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3446B - 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及马桶盖开闭单元 - Google Patents
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及马桶盖开闭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43446B CN111743446B CN202010201019.8A CN202010201019A CN111743446B CN 111743446 B CN111743446 B CN 111743446B CN 202010201019 A CN202010201019 A CN 202010201019A CN 111743446 B CN111743446 B CN 11174344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portion
- side wall
- bearing member
- housing
- ope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3/00—Seats or covers for all kinds of closets
- A47K13/10—Devices for raising and lowering, e.g. tilting or lifting mechanisms; Collapsible or rotating seats or cov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2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more than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 F16H1/2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more than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 H02K7/116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where at least two gears have non-parallel axes without having orbital motion
- H02K7/11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where at least two gears have non-parallel axes without having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worm and worm-whe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oilet Supp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及马桶盖开闭单元,即使在设置了支承电动机的旋转轴的轴承部件的情况下,也可确保壳体内的空间。开闭部件驱动装置(1)具有:电动机(6),其具备电动机本体(28)和旋转轴(27);输出轴(7),其连接马桶盖(201);传递机构(8),其将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到输出轴;以及壳体(9),其收容电动机及传递机构。传递机构具备固定于旋转轴的外周侧的蜗杆(38)。旋转轴在与输出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并且从沿着输出轴的轴线(L)的第一方向(Z)观察时相对于壳体的长边方向倾斜。轴承部件(30)以与位于壳体的短边方向的两端的第一侧壁部(91)及第二侧壁部(92)中的第一侧壁部接触的状态固定于该壳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开闭部件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及作为开闭部件开闭马桶单元的马桶盖的马桶盖开闭单元。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开闭马桶盖等开闭部件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同文献的开闭部件驱动机构具备:电动机;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供开闭部件连接;将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到输出轴的传递机构;以及收容电动机及传递机构的壳体。电动机将其旋转轴朝向沿着输出轴的轴线的轴线方向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773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使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在与输出轴正交的方向上小型化,可考虑将电动机的旋转轴朝向与输出轴正交的方向配置。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可考虑在传递机构上具备固定于电动机的旋转轴的外周侧的蜗杆,经由该蜗杆传递电动机的驱动力,由此,将驱动力从具备互相交叉的轴线的旋转轴传递至输出轴。
在此,当配置在旋转轴上安装有蜗杆的电动机时,需要在壳体上设置能旋转地支承旋转轴的前端的轴承部件。但是,如果将轴承部件设置于壳体的中间,有时难以有效地利用壳体内的空间。
鉴于以上几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及马桶盖开闭单元,即使在设置了支承电动机的旋转轴的轴承部件的情况下,也可以确保壳体内的空间。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具备电动机本体和从所述电动机本体突出的旋转轴;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供开闭部件连接;传递机构,所述传递机构将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输出轴;壳体,所述壳体收容所述电动机及所述传递机构;以及能旋转地支承所述旋转轴的前端的轴承部件,所述传递机构具备固定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侧的蜗杆,所述旋转轴在与所述输出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并且从沿着所述输出轴的轴线的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长边方向倾斜,所述轴承部件以与位于与所述长边方向正交的所述壳体的短边方向的两端的第一侧壁部及第二侧壁部中的所述第一侧壁部接触的状态固定于该壳体。
根据本发明,因为将电动机的旋转轴朝向与输出轴的轴线正交的方向配置,所以能够使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在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小型化。另外,电动机配置为旋转轴相对于壳体的长边方向倾斜,并且承接旋转轴的前端的轴承部件以与位于壳体的短边方向的两端的第一侧壁部及第二侧壁部中的第一侧壁部接触的状态固定于壳体。由此,在壳体内,能够确保短边方向上的轴承部件和第二侧壁部之间的空间。因此,利用该空间,可以配置构成传递机构的齿轮等。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其特征在于,将互相正交的三个方向设为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将所述轴线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沿着所述壳体的长边方向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将沿着所述壳体的短边方向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时,所述第一侧壁部位于所述第二侧壁部的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所述壳体在所述电动机本体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具备连接所述第一侧壁部和所述第二侧壁部的底壁部,所述电动机以使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且使所述电动机本体位于另一侧的方式装载于所述底壁部,所述旋转轴从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朝向一侧接近所述第一侧壁部,所述底壁部具备凹部,所述凹部在所述旋转轴的与所述电动机本体相反的一侧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凹陷,所述轴承部件具备嵌入所述凹部内的突部。据此,易于将轴承部件设置于壳体的底壁部。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所述轴承部件具有:第一侧面,其与所述第一侧壁部抵接并沿着该第一侧壁部延伸;以及第二侧面,其从所述第一侧壁部朝向所述第二侧壁部侧并向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倾斜,所述第二侧面具备凹部,所述凹部供所述输出轴的前端能够旋转地插入。据此,通过第一侧壁部和轴承部件的第一侧面的抵接,可以使具备承接旋转轴的凹部的第二侧面与电动机本体对置。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所述壳体具备从所述底壁部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突出并将所述轴承部件夹在其与所述第一侧壁部之间的第一轴承部件固定壁。据此,可以将轴承部件在第三方向X上定位。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所述第一轴承部件固定壁具备朝向所述第一侧壁部侧突出的突起,所述轴承部件具备导槽,所述导槽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能够使所述突起从所述第一方向插入其中。据此,通过将突起插入到导槽中,易于将轴承部件配置于壳体内。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所述壳体具备从所述第一侧壁部朝向所述第三方向的另一侧并向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延伸的第二轴承部件固定壁,所述第二轴承部件固定壁从与所述旋转轴相反的一侧与所述轴承部件抵接。据此,可以从与旋转轴相反的一侧支承轴承部件。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传递机构具备:第一齿轮,其位于所述旋转轴和所述第二侧壁部之间并与所述蜗杆啮合;以及第一支轴,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能旋转地支承所述第一齿轮,所述壳体具备与所述底壁部对置的对置部,所述第一支轴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端部被所述底壁部保持,另一侧的端部被所述对置部保持,所述底壁部和所述对置部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将所述轴承部件夹在中间。据此,可以防止轴承部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
其次,本发明提供一种马桶盖开闭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所述开闭部件是马桶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因为将电动机的旋转轴朝向与输出轴的轴线正交的方向配置,所以能够使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在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小型化。另外,电动机配置为旋转轴相对于壳体的长边方向倾斜,承接旋转轴的前端的轴承部件以与位于壳体的短边方向的两端的第一侧壁部及第二侧壁部中的第一侧壁部接触的状态固定于壳体。由此,在壳体内,能够确保短边方向上的轴承部件和第二侧壁部之间的空间。因此,利用该空间,可以配置构成传递机构的齿轮等。
附图说明
图1是开闭部件驱动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马桶盖开闭单元的说明图。
图3是开闭部件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开闭部件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观察电动机、传递机构以及输出轴时的立体图。
图6是从第一方向的一侧观察电动机、传递机构以及输出轴时的立体图。
图7是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观察输出轴、输出齿轮、第一螺旋弹簧及第二螺旋弹簧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从第一方向的一侧观察输出轴、输出齿轮、第一螺旋弹簧及第二螺旋弹簧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从第一方向的一侧观察中间壳体时的立体图。
图10是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观察收容有电动机、蜗杆、轴承部件以及第一齿轮的第一壳体时的俯视图。
图11是电动机、蜗杆、轴承部件、第一壳体的分解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开闭部件驱动装置;6…电动机;7…输出轴;8…传递机构;9…壳体;10…壳体开口部;11…突出部分;12…基部;13…第一侧壁;14…第二侧壁;15…第三侧壁;16…第四侧壁;21…第一壳体;22…中间壳体;23…第二壳体;25…底壁部;26…框部;27…旋转轴;28…电动机本体;28a、28b…侧面;28c…输出侧部分;28d…输出相反侧的端面;28e、28f…电动机本体的边缘;29…电动机端子;30…轴承部件;30a…端面;30b…第一侧面;30c…第二侧面;30d…第三侧面;30e…第四侧面;30f…凹部;31…中间底部;32…中间框部;32a…第一框部分;32b…第二框部分;33…中间壳体开口部;34…轴保持部;35…加强部件;35a…端面;36…加强部件侧开口部;37…电位计;38…蜗杆;39…第一齿轮;39a…第一大径齿轮;39b…第一小径齿轮;40…第二齿轮;40a…第二大径齿轮;40b…第二小径齿轮;41…第三齿轮;41a…第三大径齿轮;41b…第三小径齿轮;42…第四齿轮;43…输出齿轮;43a…环状部;45…第一支轴;46…转矩限制器;47…轴保持部;48…第二支轴;49…第三支轴;51…凹部;52…凸部;53…第一螺旋弹簧;53a、53b…第一螺旋弹簧的端部;54…第二螺旋弹簧;54a、54b…第二螺旋弹簧的端部;55…贯通孔;56…第一螺旋弹簧第一卡止部;57…第一螺旋弹簧第二卡止部;58…第二螺旋弹簧第一卡止部;59…第二螺旋弹簧第二卡止部;61…支承部;62…圆形凹部;65…输出齿轮承接部;68…被支承部;69…输出轴承接部;70…环状槽;71…O型圈;73…第一突部;74…第二突部;76…间隙;77…间隙;81…电位器齿轮;82…检测部;83…基板;85…配线;85a…第一穿绕部;85b…第二穿绕部;85c…第三穿绕部;86…端子引脚;87…端子引脚保持部;91…第一侧壁部;92…第二侧壁部;93…第三侧壁部;94…第四侧壁部;95…第五侧壁部;97…第一电动机固定壁;98…第二电动机固定壁;99…肋;101…配线用贯通孔;105…轴承部件保持部;106…突部;107…导槽;109…第一轴承部件固定壁;110…凹部;111…突起;112…第二轴承部件固定壁;200…马桶单元;201…马桶盖;202…马桶单元本体;203…马桶圈;204…水箱;X…第三方向(壳体的短边方向);Y…第二方向(壳体的长边方向);Z…第一方向(轴线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马桶盖开闭单元的实施方式。
(整体构成)
图1是开闭部件驱动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马桶盖开闭单元的说明图。图3是开闭部件驱动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开闭部件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从轴线方向的另一侧观察电动机、传递机构及输出轴时的立体图。图6是从轴线方向的一侧观察电动机、传递机构及输出轴时的立体图。图7是从轴线方向的另一侧观察输出轴、输出齿轮、第一螺旋弹簧及第二螺旋弹簧时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从轴线方向的一侧观察输出轴、输出齿轮、第一螺旋弹簧及第二螺旋弹簧时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从轴线方向的一侧观察中间壳体时的立体图。
图1所示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1使盖、门等开闭部件转动而开闭。在马桶盖开闭单元上,马桶单元200的马桶盖201作为开闭部件连接在开闭部件驱动装置1上。更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马桶单元200具有马桶单元本体202、马桶圈203、马桶盖201及水箱204。在马桶盖201中,水箱204侧的端部连接到开闭部件驱动装置1的输出轴7。马桶盖201通过输出轴7的旋转而在放倒且覆盖马桶单元本体202的关闭位置和从马桶单元本体202立起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此外,也可以是,将第二开闭部件驱动装置1设置在马桶单元200上,将马桶圈203作为开闭部件连接在第二开闭部件驱动装置1的输出轴7上。
如图3所示,开闭部件驱动装置1具有:电动机6;供马桶盖201连接的输出轴7;将电动机6的驱动力传递到输出轴7的传递机构8;收容电动机6及传递机构8的壳体9。
输出轴7具备从壳体9的壳体开口部10突出的突出部分11和收容于壳体9的基部12。马桶盖201的端部连接至输出轴7的突出部分11。因此,开闭部件驱动装置1以悬臂状态开闭马桶盖201。如图1所示,从沿着输出轴7的轴线L的方向观察时,壳体9具备在一个方向上细长的形状。输出轴7从壳体9上的长边方向的端部向壳体9的外侧突出。
在此,在下面的说明中,将互相正交的三个方向设为第一方向Z、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X。第一方向Z是沿着输出轴7的轴线L的轴线方向,第二方向Y是壳体9的长边方向,第三方向X是壳体9的短边方向。另外,在第一方向Z上,将壳体9所在的一侧设为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将输出轴7突出的一侧设为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
壳体9是树脂制的。如图1所示,壳体9具备与第二方向Y平行地延伸的第一侧壁13及第二侧壁14。另外,壳体9具备沿第三方向X延伸并连接第二侧壁14的一侧的边缘的第三侧壁15。而且,壳体9具备连接第二方向Y的另一侧的边缘的第四侧壁16。第四侧壁16具备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4之间向第二方向Y的另一侧突出的形状。
另外,如图1、图3所示,壳体9具备沿着第一方向Z排列的第一壳体21、中间壳体22及第二壳体23。第一壳体21位于中间壳体22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第二壳体23位于中间壳体22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
如图4所示,第一壳体21具备底壁部25和从底壁部25的外周缘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延伸的框部26。框部26构成壳体9的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14、第三侧壁15及第四侧壁16的第一方向Z的端侧部分。在第一壳体21上固定有电动机6。电动机6具备:电动机本体28;从电动机本体28突出的旋转轴27;从电动机本体28向与旋转轴27相反的一侧突出的一对电动机端子29。输出轴7位于电动机本体28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旋转轴27朝向与输出轴7的轴线L交叉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轴27朝向与输出轴7的轴线L正交的方向。另外,从第一方向Z观察时,旋转轴27相对于第二方向Y(壳体9的长边方向)倾斜。旋转轴27的前端由轴承部件30能旋转地支承。
中间壳体22具备中间底部31和从中间底部31的外周缘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延伸的中间框部32。中间框部32构成壳体9的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14、第三侧壁15及第四侧壁16的第一方向Z的中间部分。构成传递机构8的多个齿轮中的一部分的齿轮被收容于中间壳体22内。另外,输出轴7的基部12被收容于中间壳体22内。
在中间壳体22的第二壳体23侧的端部,固定有板状的加强部件35。加强部件35的刚性高于壳体9。在本实施例中,加强部件35是金属制的。在加强部件35上设置有加强部件侧开口部36。输出轴7从加强部件侧开口部36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突出。另外,在加强部件35上安装有电位计37。电位计37在第二方向Y上位于与输出轴7相反的一侧的端部。
第二壳体23是板状,从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覆盖在加强部件35上,并固定至中间壳体22。第二壳体23能卡止地插入到壳体9的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14以及所设置的第一螺旋弹簧第二卡止部57。另外,第二壳体23构成壳体9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端面。第二壳体23从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覆盖加强部件35。输出轴7从设置于第二壳体23上的壳体开口部10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突出。
在此,如图5、图6所示,传递机构8从电动机6到输出轴7的驱动力传递路径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具备蜗杆38、第一齿轮39、第二齿轮40、第三齿轮41、第四齿轮42及输出齿轮43。蜗杆38固定至旋转轴27的外周侧。蜗杆38及第一齿轮39位于第一壳体21内。第二齿轮40、第三齿轮41、第四齿轮42及输出齿轮43位于中间壳体22内。蜗杆38、第一齿轮39、第二齿轮40、第三齿轮41、第四齿轮42及输出齿轮43构成将电动机6的驱动力传递到输出轴7的传递路径。
第一齿轮39位于电动机6的旋转轴27的第三方向X的另一侧X2。第一齿轮39具备与蜗杆38啮合的第一大径齿轮39a和与第一大径齿轮39a同轴且外径尺寸小于第一大径齿轮39a的第一小径齿轮39b。第一大径齿轮39a位于第一小径齿轮39b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第一齿轮39被沿第一方向Z延伸的第一支轴45能旋转地支承。第一支轴45的一端部被第一壳体21的底壁部25保持,另一端部被中间壳体22的中间底部31保持。如图3所示,第一齿轮39具备维持/切断驱动力在第一大径齿轮39a和第一小径齿轮39b之间的传递的转矩限制器46。
如图5、图6所示,第二齿轮40具备与第一小径齿轮39b啮合的第二大径齿轮40a和与第二大径齿轮40a同轴且外径尺寸小于第二大径齿轮40a的第二小径齿轮40b。第二大径齿轮40a位于第二小径齿轮40b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第二大径齿轮40a经由设置于中间壳体22的中间底部31的中间壳体开口部33与第一小径齿轮39b啮合(参照图3)。第二齿轮40被沿第一方向Z延伸的第二支轴48能旋转地支承。第二支轴48的一端部被中间壳体22的中间底部31保持,另一端部被加强部件35保持。
第三齿轮41具备与第二小径齿轮40b啮合的第三大径齿轮41a和与第三大径齿轮41a同轴且外径尺寸小于第三大径齿轮41a的第三小径齿轮41b。第三大径齿轮41a位于第三小径齿轮41b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第三齿轮41被沿第一方向Z延伸的第三支轴49能旋转地支承。第三支轴49的一端部被中间壳体22的中间底部31保持,另一端部由第二壳体23保持。第三支轴49贯通加强部件35。
第四齿轮42是与第三小径齿轮41b及输出齿轮43啮合的正齿轮。第四齿轮42和输出齿轮43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第四齿轮42与第二齿轮40同轴配置,由第二支轴48能旋转地支承。如图3所示,第二支轴48的一端部被中间壳体22保持,另一端部被加强部件35保持。即,中间壳体22的中间底部31具备保持支承第二齿轮40及第四齿轮42的第二支轴48的轴保持部34。加强部件35具备保持支承第二齿轮40及第四齿轮42的第二支轴48的轴保持部47(参照图9)。
输出齿轮43是金属制的。在输出齿轮43上同轴固定有输出轴7。即,如图7、图8所示,输出齿轮43是环状,输出轴7的基部12插入其中心孔内。在输出齿轮43的内周面,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凹部51,在输出轴7的基部12的外周面,设置有嵌入输出齿轮43的内周面的凹部51的多个凸部52。由此,输出齿轮43和输出轴7以不能绕轴线L相对旋转的状态连接。
在此,传递机构8具备第一螺旋弹簧53及第二螺旋弹簧54。第一螺旋弹簧53位于输出齿轮43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第一螺旋弹簧53装载于中间壳体22的中间底部31。第一螺旋弹簧53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端部53a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延伸。第一螺旋弹簧53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端部53a从设置于中间壳体22的中间底部31的贯通孔55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突出,卡止到设置于第一壳体21的第一螺旋弹簧第一卡止部56(弹簧卡止部)。第一螺旋弹簧53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端部53b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延伸,卡止到设置于输出齿轮43的外周面的第一螺旋弹簧第二卡止部57。第一螺旋弹簧第二卡止部57是设置于输出齿轮43的齿部的缺口部。第一螺旋弹簧53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端部53b能够从周向上与输出齿轮43卡止。第一螺旋弹簧53的横截面是矩形。
第二螺旋弹簧54位于第一螺旋弹簧53的内周侧。第二螺旋弹簧54装设于中间壳体22的中间底部31。第二螺旋弹簧54位于输出轴7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第二螺旋弹簧54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端部54a朝向该第二螺旋弹簧54的内周侧延伸,卡止到设置于中间壳体22的中板部的第二螺旋弹簧第一卡止部58(参照图9)。第二螺旋弹簧54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端部54b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延伸,卡止到设置于输出轴7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端面的第二螺旋弹簧第二卡止部59(参照图8)。
如图3、图9所示,输出轴7及输出齿轮43由从中间壳体22的中间底部31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突出的支承部61能旋转地支承。如图3所示,支承部61位于第一螺旋弹簧53及第二螺旋弹簧54的内周侧,比第一螺旋弹簧53及第二螺旋弹簧54更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突出。在此,输出轴7具备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端面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凹陷的圆形凹部62,支承部61的前端部分插入到圆形凹部62。支承部61的前端与圆形凹部62的底面(圆形凹部62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圆形内壁面)接触。
另外,输出齿轮43被加强部件35能旋转地支承。即,输出齿轮43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端部具备在外周面没有齿部的环状部43a。另一方面,如图3、图4所示,加强部件35在加强部件侧开口部36的外周缘部分具备从外周侧能旋转地支承输出齿轮43的环状部43a的输出齿轮承接部65。输出齿轮承接部65是加强部件35上的向加强部件侧开口部36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弯曲并延伸的筒部。输出齿轮承接部65例如通过翻边加工来设置。在此,如图3所示,支承部61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边缘比加强部件35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端面35a更靠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
而且,输出轴7由第二壳体23能旋转地支承。即,输出轴7具备被支承部68,该被支承部68在位于壳体9的内侧的基部12的比输出齿轮43靠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位置具有圆形外周面。第二壳体23(壳体部分)在壳体开口部10的外周缘部分具备输出轴承接部69,该输出轴承接部69从外周侧能旋转地支承输出轴7的支承部61。输出轴承接部69是向第二壳体23上的壳体开口部10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弯曲并延伸的筒部。另外,输出轴7在被支承部68的第一方向Z的中途具备环状槽70。在环状槽70中安装有O型圈71。O型圈71以在径向上被压缩的状态将第二壳体23的输出轴承接部69和输出轴7之间密封。
在此,加强部件35在第二方向Y上的输出齿轮承接部65和轴保持部47之间固定于中间壳体22。即,如图9所示,中间壳体22具备在中间框部32的沿第二方向Y平行地延伸的第一框部分32a及第二框部分32b分别向内周侧突出的第一突部73及第二突部74。第一框部分32a是构成壳体9的第一侧壁13的一部分的部分。第二框部分32b是构成壳体的第二侧壁14的一部分的部分。第一突部73和第二突部74在第三方向X上对置。在第一突部73及第二突部74分别设置有螺丝孔。如图4所示,加强部件35通过沿第一方向Z贯通该加强部件35的第三方向X的一侧X1的端缘部分并拧入第一突部73的螺丝孔的螺丝75固定于中间壳体22。另外,加强部件35通过沿第一方向Z贯通该加强部件35的第三方向X的另一侧X2的端缘部分并拧入第二突部74的螺丝75孔的螺丝75固定于中间壳体22。在加强部件35被固定到中间壳体22的状态下,在加强部件35和第一框部分32a之间局部地设置有间隙76,在加强部件35和第二框部分32b之间局部地设置有间隙77。即,在加强部件35被固定到壳体9的状态下,在加强部件35和第一侧壁13之间设置有彼此不接触的部分(间隙76),在加强部件35和第二侧壁14之间设置有彼此不接触的部分(间隙77)。
接着,如图5所示,电位计37具备与构成传递机构8的多个齿轮中的某一齿轮啮合的电位器齿轮81。另外,如图4所示,电位计37具备检测电位器齿轮81的旋转角度位置的检测部82。电位器齿轮81位于加强部件35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与第三齿轮41的第三小径齿轮41b啮合。检测部82经由基板83固定到加强部件35上。在此,在基板83和一对电动机端子29之间连接有用于向电动机6供给电力的配线85(参照图10)。在基板83上固定有配线85及连接至电位计37的多个端子引脚86。中间壳体22在中间框部32的第二方向Y的一侧Y1的边缘具备端子引脚保持部87。
(动作)
当通过经由端子引脚86的电力的供给而正向或反向驱动电动机6时,电动机6的驱动力经由传递机构8传递到输出轴7。因此,如图2所示,固定于输出轴7上的马桶盖201向朝向关闭位置的关闭方向A或者向朝向打开位置的打开方向B旋转。当马桶盖201旋转时,从电位计37输出对应于马桶盖201的旋转角度位置的信号。
另外,当连接于输出轴7的马桶盖201向关闭方向A旋转时,第一螺旋弹簧53及第二螺旋弹簧54积累使输出轴7绕轴线L向打开方向B旋转的作用力。因此,使马桶盖201向打开方向B旋转时,第一螺旋弹簧53及第二螺旋弹簧54作为在打开方向B上对向打开方向B被驱动的输出轴7施力的辅助弹簧发挥作用。而且,传递机构8在第一齿轮39上具备转矩限制器46。因此,在从马桶盖201经由输出轴7向传递机构8施加过大的负载的情况下,转矩限制器46发挥作用,切断传递机构8对驱动力的传递。由此,防止由于来自外部的过大的负载而引起传递机构8损坏。
(电动机的配置及配线的穿绕)
接着,详细地说明壳体9内的电动机6的配置。图10是收容有电动机6及第一齿轮39的状态下的第一壳体21的俯视图。图11是电动机6、轴承部件30及第一壳体21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0所示,收容有电动机6的第一壳体21具备底壁部25和从侧板的外周缘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延伸的框部26。框部26具备局部地构成壳体9的第一侧壁13的第一侧壁部91、局部地构成第二侧壁14的第二侧壁部92、局部地构成第三侧壁15的第三侧壁部93以及局部地构成第四侧壁16的第四侧壁部94及第五侧壁部95。第一侧壁部91和第二侧壁部92沿第二方向Y平行地延伸。第一侧壁部91及第二侧壁部92位于壳体9上的第三方向X的两端。第三侧壁部93沿第三方向X延伸。第四侧壁部94从第一侧壁部91的第二方向Y的另一侧Y2的边缘朝向第三方向X的另一侧X2并向第二方向Y的另一侧Y2倾斜。第五侧壁部95连接第四侧壁部94的第二方向Y的另一侧Y2的边缘和第二侧壁部92的第二方向Y的另一侧Y2的边缘。第五侧壁部95具备第四侧壁部94和第二侧壁部92之间向第二方向Y的另一侧Y2突出的弯曲形状。
电动机6的旋转轴27相对于第二方向Y倾斜。在旋转轴27上安装有蜗杆38。从第一方向Z观察时,电动机本体28的形状是长方形,从第一方向Z观察时具备与旋转轴27平行的一对侧面28a、28b。另外,电动机本体28在供旋转轴27突出的输出侧具备输出侧部分28c,该输出侧部分28c具有与旋转轴27垂直的面。另外,电动机6具备从电动机本体28的输出相反侧的端面28d突出的两根电动机端子29。电动机本体28装载于底壁部25。在电动机本体28中,第二方向Y的一侧Y1的第三方向X的一侧X1的边缘28e与第一侧壁部91接触,第二方向Y的另一侧Y2的第三方向X的一侧X1的边缘28f与第一侧壁部91分开。旋转轴27从第二方向Y的另一侧Y2朝向一侧Y1接近第一侧壁部91。两根电动机端子29配置于以凸形状弯曲的第五侧壁部95的内侧。
在此,第一壳体21具有从底壁部25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立起且沿与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X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一电动机固定壁97。在输出侧部分28c与第一电动机固定壁97抵接的状态下,电动机本体28被定位于底壁部25。另外,第一壳体21具有从底壁部25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立起且在与第一电动机固定壁97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电动机固定壁98。电动机本体28被定位成与旋转轴27平行的一对侧面28a、28b中位于第一侧壁部91侧的侧面28a与第二电动机固定壁98接触。而且,壳体9具备从底壁部25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立起并且从第二侧壁部92朝向第三方向X的一侧X1延伸的肋99。电动机本体28在第三方向X上被夹在并固定在第二电动机固定壁98和肋99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电动机本体28被压入第二电动机固定壁98和肋99之间。
在此,在肋99上设置有供第一螺旋弹簧53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端部53a卡止的第一螺旋弹簧第一卡止部56。第一螺旋弹簧第一卡止部56是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凹陷的凹部。
在电动机端子29上连接有电力供给用配线85。在图9、图10中,用点划线表示配线85。在壳体9内,配线85经过设置于中间壳体22的中间底部31的配线用贯通孔101在两根电动机端子29和基板83之间穿绕。更详细地说,配线85具备:如图10所示从电动机端子29引出并经过电动机本体28和壳体9的第一侧壁13(第一侧壁部91)之间的第一穿绕部85a;如图9所示从第一穿绕部85a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弯曲并通过配线用贯通孔101的第二穿绕部85b;以及在中间壳体22的内部穿绕的第三穿绕部85c。第三穿绕部85c的前端连接至基板83。
接着,如图10、图11所示,支承旋转轴27的前端的轴承部件30固定于与第一侧壁部91相邻的轴承部件保持部105。轴承部件30以与第一侧壁部91接触的状态固定于第一壳体21。
轴承部件30整体上是在第一方向Z上长的四棱柱形状。如图6所示,在轴承部件30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端面30a设置有矩形的突部106。另外,如图10所示,当从第一方向Z观察时,轴承部件30具备:与第一侧壁部91抵接并沿着该第一侧壁部91延伸的第一侧面30b;从第一侧面30b的第二方向Y的另一侧Y2朝向第三方向X的另一侧X2并向第二方向Y的一侧Y1倾斜的第二侧面30c;从第一侧面30b的第二方向Y的一端起与第二侧面30c平行地延伸的第三侧面30d;以及连接第二侧面30c的第三方向X的另一侧X2的边缘和第三侧面30d的第三方向X的另一侧X2的边缘的第四侧面30e。如图11所示,在第二侧面30c设置有供旋转轴27的前端能旋转地插入的凹部30f。在第四侧面30e设置有在第一方向Z上延伸的导槽107。
轴承部件保持部105具备第一轴承部件固定壁109,该第一轴承部件固定壁109从第一壳体21的底壁部25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突出并将轴承部件30夹在其与第一侧壁部91之间。在底壁部25的位于第一侧壁部91和第一轴承部件固定壁109之间的部分设置有矩形的凹部110。第一轴承部件固定壁109具备朝向第三方向X的一侧X1突出并在第一方向Z上延伸的突起111。
另外,轴承部件保持部105具备从第一侧壁部91朝向第三方向X的另一侧X2并向第二方向Y的一侧Y1倾斜的第二轴承部件固定壁112。第二轴承部件固定壁112连接到第一轴承部件固定壁109的第二方向Y的一侧Y1的端部。
轴承部件30从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插入第一侧壁部91和第一轴承部件固定壁109之间,并固定于轴承部件保持部105。在轴承部件30插入第一侧壁部91和第一轴承部件固定壁109之间时,第一轴承部件固定壁109的突起111从第一方向Z插入到轴承部件30的导槽107。另外,当轴承部件30插入第一侧壁部91和第一轴承部件固定壁109之间时,轴承部件30的第三侧面30d与第二轴承部件固定壁112抵接。而且,轴承部件30的突部106嵌入第一壳体21的凹部110。在此,当为了构成壳体9而将中间壳体22层叠在第一壳体21上时,轴承部件30处于由第一壳体21的底壁部25和中间壳体22的中间底部31从第一方向Z的两侧夹住的状态。
(作用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因为将电动机6的旋转轴27朝向与输出轴7正交的方向配置,所以能够使开闭部件驱动装置1在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小型化。另外,电动机6配置为旋转轴27相对于壳体9的长边方向(第二方向Y)倾斜,承接旋转轴27的前端的轴承部件30以与位于壳体9的短边方向(第三方向X)的两端的第一侧壁部91及第二侧壁部92中的第一侧壁部91接触的状态固定于壳体9。由此,在壳体9内,能够确保第三方向X上的轴承部件30和第二侧壁部92之间的空间。因此,利用该空间,可以配置构成传递机构8的第一齿轮39。
另外,底壁部25具备在旋转轴27的与电动机本体28相反的一侧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凹陷的凹部110,轴承部件30具备嵌入凹部110内的突部106。因此,易于将轴承部件30固定到壳体9上。
而且,从第一方向Z观察时,轴承部件30具有与第一侧壁部91抵接并沿着该第一侧壁部91延伸的第一侧面30b和从第一侧壁部91朝向第二侧壁部92侧并向第二方向Y的一侧Y1倾斜的第二侧面30c,第二侧面30c具备供输出轴7的前端能旋转地插入的凹部30f。因此,通过使第一侧壁部91和轴承部件30的第一侧面30b抵接,可以使具备承接旋转轴27的凹部30f的第二侧面30c与电动机本体28对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壳体9具备从底壁部25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突出并将轴承部件30夹在其与第一侧壁部91之间的第一轴承部件固定壁109。因此,可以在第三方向X上将轴承部件30定位。
而且,第一轴承部件固定壁109具备朝向第一侧壁部91侧突出的突起111,轴承部件30具备导槽107,该导槽107在第一方向Z上延伸并且能够从第一方向Z将突起111插入其中。因此,通过将突起111插入到导槽107,可以将轴承部件30配置于壳体9。
另外,壳体9具备从第一侧壁部91朝向第三方向X的另一侧X2并向第二方向Y的一侧Y1延伸的第二轴承部件固定壁112,第二轴承部件固定壁112从与旋转轴27相反的一侧与轴承部件30抵接。因此,可以从与旋转轴27相反的一侧支承轴承部件30。
而且,传递机构8具备第一齿轮39和第一支轴,该第一齿轮39位于旋转轴27和第二侧壁部92之间并与蜗杆38啮合,该第一支轴沿第一方向Z延伸并能旋转地支承第一齿轮39。壳体9具备与底壁部25对置的中间底部31(对置部),在第一支轴45中,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端部被底壁部25保持,另一端部被中间底部31保持,底壁部25和中间底部31从第一方向Z的两侧将轴承部件30夹在中间。由此,可以防止轴承部件30在第一方向Z上移动。
其次,马桶盖开闭单元具有上述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1,马桶盖201是马桶盖。本实施例的马桶盖开闭单元易于确保开闭部件驱动装置1的壳体9内的空间,因而紧凑。
Claims (8)
1.一种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具备电动机本体和从所述电动机本体突出的旋转轴;
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连接开闭部件;
传递机构,所述传递机构将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输出轴;
壳体,所述壳体收容所述电动机及所述传递机构;以及
轴承部件,所述轴承部件能够旋转地支承所述旋转轴的前端,
所述传递机构具备固定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侧的蜗杆,
所述旋转轴在与所述输出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并且从沿着所述输出轴的轴线的轴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长边方向倾斜,
所述轴承部件以与第一侧壁部及第二侧壁部中的所述第一侧壁部接触的状态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侧壁部及所述第二侧壁部位于与所述长边方向正交的所述壳体的短边方向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互相正交的三个方向设为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将所述轴线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沿着所述壳体的长边方向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将沿着所述壳体的短边方向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时,
所述第一侧壁部位于所述第二侧壁部的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
所述壳体在所述电动机本体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具备连接所述第一侧壁部和所述第二侧壁部的底壁部,
所述电动机以使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且使所述电动机本体位于另一侧的方式装载于所述底壁部,
所述旋转轴从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朝向一侧接近所述第一侧壁部,
所述底壁部具备凹部,所述凹部在所述旋转轴的与所述电动机本体相反的一侧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凹陷,
所述轴承部件具备嵌入所述凹部内的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所述轴承部件具有: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侧壁部抵接并沿着该第一侧壁部延伸;以及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从所述第一侧壁部朝向所述第二侧壁部侧并向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倾斜,
所述第二侧面具备凹部,所述凹部供所述输出轴的前端能够旋转地插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备第一轴承部件固定壁,所述第一轴承部件固定壁从所述底壁部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突出,并将所述轴承部件夹在所述第一轴承部件固定壁与所述第一侧壁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承部件固定壁具备朝向所述第一侧壁部侧突出的突起,
所述轴承部件具备导槽,所述导槽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能够供所述突起从所述第一方向插入。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备第二轴承部件固定壁,所述第二轴承部件固定壁从所述第一侧壁部朝向所述第三方向的另一侧并向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延伸,
所述第二轴承部件固定壁从与所述旋转轴相反的一侧与所述轴承部件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机构具备: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旋转轴和所述第二侧壁部之间并与所述蜗杆啮合;以及第一支轴,所述第一支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能够旋转地支承所述第一齿轮,
所述壳体具备与所述底壁部对置的对置部,
所述第一支轴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端部被所述底壁部保持,另一侧的端部被所述对置部保持,
所述底壁部和所述对置部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将所述轴承部件夹在中间。
8.一种马桶盖开闭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
所述开闭部件是马桶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064164 | 2019-03-28 | ||
JP2019064164A JP7309408B2 (ja) | 2019-03-28 | 2019-03-28 | 開閉部材駆動装置および便蓋開閉ユニッ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43446A CN111743446A (zh) | 2020-10-09 |
CN111743446B true CN111743446B (zh) | 2021-09-10 |
Family
ID=72673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01019.8A Active CN111743446B (zh) | 2019-03-28 | 2020-03-20 | 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及马桶盖开闭单元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309408B2 (zh) |
CN (1) | CN111743446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360267A1 (en) * | 2001-10-26 | 2003-04-26 | Shane Zwezdaryk | Toilet cover |
CN1470211A (zh) * | 2002-06-24 | 2004-01-28 | ��ʽ������Э���������� | 便盖开闭装置 |
JP2008148869A (ja) * | 2006-12-15 | 2008-07-03 | Toto Ltd | 便座装置 |
CN101485553A (zh) * | 2008-01-18 | 2009-07-22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自动翻盖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262868A (ja) * | 1997-03-25 | 1998-10-06 | Canon Precision Inc | 洋風便器 |
JP2000051122A (ja) | 1998-08-11 | 2000-02-22 | Canon Precision Inc | ギヤードモータ |
JP2006067694A (ja) | 2004-08-26 | 2006-03-09 | Jidosha Denki Kogyo Co Ltd | アクチュエータ装置 |
JP2014217184A (ja) | 2013-04-25 | 2014-11-17 | トネックス株式会社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JP6353258B2 (ja) | 2014-03-31 | 2018-07-04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軸受機構およびモータ装置 |
-
2019
- 2019-03-28 JP JP2019064164A patent/JP7309408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3-20 CN CN202010201019.8A patent/CN11174344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360267A1 (en) * | 2001-10-26 | 2003-04-26 | Shane Zwezdaryk | Toilet cover |
CN1470211A (zh) * | 2002-06-24 | 2004-01-28 | ��ʽ������Э���������� | 便盖开闭装置 |
JP2008148869A (ja) * | 2006-12-15 | 2008-07-03 | Toto Ltd | 便座装置 |
CN101485553A (zh) * | 2008-01-18 | 2009-07-22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自动翻盖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0162692A (ja) | 2020-10-08 |
CN111743446A (zh) | 2020-10-09 |
JP7309408B2 (ja) | 2023-07-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297993B2 (ja) | クラッチ及びモータ | |
JP6648474B2 (ja) | 駆動装置 | |
CN111743446B (zh) | 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及马桶盖开闭单元 | |
CN111749572B (zh) | 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及开闭装置 | |
CN211933849U (zh) | 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及马桶盖开闭单元 | |
CN111743447B (zh) | 开闭部件驱动装置 | |
CN111750056B (zh) | 开闭部件驱动装置 | |
CN211875036U (zh) | 扭矩限制器、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及马桶盖开闭单元 | |
CN112790655B (zh) | 开闭构件驱动装置和马桶盖开闭单元 | |
JP2007276618A (ja) | クラッチ、モータ及び車両用ドア開閉装置 | |
CN111743448B (zh) | 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及马桶盖开闭单元 | |
JP3928762B2 (ja) | モータ | |
CN111756156B (zh) | 开闭部件驱动装置 | |
JP2007135387A (ja) | モータ及び車両用ドア開閉装置 | |
CN211429096U (zh) | 开闭部件驱动装置 | |
JP2007298163A (ja) | クラッチ、モータ及び車両用ドア開閉装置 | |
JP7411389B2 (ja) | 開閉部材駆動装置および便蓋開閉ユニット | |
JP5577233B2 (ja) | モータ | |
CN112790654B (zh) | 开闭构件驱动装置和马桶盖开闭单元 | |
JP2023006261A (ja) | 開閉部材駆動装置および便蓋開閉ユニット | |
JP7325304B2 (ja) | 開閉部材駆動装置および便蓋開閉ユニット | |
CN115549381A (zh) | 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及便盖开闭单元 | |
CN118774522A (zh) | 驱动装置及开闭单元 | |
CN118774523A (zh) | 驱动装置及开闭单元 | |
CN114825758A (zh) | 自动开闭装置和马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