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44581A - 连铸钢包开浇时引流砂排除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连铸钢包开浇时引流砂排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44581A
CN111644581A CN202010541513.9A CN202010541513A CN111644581A CN 111644581 A CN111644581 A CN 111644581A CN 202010541513 A CN202010541513 A CN 202010541513A CN 111644581 A CN111644581 A CN 1116445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version
ladle
continuous casting
tundish
molten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415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干水
韩占光
张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CC Southern Continuous Cast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CC Southern Continuous Cast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CC Southern Continuous Cast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CC Southern Continuous Cast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4151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445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44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45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0Supplying or treating molten me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0Supplying or treating molten metal
    • B22D11/11Treating the molten met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铸钢包开浇时引流砂排除方法,在上升至高位的保护套管下方和中间罐上沿之间的空间设置能移动的导流溜槽;连铸钢包上升至高位且从钢水接受位直接旋转至浇注位,开浇准备就绪且安装好保护套管后,导流溜槽移入至保护套管正下方的工作位,开启滑动水口,引流砂流入导流溜槽,导流至中间罐上的溢流口内或直接导流至中间罐外的溢流罐内,引流砂导流完毕且钢水流出后,导流溜槽移出至中间罐外不影响中间罐吊运的等待位,钢水流入中间罐,连铸钢包下降至低位,保护套管浸入中间罐钢水内,完成开浇。本发明不需停顿,没有影响现有钢包开浇准备程序,没有增加整个开浇时间,排除效果好。

Description

连铸钢包开浇时引流砂排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行业连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铸钢包开浇时引流砂排除方法。
背景技术
连铸钢包钢水开浇时,钢包水口内填充的引流砂会首先流出,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每次开浇时流出的引流砂或者烧氧开浇时由之产生的烧氧产物会进入连铸中间罐,变成中间罐钢水中的杂质,如果中间罐钢水中的杂质不能及时上浮从溢流口流出的话,那么就会进入连铸钢坯,形成钢坯中的大型非金属夹杂或表面夹渣,进而降低连铸钢坯质量,严重制约了洁净钢、优特钢等高质量钢种的连铸生产。
目前,为避免连铸钢包开浇引流砂进入中间罐钢水,相关科研院所、生产企业采取了不同的技术方案,但是均存在各自的缺陷:
发明专利《一种连铸过程控制引流砂进入中间包的方法》(申请号201810564363.6)采用的是在连铸钢包自钢水接受位旋转至浇注位途中暂停,开启钢包滑动水口,排除引流砂,再关闭滑动水口,然后钢包旋转至浇注位,开启滑动水口进行正常开浇,并在钢包自接受位旋转开始直至到浇注位正常开浇前,通过钢包水口透气座砖向钢包内吹入惰性气体,以提高钢包水口区域的钢水温度,防止钢包上水口内钢水凝结,影响滑动水口开启后的开浇成功率。该专利的缺点是:在钢包旋转过程中需要停顿下来进行引流砂排除,不但延长了连铸钢水开浇准备时间,且两次启动钢包滑动水口,钢包上水口区域钢水容易冻结;同时设置了水口透气砖及吹气作业,增加了连铸钢包开浇准备过程中的故障点。
发明专利《引流砂外排装置及连铸钢包开浇方法》(申请号:201510526147.9)采用的是在连铸钢包处于钢水接受位时,开启钢包滑动水口排除引流砂,然后关闭钢包滑动水口,同时通过水口滑板机构内的透气塞向钢包上水口内吹入惰性气体(氩气),直至钢包旋转至浇注位进行开浇操作为止,吹氩的目的是防止排砂后钢包上水口的钢水凝结,影响滑动水口再次开启的开浇成功率。该专利的缺点是:两次操作钢包滑动水口,增加了钢包开浇操作步骤和时间,钢包上水口区域钢水容易冻结;滑动水口机构内增加透气塞,结构复杂,故障率增高。
发明专利《通过分离回收引流砂提高钢水洁净度的滑动水口装置》(申请号201310183656.7,已失效)采用的是在钢包滑动水口机构内与下水口并列位置设置一个引流砂回收装置,在钢包开浇前,滑板机构开启至回收位,引流砂流入回收装置,待引流砂排除后,滑板迅速开启至开浇下水口位置,进行正常开浇。该专利的缺点与专利201510526147.9类似,且在钢包底部有限的空间内设置回收装置,布置困难、装卸复查、容量有限,难于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铸钢包开浇时引流砂排除方法,本发明不需停顿,没有影响现有钢包开浇准备程序,没有增加整个开浇时间,排除效果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铸钢包开浇时引流砂排除方法,在上升至高位的保护套管下方和中间罐上沿之间的空间设置能移动的导流溜槽;连铸钢包上升至高位且从钢水接受位直接旋转至浇注位,开浇准备就绪且安装好保护套管后,导流溜槽移入至保护套管正下方的工作位,开启钢包滑动水口,引流砂流入导流溜槽,被导流至中间罐上的溢流口内或直接导流至中间罐外的溢流罐内,引流砂导流完毕且钢水流出后,导流溜槽移出至中间罐外不影响中间罐吊运的等待位,钢水流入中间罐,连铸钢包下降至低位,保护套管浸入中间罐钢水内,完成开浇。
进一步地,引流砂导流过程中钢水不能自动流出时,先移出工作位的导流溜槽,再移除保护套管,再移入导流溜槽至工作位,然后进行烧氧操作,引流砂及烧氧产物落入导流溜槽,被导流至中间罐上的溢流口内或直接导流至中间罐外的溢流罐内,引流砂及烧氧产物导流完毕且钢水流出后,导流溜槽移出至中间罐外不影响中间罐吊运的等待位,钢水流入中间罐,关闭钢包滑动水口,安装保护套管,开启钢包滑动水口,钢水再次流出,连铸钢包下降至低位,保护套管浸入中间罐钢水内,完成开浇。
进一步地,导流完毕且钢水流出的判断标准是,流出的引流砂或引流砂及烧氧产物呈现红色并有零星钢花出现。
进一步地,导流溜槽的移入和移出采用自动或电启动。
进一步地,导流溜槽的移动方式为平移或摆动。
进一步地,导流溜槽的移动方式采用摆动时,高度上的最大活动幅度不超过100mm。
进一步地,导流溜槽的外壳采用焊接钢结构,内壁设有能耐火材料,具有短时间承接少量钢水的能力。
进一步地,耐火材料为耐火砖或耐火浇注料,厚度20mm~60mm。
进一步地,连铸钢包上升至高位时,浇注位的保护套管下方和中间罐上沿之间的间距为200mm~350mm,导流溜槽的倾斜角为3°~10°。
进一步地,导流溜槽的高度和宽度满足在工作位上引流砂完全落入且不会溢出、长度满足将引流砂导流至中间罐上的溢流口内或直接导流至中间罐外的溢流罐内,导流溜槽的高度为100mm~150mm、宽度为400mm~800mm、长度为700mm~200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排除引流砂时,连铸钢包从钢水接受位直接旋转至浇注位,不需停顿,没有中断连铸钢包正常的操作流程,不改变钢包滑动水口及其机构的结构,没有影响现有钢包开浇准备程序,不增加保护套管操作步骤,没有增加整个开浇时间;本发明既可以实现自动开浇时的引流砂排除,又可以借助导流溜槽实现烧氧开浇时的引流砂及烧氧产物的排除,引流砂及烧氧产物排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排除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导流溜槽的工位示意图。
图中:1-连铸钢包;2-钢包回转台;3-钢包滑动水口;4-保护套管;5-导流溜槽;6-中间罐盖;7-中间罐;8-中间罐浸入式水口;9-结晶器;10-溢流罐;11-溢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连铸机连续浇钢过程中一包钢水浇注完毕需要更换下一包钢水,连铸钢包2的更换通常通过钢包回转台1来实现,钢包回转台1可以进行360°旋转,钢包回转台1上设有两个可以升降的回转臂,用于承接连铸钢包2。在上一包钢水浇注末期,将待更换的下一包钢水吊运至钢水接受位的回转臂上,并完成钢包滑动水口3的准备工作(如安装油缸、气体管线等),连铸钢包2的接受可以在回转臂处于高位或低位进行,但钢包回转台1必须在回转臂上的连铸钢包处于高位才能旋转。处于浇注位的上一包钢水浇注完毕,关闭其滑动水口3,连铸钢包2上升至高位,移除保护套管4(保护套管4俗称钢包长水口),钢包回转台1旋转180°,下一包钢水处于浇注位。导流溜槽5移入至保护套管4正下方的工作位,开启钢包滑动水口3,引流砂流入导流溜槽5,被导流至中间罐7上的溢流口11内或直接导流至中间罐7外的溢流罐10内,引流砂导流完毕且有钢水流出后,导流溜槽5移出至中间罐7外不影响中间罐7吊运的等待位,钢水流入中间罐7,连铸钢包2下降至低位,保护套管4浸入中间罐7钢水内,完成开浇。
引流砂导流过程中钢水不能自动流出时,先移出工作位的导流溜槽5,再移除保护套管4,再移入导流溜槽5至工作位,然后进行烧氧操作,引流砂及烧氧产物落入导流溜槽5,被导流至中间罐7上的溢流口11内或直接导流至中间罐7外的溢流罐10内,引流砂及烧氧产物导流完毕且有钢水流出后,导流溜槽5移出至中间罐7外不影响中间罐7吊运的等待位,钢水流入中间罐7,关闭钢包滑动水口3,安装保护套管4,开启钢包滑动水口3,钢水再次流出,连铸钢包2下降至低位,保护套管4浸入中间罐7钢水内,完成开浇。
本发明在排除引流砂时,连铸钢包2从钢水接受位直接旋转至浇注位,不需停顿,没有中断连铸钢包2正常的操作流程,不改变滑动水口3及其机构的结构,没有影响现有钢包开浇准备程序,不增加保护套管4操作步骤,没有增加整个开浇时间;本发明既可以实现自动开浇时的引流砂排除,又可以借助导流溜槽5实现烧氧开浇时的引流砂及烧氧产物的排除,引流砂及烧氧产物排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排除效果好。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完毕且钢水流出的判断标准是,流出的引流砂或引流砂及烧氧产物呈现红色并有零星钢花出现。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溜槽5的移入和移出采用自动或电启动。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溜槽5的移动方式为平移或摆动。导流溜槽5的移动方式采用摆动时,高度上的最大活动幅度不超过100mm。导流溜槽5移动时,不与中间罐盖6、中间罐7、保护套管4等附近设备干涉。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溜槽5的外壳采用焊接钢结构,内壁设有能耐火材料,具有短时间承接少量钢水的能力,导流溜槽5能够重复使用,粘钢严重时需要更换。耐火材料为耐火砖或耐火浇注料,厚度20mm~60mm。
在本实施例中,连铸钢包2上升至高位时,浇注位的保护套管4下方和中间罐7上沿之间的间距为200mm~350mm,导流溜槽5的倾斜角为3°~10°。导流溜槽5的高度和宽度满足在工作位上引流砂完全落入且不会溢出、长度满足将引流砂导流至中间罐7上的溢流口11内或直接导流至中间罐7外的溢流罐10内,导流溜槽5的高度为100mm~150mm、宽度为400mm~800mm、长度为700mm~2000mm。
上述工作流程实例仅示出了使用保护套管4且钢包回转台1带升降进行保护浇注时的引流砂排除情况,本发明也适用于不使用保护套管4状态下对引流砂进行排除。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铸钢包开浇时引流砂排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升至高位的保护套管下方和中间罐上沿之间的空间设置能移动的导流溜槽;连铸钢包上升至高位且从钢水接受位直接旋转至浇注位,开浇准备就绪且安装好保护套管后,导流溜槽移入至保护套管正下方的工作位,开启钢包滑动水口,引流砂流入导流溜槽,被导流至中间罐上的溢流口内或直接导流至中间罐外的溢流罐内,引流砂导流完毕且有钢水流出后,导流溜槽移出至中间罐外不影响中间罐吊运的等待位,钢水流入中间罐,连铸钢包下降至低位,保护套管浸入中间罐钢水内,完成开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钢包开浇时引流砂排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引流砂导流过程中钢水不能自动流出时,先移出工作位的导流溜槽,再移除保护套管,再移入导流溜槽至工作位,然后进行烧氧操作,引流砂及烧氧产物落入导流溜槽,被导流至中间罐上的溢流口内或直接导流至中间罐外的溢流罐内,引流砂及烧氧产物导流完毕且有钢水流出后,导流溜槽移出至中间罐外不影响中间罐吊运的等待位,钢水流入中间罐,关闭钢包滑动水口,安装保护套管,开启钢包滑动水口,钢水再次流出,连铸钢包下降至低位,保护套管浸入中间罐钢水内,完成开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铸钢包开浇时引流砂排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导流完毕且钢水流出的判断标准是,流出的引流砂或引流砂及烧氧产物呈现红色并有零星钢花出现。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铸钢包开浇时引流砂排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导流溜槽的移入和移出采用自动或电启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铸钢包开浇时引流砂排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导流溜槽的移动方式为平移或摆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铸钢包开浇时引流砂排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导流溜槽的移动方式采用摆动时,高度上的最大活动幅度不超过100mm。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铸钢包开浇时引流砂排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导流溜槽的外壳采用焊接钢结构,内壁设有能耐火材料,具有短时间承接少量钢水的能力。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铸钢包开浇时引流砂排除方法,其特征在于:耐火材料为耐火砖或耐火浇注料,厚度20mm~60mm。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铸钢包开浇时引流砂排除方法,其特征在于:连铸钢包上升至高位时,浇注位的保护套管下方和中间罐上沿之间的间距为200mm~350mm,导流溜槽的倾斜角为3°~1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铸钢包开浇时引流砂排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导流溜槽的高度和宽度满足在工作位上引流砂完全落入且不会溢出、长度满足将引流砂导流至中间罐上的溢流口内或直接导流至中间罐外的溢流罐内,导流溜槽的高度为100mm~150mm、宽度为400mm~800mm、长度为700mm~2000mm。
CN202010541513.9A 2020-06-15 2020-06-15 连铸钢包开浇时引流砂排除方法 Pending CN1116445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1513.9A CN111644581A (zh) 2020-06-15 2020-06-15 连铸钢包开浇时引流砂排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1513.9A CN111644581A (zh) 2020-06-15 2020-06-15 连铸钢包开浇时引流砂排除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4581A true CN111644581A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43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41513.9A Pending CN111644581A (zh) 2020-06-15 2020-06-15 连铸钢包开浇时引流砂排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4458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0797A (zh) * 2020-09-28 2021-01-05 本溪市宏业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钢包开浇时引流砂和钢水分离的方法
CN113814389A (zh) * 2021-10-29 2021-12-21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铸钢包回转台钢包引流砂接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909467A (zh) * 2021-10-15 2022-01-11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式钢包引流砂接收装置
CN115041674A (zh) * 2022-07-07 2022-09-13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包钢水自动接引流剂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18262A (ja) * 1982-12-22 1984-07-07 Kurosaki Refract Co Ltd スライデイングノズル装置内の詰物除去装置
EP0267575A2 (en) * 1986-11-14 1988-05-18 Vesuvius Crucible Company Improved apparatus for unplugging a vessel discharge port
CN201720406U (zh) * 2010-06-22 2011-01-26 浙江青山钢铁有限公司 连铸中间包分离引流砂装置
CN102218527A (zh) * 2011-05-12 2011-10-19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排除钢包引流砂的方法
CN106623887A (zh) * 2016-11-21 2017-05-10 张家港联峰钢铁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引流砂外排装置及连铸钢包开浇方法
CN106944608A (zh) * 2017-04-07 2017-07-14 东北大学 控制钢液中大型夹杂物的装置与操作方法
CN108788116A (zh) * 2018-08-27 2018-11-13 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 钢包引流砂外导装置及钢包开浇系统
CN110961591A (zh) * 2019-12-13 2020-04-07 中冶南方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钢包回转台高精度定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18262A (ja) * 1982-12-22 1984-07-07 Kurosaki Refract Co Ltd スライデイングノズル装置内の詰物除去装置
EP0267575A2 (en) * 1986-11-14 1988-05-18 Vesuvius Crucible Company Improved apparatus for unplugging a vessel discharge port
CN201720406U (zh) * 2010-06-22 2011-01-26 浙江青山钢铁有限公司 连铸中间包分离引流砂装置
CN102218527A (zh) * 2011-05-12 2011-10-19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排除钢包引流砂的方法
CN106623887A (zh) * 2016-11-21 2017-05-10 张家港联峰钢铁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引流砂外排装置及连铸钢包开浇方法
CN106944608A (zh) * 2017-04-07 2017-07-14 东北大学 控制钢液中大型夹杂物的装置与操作方法
CN108788116A (zh) * 2018-08-27 2018-11-13 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 钢包引流砂外导装置及钢包开浇系统
CN110961591A (zh) * 2019-12-13 2020-04-07 中冶南方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钢包回转台高精度定位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0797A (zh) * 2020-09-28 2021-01-05 本溪市宏业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钢包开浇时引流砂和钢水分离的方法
CN113909467A (zh) * 2021-10-15 2022-01-11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式钢包引流砂接收装置
CN113909467B (zh) * 2021-10-15 2022-11-25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式钢包引流砂接收装置
CN113814389A (zh) * 2021-10-29 2021-12-21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铸钢包回转台钢包引流砂接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814389B (zh) * 2021-10-29 2023-03-28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铸钢包回转台钢包引流砂接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041674A (zh) * 2022-07-07 2022-09-13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包钢水自动接引流剂装置
CN115041674B (zh) * 2022-07-07 2024-02-06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包钢水自动接引流剂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44581A (zh) 连铸钢包开浇时引流砂排除方法
CN109676094B (zh) 一种浇铸装置、铸锭系统及铸锭方法
CN108300929B (zh) 一种板材的加工方法及其连铸设备的进料机构
JPH07294150A (ja) 真空溶解と加圧注湯兼用誘導炉
CN101249559B (zh) 多锭真空浇注装置及用该装置进行真空浇注的方法
CN101342586A (zh) 钢水真空溢流法浇铸多支钢锭的设备和工艺
CN110216260A (zh) 连铸工艺中提高钢水洁净度的方法
CN108555273B (zh) 一种底吹惰性气体提高钢包自开率的方法
US5173243A (en) Slag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5213366B (zh) 一种大断面连铸生产线快速更换钢种的方法
CN103170609A (zh) 一种铁合金炉前浇注成型设备和工艺
CN107838388A (zh) 一种连铸中间包吹氩冶金装置及氩气控制方法
CN110860683B (zh) 一种铸铁机高纯铁水无渣控制浇铸设备及工艺
CN212168943U (zh) 一种旋转式钢水引流沙用引流装置
CN208960920U (zh) 一种自动化曲轴铁覆膜砂铸造设备
CN210937112U (zh) 一种铸铁机高纯铁水无渣控制浇铸装置
CN113390258A (zh) 真空感应炉的过渡流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1195722A (zh) 一种利用电磁排出引流砂的装置及其排出引流砂方法
CN207787694U (zh) 一种连铸过程中减少钢水铸余量的装置
CN213944872U (zh) 一种中间包排渣装置
CN111230090A (zh) 一种包含三级滤渣的熔炼铸锭方法
JPH11188475A (ja) 金属溶湯のラドル装置および給湯方法
US2741814A (en) Apparatus for pouring ingots
CN205519625U (zh) 防止冶金浇注产生旋涡卷渣的装置
CN217192555U (zh) 浇包扒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