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8205A - 一种可摘局部活动义齿共同就位道数字化转移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摘局部活动义齿共同就位道数字化转移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658205A CN111658205A CN202010500366.0A CN202010500366A CN111658205A CN 111658205 A CN111658205 A CN 111658205A CN 202010500366 A CN202010500366 A CN 202010500366A CN 111658205 A CN111658205 A CN 1116582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el
- common
- digital
- final
- pati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34—Making or working of models, e.g. preliminary castings, trial dentures; Dowel pins [4]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003—Making bridge-work, inlays, implants or the like
- A61C13/0004—Computer-assisted sizing or machining of dental prosthes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generation 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0/32—Image data forma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generation 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0/41—Medica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摘局部活动义齿共同就位道数字化转移方法及系统,采用光学扫描测量仪获取患者RPD终模型及带共同就位道的终模型,并重建为数字化模型,通过将两个数字化模型进行重叠,并通过CAD软件将两个终模型的底座按照确定的共同就位道进行裁剪,使终模型轴面方向与确定的共同就位道一致。本发明方法为后续数字化制作RPD的基础步骤,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医师确定的共同就位道准确的转移给技工,为标准的RPD数字化制作提供了数字化转移共同就位道的方法,摆脱了传统的转移共同就位道方法的繁琐工序,提高了修复体制作质量和稳定性;同时提高了缺牙患者修复的临床效率,明显缩短患者的椅旁操作时间,减小后续由于不适造成的复诊次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口腔修复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摘局部活动义齿共同就位道数字化转移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可摘局部活动义齿(RPD)是利用天然牙、基托下粘膜和骨组织作支持,依靠义齿的固位体和基托来固位,用人工牙恢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用基托材料恢复缺损的牙槽嵴、颌骨及其周围的软组织形态,患者能够自行摘戴的一种修复体。目前可摘局部活动义齿仍然是我国牙列缺损常用的修复方法。RPD一般由支托、固位体、连接体、基托、人工牙等部件组成,RPD基托的表面分为磨光面和组织面,组织面是指义齿基托与口腔粘膜组织及余留天然牙接触的面。由于口内软硬组织常常存在倒凹,所以为了让制作好的RPD能顺利就位,在制作RPD前,我们需要提前在模型上确定好义齿就位的方向,即共同就位道。在RPD作完成后,在戴牙时常常出现需要大量调改RPD基托组织面及固位体后才能顺利就位的情况,这往往是由于医师确定的RPD共同就位道与技师制作RPD确定的共同就位道有差别,所以导致戴牙时需要大量调改RPD,大大降低临床工作效率,同时导致RPD的适合性降低。所以,将医师确定的RPD共同就位道准确的传递给技师是非常重要、必要的,对提高RPD的戴牙工作效率和适合性非常重要。
CAD/CAM减材系统以及CAD/CAM/SLM-3D打印复合系统已经可以应用于RPD的制作,为了使RPD制作标准化,在制作过程中应该将医师确定的共同就位道准确的传递给技师。目前转移共同就位道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方法一、制取RPD基牙预备后的石膏模型,将其放在模型观测仪上,用测绘杆以及倒凹尺检查倒凹情况,调整义齿就位道至最佳方向后,确定就位道方向,在此方向上,用碳棒将软硬组织的导线在工作模上划出来,从而确定倒凹。并在就位道方向上的同一水平面上做三个标记点(即用碳棒在同一水平高度平移,取其与模型触碰后形成的标记点中的任意三个,三标记点尽量分散),将工作模型传递给加工厂,加工厂根据工作模型上的三个标记点,再次上导线观测仪,并将模型调整至就位道方向后进行倒凹的填充以及义齿的制作。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在于,医师凭经验直接在患者口内进行基牙外形的调改,获得终模型以后,在终模型再次寻找最佳就位道,并传递给加工厂,这并不是一开始就在初模型上设计就位道,并按设计好的就位道在口内进行基牙预备,最终将初模上设计的就位道转移到工作模,这对医生的经验和技术要求较高,对于初学者不能准确理解并掌握这种方法。
方法二、通过在模型观测仪上确定好初模型就位道后,利用笔直的小棒(金属或塑料材质)固定在树脂基板上来复制确定好的就位道,然后将树脂基板戴入患者口内,按照确定好的就位道方向预备RPD基牙,最终获得RPD的工作石膏模型。将指示就位道的树脂基板复位于工作模型上,从而将工作模以及义齿共同就位道都准确地传递给加工厂。该方法虽然在初模上设计的就位道准确的指导了口内备牙,并准确转移到工作模上并最终传递给加工厂,针对传统工艺制作的RPD这是一种非常可靠的方法,但是针对数字化制作的RPD,满足不了数字化转移就位道的需求,且影响修复体制作质量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摘局部活动义齿共同就位道数字化转移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RPD制作中共同就位道转移工序繁琐、影响修复体制作质量和稳定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可摘局部活动义齿共同就位道数字化转移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患者牙列缺损的初印模,将其灌注为初模型,确定好共同就位道方向;
步骤2,在初模型上固定标记棒,标记棒的方向与共同就位道方向一致;
步骤3,将带有标记棒的导板放入患者口内,对患者的RPD基牙进行预备,按照标记棒所指示的方向对基牙外形进行修整;
步骤4,基牙修整完成后从患者口内取出导板,再获取患者牙列缺损的终印模,将其灌注为终模型;扫描终模型,获得该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
步骤5,将带有标记棒的导板复位于终模型上,获得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扫描该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获得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
步骤6,将步骤4得到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和步骤5得到的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进行重叠,对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轴面进行调整使其轴面方向与实体模型的数字化模型中的就位道方向一致,得到带共同就位道方向的RPD数字化模型。
具体的,所述的步骤1中,采用导线观测仪用均凹法将初模型进行调整,使倒凹均匀的分布在基牙的近远中面;用导线观测仪上的碳棒在初模型上画出导线,导线的方向即共同就位道方向。
具体的,所述的步骤2中,首先在采用光固化自凝树脂填充在初模型中形成导板,然后将标记棒固定在导板上。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摘局部活动义齿共同就位道数字化转移系统,该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患者牙列缺损初模型获得模块,用于获取患者牙列缺损的初印模,将其灌注为初模型,确定好共同就位道方向;
共同就位道标记模块,用于在初模型上固定标记棒,标记棒的方向与共同就位道方向一致;
活动义齿基牙预备模块,用于将带有标记棒的导板放入患者口内,对患者的活动义齿基牙进行预备,按照标记棒所指示的方向对基牙外形进行修整;
患者牙列缺损数字化模型获取模块,用于基牙修整完成后从患者口内取出导板,再获取患者牙列缺损的终印模,将其灌注为终模型;扫描终模型,获得该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
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患者牙列缺损数字化模型获取模块,用于将带有标记棒的导板复位于终模型上,获得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扫描该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获得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
共同就位道数字化转移模块,用于将患者牙列缺损数字化模型获取模块得到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和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患者牙列缺损数字化模型获取模块得到的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进行重叠,对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轴面进行调整使其轴面方向与实体模型的数字化模型中的就位道方向一致,得到带共同就位道方向的RPD数字化模型。
具体的,所述的患者牙列缺损初模型获得模块中,采用导线观测仪用均凹法将初模型进行调整,使倒凹均匀的分布在基牙的近远中面;用导线观测仪上的碳棒在初模型上画出导线,导线的方向即共同就位道方向。
具体的,所述的共同就位道标记模块中,首先在采用光固化自凝树脂填充在初模型中形成导板,然后将标记棒固定在导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共同就位道数字化转移方法为后续数字化制作RPD的基础步骤,针对牙列缺损且需要行RPD修复的患者,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医师确定的共同就位道准确的转移给技工,为标准的RPD数字化制作提供了数字化转移共同就位道的方法,摆脱了传统的转移共同就位道方法的繁琐工序,提高了修复体制作质量和稳定性,结合后续的数字化制造,到达快速、精确、简单修复的目的;同时提高了缺牙患者修复的临床效率,明显缩短患者的椅旁操作时间,减小后续由于不适造成的复诊次数。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记载的带有标记棒的患者初模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记载的将导板带入患者口内及基牙预备照片。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记载的导板复位于终模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记载的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记载的不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记载的数据重叠后的带有就位道方向的RPD数字化模型。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记载的用3shape软件进行活动义齿的支架设计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3记载的完成的活动义齿在终模型上就位的照片。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3记载的活动义齿戴入患者口内的照片。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2记载的数字化转移系统的结构图。
图中个标号的含义:
1-初模型,2-导线观测仪,3-导板,4-标记棒,5-快速手机,6-基牙,7-金刚砂车针,8-终模型,9-活动义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基牙是指为了给活动义齿提供固位稳定而需要预备的牙或者为了活动义齿顺利就位而需要调整形态的牙。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摘局部活动义齿共同就位道数字化转移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患者牙列缺损的初印模,将其灌注为初模型,确定好共同就位道方向;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选取一个牙列缺损的患者,并获取患者牙列缺损的初印模,并灌注为石膏模型,即为初模型1,如图1所示。上导线观测仪2,用均凹法将模型进行前后左右的调整,使倒凹均匀的分布在基牙的近远中面,使颊侧有足够的固位倒凹,尽量减小软组织倒凹。
用导线观测仪2进行观察研究,并确定RPD的共同就位道,用导线观测仪上的碳棒在初模型上画出导线。并在基牙上标记需要在口内调改的部位,比如外形高点的位置、需要预备邻面板的区域、牙合支托的位置等。
步骤2,在初模型上固定标记棒,标记棒的方向与共同就位道方向一致;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将初模型按照确定的共同就位道方向用蜡将倒凹填上,用光固化自凝树脂在初模型1上制作导板3,并将一塑料小棒(即标记棒4)固定在导板3上,小棒的方向与确定的共同就位道方向一致,最终固化导板3,如图1所示。
步骤3,将带有标记棒的导板放入患者口内,对患者的RPD基牙进行预备(即预备牙合支托),按照标记棒所指示的方向对基牙外形进行修整,以利于固定;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按照塑料小棒所指示的方向,用快速手机5对RPD的基牙6进行预备及修整。
步骤4,基牙修整完成后从患者口内取出导板,再获取患者牙列缺损的终印模,将其灌注为终模型;扫描终模型,获得该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
初印模是患者第一次就诊直接制取的模型,用于模型的研究分析,而终印模是在患者口内进行了基牙预备以后制取的印模,用于活动义齿的最终制作。终印模与初印模的上都包含有基牙,只不过终印模上的基牙是修磨后的。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基牙预备结束后,用藻酸盐制取患者牙列缺损的的终印模,并灌注超硬石膏模型即终模型8,如图3所示。
使用3shapeD810扫描仪扫描该终模型,获得不带导板3和标记棒4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如图5所示,保存该CAD数据并通过“生成CAM输出”功能导出为STL格式数据2。
步骤5,将带有标记棒的导板复位于终模型上,获得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扫描该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获得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将带有标记棒4的导板3复位于终模型8上,如图3所示,使用3shapeD810扫描仪扫描,获得带导板3和标记棒4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如图4所示,保存该CAD数据并通过“生成CAM输出”功能导出为STL格式数据1。
步骤6,将步骤4得到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和步骤5得到的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进行重叠,对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轴面进行调整使其轴面方向与实体模型的数字化模型中的就位道方向一致,得到带共同就位道方向的RPD数字化模型;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随后将STL格式数据1及数据2输入geomagic wrap 2017软件,利用软件将两个数据进行重叠,参照数据1中就位道所示方向,对数据2所示模型的底座轴面进行裁剪,使裁剪后的底座轴面方向与数据1中所示就位道方向一致。裁剪后所得数字化模型输出为STL格式数据3,如图6所示。这样就完成了RPD共同就位道的数字化转移,得到带有就位道方向的RPD数字化模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摘局部活动义齿共同就位道数字化转移系统,该系统包括以下模块:患者牙列缺损初模型获得模块、共同就位道标记模块、活动义齿基牙预备模块、患者牙列缺损数字化模型获取模块、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患者牙列缺损数字化模型获取模块、共同就位道数字化转移模块。
患者牙列缺损初模型获得模块,用于获取患者牙列缺损的初印模,将其灌注为初模型,确定好共同就位道方向;
具体的,用导线观测仪2进行观察研究,并确定RPD的共同就位道,用导线观测仪上的碳棒在初模型上画出导线。并在基牙上标记需要在口内调改的部位,比如外形高点的位置、需要预备邻面板的区域、牙合支托的位置等。
共同就位道标记模块,用于在初模型上固定标记棒,标记棒的方向与共同就位道方向一致;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将初模型按照确定的共同就位道方向用蜡将倒凹填上,用光固化自凝树脂在初模型1上制作导板3,并将一塑料小棒(即标记棒4)固定在导板3上,小棒的方向与确定的共同就位道方向一致,最终固化导板3,如图1所示。
活动义齿基牙预备模块,用于将带有标记棒的导板放入患者口内,对患者的活动义齿基牙进行预备,按照标记棒所指示的方向对基牙外形进行修整;
具体的,按照塑料小棒所指示的方向,用快速手机5对RPD的基牙6进行预备及修整。
患者牙列缺损数字化模型获取模块,用于基牙修整完成后从患者口内取出导板,再获取患者牙列缺损的终印模,将其灌注为终模型;扫描终模型,获得该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
具体的,用藻酸盐制取患者牙列缺损的的终印模,并灌注超硬石膏模型即终模型8。使用3shapeD810扫描仪扫描该终模型,获得不带导板3和标记棒4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导出为数据2。
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患者牙列缺损数字化模型获取模块,用于将带有标记棒的导板复位于终模型上,获得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扫描该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获得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
具体的,先将带有标记棒4的导板3复位于终模型8上后,使用3shapeD810扫描仪扫描,获得带导板3和标记棒4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导出为STL格式数据1。
共同就位道数字化转移模块,将患者牙列缺损数字化模型获取模块得到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和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患者牙列缺损数字化模型获取模块得到的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进行重叠,对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轴面进行调整使其轴面方向与实体模型的数字化模型中的就位道方向一致,得到带共同就位道方向的RPD数字化模型。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采用geomagic wrap 2017软件将两个数据进行重叠,并参照数据1中就位道所示方向,对数据2所示模型的底座轴面进行裁剪,使裁剪后的底座轴面方向与数据1中所示就位道方向一致,导出为数据3,数据3对应的模型即为带有就位道方向的RPD数字化模型。
此处对上述实施例的模型制作中使用的材料、软件及出处作一说明:
超硬石膏(贺利氏,中国);藻酸盐(登士柏,中国天津);光固化自凝树脂片(DMG,德国);导线观测仪(金泰机械,中国);牙科快速手机(西诺德,德国);光学扫描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3Shape Dental System,3Shape公司,丹麦);geomagic wrap 2017汉化软件。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RPD的设计与制作的实施例,具体为:
将经过上述实施例获得的带有就位道方向的RPD数字化模型(即STL文件3)输入到Shape Dental System软件中,并利用该软件参照转移的就位道进行RPD的设计,如图7所示,最终通过CAD/CAM/SLM-3D复合系统完成RPD的制作,图8所示为最后完成的活动义齿在终模型上就位的照片。
将完成的RPD戴入患者口内,如图9所示,发现就位十分顺利,没有进行任何调整,患者无不适及压痛,检查发现,义齿非常密合。患者和医生都感到十分满意。
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提高了修复体制作质量和稳定性,结合后续的数字化制造,到达快速、精确、简单修复的目的;同时提高了缺牙患者修复的临床效率,明显缩短患者的椅旁操作时间,减小后续由于不适造成的复诊次数。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同样应当视其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6)
1.一种可摘局部活动义齿共同就位道数字化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患者牙列缺损的初印模,将其灌注为初模型,确定好共同就位道方向;
步骤2,在初模型上固定标记棒,标记棒的方向与共同就位道方向一致;
步骤3,将带有标记棒的导板放入患者口内,对患者的RPD基牙进行预备,按照标记棒所指示的方向对基牙外形进行修整;
步骤4,基牙修整完成后从患者口内取出导板,再获取患者牙列缺损的终印模,将其灌注为终模型;扫描终模型,获得该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
步骤5,将带有标记棒的导板复位于终模型上,获得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扫描该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获得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
步骤6,将步骤4得到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和步骤5得到的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进行重叠,对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轴面进行调整使其轴面方向与实体模型的数字化模型中的就位道方向一致,得到带共同就位道方向的RPD数字化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摘局部活动义齿共同就位道数字化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采用导线观测仪用均凹法将初模型进行调整,使倒凹均匀的分布在基牙的近远中面;用导线观测仪上的碳棒在初模型上画出导线,导线的方向即共同就位道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摘局部活动义齿共同就位道数字化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首先在采用光固化自凝树脂填充在初模型中形成导板,然后将标记棒固定在导板上。
4.一种可摘局部活动义齿共同就位道数字化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患者牙列缺损初模型获得模块,用于获取患者牙列缺损的初印模,将其灌注为初模型,确定好共同就位道方向;
共同就位道标记模块,用于在初模型上固定标记棒,标记棒的方向与共同就位道方向一致;
活动义齿基牙预备模块,用于将带有标记棒的导板放入患者口内,对患者的活动义齿基牙进行预备,按照标记棒所指示的方向对基牙外形进行修整;
患者牙列缺损数字化模型获取模块,用于基牙修整完成后从患者口内取出导板,再获取患者牙列缺损的终印模,将其灌注为终模型;扫描终模型,获得该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
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患者牙列缺损数字化模型获取模块,用于将带有标记棒的导板复位于终模型上,获得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扫描该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获得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
共同就位道数字化转移模块,用于将患者牙列缺损数字化模型获取模块得到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和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患者牙列缺损数字化模型获取模块得到的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进行重叠,对带共同就位道指示的终模型的数字化模型轴面进行调整使其轴面方向与实体模型的数字化模型中的就位道方向一致,得到带共同就位道方向的RPD数字化模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摘局部活动义齿共同就位道数字化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患者牙列缺损初模型获得模块中,采用导线观测仪用均凹法将初模型进行调整,使倒凹均匀的分布在基牙的近远中面;用导线观测仪上的碳棒在初模型上画出导线,导线的方向即共同就位道方向。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摘局部活动义齿共同就位道数字化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同就位道标记模块中,首先在采用光固化自凝树脂填充在初模型中形成导板,然后将标记棒固定在导板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00366.0A CN111658205B (zh) | 2020-06-04 | 2020-06-04 | 一种可摘局部活动义齿共同就位道数字化转移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00366.0A CN111658205B (zh) | 2020-06-04 | 2020-06-04 | 一种可摘局部活动义齿共同就位道数字化转移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58205A true CN111658205A (zh) | 2020-09-15 |
CN111658205B CN111658205B (zh) | 2021-07-02 |
Family
ID=72386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00366.0A Active CN111658205B (zh) | 2020-06-04 | 2020-06-04 | 一种可摘局部活动义齿共同就位道数字化转移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658205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25635A (zh) * | 2021-09-14 | 2022-01-14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预备导板与可摘局部义齿支架模型构建方法及制作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96839A (zh) * | 2004-07-26 | 2005-03-23 | 四川大学 | 可摘局部义齿及其制作方法 |
US20150320520A1 (en) * | 2014-05-08 | 2015-11-12 | Cagenix, Inc | Dental Implant Framework |
US20160346062A1 (en) * | 2014-01-20 | 2016-12-01 | Stemmed Implant Technology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implants |
CN107874854A (zh) * | 2016-11-21 | 2018-04-06 | 宁波频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加工义齿的方法、计算设备和数控机床系统 |
-
2020
- 2020-06-04 CN CN202010500366.0A patent/CN11165820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96839A (zh) * | 2004-07-26 | 2005-03-23 | 四川大学 | 可摘局部义齿及其制作方法 |
US20160346062A1 (en) * | 2014-01-20 | 2016-12-01 | Stemmed Implant Technology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implants |
US20150320520A1 (en) * | 2014-05-08 | 2015-11-12 | Cagenix, Inc | Dental Implant Framework |
CN107874854A (zh) * | 2016-11-21 | 2018-04-06 | 宁波频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加工义齿的方法、计算设备和数控机床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韩科: "《可摘局部义齿设计图谱 铸造支架结构的理论与实践》", 30 June 2018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25635A (zh) * | 2021-09-14 | 2022-01-14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预备导板与可摘局部义齿支架模型构建方法及制作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58205B (zh) | 2021-07-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253337B2 (en) | Method for preparing a physical plaster model | |
CN104699865B (zh) | 一种数字化口腔固定修复的方法及装置 | |
JP5374382B2 (ja) | 歯科用計画および生産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 |
CN107198586B (zh) | 一种无牙颌功能压力个别托盘的数字设计制作方法 | |
JP2002224142A (ja) | 歯科用補綴物の作製方法 | |
CN109124830B (zh) | 一种基于数字化设计和数控加工制作的赝复体制作方法 | |
CN107019570A (zh) | 一种口腔椅旁种植修复数字化实现方法 | |
CN113288480B (zh) | 骨增量与种植义齿联合设计方法及骨增量模型的制造方法 | |
CN109730791A (zh) | 义齿附着体的数字化一体成型方法 | |
CN112809023B (zh) | 基于3d打印的套筒冠及其制作方法 | |
JP2022506731A (ja) | デジタル三次元歯列模型システム | |
CN105030356A (zh) | 一种义齿制作方法 | |
CN111150507B (zh) | 一种牙科咬合重建修复中转移咬合关系和形态设计的方法 | |
CN111658205B (zh) | 一种可摘局部活动义齿共同就位道数字化转移方法及系统 | |
CN111568580A (zh) | 一种种植固定桥修复模型的制备方法 | |
CN113262063B (zh) | 一种个别托盘的制作方法 | |
KR102484790B1 (ko) | 의치 제작을 위한 교합고경 재현 방법 | |
CN112972032A (zh) | 一种义齿数字化生产系统 | |
CN116965951A (zh) | 一种个性化定制纤维桩核的制备方法 | |
KR20160095754A (ko) | x y z축 기록 장치를 이용한 치과용 디지털 치아제작 방법과 교합기 와 지그 | |
CN114948349A (zh) | 一种人体下颌骨受损骨骼的逆向设计与快速制作方法 | |
JPH09238959A (ja) | 総義歯作製方法 | |
Limpiwatana et al. | Intaglio Surface Adaptation of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Framework Fabricated by Various Data Acquisition Techniques and Fabrication Approaches | |
CN113040953B (zh) | 一种制作活动义齿支架的方法 | |
CN115486956B (zh) | 一种咬合重建中牙合垫颌位关系数字化的转移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