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08459A - 压力感应模组、触控组件、电子设备以及触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压力感应模组、触控组件、电子设备以及触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08459A
CN111708459A CN202010563790.XA CN202010563790A CN111708459A CN 111708459 A CN111708459 A CN 111708459A CN 202010563790 A CN202010563790 A CN 202010563790A CN 111708459 A CN111708459 A CN 1117084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sensing
pressure
sensing module
voltage component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637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亚飞
刘伟
缪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Film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Film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Film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Film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6379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084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08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0845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06F3/041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using pressure sensitive conductive elements delivering a boolean signal and located between crossing sensing lines, e.g. located between X and Y sensing line 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感应模组、触控组件、电子设备以及触控方法,该压力感应模组包括至少一组压力感应结构,每组压力感应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之间串联连接形成回路;压敏电阻部可在按压作用下发生形变,以使压敏电阻部的电阻值随着形变量的变化而变化,进而使得压敏电阻部上的电压分量发生变化;其中,不同的电压分量值用于对应不同的控制指令,从而通过控制按压压敏电阻部时的压力大小,以使压敏电阻部上的电压分量值发生变化,通过检测电压分量值的变化,进而可实现不同的控制功能,满足大众对高级人机交互的需求。

Description

压力感应模组、触控组件、电子设备以及触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力感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感应模组、触控组件、电子设备以及触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技术已成为当前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人体使用手指进行动作的识别已逐渐成为人机交互的主要手段。
目前的触控屏产品(比如笔记本电脑)在使用时,手指接触触控面板的触摸区或者按压触控面板上的左右键,实现触摸位置定位和左右键确定功能。
然而,上述触控屏产品无法满足大众对智能设备日益提高的高级人机交互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感应模组、触控组件、电子设备以及触控方法,能够实现压力分级感应,以提供更多快捷应用场景,满足大众对高级人机交互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一种压力感应模组,包括:
至少一组压力感应结构,每组所述压力感应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所述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之间串联连接形成回路;
所述压敏电阻部可在按压作用下发生形变,以使所述压敏电阻部的电阻值随着形变量的变化而变化,进而使得所述压敏电阻部上的电压分量发生变化;其中,不同的电压分量值用于对应不同的控制指令。
本发明的压力感应模组,通过设置至少一组压力感应结构,使压力感应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且该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之间串联连接形成回路,在使用时,按压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该压敏电阻部在按压作用下发生形变,其自身的电阻值会随着形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由于该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串联在回路中,因此,当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的电阻值发生变化时,其上对应的电压分量就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该压敏电阻部上的电压分量的变化值与其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即,在使用时,通过控制按压压敏电阻部时的压力大小,以使压敏电阻部上的电压分量值发生变化,从而通过检测该电压分量值的变化,进而可实现不同的控制功能,即,实现压力分级感应,比如当该压力感应模组应用在触控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设计上时,可实现多种快捷应用场景,从而满足大众对高级人机交互的需求。
可选的,所述压力感应结构中的其中一个所述压敏电阻部的受力面上还设有按压件,以通过所述按压件按压所述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且所述压力感应结构中的其余压敏电阻部未被按压。
通过在压力感应结构的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的受力面上设置按压件,以保证在操作时,仅让该压敏电阻部受力,避免压力感应结构中的所有压敏电阻部同时被按压而导致所有压敏电阻部的阻值变化一致的情况出现,防止按压失效。
可选的,所述按压件为弹性按压件。
通过将按压件设置为弹性按压件,即能够保证对压敏电阻部的有效按压,同时可对压敏电阻部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保护。
可选的,所述压力感应模组包括基板,
所述压力感应结构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压敏电阻部为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感应油墨层。
通过在基板上设置感应油墨层,以形成该压敏电阻部,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减小了压力感应结构的占据空间,当该压力感应模组应用在触控电子设备上时,减小了其在触控电子设备上的占据空间,进而减小了触控电子设备的整体体积,使触控电子设备可向小型、轻薄化发展。
可选的,所述感应油墨层通过丝印或者喷涂或者喷墨打印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这样使得压力感应结构的制作更加简单,制作方式更加灵活。
可选的,所述压力感应结构还包括导电部,
所述压敏电阻部的正极端和负极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导电部;
所述导电部为通过丝印或者喷涂或者喷墨打印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导电材料层。
通过设置导电部,且将导电部如上设置,使得压敏电阻部与电压端、两个串联的压敏电阻部、压敏电阻部与接地端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使得整个压力感应结构的布线更加整齐、方便,进一步减小了压力感应结构的占据空间。
可选的,所述压力感应模组包括至少两组所述压力感应结构;
至少两组所述压力感应结构相互间隔设置。
通过将压力感应结构设置为至少两组,在设计时,可使不同的压力感应结构对应不同的功能,比如,压力感应模组包括两个压力感应结构,其中一个压力感应结构对应的功能是画面缩放功能,另一个压力感应结构对应的是新建和亮度调节功能,这样使得压力感应模组对应的控制功能更多,用户体验感更好,能够更好的满足人机交互需求。此外,也可以使不同的压力感应结构所对应包含的功能相同,这样当其中一个压力感应结构发生意外损坏或者失效时,可通过另一个压力感应结构实现按压控制功能,保证压力感应模组的正常使用。
可选的,所述基板为工字型结构,所述基板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所述压力感应结构。
这样当将该压力感应模组应用在触控电子设备上时,压力感应模组直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安装,使得压力感应模组的安装更加方便。
第二方面,本发明公开一种触控组件,包括:
如上所述的压力感应模组,
以及控制板,所述压力感应模组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用于根据所述压力感应结构中的其中一个所述压敏电阻部受到按压时的电压分量的变化值生成所述控制指令。
本发明的触控组件,通过设置压力感应模组和控制板,使压力感应模组包括至少一组压力感应结构,压力感应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且该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之间串联连接形成回路,在使用时,按压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该压敏电阻部在按压作用下发生形变,其自身的电阻值会随着形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由于该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串联在回路中,因此,当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的电阻值发生变化时,其上对应的电压分量就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该压敏电阻部上的电压分量值与其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由于控制板与压力感应模组电连接,控制板通过检测压敏电阻部的电压分量的变化,并根据该电压分量的变化值生成与该电压分量的变化值对应的控制指令,即,电压分量值不同,对应的控制指令则不同。也就是说,在使用时,只需控制按压压敏电阻部时的压力大小即可实现不同的控制功能,即,实现压力分级感应,比如当该压力感应模组应用在触控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设计上时,可实现多种快捷应用场景,从而满足大众对高级人机交互的需求。
可选的,所述压力感应模组包括至少两组所述压力感应结构时;
各所述压力感应结构之间并联连接,且分别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这样使得不同的压力感应结构之间的使用可互不影响,比如,可使不同的压力感应结构对应不同的功能,这样使得压力感应模组对应的控制功能更多,用户体验感更好,能够更好的满足人机交互需求。或者,也可以使不同的压力感应结构所对应包含的功能相同,这样当其中一个压力感应结构发生意外损坏或者失效时,可通过另一个压力感应结构实现按压控制功能,保证压力感应模组的正常使用。
第三方面,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触控面板;
以及如上所述的触控组件,所述压力感应模组设置在所述触控面板的内侧。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通过将压力感应模组设置在触控面板的内侧,使压力感应模组包括至少一组压力感应结构,压力感应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且该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之间串联连接形成回路,在使用时,手指按压触控面板,压力可通过触控面板传递至触控面板内侧的压力感应结构,使其上的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在按压作用下发生形变,该压敏电阻部自身的电阻值会随着形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由于该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串联在回路中,因此,当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的电阻值发生变化时,其上对应的电压分量就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该压敏电阻部上的电压分量值与其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由于控制板与压力感应模组电连接,控制板通过检测压敏电阻部的电压分量的变化,并根据该电压分量的变化值生成与该电压分量的变化值对应的控制指令,即,电压分量值不同,对应的控制指令则不同。也就是说,在使用时,只需控制按压触控面板(即按压压敏电阻部)时的压力大小即可实现不同的控制功能,即,实现压力分级感应,实现多种快捷应用场景,从而满足大众对高级人机交互的需求。
可选的,所述触控面板具有至少两个触控区域,
每个所述触控区域的内侧对应设有至少一组所述压力感应结构。
这样使得操作更加方便,比如,使不同的触控区域内侧的压力感应结构对应的功能不同。
可选的,所述压力感应模组粘贴在所述触控面板的内表面。
这样装配方便,且可提高按压灵敏度。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
这样通过调节按压触控面板的压力大小,比如即可实现左右键确认、位置识别以及其他功能。
第四方面,本发明公开一种触控方法,包括:
获取压力感应结构中的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受到按压时的电压分量的变化值;其中,所述压力感应结构为如上所述的压力感应模组的压力感应结构;
根据所述电压分量的变化值生成控制指令;其中,不同的电压分量值对应不同的控制指令。
本发明的触控方法,通过获取压力感应结构中的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受到按压时的电压分量的变化值,然后根据该电压分量的变化值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在使用时,按压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该压敏电阻部在按压作用下发生形变,其自身的电阻值会随着形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由于该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串联在回路中,因此,当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的电阻值发生变化时,其上对应的电压分量就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该压敏电阻部上的电压分量值与其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电压分量值不同,对应的控制指令则不同。在使用时,只需控制按压压敏电阻部时的压力大小,通过获取不同压力大小带来的电压分量的变化,即可得到不同的控制指令,进而实现不同的控制功能,实现多种快捷应用场景,从而满足大众对高级人机交互的需求,操作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压力感应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压力感应模组中的压力感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压力感应模组中的压力感应结构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压力感应模组安装在触控面板下方时的透视结构简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压力感应模组与触控面板的结构爆炸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压力感应模组中的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上设置有按压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压力感应模组;10-压力感应结构;101-基板;11-压敏电阻部;12-导电部;13-按压件;200-触控组件;20-控制板;300-电子设备;30-触控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或Human-Machine Interaction,简称HCI或HMI)技术已成为当前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其中,人体使用手指进行动作的识别已逐渐成为人机交互的主要手段。目前的触控屏产品(比如笔记本电脑)在使用时,手指接触触控面板的触摸区或者按压触控面板上的左右键,实现触摸位置定位和左右键确认功能。然而,相关技术的触控屏产品无法满足大众对智能设备日益提高的高级人机交互的需求。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感应模组、触控组件、电子设备以及触控方法,能够实现压力分级感应,以提供更多快捷应用场景,满足大众对高级人机交互的需求。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感应模组100。该压力感应模组100包括:至少一组压力感应结构10,每组压力感应结构10包括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11,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11之间串联连接形成回路。
其中,压敏电阻部11可在按压作用下发生形变,以使压敏电阻部11的电阻值随着形变量的变化而变化,进而使得压敏电阻部11上的电压分量发生变化;其中,不同的电压分量值用于对应不同的控制指令。
参照图2和图3所示,以压力感应结构10包括两个压敏电阻部11为例进行说明,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11(例如图2中位于上方的压敏电阻部11,即图3中左边的压敏电阻部11)用第一压敏电阻部表示,其中另一个压敏电阻部11(例如图2中位于上方的压敏电阻部11,即图3中右边的压敏电阻部11)用第二压敏电阻部表示,参照图3所示,第一压敏电阻部的一端连接Vcc电压端,第一压敏电阻部的另一端与第二压敏电阻部的一端连接,第二压敏电阻部的另一端接地GND。具体实现时,在Vcc和GND端输入电压U,在第一压敏电阻部和第二压敏电阻部未受到按压时,即在初始状态,第一压敏电阻部的初始阻值R1=第二压敏电阻部的初始阻值R2,第二压敏电阻部在未受到按压时对应的电压用Uf0表示,则Uf0=R2/(R1+R2)*U=1/2U。
在使用时,按压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11,比如,按压第二压敏电阻部,第二压敏电阻部在按压作用下发生形变,其自身的电阻值会随着形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第一压敏电阻部和第二压敏电阻部串联在回路中,当第二压敏电阻部的电阻值发生变化时,其上对应的电压分量就会发生变化。当按压第二压敏电阻部时,第二压敏电阻部上的电压Uf=(R2+ΔR)/(R1+R2+ΔR)*U,则第二压敏电阻部11上的电压变化量ΔUf=Uf-Uf0。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压敏电阻部的电阻值随着其受到的压力值大小的变化而变化,即,第二压敏电阻部上的电压分量随着其受到的压力值的大小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控制按压第二压敏电阻部的压力值的大小,即可改变第二压敏电阻部上的电压分量。由于不同的电压分量值对应不同的控制指令,因此,在使用时,通过检测或者测试第二压敏电阻部的ΔUf的大小,进而实现不同的控制功能。
上述的控制指令比如可以是放大屏幕、缩小屏幕、新建、鼠标定位、声音大小调节、屏幕切换、改变动作状态等等。
比如,结合图4,在使用时,将该压力感应模组100与触控组件200的控制板20电连接,即,控制板20与压力感应结构10电连接,当压力感应结构10中的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11受到按压时,该压敏电阻部11上的电压分量发生变化,控制板20接收或者获取该电压分量的变化量后,根据该电压分量变化值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从而实现不同的控制功能。具体实现时,电压分量变化值与控制指令有预设的对应关系,比如,电压分量变化值为0.3V时对应的控制指令为缩小屏幕,再比如,电压分量变化值为0.6V时对应的控制指令为放大屏幕,控制板20可在接收到该电压分量变化信号时,具体分析其变化值,并根据该变化值输出对应的控制指令,从而实现不同的控制功能。也就是说,通过检测压敏电阻部11上的电压分量的变化值来得到不同的反馈结果,从而实现压力分级感应与反馈。
具体可以是,压力感应模组100上具有电连接控制板20的接线端,使用时,通过该接线端将压力感应模组100与控制板20电连接。此外,也可以是,压力感应模组100通过转接器与控制板20电连接,具体地,压力感应模组100上具有接线端,转接器上具有可供该接线端插接的接口,转接器与控制板20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电压分量变化值与控制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比如预先存储在控制板20中,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压敏电阻部11具有高阻抗压敏材料的特性,压敏电阻材料受力后整体阻值会发生变化,比如,压敏电阻部11未受到按压时的阻值为R,当对压敏电阻部11施加一定压力时,压敏电阻部11的阻值为R1,则压敏电阻部11的阻值变化量ΔR=R1-R,则压敏电阻材料的阻值变化灵敏性可由ΔR/R来判断,ΔR/R的值越大,说明材料阻值变化越大,越能在电路中实现更好的分级应用。
一般地,当压敏电阻部11受力越大时,ΔR就越大,该压敏电阻部11上的电压分量就会越大,当变化程度达到饱和时,将不再发生变化。当然,也可以是,压力电阻部的受力大小与ΔR的大小呈反比。
需要说明的是,每组压力感应结构10中的所有压敏电阻部11相同,也就是说,每组压力感应结构10中的所有压敏电阻部11的材质相同,在受到同等压力时对应的阻值变化相同。
此外,每组压力感应结构10中也可以包括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压敏电阻部11,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压敏电阻部11之间串联连接形成回路。在使用时,按压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11,该压敏电阻部11的电阻值发生变化,其上对应的电压分量就会发生变化,从而通过控制按压该压敏电阻部11的压力大小,以使该压敏电阻部11上的电压分量值发生变化,进而通过检测电压分量值的变化,实现不同的控制功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压力感应模组100,通过设置至少一组压力感应结构10,使压力感应结构10包括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11,且该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11之间串联连接形成回路,在使用时,按压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11,该压敏电阻部11在按压作用下发生形变,其自身的电阻值会随着形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由于该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11串联在回路中,因此,当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11的电阻值发生变化时,其上对应的电压分量就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该压敏电阻部11上的电压分量的变化值与其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即,在使用时,通过控制按压压敏电阻部11时的压力大小,以使压敏电阻部11上的电压分量值发生变化,从而通过检测该电压分量值的变化,进而可实现不同的控制功能,即,实现压力分级感应,比如当该压力感应模组100应用在电子设备300的用户界面设计上时,可实现多种快捷应用场景,从而满足大众对高级人机交互的需求。
具体地,该压力感应模组100可包括至少两组压力感应结构10,该至少两组压力感应结构10相互间隔设置。通过将压力感应结构10设置为至少两组,在设计时,可使不同的压力感应结构10对应不同的功能,比如,压力感应模组100包括两个压力感应结构10,其中一个压力感应结构10对应的功能是画面缩放以及声音调节等功能,另一个压力感应结构10对应的是新建和亮度调节等功能,这样使得压力感应模组100对应的控制功能更多,用户体验感更好,能够更好的满足人机交互需求。此外,也可以使不同的压力感应结构10所对应包含的功能相同,比如,每个压力感应结构10对应的功能均包括有:屏幕缩放、声音调节、亮度调节、动作切换、新建等等。这样当其中一个压力感应结构10发生意外损坏或者失效时,可通过另一个压力感应结构10实现按压控制功能,保证压力感应模组100的正常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压力感应模组100具体包括四组压力感应结构10。具体实现时,可将该多组压力感应结构10分别与控制板20电连接,且多组压力感应结构10之间并联连接。这样使得不同的压力感应结构10之间的使用可互不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压力感应模组100具体包括基板101,各压力感应结构10设置在基板101上。其中,压敏电阻部11为设置在基板101上的感应油墨层。通过在基板101上设置感应油墨层,以形成该压敏电阻部11,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减小了压力感应模组100的占据空间,当该压力感应模组100应用在电子设备300上时,减小了其在电子设备300上的占据空间,进而减小了电子设备300的整体体积,使电子设备300可向小型、轻薄化发展。
具体实现时,感应油墨层通过丝印的方式设置在基板101上,即,在基板101上印刷感应油墨层,从而形成该压敏电阻部11,制作简单且方便。
继续参照图2和图6,进一步地,该压力感应结构10还可以包括导电部12,具体地,压敏电阻部11的正极端和负极端分别设置一个导电部12,可以理解的是,一个压敏电阻部11对应两个导电部12,其中一个导电部12为正极导电部,另一个导电部12为负极导电部。比如,参照图2所示,位于上方的压敏电阻部11的左端为正极端,右端为负极端,位于该压敏电阻部11左端的导电部12为正极导电部,位于该压敏电阻部11右端的导电部12为负极导电部,该压敏电阻部11的正极通过该正极导电部与Vcc连接,该压敏电阻部11的负极通过负极导电部与位于下方的压敏电阻部11的正极导电部(位于下方的压敏电阻部11的右端的导电部)连接,位于下方的压敏电阻部11的负极导电部(位于下方的压敏电阻部11的左端的导电部)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部12为通过丝印的方式设置在基板101上的导电材料层。该导电材料层具体为导电效果较好的银浆。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导电材料也可以为铝浆等其他材料。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提供的压力感应结构10包括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11,每个压敏电阻部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导电部12,且压敏电阻部11和导电部12为丝印形成的,从而使得该压力感应结构10整体通过丝印方式即可完成,简单高效快捷。
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感应油墨层也可以通过喷涂或者喷墨打印的方式设置在基板101上,导电材料层也可以通过喷涂或者喷墨打印的方式设置在基板101上。此外,压敏电阻部11的两端也可以直接通过导线与电压端Vcc或者其他部件连接。
参照图1所示,基板101具体可以为工字型结构,工字型基板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压力感应结构10。比如,工字型基板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一组压力感应结构10,从而使该压力感应模组100包括四组压力感应结构10。比如,在基板101的四个边角处印设压敏电阻部11以及相应的导电部12,从而形成多个相互间隔的压力感应结构10。具体实现时,可以在基板101上设置引线,以在使用时,与外部的控制板20电连接,以使控制板20根据压敏电阻部11的电压分量的变化值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这样当将该压力感应模组100应用在电子设备300上时,压力感应模组100可直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安装,使得压力感应模组100的安装更加方便。
具体实现时,可以在工字型基板上设置延伸部,在该延伸部上印制线路,以实现各压力感应结构10与控制板20之间的电连接。
具体地,该工字型基板可以是直接成型的,也可以是,每个压力感应结构10对应不同的子基板,然后将各子基板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该工字型基板。
对于其中一组压力感应结构10而言,为了避免该压力感应结构10的回路中的所有压敏电阻部11同时受力,比如,为了避免第一压敏电阻部和第二压敏电阻部同时受力,阻值均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第一压敏电阻部和第二压敏电阻部的阻值变化后的分压仍为1/2U,从而导致按压失效。基于此,参照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压力感应结构10中的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11的受力面上设置按压件13,以通过该按压件13按压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且压力感应结构10中的其余压敏电阻部未被按压。即,通过在压力感应结构10的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11的受力面上设置按压件13,以保证在操作时,仅让该压敏电阻部11受力,避免压力感应结构10中的所有压敏电阻部11同时被按压而导致所有压敏电阻部11的阻值变化一致的情况出现,防止按压失效。
当该压力感应模组100应用在笔记本电脑上时,压力感应模组100具体位于笔记本电脑的触控面板30的内侧,在使用时,手指按压触控面板30,即,间接按压压力感应模组100,比如,在第二压敏电阻部上设置按压件13,即,按压件13位于第二压敏电阻部和触控面板30的内表面之间,那么在按压时,会先接触到该按压件13,从而保证了第二压敏电阻部11会被按压到,而第一压敏电阻部不会被按压到,从而可避免第一压敏电阻部和第二压敏电阻部同时被按压到而导致按压失效的情况出现。
具体实现时,可以在每一组的压力感应结构10中的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11的受力面上均设置一个按压件13。
在本实施例中,该按压件13具体为弹性按压件。通过将按压件13设置为弹性按压件,即能够保证对压敏电阻部11的有效按压,同时可对压敏电阻部11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保护。
比如,按压件13为设置在第二压敏电阻部上的橡胶按压凸点或者硅胶按压凸点。其中,当该压力感应模组100安装在电子设备300上后,比如,安装在笔记本电脑上时,按压件13可以与笔记本电脑的触控面板30的内表面贴合,也可以与触控面板30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当按压触控面板30时,随着按压力的增大,按压件13逐渐按压压敏电阻部11。
实施例二
参照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组件200。该触控组件200包括:压力感应模组100和控制板20。
本实施例中的压力感应模组100与实施例一提供的压力感应模组100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
结合图1至图8所示,其中,压力感应模组100与控制板20电连接,控制板20用于根据压力感应结构10中的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11受到按压时的电压分量的变化值生成控制指令。
可以理解的是,当压力感应模组100包括至少两组压力感应结构10时,至少两组压力感应结构10分别与控制板20电连接,且各压力感应结构10之间并联连接。
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该触控组件200应用在电子设备300上时,控制板200具体可以与电子设备300的控制器集成为一体。当然,也可以分开设置。比如电子设备300的显示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板20上具有接线端,电子设备300的控制器上具有可供该接线端插接的接口,使用时,将接线端插接在接口上即可将该触控组件200与电子设备300的控制器电连接,从而通过操作触控组件200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显示器界面的控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组件200,通过设置压力感应模组100和控制板20,使压力感应模组100包括至少一组压力感应结构10,压力感应结构10包括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11,且该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11之间串联连接形成回路,在使用时,按压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11,该压敏电阻部11在按压作用下发生形变,其自身的电阻值会随着形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由于该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11串联在回路中,因此,当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11的电阻值发生变化时,其上对应的电压分量就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该压敏电阻部11上的电压分量的变化值与其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由于控制板20与压力感应模组100电连接,控制板20通过检测压敏电阻部11的电压分量的变化,并根据该电压分量的变化值生成与该电压分量的变化值对应的控制指令,即,电压分量值不同,对应的控制指令则不同。也就是说,在使用时,只需控制按压压敏电阻部11时的压力大小即可实现不同的控制功能,即,实现压力分级感应,比如当该压力感应模组100应用在电子设备300的用户界面设计上时,可实现多种快捷应用场景,从而满足大众对高级人机交互的需求。
实施例三
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300。该电子设备300包括:触控面板30以及触控组件200。
本实施例中的触控组件与实施例二提供的触控组件200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其中,结合图5、图6以及图7所示,压力感应模组100具体设置在触控面板30的内侧。
通过将压力感应模组100设置在触控面板30的内侧,使压力感应模组100包括至少一组压力感应结构10,压力感应结构10包括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11,且该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11之间串联连接形成回路,在使用时,手指按压触控面板30,压力可通过触控面板30传递至触控面板30内侧的压力感应结构10,使其中的一个压敏电阻部11在按压作用下发生形变,其自身的电阻值会随着形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由于该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11串联在回路中,因此,当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11的电阻值发生变化时,其上对应的电压分量就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该压敏电阻部11上的电压分量值与其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由于控制板20与压力感应模组100电连接,控制板20通过检测压敏电阻部11的电压分量的变化,并根据该电压分量的变化值生成与该电压分量的变化值对应的控制指令,即,电压分量值不同,对应的控制指令则不同。也就是说,在使用时,只需控制按压触控面板30(即按压压敏电阻部11)时的压力大小即可实现不同的控制功能,即,实现压力分级感应,实现多种快捷应用场景,从而满足大众对高级人机交互的需求。
具体实现时,触控面板30具有至少两个触控区域,每个触控区域的内侧对应设有至少一组压力感应结构10。这样使得操作更加方便,比如,使不同的触控区域内侧的压力感应结构10对应的功能不同。
比如,参照图6所示,压力感应模组100包括四组压力感应结构10,触控面板30具有四个触控区域,每个触控区域下方分别对应一组压力感应结构10。这样当手指触摸某个触控区域时,且压力感应结构10中的压敏电阻部11受压而导致其上的电压分量发生变化时,控制板20根据电路中电压分量的变化即可得知是哪个触控区域做出了反馈,进而实现相应的功能。
具体实现时,压力感应模组100可粘贴在触控面板30的内表面。这样装配方便,且可提高按压灵敏度。比如,压力感应模组100通过泡棉粘贴在触控面板30的内表面。
参照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0具体为笔记本电脑,使用时,操作触控面板30,通过调节按压触控面板30的压力大小,即可实现位置识别、左右键确认、屏幕缩放、状态切换、声音亮度调节等功能。
当然,该电子设备300也可以为游戏机,比如,游戏机具有操作手柄,操作手柄具有触控面板30,压力感应模组100设置在该触控面板30的内侧。此外,电子设备300还可以为可穿戴设备,比如智能手表等,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实施例四
参照图9所示,并结合图1至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方法,该触控方法可以由上述实施例的触控组件200的部分或者全部执行,所谓触控组件200的部分比如可以是触控组件200中的控制板20。
该触控方法具体包括:
S101、获取压力感应结构10中的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11受到按压时的电压分量的变化值;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压力感应结构10与实施例一提供的压力感应模组100的压力感应结构10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
S102、根据电压分量的变化值生成控制指令,不同的电压分量值对应不同的控制指令。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方法,通过获取压力感应结构10中的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11受到按压时的电压分量的变化值,然后根据该电压分量的变化值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在使用时,按压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11,该压敏电阻部11在按压作用下发生形变,其自身的电阻值会随着形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由于该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11串联在回路中,因此,当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11的电阻值发生变化时,其上对应的电压分量就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该压敏电阻部11上的电压分量值与其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电压分量值不同,对应的控制指令则不同。在使用时,只需控制按压压敏电阻部11时的压力大小,通过获取不同压力大小带来的电压分量的变化,即可得到不同的控制指令,进而实现不同的控制功能,实现多种快捷应用场景,从而满足大众对高级人机交互的需求,操作非常方便。
其他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压力感应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组压力感应结构,每组所述压力感应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所述至少两个压敏电阻部之间串联连接形成回路;
所述压敏电阻部可在按压作用下发生形变,以使所述压敏电阻部的电阻值随着形变量的变化而变化,进而使得所述压敏电阻部上的电压分量发生变化;其中,不同的电压分量值用于对应不同的控制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感应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结构中的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的受力面上还设有按压件,以通过所述按压件按压所述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且所述压力感应结构中的其余压敏电阻部未被按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感应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为弹性按压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感应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模组包括基板,
所述压力感应结构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压敏电阻部为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感应油墨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感应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油墨层通过丝印或者喷涂或者喷墨打印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感应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结构还包括导电部,
所述压敏电阻部的正极端和负极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导电部;
所述导电部为通过丝印或者喷涂或者喷墨打印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导电材料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压力感应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模组包括至少两组所述压力感应结构;
至少两组所述压力感应结构相互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压力感应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工字型结构,所述基板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所述压力感应结构。
9.一种触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压力感应模组,
以及控制板,所述压力感应模组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用于根据所述压力感应结构中的其中一个所述压敏电阻部受到按压时的电压分量的变化值生成所述控制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模组包括至少两组所述压力感应结构时;
各所述压力感应结构之间并联连接,且分别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控面板;
以及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触控组件,所述压力感应模组设置在所述触控面板的内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具有至少两个触控区域,
每个所述触控区域的内侧对应设有至少一组所述压力感应结构。
13.一种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压力感应结构中的其中一个压敏电阻部受到按压时的电压分量的变化值;其中,所述压力感应结构为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压力感应模组的压力感应结构;
根据所述电压分量的变化值生成控制指令;其中,不同的电压分量值对应不同的控制指令。
CN202010563790.XA 2020-06-19 2020-06-19 压力感应模组、触控组件、电子设备以及触控方法 Withdrawn CN1117084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3790.XA CN111708459A (zh) 2020-06-19 2020-06-19 压力感应模组、触控组件、电子设备以及触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3790.XA CN111708459A (zh) 2020-06-19 2020-06-19 压力感应模组、触控组件、电子设备以及触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08459A true CN111708459A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41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63790.XA Withdrawn CN111708459A (zh) 2020-06-19 2020-06-19 压力感应模组、触控组件、电子设备以及触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0845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60406B2 (ja) 押圧方向検出センサ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入力装置
US9143127B2 (en) Operation switch device
US7446456B2 (en) Piezoelectric composite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input-out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7186938B2 (en) Membrane switch,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embrane switch, and contact switch
US6704005B2 (en) Input device which allows button input operation and coordinate input operation to be performed in the same operation plane
GB2476864A (en) A touch screen arrangement
CN211554911U (zh) 一种触控设备和支撑梁
KR20230132874A (ko) 압력 감지 모듈 및 전자 장치
US20090153368A1 (en) Tactile input/output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7957810A (zh) 触摸屏板
CN212379824U (zh) 压力感应模组、触控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US8451104B2 (en) Passive user input attachment engaging compressible conductive elements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CN111708459A (zh) 压力感应模组、触控组件、电子设备以及触控方法
CN100507809C (zh) 薄膜型输入装置及备有该装置的电子机器
CN212659059U (zh) 压力感应模组、触控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06406588A (zh) 触控显示装置
US20120133593A1 (en) Digitizer for a fingertip tactile-sense input device
US6479775B2 (en) Flat input device having push switches
JP2015232490A (ja) 感圧センサ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入力デバイス
US2012002003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nection mechanism for touch buttons thereof
CN112578461A (zh) 一种按键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0836036U (zh) 屏幕模组总成及终端
JP2002157063A (ja) 電子機器用多方向スイッチ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KR102652083B1 (ko) 리모트 컨트롤러
CN215729697U (zh) 传感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30096 No.699 Tianxiang North Avenue,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ngxi oumais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330000 east of Xueyuan 6th Road, south of Tianxiang Avenue,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Oufei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