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5001B - 一种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5001B
CN111715001B CN202010545304.1A CN202010545304A CN111715001B CN 111715001 B CN111715001 B CN 111715001B CN 202010545304 A CN202010545304 A CN 202010545304A CN 111715001 B CN111715001 B CN 1117150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liquid
pipe
closed container
d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453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15001A (zh
Inventor
马晓辉
高卫明
周君
周红兵
黄轶
周晓莉
张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4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4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4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4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453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150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15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50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150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50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7/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air or vapours by liquid as separating agent
    • B01D47/06Spray clea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5/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 B01D45/02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by utilising grav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7/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air or vapours by liquid as separating agent
    • B01D47/02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air or vapours by liquid as separating agent by passing the gas or air or vapour over or through a liquid bath
    • B01D47/021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air or vapours by liquid as separating agent by passing the gas or air or vapour over or through a liquid bath by bubbling the gas through a liquid ba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0/00Combinations of methods or devices for separating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50/40Combinations of devices covered by groups B01D45/00 and B01D47/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8Absorbing units; Liquid distributors therefo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带粉尘气体的净化处理,公开了一种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首先,通过对带粉尘有压气体进行扩容降速,使气体中的固体微粒进行沉淀;然后通过对带粉尘有压气体进行喷雾加湿处理,使气体中的固体微粒溶解于水或者遇水增加重量而沉淀,从而达到简便、高效、分级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设美丽家园成为国家战略,环境问题中的扬尘控制,涉及每个市民的身体健康,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关注焦点。建筑行业被纳入空气污染防治主战场之一,扬尘问题是控制核心要素。施工现场水泥筒仓、砂浆筒仓等带粉尘有压气体排放污染是重灾区。目前采取最多的扬尘控制措施往往采取隔离污染的空气或建议覆盖污染源的方法,扬尘污染防治手段非常有效。对于携带粉尘的空气净化设备缺乏,特别是粉尘严重时,目前现有商品类除尘设备过于“金贵”,无法适应建筑行业现场特点有效运作。
因此,如何提供一简便、有效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已成为建筑施工界需进一步完善优化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发明一种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通过对带粉尘有压气体进行扩容降速达到沉淀粉尘的目的,通过喷雾增加粉尘重量使其沉淀或溶解水,通过液气结合加速粉尘溶解于液体,对经气体进行液气结合处理,使气体中的固体微粒进一步溶解于液体中从而达到分级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带粉尘有压气体进行喷雾加湿处理,使气体中的固体微粒溶解于水或者遇水增加重量而沉淀;
步骤二,对经步骤一处理的气体进行液气结合处理,使气体中的固体微粒进一步溶解于液体中。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中,所述步骤一通过喷雾净化装置对带粉尘有压气体进行喷雾加湿处理,所述喷雾净化装置包括:第二密闭容器、第二倒置容器以及若干带有喷雾头的管道,所述第二密闭容器的顶部开设第二入气口,所述第二密闭容器的下部作为集水池,所述集水池的底部开设第一废水排放阀,第二倒置容器为倒U型结构,所述第二倒置容器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二密闭容器内,所述第二倒置容器的顶部开设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倒置容器的底部开口设置,所述第二密闭容器的内壁以及第二倒置容器的内、外壁上分别设有若干所述带有喷雾头的管道,集水池中的水通过压力泵泵送至各喷雾头。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中,所述第二倒置容器的通流截面大于等于第二密闭容器与第二倒置容器之间的通道的通流截面。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中,所述第二倒置容器的外壁至所述第二密闭容器的内壁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二倒置容器以及所述第二密闭容器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二倒置容器的上部呈外凸的圆弧状,所述第二倒置容器的上部的横截面由上至下逐渐放大。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中,所述第二密闭容器侧壁上设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位于所述第二密闭容器的液面最高允许高度线上方,所述第二密闭容器的侧壁上对应第二密闭容器的液面最高允许高度线处外接一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上设置单向阀。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中,所述第二密闭容器内设有喇叭口型过滤网,所述喇叭口型过滤网的小口端安装于第二密闭容器的底部且围设于第二密闭容器的底部出水口的外侧,所述喇叭口型过滤网的大口端安装于第二密闭容器的侧壁内侧,所述压力泵设置于喇叭口型过滤网的下侧,所述第二密闭容器的侧壁上沿同一水平高度均匀设置若干用于冲洗喇叭口型过滤网的高压冲洗喷头,所述高压冲洗喷头的方向能够调整。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中,所述步骤二通过对经步骤一处理的气体进行液气结合处理,使气体中的粉尘进一步溶解于液体中,所述液体除尘混合装置包括设有液体的第三密闭容器以及液气结合器,第三密闭容器的底部设有第二废水排放阀,所述第三密闭容器的顶部上设有排气阀,所述液气结合器设置于所述第三密闭容器内,所述液气结合器包括进气管以及依次同轴连接的进液管、吸气管、液气混合管及扩散管,所述进液管的自由端为进液口,所述进液管上设有液体增压泵,所述扩散管的自由端为液气排放口,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吸气管的侧壁上。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中,所述液气结合器满足如下关系:
Q3=(1.25~1.5)*V1*1/4*π*d1*d1,且d2=(1.5-1.75)*d1,d3=(1.118~1.225)*d1,其中,Q3为进气管中气体的流量,V1为进液管中液体的流速,d1为进液管的管径,d2为液气混合管的管径,d3为进气管的管径。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中,所述吸气管的管径由进液管向液气混合管方向逐渐增大,且吸气管的管壁呈外凸的弧形面,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于吸气管的弧形面上,所述吸气管的长度至少为进液管的管径的0.75倍以上,所述液气混合管为直线型管段,所述液气混合管的长度至少为液气混合管的管径的7倍以上,所述液气混合管的管径为进液管的管径的1~2倍,所述扩散管为喇叭形管段,所述扩散管的管径由内向外逐渐增大,所述扩散管的长度为液气混合管的管径的1~1.5倍,所述扩散管的管壁向外侧的倾斜角度为β,且tan(β)=1/7-1/5。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中,所述第三密闭容器内还设置有若干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下表面为圆弧板,所述圆弧板上等间距设有若干圆弧凹槽,所述圆弧凹槽的深度小于圆弧凹槽的宽度,所述圆弧凹槽的宽度小于相邻圆弧凹槽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带粉尘有压气体进行喷雾加湿处理,使气体中的固体微粒溶解于水或者遇水增加重量而沉淀;
步骤二,对经步骤一处理的气体进行液气结合处理,使气体中的固体微粒进一步溶解于液体中。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之前通过重力式沉淀装置对带粉尘有压气体进行扩容降速,所述重力式沉淀装置,包括:第一密闭容器以及第一倒置容器,所述第一密闭容器的顶部开设第一入气口,所述第一密闭容器的底部开设沉淀余料回收口,第一倒置容器为倒U型结构,所述第一倒置容器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密闭容器内,所述第一倒置容器的顶部开设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倒置容器的底部开口设置,所述第一密闭容器与所述第一倒置容器之间的通道作为一级扩容室,所述第一倒置容器的内部空间为倒置式二级扩容室,带粉尘有压气体经第一入气口进入第一密闭容器内部,经过第一密闭容器与第一倒置容器之间的通道后,从第一倒置容器的底部开口流入第一倒置容器内,最后经第一出气口流出。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中,所述第一密闭容器的底部为漏斗结构,所述漏斗结构的小口端作为沉淀余料回收口,所述重力式弹簧自动开闭盖设置于所述沉淀余料回收口处,所述重力式弹簧自动开闭盖包括抱箍、盖板、盖钩、第一弹簧铰链以及第二弹簧铰链,所述抱箍固定设置于所述漏斗结构的下部外侧,所述抱箍的相对侧分别设有第一耳板与第二耳板,所述盖钩的上端通过第一弹簧铰链与第一耳板铰接,所述盖板的一端通过第二弹簧铰链与第二耳板铰接,所述盖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盖钩卡扣连接,所述盖板的另一端的上部设有外凸的弹性凸起,所述盖钩的下部内侧设有内凹的弹性凹槽,所述外凸的弹性凸起与所述内凹的弹性凹槽相匹配,当盖板上的沉淀粉尘的重量大于等于设计值时,盖板自动打开,当盖板上的沉淀粉尘的重量小于设计值时,盖板自动关闭。
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首先,通过对带粉尘有压气体进行扩容降速,使气体中的固体微粒进行沉淀;然后通过对带粉尘有压气体进行喷雾加湿处理,使气体中的固体微粒溶解于水或者遇水增加重量而沉淀;从而达到简便、高效、分级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喷雾净化装置以及液体除尘混合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喷雾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液体除尘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液气结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重力式沉淀装置、喷雾净化装置以及液体除尘混合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重力式沉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重力式弹簧自动开闭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重力式沉淀装置、11-第一密闭容器、112-第一入气口、113-沉淀余料回收口、12-第一倒置容器、121-第一出气口、2-喷雾净化装置、21-第二密闭容器、211-第二入气口、22-第二倒置容器、221-第二出气口、23-喷雾头,24-第一废水排放阀、26-压力泵、27-喇叭口型过滤网、28-高压冲洗喷头、3-液体除尘混合装置、31-第三密闭容器、32-液气结合器、321-进液管、322-吸气管、323-液气混合管、324-扩散管、325-进气管、33-第二废水排放阀、34-排气阀、35-滤网、36-导流板、361-圆弧凹槽、37-液体增压泵、38-注液管、4-第一管路、5-第二管路、6-重力式弹簧自动开闭盖、61-抱箍、62-盖板、621-外凸的弹性凸起、63-盖钩、631-内凹的弹性凹槽、64-第一弹簧铰链、65-第二弹簧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将由所列举之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特征。需另外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带粉尘有压气体进行喷雾加湿处理,使气体中的固体微粒溶解于水或者遇水增加重量而沉淀;
步骤二,对经步骤一处理的气体进行液气结合处理,使气体中的固体微粒进一步溶解于液体中。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首先通过对带粉尘有压气体进行喷雾加湿处理,使气体中的固体微粒溶解于水或者遇水增加重量而沉淀;然后,通过对带粉尘有压气体进行液气结合处理,使气体中的固体微粒进一步溶解于液体中,从而达到简便、高效、分级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效果。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中,所述步骤一通过喷雾净化装置2对带粉尘有压气体进行喷雾加湿处理,所述喷雾净化装置2,包括第二密闭容器21、第二倒置容器22以及若干带有喷雾头23的管道,所述第二密闭容器21的顶部开设第二入气口211,所述第二密闭容器21的下部作为集水池,所述集水池的底部开设第一废水排放阀24,第二倒置容器为倒U型结构,所述第二倒置容器22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二密闭容器21内,所述第二倒置容器22以及所述第二密闭容器21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二倒置容器22的顶部开设第二出气口221,所述第二倒置容器22的底部开口设置,带粉尘有压气体即待处理气体经第二入气口211进入第二密闭容器21内部,经过第二密闭容器21与第二倒置容器22之间的通道后,从第二倒置容器22的底部开口流入第二倒置容器22内,最后经第二出气口221流出,所述第二密闭容器21的内壁以及第二倒置容器22的内、外壁上分别设有若干所述带有喷雾头23的管道,集水池中的水通过压力泵26泵送至各喷雾头23。上述结构的喷雾净化装置2,主要针对粒径2.5~10μm的固体微粒,能降低总固体微粒的30%,通过喷雾头23对带粉尘有压气体进行加湿处理,使带粉尘有压气体中的粒径2.5~10μm的固体微粒遇水增加重量而沉淀或粉尘溶解于水,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中,所述第二倒置容器22以及所述第二密闭容器21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二倒置容器22的外壁至所述第二密闭容器21的内壁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二倒置容器22的上部呈外凸的圆弧状,所述第二倒置容器22的上部横截面由上至下逐渐放大,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在第二密闭容器21与第二倒置容器22之间的流线型通道,使得气体沿着流线型通道进行流动,不会产生阴角部位涡流、紊流阻力。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中,所述第二倒置容器的竖向中心轴至第二倒置容器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二倒置容器22的竖向中心轴至第二密闭容器2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的0.71~0.8,所述第二倒置容器22的底部至第二密闭容器21的液面最高允许高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二倒置容器22的侧壁与第二密闭容器2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待处理气体经第二入气口211进入第二密闭容器21沿着过第二密闭容器21与第二倒置容器22之间的通道向下移动,再从第二倒置容器22的底部开口流入第二倒置容器22内,从而实现对带粉尘有压气体扩容降速的同时对其进行喷雾加湿处理,使带粉尘有压气体中的固体微粒溶解于水或者遇水增加重量而沉淀,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中,所述第二密闭容器21侧壁上设有注水管(未图示),所述注水管位于所述第二密闭容器21的液面最高允许高度线上方,所述第二密闭容器21的侧壁上对应第二密闭容器21的液面最高允许高度线处外接一溢流管(未图示),所述溢流管上设置单向阀。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中,所述第二密闭容器21内设有喇叭口型过滤网,所述喇叭口型过滤网27的小口端安装于第二密闭容器21的底部且围设于第二密闭容器21的底部出水口的外侧,所述喇叭口型过滤网27的大口端安装于第二密闭容器21的侧壁内侧,所述压力泵26设置于喇叭口型过滤网27的下侧。通过如上设置喇叭口型过滤网27,将集水池的空间分割成两块,一块位于喇叭口型过滤网27的上侧,一块位于喇叭口型过滤网27的下侧,所述压力泵26设置于喇叭口型过滤网27的下侧,可以对净化喷雾水源,避免向带处理气体引入新的杂质。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中,所述第二密闭容器21的侧壁上沿同一水平高度均匀设置若干用于冲洗喇叭口型过滤网的高压冲洗喷头28,所述高压冲洗喷头28的方向能够调整,即高压冲洗喷头的轴线(喷射方向)与第二密闭容器21的侧壁之间的夹角α的角度大小可以调节。设置如上所述的高压冲洗喷头28,可以对喇叭口型过滤网27进行无死角冲洗,保证冲洗喇叭口型过滤网27的清洁。所述高压冲洗喷头28可以兼具注水管的功能。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中,所述步骤二通过对经步骤一处理的气体进行液气结合处理,使气体中的粉尘进一步溶解于液体中,所述液体除尘混合装置3,包括设有液体的第三密闭容器31以及液气结合器32,本实施例中所述液体采用水,第三密闭容器31的底部设有第二废水排放阀33,所述第三密闭容器31的顶部上设有排气阀34,所述第三密闭容器31的侧壁上部设有注液管38,所述液气结合器32设置于所述第三密闭容器31内,所述液气结合器32包括进气管325以及依次同轴连接的进液管321、吸气管322、液气混合管323及扩散管324,所述进液管321的自由端为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外侧设置滤网35,用以对进入液气结合器32的液体进行过滤,所述进液管321上设有液体增压泵37,所述扩散管324的自由端为液气排放口,所述进气管32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吸气管322的侧壁上。使用时,待处理气体通过进气管325的另一端流入,经进气管325流入吸气管322中,同时,在液体增压泵37的作用下,第三密闭容器31内的液体流入进液管321的上端口,液体流至吸气管322中和流入吸气管322的待处理气体进行碰撞、切割、混合,将气体中粒径小于2.5μm的固体微粒即PM2.5级微小颗粒与水进行水气充分融合,利用粉尘、水溶性有害物质溶于水的特性,降低气体中PM2.5级粉尘和水溶性有害物质,不仅能降低粉尘污染,而且净化空气中原有水溶性有害物质。
为了使得带粉尘有压气体与水进行更加充分的融合,有效降低气体中PM2.5级粉尘和水溶性有害物质,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中,所述液气结合器32满足如下关系:Q3=(1.25~1.5)*V1*1/4*π*d1*d1,且d2=(1.5-1.75)*d1,d3=(1.118~1.225)*d1,其中,Q3为进气管325中气体的流量,V1为进液管321中液体的流速,V1取值可以为4m/s~5m/s,d1为进液管321的管径,d2为液气混合管323的管径,d3为进气管325的管径。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中,所述吸气管322的管径由进液管321向液气混合管323方向逐渐增大,且吸气管322的管壁呈外凸的弧形面,所述进气管325的一端连接于吸气管322的弧形面上,所述进液管321、吸气管322、液气混合管323以及扩散管324的长度分别为L1~L4,所述吸气管322的长度L2至少为进液管321的管径的0.75倍以上,从而实现吸气管322的吸入气体量与进液管321的管径、流速达到最优匹配,使吸气量功效达到最大。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中,所述液气混合管323为直线型管段,所述液气混合管323的长度L3至少为液气混合管323的管径d2的7倍以上,所述液气混合管323的管径d2为进液管321的管径d1的1~2倍,如此,可以使液体与气体混合充分度、流体动能损耗达到最优匹配。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中,所述扩散管324为喇叭形管段,所述扩散管324的管径由内向外逐渐增大,所述扩散管的长度L4为液气混合管323的管径d1的1~1.5倍,所述扩散管324的管壁向外侧的倾斜角度为β,且tan(β)=1/7-1/5,如此,能使液气混合气体排放导向及排放量达到最优匹配。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中,所述第三密闭容器21内还设置有若干导流板36,所述导流板36的下表面为圆弧板,所述圆弧板上等间距设有若干圆弧凹槽361,所述圆弧凹槽361的深度小于圆弧凹槽361的宽度,所述圆弧凹槽361的宽度小于相邻圆弧凹槽361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带粉尘有压气体净化的方法中,所述带粉尘有压气体的压力为0.05-0.3MPa。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之前通过重力式沉淀装置1对带粉尘有压气体进行扩容降速,所述重力式沉淀装置1,包括第一密闭容器11以及第一倒置容器12,所述第一密闭容器11的顶部开设第一入气口112,所述第一密闭容器11的底部开设沉淀余料回收口113,第一倒置容器12为倒U型结构,所述第一倒置容器12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密闭容器11内,所述第一倒置容器12的顶部开设第一出气口121,所述第一倒置容器12的底部开口设置,第一倒置容器12的通流截面大于等于第一密闭容器11与第一倒置容器12之间的通道的通流截面,带粉尘有压气体即待处理气体经第一入气口112进入第一密闭容器11内部,经过第一密闭容器11与第一倒置容器12之间的通道后,从第一倒置容器12的底部开口流入第一倒置容器12内,最后经第一出气口121流出。上述结构的级重力式沉淀装置1,主要针对粒径10~100μm的固体微粒,能降低总固体微粒的50%,使用时待处理气体经第一入气口112进入第一密闭容器11沿着过第一密闭容器11与第一倒置容器12之间的通道向下移动,再从第一倒置容器12的底部开口流入第一倒置容器12内,从而实现对带粉尘有压气体扩容降速,也就是说,通过扩大容积,达到降低气体流速,进而降低固体微粒流速动能,促使粒径10~100μm的固体微粒降低动能后无法继续进入二级喷雾净化装置2,而是在重力作用下进行沉淀,以便回收。并且,本发明通过将呈倒U型结构的第一倒置容器12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密闭容器11内,所述第一密闭容器11与所述第一倒置容器12之间的通道作为一级扩容室,所述第一倒置容器12的内部空间为倒置式二级扩容室,在实现相同扩容容积的情况下,重力式沉淀装置1的整体结构可以更加紧凑,所需占地面积更小,降速效率更高。
此外,由于第一倒置容器12的通流截面大于等于第一密闭容器11与第一倒置容器12之间的通道的通流截面,避免了气流通道的通流截面从大变小而导致的二次加速的弊端。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中,所述第一倒置容器12的外壁至所述第一密闭容器11的内壁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倒置容器12以及所述第一密闭容器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一倒置容器12的上部呈外凸的圆弧状,所述第一倒置容器12的上部横截面由上至下逐渐放大,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在第一密闭容器11与第一倒置容器12之间的流线型通道,使得气体沿着流线型通道进行流动,不会产生阴角部位涡流、紊流阻力。流线型是物体的一种外部形状,通常表现为平滑而规则的表面,没有大的起伏和尖锐的棱角。流体在流线型物体表面主要表现为层流,没有或很少有湍流,这保证了物体受到较小的阻力。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中,所述第一倒置容器12的竖向中心轴至第一倒置容器12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一倒置容器12的竖向中心轴至第一密闭容器1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的0.71~0.8,所述第一倒置容器12的底部至第一密闭容器11内沉淀余料最大允许堆料高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一倒置容器12的侧壁与第一密闭容器1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由于气体导流按照流线型设计,不会产生阴角部位涡流、紊流阻力及通流截面由大变小导致产生二次加速等弊端,使得带粉尘有压气体在扩容降速过程中流动更加平稳,通流截面不会出现从大变小而产生二次加速的弊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闭容器11的底部为漏斗结构,所述漏斗结构的小口端作为沉淀余料回收口113,所述沉淀余料回收口113处设置重力式弹簧自动开闭盖6,也就是说,所述重力式弹簧自动开闭盖6设置于所述沉淀余料回收口113处,所述重力式弹簧自动开闭盖6包括抱箍61、盖板62、盖钩63、第一弹簧铰链64以及第二弹簧铰链65,所述抱箍61固定设置于所述漏斗结构的下部外侧,所述抱箍61的相对侧分别设有第一耳板与第二耳板,所述盖钩63的上端通过第一弹簧铰链64与第一耳板铰接,所述盖板62的一端通过第二弹簧铰链65与第二耳板铰接,所述盖板62的另一端与所述盖钩63卡扣连接,所述盖板62的另一端的上部设有外凸的弹性凸起621,所述盖钩63的下部内侧设有内凹的弹性凹槽631,所述外凸的弹性凸起621与所述内凹的弹性凹槽631相匹配,当盖板62上的沉淀粉尘的重量大于等于设计值时,盖板62自动打开,当盖板62上的沉淀粉尘的重量小于设计值时,盖板62自动关闭。也就是说,沉淀后的固体微粒即粉尘可以通过第一密闭容器11底部设置的重力式弹簧自动开闭盖回收利用,重力式弹簧自动开闭盖,利用弹簧原理,当粉尘重量达到一定重量后自动开启释放粉尘余料回收;释放完毕粉尘后,重力式弹簧自动开闭盖自动闭合。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通过采用重力式沉淀装置1对粉尘有压气体进行扩容降速使气体中的粒径10~100μm的固体微粒沉淀;通过采用喷雾净化装置2对粉尘有压气体进行喷雾使气体中的粒径2.5~10μm的固体微粒溶解于水或者遇水增加重量而沉淀;通过采用液体除尘混合装置3对粉尘有压气体进行液气结合处理,使气体中的粒径小于2.5μm的固体微粒进一步溶解于液体,从而达到简便、高效、分级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效果。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带粉尘有压气体进行喷雾加湿处理,使气体中的固体微粒溶解于水或者遇水增加重量而沉淀;
步骤二,对经步骤一处理的气体进行液气结合处理,使气体中的固体微粒进一步溶解于液体中;
所述步骤一通过喷雾净化装置对带粉尘有压气体进行喷雾加湿处理,所述喷雾净化装置包括:第二密闭容器、第二倒置容器以及若干带有喷雾头的管道,所述第二密闭容器的顶部开设第二入气口,所述第二密闭容器的下部作为集水池,所述集水池的底部开设第一废水排放阀,第二倒置容器为倒U型结构,所述第二倒置容器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二密闭容器内,所述第二倒置容器的顶部开设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倒置容器的底部开口设置,所述第二密闭容器的内壁以及第二倒置容器的内、外壁上分别设有若干所述带有喷雾头的管道,集水池中的水通过压力泵泵送至各喷雾头,所述第二倒置容器的通流截面大于等于第二密闭容器与第二倒置容器之间的通道的通流截面;
所述步骤二通过液体除尘混合装置对经步骤一处理的气体进行液气结合处理,使气体中的粉尘进一步溶解于液体中,所述液体除尘混合装置包括设有液体的第三密闭容器以及液气结合器,第三密闭容器的底部设有第二废水排放阀,所述第三密闭容器的顶部上设有排气阀,所述液气结合器设置于所述第三密闭容器内,所述液气结合器包括进气管以及依次同轴连接的进液管、吸气管、液气混合管及扩散管,所述进液管的自由端为进液口,所述进液管上设有液体增压泵,所述扩散管的自由端为液气排放口,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吸气管的侧壁上;
所述喷雾净化装置的所述第二出气口经第二管路与液体除尘混合装置的进气管连接,所述第二管路贯穿第二密闭容器的侧壁;
所述液气结合器以及液体增压泵位于第三密闭式容器的液体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倒置容器的外壁至所述第二密闭容器的内壁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二倒置容器以及所述第二密闭容器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二倒置容器的上部呈外凸的圆弧状,所述第二倒置容器的上部的横截面由上至下逐渐放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闭容器侧壁上设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位于所述第二密闭容器的液面最高允许高度线上方,所述第二密闭容器的侧壁上对应第二密闭容器的液面最高允许高度线处外接一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上设置单向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闭容器内设有喇叭口型过滤网,所述喇叭口型过滤网的小口端安装于第二密闭容器的底部且围设于第二密闭容器的底部出水口的外侧,所述喇叭口型过滤网的大口端安装于第二密闭容器的侧壁内侧,所述压力泵设置于喇叭口型过滤网的下侧,所述第二密闭容器的侧壁上沿同一水平高度均匀设置若干用于冲洗喇叭口型过滤网的高压冲洗喷头,所述高压冲洗喷头的方向能够调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气结合器满足如下关系:
Q3=(1.25~1.5)*V1*1/4*π*d1*d1,且d2=(1.5-1.75)*d1,d3=(1.118~1.225)*d1,其中,Q3为进气管中气体的流量,V1为进液管中液体的流速,d1为进液管的管径,d2为液气混合管的管径,d3为进气管的管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的管径由进液管向液气混合管方向逐渐增大,且吸气管的管壁呈外凸的弧形面,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于吸气管的弧形面上,所述吸气管的长度至少为进液管的管径的0.75倍以上,所述液气混合管为直线型管段,所述液气混合管的长度至少为液气混合管的管径的7倍以上,所述液气混合管的管径为进液管的管径的1~2倍,所述扩散管为喇叭形管段,所述扩散管的管径由内向外逐渐增大,所述扩散管的长度为液气混合管的管径的1~1.5倍,所述扩散管的管壁向外侧的倾斜角度为β,且tan(β)=1/7-1/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密闭容器内还设置有若干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下表面为圆弧板,所述圆弧板上等间距设有若干圆弧凹槽,所述圆弧凹槽的深度小于圆弧凹槽的宽度,所述圆弧凹槽的宽度小于相邻圆弧凹槽之间的距离。
CN202010545304.1A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 Active CN1117150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5304.1A CN111715001B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5304.1A CN111715001B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5001A CN111715001A (zh) 2020-09-29
CN111715001B true CN111715001B (zh) 2022-06-21

Family

ID=72566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45304.1A Active CN111715001B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150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30616A (zh) * 2022-12-01 2023-04-07 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还原炉尾气过滤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9801813D0 (sv) * 1998-05-22 1998-05-22 Bertil Larsson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rening av gaser
CN2485028Y (zh) * 2001-06-08 2002-04-10 刘海玉 与湿法脱硫工艺配套的脱水除尘器
CN101721858A (zh) * 2010-01-08 2010-06-09 张家港富瑞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器
CN109681396A (zh) * 2016-03-02 2019-04-26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体输运装置及多相流分离装置
CN109701324A (zh) * 2019-01-25 2019-05-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轴流组合式变管径多管旋风除尘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366780B (de) * 1980-08-05 1982-05-10 Voest Alpine Ag Staubabscheider, insbesondere fuer die bewetterung von gruben
US4445912A (en) * 1982-02-04 1984-05-01 The Mike Volk Co., Inc. Effluent air filtration apparatus
JPS6373133U (zh) * 1986-11-03 1988-05-16
CN2045670U (zh) * 1989-03-22 1989-10-11 个旧市矿产加工总厂 一种新的湿式收尘器
US6063171A (en) * 1998-11-16 2000-05-16 Electrolux Llc Bactericidal vacuum cleaner filter bag
CN201257340Y (zh) * 2008-09-08 2009-06-17 梁建德 机车侧墙空气过滤器
CN201578941U (zh) * 2010-01-07 2010-09-15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烟气除尘装置及烟气氧量测量系统
CN202237692U (zh) * 2011-10-10 2012-05-30 山西澳坤量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食用菌栽培基料粉碎除尘室
US9205357B2 (en) * 2012-03-29 2015-12-08 The Boeing Company Carbon dioxide sepa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2772975A (zh) * 2012-07-27 2012-11-14 樊荣 一种工业废气净化装置
CN204380447U (zh) * 2014-12-31 2015-06-10 冯会春 多级水过滤空气净化器
CN205252845U (zh) * 2015-12-15 2016-05-25 陆彩红 一种锅炉尾气处理装置
CN206168089U (zh) * 2016-11-03 2017-05-17 福建省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 废气收集管道的落尘槽结构
CN106669281A (zh) * 2017-02-24 2017-05-17 江门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一种农用沉淀过滤一体装置
CN207856556U (zh) * 2017-11-24 2018-09-14 河南水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喷涂车间废气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9801813D0 (sv) * 1998-05-22 1998-05-22 Bertil Larsson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rening av gaser
CN2485028Y (zh) * 2001-06-08 2002-04-10 刘海玉 与湿法脱硫工艺配套的脱水除尘器
CN101721858A (zh) * 2010-01-08 2010-06-09 张家港富瑞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器
CN109681396A (zh) * 2016-03-02 2019-04-26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体输运装置及多相流分离装置
CN109701324A (zh) * 2019-01-25 2019-05-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轴流组合式变管径多管旋风除尘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5001A (zh) 202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33605A (zh) 锅炉烟气除尘净化装置
CN205164393U (zh) 锅炉烟气除尘净化装置
CN105698322A (zh) 多管射流式室内空气清洗器
CN111715001B (zh) 一种用于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
CN208526150U (zh) 一种水浴喷淋滤网复合湿式除尘器
CN205672722U (zh) 一种充分过滤的除尘装置
CN111715013B (zh) 一种用于带粉尘有压气体的净化方法
CN111715012B (zh) 一种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方法
CN111715005B (zh) 一种净化带粉尘空气的装置
CN111714999B (zh) 一种喷雾净化装置及方法
CN112473305A (zh) 消音除尘器
CN111714967B (zh) 一种重力式沉淀装置及方法
CN111715002B (zh) 一种用于带粉尘有压气体净化的方法
CN111450653B (zh) 一种净化带粉尘有压气体的装置
CN102527181B (zh) 一种除尘设备
CN214051006U (zh) 消音除尘器
CN111715000B (zh) 一种用于带粉尘气流的净化方法
CN204213948U (zh) 一种具有液体收集功能的排烟筒
CN208320292U (zh) 水除尘装置
CN215917754U (zh) 一种石子粉碎装置及其除尘装置
CN213643586U (zh) 一种稳定高效的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
CN205505274U (zh) 一种多管射流式室内空气清洗器
RU195672U1 (ru) Прямоточный циклон
CN208824151U (zh) 改进型高效旋流板塔
CN212701102U (zh) 一种文丘里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