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09712B - 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09712B
CN111709712B CN202010548384.6A CN202010548384A CN111709712B CN 111709712 B CN111709712 B CN 111709712B CN 202010548384 A CN202010548384 A CN 202010548384A CN 111709712 B CN111709712 B CN 1117097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handled
state
identifier
initi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483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09712A (zh
Inventor
姚慧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B Fine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B Fine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B Fine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B Fine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4838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097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09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097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097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097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接收发起方上传的流程发起请求,该请求包括业务标识、待办数据、待办方标识和发起方标识;根据业务标识创建业务事项,并将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设置为待办状态;响应于业务事项的待办状态,将业务标识和待办数据下发至待办方标识对应的待办方;周期性查询待办方是否上传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若是,则将办理数据下发至发起方标识对应的发起方,并根据办理数据更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服务器可根据发起方和待办方针对同一业务事项上传的数据来更新流程状态,并可根据流程状态执行后续动作,从而实现了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有利于系统间的信息交互。

Description

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各企事业单位通常皆具备一套用于处理办公事务和业务信息的系统,信息的流转和审批等流程通常在各自系统中进行对接和终态处理。现有流程对接方法的不足之处至少包括:系统之间存在一定壁垒,并不能做到很好的流程对接。因此,如何实现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实现了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有利于系统间的信息交互。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接收发起方上传的流程发起请求,其中所述流程发起请求包括业务标识、待办数据、待办方标识和发起方标识;
根据所述业务标识创建业务事项,并将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设置为待办状态;
响应于所述业务事项的待办状态,将所述业务标识和所述待办数据下发至所述待办方标识对应的待办方;
周期性查询所述待办方是否上传所述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
若是,则将所述办理数据下发至所述发起方标识对应的发起方,并根据所述办理数据更新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办理数据更新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包括:
当所述办理数据中携带同意标记时,将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所述待办状态更新为结束状态;
当所述办理数据中携带拒绝标记时,将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所述待办状态更新为退回状态。
进一步的,在所述将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所述待办状态更新为结束状态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业务事项的结束状态,将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待办方上传的与所述业务标识相关的数据,存储至与所述业务标识关联的存储空间中;
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接收的业务事项查询请求中携带的待查询业务标识,从与所述待查询业务标识关联的存储空间中读取数据。
进一步的,在所述将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所述待办状态更新为退回状态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发起方上传的数据新增请求,其中所述数据新增请求包括所述业务标识和待办新增数据;
将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所述退回状态更新为待办状态;
响应于所述业务事项的待办状态,将所述待办新增数据下发至所述待办方。
可选的,在所述周期性查询所述待办方是否上传所述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的同时,包括:
接收所述发起方上传的数据召回请求,其中所述数据召回请求包括所述业务标识;
将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所述待办状态更新为召回状态;
响应于所述业务事项的召回状态,将所述待办数据的作废消息下发至所述待办方。
可选的,所述待办方标识为至少两个时,所述根据所述办理数据更新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待办方标识对应的待办方上传的办理数据更新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
可选的,所述待办数据包括请款单据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跨系统的流程对接装置,集成于服务器,包括:
上传模块,用于接收发起方上传的流程发起请求,其中所述流程发起请求包括业务标识、待办数据、待办方标识和发起方标识;
流程状态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标识创建业务事项,并将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设置为待办状态;
下发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业务事项的待办状态,将所述业务标识和所述待办数据下发至所述待办方标识对应的待办方;
查询模块,用于周期性查询所述待办方是否上传所述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所述下发模块,还用于若所述待办方上传了所述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则将所述办理数据下发至所述发起方标识对应的发起方;
所述流程状态设置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办理数据更新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流程对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接收发起方上传的流程发起请求,其中流程发起请求包括业务标识、待办数据、待办方标识和发起方标识;根据业务标识创建业务事项,并将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设置为待办状态;响应于业务事项的待办状态,将业务标识和待办数据下发至待办方标识对应的待办方;周期性查询待办方是否上传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若是,则将办理数据下发至发起方标识对应的发起方,并根据办理数据更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服务器可根据发起方和待办方针对同一业务事项上传的数据来更新流程状态,并可根据流程状态执行后续动作,从而实现了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有利于系统间的信息交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跨系统的流程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参照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实施方式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述各实施例中,每个实施例中同时提供了可选特征和示例,实施例中记载的各个特征可进行组合,形成多个可选方案,不应将每个编号的实施例仅视为一个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多个系统进行流程对接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系统的流程对接装置来执行,该训练装置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优选是配置于电子设备中,例如流程对接平台的服务器或云服务器中。
参见图1,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如下步骤:
S110、接收发起方上传的流程发起请求,其中流程发起请求包括业务标识、待办数据、待办方标识和发起方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可以理解为是用于完成发起方的系统与待办方的系统之间流程联动的流程对接平台系统。服务器可预先定义一些功能接口,例如具备上传数据功能的接口、下发数据功能的接口以及查询办理状态功能的接口等。相应的,发起方的系统和待办方的系统可以通过调用服务器提供的各类接口实现相应的功能,从而实现服务器与发起方系统和待办方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例如本步骤中,发起方的系统可以通过调用具备上传数据功能的接口向服务器上传流程发起请求,以使服务器可接收到该流程发起请求。
服务器可解析接收到的流程发起请求,得到一组业务标识、待办数据、待办方标识和发起方标识;进而,服务器还可为这组数据建立对应的关系,以实现根据其中一个数据可查找到其他数据,例如服务器可根据业务标识可查找到发起方上传的待办数据、该待办数据由哪个发起方上传的,以及该待办数据由哪个待办方办理的等等,在此不做穷举。
其中,业务标识可用来创建业务事项,且可作为该业务事项唯一对应的标识,以便于发起方和待办方利用该业务标识对唯一对应的业务事项进行数据交互,有利于推进该业务事项的流程进展,实现跨系统的流程对接。其中,待办方标识和发起方标识可以分别唯一标识待办方和发起方,以便于服务器根据标识进行业务事项的数据下发,以实现跨系统的流程对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流程对接方法可应用于不同场景中,且不同场景下待办数据不同。例如,在发起方向待办方请款的场景下,待办数据可以为请款单据数据,该场景下待办方可以对请款单据数据进行确认,并在确认无误时可复用待办方原系统的支付路径对发起方进行支付,方便了两方的支付流程。此外,还可以应用到其他的流程对接场景,例如个人或企业向政府职能部门递交申请的申请审批场景,此时待办数据为申请数据;又如乙方向甲方发送完成的目标文档的审批场景,此时待办数据为目标文档数据等,在此不做穷举。
S120、根据业务标识创建业务事项,并将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设置为待办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可根据流程发起请求中的业务标识创建业务事项,且可以利用业务标识为业务事项进行命名;同时可为创建的业务事项设置流程状态,由于发起请求中还包括了待办数据,服务器可根据该待办数据将业务事项设置为待办状态,以表示目前状态为等待待办方办理的状态。
在创建好业务事项之后,当服务器再次接收到发起方或待办方上传的业务标识时,可查询到已建立的业务事项,并可根据发起方或待办方上传的除业务标识外的其他数据更改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以实现服务器对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的监管。
S130、响应于业务事项的待办状态,将业务标识和待办数据下发至待办方标识对应的待办方。
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可根据业务事项的不同流程状态执行不同的后续操作。例如本步骤中,当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为待办状态时,服务器可进一步将刚创建的业务事项的业务标识,和发起方上传的该业务事项的待办数据,通过下发数据功能的接口下发给待办方标识指示的待办方,即响应于服务器内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完成了待办数据由发起方的系统到待办方的系统的流转。
S140、周期性查询待办方是否上传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将待办数据下发给待办方之后,可通过查询办理状态功能的接口周期性外呼待办方的系统,以查询待办方系统是否针对该待办数据反馈办理数据,直至查询到待办方上传了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为止,否则可持续进行周期性查询。其中,周期性外呼待办方系统时,周期时长例如可以为5分钟、10分钟或15分钟,具体可根据实际场景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S150、若是,则将办理数据下发至发起方标识对应的发起方,并根据办理数据更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服务器查询到待办方上传了已创建的业务事项的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时,服务器可根据待办方上传的业务标识查询到已建立的业务事项和发起方标识,并可根据待办方上传的办理数据更改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以实现服务器对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的监管;同时可将待办方上传的办理数据下发至发起方标识对应的发起方,从而实现了跨系统的流程对接。
可选的,待办方标识为至少两个时,根据办理数据更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包括:根据至少两个待办方标识对应的待办方上传的办理数据更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
本实施例中,当待办方标识为至少两个时,服务器在根据业务标识创建业务事项,并将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设置为待办状态之后,可以响应于业务事项的待办状态,将业务标识和待办数据下发给至少两个待办方标识分别对应的待办方;相应的,服务器还可以周期性查询每个待办方是否上传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服务器可在每查询到一个待办方上传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时,将该办理数据下发至发起方,并可以在全部待办方皆上传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之后,根据各办理数据更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
其中,根据各办理数据更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例如可以是当全部办理数据皆指示审批通过时,将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更新为结束状态;或者可以是当办理数据中大于预设比例的数据指示审批通过时,将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更新为结束状态;或者还可以是根据办理数据中指示审批通过的办理数据的数量a,和指示审批不通过的办理数据数量b,将流程状态更新为a/(a+b)审批通过状态。此外,还可根据办理数据将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更新为其他可指示当前流程节点的状态,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服务器接收发起方上传的流程发起请求,其中流程发起请求包括业务标识、待办数据、待办方标识和发起方标识;根据业务标识创建业务事项,并将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设置为待办状态;响应于业务事项的待办状态,将业务标识和待办数据下发至待办方标识对应的待办方;周期性查询待办方是否上传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若是,则将办理数据下发至发起方标识对应的发起方,并根据办理数据更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服务器可根据发起方和待办方针对同一业务事项上传的数据来更新流程状态,并可根据流程状态执行后续动作,从而实现了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有利于系统间的信息交互。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流程对接方法中各个可选方案可以结合。本实施例对根据办理数据更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以及在更新流程状态之后触发的后续操作进行了优化,能够进一步丰富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流程对接方案,提升用户体验。本发明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具备相同的发明构思,未在本实施例阐述的技术细节可详见上述实施例。
参见图2,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0、接收发起方上传的流程发起请求,其中流程发起请求包括业务标识、待办数据、待办方标识和发起方标识。
S220、根据业务标识创建业务事项,并将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设置为待办状态。
S230、响应于业务事项的待办状态,将业务标识和待办数据下发至待办方标识对应的待办方。
S240、周期性查询待办方是否上传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
S250、若是,则将办理数据下发至发起方标识对应的发起方。
S261、当办理数据中携带同意标记时,将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待办状态更新为结束状态。
其中,若办理数据中携带同意标记,则可表明待办方对发起方上传的待办数据指示审批通过。服务器方可将指示审批通过的办理数据下发至对应的发起方,以通知发起方本业务事项的流程已处于完成状态,并且服务器可在本系统内进行业务终态处理,即将业务事项由待办状态更新为结束状态,以表明流程状态为完成状态。
S271、响应于业务事项的结束状态,将发起方和待办方上传的与业务标识相关的数据,存储至与业务标识关联的存储空间中。
服务器在执行业务终态处理时,还可以将发起方和待办方上传的与业务标识相关的数据,皆存储于与业务标识关联的存储空间内,以便于后续对该业务事项的查询操作,实现了对业务事项流程的监督管理。其中,发起方和待办方上传的与业务标识相关的数据,可以包括发起方上传的待办数据和待办方上传的办理数据,并且当待办数据经过至少一次主动或被动修改时,还可以将发起方至少一次上传的待办数据的修改数据作为与业务标识相关的数据。
可选的,流程对接方法还包括:根据接收的业务事项查询请求中携带的待查询业务标识,从与待查询业务标识关联的存储空间中读取数据。
其中,服务器可存储海量的业务事项的流程对接过程,即存储有海量业务标识,以及与业务标识相关的数据。当服务器接收到任一被授权的终端发送的业务事项查询请求时,可以解析该业务事项查询请求中的待查询业务标识,并从已存储的业务标识相关的数据中查询是否存在该待查询业务标识,若是则从与待查询业务标识关联的存储空间中读取该业务事项全部流程对接过程中发起方和待办方上传的数据;若否则可以发送查询失败消息反馈至发送该业务事项查询请求的终端。
S262、当办理数据中携带拒绝标记时,将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待办状态更新为退回状态。
其中,若办理数据中携带拒绝标记,则可表明待办方对发起方上传的待办数据指示审批不通过。服务器方可将指示审批不通过的办理数据(例如包括审批意见的数据)下发至对应的发起方,以通知发起方需要对待办数据进行修改,并且服务器可将业务事项由待办状态更新为退回状态,以表明流程状态为等待发起方修改的状态。
S272、接收发起方上传的数据新增请求,其中数据新增请求包括业务标识和待办新增数据。
在业务状态为退回状态时,服务器可为发起方提供修改数据上传的接口,以使发起方通过该接口上传数据新增请求,以新增修改后的待办数据(即待办新增数据)。
S282、将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退回状态更新为待办状态。
服务器在接收到数据新增请求时,可根据数据新增请求中包括的业务标识查询已创建的业务事项,并可以根据发起方上传的待办新增数据将查询得到的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退回状态更新为待办状态,以表示目前流程状态为等待待办方办理的状态。
S292、响应于业务事项的待办状态,将待办新增数据下发至待办方,并跳转至S240步骤。
服务器还可以根据数据新增请求中包括的业务标识查询待办方标识,并且可根据业务事项的待办状态,将待办新增数据下发至待办方标识对应的待办方,以使待办方对修改后的待办数据进行再次审核。服务器之后可再次周期性查询待办方是否上传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并在查询待办方上传了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时,将办理数据下发至发起方标识对应的发起方,并根据办理数据更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直至流程状态更新为结束状态为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当待办方审批同意时,服务器可通知发起方审批通过,并可在服务器系统做业务终态处理,即将流程状态更新为结束状态,并将发起方和待办方上传的与业务事项相关的数据进行存储,以便于进行查询,可实现对两方系统的业务流程对接的监督管理;当待办方审批拒绝时,服务器可通知发起方审批不通过,可将流程状态更新为退回状态,并且还可在之后接收发起方上传的修改后的待办新增数据,以使待办方再次审核,直至审核通过为止。能够进一步丰富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流程对接方案,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流程对接方法中各个可选方案可以结合。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在接收到发起方上传的数据召回请求之后,可更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并在更新流程状态之后触发的相应的后续操作,能够实现发起方对上传的待办数据进行主动召回的功能,进一步提升用了户体验。本发明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具备相同的发明构思,未在本实施例阐述的技术细节可详见上述实施例。
参见图3,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0、接收发起方上传的流程发起请求,其中流程发起请求包括业务标识、待办数据、待办方标识和发起方标识。
S320、根据业务标识创建业务事项,并将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设置为待办状态。
S330、响应于业务事项的待办状态,将业务标识和待办数据下发至待办方标识对应的待办方。
S340、在周期性查询待办方是否上传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的同时,若接收发起方上传的数据召回请求,其中数据召回请求包括业务标识,则将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待办状态更新为召回状态。
本实施例中,若发起方上传待办数据之后,有待办数据召回需求时(例如想要主动修改待办数据,或者发现待办数据上传错误时),可通过服务器提供的具备数据召回功能的接口,向服务器发送数据召回请求,以主动收回上传的待办数据。服务器在接收到数据召回请求时,可根据数据召回请求中的业务标识查询已创建的业务事项,并将查询到的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待办状态更新为召回状态,以表明流程状态为待办方主动召回数据,并等待待办方上传修改后的待办数据的状态。
此外,若服务器查询到待办方已上传了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则此时可以将为发起方提供的具备数据召回功能的接口置为不可用状态,使发起方不能对待办方已办理好的数据进行召回。但是,当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待办状态更新为退回状态时,发起方可进一步通过上传数据新增请求新增修改后的待办数据。
S350、响应于业务事项的召回状态,将待办数据的作废消息下发至待办方。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在接收到数据召回请求时,可根据数据召回请求中的业务标识查询待办方标识,并可响应于业务事项的召回状态,将待办数据的作废消息下发至待办方标识对应的待办方,以通知待办方可停止对待办数据进行审核。相应的,待办方系统可在接收到待办数据作废消息时,可以对接收到的待办数据进行清除处理,以避免因待办数据错发导致数据泄露等情况。
此外,发起方在主动召回待办数据后,重新提交待办数据,以实现业务流程的正常流转,具体例如可以是:
服务器之后还可以接收发起方上传的数据新增请求,其中数据新增请求包括业务标识和待办新增数据;将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退回状态更新为待办状态;响应于业务事项的待办状态,将待办新增数据下发至待办方;周期性查询待办方是否上传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并在查询待办方上传了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时,将办理数据下发至发起方标识对应的发起方,并根据办理数据更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直至流程状态更新为结束状态为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服务器若还未收到待办方上传的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则可接收发起方上传的数据召回请求,以主动召回待发送至待办方的待办数据,从而可以在使发起方执行待办数据的主动修改,且还可以避免将待办数据错发导致数据泄露等情况的发生,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四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跨系统的流程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应用该训练装置可以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
参见图4,跨系统的流程对接装置,集成于服务器,包括:
上传模块410,用于接收发起方上传的流程发起请求,其中流程发起请求包括业务标识、待办数据、待办方标识和发起方标识;
流程状态设置模块420,用于根据业务标识创建业务事项,并将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设置为待办状态;
下发模块430,用于响应于业务事项的待办状态,将业务标识和待办数据下发至待办方标识对应的待办方;
查询模块440,用于周期性查询待办方是否上传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
下发模块430,还用于若待办方上传了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则将办理数据下发至发起方标识对应的发起方;
流程状态设置模块420,还用于根据办理数据更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
可选的,流程状态设置模块,具体用于:
当办理数据中携带同意标记时,将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待办状态更新为结束状态;
当办理数据中携带拒绝标记时,将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待办状态更新为退回状态。
进一步的,跨系统的流程对接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响应于业务事项的结束状态,将发起方和待办方上传的与业务标识相关的数据,存储至与业务标识关联的存储空间中;
相应的,跨系统的流程对接装置,还包括:
业务事项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业务事项查询请求中携带的待查询业务标识,从与待查询业务标识关联的存储空间中读取数据。
进一步的,上传模块,还用于:在将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待办状态更新为退回状态之后,接收发起方上传的数据新增请求,其中数据新增请求包括业务标识和待办新增数据;
相应的,流程状态设置模块,还用于:将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退回状态更新为待办状态;
下发模块,还用于:响应于业务事项的待办状态,将待办新增数据下发至待办方。
可选的,上传模块,还用于:在周期性查询待办方是否上传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的同时,接收发起方上传的数据召回请求,其中数据召回请求包括业务标识;
相应的,流程状态设置模块,还用于:将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待办状态更新为召回状态;
下发模块,还用于:响应于业务事项的召回状态,将待办数据的作废消息下发至待办方。
可选的,待办方标识为至少两个时,流程状态设置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至少两个待办方标识对应的待办方上传的办理数据更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
可选的,待办数据包括请款单据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跨系统的流程对接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
实施例五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电子设备12的框图。图5显示的电子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设备12典型的是承担跨系统的程序对接功能的电子设备。
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存储器28,连接不同组件(包括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MCA)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
电子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电子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装置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电子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装置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5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5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只读光盘(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CD-ROM)、数字视盘(Digital Video Disc-Read Only Memory,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40,该程序产品40具有一组程序模块42,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程序产品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电子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鼠标、摄像头等和显示器)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广域网WideArea Network,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电子设备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装置、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装置等。
处理器16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接收发起方上传的流程发起请求,其中流程发起请求包括业务标识、待办数据、待办方标识和发起方标识;根据业务标识创建业务事项,并将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设置为待办状态;响应于业务事项的待办状态,将业务标识和待办数据下发至待办方标识对应的待办方;周期性查询待办方是否上传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若是,则将办理数据下发至发起方标识对应的发起方,并根据办理数据更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处理器还可以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发起方上传的流程发起请求,其中流程发起请求包括业务标识、待办数据、待办方标识和发起方标识;根据业务标识创建业务事项,并将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设置为待办状态;响应于业务事项的待办状态,将业务标识和待办数据下发至待办方标识对应的待办方;周期性查询待办方是否上传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若是,则将办理数据下发至发起方标识对应的发起方,并根据办理数据更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不限于如上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装置、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装置、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装置、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6)

1.一种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接收发起方上传的流程发起请求;其中,所述流程发起请求包括业务标识、待办数据、待办方标识和发起方标识;
根据所述业务标识创建业务事项,并将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设置为待办状态;
响应于所述业务事项的待办状态,将所述业务标识和所述待办数据下发至所述待办方标识对应的待办方;
周期性查询所述待办方是否上传所述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
若接收所述发起方上传的数据召回请求,则将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所述待办状态更新为召回状态;其中,所述数据召回请求包括所述业务标识;
响应于所述业务事项的召回状态,将所述待办数据的作废消息下发至所述待办方,以通知所述待办方停止对所述待办数据进行审核;
若周期性查询所述待办方已上传所述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则将为所述发起方提供的具备数据召回功能的接口置为不可用状态,使所述发起方不能对所述待办方已办理好的数据进行召回;将所述办理数据下发至所述发起方标识对应的发起方,并根据所述办理数据更新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
根据接收的业务事项查询请求中携带的待查询业务标识,从与所述待查询业务标识关联的存储空间中读取数据;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办理数据更新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包括:
当所述办理数据中携带同意标记时,将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所述待办状态更新为结束状态;
响应于所述业务事项的结束状态,将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待办方上传的与所述业务标识相关的数据,存储至与所述业务标识关联的存储空间中;其中,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待办方上传的与所述业务标识相关的数据包括所述发起方上传的待办数据和所述待办方上传的办理数据,并且当所述待办数据经过至少一次主动或被动修改时,将所述发起方至少一次上传的待办数据的修改数据作为与所述业务标识相关的数据;
当所述办理数据中携带拒绝标记时,将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所述待办状态更新为退回状态;
接收所述发起方上传的数据新增请求;其中,所述数据新增请求包括所述业务标识和待办新增数据;
将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所述退回状态更新为所述待办状态;
响应于所述业务事项的待办状态,将所述待办新增数据下发至所述待办方,并执行所述周期性查询所述待办方是否上传所述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办方标识为至少两个时,所述根据所述办理数据更新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待办方标识对应的待办方上传的办理数据更新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办数据包括请款单据数据。
4.一种跨系统的流程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成于服务器,包括:
上传模块,用于接收发起方上传的流程发起请求;其中,所述流程发起请求包括业务标识、待办数据、待办方标识和发起方标识;
流程状态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标识创建业务事项,并将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设置为待办状态;
下发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业务事项的待办状态,将所述业务标识和所述待办数据下发至所述待办方标识对应的待办方,以对所述待办数据的作废消息进行清除处理;
查询模块,用于周期性查询所述待办方是否上传所述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
召回模块,用于:
若接收所述发起方上传的数据召回请求,则将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所述待办状态更新为召回状态;其中,所述数据召回请求包括所述业务标识;
响应于所述业务事项的召回状态,将所述待办数据的作废消息下发至所述待办方,以通知所述待办方停止对所述待办数据进行审核;
所述流程状态设置模块,具体用于若周期性查询所述待办方已上传所述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则将为所述发起方提供的具备数据召回功能的接口置为不可用状态,使所述发起方不能对所述待办方已办理好的数据进行召回;将所述办理数据下发至所述发起方标识对应的发起方,并根据所述办理数据更新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
业务事项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业务事项查询请求中携带的待查询业务标识,从与所述待查询业务标识关联的存储空间中读取数据;
存储模块,用于:
当所述办理数据中携带同意标记时,将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所述待办状态更新为结束状态;
响应于所述业务事项的结束状态,将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待办方上传的与所述业务标识相关的数据,存储至与所述业务标识关联的存储空间中;其中,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待办方上传的与所述业务标识相关的数据包括所述发起方上传的待办数据和所述待办方上传的办理数据,并且当所述待办数据经过至少一次主动或被动修改时,将所述发起方至少一次上传的待办数据的修改数据作为与所述业务标识相关的数据;
新增模块,用于:
当所述办理数据中携带拒绝标记时,将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所述待办状态更新为退回状态;
接收所述发起方上传的数据新增请求;其中,所述数据新增请求包括所述业务标识和待办新增数据;
将所述业务事项的流程状态由所述退回状态更新为所述待办状态;
响应于所述业务事项的待办状态,将所述待办新增数据下发至所述待办方,并执行所述周期性查询所述待办方是否上传所述业务标识和办理数据的步骤。
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
CN202010548384.6A 2020-06-16 2020-06-16 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7097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8384.6A CN111709712B (zh) 2020-06-16 2020-06-16 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8384.6A CN111709712B (zh) 2020-06-16 2020-06-16 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09712A CN111709712A (zh) 2020-09-25
CN111709712B true CN111709712B (zh) 2024-03-12

Family

ID=72540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48384.6A Active CN111709712B (zh) 2020-06-16 2020-06-16 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097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6516A (zh) * 2020-09-28 2020-12-22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多类型政务事项统一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348462A (zh) * 2020-10-29 2021-02-09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工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488575A (zh) * 2020-12-16 2021-03-12 北京致远互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pm的抢单方法
CN113344516A (zh) * 2021-05-31 2021-09-03 珠海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项目管理系统的督查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3344520A (zh) * 2021-05-31 2021-09-03 珠海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项目管理系统的调查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3660338A (zh) * 2021-08-17 2021-11-16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交互方法、装置、系统和服务器
CN115423444B (zh) * 2022-08-03 2023-10-13 杭州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系统工作流集成方法及系统
CN115907358B (zh) * 2022-11-10 2023-10-20 百度时代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待办任务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7860A (zh) * 2015-09-30 2017-04-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流程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8099155A1 (zh) * 2016-12-02 2018-06-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636348A (zh) * 2018-12-17 2019-04-16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跨系统工作流审批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45914A (zh) * 2019-05-22 2019-09-17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系统业务办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610315A (zh) * 2019-09-16 2019-12-24 长春嘉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系统完整流程的工作流审批方法
CN110827002A (zh) * 2019-11-11 2020-02-21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作流的审批方法及工作流引擎
CN111192004A (zh) * 2019-12-12 2020-05-22 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当前待办任务和后续待办工作流程展示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7860A (zh) * 2015-09-30 2017-04-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流程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8099155A1 (zh) * 2016-12-02 2018-06-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636348A (zh) * 2018-12-17 2019-04-16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跨系统工作流审批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45914A (zh) * 2019-05-22 2019-09-17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系统业务办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610315A (zh) * 2019-09-16 2019-12-24 长春嘉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系统完整流程的工作流审批方法
CN110827002A (zh) * 2019-11-11 2020-02-21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作流的审批方法及工作流引擎
CN111192004A (zh) * 2019-12-12 2020-05-22 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当前待办任务和后续待办工作流程展示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09712A (zh) 2020-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09712B (zh) 跨系统的流程对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60299918A1 (en) Device Control Using a Secure Decentralized Transactional Ledger
US20110167114A1 (en) Automatically synchronizing new contacts across multipl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US20160314115A1 (en) Cross-platform messaging application
CN110516984B (zh) 用于生成配送路径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2187488B (zh) 网络沟通方法和设备
CN112068973A (zh) 策略模式的异步信息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US11651396B2 (en)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a funding event
WO2021208713A1 (zh) 出库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1073096A1 (zh) 资源数据的转移方法、装置和区块链系统
CN110532810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100077025A1 (en) Workflow automation & request processing
CN111210349B (zh) 虚拟资产的转托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10383469A1 (en) Currency trading method based on blockchain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610895A (zh) 工单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988992A (zh) 订单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283891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TWM582171U (zh) Inter-row transaction failure notification system based on blockchain
CN110351222B (zh) 数据安全处理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11179097B (zh) 保单批改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3002170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oring and retrieving a trusted secure data object by and among multiple parties
CN115619550A (zh) 一种业务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7635324A (zh)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100218A (zh) 准实时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078381A (zh) 解冻业务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8

Address after: 12 / F, 15 / F, 99 Yincheng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20

Applicant after: Jianxin Fina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5 Financial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33

Applicant befor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Applicant before: Jianxin Fina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