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70999A - 一种水产用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产用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70999A
CN111670999A CN202010479552.0A CN202010479552A CN111670999A CN 111670999 A CN111670999 A CN 111670999A CN 202010479552 A CN202010479552 A CN 202010479552A CN 111670999 A CN111670999 A CN 1116709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tamin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microecological
feed
add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95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70999B (zh
Inventor
倪梦丽
魏万权
王磊
周怡
郭本月
刘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Guan Tai Biotechnology Co ltd
Qingdao Master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Guan Tai Biotechnology Co ltd
Qingdao Master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Guan Tai Biotechnology Co ltd, Qingdao Master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Guan Ta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7955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709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70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0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709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09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6Addition of microorganisms or extracts thereof, e.g. single-cell proteins, to feeding-stuff compositions
    • A23K10/18Addition of microorganisms or extracts thereof, e.g. single-cell proteins, to feeding-stuff compositions of live microorgani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2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by fermenta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e.g. of vegetable material, animal waste material or bioma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10Organic substances
    • A23K20/163Sugars; Polysacchar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10Organic substances
    • A23K20/174Vitam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20Inorganic substances, e.g. oligoelements
    • A23K20/28Silicates, e.g. perlites, zeolites or bentoni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8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aquatic animals, e.g. fish, crustaceans or mollus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11Lactobacillus
    • A23V2400/169Plantarum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Bird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微生物筛选与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包含植物乳杆菌YN01的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所述植物乳酸杆菌YN01筛选自健康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池塘底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0093。所述微生态复合添加剂能显著提高养殖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促进养殖动物生长,并且能够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提高全周期存活率,改善动物体成分,可广泛应用于水产饲料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水产用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微生物筛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产用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养殖企业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水产品消费需求、增加水产养殖动物生产量,在动物饲粮内加入了抗生素,为整个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抗生素使用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显现,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高度关注,饲料安全等同于食品安全的概念成为普遍共识。人们开始纷纷寻求其它的替代品和替代技术,以保证畜牧业生产的效率与效益不受影响。
益生菌发酵饲料技术是新近成长起来的具有许多优点的新型饲料技术,饲料经益生菌发酵后含有更多的活性益生菌菌体、各种酶、各级代谢产物、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分解产物、活性小肽、氨基酸、抑菌物质、免疫增强因子、促生长因子等,起到促进生长,维持动物肠道的菌群平衡作用。由于不添加抗生素等药物,不会造成抗生素药物残留,因此益生菌发酵饲料技术是一种生态健康型饲料生产技术。研究发现,益生菌发酵饲料可抑制消化道内致病菌的生长,对动物疾病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同时,它还具有适口性好、营养吸收利用率高、可替代抗生素使用等优点。
目前用于发酵饲料生产的益生菌主要包括:芽孢杆菌,酵母菌,曲霉类真菌以及乳酸菌。其中乳酸菌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益生菌,是一类能在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总称。通常为厌氧或者兼性厌氧菌,耐酸,在pH值为4.5以下时仍可生长。研究发现乳酸菌的代谢产物和活菌液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很强的抑菌效果,随着pH值的降低抑菌作用逐渐变强,活菌体内和代谢产物中含有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增强动物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目前市售的乳酸菌在应用于发酵饲料时普遍存在以下缺点:(1)耐酸、产酸能力较差,发酵速率缓慢;(2)抑菌水平较差,发酵饲料品质不高。因此,筛选更多性能优良的乳酸菌菌株对水产发酵饲料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发酵饲料的品质,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株新型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及包含该菌株的微生态复合添加剂。所述植物乳酸杆菌筛选自健康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池塘底泥,能够显著抑制病原菌;具有极强的耐酸能力、产酸、产蛋白酶能力,能够加速饲料发酵、提高发酵饲料品质,可广泛应用于水产饲料加工领域。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包含益生菌、益生元和复合维生素。
所述的益生菌为植物乳杆菌YN01(Lactobacillus plantarum YN01),已于2020年4月29日保藏于中国武汉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0093。
所述的益生元由甘露寡糖和半乳寡聚糖组成。
所述的益生元中甘露寡糖和半乳寡聚糖的质量比为为5-7:1。
所述的复合维生素由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和维生素B6组成。
所述的复合维生素中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和维生素B6的重量比为7~8:4~6:8~9:0.6~1。
所述的微生态复合添加剂中各组分及其含量分别为:植物乳杆菌YN01菌粉30~50g/kg,甘露寡糖24~35g/kg,半乳寡聚糖4~7g/kg,维生素A 35~40g/kg,维生素E 20~30g/kg、维生素C 40~45g/kg和维生素B6 3~5g/kg,沸石粉790-830g/kg。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微生态复合添加剂中各组分及其含量分别为:植物乳杆菌YN01菌粉30g,甘露寡糖35g/kg,半乳寡聚糖7g/kg,维生素A 35g/kg,维生素E 20g/kg、维生素C40g/kg和维生素B6 3g/kg,沸石粉830g/kg。
所述植物乳杆菌YN01菌粉中活菌量为1010CFU/g。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在水产发酵饲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筛选到的植物乳杆菌YN01,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等病原菌,减少养殖动物病害发生的几率,同时具有极强的耐酸、产酸、产蛋白酶能力,可大幅提高饲料发酵效率、改善饲料营养价值。所述植物乳杆菌YN01应用到市售玉米豆粕型配合饲料的发酵过程中,发酵后的全价饲料粗蛋白、酸溶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0.62%、24.04%,有机酸含量显著提高,pH显著降低,植物乳杆菌YN01可降解部分多糖、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生成有机酸、可溶性多肽等小分子物质,形成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活菌含量高的生物饲料,显著提高发酵饲料的适口性及营养价值;应用到凡纳滨对虾的养殖过程中,凡纳滨对虾亲虾的性腺指数、性腺干物质量、相对怀卵量分别提高了13.84%、16.10%、34.34%,显著提高养殖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促进养殖动物生长,提高养殖动物繁殖性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的包含植物乳杆菌YN01的微生态复合添加剂能显著提高养殖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促进养殖动物生长,并且能够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提高全周期存活率,改善动物体成分。其中,实验组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分别提高了41.95%、16.62%,而累计死亡率下降了40.15%;而且实验组对虾的各免疫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实验组异育银鲫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分别提高了24.13%、14.53%、31.47%,而饲料系数下降了13.92%;实验组异育银鲫全鱼、肌肉中的粗脂肪含量分别降低了14.77%、14.85%,粗灰分含量分别降低了11.72%、8.99,粗蛋白分别提高了12.48%、10.46%,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选用的设备和试剂可以选自市售任意一种。对于实施例中所用到的具体方法或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技术思路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技术进行常规的替换选择,而不仅限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记载。
其中实施例中选用的培养基,具体配方如下:
2216E海水培养基:蛋白胨5g,酵母浸出物1g,磷酸铁0.01g,海水1000ml,pH7.6-7.8,配制固体培养基加入15-20g的琼脂,121℃灭菌20min。
TSB培养基:胰蛋白胨大豆肉汤30g,氯化钠15g,蒸馏水1000ml,pH7.4-7.6,配制固体培养基加入15-20g的琼脂,121℃灭菌20min。
MRS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膏10g,葡萄糖20g,酵母粉5g,吐温-80lml,磷酸二氢钾2g,柠檬酸二铵2g,乙酸钠5g,硫酸镁0.58g,硫酸锰0.15g,蒸馏水1000ml,pH6.2-6.4,加入15-20g的琼脂以配制固体培养基,115℃灭菌20min。
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植物乳杆菌YN01菌粉,其制备方法为:将植物乳杆菌YN01进行活化,扩大培养,经液态发酵、喷雾干燥制成活菌量约为1010CFU/g的菌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菌株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1、样品来源
采集于青岛胶州市凡纳滨对虾养殖场底泥。
2、筛选方法
取底泥样品,加入无菌生理盐水,振荡摇匀lh(28℃,150rpm),使底泥中细菌充分散布于生理盐水中,10倍梯度稀释,分别接种于2216E、TSB和MRS固体培养基上,28℃培养24h-48h。选取均匀清晰的单菌落,划线纯化细菌。将所述单菌落依此命名为MST1、MST2、MST3、……、MST30。
用6mol·L-1的盐酸分别调节MRS液体培养基pH至6.5、5.0、3.5和2.0。将分离纯化获得的上述单菌落进行活化并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以1%的接种量分别接种至pH为6.5、5.0、3.5和2.0的MRS液体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24h,同时以未接种任何菌的相应pH的培养基为空白对照,分别测定各组培养基600nm吸光度值及pH值。
实验结果表明,申请人筛选到的30株菌中只有MST13和MST22两株菌可在pH值为2.0-3.5的MRS液体培养基中正常生长,具有较强的耐酸性,其中MST22菌株的耐酸性最强。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菌株在不同pH值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和培养基pH值的变化
Figure BDA0002516866040000041
为了进一步检测MST22的产酸能力,申请人将MST22菌株和植物乳杆菌ATCC 14917菌株(对照菌株)分别等量接种于pH6.5的MRS液体培养基液中,37℃条件下培养,每3h测定培养液的pH值及600nm下的吸光度值,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YN01菌株在不同培养时间时的生长状况和培养基pH值的变化情况
Figure BDA0002516866040000042
由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培养24h后,接种对照菌株植物乳杆菌ATCC 14917的培养基pH值由6.507降低到4.307,OD600达到2.357;而接种MST22菌株的培养基pH值由6.507降低到3.004,OD600达到3.908。从而说明,本发明提供的MST22菌株比对照菌株,具有更强的产酸能力、更快的产酸速度,且菌株繁殖速度更快,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3、菌株鉴定
1)菌落形态特征:将MST22菌株重新划线培养,菌落为凸起,呈圆形,表面光滑,细密,色白,偶尔呈浅黄或深黄色,镜检显示其细胞为圆端直杆状;
2)提取MST22菌株的基因组DNA,利用PCR技术扩增16SrRNA序列,通过测序与BLAST比对分析,其与已公布的多株植物乳杆菌的16S rRNA序列相似度高达99%,鉴定证实MST22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与生化鉴定结果一致。
申请人将MST22菌株命名为植物乳杆菌YN01(Lactobacillus plantarum YN01),已于2020年4月29日保藏于中国武汉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0093。
实施例2植物乳杆菌YN01抑菌性能评价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弧菌为指示菌,比较植物乳杆菌YN01和抗生素在抑菌效果方面的差异性。所使用的抗生素分别为青霉素、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多粘菌素B、新霉素、氧氟沙星、多西环素,使用NA为抑菌试验平板培养基。
在涂有指示菌的平板上点种植物乳杆菌YN01菌液、放置抗生素药敏纸片,28℃恒温培养,48h内观察点种区、药敏纸片放置区周围是否出现抑菌透明区或覆盖区,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植物乳杆菌YN01的抑菌情况
Figure BDA0002516866040000051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植物乳杆菌YN0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弧菌两种病原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该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与庆大霉素基本相当,优于青霉素、头孢曲松、多粘菌素B、新霉素、氧氟沙星和多西环素,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效果与氧氟沙星基本相当,优于青霉素、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多粘菌素B、新霉素和多西环素。从而说明,所述植物乳杆菌YN01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可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部分替代抗生素使用,减缓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实施例3植物乳杆菌YN01产蛋白酶能力测定
将植物乳杆菌YN01接入MRS液体培养基中,在37℃培养24h,连续转接活化两代,以1%(/v/v)接种量接入250mL MRS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48h;4℃,8000r/min离心10min,收集上清夜,采用下述方法检测上清液中蛋白酶酶活。
结果显示,本发明筛选到的植物乳杆菌YN01发酵上清液中蛋白酶酶活高达112U/mL,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1)酶活力定义:37℃,每分钟分解牛血清蛋白产生1μmol的色氨酸所需酶量即为一个酶活单位。
(2)酶活测定方法:取50μL浓度为1%(w/v)牛血清蛋白(BSA),酶液450μL,与浓度为0.1mol/L,pH 7.0的1.5mL乙酸钠缓冲液混合,在37℃下保温5min。以0.5mL浓度为10%的三氯乙酸终止反应,在280nm处测定吸光值。
空白对照管:以蒸馏水代替酶液如上同样条件操作。
酶活公式:酶活(U/mL)=(k×w)(/v×T),其中K为酶液稀释倍数;W为生成的色氨酸量(μmol);V为反应酶液体积(mL);T为反应时间(min)。
实施例4植物乳杆菌YN01菌株对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
将植物乳杆菌YN01菌株以1%的接种量接种到MRS液体培养基中,在35℃条件下静置培养20h,培养后确认菌的浓度达到108CFU/ml以上。将上述菌液以2%的接种量接种在市售玉米豆粕型配合饲料中(装袋量为100g/袋),加无菌水调整至最终水分40%-42%。将混合物放于密闭发酵袋中,置于32℃恒温培养箱培养。以不接种任何菌株的空白料为对照,发酵48h后取样,分别测定发酵饲料的pH值、活菌数、总酸、粗蛋白和酸溶蛋白含量,具体结果见表4。
表4植物乳杆菌YN01对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
项目 对照组 处理组
pH值 6.26±0.01<sup>a</sup> 4.19±0.03<sup>b</sup>
活菌数/10<sup>8</sup>CFU/g ﹤10<sup>6a</sup> 71.03±1.51<sup>b</sup>
总酸含量/mg/g 0 23.19±0.07<sup>b</sup>
粗蛋白/% 12.63±0.24<sup>a</sup> 17.76±0.17<sup>b</sup>
酸溶蛋白/% 12.44±0.19<sup>a</sup> 15.43±0.22<sup>b</sup>
注:不同的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从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经植物乳杆菌YN01发酵后的处理组全价饲料中粗蛋白、酸溶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40.62%、24.04%,有机酸含量显著提高,pH显著降低。从而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植物乳杆菌YN01可降解部分多糖、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生成有机酸、可溶性多肽等小分子物质,形成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活菌含量高的生物饲料,显著提高发酵饲料的适口性及营养价值。
实施例5植物乳杆菌YN01对凡纳滨对虾繁殖性能的影响
实验设对照组和益生菌组,每组分别设置三个平行。每个平行50尾凡纳滨对虾亲虾。其中,对照组以高温熟化的商亲虾饲料为基础饲料,益生菌组是在基础饲料中按2‰质量比添加本发明所述植物乳杆菌YN01菌粉,进行混合均匀投喂。养殖实验在室内海水循环养殖系统开展,共进行8周,每日总投喂量控制在亲虾体重的15%~20%(湿重),每日吸底排污一次。实验期间溶氧≥7mg/l,温度29±l℃,盐度21-22‰,pH 8.0±0.3。
取生殖蜕皮当天的亲虾作为典型的性腺发育第Ⅴ期亲虾,取各期性腺,吸干水分,称重并计算性腺指数(GSI)、性腺干物质量(DMG);取适量受精卵吸干水分,在分析天平上称重并计数,计算抱卵率(R1)、相对怀卵量(RF)等指标,对所得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与多重比价分析,以此评价植物乳杆菌YN01对凡纳滨对虾繁殖性能的影响。具体结果见表5。
表5植物乳杆菌YN01对凡纳滨对虾繁殖性能影响
对照组 益生菌组
性腺指数/% 5.42±0.51<sup>a</sup> 6.17±0.94<sup>b</sup>
性腺干物质量/% 44.15±0.12<sup>a</sup> 51.26±0.51<sup>b</sup>
抱卵率/% 100 100
相对怀卵量/粒/g 2574±409<sup>a</sup> 3458±621<sup>b</sup>
注:不同的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从表5的结果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了植物乳杆菌YN01的益生菌组中凡纳滨对虾亲虾的性腺指数、性腺干物质量、相对怀卵量分别提高了13.84%、16.10%、34.34%,说明本发明所述植物乳杆菌YN01能有效提高凡纳滨对虾亲虾抱卵量、提高受精卵孵化率。
综上,本发明筛选到的植物乳杆菌YN01既能既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弧菌等病原菌,同时具有极强的耐酸、产酸、产蛋白酶能力,可大幅提高饲料发酵效率、改善饲料营养价值。所述植物乳杆菌YN01应用到市售玉米豆粕型配合饲料的发酵过程中,发酵后的全价饲料粗蛋白、酸溶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0.62%、24.04%,有机酸含量显著提高,pH显著降低;应用到凡纳滨对虾的养殖过程中,凡纳滨对虾亲虾的性腺指数、性腺干物质量、相对怀卵量分别提高了13.84%、16.10%、34.34%,显著提高养殖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促进养殖动物生长,提高养殖动物繁殖性能,有助于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实施例6
一种微生态复合添加剂,每公斤添加剂中含有:植物乳杆菌YN01菌粉30g,甘露寡糖35g,半乳寡聚糖7g,维生素A35g,维生素E 20g、维生素C 40g和维生素B6 3g,沸石粉830g。
实施例7
一种微生态复合添加剂,每公斤添加剂中含有:植物乳杆菌YN01菌粉50g,甘露寡糖35g,半乳寡聚糖5g,维生素A40g,维生素E 30g、维生素C 45g和维生素B6 4g,沸石粉791g。
实施例8
一种微生态复合添加剂,每公斤添加剂中含有:植物乳杆菌YN01菌粉35g,甘露寡糖24g,半乳寡聚糖4g,维生素A35g,维生素E 25g、维生素C 45g和维生素B6 5g,沸石粉827g。
实施例9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能力的影响
实验设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设置三个平行。每个平行100尾凡纳滨对虾。其中,对照组以高温熟化的商业配合饲料为基础饲料,实验组是在基础饲料中按1‰的质量比添加实施例6所述微生态复合添加剂,进行混合均匀投喂。养殖实验在室内海水循环养殖系统开展,共进行8周,每日按虾体重的3-5%早晚各投喂一次,吸底排污一次。实验期间溶氧≥7mg/l,温度29±l℃,盐度21-22‰,pH 8.0±0.3。
养殖实验结束后,对凡纳滨对虾进行计数并称重,计算其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增重率等。尾静脉取血,测定总抗氧化力、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酸性磷酸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等数据。具体数据见表6和7。
表6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Figure BDA0002516866040000081
Figure BDA0002516866040000091
注:不同的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表7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力的影响
对照组 实验组
总抗氧化力/U/ml 3.11±0.34<sup>a</sup> 11.13±0.58<sup>b</sup>
血清碱性磷酸酶/金氏单位/100ml 3.77±1.57<sup>a</sup> 7.04±1.83<sup>b</sup>
血清酸性磷酸酶/金氏单位/100ml 9.52±1.06<sup>a</sup> 13.67±1.21<sup>b</sup>
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U/ml 154.58±8.64<sup>a</sup> 189.34±5.39<sup>b</sup>
注:不同的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从表6、表7的结果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使用了微生态复合添加剂的实验组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分别提高了41.95%、16.62%,而累计死亡率下降了40.15%;而且实验组对虾的各免疫指标均好于对照组。从而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包含植物乳杆菌YN01的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凡纳滨对虾的养殖生产过程中。
实施例10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的影响
选用初始体重为45.12±1.45g的异育银鲫幼鱼,随机分配分为2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和添加1.5‰实施例7中的微生态复合添加剂饲料(实验组)。试验为期8周,期间水温26±1℃,溶氧保持在7.0mg/L以上。养殖实验结束后,对异育银鲫进行计数并称重,计算其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增重率等具体结果见表8。
表8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的影响
Figure BDA0002516866040000092
Figure BDA0002516866040000101
注:不同的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从表8的结果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使用了微生态复合添加剂的实验组异育银鲫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分别提高了24.13%、14.53%、31.47%,而饲料系数下降了13.92%。从而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包含植物乳杆菌YN01的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对异育银鲫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异育银鲫的养殖生产过程中。
实施例11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对异育银鲫体成分的影响
选用初始体重为45.12±1.45g的异育银鲫幼鱼,随机分配分为2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和添2‰实施例8中的微生态复合添加剂饲料(实验组)。试验为期8周,期间水温26±1℃,溶氧保持在7.0mg/L以上。养殖实验结束后,分别测定全鱼、肌肉的水分、粗脂肪、粗蛋白、粗灰分指标,具体结果见表9。
表9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对异育银鲫体成分的影响
Figure BDA0002516866040000102
注:不同的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从表9的结果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使用了微生态复合添加剂的实验组异育银鲫全鱼、肌肉中的粗脂肪含量分别降低了14.77%、14.85%,粗灰分含量分别降低了11.72%、8.99,粗蛋白分别提高了12.48%、10.46%。从而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包含植物乳杆菌YN01的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可显著降低异育银鲫鱼体肌肉脂肪含量,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对鱼体营养物质代谢有正向影响。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微生态复合添加剂能显著提高养殖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促进养殖动物生长,并且能够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提高全周期存活率,改善动物体成分,有助于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Claims (10)

1.一种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包含益生菌、益生元和复合维生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益生菌为植物乳杆菌YN01(Lactobacillus plantarum YN01),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009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益生元由甘露寡糖和半乳寡聚糖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益生元中甘露寡糖和半乳寡聚糖的质量比为为5~7:1。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维生素由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和维生素B6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维生素中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和维生素B6的重量比为7~8:4~6:8~9:0.6~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态复合添加剂中各组分及其含量分别为:植物乳杆菌YN01菌粉30~50g/kg,甘露寡糖24~35g/kg,半乳寡聚糖4~7g/kg,维生素A 35~40g/kg,维生素E 20~30g/kg、维生素C 40~45g/kg和维生素B6 3~5g/kg,沸石粉790-830g/kg。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态复合添加剂中各组分及其含量分别为:植物乳杆菌YN01 菌粉30g,甘露寡糖35g/kg,半乳寡聚糖7g/kg,维生素A 35g/kg,维生素E 20g/kg、维生素C 40g/kg和维生素B6 3g/kg,沸石粉830 g/kg。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杆菌YN01 菌粉中活菌量为109CFU/g。
10.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CN202010479552.0A 2020-05-30 2020-05-30 一种水产用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及其应用 Active CN1116709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9552.0A CN111670999B (zh) 2020-05-30 2020-05-30 一种水产用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9552.0A CN111670999B (zh) 2020-05-30 2020-05-30 一种水产用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0999A true CN111670999A (zh) 2020-09-18
CN111670999B CN111670999B (zh) 2023-06-09

Family

ID=72453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9552.0A Active CN111670999B (zh) 2020-05-30 2020-05-30 一种水产用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7099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29117A (ja) * 2008-07-30 2010-02-12 Hokkaido Government ラクトバチルス・プランタラムを含有する動物用飼料組成物、該組成物を含有する動物用配合飼料及び前記ラクトバチルス・プランタラムを動物腸管内で維持又は増殖させる方法
CN110037166A (zh) * 2019-05-23 2019-07-23 盐城恒兴饲料有限公司 一种克氏原螯虾中草药复合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29117A (ja) * 2008-07-30 2010-02-12 Hokkaido Government ラクトバチルス・プランタラムを含有する動物用飼料組成物、該組成物を含有する動物用配合飼料及び前記ラクトバチルス・プランタラムを動物腸管内で維持又は増殖させる方法
CN110037166A (zh) * 2019-05-23 2019-07-23 盐城恒兴饲料有限公司 一种克氏原螯虾中草药复合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0999B (zh) 2023-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60504B (zh) 一种利用啤酒酵母泥生产微生物发酵湿饲料的方法
CN107047934A (zh)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菌株以增强动物健康的方法
CN109749957B (zh) 一种具有水产病原菌拮抗特性的格氏乳杆菌制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11690558B (zh)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CN113278550B (zh) 改善肠道降解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的凝结芽孢杆菌
CN115094012B (zh) 凝结芽孢杆菌bc-hyc株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6083273B (zh) 一株植物乳杆菌NHE-LpE15及应用
CN116083262A (zh) 有水产病原菌拮抗特性的植物乳杆菌菌株及其制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11685228A (zh) 一种含甜叶菊渣的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及其应用
CN111676153B (zh) 一株植物乳杆菌及其在水产发酵饲料中的应用
CN110178974B (zh) 饲料添加剂、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74920B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0541379B1 (ko) 사료 첨가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1676145B (zh) 一株酿酒酵母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CN113403222A (zh) 一种酸鱼乳杆菌、水产饲料添加剂和鱼饲料及它们的用途
CN107043724B (zh) 一种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分离方法与应用
CN111676155A (zh) 一种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CN111733088B (zh) 一种包含酿酒酵母的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及其应用
CN107058181B (zh) 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分离方法与应用
CN114015626A (zh) 一种具有抑菌功能的类植物乳杆菌及其复合制剂及应用
CN111685229B (zh) 一种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CN111670999B (zh) 一种水产用微生态复合添加剂及其应用
CN111690573B (zh) 一种可用于动物肠道益生菌的希氏乳杆菌及其发酵制备的酵素和应用
CN111728081B (zh) 一种饲料添加剂用复合菌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76946A (zh) 植物乳杆菌、菌剂以及饲料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