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85790B - 具有用于患者的支承面的患者台 - Google Patents

具有用于患者的支承面的患者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85790B
CN111685790B CN202010176944.XA CN202010176944A CN111685790B CN 111685790 B CN111685790 B CN 111685790B CN 202010176944 A CN202010176944 A CN 202010176944A CN 111685790 B CN111685790 B CN 1116857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table
subunit
patient
designed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769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85790A (zh
Inventor
O·霍尔农
G·尼瓦尔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Healthineer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Healthineer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Healthineer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Healthineers AG
Publication of CN111685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57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857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57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61B6/0407Supports, e.g. tables or beds, for the body or parts of the body
    • A61B6/0442Supports, e.g. tables or beds, for the body or parts of the body made of non-metallic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61B6/0407Supports, e.g. tables or beds, for the body or parts of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61B6/0487Motor-assisted positio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0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the apparatus being movable or portable, e.g. handheld or mounted on a trolle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29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 A61B6/443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the source unit and the detector unit being coupled by a rigid structure
    • A61B6/444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the source unit and the detector unit being coupled by a rigid structure the rigid structure being a C-arm or U-ar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用于患者的支承面的患者台,包括:第一患者台子单元,被设计为提供支承面的第一表面区域;第二患者台子单元,被设计为提供支承面的第二表面区域;角单元,连接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该角单元被设计为固定第一患者台子单元相对于第二患者台子单元的位置,使得第一表面区域被提供在第一平面中并且第二表面区域被提供在与第一平面以交角相交的第二平面中,从而在由患者对支承面施加负荷的情况下,保证支承面不发生交角的变化,并且其中角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耦合元件,该第一耦合元件被设计为与在第一患者台子单元上提供的第一耦合配合元件在功能上相互作用,使得角单元可拆卸地至少连接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

Description

具有用于患者的支承面的患者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用于患者的支承面的患者台、具有用于患者的支承面的患者台的患者台子单元、患者台系统以及医学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已知X射线成像装置(例如C型臂X射线设备或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等),其被设计为借助于X射线获取患者的体内情况。通常,将患者放置在患者支承装置上,该患者支承装置特别地被定位在水平和/或垂直方向上,从而可以获取与检查相关的区域。特别地,患者台对于在手术范畴中的X射线成像是必要的,患者在患者台上不仅主要被放置在水平平面中,而且可以被放置到特定的位置,这些位置以尽可能可接近且对于手术最佳的方式对齐相关的身体区域。这可以包括对高度、纵向或侧向的调整。还可能需要对患者床表面内的调整,例如各个患者台区段或头部架或四肢架的不同倾斜度。
通常,对于患者床表面内的调整提供了包括关节的灵活的调整可能性,借助于这些关节,患者台区段可以相对于彼此对齐。通常使用金属关节,因为金属关节具有足够高的稳定性,以便在患者台被患者施加负荷的情况下仍保持所选的定位。
但是,不利的是金属关节是X射线可见的,并且导致X射线图像中的金属伪影。在图像处理的范畴中,通过算法上的金属伪影减少来减少金属伪影是已知的。还已知设置X射线设备,使得通过设置放射源、患者台和X射线探测器的合适的投影方向和位置来使相关点处的金属伪影相互减少。还已知由X射线不可见的材料(例如由塑料或纤维增强的塑料)来制造不必实现运动的刚性患者台区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备选的患者台,其能够实现对支承面的调整,以用于定位患者。
该目的通过本发明的特征来实现。在下面的描述中说明了本发明的有利的且部分自身具有创意的其他实施方案和改进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用于患者的支承面的患者台,其包括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第一患者台子单元被设计为提供支承面的第一表面区域,第二患者台子单元被设计为提供支承面的第二表面区域。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患者台包括连接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与第二患者台子单元的角单元。角单元被设计为固定第一患者台子单元相对于第二患者台子单元的位置,使得第一表面区域被提供在第一平面中,并且第二表面区域被提供在与第一平面以交角相交的第二平面中,从而在由患者对支承面施加负荷的情况下保证支承面不发生交角的变化。此外,角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耦合元件,该第一耦合元件被设计为与在第一患者台子单元上提供的第一耦合配合元件在功能上相互作用,使得角单元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
此外,患者台还可以具有其他元件,例如患者台底座,患者台底座例如以支撑柱形式。特别地,这还可以使得支承面能够在水平平面和/或垂直平面中移动,或使得患者台子单元能够倾斜。
至少由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提供的支承面允许放置患者,第一患者台子单元与第二患者台子单元的彼此相对位置通过角单元被固定。此外,还可以例如由其他患者台子单元提供其他表面区域。患者台子单元也可以被称为患者台区段。其中第一平面可分配给第一患者台子单元的第一表面区域,或第二平面可分配给第一患者台子单元的第二表面区域,第一表面区域基本上被提供在该第一平面中或第二表面区域基本上被提供在该第二平面中,或患者台子单元的表面区域沿该第一平面或该第二平面基本上被对齐。特别地,这并不排除第一表面区域或第二表面区域相对于完全平坦的平面具有以适应于患者身体形状的表面形式或以用于接纳液体(特别是体液)的局部凹陷形式的偏差。
角单元被设计为固定第一患者台子单元相对于第二患者台子单元的位置,并且在由患者对支承面施加负荷的情况下保证支承面不发生交角的变化。也就是说,在角单元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的连接状态下,第一患者台子单元与第二患者台子单元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并且相对于意外改变(特别是在以患者对支承面施加负荷的情况下)基本上不改变。特别地,由角单元保证支承面不发生交角的意外改变,从而在由患者对支承面施加负荷的情况下,交角不改变或不明显改变,而是基本保持不变。角单元可以被设计为锁定第一患者台子单元与第二患者台子单元之间的交角。
因此,角单元可以被设计用于大重量负荷,并且可以包括具有足够高的稳定性和强度的材料,从而即使在对支承面施加重量负荷的情况下,由角单元固定的交角也不会改变或仅稍稍改变。为此,角单元可以特别是关于由其提供的交角被设计为是刚性的并且不能移动的。
角单元可以具有例如纤维复合材料、塑料或金属(例如铝)或它们的组合。角单元优选地包括具有相对高的X射线透明度的材料,例如塑料或碳纤维材料。由此,可以特别有利地在基于X射线的医学成像装置的范畴中使用,因为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对X射线图像记录的影响。
特别地,“X射线透明度”应当理解为,材料优选地对于(特别是在医学X射线成像中使用的)相关能量范围内的X射线具有相对高的透明度,即,相对低的吸收系数。例如,医学X射线成像装置是C型臂X射线设备,则优选地以如下方式选择材料,使得对于通常结合C型臂X射线设备使用的X射线能量,仅相对低地吸收与成像相关的X射线辐射。特别地,对于所使用的X射线能量,材料可以具有比铁低得多的且比铝低的吸收系数。特别地,材料可以具有与碳或水相似的或比碳或水低的吸收系数。
优选地,耦合元件和耦合配合元件被设计为实现形状配合的和/或力配合的连接,即在相对于患者负荷的意义上稳定的连接。例如,耦合元件和耦合配合元件可以被实现为销钉形式或其他设计的突出部的形式的插头连接件以及销钉孔或其他凹槽形式的插头接纳部,它们可以被插入到彼此中以建立可拆卸的连接。耦合元件和耦合配合元件可以被设计为榫槽连接。特别是对于由患者引起的重量负荷,以合适的大小和合适的材料实现突出部和相应的接纳部。
特别地,借助于耦合元件和耦合配合元件可拆卸地连接(即耦合)角单元和至少第一患者台子单元。也就是说,第一耦合元件与第一耦合配合元件之间的功能相互作用导致角单元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的可拆卸连接。特别地,“可拆卸”应当理解为,可以可逆地建立连接,并且还可以重新解除连接。特别地,可以多次且反复建立连接,并且重新解除连接。特别地,可以无损地解除连接。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可拆卸的连接可以在没有附加工具的情况下(即手动地)建立并且重新被解除。
但是还可以设想,耦合元件和耦合配合元件可以借助于工具松开和连接。例如,这可以借助于插入凹槽中的可动活塞或插销形式的锁定机构来解决,该锁定机构可以借助于钥匙移入或移出凹槽。
第二患者台子单元可以是固定的(即不容易拆卸)或一体地连接到角单元。这可以意味着角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只能以破坏性的方式拆卸。在其他实施方式变型中,第二患者台子单元也可拆卸地连接到角单元。
有利地,可以借助于可解除的连接以简单和省时的方式将角单元与台单元拆开并再次拼合,从而例如具有第一交角的第一角单元必要时由提供第二交角的第二角单元代替。由此,使得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将各种角单元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组合,从而可以为患者提供适应于应用场合的支承面。根据本发明的患者台有利地允许模块化结构,其中至少一个(但优选是多个)不同的角单元以及至少两个(优选地不止两个)并且形状和大小可能不同的患者台子单元可以被组合形成根据本发明的相应的患者台。由此,本发明有利地允许提供用于不同情况和对于最佳治疗或诊断所设置的预定参数的支承面。
发明人还认识到,为了在患者床表面内可以提供可调整的支承面,即在相交平面中提供支承面,不一定必须使用金属关节或金属框架,金属关节或金属框架具有抵抗负荷变化的足够的稳定性。与此相反,发明人认识到,在所期望的位置提供对支承面的刚性固定就足够了,但是借助于至少一个可拆卸的连接仅实施可逆的固定,从而通过将不同的角单元与一个或多个患者台子单元进行组合来实现支承面的不同位置。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患者台有利地允许使用与金属相比对于X射线成像较有利的材料,并且必要时还允许使用便宜的材料,而不必放弃患者的灵活定位。
因此,第一患者台子单元、第二患者台子单元和角单元优选地具有X射线透明材料,即基本上具有高X射线透明度的材料。第一患者台子单元、第二患者台子单元和角单元可以具有相同的材料或分别具有不同的材料。优选地还使用如下的材料,这样的材料的X射线吸收率基本上相当于水当量的X射线吸收率,或者这样的材料具有相对于水当量的X射线吸收率减小的X射线吸收率。优选地,还使用如下的材料,这样的材料的X射线吸收率基本上相当于碳的X射线吸收率。所使用的材料可以是例如碳纤维材料、塑料(例如聚氨酯或聚乙烯)、或碳纤维增强塑料。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材料。所使用的材料还可以是例如基于环氧树脂等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在根据本发明的患者台的一个有利变型中,角单元具有第二耦合元件,该第二耦合元件被设计为与被设计在第二患者台子单元上的第二耦合配合元件在功能上相互作用,使得角单元还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
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与角单元的可拆卸连接有利地允许实现患者台的在元件的尺寸上较小且较易于控制的单个元件。此外,与角单元结合可以实现患者台子单元的多种组合与改善的可重用性。总体而言,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模块化患者台的节省材料且节省空间的实施方式。此外,由此使得使用不同的材料变得更加容易,这些材料与患者台子单元和角单元的不同负荷相匹配。
第二耦合元件和第二耦合配合元件可以以与第一耦合元件和第一耦合配合元件相同的方式实现。但是,也可以彼此不同地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实施方式,角单元具有沿第一轴线的第一部分和沿第二轴线的第二部分,该第二轴线以交角与第一轴线相交,从而在角单元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的连接状态下,第一表面区域的第一平面与第一轴线平行地被固定,并且第二表面区域的第二平面与第二轴线平行地被固定,从而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以交角相交。
角单元借助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规定交角。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特别地被设计为刚性的,并且相对于彼此基本上是不变的且不可移动的。第一支承面的平面与第二支承面的平面之间的交角通过如下方式被锁定:平行于第一轴线固定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并且平行于第二轴线固定第二患者台子单元,即,以保证不发生位置的意外改变的方式连接。这样的设计提供了固定交角的特别简单的可能途径。
在患者台的另一实施方式变型中,在角单元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的连接状态下,角单元提供用于患者的支承面的第三表面区域,该第三表面区域在空间上形成在第一表面区域与第二表面区域之间。
支承面通常具有沿患者台的纵向轴线的第一尺寸和沿横向轴线的相对于第一尺寸较短的第二尺寸。于是,在该实施方式变型中,第三表面区域在纵向方向上在一侧上邻接到第一表面区域,并且在纵向方向上相对的一侧上邻接到第二表面区域。
在第一表面区域和第二表面区域之间,第三表面区域可以被设计为在纵向轴线方向上的弯曲表面或成角度的表面,其中第三表面区域的表面曲率由交角预先确定。
发明人认识到,以此方式可以提供角单元的特别形状稳定的设计。这还可以有利地允许在相应的患者台子单元与角单元之间沿着朝向彼此的侧面提供具有大面积的耦合元件,这提供了抵抗重量负荷的特别高的稳定性,其中可以避免患者台子单元或角单元上的局部有限区域的点状负荷。如此还可以设置用于放置患者的连续的、被连接的表面。优选地,在该实施方式变型中,第一表面区域、第二表面区域和第三表面区域形成齐平的支承面,其中避免了表面区域之间的缝隙和阶梯状过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变型,第一耦合配合元件被设计为至少部分地在第一患者台子单元的侧面上,在角单元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的连接状态下,该侧面被对齐为平行于纵向轴线,和/或第二耦合配合元件被设计为至少部分地在第二患者台子单元的侧面上,在角单元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的连接状态下,该侧面被对齐为平行于纵向轴线。
然后,耦合元件或耦合配合元件相应地分别被设计在患者台子单元或角单元的对接侧上,这样的对接侧在连接状态下朝向彼此。可以有利地避免患者台的侧面上的耦合元件或耦合配合元件,它们可能会妨碍医务人员。
在本发明的另一有利变型中,第一耦合配合元件被设计为至少部分地在第一患者台子单元的侧面上,和/或第二耦合配合元件被设计为至少部分地在第二患者台子单元的侧面上,在角单元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的连接状态下,该侧面被对齐为平行于横向轴线。
在该变型中,耦合配合元件被侧向地设置在一个患者台子单元或在连接状态下不朝向彼此的多个患者台子单元上。也就是说,特别地,角单元例如作为插锁被侧向地安装到患者台上。在该变型中,角单元可以有利地被设计得较紧凑,并且从而允许较容易的控制,以及需要很少的空间和材料。
此外,角单元的侧向定位可以实现:当患者台与X射线成像装置结合使用时,角单元仅被布置在所放置的患者的边缘区域中,或被完全布置在所放置的患者的图像记录区域之外。因此,必要时对于角单元的实现可以有更多的材料选择。例如,可以使用另一类型的塑料,这样的塑料具有与患者台子单元本身相比较高的稳定性且较低的X射线透明度,这些患者台子单元优选地由具有尽可能高的X射线透明度的材料形成。通过侧向布置可以在中央图像记录区域中减少对于X射线成像的以棱边或材料过渡形式的引起干扰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设想患者台的如下实施方式,其中在平行于纵向方向的侧面上和平行于横向轴线的侧面上都设计有用于角单元或角单元各部分的相应耦合元件的耦合配合元件。例如,这些耦合配合元件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或考虑不同的负荷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实施方案,第一耦合元件和/或第二耦合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突出部或凹槽,并且第一耦合配合元件和/或第二耦合配合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基本上互补设计的配合凹槽或基本上互补设计的配合突出部,在角单元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的连接状态下,第一耦合元件与第一耦合配合元件和/或第二耦合元件与第二耦合配合元件插入到彼此中,从而固定第一患者台子单元与第二患者台子单元相对于角单元的位置。
特别地,“互补设计”意思是彼此匹配,使得该至少一个突出部和该至少一个配合凹槽可以插入到彼此中。特别地,突出部和配合凹槽被设计为实现形状配合的和/或力配合的连接。特别地,它们在形状、大小和材料上被设计为在相对于患者的支承面的重量负荷的意义上确保稳定的连接和固定。
在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该至少一个突出部或该至少一个凹槽被设计为圆柱形的、圆锥形的、圆顶形的或长方体形的。
例如,可以在耦合元件上设置多个销钉状突出部,这些销钉状突出部被侧向地插入到在患者台子单元侧面上的耦合配合元件中的互补设计的销钉插孔中,以便相对于患者台子单元固定角单元并且锁定交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变型,角单元具有带有U形轮廓的至少一个凹槽。然后,在角单元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的连接状态下,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的表面区域的一部分分别被插入到角单元的至少一个U形凹槽中。
凹槽可以被设计为沿角单元的第一部分中的第一轴线的长形凹槽,并且被设计为沿角单元的第二部分中的第二轴线的贯穿凹槽。还可以分别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设置U形凹槽。然后,U形轮廓在垂直于第一部分中的第一轴线或垂直于第二部分中的第二轴线的截面中具有一个或多个凹槽。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或第二患者台子单元可以分别被插入到凹槽中,以便建立可拆卸的连接。在连接(即已插入)状态下,角单元至少部分地与患者的由患者台子单元的表面区域形成的支承面重叠。在该实施方式变型中,相应患者台子单元的被插入的区域本身用作耦合配合元件,U形凹槽用作与耦合元件,该耦合元件与耦合配合元件在功能上相互作用。
因此,可以有利地提供一种特别简单且稳定的插入机构,该插入机构无需在患者台子单元上的附加的突出部或凹槽作为耦合配合元件。因此,可以使得能够特别容易地清洁零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变型,患者台还具有带有关节轴线的关节元件,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或第二患者台子单元被布置为:在角单元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被解除的情况下,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或第二患者台子单元能够围绕该关节轴线旋转。
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通过关节元件可活动地连接到彼此。关节轴线通常平行于患者台的横向尺寸延伸。为了在由角单元锁定之前使患者台子单元关于交角相对于彼此对齐,可以将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或第二患者台子单元围绕关节轴线旋转直到所期望的位置。在对齐之后,角单元可以连接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并且从而锁定交角并且确保稳定的支承面。
因此,所设置的关节元件可以实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相对于第二患者台子单元关于所采用的角度的简化的对齐。发明人认识到,结合关节使用角度元件作为交角的锁定件有利地使得能够为关节元件选择如下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在其他情况下可能对于稳定地定位患者不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代替例如金属,关节元件可以具有塑料。特别地,这允许以便利的方式结合X射线成像设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患者台,而无需放弃支承面的稳定的对齐。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患者台的患者台子单元,患者台具有用于患者的支承面,患者台子单元被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患者台,该患者台子单元具有耦合配合元件,并且被设计为提供支承面的表面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患者台以及先前所描述的其变型的优点可以适用于所要求保护的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患者台的患者台子单元。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患者台系统,该患者台系统包括根据所描述的方面之一的根据本发明的患者台。此外,患者台系统包括用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或第二患者台子单元的相对定位的具有运动机构的定位装置,其中定位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被设计为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或第二患者台子单元上的配合连接元件在功能上相互作用,使得定位装置能够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或第二患者台子单元,并且其中定位装置被设计为,在耦合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或第二患者台子单元的状态下,当角单元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或第二患者台子单元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被解除时,使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相对于彼此对齐。
特别地,定位装置能够可拆卸地连接到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或第二患者台子单元。这有利地实现:安装用于定位患者台子单元的定位装置,借助于定位装置执行初步对齐,在初步对齐之后借助于角单元固定患者台子单元相对于彼此的位置或锁定交角,并且随后重新将定位装置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或第二患者台子单元拆开。因此,定位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被安装到患者台上并且重新被移除,从而还可以使用X射线敏感材料和定位手段,这些X射线敏感材料和定位手段适合于执行患者台子单元的对齐。
特别地,定位装置包括运动机构。定位装置可以具有被设计用于相对定位患者台子单元的移动轴、致动器、电动机或其他定位手段。特别地,定位装置可以被设计为能够借助于控制装置来驱动。控制装置可以包括例如输入单元和计算单元。例如,可以由操作者借助于输入单元(例如键盘)预先确定目标位置,该目标位置由计算单元转换成用于驱动定位手段(例如用于移动轴和电动机)的控制信号,并且输出到这些定位手段。定位装置还可以包括传感器(例如光学传感器或电传感器),该传感器确定患者台子单元的实际位置,并且在必要时检验定位结果。
特别地,计算单元可以是计算机、微控制器或集成电路。计算单元可以具有硬件元件或软件元件,例如微处理器或所谓的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定位装置能够可拆卸地耦合到仅一个患者台子单元,或者能够可拆卸地耦合到至少两个患者台子单元。定位装置可以被设计成借助于定位手段移动一个、两个或更多个患者台子单元,以进行对齐。例如,借助于定位装置相对于在对齐期间静止的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对齐仅第二患者台子单元。
连接元件可以与相应的患者台子单元的一个或多个耦合配合元件互补设计。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患者台子单元上的耦合配合元件可以对应于定位装置的配合连接元件。还可以在患者台子单元与相应的连接元件上设置以其他形式设计的配合连接元件。
有利地,可以借助于定位装置支持医务人员和高效的工作流程,并且可以实现患者台子单元的简单的初步对齐,特别是实现患者台子单元的自动的初步对齐。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医学成像装置,其具有X射线设备和根据本发明的患者台,其中X射线设备具有X射线源和位于X射线源的光路中的X射线探测器,并且其中患者台的支承面的至少一部分被布置在X射线源的光路内。
特别地,医学成像装置可以是用于具有X射线监控的手术的X射线成像装置。医学成像装置例如是C型臂X射线设备等。医学成像装置包括X射线源(通常为X射线管)和X射线探测器,其中X射线探测器位于X射线源的光路中,并且X射线源向X射线探测器的方向发射X射线。对于X射线图像记录,患者或患者的相关记录区域被定位在X射线源的光路中。在被放置在患者台上的患者的情况下,患者台的至少一部分相应地被定为在光路内。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患者台可以避免例如由金属关节带来的引起干扰的影响或由金属框架带来的记录区域的限制,并且同时提供如下的支承面,这样的支承面可以在患者床表面(即支承面)内以各种角度设置,并且因此(例如对于手术)允许在医学成像装置中最佳地定位患者。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医学成像设备,其中X射线设备是C型臂X射线设备。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借助示例性实施方案并参照附图解释本发明。附图中的图示是示意性的、高度简化的并且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其中:
图1以第一实施方案示出了具有用于患者的支承面的患者台,
图2以第二实施方案示出了具有用于患者的支承面的患者台,
图3以第三实施方案示出了具有用于患者的支承面的患者台,
图4以第四实施方案示出了具有用于患者的支承面的患者台,
图5示出了未连接状态下的多个患者台子单元和角单元的截面图,这些患者台子单元和角单元用作具有用于患者的支承面的患者台,
图6示出了患者台系统,并且
图7示出了医学成像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第一实施方案示出了具有用于患者的支承面的患者台1。患者台1包括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该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被设计为提供支承面的第一表面区域5,该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被设计为提供支承面的第二表面区域9。此外,患者台1具有角单元11,该角单元11在所示的示例中固定地连接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并且特别地与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一体制成。患者台1的支承面具有沿患者台1的纵向轴线的第一尺寸L和沿横向轴线的相对于第一尺寸较短的第二尺寸Q。
患者台1还可以具有其他元件(例如患者台底座41),但是患者台底座41在该图以及下面的附图中被省略。
角单元11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也就是说,角单元11和患者台子单元3可以反复地并且特别是无损地彼此拆开并再次连接。为此,角单元11包括第一耦合元件13,该第一耦合元件13被设计为与被设计在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上的第一耦合配合元件15在功能上相互作用,从而由此角单元11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
特别地,耦合元件13和耦合配合元件15实现角单元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的形状配合的和/或力配合的连接。耦合元件或耦合配合元件可以被实现为例如突出部形式的插头连接件或凹槽形式的插头接纳部,它们可以被插入到彼此中以建立可拆卸的连接,其中对于患者台的由患者引起的重量负荷,以合适的大小和合适的材料实现耦合元件和耦合配合元件。耦合元件和耦合配合元件可以被设计为例如榫槽系统。
角单元11被设计为相对于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固定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的位置,使得第一表面区域5被提供在第一平面中,并且第二表面区域9被提供在与第一平面以交角α相交的第二平面中,并且从而在由患者102负荷支承面的情况下保证支承面不发生交角α的变化。
为此,所示的角单元11具有沿第一轴线的第一部分A1和沿第二轴线的第二部分A2,该第二轴线以交角α与第一轴线相交。在角单元11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相应的连接状态下,第一表面区域5的第一平面与第一轴线平行地被固定,并且第二表面区域9的第二平面与第二轴线平行地被固定,从而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以交角α相交,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被定位在第一平面中,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被定位在第二平面中。
特别地,角单元11被设计为刚性的,即第一部分A1和第二部分A2被设计为相对于彼此基本上不可移动。也就是说,角单元11的交角α被设计为在角单元11上基本不变。特别地,角单元11的实施方式被选择为具有足够高的稳定性,以确保即使在由患者负荷支承面的情况下,关于交角刚性地提供支承面。也就是说,选择角单元11的材料和实施方式,使得即使在由躺着的患者102重量负荷支承面的情况下,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的交角也基本上保持不变。此外,像患者台子单元一样,角单元11优选地具有尽可能X射线透明的材料。优选地选择塑料或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材料。
在图1中,角单元11被如此设计在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上,即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具有在纵向轴线方向上弯曲或成角度的表面区域21,表面区域21的曲率由交角α确定。在这种情况下,角单元11还可以被设计为在空间上在第一表面区域5和第二表面区域9之间,并且被描述为提供用于患者102的支承面的第三表面区域21。
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耦合配合元件13被设计为至少部分地在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的一侧上,在角单元11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连接状态下,该侧面被对齐为在纵向尺寸L的方向上平行于纵向轴线。也就是说,耦合元件13和耦合配合元件17被设计为在角单元11和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的在连接状态下朝向彼此的侧面(即对接侧)上。
在所示的情况下,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在这种情况下与角单元12一体制成的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以及耦合元件15或耦合配合元件13还可选地被设计为在支承面的各个区域之间提供基本无阶梯的平坦的过渡。这就是说,这些单元在支承面的区域中形成尽可能齐平的表面。
图2示出了具有用于患者102的支承面的患者台1的第二变型。该变型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角单元11具有第二耦合元件17,该第二耦合元件17被设计为与被设计在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上的第二耦合配合元件19在功能上相互作用,从而除了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之外,角单元11还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角单元11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
与图1所示的变型相比,该变型有利地允许患者台1具有较小尺寸的子单元,这可以带来简化的控制并且实现改善的放置。同样地,实现具有不同交角的所提供的角单元与所提供的患者台子单元的更灵活的组合。
图3示出了具有用于患者102的支承面的患者台1的另一变型。
特别地,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两个角单元11,这两个角单元11能够被侧向地布置在患者台1上,其中所示的两个角单元11中的一个角单元在未连接的状态下(即在被拆开的状态下)被示出。在该实施方式变型中,布置两个角单元11代替单个角单元可以带来改善的稳定性,以及用于可靠地固定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但是,还可以想到如下的实施方式,这样的实施方式仅在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上具有一个角单元。
一个或多个角单元11能够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如在被拆开的角单元11中所示,相应的第一耦合配合元件15相应地被设计在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的侧面上,并且相应的第二耦合配合元件19相应地被设计在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侧面上,在角单元11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连接状态下,该侧面被对齐为平行于患者台1的横向轴线Q。在该示例中,角单元11布置在具有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支承面的投影的侧向和外部。
在该实施方式变型中,各个刚性设计的角单元11分别具有沿第一轴线的第一部分A1和沿第二轴线的第二部分A2,该第二轴线以交角α与第一轴线相交。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被设计为相对于彼此不可移动,并且基本上不可改变。然后,交角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预先确定。角单元11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能够彼此耦合并且能够相对于彼此被固定,使得在角单元11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相应的连接状态下,第一表面区域5的第一平面与第一轴线平行地被固定,并且第二表面区域9的第二平面与第二轴线平行地被固定,从而支承面的表面区域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以交角α相交。也就是说,选择角单元11的材料和实施方式,使得即使在由躺着的患者102负荷支承面的情况下,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交角α也基本上保持不变。
在患者台1和角单元11的所示的实施变型中,第一耦合元件13和第二耦合元件17分别具有销钉形式的三个突出部23。其中突出部的数目和实施方式仅被选择作为示例。第一耦合配合元件15和第二耦合配合元件19具有互补设计的配合凹槽27(在所示情况下基本上为孔形式的销钉插孔)。在角单元11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连接状态下,突出部13和凹槽27插入到彼此中,从而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相对于角单元11的位置分别被固定。通过固定角单元11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相对位置,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与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相对位置也被锁定并被固定,并且第一表面区域5和第二表面区域9的相对于彼此的平面交角α被锁定,以防止在由患者102负荷时的意外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角形元件11用作侧向插锁,该侧向插锁关于交角α机械地固定能够在未连接状态下移动的患者台子单元。
在这种情况下,所示的突出部23或凹槽27被设计为基本上是圆柱形的。其他实施方式还可以具有例如圆锥形的、圆顶形的、棱锥形的,长方体形的或截顶圆锥形的凹槽或突出部。特别地,如此设计凹槽和突出部的形状和实施方式,使得即便在支承面的由患者引起的大重量负荷情况下,也确保对于固定和定位所必需的稳定性。
图4示出了具有用于患者102的支承面的患者台1的第四变型,该第四变型具有角单元11的另一实施方式变型。
在图中再次示出了连接状态下的一个角单元11和未连接状态下的一个角单元11。角单元11具有以交角α相交的两个部分A1和A2,这两个部分的彼此对齐是基本上不可改变的。在该变型中,相应的角单元11具有带有U形轮廓的至少一个凹槽24。具有U形轮廓的凹槽24可以在第一耦合元件13的区域中在角单元11的第一部分A1上以及在第二耦合元件17的区域中在角单元11的第二部分A2上贯穿地实现。还可以在相应的部分上分别实现对应的U形凹槽25。一个或多个U形凹槽25适应于患者台子单元的实施方式。在相应的角单元11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5的连接状态下,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的与第一表面区域5重叠的一部分15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与第二表面区域9重叠的一部分19被插入到U形凹槽25中。这意味着,在该实施方式变型中,第一耦合配合元件15或第二耦合配合元件19对应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或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可插入到U形凹槽24中的相应部分。然后,在连接状态下,角单元11相对于支承面的重量负荷将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固定在它们的相对位置中。
可以设想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被实现为被插入到凹槽24中的区域中逐渐变细,即在所示的情况下在垂直方向上高度减小,从而可以在支承面的区域中提供基本齐平的末端,并且因此可以提供基本上平坦的无阶梯的支承面。
图5示出了用于具有用于患者102的支承面的患者台1的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的在未连接状态下的截面图,该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具有角单元11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此外,提供了另一角单元12和另一患者台子单元8。第一患者台子单元能够借助于角单元11相对于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以由角单元预先确定的交角α被定位,并且能够关于交角α被固定。另一患者台子单元8能够借助于另一角单元12相对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以由另一角单元12预先确定且必要时不同于交角α的交角β被提供。
患者台子单元3、7、8和角单元11、12能够分别通过被设计在角单元上的对应的耦合元件13、17、18、20和被设计在患者台子单元上的耦合配合元件15、16、19、22可拆卸地连接,其中耦合元件13、17、18、20和耦合配合元件15、16、19、22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分别被设计为凹槽24和基本上互补设计的突出部26,这些凹槽24和突出部26被插入到彼此中用于建立可拆卸的连接,并且彼此锁定,从而得到形状配合的和/或力配合的连接。
为了关于具有在这里所示的元件的优选是模块化地构造的患者台使用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在所示的示例中,患者台子单元7、3、8,角单元11、12和耦合元件17、13、18、20以及耦合配合元件19、15、16、22分别被设计为使得另一角单元12同样能够用于相对于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定位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将相应地以角度β被锁定。也就是说,角单元11、12和患者台子单元7、8能够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可互换地组合。可以提供多个角单元,这些角单元分别提供不同的交角,从而第一患者台子单元能够相对于第二患者台子单元和/或其他患者台子单元以不同的角度被定位。同样地,可以提供多种设计的患者台子单元,这些患者台子单元能够通过角单元模块化地连接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
这种模块化构造同样能够利用角单元和耦合元件的与图5中明确示出的实施方案不同的实施方案实现。
此外,仅示例性地在耦合元件13和耦合配合元件15上示出了耦合元件或耦合配合元件的具有附加的固定方式的附加的、可选的实施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角单元11在耦合元件13的凹槽的区域中和患者台子单元3的耦合配合元件15分别具有固定凹槽29,该固定凹槽29在角单元11与患者台子单元3的连接状态下完全重叠,从而固定销钉形式的固定手段28可以穿过或进入(即被插入)到重叠的固定凹槽29中。在耦合元件或耦合配合元件或患者台子单元上还可以设置其他设计的附加的固定途径,这些固定途径可以用作防止患者台子单元的意外分离的附加安全机构。例如,可以考虑折叠插销或滑动插销,他们可以用于额外的保险装置。例如,还可以设置借助于操纵杆的张紧装置,其中通过切换操纵杆将拉力在患者台子单元的方向上施加到角单元上,该拉力导致元件的特别可靠的连接,并且只可以通过重新切换来松开该拉力。
图6示出了具有带有用于患者102的支承面的患者台1的患者台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患者台系统的患者台1可以根据先前借助图1至图5说明的示例性变型方案或以其他方式来实现。在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能够借助于角单元11以与图3中已经描述的形式相似的形式通过侧向安装的插锁相对于彼此被定位,或交角α能够被锁定。
对于图3中所示的变型附加地,在该实施方式中,患者台1还具有带有关节轴线35的关节元件33,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被布置为:在角单元11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被解除的情况下,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能够围绕该关节轴线35旋转。也就是说,如果角单元11未连接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则相对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关于交角α围绕关节轴线35旋转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以便对齐患者台子单元。特别地,关节元件33包括尽可能X射线透明的材料,特别是塑料。关节元件33可以允许在由角单元11锁定交角之前简化控制和患者台子单元的彼此对齐。这样的具有X射线不可见材料的关节元件33(特别是由塑料制成的关节元件)所欠缺的机械稳定性随后借助于角单元11通过刚性插锁来补偿。
此外,所示的患者台1除了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之外还包括第三患者台子单元8,该第三患者台子单元8可以借助于另一角单元12相对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被固定。此外,由X射线透明材料制成的另一关节元件32被布置在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第三患者台子单元8之间,该关节元件32允许相对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关于所采取的交角容易地对齐另一患者台子单元8。
此外,患者台1具有(支撑柱形式的)台底座41。此外,台底座41可以允许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的倾斜以及支承面或患者台作为整体的垂直和水平定位。
除了根据本发明的患者台1之外,患者台系统还具有用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相对定位的具有运动机构的定位装置37。为此,定位装置37具有连接元件39,该连接元件39被设计为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上的配合连接元件40在功能上相互作用,从而定位装置能够可拆卸地耦合(即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在所示的情况下,连接元件39被设计为关于形状与第一耦合元件13或第二耦合元件17相同或至少相似,从而相应的连接元件39被设计为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的第一耦合配合元件15或第二耦合配合元件19在功能上相互作用,从而能够借助于连接元件39和耦合配合元件15、19建立定位装置37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之间的可拆卸的耦合(即连接)。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耦合配合元件15、19是用于定位装置37的配合连接元件40。
定位装置37被设计为在连接状态下并且当角单元11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或第二患者台子单元之间的可拆卸的连接被解除(即在所示的情况下,插锁由角单元11松开)时,将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与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相对于彼此对齐。在所示的情况下,特别地,这意味着定位装置37被设计为借助围绕定位装置37的关节42的关节轴线的旋转相对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对齐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从而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的第一表面区域5被提供(即对齐)在第一平面中,并且第二表面区域9被提供(即对齐)在与第一平面以预先确定的角度相交的第二平面中。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还可以想到较复杂设计的定位装置37,这样的定位装置37可以垂直地、水平地以及关于所提供的表面区域相对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的倾角定位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为此,定位装置37特别地具有运动机构,该运动机构适合于实现被耦合到定位设备37的患者台子单元的对齐和定位。特别地,运动机构可以包括可驱动的移动轴、致动器或电动机形式的能够借助于控制单元45驱动的定位手段,从而该定位手段可以执行将患者台子单元对齐到由操作者预先确定的目标位置(例如某个交角)。可以借助于由控制单元45所包括的输入单元(例如键盘)输入目标位置。此外,定位装置37可以包括传感器,借助于该传感器还可以确定患者台子单元的实际位置,并且在必要时检验定位结果。控制装置45可以由定位装置37包括,或者如在所示的情况下,可以信号技术地(例如通过电缆或无线电)连接到定位装置37,其中用于驱动定位手段的控制信号可以由控制装置输出。定位装置可以被设计为作为整体活动的(即可移动的)。在所示的示例中,定位装置具有滚轮43,从而定位装置可以容易地移动到患者台1并且重新离开患者台1。同样地,还可以设想纯机械的手动调节的定位装置。
在借助于定位装置37的初始对齐之后,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相对于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相对位置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被锁定,即将角单元11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从而在由患者102负荷支承面的情况下,保证支承面不发生交角α的改变,即支承面被锁定。在将角单元11连接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之后,可以再次松开定位装置。
图7中示例性地示出了医学成像装置100(具体是C型臂X射线设备)。该C型臂X射线设备具有X射线源101,该X射线源101在X射线设备100的运行中发射X射线。与X射线源101相对地(即特别是在所发射的X射线的光路105中)固定X射线探测器103。X射线源101和X射线探测器103被布置为借助于C型臂107能够相对于患者台1移动。为了评估借助于X射线探测器103所获取的X射线,X射线探测器103被连接到控制计算机109(其也被称为图像处理计算机)。为了控制X射线源101和C型臂107,它们也被连接到控制计算机109。此外,成像装置可以包括输入和输出单元,其中输入和输出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输入单元110和/或至少一个输出单元111,输入和输出单元允许操作员与成像装置的交互(例如控制X射线设备)。
在这里所示的变型中,患者台1包括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以及连接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和第二患者台子单元的角单元11,该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被设计为提供支承面的第一表面区域5,该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被设计为提供支承面的第二表面区域9,该角单元11被设计为固定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相对于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位置,使得第一表面区域5被提供在第一平面中,并且第二表面区域9被提供在与第一平面以交角α相交的第二平面中,并且从而在由躺着的患者102重量负荷支承面的情况下,保证支承面不发生交角α的变化。角单元11还包括在该图示中不可见的第一耦合元件13,该第一耦合元件13被设计为与被设计在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上的第一耦合配合元件15(其在该图示中同样不可见)在功能上相互作用,从而由此角单元11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在患者台1的这里所示的变型中,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同样可拆卸地连接到角单元11。这里所示的患者台1还具有另一患者台子单元10,该患者台子单元10通过另一角单元14以必要时不同于交角α的另一角度γ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从而能够以模块化系统的形式为患者102提供支承面,利用该支承面可以对于相应的应用情况实现患者102的最佳定位。
此外,被设计在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上的可选的第二耦合配合元件16允许在患者台1的相对于被放置的患者102来说的头部侧上必要时除了第一角单元11将第二角单元12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一角单元3,以便在必要时在另一成像情况或手术情况下可灵活调整地提供患者台1的支承面。
患者台1还具有台底座41,该台底座41允许在必要时相对于X射线设备100垂直地和水平地移动支承面。在所示的情况下,台底座还被设计为在相对于水平倾斜的位置中提供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
对于借助于X射线设备100记录X射线图像,与患者的支承面的至少一部分被定位在X射线源101的光路105内且在X射线源105与X射线探测器103之间。根据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患者台子单元和角单元具有尽可能X射线透明的材料(例如塑料),从而有利地避免X射线图像的记录区域中的限制或X射线图像中的伪影。
本发明的主题不限于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上面的描述中得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案。特别地,本发明的借助不同实施例描述的各个特征及其实施方式变型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彼此组合。

Claims (14)

1.一种具有用于患者(102)的支承面的患者台(1),包括:
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被设计为提供所述支承面的第一表面区域(5);
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被设计为提供所述支承面的第二表面区域(9);
角单元(11),连接到所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所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所述角单元(11)具有交角(α)并且被设计为固定所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相对于所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位置,使得所述第一表面区域(5)被提供在第一平面中并且所述第二表面区域(9)被提供在与所述第一平面以所述交角(α)相交的第二平面中,从而在由患者(102)对所述支承面施加负荷的情况下,保证所述支承面不发生所述交角(α)的变化,并且所述角单元(11)关于由其提供的所述交角(α)被设计为是刚性的并且不能移动的;并且
其中所述角单元(1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耦合元件(13)和第二耦合元件(17),所述第一耦合元件(13)被设计为与在所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上提供的第一耦合配合元件(15)在功能上相互作用,所述第二耦合元件(17)被设计为与在所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上提供的第二耦合配合元件(19)在功能上相互作用,使得所述角单元(11)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所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台(1),其中所述角单元(11)具有沿第一轴线的第一部分(A1)和沿第二轴线的第二部分(A2),所述第二轴线以所述交角(α)与所述第一轴线相交,并且其中在所述角单元(11)与所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所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一表面区域(5)的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一轴线平行地被固定,并且所述第二表面区域(9)的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二轴线平行地被固定,从而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以所述交角(α)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患者台(1),其中在所述角单元(11)与所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所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连接状态下,所述角单元(11)提供用于所述患者(102)的所述支承面的第三表面区域(21),所述第三表面区域(21)在空间上形成在所述第一表面区域(5)与所述第二表面区域(9)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患者台(1),
其中所述支承面具有沿所述患者台(1)的纵向轴线的第一尺寸(L)和沿横向轴线的相对于所述第一尺寸(L)较短的第二尺寸(Q),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耦合配合元件(15)被设计为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的侧面上,和/或其中所述第二耦合配合元件(19)被设计为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侧面上,在所述角单元(11)与所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所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连接状态下,所述侧面被对齐为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患者台(1),
其中所述支承面具有沿纵向轴线的第一尺寸(L)和沿横向轴线的相对于所述第一尺寸(L)较短的第二尺寸(Q),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耦合配合元件(15)被设计为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的侧面上,和/或所述第二耦合配合元件(19)被设计为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侧面上,在所述角单元(11)与所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所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连接状态下,所述侧面被对齐为平行于所述横向轴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患者台(1),其中所述第一耦合元件(13)和/或所述第二耦合元件(17)具有至少一个突出部(23)或凹槽(24),并且所述第一耦合配合元件(15)和/或所述第二耦合配合元件(19)具有至少一个互补设计的配合凹槽(27)或互补设计的配合突出部(26),在所述角单元(11)与所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所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一耦合元件(13)与所述第一耦合配合元件(15)和/或所述第二耦合元件(17)与所述第二耦合配合元件(19)插入到彼此中,从而固定所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与所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相对于所述角单元(11)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患者台(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23)或所述至少一个凹槽(24)被设计为圆柱形的、圆锥形的、圆顶形的或长方体形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患者台(1),其中所述角单元(11)具有带有U形轮廓的至少一个凹槽(25),并且其中在所述角单元(11)与所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所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或所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相应表面区域的一部分被插入到具有U形轮廓的所述至少一个凹槽(25)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患者台(1),其中所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所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和所述角单元(11)具有X射线透明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患者台(1),还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所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关节元件(33),所述关节元件(33)具有关节轴线(35),所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或所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被布置为:在所述角单元(11)与所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或所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被解除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或所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能够围绕所述关节轴线(35)旋转。
11.一种患者台(1)的患者台子单元(3),所述患者台具有用于患者(102)的支承面,所述患者台子单元(3)被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台,所述患者台子单元(3)具有耦合配合元件(15),并且被设计为提供所述支承面的第一表面区域(5)。
12.一种患者台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台(1);
定位装置(37),具有运动机构,所述定位装置(37)用于所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或所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相对定位;
其中所述定位装置(37)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元件(39),所述连接元件(39)被设计为与所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或所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上的配合连接元件(40、19、15)在功能上相互作用,使得所述定位装置(37)能够可拆卸地耦合到所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或所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并且
其中所述定位装置(37)被设计为,在与所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或所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的耦合状态下,当所述角单元(11)与所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和/或所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被解除时,将所述第一患者台子单元(3)与所述第二患者台子单元(7)相对于彼此对齐。
13.一种医学成像装置,具有X射线设备(100)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台(1),其中所述X射线设备(100)具有X射线源(101)和位于所述X射线源(101)的光路(105)中的X射线探测器(103),并且其中所述患者台(1)的所述支承面的至少一部分被布置在所述X射线源(101)的所述光路(105)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医学成像装置,其中所述X射线设备(100)是C型臂X射线设备。
CN202010176944.XA 2019-03-14 2020-03-13 具有用于患者的支承面的患者台 Active CN1116857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203460.8A DE102019203460A1 (de) 2019-03-14 2019-03-14 Patiententisch mit einer Auflagefläche für einen Patienten
DE102019203460.8 2019-03-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5790A CN111685790A (zh) 2020-09-22
CN111685790B true CN111685790B (zh) 2023-12-01

Family

ID=72289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76944.XA Active CN111685790B (zh) 2019-03-14 2020-03-13 具有用于患者的支承面的患者台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23780B2 (zh)
CN (1) CN111685790B (zh)
DE (1) DE1020192034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4155B (zh) * 2022-08-11 2023-05-02 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江西省口腔医院) 一种牙齿正畸舒缓器
CN117243782B (zh) * 2023-11-14 2024-02-23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一种辅助体位调节的手术床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48305A (en) * 1969-12-09 1972-03-14 Robert A Ersek Patient carrier
DE20309868U1 (de) * 2003-06-25 2004-11-04 Apener Maschinenbau und Förderanlagen Gustav Bruns GmbH & Co KG Fahrzeuglift für Lasten, insbesondere für Rollstühle
CN1575769A (zh) * 2003-07-17 2005-02-09 西门子公司 X射线系统
CA2483718A1 (en) * 2003-09-30 2005-03-30 Sunnybrook And Women's College Health Sciences Centre Hybrid imaging method to monitor medical device delivery and patient support for use in the method
CN102824254A (zh) * 2012-09-14 2012-12-19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辅助护理移乘装置
CN102940504A (zh) * 2012-02-22 2013-02-27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颧弓位、颅底位、顶颏位、颌下顶位头影测量定位摄影椅
WO2013069952A1 (en) * 2011-11-09 2013-05-16 Jw Medical Corporation Separation type bed
CN103536422A (zh) * 2012-07-17 2014-01-29 西门子公司 患者支承装置
DE102013215454A1 (de) * 2013-08-06 2015-02-1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Patientenpositionierung
DE102013217533A1 (de) * 2013-09-03 2015-03-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Positionierungsvorrichtung sowie eine Patientenlagerungsvorrichtung und eine medizinische Bildgebungsvorrichtung mit der Positionierungsvorrichtung
CN104606021A (zh) * 2013-11-04 2015-05-13 成都影泰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式手术用床
WO2016039233A1 (ja) * 2014-09-08 2016-03-17 ミズホ株式会社 手術台
DE102014117529A1 (de) * 2014-11-28 2016-06-02 Innovac Gesellschaft Für Vakuumphysik Mbh Eckelement für eine Rahmenkonstruktion sowie Rahmenkonstruktion
CN206151476U (zh) * 2016-08-26 2017-05-10 翟淼 一种ct扫描用可调节头托
CN107374199A (zh) * 2017-08-24 2017-11-24 陈唯艺 一种多角度展开式组合画框
CN107432808A (zh) * 2017-05-08 2017-12-05 北京大学第医院 医用手术床
DE102017100088A1 (de) * 2017-01-04 2018-07-05 Osram Oled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mehrdimensional geformten flächenlichtquelle und eine durch das verfahren hergestellte mehrdimensional geformte flächenlichtquelle
CN109223377A (zh) * 2018-10-12 2019-01-1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护理床垫
CN109276270A (zh) * 2018-11-05 2019-01-29 中山市厚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专用可调节x光拍片机
CN109405813A (zh) * 2018-11-20 2019-03-01 毕欣 360°可调节监测棱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8464B1 (en) * 1999-08-23 2002-06-25 Hill-Rom Services, Inc. Birthing bed foot section attachment mechanism
GB2405789B (en) * 2003-09-11 2005-08-17 Elekta Ab Patient table
US7676255B2 (en) * 2006-03-20 2010-03-09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 patient during medical imaging
US7742562B2 (en) * 2007-06-27 2010-06-22 Accuray Incorporated Lower-torso assembly of a treatment couch useable in an X-ray environment
US11076817B2 (en) * 2010-10-03 2021-08-03 Michael Campagn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bstantially artifact-free anatomic positioning
JP5710411B2 (ja) * 2011-07-28 2015-04-30 ジーイー・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グローバル・テクノロジー・カンパニー・エルエルシー ヘッドホルダおよび撮影テーブル並びにx線ct装置
JP2018503408A (ja) * 2014-09-26 2018-02-08 レボリューショナリー メディカル デバイシー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患者位置決め装置
DE102015009990A1 (de) * 2015-07-31 2017-02-02 MAQUET GmbH Vorrichtung zur Positionserfassung beweglicher Operationstisch-Komponenten
US10420692B2 (en) * 2015-11-17 2019-09-24 Match Grade Medical Llc Radiolucent surgical positioning system
US20170216121A1 (en) * 2016-02-03 2017-08-03 White Surgical Incorporated Modular patient position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48305A (en) * 1969-12-09 1972-03-14 Robert A Ersek Patient carrier
DE20309868U1 (de) * 2003-06-25 2004-11-04 Apener Maschinenbau und Förderanlagen Gustav Bruns GmbH & Co KG Fahrzeuglift für Lasten, insbesondere für Rollstühle
CN1575769A (zh) * 2003-07-17 2005-02-09 西门子公司 X射线系统
CA2483718A1 (en) * 2003-09-30 2005-03-30 Sunnybrook And Women's College Health Sciences Centre Hybrid imaging method to monitor medical device delivery and patient support for use in the method
WO2013069952A1 (en) * 2011-11-09 2013-05-16 Jw Medical Corporation Separation type bed
CN102940504A (zh) * 2012-02-22 2013-02-27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颧弓位、颅底位、顶颏位、颌下顶位头影测量定位摄影椅
CN103536422A (zh) * 2012-07-17 2014-01-29 西门子公司 患者支承装置
CN102824254A (zh) * 2012-09-14 2012-12-19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辅助护理移乘装置
DE102013215454A1 (de) * 2013-08-06 2015-02-1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Patientenpositionierung
DE102013217533A1 (de) * 2013-09-03 2015-03-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Positionierungsvorrichtung sowie eine Patientenlagerungsvorrichtung und eine medizinische Bildgebungsvorrichtung mit der Positionierungsvorrichtung
CN104606021A (zh) * 2013-11-04 2015-05-13 成都影泰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式手术用床
WO2016039233A1 (ja) * 2014-09-08 2016-03-17 ミズホ株式会社 手術台
DE102014117529A1 (de) * 2014-11-28 2016-06-02 Innovac Gesellschaft Für Vakuumphysik Mbh Eckelement für eine Rahmenkonstruktion sowie Rahmenkonstruktion
CN206151476U (zh) * 2016-08-26 2017-05-10 翟淼 一种ct扫描用可调节头托
DE102017100088A1 (de) * 2017-01-04 2018-07-05 Osram Oled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mehrdimensional geformten flächenlichtquelle und eine durch das verfahren hergestellte mehrdimensional geformte flächenlichtquelle
CN107432808A (zh) * 2017-05-08 2017-12-05 北京大学第医院 医用手术床
CN107374199A (zh) * 2017-08-24 2017-11-24 陈唯艺 一种多角度展开式组合画框
CN109223377A (zh) * 2018-10-12 2019-01-1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护理床垫
CN109276270A (zh) * 2018-11-05 2019-01-29 中山市厚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专用可调节x光拍片机
CN109405813A (zh) * 2018-11-20 2019-03-01 毕欣 360°可调节监测棱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9203460A1 (de) 2020-09-17
US11523780B2 (en) 2022-12-13
US20200289067A1 (en) 2020-09-17
CN111685790A (zh)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85790B (zh) 具有用于患者的支承面的患者台
US11607185B2 (en) Cantilevered x-ray CT system for multi-axis imaging
CN101389284B (zh) 引导插入系统
EP2873405B1 (en) Modular operating table
RU2413489C2 (ru) Опорная поверхность для пациента для операционного стола
US6928672B2 (en) Patient positioning and transport system
US8442617B2 (en) System fo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X-ray imaging
CN102631237B (zh) 牵引装置
US20050123101A1 (en) X-ray radiographic apparatus, X-ray restrictor, and X-ray radiographic method
EP3342349A1 (en) Robotic operating table and hybrid operating system
US20030025054A1 (en) Mechanism for horizontal adjustability of operator panel on scanner
US20240082091A1 (en) Table System For Medical Imaging
KR102187808B1 (ko) 스위블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의료용 기구
EP3678549B1 (en) Imaging table for greater access to patient region of interest
US8721179B2 (en) Medical bed apparatus
US20040216233A1 (en) Board-type device for supporting a body part of a patient
EP3590434A1 (en) Movement mechanism for dental x-ray apparatus
US20040131154A1 (en) X-ray diagnosis apparatus
US20110152662A1 (en) Imaging pallets for multi-modality imaging systems
CN103284721B (zh) 患者支承装置和具有患者支承装置的医学成像设备
JP2010012226A (ja) 医療装置
KR101584182B1 (ko) 회전형 컨트롤패널을 구비하는 초음파진단장치
KR20120110632A (ko) 정형 외과 수술용 테이블
CN101801295A (zh) 用于固定骨折处的骨碎片的装置
CA2663370C (en) System fo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x-ray imag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