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2693B - 换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换气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692693B CN111692693B CN201911255717.XA CN201911255717A CN111692693B CN 111692693 B CN111692693 B CN 111692693B CN 201911255717 A CN201911255717 A CN 201911255717A CN 111692693 B CN111692693 B CN 11169269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damper
- chamber
- air supply
- supply cha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24F12/006—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using an air-to-air heat exchang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F24F2011/000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for admittance of outside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24F2012/007—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using a by-pass for bypassing the heat-exchang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22—Cleaning ducts or apparatu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气装置,当启动换气装置时将残留在换气装置内部的有害物质排出至室外,从而可以防止在残留于换气装置内部的有害物质流入至室内而导致的室内空间的污染。用于实现此目的的本发明包括:第一排气室,使室内空气流入;第二排气室,将经由第一排气室的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第一供气室,使室外空气流入;第二供气室,将经由第一供气室的室外空气供应至室内;全热交换器,使从第一排气室向第二排气室流动的室内空气与从第一供气室向第二供气室流动的室外空气之间实现热交换,换气装置包括用于调整室内空气的状态的至少一种操作模式,并且构成为当启动换气装置时,先行于操作模式而执行将换气装置内部的空气排出至室外的驱气模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气装置,更为详细地涉及一种配备有当启动换气装置时先行于换气装置的操作模式将残留在换气装置内部的有害物质排出至室外的驱气功能的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普通家庭和办公室等中,为了执行根据季节变化的室内制冷、制热,设置有制冷、制热装置,这种制冷、制热装置中包括通过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和加热的方式执行制冷、制热的空调、锅炉等。
设置有这种制冷、制热装置的普通家庭及办公室等的室内保持密闭状态以提高制冷、制热效率,密闭的室内空间在经过预定时间后会增加空气污染程度,因此在室内产生恶臭或者浮游着灰尘等异物。因此,为了从室内去除这种恶臭或灰尘等,每隔预定时间对室内空气进行换气,为此需要利用到换气装置,其用于维持室内温度的同时更加迅速地将污染的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并将新鲜的室外空气供应到室内。
现有的换气装置配备有全热交换模式、用于外气制冷的旁通模式、空气净化模式等的操作模式功能。
然而,当换气装置未启动时灰尘将堆积在换气装置内部。尤其,生产完换气装置之后,在一定期间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等的有害物质将释放至换气装置内部,并且若在初期启动换气装置而将室外空气供应至室内,则残留在换气装置内部的有害物质将流入至室内,从而存在室内空间被有害物质污染而对室内人员的健康造成恶劣影响的问题点。
关于换气装置的先行技术在韩国授权专利第10-1279997号、韩国授权专利第10-1560192号等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启动换气装置时将残留在换气装置内部的有害物质排出至室外,从而能够防止在残留于换气装置内部的有害物质流入至室内的情况下导致的室内空间的污染的换气装置。
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的本发明的换气装置包括:第一排气室,使室内空气流入;第二排气室,将经由所述第一排气室的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第一供气室,使室外空气流入;第二供气室,将经由所述第一供气室的室外空气供应至室内;以及全热交换器,使从所述第一排气室向第二排气室流动的室内空气与从所述第一供气室向第二供气室流动的室外空气之间实现热交换,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包括用于调整室内空气的状态的至少一种操作模式,并且构成为当启动所述换气装置时,先行于所述操作模式而执行将所述换气装置内部的空气排出至室外的驱气模式直至满足设定条件为止。
所述设定条件可以设定为经过设定时间时,或者可以设定为在供气侧室内空气流道或者换气装置内部所感测到的空气质量浓度数值满足设定的目标空气质量浓度数值范围时。
所述驱气模式可以实现为利用通过所述第二供气室而流入的室内空气将所述换气装置内部的空气排出至室外。
所述驱气模式可以实现为利用通过所述第一排气室而流入的室内空气将所述换气装置内部的空气排出至室外。
所述换气装置可以构成为,还包括用于开闭从所述第二排气室向室外排出的空气的流道的第二风门,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第二风门被开放。
所述换气装置可以构成为,还包括用于开闭流向所述第一供气室的空气的流道的第三风门,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第三风门被关闭。
所述换气装置可以构成为,还包括:第一风门,用于开闭流向所述第一排气室的空气的流道;以及第四风门,用于开闭从所述第二供气室向室内供应的空气的流道,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四风门中的至少一个风门被开放。
所述换气装置可以构成为,还包括:第一风门,用于开闭流向所述第一排气室的空气的流道;第二风门,用于开闭从所述第二排气室向室外排出的空气的流道;逆风防止风门,用于开闭流向第一供气室的空气的流道;以及第四风门,用于开闭从所述第二供气室向室内供应的空气的流道,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第二风门和逆风防止风门被开放,所述第一风门和第四风门中的至少一个风门被开放。
所述换气装置可以构成为,还包括用于将空气从所述第二排气室强行排出到室外的排气用送风机,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排气用送风机被启动。
所述换气装置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第一排气室、第二排气室、第一供气室、第二供气室以及全热交换器的一侧隔着隔板形成有旁通通道,在所述隔板形成有:第一连通口,连接所述第一排气室和所述旁通通道;第二连通口,连接所述第二排气室和所述旁通通道;以及第三连通口,连接所述第一供气室和所述旁通通道,并且,包括用于开闭所述第一连通口的第五风门以及用于开闭所述第二连通口的第六风门,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第五风门选择性地开闭,所述第六风门被开放。
所述换气装置可以构成为,还包括用于开闭连接所述第二供气室和所述排气室的空气的流道的第八风门,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第八风门被开放。
所述换气装置可以构成为,在所述隔板形成有连接所述第二供气室和所述旁通通道的第四连通口,并且,包括用于开闭所述第四连通口的第七风门,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第七风门被开放。
所述换气装置可以构成为,还包括用于开闭连接所述第二供气室和所述第二排气室的空气的流道的第八风门,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第八风门被开放。
在连接于所述第二供气室的供气路径或者所述第二供气室可以配备有用于对供气的空气进行杀菌的等离子体离子发生器。
所述换气装置可以构成为,所述驱气模式可以在当初始设置所述换气装置时执行。
根据本发明的换气装置,当启动换气装置时,先行于换气装置的操作模式而执行将残留在换气装置内部的有害物质排出至室外的驱气模式直至满足设定条件为止,从而可以防止残留在换气装置内部的有害物质流入至室内的情况下所导致的室内空间的污染。
并且,利用通过第二供气室流入的供气侧的室内空气而执行换气装置的驱气模式,据此可以有效地将残留在连接于第二供气室的供气侧的室内空气流道内的有害物质排出至室外。
并且,在隔板形成多个连通口,并且当驱气模式时使配备于连通口的风门开放,而且启动排气用送风机而形成被驱气的空气的流道,从而可以以隔板为基准有效地对换气装置内部的上侧空间以及下侧空间整体进行驱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平面概略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侧面概略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全热交换模式的平面概略图,
图4是图3的侧面概略图,
图5是示出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外气制冷的旁通模式的平面概略图,
图6是图5的侧面概略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驱气模式的平面概略图,
图8是图7的侧面概略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驱气模式的平面概略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驱气模式的平面概略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驱气模式的平面概略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驱气模式的平面概略图。
符号说明:
1:换气装置 10:第一排气室
10a:第一连通口 11:室内空气流入口
12:第一风门 13:第五风门
20:第二排气室 20a:第二连通口
21:室内空气排出口 22:第二风门
23:排气用送风机 30:第一供气室
30a:第三连通口 31:室外空气流入口
32:第三风门 33:第六风门
34:逆风防止风门 40:第二供气室
40a:第四连通口 41:室外空气排出口
42:第四风门 43:供气用送风机
44:等离子体离子发生器 45:第七风门
50:全热交换器 51:过滤器
60:隔板 70:旁通通道
80:第八风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关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构成及作用进行详细的说明如下。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换气装置1包括:第一排气室10,使室内空气流入;第二排气室20,将经由所述第一排气室10的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第一供气室30,使室外空气流入;第二供气室40,将经由所述第一供气室30的室外空气供应至室内;以及全热交换器50,使从所述第一排气室10向第二排气室20流动的室内空气与从所述第一供气室30向第二供气室40流动的室外空气之间实现热交换。而且,对于所述换气装置1而言,以隔板60为基准,在隔板60的上侧空间配备有所述第一排气室10、第二排气室20、第一供气室30、第二供气室40以及全热交换器50,在隔板60的下侧空间配备有旁路通道70。
并且,本发明的换气装置1包括全热交换模式和旁通模式等的操作模式,全热交换模式使排出的室内空气与供应的室外空气之间实现热交换,旁通模式用于将室外空气在没有与室内空气发生热交换的情况下供应至室内侧而对室内进行外气制冷,并包括驱气模式功能,用于当初期启动换气装置1时在执行上述操作模式之前,将残留在换气装置1内部的空气以及包含在该空气中的灰尘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等的有害物质排出到室外直至满足设定条件为止。
作为一实施例,所述‘设定条件’可以设定为‘经过设定时间时’。在此情况下,考虑到换气装置1内部空间的体积和连接于换气装置1而使空气流动的连接管道(未图示)的长度,所述‘设定时间’可以设定为能够使残留在所述换气装置1的内部空间和连接管道内的空气的全部流量排出至室外的时间。
作为另一实施例,所述‘设定条件’可以设定为‘当设置于供气侧室内空气流道或者换气装置1内部的空气流道的空气质量感测传感器(未图示)所感测到的灰尘、CO2、VOC等的空气质量浓度数值满足设定目标空气质量浓度数值范围时’。
另外,本发明的换气装置1包括:模式设定部(未图示),用于选择所述驱气模式和操作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模式;以及控制部(未图示),根据由所述模式设定部设定的模式控制换气装置1的操作。
所述驱气模式在初期将所述换气装置1设置于设置场所时执行所设定的时间。并且,所述驱气模式在每当初始启动所述换气装置1时在执行所述操作模式之前执行。
在所述第一排气室10的室内侧配备有使室内空气流入的室内空气流入口11,在室内空气流入口11配备有开闭流向第一排气室10的空气的流道的第一风门12。在位于所述第一排气室10的隔板60形成有连接第一排气室10和旁通通道70的第一连通口10a,并配备有用于开闭所述第一连通口10a的第五风门13。
在所述第二排气室20的室外侧配备有使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的室内空气排出口21,在所述室内空气排出口21配备有用于开闭从所述第二排气室20排出至室外的空气的流道的第二风门22。位于所述第二排气室20的隔板60形成有连接第二排气室20和旁通通道70的第二连通口20a,在所述第二连通口20a并未配备有单独的风门并维持始终开放的状态。并且,在所述第二排气室20配备有用于将空气强制排出至室外的排气用送风机23。
在所述第一供气室30的室外侧配备有使室外空气流入的室外空气流入口31,在所述室外空气流入口31配备有用于开闭流向第一供气室30的空气的流道的第三风门32。在位于所述第一供气室30的隔板60形成有连接第一供气室30和旁通通道70的第三连通口30a,并配备有用于开闭所述第三连通口30a的第六风门33。
在所述第二供气室40的室内侧配备有使室外空气供应至室内侧的室外空气排出口41,在所述室外空气排出口41配备有用于开闭从所述第二供气室40供应至室内的空气的流道的第四风门42。并且,在所述第二供气室40配备有用于将空气强制供应至室内的供气用送风机43。而且,在连接所述第二供气室40和室外空气排出口41的供气流道或者在所述第二供气室44配备有用于对供应的空气进行杀菌的等离子体离子(plasma ion)发生器44。所述等离子体离子发生器44起到在执行完驱气模式之后对有可能残留的供气流道的细菌进行去除,从而能够使供应的空气以更加清洁的状态而提供的功能。
图2所图示的第五风门13和第六风门33中,实线表示关闭状态的情形,虚线表示开放状态的情形。
所述全热交换器50在其内部交替形成有使室内空气流动的流道和使室外空气流动的流道,从而构成为使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之间能够实现热交换的结构。在与所述第一供气室30相面对的所述全热交换器50的一侧面可配备有用于将空气中包含的异物过滤的过滤器51。
如上所述,所述换气装置1配备有多种操作模式功能,以下参照图3至图6,以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换气装置1的所述操作模式中的全热交换模式和旁通模式作为例子进行说明。
附图中箭头所表示的是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流动路径,实线箭头表示在隔板60的上侧空间的流动路径,虚线箭头表示在位于隔板60的下侧的旁通通道70的流动路径。
首先,参照图3和图4,当全热交换模式时,第一风门12、第二风门22、第三风门32以及第四风门42被开放,第五风门13和第六风门33被关闭。并且所述排气用送风机23和供气用送风机43被启动。
因此,当全热交换模式时,室内空气通过室内空气流入口11而流入第一排气室10之后,经由全热交换器50和第二排气室20并通过室内空气排出口21而排出至室外侧。与此同时,室外空气通过室外空气流入口31而流入第一供气室30之后,经由全热交换器50和第二供气室40并通过室外空气排出口41而供应至室内。所述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通过全热交换器50而实现热交换。
参照图5和图6,当旁通模式时,第一风门12、第二风门22、第三风门32、第四风门42以及第五风门13被开放,并且第六风门33被关闭。而且所述排气用送风机23和供气用送风机43被启动。此外,为了更好地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旁通模式,可以在全热交换器50与第一排气室10之间设置有用于开闭从所述第一排气室10流向全热交换器50的空气的流道的风门(未图示)。并且,在旁通模式时,上述风门被关闭。
因此,当旁通模式时,室内空气通过室内空气流入口11流入至第一排气室10之后,通过第一连通口10a而其流道朝向下方转换,并经由旁通通道70之后通过第二连通口20a而其流道朝向上方转换,并流入至第二排气室20之后,通过室内空气排出口21而排出至室外。
与此同时,室外空气通过室外空气流入口31流入至第一供气室30之后,通过过滤器51和全热交换器50流入至第二供气室40之后,通过室外空气排出口41而供应至室内。
如此,当旁通模式时室内空气通过旁通通道70而不会通过全热交换器50,从而使排出的室内空气和供应的室外空气之间并不会实现热交换,室外空气以不发生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供应至室内侧。
以下,参照图7和图8,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驱气模式。所述驱气模式以如下方式操作:在启动换气装置1时先行于前述的操作模式而被启动直至满足如前述的设定条件为止,从而将残留于换气装置1内部的空气以及包含于该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排出至室外。
作为一实施例,当所述驱气模式时,第一风门12、第二风门22、第四风门42、第五风门13以及第六风门33被开放,第三风门32被关闭。并且,排气用送风机23被启动,而供气用送风机43不会被启动。
因此,当驱气模式时,随着启动所述排气用送风机23,通过室外空气排出口41而流入至第二供气室40的室内空气通过全热交换器50而流入第一供气室30,并通过形成于所述第一供气室30的第三连通口30a而其流道朝向下方转换,从而经由旁通通道70之后通过第二连通口20a而其流道朝向上方转换而流入至第二排气室20之后,通过室内空气排出口21而排出至室外。
与此同时,室内空气通过室内空气流入口11而流入至第一排气室10。流入至所述第一排气室10的室内空气中的一部分通过全热交换器50流入至第二排气室20之后,通过室内空气排出口21排出至室外。流入至所述第一排气室10的室内空气中的剩余部分通过第一连通口10a而其流道朝向下方转换,从而经由旁通通道70之后通过室内空气排出口21而排出至室外。
作为另一实施例,可以构成为当驱气模式时所述第一风门12和第四风门42中的至少一个风门被开放。即,可以构成为第一风门12被开放且第四风门42被关闭,或者第一风门12被关闭且第四风门42被开放。在此情况下,将利用供气侧的室内空气和换气侧的室内空气中的任意一个而执行驱气模式。
另外,如上所述,在驱气模式时所述第一风门12、第四风门42、第五风门13以及第六风门33全部开放的情况下,通过第二供气室40而流入的供气侧的室内空气的全部流量通过全热交换器50,因而作用有较大的正压,与此相反,通过第一排气室10而流入的换气侧的室内空气中的一部分流量将通过全热交换器50,而剩余流量将通过旁通通道70,从而将作用有相比于所述供气侧的室内空气相对较小的正压。
借由这样的正压的差异,当启动排气用送风机23时,被吸入的供气侧室内空气的流量可能比被吸入的换气侧室内空气的流量小,在此情况下,无法充分地确保供气侧的室内空气被吸入的流量,从而可能会发生无法有效地去除残留在供气侧室内空气流道的灰尘和有害物质的问题。
作为用于解决这种问题的另一实施例,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当驱气模式时,选择性地开闭所述第五风门13并且开放所述第六风门33。即,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当驱气模式时,关闭第五风门13而阻断流入至第一排气室10的室内空气通过第一连通口10a流入至旁通通道70,或者开放第五风门13预定时间之后关闭,从而充分地确保通过供气侧室内空气流道而流入的室内空气的流量。
如上所述,当驱气模式时,开放第一风门12和第四风门42中的至少一个风门的构成,以及选择性地开闭第五风门13并开放所述第六风门33的构成可以同样地适用于以下所说明的实施例中。
如上所述,若在执行换气装置1的操作模式之前执行驱气模式,则启动换气装置1时先行于换气装置1的操作模式而执行将残留于换气装置1内部的有害物质排出至室外的驱气模式直到满足设定条件为止,据此防止了残留于换气装置1内部的有害物质流入至室内的情况下所导致的室内空间的污染,从而可以使室内空间维持清洁的状态。
并且,利用通过第二供气室40而流入的供气侧的室内空气执行换气装置1的驱气模式,从而可以有效地将连接于第二供气室40的供气侧的室内空气的流道内的有害物质排出至室外。因此,若完成驱气模式之后启动换气装置1的操作模式,则连接于第二供气室40的供气侧的连接管道内是有害物质被去除的状态,因而可以通过供气侧的连接管道朝室内侧供应清洁的空气。
以下,参照图9至图12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换气装置1的变形实施例的构成以及作用。
参照图9,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换气装置1包括前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全部构成,并且以如下方式构成:在所述隔板60形成有连接第二供气室40和旁通通道70的第四连通口40a,并且追加包括用于开闭所述第四连通口40a的第七风门45,而且当驱气模式时开放所述第七风门45。
当根据本实施例的驱气模式时,第一风门12、第二风门22、第四风门42、第五风门13、第六风门33以及第七风门45被开放,第三风门32被关闭。并且,排气用送风机23被启动,而且供气用送风机43并不会被启动。
因此,当驱气模式时,随着启动所述排气用送风机23,室内空气通过室外空气排出口41流入至第二供气室40。流入至所述第二供气室40的室内空气中的一部分通过全热交换器50而流入至第一供气室30,并通过形成于所述第一供气室30的第三连通口30a而其流道朝向下方转换,从而经由旁通通道70之后通过第二连通口20a而其流道朝向上方转换,进而流入至第二排气室20之后,通过室内空气排出口21排出至室外。流入至第二供气室40的室内空气中的剩余部分通过第四连通口40a而其流道朝向下方转换,从而经由旁通通道70之后通过第二连通口20a而其流道朝向上方转换,进而流入至第二排气室20之后通过室内空气排出口21排出至室外。
与此同时,室内空气通过室内空气流入口11流入至第一排气室10。流入至所述第一排气室10的室内空气中的一部分通过全热交换器50流入至第二排气室20之后,通过室内空气排出口21排出至室外。流入至所述第一排气室10的室内空气中的剩余部分通过第一连通口10a而其流道朝向下方转换,从而经由旁通通道70之后通过第二连通口20a而其流道朝向上方转换,进而流入至第二排气室20之后通过室内空气排出口21排出至室外。
根据这样的第二实施例的构成,相比于第一实施例,追加包括第四连通口40a和第七风门45而构成,据此使室内空气经由旁通通道70的更加宽广的区域而通过,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排出残留在旁通通道70的有害物质。
参照图10,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换气装置1包括前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全部构成,并且以如下方式构成:包括用于开闭连接所述第二供气室40和第二排气室20的空气的流道的第八风门80,并且当驱气模式时开放所述第八风门80。
当根据本实施例的驱气模式时,第一风门12、第二风门22、第四风门42、第五风门13、第六风门33以及第八风门80被开放,第三风门32被关闭。并且,排气用送风机23被启动,而且供气用送风机43并不会被启动。
因此,当驱气模式时,随着启动所述排气用送风机23,室内空气通过室外空气排出口41流入至第二供气室40。流入至所述第二供气室40的室内空气中的一部分通过全热交换器50流入至第一供气室30,并通过形成于所述第一供气室30的第三连通口30a而其流道朝向下方转换,从而经由旁通通道30a之后通过第二连通口20a而其流道朝向上方转换,进而流入至第二排气室20之后通过所述室内空气排出口21排出至室外。流入至所述第二供气室40的室内空气中的剩余部分通过所述第八风门80的开放的空间流入至第二排气室20之后,通过室内空气排出口21排出至室外。
与此同时,室内空气通过室内空气流入口11流入至第一排气室10。流入至所述第一排气室10的室内空气中的一部分通过全热交换器50流入至第二排气室20之后,通过室内空气排出口21排出至室外。流入至所述第一排气室10的室内空气中的剩余部分通过第一连通口10a而其流道朝向下方转换,从而经由旁通通道70之后通过第二连通口20a而其流道朝向上方转换,进而流入至第二排气室20之后通过室内空气排出口21排出至室外。
根据这样的第三实施例的构成,相比于第一实施例,追加包括用于开闭连接所述第二供气室40和第二排气室20的空气的流道的第八风门80而构成,据此使室内空气通过连接第二供气室40和第二排气室20的流道追加地通过,因而可以通过第二供气室40和第八风门80的开放的空间以及第二排气室20将残留在连接于供气侧的流道的有害物质有效地排出。
参照图11,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换气装置1包括前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全部构成,并且同时包括前述的第二实施例中追加的第四连通口40a和第七风门45以前述的第三实施例中追加的第八风门80的构成而构成,而且当驱气模式时开放所述第七风门45和第八风门80。
当根据本实施例的驱气模式时,第一风门12、第二风门22、第四风门42、第五风门13、第六风门33、第七风门45以及第八风门80被开放,第三风门32被关闭。并且,排气用送风机23被启动,供气用送风机43并不会被启动。
因此,当驱气模式时,随着启动所述排气用送风机23,室内空气通过室外空气排出口41流入至第二供气室40。流入至所述第二供气室40的室内空气中的一部分通过全热交换器50流入至第一供气室30,并通过形成于所述第一供气室30的第三连通口30a而其流道朝向下方转换,从而经由旁通通道70之后通过第二连通口20a而其流道朝向上方转换,进而流入至第二排气室20之后通过室内空气排出口21排出至室外。流入至所述第二供气室40的室内空气中的剩余部分的一部分通过第四连通口40a而其流道朝向下方转换,从而经由旁通通道70之后通过第二连通口20a而其流道朝向上方转换,仅而流入至第二排气室20之后通过室内空气排出口21排出至室外。并且,流入至第二供气室40的室内空气中的剩余部分的另一部分通过所述第八风门80的开放的空间流入至第二排气室20之后,通过室内空气排出口21排出至室外。
与此同时,室内空气通过室内空气流入口11流入至第一排气室10。流入至所述第一排气室10的室内空气中的一部分通过全热交换器50流入至第二排气室20之后,通过室内空气排出口21排出至室外。流入至所述第一排气室10的室内空气中的剩余部分通过第一连通口10a而其流道朝向下方转换,从而经由旁通通道70之后通过第二连通口20a而其流道朝向上方转换,进而流入至第二排气室20之后通过室内空气排出口21排出至室外。
根据这样的第四实施例的构成,相比于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由于室内空气经过旁通通道70的更加宽广的区域而通过,因而可以更加有效地排出残留在旁通通道70的有害物质的同时,由于通过连接第二供气室40和第二排气室20的流道而追加通过,因而可以通过第二供气室40和第八风门80的开放的空间以及第二排气室20而有效地排出残留在连接于供气侧的流道的有害物质。
参照图12,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换气装置1的差异点在于将前述的第一实施例的构成中的第三风门32替代为逆风防止风门34,而其他构成可以与第一实施例的构成相同地适用。
当根据本实施例的驱气模式时,第一风门12、第二风门22、第四风门42、第五风门13、第六风门33以及逆风防止风门34被开放,第三风门32被关闭。并且,排气用送风机23被启动,供气用送风机43并不会被启动。
当驱气模式时,随着启动所述排气用送风机23,通过室外空气排出口41流入至第二供气室40的室内空气通过全热交换器50而流入至第一供气室30,并且通过形成于所述第一供气室30的第三连通口30a而其流道朝向下方转换,从而经由旁通通道70之后通过第二连通口20a而其流道朝向上方转换,进而流入至第二排气室20之后通过室内空气排出口21排出至室外。
随着这样的室内空气的流动,借由以逆风防止风门34为基准位于一侧的第一供气室30内部的压力和位于另一侧的室外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如图12所示,逆风防止风门34可以被开放。在此情况下,室外空气通过逆风防止风门34的开放的空气间流入至第一供气室30之后,通过第三连通口30a、旁通通道70、第二连通口20a、第二排气室20以及室内空气排出口21排出至室外。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构成,当驱气模式时,不仅可以利用室内空气而执行驱气模式,还可以追加地利用室外空气而执行驱气模式,因而可以更加迅速且有效地排出残留在换气装置1内部的有害物质。
作为另一实施例,可以将前述的第二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的构成中的第三风门32替代为逆风防止风门34而构成。
如上所述,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请求保护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具备基本知识的人员可实现显而易见的变形实施,这些变形实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换气装置,包括:
第一排气室,使室内空气流入;
第二排气室,将经由所述第一排气室的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
第一供气室,使室外空气流入;
第二供气室,将经由所述第一供气室的室外空气供应至室内;以及
全热交换器,使从所述第一排气室向第二排气室流动的室内空气与从所述第一供气室向第二供气室流动的室外空气之间实现热交换,
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包括用于调整室内空气的状态的至少一种操作模式,并且构成为当启动所述换气装置时,先行于所述操作模式而执行将所述换气装置内部的空气排出至室外的驱气模式直至满足设定条件为止,
其中,在所述第一排气室、第二排气室、第一供气室、第二供气室以及全热交换器的一侧隔着隔板形成有旁通通道,
当所述驱气模式时,通过所述第二供气室而流入的室内空气依次经由所述全热交换器、所述第一供气室、所述旁通通道以及所述第二排气室排出至室外,从而将所述换气装置内部的空气排出至室外,
其中,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
第一风门,用于开闭流向所述第一排气室的空气的流道;
第二风门,用于开闭从所述第二排气室向室外排出的空气的流道;
第四风门,用于开闭从所述第二供气室向室内供应的空气的流道;以及
排气用送风机,用于将空气从所述第二排气室强行排出到室外,
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排气用送风机被启动,
其中,在所述隔板形成有:
第一连通口,连接所述第一排气室和所述旁通通道;
第二连通口,连接所述第二排气室和所述旁通通道,
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用于开闭所述第一连通口的第五风门,
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第一风门、所述第二风门以及所述第四风门被开放,通过所述第一排气室而流入的室内空气依次经由所述全热交换器、所述第二排气室排出,并且所述第五风门被选择性地开闭,以使通过上述第一排气室而流入的室内空气中的一部分选择性地依次经由所述旁通通道以及所述第二排气室排出至室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条件设定为经过设定时间时,或者设定为在供气侧室内空气流道或者换气装置内部所感测到的空气质量浓度数值满足设定的目标空气质量浓度数值范围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风门,用于开闭流向所述第一供气室的空气的流道,
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第三风门被关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逆风防止风门,用于开闭流向第一供气室的空气的流道,
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第二风门和逆风防止风门被开放。
5.如权利要求1、3、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隔板还形成有:
第三连通口,连接所述第一供气室和所述旁通通道,
并且,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用于开闭所述第三连通口的第六风门,
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第六风门被开放。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八风门,用于开闭连接所述第二供气室和所述排气室的空气的流道,
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第八风门被开放。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隔板形成有连接所述第二供气室和所述旁通通道的第四连通口,
并且,包括用于开闭所述第四连通口的第七风门,
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第七风门被开放。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八风门,用于开闭连接所述第二供气室和所述第二排气室的空气的流道,
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第八风门被开放。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连接于所述第二供气室的供气路径或者所述第二供气室配备有用于对供应的空气进行杀菌的等离子体离子发生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气模式在初始设置所述换气装置时执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90028691A KR102381927B1 (ko) | 2019-03-13 | 2019-03-13 | 환기장치 |
KR10-2019-0028691 | 2019-03-1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92693A CN111692693A (zh) | 2020-09-22 |
CN111692693B true CN111692693B (zh) | 2022-05-13 |
Family
ID=72476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55717.XA Active CN111692693B (zh) | 2019-03-13 | 2019-12-10 | 换气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2381927B1 (zh) |
CN (1) | CN11169269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448119B1 (ko) * | 2020-07-08 | 2022-09-27 | 주식회사 세진에너지 | 공기순환기의 필터수명 연장구조 |
KR102317245B1 (ko) * | 2021-01-12 | 2021-10-26 | 오충록 | 원통형 광촉매 장치가 구비된 전열교환기 |
KR102327427B1 (ko) * | 2021-04-07 | 2021-11-17 | 주식회사 귀뚜라미 | 일체형 냉난방 환기 청정 시스템 |
KR102645955B1 (ko) * | 2021-05-14 | 2024-03-12 |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 송풍기 및 공기조화기 |
KR102422593B1 (ko) * | 2021-11-17 | 2022-07-20 | 주식회사 귀뚜라미 | 공기청정 시스템 |
KR102568038B1 (ko) | 2021-12-20 | 2023-08-18 | 주식회사 크린에이스 | 외부 공기와 혼합 공기의 공기량 제어를 위한 선택적 개폐 기능을 구비하는 공기 순환 시스템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64338A (ja) * | 1988-08-30 | 1990-03-05 |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 換気ユニット |
CN2835865Y (zh) * | 2005-09-23 | 2006-11-08 |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排除内部污浊空气的空调 |
CN107014025A (zh) * | 2015-12-23 | 2017-08-04 | 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 | 兼具旁通及再循环功能的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
CN107152744A (zh) * | 2016-03-03 | 2017-09-12 | 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 | 换气装置 |
KR20180058180A (ko) * | 2016-11-23 | 2018-05-31 |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 공기청정기능이 구비된 환기장치 |
KR20180135636A (ko) * | 2017-06-13 | 2018-12-21 |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 환기장치 |
CN208365747U (zh) * | 2018-03-30 | 2019-01-11 | 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 | 换气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125780B1 (ko) * | 2011-12-30 | 2012-03-27 | 주식회사 에이앤이 | 자동재생집진장치를 갖는 축사용 배열회수 환기시스템 |
-
2019
- 2019-03-13 KR KR1020190028691A patent/KR10238192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9-12-10 CN CN201911255717.XA patent/CN11169269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64338A (ja) * | 1988-08-30 | 1990-03-05 |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 換気ユニット |
CN2835865Y (zh) * | 2005-09-23 | 2006-11-08 |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排除内部污浊空气的空调 |
CN107014025A (zh) * | 2015-12-23 | 2017-08-04 | 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 | 兼具旁通及再循环功能的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
CN107152744A (zh) * | 2016-03-03 | 2017-09-12 | 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 | 换气装置 |
KR20180058180A (ko) * | 2016-11-23 | 2018-05-31 |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 공기청정기능이 구비된 환기장치 |
KR20180135636A (ko) * | 2017-06-13 | 2018-12-21 |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 환기장치 |
CN208365747U (zh) * | 2018-03-30 | 2019-01-11 | 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 | 换气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2381927B1 (ko) | 2022-04-15 |
KR20200109528A (ko) | 2020-09-23 |
CN111692693A (zh) | 2020-09-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692693B (zh) | 换气装置 | |
CN107152744B (zh) | 换气装置 | |
KR101790696B1 (ko) | 바이패스 및 재순환 기능을 겸비한 열교환형 환기장치 | |
KR102010813B1 (ko) | 공기청정기능이 구비된 환기장치 | |
KR101521875B1 (ko) | 실내외 공기를 혼합하여 열교환 환기하는 열교환 환기장치 | |
KR101967279B1 (ko) | 실내 공기청정 환기시스템 | |
KR101513650B1 (ko) | 결로방지와 화재연동이 가능한 열회수형 환기장치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 |
KR102287901B1 (ko) | 환기장치 | |
KR101497698B1 (ko) | 공기조화시스템 | |
CN108302685B (zh) | 具有内部空气的循环、排出和吸入功能的空气循环系统 | |
CN212081616U (zh) | 换气装置用过滤盒及包括该过滤盒的换气装置 | |
KR101824145B1 (ko) | 환기장치 | |
KR102009812B1 (ko) | 환기장치 | |
KR100587359B1 (ko) | 공기청정장치 일체형 환기시스템 | |
KR100587315B1 (ko) | 환기시스템 | |
CN213146846U (zh) | 一种通风装置温度调节系统 | |
KR101904041B1 (ko) | 주방급기 및 공기청정 기능을 가지는 폐열회수형 환기장치 | |
CN112484207A (zh) | 新风系统、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 | |
KR100587314B1 (ko) | 환기시스템 | |
KR102397618B1 (ko) | 자연환기방식과 기계환기방식이 결합된 하이브리드 환기장치 | |
KR20180136627A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 |
KR100587313B1 (ko) | 공기청정장치 일체형 환기시스템 | |
KR100531084B1 (ko) | 공기청정시스템 및 그 운전방법 | |
KR102460287B1 (ko) | 소형환기장치 | |
KR100483509B1 (ko) | 공기정화 환풍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