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9727A - 一种散货船的舷侧结构、舷侧加固方法以及船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货船的舷侧结构、舷侧加固方法以及船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9727A
CN111619727A CN202010478511.XA CN202010478511A CN111619727A CN 111619727 A CN111619727 A CN 111619727A CN 202010478511 A CN202010478511 A CN 202010478511A CN 111619727 A CN111619727 A CN 1116197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
fastening
waterline
board
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851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林
曹璐
周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7851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197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19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97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00Hu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or component parts
    • B63B3/14Hull parts
    • B63B3/16Sh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货船的舷侧结构、舷侧加固方法以及船舶,包括舷侧板,舷侧板靠近船舱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包括肋骨和紧固组件,紧固组件安装于舷侧板上,肋骨与紧固组件可拆卸连接,且肋骨能够与舷侧板抵接。通过在舷侧板的内侧面设置可拆卸的肋骨,具有提高舷侧强度、便于装卸和提升运营效益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散货船的舷侧结构、舷侧加固方法以及船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货船的舷侧结构、包含该舷侧结构的舷侧加固方法以及包含该舷侧加固方法的船舶。
背景技术
通常,船舶在冰区航行时,船舶舷侧在水线附近的区域不断受到冰块的撞击,船舷存在被撞击变形的风险。为了对该区域进行加固,现有做法是在舷侧的竖直方向上增加肋骨,以提高舷侧外板的强度。由于增加肋骨后,相邻肋骨将间距较小,在制造过程中也相应增加了焊接难度,以及额外增加焊接工作量、增加了焊接过程中的变形控制难度和建造成本。肋骨的安装位置位于货舱内,因此货物的吊运、存放过程中会对肋骨造成损坏,更换困难。同时,大量的肋骨增加了船舶的自身重量,当船舶在非冰区航行时,肋骨占据了船舶的空间和自重,降低了货物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散货船的舷侧结构、舷侧加固方法以及船舶,其具有提高舷侧强度和便于装卸、提升运营效益的特点。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的一种散货船的舷侧结构,包括舷侧板,所述舷侧板靠近船舱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肋骨和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安装于所述舷侧板上,所述肋骨与所述紧固组件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肋骨能够与所述舷侧板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结构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舷侧板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紧固组件沿所述肋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舷侧板上的最高吃水线与最低吃水线之间为水线区域,所述加强结构的中部位于所述水线区域内。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水线区域内的多个所述紧固组件中,相邻两个所述紧固组件之间的间距为L1,位于所述水线区域外的多个所述紧固组件中,相邻两个所述紧固组件之间的间距为L2,且L1<L2。
进一步的,从所述加强结构的中部至所述加强结构的两端,相邻两个所述紧固组件之间的间距呈中部小两端大的变化趋势。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组件包括固定板和紧固件,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舷侧板上,所述肋骨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舷侧板上还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肋骨的两端。
还提供一种舷侧加固方法,包括所述的散货船的舷侧结构,还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主甲板上开设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与多个所述加强结构对应设置;
S2、安装时,吊装所述加强结构的肋骨,将所述肋骨沿对应的所述通孔移送至所述船舱内,并与所述紧固组件连接固定;
S3、检测所述肋骨与所述舷侧板之间的间隙,并在所述间隙内设置垫片;
S4、拆卸时,拆卸所述紧固组件上的紧固件并使所述肋骨与所述紧固组件分离,吊装所述肋骨,将所述肋骨沿所述通孔移送至所述船舱外。
还提供一种船舶,包括所述的一种舷侧加固方法。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散货船的舷侧结构、舷侧加固方法以及船舶,通过在舷侧板的内侧面设置可拆卸的肋骨,具有提高舷侧强度、便于装卸和提升运营效益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舷侧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舷侧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加强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
1、舷侧板;10、水线区域;2、肋骨;3、紧固组件;30、固定板;31、紧固件;4、限位件;5、主甲板;5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散货船的舷侧结构,包括舷侧板1,舷侧板1靠近船舱的一侧面设置有多个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包括肋骨2和紧固组件3,紧固组件3安装于舷侧板1上,肋骨2与紧固组件3可拆卸连接,且肋骨2能够与舷侧板1抵接。可以理解的是,舷侧板1为两个,两个舷侧板1分别位于船舶前进方向的两侧,两个舷侧板1之间为船舱,舷侧板1靠近船舱的一侧面为舷侧板1的内侧面,舷侧板1上与内侧面相对的一侧面为舷侧板1的外侧面,船舱的顶部为主甲板5,主甲板5分别与两个舷侧板1连接。本实施例中,舷侧板1的内侧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包括肋骨2和紧固组件3,肋骨2固定在舷侧板1上并与舷侧板1抵接,以提高舷侧板1的抗压强度。当舷侧板1与冰块或者其他漂浮物发生撞击时,冰块与舷侧板1的接触点位置应力较为集中,容易使舷侧板1的撞击区域发生变形。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肋骨2,能够起到强化撞击区域的抗压强度的作用,同时,可通过肋骨2将冲击力传递至撞击区域以外,扩大受力面,避免舷侧板1发生变形。肋骨2与紧固组件3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对肋骨2进行更换。以及,当船舶在无冰区域航行时,肋骨2可拆下,以减轻船舶自身重量,提高货物装载量,进而提升运营效益。本实施例通过在舷侧板1的内侧面设置可拆卸的肋骨2,具有提高舷侧强度、便于装卸和提升运营效益的特点。
具体地,如图3所示,肋骨2呈“L”形,肋骨2包括两个相互垂直设置的钢板,其中一个钢板的端部与舷侧板1抵接。该结构的肋骨2具有较强的抗弯强度,避免肋骨2在运行过程中或者安装、吊运过程中发生弯曲变形。优选地,肋骨2可采用球扁钢制成,球扁钢的长边垂直于舷侧板1。
具体地,紧固组件3包括固定板30和紧固件31,固定板30固定于舷侧板1上,肋骨2通过紧固件31与固定板30连接。本实施例中,固定板30焊接在舷侧板1上,固定板30设置有第一连接孔,肋骨2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紧固件31穿设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并对固定板30和肋骨2进行固定。紧固件31优选为螺栓。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螺钉,销钉或其他紧固件。
具体地,加强结构的长度方向与舷侧板1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可以理解的是,舷侧板1的长度方向与船舶的前进方向相同,即舷侧板1的长度方向与船舶的吃水线方向相同。加强结构的长度方向与舷侧板1的长度方向垂直,即加强结构的长度方向与吃水线垂直,该结构有利于使加强结构跨越吃水线、吃水线周围区域以及远离吃水线的区域。当冰块与舷侧板1发生撞击时,受力点位于吃水线周围区域,加强结构可将冰块的撞击力传递至远离吃水线的区域,以扩大受力面,降低受力点的应力集中,避免舷侧板1发生变形。
具体地,紧固组件3为多个,多个紧固组件3沿肋骨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紧固组件3的作用在于对肋骨2进行固定,同时起到力的传递作用。间隔设置多个紧固组件3,有利于使肋骨2受到的冲击力分散至舷侧板1的多个区域,达到分散应力的效果。
具体地,舷侧板1上的最高吃水线与最低吃水线之间为水线区域10,加强结构的中部位于水线区域10内。可以理解的是,最高吃水线为船舶满载时的吃水线,即为水面到达舷侧板1的最高位置。最低吃水线为船舶空载时的吃水线,即为水面到达舷侧板1的最低位置。在船舶正常运营中,实际吃水线位于水线区域10内,因此,当冰块与船舶发生撞击时,受力点位于水线区域10或靠近水线区域10的位置。本实施例中,将加强结构的中部设于水线区域10内,当发生撞击时,受力点位于加强结构的中部位置,有利于使冲击力从加强结构中部向两侧传递,有助于提升应力分散效果。
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位于水线区域10的多个紧固组件3中,相邻两个紧固组件3之间的间距为L1,位于水线区域10外的多个紧固组件3中,相邻两个紧固组件3之间的间距为L2,且L1<L2。可以理解的是,相邻两个紧固组件3之间的间距越小,则紧固组件3的分布越密集,紧固组件3与舷侧板1之间的连接点也越密集,力的传递效果越好。相反,相邻两个紧固组件3之间的间距越大,则紧固组件3的分布越稀疏,紧固组件3与舷侧板1之间的连接点也越稀疏,力的传递效果越弱。本实施例中水线区域10内的紧固组件3的间距L1小于水线区域10外的紧固组件3的间距L2,可增强水线区域10内力的传递效果,提升应力分散效果。该结构不仅保证了良好的应力分散效果,同时还减少了水线区域10外的紧固组件3数量,有利于节省成本和降低船舶自身重量。
另一实施例中,从加强结构的中部至加强结构的两端,相邻两个紧固组件3之间的间距呈中部小两端大的变化趋势。可以理解的是,加强结构的中部位于水线区域10内,从加强结构的中部至两端,相邻两个紧固组件3之间的间距从小到大变化,有利于增加加强结构中部位置力的传递效果,同时减少加强结构两端位置的紧固组件3数量。该结构不仅保证了良好的应力分散效果,同时还减少了水线区域10外的紧固组件3数量,有利于节省成本和降低船舶自身重量。需要说明的是,加强结构的中部指加强结构的长度方向上的对称中心,以及对称中心和对称中心一定距离范围内的区域。
具体地,舷侧板1上还设置有限位件4,限位件4位于肋骨2的两端,限位件4的作用在于对肋骨2的长度方向进行限制,避免船舶航行过程中因肋骨2的震动而沿长度方向发生位移。限位件4设置有能够容纳肋骨2的凹槽,安装时,肋骨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凹槽插接,限位件4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于舷侧板1上。
本实施例的显著效果为:通过在舷侧板1的内侧面设置可拆卸的肋骨2,具有提高舷侧强度、便于装卸和提升运营效益的特点。
还提供一种舷侧加固方法,包括上述的散货船的舷侧结构,还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主甲板5上开设多个通孔50,多个通孔50与多个加强结构对应设置;
S2、安装时,吊装加强结构的肋骨2,将肋骨2沿对应的通孔50移送至船舱内,并与紧固组件3连接固定;
S3、检测肋骨2与舷侧板1之间的间隙,并在间隙内设置垫片;
S4、拆卸时,拆卸紧固组件3上的紧固件31并使肋骨2与紧固组件3分离,吊装肋骨2,将肋骨2沿通孔50移送至船舱外。
本实施例中,在主甲板5上设置通孔50,通孔50的作用在于连接船舱的内部和外部。因散货船的尺寸较大,肋骨2的尺寸较长,不便于通过船舱内的人员通道进行运送。在主甲板5上开设供肋骨2移送的进出口,方便肋骨2的安装和拆卸,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安装肋骨2后,对肋骨2与舷侧板1之间的间隙进行检查并利用垫片消除两者间的间隙。以保证肋骨2与舷侧板1之间紧密抵接,提升应力传递效果。
具体地,垫片为薄钢板制成,垫片呈楔形结构,便于插入间隙并固定于间隙中。
具体地,通孔50上设置有封盖,封盖用于封堵通孔50。
本实施例的显著效果为:通过在主甲板5上开设用于移送肋骨2的通孔50,具有方便肋骨2的安装和拆卸,提高作业效率的特点。
还提供一种船舶,包括上述舷侧加固方法。该船舶可在需要经过冰区航道时,安装肋骨2对舷侧板1进行加固,避免舷侧板1与冰块撞击中发生变形。以及在不需要经过冰区航道时,拆除肋骨2,减轻船舶的自身重量,提高货物装载量,进而提升船舶的运营效益。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散货船的舷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舷侧板,所述舷侧板靠近船舱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肋骨和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安装于所述舷侧板上,所述肋骨与所述紧固组件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肋骨能够与所述舷侧板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货船的舷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舷侧板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货船的舷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紧固组件沿所述肋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货船的舷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舷侧板上的最高吃水线与最低吃水线之间为水线区域,所述加强结构的中部位于所述水线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货船的舷侧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水线区域内的多个所述紧固组件中,相邻两个所述紧固组件之间的间距为L1,位于所述水线区域外的多个所述紧固组件中,相邻两个所述紧固组件之间的间距为L2,且L1<L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货船的舷侧结构,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加强结构的中部至所述加强结构的两端,相邻两个所述紧固组件之间的间距呈中部小两端大的变化趋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货船的舷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固定板和紧固件,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舷侧板上,所述肋骨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货船的舷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舷侧板上还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肋骨的两端。
9.一种舷侧加固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散货船的舷侧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主甲板上开设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与多个所述加强结构对应设置;
S2、安装时,吊装所述加强结构的肋骨,将所述肋骨沿对应的所述通孔移送至所述船舱内,并与所述紧固组件连接固定;
S3、检测所述肋骨与所述舷侧板之间的间隙,并在所述间隙内设置垫片;
S4、拆卸时,拆卸所述紧固组件上的紧固件并使所述肋骨与所述紧固组件分离,吊装所述肋骨,将所述肋骨沿所述通孔移送至所述船舱外。
10.一种船舶,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舷侧加固方法。
CN202010478511.XA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散货船的舷侧结构、舷侧加固方法以及船舶 Pending CN1116197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8511.XA CN111619727A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散货船的舷侧结构、舷侧加固方法以及船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8511.XA CN111619727A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散货船的舷侧结构、舷侧加固方法以及船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9727A true CN111619727A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68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8511.XA Pending CN111619727A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散货船的舷侧结构、舷侧加固方法以及船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1972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0586A (zh) * 2021-01-26 2021-03-26 烟台智汇港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基于提升船运面积以及总载重的多级式承载方法
CN114408089A (zh) * 2022-03-01 2022-04-29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双舷侧边舱内水平平台及船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524404A (zh) *
KR100611017B1 (ko) * 2000-06-30 2006-08-09 스미도모쥬기가이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이중선각블럭의 건조방법
CN202609031U (zh) * 2011-12-23 2012-12-19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抗冰型舷侧结构
CN109572924A (zh) * 2018-09-29 2019-04-05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航行于冰区的大型集装箱船舷侧结构
CN110466681A (zh) * 2019-08-22 2019-11-19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船体加强结构及其加强方法及船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524404A (zh) *
KR100611017B1 (ko) * 2000-06-30 2006-08-09 스미도모쥬기가이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이중선각블럭의 건조방법
CN202609031U (zh) * 2011-12-23 2012-12-19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抗冰型舷侧结构
CN109572924A (zh) * 2018-09-29 2019-04-05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航行于冰区的大型集装箱船舷侧结构
CN110466681A (zh) * 2019-08-22 2019-11-19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船体加强结构及其加强方法及船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0586A (zh) * 2021-01-26 2021-03-26 烟台智汇港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基于提升船运面积以及总载重的多级式承载方法
CN114408089A (zh) * 2022-03-01 2022-04-29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双舷侧边舱内水平平台及船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19727A (zh) 一种散货船的舷侧结构、舷侧加固方法以及船舶
WO2021052006A1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
CN111301633A (zh) 一种fpso船生活楼吊装方法
CN110027671B (zh) 一种底纵桁集中布置的集装箱船底部结构
CN210000496U (zh) 一种新型散货船横舱壁底凳处双层底纵桁结构
CN111392001A (zh) 船体结构的一体化吊装方法
CN111409776A (zh) 液化气船菱形隔离空舱结构
CN216269755U (zh) 垂直槽型舱壁结构
CN109110052B (zh) 一种船舶检验通道的制作安装方法
CN210368600U (zh) 一种钢桁架桥横梁与纵梁的连接结构
CN113697028B (zh) 一种船体结构及船舶
JP4253662B2 (ja) タンカーのマニホールド部の上甲板構造
CN114261480B (zh) 一种滚装船斜坡道结构及滚装船
CN113799922B (zh) 一种客滚船
CN219096924U (zh) 一种备用锚卸扣固定装置
CN113955019B (zh) 一种菱形液舱的顶部防横摇结构
CN114074745B (zh) 一种具有组合式层压木垂向支撑结构的液货船
CN212172448U (zh) 可拆卸式舱口围结构
CN220391449U (zh) 一种用于承载甲板起重机的船舶甲板结构
CN114655355A (zh) 一种燃料舱及船舶
CN115991264A (zh) 一种液货舱与船体的支撑结构及船舶
CN113443112A (zh) 一种船用主机基座结构及包括其的船舶
CN221027124U (zh) 一种铝合金双体船埋入式吊点结构
CN216902272U (zh) 一种船用安全壳结构
CN220786049U (zh) 一种沥青船保温壳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