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0074B - 包裹处理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包裹处理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0074B
CN111620074B CN202010491294.8A CN202010491294A CN111620074B CN 111620074 B CN111620074 B CN 111620074B CN 202010491294 A CN202010491294 A CN 202010491294A CN 111620074 B CN111620074 B CN 1116200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age
conveying
packages
buffer
buffe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912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20074A (zh
Inventor
徐龙学
吕俊松
陶鹏
高明
丛强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9129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200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20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007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95922 priority patent/WO202124436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20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00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10Sequence control of conveyors operating in combin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裹处理设备和方法,涉及物流技术领域。本申请的包裹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存装置、第二缓存装置和第一输送装置。在本申请的包裹处理设备和方法中,当第二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时,在预设位置没有包裹的情况下,控制第一缓存装置继续输送包裹,进而能够充分利用缓存装置输送包裹,提高了第一缓存装置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包裹处理设备处理包裹的效率。在预设位置有包裹的情况下,控制第一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可以在第二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的情况下,避免来自第一缓存装置的包裹推着第二缓存装置上的包裹继续向第一输送装置运动而造成的第一输送装置处理包裹异常的问题,提高了包裹处理设备工作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包裹处理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包裹处理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物流公司的包裹处理设备通常包括多级输送机构,多级输送机构中包括第一输送机构、缓存皮带机和第二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例如,伸缩机或用于接收人工放置的包裹的接包机等)用于接收外部传递的包裹,第二输送机构用于对包裹进行后续处理,缓存皮带机设置于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之间,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输送机构的包裹,并将包裹向第二输送机构输送。
相关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两级缓存皮带机的包裹处理设备,该包裹处理设备包括控制器,还包括沿包裹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机构、第一缓存皮带机、第二缓存皮带机和第二输送机构,其中,第一缓存皮带机接收第一输送机构传递的包裹,并将包裹向第二缓存皮带机输送,第二缓存皮带机将第一缓存皮带机输送的包裹输送至第二输送机构,当第二输送机构出现包裹堆积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缓存皮带机停止向第二输送机构输送包裹,并控制第一缓存皮带机停止向第二缓存皮带机输送包裹。
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的包裹处理设备存在包裹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包裹处理设备和方法,其能够提高包裹处理设备处理包裹的效率。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裹处理设备,用于沿设定方向输送包裹,包裹处理设备包括控制装置、检测装置,还包括沿包裹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存装置、第二缓存装置和第一输送装置,检测装置位于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上,用于检测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处是否有包裹;第一缓存装置、第二缓存装置、第一输送装置和检测装置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被设置为:
当控制第二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时,通过检测装置检测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是否有包裹,如果检测到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有包裹,则控制第一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如果检测到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没有包裹,则控制第一缓存装置继续输送包裹。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被设置为:
在控制第一缓存装置继续输送包裹的情况下,通过检测装置每间隔设定时间检测一次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是否有包裹;
当检测到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有包裹时,判断第二缓存装置是否仍处于停止输送包裹的状态,如果是,则控制第一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被设置为:
当第一输送装置满足第一设定条件时,控制第二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输送装置包括单件分离器,第一设定条件为单件分离器上的包裹数量大于第一预设值。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还被设置为:
当第一输送装置满足第二设定条件时,控制第二缓存装置开始输送包裹,或者,控制第二缓存装置和第一缓存装置开始输送包裹。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输送装置包括单件分离器,第二设定条件为单件分离器上的包裹数量小于第二预设值。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包裹输送方向,检测装置位于第二缓存装置的入口的下游且与第二缓存装置的入口的起始端的距离大于200mm小于600mm。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包括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包括光发生器和光接收器,沿第二缓存装置的宽度方向,光发生器和光接收器相对设置于第二缓存装置的输送面的两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裹处理方法,应用于包裹处理设备,包裹处理设备用于沿设定方向输送包裹,包裹处理设备包括沿包裹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存装置、第二缓存装置和第一输送装置,包裹处理方法包括:
当控制第二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时,检测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是否有包裹;
如果检测到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有包裹,则控制第一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如果检测到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没有包裹,则控制第一缓存装置继续输送包裹。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包裹处理方法还包括:
在控制第一缓存装置继续输送包裹的情况下,每间隔设定时间检测一次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是否有包裹;
当检测到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有包裹时,判断第二缓存装置是否仍处于停止输送包裹的状态,如果是,则控制第一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的包裹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存装置和第二缓存装置,在由于设定原因而不得不控制第二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时,根据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是否有包裹的情况控制第一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或继续输送包裹,从而能够在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没有包裹的情况下控制第一缓存装置继续输送包裹,进而能够在包裹处理设备中的包裹不是均匀供给且包裹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第一缓存装置输送包裹,提高了第一缓存装置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包裹处理设备处理包裹的效率,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包裹处理设备的包裹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进一步的,本方案能够在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有包裹的情况下,控制第一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可以在第二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的情况下,避免来自第一缓存装置的包裹推着第二缓存装置上的包裹继续向第一输送装置运动而造成的第一输送装置处理包裹异常的问题,提高了包裹处理设备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包裹处理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包裹处理设备的组成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包裹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标:010-包裹处理设备;100-第一缓存装置;110-第一机架;120-第一驱动件;130-第一传动件;200-第二缓存装置;210-第二机架;220-第二驱动件;230-第二传动件;300-第一输送装置;310-疏散器;320-单件分离器;330-相机;400-检测装置;410-光电传感器;411-光发生器;412-光接收器;500-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物流公司使用包裹处理设备进行包裹处理时,第一输送机构往往成堆地接收包裹,也即,第一输送机构在接收一堆包裹后,在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接收下一堆包裹,如此,就导致相关技术中的包裹处理设备中位于第一输送机构下游的第一缓存皮带机、第二缓存皮带机和第二输送机构也一批一批地处理包裹。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的包裹处理设备中,在第二缓存皮带机由于下游的第二输送机构上出现包裹堆积而停止输送包裹时,第一缓存皮带机往往处于没有运载包裹的空闲状态,此时,如果控制第一缓存皮带机停止向第二缓存皮带机输送包裹,就可能导致第一输送机构接收的下一堆包裹不能及时被第一缓存皮带机运输,从而导致包裹处理设备的包裹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改善第一缓存皮带机可能无法及时接收和输送第一输送机构输送的包裹,而导致包裹处理设备的包裹处理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裹处理设备,能够在第二缓存皮带机停止输送包裹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暂停第一缓存皮带机输送包裹,在不需要停止第一缓存皮带机的情况下令第一缓存皮带机保持输送包裹,以此来提高包裹处理设备的包裹处理效率。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包裹处理设备010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包裹处理设备010的组成框图。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裹处理设备010,用于沿设定方向(即图1中箭头b所指的方向)输送包裹,包裹处理设备010包括沿包裹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存装置100、第二缓存装置200和第一输送装置300,第一缓存装置100用于接收上游输送而来的包裹并将其输送给第二缓存装置200,第二缓存装置200用于接收第一缓存装置100输送而来的包裹并将其输送给第一输送装置300。包裹处理设备010还包括控制装置500和检测装置400,检测装置400位于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包裹输送路径上,用于检测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处是否有包裹。第一缓存装置100、第二缓存装置200、第一输送装置300和检测装置400均与控制装置500电连接。控制装置500能够根据检测装置400反馈的信号判断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处是否有包裹,控制装置500还可以控制第一缓存装置100、第二缓存装置200以及第一输送装置300开始输送包裹或者停止输送包裹,可选的,还可以进一步控制各个装置输送包裹的速度。
第一缓存装置100包括第一机架110、第一驱动件120以及第一传动件130,第一驱动件120固定于第一机架110上并与第一传动件130传动连接。第一传动件130用于承载包裹,并在第一驱动件120的驱动下输送包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130为输送带,在可选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130还可以是沿包裹输送方向排列的辊子。与第一缓存装置100类似,第二缓存装置200包括第二机架210、第二驱动件220以及第二传动件230,第二驱动件220固定于第二机架210上并与第二传动件230传动连接。第二传动件230用于承载包裹,并在第二驱动件220的驱动下输送包裹。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动件230为输送带,在可选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传动件230还可以是沿包裹输送方向排列的辊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120、第二驱动件220可选为步进电机。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装置300可以包括单件分离器、拉包机或者动态计泡机等。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装置300包括疏散器310和单件分离器320。沿包裹输送方向,疏散器310位于单件分离器320的上游,用于接收第二缓存装置200输送而来的包裹,并将包裹输送至单件分离器320。疏散器310还用于将聚集在一起的包裹沿疏散器310的宽度方向(即图1中cd箭头所指的方向)分离。单件分离器320用于将聚集在一起的包裹沿包裹输送方向逐件地分离,单件分离器320上方设置有用于检测单件分离器320上的包裹的输送状态的相机330。控制装置500与相机330电连接,并可以控制相机330采集单件分离器320的输送平面上的图像,以获取单件分离器320上的包裹的数量。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沿包裹输送方向,第一缓存装置100的上游还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图中未示出),第二输送装置可以为用于接收外部传递的包裹的伸缩机、接包机等。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装置400包括光电传感器410,光电传感器410包括光发生器411和光接收器412,沿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宽度方向(即图1中cd箭头所指的方向),光发生器411和光接收器412相对设置于第二缓存装置200的输送面的两侧。应理解,在此处,第二缓存装置200的输送面是指第二传动件230用于支撑包裹的支撑面,也即作为第二传动件230的输送带的上表面。光发生器411和光接收器412之间能够形成光路,该光路便处于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处。当光路没有被阻断,光接收器412接收到光发生器411所发射的光信号时,光接收器412向控制装置500反馈第一信号;当该预设位置处存在包裹时,包裹能够阻断该光路,光接收器412无法接收到光发生器411发射的光信号,此时光接收器412向控制装置500反馈第二信号。控制装置500通过光接收器412反馈的不同信号来判断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处是否存在包裹。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包裹输送方向,检测装置400位于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入口的下游且与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入口的起始端的距离大于200mm小于600mm。
在本申请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检测装置400还可以包括3D相机、2D相机、传感器阵列等,均能够对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处是否存在包裹进行检测。其中,3D相机和2D相机可以设置于第二缓存装置200的输送面的上方。传感器阵列可以包括发光组件和接收组件,沿第二缓存装置200的高度方向,发光组件和接收组件相对设置于第二缓存装置200的输送面的两侧,发光组件包括沿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光发生器,接收组件包括沿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光接收器,光接收器和光发生器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从而使得发光组件和接收组件之间能够形成多条间隔设置的光路。控制装置500可以根据光接收器反馈的信号判断每条光路是否阻断,进而判断预设位置处是否有包裹。当然,在检测装置400包括上述的发光组件和接收组件的情况下,第二缓存装置200的第二传动件230应当是分段式,比如沿包裹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两条以上的输送带,其中相邻的两个输送带之间的间隙位于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发光组件和接收组件之间的光路正好能够穿过该间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装置500被设置为:
当控制第二缓存装置200停止输送包裹时,通过检测装置400检测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是否有包裹,如果检测到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有包裹,则控制第一缓存装置100停止输送包裹,如果检测到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没有包裹,则控制第一缓存装置100继续输送包裹。
控制第二缓存装置200停止输送包裹,往往是因为存在不得不停止第二缓存装置200输送的理由,比如第一输送装置300已经满负荷运行或者停止运行导致暂时不能够继续处理包裹,此时必须停止第二缓存装置200向第一输送装置300输送包裹。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控制第二缓存装置200停止输送包裹时,控制装置500根据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是否有包裹的情况控制第一缓存装置100停止输送包裹或继续输送包裹。由于在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没有包裹的情况下往往是一个批次的包裹已经全部到达第二缓存装置200,此时,通过控制第一缓存装置100不停止输送包裹,则可以使得在下一个批次的包裹到达第一缓存装置100时,第一缓存装置100能够及时地输送该批次的包裹,提高第一缓存装置100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包裹处理设备010处理包裹的效率,避免由于第一缓存装置100不能及时输送包裹而造成的包裹处理设备010的包裹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而在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有包裹的情况下,往往是一个批次的包裹还没有全部到达第二缓存装置200,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缓存装置100靠近第二缓存装置200的一端往往也会存在包裹,此时,通过控制第一缓存装置100停止输送包裹,则可以避免在第二缓存装置200停止输送包裹的情况下,来自第一缓存装置100的包裹推着第二缓存装置200上的包裹继续向第一输送装置300运动而造成的第一输送装置300处理包裹异常的问题,提高包裹处理设备010工作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缓存装置输送包裹是指缓存装置的驱动件和传动件维持运行状态,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是指缓存装置的驱动件和传动件停止运行,上述的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和缓存装置继续输送包裹不受缓存装置的传动件上是否有包裹的限制。
可选的,控制装置500还被设置为:
在控制第一缓存装置100继续输送包裹的情况下,通过检测装置400每间隔设定时间检测一次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是否有包裹;
当检测到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有包裹时,判断第二缓存装置200是否仍处于停止输送包裹的状态,如果是,则控制第一缓存装置100停止输送包裹。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缓存装置200停止输送包裹,第一缓存装置100继续输送包裹的情况下,当检测到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由没有包裹变化为有包裹时,再控制第一缓存装置100停止输送包裹,如此,在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有包裹前第一缓存装置100能够继续输送一段时间的包裹,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第一缓存装置100输送包裹,还可以利用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入口区域多缓存一些包裹,提高缓存装置的利用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包裹处理设备010处理包裹的效率,并且,可以在由第一缓存装置100输送的包裹到达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时及时控制第一缓存装置100停止输送包裹,避免造成包裹处理异常的问题,保证包裹处理设备010工作的可靠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500还被设置为:当第一输送装置300满足第一设定条件时,控制第二缓存装置200停止输送包裹。
如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输送装置300包括单件分离器320的情况下,第一设定条件可以为单件分离器320上的包裹数量大于第一预设值。具体的,控制装置500控制相机330每间隔预设时间采集一次单件分离器320的输送平面上的图像,并根据该图像获取单件分离器320上的包裹的数量,再判断单件分离器320上的包裹的数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装置300还包括疏散器310,当单件分离器320上的包裹的数量大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装置500控制疏散器310和第二缓存装置200均停止输送包裹。
在本申请可选的另一种实施例中,若第一输送装置300包括拉包机,拉包机包括依次设置的多段拉包组件,控制装置500能够根据相邻包裹之间的距离调整不同段的拉包组件的输送速度。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设定条件为与第二缓存装置200相邻的一段拉包组件(也即,拉包机中沿包裹输送方向位于最上游的一段拉包组件)的输送速度为零。由于与第二缓存装置200相邻的一段拉包组件的输送速度为零,可以认为继续向拉包机输送包裹会导致拉包机上出现包裹堆积的状况,因此在与第二缓存装置200相邻的一段拉包组件的输送速度为零时,控制第二缓存装置200停止输送包裹。
在本申请可选的又一种实施例中,若第一输送装置300包括动态计泡机,动态计泡机包括输送带以及用于测量该输送带上包裹的重量的称重组件,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设定条件为当第二缓存装置200上的包裹到达第二缓存装置200的末端,也即该包裹即将到达动态计泡机时,动态计泡机上尚有包裹未离开。具体的,控制装置500可以通过动态计泡机的称重组件反馈的重量信息,来判断动态计泡机的输送带上是否还有包裹。当判定动态计泡机的输送带上还有包裹时,则可以认为继续向第一输送装置300输送包裹会导致包裹堆积的情况,因此在动态计泡机的输送带上还有包裹时,控制第二缓存装置200停止输送包裹。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500还被设置为:
当第一输送装置300满足第二设定条件时,控制第二缓存装置200开始输送包裹,或者,控制第二缓存装置200和第一缓存装置100开始输送包裹。
具体的,在第二缓存装置200由于第一输送装置300满足第一设定条件而停止输送包裹的情况下,控制装置500每间隔设定时间检测一次第一输送装置300上的包裹的状态,当第一输送装置300满足第二设定条件时,控制装置500控制第二缓存装置200开始输送包裹,并在第一缓存装置100已经停止输送包裹的情况下,同时控制第一缓存装置100开始输送包裹。
如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输送装置300包括单件分离器320的情况下,第二设定条件可以为单件分离器320上的包裹数量小于第二预设值。当单件分离器320上的包裹数量大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装置500控制第二缓存装置200停止输送包裹,当单件分离器320上的包裹小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装置500控制第二缓存装置200开始输送包裹,或者,控制第二缓存装置200和第一缓存装置100开始输送包裹,其中,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
在本申请可选的另一种实施例中,若第一输送装置300包括拉包机,拉包机包括依次设置的多段拉包组件,控制装置500能够根据相邻包裹之间的距离调整不同段的拉包组件的输送速度。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设定条件可以为与第二缓存装置200相邻的一段拉包组件(也即,拉包机中沿包裹输送方向位于最上游的一段拉包组件)的输送速度由零变化为不为零。由于拉包机往往具有较快的输送速度,因此可以认为拉包机一旦开始输送包裹,那么拉包机上便不会出现包裹堆积的状况,因此在拉包机开始输送包裹之后可以控制第一缓存装置100和第二缓存装置200开始向第一输送装置300输送包裹。
在本申请可选的又一种实施例中,若第一输送装置300包括动态计泡机,动态计泡机包括输送带以及用于测量该输送带上包裹的重量的称重组件,那么第二设定条件可以为动态计泡机上的包裹离开动态计泡机。具体的,控制装置500可以通过动态计泡机的称重组件反馈的重量信息,来判断动态计泡机上的包裹是否离开动态计泡机。当判定动态计泡机的输送带上已经不存在包裹,则可以认为第一输送装置300上不存在包裹堆积的情况,因此可以控制第一缓存装置100和第二缓存装置200开始向第一输送装置300输送包裹。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包裹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请参照图3,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裹处理方法,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裹处理设备010。包裹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100,当控制第二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时,检测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是否有包裹。
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裹处理设备010为例,控制装置500可以根据检测装置400反馈的信息,判断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是否有包裹。针对不同类型的检测装置400的检测方法,可以参考前述实施方式中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如果检测到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有包裹,则执行步骤S210:控制第一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如果检测到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没有包裹,则执行步骤S220:控制第一缓存装置继续输送包裹。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控制第二缓存装置200停止输送包裹时,根据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是否有包裹的情况,控制第一缓存装置100停止输送包裹或继续输送包裹。由于在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没有包裹的情况下往往是一个批次的包裹已经全部到达第二缓存装置200,此时,通过控制第一缓存装置100不停止输送包裹,则可以使得在下一个批次的包裹到达第一缓存装置100时,第一缓存装置100能够及时地输送该批次的包裹,提高第一缓存装置100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包裹处理设备010处理包裹的效率,避免由于第一缓存装置100不能及时输送包裹而造成的包裹处理设备010的包裹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而在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有包裹的情况下,往往是一个批次的包裹还没有全部到达第二缓存装置200,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缓存装置100靠近第二缓存装置200的一端往往也会存在包裹,此时,通过控制第一缓存装置100停止输送包裹,则可以避免在第二缓存装置200停止输送包裹的情况下,来自第一缓存装置100的包裹推着第二缓存装置200上的包裹继续向第一输送装置300运动而造成的第一输送装置300处理包裹异常的问题,提高包裹处理设备010工作的可靠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包裹处理方法还包括:在控制第一缓存装置继续输送包裹的情况下,每间隔设定时间检测一次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是否有包裹;当检测到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有包裹时,判断第二缓存装置是否仍处于停止输送包裹的状态,如果是,则控制第一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
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裹处理设备010为例,控制装置500在控制第一缓存装置100继续输送包裹的情况下,每间隔设定时间通过检测装置400检测一次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是否有包裹;当通过检测装置400检测到第二缓存装置200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有包裹时,判断第二缓存装置200是否仍处于停止输送包裹的状态,如果是,则控制第一缓存装置100停止输送包裹。
进一步的,包裹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当第一输送装置满足第一设定条件时,控制第二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在第一输送装置300包括单件分离器320的情况下,第一设定条件可以为单件分离器320上的包裹数量大于第一预设值。在第一输送装置300包括拉包机的情况下,第一设定条件为与第二缓存装置200相邻的一段拉包组件的输送速度为零。在第一输送装置300包括动态计泡机的情况下,第一设定条件为当第二缓存装置200上的包裹到达第二缓存装置200的末端,也即该包裹即将到达动态计泡机时,动态计泡机上尚有包裹未离开。判断第一输送装置300是否满足第一设定条件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本申请实施例对包裹处理设备010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包裹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当第一输送装置满足第二设定条件时,控制第二缓存装置开始输送包裹,或者,控制第二缓存装置和第一缓存装置开始输送包裹。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裹处理设备010为例,在第二缓存装置200由于第一输送装置300满足第一设定条件而停止输送包裹的情况下,控制装置500每间隔设定时间检测一次第一输送装置300上的包裹的状态,当第一输送装置300满足第二设定条件时,控制装置500控制第二缓存装置200开始输送包裹,并在第一缓存装置100已经停止输送包裹的情况下,同时控制第一缓存装置100开始输送包裹。
可选的,在第一输送装置300包括单件分离器320的情况下,第二设定条件可以为单件分离器320上的包裹数量小于第二预设值。在第一输送装置300包括拉包机的情况下,第二设定条件可以为与第二缓存装置200相邻的一段拉包组件的输送速度由零变化为不为零。在第一输送装置300包括动态计泡机的情况下,第二设定条件可以为动态计泡机上的包裹离开动态计泡机。判断第一输送装置300是否满足第二设定条件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本申请实施例对包裹处理设备010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包裹处理设备,用于沿设定方向输送包裹,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处理设备包括控制装置、检测装置,还包括沿包裹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存装置、第二缓存装置和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单件分离器,所述检测装置位于所述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上,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处是否有包裹;所述第一缓存装置、所述第二缓存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检测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被设置为:
当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满足第一设定条件时,控制所述第二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所述第一设定条件为所述单件分离器上的包裹数量大于第一预设值;
当控制所述第二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时,通过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是否有包裹,如果检测到所述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有包裹,则控制所述第一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如果检测到所述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没有包裹,则控制所述第一缓存装置继续输送包裹;
所述控制装置还被设置为:
当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满足第二设定条件时,控制所述第二缓存装置开始输送包裹,并在所述第一缓存装置已经停止输送包裹的情况下,同时控制所述第一缓存装置开始输送包裹,所述第二设定条件为所述单件分离器上的包裹数量小于第二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裹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被设置为:
在控制所述第一缓存装置继续输送包裹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检测装置每间隔设定时间检测一次所述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是否有包裹;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有包裹时,判断所述第二缓存装置是否仍处于停止输送包裹的状态,如果是,则控制所述第一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裹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沿包裹输送方向,所述检测装置位于所述第二缓存装置的入口的下游且与所述第二缓存装置的入口的起始端的距离大于200mm小于6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裹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包括光发生器和光接收器,沿所述第二缓存装置的宽度方向,所述光发生器和所述光接收器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缓存装置的输送面的两侧。
5.一种包裹处理方法,应用于包裹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处理设备用于沿设定方向输送包裹,所述包裹处理设备包括沿包裹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存装置、第二缓存装置和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单件分离器,所述包裹处理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满足第一设定条件时,控制所述第二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所述第一设定条件为所述单件分离器上的包裹数量大于第一预设值;
当控制所述第二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时,检测所述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是否有包裹;
如果检测到所述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有包裹,则控制所述第一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如果检测到所述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没有包裹,则控制所述第一缓存装置继续输送包裹;
当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满足第二设定条件时,控制所述第二缓存装置开始输送包裹,并在所述第一缓存装置已经停止输送包裹的情况下,同时控制所述第一缓存装置开始输送包裹,所述第二设定条件为所述单件分离器上的包裹数量小于第二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处理方法还包括:
在控制所述第一缓存装置继续输送包裹的情况下,每间隔设定时间检测一次所述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是否有包裹;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缓存装置的包裹输送路径的预设位置有包裹时,判断所述第二缓存装置是否仍处于停止输送包裹的状态,如果是,则控制所述第一缓存装置停止输送包裹。
CN202010491294.8A 2020-06-02 2020-06-02 包裹处理设备和方法 Active CN1116200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91294.8A CN111620074B (zh) 2020-06-02 2020-06-02 包裹处理设备和方法
PCT/CN2021/095922 WO2021244360A1 (zh) 2020-06-02 2021-05-26 包裹处理设备、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91294.8A CN111620074B (zh) 2020-06-02 2020-06-02 包裹处理设备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0074A CN111620074A (zh) 2020-09-04
CN111620074B true CN111620074B (zh) 2023-05-09

Family

ID=72257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91294.8A Active CN111620074B (zh) 2020-06-02 2020-06-02 包裹处理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20074B (zh)
WO (1) WO20212443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0074B (zh) * 2020-06-02 2023-05-09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包裹处理设备和方法
CN112620123A (zh) * 2020-12-18 2021-04-09 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货物分离单件排列方法
CN114803634A (zh) * 2022-03-09 2022-07-29 深圳市量维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灯带缓存工艺及缓存设备
CN114951009B (zh) * 2022-04-28 2023-08-22 广州艮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裹供件方法、四段式供件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88053B (zh) * 2022-05-25 2024-04-19 杭州华立科技有限公司 物料运输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4988054A (zh) * 2022-06-13 2022-09-02 三维海容(青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箱位传输方法及基于多箱位传输方法的传输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2469B (zh) * 2009-03-19 2014-09-24 因特利格拉泰德总部有限责任公司 控制堆积传输器的方法
JP5218862B2 (ja) * 2010-11-02 2013-06-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郵便物処理装置及び郵便物処理方法
EP2883820B1 (de) * 2013-12-16 2016-09-28 Müller Martini Holding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intakten von Buchblocks
CN106927235A (zh) * 2017-04-27 2017-07-07 湖南艾博特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输送装置
CN207536690U (zh) * 2017-11-28 2018-06-26 湖南恒茂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治具回收装置及波峰焊装置
CN108750591A (zh) * 2018-08-13 2018-11-06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生产线上产品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335576B (zh) * 2018-08-28 2020-08-28 上海畅联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货物出入库系统
CN209080821U (zh) * 2018-11-22 2019-07-09 广州盛原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物料输送装置及纺织品生产系统
CN109867109B (zh) * 2019-02-25 2021-10-08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输送线工作模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10406934B (zh) * 2019-06-28 2021-08-24 河南沐桐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段式辊筒输送线的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0504596U (zh) * 2019-08-30 2020-05-12 中天建扬物流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卧式分拣设备
US10625952B1 (en) * 2019-10-18 2020-04-21 Grey Orange Pte. Ltd. Induction station for conveying packages in storage facility
CN111076800A (zh) * 2019-12-13 2020-04-28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快递包裹计泡信息动态采集系统
CN111056218A (zh) * 2020-01-10 2020-04-24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物料输送方法及物料输送设备
CN111620074B (zh) * 2020-06-02 2023-05-09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包裹处理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0074A (zh) 2020-09-04
WO2021244360A1 (zh) 2021-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20074B (zh) 包裹处理设备和方法
US10226795B2 (en) Vision based item typing and separation system
CN110997529B (zh) 物品分类和分拣系统
US10773897B2 (en) Off-loading, typing and item separation system
US10906746B2 (en) Article typing and sorting system
US20160200522A1 (en) Accumulation conveyor
CN107531428A (zh) 具有基于物品特性的转移率的滑动分选器弹出式分流输送机
JP2006500300A (ja) アキュムレーションコンベヤシステム
US882706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articles in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buffer sections
EP3971116A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extendable conveyors
JP7040500B2 (ja) コンベヤシステム
CN113477539A (zh) 防跟包动态称上包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547525A (zh) 供包设备及交叉分拣系统
CN107098131B (zh) 供件装置
EP1199265B1 (en) Product diverting mechanism in a packaging system
JP2000136021A (ja) インダクションコンベヤ
CN114951009A (zh) 一种包裹供件方法、四段式供件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US7347417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detecting overlapping flat mailpieces
KR20060107563A (ko) 납작한 화물들을 분류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5520611A (zh) 物流系统
US20230150772A1 (en) Separating device
CN216460170U (zh) 单件分离供包结构及分拣系统
JP2001080725A (ja) 搬送装置および搬送方法
JP2011148564A (ja) 搬送システム
CN106406260B (zh) 一种用于生产线的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传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