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83877A - 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83877A
CN111683877A CN201980009233.9A CN201980009233A CN111683877A CN 111683877 A CN111683877 A CN 111683877A CN 201980009233 A CN201980009233 A CN 201980009233A CN 111683877 A CN111683877 A CN 111683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hook
mounting groove
protrusion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92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敬天
邱健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83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38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9/00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C39/02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04Helicopters
    • B64C27/12Rotor drives
    • B64C27/14Direct drive between power plant and rotor hu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32R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32Rotors
    • B64C27/46Blades
    • B64C27/47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B64C27/48Root attachment to rotor h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10Rotorcraf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30/00Means for producing lift; Empennag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4U30/20Rotors; Rotor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50/00Propulsion; Power supply
    • B64U50/10Propulsion
    • B64U50/19Propulsion using electrically powered 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动力组件(100)及无人飞行器(200),动力组件(100)包括第一连接器(10)和相结合的第二连接器(20);第一连接器(10)设有第一结合件(12);第二连接器(20)设有第二结合件(22),第一结合件(12)和第二结合件(22)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第二结合件(22)与第一结合件(12)结合。

Description

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无人飞行器需要通过动力组件来提供升力来实现飞行,动力组件的动力端连接器和螺旋桨连接器大都采用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无人飞行器的机臂上,例如:动力端连接器与桨端连接器分别设计有凹凸倒扣结构,在安装的时候通过按下、旋转、回弹倒扣等动作锁紧,而拆卸则执行相反过程。然而,这种结构的动力组件在拆装螺旋桨时需要额外工具预固定动力轴防止随转,并无法实现快速拆装。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本申请提供一种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及转轴。所述第一连接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的第一结合件。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连接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上的第二结合件,所述第二连接器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所述第一结合件和所述第二结合件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发生弹性形变。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或所述第二连接器上并与所述安装槽对应。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连接本体收容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连接本体内,所述第二结合件与所述第一结合件结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所述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机臂、及动力组件。所述机臂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机身上。所述动力组件安装在所述机臂的远离所述机身的一端,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及转轴。所述第一连接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的第一结合件。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连接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上的第二结合件,所述第二连接器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所述第一结合件和所述第二结合件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发生弹性形变。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或所述第二连接器上并与所述安装槽对应。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连接本体收容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连接本体内,所述第二结合件与所述第一结合件结合。
本申请的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通过在第一连接器上开设有安装槽及在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一结合件,第二连接器的连接本体上设置有与第一结合件相匹配的第二结合件,其中,第一结合件和第二结合件中至少一个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第一结合件和第二结合件配合使用,实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安装和拆卸,无需额外的工具进行拆装,能够实现快速拆装。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动力组件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动力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动力组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动力组件中IV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动力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动力组件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动力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的动力组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动力组件中IX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无人飞行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附图说明:
动力组件100、第一连接器10、基座11、基座顶面112、基座底面114、基座侧面116、基座凸出部118、第一结合件12、安装槽13、安装槽侧面132、、安装槽底面134、缺口136、缺口侧面1362、收容槽14、第一收容槽142、第二收容槽144、弹性卡勾16、弹性主体160、结合端1602、悬空端1604、弹性主体160、卡勾主体164、卡勾侧面1642、卡勾外侧面1644、卡勾连接面1646、、空隙166、连接孔17、第二连接器20、连接本体21、连接主体212、主体侧面2122、主体曲面2124、连接凸出部214、卡槽216、卡槽侧面2162、第二结合件22、连接杆23、第一连接杆232、第二连接杆234、弹性凸起24、弹性本体242、自由端2422、固定端2424、弹性本体侧面2426、凸起本体244、凸起侧面2442、凸起外侧面2444、凸起连接面2446、间隙246、通孔26、转轴30、第一端32、第二端34、弹性件40、桨叶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动力组件100,动力组件100包括第一连接器10、第二连接器20、及转轴30。第一连接器10开设有安装槽13,第一连接器10包括设置在安装槽13内的第一结合件12。第二连接器20包括连接本体21和设置在连接本体21上的第二结合件22,第二连接器20能够拆卸地安装在第一连接器10上,第一结合件12和第二结合件22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发生弹性形变。转轴30设置在第一连接器10或第二连接器20上并与安装槽13对应。当第二连接器20安装在第一连接器10上时,连接本体21收容在安装槽13内,转轴30穿设在连接本体21内,第二结合件22与第一结合件12结合。
本申请的动力组件100通过在第一连接器10上开设有安装槽13及在安装槽13内设置有第一结合件12,第二连接器20的连接本体21上设置有与第一结合件12相匹配的第二结合件22,其中,第一结合件12和第二结合件22中至少一个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第一结合件12和第二结合件22配合使用,实现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的安装和拆卸,无需额外的工具进行拆装,能够实现快速拆装。
请参阅图1和图2,动力组件100包括第一连接器10、第二连接器20、转轴30、弹性件40和桨叶50。
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请结合图1至图3,第一连接器10包括基座11和第一结合件12。
基座11包括基座顶面112、基座底面114和基座侧面116,其中,基座顶面112和基座底面114位于基座11的相背两侧,基座侧面116环绕基座顶面112和基座底面114并连接基座顶面112及基座底面114。基座11可以是正多边形棱柱状、圆柱状或者其他形状等等,本申请对基座11的形状不做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座11大致呈圆柱状。
基座11上开设有贯穿基座顶面112和基座侧面116的相对两侧的安装槽13。安装槽13包括安装槽底面134和两个安装槽侧面132,两个安装槽侧面132相对且平行,两个安装槽侧面132垂直连接安装槽底面134。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两个安装槽侧面132相对但不平行。两个安装槽侧面132均开设缺口136以形成第一结合件12,缺口136贯穿基座侧面116的相对两侧,也即是,缺口136的数量为两个,第一结合件12为安装槽侧面132开设的缺口136。缺口136的形状可以是矩形、锥形、或者其他形状等等,在此不做限制,本实施方式中,两缺口136的形状均大致呈矩形条状,两缺口136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缺口136可以只有一个。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缺口136可以有两个,两缺口136不位于同一高度上,或者两缺口136均位于同一安装槽侧面132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缺口136的数量有3个、4个、5个、或者更多,可以安装在同一安装槽侧面132上,也可以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槽侧面132上。本申请对缺口136的数量及缺口136在安装槽侧面132的位置不做限定。
请参阅图2至图4,缺口136包括靠近基座顶面112的缺口侧面1362,缺口侧面1362和安装槽侧面132相交形成的夹角A为锐角,即,0°<A<90°。进一步地,在一些例子中,夹角A的角度为大于或者等于45度而小于90度(即(45°≤A<90°)),例如夹角A可以为45度、50度、55度、60度、65度、70度、75度、85度、88度、无限接近90度等等。在另一些例子中,缺口侧面1362和安装槽侧面132垂直,即夹角A也可为90度。在又一些例子中,缺口侧面1362和安装槽侧面132相交形成的夹角A为钝角,即夹角A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本实施方式中,缺口侧面1362为平面;在其它一些例子中,缺口侧面1362为曲面,曲面的曲率中心位于安装槽13内。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基座11上还开设有收容槽14,收容槽14位于安装槽13相对的两侧。收容槽14贯穿基座顶面112和基座侧面116相对的两侧,收容槽14与安装槽13垂直并经过基座11的中心与安装槽13连通,也即是,收容槽14的数量为两个,安装槽13和两个收容槽14大致呈“十”字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收容槽14也可以不与安装槽13垂直,也即,收容槽14与安装槽13形成夹角;或者收容槽14也可以不经过基座11的中心。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第二连接器20包括连接本体21、设置在连接本体21上的第二结合件22、及连接杆23。
连接本体21包括连接主体212和两个连接凸出部214。连接主体212包括主体侧面2122和主体曲面2124,主体侧面2122和主体曲面2124各有两个且两两相对。两个主体侧面2122平行相对且分别连接一个主体曲面2124,两个主体曲面2124的外形与基座11的外形相匹配,使得第二连接器20安装在第一连接器10上时,主体曲面2124与基座侧面116均为圆柱体结构的外圆周面的一部分,此时,第二连接器20安装在第一连接器10后的结构的外轮廓能接近圆周。每个主体侧面2122的一端延伸形成一个连接凸出部214。连接本体21安装在安装槽13中时,两个连接凸出部214的侧面分别抵持两个安装槽侧面132,两个主体侧面2122分别与两个安装槽侧面132相对。
请参阅图1至图4,第二结合件22为弹性凸起24,弹性凸起24包括相连接的弹性本体242及凸起本体244。当第二连接器20安装在第一连接器10上时,弹性凸起24卡设在缺口136内,弹性凸起24与主体侧面2122相间隔以形成间隙246。
具体地,弹性本体242包括固定端2424、与固定端2424相背的自由端2422、及弹性本体侧面2426。固定端2424设置在连接本体21的连接凸出部214上,自由端2422与连接本体21的主体侧面2122之间形成有间隙246,间隙246自自由端2422延伸至固定端2424,自由端2422在受到朝间隙246一侧的力时能够朝间隙246一侧弯曲。两个连接凸出部214均设置有弹性凸起24,也即是,弹性凸起24有两个,两个弹性凸起24对应两个主体侧面2122设置,并与两个安装槽侧面132相对。弹性本体侧面2426位于弹性本体242远离主体侧面2122的一侧,也即,弹性本体侧面2426与安装槽侧面132相对。当第二连接器20安装在第一连接器10上时,弹性本体侧面2426抵持在对应的安装槽侧面132上。
请参阅图3和图4,弹性本体242的远离主体侧面2122的侧面(即弹性本体侧面2426)上凸出形成有凸起本体244,凸起本体244与缺口136相匹配,也即是说,弹性本体242和凸起本体244共同形成第二结合件22。当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结合时,弹性本体242收容在安装槽13内,凸起本体244自适应变形卡设在缺口136内,也即是第一结合件12和第二结合件22结合。凸起本体244垂直于弹性本体侧面2426方向的最大高度H1小于间隙246的宽度W1,以保证弹性本体242具有足够的移动空间可以而从缺口136内脱离。凸起本体244可以是矩形、锥形或者其它形状等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起本体244大致呈锥形。
凸起本体244包括凸起侧面2442、凸起外侧面2444、及凸起连接面2446。凸起侧面2442位于远离固定端2424的一侧。凸起外侧面2444自凸起侧面2442朝固定端2424的方向延伸,本实施方式中,凸起外侧面2444与弹性本体侧面2426平行。凸起连接面2446为过渡连接凸起外侧面2444和弹性本体侧面2426的连接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凸起连接面2446可为曲面。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平面过渡连接凸起外侧面2444和弹性本体侧面2426,也即,凸起连接面2446可为平面。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凸起外侧面2444可省略,此时,凸起连接面2446直接连接凸起侧面2442与弹性本体侧面2426,且凸起本体244自固定端2424至自由端2422的方向上的高度(凸起本体244垂直于弹性本体侧面2426方向的尺寸)逐渐增大。当第二连接器20安装在第一连接器10上时,可以是:凸起本体244的全部伸入第一连接器10的缺口136中;或者,凸起本体244的一部分收容在安装槽13内,凸起本体244的另一部分从安装槽13伸入至第一连接器10的缺口136中。
凸起本体244的高度H1为[0.5,1]毫米,例如可以是0.5毫米、0.55毫米、0.66毫米、0.68毫米、0.72毫米、0.8毫米、0.88毫米、0.95毫米、1毫米等等。当凸起本体244的高度H1小于0.5毫米时,会造成凸起本体244卡扣不牢固,或者需要更高强度的材料才能卡扣牢固,当凸起本体244的高度H1大于1毫米时,会增大间隙246的宽度,进而增大第二连接器20的体积。而凸起本体244的高度H1为[0.5,1]毫米时,既能卡扣牢固,还不会增加第二连接器20的体积。
凸起侧面2442与凸起外侧面2444相交形成的夹角B为锐角,即,0°<B<90°。进一步地,在一些例子中,夹角B大于或者等于45度而小于90度(即(45°≤B<90°)),例如夹角B可以为45度、50度、55度、60度、65度、70度、75度、85度、88度、无限接近90度等等。在另一些例子中,凸起侧面2442与凸起外侧面2444垂直,即夹角B也可为90度。在又一些例子中,凸起侧面2442与凸起外侧面2444相交形成的夹角B为钝角,即夹角B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本实施方式中,凸起侧面2442为平面;在其它一些例子中,凸起侧面2442为曲面,曲面的曲率中心位于安装槽13内。当第二连接器20安装在第一连接器10上时,凸起侧面2442与缺口侧面1362结合。
请参阅图3和图4,夹角B与夹角A对应,即:当45°≤A<90°时,则45°≤B<90°;当A=90°时,则B=90°;当90°<A<180°时,则90°<B<180°。在一些例子中,夹角A和夹角B相等,例如A=B=45度、A=B=60度、A=B=80度、A=B=85度、A=B=90度等等。在另一些例子中,夹角A略小于夹角B,例如,B=45度,则A=44度;B=85度,则A=84度等等。在其它一些例子中,夹角A略大于夹角B,例如,B=44度,则A=45度;B=84度,则A=85度等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第二连接器20安装在第一连接器上10时,凸起本体244的一部分收容在安装槽13内,凸起本体244的另一部分从安装槽13(在X所指的方向及X所指的反方向上)伸出至第一连接器10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缺口侧面1362为凹凸面,对应地,凸起侧面2442也为凹凸面。凹凸面用于增加缺口侧面1362和凸起侧面2442的摩擦,使得凸起侧面2442与缺口侧面1362咬合更紧密。例如缺口侧面1362上设置有多个间隔的颗粒状的凸起以形成凹凸面,凸起侧面2442设置有多个与凸起相适配的凹槽形成凹凸面,当缺口侧面1362和凸起侧面2442结合时,凸起和凹槽相互配合。或者,缺口侧面1362上设置有多个条纹形成凹凸面,凸起侧面2442上设置有多个与条纹相匹配的沟槽形成凹凸面,当缺口侧面1362和凸起侧面2442结合时,条纹和沟槽相互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两个安装槽侧面132中的一个设置有缺口136(即,第一结合件12),而另一个安装槽侧面132不开设缺口时,对应地,连接本体21的一侧设置有与缺口136相配合的弹性凸起24(即,第二结合件22),而另一侧则不设置弹性凸起24。当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结合时,安装槽侧面132上的缺口136(即第一结合件12)和连接本体21上的弹性凸起24(即第二结合件22)结合,完成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的结合。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当两个缺口136设置在同一个安装槽侧面132上,对应的,连接本体21的一侧设置有与两个缺口136相配合的弹性凸起24(即,第二结合件22),而另一侧则不设置弹性凸起24。本申请对安装槽侧面132上缺口136的数量及位置不做要求,只需要满足弹性凸起24的凸起本体244的数量及位置与缺口136的数量及位置对应即可。
请参阅图2、图3和图5,两个弹性凸起24的远离连接主体212的侧面(即弹性本体侧面2426)均设置有连接杆23,也即是,连接杆23的数量为2。连接杆23的长度L1略大于收容槽14的长度L2,也即是,当第二连接器20安装在第一连接器10上时,连接杆23至少部分凸出于基座侧面116。连接杆23用于供安装者按压,从而将按压力传导至弹性本体242的自由端2422,使弹性本体242的自由端2422朝向间隙246弯曲,以带动凸起本体244脱离缺口136。连接杆23可以呈杆状、柱状、板状等等,在此不做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杆23大致呈板状,连接杆23的深度T大致等于自由端2422的端面至凸起侧面2442的直线距离D。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杆23的长度L1也可以等于收容槽14在基座11径向上的长度L2,也即是,当第二连接器20安装在第一连接器10上时,连接杆23和基座侧面116齐平,使得整个动力组件100的外轮廓更加完整,此时,若需要将第二连接器20从第一连接器10上拆卸下来时,只需要用将手指伸入收容槽14对连接杆23施加按压力即可。
请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杆23包括位于安装槽13两侧的第一连接杆232和第二连接杆234,收容槽14包括位于安装槽13两侧的第一收容槽142和第二收容槽144。当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结合时,第一连接杆232对应收容在第一收容槽142中,第二连接杆234对应收容在第二收容槽144中。在一些例子中,可以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杆232和第二连接杆234的相对位置来区分不同型号的动力组件100,以防止将不同型号的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混用,造成无人飞行器的损坏。在一些例子中,一种型号的动力组件100中,第一连接杆232和第二连接杆234共轴线(请参阅图1);而在另一种型号的中,第一连接杆232和第二连接杆234错开设置使二者的轴线错开,如此,不同型号的第一连接器10便不能共用。在另一些例子中,可以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杆232的数量和第二连接杆234的数量来区分不同型号的动力组件100,例如在一个动力组件100中,第一连接杆232和第二连接杆234的数量均为1,而在另一个动力组件100中,第一连接杆232的数量为1,第二连接杆234的数量为2,或者第一连接杆232和第二连接杆234的数量均为2。在其他一些例子中,可以将第一连接杆232和第二连接杆234设置不同形状或大小、以区分不同型号的动力组件10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杆232和第二连接杆234通过设置不同的位置、数量、形状、大小中的至少两种的结合,以区分不同型号的动力组件100。例如两型号的第一连接杆232和第二连接杆234位置和形状各不相同、位置和数量各不相同、位置和大小各不相同等等。
请参阅图1和图2,转轴30穿设并固定在第一连接器10上,桨叶50安装在第二连接器20上。转轴30用于限制第二连接器20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0在第一方向(可以是X所指的方向、X所指的反方向、Y所指的方向、及Y所指的反方向)上的移动,其中,X所指的方向及X所指的反方向是沿着安装槽13的长度方向,Y所指的方向及Y所指的反方向是沿着收容槽14的长度方向,X垂直于Y。第一结合件12和第二结合件22用于限制第二连接器20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0在第二方向(可以是Z所指的方向)上移动,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具体地,请结合图3,第一连接器10的中心开设有贯穿基座底面114和安装槽底面134的连接孔17,第二连接器20上开设有与连接孔17对应的通孔26。转轴30包括第一端32和与第一端32相背的第二端34。转轴30穿过连接孔17并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器10上,转轴30的第一端32至少部分凸出于基座底面114,转轴30的第一端32用于与动力机构(如电机)连接,转轴30的第二端34凸出于安装槽底面134,并收容在安装槽13内。弹性件40套设在转轴30的第二端34并抵持安装槽底面134。弹性件40可以是弹簧,也可以是橡胶、硅胶等材料制成的弹性垫圈,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40为弹簧。当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结合时,转轴30的第二端34伸入到通孔26并从第一连接器10的远离安装槽底面134的表面伸出。弹性件40位于安装槽底面134与连接本体21之间。在第二连接器20安装在第一连接器10上时,弹性件40被第二连接器20压缩,相反地,弹性件40给第二连接器20提供一个相反的压迫力,凸起本体244在弹性件40的压迫力的作用下,紧紧卡在缺口136中,即,在弹性件40的压迫力的作用下,第二结合件22与第一结合件12紧密配合,此时,转轴30限制第二连接器20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0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第一结合件12和第二结合件22限制第二连接器20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0在第二方向上移动。
在一些例子中,转轴30的第一端32收容在连接孔17中,也即,转轴30的第一端32不超出基座底面114,第一连接器10通过连接孔17直接或间接安装在动力结构的输出轴上。
两个桨叶50相对且分别安装在第二连接器20的两个主体曲面2124上,两个桨叶50朝着背离连接主体212的方向延伸。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两个桨叶50可以可拆卸的安装在第二连接器10上,例如通过卡接、螺钉连接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两个桨叶50也可以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器10,例如通过焊接、一体成型等方式实现二者的固定连接。
当需要将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结合时,先将第二连接器20的连接本体212对准安装槽13,两个连接杆23对准收容槽14,通孔26对准转轴30的第二端34,再朝着Z所指的反方向将第二连接器20朝第一连接器10移动,与此同时,朝内按压连接杆23,使得弹性本体242由原始状态朝向间隙246发生弹性变形(弯曲),且继续将第二连接器20朝着Z所指的反方向移动,使得凸起本体244收容在两安装槽侧面132之间,弹性件40的两端分别抵持在第二连接器20的底面和安装槽底面134,当第二连接器20移动至第一连接器10的预定位置(凸起本体244和缺口136对准的位置)时,松开连接杆23,弹性本体242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回复原始状态,使得凸起本体244伸入缺口136,并在弹性件40的压迫力的作用下,凸起本体244紧紧扣合在缺口136内,缺口侧面1362和凸起侧面2442结合,由此完成第一结合件12和第二结合件22的结合。至此,转轴30可限制第二连接器20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0在第一方向(可以是X所指的方向、X所指的反方向、Y所指的方向、及Y所指的反方向)上的移动,第一结合件12和第二结合件22用于限制第二连接器20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0在第二方向(可以是Z所指的方向)上移动。
当需要将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分离时,只需要按压连接杆23,使得凸起本体244脱离缺口136,紧接着,朝着Z所指的方向将第二连接器20从第一连接器10中抽出,即可将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分离。
请参阅图6和图7,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器10的结构与第二连接器20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转轴30穿设并固定在第二连接器20上,两个桨叶50安装在第一连接器10上。
具体地,第二连接器20的中心开设有贯穿第二连接器20的顶面和底面的通孔26,第一连接器10的中心开设有贯穿基座底面114和安装槽底面134的连接孔17,连接孔17与通孔26对应的。转轴30包括第一端32和与第一端32相背的第二端34。转轴30穿过通孔26并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器20上,转轴30的第二端34至少部分凸出于连接本体212的顶面,转轴30的第一端32用于与动力机构(如电机)连接,转轴30的第一端32部分凸出于连接本体212的底面。弹性件40套设在转轴30的第一端32并抵持连接本体212的底面。
两个桨叶50安装在第一连接器10的相对两侧,一个与安装槽13的一侧开口对应,另一个与安装槽13的另一侧开口对应。两个桨叶50安装在第一连接器10的方式与前述实施方式中两个桨叶50安装在第二连接器20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转轴30穿设并固定在第二连接器20上时,若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结合时,先将第二连接器20的连接本体212对准安装槽13,连接杆23对准收容槽14,转轴30的第一端32对准连接孔17,再朝着Z所指的反方向将第二连接器20朝第一连接器10上移动,转轴30的第一端32逐渐伸入到连接孔17中并从基座底面114伸出,与此同时,朝内按压连接杆23,使得弹性本体242由原始状态朝向间隙246发生弹性变形(弯曲),且继续将第二连接器20朝着Z所指的反方向移动,使得凸起本体244收容在两安装槽侧面132之间,且弹性件40位于安装槽底面134与连接本体21之间。当第二连接器20移动至第一连接器10的预定位置(凸起本体244和缺口136对准的位置)时,松开连接杆23,弹性本体242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回复原始状态,使得凸起本体244伸入缺口136,并在弹性件40的作用下紧紧卡扣在缺口136中,即,在弹性件40的作用下,第二结合件22紧扣在第一结合件12上。同样地,转轴30可限制第二连接器20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0在第一方向(可以是X所指的方向、X所指的反方向、Y所指的方向、及Y所指的反方向)上的移动,第一结合件12和第二结合件22用于限制第二连接器20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0在第二方向(可以是Z所指的方向)上移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转轴30穿设并固定在第二连接器20上时,两个桨叶50还可相对且分别安装在第二连接器20的两个主体曲面2124上,两个桨叶50朝着背离连接主体212的方向延伸。此时,两个桨叶50具体的安装方式同前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8和图9,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器10包括基座11和第一结合件12,第一结合件12为弹性卡勾16(对应上述实施方式的弹性凸起24),第二连接器20包括连接本体21及设置在连接本体21上的第二结合件22,第二结合件22为卡槽216(对应上述实施方式的缺口136)。
具体地,基座11包括基座顶面112、基座底面114和基座侧面116,其中,基座顶面112和基座底面114位于基座11的相背两侧,基座侧面116环绕基座顶面112和基座底面114并连接基座顶面112及基座底面114。
基座11上开设有贯穿基座顶面112和基座侧面116相对两侧的安装槽13。安装槽13包括安装槽底面134和两个安装槽侧面132,两个安装槽侧面132相对且平行,两个安装槽侧面132垂直于安装槽底面134。安装槽底面134延伸形成两个相对的基座凸出部118。
请继续参阅图8和图9,弹性卡勾16包括相连接的弹性主体160、卡勾主体164、及连接杆168。
弹性主体160包括结合端1602、与结合端1602相背的悬空端1604、及弹性主体侧面1606。结合端1602固定在安装槽13内的基座凸出部118上,悬空端1604与安装槽侧面132之间形成有空隙166,空隙166自悬空端1604延伸至结合端1602,悬空端1604在受到朝空隙166一侧的力时能够朝空隙166一侧弯曲。弹性主体侧面1606位于弹性主体160的远离安装槽侧面132的一侧。两个基座凸出部118上均设置有弹性主体160。
卡勾主体164自弹性主体侧面1606朝远离安装槽侧面132的一侧延伸形成。卡勾主体164包括卡勾侧面1642、卡勾外侧面1644、及卡勾连接面1646。卡勾侧面1642位于靠近结合端1602的一侧。卡勾外侧面1644自卡勾侧面1642朝悬空端1604的方向延伸,卡勾外侧面1644与弹性主体侧面1606平行。卡勾连接面1646为过渡连接卡勾外侧面1644和弹性主体侧面1606的连接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卡勾连接面1646可为曲面。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平面过渡连接卡勾外侧面1644和弹性主体侧面1606,也即,卡勾连接面1646可为平面。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卡勾外侧面1644可省略,此时,卡勾连接面1646直接连接卡勾侧面1642和弹性主体侧面1606,且卡勾主体164自悬空端1604至结合端1602的方向上的高度H2逐渐增大。卡勾侧面1642与卡勾外侧面1644相交形成的夹角C,夹角C的角度范围的选取与前述实施方式中的夹角A的角度范围的选取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卡勾主体164的最大高度H2小于空隙166的宽度W2,以为卡勾主体164的变形预留足够的空间。
基座11上还开设有容纳槽(未示出,可参考收容槽14),容纳槽贯穿基座侧面116和基座顶面112,并与空隙166连通,容纳槽垂直于安装槽13。连接杆168的一端连接安装在弹性主体160的朝向安装槽侧面132的一侧上,连接杆168的另一端穿设容纳槽后部分凸出于基座侧面116。
连接本体21包括主体侧面2122和主体曲面2124,主体侧面2122和主体曲面2124各有两个且两两相对。两个主体侧面2122平行相对且分别连接一个主体曲面2124。两个主体侧面2122均朝连接本体21内部凹陷形成卡槽216(可参考缺口136),两个卡槽216在X所指方向贯穿两个主体曲面2124。卡槽216包括靠近安装槽底面134的卡槽侧面2162,卡槽侧面2162与主体侧面2122相交形成的夹角D,夹角D的角度范围的选取与前述实施方式中的夹角B的角度范围的选取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夹角D和夹角C对应,对应关系如前述夹角B和夹角A的对应关系,也不再赘述。当第二连接器20安装在第一连接器10上时,卡槽侧面2162与卡勾侧面1642结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卡勾主体164的一部分收容在安装槽13内,卡勾主体164的另一部分从安装槽13(在X所指的方向及X所指的反方向上,X方向垂直于Z和Y所形成的平面)伸出至所述第一连接器10外。
在一些例子中,卡槽侧面2162为凹凸面,卡勾侧面1642也为凹凸面,凹凸面如上所述,不再累述。当第二连接器20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10上时,卡槽侧面2162与所述卡勾侧面1642咬合。
动力组件100还包括转轴30、弹性件40和两个桨叶50,转轴30、弹性件40和桨叶50的安装如上所述,即,在一个例子中,转轴30安装在第二连接器20上;在一个例子中,转轴30安装在第一连接器10上;在一个例子中,两个桨叶50分别安装在第二连接器20的两侧;在再一个例子中,两个桨叶50分别安装在第一连接器10的两侧;具体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请继续参阅图8及图9,当需要将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结合时,先将第二连接器20的连接本体21对准安装槽13,通孔26对准转轴30的第二端34,再将第二连接器20朝着Z所指的反方向移动,与此同时,向外抽拉连接杆168使弹性卡勾16由原始形态朝间隙166形变弯曲,且继续将第二连接器20朝着Z所指的反方向移动,当第二连接器20到达第一连接器10的预定位置时,松开连接杆168,弹性卡勾16回复至原始形态,卡勾主体164伸入至卡槽216中,卡勾侧面1642与卡槽侧面2162卡合,也即是,第一结合件12和第二结合件22结合,至此完成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的安装连接。
当需要将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分离时,向外抽拉连接杆168,使弹性卡勾16脱离卡槽216,同时向Z所指的方向抽出第二连接器20,完成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的分离。
请参阅图1、图2和图10,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无人飞行200,无人飞行器200包括机身60、机臂70、及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动力组件100。机臂70的一端设置在机身60上,动力组件100安装在机臂70的另一端。动力组件100包括第一连接器10、第二连接器20、及转轴30。第一连接器10开设有安装槽13,第一连接器10包括设置在安装槽13内的第一结合件12。第二连接器20包括连接本体21和设置在连接本体21上的第二结合件22,第二连接器20能够拆卸地安装在第一连接器10上,第一结合件12和第二结合件22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发生弹性形变。转轴30设置在第一连接器10或第二连接器20上并与安装槽13对应。当第二连接器20安装在第一连接器10上时,连接本体21收容在安装槽13内,转轴30穿设在连接本体21内,第二结合件22与第一结合件12结合。
本申请的动力组件100通过在第一连接器10上开设有安装槽13及在安装槽13中设置有第一结合件12,第二连接器20的连接本体21上设置有与第一结合件12相匹配的第二结合件22,其中,第一结合件12和第二结合件22中至少一个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第一结合件12和第二结合件22配合使用,实现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的安装和拆卸,无需额外的工具进行拆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8)

1.一种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的第一结合件;
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连接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上的第二结合件,所述第二连接器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所述第一结合件和所述第二结合件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及
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或所述第二连接器上并与所述安装槽对应;
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连接本体收容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连接本体内,所述第二结合件与所述第一结合件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连接器相对所述第一连接器朝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结合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连接器相对所述第一连接器朝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并收容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桨叶,所述桨叶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基座顶面和基座侧面,所述基座侧面环绕所述基座顶面并连接所述基座顶面,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基座顶面和所述基座侧面的相对两侧;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桨叶自所述安装槽伸出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上,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桨叶,所述桨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弹性件,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安装槽底面与所述连接本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包括安装槽侧面,所述第一结合件为所述安装槽侧面开设的缺口;所述第二结合件为弹性凸起,所述弹性凸起包括相背的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上,所述自由端与所述连接本体的主体侧面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自由端在受到朝所述间隙一侧的力时能够朝所述间隙一侧弯曲;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弹性凸起卡设在所述缺口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本体包括连接主体和连接凸出部,所述连接主体包括主体侧面,所述连接凸出部自所述主体侧面延伸,所述固定端设置在所述连接凸出部上,所述弹性凸起与所述主体侧面相间隔以形成所述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凸起包括相连接的弹性本体及凸起本体,所述弹性本体包括所述固定端和所述自由端,所述凸起本体设置在所述弹性本体的远离所述主体侧面的一侧;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弹性本体收容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凸起本体卡设在所述缺口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固定端至所述自由端的方向上,所述凸起本体的高度逐渐增大,所述凸起本体的最大高度小于所述间隙的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包括缺口侧面,所述缺口侧面与所述安装槽侧面所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凸起本体包括远离所述固定端一侧的凸起侧面以及自所述凸起侧面朝所述固定端的方向延伸的凸起外侧面,所述凸起侧面与所述凸起外表面相交形成的夹角为锐角;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凸起侧面与所述缺口侧面结合。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包括缺口侧面,所述缺口侧面为凹凸面,所述凸起本体包括远离所述固定端一侧的凸起侧面,所述凸起侧面为凹凸面;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凸起侧面与所述缺口侧面咬合。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收容槽,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弹性凸起上并位于所述弹出凸起的远离所述连接主体的一侧;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上时,所述连接杆的一部分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所述连接杆的另一部分伸出至所述第一连接器外。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伸出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外的所述连接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凸起本体的高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缺口分别设置在相对两个所述安装槽侧面上;所述弹性凸起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凸起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的两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收容槽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槽的相对两侧;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弹性凸起上;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上时,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凸起本体的一部分收容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凸起本体的另一部分从所述安装槽伸出至所述第一连接器外。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合件为卡槽;所述第一结合件为弹性卡勾,所述弹性卡勾包括相背的结合端和悬空端,所述结合端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所述悬空端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空隙,所述悬空端在受到朝所述空隙一侧的力时能够朝所述空隙一侧弯曲;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弹性卡勾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基座及基座凸出部,所述基座开设有所述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安装槽底面及与所述安装槽底面垂直于的安装槽侧面,所述基座凸出部自所述安装槽侧面的靠近所述安装槽底面的一端延伸,所述结合端设置在所述基座凸出部上,所述弹性卡勾与所述安装槽侧面相间隔以形成所述空隙。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勾包括相连接的弹性主体和卡勾主体,所述弹性主体包括所述结合端和所述悬空端,所述卡勾主体设置在所述弹性主体的远离所述安装槽侧面的一侧;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卡勾主体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自所述悬空端至所述结合端的方向上,所述卡勾主体的高度逐渐增大,所述卡勾主体的最大高度小于所述空隙的宽度。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靠近所述安装槽底面的卡槽侧面,所述卡槽侧面与所述主体侧面所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卡勾主体包括靠近所述结合端一侧的卡勾侧面及自所述卡勾侧面远离所述悬空端延伸的卡勾外侧面,所述卡勾侧面与所述卡勾外侧面相交形成的夹角为锐角;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卡槽侧面与所述卡勾侧面结合。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卡槽侧面,所述卡槽侧面为凹凸面,所述卡勾主体包括靠近所述结合端一侧的卡勾侧面,所述卡勾侧面为凹凸面,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卡槽侧面与所述卡勾侧面咬合。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主体的一部分收容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卡勾主体的另一部分从所述安装槽伸出至所述第一连接器外。
25.一种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飞行器包括:
机身;
机臂,所述机臂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机身上;及
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安装在所述机臂的远离所述机身的一端,所述种动力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的第一结合件;
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连接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上的第二结合件,所述第二连接器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所述第一结合件和所述第二结合件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及
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或所述第二连接器上并与所述安装槽对应;
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连接本体收容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连接本体内,所述第二结合件与所述第一结合件结合。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连接器相对所述第一连接器朝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结合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连接器相对所述第一连接器朝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并收容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桨叶,所述桨叶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上。
28.根据权利要27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基座顶面和基座侧面,所述基座侧面环绕所述基座顶面并连接所述基座顶面,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基座顶面和所述基座侧面的相对两侧;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桨叶自所述安装槽伸出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外。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上,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桨叶,所述桨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弹性件,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安装槽底面与所述连接本体之间。
31.根据权利要求25至30任意一项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包括安装槽侧面,所述第一结合件为所述安装槽侧面开设的缺口;所述第二结合件为弹性凸起,所述弹性凸起包括相背的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上,所述自由端与所述连接本体的主体侧面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自由端在受到朝所述间隙一侧的力时能够朝所述间隙一侧弯曲;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弹性凸起卡设在所述缺口内。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本体包括连接主体和连接凸出部,所述连接主体包括主体侧面,所述连接凸出部自所述主体侧面延伸,所述固定端设置在所述连接凸出部上,所述弹性凸起与所述主体侧面相间隔以形成所述间隙。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凸起包括相连接的弹性本体及凸起本体,所述弹性本体包括所述固定端和所述自由端,所述凸起本体设置在所述弹性本体的远离所述主体侧面的一侧;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弹性本体收容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凸起本体卡设在所述缺口内。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固定端至所述自由端的方向上,所述凸起本体的高度逐渐增大,所述凸起本体的最大高度小于所述间隙的宽度。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包括缺口侧面,所述缺口侧面与所述安装槽侧面所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凸起本体包括远离所述固定端一侧的凸起侧面以及自所述凸起侧面朝所述固定端的方向延伸的凸起外侧面,所述凸起侧面与所述凸起外表面相交形成的夹角为锐角;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凸起侧面与所述缺口侧面结合。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包括缺口侧面,所述缺口侧面为凹凸面,所述凸起本体包括远离所述固定端一侧的凸起侧面,所述凸起侧面为凹凸面;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凸起侧面与所述缺口侧面咬合。
37.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收容槽,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弹性凸起上并位于所述弹出凸起的远离所述连接主体的一侧;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上时,所述连接杆的一部分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所述连接杆的另一部分伸出至所述第一连接器外。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伸出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外的所述连接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凸起本体的高度。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缺口分别设置在相对两个所述安装槽侧面上;所述弹性凸起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凸起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的两侧。
4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收容槽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槽的相对两侧;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弹性凸起上;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上时,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
41.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凸起本体的一部分收容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凸起本体的另一部分从所述安装槽伸出至所述第一连接器外。
42.根据权利要求25至30任意一项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合件为卡槽;所述第一结合件为弹性卡勾,所述弹性卡勾包括相背的结合端和悬空端,所述结合端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所述悬空端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空隙,所述悬空端在受到朝所述空隙一侧的力时能够朝所述空隙一侧弯曲;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弹性卡勾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基座及基座凸出部,所述基座开设有所述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安装槽底面及与所述安装槽底面垂直于的安装槽侧面,所述基座凸出部自所述安装槽侧面的靠近所述安装槽底面的一端延伸,所述结合端设置在所述基座凸出部上,所述弹性卡勾与所述安装槽侧面相间隔以形成所述空隙。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勾包括相连接的弹性主体和卡勾主体,所述弹性主体包括所述结合端和所述悬空端,所述卡勾主体设置在所述弹性主体的远离所述安装槽侧面的一侧;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卡勾主体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悬空端至所述结合端的方向上,所述卡勾主体的高度逐渐增大,所述卡勾主体的最大高度小于所述空隙的宽度。
46.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靠近所述安装槽底面的卡槽侧面,所述卡槽侧面与所述主体侧面所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卡勾主体包括靠近所述结合端一侧的卡勾侧面及自所述卡勾侧面远离所述悬空端延伸的卡勾外侧面,所述卡勾侧面与所述卡勾外侧面相交形成的夹角为锐角;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卡槽侧面与所述卡勾侧面结合。
47.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卡槽侧面,所述卡槽侧面为凹凸面,所述卡勾主体包括靠近所述结合端一侧的卡勾侧面,所述卡勾侧面为凹凸面,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时,所述卡槽侧面与所述卡勾侧面咬合。
48.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主体的一部分收容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卡勾主体的另一部分从所述安装槽伸出至所述第一连接器外。
CN201980009233.9A 2019-07-05 2019-07-05 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Pending CN1116838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94904 WO2021003609A1 (zh) 2019-07-05 2019-07-05 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3877A true CN111683877A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33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9233.9A Pending CN111683877A (zh) 2019-07-05 2019-07-05 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83877A (zh)
WO (1) WO2021003609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72529U (zh) * 2009-09-24 2010-09-08 上海九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动力航空模型螺旋桨连接件
CN105173072A (zh) * 2015-07-23 2015-12-23 广州飞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装置和飞行器
CN106687370A (zh) * 2016-11-14 2017-05-1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旋翼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CN107074368A (zh) * 2016-04-01 2017-08-1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锁定装置、螺旋桨、电机、动力套装及无人飞行器
WO2019033768A1 (zh) * 2017-08-15 2019-02-21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桨、动力系统以及无人飞行器
US20190193834A1 (en) * 2016-08-31 2019-06-27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Driving device, propeller, and propuls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218221U (zh) * 2016-10-28 2017-06-0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锁定机构、螺旋桨、电机、动力系统组件及飞行器
CN106347653B (zh) * 2016-11-18 2019-12-10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动力装置、螺旋桨及飞行器
CN208233359U (zh) * 2018-05-04 2018-12-1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套装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72529U (zh) * 2009-09-24 2010-09-08 上海九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动力航空模型螺旋桨连接件
CN105173072A (zh) * 2015-07-23 2015-12-23 广州飞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装置和飞行器
CN107074368A (zh) * 2016-04-01 2017-08-1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锁定装置、螺旋桨、电机、动力套装及无人飞行器
US20190193834A1 (en) * 2016-08-31 2019-06-27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Driving device, propeller, and propulsion system
CN106687370A (zh) * 2016-11-14 2017-05-1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旋翼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WO2019033768A1 (zh) * 2017-08-15 2019-02-21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桨、动力系统以及无人飞行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03609A1 (zh) 2021-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3606B (zh) 卡扣组件及空调器
EP2813403B1 (en) Wiper system
CN112636081A (zh) 浮动连接器的浮动结构
JP5346530B2 (ja) 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用の保持フレーム
JP4667004B2 (ja) コネクタ
CN111683877A (zh) 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CN211196620U (zh) 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CN112648213A (zh) 风扇摇头组件和电风扇
JP2009513099A (ja) 固定アダプターを備えた電動モータ
CN211045835U (zh) 一种矩形连接器
US20150179229A1 (en) Hard disk drive mounting device
CN213676549U (zh) 电动汽车控制器
CN216759978U (zh) 刀片连接组件及剃须刀
CN107421090B (zh) 导风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0363303U (zh) 卡接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US20020174504A1 (en) Adapter for windshield wiper arms
CN218186704U (zh) 密封盖组件、水箱和基站
CN220324794U (zh) 连接器壳体、连接器组件及车辆
CN220400957U (zh) 一种连接器及车辆
CN214036252U (zh) 无叶风扇及其基座组件
CN220093798U (zh) 限位组件及夹紧设备
CN219758490U (zh) 车载雷达组件
CN220527763U (zh) 电动牙刷机芯结构及电动牙刷
CN216783423U (zh) 摄像头固定结构、车载摄像头及车辆
CN214434627U (zh) 牙刷头及包含其的电动牙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