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31926B - 一种扁铜线送线装置及送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扁铜线送线装置及送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31926B
CN111731926B CN202010599720.XA CN202010599720A CN111731926B CN 111731926 B CN111731926 B CN 111731926B CN 202010599720 A CN202010599720 A CN 202010599720A CN 111731926 B CN111731926 B CN 1117319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t copper
driving
copper wire
pair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997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31926A (zh
Inventor
刘蕾
姚雨龙
夏善伟
汪波
石爱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uy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u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uy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Ju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9972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319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31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19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319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19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9/00Unwinding or paying-out filamentary material; Supporting, storing or transporting packages from which filamentary material is to be withdrawn or paid-out
    • B65H49/18Methods or apparatus in which packages rot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9/00Unwinding or paying-out filamentary material; Supporting, storing or transporting packages from which filamentary material is to be withdrawn or paid-out
    • B65H49/18Methods or apparatus in which packages rotate
    • B65H49/20Package-suppor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1/00Forwar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1/02Rotary devices, e.g. with helical forwarding surfaces
    • B65H51/04Rollers, pulleys, capstans, or intermeshing rotary elements
    • B65H51/08Rollers, pulleys, capstans, or intermeshing rotary elements arranged to operate in groups or in co-operation with other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7/00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 B65H57/04Guiding surfaces within slots or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9/00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tension in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for preventing snarling; Applications of tension indicators
    • B65H59/10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tension in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for preventing snarling; Applications of tension indicators by devices acting on running material and not associated with supply or take-up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2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spent cores or receptacles and replacing by supply packages at paying-out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8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4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electric cords or electric power cables
    • B65H2701/341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electric cords or electric power cables in a manufacturing pro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orwarding And Stor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扁铜线送线装置及送线方法,所述送线装置包括:线辊运输小车,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装载有成卷扁铜线的线辊转动的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上料机架,用于接纳线辊运输小车,其上设置有能够与第一主动轴接合以传递动力的第一驱动部件;送线安装架,其上设置有由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构成的一对驱动滚轮,其中,驱动滚轮上具有环槽,一对驱动滚轮上的两个环槽对应设置进而形成输送扁铜线线束的输送槽,在输送扁铜线线束时,一对驱动滚轮的线速度大于第一主动轴的线速度,以使得由线辊上引出的扁铜线线束以张紧状态穿过输送槽。本发明可以解决在将线辊上的呈卷绕形式的扁铜线线束进行输送时容易出现折弯、变形、以及相互缠绕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扁铜线送线装置及送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扁铜线电机制造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扁铜线送线装置及送线方法。
背景技术
扁铜线电机定子绕组由扁铜线制成。在定子绕组制作过程中通常需要将线辊上的呈卷绕形式的扁铜线线束经送线机构进行单根输送,然后通过线束校直机构进行线束的弧度校直以变成一根直线束,之后通过拉线机构和断线剪刀的相互配合将变成直线束的扁铜线进行截断取用,被截取的扁铜线线束再通过扁铜线剥漆机进行绝缘漆皮去除工作,经过剥漆处理后的扁铜线方能用来制作成定子绕组。
目前,现有的送线机构在将线辊上呈卷绕形式的扁铜线进行输送时,会将线辊从芯轴处架起来,然后将扁铜线线束从线辊上拉出来,所述线辊自身没有驱动,所述线辊在输送时是随动状态,会导致从线辊上拉出来的扁铜线线束不能张紧,进而容易出现折弯、变形的情况,给后续的扁铜线处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并且,所述线辊的随动状态不稳定,容易导致扁铜线线束从线辊上松脱开,而不是紧紧的缠绕在线辊上,所述扁铜线线束松脱开后一圈又一圈的扁铜线线束常常会发生相互缠绕的现象,这样一来会导致扁铜线线束无法输送,需要人工整理后才能继续进行输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扁铜线送线装置,以解决在将线辊上的呈卷绕形式的扁铜线线束进行输送时容易出现折弯、变形、以及相互缠绕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扁铜线送线方法,以解决在将线辊上的呈卷绕形式的扁铜线线束进行输送时容易出现折弯、变形、以及相互缠绕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扁铜线送线装置,包括:线辊运输小车,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装载有成卷扁铜线的线辊转动的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其中,所述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并列分开设置,所述线辊架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上;上料机架,用于接纳所述线辊运输小车,其中,所述上料机架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主动轴接合以传递动力的第一驱动部件;以及送线安装架,其上设置有用于输送扁铜线线束的由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构成的一对驱动滚轮,其中,所述驱动滚轮上具有沿驱动滚轮周向布置的环槽,所述一对驱动滚轮上的两个环槽对应设置进而形成输送扁铜线线束的输送槽,其中,在输送所述扁铜线线束时,所述一对驱动滚轮的线速度大于所述第一主动轴的线速度,以使所述线辊的转动滞后于所述扁铜线线束的输送,进而使得由所述线辊上引出的扁铜线线束以张紧状态穿过所述输送槽。
进一步地,上述送线装置还包括:一对辅助滚轮,设于所述线辊的上方,用于将经由所述一对驱动滚轮输送来的扁铜线线束提供给后续的扁铜线处理工序中,其中,所述一对辅助滚轮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呈自然弧形过渡的弯弧状;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一对辅助滚轮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的储备量,包括储备量下限监测元件、储备量上限监测元件、以及与所述储备量下限监测元件和储备量上限监测元件均电连接的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和主动滚轮均由所述控制器控制运行,以实现所述扁铜线线束储备量可控地输送。
进一步地,上述送线装置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一对辅助滚轮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偏移的限位组件,其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竖向设置的至少一对限位板,所述一对限位板之间具有供所述扁铜线线束通过的间隙。
进一步地,上述送线装置还包括用于所述第一主动轴和第一驱动部件对接的一对对接接头,所述一对对接接头由连接在所述第一主动轴上的第一对接接头和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上的第二对接接头构成。
进一步地,上述送线装置还包括用于所述线辊运输小车定位的定位组件,其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上料机架上的一组定位插销和设置在所述线辊运输小车上的与所述一组定位插销形成定位配合的一组定位孔。
进一步地,上述送线装置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线辊在转动时跳动移位的浮动压紧机构,其中,所述浮动压紧机构连接在所述上料机架上并且由上向下浮动压紧所述线辊。
进一步地,所述浮动压紧机构包括用于抵压所述线辊的压紧滚轮、用于安装所述压紧滚轮的轮座、以及用于所述压紧滚轮上下浮动的浮动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送线安装架上还设置有第二主动轴、第二从动轴、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主动轴转动的第二驱动部件、以及用于调节所述一对驱动滚轮间距的调节机构,其中,所述主动滚轮设于第二主动轴上,所述从动滚轮设于第二从动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滚轮位于所述主动滚轮的上方,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用于驱使所述从动滚轮上下移动的气缸。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扁铜线送线方法,所述送线方法如下:利用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支撑并驱动装载有成卷扁铜线的线辊转动;利用由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构成的一对驱动滚轮输送扁铜线线束;增设一对辅助滚轮,使所述一对辅助滚轮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呈自然弧形过渡的弯弧状,并且利用监测模块对所述一对辅助滚轮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的储备量进行监测,其中,所述一对驱动滚轮的线速度大于所述第一主动轴的线速度,使得由所述线辊上引出的扁铜线线束以张紧状态通过所述一对驱动滚轮。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中设有用于驱动线辊转动的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从而使得所述线辊在进行扁铜线输送时其转动能够得到控制而不再是状态不稳定的随动状态,所述一对驱动滚轮上具有输送扁铜线的环槽,所述环槽的设置限制了扁铜线的输送位置进而使得扁铜线的输送姿态稳定,并且将所述线辊的转动设计成滞后于扁铜线的输送,以使得由所述线辊上引出的扁铜线线束以张紧的状态穿过所述一对驱动滚轮进行输送,这种张紧状态输送的扁铜线能够避免出现折弯、变形、甚至缠绕在一起的现象,为扁铜线的送线质量和送线实效提供了保障。
2、本发明中还设有位于上方的一对辅助滚轮,扁铜线线束在经由一对驱动滚轮输送后向上弧状延伸直至穿过所述一对辅助滚轮,进而再进入后续的扁铜线处理工序中,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后续的线束校直机构、拉线机构设置在本送线装置的上方,从而缩短整个生产线的长度,减少了占地面积,合理利用了厂房内的竖向空间,使得整个生产线的布局变得紧凑。
3、本发明中所述监测模块的设置实现了扁铜线线束的循环输送,能够符合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4、本发明中还设置有线辊运输小车,并且将用于带动线辊转动的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设置在线辊运输小车上,这样一来在进行扁铜线输送时装载有成卷扁铜线的线辊是放置在线辊运输小车上的,从而方便在线辊上的扁铜线耗尽后进行线辊的更换。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扁铜线送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扁铜线送线装置的主视结构;
图3示出了图1所示扁铜线送线装置的侧视结构;
图4示出了图1所示扁铜线送线装置的俯视结构;
图5为线辊架设于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上的状态示意图;
图6示出了上料机架的主体结构;
图7为本发明中第二驱动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8为图7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扁铜线送线装置包括上料机架4、用于驱动装载有成卷扁铜线的线辊100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输送扁铜线的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将所述线辊100运送至扁铜线送线工位的线辊运输小车3、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送线安装架5、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运行的控制器。所述上料机架4具有接纳所述线辊运输小车3的接纳口。
结合图1至图8所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由第一主动轴11和第一从动轴12构成的一对驱动轴、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主动轴11转动的第一驱动部件13、以及用于所述第一主动轴11和第一驱动部件13对接的一对对接接头。
其中,所述第一主动轴11和第一从动轴12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线辊运输小车3上,所述第一驱动部件13为电机并且设置在所述上料机架4上,所述一对对接接头由连接在所述第一主动轴11一端的第一对接接头14和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13(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二对接接头15构成。
所述第二对接接头15上具有外齿轮,所述第一对接接头14上具有用来和所述外齿轮对接啮合的内齿,所述外齿轮和内齿均采用矩形花键齿,所述第一对接接头14和第二对接接头15对接时,所述第二对接接头15的外齿轮插入所述第一对接接头14中与所述内齿进行啮合传动。
如图1至6所示,所述第一主动轴11的远离第一对接接头14的一端设置有手轮17。手动转动所述手轮17可以带动所述第一主动轴11转动,从而在上述一对对接接头对接时方便所述第二对接接头15的外齿轮插入到所述第一对接接头14中与所述内齿进行啮合(所述一对对接接头在对接时,一开始可能会因为所述外齿轮和内齿未能达到啮合时的位置关系而出现外齿轮无法插入第一对接接头14中,这时只需转动所述手轮17,即可使所述外齿轮和内齿达到啮合时的位置关系,从而便于所述外齿轮插入对接)。
所述第一主动轴11和第一从动轴12并列分开设置,所述线辊100的两侧边缘部分架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轴11和第一从动轴12上,所述一对对接接头对接后,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13的驱动下第一主动轴11发生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线辊100转动。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用于输送扁铜线线束的由主动滚轮21和从动滚轮22构成的一对驱动滚轮、用于驱使所述主动滚轮21转动的第二驱动部件25,其中,所述第二驱动部件25为电机,所述驱动滚轮上具有沿驱动滚轮周向布置的环槽,所述一对驱动滚轮上的两个环槽对应设置进而形成输送扁铜线线束的输送槽,所述环槽的宽度恰好允许单根扁铜线线束通过。
其中,在输送所述扁铜线线束时,所述一对驱动滚轮的线速度大于所述一对驱动轴的线速度,以使得所述线辊100的转动滞后于所述扁铜线线束的输送,进而使得由所述线辊100上引出的扁铜线线束以张紧的状态穿过所述输送槽。
本发明中设有用于驱动线辊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从而使得所述线辊在进行扁铜线输送时其转动能够得到控制而不再是状态不稳定的随动状态,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中的一对驱动滚轮上具有输送扁铜线的环槽,所述环槽的设置限制了扁铜线的输送位置进而使得扁铜线的输送姿态稳定,并且将所述线辊的转动设计成滞后于扁铜线的输送,以使得由所述线辊上引出的扁铜线线束以张紧的状态穿过所述一对驱动滚轮进行输送,这种张紧状态输送的扁铜线能够避免出现折弯、变形、甚至缠绕在一起的现象,为扁铜线的送线质量和送线实效提供了保障。
本发明中在进行扁铜线输送时装载有成卷扁铜线的线辊是放置在线辊运输小车上的,从而方便在线辊上的扁铜线耗尽后进行线辊的更换。
结合图1至图8所示,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由所述第二驱动部件25驱动的第二主动轴23、第二从动轴24、主动轴安装座27、从动轴安装座28、以及用于调节所述一对驱动滚轮间距的调节机构26,其中,所述主动滚轮21设于第二主动轴23上,所述从动滚轮22设于第二从动轴24上,所述从动滚轮22位于所述主动滚轮21的上方(第二从动轴24布置于第二主动轴23的上方)。
所述调节机构26包括竖向设置的气缸和移动导向组件,所述气缸与所述从动轴安装座28连接,通过所述气缸的驱动使得所述从动轴安装座28能够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带动第二从动轴24和从动滚轮22上下移动,进而实现调节所述一对驱动滚轮二者之间的间距。这样一来在进行扁铜线输送前,可以通过所述气缸将所述从动滚轮22上移,从而便于将由线辊100上引出的扁铜线线束穿过一对驱动滚轮,等到完成穿线后,所述气缸再驱使从轮滚轮22下移,以进行扁铜线输送。
实际应用中,所述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间距过小会对扁铜线产生过度压紧,不仅容易造成驱动滚轮环槽处的磨损,还容易损伤扁铜线线束表面的漆膜;所述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间距过大又容易在输送时发生打滑的情况,从而造成扁铜线不能被输送。并且,随着一对驱动滚轮的长时间使用,所述驱动滚轮的环槽处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磨损,故而所述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间距往往需要微调。
为此,结合图7和图8所示,本发明中的所述调节机构26还包括用于微调所述一对驱动滚轮二者之间间距的调节螺栓29。所述调节螺栓29竖向设置在所述主动轴安装座27的顶部,所述调节螺栓29设有两个,分别位于第二主动轴23的两端上方,所述一对驱动滚轮在进行扁铜线输送时所述从动轴安装座28抵接在所述调节螺栓29上,通过微调所述调节螺栓29相对于主动轴安装座27的伸出长度,来使得所述一对驱动滚轮在用于扁铜线输送时二者之间的间距能够进行微调。
进一步地,为了在进行扁铜线输送时对线辊运输小车3进行定位并且限制线辊运输小车3的移动,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扁铜线送线装置还包括用于所述线辊运输小车3在扁铜线送线工位定位的定位组件。其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个定位插销41和设置在所述线辊运输小车3上的与所述两个定位插销41形成定位配合的两个定位孔31(图中只示出了一个定位孔31,另一个未示出)。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上料机架4上的用于驱使所述定位插销41进行动作(竖直上下移动)的气缸。
结合图1至图6所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线辊100在转动时跳动移位的浮动压紧机构16,其中,所述浮动压紧机构16连接在所述上料机架4的顶部并且由上向下浮动压紧所述线辊100。
所述浮动压紧机构16包括用于抵压所述线辊100的压紧滚轮161、用于安装所述压紧滚轮161的轮座162、用于所述压紧滚轮161上下浮动的浮动弹簧163、用于所述压紧滚轮161上下浮动导向的导向杆164、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浮动弹簧163和导向杆164的安装板165,其中,所述安装板165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在所述上料机架4上的气缸,所述安装板165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线辊运输小车3在到达扁铜线送线工位后由所述气缸驱动浮动压紧机构16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所述压紧滚轮161抵压所述线辊100。
上述浮动压紧机构16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浮动压紧机构16中的两个压紧滚轮161分别用于抵压线辊100的两侧边缘部分,在进行扁铜线输送时,所述线辊100转动,所述浮动压紧机构16从上方压住线辊100,能够防止线辊100出现跳动、移位的情况,从而为扁铜线的稳定输送提供了保障。
结合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扁铜线送线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料机架4顶部的用于对经由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输送来的扁铜线线束进行限位的一对辅助滚轮6、用于监测所述一对辅助滚轮6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储备量的监测模块。
其中,所述一对辅助滚轮6位于所述线辊100的上方,所述辅助滚轮6上具有沿辅助滚轮6周向布置的辅助环槽,经由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输送来的扁铜线线束穿过所述辅助环槽进入后续的扁铜线处理工序中,所述辅助环槽的宽度恰好允许单根扁铜线线束通过。
其中,经过所述一对驱动滚轮输送的扁铜线线束向上自然弧状延伸并穿过所述一对辅助滚轮6,所述一对辅助滚轮6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呈自然弧形过渡的弯弧状。
所述监测模块包括用于监测扁铜线线束的储备量是否达到允许的下限量的储备量下限监测元件71、用于监测扁铜线线束的储备量是否达到允许的上限量的储备量上限监测元件72,其中,所述储备量下限监测元件71和储备量上限监测元件72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13和第二驱动部件25电连接,所述储备量下限监测元件71、储备量上限监测元件72、第一驱动部件13、第二驱动部件25、以及控制器形成闭环控制,从而可以实现扁铜线线束的循环输送,使得所述一对辅助滚轮6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的储备量可控。
具体地,所述储备量下限监测元件71和储备量上限监测元件72均为光电开关,所述储备量下限监测元件71设有两个并且呈上下布置关系,所述储备量上限监测元件72也设有两个并且也呈上下布置关系,其中,所述一对驱动滚轮和一对辅助滚轮6均位于两个所述储备量下限监测元件71的左侧,两个所述储备量上限监测元件72均位于两个所述储备量下限监测元件71的右侧。
在扁铜线的输送过程中,当所述一对辅助滚轮6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的弯弧扩大至经过两个所述储备量上限监测元件72的位置时,所述储备量上限监测元件72向控制器反馈信号,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部件13和第二驱动部件25停止工作(第二驱动部件25相比于第一驱动部件13延迟0.5s停止工作,以张紧扁铜线线束),从而暂停扁铜线的输送。
当所述一对辅助滚轮6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被取用到其弯弧缩小至经过两个所述储备量下限监测元件71的位置时,所述储备量下限监测元件71向控制器反馈信号(停止取用扁铜线),并且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部件13和第二驱动部件25开始工作,从而进行扁铜线的输送。
上述储备量下限监测元件71和储备量上限监测元件72通过监测所述一对辅助滚轮6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呈弯弧状的扁铜线线束的弧形大小实现监测功能。
本发明对扁铜线的送线过程可以概括为扁铜线在一对辅助滚轮处被取用后,等到线束弯弧缩小至下限位置时,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开始进行送线,并且随着送线的进行等到线束弯弧扩大至上限位置时,暂停送线,然后线束再被拉走取用,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对扁铜线的间断性循环输送,能够符合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进一步地,结合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送线装置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一对辅助滚轮6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偏移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竖向设置的三对限位板81和用于安装固定所述限位板81的多根安装杆82,其中,各对限位板81之间具有供所述扁铜线线束通过的间隙。所述限位板81的设置能够避免弯弧段扁铜线线束偏移摆动,从而提高了扁铜线线束的稳定性。
上述储备量下限监测元件71和储备量上限监测元件72均可以安装在所述安装杆82上,所述安装杆82可以固连在所述送线安装架5上。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模块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一对辅助滚轮6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储备量过多的报警监测元件73,其中,所述报警监测元件73设有两个并且也为光电开关,两个所述报警监测元件73所对应监测的扁铜线弯弧大小大于两个所述储备量上限监测元件72所监测的扁铜线弯弧大小。所述报警监测元件73一旦监测到扁铜线线束立即停止送线并进行报警,所述报警监测元件73的设置能够避免在储备量上限监测元件72失效的状况下无止境的输送扁铜线。
本发明中扁铜线线束在经由一对驱动滚轮输送后向上弧状延伸直至穿过所述一对辅助滚轮,进而再进入后续的扁铜线处理工序中,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后续的线束校直机构、拉线机构设置在本送线装置的上方,从而缩短整个生产线的长度,减少了占地面积,合理利用了厂房内的竖向空间,使得整个生产线的布局变得紧凑。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扁铜线送线方法,所述送线方法如下:利用第一主动轴11和第一从动轴12支撑并驱动装载有成卷扁铜线的线辊100转动;利用由主动滚轮21和从动滚轮22构成的一对驱动滚轮输送扁铜线线束;增设一对辅助滚轮6,使所述一对辅助滚轮6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呈自然弧形过渡的弯弧状,并且利用监测模块对所述一对辅助滚轮6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的储备量进行监测,其中,所述一对驱动滚轮的线速度大于所述第一主动轴11的线速度,使得由所述线辊100上引出的扁铜线线束以张紧状态通过所述一对驱动滚轮。
本发明的送线装置在进行扁铜线自动输送前的准备工作如下:
人工将线辊架设到线辊运输小车上的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上,之后将线辊运输小车推到扁铜线送线工位处,手动转动手轮以使所述一对对接接头进行对接,然后让所述定位插销插入到线辊运输小车上的定位孔中进行小车定位,接着人工拉出一段扁铜线线束,并让扁铜线线束穿过所述一对驱动滚轮和各对限位板之间的间隙直至穿过一对辅助滚轮(所述一对驱动滚轮和一对辅助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弯成自然弧形),再让所述浮动压紧机构动作压紧线辊,这时便可以进行扁铜线的自动输送了。
上述在进行扁铜线穿线时,穿线前将所述从动滚轮上移,等到穿线完成后再将所述从动滚轮下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扁铜线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辊运输小车(3),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装载有成卷扁铜线的线辊(100)转动的第一主动轴(11)和第一从动轴(12),其中,所述第一主动轴(11)和第一从动轴(12)并列分开设置,所述线辊(100)架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轴(11)和第一从动轴(12)上;
上料机架(4),用于接纳所述线辊运输小车(3),其中,所述上料机架(4)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主动轴(11)接合以传递动力的第一驱动部件(13);以及
送线安装架(5),其上设置有用于输送扁铜线线束的由主动滚轮(21)和从动滚轮(22)构成的一对驱动滚轮,其中,所述驱动滚轮上具有沿驱动滚轮周向布置的环槽,所述一对驱动滚轮上的两个环槽对应设置进而形成输送扁铜线线束的输送槽,
其中,在输送所述扁铜线线束时,所述一对驱动滚轮的线速度大于所述第一主动轴(11)的线速度,以使所述线辊(100)的转动滞后于所述扁铜线线束的输送,进而使得由所述线辊(100)上引出的扁铜线线束以张紧状态穿过所述输送槽;
一对辅助滚轮(6),设于所述线辊(100)的上方,用于将经由所述一对驱动滚轮输送来的扁铜线线束提供给后续的扁铜线处理工序中,其中,所述一对辅助滚轮(6)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呈自然弧形过渡的弯弧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铜线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一对辅助滚轮(6)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的储备量,包括储备量下限监测元件(71)、储备量上限监测元件(72)、以及与所述储备量下限监测元件(71)和储备量上限监测元件(72)均电连接的控制器,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部件(13)和主动滚轮(21)均由所述控制器控制运行,以实现所述扁铜线线束储备量可控地输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铜线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一对辅助滚轮(6)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偏移的限位组件,其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竖向设置的至少一对限位板(81),所述一对限位板(81)之间具有供所述扁铜线线束通过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铜线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所述第一主动轴(11)和第一驱动部件(13)对接的一对对接接头,所述一对对接接头由连接在所述第一主动轴(11)上的第一对接接头(14)和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13)上的第二对接接头(15)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铜线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所述线辊运输小车(3)定位的定位组件,其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上料机架(4)上的一组定位插销(41)和设置在所述线辊运输小车(3)上的与所述一组定位插销(41)形成定位配合的一组定位孔(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铜线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线辊(100)在转动时跳动移位的浮动压紧机构(16),其中,所述浮动压紧机构(16)连接在所述上料机架(4)上并且由上向下浮动压紧所述线辊(1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扁铜线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压紧机构(16)包括用于抵压所述线辊(100)的压紧滚轮(161)、用于安装所述压紧滚轮(161)的轮座(162)、以及用于所述压紧滚轮(161)上下浮动的浮动弹簧(16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铜线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安装架(5)上还设置有第二主动轴(23)、第二从动轴(24)、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主动轴(23)转动的第二驱动部件(25)、以及用于调节所述一对驱动滚轮间距的调节机构(26),其中,所述主动滚轮(21)设于第二主动轴(23)上,所述从动滚轮(22)设于第二从动轴(24)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扁铜线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滚轮(22)位于所述主动滚轮(21)的上方,所述调节机构(26)包括用于驱使所述从动滚轮(22)上下移动的气缸。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铜线送线装置的扁铜线送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支撑并驱动装载有成卷扁铜线的线辊转动;利用由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构成的一对驱动滚轮输送扁铜线线束;增设一对辅助滚轮,使所述一对辅助滚轮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呈自然弧形过渡的弯弧状,并且利用监测模块对所述一对辅助滚轮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的储备量进行监测,其中,所述一对驱动滚轮的线速度大于所述第一主动轴的线速度,使得由所述线辊上引出的扁铜线线束以张紧状态通过所述一对驱动滚轮。
CN202010599720.XA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扁铜线送线装置及送线方法 Active CN1117319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9720.XA CN111731926B (zh)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扁铜线送线装置及送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9720.XA CN111731926B (zh)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扁铜线送线装置及送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1926A CN111731926A (zh) 2020-10-02
CN111731926B true CN111731926B (zh) 2022-01-07

Family

ID=72651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99720.XA Active CN111731926B (zh)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扁铜线送线装置及送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319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0452A (zh) * 2020-11-27 2021-02-05 深圳市锐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脚线加工流水线
IT202200007310A1 (it) * 2022-04-13 2023-10-13 Atop Spa Apparato di gestione delle bobine di cavo in macchine per la formatura di componenti di avvolgimenti elettrici.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PI1012782A2 (pt) * 2009-05-22 2018-03-13 Wellstream International Limited transporte e instalação de tubo flexível
CN205602826U (zh) * 2016-05-12 2016-09-28 三门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一种连续脉冲收线机双转动装置
CN205820540U (zh) * 2016-07-14 2016-12-21 江西华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热处理倒立式收线机
CN207275898U (zh) * 2017-05-18 2018-04-27 杭州赛纶塞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收集半成品编织降噪管装置
CN207030595U (zh) * 2017-06-29 2018-02-23 宁波市鄞州自佑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倒绳机
CN109378952A (zh) * 2018-10-18 2019-02-22 金华市捷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扁铜线绕线成型机
CN110921420A (zh) * 2019-12-05 2020-03-27 湖州甬邦纺织品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易换件的小型收线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1926A (zh) 2020-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31926B (zh) 一种扁铜线送线装置及送线方法
KR102290099B1 (ko) 메시 용접 로봇
CN105290278A (zh) 一种螺旋网罩生产设备
EP010239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heetlike forming material
CA2582288C (en) Mandrel assembly for manufacturing tubular products
CN114148799A (zh) 一种带钢丝胶料的自动续料装置
CN209949787U (zh) 一种具有导向接驳功能的贴片装置
KR101803236B1 (ko) 생산성이 향상된 차폐케이블 제조장치
KR0122327B1 (ko) 신,연선기의 권취조절장치
CN211733391U (zh) 一种不停机换接橡筋集中放卷装置
CN109675959B (zh) 一种冲床的输料装置
CN219546327U (zh) 一种转盘式弹簧钢丝放线装置
CN220372447U (zh) 一种导电布加工用裁切装置
CN112404304A (zh) 一种超长螺旋线自动化绕制设备及方法
KR101803237B1 (ko) 생산성이 향상된 차폐케이블 제조장치
KR101803238B1 (ko) 생산성이 향상된 차폐케이블 제조장치
CN211769273U (zh) 制袋机送料层同步进料输送装置
CN214878899U (zh) 一种涂布卷材在线收小卷设备
CN218707568U (zh) 一种全自动纠偏同步表面放卷机
CN212475415U (zh) 一种用于焊钎条切割生产线中的同步系统
CN217955672U (zh) 一种箔绕机层绝缘自动供给装置
CN218024473U (zh) 一种铜带的绕卷装置
CN218967952U (zh) 一种床垫床网边框存放机构
CN216138346U (zh) 一种用于热敏电阻与引线焊接的温度传感器焊接机构
CN216152536U (zh) 一种管状工件贴纸冲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