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36726A - 一种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36726A CN111736726A CN202010576852.0A CN202010576852A CN111736726A CN 111736726 A CN111736726 A CN 111736726A CN 202010576852 A CN202010576852 A CN 202010576852A CN 111736726 A CN111736726 A CN 1117367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broken
- metal
- wire
- c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触控基板包括设置在基底上的触控结构层,触控结构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结构层包括金属网格,所述金属网格包括多个网格图案,所述网格图案是由多条金属线构成的多边形,所述多个网格图案上设有多个第一切口和多个第二切口,所述多个第一切口位于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分界位置,所述多个第二切口位于所述分界位置以外的其它位置;所述第一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形成第一断线,所述第二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形成第二断线;所述多个网格图案中,第一断线及与其相邻的金属线为第一断线单元,第二断线及与其相邻的金属线为第二断线单元,第一断线单元的形态不同于第二断线单元的形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显示和触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AMLOED)显示行业的飞速发展,显示装置也朝着窄边框和轻薄化发展。目前,采用柔性多层一体化集成触控技术(Flexible Multi Layer On Cell,FMLOC)便可更好地实现这些高的需求。采用FMLOC技术的显示装置在设计时,触控结构层直接制作在叠设的发光结构层和封装层上面,减少了光学透明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的使用,且不需要通过驱动触控的柔性电路板(Touch FPC,TFPC)连接,可以很好地实现产品的轻薄化。
触控基板在设计过程中,存在较多工艺和技术问题,从而导致较多触控不良。其中,触控结构层在制备过程中,由于刻蚀后显示区域金属残留(Remain)而导致的触控结构层中金属走线之间短路(Short)不良占的比例最大。一些技术中,触控结构层中的驱动电极(Tx)和感应电极(Rx)采用金属网格(Metal Mesh)形式,检测设备在对触控结构层中的触控不良进行检测时,不能确定不良出现的具体位置,导致不能及时对不良进行修复,影响产品良率提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包括设置在基底上的触控结构层,所述触控结构层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触控结构层包括金属网格,所述金属网格包括多个网格图案,所述网格图案是由多条金属线构成的多边形,所述多个网格图案上设有多个第一切口和多个第二切口,所述多个第一切口位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分界位置,所述多个第二切口位于所述分界位置以外的其它位置;所述第一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形成第一断线,所述第二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形成第二断线;所述多个网格图案中,所述第一断线及与其相邻的金属线为第一断线单元,所述第二断线及与其相邻的金属线为第二断线单元,所述第一断线单元的形态不同于所述第二断线单元的形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断线单元的形态包括所述第一断线的端面形状,所述第二断线单元的形态包括所述第二断线的端面形状,所述第一断线的端面形状不同于所述第二断线的端面形状。
可选地,所述第一断线的端面形状为平面、曲面、斜面、折面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第一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所述第一断线,所述第二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所述第二断线;
所述第一断线单元的形态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断线的长度,所述第二断线单元的形态包括两个所述第二断线的长度;
两个所述第一断线的长度相同,两个所述第二断线的长度不同;或者,两个所述第一断线的长度不同,两个所述第二断线的长度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断线单元的形态包括所述第一断线的数目,所述第二断线单元的形态包括所述第二断线的数目,所述第一断线的数目与所述第二断线的数目不同;
所述第一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所述第一断线,或者,所述第一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的一端切掉而形成一个所述第一断线。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的一端切掉而形成一个所述第一断线的情况下,将所述多个第一切口的假想连线称为第一分界线,沿着所述第一分界线的延伸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断线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接,另一个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所述第一断线,所述第二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所述第二断线;
所述第一断线单元的形态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断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断线单元的形态包括两个所述第二断线之间的距离,两个所述第一断线之间的距离不同于两个所述第二断线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断线上设置有标记部,所述第二断线上未设置所述标记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断线的靠近所述第一切口的端部设置有所述标记部,或者,所述第一断线与其他金属线相交的位置设置有所述标记部。
可选地,与所述第一断线相邻的金属线上设置有标记部,与所述第二断线相邻的金属线上未设置所述标记部。
可选地,与所述第一断线相邻的金属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所述标记部。
可选地,所述标记部包括凸出于其所在的金属线设置的凸条或凸块。
可选地,所述凸块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触控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显示结构层,所述触控结构层设置在所述显示结构层上,所述显示结构层包括发光区域和非发光区域,所述发光区域包括周期性排布的多个子像素,所述非发光区域包括位于相邻子像素之间的子像素边界;
所述网格图案的金属线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所围成的区域包含至少一个子像素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所述子像素边界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包含所述网格图案的金属线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
可选地,所述触控结构层包括依次叠设在所述显示结构层上的桥接层、绝缘层和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包括所述金属网格,所述触控层包括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相邻的两个第一触控电极连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交替设置,所述桥接层包括多个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绝缘层上设置的过孔与相邻的两个第二触控电极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触控基板。
本申请实施例的触控基板,第一断线单元的形态不同于第二断线单元的形态,这样,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能够被区分,检测设备在对触控结构层出现的不良进行检测时,检测设备可以确定触控结构层出现不良的具体位置,进而可及时对不良进行修复,有利于提升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一种触控结构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1到图2-5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控结构层的金属网格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金属网格形式的触控结构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1到图4-3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结构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控结构层的金属网格与显示结构层的子像素的对应位置示意图;
图7为一些技术中触控结构层的金属网格的第一切口与第二切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8-图14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控结构层的金属网格的第一切口与第二切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第一触控电极; 11—第一连接部; 20—第二触控电极;
21—第二连接部; 30—第一切口; 31—第一断线;
40—第二切口; 41—第二断线; 50—像素单元;
70—虚拟区; 61—基底; 62—驱动电路层;
63—发光结构层; 64—封装层; 100—触控区;
101—第一触控单元; 102—第一传输线; 103—第一焊盘电极;
200—边界区; 201—第二触控单元; 202—第二传输线;
203—第二焊盘电极; 300—连接桥区; 500—第一分界线;
600—标记部; 700—显示结构层; 800—触控结构层;
801—网格图案; 900—第二分界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包括设置在基底上的触控结构层,所述触控结构层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触控结构层包括金属网格,所述金属网格包括多个网格图案,所述网格图案是由多条金属线构成的多边形,所述多个网格图案上设有多个第一切口和多个第二切口,所述多个第一切口位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分界位置,所述多个第二切口位于所述分界位置以外的其它位置;所述第一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形成第一断线,所述第二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形成第二断线;所述多个网格图案中,所述第一断线及与其相邻的金属线为第一断线单元,所述第二断线及与其相邻的金属线为第二断线单元,所述第一断线单元的形态不同于所述第二断线单元的形态。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显示结构层,所述触控结构层设置在所述显示结构层上,所述显示结构层包括发光区域和非发光区域,所述发光区域包括周期性排布的多个子像素,所述非发光区域包括位于相邻子像素之间的子像素边界;所述网格图案的金属线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所围成的区域包含至少一个子像素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所述子像素边界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包含所述网格图案的金属线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结构层可以是液晶显示(LCD)结构层,或者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结构层,或者可以是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结构层,或者可以是电泳显示(EPD)结构层。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结构层是OLED结构层,OLED结构层包括基底、设置在基底上的驱动电路层、设置在驱动电路层上的发光结构层以及设置在发光结构层上的封装层。触控结构层设置在显示结构层的封装层上。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结构层包括依次叠设在所述显示结构层上的桥接层、绝缘层和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包括所述金属网格,所述触控层包括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相邻的两个第一触控电极连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交替设置,所述桥接层包括多个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绝缘层上设置的过孔与相邻的两个第二触控电极连接。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为一种触控结构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触控结构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单元101和多个第二触控单元201,第一触控单元101具有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线形状,多个第一触控单元101沿第二方向D2依次排列,第二触控单元201具有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线形状,多个第二触控单元201沿第一方向D1依次排列,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交叉。
每个第一触控单元101包括沿第一方向D1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一连接部11,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0和多个第一连接部11交替设置且依次连接。每个第二触控单元201包括沿第二方向D2排列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20,多个第二触控电极20间隔设置,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20通过第二连接部21彼此连接。第二连接部21所在的层不同于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所在的层。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在第三方向D3上交替布置,第三方向D3与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交叉。
每个第一触控单元101通过第一传输线102连接到第一焊盘电极103,每个第二触控单元201通过第二传输线202连接到第二焊盘电极203。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控电极10通过第一焊盘电极103连接到显示面板的驱动器,第二触控电极20通过第二焊盘电极203连接到驱动器,驱动器将驱动信号施加到第二触控电极20上,并且接收来自第一触控电极10的输出信号,或者,驱动器可以将驱动信号施加到第一触控电极10,并且接收来自第二触控电极20的输出信号。驱动器通过检测不同电极发射触控信号时多个电极中产生的感应信号,即可确定出触摸发生的位置。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触控结构层可以包括叠设的桥接层、绝缘层和触控层。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0、多个第二触控电极20和多个第一连接部11可以同层设置在触控层,且可以通过同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一连接部11可以为相互连接的一体结构,第二连接部21可以设置在桥接层,通过绝缘层上设置的过孔使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20相互连接。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0、多个第二触控电极20和多个第二连接部21可以同层设置在触控层,第二触控电极20和第二连接部21可以为相互连接的一体结构,第一连接部11可以设置在桥接层,通过绝缘层上设置的过孔使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10相互连接。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控电极可以是驱动电极(Tx),第二触控电极可以是感应电极(Rx),或者,第一触控电极可以是感应电极(Rx),第二触控电极可以是驱动电极(Tx)。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的形状可以为菱形。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的形状可以为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和其它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可以是金属网格形式,金属网格由多条金属线交织形成,金属网格包括多个网格图案,网格图案是由多条金属线构成的多边形。金属网格形式的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具有电阻小、厚度小和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个网格图案中,金属线所围成的区域包含显示结构层中的子像素区域,金属线所在位置位于相邻子像素之间。例如,当显示结构层为OLED显示结构层时,子像素区域是发光结构层中像素界定层限定的发光区域,金属线所围成的区域包含发光区域,金属线位于像素界定层的对应位置,即位于非发光区域中。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图2-1到图2-5为几种金属网格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1到图2-5所示,金属网格包括多个网格图案,网格图案是由金属线构成的多边形,或者说,金属网格是由网格图案重复且连续设置拼接而成。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金属线围成的网格图案的形状可以为菱形,如图2-1所示。或者,金属线围成的网格图案的形状可以为三角形,如图2-2所示。或者,金属线围成的网格图案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如图2-3所示。或者,金属线围成的网格图案的形状可以为六边形,如图2-4所示。或者,金属线围成的网格图案的形状可以为多种形状的组合,如五边形和六边形的组合,如图2-5所示。或者,金属线围成的网格图案的形状可以包括三角形、正方形、矩形、菱形、梯形、五边形和六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金属线围成的网格图案可以为规则的形状,或者为不规则的形状,网格图案的边可以为直线,或者可以为曲线,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金属网格的金属线的线宽≤5μm。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图3为一种金属网格形式的触控结构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3所示结构可看做是触控结构层的一个重复单元。如图3所示,触控结构层的触控层为金属网格状,网格图案为六边形。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同层设置在触控层上,为了使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相互绝缘,金属网格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切口30,多个第一切口30断开网格图案的金属线,实现第一触控电极10的网格图案与第二触控电极20的网格图案的隔离。图3中采用黑色块表示第一切口30,第一切口30可以理解为切断金属线的假想线。位于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分界位置的多个第一切口30的假想连线可称为第一分界线500。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触控结构层在平行于触控基板的方向上包括触控(Bulk)区100、边界(Boundary)区200和连接桥(Bridge)区300。位于边界区200的触控层的每一个网格图案中均设置有第一切口30,第一切口30截断网格图案的金属线,使每一个网格图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属于第一触控电极10,另一部分属于第二触控电极20。触控区100包括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连接桥区300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实现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10之间的连接,第二连接部用于实现相邻两个第二触控电极20之间的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一个位于触控层,另一个位于桥接层。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触控区100的触控层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切口40,多个第二切口40断开网格图案的金属线,多个第二切口40在触控区100内可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虚拟(Dummy)区70,虚拟(Dummy)区70可以与其所在触控区100内的第一触控电极10或第二触控电极20绝缘,虚拟区70的形状可以不受限制。虚拟(Dummy)区70可看做是多个第二切口40的假想连线所围成的区域,多个第二切口40的假想连线可称为第二分界线900。位于边界区200一侧的触控区100包括第一触控电极10和虚拟区70,位于边界区200另一侧的触控区100包括第二触控电极20和虚拟区70。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触控区100的触控层上设置的多个第二切口40可以不形成虚拟区70,在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内部设置多个第二切口40,可使得切口在金属网格上尽可能均匀设置,避免只在边界区200设置切口,这样可改善边界区200的水印缺陷。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结构层包括规则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可以包括红色(R)子像素、绿色(G)子像素和蓝色(B)子像素三个子像素。在另一些示例中,每个像素单元可以包括四个子像素,比如,每个像素单元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白色子像素,或者,每个像素单元包括红色子像素、两个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每个像素单元中的子像素的个数和排布方式不作限制。图4-1至图4-3示出了三种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四个子像素可以采用矩形状,以并列方式排列,从左到右分别为:R子像素、G子像素、B子像素和G子像素,如图4-1所示。或者,四个子像素可以分别采用五边形和六边形状,以并列方式排列,两个五边形的G子像素位于像素单元的中部,六边形的R子像素和六边形的B子像素分别位于G子像素的两侧,如图4-2所示。当像素单元包括三个子像素时,三个矩形状的子像素可以以水平方向并列方式排列,或者可以以竖直方向并列方式排列,如图4-3所示。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子像素的形状可以是三角形、正方形、矩形、菱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和其它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排列方式可以是X形、十字形或品字形等,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图5为一种显示结构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示意了OLED显示时两个子像素的结构。如图5所示,在垂直于显示结构层的平面上,显示结构层包括设置在基底61上的驱动电路层62、设置在驱动电路层62上的发光结构层63以及设置在发光结构层63上的封装层64。在形成本申请实施例触控基板时,将触控结构层设置在封装层64上。基底61可以为柔性基底或刚性基底。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结构层还可以包括其它膜层,触控结构层与封装层之间可以设置其它膜层,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基底61为柔性基底,基底61可以包括叠设的第一柔性材料层、第一无机材料层、半导体层、第二柔性材料层和第二无机材料层,第一柔性材料层和第二柔性材料层的材料可以采用聚酰亚胺(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经表面处理的聚合物软膜等材料,第一无机材料层和第二无机材料层的材料可以采用氮化硅(SiNx)或氧化硅(SiOx)等,用于提高基底的抗水氧能力,半导体层的材料可以采用非晶硅(a-si)。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驱动电路层62可以包括构成像素驱动电路的晶体管和存储电容,图5中以每个子像素包括一个晶体管和一个存储电容为例进行示意。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子像素的驱动电路层62可以包括:设置在基底上的第一绝缘层,设置在第一绝缘层上的有源层,覆盖有源层的第二绝缘层,设置在第二绝缘层上的栅电极和第一电容电极,覆盖栅电极和第一电容电极的第三绝缘层,设置在第三绝缘层上的第二电容电极,覆盖第二电容电极的第四绝缘层,第四绝缘层上开设有过孔,过孔暴露出有源层,设置在第四绝缘层上的源电极和漏电极,源电极和漏电极分别通过过孔与有源层连接,覆盖前述结构的平坦层。有源层、栅电极、源电极和漏电极组成晶体管,第一电容电极和第二电容电极组成存储电容。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和第四绝缘层可以采用硅氧化物(SiOx)、硅氮化物(SiNx)和氮氧化硅(SiON)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可以是单层、多层或复合层。第一绝缘层可称之为缓冲(Buffer)层,用于提高基底的抗水氧能力,第二绝缘层和第三绝缘层可称之为栅绝缘(GI)层,第四绝缘层可称之为层间绝缘(ILD)层。第一金属薄膜、第二金属薄膜和第三金属薄膜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如银(Ag)、铜(Cu)、铝(Al)、钛(Ti)和钼(Mo)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或上述金属的合金材料,如铝钕合金(AlNd)或钼铌合金(MoNb),可以是单层结构,或者多层复合结构,如Ti/Al/Ti等。有源层薄膜可以采用非晶态氧化铟镓锌材料(a-IGZO)、氮氧化锌(ZnON)、氧化铟锌锡(IZTO)、非晶硅(a-Si)、多晶硅(p-Si)、六噻吩或聚噻吩等材料,即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基于氧化物(Oxide)技术、硅技术或有机物技术制造的晶体管。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发光结构层63可以包括阳极、像素定义层、有机发光层和阴极,阳极设置在平坦层上,通过平坦层上开设的过孔与漏电极连接,像素定义层设置在阳极和平坦层上,其上设置有像素开口,像素开口暴露出阳极,有机发光层设置在像素开口内,阴极设置在有机发光层上,有机发光层在阳极和阴极施加电压的作用下出射相应颜色的光线。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封装层64可以包括叠设的第一封装层、第二封装层和第三封装层,第一封装层和第三封装层可采用无机材料,第二封装层可采用有机材料,封装层64可以防止外界水汽进入发光结构层63。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结构层包括发光区域和非发光区域。如图5所示,由于有机发光层是在像素定义层所限定的像素开口区域出射光线,因而像素开口区域为发光区域P1,像素开口以外区域为非发光区域P2,非发光区域P2位于发光区域P1的外围。本申请实施例实施例中,将每个发光区域P1称为子像素(sub pixel),如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或绿色子像素,每个不发光区域P2称为子像素边界。这样,显示结构层的发光区域包括周期性排布的多个子像素,显示结构层的非发光区域包括位于相邻子像素之间的子像素边界。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显示结构层包括规则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50,当像素单元50采用图4-2所示的结构时,触控结构层中触控层的金属网格的网格图案801为六边形,网格图案801的形状与像素单元50中的B子像素和R子像素的形状相适配。一个像素单元50中的B子像素和R子像素分别位于两个网格图案801所围成的区域内,两个G子像素位于同一个网格图案801所围成的区域内。网格图案801的金属线位于相邻子像素之间的子像素边界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格图案的形状为多边形的情况下,多边形的每条边可看做为网格图案的每条金属线,多边形的边数即为网格图案的金属线的条数。比如,网格图案为六边形时,网格图案具有六条金属线。网格图案中,设置有第一切口的金属线称为第一金属线,设置有第二切口的金属线称为第二金属线。以第一切口和第一金属线为例说明,第一切口可以设置在第一金属线的中间位置(可以是居中位置或者非居中位置),则第一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第一断线。或者,第一切口可以设置在第一金属线的一端位置,则可看作第一金属线的该端部被第一切口切掉,第一金属线剩下的部分形成一个第一断线。同理,第二切口、第二金属线和第二断线可做相同理解。
一些触控基板中,如图7所示,位于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分界位置的网格图案设置有第一切口30,第一触控电极10内部设置有第二切口40。由第一切口30形成的第一断线31的形态与由第二切口40形成的第二断线41的形态相同。这样,当第一切口30或第二切口40处存在金属残留(Remain)而导致金属线之间短路(Short)不良时,由于第一切口30和第二切口40不能被区分,因此,检测设备(例如自动光学检测(Automated OpticalInspection)设备,简称AOI设备)在检测出金属残留类不良时,不能确定该不良所在的具体位置是属于边界区还是属于触控区,从而不能及时对不良进行维修,影响良率提升。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断线单元的形态包括所述第一断线31的端面形状,所述第二断线单元的形态包括所述第二断线41的端面形状,所述第一断线31的端面形状不同于所述第二断线41的端面形状。示例性地,如图8所示,图8示出了并排的三个网格图案,网格图案为六边形。网格图案中的细线代表第一触控电极10,粗线代表第二触控电极20。本文中,网格图案中的细线和粗线只是为了区分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不代表真实线宽,真实线宽可以是相同的。中间的网格图案和右侧的网格图案所共用的金属线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切口30,该金属线(即第一金属线)包括两个第一断线31。左侧的网格图案和中间的网格图案所共用的金属线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二切口40,该金属线(即第二金属线)包括两个第二断线41。第二切口40设置在第一触控电极10的网格图案上。本示例的图8中,只是示出了一个第一切口30和一个第二切口40,三个网格图案中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分界位置的其他第一切口30并未示出。示例性地,第二断线41的端面411为平面,第一断线31的端面311可以为曲面、斜面、折面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曲面可以是弧面、波浪面等。折面包括至少两个相交的面,比如,折面包括相交的平面和斜面,或者,折面包括相交的多个斜面。在其他示例中,第二断线41的端面411可以为曲面、斜面、折面中的任一种,第一断线31的端面311可以为平面、曲面、斜面、折面中不同于第二断线41的端面形状的任一种或多种。图8所示的示例中,两个第二断线41的端面411均为平面,两个第一断线31的端面311均为弧面,或者,其中一个第一断线31的端面311设置为弧面,另一个第一断线31的端面311设置为平面或其他任意形状。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所述第一断线,所述第二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所述第二断线;所述第一断线单元的形态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断线的长度,所述第二断线单元的形态包括两个所述第二断线的长度;两个所述第一断线的长度相同,两个所述第二断线的长度不同;或者,两个所述第一断线的长度不同,两个所述第二断线的长度相同。以两个所述第一断线的长度不同,两个所述第二断线的长度相同为例说明,如图9所示,图9示出了并排的三个网格图案,网格图案为六边形。网格图案中的细线代表第一触控电极10,粗线代表第二触控电极20。中间的网格图案和右侧的网格图案所共用的金属线的非居中位置设有第一切口30,第一切口30使得该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不同长度的第一断线31。左侧的网格图案和中间的网格图案所共用的金属线的居中位置设有第二切口40,第二切口40使得该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相同长度的第二断线41。第二切口40设置在第一触控电极10的网格图案上。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断线单元的形态包括所述第一断线的数目,所述第二断线单元的形态包括所述第二断线的数目,所述第一断线的数目与所述第二断线的数目不同;所述第一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所述第一断线,或者,所述第一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的一端切掉而形成一个所述第一断线。以所述第一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的一端切掉而形成一个所述第一断线为例说明,如图10所示,图10示出了五个网格图案,五个网格图案呈两行排布,网格图案为六边形。第一行左侧的网格图案的一个竖直金属线上设有第一切口30,第一切口30使该竖直金属线的一端切掉而形成一个第一断线31。第一行左侧的网格图案与第二行中间的网格图案所共用的金属线上设有第一切口30,第一切口30使该金属线的一端切掉而形成一个第一断线31。第二行中间的网格图案与第二行右侧的网格图案所共用的金属线设有第一切口30,第一切口30使该金属线的一端切掉而形成一个第一断线31。第二行右侧的网格图案的另一个金属线设有第一切口30,第一切口30使该金属线的一端切掉而形成一个第一断线31。图10示出的五个网格图案中共四个第一切口30和四个第一断线31,设置有第一切口30的金属线(即第一金属线)均形成一个第一断线31。第二触控电极20的网格图案中设置有第二切口40,第二切口40使所在的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第二断线41。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的一端切掉而形成一个所述第一断线的情况下,将所述多个第一切口的假想连线称为第一分界线,沿着所述第一分界线的延伸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断线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接,另一个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连接。如图10所示,设置有第一切口30的网格图案中,网格图案的至少两个金属线均设置有第一切口30,设置有第一切口30的金属线(即第一金属线)均形成一个第一断线31。图10示出的五个网格图案中共四个第一切口30和四个第一断线31,串连这四个第一切口30的假想连线为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的第一分界线500。第一分界线500一侧的网格图案为第一触控电极10,第一触控电极10的网格图案用细线表示,第一分界线500另一侧的网格图案为第二触控电极20,第二触控电极20用粗线表示。沿着第一分界线500的延伸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断线31中的一个第一断线31与第一触控电极10连接,另一个第一断线31与第二触控电极20连接,也可理解为,沿着第一分界线500的延伸方向,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交替设置有第一断线31。沿着第一分界线500的延伸方向,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交替设置有第一断线31,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区分第一切口30和第二切口40,另一方面可减少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的分界位置发生金属走线短路的风险。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所述第一断线,所述第二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所述第二断线;所述第一断线单元的形态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断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断线单元的形态包括两个所述第二断线之间的距离,两个所述第一断线之间的距离不同于两个所述第二断线之间的距离。示例性地,如图11所示,图11示出了并排的三个网格图案,网格图案为六边形。网格图案中的细线代表第一触控电极10,粗线代表第二触控电极20。中间的网格图案和右侧的网格图案所共用的金属线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切口30,第一切口30使该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第一断线31。左侧的网格图案和中间的网格图案所共用的金属线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二切口40,第二切口40使该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第二断线41。第二切口40设置在第一触控电极10的网格图案上。图11所示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断线31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第二断线41之间的距离,也可理解为,第一切口30的宽度大于第二切口40的宽度。两个第一断线31之间的距离增大,一方面有利于区分第一切口30和第二切口40,另一方面可减少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20的分界位置发生金属走线短路的风险。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使所述第一断线单元的形态不同于所述第二断线单元的形态,可以采用如下方案:所述第一断线上设置有标记部,所述第二断线上未设置所述标记部;或者,与所述第一断线相邻的金属线上设置有标记部,与所述第二断线相邻的金属线上未设置所述标记部。示例性地,所述标记部可以包括凸出于其所在的金属线设置的凸条或凸块。所述凸块可以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多边形可以为三角形、矩形、菱形等。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断线的靠近所述第一切口的端部设置有所述标记部。示例性地,如图12所示,图12示出了并排的三个网格图案,网格图案为六边形。网格图案中的细线代表第一触控电极10,粗线代表第二触控电极20。中间的网格图案和右侧的网格图案所共用的金属线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切口30,第一切口30使该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第一断线31,第一断线31的靠近第一切口30的端部设置有标记部600,该标记部600为凸块,凸块的形状可以不受限制,比如可以为矩形、菱形、圆形、椭圆形等规则图形或不规则图形,凸块在垂直于第一断线31的方向上凸出于第一断线31的其余部分。左侧的网格图案和中间的网格图案所共用的金属线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二切口40,第二切口40使该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第二断线41,第二断线41上未设置所述标记部600,第二切口40设置在第一触控电极10的网格图案上。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断线31中至少一个的靠近第一切口30的端部设置有标记部600,两个第一断线31的靠近第一切口30的端部可以均设置有标记部600。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断线与其他金属线相交的位置设置有所述标记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第一断线时,两个第一断线与其他金属线相交的位置有两个,该两个相交位置中可以有一个相交位置设置所述标记部,或者两个相交位置均设置有所述标记部。所述标记部可以为凸出于其所在相交位置的凸条或凸块。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如上图13所示,图13示出了五个网格图案,五个网格图案呈两行排布,网格图案为六边形。网格图案中的细线代表第一触控电极10,粗线代表第二触控电极20。第一行左侧的网格图案的左侧竖直金属线上设有第一切口30,第一切口30使该竖直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上下两个第一断线31,下部的第一断线31与第一行左侧的网格图案的左下部的倾斜金属线相交的位置设置有标记部600。第一行左侧的网格图案与第二行中间的网格图案所共用的金属线上设有第一切口30,第一切口30使该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第一断线31,两个第一断线31分别与第一行左侧的网格图案的左下部的倾斜金属线和第一行左侧的网格图案的右侧竖直金属线相交的位置均设置有标记部600。第二行中间的网格图案与第二行右侧的网格图案所共用的金属线设有第一切口30,第一切口30使该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上下两个第一断线31,两个第一断线31分别与其他金属线相交的位置均设置有标记部600。第二行右侧的网格图案的左下部的倾斜金属线设有第一切口30,第一切口30使该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第一断线31,其中一个第一断线31与第二行右侧的网格图案的左侧竖直金属线相交的位置设置有标记部600。第二行右侧的网格图案的右上部的金属线上设置有第二切口40,第二切口40使该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第二断线41,两个第二断线41上未设置标记部600。第二切口40设置在第二触控电极20内部。本示例中,标记部600为凸块,凸块的形状为矩形,在其他示例中,凸块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菱形或三角形等规则图形或不规则图形。本示例中,第一切口30使所在的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第一断线31,第二切口40使所在的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第二断线41,在其他示例中,第一切口30可以使所在的金属线的一端切掉而形成一个第一断线31,第二切口40可以使所在的金属线的一端切掉而形成一个第二断线41。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一断线相邻的金属线上设置有标记部,与所述第二断线相邻的金属线上未设置所述标记部。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与所述第一断线相邻的金属线的中间位置(居中或非居中位置)设置有所述标记部。所述标记部可以为凸出于其所在金属线的凸条或凸块。示例性地,如图14所示,图14示出了五个网格图案,五个网格图案呈两行排布,网格图案为六边形。网格图案中的细线代表第一触控电极10,粗线代表第二触控电极20。第一行左侧的网格图案的一个竖直金属线上设有第一切口30,第一切口30使该竖直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上下两个第一断线31。第一行左侧的网格图案与第二行中间的网格图案所共用的金属线上设有第一切口30,第一切口30使该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第一断线31。第二行中间的网格图案与第二行右侧的网格图案所共用的金属线设有第一切口30,第一切口30使该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第一断线31。第二行右侧的网格图案的左下部的倾斜金属线设有第一切口30,第一切口30使该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第一断线31。第二行右侧的网格图案的右上部的金属线上设置有第二切口40,第二切口40使该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第二断线41,两个第二断线41与第一断线31不相邻(可理解为不直接相连)。第二切口40设置在第二触控电极20内部。第一行左侧的网格图案与第二行左侧的网格图案所共用的金属线上设置有标记部600,该设置有标记部600的金属线与连接在其两端的两个第一断线31均相邻。第二行中间的网格图案的右上部的倾斜金属线上设置有标记部600,该金属线与连接在其两端的两个第一断线31均相邻。第二行中间的网格图案中,位于右下部的倾斜金属线上设置有标记部600,该倾斜金属线与连接在其同一端的两个第一断线31均相邻。网格图案中,与第二断线41相邻的金属线上未设置标记部。本示例中,标记部600为凸出于其所在金属线的凸条,标记部600的数目设置为一个。在其他示例中,标记部600可以为凸出于其所在金属线的凸块,标记部600的数目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本示例中,第一切口30使所在的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第一断线31,第二切口40使所在的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第二断线41,在其他示例中,第一切口30可以使所在的金属线的一端切掉而形成一个第一断线31,第二切口40可以使所在的金属线的一端切掉而形成一个第二断线41。
上述图8-图14示出的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多种方案使得所述第一断线单元的形态不同于所述第二断线单元的形态,从而使得第一切口与第二切口能够被区分。这样,检测设备(例如AOI设备)在对触控结构层出现的不良进行检测时,由于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能够被区分,因此,检测设备可以确定不良所在的具体位置是属于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分界位置还是属于分界位置以外的其他位置,进而可以及时对不良进行维修,提升产品良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触控基板。触控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和触控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内”、“外”、“轴向”、“四角”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连接”、“安装”、“装配”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术语“安装”、“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6)
1.一种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基底上的触控结构层,所述触控结构层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触控结构层包括金属网格,所述金属网格包括多个网格图案,所述网格图案是由多条金属线构成的多边形,所述多个网格图案上设有多个第一切口和多个第二切口,所述多个第一切口位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分界位置,所述多个第二切口位于所述分界位置以外的其它位置;
所述第一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形成第一断线,所述第二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形成第二断线;
所述多个网格图案中,所述第一断线及与其相邻的金属线为第一断线单元,所述第二断线及与其相邻的金属线为第二断线单元,所述第一断线单元的形态不同于所述第二断线单元的形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断线单元的形态包括所述第一断线的端面形状,所述第二断线单元的形态包括所述第二断线的端面形状,所述第一断线的端面形状不同于所述第二断线的端面形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断线的端面形状为平面、曲面、斜面、折面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所述第一断线,所述第二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所述第二断线;
所述第一断线单元的形态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断线的长度,所述第二断线单元的形态包括两个所述第二断线的长度;
两个所述第一断线的长度相同,两个所述第二断线的长度不同;或者,两个所述第一断线的长度不同,两个所述第二断线的长度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断线单元的形态包括所述第一断线的数目,所述第二断线单元的形态包括所述第二断线的数目,所述第一断线的数目与所述第二断线的数目不同;
所述第一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所述第一断线,或者,所述第一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的一端切掉而形成一个所述第一断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的一端切掉而形成一个所述第一断线的情况下,将所述多个第一切口的假想连线称为第一分界线,沿着所述第一分界线的延伸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断线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接,另一个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所述第一断线,所述第二切口使所在的金属线从中间断开而形成两个所述第二断线;
所述第一断线单元的形态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断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断线单元的形态包括两个所述第二断线之间的距离,两个所述第一断线之间的距离不同于两个所述第二断线之间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断线上设置有标记部,所述第二断线上未设置所述标记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断线的靠近所述第一切口的端部设置有所述标记部,或者,所述第一断线与其他金属线相交的位置设置有所述标记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断线相邻的金属线上设置有标记部,与所述第二断线相邻的金属线上未设置所述标记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断线相邻的金属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所述标记部。
12.如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部包括凸出于其所在的金属线设置的凸条或凸块。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显示结构层,所述触控结构层设置在所述显示结构层上,所述显示结构层包括发光区域和非发光区域,所述发光区域包括周期性排布的多个子像素,所述非发光区域包括位于相邻子像素之间的子像素边界;
所述网格图案的金属线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所围成的区域包含至少一个子像素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所述子像素边界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包含所述网格图案的金属线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结构层包括依次叠设在所述显示结构层上的桥接层、绝缘层和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包括所述金属网格,所述触控层包括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相邻的两个第一触控电极连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交替设置,所述桥接层包括多个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绝缘层上设置的过孔与相邻的两个第二触控电极连接。
16.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76852.0A CN111736726B (zh) | 2020-06-22 | 2020-06-22 | 一种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PCT/CN2020/126577 WO2021227390A1 (zh) | 2020-05-15 | 2020-11-04 |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
US17/418,198 US11782563B2 (en) | 2020-05-15 | 2020-11-04 | Touch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EP20935860.5A EP4033336A4 (en) | 2020-05-15 | 2020-11-04 | TOUCH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US18/455,737 US12045429B2 (en) | 2020-05-15 | 2023-08-25 | Touch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US18/679,116 US20240319834A1 (en) | 2020-05-15 | 2024-05-30 | Touch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76852.0A CN111736726B (zh) | 2020-06-22 | 2020-06-22 | 一种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36726A true CN111736726A (zh) | 2020-10-02 |
CN111736726B CN111736726B (zh) | 2023-07-18 |
Family
ID=72650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76852.0A Active CN111736726B (zh) | 2020-05-15 | 2020-06-22 | 一种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736726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227390A1 (zh) * | 2020-05-15 | 2021-11-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
WO2022160201A1 (zh) * | 2021-01-28 | 2022-08-0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
CN115113766A (zh) * | 2022-06-24 | 2022-09-2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WO2023272713A1 (zh) * | 2021-07-02 | 2023-01-0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
WO2023206440A1 (zh) * | 2022-04-29 | 2023-11-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结构、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50317010A1 (en) * | 2012-12-28 | 2015-11-05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Touch-panel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ouch-panel substrat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N105912181A (zh) * | 2016-05-24 | 2016-08-31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触摸屏制造方法及触摸屏 |
CN106170751A (zh) * | 2014-05-16 | 2016-11-30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触摸面板用导电片及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 |
CN107015701A (zh) * | 2016-12-20 | 2017-08-04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整合触控的显示面板 |
CN107957821A (zh) * | 2018-01-02 | 2018-04-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CN110429207A (zh) * | 2019-08-07 | 2019-11-08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
CN110764636A (zh) * | 2018-07-25 | 2020-02-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
2020
- 2020-06-22 CN CN202010576852.0A patent/CN11173672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50317010A1 (en) * | 2012-12-28 | 2015-11-05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Touch-panel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ouch-panel substrat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N106170751A (zh) * | 2014-05-16 | 2016-11-30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触摸面板用导电片及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 |
CN105912181A (zh) * | 2016-05-24 | 2016-08-31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触摸屏制造方法及触摸屏 |
CN107015701A (zh) * | 2016-12-20 | 2017-08-04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整合触控的显示面板 |
CN107957821A (zh) * | 2018-01-02 | 2018-04-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CN110764636A (zh) * | 2018-07-25 | 2020-02-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CN110429207A (zh) * | 2019-08-07 | 2019-11-08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227390A1 (zh) * | 2020-05-15 | 2021-11-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
US11782563B2 (en) | 2020-05-15 | 2023-10-10 |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Touch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US12045429B2 (en) | 2020-05-15 | 2024-07-23 |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Touch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WO2022160201A1 (zh) * | 2021-01-28 | 2022-08-0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
GB2609794A (en) * | 2021-01-28 | 2023-02-15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Touch module,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
US11861130B2 (en) | 2021-01-28 | 2024-01-02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Touch module with alleviated mura phenomenon,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touch module |
WO2023272713A1 (zh) * | 2021-07-02 | 2023-01-0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
WO2023206440A1 (zh) * | 2022-04-29 | 2023-11-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结构、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CN115113766A (zh) * | 2022-06-24 | 2022-09-2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36726B (zh) | 2023-07-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736726B (zh) | 一种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KR20230049523A (ko) | 디스플레이 패널 | |
US12045429B2 (en) | Touch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1921963B2 (en) | Touch structure, touch display structur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 |
CN109285460B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11442574B2 (en) | Touch structure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 |
US11460940B2 (en) | Display panel, touch control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 |
KR20220001940A (ko) |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발광 표시 장치 | |
CN116414244A (zh) | 显示装置 | |
CN114144751B (zh) | 显示面板、触控结构和显示装置 | |
KR20220076845A (ko) |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114072756B (zh) | 显示面板、触控结构和显示装置 | |
WO2023141836A1 (zh) |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WO2023035188A1 (zh) |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
CN115268708A (zh) |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KR20220048505A (ko) |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
JP7483101B1 (ja) |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
CN218867111U (zh)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
KR20240137150A (ko) | 표시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