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5330A - 除颤系统和除颤导管 - Google Patents

除颤系统和除颤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5330A
CN111655330A CN201980010654.3A CN201980010654A CN111655330A CN 111655330 A CN111655330 A CN 111655330A CN 201980010654 A CN201980010654 A CN 201980010654A CN 111655330 A CN111655330 A CN 1116553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onnector portion
connector
insulating member
intracardia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06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55330B (zh
Inventor
坂本慎一郎
上山大地
前久保尚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ek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nek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67478147&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11655330(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eka Corp filed Critical Kanek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655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5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55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53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producing shock effects
    • A61N1/39Heart defibrillators
    • A61N1/3956Implantable devices for applying electric shocks to the heart, e.g. for cardiover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producing shock effects
    • A61N1/39Heart defibrillators
    • A61N1/3968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e.g.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包括除颤导管和电源部的除颤系统,在导管的手柄部连接有与心内电极连接的第一连接器部(11),在电源部连接有第二连接器部(21),第一连接器部(11)具有第一绝缘部件(12)、从第一绝缘部件(12)突出的第一电极(13)、以及内包第一绝缘部件(12)和第一电极(13)的第一筒部(14),第二连接器部(21)具有具备纵孔的第二绝缘部件(22)、形成于纵孔的内侧面的第二电极(23)、以及内包第二绝缘部件(22)的第二筒部(24),第一筒部(11)具有在第一绝缘部件(12)的外侧且第一筒部(14)的内侧收容第二筒部(24)的第一空间(15)、不内包第一绝缘部件(12)而内包第一电极(13)的第二空间(16)、以及既不内包第一绝缘部件(12)也不内包第一电极(13)的第三空间(17)。

Description

除颤系统和除颤导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除颤导管和电源部的除颤系统、以及除颤导管。
背景技术
在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等心律不齐的治疗中,通过施加电刺激,进行使心律恢复正常的除颤处置。在除颤处置中,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Defibrillator:AED)、植入式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除颤板系统、除颤导管系统。其中,除颤导管系统与体外式除颤器相比能够使用低能量的电压波形,因此能够减轻患者的负担,进而在能够用于心律不齐的导管检查、烧灼手术中这一点上是有利的。
除颤导管系统通常由具有除颤导管和电源部的系统构成,设置于除颤导管的远位侧的心内电极经由导线与电源部电连接。由此,能够将来自电源部的脉冲电压经过心内电极施加到患者的心脏。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连接了除颤导管和电源部的电路的除颤系统。具体而言,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除颤导管装置以具有近位端区域和远位端区域的挠性且绝缘性的导管主体、远位末端电极、双极环电极、远位弹簧电极、近位弹簧电极、远位管部分、近位管部分、包围整体的鞘部分、实现整体的功能的各种导线作为主要构成要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155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使用了除颤导管的除颤处置中,在将导管与电源部电连接的基础上进行除颤处置,此时,例如形成最大600V左右的高电压电路。因此,对于除颤导管与电源部的连接,要求确保充分的安全性。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除颤导管和电源部的除颤系统,能够安全地将除颤导管和电源部连接的除颤系统以及除颤导管。
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除颤系统包括:除颤导管,在近位侧具有手柄部、在远位侧具有心内电极;以及电源部,向除颤导管施加脉冲电压,其特征在于,在手柄部连接有与心内电极连接的第一连接器部,在电源部连接有与第一连接器部连接的第二连接器部,第一连接器部具有第一绝缘部件、从第一绝缘部件突出的多个第一电极、以及内包第一绝缘部件和第一电极的第一筒部,第二连接器部具有具备多个纵孔的第二绝缘部件、形成于纵孔的内侧面的第二电极、以及内包第二绝缘部件的第二筒部,第一筒部从接近手柄部的一侧开始依次具有在第一绝缘部件的外侧且第一筒部的内侧收容第二筒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空间、不内包第一绝缘部件而内包第一电极的第二空间、以及既不内包第一绝缘部件也不内包第一电极的第三空间。
本发明的除颤系统通过将第一连接器部与第二连接器部连接,从而能够将除颤导管与电源部电连接。此时,导管侧的第一连接器部具有位于从入口进深的部分的第一空间、和包括多个第一电极且具有复杂的构造的第二空间,这些空间均为尘埃比较容易积存的构造,第一连接器部与导管的手柄部连接,在每次利用导管进行手术时使用新的连接器,因此即使在第一连接器部形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在使用时也不易引起在第一空间、第二空间蓄积尘埃的情况,确保安全性。在第一连接器部还存在第三空间,从而操作者的指尖不易接触第一电极,能够减少对患者的心脏施加因静电等而引起的电击的风险。另一方面,电源部侧的第二连接器部的第二筒部内的构造比较简单,因此即使反复使用也能够抑制尘埃伴随使用的继续而蓄积的情况,不易引起由此产生的电气不良情况。另外,第二连接器部的第二电极形成于第二绝缘部件的纵孔的内侧面,因此操作者的指尖不易接触到第二电极,也能够防止触电。因此,能够提高第一连接器部与第二连接器部连接时的安全性。
优选第二绝缘部件的纵孔在接近第一绝缘部件的一侧的内侧面具有未形成第二电极的部分。
优选在第一连接器部与第二连接器部连接的状态下,第一连接器部的第一绝缘部件与第二连接器部的第二绝缘部件相互抵接。另外,优选在与第一连接器部连接的状态下,第一连接器部的第一筒部的末端与第二连接器部的一部分抵接,第二连接器部的第二筒部的末端不与第一连接器部的任意部位抵接。
优选第二筒部在电源部侧具有内包第二绝缘部件和第二电极的第二空间,在手柄部侧具有既不内包第二绝缘部件也不内包第二电极的第三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第二筒部的轴向上的第三空间的长度比第一筒部的轴向上的第三空间的长度短。
对于除颤系统而言,优选作为心内电极,设置有心内电极A和心内电极B,作为第一连接器部,设置有与心内电极A连接的第1-A连接器部、和与心内电极B连接的第1-B连接器部,作为第二连接器部,设置有与第1-A连接器部连接的第2-A连接器部、和与第1-B连接器部连接的第2-B连接器部。该情况下,优选第1-A连接器部具有与第2-A连接器部连接但不与第2-B连接器部连接的结构,第1-B连接器部具有与第2-B连接器部连接但不与第2-A连接器部连接的结构。
优选在第二连接器部形成有与第一连接器部的连接解除部。
也可以构成为,除颤系统还包括心电图显示部,上述心电图显示部与电源部连接,将除颤导管的测量数据转换为心电图。该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第二电极包括:与电源部的向除颤导管施加脉冲电压的电源连接还与心电图显示部连接的α第二电极;以及不与电源部的电源连接而与心电图显示部连接的β第二电极。另外,优选α第二电极与β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中最短的距离比α第二电极彼此的距离中最短的距离长。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的除颤系统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第一连接器部静止的状态下,使第二连接器部向第一连接器部侧前进从而进行插入。
本发明还提供除颤导管,具有:沿远近方向延伸的软管部件;形成于软管部件的远位侧的心内电极;形成于软管部件的近位侧的手柄部;以及一侧经由手柄部与心内电极连接而另一侧与电源部连接的第一连接器部,第一连接器部具有第一绝缘部件、从第一绝缘部件突出的多个第一电极、以及内包第一绝缘部件和第一电极的第一筒部,第一筒部从接近手柄部的一侧开始依次具有存在于第一绝缘部件的外侧且第一筒部的内侧的第四空间、不内包第一绝缘部件而内包第一电极的第五空间、以及既不内包第一绝缘部件也不内包第一电极的第六空间。
对于除颤导管而言,优选作为心内电极,设置有心内电极A和心内电极B,作为第一连接器部,设置有与心内电极A连接的第1-A连接器部、和与心内电极B连接的第1-B连接器部。此时,也可以构成为,多个第一电极中的一部分是与心内电极A或心内电极B连接的α第一电极,另一部分是既不与心内电极A连接也不与心内电极B连接而与形成于软管部件的远位侧的心内电极C连接的β第一电极。
在本发明的除颤系统和除颤导管中,在导管侧的第一连接器部形成有位于从入口进深的部分的第一空间、和包括多个第一电极且具有复杂的构造的第二空间。这些空间均成为尘埃比较容易积存的构造,第一连接器部与导管的手柄部连接,在每次利用导管进行手术时使用新的连接器,因此即使在第一连接器部形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在使用时也不易引起在第一空间、第二空间蓄积尘埃的情况。另外,在第一连接器部还存在第三空间,从而操作者的指尖不易接触到第一电极,能够减少对患者的心脏施加因静电等而引起的电击的风险。另一方面,电源部侧的第二连接器部的第二筒部内的构造比较简单,因此即使反复使用也能够抑制尘埃伴随使用的继续而蓄积的情况,不易引起由此产生的电气不良情况。另外,第二连接器部的第二电极形成于第二绝缘部件的纵孔的内侧面,因此操作者的指尖不易接触到第二电极,也能够防止触电。因此,能够将第一连接器部与对应的连接器部连接从而提高将除颤导管与电源部电连接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除颤系统的整体图。
图2表示第一连接器部和第二连接器部的非连接状态的轴向剖视图。
图3表示第一连接器部与第二连接器部的连接状态的轴向剖视图。
图4表示第一连接器部和第二连接器部的轴向垂直剖视图。
图5表示除颤导管的整体图。
图6表示第一连接器部的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除颤导管和具有除颤导管的除颤系统。除颤导管由在远位侧具备心内电极的软管部件、和设置于软管部件的近位侧的手柄部构成,使软管部件经过患者的血管内到达心脏,对心内电极施加脉冲电压,从而能够进行除颤处置。在除颤系统中,除颤导管与电源部电连接,能够从电源部向除颤导管的心内电极施加脉冲电压。在除颤系统中能够形成最大600V左右的高电压电路,但本发明在这样的除颤系统中,能够安全地连接除颤导管和电源部。
以下,基于下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除颤导管、除颤系统进行具体地说明,但本发明当然不受下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当然也可以在能够符合前、后述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加以变更来实施,那些均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此外,在各附图中,为了方便起见,有时也省略阴影线、部件符号等,在上述的情况下,参照说明书、其他的附图。另外,附图中的各种部件的尺寸优先有助于本发明的特征的理解,因此存在与实际的尺寸不同的情况。
参照图1对除颤系统的整体进行说明。图1表示包含除颤导管和电源部的除颤系统的简图。
除颤导管1具有软管部件2、和设置于软管部件2的近位侧的手柄部3。在软管部件2的远位侧设置有心内电极4,在软管部件2的内部配置有导线。除颤导管1使软管部件2经过患者的血管内到达心脏,用于心脏的除颤处置。在导管和除颤系统中,近位侧是指以导管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使用者即做手术者的手边侧的方向,远位侧是指近位侧的相反方向、即处置对象侧的方向。
软管部件2具有管状构造,该管状构造具有挠性,沿远近方向延伸。软管部件2例如能够由聚烯烃树脂(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酰胺树脂(例如,尼龙)、聚酯树脂(例如,PET)、芳香族聚醚酮树脂(例如,PEEK)、聚醚聚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氟树脂(例如,PTFE、PFA、ETFE)等合成树脂、不锈钢、碳钢、镍钛合金等金属构成。软管部件2的轴向(远近方向)的长度比手柄部3的相同方向的长度长几倍到几十倍左右,例如,500mm~1200mm左右。软管部件2的外径例如为0.6mm~3mm左右即可。
在软管部件2的远位侧设置有心内电极4。心内电极4设置有多个,具体而言,至少设置有作为施加电极的心内电极A和心内电极B,还可以设置有心电测定用的心内电极C。在图1所示的导管1中,例如,能够将软管部件2的远位侧的电极组5设为心内电极A,将近位侧的电极组6设为心内电极B。对于心内电极C,可以将心内电极A与心内电极B之间的电极组7设为心内电极C,可以在心内电极B的近位侧设置心内电极C,也可以心内电极A以及/或者心内电极B具有心电测定的功能。
心内电极4例如能够由铜、金、铂、铝、铁、或者这些的合金等金属材料构成。此外,为了使导管在使用时相对于X射线的造影性良好,优选心内电极4由铂或者其合金构成。
软管部件2具有内腔,可以是内部具有一个内腔的单腔构造,也可以是具有多个内腔的多腔构造中的任一种。在软管部件2的内腔配置有与设置于软管部件2的远位侧的心内电极4连接的导线。作为导线,优选至少设置有与心内电极A连接的导线A和与心内电极B连接的导线B,各导线配置于软管部件2的内腔。导线也可以是导线组。
手柄部3设置于软管部件2的近位侧,在作为导管进行组装时,导线的远位侧与软管部件2的心内电极4连接,近位侧经过手柄部3与第一连接器部11连接。而且,第一连接器部11与第二连接器部21连接,从而心内电极4与电源部8、心电图显示部电连接。
导线只要构成为至少包含导电性材料即可,例如,能够使用铁线、银线、不锈钢线、铜线、钨线、镍钛线等。优选导线包含导电性材料作为芯材,该芯材被绝缘性材料被覆。作为绝缘性材料,能够使用氟树脂(例如,PTFE、PFA、FEP、ETFE)、聚烯烃树脂(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树脂等。
优选在软管部件2的内腔配置有用于使软管部件2的远位侧弯曲的线材。配置于软管部件2的内腔的线材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多根。线材的远位侧固定于软管部件2例如软管部件2的远位端部分,近位侧固定于手柄部3。
线材是为了使软管部件2的远位侧弯曲而设置的。操作手柄部3将线材向近位侧牵引,从而能够使软管部件2的远位侧弯曲。或者,也可以将线材向远位侧推出从而使软管部件2的远位侧弯曲。线材例如能够使用由不锈钢、碳钢、镍钛合金等金属线材、聚酰胺树脂(例如,尼龙)、聚烯烃树脂(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酯树脂(例如,PET)、芳香族聚醚酮树脂(例如,PEEK)、聚酰亚胺树脂、氟树脂(例如,PTFE、PFA、FEP、ETFE)等合成树脂形成的线条。作为线材的径(直径),例如能够设为100μm~500μm左右。线材也可以被由螺旋状的金属、合成树脂形成的筒体被覆。
除颤导管1能够通过连接施加电压的电源部8,使心内电极4与患者的心脏接触来使用,例如能够通过在心内电极A与心内电极B之间施加最大600V左右的脉冲电压来进行除颤处置。电源部8具备对除颤导管1施加脉冲电压的电源,心内电极A和心内电极B与该电源连接。心内电极A和心内电极B可以分别仅设置有一个,也可以设置有多个,但从降低阻抗、进行高效的除颤处置的观点出发,优选心内电极A和心内电极B分别设置有多个。在心内电极A连接有导线A,在心内电极B连接有导线B,这些导线A和导线B经过软管部件2内延伸至手柄部3的近位侧而设置。
在心电图显示部与导管1连接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心内电极A、心内电极B、以及心内电极C进行心内电位的测定。心电图显示部将由除颤导管1测量的心内电位显示为心内心电图。心内电极C可以仅设置有一个也可以设置有多个,但通常设置有多个。在心内电极C连接有导线C,导线C经过软管部件2内延伸至手柄部3的近位侧而设置。该情况下,导管1可以经由电源部8与心电图显示部连接,也可以不经由电源部8与心电图显示部连接。在包括心电图显示部的除颤系统中,能够将由导管1的心内电极4测量的心内电位显示为心内心电图。
在手柄部3连接有与心内电极4连接的第一连接器部11。在图1中,在手柄部3连接有与心内电极A连接的第1-A连接器部11A、和与心内电极B连接的第1-B连接器部11B。第1-A连接器部11A经由配置于软管部件2内和手柄部3内的导线A与心内电极A连接,第1-B连接器部11B经由配置于软管部件2内和手柄部3内的导线B与心内电极B连接。第1-A连接器部11A的一侧经由手柄部3与心内电极A连接,另一侧与电源部8电连接,第1-B连接器部11B的一侧经由手柄部3与心内电极B连接,另一侧与电源部8电连接。此外,虽然在附图中未表示,但第一连接器部11也可以仅设置有一个,该情况下,与心内电极A连接的导线A和与心内电极B连接的导线B也可以与相同的第一连接器部11连接。在本说明书中,以下,存在将第1-A连接器部11A和第1-B连接器部11B统称为“第一连接器部”的情况。另外,本发明中的电“连接”包括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第一连接器部11构成为在筒状部件内设置有阳型端子。对于第一连接器部11的内部构造,参照图2进行详细说明,图2表示第一连接器部和后述的第二连接器部的轴向剖视图。在图2中,图的右侧表示电源部8侧、即近位侧,图的左侧表示手柄部3侧、即远位侧。
第一连接器部11具有第一绝缘部件12、从第一绝缘部件12突出的多个第一电极13、以及内包第一绝缘部件12和第一电极13的第一筒部14。第一绝缘部件12是成为供第一电极13突出的基座的部件,能够由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构成。第一电极13从第一绝缘部件12至少向近位侧突出而设置为销状,能够由铜、金、铂、铝、铁、或者这些的合金等金属材料构成。第一电极13经由导线与心内电极4电连接。在图2中,第一电极13沿第一筒部14的轴向贯通第一绝缘部件12而设置,也从第一绝缘部件12向远位侧突出而设置。而且,从第一绝缘部件12向远位侧突出而设置的第一电极13成为与导线的连接端子18。第一筒部14是用于保护第一电极13的部件,具有筒形状。第一筒部14形成为筒形状的轴向与第一电极13的延伸方向大致一致,以包围该筒形状的轴的方式形成有第一筒部14的周壁部。第一筒部14能够由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构成。第一绝缘部件12和第一电极13设置为位于比第一筒部14的近位端靠远位侧的位置,由此,第一绝缘部件12和第一电极13形成为被第一筒部14内包。
第一连接器部11如上述那样被构成,从而操作者不会接触到第一电极13,就握住第一筒部14,能够安全地进行与后述的第二连接器部21的连接操作、脱离操作。另外,第一连接器部11形成为从第一绝缘部件12突出有多个第一电极13,但在不与第二连接器部21连接而第一电极13露出的状态下,不对第一电极13施加高电压,因此即使操作者的指尖等与第一电极13接触,也能够由此排除操作者触电的风险。
第一连接器部11例如能够构成为第一筒部14的相对介电常数比第一绝缘部件12的相对介电常数低。由此,能够抑制第1-A连接器部11A与第1-B连接器部11B之间的相互感应,抑制相互的电磁影响。与此相反,也可以构成为第一绝缘部件12的相对介电常数比第一筒部14的相对介电常数低,例如对于在第一连接器部11内设置异极的电极的情况等,优选第一绝缘部件12具有高的绝缘性,也就是说优选第一绝缘部件12的相对介电常数低。
在第一连接器部11设置有多个第一电极13,但也可以多个第一电极13中的一部分是与作为施加电极的心内电极A或心内电极B连接的α第一电极,另一部分是既不与心内电极A连接也不与心内电极B连接而与心电测定用的心内电极C连接的β第一电极。如果这样构成第一电极13,则导管1能够与除颤处置一起进行心电测定,而且也能够同时进行除颤处置和心电测定。该情况下,第1-A连接器部11A和第1-B连接器部11B也可以分别具备α第一电极和β第一电极。此外,在心内电极A或心内电极B兼作心电测定用电极的情况下,只要构成为α第一电极与心内电极A或心内电极B连接,并且β第一电极也与心内电极A或心内电极B连接即可。
在第一连接器部11中,优选α第一电极与β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中最短的距离比α第一电极彼此的距离中最短的距离长。心电测定用的β第一电极某种程度上与电压施加用的α第一电极分离而设置,从而能够防止从α第一电极向β第一电极的漏电,提高安全性。
在除颤系统中,第一连接器部11构成为与第二连接器部21连接,第二连接器部21与电源部8连接。在图1中,构成为第1-A连接器部11A与第2-A连接器部21A连接,构成为第1-B连接器部11B与第2-B连接器部21B连接。而且,第2-A连接器部21A和第2-B连接器部21B分别与电源部8连接。因此,在电源部8连接有与第1-A连接器部11A连接的第2-A连接器部21A、和与第1-B连接器部11B连接的第2-B连接器部21B。由此,能够将来自电源部8的脉冲电压经由第2-A连接器部21A和第1-A连接器部11A施加到心内电极A,并且经由第2-B连接器部21B和第1-B连接器部11B施加到心内电极B。此外,以下,存在将第2-A连接器部21A和第2-B连接器部21B统称为“第二连接器部”的情况。
第二连接器部21构成为在筒状部件内设置有阴型端子。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第二连接器部21具有具备多个纵孔的第二绝缘部件22、形成于纵孔的内侧面的第二电极23、以及内包第二绝缘部件22的第二筒部24。第二绝缘部件22是成为形成纵孔状的第二电极23的基材的部件,能够由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构成。在第二绝缘部件22形成有多个纵孔,该纵孔形成为从第二绝缘部件22的远位端面向近位侧延伸。第二电极23形成于该纵孔的内侧面,能够由铜、金、铂、铝、铁、或者这些的合金等金属材料构成。第二电极23经由导线等与电源部8电连接。在图2中,在第二绝缘部件22内设置有与第二电极23连接并且从第二绝缘部件22向近位侧突出的连接端子27,与电源部8连接的导线与连接端子27连接。第二筒部24是用于保护第二电极23、第二绝缘部件22的部件,具有筒形状。第二筒部24形成为筒形状的轴向与形成有第二电极23的纵孔的延伸方向大致一致,以包围该筒形状的轴的方式形成有第二筒部24的周壁部。第二筒部24能够由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构成。第二绝缘部件22设置为位于比第二筒部24的远位端靠近位侧的位置,由此,第二绝缘部件22被第二筒部24内包。
第二连接器部21如上述那样被构成,从而操作者不会接触到第二电极23、第二绝缘部件22,就握住第二筒部24,能够安全地进行与第一连接器部11的连接操作、脱离操作。特别是,第二连接器部21与电源部8连接,因此希望确保高的安全性,第二连接器部21的第二电极23形成于第二绝缘部件22的纵孔的内侧面,因此即使操作者的指尖等与第二绝缘部件22接触,也不易引起进一步与第二电极23接触的情况。另外,在第二连接器部21内,容易确保邻接的第二电极23之间的沿面距离。此外,从操作者的手指等更难以接触第二电极23,并且确保邻接的第二电极23之间的沿面距离更长的观点出发,优选第二绝缘部件22的纵孔在靠近第一绝缘部件12的一侧、即该纵孔的远位侧,在内侧面具有未形成第二电极23的部分。例如,优选第二电极23未形成在距第二绝缘部件22的纵孔的入口0.5mm以内的范围,更优选未形成在1mm以内的范围。
第二连接器部21例如能够构成为第二筒部24的相对介电常数比第二绝缘部件22的相对介电常数低。由此,能够抑制第2-A连接器部21A与第2-B连接器部21B之间的相互感应,抑制相互的电磁影响。与此相反,也可以构成为第二绝缘部件22的相对介电常数比第二筒部24的相对介电常数低,例如对于在第二连接器部21内设置异极的电极的情况等,优选第二绝缘部件22具有高的绝缘性,也就是说优选第二绝缘部件22的相对介电常数低。
也可以构成为,第二电极23包括与电源部8的施加脉冲电压的电源连接,还与心电图显示部连接的α第二电极、和不与施加脉冲电压的电源连接而与心电图显示部连接的β第二电极。该情况下,在将第一连接器部11和第二连接器部21连接时,α第二电极与α第一电极连接,β第二电极与β第一电极连接。该情况下,也可以第2-A连接器部21A和第2-B连接器部21B分别具备α第二电极和β第二电极。通过这样设置第二电极,导管1除了能够作为除颤处置之外还能够进行心电测定。
β第二电极可以经由电源部8与心电图显示部连接,也可以不经由电源部8与心电图显示部连接。前者的情况,β第二电极与α第二电极一起与电源部8连接,电源部8与心电图显示部连接,从而能够将来自β第二电极的电信号经由电源部8向心电图显示部输入。后者的情况,从第二连接器部分支设置有与α第二电极连接的导线和与β第二电极连接的导线,与α第二电极连接的导线与电源部8连接,与β第二电极连接的导线与心电图显示部连接。该情况下,β第二电极不与电源部连接而与心电图显示部连接。此外,在β第二电极经由电源部8与心电图显示部连接的情况下,优选β第二电极构成为不与电源部8的施加脉冲电压的电源连接。α第二电极与电源部8的电源连接,还与心电图显示部连接,从而能够将与α第二电极对应的电极用于心电测量。
在设置有α第二电极和β第二电极作为第二电极23的情况下,优选α第二电极与β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中最短的距离比α第二电极彼此的距离中最短的距离长。心电测定用的β第二电极某种程度上与电压施加用的α第二电极分离而设置,从而能够确保沿面距离,因此能够防止从α第二电极向β第二电极的漏电,提高安全性。
在使用导管1时,第二连接器部21与第一连接器部11连接,此时,第二连接器部21的至少一部分收容于第一连接器部11的第一筒部14内。在图1所示的除颤系统中,第2-A连接器部21A与第1-A连接器部11A连接,第2-B连接器部21B与第1-B连接器部11B连接,此时,第2-A连接器部21A的至少一部分收容于第1-A连接器部11A的第一筒部14内,第2-B连接器部21B的至少一部分收容于第1-B连接器部11B的第一筒部14内。对于第一连接器部11和第二连接器部21的连接方法,参照图2和图3详细地进行说明。图2表示第一连接器部和第二连接器部的非连接状态的轴向剖视图,图3表示第一连接器部和第二连接器部的连接状态的轴向剖视图。在图2和图3中,图的右侧表示近位侧、即电源部8侧,图的左侧表示远位侧、即手柄部3侧。
第一连接器部11的第一筒部14形成为从靠近手柄部3的一侧依次具有在第一绝缘部件12的外侧且第一筒部14的内侧收容第二筒部24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空间15、不内包第一绝缘部件12而内包第一电极13的第二空间16、以及既不内包第一绝缘部件12也不内包第一电极13的第三空间17。通过这样形成第一连接器部11,能够提高除颤系统的安全性。即,第一空间15位于远离第一连接器部11的入口的进深的部分,第二空间16包含多个第一电极13且是复杂的构造,因此第一空间15和第二空间16均成为尘埃比较容易积存的构造,但第一连接器部11与手柄部3连接,每次利用导管进行手术时使用新的连接器,因此即使在第一连接器部11形成第一空间15和第二空间16,在使用时也不易引起在第一空间15、第二空间16蓄积尘埃的情况,能够确保安全性。在第一连接器部11还存在第三空间17,从而操作者的指尖不易与第一电极13接触,能够减少对患者的心脏施加因静电等而引起的电击的风险。另一方面,电源部8侧的第二连接器部21的第二筒部24内的构造比较简单,因此即使反复使用也能够抑制尘埃伴随使用的继续而蓄积的情况,不易引起由此产生的电气的不良情况。因此,能够提高第一连接器部11与第二连接器部21连接时的安全性。此外,优选第一连接器部11的第一空间15形成为第一绝缘部件12的外侧面与第一筒部14的内侧面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较窄,以使尘埃难以进入,例如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下。
对于第二连接器部21,优选构成为第二筒部24在电源部8侧(近位侧)具有内包第二绝缘部件22和第二电极23的第二空间25,在手柄部3侧(远位侧)具有既不内包第二绝缘部件22也不内包第二电极23的第三空间26。这样在第二连接器部21的第二筒部24内形成第三空间26,从而操作者的指尖等不易接触到第二绝缘部件22,能够提高操作第二连接器部21时的安全性。此外,在第一连接器部11的第一筒部14形成有收容第二筒部24的第一空间15,但在第二连接器部21的第二筒部24未形成收容第一筒部14的空间。
优选第三空间26在第二连接器部21的第二筒部24的轴向上的长度比第三空间17在第一连接器部11的第一筒部14的轴向上的长度短。第二筒部24与第一筒部14相比内径小,因此操作者的指尖等难以进入第二筒部24内,即使不将第二筒部24的第三空间26的长度形成得比第一筒部14的第三空间17长,也能够减少操作者的指尖接触第二绝缘部件22的风险。因此,通过缩短第二筒部24的第三空间26的轴向的长度,能够紧凑地形成第二连接器部21。另一方面,通过加长第一筒部14的第三空间17的轴向的长度,从而操作者的指尖难以接触到第一电极13,在操作第一连接器部11时,能够提高对于患者的安全性。此外,通过将第二筒部24的第三空间26的长度形成得较短,也能够将第一筒部14的第一空间15、第二空间16的长度形成得较短,因此能够紧凑地形成连接器构造的整体。
在第一连接器部11与第二连接器部21连接的状态下,在第一连接器部11的第一空间15收容有第二连接器部21的第二筒部24的末端侧(远位侧),在第二连接器部21的第三空间26收容有第一连接器部11的第一绝缘部件12的至少一部分。此时,也可以在第二连接器部21的第三空间26收容有第一连接器部11的第一电极13的一部分。此外,在第一连接器部11的第一空间15未收容第二连接器部21的第二绝缘部件22和第二电极23。在第一连接器部11的第二空间16收容有第二筒部24的一部分,并且收容有第二绝缘部件22和第二电极23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二连接器部21的第二空间25内包有形成了纵孔的第二绝缘部件22,在该纵孔形成有第二电极23,在此插入有第一连接器部11的第一电极13。在第一连接器部11的第三空间17收容有第二筒部24的一部分,还可以收容有第二绝缘部件22和第二电极23的一部分。
在将第一连接器部11与第二连接器部21连接的状态下,优选第一连接器部11的第一绝缘部件12与第二连接器部21的第二绝缘部件22相互抵接(参照图3)。具体而言,优选第1-A连接器部11A向第2-A连接器部21A的连接成为这样的状态,优选第1-B连接器部11B向第2-B连接器部21B的连接成为这样的状态。第一连接器部11的第一绝缘部件12与第二连接器部21的第二绝缘部件22相互抵接,从而在电极间没有不存在绝缘部件的部分,能够确保沿面距离。由此,能够减少电漏电的风险。
第一连接器部11和第二连接器部21还优选在第一连接器部11与第二连接器部21连接的状态下,第一连接器部11的第一筒部14的末端(近位端)与第二连接器部21的一部分抵接,第二连接器部21的第二筒部24的末端(远位端)不与第一连接器部11的任意部位抵接。具体而言,优选第1-A连接器部11A向第2-A连接器部21A的连接成为这样的状态,另外,优选第1-B连接器部11B向第2-B连接器部21B的连接成为这样的状态。在图2和图3中,第二连接器部21的第二筒部24的外径在从第二筒部24的末端(远位端)分离规定的长度的近位侧放大而形成,由此,在连接第一连接器部11与第二连接器部21时,第一连接器部11的第一筒部14的末端与第二连接器部21的第二筒部24的一部分抵接。如果这样连接第一连接器部11和第二连接器部21,则尘埃、液体等难以进入第一筒部14和第二筒部24的双方的内部,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电极13与第二电极23连接的安全性。
优选第一连接器部11和第二连接器部21形成为在轴向的垂直剖面中能够相互嵌合。具体而言,优选第1-A连接器部11A和第2-A连接器部21A被这样形成,优选第1-B连接器部11B和第2-B连接器部21B被这样形成。由此,在将第一连接器部11与第二连接器部21连接时,能够将第一电极13连接到第二电极23的适当的位置。例如,优选第一连接器部11的第一筒部14的内侧面和第二连接器部21的第二筒部24的外侧面形成为在轴向的垂直剖面中能够相互嵌合。
图4的(a)表示第一连接器部的第三空间中的轴向垂直剖视图的一个例子,图4的(b)表示第二连接器部的第三空间中的轴向垂直剖视图的一个例子。在图4中,在第一连接器部11的第一筒部14的内侧面形成有沿第一筒部14的轴向延伸的凹槽19,在第二连接器部21的第二筒部24的外侧面形成有沿第二筒部24的轴向延伸的凸条28。在将第二筒部24插入第一筒部14时,凸条28形成在与凹槽19对应的位置。另外,凹槽19形成为从第一筒部14的近位端向远位侧延伸。通过这样形成第一连接器部11和第二连接器部21,在将第二筒部24插入第一筒部14时,凸条28与凹槽19嵌合,能够在相互适当的位置连接第一连接器部11和第二连接器部21。或者,在第一连接器部11的第一筒部14的内侧面形成凸条,在第二连接器部21的第二筒部24的外侧面形成凹槽,也能够在相互适当的位置连接第一连接器部11和第二连接器部21。
优选第一连接器部11和第二连接器部21形成为通过将第二筒部24插入到第一筒部14的规定位置从而相互卡合。具体而言,优选第1-A连接器部11A和第2-A连接器部21A被这样形成,另外,优选第1-B连接器部11B和第2-B连接器部21B被这样形成。由此,能够稳定地连接第一连接器部11和第二连接器部21。例如,在第一连接器部11的第一筒部14的内侧面形成能够压入的凸部,在第二连接器部21的第二筒部24的外侧面形成凹部,在将第二筒部24插入到第一筒部14的规定位置时,能够形成为第一筒部14的内侧面的凸部嵌入第二筒部24的外侧面的凹部。或者,也可以在第二连接器部21的第二筒部24的外侧面形成能够压入的凸部,在第一连接器部11的第一筒部14的内侧面形成凹部。凹部形成于远离第一筒部14或第二筒部24的末端的位置。
如上述那样形成的凸部通过向与突出方向相反侧压入而与凹部的卡合脱离,能够解除第一连接器部11与第二连接器部21的连接。这样的凸部能够通过使弹簧机构组合而压入,能够作为连接解除部而发挥功能。此外,与每次利用导管进行手术时使用新的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部11相比,优选连接解除部形成于被反复使用的第二连接器部21,由此,能够实现除颤系统的成本减少。
如图1所示,在作为第一连接器部11设置有第1-A连接器部11A和第1-B连接器部11B,作为第二连接器部21设置有第2-A连接器部21A和第2-B连接器部21B的情况下,优选具有第1-A连接器部11A与第2-A连接器部21A连接但不与第2-B连接器部21B连接的结构,优选具有第1-B连接器部11B与第2-B连接器部21B连接但不与第2-A连接器部21A连接的结构。如果这样构成各连接器部,则能够防止各连接器部的误连接。作为防止这样的误连接的构造,第2-A连接器部21A的第二筒部24的末端侧(远位侧)具有能够收容于第1-A连接器部11A的第一空间15的形状和大小,只要以不能收容于第1-B连接器部11B的第一空间15的形状、大小形成即可,另外,第2-B连接器部21B的第二筒部24的末端侧(远位侧)具有能够收容于第1-B连接器部11B的第一空间15的形状和大小,只要以不能收容于第1-A连接器部11A的第一空间15的形状、大小形成即可。例如,只要形成为将第2-A连接器部21A和第2-B连接器部21B各自的第二筒部24的轴向的垂直剖面形状与第1-A连接器部11A或第1-B连接器部11B的第一空间15的轴向的垂直剖面形状对应即可。
以图4所示的方式为例对防止误连接的构造例进行说明。例如,在第1-A连接器部11A的第一筒部14的内侧面形成一个凹槽19,在第2-A连接器部21A的第二筒部24的外侧面形成一个凸条28,另一方面,在第1-B连接器部11B的第一筒部14的内侧面形成两个凹槽19,在第2-B连接器部21A的第二筒部24的外侧面形成两个凸条28,从而能够防止相互的误连接。或者,在第1-A连接器部11A的第一筒部14的内侧面形成凹槽19,在第2-A连接器部21A的第二筒部24的外侧面形成凸条28,另一方面,在第1-B连接器部11B的第一筒部14的内侧面形成凸条,在第2-B连接器部21A的第二筒部24的外侧面形成凹槽(未图示),从而也能够防止相互的误连接。
在如上述那样在第一连接器部11连接有除颤导管1,在第二连接器部21连接有电源部8的除颤系统中,优选第一连接器部11如下那样与第二连接器部21连接。即,优选在使第一连接器部11静止的状态下,使第二连接器部21向第一连接器部11侧前进而插入。在图1所示的方式中,优选在使第1-A连接器部11A静止的状态下,使第2-A连接器部21A向第1-A连接器部11A侧前进而插入,在使第1-B连接器部11B静止的状态下,使第2-B连接器部21B向第1-B连接器部11B侧前进而插入。由此,在将第一连接器部11和第二连接器部21连接时,能够减少插入患者的导管1被拉动的风险,提高导管1的手术的安全性。
本发明还提供具备第一连接器部的除颤导管。参照图5和图6对本发明的除颤导管进行说明。图5表示除颤导管的简图,图6表示第一连接器部的轴向剖视图。此外,在图5和图6中,与图1~图4相同的部件、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示出,在以下,省略这些的详细说明。
除颤导管1具有沿远近方向延伸的软管部件2、形成于软管部件2的远位侧的心内电极4、形成于软管部件2的近位侧的手柄部3、以及一侧经由手柄部3与心内电极4连接另一侧与电源部8连接的第一连接器部11。在图5中,作为心内电极4设置有心内电极A和心内电极B,作为第一连接器部11设置有第1-A连接器部11A和第1-B连接器部11B,第1-A连接器部11A的一侧经由手柄部3与心内电极A连接另一侧与电源部连接,第1-B连接器部11B的一侧经由手柄部3与心内电极B连接另一侧与电源部连接。第一连接器部11具有第一绝缘部件12、从第一绝缘部件12突出的多个第一电极13、以及内包第一绝缘部件12和第一电极13的第一筒部14,第一筒部14从靠近手柄部3的一侧开始依次具有存在于第一绝缘部件12的外侧且第一筒部14的内侧的第四空间31、不内包第一绝缘部件12而内包第一电极13的第五空间32、以及既不内包第一绝缘部件12也不内包第一电极13的第六空间33。
如上述那样形成第一连接器部11,从而能够提高第一连接器部11与电源部侧的连接器部的连接的安全性。即,第四空间31位于远离第一连接器部11的入口的进深的部分,第五空间32包含多个第一电极13是复杂的构造,因此第四空间31和第五空间32均成为尘埃比较容易积存的构造,第一连接器部11与手柄部3连接,每次利用导管进行手术时使用新的连接器,因此即使在第一连接器部11形成第四空间31和第五空间32,在使用时,也不易引起在第四空间31、第五空间32蓄积尘埃的情况,能够确保安全性。另外,在第一连接器部11还存在第六空间33,从而操作者的指尖不易接触到第一电极13,能够减少对患者的心脏施加因静电等而引起的电击的风险。此外,优选第一连接器部11的第四空间31形成为第一绝缘部件12的外侧面与第一筒部14的内侧面的距离在某种程度上较窄,以使尘埃难以进入,例如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下。
以上,对本发明的除颤系统和除颤导管进行了说明,但第一连接器部11不限定于如图1、图5所示,设置有第1-A连接器部11A和第1-B连接器部11B这两个的方式,第一连接器部11也可以仅设置有一个。另外,与此对应,第二连接器部21也可以仅设置有一个。该情况下,第一连接器部11与心内电极A和心内电极B连接,第一连接器部11的多个第一电极13的一部分与心内电极A连接,第一连接器部11的多个第一电极13的另一部分与心内电极B连接。也就是说,在第一连接器部11内设置有异极的电极,在第二连接器部21内设置有异极的电极。
本申请主张基于在2018年2月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016755号的优先权的利益。用于参考而将在2018年2月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016755号的说明书的所有内容引用到本申请。
附图标记说明
1…除颤导管;2…软管部件;3…手柄部;4…心内电极;5…心内电极A;6…心内电极B;7…心内电极C;8…电源部;11…第一连接器部、11A…第1-A连接器部、11B…第1-B连接器部;12…第一绝缘部件;13…第一电极;14…第一筒部;15…第一筒部内的第一空间;16…第一筒部内的第二空间;17…第一筒部内的第三空间;18…第一连接器部的连接端子;19…凹槽;21…第二连接器部、21A…第2-A连接器部、21B…第2-B连接器部;22…第二绝缘部件;23…第二电极;24…第二筒部;25…第二筒部内的第二空间;26…第二筒部内的第三空间;27…第二连接器部的连接端子;28…凸条;31…第一筒部内的第四空间;32…第一筒部内的第五空间;33…第一筒部内的第六空间。

Claims (14)

1.一种除颤系统,该除颤系统包括在近位侧具有手柄部且在远位侧具有心内电极的除颤导管、以及向该除颤导管施加脉冲电压的电源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手柄部连接有与所述心内电极连接的第一连接器部,在所述电源部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器部连接的第二连接器部,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具有第一绝缘部件、从该第一绝缘部件突出的多个第一电极、以及内包所述第一绝缘部件以及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筒部,
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具有具备多个纵孔的第二绝缘部件、形成于所述纵孔的内侧面的第二电极、以及内包所述第二绝缘部件的第二筒部,
所述第一筒部从接近所述手柄部的一侧开始依次具有将所述第二筒部的至少一部分收容在所述第一绝缘部件的外侧且所述第一筒部的内侧的第一空间、不内包所述第一绝缘部件而内包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二空间、以及既不内包所述第一绝缘部件也不内包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三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绝缘部件的纵孔在接近所述第一绝缘部件的一侧的内侧面具有未形成有所述第二电极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颤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部连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器部的第一绝缘部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器部的第二绝缘部件相互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除颤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部连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器部的第一筒部的末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器部的一部分抵接,所述第二连接器部的第二筒部的末端不与所述第一连接器部的任意部位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除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筒部在所述电源部侧具有内包所述第二绝缘部件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空间,在所述手柄部侧具有既不内包所述第二绝缘部件也不内包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三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空间在所述第二筒部的轴向上的长度比所述第三空间在所述第一筒部的轴向上的长度短。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除颤系统,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心内电极,设置有心内电极A和心内电极B,
作为所述第一连接器部,设置有与所述心内电极A连接的第1-A连接器部、和与所述心内电极B连接的第1-B连接器部,
作为所述第二连接器部,设置有与所述第1-A连接器部连接的第2-A连接器部、和与所述第1-B连接器部连接的第2-B连接器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A连接器部具有与所述第2-A连接器部连接但不与所述第2-B连接器部连接的结构,所述第1-B连接器部具有与所述第2-B连接器部连接但不与所述第2-A连接器部连接的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除颤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器部的连接解除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颤系统还包括心电图显示部,所述心电图显示部与所述电源部连接,并将所述除颤导管的测量数据转换为心电图,
所述第二电极包括:
α第二电极,与所述电源部的向除颤导管施加脉冲电压的电源连接,还与所述心电图显示部连接;以及
β第二电极,不与所述电源连接而与所述心电图显示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除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α第二电极与所述β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中最短的距离比所述α第二电极彼此的距离中最短的距离长。
12.一种除颤系统的操作方法,是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记载的除颤系统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使所述第一连接器部静止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二连接器部向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侧前进从而进行插入。
13.一种除颤导管,该除颤导管具有沿远近方向延伸的软管部件、形成于该软管部件的远位侧的心内电极、形成于该软管部件的近位侧的手柄部、以及一侧经由该手柄部与所述心内电极连接而另一侧与电源部连接的第一连接器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部具有第一绝缘部件、从该第一绝缘部件突出的多个第一电极、以及内包所述第一绝缘部件以及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筒部,
所述第一筒部从接近所述手柄部的一侧开始依次具有存在于所述第一绝缘部件的外侧且所述第一筒部的内侧的第四空间、不内包所述第一绝缘部件而内包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五空间、以及既不内包所述第一绝缘部件也不内包所述第一电极的第六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除颤导管,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心内电极,设置有心内电极A和心内电极B,
作为所述第一连接器部,设置有与所述心内电极A连接的第1-A连接器部、和与所述心内电极B连接的第1-B连接器部,
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一部分是α第一电极而另一部分是β第一电极,所述α第一电极与所述心内电极A或所述心内电极B连接,所述β第一电极既不与所述心内电极A连接也不与所述心内电极B连接而与形成于所述软管部件的远位侧的心内电极C连接。
CN201980010654.3A 2018-02-01 2019-01-29 除颤系统和除颤导管 Active CN1116553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16755 2018-02-01
JP2018-016755 2018-02-01
PCT/JP2019/002880 WO2019151210A1 (ja) 2018-02-01 2019-01-29 除細動システムおよび除細動カテーテ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5330A true CN111655330A (zh) 2020-09-11
CN111655330B CN111655330B (zh) 2024-01-30

Family

ID=67478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0654.3A Active CN111655330B (zh) 2018-02-01 2019-01-29 除颤系统和除颤导管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05129B2 (zh)
JP (1) JP7197516B2 (zh)
CN (1) CN111655330B (zh)
WO (1) WO2019151210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3781A (zh) * 2008-09-11 2011-08-03 日本来富恩株式会社 除颤导管
JP2016087360A (ja) * 2014-11-11 2016-05-23 フクダ電子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63588U (zh) * 1977-05-30 1978-12-21
JPS6021892Y2 (ja) * 1981-02-05 1985-06-29 平河電線株式会社 多極コネクタ
US4442840A (en) * 1982-06-07 1984-04-17 Wojciechowicz Jr Alexander Electrical connecto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temporary cardiac pacing wire
JP3340753B2 (ja) 1991-08-14 2002-11-05 カーデイアツク ペースメーカーズ,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ツド 血管内細動除去装置
US5366496A (en) * 1993-04-01 1994-11-22 Cardiac Pacemakers, Inc. Subcutaneous shunted coil electrode
DE19515822C1 (de) * 1995-04-29 1996-08-22 P Osypka Ges Fuer Medizintechn Steckverbinder mit einem Stecker und einer Buchse
US8726499B2 (en) * 2010-03-31 2014-05-20 Advanced Neuromodulation Systems, Inc. Method of fabricating implantable pulse generator using wire connections to feedthrough structures
JP6592526B2 (ja) * 2015-05-11 2019-10-16 セント・ジュード・メディカル,カーディオロジー・ディヴィジョン,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高密度マッピングおよびアブレーションカテーテル
US10128594B2 (en) * 2015-12-22 2018-11-13 Biosense Webster (Israel) Ltd. Connectors having three-dimensional surfac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3781A (zh) * 2008-09-11 2011-08-03 日本来富恩株式会社 除颤导管
JP2016087360A (ja) * 2014-11-11 2016-05-23 フクダ電子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151210A1 (ja) 2021-01-28
CN111655330B (zh) 2024-01-30
JP7197516B2 (ja) 2022-12-27
WO2019151210A1 (ja) 2019-08-08
US11305129B2 (en) 2022-04-19
US20210113845A1 (en) 2021-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96873B2 (en) Electrode catheter for the electrotherapy of cardiac tissue
US20180168511A1 (en) Distally-facing electrode array with longitudinally mounted splines
KR101315013B1 (ko) 제세동 카테터
ES2762190T3 (es) Conector de electrodo ECG
US6167314A (en) Cardiac pacemaker lead with pacemaker connector
KR102140881B1 (ko) 심강 내 제세동 카테터
CN111683716B (zh) 导管及其制造方法
US20240108287A1 (en) Medical guidewire assembly and/or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1672973B2 (en) Defibrillation catheter system, defibrillation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efibrillation power supply device
CN111655330B (zh) 除颤系统和除颤导管
US11679269B2 (en) Defibrillation catheter system, defibrillation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efibrillation power supply device
CN112294433A (zh) 标测导丝及应用其的三维标测系统
JP7373055B2 (ja) 薬液注入針システム
JP7444380B2 (ja) 複合電極型心腔内除細動カテーテル及び複合電極型心腔内除細動カテーテルユニット
JP2019201993A (ja) 除細動カテーテル
JP2542553Y2 (ja) ファイバスコープ
CZ2005715A3 (cs) Celoplastový katetr pro snímání biopotencionálu a/ nebo stimulaci orgánu
KR20200116981A (ko) 심강 내 제세동 카테터
JP2012120577A (ja) 医療機器用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治療装置
Lindgren et al. Medical electrode lead”
JP2006255211A (ja) カテーテ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