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71654B - 一种游离式经鼻空肠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游离式经鼻空肠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71654B
CN111671654B CN202010495361.3A CN202010495361A CN111671654B CN 111671654 B CN111671654 B CN 111671654B CN 202010495361 A CN202010495361 A CN 202010495361A CN 111671654 B CN111671654 B CN 1116716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e
pipe
catheter
pulling block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953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71654A (zh
Inventor
杨德会
乔丽娟
何煊
李兰
汤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tern Theater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Western Theater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ern Theater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filed Critical Western Theater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01049536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716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71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1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716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16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5/00Feeding-tubes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 A61J15/0003Nasal or oral feeding-tubes, e.g. tube entering body through nose or mou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5/00Feeding-tubes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 A61J15/0026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feeding-tubes
    • A61J15/003Means for fixing the tube inside the body, e.g. balloons, retaining means
    • A61J15/0046Expandable retainers inside body lumens of the enteral tract, e.g. fixing by radially contacting a lumen wall
    • A61J15/0049Inflatable Ballo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游离式经鼻空肠导管,主要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肠导管不容易进入肠道且容易被肠道蠕动而下拽的问题;其结构包括:导管、收缩套、充气球架、游离拉块,所述游离拉块位于导管的端部,包括两个纺锤形的囊块,向其中充入水或气体以后能够提高其质量,导管能够借助胃肠蠕动更快的进入肠道,而收缩套与充气球架的顶环连接,位于导管中部,充气后充气球架向外撑开成球形,充气球架位于胃中,防止游离拉块被下拽,在置管以及拉出的过程中,充气球架收缩并部分被拉入收缩套中,体积更小;本发明的结构合理,能够有效稳定导管在消化道中的位置,既能保证良好的肠内营养支撑,又能减少患者在使用过程中的不适。

Description

一种游离式经鼻空肠导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肠道营养支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游离式经鼻空肠导管。
背景技术
临床一旦发现存在营养风险,应当及早进行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更符合生理功能,而且能够维持肠道的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并降低肠道菌群易位带来的脓毒症,只要肠道有功能,应当首选肠内营养支持;而鼻肠管是肠内营养支持的四大途径之一,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鼻肠管置入术是指将鼻肠营养管经鼻腔置入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的方法,导管终端不在胃内,避免了由于胃排空障碍而导致的呛咳、严重的肺部感染、反流、误吸等并发症,尤其适用于格拉斯哥评分低、行机械通气或亚低温治疗、胃或十二指肠动力障碍、重症胰腺炎等危重症患者,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的肠内营养支撑主要是分口服和肠内管饲两种途径,危重病人多采用后一种方式,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复尔凯螺旋形鼻肠管,但是这种鼻肠管需要通过引导丝进行引导,自行进入肠道的时间较长,使用不便,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胃镜/X射线引导置管的技术,通过这些辅助设施将空肠营养管的末端置入其中,提高进入肠道的速度,但是,胃镜的管很粗很硬,很容易造成患者的严重不适,且容易再次划伤肠道,而且成本更高,现有技术还有通过空肠造口置管等方式,但是有创伤,适用范围相对较小;另外,申请人在使用现有技术的过程中还发现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空肠导管位于肠道的部分是通过肠道蠕动而进入肠道,并位于其中的,而对于使用空肠导管的患者,其胃肠功能远远弱于正常情况,甚至出现逆蠕动,加上空肠导管的管径较小,导致空肠导管在发生逆蠕动时,很容易在胃中或者肠道部分发生弯折,影响营养液在空肠导管中的正常流动。
授权公告号为CN100387314C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题为《液囊空肠导管》的技术,该技术通过向囊中充输或释放压力即可控制导管前进或停止的空肠导管,通过向末端可充液体的囊中冲液体,增加末端的质量,利用肠道的蠕动将空肠导管置入肠道内,当发生反流或是逆蠕动时,再次增加囊中的压力,使囊进一步膨胀,避免被推出肠道;申请人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这种液囊空肠导管相对于普通导管来说,能够更快的进入肠道;但是由于充的是液体,所以增加了导管的重量,患者的异物感明显,而且在肠道蠕动的过程中,液囊部分会随胃肠蠕动而被下咽导致整个导管会被向下拖动,只能通过护理人员将液囊部分抽出部分液体再向外拖拽,由于液囊部分质量较大且鼻咽部弯曲复杂,拉拽过程中会显著增加患者的不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游离式经鼻空肠导管,利用充有填充液的游离拉块的重力,借助胃肠蠕动而快速进入肠道,并通过充气后膨胀的充气球架防止向下运动,避免频繁拉拽导管而引起患者的不适,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游离式经鼻空肠导管,包括:导管、收缩套、充气球架、游离拉块;
所述游离拉块是纺锤形囊体,游离拉块不止一个,固定在导管上靠近末端的一段上,游离拉块的外膜与导管不连通,所述游离拉块通过管道对水或气体进行充放;
所述充气球架位于游离拉块上方的一段导管上,包括:进气管、顶环、撑开架,所述撑开架是由经线管和纬线管相互连通而成的球形支架,所述撑开架的底部固定在导管上的底部固定块上,撑开架的顶部与空心的顶环连通,所述顶环与进气管连通,通过进气管对其充放气,顶环位于收缩套内,顶环的内壁半径大于导管的外径,因此,顶环能够在导管外运动;
所述收缩套是固定在导管外的空管,收缩套的轴线与导管的轴线重合,且收缩套的顶面被实心的弧面所封闭,并通过顶部的弧面固定在导管外,收缩套的底面为敞口,其内部还设置有:压囊、顶囊、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收缩套下方,挡板是与导管的轴线垂直的圆片,挡板的上表面固定有顶囊,所述收缩套内壁的顶面固定有压囊,所述压囊以及顶囊均是圆环状的气囊,二者套在导管外,充气后,沿导管的轴线方向膨胀,二者分别通过两个不同的气管进行充放气,所述充气球架的顶环位于顶囊与压囊之间,在顶囊膨胀时顶环向上运动,在压囊膨胀时顶环向下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游离拉块至少有两个,其中一个位于导管的端部,其他位于导管上,并通过不同的气管分别进行充放流体。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的末端位于体内,并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位于导管靠近末端一段的侧面,且出液口不止一个,沿导管的周向均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游离拉块中填充的流体是填充液,且填充液并不会充满管囊的外膜。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液为生理盐水,且在游离拉块中的填充液体积与气体体积的比值在2:5-4:5之间。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导管末端的位置设置有两个游离拉块,游离拉块冲入流体后具有一定质量,利用自身的重力可以随胃肠蠕动而进入快速进入肠道中。
(2)游离拉块不是传统的圆形,而是纺锤形,同时外膜柔软,配合内部粘稠的填充液,受到压力能够变形,更加柔软,类似于食糜团,因而不会压迫肠壁而引发不适,只有游离拉块完全充满的时候才会压迫肠壁,以此避免脱出肠道,正常使用下不会压迫肠壁。
(3)充气球架在充气撑开后会形成球形的框架,避免向下运动,而且球形框架本身质量很轻,不影响胃部功能,且不会造成胃部不适。
(4)充气球架抽气后可以部分收入收缩套中,使组成充气球架的撑开架紧贴导管,从而方便置管以及取出时穿过鼻咽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收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中收缩套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中游离拉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导管,2-收缩套,21-压囊,22-顶囊,23-输气管,24-挡板;
3-充气球架,31-进气管,32-顶环,33-撑开架,331-经线管,332-纬线管;
4-底部固定块;
5-游离拉块,51-外膜,52-填充液,53-液管,54-出液口,55-流体管。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本申请中均以附图中的位向为例进行说明,使用的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是基于附图中的位向关系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的是一种游离式经鼻空肠导管,主要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肠导管1不容易进入肠道且容易被肠道蠕动而下拽的问题;其结构包括:导管1、收缩套2、充气球架3、游离拉块5,所述游离拉块5位于导管1的端部,包括两个纺锤形的囊块,向其中充入水或气体以后能够提高其质量,导管1能够借助胃肠蠕动更快的进入肠道,而收缩套2与充气球架3的顶环32连接,位于导管1中部,充气后充气球架3向外撑开成球形,充气球架3位于胃中,防止游离拉块5被下拽,在置管以及拉出的过程中,充气球架3收缩并部分被拉入收缩套2中,体积更小。
所述导管1一端伸入肠道中,另一端位于体外,通过导管1将营养液注入肠道中,如图2所示,导管1位于体内的一端设置有游离拉块5,游离拉块5是纺锤形的囊体,游离拉块5不止一个,其中一个位于导管1的端部,在本实施例中以两个为例进行说明,为方便描述,将位于端部的游离拉块5称为端囊,位于导管1上的称为管囊,如图5所示,游离拉块5的外膜51固定在导管1或是导管1的一端,外膜51与导管1不连通,管囊的外膜51通过液管53与外界连通,液管53是紧贴导管1固定的长管,液管53位于体外的一端通过肝素帽等现有技术封闭,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在使用时打开,向管囊中注入液体或是抽出管囊中的液体,在正常使用时,填充液52并不会充满管囊的外膜51,未充满填充液52的游离拉块5的外膜51没有被完全撑开,因此可以随肠壁的蠕动而变形,因此不会对肠道壁产生反作用,也就减少了患者的不适,同时游离拉块5还会随肠壁的运动而被向下拉拽,类似于正常消化过程中的食糜团的运动,因此在置管时,游离拉块5能够随胃肠蠕动而快速进入肠道中,游离拉块5只有在患者发生逆蠕动的情况下才会将外膜51中充满填充液52,这样可以避免游离拉块5从肠道中脱出。
所述游离拉块5中的端囊位于导管1的端部,同样是由外膜51构成的纺锤形的囊体,端囊中填充有填充液52,通过固定在导管1侧面的流体管55与外界连通,流体管55的结构与液管53相同,仅是长度长于液管53,通过流体管55向端囊中充入填充液52,当然,所述液管53以及流体管55不仅仅只是充放填充液52,而且还用于向其中冲入气体,以此来调节外膜51中气体与填充液52的比值;另外,位于端部的游离拉块5的质量大于另一个游离拉块5,在肠道蠕动以及重力的作用下,更重的游离拉块5能够始终朝下,也就保证了导管1的平直,减少导管1打结或是弯曲过度而堵塞的情况。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导管1的出液口54位于导管1的侧面,而不是位于导管1的端面,具体来说是位于两个游离拉块5之间的一段导管1上,所述出液口54矩形的长条,且不止一个,沿导管1的周向均匀设置;现有技术是通过导管1的端面出液,而使用空肠导管1的患者大部分胃肠功能较差,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营养液的加注压力不能过大,否则营养液会形成液流柱冲刷肠壁而引发患者不适,而在本实施例中,出液口54的面积之和大于导管1的截面面积,而且出液口54是位于侧面,所以营养液的加注压力会被分散到多个出液口54,单个出液口54的压力大大减小,因此可以承受更高的加注压力,提高营养液的加注速度,而不会引起使用者的不适。
如图1所示,充气球架3位于游离拉块5之上,在使用时,位于胃中,利用充气后膨胀的体积卡在胃中而不会下滑,为游离拉块5提供一个向上的力,保持游离拉块5在肠道中的稳定,避免游离拉块5随肠道蠕动而向下运动,将导管1拉入体内;充气球架3包括:进气管31、顶环32、撑开架33,如图2所示,所述撑开架33是由经线管331和纬线管332相互连通而成的球形支架,所述经线管331和纬线管332在球体上位置对应于地球仪的经线与纬线,二者均为空心管,其管径小于导管1的管径,所述撑开架33的底部固定在底部固定块4上,撑开架33的顶部与空心的顶环32连通,如图4所示,顶环32通过输气管23与外界连通,顶环32的内环半径大于导管1,且导管1位于顶环32的内环中,因此内环能够在导管1外上下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底部固定块4设置在导管1上,底部固定块4的底面为光滑的弧面,避免在置管或是拔管的过程中划伤消化道,其顶部固定有撑开架33的底部,使撑开架33的底面不会发生相对运动。
所述收缩套2是固定在导管1外的空管,收缩套2的轴线与导管1的轴线重合,且收缩套2的顶面被实心的弧面所封闭,并通过顶部的弧面固定在导管1外,收缩套2的底面为敞口,其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压囊21、顶囊22、挡板24,所述挡板24固定在收缩套2下方,挡板24是与导管1的轴线垂直的圆片,其截面半径略小于收缩套2的截面半径,挡板24的上表面固定有顶囊22,所述收缩套2内壁的顶面固定有压囊21,所述压囊21以及顶囊22均是圆环状的气囊,二者套在导管1外,充气后,沿导管1的轴线方向膨胀,二者分别通过两个不同的输气管23与外界连通,能够分别被充放气,其中,仅有顶囊22充气时,充气球架3的顶环32被向上顶起,而向上运动,将部分撑开架33就会随之进入收缩套2中,如图3所示,因此能够通过顶囊22或是压囊21的充放气来控制充气球架3的展开与收拢。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使用过程中进行说明:
采用现有技术相同的方式将导管1从患者鼻部置入患者的消化道,随后通过流体管55向位于端部的游离拉块5中充入填充液52,接下来,仅向压囊21中充气,将压囊21充满,充满气的压囊21将顶环32推出收缩套2,然后通过进气管31向顶环32中充气,气体通过顶环32进入撑开架33中,撑开架33中的经线管331以及纬线管332充气后撑开成如图1所示的球形,充气球架3位于胃中,其表面是经线管331以及纬线管332组成的球形架,而且受压后就可以改变形状,不会压迫胃部;然后游离拉块5就会在胃肠蠕动的作用下进入肠道中,在确认游离拉块5进入肠道以后再通过液管53向另一个游离拉块5中注入填充液52和部分空气,游离拉块5在肠蠕动的作用下下运动,而充气球架3位于胃中,给与游离拉块5一个向上的力,从而保持游离拉块5在肠道中的相对位置,而不会从肠道中脱出。
在取出时,将游离拉块5、撑开架33以及压囊21中的流体全部抽出,然后向顶囊22中充气,顶囊22向上运动,将顶环32向上推动,顶环32向上运动,将撑开架33的部分塞入收缩套2中,最后,通过常规方法即可将其取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填充液52为生理盐水;所述外膜51中的不仅仅只有填充液52,还充有一定量的气体,气体能够将外膜51撑开,且同样体积下气体的质量远小于液体的质量,在保证充盈度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整体质量,避免游离拉块5过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膜51中的填充液52体积与气体体积的比值在2:5-4:5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囊、顶囊、游离拉块都是在压力作用下可以膨胀,释放压力后又可以自行收缩呈圆形的弹性物,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以防止向其内释压和充输流体时破裂;另外,导管也是成熟的现有技术,可以直接购买,因此,不做详细说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游离式经鼻空肠导管,包括: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缩套、充气球架、游离拉块;
所述游离拉块是纺锤形囊体,游离拉块不止一个,固定在导管上靠近末端的一段上,游离拉块的外膜与导管不连通,所述游离拉块通过管道对水或气体进行充放;
所述充气球架位于游离拉块上方的一段导管上,包括:进气管、顶环、撑开架,所述撑开架是由经线管和纬线管相互连通而成的球形支架,所述撑开架的底部固定在导管上的底部固定块上,撑开架的顶部与空心的顶环连通,所述顶环与进气管连通,通过进气管对其充放气,顶环位于收缩套内,顶环的内壁半径大于导管的外径,因此,顶环能够在导管外运动;
所述收缩套是固定在导管外的空管,收缩套的轴线与导管的轴线重合,且收缩套的顶面被实心的弧面所封闭,并通过顶部的弧面固定在导管外,收缩套的底面为敞口,其内部还设置有:压囊、顶囊、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收缩套下方,挡板是与导管的轴线垂直的圆片,挡板的上表面固定有顶囊,所述收缩套内壁的顶面固定有压囊,所述压囊以及顶囊均是圆环状的气囊,二者套在导管外,充气后,沿导管的轴线方向膨胀,二者分别通过两个不同的气管进行充放气,所述充气球架的顶环位于顶囊与压囊之间,在顶囊膨胀时顶环向上运动,在压囊膨胀时顶环向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游离式经鼻空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游离拉块至少有两个,其中一个位于导管的端部,其他位于导管上,并通过不同的气管分别进行充放流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游离式经鼻空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末端位于体内,并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位于导管靠近末端一段的侧面,且出液口不止一个,沿导管的周向均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游离式经鼻空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游离拉块中填充的流体是填充液,且填充液并不会充满管囊的外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游离式经鼻空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液为生理盐水,且在游离拉块中的填充液体积与气体体积的比值在2:5-4:5之间。
CN202010495361.3A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游离式经鼻空肠导管 Active CN1116716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95361.3A CN111671654B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游离式经鼻空肠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95361.3A CN111671654B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游离式经鼻空肠导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1654A CN111671654A (zh) 2020-09-18
CN111671654B true CN111671654B (zh) 2022-09-06

Family

ID=72453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95361.3A Active CN111671654B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游离式经鼻空肠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716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9844A (zh) * 2021-12-02 2022-03-04 浙江大学 一种带吸引功能的压力实时监测气管插管装置及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58400U (zh) * 2009-12-01 2010-08-2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 双囊空肠导管
CN201969174U (zh) * 2011-03-03 2011-09-14 张朋飞 一种双腔气囊小肠营养管
JP2014161521A (ja) * 2013-02-25 2014-09-08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CN105640783A (zh) * 2016-02-24 2016-06-08 黄志平 一种空肠管及其操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92010B1 (en) * 2006-08-25 2010-10-06 Pulsion Medical Systems AG Enteral feeding catheter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of a pati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58400U (zh) * 2009-12-01 2010-08-2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 双囊空肠导管
CN201969174U (zh) * 2011-03-03 2011-09-14 张朋飞 一种双腔气囊小肠营养管
JP2014161521A (ja) * 2013-02-25 2014-09-08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CN105640783A (zh) * 2016-02-24 2016-06-08 黄志平 一种空肠管及其操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1654A (zh) 2020-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395710A (en) Gastro-intestinal tube with inflatable weight releasing means
CN111671654B (zh) 一种游离式经鼻空肠导管
JP2014524293A (ja) 経肛門的流入カテーテル及び反射作用を調整した排便を断続的に誘引する方法
JP2007530143A (ja) 送給用器具及び液体と栄養を患者に送り込む方法
CN202620450U (zh) 一种双腔胃管
CN111617370B (zh) 一种能够定点止血的多腔多囊管
WO2012134196A2 (ko) 풍선을 이용한 삼킴 훈련용 비위관 및 이를 이용한 삼킴훈련방법 {nasogastric tube with a baloon(yk tube) and method for training swallowing using the same}
CN219230788U (zh) 一种鼻饲管辅助进管装置
CN105920721A (zh) 一种鼻肠管
WO2009036148A1 (en) Medical drain tube
CN210813403U (zh) 一种食道引流型四腔两囊胃管
CN218685310U (zh) 一种空肠营养管
CN214806925U (zh) 一种可快速分离的肠内营养及胃肠减压一体式装置
CN209137711U (zh) 一种多功能经皮空腔脏器造瘘管
CN208372278U (zh) 一种内镜下手术胃内支撑装置
CN212997505U (zh) 一种辅助肠管置入的胃管
CN2315960Y (zh) 多功能胃肠管
CN213911431U (zh) 防脱出负压双腔营养管
CN214209128U (zh) 胃肠扩张组合装置
CN115569070B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喂药装置
CN100387314C (zh) 液囊空肠导管
CN215425858U (zh) 一种吞咽功能训练装置
CN110403826A (zh) 一种麦芒仿生结合磁牵引快进式鼻肠营养管
CN214232394U (zh) 可伸缩式鼻胃肠双腔管
CN215351514U (zh) 一种消化内科食道涂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