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1297A - 双主缆索夹 - Google Patents

双主缆索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1297A
CN111691297A CN202010361055.0A CN202010361055A CN111691297A CN 111691297 A CN111691297 A CN 111691297A CN 202010361055 A CN202010361055 A CN 202010361055A CN 111691297 A CN111691297 A CN 111691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lamp
cable
main
clamp body
bod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610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91297B (zh
Inventor
刘郴
董小亮
刘发展
陈离
樊辉
陈云节
孙畅
张希
蔡宗墅
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6105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912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91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1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912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12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16Suspension cables; Cable clamps for suspension cables ; Pre- or post-stressed cab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14Towers; Anchors ; Connection of cables to bridge parts; Saddle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主缆索夹,该双主缆索夹包括:两个索夹本体,均具有相对的两端,索夹本体具有从索夹本体的一端贯穿至索夹本体的另一端的主缆安装孔,两个索夹本体间隔排布且两个主缆安装孔的中轴线相互平行,一个索夹本体的一端与另一个索夹本体的一端共面,一个索夹本体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索夹本体的另一端共面;第一连接结构,具有两个第一连接部,两个第一连接部分别连接在两个索夹本体上,第一连接结构上具有吊索安装区,吊索安装区位于两个第一连接部之间。本公开能使悬索桥门架同侧的两根主缆上的索夹受力均衡,防止两根主缆中的单个索夹过载,提高悬索桥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双主缆索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桥梁索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主缆索夹。
背景技术
在悬索桥结构中,索夹是主缆和桥面吊索之间的连接件,其用于将桥面的载重传递给主缆并夹紧主缆。主缆作为悬索桥结构中的重要受力结构,随着桥梁上车辆通行的流量越来越大,且大跨度的桥梁会越来越多,因而桥梁的跨度及需要承受的载荷越来越大。作为承担桥梁载荷的主缆也需要承受逐渐增大载荷应力。
相关技术中,通常是在悬索桥门架的两侧分别设置一根主缆,由于在悬索桥门架的两侧仅设置一个主缆难以承受越来越大的载荷,因而在此基础上,通过在悬索桥门架的两侧各增加一根主缆,也即在悬索桥门架的两侧分别设置两根主缆以降低单根主缆的载荷,从而使得悬索桥的主缆能承受更大的载荷。
然而,在悬索桥门架的两侧均设置有两根主缆,且悬索桥门架同侧的两根主缆均需要在其上安装索夹,借助吊索将索夹与桥面上的钢箱梁连接,从而承担桥面的载荷。由于悬索桥门架同侧的两根主缆上的索夹相互独立,在成桥后,桥面上同一钢箱梁需要同时与两根主缆上的索夹连接,该种连接方式容易造成悬索桥门架同侧的两根主缆上的索夹受力不均衡的情况,且导致其中某个索夹过载,影响到桥梁的使用安全。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主缆索夹,能使悬索桥门架同侧的两根主缆上的索夹受力均衡,防止两根主缆中的单个索夹过载,提高悬索桥的安全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主缆索夹,所述双主缆索夹包括:两个索夹本体,均具有相对的两端,所述索夹本体具有从所述索夹本体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索夹本体的另一端的主缆安装孔,两个所述索夹本体间隔排布且两个所述主缆安装孔的中轴线相互平行,一个所述索夹本体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索夹本体的一端共面,一个所述索夹本体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索夹本体的另一端共面;第一连接结构,具有两个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索夹本体上,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上具有吊索安装区,所述吊索安装区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均分别与两个所述索夹本体铰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索夹本体的转动轴线平行。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双主缆索夹还包括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具有两个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索夹本体铰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索夹本体的转动轴线平行,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转动轴线之间具有夹角。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两个所述索夹本体均具有第一半环夹和第二半环夹,每个所述索夹本体的所述第一半环夹和所述第二半环夹对接形成所述主缆安装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半环夹上,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半环夹上;或者,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半环夹上,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半环夹上。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上相对的两侧边上,所述吊索安装区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侧面上。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吊索安装区具有多个贯通所述连接板的安装通孔,多个所述安装通孔沿所述主缆安装孔的中轴线的轴向间隔排布。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吊索安装区上所述安装通孔所在的平面与所述主缆安装孔的中轴线之间具有0°至90°的夹角。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均包括多个第一耳板,多个所述第一耳板沿所述连接板的侧边间隔排布,每个所述索夹本体上均设有多个沿所述主缆安装孔的中轴线的轴向第二耳板,所述第一耳板与所述第二耳板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耳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耳板铰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多个连接杆,每个所述索夹本体上均设有第三耳板,所述第三耳板上设有多个沿所述主缆安装孔的中轴线的轴向间隔排布的连接通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连接通孔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插装对应的所述连接通孔内。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紧固件,所述第三耳板位于两个所述紧固件之间,所述紧固件包括依次套装在所述连接杆上的垫圈、锁紧螺母和防水螺母。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公开实施例的双主缆索夹包括两个索夹本体和第一连接结构,其中索夹本体具有从索夹本体的一端贯穿至另一端的主缆安装孔,两个索夹本体间隔排布且两个主缆安装孔的中轴线相互平行,也即是两个索夹本体并排设置,且由于一个索夹本体的一端与另一个索夹本体的一端共面,一个索夹本体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索夹本体的另一端共面,即两个索夹本体端面均共面,这样使得安装在两个索夹本体的主缆安装孔上的两根主缆也是平行并列分布的,从而满足悬索桥门架同侧的两根主缆的布置方式。同时第一连接结构具有两个第一连接部,两个第一连接部分别连接在两个索夹本体上,第一连接结构上具有吊索安装区,吊索安装区位于两个第一连接部之间。也即是吊索安装区也是处于两个索夹本体之间,这样在索夹上安装吊索以将索夹与悬索桥的桥面的钢箱梁连接时,可以将吊索安装在第一连接部的吊索安装区上,由于吊索安装区位于两个索夹本体之间,且安装在两个索夹本体上的两根主缆是平行并列设置的,因而使得悬索桥门架同侧的两根主缆上的索夹可以同时受到来自第一连接结构上吊索安装区的拉力,相较于相关技术中桥面上同一钢箱梁需要同时用两根吊索与两根主缆上的索夹连接,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连接方式使得两根主缆上的索夹的受力更加均衡。并且通过第一连接部同时与两个索夹本体连接后,也将两个索夹本体连接在一起,限制两个索夹本体具备较大的自由度而晃动提高可靠性,也使得从一根吊索的拉力可以均衡地传导至两个索夹本体,防止两根主缆中的单个索夹过载,提高悬索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悬索桥主缆的布置方式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主缆索夹的主视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主缆索夹的侧视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索夹本体的主视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索夹本体的侧视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连接结构的主视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主缆索夹与吊索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00-索夹本体,101-主缆安装孔,102-第一半环夹,103-第二半环夹,104第二耳板,105-橡胶条;
200-第一连接结构,201-第一连接部,202-吊索安装区,203-连接板,204-安装通孔,205-第一耳板;
300-第二连接结构,301-第二连接部,302-连接杆,303-第三耳板,304-连接通孔,305-垫圈,306-锁紧螺母,307-防水螺母;
401-主缆,402-吊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随着长江通行航道的限制及桥梁自身桥位设置的因素,并且桥梁需要充分考虑未来大桥车辆通行流量的增量。悬索桥指的是以通过索塔悬挂并锚固于两岸(或桥两端)的缆索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悬索桥的缆索几何形状由力的平衡条件决定,一般接近抛物线。从缆索垂下许多吊索、吊杆,把桥面吊住,悬索桥可以承担较大的载荷,因此悬索桥梁会越来越多。
随着桥梁跨度及载荷的加大,承担全桥载荷之一的主缆却较难承受因此而增加的超大载荷应力,目前的悬索桥均是在悬索桥门架的两侧分别设置一根主缆,由于悬索桥承担载荷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悬索桥门架的两侧仅设置一个主缆难以承受越来越大的载荷,因而在此基础上,通过在悬索桥门架的两侧各增加一根主缆,也即在悬索桥门架的两侧分别设置两根主缆以降低单根主缆的载荷,从而使得悬索桥的主缆能承受更大的载荷。
图1是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悬索桥主缆的布置方式示意图。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在悬索桥门架的一侧设置一根主缆的方案基础上,通过在悬索桥门架A的两侧各增加一根主缆B的方式来降低单根主缆B的载荷。也即在悬索桥门架A的两侧分别设置两根主缆B以降低单根主缆的载荷,从而使得悬索桥的主缆能承受更大的载荷。
然而,如图1所示,在悬索桥门架A的两侧均设置有两根主缆B,且悬索桥门架A同侧的两根主缆B均需要在其上安装索夹,借助吊索将索夹与桥面C上的钢箱梁D连接,从而承担桥面C的载荷。由于悬索桥门架A同侧的两根主缆B上的索夹相互独立,在成桥后,桥面C上同一钢箱梁D需要同时与两根主缆B上的索夹连接,该种连接方式容易造成悬索桥门架A同侧的两根主缆B上的索夹受力不均衡的情况,且导致其中某个索夹过载,影响到桥梁的使用安全。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主缆索夹的主视图。如图2所示,该双主缆索夹包括:两个索夹本体100和第一连接结构200。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主缆索夹的侧视图。如图2、3所示,两个索夹本体100均具有相对的两端,索夹本体100具有从索夹本体100的一端贯穿至索夹本体100的另一端的主缆安装孔101,两个索夹本体100间隔排布且两个主缆安装孔101的中轴线相互平行,一个索夹本体100的一端与另一个索夹本体100的一端共面,一个索夹本体100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索夹本体100的另一端共面。
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结构200具有两个第一连接部201,两个第一连接部201分别连接在两个索夹本体100上,第一连接结构200上具有吊索安装区202,吊索安装区202位于两个第一连接部201之间。
本公开实施例的双主缆索夹包括两个索夹本体100和第一连接结构200,其中索夹本体100具有从索夹本体100的一端贯穿至另一端的主缆安装孔101,两个索夹本体100间隔排布且两个主缆安装孔101的中轴线相互平行,也即是两个索夹本体100并排设置,且由于一个索夹本体100的一端与另一个索夹本体100的一端共面,一个索夹本体100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索夹本体100的另一端共面,即两个索夹本体100端面均共面,这样使得安装在两个索夹本体100的主缆安装孔101上的两根主缆也是平行并列分布的,从而满足悬索桥门架同侧的两根主缆的布置方式。同时第一连接结构200具有两个第一连接部201,两个第一连接部201分别连接在两个索夹本体100上,第一连接结构200上具有吊索安装区202,吊索安装区202位于两个第一连接部201之间。也即是吊索安装区202也是处于两个索夹本体100之间,这样在索夹上安装吊索以将索夹与悬索桥的桥面的钢箱梁连接时,可以将吊索安装在第一连接部201的吊索安装区202上,由于吊索安装区202位于两个索夹本体100之间,且安装在两个索夹本体100上的两根主缆是平行并列设置的,因而使得悬索桥门架同侧的两根主缆上的索夹可以同时受到来自第一连接结构200上吊索安装区202的拉力,相较于相关技术中桥面上同一钢箱梁需要同时用两根吊索与两根主缆上的索夹连接,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连接方式使得两根主缆上的索夹的受力更加均衡。并且通过第一连接部201同时与两个索夹本体100连接后,也将两个索夹本体100连接在一起,限制两个索夹本体100具备较大的自由度而晃动提高可靠性,也使得从一根吊索的拉力可以均衡地传导至两个索夹本体100,防止两根主缆中的单个索夹过载,提高悬索桥的安全性。
在桥梁上铺设主缆的过程中,悬索桥门架上设置的两根主缆之间的间距可能会发生较小的变化。若采用第一连接结构200的两个第一连接部201直接与两个索夹本体100固定连接,两个主缆在第一连接结构200的约束下不能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位置,因而会使得主缆上的部分应力传递至第一连接结构200上,从而导致第一连接结构200承担的载荷变大。
为此,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两个第一连接部201均分别与两个索夹本体100铰接,两个第一连接部201与索夹本体100的转动轴线平行。由于两个第一连接部201和两个索夹本体100是铰接的,因此两个索夹本体100均可以绕着第一连接部201转动,通过索夹本体100的转动得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两个索夹本体100之间的间距,这样在桥梁上铺设主缆的过程中,即使悬索桥门架上设置的两根主缆之间的间距会存在较小的变化,通过转动两个索夹本体100调整两个主缆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位置,以避免主缆上的应力传递至第一连接结构200上,提高第一连接结构200的可靠性。
在通过第一连接部201调整两个索夹本体100至合适位置后,需要控制两个索夹本体100保持在确定出的合适位置,因而需要锁止第一连接部201和索夹本体100之间的自由度,即制止索夹本体100在第一连接部201上转动。
可选地,可以在两个索夹本体100上设置第二连接结构300,通过第二连接结构300同时与两个索夹本体100固定连接,从而锁止第一连接部201和索夹本体100之间的自由度,以制止索夹本体100在第一连接部201上转动。为了方便安装,第一连接结构200与索夹本体100之间可以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
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双主缆索夹还可以包括第二连接结构300,第二连接结构300具有两个第二连接部301,两个第二连接部301分别与两个索夹本体100铰接,两个第二连接部301与索夹本体100的转动轴线平行,且第一连接部201的转动轴线与第二连接部301的转动轴线之间具有夹角。
这样在通过第一连接部201调整两个索夹本体100至合适位置后,利用第二连接结构300的两个第二连接部301分别与两个索夹本体100铰接。由于第一连接部201的转动轴线与第二连接部301的转动轴线之间具有夹角,也即第一连接结构200的第一连接部201的自由度的方向和第二连接结构300的第二连接部301的自由度的方向不同。结合图2,第一连接部201的转动轴线与第二连接部301的转动轴线之间具有90°的夹角。因此,在两个索夹本体100上安装第二连接结构300后就促使索夹本体100无法在第一连接部201上转动,也促使索夹本体100无法在第二连接部301上转动,从而实现将两个索夹本体100调制至合适位置后,将两个索夹本体100固定锁止在合适位置,从而防止两个索夹本体100出现晃动。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索夹本体的主视图,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索夹本体的侧视图。如图1、4、5所示,两个索夹本体100均具有第一半环夹102和第二半环夹103,每个索夹本体100的第一半环夹102和第二半环夹103对接形成主缆安装孔101。
其中,第一半环夹102和第二半环夹103配合对接后,可以合并成呈筒状的索夹本体100,并且第一半环夹102和第二半环夹103合并后,第一半环夹102和第二半环夹103的内壁可以围成用于插装主缆的主缆安装孔101,在主缆安装与主缆安装孔101后,通过螺栓、螺母等固定件,将第一半环夹102和第二半环夹103固定连接即可。
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半环夹102和第二半环夹103对接合并后,第一半环夹102和第二半环夹103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通孔,第一半环夹102和第二半环夹103的通孔内插装有拉杆,拉杆的两端设有外螺纹,以便于在拉缸的两端安装螺母,以将第一半环夹102和第二半环夹103紧固在一起。
如图2所示,第一半环夹102和第二半环夹103对接合并后,第一半环夹102和第二半环夹103对接贴合的位置可以设置橡胶条105,通过橡胶条105与第一半环夹102和第二半环夹103贴合,提高第一半环夹102和第二半环夹103之间的密封性,以防止水分从第一半环夹102和第二半环夹103之间的间隙侵入索夹本体100内,侵蚀主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两个第一连接部201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一半环夹102上,两个第二连接部301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二半环夹103上。即通过将第一连接结构200连接在两个索夹本体100的第一半环夹102之间,从而将两个索夹本体100的第一半环夹102连接在一起,同时通过将第二连接结构300连接在两个索夹本体100的第二半环夹103之间,从而将两个索夹本体100的第二半环夹103连接在一起。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第一连接部201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二半环夹103上,两个第二连接部301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一半环夹102上。即通过将第二连接结构300连接在两个索夹本体100的第一半环夹102之间,从而将两个索夹本体100的第一半环夹102连接在一起,同时通过将第一连接结构200连接在两个索夹本体100的第二半环夹103之间,从而将两个索夹本体100的第二半环夹103连接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何种连接方式将第一连接结构200、第二连接结构300与索夹本体100连接,可以根据具体的安装情况决定,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制。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连接结构的主视图。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连接结构的俯视图。如图6、7所示,第一连接结构200可以包括连接板203,两个第一连接部201分别位于连接板203上相对的两侧边上,吊索安装区202位于连接板203的侧面上。采用连接板203作为第一连接结构200与两个索夹本体100连接,使得第一连接结构200具有一定强度,且由于第一连接结构200上具有吊索安装区202,吊索安装区202是用于连接吊索402使主缆401承担桥面载荷的区域,因而第一连接结构200是双主缆索夹上主要承担载荷的部位,所以将第一连接结构200设置为连接板203,能保证第一连接结构200的强度,使得第一连接结构200具备承担较大载荷的能力。
如图6所示,吊索安装区202具有多个贯通连接板203的安装通孔204,多个安装通孔204沿主缆安装孔101的中轴线的轴向间隔排布。通过在连接板203的吊索安装区202设置多个安装通孔204,可以在一个连接板203上安装多个吊索,即双主缆索夹通过多个吊索与桥面连接,以承担桥面的载荷,并且通过多个安装通孔204实现多个吊索将载荷传导至连接板203上的目的,防止单个吊索承担较大载荷,提高可靠性。
可选地,吊索安装区202上安装通孔204所在的平面与主缆安装孔101的中轴线之间具有0°至90°的夹角。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主缆索夹与吊索的装配示意图。如图8所示,吊索安装区202上安装通孔204所在的平面与主缆安装孔101的中轴线之间具有30°的夹角。也即吊索安装区202上安装通孔204所在的平面为倾斜的平面,该吊索安装区202上安装通孔204所在的平面是用于安装桥面的钢箱梁吊索锚头的位置,因此为了保证吊索402呈竖直状态以良好地承担载荷,在双主缆索夹安装在主缆401上后,需要保证吊索安装区202上安装通孔204所在的平面与桥面平行。如图7中所示状态下,吊索安装区202上安装通孔204所在的平面与主缆安装孔101的中轴线之间具有30°的夹角,可以确保吊索安装区202上安装通孔204所在的平面与桥面平行,从而使得吊索402呈竖直状态能良好地承担载荷。
其中,将吊索安装区202上安装通孔204所在的平面与主缆安装孔101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设置在0°至90°之间,在实际安装的过程中,吊索安装区202上安装通孔204所在的平面与主缆安装孔101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可以根据该双主缆索夹在主缆401上的安装位置来决定,以保证吊索安装区202上安装通孔204所在的平面与桥面平行。
如图7所示,每个第一连接部201均包括多个第一耳板205,多个第一耳板205沿连接板203的侧边间隔排布。如图3、5所示,每个索夹本体100上均设有多个沿主缆安装孔101的中轴线的轴向第二耳板104,第一耳板205与第二耳板104一一对应,第一耳板205与对应的第二耳板104铰接。通过设置多个第一耳板205与对应的第二耳板104铰接可以提高连接可靠性。
其中,第一耳板205可以是双耳板,第二耳板104可以是单耳板,单耳板可以安装与双耳板之间的空隙中,并利用销轴同时贯穿双耳板和单耳板,从而将第一耳板205和第二耳板104铰接在一起。
如图2所示,第二连接结构300包括多个连接杆302,每个索夹本体100上均设有第三耳板303,第三耳板303上设有多个沿主缆安装孔101的中轴线的轴向延伸的连接通孔304,连接杆302与连接通孔304一一对应,连接杆302的两端分别插装在对应的连接通孔304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耳板303为长条状的耳板,且第三耳板303沿主缆安装孔101的中轴线的轴向延伸,第三耳板303上的多个连接通孔304用于供对应的连接杆302插装,通过设置多个连接杆302插装在对应的连接通孔304内,可以提高连接可靠性,且还实现了连接杆302与索夹本体100铰接的目的。
如图2所示,连接杆302的两端均设有紧固件,第三耳板303位于两个紧固件之间,紧固件包括依次套装在连接杆302上的垫圈305、锁紧螺母306和防水螺母307。紧固件中设置垫圈305能减少连接杆302与第三耳板303之间的磨损,设置锁紧螺母306即可将两个索夹本体100限制固定在连接杆302上,同时设置防水螺母307可以防止水分从螺母与连接杆302之间的间隙侵入锁紧螺母306与连接杆302之间螺纹副,提高密封性。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主缆索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主缆索夹包括:
两个索夹本体(100),均具有相对的两端,所述索夹本体(100)具有从所述索夹本体(100)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索夹本体(100)的另一端的主缆安装孔(101),两个所述索夹本体(100)间隔排布且两个所述主缆安装孔(101)的中轴线相互平行,一个所述索夹本体(100)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索夹本体(100)的一端共面,一个所述索夹本体(100)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索夹本体(100)的另一端共面;
第一连接结构(200),具有两个第一连接部(201),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01)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索夹本体(100)上,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00)上具有吊索安装区(202),所述吊索安装区(202)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0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主缆索夹,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01)均分别与两个所述索夹本体(100)铰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01)与所述索夹本体(100)的转动轴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主缆索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主缆索夹还包括第二连接结构(300),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00)具有两个第二连接部(301),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301)分别与两个所述索夹本体(100)铰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301)与所述索夹本体(100)的转动轴线平行,且所述第一连接部(201)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01)的转动轴线之间具有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主缆索夹,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索夹本体(100)均具有第一半环夹(102)和第二半环夹(103),每个所述索夹本体(100)的所述第一半环夹(102)和所述第二半环夹(103)对接形成所述主缆安装孔(101);
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01)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半环夹(102)上,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301)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半环夹(103)上;或者,
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01)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半环夹(103)上,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301)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半环夹(10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双主缆索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00)包括连接板(203),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01)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203)上相对的两侧边上,所述吊索安装区(202)位于所述连接板(203)的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主缆索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索安装区(202)具有多个贯通所述连接板(203)的安装通孔(204),多个所述安装通孔(204)沿所述主缆安装孔(101)的中轴线的轴向间隔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主缆索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索安装区(202)上所述安装通孔(204)所在的平面与所述主缆安装孔(101)的中轴线之间具有0°至90°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主缆索夹,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01)均包括多个第一耳板(205),多个所述第一耳板(205)沿所述连接板(203)的侧边间隔排布,每个所述索夹本体(100)上均设有多个沿所述主缆安装孔(101)的中轴线的轴向第二耳板(104),所述第一耳板(205)与所述第二耳板(104)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耳板(205)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耳板(104)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主缆索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00)包括多个连接杆(302),每个所述索夹本体(100)上均设有第三耳板(303),所述第三耳板(303)上设有多个沿所述主缆安装孔(101)的中轴线的轴向间隔排布的连接通孔(304),所述连接杆(302)与所述连接通孔(304)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杆(302)的两端分别插装在对应的所述连接通孔(304)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主缆索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02)的两端均设有紧固件,所述第三耳板(303)位于两个所述紧固件之间,所述紧固件包括依次套装在所述连接杆(302)上的垫圈(305)、锁紧螺母(306)和防水螺母(307)。
CN202010361055.0A 2020-04-30 2020-04-30 双主缆索夹 Active CN1116912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1055.0A CN111691297B (zh) 2020-04-30 2020-04-30 双主缆索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1055.0A CN111691297B (zh) 2020-04-30 2020-04-30 双主缆索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1297A true CN111691297A (zh) 2020-09-22
CN111691297B CN111691297B (zh) 2022-08-23

Family

ID=72476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61055.0A Active CN111691297B (zh) 2020-04-30 2020-04-30 双主缆索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9129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2057A (zh) * 2021-03-17 2021-06-11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吊索连接组件及四主缆悬索桥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29714A5 (en) * 1978-04-07 1982-05-14 Von Roll Ag Clamp coupling for a suspension gear of a circulating aerial cable way, which acts under its own weight
JPH11193884A (ja) * 1998-01-06 1999-07-21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締付力調整用クランプ
US6301735B1 (en) * 1998-06-19 2001-10-16 Freyssinet International Stup Method and device for attaching a load-transmitting element to a cable, and suspension bridge comprising such devices
CN1730829A (zh) * 2004-08-08 2006-02-08 李勇 桥梁拉索的抗风减振螺纹索夹
CN201047059Y (zh) * 2007-05-15 2008-04-16 四川天元机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悬索桥的悬挂结构及其索夹
CN201148593Y (zh) * 2008-01-15 2008-11-12 湖南大学 装配结构的拉伸构件
CN201381472Y (zh) * 2008-12-30 2010-01-13 中铁大桥局集团武汉桥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悬索桥吊索索夹横向刚性连接构造
JP2010018993A (ja) * 2008-07-10 2010-01-28 Nippon Steel Engineering Co Ltd 連結金具
CN102425107A (zh) * 2011-12-21 2012-04-25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索夹
RU116866U1 (ru) * 2011-10-17 2012-06-10 Александр Георгиевич Ярмолович Двойной фиксатор контактной сети
CN202644404U (zh) * 2012-07-05 2013-01-0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悬索桥组合式索夹
CN103061244A (zh) * 2011-10-19 2013-04-24 张志新 一种组合线形承重缆索的悬索桥及其施工方法
CN202969271U (zh) * 2012-11-23 2013-06-05 四川天元机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销接式索夹
CN103132452A (zh) * 2013-03-21 2013-06-05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可换主缆的组合式索夹
CN103362064A (zh) * 2013-07-04 2013-10-23 江苏法尔胜缆索有限公司 特大跨径桥梁缆索减振用辅助索网系统
CN204647148U (zh) * 2015-03-26 2015-09-16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动夹紧的钢缆牵引夹装置
CN109989345A (zh) * 2019-03-26 2019-07-09 江苏法尔胜缆索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吊索的减震架
CN110468710A (zh) * 2019-07-31 2019-11-19 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大倾角空间斜主缆索夹的抗滑移装置及安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29714A5 (en) * 1978-04-07 1982-05-14 Von Roll Ag Clamp coupling for a suspension gear of a circulating aerial cable way, which acts under its own weight
JPH11193884A (ja) * 1998-01-06 1999-07-21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締付力調整用クランプ
US6301735B1 (en) * 1998-06-19 2001-10-16 Freyssinet International Stup Method and device for attaching a load-transmitting element to a cable, and suspension bridge comprising such devices
CN1730829A (zh) * 2004-08-08 2006-02-08 李勇 桥梁拉索的抗风减振螺纹索夹
CN201047059Y (zh) * 2007-05-15 2008-04-16 四川天元机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悬索桥的悬挂结构及其索夹
CN201148593Y (zh) * 2008-01-15 2008-11-12 湖南大学 装配结构的拉伸构件
JP2010018993A (ja) * 2008-07-10 2010-01-28 Nippon Steel Engineering Co Ltd 連結金具
CN201381472Y (zh) * 2008-12-30 2010-01-13 中铁大桥局集团武汉桥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悬索桥吊索索夹横向刚性连接构造
RU116866U1 (ru) * 2011-10-17 2012-06-10 Александр Георгиевич Ярмолович Двойной фиксатор контактной сети
CN103061244A (zh) * 2011-10-19 2013-04-24 张志新 一种组合线形承重缆索的悬索桥及其施工方法
CN102425107A (zh) * 2011-12-21 2012-04-25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索夹
CN202644404U (zh) * 2012-07-05 2013-01-0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悬索桥组合式索夹
CN202969271U (zh) * 2012-11-23 2013-06-05 四川天元机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销接式索夹
CN103132452A (zh) * 2013-03-21 2013-06-05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可换主缆的组合式索夹
CN103362064A (zh) * 2013-07-04 2013-10-23 江苏法尔胜缆索有限公司 特大跨径桥梁缆索减振用辅助索网系统
CN204647148U (zh) * 2015-03-26 2015-09-16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动夹紧的钢缆牵引夹装置
CN109989345A (zh) * 2019-03-26 2019-07-09 江苏法尔胜缆索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吊索的减震架
CN110468710A (zh) * 2019-07-31 2019-11-19 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大倾角空间斜主缆索夹的抗滑移装置及安装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2057A (zh) * 2021-03-17 2021-06-11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吊索连接组件及四主缆悬索桥
CN112942057B (zh) * 2021-03-17 2022-04-29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吊索连接组件及四主缆悬索桥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1297B (zh) 2022-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91297B (zh) 双主缆索夹
CN215364548U (zh) 一种单轨吊重轨悬挂装置及轨道系统
WO2011088510A1 (en) Spreader component for a dragline excavator
CN201381472Y (zh) 一种悬索桥吊索索夹横向刚性连接构造
CN213448104U (zh) 双主缆索夹
CN111691296B (zh) 双主缆索夹
CN110984614B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cfrp片材夹持锚具
CN209817203U (zh) 一种外倾式点驳全玻璃幕墙拉索固定装置
CN110886185A (zh) 一种带有锚固装置的箱梁及箱梁桥
CN214362888U (zh) 一种适用于骑跨式钢丝绳吊索的销接式中央扣
AU2021101229A4 (en) Roof support assembly
CN210375644U (zh) 一种系留环安装座及系留环拉伸试验组件
CN220183815U (zh) 一种连接主缆和装饰缆的组合式索夹装置
CN219637731U (zh) 吊杆拱桥加固结构
CN220364863U (zh) 骑跨式钢锚梁
CN219176009U (zh) 一种适用于双角钢主材的锚具
CN220433438U (zh) 一种体外预应力加固装置
CN213740558U (zh) 用于桥梁安全的耗能装置
CN218712219U (zh) 一种悬拼拱架扣索钢丝绳与钢筋混凝土后锚连接系统
CN215368119U (zh) 预制板及其支撑系统
CN212270680U (zh) 一种快速施工的钢-混组合梁混凝土桥面板及其吊装系统
CN103174087A (zh) 一种包含倾斜吊索和变截面主缆的悬索-斜拉协作体系
CN215406817U (zh) 一种预制板的支撑系统
US10277022B2 (en) Cable suspension
CN215406813U (zh) 一种预制板的支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