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78525A - 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678525A CN111678525A CN202010803676.XA CN202010803676A CN111678525A CN 111678525 A CN111678525 A CN 111678525A CN 202010803676 A CN202010803676 A CN 202010803676A CN 111678525 A CN111678525 A CN 1116785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acecraft
- state
- group
- state quantity
- tes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606 normal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Glycerine Chemical compound OCC(O)CO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2s)-2-[[4-[2-(2,4-diaminoquinazolin-6-yl)ethyl]benzoyl]amino]-4-methylidenepentanedi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1=CC2=NC(N)=NC(N)=C2C=C1CCC1=CC=C(C(=O)N[C@@H](CC(=C)C(O)=O)C(O)=O)C=C1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135164 Time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1475 halogen functional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4—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smonautical nav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主导航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系统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自主导航方法中无法完全不依赖地面探测信息进行自主导航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先选取具备唯一性的航天器组,然后通过无量纲的形式构建航天器动力学模型,再基于此航天动力学模型计算航天器各时刻参考的状态量,通过计算表示观测量和状态量偏差的测量‑状态关系模型对航天器的实际状态量进行修正得到航天器的精确状态量。本发明通过选取具备唯一性的航天器组对航天器航行过程构建航天器动力学模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航天器导航技术中求解矩阵容易出现的秩亏的问题,实现了完全不依赖地面探测信息的航天器自主导航。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主导航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自主导航是航天器导航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尤其是在深空探测任务中,地面测控系统的实时性不一定能够满足任务要求,自主导航几乎是深空航天器必备的导航手段。航天器自主导航的方式有多种,比如利用太阳、月球、地球、小行星、脉冲星等自然天体进行导航,这类天体是非合作目标,测量精度有限,并且在深空探测任务的转移段,小行星这类天体不一定能够经常遇到。另外,受制于测量模型等原因,传统利用自然天体进行导航的方法可能会出现不收敛或收敛较慢的情况。所以传统自主导航的方式一般作为地面测控的备份或辅助手段,实际工程中还是以地面测控为主,自主导航为辅的方式。随着航天任务的增多,航天器数量急剧增长,这无疑给地面测控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利用同一个引力场下的两个或多个航天器之间的相对信息进行自主导航时,如果没有地面测控的辅助就会出现秩亏问题导致定位失败:两个或多个航天器在同一个中心天体附近,其整体构型具有中心对称性——把所有航天器同时绕天体中心旋转任意角度,其新构型与原构型的几何关系完全相同,仍然满足航天器之间的所有相对测量关系;该现象会导致通过航天器之间相对测量信息求解各航天器状态量时所需求逆的矩阵不满秩,从而导致无法求解或无法收敛。Keric Hill等人在文章《Autonomous, InterplanetarySatellite Orbit Navigation (LiAISON) In Lunar Halo Orbits》中提出了一种利用拉格朗日点航天器与其他航天器进行相互测量实现自主导航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完全不依赖地面测控信息,仅依靠两个或多个航天器之间的相互测量数据就能实现所有航天器的自主定轨,但该方法的前提是参与互测导航的航天器中至少有一个位于绕拉格朗日点的轨道,比如说halo轨道,该条件制约了利用互测信息进行自主导航的使用空间,使其工程应用范围严重受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现有的自主导航方法无法完全不依赖地面测控信息完成导航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所述自主导航方法包括:
步骤S10,选取整体构型具备唯一性的n个航天器作为待测航天器组,通过互测的方式获取所述待测航天器组中每个航天器的初始观测量并通过每个航天器自身携带的惯导设备获取初始状态量;
步骤S20,基于所述待测航天器组的初始状态量构建各待测航天器动力学模型;
步骤S30,基于所述待测航天器动力学模型和初始状态量计算各待测航天器的参考轨道,基于所述参考轨道获取各待测航天器各时刻的参考状态量;
步骤S40,通过互测的方式获取所述待测航天器组中各待测航天器的当前观测量,所述当前观测量包括待测航天器两两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
步骤S50,基于各待测航天器当前时刻的参考状态量和当前观测量,构建各待测航天器的测量-状态关系模型;
步骤S60,基于所述测量-状态关系模型修正所述初始状态量,得到精确状态量。
进一步地,所述整体构型具备唯一性的判定方法为方法A或方法B;
所述方法A包括:
若所述非唯一性判别式不成立,则认定第一待判定组具备唯一性,并将第一待判定组设定为待测航天器组;
所述非唯一性判别式为:
所述方法B包括:
选取多个航天器组成第二待判定组,若第二待判定组的各航天器的主要引力来源对应的中心天体不完全相同,则认定第二待判定组具备唯一性,并将第二待判定组设定为待测航天器组。
进一步地,所述待测航天器动力学模型,其构建方法为:
步骤C10,基于所述待测航天器组和待测航天器组中各待测航天器的主要引力来源对应的中心天体构建限制性三体运动模型;
步骤C20,将所述限制性三体运动模型进行归一化处理;
得到归一化后的限制性三体运动模型;
步骤C30,基于所述归一化后的限制性三体运动模型建立待测航天器动力学模型:
进一步地,步骤S50包括:
其中,,,,分别为第个航天器的实际状态量在,,方向上的位置分量,
,,,分别为第个航天器的实际状态量在,,方向上的位置分量,,,,分别
为第个航天器的实际状态量在,,方向上的速度分量,,,,分别为第个航天器
的实际状态量在,,方向上的速度分量;
所述实际状态量为基于航天器惯导系统获取的待测航天器状态量;
其中,Γ表示半偏导数矩阵:
进一步地,步骤S60中“修正所述初始状态量”,其方法为:
进一步地,步骤S60之后,还包括:通过所述精确状态量和参考状态量的差值校正航天器的运行状态,使航天器的精确状态量与参考状态量趋于相同;
所述校正航天器的运行状态方法包括输出校正和反馈校正;
所述输出校正,通过导航参数误差的估值去校正系统输出的导航参数,得到组合导航系统的导航参数估值;
所述反馈校正,通过导航参数误差的估值反馈到各导航系统内,对偏差状态进行校正;
当所述观测偏差小于预设的阈值时,采用输出校正的方式对航天器运行状态进行修正,否则采用反馈校正的方式对航天器运行状态进行修正。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选取多个具有唯一性的航天器组,两两聚类组成待测试组,每个航天器存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待测试组,对于单个航天器,分别通过所在航天器组的互测信息进行导航,选取误差最大的一组对应的测量-状态关系模型对航天器的运行状态进行修正。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系统,所述导航系统包括:唯一性筛选模块100、动力学模型构建模块200、参考状态量预测模块300、当前观测量获取模块400、偏差估计模块500和航行修正模块600;
所述唯一性筛选模块100,用于选取整体构型具备唯一性的n个航天器作为待测航天器组,通过互测的方式获取所述待测航天器组中每个航天器的初始观测量并通过每个航天器自身携带的惯导设备获取初始状态量;
所述动力学模型构建模块200,用于基于所述待测航天器组的初始状态量构建各待测航天器动力学模型;
所述参考状态量预测模块300,用于基于所述待测航天器动力学模型和初始状态量计算各待测航天器的参考轨道,基于所述参考轨道获取各待测航天器各时刻的参考状态量;
所述当前观测量获取模块400,用于通过互测的方式获取所述待测航天器组中各待测航天器的当前观测量,所述当前观测量包括待测航天器两两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
所述偏差估计模块500,用于基于各待测航天器当前时刻的参考状态量和当前观测量,构建各待测航天器的测量-状态关系模型;
所述航行修正模块600,用于基于所述测量-状态关系模型修正所述初始状态量,得到精确状态量。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存储装置,其中存储有多条程序,所述程序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的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装置;所述处理器,适于执行各条程序;所述存储装置,适于存储多条程序;所述程序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的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通过选取具备唯一性的航天器组进行互测信息的采集,并通过无量纲地方式将质量、长度及时间单位归一化进而构建动力学模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航天器同时绕天体中心旋转任意角度,所有航天器之间所有的相对测量关系构型与原构型完全相同而导致在求解各航天器状态量时所需求逆的矩阵因为不满秩而无法求解的问题。
(2)本发明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通过将各物理单位归一化后建立动力学模型,通过所述动力学模型估计各航天器状态量和观测量之间的关系计算出航天器运行中各个时刻的偏差,通过偏差对航天器的运行状态进行修正,实现了深空中完全不依赖地面探测信息仅依靠航天器相互测量的方式完成自主导航。
(3)本发明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通过选取具备唯一性的航天器组进行互测信息的采集,并通过无量纲地方式将质量、长度及时间单位归一化进而构建动力学模型,使参与相互测量的航天器不再受限于绕拉格朗日点的限制,扩展了航天器自主导航技术的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种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构建航天器动力学模型中所处的限制性三体问题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本方法包括:
步骤S10,选取整体构型具备唯一性的n个航天器作为待测航天器组,通过互测的方式获取所述待测航天器组中每个航天器的初始观测量并通过每个航天器自身携带的惯导设备获取初始状态量;
步骤S20,基于所述待测航天器组的初始状态量构建各待测航天器动力学模型;
步骤S30,基于所述待测航天器动力学模型和初始状态量计算各待测航天器的参考轨道,基于所述参考轨道获取各待测航天器各时刻的参考状态量;
步骤S40,通过互测的方式获取所述待测航天器组中各待测航天器的当前观测量,所述当前观测量包括待测航天器两两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
步骤S50,基于各待测航天器当前时刻的参考状态量和当前观测量,构建各待测航天器的测量-状态关系模型;
步骤S60,基于所述测量-状态关系模型修正所述初始状态量,得到精确状态量。
为了更清晰地对本发明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进行说明,下面结合图1本发明种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对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各步骤展开详述。
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包括步骤S10-步骤S60,各步骤详细描述如下:
步骤S10,选取整体构型具备唯一性的n个航天器作为待测航天器组,通过互测的方式获取所述待测航天器组中每个航天器的初始观测量并通过每个航天器自身携带的惯导设备获取初始状态量;
所述初始状态量是特指的航天器在初始时刻通过惯导设备获取的初始状态量,而步骤S50中的实际状态量则是泛指惯导设备在任意时刻获取的状态量,用于计算航天器状态量和观测量之间的关系;
所述初始观测量包括待测航天器组中,每一对待测航天器两两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
所述整体构型具备唯一性的判定方法为方法A或方法B;
所述方法A包括:
本实施例中,航天器的编号无顺序要求;
若所述非唯一性判别式不成立,则认定第一待判定组具备唯一性,并将第一待判定组设定为待测航天器组;
所述非唯一性判别式如式(4)所示:
所述方法B包括:
选取多个航天器组成第二待判定组,若第二待判定组的各航天器的主要引力来源对应的中心天体不完全相同,则认定第二待判定组具备唯一性,并将第二待判定组设定为待测航天器组。
本实施例中该中心天体可以是太阳、八大行星、小行星、大行星的天然卫星、地球、月球或拉格朗日点等,可知两个地球卫星或两个月球卫星的整体构型不具备唯一性;地球卫星—月球卫星或地球卫星—绕拉格朗日点卫星或月球卫星—绕拉格朗日点卫星或两个绕拉格朗日点的卫星组成的整体构型具备唯一性;
步骤S20,基于所述待测航天器组的初始状态量构建各待测航天器动力学模型;
所述待测航天器动力学模型,其构建方法为:
步骤C10,基于所述待测航天器组和待测航天器组中各待测航天器的主要引力来源对应的中心天体构建限制性三体运动模型;
步骤C20,将所述限制性三体运动模型进行归一化处理;
得到归一化后的限制性三体运动模型;
步骤C30,基于所述归一化后的限制性三体运动模型建立待测航天器动力学模型如式(7)所示:
步骤S30,基于所述待测航天器动力学模型和初始状态量计算各待测航天器的参考轨道,基于所述参考轨道获取各待测航天器各时刻的参考状态量;
步骤S40,通过互测的方式获取所述待测航天器组中各待测航天器的当前观测量,所述当前观测量包括待测航天器两两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
步骤S50,基于各待测航天器当前时刻的参考状态量和当前观测量,构建各待测航天器的测量-状态关系模型;
其中,,,,分别为第个航天器的实际状态量在,,方向上的位置分量,
,,,分别为第个航天器的实际状态量在,,方向上的位置分量,,,,分别为
第个航天器的实际状态量在,,方向上的速度分量,,,,分别为第个航天器的
实际状态量在,,方向上的速度分量;
所述实际状态量为基于航天器惯导系统获取的待测航天器状态量;
其中,Γ表示半偏导数矩阵,Γ如式(14)所示;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滤波算法还可以是贯序滤波算法。
可见,通过本方法计算的测量-状态关系模型得到的矩阵不会出现秩亏的问题。
步骤S60,基于所述测量-状态关系模型修正所述初始状态量,得到精确状态量。
步骤S60中“修正所述初始状态量”,其方法为:
步骤S60之后,还包括:通过所述精确状态量和参考状态量的差值校正航天器的运行状态,使航天器的精确状态量与参考状态量趋于相同;
所述校正航天器的运行状态方法包括输出校正和反馈校正;
所述输出校正,通过导航参数误差的估值去校正系统输出的导航参数,得到组合导航系统的导航参数估值;
所述反馈校正,通过导航参数误差的估值反馈到各导航系统内,对偏差状态进行校正;
当所述观测偏差小于预设的阈值时,采用输出校正的方式对航天器运行状态进行修正,否则采用反馈校正的方式对航天器运行状态进行修正。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选取多个具有唯一性的航天器组,两两聚类组成待测试组,每个航天器存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待测试组,对于单个航天器,分别通过所在航天器组的互测信息进行导航,选取误差最大的一组对应的测量-状态关系模型对航天器的运行状态进行修正。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方法还包括:选取多个具有唯一性的航天器组,两两聚类组成待测试组,每个航天器存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待测试组,对于单个航天器,分别通过所在航天器组的互测信息进行导航,选取误差最大的一组对应的测量-状态关系模型对航天器的运行状态进行修正。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系统,包括:唯一性筛选模块100、动力学模型构建模块200、参考状态量预测模块300、当前观测量获取模块400、偏差估计模块500和航行修正模块600;
所述唯一性筛选模块100,用于选取整体构型具备唯一性的n个航天器作为待测航天器组,通过互测的方式获取所述待测航天器组中每个航天器的初始观测量并通过每个航天器自身携带的惯导设备获取初始状态量;
所述动力学模型构建模块200,用于基于所述待测航天器组的初始状态量构建各待测航天器动力学模型;
所述参考状态量预测模块300,用于基于所述待测航天器动力学模型和初始状态量计算各待测航天器的参考轨道,基于所述参考轨道获取各待测航天器各时刻的参考状态量;
所述当前观测量获取模块400,用于通过互测的方式获取所述待测航天器组中各待测航天器的当前观测量,所述当前观测量包括待测航天器两两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
所述偏差估计模块500,用于基于各待测航天器当前时刻的参考状态量和当前观测量,构建各待测航天器测量-状态关系模型;
所述航行修正模块600,用于基于所述测量-状态关系模型修正所述初始状态量,得到精确状态量。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及有关说明,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系统,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来完成,即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模块或者步骤再分解或者组合,例如,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对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模块、步骤的名称,仅仅是为了区分各个模块或者步骤,不视为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存储装置,其中存储有多条程序,所述程序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的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装置;处理器,适于执行各条程序;存储装置,适于存储多条程序;所述程序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的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存储装置、处理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及有关说明,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软件模块、方法步骤对应的程序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为了清楚地说明电子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电子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术语“第一”、 “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或表示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用语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这些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主导航方法包括:步骤S10,选取整体构型具备唯一性的n个航天器作为待测航天器组,通过互测的方式获取所述待测航天器组中每个航天器的初始观测量并通过每个航天器自身携带的惯导设备获取初始状态量;步骤S20,基于所述待测航天器组的初始状态量构建各待测航天器动力学模型;步骤S30,基于所述待测航天器动力学模型和初始状态量计算各待测航天器的参考轨道,基于所述参考轨道获取各待测航天器各时刻的参考状态量;步骤S40,通过互测的方式获取所述待测航天器组中各待测航天器的当前观测量,所述当前观测量包括待测航天器两两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步骤S50,基于各待测航天器当前时刻的参考状态量和当前观测量,构建各待测航天器的测量-状态关系模型;步骤S60,基于所述测量-状态关系模型修正所述初始状态量,得到精确状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
体构型具备唯一性的判定方法为方法A或方法B;所述方法A包括:步骤A10,将待判定航天器
编号,编号为的航天器t时刻的状态矢量为: 其中,为待判定航天器总
个数,[]为编号为的航天器t时刻的位置矢量,[]为编号为的航
天器t时刻的速度矢量;将所述个航天器组成为第一航天器小组,其t时刻状态量矢量为:
步骤A30,将第一航天器小组和第二航天器小组组成第一待判定组,若第一待判定组中
非唯一性判别式可以成立,则判定为不具备唯一性,重新选择其他个航天器组成小组进
行判断;若所述非唯一性判别式不成立,则认定第一待判定组具备唯一性,并将第一待判定
组设定为待测航天器组;所述非唯一性判别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
测航天器动力学模型,其构建方法为:步骤C10,基于所述待测航天器组和待测航天器组中
各待测航天器的主要引力来源对应的中心天体构建限制性三体运动模型;所述限制性三体
运动模型包括,当前的待测航天器,视作质点的两个主要引力来源对应的中心天体和;所述中心天体和的质量分别为和;以中心天体和运动的共同质心为
原点建立坐标系,以指向的方向作为轴的方向,以和运动平面上与轴垂
直的方向作为轴,以沿和运动的角动量方向作为轴,轴、轴和轴形成右手坐标
系;步骤C20,将所述限制性三体运动模型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无量纲形式定义归一化系
统的质量、长度及时间单位:其中,为和质心之间的距离,为万有引力常数,为和相对运动的角速度;
其中,为待测试组中第个航天器与第个航天器之间的相对距离,为待
测试组中第个航天器与第个航天器之间的相对速度;步骤S52,基于当前时刻的参考状
态量计算参考观测量;其中,F表示参考状态量和参考观测量之间的关系函数,所述关系函数F的表达式为:
其中,,,,分别为第个航天器的实际状
态量在,,方向上的位置分量,,,,分别为第个航天器的实际状态量在,,
方向上的位置分量,,,,分别为第个航天器的实际状态量在,,方向上的速
度分量,,,,分别为第个航天器的实际状态量在,,方向上的速度分量;所述实
际状态量为基于航天器惯导系统获取的待测航天器状态量;基于所述参考观测量和实
际观测量计算观测偏差:所述参考状态量和实际状态量之间的
状态偏差为:步骤S53,通过滤波方法计算测量-状态关系模型对状态量的
偏导数矩阵和状态转移矩阵;所述测量-状态关系模型对状态量的偏导数矩
阵为:
步骤S54,通过所述测量-状态关系模型对状态量的偏导数矩阵和状态转移矩阵构建所述测量-状态关系模型;基于所述测量-状态关系模型对状态量的偏导数
矩阵和状态转移矩阵,获得时刻的观测偏差与时刻的状态偏差之
间的状态转移矩阵: 时刻的观测偏差与时刻的状态偏差之间的关系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0之后,还包括:通过所述精确状态量和参考状态量的差值校正航天器的运行状态,使航天器的精确状态量与参考状态量趋于相同;所述校正航天器的运行状态方法包括输出校正和反馈校正;所述输出校正,通过导航参数误差的估值去校正系统输出的导航参数,得到组合导航系统的导航参数估值;所述反馈校正,通过导航参数误差的估值反馈到各导航系统内,对偏差状态进行校正;当所述观测偏差小于预设的阈值时,采用输出校正的方式对航天器运行状态进行修正,否则采用反馈校正的方式对航天器运行状态进行修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选取多个具有唯一性的航天器组,两两聚类组成待测试组,每个航天器存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待测试组,对于单个航天器,分别通过所在航天器组的互测信息进行导航,选取误差最大的一组对应的所述测量-状态关系模型对航天器的运行状态进行修正。
8.一种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系统包括:唯一性筛选模块100、动力学模型构建模块200、参考状态量预测模块300、当前观测量获取模块400、偏差估计模块500和航行修正模块600;所述唯一性筛选模块100,用于选取整体构型具备唯一性的n个航天器作为待测航天器组,通过互测的方式获取所述待测航天器组中每个航天器的初始观测量并通过每个航天器自身携带的惯导设备获取初始状态量;所述动力学模型构建模块200,用于基于所述待测航天器组的初始状态量构建各待测航天器动力学模型;所述参考状态量预测模块300,用于基于所述待测航天器动力学模型和初始状态量计算各待测航天器的参考轨道,基于所述参考轨道获取各待测航天器各时刻的参考状态量;所述当前观测量获取模块400,用于通过互测的方式获取所述待测航天器组中各待测航天器的当前观测量,所述当前观测量包括待测航天器两两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所述偏差估计模块500,用于基于各待测航天器当前时刻的参考状态量和当前观测量,构建各待测航天器测量-状态关系模型;所述航行修正模块600,用于基于所述测量-状态关系模型修正所述初始状态量,得到精确状态量。
9.一种存储装置,其中存储有多条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
10.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适于执行各条程序;以及存储装置,适于存储多条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03676.XA CN111678525B (zh) | 2020-08-11 | 2020-08-11 | 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系统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03676.XA CN111678525B (zh) | 2020-08-11 | 2020-08-11 | 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系统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78525A true CN111678525A (zh) | 2020-09-18 |
CN111678525B CN111678525B (zh) | 2021-01-12 |
Family
ID=72458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803676.XA Active CN111678525B (zh) | 2020-08-11 | 2020-08-11 | 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系统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678525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41366A (zh) * | 2020-09-23 | 2020-12-29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地球轨道中航天器的轨迹预测方法及系统 |
CN114623832A (zh) * | 2022-01-28 | 2022-06-14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自主导航系统可观测能力降维表征及解析判定方法和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79985A (zh) * | 2012-05-11 | 2012-09-1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应用星间跟踪的航天器星座分散化自主导航方法 |
US20120249775A1 (en) * | 2011-03-30 | 2012-10-04 | Princeton Satellite Systems | Optical navigation attitude determin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space vehicles |
CN103968844A (zh) * | 2013-02-04 | 2014-08-06 | 上海新跃仪表厂 | 基于低轨平台跟踪测量的大椭圆机动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 |
CN105511481A (zh) * | 2014-11-26 | 2016-04-20 |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星载定轨优化方法 |
CN107298186A (zh) * | 2017-06-18 | 2017-10-27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 一种基于激光载荷的同轨面卫星自主相对位置保持方法 |
-
2020
- 2020-08-11 CN CN202010803676.XA patent/CN11167852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249775A1 (en) * | 2011-03-30 | 2012-10-04 | Princeton Satellite Systems | Optical navigation attitude determin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space vehicles |
CN102679985A (zh) * | 2012-05-11 | 2012-09-1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应用星间跟踪的航天器星座分散化自主导航方法 |
CN103968844A (zh) * | 2013-02-04 | 2014-08-06 | 上海新跃仪表厂 | 基于低轨平台跟踪测量的大椭圆机动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 |
CN105511481A (zh) * | 2014-11-26 | 2016-04-20 |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星载定轨优化方法 |
CN107298186A (zh) * | 2017-06-18 | 2017-10-27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 一种基于激光载荷的同轨面卫星自主相对位置保持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孟繁智等: "联合星间测距和测速的导航星座自主定轨研究", 《飞行器测控学报》 * |
张艾等: "星间测量自主导航改进状态相关黎卡提方程滤波",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 |
张艾等: "星间相对测量自主导航的改进容积卡尔曼滤波", 《宇航学报》 * |
陈培等: "基于星间测量的卫星星座自主导航算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41366A (zh) * | 2020-09-23 | 2020-12-29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地球轨道中航天器的轨迹预测方法及系统 |
CN112141366B (zh) * | 2020-09-23 | 2022-03-25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地球轨道中航天器的轨迹预测方法及系统 |
CN114623832A (zh) * | 2022-01-28 | 2022-06-14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自主导航系统可观测能力降维表征及解析判定方法和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78525B (zh) | 2021-01-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75861B (zh) | 一种基于星载gnss多天线的卫星自主定轨方法 | |
CN109708663B (zh) | 基于空天飞机sins辅助的星敏感器在线标定方法 | |
CN104729537B (zh) | 一种星敏感器低频误差在轨实时补偿方法 | |
CN109343081A (zh) | 一种gps信号动态接收环境仿真方法及系统 | |
Rad et al. | Optimal attitude and position determination by integration of INS, star tracker, and horizon sensor | |
CN109612438B (zh) | 一种虚拟共面条件约束下的空间目标初轨确定方法 | |
Howe et al. | Analysis of one month of CHAMP state vector and accelerometer data for the recovery of the gravity potential | |
CN111678525B (zh) | 基于互测信息的多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02706363B (zh) | 一种高精度星敏感器的精度测量方法 | |
CN102288201A (zh) | 用于星敏感器的精度测量方法 | |
US11073397B2 (en) | Magnetic-iner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 |
CN113091731A (zh) | 一种基于恒星视线相对论效应的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 | |
Hajiyev et al. | Integrated SVD/EKF for small satellite attitude determination and rate gyro bias estimation | |
Sunde | Sensor modelling and attitude determination for micro-satellite | |
CN118363048A (zh) | 一种低轨卫星广播星历参数的表达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Ward et al. | A Combined Filter for GPS‐Based Attitude and Baseline Estimation | |
Martinelli | Closed-form solution to cooperative visual-inertial structure from motion | |
Atanasova et al. | Global tectonic plate motions from slr data processing | |
CN118376240B (zh) | 一种惯导导航信息回流重构方法及装置 | |
Narkiewicz et al. | Comparison of algorithms for satellite attitude determination using data from visual sensors | |
Wang et al. | GRACE-FO attitude determination: Star camera installation matrix calibration and incremental quaternion integrator | |
Karimi | Designing an interplanetary autonomous spacecraft navigation system using visible planets | |
Jiang et al. | Multi-sensor attitude information fusion based on EKF for micro-satellite | |
Lebedev | On Determining the Spacecraft Orientation by Information from a System of Stellar Sensors | |
Li et al. | SINS/GPS/CNS integrated navigation method study based on Federated Filt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