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2097A - 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彩色滤光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彩色滤光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2097A
CN111752097A CN201910251910.XA CN201910251910A CN111752097A CN 111752097 A CN111752097 A CN 111752097A CN 201910251910 A CN201910251910 A CN 201910251910A CN 111752097 A CN111752097 A CN 1117520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ther
bis
ethyl
meth
oxetanylmeth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191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晓春
胡春青
金晓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xing Xianxian Chemical Co ltd
Changzhou Tronly New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Changzhou Tronly 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Tronly New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Changzhou Tronly 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Tronly New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Changzhou Tronly 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Tronly New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5191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520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52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20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27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彩色滤光片和图像显示装置。该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包括光致发光量子点颗粒、光引发剂、光聚合性化合物及碱溶性树脂,其中,光引发剂包括至少一种自由基引发剂和至少一种阳离子引发剂。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能够结合自由基和阳离子两种光固化体系的优点,对200‑500nm波长范围内的光源具有极佳响应,并且在后烘工序中,可以充分发挥阳离子的后固化特点,从而达到深层固化的效果。通过使用本发明的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即便在厚膜固化中也能以较少的能量固化完全,附着性优异,并且具有良好的显影性,且能够抑制显影后的图案咬边现象。

Description

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彩色滤光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彩色滤光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器的色彩化是依靠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来实现的。传统的彩色滤光片中,常用的普通光刻胶采用颜料型光刻胶来吸收掉其他波长的光,从而得到需要颜色的光,如红色滤光片将白色背光中的蓝光成分和绿光成分吸收掉,只允许红色通过,从而得到红色。此种情况下,背光中有约2/3的光被滤光片吸收掉,光的利用率大幅下降,而且,颜料型的彩膜光刻胶其半峰宽有50nm以上,导致色纯度不高。
近年来,量子点半导体材料及其产品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例如CN104479680A、CN105629661A、CN108624320A、TW201825549A公开了不同含量子点的感光性组合物的应用。量子点又称为半导体纳米晶,尺寸一般在1-10nm之间,具有发光光谱可调、半波峰宽度窄、发光效率高、高稳定性的特点。利用蓝光发光二极管激发红绿量子点混合体可产生白光,量子点在电致发光器件、光致发光器件、显示器、固态照明、生物荧光标记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量子点光刻胶制备的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可以将背光完全转换为所需颜色的光,相比传统的彩色滤光片,具备色域广、色纯度高、量子效率高、发射谱峰对称且半波峰宽窄等优势,非常适合应用于显示器领域。依靠量子点就可以直接获得独立的绿光(约530nm)和红光(约630nm),光谱区间更窄,颜色更加纯正,可以让显示器色彩更鲜艳,亮度和节能性得到更大提升。
然而,在彩色滤光片的技术领域中,一方面为了保证显示元件的高色纯度或光接收元件的高色分辨率,另一方面由于量子点材料对温度、水气、氧气比较敏感,因此量子点光刻胶(也称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相比于传统彩色滤光片中使用的光刻胶有着涂层厚度增加的倾向,通常传统光刻胶的厚度为1~2μm,而自发光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厚度为10~20μm。这就带来了厚膜固化不充分,显影性差,或者需要消耗更高的辐射能等缺陷。
目前,关于量子点光刻胶的研究,例如东友精细化工公开的专利CN107880871A、CN105652594A、CN105911820A,主要着眼于解决量子点溶解度低、稳定性差、刻蚀性差、与基板粘结性差等方面,还未见过有关如何解决树脂组合物厚膜固化困难的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厚膜固化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包括下列组分:光致发光量子点颗粒、光引发剂、光聚合性化合物及碱溶性树脂,其中,光引发剂包括至少一种自由基引发剂和至少一种阳离子引发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彩色滤光片,其是由上述的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制备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彩色滤光片的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是一种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能够结合自由基和阳离子两种光固化体系的优点,对200-500nm波长范围内的光源具有极佳响应,并且在后烘工序中,可以充分发挥阳离子的后固化特点,从而达到深层固化的效果。通过使用本发明的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即便在厚膜固化中也能以较少的能量固化完全,附着性优异,并且具有良好的显影性,且能够抑制显影后的图案咬边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正如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所描述的,现有技术中的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存在厚膜固化困难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包括下列组分:光致发光量子点颗粒(A)、光引发剂(B)、光聚合性化合物(C)及碱溶性树脂(D),其中,光引发剂包括至少一种自由基引发剂和至少一种阳离子引发剂。
上述组合物中同时采用了至少一种自由基引发剂和至少一种阳离子引发剂,是一种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能够结合自由基和阳离子两种光固化体系的优点,对200-500nm波长范围内的光源具有极佳响应,并且在POB工序中,可以充分发挥阳离子的后固化特点,从而达到深层固化的效果。通过使用本发明的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即便在厚膜固化中也能以较少的能量固化完全,附着性优异,并且具有良好的显影性,且能够抑制显影后的图案咬边现象。
以下将对各组分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光致发光量子点颗粒(A)>
量子点是指纳米大小的半导体物质,原子形成分子,分子再构成簇这种小的分子集合体而形成纳米颗粒,特别是在这样的各纳米颗粒具有半导体特性时,将其称作量子点。
在量子点从外部接收能量而成为浮动状态时,会释放出与相当于自身的能带间隙(energy band gap)相对应的能量。
本发明的自发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包含这样的光致发光量子点颗粒,由其制造的彩色滤光片通过光照射而能够发光(光致发光)。在包含彩色滤光片的通常的图像显示装置中,白色光透过彩色滤光片而呈现出彩色,但在该过程中由于一部分光被彩色滤光片吸收,所以光效率下降。而且,在包含由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制造的彩色滤光片时,由于彩色滤光片是通过光源的光而自身发光,所以能够实现更优异的光效率。另外,由于发出具有色相的光,因此色彩再现性更优异,由于通过光致发光而向所有方向发出光,因此还能够改善视野角。
本发明的量子点颗粒只要是通过光剌激能够发光的量子点颗粒,就没有特别限定。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光致发光量子点颗粒的材料为以下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II-VI族半导体化合物、III-V族半导体化合物、IV-VI族半导体化合物、IV族元素或包含IV族元素的化合物。这些物质形成的量子点颗粒也可以单独使用、或者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优选地,上述II-VI族半导体化合物可以选自如下的化合物:选自CdS、CdSe、CdTe、ZnS、ZnSe、ZnTe、ZnO、HgS、HgSe、HgTe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中的二元素化合物;选自CdSeS、CdSeTe、CdSTe、ZnSeS、ZnSeTe、ZnSTe、HgSeS、HgSeTe、HgSTe、CdZnS、CdZnSe、CdZnTe、CdHgS、CdHgSe、CdHgTe、HgZnS、HgZnSe、HgZnTe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中的三元素化合物;以及选自CdZnSeS、CdZnSeTe、CdZnSTe、CdHgSeS、CdHgSeTe、CdHgSTe、HgZnSeS、HgZnSeTe、HgZnSTe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中的四元素化合物。
优选地,上述III-V族半导体化合物可以选自如下的化合物;选自GaN、GaP、GaAs、GaSb、AIN、AIP、AIAs、AlSb、InN、InP、InAs、InSb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中的二元素化合物;选自GaNP、GaNAs、GaNSb、GaPAs、GaPSb、AINP、AINAs、AINSb、AIPAs、AIPSb、InNP、InNAs、InNSb、InPAs、InPSb、GaAINP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中的三元素化合物;以及选自GaAINAs、GaAINSb、GaAIPAs、GaAIPSb、GalnNP、GalnNAs、GalnNSb、GalnPAs、GalnPSb、InAINP、InAINAs、InAINSb、InAIPAs、InAIPSb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中的四元素化合物。
优选地,上述IV-VI族半导体化合物可以选自如下的化合物:选自SnS、SnSe、SnTe、PbS、PbSe、PbTe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中的二元素化合物;选自SnSeS、SnSeTe、SnSTe、PbSeS、PbSeTe、PbSTe、SnPbS、SnPbSe、SnPbTe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中的三元素化合物;以及选自SnPbSSe、SnPbSeTe、SnPbSTe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中的四元素化合物。
优选地,上述IV族元素或包含该元素的化合物可以选自如下的化合物;选自Si、Ge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中的元素化合物;以及选自SiC、SiGe和它们的混合物中的二元素化合物。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量子点颗粒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均匀的(homogeneous)单一结构、核-壳(core-shell)、梯度(gradient)结构等这样的双重结构;或它们的混合结构。
在核-壳(core-shell)双重结构中,形成各自的核(core)与壳(shell)的物质可以由上述所提及的彼此不同的半导体化合物构成。例如,上述核可以包含选自CdSe、CdS、ZnS、ZnSe、CdTe、CdSeTe、CdZnS、PbSe、AglnZnS以及ZnO中的一种以上的物质,但并不仅限于这些。上述壳可以包含选自CdSe、ZnS、ZnS、ZnTe、CdTe、PbS、TiO、SrSe以及HgSe中的一种以上的物质,但并不仅限于这些。
对本发明的量子点颗粒的直径没有特别限定,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光致发光量子点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40nm。而且,在核-壳(core-shell)双重结构的情况下,核的平均粒径可以是0.5~10nm,壳的平均厚度可以是0.5~30nm。在平均粒径以及厚度位于上述范围内时,在组合物内能够具有异的分散性,通过光照射呈现出颜色,能够用于制造彩色滤光片。
用于制造通常的彩色滤光片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包含红、绿、蓝的着色剂,以便呈现出色相,光致发光量子点颗粒也可以分为红量子点颗粒、绿量子点颗粒以及蓝量子点颗粒,本发明的量子点颗粒可以是红量子点颗粒、绿量子点颗粒或蓝量子点颗粒。
上述红、绿以及蓝量子点颗粒虽然可以根据粒径进行分类,但优选粒径按照红、绿、蓝的顺序而减小。具体而言,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红量子点颗粒的粒径为5nm~10nm,绿量子点颗粒的粒径为3nm~5nm,蓝量子点颗粒的粒径为1nm~3nm。在进行光照射时,红量子点颗粒发出红色光,绿量子点颗粒发出绿色光,蓝量子点量子点颗粒发出蓝光。
量子点颗粒能够通过湿式化学工序(wet chemical process)、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工序或分子束外延工序进行合成。湿式化学工序是向有机溶剂中加入前体物质而使颗粒生长的方法。由于在晶体生长时,有机溶剂自然地配位在量子点晶体的表面,并起到分散剂的作用,以调节晶体的生长,所以能够通过比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或分子束外延(MBE、molecular beam epitaxy)这样的气相沉积法更容易且廉价的工序来控制纳米颗粒的生长。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固体成分的总重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算,可以包含10~80%、优选20~50%的量子点颗粒。若量子点颗粒的含量不足10%,则发光效率不佳,若量子点颗粒的含量超过80%,则其他组成的含量会相对不足,并存在难以形成像素图案的问题。
<光引发剂(B)>
本发明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光引发剂选自至少一种自由基引发剂(B1)和至少一种阳离子引发剂(B2)的组合使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自由基引发剂为芳香族酮类、苯偶姻和苯偶姻烷基醚类、蒽醌类、肟酯类、双咪唑类、吡唑啉类、三嗪类、三苯胺类、香豆素类、噻吨酮类和吖啶类光引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几种自由基引发剂具有更快的光引发相应效果,且与阳离子引发剂配合使用更有利于提高厚膜固化性能。
优选地,芳香族酮类光引发剂包括但不限于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2-二乙氧基-2-苯基苯乙酮、1,1-二氯苯乙酮、二苯甲酮、4-苯甲酰基二苯硫醚、4-苯甲酰基-4’-甲基二苯硫醚、4-苯甲酰基-4’-乙基二苯硫醚、4-苯甲酰基-4’-丙基二苯硫醚、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4-对甲苯巯基二苯甲酮、2,4,6-三甲基二苯甲酮、4-甲基二苯甲酮、4,4’-双(二甲氨基)二苯甲酮、4,4’-双(甲基、乙基氨基)二苯甲酮、苯乙酮二甲基缩酮、苯偶酰二甲基缩酮、α,α’-二甲基苯偶酰缩酮、α,α’-二乙氧基苯乙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2-羟基-2-甲基-1-对羟乙基醚基苯基丙酮、2-甲基1-(4-甲巯基苯基)-2-吗啉1-丙酮、2-苄基-2-二甲氨基-1-(4-吗啉苯基)1-丁酮、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羟基-1-{3-[4-(2-羟基-2-甲基-丙酰基)-苯基]-1,1,3-三甲基-茚-5-基}-2-甲基丙酮、2-羟基-1-{1-[4-(2-羟基-2-甲基-丙酰基)-苯基]-1,3,3-三甲基-茚-5-基}-2-甲基丙酮、1-(4-异丙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1-酮、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丙基)酮或4-对甲苯巯基二苯甲酮。
优选地,苯偶姻和苯偶姻烷基醚类光引发剂包括但不限于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乙基醚、苯偶姻苯基醚或α,α’-二甲基苯偶酰缩酮。
优选地,蒽醌类光引发剂包括但不限于2-苯基蒽醌、2,3-二苯基蒽醌、1-氯蒽醌、2-甲基蒽醌、2,3-二甲基蒽醌、2-乙基蒽-9,10-二乙酯、1,2,3-三甲基蒽-9,10-二辛脂、2-乙基蒽-9,10-二(4-氯丁酸甲酯)、2-{3-[(3-乙基氧杂环丁烷-3-基)甲氧基]-3-氧代丙基}蒽-9,10-二乙酯、9,10-二丁氧基蒽、9,10-二乙氧基-2-乙基蒽、9,10-二(3-氯丙氧基)蒽、9,10-二(2-羟基乙巯基)蒽或9,10-二(3-羟基-1-丙巯基)蒽;
优选地,肟酯类光引发剂为1-(4-苯硫基苯基)-正辛烷-1,2-二酮-2-苯甲酸肟酯、1-[6-(2-甲基苯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乙烷-1-酮-乙酸肟酯、1-[6-(2-甲基苯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丁烷-1-酮-乙酸肟酯、1-[6-(2-甲基苯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丙烷-1-酮-乙酸肟酯、1-[6-(2-甲基苯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1-环己基-甲烷-1-酮-乙酸肟酯、1-[6-(2-甲基苯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3-环戊基)-丙烷-1-酮-乙酸肟酯、1-(4-苯硫基苯基)-(3-环戊基)-丙烷-1,2-二酮-2-苯甲酸肟酯、1-(4-苯硫基苯基)-(3-环己基)-丙烷-1,2-二酮-2-环己基甲酸肟酯、1-[6-(2-甲基苯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3-环戊基)-丙烷-1,2-二酮-2-乙酸肟酯、1-(6-邻甲基苯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3-环戊基)-丙烷-1,2-二酮-2-苯甲酸肟酯、1-(4-苯甲酰基二苯硫醚)-(3-环戊基丙酮)-1-肟乙酸酯、1-(6-邻甲基苯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3-环戊基丙酮)-1-肟环己基甲酸酯、1-(4-苯甲酰基二苯硫醚)-3-(环戊基丙酮)-1-肟环己基甲酸酯、1-(6-邻甲基苯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3-环戊基)-丙烷-1,2-二酮-2-邻甲基苯甲酸肟酯、1-(4-苯硫基苯基)-(3-环戊基)-丙烷-1,2-二酮-2-环己基甲酸肟酯、1-(4-噻吩甲酰基-二苯硫醚-4’-基)-3-环戊基-丙烷-1-酮-乙酸肟酯、1-(4-苯甲酰基二苯硫醚)-(3-环戊基)-丙烷-1,2-二酮-2-肟乙酸酯、1-(6-硝基-9-乙基咔唑-3-基)-3-环己基-丙烷-1-酮-乙酸肟酯、1-(6-邻甲基苯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3-环己基-丙烷-1-酮-乙酸肟酯、1-(6-噻吩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3-环己基丙酮)-1-肟乙酸酯、1-(6-呋喃糠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3-环戊基丙酮)-1-肟乙酸酯、1,4-二苯基丙烷-1,3-二酮-2-乙酸肟酯、1-(6-糠酰基-9-乙基咔唑-3-基)-(3-环己基)-丙烷-1,2-二酮-2-乙酸肟酯、1-(4-苯硫基苯基)-(3-环已基)-丙烷-1,2-二酮-2-乙酸肟酯、1-(6-呋喃糠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3-环己基丙酮)-1-肟乙酸酯、1-(4-苯硫基苯基)-(3-环已基)-丙烷-1,2-二酮-3-苯甲酸肟酯、1-(6-噻吩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3-环己基)-丙烷-1,2-二酮-2-乙酸肟酯、2-[(苯甲酰氧基)亚氨基]-1-苯基丙烷-1-酮、1-苯基-1,2-丙二酮-2-(氧代乙酰基)肟、1-(4-苯硫基苯基)-2-(2-甲基苯基)-乙烷-1,2-二酮-2-乙酸肟酯、1-(9,9-二丁基-7-硝基芴-2-基)-3-环己基-丙烷-1-酮-乙酸肟酯、1-{4-[4-(噻吩-2-甲酰基)苯硫基]苯基}-3-环戊基丙烷-1,2-二酮-2-乙酸肟酯、1-[9,9-二丁基-2-基]-3-环己基丙基丙烷-1,2-二酮-2-乙酸肟酯、1-[6-(2-苯甲酰氧基亚氨基)-3-环己基丙基-9-乙基咔唑-3-基]辛烷-1,2-二酮-2-苯甲酸肟酯、1-(7-硝基-9,9-二烯丙基芴-2-基)-1-(2-甲基苯基)甲酮-乙酸肟酯、1-[6-(2-甲基苯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3-环戊基-丙烷-1-酮-苯甲酸肟酯、1-[7-(2-甲基苯甲酰基)-9,9-二丁基芴-2-基]-3-环己基丙烷-1,2-二酮-2-乙酸肟或1-[6-(呋喃-2-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3-环己基丙烷-1,2-二酮-2-乙氧甲酰肟酯。
优选地,双咪唑类光引发剂包括但不限于2,2’-二(邻氯苯基)-4,4’,5,5’-四苯基-二咪唑、2,2’,5-三(邻氯苯基)-4-(3,4-二甲氧基苯基)-4’,5’-二苯基-1,1’-二咪唑、2,2’,5-三(2-氟苯基)-4-(3,4-二甲氧基苯基)-4’,5’-二苯基-二咪唑、2,2’-二(2,4-二氯苯基)-4,4’,5,5’-四苯基-二咪唑、2,2’-二(2-氟苯基)-4-(邻氯苯基)-5-(3,4-二甲氧基苯基)-4’,5’-二苯基-二咪唑、2,2’-二(2-氟苯基)-4,4’,5,5’-四苯基-二咪唑、2,2’-二(2-甲氧基苯基)-4,4’,5,5’-四苯基-二咪唑、2,2’-二(2-氯-5-硝基苯基)-4,4’-二(3,4-二甲氧基苯基)-5,5’-二(邻氯苯基)-二咪唑、2,2’-二(2-氯-5-硝基苯基)-4-(3,4-二甲氧基苯基)-5-(邻氯苯基)-4’,5’-二苯基-二咪唑、2,2’-二(2,4-二氯苯基)-4,4’-二(3,4-二甲氧基苯基)-5,5’-二(邻氯苯基)-二咪唑、2-(2,4-二氯苯基)-4-(3,4-二甲氧基苯基)-2’,5-二(邻氯苯基)-4’,5’-二苯基-二咪唑、2-(2,4-二氯苯基)-2’-(邻氯苯基)-4,4’,5,5’-四苯基-二咪唑或2,2’-二(2,4-二氯苯基)-4,4’,5,5’-四苯基-二咪唑。
优选地,吡唑啉类光引发剂为1-苯基-3-(4-叔丁基苯乙烯基)-5-(4-叔丁基苯基)吡唑啉、1-苯基-3-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吡唑啉、乙氧基化(9)三羟甲基吡唑啉酯、乙氧基化(10)双酚A吡唑啉酯及其相似物。
优选地,三嗪类光引发剂包括但不限于2-(4-乙基联苯)-4,6-双(三氯甲基)-1,3,5-三嗪、2-(3,4-亚甲氧基苯基)-4,6-双(三氯甲基)-1,3,5-三嗪、3-{4-[2,4-双(三氯甲基)-s-三嗪-6-基]苯硫基}丙酸、1,1,1,3,3,3-六氟异丙基-3-{4-[2,4-双(三氯甲基)-s-三嗪-6-基]苯硫基}丙酸酯、乙基-2-{4-[2,4-双(三氯甲基)-s-三嗪-6-基]苯硫基}乙酸酯、2-乙氧基乙基-2-{4-[2,4-双(三氯甲基)-s-三嗪-6-基]苯硫基}乙酸酯、环己基-2-{4-[2,4-双(三氯甲基)-s-三嗪-6-基]苯硫基}乙酸酯、芐基-2-{4-[2,4-双(三氯甲基)-s-三嗪-6-基]苯硫基}乙酸酯、3-{氯-4-[2,4-双(三氯甲基)-s-三嗪-6-基]苯硫基}丙酸、3-{4-[2,4-双(三氯甲基)-s-三嗪-6-基]苯硫基}丙醯胺、2,4-双(三氯甲基)-6-p-甲氧基苯乙烯基-s-三嗪、2,4-双(三氯甲基)-6-(1-p-二甲基胺基苯基)-1,3-丁二烯基-s-三嗪或2-三氯甲基-4-胺基-6-p-甲氧基苯乙烯基-s-三嗪。
优选地,三苯胺类光引发剂为N,N-双-[4-(2-苯乙烯基-1-基)-苯基]-N,N-双(2-乙基-6甲基苯基)-1,1-双苯基-4,4-二胺、N,N-双-[4-(2-苯乙烯基-1-基)-4′-甲基苯基]-N,N-双(2-乙基-6甲基苯基)-1,1-双苯基-4,4-二胺及其相似物。
优选地,香豆素类光引发剂包括但不限3,3’-羰基双(7-二乙胺香豆素)、3-苯甲酰基-7-二乙胺香豆素、3,3’-羰基双(7-甲氧基香豆素)、7-二乙氨基-4-甲基香豆素、3-(2-苯并噻唑)-7-(二乙基胺基)香豆素、7-(二乙氨基)-4-甲基-2H-1-苯并吡喃-2-酮[7-(二乙氨基)-4-甲基香豆素]或3-苯甲酰基-7-甲氧基香豆素。
优选地,噻吨酮类光引发剂包括但不限于噻吨酮、2,4-二甲基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2,4-二异丙基噻吨酮、2-氯噻吨酮、1-氯-4-丙氧基噻吨酮、异丙基噻吨酮或二异丙基噻吨酮。
优选地,吖啶类光引发剂包括但不限于9-苯基吖啶、9-对甲基苯基吖啶、9-间甲基苯基吖啶、9-邻氯苯基吖啶、9-邻氟苯基吖啶、1,7-二(9-吖啶基)庚烷、9-乙基吖啶、9-(4-溴苯基)吖啶、9-(3-氯苯基)吖啶、1,7-双(9-吖啶)庚烷、1,5-双(9-吖啶戊烷)或1,3-双(9-吖啶)丙烷。
作为自由基光引发剂(B1)的选择,从达到更好的深层固化效果角度看,优选长波长的肟脂类光引发剂、酰基膦氧化物,或者芳基酮类、氨基苯甲酸类和脂肪族胺类与其它自由基引发剂配合使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阳离子引发剂(B2)为芳基重氮盐、碘鎓盐、硫鎓盐和芳基茂铁盐类光引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阳离子引发剂为具有萘二甲酰亚胺骨架、硝基苯骨架、重氮甲烷骨架、苯基苯乙酮骨架、9-噻吨酮骨架或三嗪骨架的磺酰基衍生物。基于成本、配合使用的效果如光引发效率、固化速度等综合因素的考量,优选地,阳离子引发剂(B2)为碘鎓盐和/或硫鎓盐类光引发剂。
为了进一步提高组合物的固化性能、光引发效率及其他综合性能,特别优选地,阳离子引发剂包括如下式(I)和/或(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2012613990000072
其中,
R1和R2各自独立地代表氢、C1-C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4-C20的环烷基烷基或烷基环烷基,且这些基团中的非环-CH2-可任选地被-O-、-S-或1,4-亚苯基所取代;
R3和R4各自独立地代表氢、C1-C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4-C20的环烷基烷基或烷基环烷基、C6-C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且这些基团中的非环-CH2-可任选地被-O-、-S-或1,4-亚苯基所取代;
R5代表C6-C20的取代或未取代芳基、C6-C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芳基、C1-C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4-C20的环烷基烷基或烷基环烷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苯硫基苯基,且这些基团中的非环-CH2-可任选地被羰基、-O-、-S-或1,4-亚苯基所取代;
R6和R7各自独立地代表烷基、羟基、烷氧基、烷基羰基、芳基羰基、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芳硫基羰基、酰氧基、芳硫基、芳基、杂环烃基、芳氧基、烷基亚磺酰基、芳基亚磺酰基、烷基磺酰基、芳基磺酰基、羟基(聚)亚烷基氧基、可取代的氨基、氰基、硝基或卤原子,m1、m2各自独立地代表0-4的整数;
X-各自独立地代表M-、ClO4 -、CN-、HSO4 -、NO3 -、CF3COO-、(BM4)-、(SbM6)-、(AsM6)-、(PM6)-、Al[OC(CF3)3]4 -、磺酸根离子、B(C6M5)4 -或[(Rf)bPF6-b]-,其中,M为卤素,Rf表示≥80%的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的烷基,b表示1~5的整数,且b个Rf基团相同或互不相同。
更优选地,R1和R2各自独立地代表氢、C1-C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4-C10的环烷基烷基或烷基环烷基,且这些基团中的非环-CH2-可任选地被-O-所取代;R3和R4各自独立地代表氢、C1-C1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4-C10的环烷基烷基或烷基环烷基、C6-C12的取代或未取代芳基,且这些基团中的非环-CH2-可任选地被-O-、-S-或1,4-亚苯基所取代;R5代表C6-C10的取代或未取代芳基、C6-C1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芳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苯硫基苯基,且这些基团中的非环-CH2-可任选地被羰基、-O-、-S-或1,4-亚苯基所取代;R6和R7各自独立地代表C1-C1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1-C10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C1-C10的烷基羰基或卤素。
进一步优选地,阳离子引发剂中的阳离子部分为以下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Figure BDA0002012613990000081
Figure BDA0002012613990000091
Figure BDA0002012613990000101
且阳离子引发剂中的阴离子部分为以下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Cl-、Br-、PF6 -、SbF6 -、AsF6 -、BF4 -、C4F9SO3 -、B(C6H5)4 -、C8F17SO3 -、CF3SO3 -、Al[OC(CF3)3]4 -、(CF3CF2)2PF4 -、(CF3CF2)3PF3 -、[(CF3)2CF2]2PF4 -、[(CF3)2CF2]3PF3 -、[(CF3)2CFCF2]2PF4 -、(CF3)2CFCF2]3PF3 -
此外,同类结构的市售阳离子型光引发剂也可用于本发明的组分(B2),可列举出(但不限于此):商品名为PAG20001、PAG20002、PAG30201、PAG30101的产品(由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由德国BASF公司生产的Irgacure250等。
应予以说明的是,通过与下述敏化剂配合使用,可以提高灵敏度。相对于阳离子光引发剂的敏化剂可以是蒽类化合物,例如可列举:9,10-二乙氧基蒽、9,10-二丙氧基蒽、9,10-二丁氧基蒽、9,10-双(2-乙基己氧基)蒽、9,10-双(辛酰氧基)蒽等。
在100质量份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光引发剂(B)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用量为1-20质量份,优选1-10质量份。基于固化速度和配合使用的协同效果考虑,优选自由基引发剂(B1)与阳离子引发剂(B2)的质量比为0.2-5:1,优选0.5-3:1。
<光聚合性化合物(C)>
本发明上述自发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光聚合性化合物(C)只要基于光引发剂(B)受光照产生的活性自由基或产生酸可以引发聚合的化合物,就没有特别的限制。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光聚合性化合物为具有聚合性乙烯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C1)和/或环氧化合物(C2)。光聚合性化合物(C)的重均分子量优选在3000以下。选用上述光聚合性化合物有利于提高自发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粘结性、稳定性等。
优选地,具有聚合性乙烯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C1)为具有至少3个乙烯性不饱和键的光聚合性化合物,优选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四醇八(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四醇七(甲基)丙烯酸酯、四季戊四醇十(甲基)丙烯酸酯、四季戊四醇九(甲基)丙烯酸酯、三(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乙二醇改性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改性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改性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改性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环氧化合物(C2)为C3-C20的环氧化合物和/或C4-C20的氧杂环丁烷化合物。
上述C3-C20的环氧化合物可以是单官能或多官能环氧化合物。
作为单官能环氧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苯基缩水甘油基醚、对叔丁基苯基缩水甘油基醚、丁基缩水甘油基醚、2-乙基己基缩水甘油基醚、烯丙基缩水甘油基醚、1,2-环氧丁烷、环氧丁烯、1,2-环氧十二烷、环氧氯丙烷、1,2-环氧癸烷、氧化苯乙烯、环氧环己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环氧环己烷、3-丙烯酰氧基甲基环氧环己烷和3-乙烯基环氧环己烷。
作为多官能环氧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双酚A二缩水甘油基醚、双酚F二缩水甘油基醚、双酚S二缩水甘油基醚、溴化双酚A二缩水甘油基醚、溴化双酚F二缩水甘油基醚、溴化双酚S二缩水甘油基醚、环氧酚醛清漆树脂、氢化双酚A二缩水甘油基醚、氢化双酚F二缩水甘油基醚、氢化双酚S二缩水甘油基醚、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烷甲酸酯、2-(3,4-环氧环己基-5,5-螺环-3,4-环氧)环己烷-1,3-二噁烷、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乙烯基环氧环己烷、4-乙烯基环氧环己烷、双(3,4-环氧-6-甲基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3,4-环氧-6-甲基环己基-3',4'-环氧-6'-甲基环己烷甲酸酯、亚甲基双(3,4-环氧环己烷)、二氧化双环戊二烯、乙二醇二(3,4-环氧环己基甲基)醚、环氧六氢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六氢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甘油三缩水甘油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基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类、1,1,3-四癸二烯二氧化物、柠檬烯二氧化物、1,2,7,8-二环氧辛烷和1,2,5,6-二环氧环辛烷。
这些环氧类化合物(C2)中,从固化速度的方面出发,优选芳香族环氧化物和脂环式环氧化物,特别优选脂环式环氧化物。
C4-C20的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可以举出具有1~6个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等。
作为具有1个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3-乙基-3-羟甲基氧杂环丁烷、3-(甲基)烯丙基氧基甲基-3-乙基氧杂环丁烷、(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苯、4-氟-[1-(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苯、4-甲氧基-[1-(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苯、[1-(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乙基]苯基醚、异丁氧基甲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异冰片基氧基乙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异冰片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2-乙基己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乙基二乙二醇(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双环戊二烯(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二环戊烯基氧基乙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二环戊烯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四氢糠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四溴苯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2-四溴苯氧基乙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三溴苯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2-三溴苯氧基乙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2-羟乙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2-羟丙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丁氧基乙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五氯苯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五溴苯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和冰片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
作为具有2~6个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3,7-双(3-氧杂环丁烷基)-5-氧杂-壬烷、3,3'-(1,3-(2-甲烯基)丙烷二基双(氧化亚甲基))双(3-乙基氧杂环丁烷)、1,4-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苯、1,2-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乙烷、1,3-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丙烷、乙二醇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二环戊烯基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三乙二醇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四乙二醇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三环癸烷二基二亚甲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三(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1,4-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丁烷、1,6-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己烷、季戊四醇三(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季戊四醇四(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聚乙二醇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二季戊四醇六(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二季戊四醇五(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二季戊四醇四(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六(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五(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双三羟甲基丙烷四(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EO改性双酚A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PO改性双酚A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EO改性氢化双酚A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PO改性氢化双酚A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和EO改性双酚F(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
其中,从固化速度的方面出发,优选具有1~2个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
在100质量份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组分(C)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用量为5-70质量份,优选10-60质量份。在该范围内,像素图案容易形成,还可以防止图案的剥离。
<碱溶性树脂(D)>
本发明的碱溶性树脂(D)无特别限定,可以从耐热性、显影性及获取性等观点出发来选择更佳的类型。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本发明的碱溶性树脂(D)为具有羧基、酚羟基等酸性基团的碱可溶性树脂。进一步优选含羧基共聚物的碱可溶性树脂,特别优选具有1个以上羧基的烯属不饱和单体[以下简称“含羧基不饱和单体”(P)]和其他可共聚的烯属不饱和单体[以下简称“共聚性不饱和单体”(Q)]的共聚物[以下简称“含羧基共聚物”(R)]。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含羧基不饱和单体(P)可列举如下化合物: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α-氯丙烯酸、桂皮酸等不饱和单羧酸类;马来酸、马来酸酐、富马酸、衣康酸、衣康酸酐、柠康酸、柠康酸酐、中康酸等不饱和二羧酸或其酸酐类;三元以上的不饱和多元羧酸或其酸酐类;琥珀酸单(2-丙烯酰氧基乙基)、琥珀酸单(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邻苯二甲酸单(2-丙烯酰氧基乙基)、邻苯二甲酸单(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等二元以上的多元羧酸的单[(甲基)丙烯酰氧基烷基]酯类;ω-羧基聚己内酯单丙烯酸酯、ω-羧基聚己内酯单甲基丙烯酸酯等在两末端具有羧基和羟基的聚合物的单(甲基)丙烯酸酯类等。这些含羧基不饱和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共聚性不饱和单体(Q)可举出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邻乙烯基甲苯、间乙烯基甲苯、对乙烯基甲苯、对氯苯乙烯、邻甲氧基苯乙烯、间甲氧基苯乙烯、对甲氧基苯乙烯、邻乙烯基苄基甲醚、间乙烯基苄基甲醚、对乙烯基苄基甲醚、邻乙烯基苄基缩水甘油醚、间乙烯基苄基缩水甘油醚、对乙烯基苄基缩水甘油醚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茚、1-甲基茚等茚类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不饱和羧酸缩水甘油酯类;醋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等羧酸乙烯酯类;乙烯基甲醚、乙烯基乙醚、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等不饱和醚类;丙烯腈、甲基丙烯腈、α-氯丙烯腈、氰化乙烯叉等氰化乙烯基化合物;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α-氯丙烯酰胺、N-2-羟乙基丙烯酰胺、N-2-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不饱和酰胺类;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等不饱和酰亚胺类;1,3-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等脂肪族共轭二烯类;聚苯乙烯、聚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正丁酯、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聚硅氧烷等聚合物分子链的末端具有单丙烯酰基或单甲基丙烯酰基的大分子单体类等。这些共聚性不饱和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本发明中优选的含羧基共聚物[以下称为“含羧基共聚物”(R)]是将(P)和(Q)聚合而得。其中(P)是以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作为必要成分,根据情况进一步含有选自琥珀酸单(2-丙烯酰氧基乙基)、琥珀酸单(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ω-羧基聚己内酯单丙烯酸酯和ω-羧基聚己内酯单甲基丙烯酸酯等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的含羧基不饱和单体成分;其中(Q)是选自苯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甘油单丙烯酸酯、甘油单甲基丙烯酸酯、N-苯基马来酰亚胺、聚苯乙烯大分子单体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大分子等单体中的至少1种。
进一步优选地,作为含羧基共聚物(R)的具体例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苄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苄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大分子单体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大分子单体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苄酯/聚苯乙烯大分子单体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苄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大分子单体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苄酯/聚苯乙烯大分子单体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苄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大分子单体共聚物、甲基丙烯酸/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苄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琥珀酸单[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苄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琥珀酸单[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甲基)丙烯酸/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苄酯/甘油单(甲基)丙烯酸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甲基)丙烯酸/ω-羧基聚己内酯单(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苄酯/甘油单(甲基)丙烯酸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等含羧基共聚物,且分子中存在的取代基还可以由其他材料进行修饰。
本发明中,碱可溶性树脂(D)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就显影性以及液黏度等观点而言,碱可溶性树脂优选为重量平均分子量(以GPC法测定而得的聚苯乙烯换算值)为1000-200000的聚合物,进一步优选为2000-100000的聚合物,最优选为5000-50000的聚合物。
特别的,优选专利公开号为CN106554459A、CN106397660A中公开的碱溶性树脂。
在100质量份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组分(D)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用量为5-80质量份,优选10-70质量份。在该范围内,在显影液中溶解性充分,易形成图案,而且可以防止曝光区域像素部分的膜减少,非像素部分的脱落性变得良好。
<其它任选地添加剂>
在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还可选择性地加入本领域中常用的其它助剂,包含有机溶剂、有机羧酸、颜料分散剂、粘附增强剂、均化剂、显影改进剂、抗氧化剂、热聚合抑制剂等。另外,根据用途还可以加入表面活性剂、荧光增白剂、增塑剂、阻燃剂、紫外线吸收剂、发泡剂、杀菌剂、抗静电剂、磁性物质、导电材料、抗真菌或抗细菌材料、多孔吸附剂、芳香材料等。
示例性地,有机溶剂只要可溶解前述组分,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包括例如:二醇醚系溶剂、醇系溶剂、酯系溶剂、酮系溶剂、酰胺系溶剂及含氯溶剂等。优选特别考虑着色剂、碱溶性树脂的溶解性、涂布性、安全性等来进行选择。优选乙基溶纤剂(乙二醇单乙基醚)、甲基溶纤剂(乙二醇单甲基醚)、丁基溶纤剂(乙二醇单丁基醚)、甲基甲氧基丁醇(3-甲基-3-甲氧基丁醇)、丁基卡必醇(二甘醇单丁基醚)、乙二醇单乙基醚乙酸酯、乙二醇单叔丁基醚、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丙二醇单甲基醚(1-甲氧基-2-丙醇)、丙二醇单乙基醚(1-乙氧基-2-丙醇)、丙二醇单乙基醚乙酸酯、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异丁酯、乙酸溶纤剂(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乙酸甲氧基丁酯(乙酸3-甲氧基丁酯)、乙酸3-甲基-3-甲氧基丁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EEP)、乳酸甲酯、乳酸乙酯、乳酸丙酯、乳酸丁酯、2-丁酮(MEK)、甲基异丁基酮(MIBK)、环己酮、环戊酮、二丙酮醇(4-羟基-4-甲基-2-戊酮)、异佛尔酮(3,5,5-三甲基-2-环己烯-1-酮)、二异丁基酮(2,6-二甲基-4-庚酮)、N-甲基吡咯烷酮(4-甲基氨基内酰胺或NMP)、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丙醇、异丁醇、正丁醇等。这些溶剂单独使用,或以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
示例性地,有机羧酸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包括例如: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特戊酸、己酸、二乙基乙酸、庚酸、辛酸等脂肪族单羧酸;乙二酸、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三烷二酸、甲基丙二酸、乙基丙二酸、二甲基丙二酸、甲基丁二酸、四甲基丁二酸、柠康酸等脂肪族二羧酸;1,2,3-丙三甲酸、乌头酸、降莰三酸等脂肪族三羧酸;苯甲酸、甲苯甲酸、异丙苯甲酸、2,3-二甲基苯甲酸、3,5-二甲基苯甲酸等芳香族单羧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偏苯三甲酸、均苯三甲酸、1,2,3,5-苯四甲酸、1,2,4,5-苯四甲酸等芳香族聚羧酸;以及苯基乙酸、氢化阿托酸、氢化桂皮酸、苦杏仁酸、苯基丁二酸、阿托酸、桂皮酸、桂皮酸甲酯、桂皮酸苄酯、亚桂皮基乙酸、香豆酸、伞形酸等其他的羧酸。这些有机羧酸单独使用,或以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
示例性地,分散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包括例如:高分子分散剂[聚酰胺型胺及其盐、聚羧酸及其盐、高分子量不饱和酸酯、改性聚氨酯、改性聚酯、改性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萘磺酸甲醛缩合物]、以及聚氧乙烯烷基磷酸酯、聚氧乙烯烷基胺、烷醇胺、颜料衍生物等。这些分散剂单独使用,或以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
示例性地,粘附增强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包括例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N-(2-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二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异氰酸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异氰酸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这些粘附增强剂单独使用,或以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
示例性地,热聚合抑制剂,可以包括例如:对甲氧基苯酚、氢醌、邻苯二酚、叔丁基邻苯二酚、酚噻嗪和对甲氧基苯酚等。这些热聚合抑制剂单独使用,或以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
示例性地,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包括例如:氟表面活性剂、硅表面活性剂或它们的混合物。这些表面活性剂单独使用,或以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
示例性地,增塑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包括例如:酞酸二辛酯、酞酸二(十二烷基)酯、三乙二醇二辛酸酯、酞酸二甲基乙二醇酯、磷酸三甲苯酯、己二酸二辛酯、癸二酸二丁酯、三乙酰基甘油等。这些增塑剂单独使用,或以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彩色滤光片,其是由上述的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制备而成。具体地,在将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应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时,由于是通过显示装置光源的光而进行发光,所以能够实现更优异的光效率。另外,由于发出具有色相的光,因此色彩再现性更优异,由于是通过光致发光而向所有方向发出光,所以视野角也能够得到改善。
彩色滤光片包含:基板以及在所述基板的上部形成的图案层。
基板可以是彩色滤光片本身、或者是显示器装置等中的彩色滤光片所处的部位,对其没有特别限定。上述基板可以是玻璃、硅(Si)、硅氧化物(SiOx)或高分子基板,上述高分子基板可以是聚酶砜(polyether sulfoone、PES)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等。
图案层是包含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层,其可以是涂布上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后按照规定的图案进行曝光、显影以及热固化而形成的层。
由上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图案层具备:含有红量子点颗粒的红色图案层;含有绿量子点颗粒的绿色图案层;以及含有蓝量子点颗粒的蓝色图案层。在光照射时,红色图案层发出红色光,绿色图案层发出绿色光,蓝色图案层发出蓝色光。
在这种情况下,对应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时的光源的发出光没有特别限定,但从更优异的亮度以及色彩再现性的方面考虑,可以优选使用发出蓝色光的光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上述图案层具备红色图案层、绿色图案层以及不含量子点颗粒的透明图案层。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包含该图案层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光源,可以使用发出蓝色光的光源。此时,红色图案层发出红色光,绿色图案层发出绿色光,而透明图案层是蓝色光直接透过而呈现出蓝色。
包含如上所述的基板以及图案层的彩色滤光片可以进一步包含:在各图案之间形成的肋壁,还可以进一步包含黑色矩阵。另外,还可以进一步包含在彩色滤光片的图案层的上部形成的保护膜。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彩色滤光片的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彩色滤光片不仅能够应用于通常的液晶显示装置,还能够应用于场致发光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场致发射显示装置等各种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可以具备彩色滤光片,所述彩色滤光片包含:含有红量子点颗粒的红色图案层;含有绿量子点颗粒的绿色图案层;以及含有蓝量子点颗粒的蓝色图案层。在这种情况下,对应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时的光源的发出光没有特别限定,但从更优异的色彩再现性的方面考虑,可以优选使用发出蓝色光的光源。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可以具备彩色滤光片,所述彩色滤光片包含红色图案层、绿色图案层以及不含量子点颗粒的透明图案层。
此时,作为光源,可以使用发出蓝色光的光源。在这种情况下,红量子点颗粒发出红色光,绿量子点颗粒发出绿色光,透明图案层是蓝色光直接透过而呈现出蓝色。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光效率优异并表现出高亮度,色彩再现性优异,具有广阔的视野角。
以下,为了帮助理解本发明而提出优选的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示本发明,并不对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范畴以及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对实施例进行各种变更以及修正,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变形以及修正也属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实施例
(1)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按下述表1所记载的组成(重量份),用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醋进行稀释以使固体成分达到25%重量之后进行搅拌,制备了自发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表1
Figure BDA0002012613990000171
Figure BDA0002012613990000181
Figure BDA0002012613990000191
Figure BDA0002012613990000201
(2)彩色滤光片的制造
利用旋涂法在玻璃基板上涂布了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之后,放置在加热板上,在100℃的温度下保持3分钟从而形成了薄膜。在上述薄膜上放置具有20mm×20mm正方形的透过图案和1~100μm的线/空间图案的试验光掩膜,使薄膜与试验光掩膜的间隔为100μm,并照射了紫外线。
此时,紫外线的光源为高压汞灯IPCS光源,通过掩膜板的缝隙在365nm波长的紫外线对涂膜进行充分曝光(曝光量200mJ/cm2),随后于25℃下在2.5%的碳酸钠溶液中浸渍30s显影,再用超纯水洗,吹氮气进行干燥,用150℃烘箱加热10分钟,使图形定影,从而制造彩色滤光片。通过上述而制得的自发光彩色图案的膜厚度为15μm。
性能评价
(1)评价能否形成微细图案
在由上述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组合物制造的彩色滤光片中,使用OM装备(ECLIPSELV100POL,NIKON公司)对通过开口部宽度为100μm的线/空间图案掩膜得到的图案的宽度进行测定,求出图案掩膜的开口部宽度与图案宽度之差,如下述表2所示。图案掩膜的开口部宽度与图案宽度之差越小,则表示越能够形成更微细的图案。
若该差的绝对值是20μm以上,则难以表现出微细像素,在该差表示为负值时,可能会引起工序不良。
(2)发光强度的测定
在由上述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组合物制造的彩色滤光片中,使用365nm管型4WUV照射器(VL-4LC、VILBERLOURMAT)对20mm×20mm的图案部照射光,使用光谱仪(OceanOptics公司)测定了通过光致发光发出的波长(红色量子点是640nm)和(绿色量子点是545nm)区域的光的强度,如下述表2所示。
测得的光强度越强,则能够判断出发挥了更优异的光致发光特性。
表2
Figure BDA0002012613990000211
(3)感度(灵敏度)
按照以下步骤分别选取上述实施例1(a)、3(a)、5(a)、7(b)和对比例1(a)、2(a)、3(b)、4(b)的树脂组合物进行灵敏度评价,首先,分别使用5#、10#、20#线棒将树脂组合物涂布在玻璃基板上,将基板置于100℃加热板上加热3min形成薄膜,涂层厚度约为5μm、10μm和20μm。将形成有涂膜的基板冷却至室温,附上掩膜板,用高压汞灯IPCS光源,通过掩膜板的缝隙在365nm波长的紫外线对涂膜进行曝光,随后于25℃下在2.5%的碳酸钠溶液中浸渍30s显影,再用超纯水洗,吹氮气干燥,在150℃下烘箱中加热10分钟使图形定影,对得到的图形进行评价。
曝光时,将在曝光步骤中光辐照区域显影后残膜率在90%或以上的最小曝光量评价为曝光需求量。曝光需求量越小表示灵敏度越高,具体评价结果见表3。
(4)密着性
将上述评价灵敏度的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接受200mJ/cm2的辐射能量,根据JIS.K5400(1900)8.5密着性试验法中的8.5.2的网状格测定方法来进行评价,将上述固化涂层以百格划割成100个网状格,再以胶带沾粘后撕下,观察网状格残留的情形,脱落的网状格数量越少,表示与基板的密着性越好。根据下示评估准则,并且使用四个等级来评价密着性:
◎:无任何网状格脱落;
Ο:0%<脱落的网状格数量≦5%;
△:5%<脱落的网状格数量≦35%;
×:35%<脱落的网状格数量≦100%。
表3
Figure BDA0002012613990000221
Figure BDA0002012613990000231
从以上表2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图案掩膜的开口部宽度与图案宽度之差较小,能够形成细微的图案,而且光致发光强度非常优异,亮度较高。
从表3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固化所需要的能量增加不大,并且与基材的密着性非常优异,而对比例的组合物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固化所需能量大大提高,当深层固化不完全时,底层固化不充分,与基材的密着性能也大大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包括下列组分:光致发光量子点颗粒、光引发剂、光聚合性化合物及碱溶性树脂,其中,所述光引发剂包括至少一种自由基引发剂和至少一种阳离子引发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基引发剂为芳香族酮类、苯偶姻和苯偶姻烷基醚类、蒽醌类、肟酯类、双咪唑类、吡唑啉类、三嗪类、三苯胺类、香豆素类、噻吨酮类和吖啶类光引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芳香族酮类光引发剂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2-二乙氧基-2-苯基苯乙酮、1,1-二氯苯乙酮、二苯甲酮、4-苯甲酰基二苯硫醚、4-苯甲酰基-4’-甲基二苯硫醚、4-苯甲酰基-4’-乙基二苯硫醚、4-苯甲酰基-4’-丙基二苯硫醚、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4-对甲苯巯基二苯甲酮、2,4,6-三甲基二苯甲酮、4-甲基二苯甲酮、4,4’-双(二甲氨基)二苯甲酮、4,4’-双(甲基、乙基氨基)二苯甲酮、苯乙酮二甲基缩酮、苯偶酰二甲基缩酮、α,α’-二甲基苯偶酰缩酮、α,α’-二乙氧基苯乙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2-羟基-2-甲基-1-对羟乙基醚基苯基丙酮、2-甲基1-(4-甲巯基苯基)-2-吗啉1-丙酮、2-苄基-2-二甲氨基-1-(4-吗啉苯基)1-丁酮、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羟基-1-{3-[4-(2-羟基-2-甲基-丙酰基)-苯基]-1,1,3-三甲基-茚-5-基}-2-甲基丙酮、2-羟基-1-{1-[4-(2-羟基-2-甲基-丙酰基)-苯基]-1,3,3-三甲基-茚-5-基}-2-甲基丙酮、1-(4-异丙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1-酮、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丙基)酮或4-对甲苯巯基二苯甲酮;
优选地,所述苯偶姻和苯偶姻烷基醚类光引发剂为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乙基醚、苯偶姻苯基醚或α,α’-二甲基苯偶酰缩酮;
优选地,所述蒽醌类光引发剂为2-苯基蒽醌、2,3-二苯基蒽醌、1-氯蒽醌、2-甲基蒽醌、2,3-二甲基蒽醌、2-乙基蒽-9,10-二乙酯、1,2,3-三甲基蒽-9,10-二辛脂、2-乙基蒽-9,10-二(4-氯丁酸甲酯)、2-{3-[(3-乙基氧杂环丁烷-3-基)甲氧基]-3-氧代丙基}蒽-9,10-二乙酯、9,10-二丁氧基蒽、9,10-二乙氧基-2-乙基蒽、9,10-二(3-氯丙氧基)蒽、9,10-二(2-羟基乙巯基)蒽或9,10-二(3-羟基-1-丙巯基)蒽;
优选地,所述肟酯类光引发剂为1-(4-苯硫基苯基)-正辛烷-1,2-二酮-2-苯甲酸肟酯、1-[6-(2-甲基苯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乙烷-1-酮-乙酸肟酯、1-[6-(2-甲基苯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丁烷-1-酮-乙酸肟酯、1-[6-(2-甲基苯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丙烷-1-酮-乙酸肟酯、1-[6-(2-甲基苯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1-环己基-甲烷-1-酮-乙酸肟酯、1-[6-(2-甲基苯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3-环戊基)-丙烷-1-酮-乙酸肟酯、1-(4-苯硫基苯基)-(3-环戊基)-丙烷-1,2-二酮-2-苯甲酸肟酯、1-(4-苯硫基苯基)-(3-环己基)-丙烷-1,2-二酮-2-环己基甲酸肟酯、1-[6-(2-甲基苯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3-环戊基)-丙烷-1,2-二酮-2-乙酸肟酯、1-(6-邻甲基苯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3-环戊基)-丙烷-1,2-二酮-2-苯甲酸肟酯、1-(4-苯甲酰基二苯硫醚)-(3-环戊基丙酮)-1-肟乙酸酯、1-(6-邻甲基苯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3-环戊基丙酮)-1-肟环己基甲酸酯、1-(4-苯甲酰基二苯硫醚)-3-(环戊基丙酮)-1-肟环己基甲酸酯、1-(6-邻甲基苯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3-环戊基)-丙烷-1,2-二酮-2-邻甲基苯甲酸肟酯、1-(4-苯硫基苯基)-(3-环戊基)-丙烷-1,2-二酮-2-环己基甲酸肟酯、1-(4-噻吩甲酰基-二苯硫醚-4’-基)-3-环戊基-丙烷-1-酮-乙酸肟酯、1-(4-苯甲酰基二苯硫醚)-(3-环戊基)-丙烷-1,2-二酮-2-肟乙酸酯、1-(6-硝基-9-乙基咔唑-3-基)-3-环己基-丙烷-1-酮-乙酸肟酯、1-(6-邻甲基苯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3-环己基-丙烷-1-酮-乙酸肟酯、1-(6-噻吩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3-环己基丙酮)-1-肟乙酸酯、1-(6-呋喃糠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3-环戊基丙酮)-1-肟乙酸酯、1,4-二苯基丙烷-1,3-二酮-2-乙酸肟酯、1-(6-糠酰基-9-乙基咔唑-3-基)-(3-环己基)-丙烷-1,2-二酮-2-乙酸肟酯、1-(4-苯硫基苯基)-(3-环已基)-丙烷-1,2-二酮-2-乙酸肟酯、1-(6-呋喃糠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3-环己基丙酮)-1-肟乙酸酯、1-(4-苯硫基苯基)-(3-环已基)-丙烷-1,2-二酮-3-苯甲酸肟酯、1-(6-噻吩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3-环己基)-丙烷-1,2-二酮-2-乙酸肟酯、2-[(苯甲酰氧基)亚氨基]-1-苯基丙烷-1-酮、1-苯基-1,2-丙二酮-2-(氧代乙酰基)肟、1-(4-苯硫基苯基)-2-(2-甲基苯基)-乙烷-1,2-二酮-2-乙酸肟酯、1-(9,9-二丁基-7-硝基芴-2-基)-3-环己基-丙烷-1-酮-乙酸肟酯、1-{4-[4-(噻吩-2-甲酰基)苯硫基]苯基}-3-环戊基丙烷-1,2-二酮-2-乙酸肟酯、1-[9,9-二丁基-2-基]-3-环己基丙基丙烷-1,2-二酮-2-乙酸肟酯、1-[6-(2-苯甲酰氧基亚氨基)-3-环己基丙基-9-乙基咔唑-3-基]辛烷-1,2-二酮-2-苯甲酸肟酯、1-(7-硝基-9,9-二烯丙基芴-2-基)-1-(2-甲基苯基)甲酮-乙酸肟酯、1-[6-(2-甲基苯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3-环戊基-丙烷-1-酮-苯甲酸肟酯、1-[7-(2-甲基苯甲酰基)-9,9-二丁基芴-2-基]-3-环己基丙烷-1,2-二酮-2-乙酸肟或1-[6-(呋喃-2-甲酰基)-9-乙基咔唑-3-基]-3-环己基丙烷-1,2-二酮-2-乙氧甲酰肟酯;
优选地,所述双咪唑类光引发剂为2,2’-二(邻氯苯基)-4,4’,5,5’-四苯基-二咪唑、2,2’,5-三(邻氯苯基)-4-(3,4-二甲氧基苯基)-4’,5’-二苯基-1,1’-二咪唑、2,2’,5-三(2-氟苯基)-4-(3,4-二甲氧基苯基)-4’,5’-二苯基-二咪唑、2,2’-二(2,4-二氯苯基)-4,4’,5,5’-四苯基-二咪唑、2,2’-二(2-氟苯基)-4-(邻氯苯基)-5-(3,4-二甲氧基苯基)-4’,5’-二苯基-二咪唑、2,2’-二(2-氟苯基)-4,4’,5,5’-四苯基-二咪唑、2,2’-二(2-甲氧基苯基)-4,4’,5,5’-四苯基-二咪唑、2,2’-二(2-氯-5-硝基苯基)-4,4’-二(3,4-二甲氧基苯基)-5,5’-二(邻氯苯基)-二咪唑、2,2’-二(2-氯-5-硝基苯基)-4-(3,4-二甲氧基苯基)-5-(邻氯苯基)-4’,5’-二苯基-二咪唑、2,2’-二(2,4-二氯苯基)-4,4’-二(3,4-二甲氧基苯基)-5,5’-二(邻氯苯基)-二咪唑、2-(2,4-二氯苯基)-4-(3,4-二甲氧基苯基)-2’,5-二(邻氯苯基)-4’,5’-二苯基-二咪唑、2-(2,4-二氯苯基)-2’-(邻氯苯基)-4,4’,5,5’-四苯基-二咪唑或2,2’-二(2,4-二氯苯基)-4,4’,5,5’-四苯基-二咪唑;
优选地,所述吡唑啉类光引发剂为1-苯基-3-(4-叔丁基苯乙烯基)-5-(4-叔丁基苯基)吡唑啉、1-苯基-3-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吡唑啉、乙氧基化(9)三羟甲基吡唑啉酯、乙氧基化(10)双酚A吡唑啉酯及其相似物;
优选地,所述三嗪类光引发剂为2-(4-乙基联苯)-4,6-双(三氯甲基)-1,3,5-三嗪、2-(3,4-亚甲氧基苯基)-4,6-双(三氯甲基)-1,3,5-三嗪、3-{4-[2,4-双(三氯甲基)-s-三嗪-6-基]苯硫基}丙酸、1,1,1,3,3,3-六氟异丙基-3-{4-[2,4-双(三氯甲基)-s-三嗪-6-基]苯硫基}丙酸酯、乙基-2-{4-[2,4-双(三氯甲基)-s-三嗪-6-基]苯硫基}乙酸酯、2-乙氧基乙基-2-{4-[2,4-双(三氯甲基)-s-三嗪-6-基]苯硫基}乙酸酯、环己基-2-{4-[2,4-双(三氯甲基)-s-三嗪-6-基]苯硫基}乙酸酯、芐基-2-{4-[2,4-双(三氯甲基)-s-三嗪-6-基]苯硫基}乙酸酯、3-{氯-4-[2,4-双(三氯甲基)-s-三嗪-6-基]苯硫基}丙酸、3-{4-[2,4-双(三氯甲基)-s-三嗪-6-基]苯硫基}丙醯胺、2,4-双(三氯甲基)-6-p-甲氧基苯乙烯基-s-三嗪、2,4-双(三氯甲基)-6-(1-p-二甲基胺基苯基)-1,3-丁二烯基-s-三嗪或2-三氯甲基-4-胺基-6-p-甲氧基苯乙烯基-s-三嗪;
优选地,所述三苯胺类光引发剂为N,N-双-[4-(2-苯乙烯基-1-基)-苯基]-N,N-双(2-乙基-6甲基苯基)-1,1-双苯基-4,4-二胺、N,N-双-[4-(2-苯乙烯基-1-基)-4′-甲基苯基]-N,N-双(2-乙基-6甲基苯基)-1,1-双苯基-4,4-二胺及其相似物;
优选地,所述香豆素类光引发剂为3,3’-羰基双(7-二乙胺香豆素)、3-苯甲酰基-7-二乙胺香豆素、3,3’-羰基双(7-甲氧基香豆素)、7-二乙氨基-4-甲基香豆素、3-(2-苯并噻唑)-7-(二乙基胺基)香豆素、7-(二乙氨基)-4-甲基-2H-1-苯并吡喃-2-酮[7-(二乙氨基)-4-甲基香豆素]或3-苯甲酰基-7-甲氧基香豆素;
优选地,所述噻吨酮类光引发剂为噻吨酮、2,4-二甲基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2,4-二异丙基噻吨酮、2-氯噻吨酮、1-氯-4-丙氧基噻吨酮、异丙基噻吨酮或二异丙基噻吨酮;
优选地,所述吖啶类光引发剂为9-苯基吖啶、9-对甲基苯基吖啶、9-间甲基苯基吖啶、9-邻氯苯基吖啶、9-邻氟苯基吖啶、1,7-二(9-吖啶基)庚烷、9-乙基吖啶、9-(4-溴苯基)吖啶、9-(3-氯苯基)吖啶、1,7-双(9-吖啶)庚烷、1,5-双(9-吖啶戊烷)或1,3-双(9-吖啶)丙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引发剂为芳基重氮盐、碘鎓盐、硫鎓盐和芳基茂铁盐类光引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所述阳离子引发剂为具有萘二甲酰亚胺骨架、硝基苯骨架、重氮甲烷骨架、苯基苯乙酮骨架、9-噻吨酮骨架或三嗪骨架的磺酰基衍生物;优选地,所述阳离子引发剂为所述碘鎓盐和/或所述硫鎓盐类光引发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引发剂包括如下式(I)和/或(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Figure FDA0002012613980000031
其中,
R1和R2各自独立地代表氢、C1-C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4-C20的环烷基烷基或烷基环烷基,且这些基团中的非环-CH2-可任选地被-O-、-S-或1,4-亚苯基所取代;
R3和R4各自独立地代表氢、C1-C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4-C20的环烷基烷基或烷基环烷基、C6-C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且这些基团中的非环-CH2-可任选地被-O-、-S-或1,4-亚苯基所取代;
R5代表C6-C20的取代或未取代芳基、C6-C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芳基、C1-C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4-C20的环烷基烷基或烷基环烷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苯硫基苯基,且这些基团中的非环-CH2-可任选地被羰基、-O-、-S-或1,4-亚苯基所取代;
R6和R7各自独立地代表烷基、羟基、烷氧基、烷基羰基、芳基羰基、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芳硫基羰基、酰氧基、芳硫基、芳基、杂环烃基、芳氧基、烷基亚磺酰基、芳基亚磺酰基、烷基磺酰基、芳基磺酰基、羟基(聚)亚烷基氧基、可取代的氨基、氰基、硝基或卤原子,m1、m2各自独立地代表0-4的整数;
X-各自独立地代表M-、ClO4 -、CN-、HSO4 -、NO3 -、CF3COO-、(BM4)-、(SbM6)-、(AsM6)-、(PM6)-、Al[OC(CF3)3]4 -、磺酸根离子、B(C6M5)4 -或[(Rf)bPF6-b]-,其中,M为卤素,Rf表示≥80%的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的烷基,b表示1~5的整数,且b个Rf基团相同或互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R1和R2各自独立地代表氢、C1-C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4-C10的环烷基烷基或烷基环烷基,且这些基团中的非环-CH2-可任选地被-O-所取代;
R3和R4各自独立地代表氢、C1-C1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4-C10的环烷基烷基或烷基环烷基、C6-C12的取代或未取代芳基,且这些基团中的非环-CH2-可任选地被-O-、-S-或1,4-亚苯基所取代;
R5代表C6-C10的取代或未取代芳基、C6-C1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芳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苯硫基苯基,且这些基团中的非环-CH2-可任选地被羰基、-O-、-S-或1,4-亚苯基所取代;
R6和R7各自独立地代表C1-C1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1-C10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C1-C10的烷基羰基或卤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阳离子引发剂中的阳离子部分为以下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Figure FDA0002012613980000041
Figure FDA0002012613980000051
Figure FDA0002012613980000061
所述阳离子引发剂中的阴离子部分为以下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Cl-、Br-、PF6 -、SbF6 -、AsF6 -、BF4 -、C4F9SO3 -、B(C6H5)4 -、C8F17SO3 -、CF3SO3 -、Al[OC(CF3)3]4 -、(CF3CF2)2PF4 -、(CF3CF2)3PF3 -、[(CF3)2CF2]2PF4 -、[(CF3)2CF2]3PF3 -、[(CF3)2CFCF2]2PF4 -、(CF3)2CFCF2]3PF3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引发剂为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PAG20001、PAG20002、PAG30201、PAG30101,及BASF公司生产的Irgacure250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100重量份的所述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所述光引发剂为1~20重量份,优选为1~10重量份;优选所述自由基引发剂和所述阳离子引发剂的重量比为0.2-5:1,更优选为0.5-3:1。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聚合性化合物为具有聚合性乙烯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和/或环氧化合物;
优选地,所述具有聚合性乙烯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为具有至少3个乙烯性不饱和键的光聚合性化合物,优选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四醇八(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四醇七(甲基)丙烯酸酯、四季戊四醇十(甲基)丙烯酸酯、四季戊四醇九(甲基)丙烯酸酯、三(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乙二醇改性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改性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改性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改性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环氧化合物为C3-C20的环氧化合物和/或C4-C20的氧杂环丁烷化合物;
优选所述C3-C20的环氧化合物为苯基缩水甘油基醚、对叔丁基苯基缩水甘油基醚、丁基缩水甘油基醚、2-乙基己基缩水甘油基醚、烯丙基缩水甘油基醚、1,2-环氧丁烷、环氧丁烯、1,2-环氧十二烷、环氧氯丙烷、1,2-环氧癸烷、氧化苯乙烯、环氧环己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环氧环己烷、3-丙烯酰氧基甲基环氧环己烷、3-乙烯基环氧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所述C4-C20的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为双酚A二缩水甘油基醚、双酚F二缩水甘油基醚、双酚S二缩水甘油基醚、溴化双酚A二缩水甘油基醚、溴化双酚F二缩水甘油基醚、溴化双酚S二缩水甘油基醚、环氧酚醛清漆树脂、氢化双酚A二缩水甘油基醚、氢化双酚F二缩水甘油基醚、氢化双酚S二缩水甘油基醚、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烷甲酸酯、2-(3,4-环氧环己基-5,5-螺环-3,4-环氧)环己烷-1,3-二噁烷、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乙烯基环氧环己烷、4-乙烯基环氧环己烷、双(3,4-环氧-6-甲基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3,4-环氧-6-甲基环己基-3',4'-环氧-6'-甲基环己烷甲酸酯、亚甲基双(3,4-环氧环己烷)、二氧化双环戊二烯、乙二醇二(3,4-环氧环己基甲基)醚、环氧六氢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六氢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甘油三缩水甘油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基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类、1,1,3-四癸二烯二氧化物、柠檬烯二氧化物、1,2,7,8-二环氧辛烷、1,2,5,6-二环氧环辛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所述C4-C20的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为具有1至6个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更优选为3-乙基-3-羟甲基氧杂环丁烷、3-(甲基)烯丙基氧基甲基-3-乙基氧杂环丁烷、(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苯、4-氟-[1-(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苯、4-甲氧基-[1-(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苯、[1-(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乙基]苯基醚、异丁氧基甲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异冰片基氧基乙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异冰片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2-乙基己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乙基二乙二醇(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双环戊二烯(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二环戊烯基氧基乙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二环戊烯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四氢糠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四溴苯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2-四溴苯氧基乙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三溴苯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2-三溴苯氧基乙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2-羟乙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2-羟丙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丁氧基乙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五氯苯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五溴苯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冰片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3,7-双(3-氧杂环丁烷基)-5-氧杂-壬烷、3,3'-(1,3-(2-甲烯基)丙烷二基双(氧化亚甲基))双(3-乙基氧杂环丁烷)、1,4-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苯、1,2-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乙烷、1,3-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丙烷、乙二醇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二环戊烯基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三乙二醇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四乙二醇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三环癸烷二基二亚甲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三(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1,4-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丁烷、1,6-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己烷、季戊四醇三(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季戊四醇四(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聚乙二醇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二季戊四醇六(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二季戊四醇五(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二季戊四醇四(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六(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五(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双三羟甲基丙烷四(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EO改性双酚A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PO改性双酚A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EO改性氢化双酚A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PO改性氢化双酚A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EO改性双酚F(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所述C4-C20的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为具有1至2个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溶性树脂为含羧基不饱和单体和共聚性不饱和单体经共聚得到的含羧基共聚物;
优选地,所述含羧基不饱和单体为不饱和单羧酸类单体、不饱和二羧酸或其酸酐类单体、三元以上的不饱和多元羧酸或其酸酐类单体、二元以上的多元羧酸的单[(甲基)丙烯酰氧基烷基]酯类单体、在两末端具有羧基和羟基的聚合物的单(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不饱和单羧酸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α-氯丙烯酸、桂皮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不饱和二羧酸或其酸酐为马来酸、马来酸酐、富马酸、衣康酸、衣康酸酐、柠康酸、柠康酸酐、中康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二元以上的多元羧酸的单[(甲基)丙烯酰氧基烷基]酯类单体为琥珀酸单(2-丙烯酰氧基乙基)、琥珀酸单(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邻苯二甲酸单(2-丙烯酰氧基乙基)、邻苯二甲酸单(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在两末端具有羧基和羟基的聚合物的单(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为ω-羧基聚己内酯单丙烯酸酯和/或ω-羧基聚己内酯单甲基丙烯酸酯;
优选地,所述共聚性不饱和单体为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不饱和羧酸缩水甘油酯类化合物、羧酸乙烯酯类化合物、不饱和醚类化合物、氰化乙烯基化合物、不饱和酰胺类化合物、不饱和酰亚胺类化合物、脂肪族共轭二烯类化合物、聚合物分子链的末端具有单丙烯酰基或单甲基丙烯酰基的大分子单体类化合物;更优选地,所述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邻乙烯基甲苯、间乙烯基甲苯、对乙烯基甲苯、对氯苯乙烯、邻甲氧基苯乙烯、间甲氧基苯乙烯、对甲氧基苯乙烯、邻乙烯基苄基甲醚、间乙烯基苄基甲醚、对乙烯基苄基甲醚、邻乙烯基苄基缩水甘油醚、间乙烯基苄基缩水甘油醚、对乙烯基苄基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不饱和羧酸缩水甘油酯类化合物为茚、1-甲基茚等茚类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羧酸乙烯酯类化合物为醋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不饱和醚类化合物为乙烯基甲醚、乙烯基乙醚、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氰化乙烯基化合物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α-氯丙烯腈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不饱和酰胺类化合物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α-氯丙烯酰胺、N-2-羟乙基丙烯酰胺、N-2-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不饱和酰亚胺类化合物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脂肪族共轭二烯类化合物为1,3-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聚合物分子链的末端具有单丙烯酰基或单甲基丙烯酰基的大分子单体类化合物为聚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正丁酯、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聚硅氧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羧基共聚物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苄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苄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大分子单体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大分子单体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苄酯/聚苯乙烯大分子单体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苄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大分子单体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苄酯/聚苯乙烯大分子单体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苄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大分子单体共聚物、甲基丙烯酸/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苄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琥珀酸单[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苄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琥珀酸单[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甲基)丙烯酸/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苄酯/甘油单(甲基)丙烯酸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甲基)丙烯酸/ω-羧基聚己内酯单(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苄酯/甘油单(甲基)丙烯酸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2.一种彩色滤光片,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制备而成。
13.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2所述的彩色滤光片的图像显示装置。
CN201910251910.XA 2019-03-29 2019-03-29 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彩色滤光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17520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1910.XA CN111752097A (zh) 2019-03-29 2019-03-29 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彩色滤光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1910.XA CN111752097A (zh) 2019-03-29 2019-03-29 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彩色滤光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2097A true CN111752097A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71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1910.XA Pending CN111752097A (zh) 2019-03-29 2019-03-29 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彩色滤光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520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3915A1 (en) * 2021-07-16 2023-01-19 Showa Denko Materials Co., Ltd. Photosensitive composition, photosensitive element,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wiring board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5250A (zh) * 2011-06-29 2012-03-21 南昌大学 一种紫外激光固化快速成型光敏树脂及制备方法
CN103497543A (zh) * 2013-08-08 2014-01-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及其制备方法、颜料分散体、感光树脂组合物
CN105911820A (zh) * 2015-02-25 2016-08-31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自发光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滤色器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6662815A (zh) * 2014-07-18 2017-05-10 旭硝子株式会社 负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树脂固化膜、隔壁和光学元件
CN106773276A (zh) * 2017-03-28 2017-05-3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及制备方法、液晶面板、液晶显示设备
CN106959583A (zh) * 2016-01-12 2017-07-18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自发射型感光树脂组合物、由其制备的颜色转换层及含颜色转换层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08314911A (zh) * 2017-01-17 2018-07-24 常州格林感光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uvled光固化木器涂料
CN108388080A (zh) * 2017-02-03 2018-08-10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自发光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包含使用其的色变换层的滤色器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9426071A (zh) * 2017-08-31 2019-03-05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蓝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滤色器及图像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5250A (zh) * 2011-06-29 2012-03-21 南昌大学 一种紫外激光固化快速成型光敏树脂及制备方法
CN103497543A (zh) * 2013-08-08 2014-01-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及其制备方法、颜料分散体、感光树脂组合物
CN106662815A (zh) * 2014-07-18 2017-05-10 旭硝子株式会社 负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树脂固化膜、隔壁和光学元件
CN105911820A (zh) * 2015-02-25 2016-08-31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自发光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滤色器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6959583A (zh) * 2016-01-12 2017-07-18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自发射型感光树脂组合物、由其制备的颜色转换层及含颜色转换层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08314911A (zh) * 2017-01-17 2018-07-24 常州格林感光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uvled光固化木器涂料
CN108388080A (zh) * 2017-02-03 2018-08-10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自发光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包含使用其的色变换层的滤色器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6773276A (zh) * 2017-03-28 2017-05-3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及制备方法、液晶面板、液晶显示设备
CN109426071A (zh) * 2017-08-31 2019-03-05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蓝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滤色器及图像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3915A1 (en) * 2021-07-16 2023-01-19 Showa Denko Materials Co., Ltd. Photosensitive composition, photosensitive element,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wiring board
WO2023284643A1 (en) * 2021-07-16 2023-01-19 Showa Denko Materials Co., Ltd. Photosensitive composition, photosensitive element,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wiring boar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79016B1 (ko)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컬러필터 및 상기 컬러필터를 포함하는 화상표시장치
KR102497282B1 (ko) 포토레지스트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컬러 필터
KR101992009B1 (ko)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색변환층을 포함하는 컬러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
KR102028583B1 (ko)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KR101895356B1 (ko)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컬러필터 및 상기 컬러필터를 포함하는 화상표시장치
KR102116971B1 (ko)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표시장치
TWI576664B (zh) 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和包含利用其而製造出的顏色轉換層的顯示裝置
CN106569389B (zh) 自发光感光树脂组合物、滤色器和包括滤色器的显示设备
KR102028439B1 (ko)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컬러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
KR101941573B1 (ko)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컬러필터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JP2017120379A (ja) 着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ー及びこれを具備した画像表示装置
KR102062352B1 (ko) 자발광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광변환 적층 기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1752100A (zh) 含有双咪唑类光引发剂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应用、彩色滤光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KR20160115442A (ko) 착색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KR102419207B1 (ko)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컬러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
CN111752097A (zh) 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彩色滤光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11752098A (zh) 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彩色滤光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JP6770196B2 (ja) 黄色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これを利用して製造された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KR102028438B1 (ko)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컬러필터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KR102174182B1 (ko)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컬러필터 및 표시장치
KR102206910B1 (ko)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컬러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
CN111752099B (zh)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应用、彩色滤光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KR20210098211A (ko) 색변환 소자, 이를 포함하는 컬러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
KR20170067307A (ko)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컬러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
KR102596395B1 (ko) 착색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컬러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2

Address after: 213011 Qian Jia Industrial Park, Guan yuan town, Wujin District, Jiangsu, Changzhou

Applicant after: Changzhou Tronly New Electronic Materials Co.,Ltd.

Applicant after: CHANGZHOU TRONLY 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 Co.,Ltd.

Applicant after: Taixing Xianxian Chem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011 Qian Jia Industrial Park, Guan yuan town, Wujin District, Jiangsu, Changzhou

Applicant before: Changzhou Tronly New Electronic Materials Co.,Ltd.

Applicant before: CHANGZHOU TRONLY 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