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3398B - 液体加热容器 - Google Patents

液体加热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43398B
CN111743398B CN201910233901.8A CN201910233901A CN111743398B CN 111743398 B CN111743398 B CN 111743398B CN 201910233901 A CN201910233901 A CN 201910233901A CN 111743398 B CN111743398 B CN 1117433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heating
heating device
liquid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339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43398A (zh
Inventor
马向阳
罗金柳生
南春来
刘云祥
刁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339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433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43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33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433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33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21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 A47J27/21008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electrically heated
    • A47J27/21016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electrically heated with heating elements immersed in the water
    • A47J27/21025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electrically heated with heating elements immersed in the water the heating elements being electr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21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 A47J27/21008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electrically heated
    • A47J27/21058Control devices to avoid overheating, i.e. "dry" boiling, or to detect boiling of the wa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21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 A47J27/2116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47J27/21175Cov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容器上设置有配合件;加热装置,能够伸入到容器内,以加热容器内的液体,加热装置上设置有安装结构,加热装置能够通过安装结构安装到容器上的固定位置上;加热装置上设置有感应件,感应件能够在加热装置安装到容器上的固定位置时,与配合件配合,并使加热装置能够通电,感应件在与配合件脱离配合时,加热装置断电。该方案使得加热装置只有正确安装到容器上后才能够通电工作,而在加热装置没有正确安装到容器上时,比如从容器上取下来时,即使误操作而使加热装置连接至电源,加热装置也无法连通电路进行加热,这样便可确保加热装置的安全性,降低产品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出现了一种加热装置与容器可以完全分离的液体加热容器,这种液体加热容器加热时可将加热装置直接插入到容器内,而在加热完成后,可将加热装置从容器中拿出,以使加热装置和容器可以完全独立。但这种液体加热容器,由于加热装置能够脱离容器而进行单独加热,这样在加热装置因误操作而接通电源时,就极易出现加热装置通电干烧的现象,这样就增大了液体加热容器使用时的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加热装置脱离容器就无法加热的液体加热容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容器上设置有配合件;加热装置,能够伸入到容器内,以加热容器内的液体,加热装置上设置有安装结构,加热装置能够通过安装结构安装到容器上的固定位置上;其中,加热装置上设置有感应件,感应件能够在加热装置安装到容器上的固定位置时,与配合件配合,并使加热装置能够通电,感应件在与配合件脱离配合时,加热装置断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和加热装置,其中加热装置能够伸入到容器内以加热容器内的液体。同时,容器上设置有配合件,加热装置上设置有感应件,且加热装置安装到容器上的固定位置时,感应件能够与配合件配合,以使加热装置的电路能够导通,从而使得加热装置能够通电工作。反之,若加热装置没有安装到固定位置上,则感应件无法与配合件进行配合,即感应件与配合件脱离配合,这样感应件便无法导通加热装置的电路,从而使得加热装置无法通电工作,这样就使得加热装置只有正确安装到容器上后才能够通电工作,而在加热装置没有正确安装到容器上时,比如从容器上取下来时,即使误操作而使加热装置连接至电源,加热装置也无法连通电路进行加热,这样便可确保加热装置的安全性,降低产品使用时的安全隐患。其中,加热装置可通过安装结构安装到容器上的固定位置上。而安装结构和感应件可设置成一个零件,当然,安装结构和感应件也可为两个独立的零件。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感应件为感应开关,感应开关连接在加热装置的控制电路上,配合件能够在加热装置安装到容器上的固定位置时,使感应开关闭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感应件优选为感应开关,这样通过感应开关的闭合和断开便能够使控制电路连通或断开,从而能够使加热装置通电或断电。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感应开关为机械开关,配合件为设置在容器上的触发结构,触发结构能够在加热装置安装到容器上的固定位置时,触发机械开关,并使加热装置能够通电,触发结构能够在与机械开关脱离配合时,使加热装置断电;或感应开关为磁控开关,配合件为设置在容器上的磁铁,磁铁能够在加热装置安装到容器上的固定位置时,与磁控开关配合,并使加热装置能够通电,磁铁能够在与磁控开关脱离配合时,使加热装置断电;或感应开关为电容开关。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感应开关可具体为机械开关、磁控开关和电容开关中的一种,但优选地,感应开关为机械开关或磁控开关,因为机械开关可通过机械结构而实现开关的闭合,而磁控开关可通过磁铁的作用而进行动作,这样只需要在容器上对应设置机械触发结构或磁铁,便能够通过机械的方式或磁控的方式来实现加热装置的通电控制。同时磁控开关与磁铁之间的配合为非接触式配合,因此在安装时能够使磁控开关和磁铁的安装更加便利。而上述方式不需要在容器上设置电器元件,从而容器不需要通电,这样便能够简化容器的结构,降低容器的成本。具体地,在感应开关为机械开关时,可在容器上对应安装触发结构,这样在加热装置正确安装到容器上时,机械开关便能够被容器上的触发结构触发而闭合,这样就使得加热装置能够通电工作,而在加热装置没有正确安装到容器上时,机械开关无法被触发结构触发,因而便无法导通加热装置的控制电路,从而便使得加热装置无法通电加热。而在感应开关为磁控开关时,可在容器上对应安装能够使磁控开关闭合和打开的磁体,这样在加热装置正确安装到容器上时,磁控开关便能够与容器上的磁体进行导磁体配合而闭合,这样就使得加热装置能够通电工作,而在加热装置没有正确安装到容器上时,磁控开关无法与容器上的磁体进行导磁配合,从而使得磁控开关无法闭合,因而便无法导通加热装置的控制电路,进而便使得加热装置无法通电加热。
当然,在其它方案中,感应件也可为电子检测元件,此时可将电子检测元件连接至加热装置的控制器,以使控制器能够根据电子检测元件的检测结果来判断加热装置是否正确安装到容器体上。
其中,在感应开关为机械开关时,可在容器加热装置的外壳上设置一个配合孔,以使机械开关能够伸出到外壳外,然后与容器上的触发结构进行触发配合。而在感应开关为磁控开关时,可将磁控开关封闭安装在加热装置的内部,这样不用在加热装置的外壳上设置孔类结构,从而能够减少密封装置的密封难度,增强加热装置的防水性能。同时,也可将磁铁密封安装在容器内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容器包括:容器体,容器体上设置有容器口,配合件设置在容器体上;其中,加热装置安装到容器体上的固定位置时,感应件能够与配合件配合,使加热装置能够通电。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容器包括容器体,此时容器为不带盖的结构,比如常见的敞口杯,而此时可在容器体上设置配合件,并将加热装置直接安装在容器体的侧壁上,比如可将加热装置直接挂装在容器体的侧壁上,这样便可通过容器体上的配合件与感应件的配合实现加热装置的通电控制。
其中,优选地,配合件为容器体的侧壁,感应件能够在容器体的侧壁上的作用下使加热装置能够通电工作。这种方式可直接利用容器体的侧壁来与感应件进行感应配合,从而不需要在容器体上额外设置其它零件,这样便可使容器体的结构比较简单常见,进而使得加热装置可与大多数容器进行配合使用,而不需要与特殊结构的容器进行使用,这样就使得加热装置不需要与特定的容器进行捆绑安装,从而使得加热装置能够独立于容器体进行使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容器包括:容器体,容器体上设置有容器口;容器盖,能够安装到容器体上,用于打开或关闭容器口,容器盖上设置有安装孔,配合件设置在容器盖上;其中,加热装置的一端能够通过安装孔插入安装到容器体内,且加热装置插入安装到安装孔内时,感应件能够与配合件配合,使加热装置能够通电。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容器包括容器体和容器盖,而容器盖可用于打开和关闭容器体。同时,可在容器盖上设置安装孔,这样加热装置便可从容器盖上的安装孔而插入到容器体内,以进行液体的加热。而此时,可将配合件设置在容器盖的安装孔附近,以使加热装置在安装到安装孔内时,感应件能够与配合件进行感应配合,以使发热体能够通电发热。反之,在加热装置没有安装到安装孔内时,则感应件无法与配合进行配合,从而感应件便能够使发热体的回路断开,从而使得发热体无法通电工作,这样便使得加热装置只有正确安装到容器盖上时才能够工作,而没有正确安装到容器盖上时则无法正常通电工作,这样便可确保加热装置的安全。此时,感应开关优选为机械开关,且优选地,可直接通过安装孔的侧壁来进行机械开关的触发,这样在安装加热装置时便可自动实现机械开关的触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热装置插入安装到安装孔内时,加热装置与安装孔之间设置有通气间隙。
在上述另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容器盖上还设置有通气孔。
其中,优选地,加热装置的一端能够通过安装孔插入安装到容器体内,安装结构为设置在加热装置的另一端上的支撑结构,加热装置的另一端能够通过支撑结构支撑安装在容器盖外。
其中,优选地,容器盖包括:内盖,能够密封安装在容器口处,内盖上设置有安装孔;外盖,安装在内盖上,能够打开或关闭安装孔;容器盖上设置有通气孔时,通气孔设置在内盖上或通气孔贯穿内盖和外盖设置,其中,通气孔设置在内盖上时,外盖盖装在内盖上,能够打开或关闭安装孔和通气孔。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容器盖既可为单层盖,也可为多层盖,比如双层盖,而多层盖的设置,使得容器盖能够在不使用时利用多层结构进行关闭,这样一方面能够确保容器的干净卫生,另一方面可通过多层盖来确保液体加热容器在不加热时,能够通过外盖对内盖上的孔类结构进行密封,即使得容器能够在不需要加热时密封,这样便能够方便用户在加热完成后将容器密封后进行随身携带。反之,若容器在没有加热时无法密封,则非常不便于用户携带,因为这样极易导致容器漏水。具体地,比如可将容器盖设置成内外两层盖,并在内层盖上设置安装孔,这样在使用时可打开外层盖,以使加热装置能够通过内层盖上的安装孔而插入到容器体内进行加热,而在加热完成后可关闭外层盖,以使安装孔能够被关闭,这样便可确保容器在不加热时,安装孔能够被密封。此外,在一个具体方案中,可合理设置加热装置与安装孔之间的结构,以使加热装置在插入安装孔以后能够自动形成一个通气间隙,这样便不用额外设置通气孔,此时,通过外层盖对安装孔的密封便可实现整个容器的密封。而在另一个具体方案中,可在内层盖上设置通气孔,此时,可将外层盖能够打开和关闭地盖装在内层盖上,这样可通过外层盖来实现内层盖上的安装孔和通气孔的密封,从而可确保容器在不加热时的整体密封。当然,在其它方案中,也可将通气孔贯穿内层盖和外层盖设置,此时可通过额外的盖体来实现通气孔的密封,当然,此时也可不针对通气孔专门设置密封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热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发热体,安装在第一壳体上,且发热体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壳体外,并能够伸入到容器内,以加热液体;控制组件,至少部分安装在第一壳体内,与发热体连接,能够控制发热体的工作情况(包括通电情况、工作功率、工作流程等)。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将控制组件等隐藏安装在第一壳体内,以便能够通过第一壳体对这些控制组件等进行防水防尘保护。而发热体的一端可安装在第一壳体内,也可安装在第一壳体的底部的端面上,而发热体的另一端凸出第一壳体的底部设置,这样在加热时便可将第一壳体安装在容器的液面以上,而将发热体的全部或部分插入到液面以上,以便能够通过发热体对液体进行加热。而控制组件与发热体连接,能够控制发热体的通电情况、工作功率和工作流程等。该种结构将发热体和控制组件设置在一起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零件,这样在需要加热时将加热装置的发热体直接插入到容器内便可实现对容器内的液体的加热,同时该种加热装置不需要与特定的容器进行捆绑安装,从而使得加热装置能够独立于容器体进行使用,这样在用户外出时,便不用携带笨重的电水壶等,而只需将加热装置携带在身上便可,而在需要烧水或加热饮品等时,可将加热装置直接插入到用户的水杯等内,这样便使得用户出门在外时能够方便地取用热水、加热饮品等。另外,该种结构加热装置不仅包括发热体还包括与发热体进行连接的控制组件,而控制组件能够控制发热体的起停、通电情况等,以使加热装置在工作时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智能动作,比如能够在液体的温度加热到所需温度时停止加热或者在判断出没有液体而出现干烧等时,对发热体进行断电保护,这样便可防止加热装置在工作时出现干烧或异常加热等问题,从而便能够确保加热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降低加热装置的安全隐患。此外,该种设置发热体直接安装在第一壳体上,而控制组件至少部分安装在第一壳体内,这样就使得发热体和控制组件可与第一壳体连成一体,从而能够使加热装置的整体结构比较小巧,从而更便于随身携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控制组件包括:液位检测元件,安装在第一壳体内,并部分伸出第一壳体,用于检测液体的液位;温度检测元件,至少部分安装在第一壳体内,能够在加热装置加热液体时检测液体的温度;控制器,与发热体、液位检测元件和/或温度检测元件连接,能够在液体的液位不满足液位要求时和/或液体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使发热体断电;水质检测元件,部分安装在第一壳体内,部分伸出到第一壳体外,且水质检测元件与控制器连接,能够与液体接触,以检测液体的水质;显示装置,安装在第一壳体上,与控制器和水质检测元件连接,能够用于显示液体的温度信息、液体的液位信息和液体的水质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干烧保护开关,安装在第一壳体上,与发热体接触,能够感应发热体的温度,并能够在发热体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使发热体断电;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将控制组件设置成包括控制器、液位检测元件、水质检测元件、温度检测元件等电子元件的结构,这样便能够电子元件实现温度等的控制。具体地,可通过液位检测元件在产品加热时来检查容器内的液体的多少,同时,可将控制器与液位检测元件连接,这样控制器便能够通过液位检测元件检测出的液位来控制发热体的通电情况,具体地,可在液位检测元件检测出容器内的液位比较低或者在加热装置位于桌面上,并没有插入到液体中时,通过控制器将发热体断电,以使发热体不能通电工作,这样既能够在容器的液体不够时使发热体停止加热,又能够在发热体没有插入到容器内而被误通电时,及时自动断开发热体的电源以避免火灾等的发生,这样便可降低加热装置的安全隐患,确保产品的使用安全。同时,优选地,可设置一个温度检测元件,比如热敏电阻或其它类型的温度传感器等,以便能够通过温度检测元件来检测加热装置在加热过程中液体的温度,同时可将温度检测元件与控制器连接,以使控制器能够根据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到的温度来控制发热体的工作,比如控制发热体的通电情况,或者功率大小等。这样一方面使得加热装置在加热时能够根据液体的温度而对发热体的功率、工作时间、加热流程等进行适应性的调节,另一方面也能够在液体的温度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停止加热,以便能够合理地控制好液体的温度,以使加热装置能够将液体的温度加热到用户所需的温度。另外,可将水质检测元件的一端封闭安装在第一壳体内,同时可在第一壳体上对应水质检测元件的另一端设置第一通孔,以使水质检测元件的另一端能够从第一通孔伸出到第一壳体外。这样在加热液体时,便能够将水质检测元件伸出第一壳体外的一端与容器内的液体接触,以便能够通过水质检测元件来检测液体的水质,判断水质是否干净,具体地,比如在烧水时,可通过水质检测元件来检测水中的矿物质的离子浓度,以判断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这样便能够方便用户判断水是否干净,是否能够饮用。而加热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器和水质检测元件连接的显示装置,这样便能够通过显示模块将加热装置的温度信息、液位信息、水质信息或工作状态信息等显示出来,从而便于用户能够了解到这些信息。而干烧保护开关可用于检测发热体的温度,并能够在发热体的温度因干烧等原因而过高时使发热体断电,这样便能够在发热体干烧时停止加热,从可避免加热装置因发热体长期干烧而导致烧坏的情况发生,这样便能够防止干烧、延长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
其中,具体地,这里的水质检测元件可为TDS检测元件。同时,可将温度检测元件与水质检测元件合并成一个温度及水质检测元件。
其中,在安装温度检测元件时,温度检测元件既可完全安装在加热装置的内部,此时温度检测元件可通过加热装置的外壳的温度的传递而实现温度检测。当然,温度检测元件也可部分伸出到加热装置的外壳外,并直接与液体接触,这样可提高温度检测元件的测温准确性。
其中,这里的第一预设温度既可为根据经验或习惯提前设定好的定值,比如95℃或100℃,也可为用户在具体使用时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重新设定的值。比如在具体用于烧开水时,可将第一预设温度设置在85℃-100℃之间,而在用于加热牛奶等时,可将第一预设温度设置在40℃-70℃之间,以防止牛奶等被加热的过烫。
其中,这里的液位要求可具体为容器内的液体能够浸没住液位检测元件,或液位检测元件能够与容器内的液体接触等。
优选地,液位检测元件为液位传感器,温度检测元件为热敏电阻。
在上述另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控制组件包括:温度开关,安装在第一壳体上,用于感应液体的温度,并能够在液体的温度满足预设温度要求时使发热体断电;干烧保护开关,安装在第一壳体上,与发热体接触,能够感应发热体的温度,并能够在发热体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使发热体断电。
其中,在上述方案中,干烧保护开关与液位检测元件进行配合使用,这样便能够进行双重防干烧保护,从而可进一步降低加热装置干烧的概率。
其中,这里的干烧保护开关既可为能够根据感应到的温度进行自动跳断的开关,也可为其它类型的结构。但优选地,干烧保护开关为能够根据温度进行跳断的开关,这样在发热体温度过高时,干烧保护开关便能够自动断开,从而便能够使发热体自动断电。而干烧保护开关能够根据发热体的温度直接进行动作,这样便能够通过机械的方式直接、简单地实现防干烧保护。当然,在其它方案中,也可通过电动的方式实现防干烧保护,此时可设置一个检测发热体的温度的元件,并将该元件与控制器连接,这样控制器便能够在该元件的温度过高时使发热体断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控制组件包括:温度开关,安装在第一壳体上,用于感应液体的温度,并能够在液体的温度满足预设温度要求时使发热体断电;和/或干烧保护开关,安装在第一壳体上,与发热体接触,能够感应发热体的温度,并能够在发热体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使发热体断电。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温度开关,可通过温度开关来控制液体的温度,这样在液体加热到温度开关设定的温度时,温度开关便能够自动断开,以使发热体自动断电,这样便使得发热体能够在加热完成后自动断电而停止加热。而这种设置可通过温度开关来自动控制液体的加热温度,从而可通过机械的方式实现对液体的温度控制。具体地,比如可设置一个水开时便能够自动断开电源的开关,这样就使得加热装置能够在水烧开后自动停止加热。而干烧保护开关可用于检测发热体的温度,并能够在发热体的温度因干烧等原因而过高时使发热体断电,这样便能够在发热体干烧时停止加热,从可避免加热装置因发热体长期干烧而导致烧坏的情况发生。
其中,这里的干烧保护开关既可为能够根据感应到的温度进行自动跳断的开关,也可为其它类型的结构。但优选地,干烧保护开关为能够根据温度进行跳断的开关,这样在发热体温度过高时,干烧保护开关便能够自动断开,从而便能够使发热体自动断电。而干烧保护开关能够根据发热体的温度直接进行动作,这样便能够通过机械的方式直接、简单地实现防干烧保护。
其中,优选地,预设温度要求包括液体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液体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持续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长;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等于85℃小于等于95℃,预设时长大于等于20s小于等于60s。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控制组件还包括功能模块,功能模块能够控制发热体按照设定的程序工作。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根据不同的功能在控制组件内设置一些功能模块,这样在加热时控制组件便可按照预设的程序来控制发热体的工作,以便能够实现某种功能,比如烧水或加热牛奶、豆浆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热装置还包括电源线,电源线的一端与发热体连接,电源线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电源插头;和/或加热装置还包括电池,电池与发热体连接,能够为发热体供电。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加热装置还包括电源线,而电源线可通过电源插头使发热体与市电等连接,这样便可通过市电来为发热体供电,以使发热体能够通电工作,此外还可设置电池,这样便可通过电池为发热体供电,而电池优先为充电电池,这样便可直接通过市电等为电池充电,以使电池能够长久使用。
其中,优选地,发热体安装在第一壳体的底部,第一壳体的顶部开口,第一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壳盖,壳盖能够打开或关闭第一壳体的顶部的开口。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将发热体安装在第一壳体的底部,并将第一壳体的顶部开口,这样控制组件便可从第一壳体的顶部的开口而安装到第一壳体内。而在第一壳体的顶部设壳盖,可通过壳盖实现第一壳体的打开和关闭。
其中,在一具体方案中,可将壳盖设置成透光结构,此时可将显示屏等显示装置安装在第一壳体内,这样用户便可通过透光结构观看到显示装置上显示的信息。而在另一方案中,也可只在第一壳体的顶部设置壳盖,而不设置显示装置。当然,也可将显示装置设置在第一壳体的顶部,而此时,不用设置壳盖。当然,也可在第一壳体的顶部设置壳盖的同时,在外壳的其它部位设置显示装置,以实现温度等信息的显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安装结构安装在第一壳体上。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壳体上设置安装结构,可通过安装结构来实现加热装置在容器上的安装,这样在通过加热装置加热时便能够方便快速地实现加热装置与容器之间的固定。
其中,优选地,安装结构为安装在第一壳体上的夹持结构或安装在第一壳体上的挂装结构或安装在第一壳体上的支撑结构。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安装结构可具体为夹持结构,也可为能够挂装在容器的侧壁上的挂装结构,还可为能够将加热装置架设安装在容器盖上的支撑结构,比如可在容器盖上设置安装孔,然后将加热装置的一端从安装孔插入到容器体内,然后利用支撑结构将加热装置的另一端限位支撑安装在容器盖外。当然,安装结构也可为其它结构,比如吸附结构或卡扣结构等。
其中,优选地,安装结构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挂装结构,这样能够使加热装置在容器上安装的更加牢靠。
进一步优选地,安装结构在容器的横向方向上或容器的竖向方向上的长度能够调节,这样使得安装结构能够根据容器的不同而调节其长度,以使其能够安装在不同形状和不同大小的容器上。
其中,优选地,安装结构与第一壳体能够拆卸地连接,和/或安装结构在第一壳体上的位置可调。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安装结构与第一壳体能够拆卸地连接,这样就使得安装结构能够单独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和维修。而安装结构在第一壳体上的位置可调,使得安装结构能够根据容器的形状和大小而调节其位置,以使其能够与容器进行更好地安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外壳还包括:第二壳体,安装在第一壳体上,第二壳体上设置有进出液孔,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连通孔;其中,加热装置还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位于第一壳体内,并密封安装在连通孔处,且固定板上设置有引线柱,发热体安装在固定板上,并位于第二壳体内,且发热体与第二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与进出液孔连通的容纳腔。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外壳还包括设置在发热体外的第二壳体,这样便能够通过第二壳体对发热体进行保护,从而可防止发热体裸露在外头。而第二壳体上的进出液孔用于使容器内待加热的液体能够进出第二壳体内的容纳腔,这样第二壳体外部的液体便可通过进出液孔而进入到第二壳体内,从而被第二壳体内的发热体进行加热。而通过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连接处设置连通孔,使得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能够连通。而固定板安装在第一壳体内,用于实现发热体的定位安装,而固定板密封安装在连通孔处可防止第二壳体内的液体通过连通孔而进入到第一壳体内,这样便可确保第一壳体的密封。而固定板上的引线柱用于接线,同时,可将引线柱与发热体等连接,这样便可通过引线柱来实现电源线、信号线等与发热体之间的连接,而引线柱的设置能够使发热体等的接线更加方便。
其中,优选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液位检测元件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壳体内,液位检测元件的另一端从第一通孔内伸出并插入到容纳腔内,发热体靠近第一壳体的一端上设置有能够避让开液位检测元件的避让缺口。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将液位检测元件安装在固定板处,同时可将液体检测元件的一端从固定板上的第一通孔以及连通孔处伸出,并插入到第二壳体内,这样便可将液位检测元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壳体内,同时能够将液位检测元件的另一端伸入到第二壳体内,以检测第二壳体内的液体的高度,这样便能够通过液体的高度来判断发热体是否处于液体中,以避免干烧。具体地,可在第二壳体内的液体的高度即液位过低时,通过控制器使发热体断电,这样便可避免加热装置干烧,从而可降低产品的安全隐患。同时可在发热体上设置一个能容纳液位检测元件的避让缺口,这样便可防止液位检测元件与发热体发生干涉,同时,这样可将液位检测元件直接安装在发热体的避让缺口处,从而能够使液位检测元件和发热体在第二壳体内设置的更加紧凑,进而可降低第二壳体的整体高度或宽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温度检测元件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壳体内,温度检测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通孔伸出到第一壳体外,并能够与容器内的液体接触,以检测液体的温度。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第二壳体上设置第二通孔,以使温度检测元件能够通过第二通孔伸出到第一壳体外,这样就使得温度检测元件能够直接伸入到液体内以检测液体的温度。而这种结构使得温度检测元件能够与液体直接接触,从而可确保温度检测元件检测的温度的准确性,提高控温的准确性。
其中,优选地,第二壳体的侧壁和第二壳体的底壁与发热体之间均设置有间隙,且第二壳体的侧壁和第二壳体的底壁上均设置有多个进出液孔。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将发热体的上端直接安装在固定板上,以实现发热体的固定,同时可在发热体的侧壁与第二壳体的内壁之间以及发热体的底壁与第二壳体的内壁之间均设置间隙,这样就使得容水腔能够从发热体的底部一直延伸到发热体的最上端,即使得容纳腔的水能够基本浸没发热体,这样便能够确保容纳腔的面积,以使进入到第二壳体内的液体能够与发热体充分接触,从而便可确保加热效率。而优选地,可在第二壳体的侧壁和底壁上均设置多个进出液孔,这样可确保容器与第二壳体内的液体的流通速度,以确保容器内的温度能够均匀快速加热。
其中,优选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为一体式结构,优选一体制成,这样可减少零件数量,提高加热装置的防水性能。或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能够拆卸地连接,即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也可为两个能够拆卸地连接的零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呈阶梯设置,且第一壳体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壳体的横截面积。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优选同轴且呈阶梯设置,且优选地可将第一壳体设置的较粗较短,而将第二壳体设置的较长较细,这样便能够使发热体的部分比较长,从而使得加热装置能够插入到液体的深度更深,而使控制组件的部分比较短,以便能够减少产品的总体长度,以使加热装置能够更加方便携带以及收纳等。
其中,优选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均为空心圆形结构。
优选地,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由不锈钢或钛合金或玻璃或陶瓷制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热装置能够拆卸地安装在容器体上。
其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为电热水壶或电热水杯。
根据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在图1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容器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容器,12容器体,14容器盖,142安装孔,144通气孔,16a触发结构,16b磁铁,2加热装置,20外壳,202第一壳体,204第二壳体,2042容纳腔,2044进出液孔,206安装结构,208壳盖,21发热体,212避让缺口,22液位检测元件,23温度及水质检测元件,24控制器,25显示装置,26温度开关,27干烧保护开关,28a电源线,28b电池,29固定板,292引线柱,3a机械开关,3b磁控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1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1,包括容器1和加热装置2。容器1上设有配合件;加热装置2能够伸入到容器1内,以加热容器1内的液体,加热装置2上设有安装结构206,加热装置2能够通过安装结构206安装到容器1上的固定位置上;加热装置2上设有感应件,感应件能够在加热装置2安装到容器1上的固定位置时与配合件配合,并使加热装置2能够通电,感应件在与配合件脱离配合时,加热装置2断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1,加热装置2能够伸入到容器1内以加热容器1内的液体。同时,容器1上设有配合件,加热装置2上设有感应件,加热装置2安装到容器1上的固定位置时,感应件能够与配合件配合,以使加热装置2的电路能够导通,从而使得加热装置2能够通电工作。反之,若加热装置2没有安装到固定位置上,则感应件无法与配合件进行配合,即感应件与配合件脱离配合,这样感应件便无法导通加热装置2的电路,从而使得加热装置2无法通电工作,这样就使得加热装置2只有正确安装到容器1上后才能够通电工作,而在加热装置2没有正确安装到容器1上时,比如从容器1上取下来时,即使误操作而使加热装置2连接至电源,加热装置2也无法连通电路进行加热,这样便可确保加热装置2的安全性,降低产品使用时的安全隐患。其中,加热装置2可通过安装结构206安装到容器1上的固定位置上。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11所示,感应件为感应开关,感应开关连接在加热装置2的控制电路上,配合件能够在加热装置2安装到容器1上的固定位置时,使感应开关闭合。
在该些实施例中,感应件优选为感应开关,这样通过感应开关的闭合和断开便能够使控制电路连通或断开,从而能够使加热装置2通电或断电。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感应开关为机械开关3a,配合件为设置在容器1上的触发结构16a,触发结构16a能够在加热装置2安装到容器1上的固定位置时,触发机械开关3a,并使加热装置2能够通电,触发结构16a能够在与机械开关3a脱离配合时,使加热装置2断电;或如图3所示,感应开关为磁控开关3b,配合件为设置在容器1上的磁铁16b,磁铁16b能够在加热装置2安装到容器1上的固定位置时,与磁控开关3b配合,并使加热装置2能够通电,磁铁16b能够在与磁控开关3b脱离配合时,使加热装置2断电;或感应开关为电容开关(图中未示出)。
在该些实施例中,感应开关可具体为机械开关3a、磁控开关3b和电容开关中的一种,但优选地,感应开关为机械开关3a或磁控开关3b,因为机械开关3a可通过机械结构而实现开关的闭合,而磁控开关3b可通过磁铁16b的作用而进行动作,这样只需要在容器1上对应设置机械触发结构16a或磁铁16b,便能够通过机械的方式或磁控的方式来实现加热装置2的通电控制。同时磁控开关3b与磁铁16b之间的配合为非接触式配合,因此在安装时能够使磁控开关3b和磁铁16b的安装更加便利。而上述方式不需要在容器1上设置电器元件,从而容器1不需要通电,这样便能够简化容器1的结构,降低容器1的成本。具体地,在感应开关为机械开关3a时,可在容器1上对应安装触发结构16a,这样在加热装置2正确安装到容器1上时,机械开关3a便能够被容器1上的触发结构16a触发而闭合,这样就使得加热装置2能够通电工作,而在加热装置2没有正确安装到容器1上时,机械开关3a无法被触发结构16a触发,因而便无法导通加热装置2的控制电路,从而便使得加热装置2无法通电加热。而在感应开关为磁控开关3b时,可在容器1上对应安装能够使磁控开关3b闭合和打开的磁体,这样在加热装置2正确安装到容器1上时,磁控开关3b便能够与容器1上的磁体进行导磁体配合而闭合,这样就使得加热装置2能够通电工作,而在加热装置2没有正确安装到容器1上时,磁控开关3b无法与容器1上的磁体进行导磁配合,从而使得磁控开关3b无法闭合,因而便无法导通加热装置2的控制电路,进而便使得加热装置2无法通电加热。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在感应开关为机械开关3a时,可在容器1加热装置2的外壳20上设配合孔,以使机械开关3a能够伸出到外壳20外,然后与容器1上的触发结构16a进行触发配合。而在感应开关为磁控开关3b时,可如图3所示,将磁控开关3b封闭安装在加热装置2的内部,这样不用在加热装置2的外壳20上设置孔类结构,从而能够减少密封装置的密封难度,增强加热装置2的防水性能。同时,也可将磁铁16b密封安装在容器1内部。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7所示,容器1包括:容器体12,容器体12上设有容器口,配合件设在容器体12上;加热装置2安装到容器体12上的固定位置时,感应件能够与配合件配合,使加热装置2能够通电。
在该些实施例中,容器1为不带盖的结构,比如常见的敞口杯,而此时可在容器体12上设配合件,并将加热装置2直接安装在容器体12的侧壁上,比如可将加热装置2直接挂装在容器体12的侧壁上,这样便可通过容器体12上的配合件与感应件的配合而实现加热装置2的通电控制。而此时,可优选将感应件设置成机械开关3a,并通过容器体12的侧壁触发机械开关3a的开关,这样便不需要在容器体12上额外设置其它零件,使加热装置2可与大多数容器1进行配合使用。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容器1包括:容器体12,容器体12上设置有容器口;容器盖14,能够安装到容器体12上,用于打开或关闭容器口,容器盖14上设有安装孔142,配合件设在容器盖14上;加热装置2的一端能够通过安装孔142插入安装到容器体12内,且加热装置2插入安装到安装孔142内时,感应件能够与配合件配合,使加热装置2能够通电。
在该些实施例中,容器1包括容器体12和容器盖14,而容器盖14可用于打开和关闭容器体12。而在容器盖14上设安装孔142,使得加热装置2可从安装孔142而插入到容器体12内,以进行液体的加热。同时可将配合件设置在容器盖14的安装孔142附近,以使加热装置2在安装到安装孔142内时,感应件能够与配合件进行感应配合,以使发热体21能够通电发热。而优选地,感应开关为机械开关3a,同时可直接通过安装孔142的侧壁来进行机械开关3a的触发,这样在安装加热装置2时便可自动实现机械开关3a的触发。
其中,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7所示,容器体12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液位线,这样可通过液位线来显示容器1内的液体的多少。比如,可在靠近容器体12的底壁的位置处设置一个低位液位线,而在靠近容器体12的容器口的位置处设置一个高位液位线。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加热装置2插入安装到安装孔142内时,加热装置2与安装孔142之间设有通气间隙。这样使得容器体12内能够通过间隙与大气进行连通,这样可避免产品在加热时因容器1内的压力过大而爆炸,进而可确保产品在加热时的安全。
在上述另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所示,容器盖14上设有通气孔144。这样使得容器体12能够通过通气孔144与大气连通。
其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4所示,加热装置2的一端能够通过安装孔142插入安装到容器体12内,安装结构206为设置在加热装置2的另一端上的支撑结构,加热装置2的另一端能够通过支撑结构支撑安装在容器盖14外。这样可利用支撑结构实现加热装置2与容器盖14之间的支撑安装。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容器盖14包括:内盖(图中未示出),能够密封安装在容器口处,内盖上设有安装孔142;外盖(图中未示出),安装在内盖上,能够打开或关闭安装孔142;容器盖14上设有通气孔144时,通气孔144设在内盖上或通气孔144贯穿内盖和外盖设置,通气孔144设在内盖上时,外盖盖装在内盖上,能够打开或关闭安装孔142和通气孔144。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容器盖14既可为单层盖,也可为多层盖,比如双层盖,而多层盖的设置,使得容器盖14能够在不使用时利用多层结构进行关闭。具体地,可将容器盖14设置成内外两层盖,并在内层盖上设置安装孔142和通气孔144,这样在使用时可打开外层盖,以使加热装置2能够通过内层盖上的安装孔142而插入到容器体内进行加热,而在加热完成后可关闭外层盖,以使安装孔142和通气孔144能够被关闭,这样便可确保容器在不加热时,安装孔142和通气孔144能够被密封。此外,也可合理设置加热装置2与安装孔142之间的结构,以使加热装置2在插入安装孔142以后能够自动形成一个通气间隙,这样便不用额外设置通气孔144,此时,通过外层盖对安装孔142的密封便可实现整个容器的密封。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11所示,加热装置2包括:外壳20,外壳20包括第一壳体202;发热体21,装在第一壳体202上,发热体21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壳体202外并能够伸入到容器1内;控制组件,至少部分安装在第一壳体202内,与发热体21连接,能够控制发热体21的工作情况。
在该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2包括外壳20、发热体21和控制组件,而外壳20包括第一壳体202,这样便可将控制组件等隐藏安装在第一壳体202内,以便能够通过第一壳体202对这些控制组件等进行防水防尘保护。而发热体21的一端可安装在第一壳体202内,也可安装在第一壳体202的底部的端面上,而发热体21的另一端凸出第一壳体202的底部设置,这样在加热时便可将第一壳体202安装在容器1的液面以上,而将发热体21的全部或部分插入到液面以上,以便能够通过发热体21对液体进行加热。而控制组件与发热体21连接,能够控制发热体21的通电情况、功率和起停等。该结构将发热体21和控制组件设置成独立的零件,在需要加热时将加热装置2的发热体21直接插入到容器1内便可实现对容器1内的液体的加热,同时该种加热装置2不需要与特定的容器1进行捆绑安装,从而使得加热装置2能够独立于容器体12进行使用,这样在用户外出时,便不用携带笨重的电水壶等,而只需将加热装置2携带在身上便可,而在需要烧水或加热饮品等时,可将加热装置2直接插入到用户的水杯等内,这样便使得用户出门在外时能够方便地取用热水、加热饮品等。另外,该种结构加热装置2不仅包括发热体21还包括与发热体21进行连接的控制组件,而控制组件能够控制发热体21的起停、通电情况等,以使加热装置2在工作时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智能动作,比如能够在液体的温度加热到所需温度时停止加热或者在判断出没有液体而出现干烧等时,对发热体21进行断电保护,这样便可防止加热装置2在工作时出现干烧或异常加热等问题,从而便可确保加热装置2在使用时的安全,降低安全隐患。此外,该种设置发热体21直接安装在第一壳体202上,而控制组件又至少部分安装在第一壳体202内,这样就使得发热体21和控制组件能够与第一壳体202连成一体,从而可使加热装置2的整体结构小巧,从而更便于随身携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控制组件包括:液位检测元件22,安装在第一壳体202内,并部分伸出第一壳体202,用于检测液体的液位;温度检测元件,至少部分安装在第一壳体202内,能够在加热装置2加热液体时检测液体的温度;控制器24,与发热体21、液位检测元件22和/或温度检测元件连接,能够在液体的液位不满足液位要求时和/或液体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使发热体21断电;水质检测元件,部分安装在第一壳体202内,部分伸出到第一壳体202外,且水质检测元件与控制器24连接,能够与液体接触,以检测液体的水质;显示装置25,安装在第一壳体202上,与控制器24和水质检测元件连接,能够用于显示液体的温度信息、液体的液位信息和液体的水质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干烧保护开关27,安装在第一壳体202上,与发热体21接触,能够感应发热体21的温度,并能够在发热体21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使发热体21断电;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通过液位检测元件22在产品加热时来检查容器1内的液体的多少,同时,可将控制器24与液位检测元件22连接,这样控制器24便能够通过液位检测元件22检测出的液位来控制发热体21的通电情况,具体地,可在液位检测元件22检测出容器1内的液位比较低或者在加热装置2位于桌面上,并没有插入到液体中时,通过控制器24将发热体21断电,以使发热体21不能通电工作,这样既能够在容器1的液体不够时使发热体21停止加热,又能够在发热体21没有插入到容器1内而被误通电时,及时自动断开发热体21的电源以避免火灾等的发生,这样便可降低加热装置2的安全隐患,确保产品的使用安全。同时,优选地,可设置一个温度检测元件,比如热敏电阻或其它类型的温度传感器等,以便能够通过温度检测元件来检测加热装置2在加热过程中液体的温度,同时可将温度检测元件与控制器24连接,以使控制器24能够根据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到的温度来控制发热体21的工作,比如控制发热体21的通电情况,或者功率大小等。这样一方面使得加热装置2在加热时能够根据液体的温度而对发热体21的功率、工作时间、加热流程等进行适应性的调节,另一方面也能够在液体的温度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停止加热,以便能够合理地控制好液体的温度,以使加热装置2能够将液体的温度加热到用户所需的温度。
另外,可将水质检测元件的一端封闭安装在第一壳体202内,同时可在第一壳体202上对应水质检测元件的另一端设置第一通孔,以使水质检测元件的另一端能够从第一通孔伸出到第一壳体202外。这样在加热液体时,便能够将水质检测元件伸出第一壳体202外的一端与容器1内的液体接触,以便能够通过水质检测元件来检测液体的水质,判断水质是否干净,具体地,比如在烧水时,可通过水质检测元件来检测水中的矿物质的离子浓度,以判断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这样便能够方便用户判断水是否干净,是否能够饮用。而加热装置2还包括与控制器24和水质检测元件连接的显示装置25,这样便能够通过显示模块将加热装置2的温度信息、液位信息、水质信息或工作状态信息等显示出来,从而便于用户能够了解到这些信息。而干烧保护开关27可用于检测发热体21的温度,并能够在发热体21的温度因干烧等原因而过高时使发热体21断电,这样便能够在发热体21干烧时停止加热,从可避免加热装置2因发热体21长期干烧而导致烧坏的情况发生,这样便能够防止干烧。
其中,水质检测元件可为TDS检测元件。而优选地,可如图3和图8所示将温度检测元件与水质检测元件合并成一个温度及水质检测元件23。
其中,在安装温度检测元件时,温度检测元件既可完全安装在加热装置2的内部,此时温度检测元件可通过加热装置2的外壳20的温度的传递而实现温度检测。当然,温度检测元件也可部分伸出到加热装置2的外壳20外,并直接与液体接触,这样可提高温度检测元件的测温准确性。
其中,第一预设温优选为95℃-100℃。而液位要求可为容器1内的液体能够浸没住液位检测元件22,或液位检测元件22可与容器1内的液体接触等。
优选地,液位检测元件22为液位传感器,温度检测元件为热敏电阻。
在上述另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控制组件包括:温度开关26,安装在第一壳体202上,用于感应液体的温度,并能够在液体的温度满足预设温度要求时使发热体21断电;干烧保护开关27,安装在第一壳体202上,与发热体21接触,能够感应发热体21的温度,并能够在发热体21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使发热体21断电。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不设置控制器24、液位检测元件22等电子结构,而直接通过温度开关26来控制液体的温度,这样在液体加热到温度开关26设定的温度时,温度开关26便能够自动断开,以使发热体21自动断电,这样便使得发热体21能够在加热完成后自动断电而停止加热。而这种设置可通过温度开关26来自动控制液体的加热温度,从而可通过机械的方式实现对液体的温度控制。比如可设置一个水开时便能够自动断开电源的开关,这样就使得加热装置2能够在水烧开后自动停止加热。当然,在用于加热牛奶等时,也可将温度开关26跳断的温度设置成30℃-100℃中的任意温度,这样在温度开关26的温度大于跳断温度时,温度开关26便能够自动断开,从而便能够将容器1中的液体加热到用户需要的温度,并能够在将容器1中的液体加热到用户需要的温度后自动停止加热。而干烧保护开关27可用于检测发热体21的温度,并能够在发热体21的温度因干烧等原因而过高时使发热体21断电,这样便能够在发热体21干烧时停止加热。
优选地,干烧保护开关27为能够根据感应到的温度进行自动跳断的开关。
其中,优选地,可使温度开关26动作的温度条件设定为:液体的温度大于等于85℃-90℃中的某个温度,且持续时间大于等于20s-60s中的某个值,这样就使得温度开关26能够在液体加热到85℃-90℃时,且还继续加热时断开发热体21的电源,以使发热体21能够停止加热。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11所示,加热装置2还包括电源线28a,电源线28a的一端与发热体21连接,电源线28a的另一端上设有电源插头;和/或如图10所示,加热装置2还包括电池28b,电池28b与发热体21连接,能够为发热体21供电。
在该些实施例中,电源线28a可通过电源插头使发热体21与市电等连接,这样便可通过市电来为发热体21供电,以使发热体21能够通电工作,此外还可通过电池28b为发热体21供电,而电池28b优先为充电电池。
优选地,如图7所示,发热体21安装在第一壳体202的底部,第一壳体202的顶部开口,第一壳体202的顶部设有壳盖208,壳盖208能够打开或关闭第一壳体202的顶部的开口。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将发热体21安装在第一壳体202的底部,并将第一壳体202的顶部开口,这样控制组件等便能够从第一壳体202的顶部的开口而安装到第一壳体202内。同时可在第一壳体202的顶部设置壳盖208,这样能够通过壳盖208实现第一壳体202的打开和关闭。而在具体方案中,可将壳盖208设置成透光结构,此时可将显示装置25安装在第一壳体202内,这样用户便可通过透光结构观看到显示装置25上显示的信息。而在另一方案中,也可只在第一壳体202的顶部设置壳盖208,而不设置显示装置25。当然,也可将显示装置25设置在第一壳体202的顶部,而此时,不用设置壳盖208。当然,也可在第一壳体202的顶部设置壳盖208的同时,在外壳20的其它部位设置显示装置25,以实现温度等信息的显示。
其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11所示,安装结构206安装在第一壳体202上;安装结构206为安装在第一壳体202上的夹持结构或挂装结构或支撑结构。
在该些实施例中,安装结构206可具体为夹持结构,也可如图7所示,为能够挂装在容器1的侧壁上的挂装结构,还可如图1所示,为能够将加热装置2架设安装在容器盖14上的支撑结构,比如可如图1所示,在容器盖14上设置安装孔142,然后将加热装置2的一端从安装孔142插入到容器体12内,然后利用支撑结构将加热装置2的另一端限位支撑安装在容器盖14外。当然,安装结构206也可为其它结构,比如吸附结构或卡扣结构等。
其中,优选地,安装结构206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挂装结构。优选地,安装结构206与第一壳体202能够拆卸地连接,和/或安装结构206在第一壳体202上的位置可调。而安装结构206与第一壳体202能够拆卸地连接,使得安装结构206能够单独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和维修,而安装结构206在第一壳体202上的位置可调,使得安装结构206能够根据容器1的形状和大小而调节其位置,以使其能够与容器1进行更好地安装。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11所示,外壳20还包括:第二壳体204,安装在第一壳体202上,第二壳体204上设有进出液孔2044,第一壳体202与第二壳体204的连接处设置有连通孔;加热装置2还包括固定板29,固定板29位于第一壳体202内,并密封安装在连通孔处,固定板29上设有引线柱292,发热体21安装在固定板29上,并位于第二壳体204内,发热体21与第二壳体204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与进出液孔2044连通的容纳腔2042。
在该些实施例中,外壳20还包括设置在发热体21外的第二壳体204,这样便能够通过第二壳体204对发热体21进行保护,从而可防止发热体21裸露在外头。而第二壳体204上的进出液孔2044用于使容器1内待加热的液体能够进出第二壳体204内的容纳腔2042,这样第二壳体204外部的液体便可通过进出液孔2044而进入到第二壳体204内,从而被第二壳体204内的发热体21进行加热。而通过在第一壳体202与第二壳体204的连接处设置连通孔,使得第一壳体202与第二壳体204之间能够连通。而固定板29安装在第一壳体202内,用于实现发热体21的定位安装,而固定板29密封安装在连通孔处可防止第二壳体204内的液体通过连通孔而进入到第一壳体202内,这样便可确保第一壳体202的密封。而固定板29上的引线柱292用于接线,同时,可将引线柱292与发热体21等连接,这样便可通过引线柱292来实现电源线28a、信号线等与发热体21之间的连接,而引线柱292的设置能够使发热体21等的接线更加方便。
其中,优选地,第一壳体20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液位检测元件22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壳体202内,液位检测元件22的另一端从第一通孔内伸出并插入到容纳腔2042内,发热体21靠近第一壳体202的一端上设置有能够避让开液位检测元件22的避让缺口212。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将液位检测元件22安装在固定板29处,同时可将液体检测元件的一端从固定板29上的第一通孔以及连通孔处伸出,并插入到第二壳体204内,这样便可将液位检测元件2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壳体202内,同时能够将液位检测元件22的另一端伸入到第二壳体204内,以检测第二壳体204内的液体的高度,这样便能够通过液体的高度来判断发热体21是否处于液体中,以避免干烧。具体地,可在第二壳体204内的液体的高度即液位过低时,通过控制器24使发热体21断电,这样便可避免加热装置2干烧,从而可降低产品的安全隐患。同时可在发热体21上设置一个能容纳液位检测元件22的避让缺口212,这样便可防止液位检测元件22与发热体21发生干涉,同时,这样可将液位检测元件22直接安装在发热体21的避让缺口212处,从而能够使液位检测元件22和发热体21在第二壳体204内设置的更加紧凑,进而可降低第二壳体204的整体高度或宽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壳体20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温度检测元件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壳体202内,温度检测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通孔伸出到第一壳体202外,并能够与容器1内的液体接触,以检测液体的温度。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第二壳体204上设置第二通孔,以使温度检测元件能够通过第二通孔伸出到第一壳体202外,这样就使得温度检测元件能够直接伸入到液体内以检测液体的温度。而这种结构使得温度检测元件能够与液体直接接触,从而可确保温度检测元件检测的温度的准确性,提高控温的准确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壳体204的侧壁和底壁与发热体21之间均设置有间隙,且第二壳体204的侧壁和底壁上均设置有多个进出液孔2044。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将发热体21的上端直接安装在固定板29上,以实现发热体21的固定,而在发热体21的侧壁、底壁与第二壳体204的内壁之间设置间隙,使得容水腔能够从发热体21的底部一直延伸到发热体21的最上端,即使得容纳腔2042的水能够基本浸没发热体21,以使进入到第二壳体204内的液体额可与发热体21充分接触。而在第二壳体204的侧壁和底壁上均设置多个进出液孔2044,可确保容器1与第二壳体204内的液体的流通速度,以确保容器1内的温度能够均匀快速加热。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11所示,第一壳体202与第二壳体204为一体式结构,或第一壳体202与第二壳体204能够拆卸地连接。优选地,第一壳体202与第二壳体204呈阶梯设置,且第一壳体202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壳体204的横截面积。
其中,优选地,第一壳体202与第二壳体204均为空心圆形结构,第一壳体202和/或第二壳体204由不锈钢或钛合金或玻璃或陶瓷制成。具体地,第一壳体202和/或第二壳体204优选为能够耐100℃高温的材质。
其中,优选地,加热装置2能够拆卸地安装在容器体12上,这样就使得加热装置2和容器体12能够拆开而单独使用。而这里的容器1既可为用户家里的任意容器,也可为与加热装置2配套使的专用容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所述容器上设置有配合件;
加热装置,能够伸入到所述容器内,以加热所述容器内的液体,所述加热装置上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加热装置能够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安装到所述容器上的固定位置上;
其中,所述加热装置上设置有感应件,所述感应件能够在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到所述容器上的固定位置时,与所述配合件配合,并使所述加热装置能够通电,所述感应件在与所述配合件脱离配合时,所述加热装置断电;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
发热体,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且所述发热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外,并能够伸入到所述容器内,以加热所述液体;
控制组件,至少部分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内,与所述发热体连接,能够控制所述发热体的工作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件为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连接在所述加热装置的控制电路上,所述配合件能够在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到所述容器上的固定位置时,使所述感应开关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开关为机械开关,所述配合件为设置在所述容器上的触发结构,所述触发结构能够在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到所述容器上的固定位置时,触发所述机械开关,并使所述加热装置能够通电,所述触发结构能够在与所述机械开关脱离配合时,使所述加热装置断电;或
所述感应开关为磁控开关,所述配合件为设置在所述容器上的磁铁,所述磁铁能够在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到所述容器上的固定位置时,与所述磁控开关配合,并使所述加热装置能够通电,所述磁铁能够在与所述磁控开关脱离配合时,使所述加热装置断电;或
所述感应开关为电容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括:
容器体,所述容器体上设置有容器口,所述配合件设置在所述容器体上;
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到所述容器体上的固定位置时,所述感应件能够与所述配合件配合,使所述加热装置能够通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括:
容器体,所述容器体上设置有容器口;
容器盖,能够安装到所述容器体上,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容器口,所述容器盖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配合件设置在所述容器盖上;
其中,所述加热装置的一端能够通过所述安装孔插入安装到所述容器体内,且所述加热装置插入安装到所述安装孔内时,所述感应件能够与所述配合件配合,使所述加热装置能够通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置插入安装到所述安装孔内时,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安装孔之间设置有通气间隙;和/或
所述容器盖上还设置有通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包括:
内盖,能够密封安装在所述容器口处,所述内盖上设置有所述安装孔;
外盖,安装在所述内盖上,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安装孔;
所述容器盖上设置有通气孔时,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内盖上或所述通气孔贯穿所述内盖和所述外盖设置,其中,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内盖上时,所述外盖盖装在所述内盖上,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安装孔和所述通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液位检测元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内,并部分伸出所述第一壳体,用于检测所述液体的液位;
温度检测元件,至少部分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内,能够在所述加热装置加热所述液体时检测所述液体的温度;
控制器,与所述发热体、所述液位检测元件和/或所述温度检测元件连接,能够在所述液体的液位不满足液位要求时和/或所述液体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使所述发热体断电;
水质检测元件,部分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分伸出到所述第一壳体外,且所述水质检测元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能够与所述液体接触,以检测所述液体的水质;
显示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水质检测元件连接,能够用于显示所述液体的温度信息、所述液体的液位信息和所述液体的水质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干烧保护开关,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与所述发热体接触,能够感应所述发热体的温度,并能够在所述发热体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使所述发热体断电;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温度开关,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用于感应所述液体的温度,并能够在所述液体的温度满足预设温度要求时使所述发热体断电;
干烧保护开关,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与所述发热体接触,能够感应所述发热体的温度,并能够在所述发热体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使所述发热体断电。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
第二壳体,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进出液孔,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连通孔;
其中,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密封安装在所述连通孔处,且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引线柱,所述发热体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且所述发热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进出液孔连通的容纳腔。
CN201910233901.8A 2019-03-26 2019-03-26 液体加热容器 Active CN1117433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3901.8A CN111743398B (zh) 2019-03-26 2019-03-26 液体加热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3901.8A CN111743398B (zh) 2019-03-26 2019-03-26 液体加热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3398A CN111743398A (zh) 2020-10-09
CN111743398B true CN111743398B (zh) 2021-12-07

Family

ID=72672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33901.8A Active CN111743398B (zh) 2019-03-26 2019-03-26 液体加热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4339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493593U (zh) * 2016-02-26 2016-08-24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空气炸锅
CN205493513U (zh) * 2016-02-26 2016-08-24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6026003U (zh) * 2016-06-03 2017-03-22 深圳市纳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食物加热装置
CN206659715U (zh) * 2016-12-22 2017-11-24 宁波宏一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式料理机
CN107898112A (zh) * 2017-12-07 2018-04-13 王焕松 一种安全的自热型水杯
CN207979552U (zh) * 2017-12-20 2018-10-19 慈溪市嘉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料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3722A (zh) * 1986-04-24 1987-11-04 王荣兴 多用途电热盖和电热盒及气体保鲜方法
US8122815B2 (en) * 2007-04-20 2012-02-28 Amy Wolfe Device for stirring and cooking food
CN102076130A (zh) * 2010-10-13 2011-05-25 吴江凯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断电热得快
KR101351860B1 (ko) * 2012-05-07 2014-01-16 주식회사 델키 안전 스위치를 구비한 분리형 전기 튀김기
CN103269532A (zh) * 2013-05-07 2013-08-28 田雄文 防溢水热得快
CN107095605A (zh) * 2017-04-24 2017-08-29 江苏大学 一种多功能早餐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493593U (zh) * 2016-02-26 2016-08-24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空气炸锅
CN205493513U (zh) * 2016-02-26 2016-08-24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6026003U (zh) * 2016-06-03 2017-03-22 深圳市纳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食物加热装置
CN206659715U (zh) * 2016-12-22 2017-11-24 宁波宏一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式料理机
CN107898112A (zh) * 2017-12-07 2018-04-13 王焕松 一种安全的自热型水杯
CN207979552U (zh) * 2017-12-20 2018-10-19 慈溪市嘉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料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3398A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58343B1 (ko) 가열 조리기
CN102657474B (zh) 一种电水壶
CN202681629U (zh) 一种电水壶
CN209750758U (zh) 加热装置及液体加热容器
CN111743398B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9846903U (zh) 液体加热容器
US6759634B2 (en) Electric fryer
CN211582720U (zh) 蒸汽烹饪装置
CN208677044U (zh) 电水壶
CN112869546A (zh) 烹饪器具和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11743414A (zh) 加热装置及液体加热容器
JP5113139B2 (ja) 電気湯沸かし器
JP2012235813A (ja) 電気加熱器具
CN103829800B (zh) 智能咖啡壶
CN209360470U (zh) 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的食品加工机
CN214127966U (zh) 电热水杯
CN1985732A (zh) 带有便于操控的电气组件的烧煮设备
CN217696099U (zh) 带有检测功能的烹饪设备
CN213757905U (zh) 一种新型奶泡机
CN217721570U (zh) 检测装置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烹饪设备
CN204049374U (zh)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CN212157296U (zh) 电加热灶具
CN219460880U (zh) 一种隐藏式可分离电源座的液体加热器
CN212788275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102657476A (zh) 一种电水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