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0593B - 冰箱、果蔬储藏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冰箱、果蔬储藏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0593B
CN111750593B CN201910252947.4A CN201910252947A CN111750593B CN 111750593 B CN111750593 B CN 111750593B CN 201910252947 A CN201910252947 A CN 201910252947A CN 111750593 B CN111750593 B CN 1117505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preset
heating device
fruit
ri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29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50593A (zh
Inventor
符秀亮
张明明
魏中
史慧新
宁志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529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505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505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05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505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05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BPRESERVING, e.g. BY CANNING, MEAT, FISH, EGGS, FRUIT, VEGETABLES, EDIBLE SEEDS; CHEMICAL RIPENING OF FRUIT OR VEGETABLES; THE PRESERVED, RIPENED, OR CANNED PRODUCTS
    • A23B7/00Preservation or chemical ripening of fruit or vegetables
    • A23B7/005Preserving by he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BPRESERVING, e.g. BY CANNING, MEAT, FISH, EGGS, FRUIT, VEGETABLES, EDIBLE SEEDS; CHEMICAL RIPENING OF FRUIT OR VEGETABLES; THE PRESERVED, RIPENED, OR CANNED PRODUCTS
    • A23B7/00Preservation or chemical ripening of fruit or vegetables
    • A23B7/04Freezing; Subsequent thawing; Cool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N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TREATING HARVESTED FRUIT, VEGETABLES OR FLOWER BULBS IN BULK,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EELING VEGETABLES OR FRUIT IN BULK;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ANIMAL FEEDING- STUFFS
    • A23N15/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other treatment of fruits or vegetables for human purpos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topping or skinning flower bulbs
    • A23N15/06Devices for other treatment of fruit, e.g. marking, maturing, polish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12Arrangements of compartments additional to cooling compartments; Combinations of refrigerators with other equipment, e.g. sto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movable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5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D2600/02Tim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D2600/06Controlling according to a predetermined profi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果蔬储藏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冰箱包括果蔬储藏室、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果蔬储藏室构成容纳空间;加热装置与果蔬储藏室相连接,用于加热果蔬储藏室;温度传感器与果蔬储藏室相连接,用于检测果蔬储藏室内的储藏温度;存储器配置为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配置为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接收催熟指令;启动加热装置,以将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控制加热装置,以令储藏温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并维持预设恒温时长,第一预设温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本发明提供的冰箱可设置到催熟模式,处理器通过识别温度传感器的数据,控制加热装置运行,达到果蔬催熟的效果。

Description

冰箱、果蔬储藏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冰箱、一种果蔬储藏控制方法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水果多为非熟状态,以利于物流和保存,但是消费者购买后,不可即食,而自然存放熟化时间较长,现在冰箱行业对果蔬的保存却仍停留在储藏和保鲜控制,未能满足人们对水果熟化时间的需求。
目前国内大部分果蔬采用乙烯利溶液和乙烯发生器(乙醇加热反应)两种方式对果蔬催熟,且当前的催熟方法主要针对大型冷库或专业设备,具体采用的方式为注入乙烯气体,通过气体循环系统控制水果熟化进程,但当前技术方案设备和系统较复杂,且包含乙烯气体发生、循环控制装置,不利于普及和管控,离消费者的需求还有距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冰箱。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一种果蔬储藏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果蔬储藏室、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果蔬储藏室构成容纳空间;加热装置与果蔬储藏室相连接,用于加热果蔬储藏室;温度传感器与果蔬储藏室相连接,用于检测果蔬储藏室内的储藏温度;存储器配置为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配置为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接收催熟指令;启动加热装置,以将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控制加热装置,以令储藏温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并维持预设恒温时长,第一预设温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冰箱,通过设置果蔬储藏室,可为果蔬提供独立的容纳空间,并辅以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同时配置处理器和存储器以执行特定的控制策略,可运行催熟模式以加快果蔬熟化进程。当用户购买的果蔬未成熟,又希望尽快食用时,可将冰箱设置到催熟模式,处理器通过识别温度传感器的数据,控制加热装置的运行,达到果蔬催熟的效果,加快果蔬的成熟。
从催熟原理上来说,乙烯本质上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除了在果蔬成熟中后期产生外,当生长外界环境严酷或者恶劣变化时,也更容易激发植物产生内源性乙烯。本发明通过对果蔬储藏室实施制热,使果蔬环境变化,从而诱导和加快果蔬的熟化进程。
从控制策略上来说,具体而言,催熟模式中包括升温阶段和恒温阶段,在接收到催熟指令时启动加热装置,即进入升温阶段,温度传感器保持检测储藏温度,以检测容纳空间内的温度变化,并依此控制加热装置的开、停运行。当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时,则认为果蔬储藏室内温度进入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已适宜催熟,此时可转入恒温阶段,继续检测储藏温度,并通过控制加热装置,令储藏温度在预设恒温时长内始终维持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实现恒温催熟。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冰箱,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处理器还配置为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关闭加热装置和/或控制冰箱的制冷装置,以将储藏温度降低至第二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
在该技术方案中,催熟模式还包括降温阶段,将储藏温度降低至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下限的第二预设温度,以便于在恒温阶段结束后形成温差,激发植物产生内源性乙烯,且可避免果蔬在相对较高的温度状态下维持时间过长。第二预设温度的取值与果蔬的生长特性相关,可经实验得到,以助于加快果蔬的熟化进程。降温阶段可优选关闭加热装置,实现自然降温,进一步地,若降温效果不佳,则可控制冰箱的制冷装置将冰箱内冷源输入到果蔬储藏室内,以达到降温目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冰箱还包括第一计时器,配置为在接收到催熟指令时开始第一计时;处理器还配置为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在确定第一计时时长未达到催熟总时长的情况下,执行启动加热装置的操作,催熟总时长长于预设恒温时长。
在该技术方案中,催熟模式具体采用周期循环催熟,每个周期均包括升温、恒温、降温三个阶段,一个周期结束后,自动进入下一个周期,直到达到催熟总时长,以对果蔬储藏室交替实施制热和制冷,使果蔬所在的温度环境发生变化,从而诱导和加快果蔬的熟化进程,经大量实验对比验证,水果熟化进程加快近一倍,且口感更趋向甘甜,可改善食用品质。具体而言,冰箱的第一计时器从处理器接收到催熟指令时开始第一计时,确保了准确记录催熟模式的运行时长;每次将储藏温度降低至第二预设温度,即降温阶段结束,亦即一个催熟周期结束时,判断第一计时时长是否达到催熟总时长,若未达到,则可自动进入下一个催熟周期,此时启动加热装置以进入新的升温阶段。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处理器还配置为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接收催熟强度设置指令;获取与催熟强度指令相对应的催熟总时长。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对催熟总时长的档位划分,例如可划分为强弱两档,强档对应的催熟总时长更长,催熟强度更大,适合不易催熟的果蔬,反之,弱档的催熟强度相对较弱,适合易催熟的果蔬。当接收到催熟强度设置指令时,获取相应的催熟总时长,进而切换至对应强度的催熟模式。具体而言,预先划分催熟强度和催熟总时长的方法是,先根据果蔬储藏室的容积和加热装置的功率计算不同果蔬适宜的催熟总时长,再按照催熟总时长归纳出若干个强度档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冰箱还包括第二计时器,配置为从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时开始第二计时;处理器还配置为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在确定第二计时时长未达到预设恒温时长的情况下,检测储藏温度;在确定储藏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的情况下,关闭加热装置;在确定储藏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的情况下,启动加热装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恒温阶段的一个控制方案。首先,第二计时器在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时,即恒温阶段开始的时刻开始第二计时,可确保对恒温阶段的计时准确;在整个预设恒温时长内,采用实时监测储藏温度的方式控制加热装置的开、停运行,一旦储藏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就关闭加热装置以令储藏温度回落,一旦储藏温度低于第一预设范围的下限就启动加热装置以提升储藏温度,从而可精准控制加热装置的运行,将储藏温度精确保持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提高了控制精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冰箱还包括第三计时器,配置从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时开始第三计时;处理器还配置为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控制加热装置按预设加热比例运行一个工作周期,预设加热比例是在一个工作周期中,加热装置的加热总时长与工作周期的比值;在确定第三计时时长未达到预设恒温时长的情况下,检测储藏温度;在确定储藏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的情况下,执行控制加热装置按预设加热比例运行一个工作周期的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恒温阶段的另一个控制方案,可称为定时开停方案。首先,第三计时器在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时,即恒温阶段开始的时刻开始第三计时,可确保对恒温阶段的计时准确。与此同时,控制加热装置先运行一个工作周期,在这个工作周期中,加热装置并不始终保持启动,只要保证其处于启动状态的总时长,即加热总时长在工作周期中达到预设加热比例即可。当一个工作周期结束时,需判断第三计时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恒温时长,以确定恒温阶段是否结束,若已结束,则无需再检测储藏温度,若未结束,则再检测储藏温度。若储藏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则需要加热,可进入下一个工作周期,若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或高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则关闭加热装置,直到储藏温度降低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之下才再次启动,从而可降低加热装置的开关频次,有助于延长加热装置及其开关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经过一个工作周期后,储藏温度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可适当降低对温度传感器的精度要求,有助于降低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处理器还配置为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启动并控制加热装置,以将储藏温度按照若干级中间温度逐级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并令储藏温度在每级中间温度维持对应的预设中间时长。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升温阶段的一个替代方案,即分段升温。采用该方案时,并不控制加热装置持续运行,以直接将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而是先加热至某一中间温度,在该温度下维持一定的预设中间时长,再加热至另一更高的中间温度,并在该温度下维持相应的另一预设中间时长,如此继续,令储藏温度呈阶梯状逐级升高,一方面可避免加热装置长时间连续运行,另一方面可通过延长升温阶段而适当延长整个催熟周期,以在催熟总时长一定的情况下减少执行的催熟周期数量,进而相对降低催熟强度,实现催熟强度分档后的强度微调,实现在不增加催熟强度档位的情况下对不同类果蔬的精确催熟,既简化了用户的档位选择,又满足了不同果蔬的生长特性,避免了过熟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处理器还配置为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响应于保鲜指令,控制冰箱的制冷装置,以令储藏温度维持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果蔬的储藏除与催熟指令相对应的催熟模式外,还有与保鲜指令相对应的保鲜模式,以对果蔬进行低温保鲜储藏,使得果蔬保质期最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冰箱还设置有输入装置和/或通信装置,输入装置为实体按键、虚拟按键或触控屏,以供用户按需求设置是否需要催熟,或者是否进行果蔬保鲜储藏,进而生成相应的催熟指令或保鲜指令;通信装置则可接收用户利用其他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输入的远程控制指令,包括催熟指令和保鲜指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热装置位于果蔬储藏室的侧壁的外表面;或加热装置位于果蔬储藏室的底壁的外表面,并靠近果蔬储藏室的底壁的边缘。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装置可位于果蔬储藏室的侧壁的外表面,由于前部面向冰箱的门体,随着门体的开启容易与外界产生热对流,甚至烫伤用户,并且影响美观,因此具体可将加热装置设置在左右侧壁和/或后侧壁的外表面,从而实现对果蔬储藏室的稳定加热,并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和美观性。加热装置也可设置在果蔬储藏室的底壁的外表面,但需避开底壁的中心区域,而靠近边缘设置,因为果蔬往往存放在果蔬储藏室的中部,加热装置若设置在底壁的中心区域,容易造成果蔬直接与高温热源接触而烫伤。通过令加热装置分布在果蔬储藏室的侧面、底部、后部,可以确保适宜的加热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果蔬储藏控制方法,用于冰箱,冰箱包括相连接的果蔬储藏室和加热装置,果蔬储藏控制方法包括:接收催熟指令;启动加热装置,以将果蔬储藏室内的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控制加热装置,以令储藏温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并维持预设恒温时长,第一预设温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果蔬储藏控制方法,可在用户购买的果蔬未成熟又希望尽快食用时,将冰箱设置到催熟模式,处理器通过检测果蔬储藏室内的储藏温度,控制加热装置的运行,达到果蔬催熟的效果,加快果蔬的成熟。
从催熟原理上来说,乙烯本质上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除了在果蔬成熟中后期产生外,当生长外界环境严酷或者恶劣变化时,也更容易激发植物产生内源性乙烯。本发明通过对果蔬储藏室实施制热,使果蔬环境变化,从而诱导和加快果蔬的熟化进程,经大量实验对比验证,当果蔬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维持预设恒温时长后,水果熟化进程加快近一倍,且口感更趋向甘甜,改善食用品质。
从控制策略上来说,具体而言,催熟模式中包括升温阶段和恒温阶段,在接收到催熟指令时启动加热装置,进入升温阶段,此时保持检测储藏温度,以检测果蔬储藏室内的温度变化,并依此控制加热装置的开、停运行。当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时,则认为果蔬储藏室内温度进入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已适宜催熟,此时可转入恒温阶段,继续检测储藏温度,并通过控制加热装置,令储藏温度在预设恒温时长内始终维持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实现恒温催熟。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果蔬储藏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控制加热装置,以令储藏温度在预设温度范围内维持预设恒温时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关闭加热装置和/或控制冰箱的制冷装置,以将储藏温度降低至第二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
在该技术方案中,催熟模式还包括降温阶段,将储藏温度降低至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下限的第二预设温度,以便于在恒温阶段结束后形成温差,激发植物产生内源性乙烯,且可避免果蔬在相对较高的温度状态下维持时间过长。第二预设温度的取值与果蔬的生长特性相关,可经实验得到,以助于加快果蔬的熟化进程。降温阶段可优选关闭加热装置,实现自然降温,进一步地,若降温效果不佳,则可控制冰箱的制冷装置将冰箱内冷源输入到果蔬储藏室内,以达到降温目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接收催熟指令的步骤包括:接收催熟指令,并开始第一计时;在控制加热装置和/或冰箱的制冷装置,以将储藏温度降低至第二预设温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确定第一计时时长未达到催熟总时长的情况下,执行启动加热装置的操作,催熟总时长长于预设恒温时长。
在该技术方案中,催熟模式具体采用周期循环催熟,每个周期均包括升温、恒温、降温三个阶段,一个周期结束后,自动进入下一个周期,直到达到催熟总时长,以对果蔬储藏室交替实施制热和制冷,使果蔬所在的温度环境发生变化,从而诱导和加快果蔬的熟化进程,经大量实验对比验证,水果熟化进程加快近一倍,且口感更趋向甘甜,可改善食用品质。具体而言,从接收到催熟指令时开始第一计时,确保了准确记录催熟模式的运行时长;每次将储藏温度降低至第二预设温度,即降温阶段结束,亦即一个催熟周期结束时,判断第一计时时长是否达到催熟总时长,若未达到,则可自动进入下一个催熟周期,此时启动加热装置以进入新的升温阶段。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接收催熟指令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接收催熟强度设置指令;获取与催熟强度指令相对应的催熟总时长。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对催熟总时长的档位划分,例如可划分为强弱两档,强档对应的催熟总时长更长,催熟强度更大,适合不易催熟的果蔬,反之,弱档的催熟强度相对较弱,适合易催熟的果蔬。当接收到催熟强度设置指令时,获取相应的催熟总时长,进而切换至对应强度的催熟模式。具体而言,预先划分催熟强度和催熟总时长的方法是,先根据果蔬储藏室的容积和加热装置的功率计算不同果蔬适宜的催熟总时长,再按照催熟总时长归纳出若干个强度档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控制加热装置,以令储藏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维持预设恒温时长的步骤,包括:从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时开始第二计时;在确定第二计时时长未达到预设恒温时长的情况下,检测储藏温度;在确定储藏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的情况下,关闭加热装置;在确定储藏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的情况下,启动加热装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恒温阶段的一个控制方案。首先在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时,即恒温阶段开始的时刻开始第二计时,可确保对恒温阶段的计时准确;在整个预设恒温时长内,采用实时监测储藏温度的方式控制加热装置的开、停运行,一旦储藏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就关闭加热装置以令储藏温度回落,一旦储藏温度低于第一预设范围的下限就启动加热装置以提升储藏温度,从而可精准控制加热装置的运行,将储藏温度精确保持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提高了控制精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控制加热装置,以令储藏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维持预设恒温时长的步骤,包括:从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时开始第三计时;控制加热装置按预设加热比例运行一个工作周期,预设加热比例是在一个工作周期中,加热装置的加热总时长与工作周期的比值;在确定第三计时时长未达到预设恒温时长的情况下,检测储藏温度;在确定储藏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的情况下,执行控制加热装置按预设加热比例运行一个工作周期的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恒温阶段的另一个控制方案,可称为定时开停方案。首先在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时,即恒温阶段开始的时刻开始第三计时,可确保对恒温阶段的计时准确。与此同时,控制加热装置先运行一个工作周期,在这个工作周期中,加热装置并不始终保持启动,只要保证其处于启动状态的总时长,即加热总时长在工作周期中达到预设加热比例即可。当一个工作周期结束时,需判断第三计时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恒温时长,以确定恒温阶段是否结束,若已结束,则无需再检测储藏温度,若未结束,则再检测储藏温度。若储藏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则需要加热,可进入下一个工作周期,若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或高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则关闭加热装置,直到储藏温度降低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之下才再次启动,从而可降低加热装置的开关频次,有助于延长加热装置及其开关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经过一个工作周期后,储藏温度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可适当降低对温度传感器的精度要求,有助于降低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启动加热装置,以将果蔬储藏室内的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的步骤,包括:启动并控制加热装置,以将储藏温度按照若干级中间温度逐级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并令储藏温度在每级中间温度维持对应的预设中间时长。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升温阶段的一个替代方案,即分段逐级升温。采用该方案时,并不控制加热装置持续运行,以直接将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而是先加热至第一中间温度,在该温度下维持一定的预设中间时长,再加热至另一更高的第二中间温度,并在该温度下维持相应的另一预设中间时长,如此继续,令储藏温度呈阶梯状逐级升高,一方面可避免加热装置长时间连续运行,另一方面可通过延长升温阶段而适当延长整个催熟周期,以在催熟总时长一定的情况下减少执行的催熟周期数量,进而相对降低催熟强度,实现催熟强度分档后的强度微调,实现在不增加催熟强度档位的情况下对不同类果蔬的精确催熟,既简化了用户的档位选择,又满足了不同果蔬的生长特性,避免了过熟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果蔬储藏控制方法还包括:响应于保鲜指令,控制冰箱的制冷装置,以令储藏温度维持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果蔬的储藏除与催熟指令相对应的催熟模式外,还有与保鲜指令相对应的保鲜模式,以对果蔬进行低温保鲜储藏,使得果蔬保质期最佳。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果蔬储藏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备该果蔬储藏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框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果蔬储藏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果蔬储藏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果蔬储藏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果蔬储藏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箱1,包括果蔬储藏室(图中未示出)、加热装置(图中未示出)、温度传感器12、存储器14和处理器16,其中,果蔬储藏室构成容纳空间;加热装置与果蔬储藏室相连接,用于加热果蔬储藏室;温度传感器12与果蔬储藏室相连接,用于检测果蔬储藏室内的储藏温度;存储器14配置为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6配置为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接收催熟指令;启动加热装置,以将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控制加热装置,以令储藏温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并维持预设恒温时长,第一预设温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冰箱1,通过设置果蔬储藏室,可为果蔬提供独立的容纳空间,并辅以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12,同时配置处理器16和存储器14以执行特定的控制策略,可运行催熟模式以加快果蔬熟化进程。当用户购买的果蔬未成熟,又希望尽快食用时,可将冰箱1设置到催熟模式,处理器16通过识别温度传感器12的数据,控制加热装置的运行,达到果蔬催熟的效果,加快果蔬的成熟。
从催熟原理上来说,乙烯本质上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除了在果蔬成熟中后期产生外,当生长外界环境严酷或者恶劣变化时,也更容易激发植物产生内源性乙烯。本发明通过对果蔬储藏室实施制热,使果蔬环境变化,从而诱导和加快果蔬的熟化进程。
从控制策略上来说,具体而言,催熟模式中包括升温阶段和恒温阶段,在接收到催熟指令时启动加热装置,即进入升温阶段,温度传感器12保持检测储藏温度,以检测容纳空间内的温度变化,并依此控制加热装置的开、停运行。当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时,则认为果蔬储藏室内温度进入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已适宜催熟,此时可转入恒温阶段,继续检测储藏温度,并通过控制加热装置,令储藏温度在预设恒温时长内始终维持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实现恒温催熟。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冰箱1指用于低温保存物品的制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家用冰箱和冷柜。
具体地,加热装置为直流或交流电加热器,如电加热丝。
具体地,存储器14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14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14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14可在综合网关容灾设备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14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14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电可改写ROM(EAROM)或闪存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
上述处理器16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处理器16还可为微控制器,如单片机等嵌入式控制器,以实现系统的智能识别和自动化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位于果蔬储藏室的侧壁的外表面;或加热装置位于果蔬储藏室的底壁的外表面,并靠近果蔬储藏室的底壁的边缘。
在该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可位于果蔬储藏室的侧壁的外表面,由于前部面向冰箱1的门体,随着门体的开启容易与外界产生热对流,甚至烫伤用户,并且影响美观,因此具体可将加热装置设置在左右侧壁和/或后侧壁的外表面,例如可选择薄膜状的加热装置,围绕果蔬储藏室的左右侧壁和后侧壁贴一圈,还可将加热装置设置在果蔬储藏室的送风口,以向果蔬储藏室通入热风,从而实现对果蔬储藏室的稳定加热,并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和美观性。加热装置也可设置在果蔬储藏室的底壁的外表面,但需避开底壁的中心区域,而靠近边缘设置,因为果蔬往往存放在果蔬储藏室的中部,加热装置若设置在底壁的中心区域,容易造成果蔬直接与高温热源接触而烫伤。通过令加热装置分布在果蔬储藏室的侧面、底部、后部,可以确保适宜的加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12设置在果蔬储藏室的左右侧壁偏上部位或后侧壁偏上部位,可远离加热装置,以降低高温热源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使测到的储藏温度更真实地反映果蔬储藏室内空气的加热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果蔬储藏室还设有密封件,以令果蔬储藏室构造为密封储藏室,例如可为密封抽屉,使得其构成的容纳空间成为密闭空间,从而减少催熟过程中容纳空间与冰箱1内的其他空间之间产生大量热对流,还可进一步在果蔬储藏室外设置保温层,如此既有助于确保果蔬的催熟效果,又可保证其他空间的冷藏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6还配置为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关闭加热装置和/或控制冰箱1的制冷装置,以将储藏温度降低至第二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
在该实施例中,催熟模式还包括降温阶段,将储藏温度降低至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下限的第二预设温度,以便于在恒温阶段结束后形成温差,激发植物产生内源性乙烯,且可避免果蔬在相对较高的温度状态下维持时间过长。第二预设温度的取值与果蔬的生长特性相关,可经实验得到,以助于加快果蔬的熟化进程。降温阶段可优选关闭加热装置,实现自然降温,进一步地,若降温效果不佳,则可控制冰箱1的制冷装置将冰箱1内冷源输入到果蔬储藏室内,以达到降温目的。具体地,制冷装置向冰箱1各腔室输入冷源,可为果蔬储藏室设置独立的输入通道,以实现果蔬储藏室的独立控温;若在降温阶段对果蔬储藏室进行了制冷,则当储藏温度降低至第二预设温度时,停止对果蔬储藏室制冷,换言之,当降温阶段完成时,既不对果蔬储藏室加热,也不对果蔬储藏室制冷。
在一些实施例中,冰箱1还包括第一计时器,配置为在接收到催熟指令时开始第一计时;处理器16还配置为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在确定第一计时时长未达到催熟总时长的情况下,执行启动加热装置的操作,催熟总时长长于预设恒温时长。
在该实施例中,催熟模式具体采用周期循环催熟,每个周期均包括升温、恒温、降温三个阶段,一个周期结束后,自动进入下一个周期,直到达到催熟总时长,以对果蔬储藏室交替实施制热和制冷,使果蔬所在的温度环境发生变化,从而诱导和加快果蔬的熟化进程,经大量实验对比验证,水果熟化进程加快近一倍,且口感更趋向甘甜,可改善食用品质。具体而言,冰箱1的第一计时器从处理器16接收到催熟指令时开始第一计时,确保了准确记录催熟模式的运行时长;每次将储藏温度降低至第二预设温度,即降温阶段结束,亦即一个催熟周期结束时,判断第一计时时长是否达到催熟总时长,若未达到,则可自动进入下一个催熟周期,此时启动加热装置以进入新的升温阶段。进一步地,在确定第一计时时长达到催熟总时长的情况下,关闭加热装置并停止对果蔬储藏室制冷,即催熟模式结束,对果蔬的储藏温度不予干预。具体地,第一计时器可为处理器16内置的计时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6还配置为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接收催熟强度设置指令;获取与催熟强度指令相对应的催熟总时长。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对催熟总时长的档位划分,例如可划分为强弱两档,强档对应的催熟总时长更长,催熟强度更大,适合不易催熟的果蔬,反之,弱档的催熟强度相对较弱,适合易催熟的果蔬。当接收到催熟强度设置指令时,获取相应的催熟总时长,进而切换至对应强度的催熟模式。进一步地,可列出不同果蔬适合的档位,方便用户选择。具体而言,预先划分催熟强度和催熟总时长的方法是,先根据果蔬储藏室的容积和加热装置的功率计算不同果蔬适宜的催熟总时长,再按照催熟总时长归纳出若干个强度档位。例如,在果蔬储藏室的容积为6L~8L,加热装置的功率为24W时,弱档对应的催熟总时长为20小时,强档对应的催熟总时长为48小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冰箱1还包括第二计时器,配置为从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时开始第二计时;处理器16还配置为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在确定第二计时时长未达到预设恒温时长的情况下,检测储藏温度;在确定储藏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的情况下,关闭加热装置;在确定储藏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的情况下,启动加热装置。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恒温阶段的一个控制方案。首先,第二计时器在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时,即恒温阶段开始的时刻开始第二计时,可确保对恒温阶段的计时准确;在整个预设恒温时长内,采用实时监测储藏温度的方式控制加热装置的开、停运行,一旦储藏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就关闭加热装置以令储藏温度回落,一旦储藏温度低于第一预设范围的下限就启动加热装置以提升储藏温度,从而可精准控制加热装置的运行,将储藏温度精确保持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提高了控制精度。具体地,第二计时器可为处理器16内置的计时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冰箱1还包括第三计时器,配置从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时开始第三计时;处理器16还配置为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控制加热装置按预设加热比例运行一个工作周期,预设加热比例是在一个工作周期中,加热装置的加热总时长与工作周期的比值;在确定第三计时时长未达到预设恒温时长的情况下,检测储藏温度;在确定储藏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的情况下,执行控制加热装置按预设加热比例运行一个工作周期的操作。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恒温阶段的另一个控制方案,可称为定时开停方案。首先,第三计时器在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时,即恒温阶段开始的时刻开始第三计时,可确保对恒温阶段的计时准确。与此同时,控制加热装置先运行一个工作周期,在这个工作周期中,加热装置并不始终保持启动,只要保证其处于启动状态的总时长,即加热总时长在工作周期中达到预设加热比例即可,例如工作周期为5分钟,预设加热比例为80%,则保证加热总时长达到4分钟即可。当一个工作周期结束时,需判断第三计时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恒温时长,以确定恒温阶段是否结束,若已结束,则无需再检测储藏温度,若未结束,则再检测储藏温度。具体地,为减少温度波动,可在一个工作周期结束时即关闭加热装置。若储藏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则需要加热,可进入下一个工作周期,若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或高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则关闭加热装置,直到储藏温度降低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之下才再次启动,从而可降低加热装置的开关频次,有助于延长加热装置及其开关的使用寿命。例如,为保证10年的使用寿命,原来需使用30~50万次寿命的开关,现在可使用10~20万次寿命的开关,可降低成本,当然也可选择不降低成本,而选择更优质的开关,以提高使用体验,例如从30~50万次寿命的继电器更换为10~20万次寿命的可控硅,可减小电流,降低噪音。同时,由于经过一个工作周期后,储藏温度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可适当降低对温度传感器12的精度要求,如从0.1℃的精度降低至0.5℃,有助于降低成本。
具体地,第三计时器可为处理器16内置的计时器。
具体地,工作周期和预设加热比例的取值需要经大量实验确认最佳参数,以平衡加热装置的开关频次和储藏温度检测的及时性,在确保可及时、准确地检测到储藏温度的变化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加热装置的开关频次。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可以先令加热装置连续开启一定时长,具体为预设加热比例与工作周期的乘积,再在工作周期的剩余时段中令加热装置保持关闭。此时,由于在刚进入恒温阶段时,加热装置本身就处于启动状态,则此时无需再次调节开关,只需保持该启动状态即可。例如加热4分钟、停止1分钟,再检测储藏温度是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可以先令加热装置保持关闭一定时长,再保持启动一定时长,且启动的时长等于预设加热比例与工作周期的乘积。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可以令加热装置交替开停,只要保证开启状态的总时长达到预设加热比例与工作周期的乘积即可。此时,加热装置的具体开停时刻可结合实验,按照催熟效果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6还配置为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启动并控制加热装置,以将储藏温度按照若干级中间温度逐级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并令储藏温度在每级中间温度维持对应的预设中间时长。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升温阶段的一个替代方案,即分段升温。采用该方案时,并不控制加热装置持续运行,以直接将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而是先加热至某一中间温度,在该温度下维持一定的预设中间时长,再加热至另一更高的中间温度,并在该温度下维持相应的另一预设中间时长,如此继续,令储藏温度呈阶梯状逐级升高,一方面可避免加热装置长时间连续运行,另一方面可通过延长升温阶段而适当延长整个催熟周期,以在催熟总时长一定的情况下减少执行的催熟周期数量,进而相对降低催熟强度,实现催熟强度分档后的强度微调,实现在不增加催熟强度档位的情况下对不同类果蔬的精确催熟,既简化了用户的档位选择,又满足了不同果蔬的生长特性,避免了过熟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6还配置为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响应于保鲜指令,控制冰箱1的制冷装置,以令储藏温度维持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
在该实施例中,果蔬的储藏除与催熟指令相对应的催熟模式外,还有与保鲜指令相对应的保鲜模式,以对果蔬进行低温保鲜储藏,使得果蔬保质期最佳。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可为3℃~5℃。具体地,若用户设置为催熟模式结束后直接进入保鲜模式,则在催熟模式的降温阶段结束时,先不停止制冷,而判断第一计时时长是否达到催熟总时长,若未到达,则停止制冷并进入下一个催熟周期,若到达,则不停止制冷,而是调整制冷强度,直接进入保鲜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冰箱1还设置有输入装置和/或通信装置,输入装置为实体按键、虚拟按键或触控屏,以供用户按需求设置是否需要催熟,或者是否进行果蔬保鲜储藏,进而生成相应的催熟指令或保鲜指令;通信装置则可接收用户利用其他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输入的远程控制指令,包括催熟指令和保鲜指令。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果蔬储藏控制方法,用于冰箱,冰箱包括相连接的果蔬储藏室和加热装置。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果蔬储藏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果蔬储藏控制方法包括:
S102,接收催熟指令;
S104,启动加热装置,以将果蔬储藏室内的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
S106,控制加热装置,以令储藏温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并维持预设恒温时长,第一预设温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果蔬储藏控制方法,可在用户购买的果蔬未成熟又希望尽快食用时,将冰箱设置到催熟模式,处理器通过检测果蔬储藏室内的储藏温度,控制加热装置的运行,达到果蔬催熟的效果,加快果蔬的成熟。
从催熟原理上来说,乙烯本质上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除了在果蔬成熟中后期产生外,当生长外界环境严酷或者恶劣变化时,也更容易激发植物产生内源性乙烯。本发明通过对果蔬储藏室实施制热,使果蔬环境变化,从而诱导和加快果蔬的熟化进程,经大量实验对比验证,当果蔬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维持预设恒温时长后,水果熟化进程加快近一倍,且口感更趋向甘甜,改善食用品质。
从控制策略上来说,具体而言,催熟模式中包括升温阶段和恒温阶段,在接收到催熟指令时启动加热装置,进入升温阶段,此时保持检测储藏温度,以检测果蔬储藏室内的温度变化,并依此控制加热装置的开、停运行。当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时,则认为果蔬储藏室内温度进入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已适宜催熟,此时可转入恒温阶段,继续检测储藏温度,并通过控制加热装置,令储藏温度在预设恒温时长内始终维持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实现恒温催熟。
图3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果蔬储藏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果蔬储藏控制方法包括:
S202,接收催熟指令;
S204,启动加热装置,以将果蔬储藏室内的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
S206,控制加热装置,以令储藏温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并维持预设恒温时长,第一预设温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
S208,关闭加热装置和/或控制冰箱的制冷装置,以将储藏温度降低至第二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
在该实施例中,催熟模式还包括降温阶段,将储藏温度降低至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下限的第二预设温度,以便于在恒温阶段结束后形成温差,激发植物产生内源性乙烯,且可避免果蔬在相对较高的温度状态下维持时间过长。第二预设温度的取值与果蔬的生长特性相关,可经实验得到,以助于加快果蔬的熟化进程。降温阶段可优选关闭加热装置,实现自然降温,进一步地,若降温效果不佳,则可控制冰箱的制冷装置将冰箱内冷源输入到果蔬储藏室内,以达到降温目的。具体地,若在降温阶段对果蔬储藏室进行了制冷,则当储藏温度降低至第二预设温度时,停止对果蔬储藏室制冷,换言之,当降温阶段完成时,既不对果蔬储藏室加热,也不对果蔬储藏室制冷。
图4示出了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果蔬储藏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果蔬储藏控制方法包括:
S302,接收催熟指令,并开始第一计时;
S304,启动加热装置,以将果蔬储藏室内的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
S306,控制加热装置,以令储藏温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并维持预设恒温时长,第一预设温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
S308,关闭加热装置和/或控制冰箱的制冷装置,以将储藏温度降低至第二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
S310,判断第一计时时长是否达到催熟总时长,催熟总时长长于预设恒温时长,若是,则转到S312,若否,则转到S304。
S312,关闭加热装置并停止对果蔬储藏室制冷。
在该实施例中,催熟模式具体采用周期循环催熟,每个周期均包括升温、恒温、降温三个阶段,一个周期结束后,自动进入下一个周期,直到达到催熟总时长,以对果蔬储藏室交替实施制热和制冷,使果蔬所在的温度环境发生变化,从而诱导和加快果蔬的熟化进程,经大量实验对比验证,水果熟化进程加快近一倍,且口感更趋向甘甜,可改善食用品质。具体而言,从接收到催熟指令时开始第一计时,确保了准确记录催熟模式的运行时长;每次将储藏温度降低至第二预设温度,即降温阶段结束,亦即一个催熟周期结束时,判断第一计时时长是否达到催熟总时长,若未达到,则可自动进入下一个催熟周期,此时启动加热装置以进入新的升温阶段。进一步地,在S312中,在确定第一计时时长达到催熟总时长的情况下,关闭加热装置并停止对果蔬储藏室制冷,即催熟模式结束,对果蔬的储藏温度不予干预。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催熟指令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接收催熟强度设置指令;获取与催熟强度指令相对应的催熟总时长。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对催熟总时长的档位划分,例如可划分为强弱两档,强档对应的催熟总时长更长,催熟强度更大,适合不易催熟的果蔬,反之,弱档的催熟强度相对较弱,适合易催熟的果蔬。当接收到催熟强度设置指令时,获取相应的催熟总时长,进而切换至对应强度的催熟模式。进一步地,可列出不同果蔬适合的档位,方便用户选择。具体而言,预先划分催熟强度和催熟总时长的方法是,先根据果蔬储藏室的容积和加热装置的功率计算不同果蔬适宜的催熟总时长,再按照催熟总时长归纳出若干个强度档位。例如,在果蔬储藏室的容积为6L~8L,加热装置的功率为24W时,弱档对应的催熟总时长为20小时,强档对应的催熟总时长为48小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加热装置,以令储藏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维持预设恒温时长的步骤,包括:从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时开始第二计时;在确定第二计时时长未达到预设恒温时长的情况下,检测储藏温度;在确定储藏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的情况下,关闭加热装置;在确定储藏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的情况下,启动加热装置。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恒温阶段的一个控制方案。首先在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时,即恒温阶段开始的时刻开始第二计时,可确保对恒温阶段的计时准确;在整个预设恒温时长内,采用实时监测储藏温度的方式控制加热装置的开、停运行,一旦储藏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就关闭加热装置以令储藏温度回落,一旦储藏温度低于第一预设范围的下限就启动加热装置以提升储藏温度,从而可精准控制加热装置的运行,将储藏温度精确保持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提高了控制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加热装置,以令储藏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维持预设恒温时长的步骤,包括:从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时开始第三计时;控制加热装置按预设加热比例运行一个工作周期,预设加热比例是在一个工作周期中,加热装置的加热总时长与工作周期的比值;在确定第三计时时长未达到预设恒温时长的情况下,检测储藏温度;在确定储藏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的情况下,执行控制加热装置按预设加热比例运行一个工作周期的操作。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恒温阶段的另一个控制方案,可称为定时开停方案。首先在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时,即恒温阶段开始的时刻开始第三计时,可确保对恒温阶段的计时准确。与此同时,控制加热装置先运行一个工作周期,在这个工作周期中,加热装置并不始终保持启动,只要保证其处于启动状态的总时长,即加热总时长在工作周期中达到预设加热比例即可,例如工作周期为5分钟,预设加热比例为80%,则保证加热总时长达到4分钟即可。当一个工作周期结束时,需判断第三计时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恒温时长,以确定恒温阶段是否结束,若已结束,则无需再检测储藏温度,若未结束,则再检测储藏温度。具体地,为减少温度波动,可在一个工作周期结束时即关闭加热装置。若储藏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则需要加热,可进入下一个工作周期,若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或高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则关闭加热装置,直到储藏温度降低至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之下才再次启动,从而可降低加热装置的开关频次,有助于延长加热装置及其开关的使用寿命。例如,为保证10年的使用寿命,原来需使用30~50万次寿命的开关,现在可使用10~20万次寿命的开关,可降低成本,当然也可选择不降低成本,而选择更优质的开关,以提高使用体验,例如从30~50万次寿命的继电器更换为10~20万次寿命的可控硅,可减小电流,降低噪音。同时,由于经过一个工作周期后,储藏温度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可适当降低对温度传感器的精度要求,如从0.1℃的精度降低至0.5℃,有助于降低成本。
具体地,工作周期和预设加热比例的取值需要经大量实验确认最佳参数,以平衡加热装置的开关频次和储藏温度检测的及时性,在确保可及时、准确地检测到储藏温度的变化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加热装置的开关频次。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可以先令加热装置连续开启一定时长,具体为预设加热比例与工作周期的乘积,再在工作周期的剩余时段中令加热装置保持关闭。此时,由于在刚进入恒温阶段时,加热装置本身就处于启动状态,则此时无需再次调节开关,只需保持该启动状态即可。例如加热4分钟、停止1分钟,再检测储藏温度是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可以先令加热装置保持关闭一定时长,再保持启动一定时长,且启动的时长等于预设加热比例与工作周期的乘积。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可以令加热装置交替开停,只要保证开启状态的总时长达到预设加热比例与工作周期的乘积即可。此时,加热装置的具体开停时刻可结合实验,按照催熟效果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启动加热装置,以将果蔬储藏室内的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的步骤,包括:启动并控制加热装置,以将储藏温度按照若干级中间温度逐级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并令储藏温度在每级中间温度维持对应的预设中间时长。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升温阶段的一个替代方案,即分段逐级升温。采用该方案时,并不控制加热装置持续运行,以直接将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而是先加热至第一中间温度,在该温度下维持一定的预设中间时长,再加热至另一更高的第二中间温度,并在该温度下维持相应的另一预设中间时长,如此继续,令储藏温度呈阶梯状逐级升高,一方面可避免加热装置长时间连续运行,另一方面可通过延长升温阶段而适当延长整个催熟周期,以在催熟总时长一定的情况下减少执行的催熟周期数量,进而相对降低催熟强度,实现催熟强度分档后的强度微调,实现在不增加催熟强度档位的情况下对不同类果蔬的精确催熟,既简化了用户的档位选择,又满足了不同果蔬的生长特性,避免了过熟的情况发生。具体地,中间温度的级数和具体取值可经实验得到。相应地,降温阶段也可采用分段逐级降温的方案,先降低至第一目标温度,维持一段时间,再降温到更低的第二目标温度,如此继续,直到降低至第二预设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果蔬储藏控制方法还包括:响应于保鲜指令,控制冰箱的制冷装置,以令储藏温度维持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
在该实施例中,果蔬的储藏除与催熟指令相对应的催熟模式外,还有与保鲜指令相对应的保鲜模式,以对果蔬进行低温保鲜储藏,使得果蔬保质期最佳。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可为3℃~5℃。具体地,若用户设置为催熟模式结束后直接进入保鲜模式,则在催熟模式的降温阶段结束时,先不停止制冷,而判断第一计时时长是否达到催熟总时长,若未到达,则停止制冷并进入下一个催熟周期,若到达,则不停止制冷,而是调整制冷强度,直接进入保鲜模式。
接下来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介绍本发明提供的果蔬储藏控制方法。
如图5所示,当用户无催熟需求时,通过按键选择果蔬保鲜模式,果蔬储藏室对应的制冷装置工作,通过温度传感器控制制冷装置的运行或停止,使得果蔬储藏室的储藏温度控制在3℃~5℃之间(统计多种水果及蔬菜设置的温度),以使得果蔬保质期最佳。当用户购买水果未成熟,希望尽快食用时,可通过按键设置到催熟模式,微控制器通过实时识别温度传感器的数据,精准控制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的运行达到果蔬催熟的效果,加快果蔬的成熟。
设置催熟模式时,设置催熟总时长T(例如20小时),微控制器开始计时,当系统达到T时间以后,催熟模式自动结束,并进入食物储藏控制模式。在T时间内,分为若干个催熟周期T1,其中T1周期包含三个控制过程:升温阶段、恒温阶段、降温阶段。当一个催熟周期结束后,自动进入下一个T1控制周期,直至达到最大限定时间T,则关闭加热装置及制冷装置,相关变量初始化,退出催熟模式。假定期望到达的恒温温度为Th(如Th=20℃),期望降温的温度为Tj(如Tj=9℃),恒温阶段设置预设恒温时长t1,在t1内将储藏温度保持在Th±1℃(该阶段也可通过高频度的定时开停加热装置使得温度恒定),t1完毕后,自动进入降温阶段;降温阶段下,停止加热,关闭加热装置,可酌情通过制冷缩短温度回落时间,当温度降低至目标温度Tj后,再将计时器等变量清零,关闭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返还升温控制阶段,往复执行。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果蔬储藏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备该果蔬储藏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综上所述,目前家电行业仅对果蔬的保鲜储藏进行大量研究,对果蔬的熟化和口感提升没有公开的技术方案来改善,而相关技术多通过增加乙烯气体,并辅助空气循环装置对果蔬进行催熟,此类方法和设备不适合应用到家电产品。本发明在冰箱内设置独立的果蔬储藏室,通过改变空间温度,营造和诱导果蔬自成熟,同时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控制方法,并经过大量对比验证,寻找到较为适宜的催熟控制温度和方法,以加快果蔬的熟化进程,并对食用口感有所改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果蔬储藏室,其构成容纳空间;
加热装置,与所述果蔬储藏室相连接,用于加热所述果蔬储藏室;
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果蔬储藏室相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果蔬储藏室内的储藏温度;
存储器,配置为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配置为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
接收催熟指令;
启动所述加热装置,以将所述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令所述储藏温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并维持预设恒温时长,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处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
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
启动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将所述储藏温度按照若干级中间温度逐级升高至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并令所述储藏温度在每级所述中间温度维持对应的预设中间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
关闭所述加热装置和/或控制所述冰箱的制冷装置,以将所述储藏温度降低至第二预设温度,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冰箱还包括第一计时器,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催熟指令时开始第一计时;
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
在确定第一计时时长未达到催熟总时长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启动所述加热装置的操作,所述催熟总时长长于所述预设恒温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
接收催熟强度设置指令;
获取与所述催熟强度指令相对应的所述催熟总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冰箱还包括第二计时器,配置为从所述储藏温度升高至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开始第二计时;
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
在确定第二计时时长未达到所述预设恒温时长的情况下,检测所述储藏温度;
在确定所述储藏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的情况下,关闭所述加热装置;
在确定所述储藏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的情况下,启动所述加热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冰箱还包括第三计时器,配置从所述储藏温度升高至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开始第三计时;
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按预设加热比例运行一个工作周期,所述预设加热比例是在一个所述工作周期中,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总时长与所述工作周期的比值;
在确定第三计时时长未达到所述预设恒温时长的情况下,检测所述储藏温度;
在确定所述储藏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控制所述加热装置按预设加热比例运行一个工作周期的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
响应于保鲜指令,控制所述冰箱的制冷装置,以令所述储藏温度维持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果蔬储藏室的侧壁的外表面;或
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果蔬储藏室的底壁的外表面,并靠近所述果蔬储藏室的底壁的边缘。
9.一种果蔬储藏控制方法,用于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相连接的果蔬储藏室和加热装置,所述果蔬储藏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催熟指令;
启动所述加热装置,以将所述果蔬储藏室内的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令所述储藏温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并维持预设恒温时长,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处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
所述启动所述加热装置,以将所述果蔬储藏室内的储藏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的步骤,包括:
启动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将所述储藏温度按照若干级中间温度逐级升高至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并令所述储藏温度在每级所述中间温度维持对应的预设中间时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果蔬储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令所述储藏温度在预设温度范围内维持预设恒温时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关闭所述加热装置和/或控制所述冰箱的制冷装置,以将所述储藏温度降低至第二预设温度,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果蔬储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催熟指令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催熟指令,并开始第一计时;
在所述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和/或所述冰箱的制冷装置,以将所述储藏温度降低至第二预设温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确定第一计时时长未达到催熟总时长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启动所述加热装置的操作,所述催熟总时长长于所述预设恒温时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果蔬储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催熟指令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接收催熟强度设置指令;
获取与所述催熟强度指令相对应的所述催熟总时长。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果蔬储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令所述储藏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维持预设恒温时长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储藏温度升高至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开始第二计时;
在确定第二计时时长未达到所述预设恒温时长的情况下,检测所述储藏温度;
在确定所述储藏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的情况下,关闭所述加热装置;
在确定所述储藏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的情况下,启动所述加热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果蔬储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令所述储藏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维持预设恒温时长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储藏温度升高至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开始第三计时;
启动所述加热装置,保持所述加热装置运行第一加热时长;
关闭所述加热装置,保持第二加热时长;
在确定第三计时时长未达到所述预设恒温时长的情况下,检测所述储藏温度;
在确定所述储藏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启动所述加热装置,保持所述加热装置运行第一加热时长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果蔬储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保鲜指令,控制所述冰箱的制冷装置,以令所述储藏温度维持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果蔬储藏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910252947.4A 2019-03-29 2019-03-29 冰箱、果蔬储藏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7505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2947.4A CN111750593B (zh) 2019-03-29 2019-03-29 冰箱、果蔬储藏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2947.4A CN111750593B (zh) 2019-03-29 2019-03-29 冰箱、果蔬储藏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0593A CN111750593A (zh) 2020-10-09
CN111750593B true CN111750593B (zh) 2022-04-05

Family

ID=72672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2947.4A Active CN111750593B (zh) 2019-03-29 2019-03-29 冰箱、果蔬储藏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505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8462B (zh) * 2020-11-30 2024-03-15 东芝家用电器制造(南海)有限公司 发酵方法、存储设备、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77187B (zh) * 2021-03-16 2023-08-15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吧台的温度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及冰箱
CN113551479B (zh) * 2021-07-30 2022-06-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控制方法、冰箱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01432A (zh) * 2021-08-11 2021-11-26 安徽康佳同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催熟水果功能的多功能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16518619B (zh) * 2023-07-05 2023-10-31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49484Y (zh) * 2008-12-30 2009-11-25 郭晓光 果蔬催熟装置
CN105578905A (zh) * 2013-08-15 2016-05-11 艾伦·加拉特 农产品熟化室
CN205337036U (zh) * 2014-10-29 2016-06-29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制冷器具
KR101815087B1 (ko) * 2016-12-05 2018-01-04 주식회사 부성기연 후숙실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49484Y (zh) * 2008-12-30 2009-11-25 郭晓光 果蔬催熟装置
CN105578905A (zh) * 2013-08-15 2016-05-11 艾伦·加拉特 农产品熟化室
CN205337036U (zh) * 2014-10-29 2016-06-29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制冷器具
KR101815087B1 (ko) * 2016-12-05 2018-01-04 주식회사 부성기연 후숙실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香蕉气调催熟最佳温度研究;王斌;《南方农业学报》;科学出版社;20161231;第47卷(第12期);第2139-214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0593A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50593B (zh) 冰箱、果蔬储藏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51433B (zh) 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制冷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US20170332676A1 (en) Dynamic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Method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Conditioners
WO2003075680A1 (fr) Methode de cuisson a fluctuation de temperature, et refrigerateur
KR20120017772A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0094931A (zh) 一种冰箱温控方法及装置、冰箱
CN113701432A (zh) 一种具有催熟水果功能的多功能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JP2003056978A (ja) 冷凍冷蔵庫
CN112393498B (zh) 风冷冰箱的控制方法与风冷冰箱
CN111684223A (zh) 具有解冻格的家用制冷器具和运行家用制冷器具的方法
KR20000014216A (ko) 김치 냉장고의 숙성 및 보관 제어방법
KR101201506B1 (ko) 김치냉장고 제상운전 제어 방법
KR100325548B1 (ko) 김치저장고의 숙성제어방법
KR100265214B1 (ko) 김치냉장고의 숙성 제어방법
KR20050087088A (ko) 다기능 도우컨디셔너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0940147A (zh) 一种具有食品不冻结功能的存储方法、冰箱
JP2006102204A (ja) 調理装置
KR20000033160A (ko) 전자김치독의 익힘정도 검출장치 및 그 검출방법
KR100878820B1 (ko) 김치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2254428B (zh) 食材保鲜控制方法、装置、制冷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060123009A (ko) 냉장고의 물탱크히터 제어방법
JPH07253265A (ja) 冷凍食品の解凍方法及び装置
JP3041338B2 (ja) 漬物冷蔵庫の制御システムとその制御方法
KR19990070048A (ko) 김치 냉장고의 운전제어 방법
KR100761159B1 (ko) 김치냉장고 및 김치냉장고의 운전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