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绞织物制备成型后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物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绞织物制备成型后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织物由纺织纤维和纱线制成的具有一定力学性质和厚度的制品,织物可分为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编织物、特种织物等多种类型,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织物,在纺织染整的加工过程中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拉伸作用,特别是在湿热条件下的拉伸作用会在织物中积累一定数量的缓弹性伸长和塑形伸长,同时织物在穿着过程中的洗涤、熨烫等操作易会发生热收缩现象,所以织物的尺寸稳定性能极为重要,同时织物的透气性、透湿性、色牢度等等性能对织物的使用和销售来说也占有较重的地位,但在绞织物制备成型后处理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
1、仅简单采用汽蒸热定型的方式进行表面处理的方式易使织物整体的除皱、整平程度较低,汽蒸热定型的温度等不到有效的同步控制,以致织物出现受热不均一的现象,同时采用的装置整体功能较为单一,而不能把握织物湿热条件下的拉伸作用;
2、具有滚压和整平处理作用的结构与织物直接存在刚性接触摩擦,而此摩擦以造成织物表面出现磨损或拉扯现象,且此结构对织物的压制力度较大而使得织物存在不可复弹的可能,同时汽蒸热定型后的织物急速遇冷下易出现较大程度的收缩现象。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绞织物制备成型后处理工艺,其使用了一种绞织物制备成型后处理装置,该绞织物制备成型后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拉伸机构和压制机构,采用上述绞织物制备成型后处理装置进行绞织物制备成型后处理时具体处理工艺如下:
S1、织物烘定:通过气体室左、右两端的通气管分别向气体室内输入冷气和热气,冷气与热气在延伸管内进行融合而形成湿热气体,温热气体对绞织物进行热烘定型处理;
S2、局部拉伸:通过一号电动滑块带动底板做左右往复运动,底板带动轮齿同步运动,齿轮在与轮齿的配合下而同步做往复转动运动,齿轮带动拉辊同步运动,拉辊夹带绞织物同步翻转以对其进行局部有限拉伸处理;
S3、压制定型:通过一号电机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调动槽轮同步转动,在槽轮和轴杆之间的配合运动下,轴杆带动压辊同步做上下往复间歇运动,压辊对绞织物进行按压整平处理。
所述的工作台的上端安装有拉伸机构,拉伸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压制机构。
所述的拉伸机构包括气体室、隔板、通气管、延伸管、倒筐、传输轴、固定轴、齿轮、轮齿、底板、一号电动滑块和拉辊,气体室的安装在工作台的上端面中部,气体室的内中部安装有隔板,气体室的下端左右对称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有通气管,气体室的上端安装有延伸管,延伸管位于倒筐的内部下端,倒筐的下端面与气体室的上端面相连,倒筐的左右两端面的上端中部对称开设有长方形通槽,倒筐的前后内侧壁之间通过轴承左右对称安装有传输轴,传输轴位于延伸管的上方,传输轴之间前后对称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的外侧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倒筐的内侧壁上,固定轴的内侧端安装有齿轮,齿轮的正下方设置从左往右等距离设置有轮齿,轮齿安装在底板的上端面,底板的外侧端面中部安装有一号电动滑块,一号电动滑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倒筐的内侧壁上,齿轮的之间安装有拉辊,拉辊关于固定轴呈中心对称结构,绞织物自固定轴和拉辊中间穿过并自右向左输送,通过气体室左、右两端的通气管分别向气体室内输入冷气和热气,冷气与热气在延伸管内进行融合而形成湿热气体,温热气体对绞织物进行热烘定型处理,绞织物经过一定时间热烘之后,通过一号电动滑块带动底板做左右往复运动,底板带动轮齿同步运动,齿轮在与轮齿的配合下而同步做往复转动运动,齿轮带动拉辊同步运动,拉辊夹带绞织物同步翻转以对其进行局部有限拉伸处理。
所述的压制机构包括底撑板、轴杆、压缩弹簧、压辊、连接轴、槽轮、一号电机和底座,底撑板安装在倒筐的前后内侧壁之间,且底撑板位于齿轮左侧传输轴的正左侧,底撑板的正上方设置有轴杆,轴杆的前后两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移动凹槽相连,移动凹槽的内底壁中部安装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上端与轴杆的下端相连,轴杆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压辊,轴杆的斜右上方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位于齿轮左侧传输轴的斜左上方,连接轴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安装在倒筐的前后内侧壁之间,连接轴上前后对称安装有槽轮,压辊位于槽轮之间,连接轴的前端与一号电机输出轴端相连,一号电机位于倒筐的前侧,一号电机的下端安装有底座,底座的后端与倒筐的前端面相连,通过一号电机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调动槽轮同步转动,在槽轮和轴杆之间的配合运动下,轴杆带动压辊同步做上下往复间歇运动,压辊对绞织物进行按压整平处理,轴杆带动压辊向下运动过程中,压缩弹簧随之同步做收缩运动,当槽轮与轴杆相离时,轴杆带动压辊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复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隔板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圆通孔,圆通孔内设置有圆杆,隔板的上端面设置有扇板,扇板位于延伸管的下方,扇板的内侧端与圆杆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隔板关于圆杆呈中心对称结构,隔板之间设置有转板,转板与隔板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转板的外侧端面中部安装有二号电动滑块,二号电动滑块的外侧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圆弧轨槽相连,圆弧轨槽开设在气体室的内侧壁上端,通过二号电动滑块带动转板顺时针运动,转板与隔板之间的间距得以改变,通过控制转板和隔板之间的间距以控制冷气和热气的通入量,进而对绞织物进行热烘处理的温度进行控制,避免因热烘温度较高或较低而影响绞织物的热定型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延伸管的内部上端设置有转动板,转动板安装在圆杆的上端,且转动板沿圆杆周向均匀排布,圆杆的下端与二号电机输出轴端相连,二号电机的上端面与工作台上端的下端面相连,圆杆与隔板之间通过轴承相连,在冷气和热气通入的同时,通过二号电机带动圆杆转动,圆杆带动转动板同步转动,转动板对冷、热气进行辅助搅动处理以提高两者快速混合成温室气体的速率,进而避免冷其或热气直接接触绞织物而影响绞织物的张力等性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轴杆的前后两对称安装有顶杆,顶杆位于槽轮的内侧,顶杆的上端面与封板的下端面相连,封板位于空心板的内部,空心板的下端面中部开设有矩形通槽,封板与矩形通槽之间为滑动配合方式,空心板的左端面上端开设有孔通槽,孔通槽位于封板的左侧,孔通槽内安装有管道,管道的后下端与气体室左下端的通气管的前端相连,管道位于倒筐上端长方形通槽的前侧,轴杆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复位过程中,其向上同步顶动顶杆,顶杆带动封板同步运动,当封板与矩形通槽相离时,空心板内部形成流通状态,冷气经由管道向空心板内输送,其在与温热气体的融合下可对经压制整平的绞织物进行预冷却处理,进而降低绞织物因急速遇冷而发生较大程度的收缩现象的几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倒筐内部右端的传输轴的正上方设置有滚平轮,滚平轮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一号销轴上,一号销轴的左右两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对称安装有一号连杆,一号销轴的右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倒筐的右内侧壁相连,一号连杆的上端之间通过二号销轴相连,二号销轴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二号连杆,二号连杆位于一号连杆之间,二号连杆的左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三号销轴,三号销轴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耳板,耳板的左端安装在倒筐的前内侧壁上,二号连杆的左端面上端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呈左倾结构,电动推杆的左端与倒筐的前侧壁相连,绞织物进行热定型之前,通过电动推杆推动二号连杆绕三号销轴做往复转动运动,一号连杆在二号连杆的推动下,其带动滚平轮沿绞织物表面做前后往复运动,滚平轮对绞织物起到捋平和辅助除皱的作用,进而提高绞织物热定型的效果和速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拉辊的后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连接有圆环套,圆环套的前端安装有细海绵块,细海绵块与拉辊的表面之间为滑动配合方式,圆环套的内侧壁上端安装有圆弧电动滑块,圆弧电动滑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拉辊的上端,当拉辊与绞织物相离时,通过圆弧电动滑块带动圆环套向对面快速移动,圆环套带动细海绵块同步运动,细海绵块对拉辊表面进行一定吸湿处理,以避免拉辊表面潮湿度过高而使得绞织物出现拉伸程度不均一的现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滚平轮的外表面设置有粘性层,粘性层上设置有绒布层,绒布层可减小滚平轮与绞织物之间的摩擦力,以降低绞织物表面因刚性接触发生磨损现象的几率,同时也避免绞织物表面出现拉扯现象。
(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绞织物制备成型后处理工艺,本发明采用多重定型结构相结合的设计理念进行绞织物制备成型后处理,设置有的拉伸机构和压制机构相配合可给予绞织物热烘定型、拉伸和压制定型处理,以减小绞织物表面皱痕等变形的存在量,进而大大提高绞织物整体的平整度;
2、本发明所述的一号连杆、二号连杆、电动推杆和滚平轮之间的配合可对绞织物起到捋平和辅助除皱的作用,进而提高绞织物热定型的效果和速率,同时滚平轮表面的绒布层可降低绞织物表面因刚性接触发生磨损现象的几率,同时也避免绞织物表面出现拉扯现象;
3、本发明所述的二号电动滑块、转板与隔板之间配合可实现通过控制转板和隔板之间的间距以控制冷气和热气的通入量的功能,进而对绞织物进行热烘处理的温度进行控制,避免因热烘温度较高或较低而影响绞织物的热定型效果;
4、本发明所述的轴杆、空心板、顶杆、封板和管道之间配合可对经压制整平的绞织物进行预冷却处理,进而降低绞织物因急速遇冷额发生较大程度的收缩现象的几率;
5、本发明所述的压缩弹簧可对压辊的压制整平运动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以避免绞织物因受到过度压制而出现不可复原的现象,进而保持绞织物自身的弹性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三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图3的X向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图3的Y向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图4的Z向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图4的M向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图5的N向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 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先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绞织物制备成型后处理工艺,其使用了一种绞织物制备成型后处理装置,该绞织物制备成型后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1、拉伸机构2和压制机构3,采用上述绞织物制备成型后处理装置进行绞织物制备成型后处理时具体处理工艺如下:
S1、织物烘定:通过气体室20左、右两端的通气管22分别向气体室20内输入冷气和热气,冷气与热气在延伸管23内进行融合而形成湿热气体,温热气体对绞织物进行热烘定型处理;
S2、局部拉伸:通过一号电动滑块210带动底板29做左右往复运动,底板29带动轮齿28同步运动,齿轮27在与轮齿28的配合下而同步做往复转动运动,齿轮27带动拉辊211同步运动,拉辊211夹带绞织物同步翻转以对其进行局部有限拉伸处理;
S3、压制定型:通过一号电机36带动连接轴34转动,连接轴34调动槽轮35同步转动,在槽轮35和轴杆31之间的配合运动下,轴杆31带动压辊同步做上下往复间歇运动,压辊对绞织物进行按压整平处理。
所述的工作台1的上端安装有拉伸机构2,拉伸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压制机构3。
所述的拉伸机构2包括气体室20、隔板21、通气管22、延伸管23、倒筐24、传输轴25、固定轴26、齿轮27、轮齿28、底板29、一号电动滑块210和拉辊211,气体室20的安装在工作台1的上端面中部,气体室20的内中部安装有隔板21,气体室20的下端左右对称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有通气管22,气体室20的上端安装有延伸管23,延伸管23位于倒筐24的内部下端,倒筐24的下端面与气体室20的上端面相连,倒筐24的左右两端面的上端中部对称开设有长方形通槽,倒筐24的前后内侧壁之间通过轴承左右对称安装有传输轴25,传输轴25位于延伸管23的上方,传输轴25之间前后对称设置有固定轴26,固定轴26的外侧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倒筐24的内侧壁上,固定轴26的内侧端安装有齿轮27,齿轮27的正下方设置从左往右等距离设置有轮齿28,轮齿28安装在底板29的上端面,底板29的外侧端面中部安装有一号电动滑块210,一号电动滑块210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倒筐24的内侧壁上,齿轮27的之间安装有拉辊211,拉辊211关于固定轴26呈中心对称结构,绞织物自固定轴26和拉辊211中间穿过并自右向左输送,同时分别通过气体室20左、右两端的通气管22向气体室20内输入冷气和热气,冷气与热气在延伸管23内进行融合而形成湿热气体,温热气体对绞织物进行热烘定型处理,目的使为了减小绞织物表面皱痕等变形的存在量,进而提高绞织物表面的平整性和整体尺寸热稳定性,绞织物经过一定时间热烘之后,通过一号电动滑块210带动底板29做左右往复运动,底板29带动轮齿28同步运动,齿轮27在与轮齿28的配合下而同步做往复转动运动,齿轮27带动拉辊211同步运动,拉辊211夹带绞织物同步翻转,进而绞织物局部得到有限度的拉伸处理,拉伸处理在使绞织物达到所需要求的同时又可对绞织物起到测试张力的作用,绞织物完成热烘定型后,通过压制机构3对绞织物整体进行压制定型处理。
所述的倒筐24内部右端的传输轴25的正上方设置有滚平轮240,滚平轮240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一号销轴上,一号销轴的左右两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对称安装有一号连杆241,一号销轴的右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倒筐24的右内侧壁相连,一号连杆241的上端之间通过二号销轴相连,二号销轴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二号连杆242,二号连杆242位于一号连杆241之间,二号连杆242的左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三号销轴,三号销轴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耳板243,耳板243的左端安装在倒筐24的前内侧壁上,二号连杆242的左端面上端安装有电动推杆244,电动推杆244呈左倾结构,电动推杆244的左端与倒筐24的前侧壁相连,绞织物进行热定型之前,通过电动推杆244推动二号连杆242绕三号销轴做往复转动运动,一号连杆241在二号连杆242的推动下,其带动滚平轮240沿绞织物表面做前后往复运动,滚平轮240对绞织物起到捋平和辅助除皱的作用,进而提高绞织物热定型的效果和速率。
所述的延伸管23的内部上端设置有转动板230,转动板230安装在圆杆21a的上端,且转动板230沿圆杆21a周向均匀排布,圆杆21a的下端与二号电机231输出轴端相连,二号电机231的上端面与工作台1上端的下端面相连,圆杆21a与隔板21之间通过轴承相连,在冷气和热气通入的同时,通过二号电机231带动圆杆21a转动,圆杆21a带动转动板230同步转动,转动板230对冷、热气进行辅助搅动处理以提高两者快速混合成温室气体的速率,进而避免冷其或热气直接接触绞织物而影响绞织物的张力等性能。
所述的隔板21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圆通孔,圆通孔内设置有圆杆21a,隔板21的上端面设置有扇板21b,扇板21b位于延伸管23的下方,扇板21b的内侧端与圆杆21a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隔板21关于圆杆21a呈中心对称结构,隔板21之间设置有转板21c,转板21c与隔板21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转板21c的外侧端面中部安装有二号电动滑块21d,二号电动滑块21d的外侧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圆弧轨槽相连,圆弧轨槽开设在气体室20的内侧壁上端,通过二号电动滑块21d带动转板21c顺时针运动,转板21c与隔板21之间的间距得以改变,通过控制转板21c和隔板21之间的间距以控制冷气和热气的通入量,进而对绞织物进行热烘处理的温度进行控制,避免因热烘温度较高或较低而影响绞织物的热定型效果,
所述的拉辊211的后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连接有圆环套21e,圆环套21e的前端安装有细海绵块21f,细海绵块21f与拉辊211的表面之间为滑动配合方式,圆环套21e的内侧壁上端安装有圆弧电动滑块21g,圆弧电动滑块21g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拉辊211的上端,当拉辊211与绞织物相离时,通过圆弧电动滑块21g带动圆环套21e向对面快速移动,圆环套21e带动细海绵块21f同步运动,细海绵块21f对拉辊211表面进行一定吸湿处理,以避免拉辊211表面潮湿度过高而使得绞织物出现拉伸程度不均一的现象。
所述的滚平轮240的外表面设置有粘性层,粘性层上设置有绒布层,绒布层可减小滚平轮240与绞织物之间的摩擦力,以降低绞织物表面因刚性接触发生磨损现象的几率,同时也避免绞织物表面出现拉扯现象。
所述的压制机构3包括底撑板、轴杆31、压缩弹簧32、压辊、连接轴34、槽轮35、一号电机36和底座37,底撑板安装在倒筐24的前后内侧壁之间,且底撑板位于齿轮27左侧传输轴25的正左侧,底撑板的正上方设置有轴杆31,轴杆31的前后两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移动凹槽相连,移动凹槽的内底壁中部安装有压缩弹簧32,压缩弹簧32的上端与轴杆31的下端相连,轴杆31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压辊,轴杆31的斜右上方设置有连接轴34,连接轴34位于齿轮27左侧传输轴25的斜左上方,连接轴34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安装在倒筐24的前后内侧壁之间,连接轴34上前后对称安装有槽轮35,压辊位于槽轮35之间,连接轴34的前端与一号电机36输出轴端相连,一号电机36位于倒筐24的前侧,一号电机36的下端安装有底座37,底座37的后端与倒筐24的前端面相连,通过一号电机36带动连接轴34转动,连接轴34调动槽轮35同步转动,在槽轮35和轴杆31之间的配合运动下,轴杆31带动压辊同步做上下往复间歇运动,压辊对绞织物进行按压整平处理,以提高绞织物整体的平整度,轴杆31带动压辊向下运动过程中,压缩弹簧32随之同步做收缩运动,当槽轮35与轴杆31相离时,轴杆31带动压辊在压缩弹簧32的作用下向上复位,压缩弹簧32也可对压辊的压制整平运动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以避免绞织物因受到过度压制而出现不可复原的现象,进而保持绞织物自身的弹性力。
所述的轴杆31的前后两对称安装有顶杆,顶杆位于槽轮35的内侧,顶杆的上端面与封板31b的下端面相连,封板31b位于空心板31c的内部,空心板31c的下端面中部开设有矩形通槽,封板31b与矩形通槽之间为滑动配合方式,空心板31c的左端面上端开设有孔通槽,孔通槽位于封板31b的左侧,孔通槽内安装有管道31d,管道31d的后下端与气体室20左下端的通气管22的前端相连,管道31d位于倒筐24上端长方形通槽的前侧,轴杆31在压缩弹簧32的作用下向上复位过程中,其向上同步顶动顶杆,顶杆带动封板31b同步运动,当封板31b与矩形通槽相离时,空心板31c内部形成流通状态,冷气经由管道31d向空心板31c内输送,其在与温热气体的融合下可对经压制整平的绞织物进行预冷却处理,进而降低绞织物因急速遇冷而发生较大程度的收缩现象的几率。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