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04488B - 一种双段发酵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段发酵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04488B
CN111704488B CN202010580608.1A CN202010580608A CN111704488B CN 111704488 B CN111704488 B CN 111704488B CN 202010580608 A CN202010580608 A CN 202010580608A CN 111704488 B CN111704488 B CN 1117044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stage
fiber
materials
so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06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04488A (zh
Inventor
方瑞庭
张颂临
王小华
方瑞昌
张恩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5806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044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04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044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044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044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1/00Other organic fertilis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2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using specific microorganisms or substances, e.g. enzymes, for activating or stimulating the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40Treatment of liquids or slurr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70Controlling the treatment in response to process parame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90Apparatu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90Apparatus therefor
    • C05F17/964Constructional parts, e.g. floors, covers or do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90Apparatus therefor
    • C05F17/964Constructional parts, e.g. floors, covers or doors
    • C05F17/971Constructional parts, e.g. floors, covers or doors for feeding or discharging materials to be treated; for feeding or discharging other material
    • C05F17/979Constructional parts, e.g. floors, covers or doors for feeding or discharging materials to be treated; for feeding or discharging other material the other material being gaseo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90Apparatus therefor
    • C05F17/993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process parameters, e.g. temperature, pressure or humid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00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10Solid or semi-solid fertilisers, e.g. powd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00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20Liquid fertilis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段发酵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鲜绿植物清洗搓揉打碎后,喷洒混合醒化的厌氧复合菌液,压缩成块后进行第一段发酵直至物料的纤维软化;将第一段发酵后的物料进行高浓磨和中浓磨磨浆工序处理,对多纤维物料洗出草浆,洗液和少纤维浆料送至排除空气后的发酵罐中发酵,射流搅拌,发酵后出料进行压滤形成液体肥料和固体肥料。本发明能够利用鲜绿植物作为原料进行工业化生产液体肥料、固体肥料,兼制草浆,其环保性强;此外,绿色液体肥料含有各种植物自然酶和大量小分子有机质、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由于每种植物含自然酶上千种,在制肥过程最大可能的保证植物自然酶无流失,进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环保自然,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双段发酵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段发酵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酶表达植物内在的生命功能,现代技术以化学法仿制植物酶,将氨基酸螯合锌、硅、硼、钾、铁、钙等,制成植物细胞赋活剂、生长促进剂、生根剂、抑菌剂因子,同时加入微量元素,制成叶绿素合成剂,进而能有效防止黄叶、小叶、卷叶,使病叶变健叶,防止落花落果,促使作物提前上市,上述合成酶产品属植物生长激素范畴。农业另一种肥料方法是将双酶混入尿素、复合肥、有机肥,或者制成水溶肥等等。
现代农业已应用酶肥,肥料经酶催化迅速分解而被作物吸收,与此同时,作物亦能从叶面或根系直接吸收酶。上述吸收方式存在着两个问题隐患:第一,目前农业酶制剂及酶肥中所添加的酶,皆利用人工化学合成,该合成酶经作物吸收传给人体,其安全性未被论证;第二,合成酶种类有限,功能不全面,虽能促作物快速成长,却促使果蔬口味淡化,失去自然优质风格。
农业是自然循环,本在自然,自然界植物内的自然酶生态安全。中国祖先很早就朴素地使用绿肥促丰产,现代科学才认识到这是因为绿肥中具有大量的自然酶。广义上所有野生绿禾绿草绿桔杆都是绿肥,取之不尽,但却被长期搁置荒废,未深开发加工,或者说未发现其可大规模生产开发的有效工艺。绿肥是清洁有机肥源,以绿肥深加工制成含大量自然酶、全营养价的绿色农资,市场尚处于稀缺状态。
每种绿色植物内含有上千种酶,自然酶与合成酶相比较,差异性很大:
第一,合成酶由化学方法制成,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却很高,不易代谢。植物自然酶长期与人类共存,其自然酶结构复杂,容易分解,也容易代谢;
第二,合成酶种类数量都有限,虽能促使作物速长,快速吸收,但其功能和营养不全面,果蔬速长,却失去自然风味,这已是普遍的现象。而自然酶数量大,成分、配比自然,功能全面,且自然酶催化效率比合成酶高千倍,同时自然酶不仅能促使作物快速生长,而且能够保证作物的果蔬风味自然丰足,而这正是优质、安全、高效农业的基础;
第三,合成酶由作物吸收转入人体,这些氨基酸与金属的鳌合物,具有酶的催化属性,在体内若有异常的催化和代谢,其安全性堪忧。而植物自然酶是人类营养成份,也是草食动物全价营养基础,其安全性、优质性在与人类的长期共存中已变得自然而然。
中国专利CN103140456公布了鲜草发酵液体肥的方法和粉碎机,其仅能对高尔夫球场中草坪的鲜草粉碎成细小颗粒后在进行发酵,因其需粉碎成直径小于或等于0.1mm的细小颗粒,其所能利用的鲜草原料有局限性,该工艺无法推广到自然界中一些具有长径的植被原料,且未涉及对多纤维绿禾绿草制浆的综合开发以及季节性草料的保存方法;再者,其设备仅能对高尔夫球场短草进行粉碎且效率不高,其对众多长草绿禾粉碎无普遍意义,用矿山球磨机作发酵设备噪声极大,不合环保;此外,微生物发酵不适合在滚球撞击的环境,球磨撞击及撞击升温都使物料中发酵微生物和自然酶失活,有损液肥天然活性,且球磨运动与发酵产气使得球磨机内压升高,有爆裂风险存在,因而其工艺无法推广进行产业化利用。
中国专利CN108863675的发酵则属于普通有机肥的发酵方法,属于固体高温发酵,其整个发酵过程由于温度较高,其能够将植物中的自然酶灭活,无法使得最终的有机肥中含有种类丰富、活性高的自然酶;且其整个固体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不符合环保要求,同时,其固体发酵有机质链端基团的舒展性与液体发酵不同,肥效不同,微生物效率比液态差;此外,由于其利用动物粪便参与发酵,使得动物体内的肛肠细菌也参与发酵,导致肥料不卫生,且有肛肠细菌污染农田甚至水质的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段发酵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含丰富自然酶的绿色追肥。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段发酵液体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鲜绿植物清洗搓揉后,喷洒混合醒化的厌氧复合菌液,压缩成块后进行第一段发酵直至物料的纤维软化;将所述物料进行高浓磨和中浓磨磨浆工序处理后送至排除空气后的发酵罐中进行第二段发酵,静置后出料进行压滤形成液体肥料和固体肥料。
较佳的,所述物料为多纤维物料和少纤维物料,所述多纤维物料和所述少纤维物料在所述第一段发酵中分别处理,之后将所述多纤维物料经过磨浆工序再压滤,所产生料液送至所述发酵罐中发酵;所述少纤维物料经过磨浆工序处理后送至所述发酵罐中发酵。
较佳的,所述多纤维物料压滤后形成固体物料,所述固体物料通过清洗后形成草浆,清洗后的水部分送中浓磨调浆,部分送至所述发酵罐中发酵。
较佳的,第一段发酵中,每吨所述物料中所添加的厌氧复合菌液为2~8L。
较佳的,第二段发酵中,每吨物料的厌氧复合菌液的添加量为1~8L。
较佳的,所述发酵罐包括相互密封连接到罐体和顶盖,所述罐体左右两侧设置有射流管,其中一所述射流管与氮气管道相连通,所述射流管均与进料管道和出料管道连通,所述进料管道上设置有均质泵,所述均质泵与变频器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段发酵液体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S1:将鲜绿物料采收后,一天内清洗除砂;
S2:将步骤S1中的多纤维物料或少纤维物料静置脱去表面水后,搓揉粉碎形成纤维束状物;
S3:步骤S2搓揉后的物料送至拌料机,喷洒加入醒化的厌氧复合菌液,进行第一段发酵直至物料的纤维软化,所述发酵的温度控制为15℃~45℃;
S4:将步骤S3发酵后的多纤维物料或少纤维物料挤出粘液,粘液送至发酵罐中进行第二段发酵,所述多纤维物料经过高浓磨和中浓磨磨浆工序处理后产生的料液送至所述发酵罐中发酵,所述少纤维物料经过高浓磨和中浓磨磨浆工序处理后送至所述发酵罐中发酵;
S5:在发酵罐加料前先充入氮气,排出罐中空气,加入物料和醒发后厌氧复合菌液,进行第二段发酵;
S6:经过步骤S5发酵后的物料送至压滤机后进行压滤分离形成液体肥料和固体肥料。
较佳的,步骤S5中,在所述发酵罐内每天进行循环射流密闭搅拌,物料发酵完成加入旧醪,静置2天后即可出料,出料前先启动射流均质搅拌5分钟,然后转换为出料。
较佳的,所述多纤维物料压滤后形成固体物料,所述固体物料通过清洗后形成草浆,清洗后的水送至所述发酵罐中发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肥料,所述液体肥料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所得。
本发明所制备的绿色有机液体肥料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储存季节性的绿色植物,同时能够利用鲜绿植物作为原料进行工业化生产液体肥料,其环保性强;此外,绿色液体肥料中含有各种植物自然酶和大量绿色植物组织分离出来的有机质,由于每种植物含自然酶上千种,在制肥过程最大可能的保证植物自然酶无流失,品种繁多、配比自然,促作物生根,吸收,长绿,丰产,优质,抗拮,抗虫,营养全面,可用于种植果蔬,品质优良,风味自然丰足。相较于干发酵有机肥和添酶型多种肥,本自然酶液肥既具有酶肥的基本属性,也具有双酶有机肥的各种性质,而且营养全面,功能完整,更具环保性、安全性和自然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发酵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双段发酵液体肥料的制备方法,其利用双段发酵工艺进行处理(即包括第一段发酵和第二段发酵),其具体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S1:采收清洗除砂工序:
将鲜绿物料采收后,利用除砂槽清洗除去鲜绿物料中的砂土,沉砂后的水可进行二次利用。
S2:搓揉工序:
步骤S1的物料经过清洗除砂后,静置脱去表面水,进搓揉粉碎机搓成纤维束状物,较佳的,其丝束细度小于0.5cm,搓揉渗出的料液收集入第二段发酵;由于该步骤所采用的物料为鲜绿物料,其不会如晒干后的物料在搓揉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微尘,因而十分环保。
S3:第一段发酵工序:
经过步骤S2搓揉后的物料进入拌料机,喷洒加入醒化的厌氧复合菌液,经压缩成块状,装入发酵袋,移入发酵室,封口向上堆放发酵,较佳的,每吨物料中所添加的厌氧复合菌液为2~8L;其发酵温度控制在15℃~45℃,直至料块软化为宜,较佳的,其发酵的时间15~40天,其中,该发酵的温度不可高于45℃,否则过高的发酵温度将导致自然酶灭活被微生物分解,进而使得肥料的功效受到非常大的影响,该第一段发酵利用压料机将空气挤压出去,同时利用发酵袋密封进行相关厌氧发酵;此外,若物料为多纤维物料或者天气温度低,则其发酵时间可适当进行延长,若物料为少纤维物料或天气较热,则其发酵时间略短。
鲜绿的草本植物或禾本植物物料经过上述第一段发酵处理后,其纤维软化、柔化,使得纤维素与纤维素、纤维素与木质素分子间力弱化,易于磨浆分出细纤维,并缩短磨浆时间;再者,第一段发酵使物料中的叶绿素产生溶胀,破裂,进而能够减少其在第二段发酵中的长时间悬浮,加速溶解;同时,第一段发酵还能降低磨浆机的机械强度,缩短磨浆时间,能够充分保护植物中的自然酶的活性,此外,第一段发酵还兼具有快速贮料功能,进而能够将季节性生长的绿色植被采收贮存,以实现液体肥料的连续生产,实现工业化。
S4:磨浆工序:
多纤维物料(即高纤维物料,通常造纸制草浆用其干料)经第一段发酵后,解包入挤压机挤出粘液,粘液送至第二段发酵,固体物料则经螺旋输送入高浓磨,磨至纤束状小于0.2cm,再泵送至中浓磨,加水至固含量6~15%;循环磨至需要的叩解度20~35RS,之后泵送至压滤机,其压滤出的料液送至第二段发酵,固体部分送洗滤机洗出草浆;较佳的,由于洗纤的水量较大,可部分转回中浓磨料槽中回用,部分送至发酵罐中发酵,也可将其直接全部加入第二段发酵罐中,若其含有特别细的富纤维物料,则经高浓磨后进双盘磨制细浆。
少纤维物料经第一段发酵后,解包入挤压机压出粘液,粘液转至第二段发酵,固体物经螺旋输送入高浓磨,磨至小于0.3cm,加水至固含量6-15%,之后转入中浓磨循环磨浆,通过30目网后,其浆液转入第二段发酵。
上述多纤维物料和少纤维物料分开进行第一段发酵处理,之后将上述多纤维物料进行磨浆工序后,将其料液转入第二段发酵的发酵罐中,其磨浆后产生的细纤维物料则在洗滤机中清洗,使得该些纤维形成草浆便于后续的制纸工艺的配合利用,现有造纸中制备细纤维需经过加碱,漂白,高温蒸煮,否则磨不了细纤,纵然是鲜禾要制细纤也要高温180~22O℃的处理,否则也制不了细纤,而本发明无需经过上述处理即可常温制备细纤维,十分节约能量且环保,此外,上述制备方法中的多纤维物料若不先行提取纤维,会导致发酵慢,浮力很大,难以搅拌;而少纤维物料则在经过磨浆工序处理后,再将其物料送至同一发酵罐中,使得上述多纤维的料液和少纤维物料之料液在发酵罐中进行第二段发酵。
S5:第二段发酵工序:
在发酵罐加料前先充入氮气,排出罐中空气,加入物料和醒发后厌氧复合菌液,较佳的,在上述发酵罐加入一半物料的情况下加入醒发后的厌氧复合菌液,有利匀料;进一步的,在该发酵工序中,每吨物料的厌氧复合菌液的添加量为1~8L。
紧接着开始发酵,每天循环射流密闭搅拌2次,每次10-20分钟,从视镜观察发酵,物料微粒先悬浮,后沉降;发酵完成加入旧醪,静置2~5天后即可出料,之后由均质泵送料至压滤机。
较佳的,该第二段发酵的时间为15~35天,温度控制在15~45℃,发酵完成后物料的PH值在5.5~7.5之间。
S6:压滤出液工序:
物料送至压滤机后进行压滤出液,滤液装桶,形成液体肥料;较佳的,该压滤机滤布150目,压滤出液后所遗留的滤渣压块装袋,作基肥,滤渣压块后水份含量小于50%,该滤渣可以压块包装作基肥。
此外,上述第一段发酵或第二段发酵所添加的厌氧复合菌液为酵母菌,乳酸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光合菌,放线菌,发酵系丝状菌,固氮菌,(木质素)白腐菌等多种微生物复合菌。
上述步骤S4中的磨浆工序中,多纤维物料经过磨浆工序中所产生的纤维物料经过洗滤机清洗后,其所产生的滤渣纤维较细,且无需利用传统高温高压弱化纤维与木质素的结合力,本发明能够在低温条件下弱化纤维的结合力,高效环保,节约能源,且其所产生的洗纤废水也能回用或进入第二段发酵中全部利用,在保持自然酶活性的前提下,制备出草浆,能够将其进一步用于造纸工艺中,发展绿色植物制浆的环保工艺,补充我国造纸业纸浆的需求,十分环保。进一步的,上述步骤S4中的少纤维物料中所产生的滤渣则可压块装袋,将其作为固体肥料作基肥,改良土壤。
上述步骤S5中所用到的发酵罐的结构如附图1所示。该发酵罐包括罐体A和顶盖B,该顶盖B与罐体A相互密封连接,同时,该顶盖B上开设有开孔18,该顶盖B的顶端还连接有排气口3a,该排气口3a利用阀门17控制其开启与关闭。该罐体A上设置有上视镜19,中视镜20和下视镜21,该些视镜的设置能够有效的监控,观察物料的沉降状况;进一步的,该罐体A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射流管,发酵罐的射流由左右两侧的均质泵C带动,其该均质泵均配置有调频电机。具体来说,该射流管包括上层射流管22,中层射流管23和下层射流管24,该上层射流管22利用阀门7控制其开启与关闭,该中层射流管23利用阀门6控制其开启与关闭,该下层射流管24则利用阀门4控制其开启与关闭,较佳的,该上层射流管22沿罐体的底部方向向下倾斜,较佳的,该上层射流管的向下倾斜45度,这样能够保证上层射流管入料时不会产生上溅的情况;各个射流管与罐壁夹角都是45度,顺时针方向,射流搅拌中物料旋转运动。该下层射流管24与氮气进气管道30相连通,该氮气进气管道30上设置有阀门5,在发酵罐加料前,先通入氮气,排出罐体中的空气。该上层射流管22,中层射流管23和下层射流管24均通过管道与进料管道25和出料管道26连通,其中,该进料管道25上还设置有均质泵C,该均质泵C与变频器8相连接,该变频器8可通过调控均质泵C来控制物料的运动速度,可见,该发酵罐所连接的均质泵通过阀门的开关切换能够实现进料功能、射流搅拌功能和送料功能。进一步的,该进料管道25和出料管道26分别设置有阀门2和阀门3,且该进料管道25还连接有底部射流管道27,该底部射流管道27设置有阀门1,该底部射流管道27一端与进料管道25连通,另一端则连接至罐体A的底部,进而能够保证射流搅拌时,能够无死角的将物料进行充分搅拌。类似的,右侧的上层射流管,中层射流管和下层射流管上分别设置有阀门15,阀门14和阀门13,进料管道和出料管道则分别设置有阀门11和阀门12,底部射流管道则设置有阀门10,其设置与左侧类似,在此不再重复进行说明。
此外,该罐体A还设置有取样口16,物料的温度和PH值在发酵罐进行射流搅拌后由取样口16取样进行检测,随时监控发酵罐内的发酵情况。该进料管道25可连接中浓磨储料槽,若进料管道需要启动时,则开启阀门2,11和17;当发酵罐下部进料时,关闭阀门1,6,7,10,14,15,开启阀门4和13,发酵罐从下部进料;若发酵罐中部进料时,则开启阀门6和14,使得物料从中部进料;若发酵罐上部进料,则开启阀门7和阀门15;进料完毕后,微启阀门17,并将其他阀门关闭。物料由均质泵先从罐体下端的下层射流管24灌入,后由罐体的中层射流管23和上层射流管22灌入,由变频器调整加料速度,加料一半时由均匀泵泵入醒发后厌氧复合菌液,之后再继续完成加料,加料完成后发酵罐中留有20%空间,之后闭封隔氧,微启排气口3a。
当该发酵罐进行射流搅拌时,则关闭阀门2,3,11和12,开启阀门1,4,6,7,10,13,14和15,进而在该发酵罐内对物料进行射流密闭搅拌,使得物料能够充分进行二次发酵。
当物料发酵完毕,先启动射流搅拌均料5分钟,再转换成出料操作,打开阀门3和阀门12,物料通过出料管道26输出至压滤机中进行后续的压滤操作。
本发明的发酵工艺采用绿色植物,既可以是种植的绿肥,也可以是野生绿草,山川平野水中绿禾皆可用本工艺制浆制肥,因地制宜,物尽其用;利用其制备含植物自然酶的液体肥料或形成固体基肥,该些肥料源自自然,是安全卫生高效肥料,且其纤维提取与制肥联合工艺能够有效形成草浆和肥料,十分节能环保,且本工艺能够适合大量生产,符合绿色农业用肥选择。
再者,本发明直接采取鲜绿的植物进行发酵,由于每一种绿色植物都含上千种植物自然酶,含各种中微量元素,营养成份最完整自然;而干体植物酶己失去活性或者已被氧化,植物在干化过程中流失了挥发性的糖份,蜡质,树脂,丹宁等成份,而这些物质若不流失,经发酵都是有机营养质,可用来形成液体肥料,同时,植物在干化过程又能够使木质素氧化变色,且与纤维固化,难以分离,必需经高温碱化软化纤维才可分离,且其纤维色泽棕深,后续还得经化学漂白处理,虽然干体禾本纤维强度好,但制浆污染大,而绿色禾本纤维含量小,但经发酵易软化,制浆无需高温处理,也无需化学品,整个发酵制浆过程中所用的水可回用,过程无废水产生。
本发明所制备的微生物绿色有机液体肥料优点为:第一,该绿色液体肥料中含有各种植物自然酶和大量绿色植物组织分离出来的有机质,由于每种植物含自然酶上千种,在制肥过程最大可能的保证植物自然酶无流失,品种繁多,配比自然,安全性和功能性更好;第二,该绿色液体肥料中含有微生物发酵代谢营养质和代谢酶,微生物发酵所产生的代谢物都是纳米级小分子,可为作物直接吸收转化为营养质;第三,该绿色液体肥料中含有大量活性微生物,施肥入土,微生物参与各种代谢,也代谢出土壤酶,能够增加土壤活力,微生物与自然酶配合还可解磷、解钾,活化土壤中硅、钙、镁中量元素,提高铁、锰、铜、锌、钼、硼供应功率,协同提高肥效;第四,该绿色液体肥料中含植物自然配比的中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呈络合态,容易被作物吸收。第五,该液体肥料能够用于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绿色追肥,进而促作物生根,吸收,长绿,丰产,优质,抗拮,抗虫,营养全面,可用于种植果蔬,品质优良,风味自然丰足。相较于干发酵有机肥和添酶型多种肥,本自然酶液肥既具有酶肥的基本属性,也具有双酶有机肥的各种性质,而且营养全面,功能完整,更具环保性、安全性和自然性。
进一步的,本发明利用二段发酵的工艺具有如下优点:第一,第一段发酵有利于进行绿色贮料,克服绿植季节性生长的不利之处;而且第一段发酵能够柔化纤维,弱化纤维分子间力,弱化木质素与纤维素结合力,保护纤维原色,甚至提高纤维的白度,这就克服了传统工艺中需进行高温、碱化、漂白等制浆的缺点;第二,第一段发酵可以提高磨浆效率,缩短磨浆时间,有利于保护植物酶,同时能够缩短第二段发酵时间,提高发酵罐周期利用率,使整体发酵更深化,减小物料悬浮,便于匀料。
实施例一
一种双段发酵液体肥料的制备方法,其原料为多纤维物料和少纤维物料配合制造上述液体肥料,其多纤维物料的处理步骤如下:
1)采收鲜芦苇10吨,1天内完成清洗除砂工序;
2)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鲜芦苇静置脱去表面水,之后输送入搓揉粉碎机打碎,将其丝片控制在0.2×5cm左右,同时收集其搓揉渗出的料液至第二段发酵罐中;
3)打碎后的丝状物送入搅拌机,喷雾加入醒化的厌氧复合菌液,加入厌氧复合菌液后的物料压缩成块状,装入发酵袋,移入发酵室堆放,发酵15~40天直至纤维软化;
4)经处理后的鲜芦苇物料经第一段发酵后送挤压机挤出粘液,粘液转送至第二段发酵的发酵罐中,压出粘液的物料则输送至高浓磨,磨纤维至0.05×0.5cm,再转送至中浓磨料槽加水调至固含量8%左右,在中浓磨中循环磨至叩解度20~35RS,之后泵送至压滤机滤出固体,其压滤出的料液送至第二段发酵,固体部分则送洗滤机内洗出草浆,洗滤机压出的纤维含水量约为45%~50%,洗滤水部分送至中浓磨调水槽回用,部分送发酵罐进行利用;
此外,上述双段发酵液体肥料的制备方法,其少纤维物料的步骤如下:
1、分别采收鲜紫云英5吨,鲜杂草30吨和鲜西红柿秸秆10吨,1天内完成各个植物的清洗除砂工序;
2、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鲜紫云英,鲜杂草和鲜西红柿秸秆静置脱去表面水,之后输送入搓揉粉碎机打碎,将其控制在0.3×5cm左右,同时收集其搓揉渗出的料液至第二段发酵罐中;
3、打碎后的物料送入搅拌机,喷雾加入醒化的厌氧复合菌液,加入厌氧复合菌液后的物料压缩成块状,装入发酵袋,移入发酵室堆放,发酵15~40天直至纤维软化;
4、经处理后的物料经第一段发酵后送挤压机挤出发酵液,发酵液转送至上述第二段发酵的发酵罐中,压出发酵液的物料则输送至高浓磨,磨成长度小于0.1~1.0cm的细料,在料槽中调水至固含量12%左右后泵入中浓磨,在中浓磨中循环磨至通过30目,将其泵入第二段发酵的发酵罐中。
这样,经过第一段发酵和磨浆工序分别处理后的多纤维物料的料液和少纤维物料的浆液分别送至同一发酵罐中进行第二段发酵:
首先,在发酵罐加料前先通入氮气,排空罐中空气,之后在发酵罐中加入上述物料和醒发后厌氧复合菌液进行二次发酵,物料发酵完成后加入旧醪,静置2~5天后即可出料,物料由均质泵送至压滤机;
最后,物料送至压滤机后进行压滤出液,滤液装桶,形成液体肥料;滤渣压块形成固体基肥。
实施例二
一种双段发酵液体肥料的制备方法,其原料为多纤维物料和少纤维物料配合制造上述液体肥料,其多纤维物料的处理步骤如下:
1)采收鲜葟竹草10吨,一天内完成清洗除砂工序;
2)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鲜葟竹草静置脱去表面水,之后输送入搓揉粉碎机打碎,同时收集其搓揉渗出的料液至第二段发酵罐中;
3)打碎后的丝状物送入搅拌机,喷雾加入醒化的厌氧复合菌液,加入厌氧复合菌液后的物料压缩成块状,装入发酵袋,移入发酵室堆放,发酵15~40天直至纤维软化;
4)经处理后的鲜葟竹草物料经第一段发酵后送挤压机挤出粘液,粘液转送至第二段发酵的发酵罐中,压出粘液的物料则输送至高浓磨处理,再转送至中浓磨料槽加水调至固含量8%左右,在中浓磨中循环磨至叩解度20~35RS,之后泵送至压滤机滤出固体,其压滤出的料液送至第二段发酵,固体部分则送洗滤机内洗出草浆,洗滤机压出的草浆含水量约为45%~50%,洗滤水则部分送中浓磨调料槽回用,部分送至第二段发酵中的发酵罐进行利用;
此外,上述双段发酵液体肥料的制备方法,其少纤维物料的步骤如下:
1、分别采收鲜田青5吨,鲜杂草30吨和鲜芦笋秸秆10吨,一天内完成各个料物的清洗除砂工序;
2、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鲜田青,鲜杂草和鲜芦笋秸秆静置脱去表面水,之后输送入搓揉粉碎机打碎,同时收集其搓揉渗出的料液至第二段发酵罐中;
3、打碎后的物料送入搅拌机,喷雾加入醒化的厌氧复合菌液,加入厌氧复合菌液后的物料压缩成块状,装入发酵袋,移入发酵室堆放,发酵15~40天直至纤维软化;
4、经处理后的物料经第一段发酵后送挤压机挤出粘液,粘液转送至上述第二段发酵的发酵罐中,压出粘液的物料则输送至高浓磨,磨成长度小于0.1~1.0cm的细料,在料槽中调水至固含量12%左右,后泵入中浓磨,在中浓磨中循环磨至30目左右,将其泵入第二段发酵的发酵罐中。
这样,经过第一段发酵和磨浆工序分别处理后的多纤维物料的料液和少纤维物料的料液分别送至同一发酵罐中进行第二段发酵:
首先,在发酵罐加料前先通入氮气,排空罐中空气,之后在发酵罐中加入上述物料和醒发后厌氧复合菌液进行二次发酵,物料发酵完成后加入旧醪,静置2~5天后即可出料,出料前先启动射流搅拌5分钟,然后转换泵送压滤,物料由均质泵送至压滤机;
最后,物料送至压滤机后进行压滤出液,滤液装桶,形成液体肥料;滤渣压块形成固体基肥。
在本发明的实施过程中,用相同条件和作物做了5组结果对比实验:
1、对比实验一:
Figure BDA0002553035530000121
2、对比实验二:
Figure BDA0002553035530000131
3、对比实验三:
Figure BDA0002553035530000132
Figure BDA0002553035530000141
4、对比实验四:
Figure BDA0002553035530000142
5、对比实验五:
Figure BDA0002553035530000143
Figure BDA0002553035530000151
由以上的对比实验数据可知,利用本发明的工艺所制作的液体肥料或固体基肥不但能够迅速的促进植物根系营养的吸收,而且能够有效的防止对抗病虫害,且所种植出来的农作物口感好,在促进植物迅速生长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植物的口感,肥效高,十分安全可靠,这是植物自然酶肥的优势。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双段发酵液体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将鲜绿植物清洗搓揉后,喷洒混合醒化的厌氧复合菌液,压缩成块后进行第一段发酵直至物料的纤维软化;
将发酵后的物料进行高浓磨和中浓磨磨浆工序处理后送至排除空气后且加入厌氧复合菌液的发酵罐中进行第二段发酵,静置后出料进行压滤形成液体肥料和固体肥料;
其中,所述物料为多纤维物料和少纤维物料,所述多纤维物料和所述少纤维物料在所述第一段发酵中分别处理,其中,所述多纤维物料经第一段发酵后,粘液送至第二段发酵,固体物料则经高浓磨工序磨至纤束状小于0.2cm,再泵送至中浓磨工序处理,循环磨至需要的叩解度20~35RS,之后泵送至压滤机,其压滤出的料液送至第二段发酵;所述少纤维物料经第一段发酵后,压出粘液,粘液转至第二段发酵,固体物料经高浓磨工序磨至纤束状小于0.3cm,之后转入中浓磨工序循环磨浆后将其浆液转入第二段发酵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段发酵液体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纤维物料压滤后形成固体物料,所述固体物料通过清洗后形成草浆,清洗后的水部分回送中浓磨调浆,部分送至所述发酵罐中发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段发酵液体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段发酵中,每吨所述物料中所添加的厌氧复合菌液为2~8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段发酵液体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段发酵中,每吨物料的厌氧复合菌液的添加量为1~8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段发酵液体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包括相互密封连接到罐体和顶盖,所述罐体左右两侧设置有射流管,其中一所述射流管与氮气管道相连通,所述射流管均与进料管道和出料管道连通,所述进料管道上设置有均质泵,所述均质泵与变频器连接。
6.一种双段发酵液体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S1:将鲜绿物料采收后,清洗除砂;
S2:将步骤S1中的物料静置脱去表面水后,搓揉粉碎形成纤维束状物;
S3:步骤S2搓揉后的多纤维物料或少纤维物料送至拌料机,喷洒加入醒化的厌氧复合菌液,进行第一段发酵直至物料的纤维软化,所述发酵的温度控制为15℃~45℃;
S4:将步骤S3发酵后的多纤维物料或少纤维物料挤出粘液,粘液送至发酵罐中进行第二段发酵,所述多纤维物料经过高浓磨和中浓磨磨浆工序,浆料经压滤后产生的料液送至所述发酵罐中发酵,料渣洗滤出草浆,所述少纤维物料经过高浓磨和中浓磨磨浆工序处理后直接送至所述发酵罐中发酵,其中,所述多纤维物料和所述少纤维物料在所述第一段发酵中分别处理,其中,所述多纤维物料经第一段发酵后,粘液送至第二段发酵,固体物料则经高浓磨工序磨至纤束状小于0.2cm,再泵送至中浓磨工序处理,循环磨至需要的叩解度20~35RS,之后泵送至压滤机,其压滤出的料液送至第二段发酵;所述少纤维物料经第一段发酵后,压出粘液,粘液转至第二段发酵,固体物经高浓磨工序磨至纤束状小于0.3cm,之后转入中浓磨工序循环磨浆后将其浆液转入第二段发酵处理;
S5:在发酵罐加料前先充入氮气,排出罐中空气,加入物料和醒发后厌氧复合菌液,进行第二段发酵;
S6:经过步骤S5发酵后的物料送至压滤机后进行压滤分离形成液体肥料和固体肥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段发酵液体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在所述发酵罐内每天进行循环射流密闭搅拌,物料发酵后加入旧醪,静置2天后即可出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段发酵液体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纤维物料压滤后形成固体物料,所述固体物料通过清洗后形成草浆,清洗后的水部分回送中浓磨调浆,部分送至所述发酵罐中发酵。
CN202010580608.1A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双段发酵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7044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0608.1A CN111704488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双段发酵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0608.1A CN111704488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双段发酵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04488A CN111704488A (zh) 2020-09-25
CN111704488B true CN111704488B (zh) 2022-05-03

Family

ID=72542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0608.1A Active CN111704488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双段发酵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04488B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9297A (zh) * 2004-09-09 2005-11-23 珠海市绿色世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作有机液体肥料和有机固体肥料的方法
JP2007007582A (ja) * 2005-06-30 2007-01-18 Hiroshi Okawa バイオガス及び浄水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01209932A (zh) * 2006-12-25 2008-07-02 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碱法制浆黑液生产黄腐酸类肥料的方法
CN102174399A (zh) * 2010-12-31 2011-09-07 广西赛尔纸业有限公司 草本生物纤维及生物纸浆的制备方法
CN102674913A (zh) * 2012-05-23 2012-09-19 湖北益丰生物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液体肥料及制备方法
CN103140456A (zh) * 2011-10-04 2013-06-05 金相准 鲜草发酵液体肥料、制造鲜草发酵液体肥料的方法和鲜草粉碎机
CN103449900A (zh) * 2013-08-06 2013-12-18 贵州安顺金丰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专用液体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5760A (zh) * 2016-11-03 2017-03-15 苏州漕湖农发生物农业有限公司 田间废弃农作物利用方法
CN106866285A (zh) * 2017-04-11 2017-06-20 山东博华高效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银杏叶的生物肥料的制作方法
CN107344888A (zh) * 2017-04-11 2017-11-14 山东博华高效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增甜作用的酵素菌肥产品及其制作方法
CN107814596A (zh) * 2017-10-25 2018-03-20 苏州麦田禾盛家庭农场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农业中蔬菜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方法
CN108101591A (zh) * 2017-12-26 2018-06-01 福建奇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液体有机肥的制备工艺及方法
CN108585972A (zh) * 2018-02-05 2018-09-28 宁波七禾加百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弃柑橘的绿色多级循环利用方法
CN108863675A (zh) * 2018-09-03 2018-11-23 内蒙古蒙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发酵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75962A (zh) * 2018-09-13 2018-12-11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液体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09400352A (zh) * 2018-11-12 2019-03-01 吉林建筑大学 一种利用秸秆微生物发酵再利用的方法
CN109423907A (zh) * 2017-08-30 2019-03-05 黑龙江如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高档纸用浆料和肥料的联合工艺
WO2020110254A1 (ja) * 2018-11-29 2020-06-04 千秋 櫛田 パインアップル葉茎の活用のための処理方法及びパインアップル葉茎の活用のための処理システム
CN111533619A (zh) * 2020-05-08 2020-08-14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利用香蕉茎秆制作生物液体肥料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9297A (zh) * 2004-09-09 2005-11-23 珠海市绿色世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作有机液体肥料和有机固体肥料的方法
JP2007007582A (ja) * 2005-06-30 2007-01-18 Hiroshi Okawa バイオガス及び浄水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01209932A (zh) * 2006-12-25 2008-07-02 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碱法制浆黑液生产黄腐酸类肥料的方法
CN102174399A (zh) * 2010-12-31 2011-09-07 广西赛尔纸业有限公司 草本生物纤维及生物纸浆的制备方法
CN103140456A (zh) * 2011-10-04 2013-06-05 金相准 鲜草发酵液体肥料、制造鲜草发酵液体肥料的方法和鲜草粉碎机
CN102674913A (zh) * 2012-05-23 2012-09-19 湖北益丰生物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液体肥料及制备方法
CN103449900A (zh) * 2013-08-06 2013-12-18 贵州安顺金丰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专用液体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5760A (zh) * 2016-11-03 2017-03-15 苏州漕湖农发生物农业有限公司 田间废弃农作物利用方法
CN106866285A (zh) * 2017-04-11 2017-06-20 山东博华高效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银杏叶的生物肥料的制作方法
CN107344888A (zh) * 2017-04-11 2017-11-14 山东博华高效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增甜作用的酵素菌肥产品及其制作方法
CN109423907A (zh) * 2017-08-30 2019-03-05 黑龙江如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高档纸用浆料和肥料的联合工艺
CN107814596A (zh) * 2017-10-25 2018-03-20 苏州麦田禾盛家庭农场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农业中蔬菜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方法
CN108101591A (zh) * 2017-12-26 2018-06-01 福建奇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液体有机肥的制备工艺及方法
CN108585972A (zh) * 2018-02-05 2018-09-28 宁波七禾加百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弃柑橘的绿色多级循环利用方法
CN108863675A (zh) * 2018-09-03 2018-11-23 内蒙古蒙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发酵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75962A (zh) * 2018-09-13 2018-12-11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液体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09400352A (zh) * 2018-11-12 2019-03-01 吉林建筑大学 一种利用秸秆微生物发酵再利用的方法
WO2020110254A1 (ja) * 2018-11-29 2020-06-04 千秋 櫛田 パインアップル葉茎の活用のための処理方法及びパインアップル葉茎の活用のための処理システム
CN111533619A (zh) * 2020-05-08 2020-08-14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利用香蕉茎秆制作生物液体肥料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鲜绿植物破碎设备及其混合厌氧发酵试验;黄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20180115(第1期);第B027-69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04488A (zh) 2020-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8369B (zh) 一种杏鲍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1690554B (zh) 一种用秸秆生产动物饲料的方法
CN104987269A (zh) 一种生物有机型苹果专用肥及其制造方法
CN103910584B (zh) 含棕榈树木屑的杏鲍菇培养料及制作方法
CN106748195B (zh) 一种含天然植物生长物质的肥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2584357B (zh) 一种蔬菜废弃物快速资源化零排放的处理方法
CN103613431A (zh) 一种利用板栗修剪枝、苞壳、栗壳制作银耳栽培料的方法
CN107793214A (zh) 一种以羊栖菜为原料的海藻肥制备方法
CN105331669B (zh) 利用工业化生产食用菌废弃菌渣发酵提取黄腐酸的新方法
CN109076860A (zh) 一种芒果栽培的种植方法
CN107660443A (zh) 半干旱区苹果肉牛羊肚菌循环农业体系构建方法
CN103387470B (zh) 一种白灵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7987996A (zh) 一种香醇红酒的制备方法
RU2253641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биостимулятора роста и развития растений из гумусосодержащих веществ
CN111704488B (zh) 一种双段发酵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46296A (zh) 一种海藻肥的制备方法
CN103342610B (zh) 一种秀珍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06278571A (zh) 一种油茶扦插苗移栽育苗基质
CN107640982A (zh) 一种以泡叶藻为原料的海藻肥制备方法
CN1327967A (zh) 生态有机肥及其制造方法
CN107173144A (zh) 一种核桃丰产栽培方法
CN105884458A (zh) 水葫芦食用菌培养基及其生产方法
CN106045749A (zh) 一种预防连作的蟠桃专用肥料
CN110204380A (zh) 一种利用尾菜生产肥料的方法
CN115057739B (zh) 一种利用啤酒酿造废料制备生物型有机液态肥的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