射面的面积。可选的,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贴装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激光二极管芯片的侧面出光,因为反射面的设置,使得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可以贴装在容纳空间内的同时使得出射光束可以沿着大致垂直于第一表面的方向出射,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的面积较大,便于芯片的贴装的同时,也便于封装模块在整机设备中的位置设置。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呈长方体结构,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面是指所述长方体结构一端的侧面,如图1所示,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面为长方体结构左端的侧面,其中发光区域203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的下方,并且所述发光区域203靠近第二电极202,如图2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出射面(也指发光面)是指激光二极管芯片发出出射光的表面,所述出射面还可以为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右端的侧面,还可以为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并不局限于上述示例。
作为示例,本发明的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结构还包括反射面,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用于使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通过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可选地,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以大体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垂直的方向通过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封装模块还包括具有各向异性结构的半导体,其中,所述具有各向异性结构的半导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硅,还可以是其他如锗、及III~V族(如GaAs)化合物半导体等半导体材料。可选地,所述半导体包括半导体晶圆,例如单晶硅晶圆。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反射面具体为所述半导体利用各向异性进行刻蚀而制备获得的倾斜面,由于半导体自身对光束具有反射的作用,因此可以直接使用半导体的倾斜面作为反射面。作为示例,如图3A和图3B所示,所述半导体为硅晶圆301,半导体的材料-硅因其金刚石立方晶格结构,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在刻蚀方面,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如3A所示,硅晶圆301的<100>晶向与<111>晶向成54.74°的角度。在[100]向下刻蚀时,因为<111>晶向与[100]晶向刻蚀速度相差巨大,<111>晶向基本不会被刻蚀,<100>晶向快速被腐蚀,从而形成54.74°的梯形,也即所述半导体利用各向异性进行刻蚀而制备获得的倾斜面与所述半导体的底面之间的夹角大体为54.74°。因角度是材料晶格结构决定,是不会随生产的过程的参数波动而改变的,所以以硅晶圆制备的倾斜面的角度基本上是54.74°。其中,所述刻蚀可以采用使用任意适合的刻蚀剂,例如采用无机碱溶液或者有机碱性溶液作为刻蚀剂,无机碱溶液包括但不限于KOH,有机碱性溶液包括但不限于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
进一步地,所述半导体利用各向异性进行刻蚀而制备获得至少一个倾斜面。在一个示例中,至少两个倾斜设置的反射面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利用各向异性进行刻蚀而制备获得的不同倾斜面上。以硅晶圆为例,如图3A和图3B所示,所述硅晶圆301利用各向异性进行刻蚀而制备获得倾斜面,可以通过适合的刻蚀方法制备获得至少一个倾斜面,例如刻蚀贯穿硅晶圆的上下表面而形成如图3B所示的结构,其中如图3B左侧图所示为具有一个倾斜面的硅晶圆301,或者如图3B右侧图所示为具有两个相背的倾斜面的硅晶圆301。其中,所述半导体(例如硅晶圆301)的剖面形状可以为直角梯形或者等腰梯形。
其中,本文中提到的反射面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利用各向异性进行刻蚀而制备获得的不同倾斜面上,可以是指直接使用半导体(例如硅晶圆)的倾斜面作为所述反射面,或者所述反射面包括在所述半导体利用各向异性进行刻蚀而制备获得的倾斜面上镀的反射膜。对于波长在300~1200nm的光束,单晶硅吸收的量子效率都超过50%。在一个实施例中,激光二极管芯片出射的光束的波长是905nm左右。在这个范围内,单晶硅的反射率大体在70%左右。可选地,在半导体采用单晶硅的情况中,为了提高反射率,在单晶硅的倾斜面镀一层反射膜,例如,如图3B所示,在硅晶圆301利用各向异性进行刻蚀而制备获得的倾斜面上镀一层反射膜302,以提高反射面对光的反射率,从而提高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其中,所述反射膜302的材料可以包括任意适合的对光具有反射的金属材料,例如所述反射膜302包括金、银和铝中的至少一种,其中,金或银对波长为905nm的光束的反射率在95%以上。可以使用例如真空蒸镀的沉积方法在半导体的倾斜面上形成反射膜302。
在装片(die bond)过程中,由于下压,而半导体(例如图3B所示的硅晶圆301)的底部尖角处比较薄,可能有崩角的风险,会造成斜面靠近底部附近断裂,并产生碎屑。为了避免上述崩角的问题,在所述半导体的底面的尖角处设置有切口或浅槽。由于预先设置的切口或浅槽相比由于下压而形成的崩角其尺寸和形成位置更加可控,从而可以保证在不产生崩角的情况下,反射面能够接收从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发射的全部出射光的光斑。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3C所示,在半导体(例如硅晶圆301)的底面的尖角处设置有切口3011,可选地,所述切口具体为所述半导体去除部分底部尖角而形成的切口,可以通过刻蚀的方法去除部分底部尖角。所述刻蚀可以使用传统干刻蚀工艺,例如反应离子刻蚀、离子束刻蚀、等离子刻蚀、激光烧蚀或者这些方法的任意组合。可以使用单一的刻蚀方法,或者也可以使用多于一个的刻蚀方法。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3D所示,在半导体(例如硅晶圆301)的底面的尖角处设置有浅槽3012,可选地,所述浅槽3012设置在所述底面的尖角的边缘处并自所述半导体的底面向所述半导体的顶面凹陷部分深度。其中,可以通过刻蚀的方法形成所述浅槽3012,所述刻蚀包括但不限湿法刻蚀或者干法刻蚀,在一个示例中,形成浅槽的方法可以是:在半导体的底面上形成例如光刻胶的掩膜,然后通过光刻工艺在光刻胶中定义出预定形成的浅槽的图案,再以该光刻胶层为掩膜,自所述底面刻蚀所述半导体以形成所述浅槽3012,最后去除所述光刻胶层。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封装模块内设置有一个倾斜设置的反射面,例如,图4A和图4B所示,所述反射面包括在所述半导体(例如硅晶圆301)利用各向异性进行刻蚀而制备获得的倾斜面上镀的反射膜302,所述反射面与一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303的出射面相对设置,以使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303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通过透光区域发射出去,其中,反射面与所述半导体(例如硅晶圆301)的底面之间的夹角大体为54.74°时,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303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以与所述基板的法线成约19.48°的角度通过透光区域发射出去。
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4C和图4D所示,所述封装模块内设置有一个倾斜设置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包括在所述半导体(例如硅晶圆301)利用各向异性进行刻蚀而制备获得的倾斜面上镀的反射膜302,所述反射面与至少两个并列排布的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303的出射面相对设置,以使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303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通过透光区域发射出去,从而实现1×N的一维多线型的封装结构,其中N大于或等于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例如硅晶圆301)通过粘接层(未示出)贴装在所述基板300的第一表面30上,例如,在所述基板300的第一表面30设置有与该半导体对应的基板金属层3042,则所述半导体通过粘接层贴装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30上的基板金属层3042表面。
其中,该粘接层的材料可以使用与前述的导电粘接层相同的材料,所述导电粘接层(未示出)的材料包括导电的银浆、焊料或导电的芯片连接薄膜(die attach film,DAF),其中,所述导电的银浆可以是普通的银浆或者也可以是纳米银浆,焊料包括但不限于AuSn20,可选地,为了保证贴装位置精度及高散热性,采用AuSn20共晶进行装片,在一个示例中,采用AuSn共晶进行装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半导体的背面和基板金属层的表面贴合在一起,其中,基板金属层4042可以是AuSn合金,在半导体的背面设置有金,随后进行加热使半导体背面的金和基板金属层形成合金,起到将半导体固定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和良好电连接的作用。
在另一个示例中,所述粘接层包括粘接胶,在基板上预定放置半导体的位置涂覆粘接胶,然后将半导体放置粘接胶上,再进行烘烤固化等处理,从而使半导体贴装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
进一步地,如图4D所示,在所述基板300的第一表面上贴装多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303,其中,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303的所述第一电极(例如n极)与一基板金属层3041相对应而贴装在所述基板300的第一表面上,并且相邻的基板金属层3041之间彼此隔离。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4D所示,与同一所述反射面相对的多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303的所述第二电极(例如p极)通过导线305电连接至所述基板300上的同一焊盘306,其中,该焊盘306为长条形,设置在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303与所述出射面相对的表面外侧。所述焊盘306的材料可以包括铝或者其他适合的金属材料。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封装模块包括具有各向异性结构的半导体,至少两个倾斜设置的反射面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利用各向异性进行刻蚀而制备获得的不同倾斜面上,例如,如图3B的右侧图所示,两个倾斜设置的反射面设置在所述半导体(例如硅晶圆301)上对称设置的、相背的两个倾斜面上,或者,还可以两个倾斜设置的反射面设置在所述半导体上相邻的两个倾斜面上。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封装模块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倾斜设置的反射面,每个反射面与至少一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面相对设置,以使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通过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封装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具有各向异性结构的半导体,至少两个倾斜设置的反射面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半导体利用各向异性进行刻蚀而制备获得的倾斜面上。所述不同的半导体可以以任意适合的排布方式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可以是所述半导体彼此间隔并排成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例如,以硅晶圆为例,如图4E所示,所述封装模块包括3个具有各向异性结构的硅晶圆301,三个倾斜设置的反射面分别设置在不同的硅晶圆301利用各向异性进行刻蚀而制备获得的倾斜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每个反射面与至少两个并列排布的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面相对设置,以使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通过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以实现M×N的二维多线封装。例如,如图4E和图4F所示,每个反射面与6个并列排布的激光二极管芯片303的出射面相对设置,以使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303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通过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其中,与同一反射面相对的激光二极管芯片30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器件的需要进行合理选择。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图4F中仅示出了具有一个倾斜面的半导体,而所述半导体还可以是具有至少两个倾斜面的半导体。
与同一反射面相对的多个激光二极管芯片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可以以任意适合的间隔排布,可选地,如图4F所示,与同一反射面相对的多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303在所述基板300的第一表面上等间隔排布,以使经所述反射面反射的不同激光二极管芯片303的出射光等间隔出射,在将本申请的封装模块应用于激光雷达时,每个从透光区域发射出去的光要和每个接收器一一对应,也即每个激光二极管芯片发射的激光经物体反射后有一部分要回到对应的接收器内,所以发射和接收的位置要经过校准以使它们一一对应,因此,激光二极管芯片303等间隔排布,更方便接收器的排布。
与同一反射面相对的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面和该反射面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具体器件的需要合理设置,可选地,如图4F所示,与同一反射面相对的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303的出射面与该反射面之间的距离相等,以保证到达该反射面的每个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光大体的一致性。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303的出射光的方向与所述反射面的底边垂直,并且与基板的第一表面平行,如图4A和图4B所示,所述反射面为四边形,其邻近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并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的边作为底边。
激光二极管芯片出射光束为椭圆形光斑,沿着与基板的第一表面垂直的方向(在此称为y方向)光束发散角大,称为快轴,沿着x方向(其中x方向与y方向垂直)的光束发散角小,称为慢轴;因为快慢轴的光束束腰及发散角的差异,导致半导体激光器的快慢轴光束质量BPP相差很大,因此,本发明的所述封装模块还可以选择性地包括准直元件,用于对光束准直,减小光束在快轴方向的发散角或减小快轴和慢轴方向的发散角,所述准直元件设置在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和所述反射面之间,以使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所述准直元件后至所述反射面,所述准直元件消除快慢轴间的像散,改善光束质量,压缩光束在快轴方向的发散角,提高激光二极管芯片的辐射利用率。其中,所述准直元件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任何能够对光起到准直作用的元件,例如柱透镜、D透镜、光纤棒、非球面透镜等。
如图4G所示,以所述准直元件为柱透镜309为例,柱透镜309设置在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和所述反射面之间为了使从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303的出射面反射的出射光全部到达柱透镜309,所述柱透镜的曲面与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303的出射面相对,以使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303的出射光照射到所述柱透镜309的曲面上。可选地,所述柱透镜309的曲面尺寸大于从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303发出的出射光在所述柱透镜309的入光面所在平面上的光斑的尺寸,以保证全部的出射光均能照射到柱透镜309上而被准直。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准直元件贴装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例如如图4G所示,柱透镜309贴装于所述基板300的所述第一表面30上。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准直元件贴装于所述基板300上的表面为平面,平面的设置可以使准直元件和基板的第一表面更好的结合,使所述准直元件便于装片在基板上。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准直元件的顶面为平面。在将准直元件贴装于基板的过程中,通常会涉及使用传输工具来吸取该准直元件,再将其放置于预定的位置,准直元件的顶面为平面有利于使准直元件适合吸取。
所述准直元件可以通过任意适合的方式贴装于基板上,例如,所述准直元件(例如柱透镜309)可以通过粘接层贴装在所述基板300的第一表面上。
进一步地,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结构还包括罩体,其设置在所述基板300的第一表面30上,所述基板300和所述罩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其中,所述罩体与所述基板300相对的面上至少部分地设置透光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罩体也并不局限于某一结构,所述罩体上至少部分地设置透光区域,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通过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例如,在本实施中所述罩体为带玻璃窗口的金属外壳。
进一步地,如图4A、图4C、图4E、图4G所示,所述罩体包括具有窗口的U形或方形罩体本体307,以及封罩所述窗口的透光板308以形成所述透光区域,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303的出射光经反射后从所述透光板发射出去,其中,所述透光板与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平行;或所述罩体为全部透光的板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罩体为其内部封罩的芯片提供保护和气密环境。
示例性地,所述具有窗口的U型罩体本体307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的投影为圆形,或者其他适合的形状,方形罩体本体307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的投影为方形,其中,方形罩体本体与基板的尺寸相匹配,可以有效降低封装尺寸。
所述罩体本体的材料可以使用任意适合的材料,例如,所述罩体本体的材料包括金属、树脂或陶瓷。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罩体本体307的材料可选地使用金属材料,所述金属材料可选地使用与所述透光板308的热膨胀系数相近的材料,例如,使用可伐(Kovar)合金,由于罩体本体307和透光板308的热膨胀系数相近,因此,在将透光板粘贴在所述罩体本体307的窗口时,能够避免产生由于热膨胀系数的差异而导致的透光板破裂的问题。可选地,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所述罩体本体固定连接至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焊接可以使用任意适合的焊接方式,例如平行缝焊或储能焊。示例性地,所述透光板308还粘接在所述罩体本体的窗口的内侧。
其中,所述透光板308可以选用常用的透光材料,例如玻璃,所述玻璃必须是对激光二极管芯片发出的激光波长具有高的通过性。
在另一个示例中,所述罩体为全部透光的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选用常用的透光材料,例如玻璃,所述玻璃必须是对激光二极管芯片发出的激光波长具有的高通过性。其中,所述基板整体结构可以呈凹槽形状,所述凹槽可以是方形凹槽或者圆形凹槽,所述罩体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凹槽顶部,与基板的顶面接合,以封罩所述凹槽,在所述基板和所述罩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在前述图4A至图4G所示的封装模块方案中,由于引脚路径短,因此寄生电感较TO封装大大降低,并且,可以通过基板封装的作业方式,来进行封装,封装效率高,且封装后的芯片,适用于SMT。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4H和图4I所示,为了提高封装的集成度,缩短激光二极管芯片与驱动芯片间的引线,进一步降低电感,所述封装模块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303发射的驱动芯片310,所述驱动芯片310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其中,所述驱动芯片310贴装于所述基板300的第一表面30。在该实施例中直接将控制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发射的驱动芯片310和激光二极管芯片封装在一起,均封装在所述基板和所述罩体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通过所述设置可以消除目前TO封装中激光二极管芯片和激光二极管芯片旁边的驱动电路之间的电感、线路上的分布电感,以减小所述封装模块的分布电感,,实现大功率的激光出射,实现窄脉冲激光驱动。
可选地,在所述封装模块中,可以将激光二极管芯片尽量靠近驱动芯片放置,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和所述驱动芯片的距离越小可以更有效的减小分布电感,通过所述设置所述发射模块在分布电感上的损耗就会小得多,更容易实现大功率的激光出射,分布电感的减小也使得窄脉冲激光驱动成为可能。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封装模块还包括开关芯片,其中所述开关芯片同样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其中所述开关芯片包括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用于在所述驱动电路的驱动下控制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发射激光。
此外,如图4H和图4I所示,在所述基板上还设置有其他器件,例如,FET器件或者其他类型的开关器件、或者开关器件的驱动芯片、必要的电阻和电容311,以及表面贴装电路(SMT IC)等器件,可以通过导电材料,例如导电胶(包括但不局限于锡膏)通过表面封装技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SMT)贴装在基板上。
其中,在如图4H所示的封装模块结构中,将激光二极管芯片303、驱动芯片310、所述反射面以及其他器件均贴装在所述基板300的第一表面上,并均设置在罩体和基板之间的容纳空间中,可选地,在该封装模块结构中,均采用无挥发或低挥发的导电粘接层贴装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这样的设置可以避免挥发性的导电粘接层中的挥发物质的挥发而污染激光二极管芯片、反射面以及透光区域,影响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光效率的问题的产生。
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4I所示的封装模块结构,所述驱动芯片310、所述反射面以及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303封装在所述容纳空间中,而所述封装模块还包括焊锡膏贴装的器件,所述焊锡膏贴装的器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之外,也即设置在罩体外侧的基板上,其中,焊锡膏贴装的器件包括但不限于FET器件或者其他类型的开关器件、或者开关器件的驱动芯片、必要的电阻和电容311等,本实施例中,以电阻和电容311为例,所述电阻和电容311由焊锡膏贴装在所述容纳空间之外的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也即所述罩体外侧的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达到了将集成驱动芯片310和激光二极管芯片303集成在容纳空间内,使两者之间具有很短的距离,实现了降低寄生电感的目的,同时,将焊锡膏贴装的器件与激光二极管芯片303隔离,避免锡膏内的助焊剂挥发,污染激光二极管芯片和反射镜,进而影响激光二极管芯片出光效率的问题。
综上,上述实施例的封装模块结构,在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的传播路径上设置反射面,将原本平行于基板的第一表面的出射光进行反射,反射后的光线从罩体上的透光区域发射出去,激光二极管芯片是侧面出光的,出射光的方向大体与基板的第一表面平行,在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的传播路径上设置反射面,将出射光进行反射后从罩体上的透光区域发射出去,从而改变光束传播方向,由于在出射光的传播路径上加入了反射面,使得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可以贴装在容纳空间内的同时使得出射光束可以沿着大致垂直于第一表面的方向出射,而且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的面积较大,便于芯片的贴装的同时,也便于封装模块在整机设备中的位置设置。,而且,本发明的反射面具体为所述半导体利用各向异性进行刻蚀而制备获得的倾斜面,每个半导体由于其晶向是特定的,所以其形成的倾斜面的角度也是特定的,从而使经反射面反射的光沿特定的方向出射。并且本发明的封装模块中引脚路径短,寄生电感较TO封装大大降低,因此,可以通过基板封装的作业方式,来进行封装,封装效率高,且封装后的芯片,适用于SMT。
实施例二
下面,参考图5A至图5B和图6A至图6C对本发明的封装模块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进行描述,其中,为了避免重复,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基板400的结构和材料、激光二极管芯片403、罩体本体407、透光板408等和前述实施例一中相同的一些特征的描述均可参照前述实施例一,在此不再做赘述。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所述封装模块包括的各向异性的半导体的结构不同。
具体地,作为示例,如图6A和图6B所示,所述封装模块包括各向异性的半导体,所述半导体设置在由罩体和基板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其中,所述半导体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一部分4011和位于所述第一部分4011的部分表面上的第二部分4012,其中,所述反射面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4012的至少一个倾斜面上。
示例性地,所述反射面具体为所述半导体利用各向异性进行刻蚀而制备获得的倾斜面,例如,通过湿法刻蚀的方法对半导体进行刻蚀,该刻蚀停止在半导体中,而并未刻蚀贯穿半导体衬底的上下表面,从而形成包括第一部分4011和第二部分4012的半导体,其中,由于半导体的各向异性,使得第二部分具有至少一个倾斜面,例如在所述半导体为硅时,则所述倾斜面与其下方的第二部分之间的锐角夹角大体为54.74°。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5A和图5B所示,以所述半导体为SOI晶圆401为例,SOI晶圆401包括埋层氧化物以及由埋层氧化物隔离开的上下两层硅层,通过刻蚀所述两层硅层中的一个而形成所述第二部分4012。所述刻蚀可以为湿法刻蚀,例如可以使用湿法刻蚀,湿法刻蚀可以采用对硅相对埋层氧化物具有高选择性的刻蚀剂,例如KOH溶液。示例性地,在刻蚀之前,还可以在SOI晶圆401待刻蚀的表面的部分区域上形成例如光刻胶的掩膜层,并通过光刻工艺在该掩膜层中定义出预定形成的第二部分4012的表面的图案,也即以图案化的掩膜层覆盖预定形成的第二部分4012的表面,而露出第二部分4012的表面以外的其他区域。再对表面部分区域形成有掩膜层的SOI晶圆401进行刻蚀,并停止于埋层氧化物401b中。由于半导体的各向异性,形成的第二部分4012具有至少一个倾斜面,所述反射面可以为所述第二部分4012的至少一个倾斜面,而埋层氧化物401b以及埋层氧化物401b下方的硅层401a作为所述第一部分4011,经各向异性刻蚀后的埋层氧化物401b上的硅层用作第二部分4012。
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5B所示,所述反射面包括在所述半导体利用各向异性进行刻蚀而制备获得的倾斜面上镀的反射膜402,以提高反射面对光的反射率,从而提高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4011露出的至少部分表面上还覆盖有导电层。
例如,所述反射膜402为导电的反射膜,所述反射面上的反射膜402还进一步延伸覆盖所述反射面外侧的所述第一部分4011露出的至少部分表面上。在所述半导体为SOI晶圆时,所述反射膜402延伸到所述第二部分4012外侧的部分所述埋层氧化物401b的表面上。例如所述导电的反射膜402可以为金属层,所述反射膜402的材料可以包括任意适合的对光具有反射的金属材料,例如所述反射膜402包括金、银和铝中的至少一种,可以使用例如真空蒸镀的沉积方法在半导体的倾斜面上形成反射膜402。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403贴装在所述反射面外侧的所述第一部分4011的表面上,并使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403的出射面与所述反射面相对设置,以使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通过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在本实施例中,前述实施例一中激光二极管芯片和反射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等特征也适用于此,例如,如图6A至图6C所示,每个反射面外侧的第一部分4011的表面上设置一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并且该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面和所述反射面相对,或者,也可以是每个反射面外侧的第一部分的表面上设置至少两个激光二极管芯片,并且每个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面和所述反射面相对。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6B所示,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403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上导电的反射膜402上,其中,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上导电的反射膜402的图案与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相匹配并电连接,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上的反射膜402的面积大于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的面积,以使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上导电的反射膜402从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外侧露出,便于将激光二极管芯片的位于底面上的电极引出,例如,图6B中位于第一部分4011表面上的反射膜402的形状为T型,或者也可以为其他适合的条形、十字型等形状。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图6B中仅示出了仅在第一部分4011的表面上设置一个激光二极管芯片的情况,但是对于在第一部分4011的表面上还可以设置并排的至少两个激光二极管芯片,那么在该第一部分的表面上则对应设置有彼此间隔的多个所述反射膜,每个反射膜与一个激光二极管芯片相对应。
可以采用任意适合的方法形成位于第一部分4011表面上的所述反射膜402,在一个示例中,形成所述反射膜402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步骤A1,提供半导体,所述半导体(例如硅晶圆或SOI晶圆)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一部分4011和位于所述第一部分4011的部分表面上的第二部分4012,其中,所述反射面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4012的至少一个倾斜面上;接着,执行步骤A2,形成反射膜402完全覆盖所述第一部分4011和所述第二部分露出的表面,其中可以使用例如真空蒸镀的方法形成反射膜402。接着,执行步骤A3,利用光刻工艺和刻蚀工艺对反射膜402进行图案化,例如,在反射膜上涂覆光刻胶层,利用光刻工艺的曝光和显影等步骤对该光刻胶层进行图案化,形成图案化的光刻胶层,该图案化的光刻胶层定义有预定形成在第一部分4011上的反射膜的图案形状、位置等参数,并且该图案化的光刻胶层覆盖所述第二部分预定用作反射面的倾斜面,再以图案化的光刻胶层为掩膜,刻蚀所述第一部分4011上的反射膜,停止于所述第一部分4011内,以形成位于所述第一部分4011表面上的图案化的反射膜402,最后去除光刻胶层。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的封装结构的技术方案中,在将激光二极管贴装在所述第一部分4011的表面上时,位于第一部分4011上的反射膜402的图形还可以用作对位标记,由于该对位标记的图形是通过光刻和刻蚀形成的,因此其精度可以做到2μm以内,而高精度的对位标记,可以提高激光二极管芯片在装片时的位置精度和激光二极管芯片与反射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激光二极管芯片403通过例如前述实施例一中的方式贴装于第一部分的表面上,例如,激光二极管芯片403通过导电粘接层贴装在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上的反射膜402上,以实现激光二极管芯片403和所述反射膜402的电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6A和图6B所示,各向异性的半导体(例如硅晶圆或SOI晶圆)通过导电粘接层贴装在所述基板400的第一表面40上,也即所述第一部分4011的底面贴装在所述基板400上,并设置在容纳空间内。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6A和图6B所示,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40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例如,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403的底面设置所述第一电极,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403的顶面设置为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可以为p极,所述第二电极可以为n极,或者,所述第一电极可以为n极,所述第二电极可以为p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通过导线电连接至所述基板400,特别是电连接至所述基板400的第一表面上的不同焊盘,例如,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403的顶面上的电极通过导线4052电连接至焊盘4062,而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403的底面上的电极通过导线4051电连接至焊盘4061,由于底面上的电极与位于第一部分4011上的反射膜402电连接,因此,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反射膜402至焊盘4062,从而实现激光二极管芯片403底面上的电极和焊盘4062的电连接,其中,焊盘4062和焊盘4061彼此间隔设置,并且为了保证反射膜能够将激光二极管芯片403的底面的电极引出,还可以使第一部分4011上的反射膜402的面积大于激光二极管芯片403的底面的面积,也即激光二极管芯片403覆盖位于第一部分4011的表面上的部分反射膜402。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引出的方法仅作为示例,对于其他的适合的方法也可以适用于本发明,例如,还可以是通过在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下方设置贯穿所述第一部分并与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电极电连接的接触孔,通过所述接触孔电连接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电极(例如第一电极),在基板上的半导体的第一部分的底面下设置有基板金属层,该基板金属层可以通过接触孔与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电极(例如第一电极)电连接,从而实现将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电极引出。
在一个示例中,图6C示出了一种封装模块的结构,该封装模块的结构和图6A中示出的结构不同为:在图6C中,所述第二部分4012具有两个对称的、相背设置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为反射面,每个所述反射面与至少一个激光二极管芯片403的出射面相对设置,每个激光二极管芯片403通过导电粘接层贴装在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上的反射膜402上,以实现激光二极管芯片403和所述反射膜402的电连接,由此图6C中示出了2×N型的封装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各向异性的半导体还可以替换为其他适合的材料,例如玻璃,陶瓷、或树脂等适合的材料。
综上,本实施例中的封装结构除了也同样具备前述实施例一中封装结构的优点之外,其反射面上的反射膜除了用于反射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之外,所述反射膜位于反射面外侧的第一部分上的部分还用于电连接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以及在激光二极管芯片贴装时用作对外标记,通过光刻和刻蚀形成的位于第一部分上的反射膜,其精度高,因此可以提高激光二极管芯片装片的位置精度和激光二极管芯片和反射膜间的相对位置精度。
实施例三
下面,参考图7A至图7C、图8A至图8C以及图9A至图9D对本发明的封装模块结构的再一个实施例进行描述,其中,为了避免重复,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基板400的结构和材料、反射膜502、激光二极管芯片503、罩体本体507、透光板508、基板金属层5041、5042等和前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相同的一些特征的描述均可参照前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在此不再做赘述。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将实施例一中的各向异性的半导体替换为本实施中的玻璃。
具体地,在一个示例中,如图7A至图7C所示,所述封装模块包括玻璃501,所述玻璃501包括至少一个倾斜面,所述反射面包括在所述玻璃501的倾斜面上镀的反射膜502。
所述反射面与所述玻璃的底面之间的夹角可以是任意适合的小于90°的角度,可选地,所述反射面与玻璃的底面之间的夹角约为45°,这样设置,可以使从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503的出射面发出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以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垂直的方向从罩体上的透光区域发射出去。
可以通过任意适合的方法形成具有至少一个倾斜面的玻璃501,例如采用传统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通过对光学玻璃进行研磨、抛光和镀膜等工艺,加工成预定尺寸的玻璃棱镜,使反射面和玻璃底面的夹角为45°或其他任意角度,或者,也可以通过模压的方法形成预定尺寸的玻璃501,模压的方法是将熔融状态的光学玻璃毛坯倒入高于玻璃转化点50℃以上的低温模具中加压成型。
在一个示例中,图7B示出了仅具有一个倾斜面的玻璃501,在该倾斜面上设置有反射膜502作为反射面,在所述反射面外侧的基板的第一表面上设置至少一个激光二极管芯片503,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面与该反射面相对设置,进一步,从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面发出的出射光与所述反射面的底边垂直,所述反射面与玻璃的底面之间的夹角约为45°,使从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503的出射面发出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以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垂直的方向从罩体上的透光区域发射出去。
在另一个示例中,图7C示出了具有两个相背设置的倾斜面的玻璃501,在该两个倾斜面上设置有反射膜502作为反射面,其中,在每个反射面的外侧的所述基板500的第一表面上设置至少一个激光二极管芯片503,其中,该玻璃的相背设置的倾斜面可以是对称设置,也可以是非对称设置的,也即可以是其中一个倾斜面和玻璃的底面的夹角与另一个倾斜面和玻璃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面还可以是凹面,所述凹面具体为各向异性的半导体的凹面,或者玻璃的凹面或者其他适合的可以作为反射镜材料上的凹面,该凹面的反射面除了能够起到反射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与前述的准直元件类似的作用,其可以减小快慢轴之间的像散,改善光束质量,减小快轴方向的发散角,在有限的出光光阑条件下提高辐射利用率。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8A至图8C所示,所述反射面为玻璃5011的凹面为例,所述反射面还包括在所述玻璃5011的至少一个凹面上镀的反射膜502,其中,图8B示出了所述反射面具体为所述玻璃的一个凹面,图8C示出了所述反射面具体为所述玻璃的两个相背的凹面,两个向背的凹面还可以对称设置。
可以通过任意适合的方法形成所述具有凹面的玻璃5011,例如采用模压的方法将玻璃的反射面做成凹面的形状,并在该凹面上镀反射膜502。
可选地,在所述反射面具体为各向异性的半导体的凹面时,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任何适合的方法形成所述凹面,例如可以通过对所述半导体进行各向同性的湿法刻蚀从而获得上述的凹面。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玻璃通过导电粘接层贴装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具体描述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一,在此不做赘述。
示例性地,如图7B至图7C、图8B至图8C所示,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503可以通过导电粘接层贴装到所述基板500的第一表面50上,其中,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503的第二电极(也即顶面上的电极)通过导线505电连接至所述基板500的第一表面50上的焊盘506。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设置为凹面的反射面的外侧的激光二极管芯片503的设置方式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在此不做赘述。
在另一示例中,如图9A所示,两个倾斜设置的反射面分别设置在所述玻璃5012上相背的两个倾斜面上,其中,每个反射面与至少一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503的出射面相对设置,以使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503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通过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其中,该玻璃5012呈三棱柱状,该三棱柱形的玻璃的一个侧面贴装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另外两个侧面为倾斜面作为所述反射面,并且在该反射面包括在所述倾斜面上镀的反射膜(未示出),进一步地,作为反射面的两个倾斜面与三棱柱贴装在基板上的底面之间的夹角可以为45°或者其他适合的角度,图9A中示出了在每个反射面外侧并排设置4个激光二极管芯片503,还可以在不同反射面的外侧设置不同数目的激光二极管芯片503,该数量的选择可以根据器件结构的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例如,一个反射面的外侧设置3个激光二极管芯片,另一侧的外侧设置4个激光二极管芯片,在每个反射面的外侧设置有4个激光二极管芯片时,图9B所示为图9A中激光二极管芯片503的等效位置图,其中该图中示出的黑点仅代表位置关系,与光源形状无关,图中所示的两列激光二极管芯片503两两相对设置,并且每列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503等间隔排列。
在另一个示例,所述玻璃还可以呈三棱锥或者三棱台状,例如,图9C中所示的玻璃5013呈三棱锥状,三个倾斜设置的反射面分别设置在所述玻璃上的三个倾斜面上,其中,每个所述反射面与至少一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503的出射面相对设置,以使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503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通过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例如图9C和图9D中示出的在每个反射面的外侧设置三个激光二极管芯片503,该每侧的三个激光二极管芯片503等间隔排列,图9D所示为图9C中激光二极管芯片503的等效位置图,其中该图中示出的黑点仅代表位置关系,与光源形状无关。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玻璃不仅是双面反射,还可以是多面反射,其形状可以是N棱台或者N棱锥,其中,N大于或者等于3,并且,不仅玻璃具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反射面,还可以是前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各向异性的半导体或者其他的材料也可以具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反射面,形成例如三棱柱、N棱台或者N棱锥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封装模块同样具有前述实施例一中的封装模块的优点,并且,对于反射面为凹面的示例,其除了对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有反射作用外,还可以减小快慢轴之间的像散,改善光束质量,同时可以避免在基板上再设置例如柱透镜的光学准直元件,可以使封装模块结构的尺寸减小。
需要说明是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的封装结构仅仅是示例性的,本发明中所述封装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示例,上述示例的各种变型也可以应用于本发明,例如将设置有倾斜反射面的半导体和玻璃等贴装在一个封装模块中;与每个反射面相对的激光二极管的数目,封装模块中包括的半导体或玻璃的数目以及尺寸等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选择,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实施例四
如图10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距离探测装置800包括光发射模块810和反射光接收模块820。其中,光发射模块810包括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中的至少一个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用于发射光信号,且光发射模块810所发射的光信号覆盖距离探测装置800的视场角FOV;反射光接收模块820用于接收光发射模块810发射的光遇到待测物体后反射的光,并计算距离探测装置800距离所述待测物体的距离。下面将参考图10描述光发射模块810及其工作原理。
如图10所示,光发射模块810可以包括光发射器811和光扩束单元812。其中,光发射器811用于发射光,光扩束单元812用于对光发射器811所发射的光进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项:准直、扩束、匀光和扩视场。光发射器811发出的光经过光扩束单元812的准直、扩束、匀光和扩FOV中的至少一项,使得出射光变得发散、分布均匀,能够覆盖场景中的一定的二维角度,如图8所示的,出射光能够覆盖待测物体的至少部分表面。
在一个示例中,光发射器811可以为激光二极管。对于光发射器811所发射光的波长,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选择波长位于895纳米到915纳米之间的光,例如选择905纳米波长的光。在另一个示例中,可以选择波长位于1540纳米到1560纳米之间的光,例如选择1550纳米波长的光。在其他示例中,也可以根据应用场景和各种需要选择其他合适波长的光。
在一个示例中,光扩束单元812可以采用一级或多级扩束系统来实现。其中,该光扩束处理可以是反射式的或透射式的,也可以是二者的结合。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采用全息滤光片(holographic filter)来得到多个子光束组成的大角度光束。
在又一个示例中,也可以采用激光二极管阵列,利用激光二极管形成多束光,也可以得到类似于扩束的激光(例如VCSEL阵列激光器)。
在再一个示例中,也可以采用二维角度可调的微机电系统(MEMS)透镜,对发出的光进行反射,通过驱动MEMS微镜时刻改变自身镜面与光束间的角度,使反射光的角度时刻在变化,从而发散成一个二维的角度,以覆盖待测物体的整个表面。
该距离探测装置用于感测外部环境信息,例如,环境目标的距离信息、角度信息、反射强度信息、速度信息等。具体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距离探测装置可应用于移动平台,所述距离探测装置可安装在移动平台的平台本体。具有距离探测装置的移动平台可对外部环境进行测量,例如,测量移动平台与障碍物的距离用于避障等用途,和对外部环境进行二维或三维的测绘。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移动平台包括无人飞行器、汽车和遥控车中的至少一种。当距离探测装置应用于无人飞行器时,平台本体为无人飞行器的机身。当距离探测装置应用于汽车时,平台本体为汽车的车身。当距离探测装置应用于遥控车时,平台本体为遥控车的车身。
由于光发射模块810发射的光能够覆盖待测物体的至少部分表面甚至整个表面,相应地,光到达物体表面后发生反射,反射光到达的反射光接收模块820也不是单点的,而是成阵列化分布的。
反射光接收模块820包括光电感测单元阵列821和透镜822。其中,从待测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光到达透镜822后,基于透镜成像的原理,可以到达光电感测单元阵列821中的相应的光电感测单元,然后被光电感测单元所接收,引起光电感测的光电响应。
由于自光出射到光电感测单元接收到反射光这一过程中,光发射器811和光电感测单元阵列821受时钟控制模块(例如包括在距离探测装置800内的如图10所示的时钟控制模块830,或者距离探测装置800之外的时钟控制模块)对它们进行同步时钟控制,因而根据飞行时间(TOF)原理,能够得到反射光到达的点与距离探测装置800的距离。
此外,由于光电感测单元不是单点的,而是光电感测单元阵列821,所以经过数据处理模块(例如包括在距离探测装置800内的如图8所示的数据处理模块840,或者距离探测装置800之外的数据处理模块)的数据处理能够得到整个距离探测装置视场内所有点的距离信息,即距离探测装置所面向的外界环境距离的点云数据。
基于前文所述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距离探测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探测和测量技术应用于各种领域。激光雷达是对外界的感知系统,可以获知外界的立体三维信息,不再局限于相机等对外界的平面感知方式。其原理为主动对外发射激光脉冲信号,探测到反射回来的脉冲信号,根据发射--接收之间的时间差,判断被测物体的距离,结合光脉冲的发射角度信息,便可重建获知三维深度信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距离探测装置,所述距离探测装置可以用来测量探测物到探测装置的距离以及探测物相对探测装置的方位。在一个实施例中,探测装置可以包括雷达,例如激光雷达。探测装置可以通过测量探测装置和探测物之间光传播的时间,即光飞行时间(Time-of-Flight,TOF),来探测探测物到探测装置的距离。
距离探测装置中可以采用同轴光路,也即探测装置出射的光束和经反射回来的光束在探测装置内共用至少部分光路。或者,探测装置也可以采用异轴光路,也即探测装置出射的光束和经反射回来的光束在探测装置内分别沿不同的光路传输。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距离探测装置的示意图。
距离探测装置100包括光收发装置110,光收发装置110包括光源103、准直元件104、探测器105和光路改变元件106。光收发装置110用于发射光束,且接收回光,将回光转换为电信号。光源103用于发射光束。在一个实施例中,光源103可发射激光束。其中,所述光源包括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所述的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用于以与所述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的基板的第一表面呈一定夹角的方向出射激光脉冲,所述夹角小于90度。可选的,光源103发射出的激光束为波长在可见光范围之外的窄带宽光束。准直元件104设置于激光封装模块的透光区域的外侧,用于准直从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的出射光(也即准直从光源103发出的光束),将光源103发出的光束准直为平行光,准直元件还用于会聚经探测物反射的回光的至少一部分。该准直元件104可以是准直透镜或者是其他能够准直光束的元件。
距离探测装置100还包括扫描模块102。扫描模块102放置于光收发装置110的出射光路上,扫描模块102用于改变经准直元件104出射的准直光束119的传输方向并投射至外界环境,并将回光投射至准直元件104。回光经准直元件104汇聚到探测器105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扫描模块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光学元件,例如,透镜、反射镜、棱镜、光栅、光学相控阵(Optical Phased Array)或上述光学元件的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扫描模块102的多个光学元件可以绕共同的轴109旋转,每个旋转的光学元件用于不断改变入射光束的传播方向。在一个实施例中,扫描模块102的多个光学元件可以以不同的转速旋转。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扫描模块102的多个光学元件可以以基本相同的转速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扫描模块的多个光学元件也可以是绕不同的轴旋转,或者沿相同的方向振动,或者沿不同的方向振动,在此不作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扫描模块102包括第一光学元件114和与第一光学元件114连接的驱动器116,驱动器116用于驱动第一光学元件114绕转动轴109转动,使第一光学元件114改变准直光束119的方向。第一光学元件114将准直光束119投射至不同的方向。在一个实施例中,准直光束119经第一光学元件改变后的方向与转动轴109的夹角随着第一光学元件114的转动而变化。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光学元件114包括相对的非平行的一对表面,准直光束119穿过该对表面。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光学元件114包括楔角棱镜,对准直光束119进行折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光学元件114上镀有增透膜,增透膜的厚度与光源103发射出的光束的波长相等,能够增加透射光束的强度。
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扫描模块102包括第二光学元件115,第二光学元件115绕转动轴109转动,第二光学元件115的转动速度与第一光学元件114的转动速度不同。第二光学元件115改变第一光学元件114投射的光束的方向。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光学元件115与另一驱动器117连接,驱动器117驱动第二光学元件115转动。第一光学元件114和第二光学元件115可以由不同的驱动器驱动,使第一光学元件114和第二光学元件115的转速不同,从而将准直光束119投射至外界空间不同的方向,可以扫描较大的空间范围。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18控制驱动器116和117,分别驱动第一光学元件114和第二光学元件115。第一光学元件114和第二光学元件115的转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预期扫描的区域和样式确定。驱动器116和117可以包括电机或其他驱动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光学元件115包括相对的非平行的一对表面,光束穿过该对表面。第二光学元件115包括楔角棱镜。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光学元件115上镀有增透膜,能够增加透射光束的强度。
扫描模块102旋转可以将光投射至不同的方向,例如方向111和113,如此对探测装置100周围的空间进行扫描。当扫描模块102投射出的方向111的光打到探测物101时,一部分光被探测物101沿与投射的光的方向111相反的方向反射至探测装置100。扫描模块102接收探测物101反射的回光112,将回光112投射至准直元件104。
准直元件104会聚探测物101反射的回光112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个实施例中,准直元件104上镀有增透膜,能够增加透射光束的强度。探测器105与光源103放置于准直元件104的同一侧,探测器105用于将穿过准直元件104的至少部分回光转换为电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探测器105可以包括雪崩光电二极管,雪崩光电二极管为高灵敏度的半导体器件,能够利用光电流效应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距离探测装置100包括测量电路,例如TOF单元107,可以用于测量TOF,来测量探测物101的距离。例如,TOF单元107可以通过公式t=2D/c来计算距离,其中,D表示探测装置和探测物之间的距离,c表示光速,t表示光从探测装置投射到探测物和从探测物返回到探测装置所花的总时间。距离探测装置100可以根据光源103发射光束和探测器105接收到回光的时间差,确定时间t,进而可以确定距离D。距离探测装置100还可以探测探测物101在距离探测装置100的方位。距离探测装置100探测到的距离和方位可以用于遥感、避障、测绘、建模、导航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103可以包括激光二极管,通过激光二极管发射纳秒级别的激光。例如,光源103发射的激光脉冲持续10ns,探测器105探测到的回光的脉冲持续时间与发射的激光脉冲持续时间基本相等。进一步地,可以确定激光脉冲接收时间,例如,通过探测电信号脉冲的上升沿时间和/或下降沿时间确定激光脉冲接收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电信号进行多级放大。如此,距离探测装置100可以利用脉冲接收时间信息和脉冲发出时间信息计算TOF,从而确定探测物101到距离探测装置100的距离。
图12所示为距离探测装置600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距离探测装置600类似于图11所示的距离探测装置100,相比较图11所示的实施例,图12所示的实施例的距离探测装置600的光收发装置610包括多个光路改变元件6061—6063,改变光源603发射出的出射光束的光路和回光的光路,如此可以使用焦距较长的准直透镜604,通过多个光路改变元件6061—6063,使光源603和探测器605等效于位于准直透镜604的焦点位置。如此通过光路改变元件6061—6063折叠光路,使距离探测装置600的结构紧凑,有利于小型化。
光源603包括前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激光封装模块结构,用于以与所述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的基板的第一表面呈一定夹角的方向出射激光脉冲,所述夹角小于90度,例如前述实施例一中的封装模块还包括具有各向异性结构的半导体,所述反射面具体为所述半导体利用各向异性进行刻蚀而制备获得的倾斜面,或者,所述反射面包括在所述半导体利用各向异性进行刻蚀而制备获得的倾斜面上镀的反射膜,刻蚀后制备的作为反射面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半导体的底面之间的夹角大体为54.74°,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以与所述基板的法线成约19.48°的角度通过透光区域发射出去,也即以与所述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的基板的第一表面呈一定夹角的方向出射激光脉冲,所述夹角小于90度;其中,准直透镜604设置于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的透光区域的外侧,用于准直从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的出射光,所述准直透镜还用于会聚经探测物反射的回光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激光二级管封装模块位于所述准直透镜604的中心轴的一侧,且所述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中的基板的第一表面大体平行于所述准直透镜604的中心轴。
多个光路改变元件6061—6063可以包括反射镜、棱镜或其他改变光路的光学元件。在图示实施例中,多个光路改变元件6061—6063包括第一光路改变元件6061、第二光路改变元件6062和第二光路改变元件6063。第一光路改变元件6061设置于所述透光区域的外侧,面向光源603和准直透镜604,用于改变所述从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的透光区域发射出去的出射光的光路,使得来自所述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的激光脉冲以大体沿着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轴的方向入射至所述准直透镜604。例如,所述第一光路改变元件6061为反射镜,所述第一光路改变元件6061位于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轴上,用于将所述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出射的激光脉冲反射至大体沿着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轴的方向,以所述反射面具体为所述半导体利用各向异性进行刻蚀而制备获得的倾斜面的情况为例,刻蚀后制备的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半导体的底面之间的夹角大体为54.74°,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以与所述基板的法线成约19.48°的角度通过透光区域发射出去,之后照射到第一光路改变元件6061上,经第一光路改变元件6061反射至大体沿着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轴的方向。光源603斜向下发射光束,光束到达第一光路改变元件6061,第一光路改变元件6061向准直透镜604方向反射光束。
例如反射镜的第一光路改变元件6061相对于准直透镜604的光轴倾斜放置,也即偏离所述准直透镜604的光轴,面向光源603和准直透镜604,用于将从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的出射光反射至所述准直透镜604。也即光源603斜向下发射光束,光束到达第一光路改变元件6061,第一光路改变元件6061向准直透镜604方向反射光束。
第二光路改变元件6062的中心设有透光区域,例如通孔6064。通孔6064大致位于第二光路改变元件6062的中部。通孔6064呈梯形。在其他实施例中,通孔6064可以呈矩形、圆形或其他形状。继续参考图12,第二光路改变元件6062位于第一光路改变元件6061和准直透镜604之间,面向准直透镜604。准直透镜604的光轴可以穿过通孔6064。第一光路改变元件6061反射出的光束穿过第二光路改变元件6062的通孔6064,投射至准直透镜604,经准直透镜604准直。
在图示实施例中,探测器605位于距离探测装置600的相对于光源603的另一侧边,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成电信号,所述电信号用于测量所述探测物与所述距离探测装置的距离。由准直透镜604所汇聚的回光通过第二光路改变元件6062和第三光路改变元件6063,会聚至探测器605。第三光路改变元件6063位于准直透镜604的外侧,位于探测器605靠近准直透镜604的上方,面向第二光路改变元件6062和探测器605,分别与所述第二光路改变元件6062和所述探测器605相对设置。准直透镜604所汇聚的回光通过第二光路改变元件6062向第三光路改变元件6063反射,第三光路改变元件6063再将回光反射至探测器605。
尽管这里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示例实施例,应理解上述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意图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所有这些改变和修改意在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设备,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发明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本发明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相应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其发明点在于可以用少于某个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的特征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特征之间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模块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对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0)

1.一种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模块包括:
基板,具有第一表面;
罩体,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基板和所述罩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其中,所述罩体与所述基板相对的面上至少部分地设置透光区域;
激光二极管芯片,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以及
反射面,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用于使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通过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
其中,所述反射面包括由半导体制备的倾斜面,或者设置于所述倾斜面的反射膜,所述半导体的底部的尖角处设置有切口或浅槽,以避免所述半导体的底部产生崩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以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垂直的方向通过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导体为各向异性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包括半导体晶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为硅,其中,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半导体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54.7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模块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倾斜设置的反射面,每个反射面与至少一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面相对设置,以使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通过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反射面与至少两个并列排布的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面相对设置,以使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通过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模块包括具有各向异性结构的半导体,所述至少两个倾斜设置的反射面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利用各向异性进行刻蚀而制备获得的不同倾斜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倾斜设置的反射面设置在所述半导体上对称设置的、相背的两个倾斜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具有各向异性结构的半导体,所述至少两个倾斜设置的反射面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半导体利用各向异性进行刻蚀而制备获得的倾斜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与同一反射面相对的多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等间隔排布。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与同一反射面相对的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面与该反射面之间的距离相等。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具体为所述半导体去除部分底部尖角而形成的切口;
所述浅槽设置在所述底部的尖角的边缘处并自所述半导体的底面向所述半导体的顶面凹陷部分深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部分表面上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反射面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一个倾斜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贴装在所述反射面外侧的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上,并使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面与所述反射面相对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包括金属层,所述反射面上的金属层还进一步延伸覆盖所述反射面外侧的所述第一部分露出的部分表面,其中,所述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上的部分用于和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电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覆盖所述第一部分表面上的所述反射膜的部分表面,所述反射膜通过导线与位于所述基板上的焊盘电连接,以将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上的电极引出。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为SOI晶圆,其中,所述SOI晶圆的埋层氧化物以及位于所述埋层氧化物下方的硅层作为所述第一部分,所述SOI晶圆位于所述埋层氧化物部分表面上的硅层作为所述第二部分。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模块还包括玻璃,其中,所述反射面包括在所述玻璃的倾斜面上镀的反射膜。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两个倾斜设置的反射面分别设置在所述玻璃上相背的两个倾斜面上,其中,每个反射面与至少一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面相对设置,以使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通过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呈三棱锥或者三棱台状,三个倾斜设置的反射面分别设置在所述玻璃上的三个倾斜面上,其中,每个所述反射面与至少一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面相对设置,以使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通过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为凹面。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的方向与所述反射面的底边垂直。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所述反射面的半导体和/或玻璃与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均贴装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模块还包括准直元件,用于减小光束在快轴方向的发散角,所述准直元件设置在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和所述反射面之间,以使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所述准直元件后至所述反射面。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元件贴装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元件为柱透镜,所述柱透镜的曲面与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面相对,以使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照射到所述柱透镜的曲面上。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透镜的曲面尺寸大于从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发出的出射光照射到所述柱透镜上的光斑的尺寸。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透镜贴装于所述基板上的表面为平面;和/或,所述柱透镜的顶面为平面。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所在的表面贴装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通过导电粘接层贴装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通过导线电连接至所述基板。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贴装多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其中,每个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所述第一电极与导电粘接层相对应而贴装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
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与同一所述反射面相对的多个所述激光二极管的所述第二电极通过导线电连接至所述基板上的同一焊盘。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粘接层的面积大于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面积;和/或
通过导线将所述导电粘接层与所述基板上的焊盘电连接,以将所述第一电极引出。
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具有窗口的U形或方形罩体本体,以及封罩所述窗口的透光板以形成所述透光区域,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经所述透光板发射出去;或所述罩体为全部透光的板状结构。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本体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本体的材料包括金属、树脂或陶瓷。
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模块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发射的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其中,所述驱动芯片贴装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
4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模块还包括焊锡膏贴装的器件,所述焊锡膏贴装的器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之外。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焊锡膏贴装的器件包括电阻和电容,所述电阻和电容由焊锡膏贴装在所述容纳空间之外的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
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PCB基板或陶瓷基板。
43.根据权利要求31、33和35中任一项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粘接层的材料包括导电的银浆、焊料或导电的芯片连接薄膜。
44.根据权利要求1、16、17或19中任一项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包括金和银中的至少一种。
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底面贴装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以及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侧面出光,且所述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射光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平行。
46.一种距离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45任一项所述的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所述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的出射激光脉冲的方向与所述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的基板的第一表面呈一定夹角,所述夹角小于90度;
准直透镜,设置于所述透光区域的外侧,用于准直从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的出射光;以及
第一光路改变元件,设置于所述透光区域的外侧,用于改变所述从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的出射光的光路,使得来自所述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的激光脉冲以沿着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轴的方向入射至所述准直透镜。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距离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路改变元件包括:
第一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偏离所述准直透镜的光轴,用于将从所述透光区域发射出去的出射光反射至所述准直透镜。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距离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位于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轴的一侧,且所述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中的基板的第一表面平行于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轴;
所述第一反射镜位于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轴上,用于将所述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出射的激光脉冲反射至沿着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轴的方向。
49.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距离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透镜还用于会聚经探测物反射的回光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距离探测装置还包括:
中心设有透光区域的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和探测器;
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于所述准直透镜和所述第一反射镜之间,允许经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的光束穿过,且用于将所述准直透镜所汇聚的回光反射至所述第三反射镜;
所述第三反射镜分别与所述第二反射镜和所述探测器相对设置,用于将经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的所述回光反射至所述探测器;
所述探测器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成电信号,所述电信号用于测量所述探测物与所述距离探测装置的距离。
5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45任一项所述的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无人机、汽车或机器人。
CN201880009571.8A 2018-08-03 2018-08-03 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及距离探测装置、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7581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98418 WO2020024240A1 (zh) 2018-08-03 2018-08-03 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及距离探测装置、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8169A CN111758169A (zh) 2020-10-09
CN111758169B true CN111758169B (zh) 2024-05-14

Family

ID=69230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9571.8A Active CN111758169B (zh) 2018-08-03 2018-08-03 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及距离探测装置、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862929B2 (zh)
EP (1) EP3832741A4 (zh)
JP (1) JP7119271B2 (zh)
CN (1) CN111758169B (zh)
WO (1) WO20200242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90572B2 (ja) * 2019-03-08 2022-06-24 株式会社堀場製作所 半導体レーザ装置、及び分析装置
US11334733B1 (en) * 2021-04-28 2022-05-17 Zebra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achine vision devices with configurable illumination and aiming pattern generation
US20220383011A1 (en) * 2021-05-28 2022-12-01 Zebra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ompact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laser aiming system
DE102021129698A1 (de) * 2021-11-15 2023-05-17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Optoelektronisches bauteil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optoelektronischen bauteils
CN216489008U (zh) * 2021-11-24 2022-05-10 深圳市中光工业技术研究院 激光封装装置
CN114199147B (zh) * 2021-12-10 2023-05-3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一种测量装置、炮管内膛内径及同轴度测量方法
US11982748B2 (en) 2022-01-20 2024-05-14 Silc Technologies, Inc. Imaging system having multiple cores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15700A (ja) * 1992-05-11 1993-11-26 Matsushita Electron Corp 半導体レーザ装置
CN1182263A (zh) * 1996-10-29 1998-05-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可扫描多个轨迹的兼容光学头
US5875205A (en) * 1993-12-22 1999-02-2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US6501781B1 (en) * 1998-08-25 2002-12-31 Robert Bosch Gmbh Arrangement for aligning the light beam paths of a group of laser diodes on a common spot, especially for providing pumping light for a solid state laser
JP2007065600A (ja) * 2005-09-02 2007-03-15 Fujifilm Corp 合波レーザ装置
JP2008102282A (ja) * 2006-10-18 2008-05-01 Sony Corp 光モジュール
CN102143342A (zh) * 2010-02-02 2011-08-03 普莱姆森斯有限公司 投影照明与图像传感器的卷帘的同步
CN102928831A (zh) * 2012-10-26 2013-02-13 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测量光机系统
CN103872230A (zh) * 2012-12-18 2014-06-18 Jds尤尼弗思公司 光源及光源制造方法
CN105022127A (zh) * 2014-04-16 2015-11-04 苹果公司 有源硅光具座
CN106207741A (zh) * 2015-04-20 2016-12-07 友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的封装结构及其光学元件
WO2017027045A1 (en) * 2015-08-13 2017-02-16 Advanced Bionics Ag Cochlear implants having bone-anchored magnet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DE102015217908A1 (de) * 2015-09-18 2017-03-23 Robert Bosch Gmbh Lidarsens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45484C2 (de) * 1998-10-02 2002-09-26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Mikrooptischer Baustein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US8693517B2 (en) * 2008-08-22 2014-04-08 Jeong Soo Kim Semiconductor laser using external resonator
US8471289B2 (en) * 2009-12-28 2013-06-25 Sanyo Electric Co., Ltd. Semiconductor laser device, optical pickup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US9112119B2 (en) * 2012-04-04 2015-08-18 Axlen, Inc. Optically efficient solid-state lighting device packaging
US8897327B2 (en) * 2012-04-16 2014-11-25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Laser diode devices
EP2856240A4 (en) 2012-04-26 2016-03-02 Neptec Design Group Ltd LIDAR HEAD FOR HIGH-SPEED 360 DEGREE SCAN
JP6217706B2 (ja) * 2015-07-29 2017-10-25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半導体レーザ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レーザ装置
US10061057B2 (en) * 2015-08-21 2018-08-28 Stmicroelectronics (Research & Development) Limited Molded range and proximity sensor with optical resin lens
JP7007560B2 (ja) * 2017-09-28 2022-01-24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15700A (ja) * 1992-05-11 1993-11-26 Matsushita Electron Corp 半導体レーザ装置
US5875205A (en) * 1993-12-22 1999-02-2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CN1182263A (zh) * 1996-10-29 1998-05-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可扫描多个轨迹的兼容光学头
US6501781B1 (en) * 1998-08-25 2002-12-31 Robert Bosch Gmbh Arrangement for aligning the light beam paths of a group of laser diodes on a common spot, especially for providing pumping light for a solid state laser
JP2007065600A (ja) * 2005-09-02 2007-03-15 Fujifilm Corp 合波レーザ装置
JP2008102282A (ja) * 2006-10-18 2008-05-01 Sony Corp 光モジュール
CN102143342A (zh) * 2010-02-02 2011-08-03 普莱姆森斯有限公司 投影照明与图像传感器的卷帘的同步
EP2363686A1 (en) * 2010-02-02 2011-09-07 Primesense Ltd. Optical apparatus, an imaging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photonics module
CN102928831A (zh) * 2012-10-26 2013-02-13 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测量光机系统
CN103872230A (zh) * 2012-12-18 2014-06-18 Jds尤尼弗思公司 光源及光源制造方法
CN105022127A (zh) * 2014-04-16 2015-11-04 苹果公司 有源硅光具座
CN107634446A (zh) * 2014-04-16 2018-01-26 苹果公司 有源硅光具座
CN106207741A (zh) * 2015-04-20 2016-12-07 友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的封装结构及其光学元件
WO2017027045A1 (en) * 2015-08-13 2017-02-16 Advanced Bionics Ag Cochlear implants having bone-anchored magnet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DE102015217908A1 (de) * 2015-09-18 2017-03-23 Robert Bosch Gmbh Lidarsens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8169A (zh) 2020-10-09
EP3832741A1 (en) 2021-06-09
EP3832741A4 (en) 2022-03-16
US20210159664A1 (en) 2021-05-27
US11862929B2 (en) 2024-01-02
JP7119271B2 (ja) 2022-08-17
JP2021531656A (ja) 2021-11-18
WO2020024240A1 (zh) 2020-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58169B (zh) 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及距离探测装置、电子设备
CN211265963U (zh) 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及距离探测装置、电子设备
US11175384B2 (en) Beam steering LADAR sensor
US20210281040A1 (en) Laser diode packaging module, distance detec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10075186A1 (en) Laser diode module, transmitter, rang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7187689B2 (ja) マルチチャネルモノスタティックレンジファインダ
JPH09222540A (ja) 高さの低い光学的サブアセンブリ
US20220329039A1 (en) Micromechanical optical compon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WO2022061820A1 (zh) 一种接收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测距装置、可移动平台
CN109384193B (zh) 用于光学器件的倾斜芯片组件
CN113079708A (zh) 激光二极管封装模块及距离探测装置、电子设备
WO2020087337A1 (zh) 激光二极管芯片、封装模块、发射及测距装置、电子设备
CN113031249B (zh) 一种基于光电反馈的微镜控制装置
WO2023070442A1 (zh) 激光二极管芯片的封装结构及方法、测距装置、可移动平台
KR100985362B1 (ko) 일체형 광모듈 패키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22217948A1 (zh) 接收装置和激光雷达
JP2019074651A (ja) 光学装置および光学モジュール
CN109997227A (zh) 电子器件及包括其的测距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1539183B2 (en) Passive thermal management for semiconductor laser based lidar transmitter
WO2023070443A1 (zh) 二极管芯片的封装结构及方法、测距装置、可移动平台
WO2022266812A1 (zh) 光电传感器组件、光检测器及距离测量系统
US20240057257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optoelectronic module providing different chip orientation
WO2023184378A1 (zh) 激光器、激光雷达及可移动平台
US20230091760A1 (en) Three-dimensional optoelectronic device packag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5685146A (zh) 直接飞行时间感测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