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7315A - 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7315A
CN111697315A CN201910199761.7A CN201910199761A CN111697315A CN 111697315 A CN111697315 A CN 111697315A CN 201910199761 A CN201910199761 A CN 201910199761A CN 111697315 A CN111697315 A CN 1116973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connection point
terminal device
foldable terminal
frequency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997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97315B (zh
Inventor
储嘉慧
余冬
侯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5690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24756B/zh
Priority to CN201910199761.7A priority patent/CN111697315B/zh
Priority to EP20773290.0A priority patent/EP3940884A4/en
Priority to US17/439,178 priority patent/US11916289B2/en
Priority to PCT/CN2020/078321 priority patent/WO202018706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697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73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973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73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14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 H01Q5/328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between a radiating element and groun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two or more simultaneously fed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a single feed poi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78Combination of fed elements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5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particular feeding means
    • H01Q9/045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particular feeding means electromagnetically coupled to the feed li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64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separate antennas for the more than one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包括第一馈电源、可折叠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中配置有:第一天线单元,由所述第一馈电源馈电;所述第二部分中配置有:第二天线单元,在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折叠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耦合馈电,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本申请提供的可折叠终端设备,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高天线性能的可折叠终端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不断增多,终端设备的结构类型开始增多。最为常见的结构类型有直板式终端设备和折叠式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结构类型不同,终端设备内天线的设计也不同。
折叠式终端设备有两个可相对移动(例如相对滑动、相对旋转)的部件。例如,一个部件1可以相对另一个部件2的一侧旋转;又如,一个部件可以在另一个部件的一个面上滑动。因此,折叠式终端设备可以有开盖的直板状态以及合盖的折叠状态。例如,可折叠终端设备包括部件1、部件2;部件1相对部件2的一端旋转后,部件1的一个面与部件2的一个面接触、重叠,这两个面因此无法露出,那么可折叠终端设备处于合盖的折叠状态;而部件1相对部件2的一端旋转后,这两个面不再接触且外露出来,那么折叠式终端设备可以处于开盖的直板状态。又如,可折叠终端设备包括部件3、部件4;部件3在部件4上滑动后,部件3的一个面在部件4的投影区域与部件4的一个面重叠,那么可折叠终端设备处于合盖的折叠状态;而部件3在部件4上滑动后,该投影区域与该部件4的一个面不再重叠,那么折叠式终端设备可以处于开盖的直板状态。
然而在这两种状态下,两个可相对移动的部件的相对位置不同,工作频段相同的天线的使用性能很可能发生变化,这会影响天线信号的稳定性。为了保证天线在两种状态下稳定使用,通常需要在终端设备的两个可相对移动的部件上设置多个工作频段相同的天线,因此,天线的排布、连接方式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高天线性能的可折叠终端设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馈电源;可折叠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中配置有:第一天线单元,由所述第一馈电源馈电;所述第二部分中配置有:第二天线单元,在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折叠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耦合馈电,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可折叠终端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的距离较近,配置在第二部分的电子元件会对配置在第一部分的电子元件产生影响。本申请利用了这种影响,配置在第二部分的第二天线单元与配置在第一部分的第一天线单元耦合馈电并工作在相同的频段,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因距离变化导致的信号干扰问题,而且可以提升天线的使用性能。由于第一天线单元与第二天线单元之间并非利用导线直接电连接,而是利用耦合的方式电连接,第二天线单元的存在不会额外引入布线困难的问题。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第一天线辐射体,包括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第一连接点接地,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第二连接点与所述第一馈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包括:第二天线辐射体,用于在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折叠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耦合馈电,包括第三连接点、第四连接点,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三连接点以及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四连接点均接地;第一调谐元件,电连接在地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三连接点之间,用于调整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
在第一天线单元与第二天线单元耦合馈电时,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与第一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可能有略微差异,二者的工作频段的重合度不满足要求。利用调谐元件调整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可以提高第一天线辐射体与第二天线辐射体之间的耦合馈电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折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三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第二连接点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四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或者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四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第二连接点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三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阈值。
第一天线辐射体与第二天线辐射体之间的距离较近,可以提高第一天线辐射体与第二天线辐射体之间的耦合馈电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边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边框;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框周围,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边框周围,在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折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位于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的同侧。
将第一天线单元与第二天线单元设置在可折叠终端设备的同侧,可以提高第一天线辐射体与第二天线辐射体之间的耦合馈电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为所述第一边框,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为所述第二边框。
利用边框作为天线辐射体,可以简化可折叠终端设备的结构。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二馈电源,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由所述第一馈电源、所述第二馈电源馈电;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第一天线辐射体,包括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馈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第二连接点与所述第一馈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包括:第二天线辐射体,用于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耦合馈电,包括第三连接点、第四连接点,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三连接点以及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四连接点均接地;第一调谐元件,电连接在地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三连接点之间,用于调整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
在第一天线单元与第二天线单元耦合馈电时,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与第一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可能有略微差异,二者的工作频段的重合度不满足要求。利用调谐元件调整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可以提高第一天线辐射体与第二天线辐射体之间的耦合馈电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折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三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第二连接点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四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或者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四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第二连接点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三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阈值。
第一天线辐射体与第二天线辐射体之间的距离较近,可以提高第一天线辐射体与第二天线辐射体之间的耦合馈电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边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边框;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框周围,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边框周围,在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折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位于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的同侧。
将第一天线单元与第二天线单元设置在可折叠终端设备的同侧,可以提高第一天线辐射体与第二天线辐射体之间的耦合馈电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为所述第一边框,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为所述第二边框。
利用边框作为天线辐射体,可以简化可折叠终端设备的结构。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由所述第一馈电源馈电并工作在第一频段;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三馈电源,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由所述第三馈电源馈电并工作在第二频段;第一滤波元件,电连接在所述第一馈电源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之间,用于过滤所述第二频段的信号;第二滤波元件,电连接在所述第三馈电源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之间,用于过滤所述第一频段的信号。
滤波器用于过滤特定频段的信号,可以避免不同频段之间产生干扰,使得第一天线单元可以工作在多个频段上。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二调谐器件,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电连接,用于调整所述第二频段。
调谐器件可以使得第一天线单元复用多个天线,从而第一天线单元可以工作在多个频段上。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由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耦合馈电并工作在第三频段,所述第三频段与所述第一频段相同;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还包括:第四馈电源,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由所述第四馈电源馈电并工作在第四频段;第三滤波元件,电连接在地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之间,用于过滤所述第四频段的信号;第四滤波元件,电连接在所述第四馈电源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之间,用于过滤所述第三频段的信号。
滤波器用于过滤特定频段的信号,可以避免不同频段之间产生干扰,使得第二天线单元可以工作在多个频段上。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三调谐器件,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电连接,用于调整所述第四频段。
调谐器件可以使得第二天线单元复用多个天线,从而第二天线单元可以工作在多个频段上。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非折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由所述第一馈电源馈电并工作在第一频段,所述第二天线单元不工作或工作在与所述第一频段不同的其他频段。
在第一天线单元与第二天线单元的距离较远时,第一天线单元可以独立工作,不会改变可折叠终端设备的使用性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包括近场通信NFC天线的工作频段。
可折叠终端设备的第一部分侧与第二部分侧均可以在NFC应用场景下使用,提高了可折叠终端设备的使用性能。
由于可折叠终端设备的两个可移动部件可以发生相对移动,可折叠终端设备内的天线位置也会发生相对移动。在可折叠终端设备处于非折叠状态的情况下,天线之间的距离较远,天线之间的影响较小。而在可折叠终端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天线之间的距离较近,天线之间的影响(如天线之间的干扰、对天线的使用性能的影响)不可忽视。在可折叠终端设备的两个可移动部件上设置工作频段相同的天线,天线可以通过馈电线路由相同的馈电源馈电,这会引入馈电线路排布复杂的问题。本申请利用了这种影响,配置在第二部分的第二天线单元与配置在第一部分的第一天线单元耦合馈电并工作在相同的频段,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因距离变化导致的信号干扰问题,而且可以提升天线的使用性能。由于第一天线单元与第二天线单元之间并非利用导线直接电连接,而是利用耦合的方式电连接,第二天线单元的存在不会额外引入布线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是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可折叠终端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可折叠终端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可折叠终端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可折叠终端设备的示意性视角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可折叠终端设备的示意性视角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可折叠终端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可折叠终端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可折叠终端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所述”、“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这种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是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更加详细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应注意,下文的例子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要将申请实施例限制于所示例的具体数值或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下文所给出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和变化也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可折叠终端设备的可以在现有的可折叠终端设备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通常情况下,可折叠终端设备的一个外边框可以从较远处贴近可折叠终端设备的另一个外边框。可折叠终端设备通常包括滑盖式终端设备、翻盖式终端设备。日常中常见的折叠式终端设备有折叠式的手机。
以翻盖式手机为例,如图1所示,该翻盖式手机10包括外壳体11、转轴12以及内壳体13。其中,外屏幕安装在外壳体11上;内屏幕安装在内壳体13上。
应理解,本申请中涉及的壳体包括显示面,以及显示面的反面,也就是说壳体有两个面,其中一个面可以显示用户界面,另一个面可以集成电路用于与手机的其他模块连接通信。
可选地,外壳体11以及内壳体13在翻盖式手机10处于未翻开(即,外屏幕与内屏幕相互折叠)状态时,外屏幕与内屏幕可以看成两个屏幕;当翻盖式手机10处于翻开(即,外屏幕与内屏幕未相互折叠)状态时,该外屏幕以及内屏幕可以组成整个屏幕,即外屏幕以及内屏幕实际上可以是一整个柔性屏幕,只是在折叠时,从视觉上来说位于两个壳体上形成两个屏幕。
可选地,外屏幕以及内屏幕也可以是无论翻盖式手机10处于何种状态,均为独立的、位于通过转轴12连接的两个壳体上。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可折叠终端设备对于柔性屏幕或是非柔性屏幕均适用,对于屏幕的材质本申请并不限制。
还应理解,图1是一种示意形式,该手机还包括其他部件或模块,只是在图1中未示出。由于本申请主要涉及控制图1所示的外壳体11和内壳体13之间的开合的锁定装置,所以图1仅示出本申请主要涉及的终端设备的部分。
图2是另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展开示意图。如图2所示,分别是该电子设备正面和背面、底面和顶面、左面和右面六个不同的角度的外观示意图。其中,正面视图中14为电子设备的柔性屏组件,背面视图中15和16为电子设备的壳体,例如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虚线框示出的是电子设备的弯折区域17。
图3是可折叠终端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如图3中所示,在两个壳体转动到折叠状态(0度)时,弯折结构17发生形变并且第一壳体15及第二壳体16层叠。其中的弯折结构17可以为已知的折叠终端中采用的弯折结构,在此不予赘述。此外,第一壳体15及第二壳体16转动连接时,还可以采用常用的转轴等能够实现转动连接的部件进行转动连接。
应理解,对于可折叠终端设备,弯折区域17可以纵向分布,柔性屏可以沿纵向分布的弯折区域进行左右折叠,如图2所示;弯折区域17还可以横向分布,柔性屏可以沿横向分布的弯折区域进行上下折叠,如图9所示。
还应理解,该可折叠终端设备在展开形态下可以朝着左屏和右屏相面对的方向折叠,也可以朝着左屏和右屏相背对的方向折叠,本申请的实施例描述中,以图3示出的柔性屏组件14位于折叠后的外表面为例进行介绍,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还应理解,图1-3以终端设备为手机例,实际上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指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
另外,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或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ompact disc,CD)、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可折叠终端设备可以有折叠状态以及非折叠状态,其中,折叠状态可以指,可折叠终端设备的一个边框从较远处贴近可折叠终端设备的另一个边框,有时被称为合盖状态;非折叠状态例如可以是发生上述“贴近”过程之前的初始状态,有时可以被称为开盖状态。
在这两种不同的状态下,可折叠终端设备内电子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同,在折叠状态下以及在非折叠状态下,可折叠终端设备有时具有不同的使用性能。改变可折叠终端设备内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通常会引起天线的使用性能发生变化,这会影响用户体验。
为例弥补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目的是统一可折叠终端设备的使用性能、提升用户体验。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示意性结构图。可折叠终端设备200包括可折叠的第一部分201和第二部分202。应理解,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处于折叠状态下,第一部分201的一个边框可以靠近第二部分202的一个边框,那么第一部分201和第二部分202被配置折叠。
在第一部分201配置有第一天线单元210,在第二部分202配置有第二天线单元220。终端设备200还包括为第一天线单元210馈电的第一馈电源231,使得第一天线单元210可以工作在工作频段上。
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折叠的情况下,第二天线单元220与第一天线单元210耦合馈电,使得第二天线单元220可以工作在第一天线单元210的工作频段上。
应理解,“第一部分201”与“第二部分202”可以是可折叠终端设备200上的两个部件,例如可以是显示屏1、显示屏2,再例如可以是边框1、边框2。“第一部分201”与“第二部分202”还可以是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两个区域,例如可以是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顶部区域和底部区域,再例如可以是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外露区域和内含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单元”是指具有接收信号或者发送信号功能的实体模块。一个天线单元可以工作在一个或多个频段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天线单元210、第二天线单元220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具体位置不作限定。例如,第一天线单元210可以位于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听筒端,第二天线单元220可以位于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话筒端。也可以反过来,第一天线单元210位于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话筒端,第二天线单元220位于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听筒端。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天线单元210的位置与第二天线单元220的位置可以相互调换。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201包括第一边框,所述第二部分202包括第二边框;所述第一天线单元210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框周围,所述第二天线单元220设置于所述第二边框周围,在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200折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位于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同侧。
图5所示为可折叠终端设备200展开后的示意图,第一天线单元210设置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顶端偏左的第一边框附近,第二天线单元220设置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顶端偏右的第二边框附近。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沿中间可弯折区域折叠的情况下,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均位于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顶端,即位于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同侧。
图6所示为可折叠终端设备200展开后的示意图,第一天线单元210设置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中心偏左的第一边框附近,第二天线单元220设置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中心偏右的第二边框附近。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沿中间可弯折区域折叠的情况下,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均位于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同侧。
图9所示为可折叠终端设备200展开后的示意图,第一天线单元210设置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顶端的第一边框附近,第二天线单元220设置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底端的第二边框附近。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沿中间可弯折区域折叠的情况下,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均位于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顶端,即位于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同侧。
图10所示为可折叠终端设备200展开后的示意图,第一天线单元210设置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底端偏左的第一边框附近,第二天线单元220设置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底端偏右的第二边框附近。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沿中间可弯折区域折叠的情况下,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均位于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底端,即位于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同侧。
在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200折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位于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同侧,那么第一天线单元210与第二天线单元220的距离较近,耦合馈电效果更好;且第一天线单元210以及第二天线单元220距离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边框较近,容易将信号辐射出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天线单元210与第二天线单元220也可以不设置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靠近边框的位置。
耦合馈电通常指两个电路元件通过耦合的方式传导电能量。图4中虚线所示为第一天线单元210与第二天线单元220耦合馈电,即第一天线单元210通过耦合的方式向第二天线单元220传导电能量。为了满足天线的使用性能,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耦合馈电”可以指通过耦合的方式实现满足预设条件的馈电。例如,天线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耦合馈电效率、耦合馈电强度等参数满足预设条件。
应理解,所述第二天线单元220工作在第一天线单元210的工作频段上,可以指第二天线单元220工作在第一天线单元210的部分或全部工作频段上。例如,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折叠的情况下,第一天线单元210由第一馈电源231馈电,从而可以工作在频段1上,第二天线单元220由第一天线单元210耦合馈电,从而可以工作在频段1上。再例如,第一天线单元210由第一馈电源231馈电,从而可以工作在频段1上,第一天线单元210还由另一个馈电源馈电,从而可以工作在频段2上;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折叠的情况下,第二天线单元220由第一天线单元210耦合馈电,从而可以工作在频段1上或者工作在频段2上。
应理解,所述第二天线单元220除了工作在第一天线单元210的工作频段上,还可以工作在其他频段上。例如,可折叠终端设备200包括为第二天线单元220馈电的馈电源1,从而第二天线单元220可以工作在频段3上;并且,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折叠的情况下,第二天线单元220由第一天线单元210耦合馈电,从而可以工作在第一天线单元210的工作频段上。
实现第二天线单元220的工作频段与第一天线单元210的相同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利用电感、电容等能够起调谐作用的电子元件调整第二天线单元220的工作频段与第一天线单元210的相同。实现第二天线单元220的工作频段与第一天线单元210的相同的方式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应理解,第一天线单元210的工作频段可以有例如2.4GHz~2.5GHz的用于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蓝牙
Figure BDA0001996982590000081
等通信的频段。第一天线单元210的工作频段还可以有例如13.56MHz的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频段。第一天线单元210的工作频段还可以有例如600~960MHz,1700~3500MHz的用于高速数据网络(cellular)2G、高速数据网络3G、高速数据网络4G的频段。第一天线单元210的工作频段还可以用于未来5G网络的工作频段。
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处于非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由于第二部分202与第一部分201的距离较远,配置在第一部分201的第一天线单元210可以正常工作在某个特定频段;而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二部分202与第一部分201的距离较近,配置在第二部分202的电子元件会对配置在第一部分201的电子元件产生影响。本申请利用了这种影响,配置在第二部分202的第二天线单元220与配置在第一部分201的第一天线单元210耦合馈电并工作在相同的频段,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因距离变化导致的信号干扰问题,而且可以提升天线的使用性能。以第一天线单元210、第二天线单元220均工作在NFC频段为例,可以提高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近场通信读写(read-write)能力以及卡模拟(cardemulation)能力。由于第一天线单元210与第二天线单元220之间并非利用导线直接电连接,而是利用耦合的方式电连接,第二天线单元220的存在不会额外引入布线困难的问题。
可选的,第一天线单元210包括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第一天线辐射体211包括第一连接点212、第二连接点213,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第一连接点212接地,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二连接点213与所述第一馈电源231电连接;所述第二天线单元220包括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第一调谐元件,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用于在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200折叠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211耦合馈电,第二天线辐射体221包括第三连接点222、第四连接点223,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三连接点222以及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四连接点223均接地;第一调谐元件电连接在地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三连接点222之间,用于调整所述第二天线单元220的工作频段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单元210的工作频段。
如图5所示,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第一天线单元210包括用于接收或发送信号的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第一天线辐射体211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点,其中,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第一连接点212接地,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第二连接点213与第一馈电源231电连接;从而第一馈电源231为第一天线单元210馈电,因此,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从第一连接点212到第二连接点213的区域可以工作在工作频段上。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第二天线单元220包括用于接收或发送信号的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第二天线辐射体221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点,其中,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三连接点222接地,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四连接点223与调谐器件的一端电连接,调谐器件的另一端接地;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折叠的情况下,第二天线辐射体221与第一天线辐射体211耦合馈电;因此,第二天线辐射体221从第三连接点222到第四连接点223的区域可以工作在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工作频段上,从而第二天线单元220工作在第一天线单元210的工作频段上。
应理解,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一个或多个连接点可以用于表示第一天线辐射体211与其他元件电连接的连接位置。类似的,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一个或多个连接点可以用于表示第二天线辐射体221与其他器件电连接的连接位置。
除了如图5所示的情况外,对于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元件布局、电路连接方式等,本申请提供的可折叠终端设备200还可以有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
可选的,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200还包括第二馈电源234,所述第一天线单元210由所述第一馈电源231、所述第二馈电源234馈电;第一天线单元210包括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第一天线辐射体211包括第一连接点212、第二连接点213,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第一连接点212与所述第二馈电源234电连接,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二连接点213与所述第一馈电源231电连接;所述第二天线单元220包括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第一调谐元件,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用于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211耦合馈电,第二天线辐射体221包括第三连接点222、第四连接点223,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三连接点222以及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四连接点223均接地;第一调谐元件电连接在地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三连接点222之间,用于调整所述第二天线单元220的工作频段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单元210的工作频段。
如图6所示,可折叠终端设备200还包括第二馈电源234,所述第一天线单元210由所述第一馈电源231、所述第二馈电源234馈电;第一天线单元210包括用于接收或发送信号的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第一天线辐射体211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点,其中,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第一连接点212与第二馈电源234电连接,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第二连接点213与第一馈电源231电连接,其中,第一馈电源231与第二馈电源234为两个共同为第一天线辐射体提供差分信号的馈电源,从而第一馈电源231、第二馈电源234为第一天线单元210馈电,因此,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从第一连接点212到第二连接点213的区域可以工作在工作频段上。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第二天线单元220包括用于接收或发送信号的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第二天线辐射体221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点,其中,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三连接点222接地,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四连接点223与调谐器件的一端电连接,调谐器件的另一端接地;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折叠的情况下,第二天线辐射体221与第一天线辐射体211耦合馈电;因此,第二天线辐射体221从第三连接点222到第四连接点223的区域可以工作在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工作频段上,从而第二天线单元220工作在第一天线单元210的工作频段上。
应理解,为了提高第一天线辐射体211与第二天线辐射体221之间耦合馈电的效率,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折叠的情况下,第一天线辐射体211从第一连接点212到第二连接点213的区域的大部分的点位置到第二天线辐射体221从第三连接点222到第四连接点223的区域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近;相应的,第二天线辐射体221从第三连接点222到第四连接点223的区域的大部分的点位置到第一天线辐射体211从第一连接点212到第二连接点213的区域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近。
可选的,在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200折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第一连接点212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三连接点22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第二连接点213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四连接点223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或者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第一连接点212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四连接点223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第二连接点213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三连接点22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阈值。
应理解,第一预设阈值、第二预设阈值均可以依据具体情况预先设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第一天线辐射体211与第二天线辐射体221平行或近似平行设置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上。从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的侧面以及能够观察到第一天线辐射体211或第二天线辐射体221最长边的角度观察可折叠终端设备200,如图7、图8所示。图7所示为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第一连接点212与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三连接点22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第二连接点213与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四连接点223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第一连接点212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三连接点222的正上方,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第二连接点213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四连接点223的正上方。此时,第一天线辐射体211从第一连接点212到第二连接点213的区域投影到第二天线辐射体221上的投影区域与第二天线辐射体221从第三连接点222到第四连接点223的区域重合;换句话说,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第一连接点212与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三连接点222对齐,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第二连接点213与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四连接点223对齐。
图8所示为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第一连接点212与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四连接点223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第二连接点213与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三连接点22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第一连接点212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四连接点223的正上方,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第二连接点213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三连接点222的正上方。此时,第一天线辐射体211从第一连接点212到第二连接点213的区域投影到第二天线辐射体221上的投影区域与第二天线辐射体221从第四连接点223到第三连接点222的区域重合;换句话说,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第一连接点212与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四连接点223对齐,第一天线辐射体211的第二连接点213与第二天线辐射体221的第三连接点222对齐。
可选的,所述第一天线单元210由所述第一馈电源231馈电并工作在第一频段;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200还包括:第三馈电源232,所述第一天线单元210由所述第三馈电源232馈电并工作在第二频段;第一滤波元件,电连接在所述第一馈电源231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210之间,用于过滤所述第二频段的信号;第二滤波元件,电连接在所述第三馈电源232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210之间,用于过滤所述第一频段的信号。
第一天线单元210可以复用多个天线,从而可以工作在多个频段上。
如图9所示,第一馈电源231为第一天线单元210提供馈源使得第一天线单元210可工作在第一频段。第一天线单元210还包括第五连接点214,可折叠终端设备200还包括与第一天线单元210的第五连接点214电连接的第三馈电源232,第三馈电源232为第一天线单元210提供馈源使得第一天线单元210可以工作在第二频段。第一天线单元210从第一连接点212至第二连接点213的区域可以用于辐射第一频段的信号,第一天线单元210从第一连接点212至第五连接点214的区域可以用于辐射第二频段的信号。为了避免不同频段之间产生干扰,将第一滤波元件串联在第一天线单元210的第二连接点213与第一馈电源231电连接的连接路径上,第一滤波元件用于过滤第二频段的信号;将第二滤波元件串联在第一天线单元210的第五连接点214与第三馈电源232电连接的连接路径上,第二滤波元件用于过滤第一频段的信号。
应理解,本申请中的滤波元件可以是电容或电感等元件,还可以是配置有多个元件的用于滤波的装置。
仍以图9为例,如果第一频段为低频,例如可以是10MHz-50MHz,而第二频段为高频,例如可以是600MHz以上,第一滤波元件可以是电感,第二滤波元件可以是电容。
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折叠的情况下,第二天线单元220可以与第一天线单元210耦合馈电,工作在第一频段或第二频段上。
可选的,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200还包括:第二调谐器件241,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210电连接,用于调整所述第二频段。
如图11所示,第二调谐器件241与第一天线单元210电连接,用于调整第二频段。例如可以将第二频段从高频调整为中高频。
可选的,所述第二天线单元220由所述第一天线单元210耦合馈电并工作在第三频段;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200还包括第四馈电源233、第三滤波元件、第四滤波元件;所述第二天线单元220由所述第四馈电源233馈电并工作在第四频段;第三滤波元件电连接在地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220之间,用于过滤所述第四频段的信号;第四滤波元件电连接在所述第四馈电源233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220之间,用于过滤所述第三频段的信号。
第一天线单元210可以复用多个天线,从而可以工作在多个频段上。
如图10所示,第一天线单元210为第二天线单元220提供馈源使得第二天线单元220可工作在第三频段。第二天线单元220还包括第六连接点224,可折叠终连接点设备还包括与第二天线单元220的第六连接点224电连接的第四馈电源233,第四馈电源233为第二天线单元220提供馈源使得第二天线单元220可以工作在第四频段。第二天线单元220从第三连接点222至第四连接点223的区域可以用于辐射第三频段的信号,第二天线单元220从第三连接点222至第六连接点224的区域可以用于辐射第四频段的信号。为了避免不同频段之间产生干扰,将第三滤波元件串联在地与第二天线单元220的第四连接点223电连接的连接路径上,第三滤波元件用于过滤第四频段的信号;将第四滤波元件串联在第二天线单元220的第六连接点224与第三馈电源232电连接的连接路径上,第四滤波元件用于过滤第三频段的信号。
以图10为例,如果第三频段为低频,例如可以是10MHz-50Mhz,而第四频段为高频,例如可以是600MHz以上,第三滤波元件可以是电感,第四滤波元件可以是电容。
由于在第二天线单元220的第四连接点223与地之间串联有第一调谐器件240,该第一调谐器件在某些情况下除了可以用于调谐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包括第一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还可以起到过滤第四频段的作用。图10所示的第一调谐器件240可以是第三滤波元件。
在可折叠终端设备200折叠的情况下,第二天线单元220可以工作在第一天线单元210的工作频段以及第四频段上。
可选的,所述可折叠终端200还包括:第三调谐器件242,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220电连接,用于调整所述第四频段。
如图11所示,第三调谐器件242与第二天线单元220电连接,用于调整第四频段。例如可以将第四频段从高频调整为中高频。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200。第一馈电源231为第一天线单元210提供馈源使得第一天线单元210可工作在第一频段。第一天线单元210还包括第五连接点214,可折叠终端设备200还包括与第一天线单元210的第五连接点214电连接的第三馈电源232,第三馈电源232为第一天线单元210提供馈源使得第一天线单元210可以工作在第二频段。第一天线单元210从第一连接点212至第二连接点213的区域可以用于辐射第一频段的信号,第一天线单元210从第一连接点212至第五连接点214的区域可以用于辐射第二频段的信号。为了避免不同频段之间产生干扰,将第一滤波元件串联在第一天线单元210的第二连接点213与第一馈电源231电连接的连接路径上,第一滤波元件用于过滤第二频段的信号;将第二滤波元件串联在第一天线单元210的第五连接点214与第三馈电源232电连接的连接路径上,第二滤波元件用于过滤第一频段的信号。第一天线单元210为第二天线单元220提供馈源使得第二天线单元220可工作在第三频段。第二天线单元220还包括第六连接点224,可折叠终连接点设备还包括与第二天线单元220的第六连接点224电连接的第四馈电源233,第四馈电源233为第二天线单元220提供馈源使得第二天线单元220可以工作在第四频段。第二天线单元220从第三连接点222至第四连接点223的区域可以用于辐射第三频段的信号,第二天线单元220从第三连接点222至第六连接点224的区域可以用于辐射第四频段的信号。为了避免不同频段之间产生干扰,将第三滤波元件串联在地与第二天线单元220的第四连接点223电连接的连接路径上,第三滤波元件用于过滤第四频段的信号;将第四滤波元件串联在第二天线单元220的第六连接点224与第三馈电源232电连接的连接路径上,第四滤波元件用于过滤第三频段的信号。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馈电源;
可折叠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中配置有:
第一天线单元,由所述第一馈电源馈电;
所述第二部分中配置有:
第二天线单元,在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折叠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耦合馈电,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
第一天线辐射体,包括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第一连接点接地,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第二连接点与所述第一馈电源电连接;
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包括:
第二天线辐射体,用于在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折叠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耦合馈电,包括第三连接点、第四连接点,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三连接点以及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四连接点均接地;
第一调谐元件,电连接在地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三连接点之间,用于调整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折叠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三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第二连接点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四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或者
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四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第二连接点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三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折叠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边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边框;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框周围,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边框周围,在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折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位于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的同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为所述第一边框,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为所述第二边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二馈电源,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由所述第一馈电源、所述第二馈电源馈电;
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
第一天线辐射体,包括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馈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第二连接点与所述第一馈电源电连接;
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包括:
第二天线辐射体,用于在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折叠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耦合馈电,包括第三连接点、第四连接点,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三连接点以及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四连接点均接地;
第一调谐元件,电连接在地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三连接点之间,用于调整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折叠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三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第二连接点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四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或者
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四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第二连接点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三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可折叠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边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边框;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框周围,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边框周围,在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折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位于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的同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为所述第一边框,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为所述第二边框。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由所述第一馈电源馈电并工作在第一频段;
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三馈电源,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由所述第三馈电源馈电并工作在第二频段;
第一滤波元件,电连接在所述第一馈电源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之间,用于过滤所述第二频段的信号;
第二滤波元件,电连接在所述第三馈电源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之间,用于过滤所述第一频段的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折叠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二调谐器件,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电连接,用于调整所述第二频段。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由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耦合馈电并工作在第三频段,所述第三频段与所述第一频段相同;
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四馈电源,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由所述第四馈电源馈电并工作在第四频段;
第三滤波元件,电连接在地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之间,用于过滤所述第四频段的信号;
第四滤波元件,电连接在所述第四馈电源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之间,用于过滤所述第三频段的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折叠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三调谐器件,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电连接,用于调整所述第四频段。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折叠终端设备非折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由所述第一馈电源馈电并工作在第一频段,所述第二天线单元不工作或工作在与所述第一频段不同的其他频段。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包括近场通信NFC天线的工作频段。
CN201910199761.7A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 Active CN1116973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6905.7A CN114824756B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
CN201910199761.7A CN111697315B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
EP20773290.0A EP3940884A4 (en) 2019-03-15 2020-03-07 FOLDABLE TERMINAL
US17/439,178 US11916289B2 (en) 2019-03-15 2020-03-07 Foldable terminal device
PCT/CN2020/078321 WO2020187066A1 (zh) 2019-03-15 2020-03-07 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9761.7A CN111697315B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56905.7A Division CN114824756B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7315A true CN111697315A (zh) 2020-09-22
CN111697315B CN111697315B (zh) 2022-04-12

Family

ID=7247541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99761.7A Active CN111697315B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
CN202210356905.7A Active CN114824756B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56905.7A Active CN114824756B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16289B2 (zh)
EP (1) EP3940884A4 (zh)
CN (2) CN111697315B (zh)
WO (1) WO202018706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37443A1 (zh) * 2020-08-19 2022-0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14696093A (zh) * 2020-12-30 2022-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221489A1 (zh) * 2022-05-17 2023-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95873B2 (en) * 2020-11-20 2023-02-28 Motorola Mobility Llc Prioritizing radio frequency (RF) band connection in marginal coverage areas based on housing position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2928436B (zh) * 2021-02-01 2023-05-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583443A (zh) * 2022-04-11 2022-06-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设备
CN115249889B (zh) * 2022-09-21 2023-02-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可折叠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20553A1 (ja) * 2010-08-09 2012-02-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機
CN106033841A (zh) * 2015-03-19 2016-10-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电子设备和用于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361062A (zh) * 2018-11-12 2019-02-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39696A (ja) * 2003-07-18 2005-02-10 Nec Corp 携帯無線機
KR100575787B1 (ko) * 2004-06-15 2006-05-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위성 디지털 멀티미디어 방송 수신용 다이버시티 안테나를구비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WO2009031229A1 (ja) * 2007-09-06 2009-03-12 Panasonic Corporation アンテナ素子
US8059039B2 (en) * 2008-09-25 2011-11-15 Apple Inc. Clutch barrel antenna for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s
KR102305113B1 (ko) 2014-04-07 2021-09-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를 위한 보조 장치
CN104199326B (zh) * 2014-08-25 2017-06-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电子设备
US9912067B2 (en) * 2015-09-03 2018-03-06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Eliminating reciprocity constraints in radiating and scattering systems with spatio temporal modulation
US10193213B2 (en) * 2015-10-14 2019-01-2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elf-adaptive antenna system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multiple form factors
KR102396992B1 (ko) * 2015-12-07 2022-05-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10553944B2 (en) * 2016-11-29 2020-02-04 AMI Research & Development, LLC Slot line volumetric antenna
CN108933325A (zh) * 2017-05-23 2018-1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天线切换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和双屏终端
WO2019094337A1 (en) * 2017-11-10 2019-05-16 Raytheron Compan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mt) low profile radiator
CN109193117B (zh) * 2018-09-13 2021-0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和天线控制方法
CN109449569B (zh) * 2018-09-30 2020-09-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单元及终端设备
CN111613873B (zh) * 2019-02-22 2022-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231304A (zh) * 2020-06-05 2023-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6937137A (zh) * 2020-08-28 2023-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20553A1 (ja) * 2010-08-09 2012-02-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機
CN106033841A (zh) * 2015-03-19 2016-10-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电子设备和用于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361062A (zh) * 2018-11-12 2019-02-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37443A1 (zh) * 2020-08-19 2022-0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14696093A (zh) * 2020-12-30 2022-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143803A1 (zh) * 2020-12-30 2022-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221489A1 (zh) * 2022-05-17 2023-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16289B2 (en) 2024-02-27
CN114824756A (zh) 2022-07-29
EP3940884A1 (en) 2022-01-19
US20220166132A1 (en) 2022-05-26
EP3940884A4 (en) 2022-05-04
CN114824756B (zh) 2023-07-07
CN111697315B (zh) 2022-04-12
WO2020187066A1 (zh) 2020-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97315B (zh) 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
KR101759994B1 (ko) 이동 단말기
CN111492644B (zh) 天线装置及具有该天线装置的移动终端
CN1703895B (zh) 通信终端
US6978165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internal antenna system
US8525737B2 (en) Antenna assembly and portab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EP2587775B1 (en) Pouch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EP1885102A1 (e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JPWO2006057350A1 (ja) 折畳式携帯無線装置
CN216214118U (zh) 电子设备
JP4189433B1 (ja) 携帯無線機
CN109037905B (zh) 一种天线及电子设备
KR100663553B1 (ko) 카메라 렌즈 어셈블리를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EP2566140A1 (en) Wireless terminal
KR101899971B1 (ko) 이동 단말기
JP2002135023A (ja) 携帯無線機
CN103188357A (zh) 折叠型移动终端以及安装于其中的铰链装置
CN217823237U (zh) 电子设备
KR100689549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누전 및 전자파 차단장치
JP2003046614A (ja) 移動無線端末装置
JP2011244071A (ja) 携帯無線機
JP2009224945A (ja) 携帯端末装置
KR101832961B1 (ko) 이동 단말기
RU2363077C2 (ru) Антенна для абонентск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системы радиотелефонной связи
CN101641829B (zh) 用于通信终端的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