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9077B - 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 - Google Patents

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9077B
CN111659077B CN202010568903.5A CN202010568903A CN111659077B CN 111659077 B CN111659077 B CN 111659077B CN 202010568903 A CN202010568903 A CN 202010568903A CN 111659077 B CN111659077 B CN 1116590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groove
outer side
seat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689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59077A (zh
Inventor
刘啸
刘晓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01056890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590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59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9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59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90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the abdomen, the spinal column or the torso muscles related to shoulders (e.g. chest mus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2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using resilient force-resist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锻炼器材领域,尤其是一种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针对现有的主流锻炼方式执行难,坚持难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可穿戴装置,可穿戴装置的外侧固定安装有U形座,U形座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侧转动安装有连接座,本发明利用训练器将枯燥的项背肌主动锻炼,变为不占用双手,随时随地可进行的被动锻炼方式,只要佩戴,就可在工作和生活中持续对项背肌进行锻炼,使佩戴者无需消耗任何的时间及空间成本,使项背肌锻炼这一极其重要但却容易报被忽视训练方式变得依从性高且容易坚持,普及之后甚至可提高全民对项背肌锻炼的意识,长远看来可降低我国慢性颈肩痛甚至颈椎病的发生率。

Description

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锻炼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及工作模式正在慢慢发生转变,长时间伏案及低头应用电子设备的时间越来越长,不可否认此种转变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生活的趣味性,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患者因颈肩痛及颈椎病来医院就诊,此类疾病的患者正在逐渐年轻化。另一方面,对于大部分做完颈椎手术的患者来说,长期而顽固的颈肩痛也成为影响术后生活质量的最大因素之一。究其原因,由于缺乏对项背肌锻炼的重视及坚持,使大部分人健康人缺乏足够强壮的项背肌来应付长期伏案或低头玩等不良习惯对颈椎的影响。而对于颈椎术后尤其是颈后路术后患者而言,因暴露手术部位而破坏后方肌肉韧带复合体结构及分布于颈椎小关节囊上的脊神经后内侧支会造成术后长期的废用性及失神经性肌萎缩,进而引起术后顽固性颈肩痛。
目前项背肌锻炼方法主要为抗阻等长收缩,主要包括两种:第一种为手头对抗,上身直立,头略后仰,双手交叉放在枕后,用力向后仰头,同时双手用力抵住枕部使头不能后仰,即头和双手对抗。第二种为“小燕飞”,在硬床上或干净的硬质地板上,取俯卧位,脸部朝下,仅胸腹部支撑身体,头部、四肢抬起,持续3-5秒,然后放松肌肉,四肢和头部回归原位休息3-5秒再重复上述动作。
两种方法均为项背肌的主动训练,长期坚持对其锻炼效果毋庸置疑,但缺点为其均需要一定的场地及专门的时间,通过临床随访观察到,即使是术后患者,对此功能训练尚无法达到满意的依从性,难以长期坚持,而对于健康人来说,每天需要拿出固定时间进行锻炼,且锻炼需要双手配合,无法同时进行其他活动,显得枯燥无味,更加难以坚持,因此主流锻炼方式虽然有效,但存在执行难,坚持难的致命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主流锻炼方式执行难,坚持难的缺点,而提出的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包括可穿戴装置,可穿戴装置的外侧固定安装有U形座,U形座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侧转动安装有连接座,连接座的外侧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底部开设有紧固槽,连接座与紧固槽相卡装,所述连接块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开设有柱形连接槽,柱形连接槽内转动安装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底端与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外侧螺纹安装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与连接柱相配合,第一连接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上方设有头垫,所述头垫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底部开设有卡接槽,固定块与卡接槽相卡装,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滑孔,滑孔内滑动安装有插杆,卡接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插杆的一端与第一卡槽相卡装,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螺纹安装有螺杆,伸缩杆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二卡槽,螺杆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二卡槽相卡装。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连接孔,转动轴的外侧与连接孔的内壁滑动连接,连接孔的内壁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锁定块,紧固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锁定槽,锁定块与锁定槽相卡装。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外侧与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转动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钮。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定位槽,U形座的一侧滑动安装有定位杆,定位杆的一端与对应的定位槽相卡装,定位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杆的一端,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轴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推动杆。
优选的,所述推动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升降杆,升降杆的顶部与插杆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头垫的材质为海绵或硅胶,头垫为圆形中间凹陷的设计。
优选的,所述U形座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连接座的两侧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方案使用时,将连接座与紧固槽卡装,然后将固定块与卡接槽卡装,向上拉动固定块,固定块带动伸缩杆向上移动,进而对头垫的高度进行调整,然后转动螺杆,使螺杆插入对应的第二卡槽内,对伸缩杆进行固定,螺杆通过第三轴承带动推动杆向左滑动,推动杆带动升降杆向左滑动,升降杆带动插杆向左卡进第一卡槽内,完成固定块与安装座的连接固定;
本方案连接块可以在转动轴上转动,从而对连接块进行转动,进而对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头垫的角度进行调整,然后通过旋钮转动转动轴,使转动轴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通过转动轴带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向左滑动,第一轴承通过第三连接杆带动定位杆向左卡进对应的定位槽内,对连接块进行固定,通过第二轴承带动移动板向左滑动,移动板带动锁定块卡进锁定槽内,对连接座和连接块进行连接固定,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头垫方向并非垂直于地面,而要轻度前倾,此前倾的目的为迫使佩戴者如要平视前方一定要克服弹簧的阻力,达到了被动进行项背肌等长收缩的目的,此为让患者进行被动项背肌的关键设计,如果患者希望加大训练强度,也可主动后仰头部,后仰角度越大,需要克服的弹簧阻力越大;
本发明利用训练器将枯燥的项背肌主动锻炼,变为不占用双手,随时随地可进行的被动锻炼方式,只要佩戴,就可在工作和生活中持续对项背肌进行锻炼,使佩戴者无需消耗任何的时间及空间成本,使项背肌锻炼这一极其重要但却容易报被忽视训练方式变得依从性高且容易坚持,普及之后甚至可提高全民对项背肌锻炼的意识,长远看来可降低我国慢性颈肩痛甚至颈椎病的发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的伸缩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的连接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可穿戴装置、2U形座、3转动轴、4连接座、5连接块、6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8弹簧、9第一轴承、10旋钮、11第三连接杆、12定位杆、13定位槽、14紧固槽、15连接孔、16移动板、17锁定块、18锁定槽、19第二轴承、20滑槽、21伸缩杆、22固定块、23安装座、24卡接槽、25头垫、26插杆、27第一卡槽、28升降杆、29推动杆、30螺杆、31第三轴承、32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5,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包括可穿戴装置1,可穿戴装置1背部为塑料或金属的硬质结构,可用海绵等材料包裹,避免长时间佩戴引起的皮肤受压不适,可穿戴装置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U形座2,U形座2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转动轴3,转动轴3的外侧转动安装有连接座4,连接座4的外侧设有连接块5,连接块5的底部开设有紧固槽14,连接座4与紧固槽14相卡装,连接块5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杆6,第一连接杆6的底部开设有柱形连接槽,柱形连接槽内转动安装有连接柱33,连接柱33的底端与连接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6的外侧螺纹安装有固定螺栓34,固定螺栓34与连接柱33相配合,第一连接杆6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弹簧8的一端,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7的顶部开设有滑槽20,滑槽20内滑动安装有伸缩杆21,伸缩杆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2,固定块22的上方设有头垫25,头垫2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3,安装座23的底部开设有卡接槽24,固定块22与卡接槽24相卡装,固定块22上开设有滑孔,滑孔内滑动安装有插杆26,卡接槽24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卡槽27,插杆26的一端与第一卡槽27相卡装,第二连接杆7上螺纹安装有螺杆30,伸缩杆2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二卡槽32,螺杆30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二卡槽32相卡装。
本发明中,连接座4上开设有连接孔15,转动轴3的外侧与连接孔15的内壁滑动连接,连接孔15的内壁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16,移动板1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锁定块17,紧固槽14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锁定槽18,锁定块17与锁定槽18相卡装。
本发明中,转动轴3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轴承9和第二轴承19,第二轴承19的外侧与移动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转动轴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钮10。
本发明中,连接块5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定位槽13,U形座2的一侧滑动安装有定位杆12,定位杆12的一端与对应的定位槽13相卡装,定位杆1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杆11的一端,第三连接杆11的另一端与第一轴承9固定连接。
本发明中,螺杆30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三轴承31,第三轴承3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推动杆29。
本发明中,推动杆29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升降杆28,升降杆28的顶部与插杆26的底部固定连接。
本发明中,头垫25的材质为海绵或硅胶,头垫25为圆形中间凹陷的设计。
本发明中,U形座2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连接座4的两侧相接触。
实施例二
参照图1-5,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包括可穿戴装置1,可穿戴装置1背部为塑料或金属的硬质结构,可用海绵等材料包裹,避免长时间佩戴引起的皮肤受压不适,可穿戴装置1的外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U形座2,U形座2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转动轴3,转动轴3的外侧转动安装有连接座4,连接座4的外侧设有连接块5,连接块5的底部开设有紧固槽14,连接座4与紧固槽14相卡装,连接块5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杆6,第一连接杆6的底部开设有柱形连接槽,柱形连接槽内转动安装有连接柱33,连接柱33的底端与连接块5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6的外侧螺纹安装有固定螺栓34,固定螺栓34与连接柱33相配合,第一连接杆6的外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弹簧8的一端,弹簧8的另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7的顶部开设有滑槽20,滑槽20内滑动安装有伸缩杆21,伸缩杆21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2,固定块22的上方设有头垫25,头垫25的外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3,安装座23的底部开设有卡接槽24,固定块22与卡接槽24相卡装,固定块22上开设有滑孔,滑孔内滑动安装有插杆26,卡接槽24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卡槽27,插杆26的一端与第一卡槽27相卡装,第二连接杆7上螺纹安装有螺杆30,伸缩杆2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二卡槽32,螺杆30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二卡槽32相卡装。
本发明中,连接座4上开设有连接孔15,转动轴3的外侧与连接孔15的内壁滑动连接,连接孔15的内壁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16,移动板16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锁定块17,紧固槽14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锁定槽18,锁定块17与锁定槽18相卡装对连接座4和连接块5进行连接固定。
本发明中,转动轴3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轴承9和第二轴承19,第二轴承19的外侧与移动板16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转动轴3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旋钮10,通过旋钮10转动转动轴3。
本发明中,连接块5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定位槽13,U形座2的一侧滑动安装有定位杆12,定位杆12的一端与对应的定位槽13相卡装,定位杆12的外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杆11的一端,第三连接杆11的另一端与第一轴承9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一轴承9通过第三连接杆11带动定位杆12向左卡进对应的定位槽13内。
本发明中,螺杆30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三轴承31,第三轴承31的外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推动杆29,通过第三轴承31带动推动杆29向左滑动。
本发明中,推动杆29的外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升降杆28,升降杆28的顶部与插杆26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推动杆29带动升降杆28向左滑动,升降杆28带动插杆26向左卡进第一卡槽27内。
本发明中,头垫25的材质为海绵或硅胶,头垫25为圆形中间凹陷的设计,符合人体生物工程。
本发明中,U形座2的底部内壁上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连接座4的两侧相接触,限位板对连接座4进行水平限制。
本发明中,使用时,将连接座4与紧固槽14卡装,然后将固定块22与卡接槽24卡装,向上拉动固定块22,固定块22带动伸缩杆21向上移动,进而对头垫25的高度进行调整,然后转动螺杆30,使螺杆30插入对应的第二卡槽32内,对伸缩杆21进行固定,螺杆30通过第三轴承31带动推动杆29向左滑动,推动杆29带动升降杆28向左滑动,升降杆28带动插杆26向左卡进第一卡槽27内,完成固定块22与安装座23的连接固定,连接块4可以在转动轴3上转动,从而对连接块5进行转动,进而对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和头垫25的角度进行调整,然后通过旋钮10转动转动轴3,使转动轴3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通过转动轴3带动第一轴承9和第二轴承19向左滑动,第一轴承9通过第三连接杆11带动定位杆12向左卡进对应的定位槽13内,对连接块5进行固定,通过第二轴承19带动移动板16向左滑动,移动板16带动锁定块17卡进锁定槽18内,对连接座4和连接块5进行连接固定,第一连接杆6可以在连接柱33上转动,使第一连接杆6可以左右90°转动,通过固定螺栓34对连接柱33进行固定,将可穿戴装置1穿戴在身上,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和头垫25方向并非垂直于地面,而要轻度前倾,此前倾的目的为迫使佩戴者如要平视前方一定要克服弹簧8的阻力,此为让患者进行被动项背肌的关键设计,如果患者希望加大训练强度,也可主动后仰头部,后仰角度越大,需要克服的弹簧8阻力越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包括可穿戴装置(1),其特征在于,可穿戴装置(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U形座(2),U形座(2)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转动轴(3),转动轴(3)的外侧转动安装有连接座(4),连接座(4)的外侧设有连接块(5),连接块(5)的底部开设有紧固槽(14),连接座(4)与紧固槽(14)相卡装,所述连接块(5)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杆(6),第一连接杆(6)的底部开设有柱形连接槽,柱形连接槽内转动安装有连接柱(33),连接柱(33)的底端与连接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6)的外侧螺纹安装有固定螺栓(34),固定螺栓(34)与连接柱(33)相配合,第一连接杆(6)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弹簧(8)的一端,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7),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顶部开设有滑槽(20),滑槽(20)内滑动安装有伸缩杆(21),伸缩杆(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2),固定块(22)的上方设有头垫(25),所述头垫(2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3),安装座(23)的底部开设有卡接槽(24),固定块(22)与卡接槽(24)相卡装,所述固定块(22)上开设有滑孔,滑孔内滑动安装有插杆(26),卡接槽(24)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卡槽(27),插杆(26)的一端与第一卡槽(27)相卡装,所述第二连接杆(7)上螺纹安装有螺杆(30),伸缩杆(2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二卡槽(32),螺杆(30)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二卡槽(32)相卡装,所述连接座(4)上开设有连接孔(15),转动轴(3)的外侧与连接孔(15)的内壁滑动连接,连接孔(15)的内壁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16),移动板(1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锁定块(17),紧固槽(14)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锁定槽(18),锁定块(17)与锁定槽(18)相卡装,所述转动轴(3)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轴承(9)和第二轴承(19),第二轴承(19)的外侧与移动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转动轴(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钮(10),所述连接块(5)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定位槽(13),U形座(2)的一侧滑动安装有定位杆(12),定位杆(12)的一端与对应的定位槽(13)相卡装,定位杆(1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杆(11)的一端,第三连接杆(11)的另一端与第一轴承(9)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0)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三轴承(31),第三轴承(3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推动杆(2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29)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升降杆(28),升降杆(28)的顶部与插杆(26)的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垫(25)的材质为海绵或硅胶,头垫(25)为圆形中间凹陷的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座(2)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连接座(4)的两侧相接触。
CN202010568903.5A 2020-06-19 2020-06-19 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 Active CN1116590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8903.5A CN111659077B (zh) 2020-06-19 2020-06-19 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8903.5A CN111659077B (zh) 2020-06-19 2020-06-19 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9077A CN111659077A (zh) 2020-09-15
CN111659077B true CN111659077B (zh) 2021-04-09

Family

ID=72389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68903.5A Active CN111659077B (zh) 2020-06-19 2020-06-19 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590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4835B (zh) * 2022-01-26 2022-10-28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股四头肌锻炼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02175A1 (de) * 1999-01-21 2000-08-03 Grahl Gmbh Rückentrainingsgerät
US8944978B2 (en) * 2008-11-03 2015-02-03 David Kristiansen Ergonomic pull handle and associated exercise methods
CN101637417B (zh) * 2009-08-24 2012-04-18 欧阳刚 一种俯卧式颈椎校正装置
CN102068789A (zh) * 2009-11-20 2011-05-25 欧丽雅 颈部锻炼器
CN202315133U (zh) * 2011-11-15 2012-07-11 魏威 头颈肩部肌肉功能康复锻炼器
EP2878285A1 (en) * 2013-11-29 2015-06-03 University of Limerick A therapeutic device for neck pain
CN205569635U (zh) * 2016-04-12 2016-09-14 冯彦冰 一种靠枕式脊椎保健与康复器械
CN206577335U (zh) * 2016-10-31 2017-10-24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篮球投球训练装置
CN208260101U (zh) * 2018-02-23 2018-12-21 杨瑛 一种多功能康复架
CN208677859U (zh) * 2018-02-24 2019-04-02 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被动手指康复训练器
MX2018003218A (es) * 2018-03-14 2019-09-16 Centro De Ensenanza Tecnica Ind Aparato para rehabilitación de cuello.
CN208212364U (zh) * 2018-05-22 2018-12-11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一种可调式全方位抗阻力颈部锻炼装置
CN208726639U (zh) * 2018-05-22 2019-04-12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一种抗阻力颈部锻炼装置
CN208599058U (zh) * 2018-07-04 2019-03-15 李峰 一种颈部肌肉锻炼器
CN108969996B (zh) * 2018-07-24 2020-05-22 薛俊芳 一种可调阻力的穿戴式腰部肌肉锻炼器
CN109107103A (zh) * 2018-09-04 2019-01-01 张恒珲 一种便于调节的腿部健身器
CN210521651U (zh) * 2019-05-13 2020-05-15 郑州儿童医院 一种患儿康复头部训练装置
CN210749699U (zh) * 2019-07-22 2020-06-16 曲靖师范学院 一种大学生体态行为塑造装置
CN210495070U (zh) * 2019-08-09 2020-05-12 江南大学 保护脊椎健康的锻炼装置
CN110538018A (zh) * 2019-08-27 2019-12-06 张继涛 一种颈关节的康复训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9077A (zh) 2020-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61128B2 (en) Exercising apparatus
CN109771239B (zh) 一种骨科护理按摩康复器
US20110237990A1 (en) Massage Apparatus with Spherical Elements
JP2017511738A (ja) 首運動のための首運動支持体を備えた椅子
JP5219149B2 (ja) 脊髄治療装置
CN111659077B (zh) 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
CN207679953U (zh) 一种颈椎训练器
Horsak et al. Trunk muscle activation levels during eight stabilization exercises used in the functional kinetics concept: A controlled laboratory study
CN214860879U (zh) 一种骨科腰间盘突出腰背肌锻炼躺椅
CN211583706U (zh) 一种脊柱外科伸展锻炼器
CN214208602U (zh) 脖颈前倾调理装置
US20220047442A1 (en) Chairs for facilitating stretching and active physical movement by a user
CN209966688U (zh) 一种脊柱侧弯矫正装置
CN110812013B (zh) 多功能护理椅
CN210057303U (zh) 一种全民健身椅
CN112972085A (zh) 一种脊柱护理用矫正装置
CN208911384U (zh) 一种骨科康复锻炼装置
CN213156759U (zh) 一种方便锻炼的脊柱矫正座椅
CN213789804U (zh) 一种腰椎间盘突出辅助治疗器材
CN111530028B (zh) 一种主动参与式的脊柱矫正器械
CN219783701U (zh) 一种心脏康复用临床训练器械
CN217391504U (zh) 一种颈部肌肉锻炼健身器材
CN212679972U (zh) 一种颈椎曲度康复装置
CN215274415U (zh) 一种体育锻炼用肌肉放松设备
CN212166403U (zh) 一种抗阻力颈部肌肉锻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