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73992A - 取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取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73992A
CN111673992A CN202010671475.9A CN202010671475A CN111673992A CN 111673992 A CN111673992 A CN 111673992A CN 202010671475 A CN202010671475 A CN 202010671475A CN 111673992 A CN111673992 A CN 1116739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cylinder
mounting plate
plate
clamp mounting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714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建威
陈瑜若
代国龙
钟文涛
吴信宜
张天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067147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739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73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39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2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using means movable from outside the mould between mould parts, e.g. robo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02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rovided with drive systems incorporating rotary and rectilinear mov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取料装置,具有夹具安装板,取料装置还包括:支撑架;驱动活塞缸,驱动活塞缸安装在支撑架上,驱动活塞缸与夹具安装板驱动连接,以通过驱动活塞缸驱动夹具安装板运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旋转轴,旋转轴安装在支撑架上;定位组件与夹具安装板连接,以使夹具安装板绕旋转轴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以转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具有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第一缓冲件与第一位置相对应,第二缓冲件与第二位置相对应,以通过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对夹具安装板进行缓冲。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有取料装置的机械手末端容易抖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取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机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取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注塑机械手成品臂的末端设计有取料装置,通过安装在取料装置上的夹具将注塑机模具内的成型工件取出。
取料装置具备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种运动姿态,而现有的取料装置大多数由气缸驱动(少数取料装置由电机驱动)以实现这两种运动姿态的切换,其运动速度由压缩空气的流速决定,无法自主调节取料装置运动速度。当这两种运动姿态切换时,取料装置会在气缸驱动下快速运动到位并与行程限位块发生撞击,从而导致机械手末端抖动。
另外,现有机械手的取料装置一般用于注塑机动模板侧模具取件,对于某些定模板侧模具的工件则无法取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有取料装置的机械手末端容易抖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取料装置,具有夹具安装板,,取料装置还包括:支撑架;驱动活塞缸,驱动活塞缸安装在支撑架上,驱动活塞缸与夹具安装板驱动连接,以通过驱动活塞缸驱动夹具安装板运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旋转轴,旋转轴安装在支撑架上;定位组件与夹具安装板连接,以使夹具安装板绕旋转轴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以转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具有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第一缓冲件与第一位置相对应,第二缓冲件与第二位置相对应,以通过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对夹具安装板进行缓冲。
进一步地,取料装置还包括:调速阀,调速阀安装在驱动活塞缸上,以通过调速阀控制驱动活塞缸内的流体流通量。
进一步地,调速阀为两个,一个调速阀安装在驱动活塞缸的进口,另一个调速阀安装在驱动活塞缸的出口。
进一步地,定位组件还包括定位座,定位座与夹具安装板连接,定位座套设在旋转轴上;定位座和旋转轴之间夹设有定位轴承,以使定位座绕旋转轴可转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支撑架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旋转轴的一端与第一侧板连接,旋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二侧板连接;定位座为多个,多个定位座沿旋转轴的轴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支撑架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第一侧与驱动活塞缸连接,连接板的第二侧的与第一侧板的第一端和第二侧板的第一端均连接,定位组件设置于第一侧板的第二端和第二侧板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支撑架具有与第一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限位面和与第二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限位面,第一缓冲件设置在第一限位面上,第二缓冲件设置在第二限位面上。
进一步地,取料装置还包括: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与驱动活塞缸和夹具安装板均连接,以使驱动活塞缸通过传动组件带动夹具安装板转动。
进一步地,驱动活塞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旋转接头,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旋转杆,第一旋转杆与旋转接头可旋转地连接;旋转座,旋转座与夹具安装板连接;第二旋转杆,第二旋转杆与旋转座可转动地连接;连杆,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旋转杆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旋转杆连接。
进一步地,连杆为两个,两个连杆分别设置在旋转座的相对两侧。
本发明通过支撑架将夹具安装板和驱动活塞缸连接,并将驱动活塞缸与夹具安装板驱动连接,以形成取料装置,该取料装置能够通过驱动活塞缸驱动夹具安装板运动至第一位置(水平位置)或第二位置(竖直位置)。另外,还设置了定位组件和缓冲组件,其中,定位组件与夹具安装板可转动地连接,且定位组件的旋转轴安装在支撑架上,限制了夹具安装板只能相对于驱动活塞缸绕旋转轴的轴线转动而不能移动,以使夹具安装板转动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互转换;而缓冲组件又分为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第一缓冲件与第一位置相对应,第二缓冲件与第二位置相对应,以通过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对夹具安装板进行缓冲。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取料装置的夹具安装板被驱动活塞缸驱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时,夹具安装板能够运动到位,且不会因为与定位组件发生撞击而导致安装有取料装置的机械手末端抖动的技术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有取料装置的机械手末端容易抖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注塑机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取料装置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取料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取料装置的缓冲组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取料装置的夹具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取料装置的夹具安装板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取料装置的夹具安装板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取料装置在动模板侧取料的状态示意图;以及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取料装置在定模板侧取料的状态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驱动活塞缸;11、旋转接头;2、支撑架;21、第一侧板;22、第二侧板;23、连接板;3、夹具安装板;31、第一底板;32、第二底板;4、定位组件;41、旋转轴;42、定位座;5、缓冲组件;51、第一缓冲件;52、第二缓冲件;6、调速阀;7、传动组件;71、第一旋转杆;72、旋转座;73、第二旋转杆;74、连杆;100、取料装置;200、机械手;300、固定板;400、动模板;410、动模板侧模具;500、定模板;510、定模板侧模具;600、夹具;70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取料装置,具有夹具安装板3,取料装置还包括:支撑架2;驱动活塞缸1,驱动活塞缸1安装在支撑架2上,驱动活塞缸1与夹具安装板3驱动连接,以通过驱动活塞缸1驱动夹具安装板3运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定位组件4,定位组件4包括旋转轴41,旋转轴41安装在支撑架2上;定位组件4与夹具安装板3连接,以使夹具安装板3绕旋转轴41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以转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缓冲组件5,缓冲组件5具有第一缓冲件51和第二缓冲件52,第一缓冲件51与第一位置相对应,第二缓冲件52与第二位置相对应,以通过第一缓冲件51和第二缓冲件52对夹具安装板3进行缓冲。
本发明通过支撑架2将夹具安装板3和驱动活塞缸1连接,并将驱动活塞缸1与夹具安装板3驱动连接,以形成取料装置100,该取料装置100能够通过驱动活塞缸1驱动夹具安装板3运动至第一位置(水平位置)或第二位置(竖直位置)。另外,还设置了定位组件4和缓冲组件5,其中,定位组件4与夹具安装板3可转动地连接,且定位组件4的旋转轴41安装在支撑架2上,限制了夹具安装板3只能相对于驱动活塞缸1绕旋转轴41的轴线转动而不能移动,以使夹具安装板3转动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互转换;而缓冲组件5又分为第一缓冲件51和第二缓冲件52,第一缓冲件51与第一位置相对应,第二缓冲件52与第二位置相对应,以通过第一缓冲件51和第二缓冲件对夹具安装板3进行缓冲。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取料装置100的夹具安装板3被驱动活塞缸1驱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时,夹具安装板3能够运动到位,且不会因为与定位组件4发生撞击而导致安装有取料装置100的机械手200末端抖动的技术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有取料装置100的机械手200末端容易抖动的问题。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取料装置还包括:调速阀6,调速阀6安装在驱动活塞缸1上,以通过调速阀6控制驱动活塞缸1内的流体流通量。
调速阀6为两个,一个调速阀6安装在驱动活塞缸1的进口,另一个调速阀6安装在驱动活塞缸1的出口。
优选地,驱动活塞缸1为气缸,调速阀6为气缸节流阀,气缸节流阀具有螺纹连接端,气管端和调压锁帽,气管端作为调速阀6的进气口或出气口,两个调速阀6通过螺纹连接端分别与气缸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连接,通过旋转调压锁帽来控制调速阀6阀体内部气体流通管道的截面积的大小,以调节通过气缸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气体的流速和流量,从而调节气缸输出端的运动速度,实现了调节取料装置的夹具安装板3的运动速度的技术效果。
如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定位组件4还包括定位座42,定位座42与夹具安装板3连接,定位座42套设在旋转轴41上;定位座42和旋转轴41之间夹设有定位轴承,以使定位座42绕旋转轴41可转动地设置。
优选地,定位座42为轴承座,轴承座包括轴承孔和轴承座板,轴承座上设置有轴承,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的轴承孔固定连接,轴承内圈套设在旋转轴41上,以使夹具安装板3与定位组件4可沿旋转轴41的轴线相对转动,轴承座板与夹具安装板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如图2、图3、图4、图6和图7所示,支撑架2包括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旋转轴41的一端与第一侧板21连接,旋转轴41的另一端与第二侧板22连接;定位座42为多个,多个定位座42沿旋转轴41的轴向间隔设置。
另外,支撑架2还包括连接板23,连接板23的第一侧与驱动活塞缸1连接,连接板23的第二侧与第一侧板21的第一端和第二侧板22的第一端均连接,定位组件4设置于第一侧板21的第二端和第二侧板22的第二端。这样,使定位座42以及夹具安装板3只能相对于驱动活塞缸1绕旋转轴41的轴线做旋转运动。
可选地,连接板23和驱动活塞缸1、连接板23和第一侧板21与第二侧板22之间均为螺栓连接。
具体地,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上均加工有圆孔,旋转轴41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圆孔中并与圆孔固定连接,通过定位组件4的旋转轴41将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以及多个定位座42串联安装,定位组件4的多个定位座42套设在旋转轴41并设置于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之间。多个定位座42通过螺栓安装在夹具安装板3上。
如图2至图7所示,支撑架2具有与第一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限位面和与第二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限位面,第一缓冲件51设置在第一限位面上,第二缓冲件52设置在第二限位面上。
如图6和图7所示,缓冲组件5用于吸收取料装置100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互转换,当夹具安装板3运动至极限位置时,会与第一缓冲件51或第二缓冲件52发生碰撞接触,第一缓冲件51或第二缓冲件52能够吸收接触时夹具安装板3带来的冲击振动,减少机械手末端抖动,同时限制夹具安装板3的运动范围。
可选地,缓冲组件5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例如软质橡胶),或者缓冲组件5采用油压缓冲器代替,以用于吸收夹具安装板3的动能。
如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取料装置还包括:传动组件7,传动组件7与驱动活塞缸1和夹具安装板3均连接,以使驱动活塞缸1通过传动组件7带动夹具安装板3转动。
具体地,驱动活塞缸1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旋转接头11,传动组件7包括:第一旋转杆71,第一旋转杆71与旋转接头11可旋转地连接;旋转座72,旋转座72与夹具安装板3连接;第二旋转杆73,第二旋转杆73与旋转座72可转动地连接;连杆74,连杆74的一端与第一旋转杆71连接,连杆74的另一端与第二旋转杆73连接。
优选地,旋转接头11为自润滑杆端关节轴承,自润滑杆端关节轴承的螺纹杆端与驱动活塞缸1的活塞杆通过螺纹连接,自润滑杆端关节轴承的轴承端的轴承内圈套设在第一旋转杆71上,以使驱动活塞缸1的活塞杆与第一旋转杆71可转动地连接。
连杆74的两端分别加工有圆孔,连杆74的第一端的通过圆孔套设在第一旋转杆71上,连杆74的第二端通过圆孔套设在第二旋转杆73上,以使驱动活塞缸1的活塞杆通过旋转接头11和第一旋转杆71带动连杆74运动。
可选地,旋转座72为轴承座,轴承座包括轴承孔和轴承座板,轴承座上设置有轴承,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的轴承孔固定连接,轴承内圈套设在第二旋转杆73上,轴承座与与第二旋转杆73上可转动地连接,轴承座板与夹具安装板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以使驱动活塞缸1的活塞杆通过旋转接头11、第一旋转杆71、连杆74和第二旋转杆73带动旋转座72和夹具安装板3运动。
可选地,驱动活塞缸1与夹具安装板之间的传动组件为通过旋转接头11、第一旋转杆71、连杆74、第二旋转杆73和旋转座72组成的连杆组件,或者传动组件为齿轮齿条组件。
取料装置100通过驱动活塞缸1和连杆组件的运动实现夹具安装板3在第一位置(水平位置)和第二位置(竖直位置)之间的切换。当驱动活塞缸1的活塞杆伸出时,夹具安装板3通过与其连接的定位座42绕旋转轴41旋转,被旋转接头11、第一旋转杆71、连杆74和第二旋转杆73带动旋转座72组成的连杆组件推出至第二位置(竖直位置);当驱动活塞缸1的活塞杆退回时,夹具安装板3通过与其连接的定位座42绕旋转轴41旋转,被旋转接头11、第一旋转杆71、连杆74和第二旋转杆73带动旋转座72组成的连杆组件拉回至第一位置(水平位置)。
其中,当夹具安装板3处于第一位置时,夹具安装板3的安装板面平行于水平面;当夹具安装板3处于第二位置时,夹具安装板3的安装板面垂直于竖直面。
具体地,连杆74为两个,两个连杆74分别设置在旋转座72的相对两侧。
两个连杆74的第一端设置在旋转接头11的两侧,两个连杆74的第二端设置在旋转座72的两侧。
此外,夹具安装板3包括第一底板31和第二底板32,第一底板31和第二底板32相互垂直连接,定位座42和旋转座72均设置于第一底板31上,第二底板32设置于第一底板31上远离定位座42的一端,其中,第一底板31和第二底板32均加工有螺纹孔,夹具600能够通过螺栓与夹具安装板3的第一底板31或第二底板32连接。
如图1、图8和图9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取料装置可安装在注塑机上,以用于注塑机上工件的取出。其中,注塑机包括:机械手200;取料装置100,取料装置100为上述的取料装置,取料装置100安装在机械手200上;夹具600,夹具600安装在取料装置100的夹具安装板3上。
取料装置100上具有固定板300,固定板300的第一侧与驱动活塞缸1连接,固定板300的另一侧通过螺丝与机械手200的机械臂末端连接,从而使取料装置100安装在机械手200上。
可根据生产需求在取料装置100上安装各式工装夹具,以辅助注塑机的机械手200实现取料作业。
注塑机还包括动模板400和定模板500,动模板400具有动模板侧模具410,动模板侧模具410与动模板400连接,定模板500具有定模板侧模具510,定模板侧模具510与定模板500连接,动模板400和定模板500位于注塑机的不同位置处。
由于工件700受产品结构、注塑工艺和模具结构等因素影响,在注塑成型后可能从动模板侧模具410或定模板侧模具510中取出,现有技术中的取料装置无法达到从动模板侧模具410和定模板侧模具510均能取料的目的。
具有本发明所提供的取料装置的注塑机,可以实现既能从动模板侧模具410中取料,又能从定模板侧模具510中取料的技术效果,具体的取料方案如下:
当取料装置100用于从动模板侧模具410中取料时,取料装置100处于第二位置(竖直位置),且夹具600与夹具安装板3的第一底板31连接,此时夹具600与工件700平行,可从动模板侧模具410中取出工件700;当取料装置100用于从定模板侧模具510中取料时,取料装置100处于第一位置水平位置,且夹具600与夹具安装板3的第二底板32连接,此时夹具600与工件700平行,可从定模板侧模具510中取出工件700。
可选地,夹具600与夹具安装板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支撑架2将夹具安装板3和驱动活塞缸1连接,并将驱动活塞缸1与夹具安装板3驱动连接,以形成取料装置100,该取料装置100能够通过驱动活塞缸1驱动夹具安装板3运动至第一位置(水平位置)或第二位置(竖直位置)。另外,还设置了定位组件4和缓冲组件5,其中,定位组件4与夹具安装板3可转动地连接,且定位组件4的旋转轴41安装在支撑架2上,限制了夹具安装板3只能相对于驱动活塞缸1绕旋转轴41的轴线转动而不能移动,以使夹具安装板3转动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互转换;而缓冲组件5又分为第一缓冲件51和第二缓冲件52,第一缓冲件51与第一位置相对应,第二缓冲件52与第二位置相对应,以通过第一缓冲件51和第二缓冲件对夹具安装板3进行缓冲。依靠调速阀6调节驱动活塞缸1活塞杆的运动速度,使其与机械手取料时间匹配,并设置了缓冲块用于吸收夹具安装板3运动至极限位置时产生的冲击和振动,减少了机械手末端抖动,实现了使夹具安装板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时能够运动到位,且不会因为与定位组件4发生撞击而导致安装有取料装置100的机械手200末端抖动的技术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有取料装置100的机械手200末端容易抖动的问题。而且,夹具安装板3相互垂直的第一底板31和第二底板32的设置,使夹具600能够通过螺栓与夹具安装板3的第一底板31或第二底板32连接,满足了取料装置100从定模板侧模具510和动模板侧模具410两个位置处的取出工件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取料装置,具有夹具安装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装置还包括:
支撑架(2);
驱动活塞缸(1),所述驱动活塞缸(1)安装在所述支撑架(2)上,所述驱动活塞缸(1)与所述夹具安装板(3)驱动连接,以通过所述驱动活塞缸(1)驱动所述夹具安装板(3)运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定位组件(4),所述定位组件(4)包括旋转轴(41),所述旋转轴(41)安装在所述支撑架(2)上;所述定位组件(4)与所述夹具安装板(3)连接,以使所述夹具安装板(3)绕所述旋转轴(41)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以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
缓冲组件(5),所述缓冲组件(5)具有第一缓冲件(51)和第二缓冲件(52),所述第一缓冲件(51)与所述第一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缓冲件(52)与所述第二位置相对应,以通过所述第一缓冲件(51)和所述第二缓冲件(52)对所述夹具安装板(3)进行缓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装置还包括:
调速阀(6),所述调速阀(6)安装在所述驱动活塞缸(1)上,以通过所述调速阀(6)控制所述驱动活塞缸(1)内的流体流通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阀(6)为两个,一个所述调速阀(6)安装在驱动活塞缸(1)的进口,另一个所述调速阀(6)安装在所述驱动活塞缸(1)的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4)还包括定位座(42),所述定位座(42)与所述夹具安装板(3)连接,所述定位座(42)套设在所述旋转轴(41)上;所述定位座(42)和所述旋转轴(41)之间夹设有定位轴承,以使所述定位座(42)绕所述旋转轴(41)可转动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包括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所述旋转轴(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21)连接,所述旋转轴(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22)连接;所述定位座(42)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座(42)沿所述旋转轴(41)的轴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还包括连接板(23),所述连接板(23)的第一侧与所述驱动活塞缸(1)连接,所述连接板(23)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板(2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侧板(22)的第一端均连接,所述定位组件(4)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2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侧板(22)的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具有与所述第一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限位面和与所述第二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缓冲件(51)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面上,所述第二缓冲件(52)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装置还包括:
传动组件(7),所述传动组件(7)与所述驱动活塞缸(1)和所述夹具安装板(3)均连接,以使所述驱动活塞缸(1)通过所述传动组件(7)带动所述夹具安装板(3)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活塞缸(1)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旋转接头(11),所述传动组件(7)包括:
第一旋转杆(71),所述第一旋转杆(71)与所述旋转接头(11)可旋转地连接;
旋转座(72),所述旋转座(72)与所述夹具安装板(3)连接;
第二旋转杆(73),所述第二旋转杆(73)与所述旋转座(72)可转动地连接;
连杆(74),所述连杆(7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杆(71)连接,所述连杆(7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杆(73)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74)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杆(74)分别设置在所述旋转座(72)的相对两侧。
CN202010671475.9A 2020-07-13 2020-07-13 取料装置 Pending CN1116739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1475.9A CN111673992A (zh) 2020-07-13 2020-07-13 取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1475.9A CN111673992A (zh) 2020-07-13 2020-07-13 取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3992A true CN111673992A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57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71475.9A Pending CN111673992A (zh) 2020-07-13 2020-07-13 取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7399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92524A1 (de) * 1999-10-14 2001-04-18 HEKUMA Herbst Maschinenbau GmbH Handlingsystem für eine Kunststoff-Spritzgiessmaschine
CN203718299U (zh) * 2013-12-20 2014-07-1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 一种回转限位机构及回转运动设备
CN204566594U (zh) * 2015-04-27 2015-08-19 浙江鑫鼎塑业有限公司 用于托盘注塑机的高效取料机械手结构
CN205905355U (zh) * 2016-06-28 2017-01-25 鹤山联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管件柱塞式定位取料装置
CN106438223A (zh) * 2016-11-07 2017-02-22 大连理工大学 开孔球壳型海上风力机防船舶碰撞装置
CN207140269U (zh) * 2017-07-17 2018-03-27 苏州日水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翻转机械手
CN210362327U (zh) * 2019-06-11 2020-04-21 沈阳凯恩德瑞科技有限公司 注塑成型取件翻转机械手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92524A1 (de) * 1999-10-14 2001-04-18 HEKUMA Herbst Maschinenbau GmbH Handlingsystem für eine Kunststoff-Spritzgiessmaschine
CN203718299U (zh) * 2013-12-20 2014-07-1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 一种回转限位机构及回转运动设备
CN204566594U (zh) * 2015-04-27 2015-08-19 浙江鑫鼎塑业有限公司 用于托盘注塑机的高效取料机械手结构
CN205905355U (zh) * 2016-06-28 2017-01-25 鹤山联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管件柱塞式定位取料装置
CN106438223A (zh) * 2016-11-07 2017-02-22 大连理工大学 开孔球壳型海上风力机防船舶碰撞装置
CN207140269U (zh) * 2017-07-17 2018-03-27 苏州日水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翻转机械手
CN210362327U (zh) * 2019-06-11 2020-04-21 沈阳凯恩德瑞科技有限公司 注塑成型取件翻转机械手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南京机械制造学校: "《铸造机械》", 30 September 1979, 机械工业出版社 *
额田啓三著 王茂庆译: "《机械可靠性与故障分析》", 30 April 2006, 国防工业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26900B (zh) 一种可调式机械手
KR101879114B1 (ko) 평행사변형 원리를 응용한 로봇
CN104002446B (zh) 一种注胶制件抓取机械手
CN202716357U (zh) 一种低噪音振动平台
CN212706364U (zh) 一种金属工件夹持装置
EP1792694B1 (en) Arm structure for robot
CN107139169B (zh) 旋转抓取装置
KR20120063778A (ko) 클램핑 장치
CN104097307A (zh) 一种用于注胶制件的抓取机械手
CN111673992A (zh) 取料装置
CN202716355U (zh) 一种用于构件成型的组合振动台
JPH08281783A (ja) 中空成形機の型締移動装置
JP2014111321A (ja) 成形品取出し装置
CN101890712A (zh) 一种机械手
CN109304723B (zh) 一种柔性夹持机构的作业方法
CN214820592U (zh) 一种注塑机的取料机构
CN212075576U (zh) 一种减震器加工自动上料机
CN202368825U (zh) 一种水平给袋式包装机的顶封装置
CN211997780U (zh) 一种翻转装置及粉末成型制品生产线
US7565859B2 (en) Power clamp with kinetic energy control
JP2004263767A (ja) 動吸振器の固有振動数可変機構及び成形品取出機
CN203281712U (zh) 金属板材多点对称式振动渐进复合精密成形系统
CN214774237U (zh) 一种密封圈制造模具冷却装置
JP2002219625A (ja) 電動クランプ装置
CN212242001U (zh) 一种桶型工件取出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