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86473B - 一种氧化铁废脱硫剂与硫磺的分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氧化铁废脱硫剂与硫磺的分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86473B
CN111686473B CN201910187755.XA CN201910187755A CN111686473B CN 111686473 B CN111686473 B CN 111686473B CN 201910187755 A CN201910187755 A CN 201910187755A CN 111686473 B CN111686473 B CN 1116864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lfur
desulfurizer
iron oxide
solvent
cyclooct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877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86473A (zh
Inventor
熊美希
韩世琳
熊杰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Zero Carbon Xinli New E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18775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864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86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6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864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64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1/00Solvent extraction
    • B01D11/02Solvent extraction of solids
    • B01D11/0288Applications, solv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铁废脱硫剂与硫磺的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含硫氧化铁脱硫剂与溶剂搅拌混合、固液分离,得到含硫溶液和去除硫的氧化铁脱硫剂,使废脱硫剂得到再生和回用,并且得到高纯度的硫磺,作为工业产品。该方法具有溶剂毒性低、闪点高、安全性好,对环境友好,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易于工业化实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氧化铁废脱硫剂与硫磺的分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氧化铁脱硫剂再生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氧化铁废脱硫剂与硫磺的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沼气、煤气、天然气等原料气,普遍含有硫化氢杂质,燃烧后转化成二氧化硫,造成大气、水体污染。因此,上述原料气都要经过脱硫处理。常用的脱硫剂是氧化铁,使原料气中硫化氢反应转化为硫磺。
脱硫剂在长期使用之后,反应生成的硫磺不断累积在脱硫剂表面,堵住了脱硫剂颗粒的孔道,使脱硫剂失去脱硫效果,变成了废脱硫剂。
氧化铁脱硫剂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废脱硫剂的再生处理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由于缺乏有效的再生处理方法,常常将其与垃圾混合填埋或直接挖坑填埋。由于废脱硫剂中含有大量的硫磺,造成对土壤、水质潜在污染;被空气氧化之后,会进一步转化成二氧化硫,形成新的污染源。
理论上,废脱硫剂最直接、最有效的再生方法是溶剂萃取,只要通过萃取把硫磺分离去除,脱硫剂就能得到再生和回用,人们在这方面已做过很多工作,但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得到工业化应用,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溶剂。现有溶剂萃取法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溶剂沸点太低,损耗太大,造成工业运行成本太高。比如,普遍认为,硫磺溶解性能最好的溶剂是CS2,对硫磺的溶解能力大大超过了其它溶剂。尽管有一些文献、专利中提到羟基氧化铁脱硫剂与硫磺的分离、不溶性硫磺与可溶性硫磺的分离(如CN102398896A、CN105460935A、CN104445086A等)、含硫矿石与硫磺的分离中,用CS2萃取法回收硫磺方面的信息,但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工业应用,原因是CS2沸点只有46.5℃,如果用于工业上萃取硫磺,挥发性太强,生产成本太高,再加上其闪点太低(-30℃),极不安全,工业上根本无法接受。
2)溶剂毒性太大,工业上无法接受。比如,有文献或专利采用甲苯、二甲苯、四氢化萘、含氯的烃类等溶剂,使硫磺溶解到溶剂中,从而将硫磺提取出来。如中国专利CN1635057A、CN104445086A、CN101337659A,以及文献“脱硫剂羟基氧化铁中硫磺的回收研究”(吕诗淇)中,分别使用了甲苯、CS2、四氢萘、四氯乙烯等毒性很强的溶剂。这些溶剂的共同特点是,含苯环、萘环、氯元素或CS2,毒性很大,对人体有明显的毒害,甚至会致癌,如果长期推广和使用,又会造成新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3)溶剂沸点太高,分离困难,无法得到纯净的硫磺和纯净的脱硫剂,没有实际意义。众所周知,萃取之后的硫磺和脱硫剂都会残留部分溶剂,需要通过加热干燥的办法脱除溶剂。硫磺熔点约为119℃,因此干燥温度不能超过110℃;脱硫剂一般含有羟基或其它官能团,真空下的干燥温度原则上不能超过90℃,否则会破坏其基本结构,失去脱硫能力。尽管有专利采用采用柴油类毒性相对较低的溶剂,如专利CN103768944A、CN104548934A等,但由于柴油沸点太高(干点一般在350℃以上),在较低的温度下干燥,会使最终得到的硫磺成品和脱硫剂都残留有较多的柴油成分,实际得到的硫磺纯度只有90~98%,市场无法接受;而再生后的脱硫剂也含有高沸点的柴油组分,直接影响了脱硫剂的回用、造成了下游产品的污染。
4)对硫磺的溶解能力不够,无法满足萃取要求。虽然过去众多科研工作者在硫磺溶剂选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沸点范围适中的溶剂也很多,但一直未找到令人满意的溶剂,上述沸点过低的CS2,毒性大的芳烃、烯烃或含氯溶剂,沸点过高的柴油类,这些都是不得已的选择。众多溶剂中,毒性很低的各种烷烃类,如链状的正辛烷、环状的乙基环己烷等,几乎没有被提到,主要原因就是这些烷烃类溶剂对硫磺的溶解性能太差,远没有达到作为萃取剂的基本要求。
由于上述原因,废脱硫剂的溶剂再生技术至今未在工业化推广应用,废脱硫剂的处理方法基本上都是直接挖坑填埋,造成环境潜在的污染。
为此,希望找到一种新的溶剂,基本无毒,对环境友好,并且具有足够的萃取能力、足够高的闪点和安全性、适中的沸点范围,以替代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溶剂,将硫磺从废脱硫剂中萃取出来,并实现废脱硫剂的再生,既能避免产生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又能得到纯净的硫磺成品和再生后的脱硫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氧化铁废脱硫剂与硫磺的分离方法中,溶剂毒性大、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溶剂闪点低、安全性差、硫磺纯度低、脱硫被溶剂污染的问题。
发明人从众多低毒性的链状、环状烷烃类溶剂中,根据相似相容原理,通过反复试验和研究,发现分子结构为八元环的环辛烷以马鞍形结构为主,对硫磺(也是八元环马鞍形结构)溶解能力非常突出。比如,70℃下环辛烷对硫磺溶解能力甚至超过了传统的硫磺溶剂二甲苯,是甲基环己烷、乙基环己烷、正辛烷的2.7~8.0倍,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1993419520000031
考虑到环辛烷熔点15℃稍微有点偏高,因此与熔点-111℃的乙基环己烷结合,组合成以环辛烷为主的混合溶剂,可以保证在较低温度下不至于形成固体而影响硫磺的结晶分离,二者按适当比例结合,可以作为氧化铁废脱硫剂与硫磺萃取分离的优秀溶剂。
为此,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离氧化铁废脱硫剂和硫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含硫氧化铁脱硫剂与溶剂搅拌混合、固液分离,得到含硫溶液和去除硫的氧化铁脱硫剂;
进一步,混合温度为70-110℃;
进一步,混合过程中,含硫氧化铁脱硫剂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4-10)。
进一步,溶剂为环辛烷或环辛烷与乙基环己烷的混合物,其中环辛烷与乙基环己烷质量=1:(0-0.2)。
进一步,还包括对含硫溶液冷却结晶,固液分离,真空干燥,得到硫磺和回收溶剂的步骤。
进一步,所得去除硫的氧化铁脱硫剂,经真空干燥去除溶剂后,可以重新加工成脱硫剂回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环辛烷和/或与乙基环己烷组成的混合溶剂,具有如下优点:
1.溶剂基本无毒,对硫磺的溶解性能良好,闪点高(27-35℃),安全性好,对环境友好,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2.溶剂有足够高的沸点,且不太容易挥发损耗,有利于降低操作成本;
3.溶剂的沸点也足够低(混合溶剂沸点132~150℃),也很容易与硫磺和脱硫剂分开,保证能得到纯净的有附加值的硫磺成品和纯净的脱硫剂,使脱硫剂能重新回用,既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又保护了环境,为大规模工业实际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的氧化铁废脱硫剂原料的硫含量均为30%。
实施例1
(1)将含硫氧化铁脱硫剂与环辛烷按照质量比为1:4在110℃下搅拌混合2h,固液分离,得到含硫溶剂和去除硫的氧化铁脱硫剂,氧化铁脱硫剂在70℃真空干燥箱中烘干;
(2)含硫溶剂在20℃下冷却结晶,固液分离,得到硫磺,在70℃真空干燥箱中烘干。
实施例2
(1)将含硫氧化铁脱硫剂与溶剂(环辛烷:乙基环己烷质量比=1:0.2)按照质量比为1:10在70℃下搅拌混合2h,固液分离,得到含硫溶剂和去除硫的氧化铁脱硫剂,氧化铁脱硫剂在70℃真空干燥箱中烘干;
(2)含硫溶剂在温度为5℃下冷却结晶,固液分离,得到硫磺,在70℃真空干燥箱中烘干。
实施例3
(1)将含硫氧化铁脱硫剂与溶剂(环辛烷:乙基环己烷质量比=1:0.1)按照质量比为1:7在90℃下搅拌混合2h,固液分离,得到含硫溶剂和去除硫的氧化铁脱硫剂,氧化铁脱硫剂在70℃真空干燥箱中烘干;
(2)含硫溶剂在温度为12℃下冷却结晶,固液分离,得到硫磺,在70℃真空干燥箱中烘干。
对比例1
(1)将含硫氧化铁脱硫剂与纯乙基环己烷按照质量比为1:4在110℃下搅拌混合2h,固液分离,得到含硫溶剂和去除硫的氧化铁脱硫剂,氧化铁脱硫剂在70℃真空干燥箱中烘干;
(2)含硫溶剂在20℃下冷却结晶,固液分离,得到硫磺,在70℃真空干燥箱中烘干。
对比例2
(1)将含硫氧化铁脱硫剂与溶剂(环辛烷:乙基环己烷质量比=1:1)按照质量比为1:10在70℃下搅拌混合2h,固液分离,得到含硫溶剂和去除硫的氧化铁脱硫剂,氧化铁脱硫剂在70℃真空干燥箱中烘干;
(2)含硫溶剂在温度为5℃下冷却结晶,固液分离,得到硫磺,在70℃真空干燥箱中烘干。
分别对实施例1-3、对比例1-2制备得到的去除硫的氧化铁脱硫剂,以及溶液结晶、干燥得到的硫磺中硫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Figure BDA0001993419520000051
从上表可以看出,实施例1-3中,去除硫的氧化铁脱硫剂中硫含量都很低,达到5%以下,达到了再生的目的;硫磺品质也达到99.9%以上,完全达到了工业优等品硫磺的质量要求。相比之下,对比例1-2的氧化铁脱硫剂中硫含量均在20%以上,硫的去除效果很差,没有达到再生的目的,无法回用,主要是因为采用的不是环辛烷或以环辛烷为主的溶剂,即其中的乙基环己烷过多,造成了对硫磺的溶解、萃取能力不够。从实施例1与对比例1的效果不同还可以看出,环己烷为骨架的乙基环己烷,萃取效果远不如环辛烷,作为主要的或单独的萃取剂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显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还可据此做出多种变化,但任何与本发明等同或相类似的变化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氧化铁废脱硫剂与硫磺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含硫氧化铁脱硫剂与溶剂搅拌混合、固液分离,得到含硫溶液和去除硫的氧化铁脱硫剂,所述溶剂为环辛烷或环辛烷与乙基环己烷的混合物,其中环辛烷与乙基环己烷质量=1:(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的温度为70-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过程中,所述含硫氧化铁脱硫剂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4-1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含硫溶液冷却结晶,固液分离,真空干燥,得到硫磺和回收溶剂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得去除硫的氧化铁脱硫剂,经真空干燥后,重新加工成脱硫剂回用。
CN201910187755.XA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氧化铁废脱硫剂与硫磺的分离方法 Active CN1116864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7755.XA CN111686473B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氧化铁废脱硫剂与硫磺的分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7755.XA CN111686473B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氧化铁废脱硫剂与硫磺的分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6473A CN111686473A (zh) 2020-09-22
CN111686473B true CN111686473B (zh) 2022-02-11

Family

ID=72474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7755.XA Active CN111686473B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氧化铁废脱硫剂与硫磺的分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864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6729A (zh) * 2020-11-24 2021-01-12 宝钛华神钛业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粗四氯化锆提纯种回收氯化铝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2293A (zh) * 2012-01-19 2013-07-24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羟基氧化铁为活性组分的脱硫剂的再生方法
EP3127950A1 (en) * 2015-08-03 2017-02-08 Basf Se Nanoporous amino resins composition for acid gas adsorption-desorption
CN106432948A (zh) * 2014-11-27 2017-02-22 中广核三角洲(江苏)塑化有限公司 耐磨聚氯乙烯电缆料
CN108483407A (zh) * 2018-03-28 2018-09-04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回收羟基氧化铁上硫磺的方法和去除硫的羟基氧化铁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6133B2 (ja) * 1980-08-26 1985-12-09 三井東圧化学株式会社 アミノアルキル酸性硫酸エステルの分離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2293A (zh) * 2012-01-19 2013-07-24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羟基氧化铁为活性组分的脱硫剂的再生方法
CN106432948A (zh) * 2014-11-27 2017-02-22 中广核三角洲(江苏)塑化有限公司 耐磨聚氯乙烯电缆料
EP3127950A1 (en) * 2015-08-03 2017-02-08 Basf Se Nanoporous amino resins composition for acid gas adsorption-desorption
CN108483407A (zh) * 2018-03-28 2018-09-04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回收羟基氧化铁上硫磺的方法和去除硫的羟基氧化铁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6473A (zh)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45229B2 (ja) 無灰炭の製造方法
CN111574006B (zh) 一种含油污泥催化热解资源回收的方法
CN106282585A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脱毒分级资源化利用方法
CN105018124B (zh) 一种煤焦油废渣萃取分离方法
CN102492451A (zh) 高温煤焦油的萃取分离方法
CN108862954B (zh) 一种采用开关型混合溶剂体系处理含油废弃物的方法
CN108059291B (zh) 头孢他啶侧链酸酯废水中dmf及无机盐的回收方法
CN102241998A (zh) 油泥砂处理装置及工艺
WO2015109901A1 (zh) 处理焦化废水的萃取剂
CN111686473B (zh) 一种氧化铁废脱硫剂与硫磺的分离方法
GB2037807A (en) Process for treating waste oil
CN106698785A (zh) 煤气化废水酚氨回收工艺
CN109825322B (zh) 一种从煤焦油或煤直接液化油中提取酚类物质的方法
CN106477831B (zh) 一种污泥分级转化生产液体燃料的工艺方法
CN114590822A (zh) 一种含有机物废盐精制方法
CN109704289B (zh) 一种硫膏萃取生产高纯度硫磺的方法
CN102533319B (zh) 一种脱除油品中碱性氮化物的方法
CN111848359B (zh) 一种分离中低温煤焦油中酚类物质的方法
CN115924855A (zh) 一种湿法脱硫中硫泡沫精制硫磺的提纯方法及其生产系统
CN113457204B (zh) 利用焦化粗苯萃取煤直接液化油渣的方法
JP2012001540A (ja) グリコールモノ−tert−ブチルエーテルとグリコールジ−tert−ブチルエーテルとの分離方法
KR101381050B1 (ko) 석탄 유래 탄소질 물질 제조 방법
CN111777082B (zh) 一种从废电池回收液的萃余液中回收硫酸钠的方法
CN108314088B (zh) 一种分离羟基氧化铁和硫磺的方法和去除硫的羟基氧化铁的应用
JP2007302788A (ja) 水素化分解生成物の製造方法、プラスチックの処理方法及びベンゼン類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21

Address after: 715700 Xile Village Industrial Park, Sitiaoliang Administrative Village, Sancha Town, Huanglong County, Yan'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anxi Zero Carbon Xinli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617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Huangcun Qingyuan Road No. 19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