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5199A - 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点 - Google Patents

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5199A
CN111615199A CN202010214710.XA CN202010214710A CN111615199A CN 111615199 A CN111615199 A CN 111615199A CN 202010214710 A CN202010214710 A CN 202010214710A CN 111615199 A CN111615199 A CN 111615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rs
power control
different
uplink
path l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1471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15199B (zh
Inventor
刘鹍鹏
刘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1471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151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15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51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151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51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ath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where the output power of a terminal is based on a path parameter calculated in said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6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multi hop networks, e.g. wireless relay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54Signalisation aspects of the TPC commands, e.g. frame structure
    • H04W52/58Format of the TPC b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 H04W52/28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taking into account user or data type prior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点。该方法包括分别采用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对不同的上行信号进行功率控制,以确定所述不同的上行信号各自的发射功率,并且分别以所确定的发射功率发送所述不同的上行信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针对不同的上行信号采用相应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以便以合适的发射功率发射不同的上行信号,从而提高了不同接入点通过相应的上行信号进行信道测量的精度。

Description

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点。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定义了四种协作多点传输(CoMP,Coordinated Multi-Point)的场景,其中第四种场景是宏站(MacroSite)及其控制范围内的射频拉远单元(RRH,Radio Remote Head)共享同一小区识别码(Cell IDentity),该架构也被称为分布式天线系统(DAS,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在DAS系统中,为了使不同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发送的信号到达基站时的接受功率大致处于相同水平,以避免由于远近效应而造成的用户间干扰,通常会对UE采用上行功率控制。在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R-10标准中,在进行上行功率控制时,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和探测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Signal)的发送功率由UE侧估计的路径损耗(PL,Path Loss)来决定,即利用UE侧估计的路径损耗对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进行补偿。
对于SRS的上行功率控制存在如下场景:即为UE做下行传输的是宏站,而接收UE上行传输的是RRH2,并且在UE侧测量的对应的路径损耗为PL2。在现有技术中,UE按照PL2对上行的PUSCH数据的发射功率进行路径损耗补偿,同样按照PL2对上行的SRS的发射功率进行路径损耗补偿,即SRS的路径损耗补偿与PUSCH的路径损耗补偿是相同的。
然而,在支持TDD制式的系统下,宏站还需要利用上行SRS测量上行信道质量信息,并且利用信道互易性得到下行信道质量信息,如果单纯按照UE到RRH的距离进行SRS的上行功率控制,基站接收到SRS的信号质量会很差,因此,很难正确检测出SRS,从而导致信道测量的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点,能够提高信道测量的精度。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包括:分别采用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对不同的上行信号进行功率控制,以确定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各自的发射功率;分别以所确定的发射功率发送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包括:生成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向用户设备发送上述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以便用户设备分别采用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对不同的上行信号进行功率控制。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功控模块,用于分别采用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对不同的上行信号进行功率控制,以确定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各自的发射功率;发送模块,分别以所确定的发射功率发送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点,包括:配置模块,用于生成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上述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以便用户设备分别采用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对不同的上行信号进行功率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针对不同的上行信号采用相应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以便以合适的发射功率发射不同的上行信号,从而提高了不同接入点通过相应的上行信号进行信道测量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协作多点传输的系统的架构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上行功率控制的过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上行导频信号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上行导频信号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接入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GSM,码分多址(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 Wireles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等。
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也可称之为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移动用户设备等,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
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B),本发明并不限定,例如,上述基站还可以是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RRH、中继网络中的中继站以及异构网络中的微基站。但为描述方便,下述实施例以eNode B和RRH为例进行说明。
在DAS系统中,可以利用公共参考信号(CRS,Common Reference Signal)测量路径损耗,路径损耗的公式可以为PL=ReferenceSignalPower-RSRP,其中ReferenceSignalPower为基站定义的参考信号功率,由UE通过小区专用(cell specific)的高层信令获取,RSRP为UE在CR端口Port0测量或者在端口Port0和Port1联合测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
另外,还可以利用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Channel State IndicationReference Signal)进行路径损耗测量,与公共的CRS不同,CSI-RS可以针对于特定的基站,因此可以针对上行传输的目标基站进行路径损耗测量。例如,UE可以从基站接收CSI-RS的配置信息,并且基于CSI-RS的配置信息测量用于上行功率控制的路径损耗。由于CSI-RS可以针对于特定的基站,因此基站发送的CSI-RS配置信息可以包括需要进行上行传输的目标接入点(例如,RRH)的相应天线端口信息,以指示需要进行测量的天线端口。不同的RRH可以配置不同天线端口的CSI-RS,例如,RRH1可以配置2天线端口的CSI-RS,RRH2可以配置8天线端口的CSI-RS。UE可以基于参考信号端口信息确定进行测量的天线端口,在所确定的天线端口上测量CSI-RS的RSRP,根据所测量的RSRP和参考信号功率信息确定路径损耗。例如,上述两个天线端口的CSI-RS的参考信号功率为Pd1和Pd2,则路径损耗的公式可以为PL1=Pd1–RSRP1以及PL2=Pd2–RSRP2。
在对上行导频信号进行上行功率控制时,可以利用上行功率控制的计算公式计算上行导频信号的发射功率。例如,SRS的上行功率控制的计算公式如下:
PSRS,c(i)=min{PCMAX,c(i),PSRS_OFFSET,c(m)+10log10(MSRS,c)+PO_PUSCH,c(j)+αc(j)·PLc+fc(i)}
(1)
其中m表示该SRS的类型,例如,m=0,表示该SRS为周期SRS,m=1,表示该SRS为非周期SRS,i表示载波c的子帧的编号,PSRS,c(i)表示SRS在子帧i的发射功率,PCMAX,c(i)表示UE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PSRS_OFFSET,c(m)表示SRS相对于PUSCH数据的功率偏移量,MSRS,c表示SRS在子帧i的传输带宽,PO_PUSCH,c(j)为PUSCH的目标接收功率,αc(j)为路径损耗补偿因子,PLc为UE测量的下行传输的路径损耗,fc(i)为PUSCH的闭环功率调整量。
在DAS系统中,公式(1)中的PLc与PUSCH的功率控制的计算公式中的路径损耗相同。换句话说,如果上行接收点选择了某个RRH,则PUSCH的上行发射功率按照目标接收点为该RRH进行功率控制,因此,SRS也按照目标接收点为该RRH进行上行功率控制,由于UE到该eNode B的距离通常大于UE到该RRH的距离,因此导致基站测量SRS的精度可能不高。
可见,在DAS系统中,如何对SRS进行上行功率控制以同时保证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的测量精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协作多点传输的系统的架构图。
参见图1,为UE做下行传输的是宏基站,例如,在UE侧测量的对应的路径损耗为PL0,而接收UE上行传输的是RRH2,并且在UE侧测量的对应的路径损耗为PL2。在UE侧测量到RRH2的上行传输的路径损耗PL2所使用的下行导频信号为CSI-RS。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系统架构下,例如,由宏基站和中继站组成的中继网络或者由宏基站和微基站组成的异构网络。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2的方法可以由图1的UE执行。
210,分别采用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对不同的上行信号进行功率控制,以确定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各自的发射功率。
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可以是上行导频信号,例如,针对不同接入点的上行导频信号或者不同目标接入点的上行导频信号,例如,以eNode B为目标接入点的非周期SRS和以RRH为目标接入点的周期SRS,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上述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也可以都是周期SRS或者都是非周期SRS。另外,上述上行信号还可以是PUSCH。
例如,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可以指采用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公式,或者上行功率控制公式中的至少一个参数是独立设置的,使得相应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能够得到补偿,还可以指基于不同的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对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进行路径损耗补偿。对某个上行信号的功率控制公式中的参数进行独立设置意味着专门针对该上行信号设置该参数,以便对其发射功率进行补偿。
例如,UE可以在从接入点接收到指示信令后,并且在对不同的上行信号进行功率控制时,采用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作为替代,也可以在UE于接入点约定的预设条件满足时对不同的上行信号采用不同功率控制机制,例如,当UE收到TDD系统的eNode B要求发送非周期SRS的请求时,可以在发射该非周期SRS时,采用与RRH所要求的周期SRS的功率控制机制不同的功率控制机制。
220,分别以所确定的发射功率发送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
例如,UE在发送以eNode为目标接入点的非周期SRS时所使用的发射功率不同于UE在发送以RRH为目标接入点的周期SRS时所用的发射功率,以满足该eNode对利用该上行信号进行信道测量所要求的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针对不同的上行信号采用相应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以便以合适的发射功率发射不同的上行信号,从而提高了不同接入点通过相应的上行信号进行信道测量的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210中,接收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分别基于上述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对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并且根据所测量的路径损耗,对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进行补偿。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210中,分别基于公共参考信号CRS的配置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的配置对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
例如,UE可以从接入点(例如,eNode B或RRH)接收接入点配置的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信息,例如,从eNode B接收CRS和CSI-RS的配置信息,其中CRS用于对以eNode B为目标接入点的非周期SRS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以补偿非周期SRS的发射功率,而CSI-RS用于对以RRH为目标接入点的周期SRS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以补偿周期SRS的发射功率。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210中,分别基于第一CSI-RS的配置集合和第二CSI-RS的配置集合对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第一CSI-RS的配置集合和第二CSI-RS的配置集合各包含至少一个CSI-RS图案(pattern)。
例如,第一CSI-RS的配置集合和第二CSI-RS的配置集合分别用于测量以eNode B为目标接入点的非周期SRS的路径损耗以及以RRH为目标接入点的周期SRS的路径损耗,并且可以从eNode B或RRH接收这些配置集合。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210中,基于相同的CSI-RS的配置集合并且分别利用不同的函数对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上述函数为上述CSI-RS的配置集合中的CSI-RS的发射功率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的函数。
例如,依据该函数,UE可以基于从该CSI-RS的配置集合中的各个CSI-RS配置得到多个路径损耗,在第一功率控制机制下取多个路径损耗的最大值进行路径损耗补偿,而在第二功率控制机制下取多个路径损耗的最小值进行路径损耗补偿。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它类似的函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210中,上述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控制公式不同,以便对不同的上行信号进行相应的功率补偿。
例如,功率控制公式是指用于计算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的公式,一般包括下列参数:UE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功率偏移量、上行信号在子帧上的传输带宽、目标接收功率、路径损耗补偿因子、闭环功率调整量、路径损耗等,不同的功率控制公式可以指功率控制公式所采用的参数不同,例如,一个功率控制公式中采用了某个参数,而另一个功率控制公式不采用该参数。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上述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控制公式相同,并且上述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控制公式的至少一个参数是独立配置的,以便对不同的上行信号进行相应的功率补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功率控制公式中的至少一个参数包括:闭环功率调整量或路径损耗补偿因子,其中上述闭环功率调整量或上述路径损耗补偿因子由接入点独立配置。
例如,上述至少一个参数可以是路径损耗补偿因子、闭环功率调整量等,并且可以由接入点独立设置。例如,eNode B可以针对自己需要使用的非周期SRS独立地设置路径损耗补偿因子或闭环功率调整量,并通过专用信令下发给UE,以对该非周期SRS的发射功率进行合适的补偿。
例如,可以由接入点为某个上行信号独立配置路径损耗补偿因子、闭环功率调整量中的至少一个,以便可以对该上行信号的上行功率进行补偿。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图2的方法还包括:接收路损参考关联信息,其中该路损参考关联信息用于指示上述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中用于对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的下行导频信号的子集,或者用于联合指示上述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中用于对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的下行导频信号的子集及其所在的载波。
例如,该路径损耗参考关联信息可以利用至少一个比特指示某个上行信号可以选择哪一个或哪些下行导频信号对上行信号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例如,针对PUSCH信道的路径损耗参考关联信息可以指示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集合中的哪些下行导频信号用于对PUSCH信道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SRS的路径损耗参考关联信息可以指示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集合中的哪些下行导频信号用于对SRS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
再如,在存在两个载波和两个下行导频信号的情况下,该路径损耗参考关联信息可以用两个比特来指示选择哪个载波上的哪个下行导频信号进行路径损耗测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采用上述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对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时,对上述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的RSRP的滤波是独立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配置在不同组的子帧、不同组的频带、不同组的序列中发送或者由不同的发射天线端口发送。
例如,不同组的子帧、不同组的频带、不同组的序列中的上行信号或者由不同的发射天线端口发送的上行信号采用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包括不同的周期探测参考信号SRS,或者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包括不同的非周期SRS,或者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包括周期SRS和非周期SRS。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中至少一个上行信号的功率控制公式中的功率偏移量是由接入点独立设置的,其中采用第一功率控制机制的周期SRS和非周期SRS的功率偏移量分别为第一功率偏移量和第二功率偏移量,采用第二功率控制机制的周期SRS和非周期SRS的功率偏移量分别为第三功率偏移量和第四功率偏移量。其中第三功率偏移量和第四功率偏移量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第三功率偏移量和第四功率偏移量的取值范围不同于第一功率偏移量和第二功率偏移量的取值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包括解调导频信号DMRS和SRS。
例如,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可以包括第一SRS和第二SRS,其中可以采用DMRS作为第一SRS。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DMRS和上述SRS在不同的子帧中单独发送,其中上述不同的子帧中包含数据或者不包含数据。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上述DMRS和上述SRS在同一子帧中发送,其中上述同一子帧中包含数据或者不包含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包括非周期SRS和周期SRS,其中上述非周期SRS用于一个接入点,上述周期SRS用于另一接入点。
例如,非周期SRS用于eNode B进行信道测量,而周期SRS用于该eNode B控制下的RRH。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包括:用于进行上行调度的下行信道信息DCI格式触发的SRS和用于进行下行调度的DCI格式触发的SRS。
例如,当UE检测到DCI格式为第一格式时,对该格式触发的SRS采用第一功率控制机制,当UE检测到DCI的格式为第二格式时,对该格式触发的SRS采用第二功率控制机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2的方法还包括:从接入点接收指示信令,上述指示信令用于指示在发送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时采用不同的功率控制机制,其中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用于不同的接入点。
例如,上述指示信令可以是专用的信令消息,也可以由已有的信令消息携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指示信令为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禁用信令。
例如,可以通过PMI禁用信令中的一个标志位来指示是否在对不同的上行信号进行功率控制时采用不同的功率控制机制。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所述指示信令还用于指示不同的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控制公式所采用的参数。
例如,该指示信令可以指示第一功率控制机制采用第一路径损耗因子,而指示第二功率控制机制采用第二路径损耗因子。再如,该指示信令可以指示第一功率控制机制采用第一功率偏移量,而指示第二功率控制机制采用第二功率偏移量。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上述指示信令为下行控制信令,上述下行控制信令中的载波指示域(CIF,Carrier Indictor Field)用于指示在发送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时采用不同的功率控制机制。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上述指示信令为下行控制信令,上述下行控制信令中的CIF用于指示在发送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时采用不同的功率控制机制,并且该CIF指示用于对所述不同的上行信号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的下行导频信号。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上述指示信令还包括路径损耗参考关联信息,用于指示上述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中用于对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的下行导频信号的子集。
可选地,上述路径损耗参考关联信息还用于联合指示上述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中用于对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的下行导频信号的子集及其所在的载波。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3的方法可以由图1的宏基站或RRH执行,并且与图2的方法相对应,因此适当省略重复的描述。
310,生成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
330,向用户设备发送上述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以便该用户设备分别采用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对不同的上行信号进行功率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针对不同的上行信号采用相应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以便以合适的发射功率发射不同的上行信号,从而提高了不同接入点通过相应的上行信号进行信道测量的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包括CRS的配置和CSI-RS的配置。
可选地,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上述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的包括第一CSI-RS的配置集合和第二CSI-RS的配置集合,第一CSI-RS的配置集合和第二CSI-RS的配置集合各包含至少一个CSI-RS图案。
可选地,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上述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配置为同一CSI-RS的配置集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针对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中的至少一个,独立设置用于上述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中的至少一个的闭环功率调整量或路径损耗补偿因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上行信号的功率控制公式中的功率偏移量是由接入点独立设置的,该方法还包括:向该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三个功率偏移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3的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用于进行上行调度的下行信道信息DCI格式以触发SRS,或者向用户设备发送用于进行下行调度的DCI格式以触发SRS。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图3的方法还包括:生成指示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发送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时采用不同的功率控制机制;向该用户设备发送该指示信令。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指示信令为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禁用信令。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所述指示信令还用于指示不同的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控制公式所采用的参数。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指示信令为下行控制信令,该指示信令为下行控制信令,该下行控制信令中的载波指示域CIF用于指示在发送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时采用不同的功率控制机制。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指示信令为下行控制信令,该下行控制信令中的CIF用于指示在发送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时采用不同的功率控制机制,并且该CIF指示用于对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的下行导频信号。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指示信令还包括路径损耗参考关联信息,该路径损耗参考关联信息用于指示上述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中用于对路径损耗进行测量的下行导频信号的子集,或者用于联合指示上述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中用于对路径损耗进行测量的下行导频信号的子集及其所在的载波。
下面结合具体例子,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上行功率控制的过程的示意性流程图。
410,接入点向UE发送指示信令。
例如,上述接入点可以是eNode B或RRH,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上,例如,上述接入点还可以是中继站或微基站。特别地,在支持TDD模式的系统中,在eNode B的覆盖范围内存在RRH的情况下,eNode B可以向UE发送上述指示信令,以便UE在发送以eNode B为目标接入点的的非周期SRS以及以RRH为目标接入点的周期SRS时,可以采用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
例如,上述指示信令用于指示UE在发送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例如,周期SRS和非周期SRS)时,采用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例如周期SRS采用第一功率控制机制,非周期SRS采用第二功率控制机制。为了说明方便,在实施例一中,非周期SRS为以eNode B为目标接入点的SRS,而周期SRS为以RRH为目标接入点的SRS,当然,反之亦可。该指示信令可以为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禁用(disabling)信令,例如,可以利用PMI disabling信令中的标志位来指示UE是否采用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发送以eNode B为目标接入点的周期SRS和以RRH为目标接入点的非周期SRS。可选地,上述指示信令还可为下行控制信令,并且可以利用下行控制信令中的载波指示域(CIF,CarrierIndicator Field)来指示UE是否采用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发送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例如,CIF可以用3个比特来表示,当CIF的值为5(即二进制数101)时,该指示信令指示UE在发送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时分别采用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进行上行功率控制。另外,还可以利用CIF指示用于对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的下行导频信号,例如,当CIF的值为5时指示利用第一下行导频信号对路径损耗进行测量以实现第一上行功率控制,CIF的值为6时指示利用第二下行导频信号对路径损耗进行测量以实现第二上行功率控制。当然,PMI与CIF也可以联合使用,例如,PMI指示UE在发送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时分别采用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进行功率控制,而CIF用于指示UE采用不同的配置发送上行导频信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上述指示信令也可以采用专用信令消息的形式。
420,接入点向UE发送不同的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
例如,上述不同的下行导频信号可以为CRS和CSI-RS。例如,上述CRS和上述CSI-RS可以由eNode B配置。例如,eNode B可以为eNode B配置CRS,而可以为某个RRH配置专门针对该RRH的CSI-RS。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上述CSI-RS还可以由RRH配置。
可选地,上述不同的下行导频信号可以配置在CSI-RS的配置集合A和CSI-RS的配置集合B中,CSI-RS的配置集合A和CSI-RS的配置集合B各包含至少一个CSI-RS图案。CSI-RS配置集合A可以是专门针对eNode B配置的,而CSI-RS的配置集合B可以是专门针对RRH配置的。
可选地,上述不同的下行导频信号可以配置在同一CSI-RS的配置集合中。例如,在该CSI-RS的配置集合的一个CSI-RS图案中为eNode B配置CSI-RS,在该CSI-RS的配置集合的另一CSI-RS图案中为RRH配置CSI-RS。
430,UE根据上述指示信令,在对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进行功率控制时,采用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以确定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各自的发射功率。
例如,在收到上述指示信令情况下,UE在发送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时,可以基于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对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的发射功率进行路径损耗补偿。
例如,当上行导频信号为SRS时,SRS的发射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PSRS,c(i)=min{PCMAX,c(i),PSRS_OFFSET,c(m)+10log10(MSRS,c)+PO_PUSCH,c(j)+αc(j)·PLc,m+fc(i)}
(2)
其中m表示该SRS的类型,例如,m=0,表示该SRS为周期SRS(SRS的触发类型为trigger type 0),m=1,表示该SRS为非周期SRS(即SRS的触发类型为trigger type 1),i表示载波c的子帧的编号,PSRS,c(i)表示SRS在子帧i的发射功率,PCMAX,c(i)表示UE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PSRS_OFFSET,c(m)表示SRS相对于PUSCH数据的功率偏移量,MSRS,c表示SRS在子帧i上的传输带宽,PO_PUSCH,c(j)为PUSCH的目标接收功率,αc(j)为路径损耗补偿因子,fc(i)为PUSCH闭环功率调整量,PLc,m为UE针对不同的SRS测量的下行传输的路径损耗,例如,第一上行功率控制机制可以是基于周期SRS的发射功率的路径损耗补偿PLc,0对周期SRS的发射功率进行功率补偿,第二上行功率控制机制可以是基于非周期SRS的发射功率的路径损耗补偿PLc,1对非SRS的发射功率进行功率补偿,其中PLc,0和PLc,1可以为基于不同配置的下行导频信号测量的路径损耗。
例如,上述基于不同配置的下行导频信号测量的路径损耗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1)PLc,0为基于CSI-RS的配置测量的路径损耗,PLc,1为基于CRS的配置测量的路径损耗。例如,UE基于为eNode B配置的CRS测量该CRS的RSRP,并且根据该RSRP得到的路径损耗为PLc,1,而UE基于为RRH配置的CSI-RS测量该CSI-RS的RSRP,并且根据该RSRP得到的路径损耗PLc,0
2)PLc,0为基于CSI-RS的配置集合A测量的路径损耗,CSI-RS的配置集合A包括至少一个CSI-RS pattern(CSI-RS图案)的相应信息,或者PLc,1为基于CSI-RS的配置集合B测量的路径损耗,CSI-RS的配置集合B包括至少一个CSI-RS pattern的相应信息,并且CSI-RS的配置集合A和集合B可以包含相同的CSI-RS pattern,也可以包含完全不同的CSI-RSpattern。例如,UE基于为RRH配置的CSI-RS配置集合A可以测量某个CSI-RS的RSRP,并根据该RSRP得到路径损耗PLc,0,而UE基于为eNode B配置的CSI-RS配置集合B可以测量某个CSI-RS的RSRP,并根据该RSRP得到路径损耗PLc,1
3)eNode B或RRH可以针对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只向UE通知配置的一个导频集合(例如,CSI-RS配置集合A,并且对于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来说,基于该导频集合计算路径损耗的函数不同,换句话说,基于导频集合测量路径损耗的测量方法不同。仍以周期SRS和非周期SRS为例,简单起见,这里假设该导频集合可以包括导频RS_a和RS_b,周期SRS的路径损耗为PLc,0=f0(RS_a,RS_b),非周期SRS的路径损耗为PLc,1=f1(RS_a,RS_b),RS_a为下行链路配置的CSI-RS a,RS_b为上行链路配置的CSI-RS b。简单地,可以通过以下测量方法确定路径损耗:通过CSI-RS a测量的路径损耗为PL-a,通过CSI-RS b测量的路径损耗为PL-b,并且PLc,0=min(PL_a,PL_b,PLc,1=max(PL_a,PL_b)。由于UE从测量的路径损耗中选择较大的路径损耗而非选择较小的路径损耗来补偿以eNode B为目标接入点的非周期SRS的发射功率,从而提高了eNode B进行信道测量的精度。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在UE确定离eNode B比RRH更近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PLc,1=min(PL_a,PL_b),PLc,0=max(PL_a,PL_b),以避免不必要地使用较大的发射功率来发射非周期SRS。
需要说明的是,在UE针对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选择相应的下行导频信号对路径损耗测量的方式可以由UE与基站约定,也可以通过显性信令的方式通过信令通知,例如,通过稍后在实施例七中描述的路径损耗参考关联信息,在此不再赘述。
440,UE以所确定的发射功率发射上行导频信号。例如,UE分别以上述周期SRS的发射功率PSRS,c(i)和非周期SRS的发射功率PSRS,c(i)发送周期SRS和非周期SRS。
450,接入点根据接收到的上行导频信号进行信道测量。
例如,eNode B在收到非周期SRS时,对该非周期SRS进行测量以获取上行信道质量信息,并且利用TDD系统下信道的互易性获取下行信道质量信息。
UE可以利用PLc,1补偿以eNode B为目标接入点的非周期SRS的发射功率,避免利用PLc,0来补偿以eNode B为目标接入点的非周期SRS的发射功率,从而在UE离eNode B比离RRH更远的情况下,提高了eNode B进行信道测量的精度。进一步地,在UE离eNode B比RRH更近时,可以节省发送上行导频信号的功耗。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类似,在实施例二中,接入点下发指示信令,UE根据上述指示信令,在对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进行功率控制时,采用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以确定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各自的发射功率。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实施例一中,通过分别测量不同接入点使用的不同上行导频信号的路径损耗进行功率补偿,而在实施例二中,可以独立设置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上行导频信号的发射功率的计算公式中的参数,例如,功率偏移量PSRS_OFFSET,c(m)、路损补偿因子αc(j)或闭环功率调整量fc(i),它们的取值可以不同,通过独立设置这些参数,同样能够对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的发射功率进行功率控制,以进行相应的功率补偿,从而提高信道测量的精度。上述参数可以通过专用的消息信令发送,也可以由常规的消息信令携带,例如,可以利用下行控制信令携带。上述参数可以由接入点独立设置。
作为一个例子,在通过独立设置PSRS_OFFSET,c(m)进行功率补偿的情况下,可以扩展PSRS_OFFSET,c(m)的定义:即当m=2时,PSRS_OFFSET,c(m)的取值为PSRS_OFFSET,c(2),其中PSRS_OFFSET,c(2)的取值范围为[-A,B]dB。例如,当采用第一功率控制机制时,对于周期SRS,PSRS_OFFSET,c(m)取值可以为PSRS_OFFSET,c(0)(m=0),对于非周期SRS,PSRS_OFFSET,c(m)取值可以为PSRS_OFFSET,c(1)(m=1),其中PSRS_OFFSET,c(0)及PSRS_OFFSET,c(1)取值范围为[-C,D]dB。当采用第二功率控制机制时,无论是周期SRS还是非周期SRS,PSRS_OFFSET,c(m)取值均为PSRS_OFFSET,c(2)(m=2),此时,发射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SRS,c(i)=min{PCMAX,c(i),PSRS_OFFSET,c(2)+10log10(MSRS,c)+PO_PUSCH,c(j)+αc(j)·PLc,m+fc(i)}。
作为另一个例子,通常的路损补偿因子αc(j)可以由eNode B配置并以广播的形式发送给各个UE,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针对某个接入点使用的上行导频信号,专门为该上行导频信号独立设置αc(j),以进行相应的功率补偿。在αc,2(j)或αc,1(j)被独立设置的情况下,在DAS系统中,eNode B可以为eNode B使用的非周期SRS独立设置一个合适的αc,2(j),例如,在UE离eNode B比RRH远的情况下,可以独立设置αc,2(j),使得αc,2(j)>αc,1(j),反之亦然,其中αc,1(j)为周期SRS的路损补偿因子,αc,2(j)为非周期SRS的路损补偿因子。当采用第一功率控制机制时周期SRS的发射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SRS,c(i)=min{PCMAX,c(i),PSRS_OFFSET,c(m)+10log10(MSRS,c)+PO_PUSCH,c(j)+αc,1(j)·PLc+fc(i)},
当采用第二功率控制机制时非周期SRS的发射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SRS,c(i)=min{PCMAX,c(i),PSRS_OFFSET,c(m)+10log10(MSRS,c)+PO_PUSCH,c(j)+αc(j)·PLc,2+fc(i)}。
可替代地,在fc(i)独立设置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基于与设置αc(j)类似的原则独立设置fc(i),在UE离eNode B比RRH远的情况下,可以独立设置fc,2(i),使得fc,2(i)>fc,1(i),其中fc,1(i)为周期SRS的闭环功率调整量和fc,2(i)为非周期的闭环功率调整量。当采用第一功率控制机制时周期SRS的发射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SRS,c(i)=min{PCMAX,c(i),PSRS_OFFSET,c(m)+10log10(MSRS,c)+PO_PUSCH,c(j)+αc(j)·PLc+fc,1(i)},
当采用第二功率控制机制时非周期SRS的发射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SRS,c(i)=min{PCMAX,c(i),PSRS_OFFSET,c(m)+10log10(MSRS,c)+PO_PUSCH,c(j)+αc(j)·PLc+fc,2(i)}。
应理解的是,也可以联合设置两个以上的参数,例如,在接入点同时对某个上行导频信号的αc(j)和fc(i)进行独立设置,以对该上行导频信号的功率进行补偿。
另外,可以通过指示信令指示不同的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控制公式所采用的参数。例如,可以通过指示信令指示第一功率控制机制采用第一路径损耗因子,而指示第二功率控制机制采用第二路径损耗因子。再如,指示信令可以指示第一功率控制机制采用取值范围为[-A,B]dB的功率偏移量,而指示第二功率控制机制采用取值范围为[-C,D]dB的功率偏移量。
实施例三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上行导频信号的配置的示意图。
与实施例一类似,在实施例三中,接入点向UE发送指示信令,UE根据上述指示信令,在对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进行功率控制时,采用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以确定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各自的发射功率。进一步地,仍旧以上行导频信号为SRS为例,参见图5,UE在配置跳频(hopping)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子帧、不同的频带、不同的序列、或者不同天线采用不同的功率控制机制对SRS进行功率控制。
例如,在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都为周期SRS的情况下,可以将采用第一功率控制机制的周期SRS配置在第一子帧、第一频带、第一序列中发射或者由第一发射天线端口发射,并且可以将采用第二功率控制机制的周期SRS配置在第二子帧、第二频带、第二序列中发射或者由第二发射天线端口发射。
可选地,在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都为非周期SRS的情况下,可以将采用第一功率控制机制的非周期SRS配置在第一子帧、第一频带、第一序列中发射或者由第一发射天线端口发射,并且可以将采用第二功率控制机制的非周期SRS配置在第二子帧、第二频带、第二序列中发射或者由第二发射天线端口发射。
可选地,在上行导频信号分别为周期SRS和非周期SRS的情况下,可以将采用第一功率控制机制的周期SRS配置在第一子帧、第一频带、第一序列中发射或者由第一发射天线端口发射,并且可以将采用第二功率控制机制的非周期SRS配置在第二子帧、第二频带、第二序列中发射或者由第二发射天线端口发射。
上述第一功率控制机制和第二功率控制机制可以分别为实施例二的第一功率控制机制和第二功率控制机制,也可以为实施例一的第一功率控制机制和第二功率控制机制。
实施例四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上行导频信号的配置的示意图。
与实施例一类似,在实施例四中,接入点向UE发送指示信令,UE根据上述指示信令,在对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进行功率控制时,采用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以确定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各自的发射功率。第一功率控制机制和第二功率控制机制可以为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的方法,可以采用不同的功率控制公式,或者可以采用相同功率控制公式,但是功率控制公式中的某些参数是独立配置的。进一步地,仍旧以SRS为例,参见图6,UE在发送第一SRS和第二SRS时可以采用不同的形态,第一SRS仍然在每个子帧(subframe)的最后一个符号传输,但是第二SRS可以为解调导频信号(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例如,将DMRS作为第二SRS发送,即接入点使用DMRS作为SRS进行信道测量。
下面以改变路损补偿因子αc(j)或闭环功率调整量fc(i)为例进行说明,在进行功率控制时,采用第二功率控制机制的DMRS的闭环发射功率控制(TPC)信令的fc,2(i)与采用第一功率控制机制的第一SRS的fc,1(i)是独立的。对于DMRS,功率控制公式可以为:
PSRS,c(i)=min{PCMAX,c(i),PSRS_OFFSET,c(m)+10log10(MSRS,c)+PO_PUSCH,c(j)+αc(j)·PLc+fc,2(i)},而对于第一SRS,功率控制公式可以为:
PSRS,c(i)=min{PCMAX,c(i),PSRS_OFFSET,c(m)+10log10(MSRS,c)+PO_PUSCH,c(j)+αc(j)·PLc+fc,1(i)}。
可选地,在进行功率控制时,采用第二功率控制机制的DMRS的αc,2(j)与采用第一功率控制机制的第一SRS的αc,1(j)是独立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于DMRS,功率控制公式可以为:
PSRS,c(i)=min{PCMAX,c(i),PSRS_OFFSET,c(m)+10log10(MSRS,c)+PO_PUSCH,c(j)+αc,2(j)·PLc+fc(i)},而对于第一SRS,功率控制公式为:
PSRS,c(i)=min{PCMAX,c(i),PSRS_OFFSET,c(m)+10log10(MSRS,c)+PO_PUSCH,c(j)+αc,1(j)·PLc+fc(i)}
另外,在传输第一SRS和作为第二SRS的DMRS时,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第一SRS和第二SRS在不同的子帧中单独传输,并且子帧中不存在上行数据(例如,PUSCH数据);
2)第一SRS和第二SRS在不同的子帧中单独传输,并且子帧中存在上行数据;
3)第一SRS和第二SRS在同一子帧中同时传输,并且子帧中存在上行数据;
4)第一SRS和第二SRS在同一子帧中同时传输,并且子帧中不存在上行数据。
在上述不同的情况下,第一SRS和作为第二SRS的DMRS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可以不同。例如,在DMRS与PUSCH数据一起传输时,DMRS的功率控制公式中的闭环功率调整量可以与PUSCH数据的功率控制公式中的闭环功率调整量一致,但公式中的其他参数可以与PUSCH数据的功率控制公式中的相应参数相对独立,或者取不同的值。
由于DMRS的功率控制公式中的一些参数可以是独立的,而非与PUSCH数据的功率控制公式中的相应参数一致,这样可以针对使用该DMRS的接入点独立设置这些参数,以对DMRS的发射功率进行功率补偿,从而提高该接入点的信道测量的精度。
实施例五
与实施例一类似,在实施例五中,接入点向UE发送指示信令,UE根据上述指示信令,在对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进行功率控制时,采用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以确定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各自的发射功率。进一步,在实施例五中,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可以包括由下行资源指示(DL grant)触发的非周期SRS和由上行资源指示(UL grant)触发的非周期SRS。例如,由下行信道信息(DCI,Downlink Channel Information)格式(format)0或者DCI格式4触发的SRS可以采用第一上行功率控制机制,而由DCI format 1A、2B、2C触发的SRS可以采用第二上行功率控制机制。UE在下行控制信道上对DCI格式进行检测,例如,对DCI格式的内容或长度确定DCI的具体格式,以确定采用第一上行功率控制机制还是采用第二上行控制机制对路径损耗进行检测。通过上述方案,可以灵活地选择上行控制机制的方式。
实施例六
与实施例一类似,在实施例六中,接入点向UE发送指示信令,UE根据上述指示信令,在对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进行功率控制时,采用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以确定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各自的发射功率。进一步,接入点可以向UE发送路径损耗参考关联信息,用于指示分别使用不同的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中的哪一个配置对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该路径损耗参考关联信息可以在上述指示信令中携带,或者可以是下行控制信令中的路径参考关联(pathlossReferenceLinking),也可以是专用的信令消息。
作为一个例子,上述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为用于不同接入点的第一SRS和第二SRS,其中第一SRS的路径损耗参考关联的导频与上行共享信道的路径损耗参考关联的导频一样,即两者均以相同的接入点(例如,RRH)为目标接入点,而第二SRS以RRH的控制基站(例如,宏基站)为目标接入点。上述路径损耗参考关联可以指示用于对上行导频信号(第二SRS)和上行共享信道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的CSI-RS的配置集合,例如,在CSI-RS的配置集合为{CSI-RS1,CSI-RS2,CSI-RS3,…CSI-RSN}的情况下,如果上行共享信道的路径损耗参考关联为10100,第二SRS的路径损耗参考关联为01000,则上行共享信道的路径损耗参考关联的下行导频信号为CSI-RS1和CSI-RS3,而第一SRS的路径损耗参考关联的下行导频信号与上行共享信道一样;第二SRS的路径损耗参考关联的下行导频信号为CSI-RS2。因此,UE可以在对路径损耗进行测量时可以根据路径损耗参考关联灵活地选择下行导频信号。
作为另一个例子,接入点可以生成两个CSI-RS的配置,第一CSI-RS的配置信息,包括该与第一CSI-RS对应的发射功率或者其与CRS功率的差值;另一个是第二CSI-RS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二CSI-RS对应的发射功率或者其与CRS功率的差值。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路径损耗参考关联指定是路径损耗是基于第一CSI-RS的配置信息进行测量,还是基于第二CSI-RS的配置信息进行测量。例如,可以用1比特的路径损耗参考关联的值0和1来指示,当其值为0时指示基于第一CSI-RS进行测量,当其值为0时指示基于第一CSI进行测量。
在存在多载波情况下,可以用路径损耗参考关联指示对哪个载波上的第二CS-RS还是第一CSI-RS进行联合编码,这里以存在主载波(PCell)和辅载波(PCell)为例进行说明,路径损耗参考关联为2比特时,四种组合所代表的含义如表1所示:
表1
00 PCell+第一CSI-RS
01 PCell+第二CSI-RS
10 SCell+第一CSI-RS
11 SCell+第二CSI-RS
例如,00指示基于PCell上的第一CSI-RS进行路径损耗测量,11指示基于SCell上的第二CSI-RS进行路径损耗测量等等。
作为又一个例子,上述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为用于不同接入点的第一SRS和第二SRS。接入点可以配置两个CSI-RS集合,第一CSI-RS配置的集合,包含的CSI-RS为{CSI-RS1,CSI-RS2,…CSI-RSn},和第二CSI-RS配置的集合,包含的CSI-RS为{CSI-RSn+1,CSI-RSn+2,…CSI-RSm},通过pathlossReferenceLinking_a指示基于第一CSI-RS配置的集合中的哪些CSI-RS的配置信息对上行共享信道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而第一SRS与上行共享信道的路径损耗的测量基于相同的CSI-RS的配置信息;通过pathlossReferenceLinking_b指示基于第二CSI-RS配置的集合中的哪些CSI-RS的配置信息对第二SRS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
实施例七
与实施例一类似,在实施例七中,接入点下发指示信令,UE根据上述指示信令,在对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进行功率控制时,采用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以确定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各自的发射功率。进一步,在采用不同的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对上述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时,对不同的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的RSRP的滤波是独立的。
可以基于不同的下行导频信号(例如,CRS或CSI-RS)的配置对路径损耗进行测量,例如,假定分别基于导频a和导频b对路径损耗进行测量,T时刻通过导频a测量的RSRP为RSRPa(T),并且之前时刻测量的导频a的RSRP为RSRPa(T-n),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可以对RSRPa(T)和RSRPa(T-n)进行滤波,得到T时刻的滤波后的filterd RSRPa,这样,基于导频a测量的路损为PL_a=Tx_power(CSI-RSa)-filterd RSRPa,其中Tx_power(CSI-RSa)为CSI-RSa的发射功率。类似地,可以得到基于导频b测量路损PL_b=Tx_power(CSI-RSb)-filterd RSRPb,其中Tx_power(CSI-RSb)为CSI-RSb的发射功率。然而,导频b的RSRP的滤波与导频a的RSRP的滤波独立的,以避免对两者的路径损耗的测量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可以提供合适功率水平的上行信号。
上面给出的各个实施例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可以根据需要组合使用。这些变化均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内。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的用户设备700包括功控模块710和发送模块720。
功控模块710分别采用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对不同的上行信号进行功率控制,以确定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各自的发射功率。发送模块720分别以所确定的发射功率发送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针对不同的上行信号采用相应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以便以合适的发射功率发射不同的上行信号,从而提高了不同接入点通过相应的上行信号进行信道测量的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功控模块710从接入点接收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分别基于上述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对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并且根据所测量的路径损耗,对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进行补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控制公式不同,以便进行功率补偿,或者,上述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控制公式相同,并且上述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的功率控制公式的至少一个参数是独立配置的,以便对不同的上行信号进行相应的功率补偿。
可选地,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用户设备700还包括:接收模块730。接收模块730从接入点接收路损参考关联信息,用于指示上述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中用于对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的下行导频信号的子集,或者用于联合指示上述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中用于对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的下行导频信号的子集及其所在的载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功控模块710在采用上述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对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时,对上述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的RSRP的滤波是独立的。
发送模块720将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配置在不同组的子帧、不同组的频带、不同组的序列中发送或者利用不同的发射天线端口发送。
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包括非周期SRS和周期SRS,其中上述非周期SRS用于一个接入点,上述周期SRS用于另一接入点。
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包括解调导频信号DMRS和SRS。
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包括:用于进行上行调度的下行信道信息DCI格式触发的SRS和用于进行下行调度的DCI格式触发的SRS。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用户设备700还包括:接收模块730。接收模块730从接入点接收指示信令,该指示信令用于指示在发送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时采用不同的功率控制机制,其中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用于不同的接入点。
用户设备700可执行图2所示的方法的各个过程,并且可按照实施例一至七的方式对上行信号进行上行功率控制。因此,为了避免重复,适当省略详细的描述。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接入点800的结构示意图。接入点800包括:配置模块810和发送模块820。
配置模块810生成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发送模块820向用户设备发送上述至少一个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以便该用户设备分别采用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对不同的上行信号进行功率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针对不同的上行信号采用相应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以便以合适的发射功率发射不同的上行信号,从而提高了不同接入点通过相应的上行信号进行信道测量的精度。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接入点800还包括:设置模块830。设置模块830针对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中的至少一个,独立设置用于上述不同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中的至少一个的闭环功率调整量或路径损耗补偿因子。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接入点800还包括:生成模块840。生成模块840生成指示信令,上述指示信令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发送上述不同的上行信号时采用不同的功率控制机制,其中发送模块820还向该用户设备发送上述指示信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接入点800为协作多点传输系统中的宏基站、射频拉远单元、中继站或微基站。
接入点800可执行图3所示的方法的各个过程,并且可按照实施例一至七的方式对上行信号进行上行功率控制。因此,为了避免重复,适当省略详细的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可包括上述用户设备700或接入点800。
本发明解决了LTE-A系统中SRS上行功率控制功率既要保证上行链路测量的精度也要保证利用信道互易性进行下行链路的测量的精度。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

1.一种路径损耗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路径损耗参考关联信息,所述路径损耗参考关联信息用于指示使用不同的下行导频信号的配置对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
根据所述路径损耗参考关联信息,使用不同的配置对不同的上行导频信号的路径损耗进行测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导频信号包括探测参考信号。
CN202010214710.XA 2011-10-28 2011-10-28 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点 Active CN1116151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14710.XA CN111615199B (zh) 2011-10-28 2011-10-28 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14710.XA CN111615199B (zh) 2011-10-28 2011-10-28 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点
CN201110334786.7A CN103096448B (zh) 2011-10-28 2011-10-28 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点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34786.7A Division CN103096448B (zh) 2011-10-28 2011-10-28 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5199A true CN111615199A (zh) 2020-09-01
CN111615199B CN111615199B (zh) 2023-10-24

Family

ID=4816713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34786.7A Active CN103096448B (zh) 2011-10-28 2011-10-28 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点
CN201610560944.3A Active CN106455030B (zh) 2011-10-28 2011-10-28 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点
CN202010214710.XA Active CN111615199B (zh) 2011-10-28 2011-10-28 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点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34786.7A Active CN103096448B (zh) 2011-10-28 2011-10-28 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点
CN201610560944.3A Active CN106455030B (zh) 2011-10-28 2011-10-28 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点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2770785B1 (zh)
CN (3) CN103096448B (zh)
AU (1) AU2012327574B2 (zh)
ES (1) ES2591204T3 (zh)
GB (1) GB2514936B (zh)
RU (1) RU2565663C1 (zh)
WO (1) WO201306030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6291A (zh) * 2021-12-10 2022-04-05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的空中计算方法、系统和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90543A1 (en) * 2013-05-31 2014-12-04 Broadcom Corporation Channel configuration for dual connectivity and simultaneous uplink transmission
CN104518845B (zh) * 2013-09-27 2020-08-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测量参考信号功率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和系统
CN104661317B (zh) * 2013-11-25 2018-02-27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双连接的上行调度请求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661318B (zh) * 2013-11-25 2018-02-27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双连接的上行调度请求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661296B (zh) * 2013-11-25 2019-06-1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决定用户设备的发送功率的装置和方法
CN104797000B (zh) * 2014-01-21 2018-06-19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双连接网络中的无线承载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4796948B (zh) * 2014-01-21 2018-06-19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双连接网络中的无线承载修改方法及系统
CN104797009B (zh) * 2014-01-21 2018-09-14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双连接网络中的无线承载释放方法及系统
CN108737059B (zh) * 2014-05-29 2019-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解调导频配置方法和装置
US10009859B2 (en) 2014-05-30 2018-06-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mit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in D2D communication
CN112533272A (zh) 2014-09-28 2021-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功率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7005942B (zh) * 2014-12-23 2020-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分配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5790911B (zh) 2014-12-26 2020-07-3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行载波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US10149255B2 (en) 2015-05-01 2018-1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latency uplink power control
CN108923902B (zh) 2015-11-18 202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探测信号的触发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7132957A1 (zh) * 2016-02-04 2017-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和装置
US10715265B2 (en) * 2016-04-01 2020-07-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ntrolling measurements bandwidth to account for impairments
CN107277908B (zh) * 2016-04-06 202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7371225B (zh) * 2016-05-13 2020-01-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共享信道的导频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KR102097854B1 (ko) * 2016-10-07 2020-04-06 아서스테크 컴퓨터 인코포레이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업링크 기준 신호의 송신 전력을 도출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0063075B (zh) 2016-12-13 2020-1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上行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ES2907135T3 (es) 2017-03-24 2022-04-22 Huawei Tech Co Ltd Control de potencia para transmisiones de enlace ascendente
CN108632971A (zh) 2017-03-24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WO2018171418A1 (zh) 2017-03-24 2018-09-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US10771211B2 (en) 2017-03-28 2020-09-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acquisition with DL and UL reference signals
WO2018202014A1 (en) 2017-05-05 2018-11-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of power control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CN109151968B (zh) * 2017-06-16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确定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151973B (zh) * 2017-06-16 2023-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120355B (zh) * 2017-06-26 2024-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路径损耗的方法与装置
CN112969223B (zh) * 2017-08-11 2022-09-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数配置、功率确定方法及装置、通信节点
CN107466066A (zh) * 2017-09-13 2017-12-12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Srs信号功率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9600154B (zh) * 2017-09-30 2021-09-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数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0049539A (zh) * 2018-01-16 2019-07-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功率控制参数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19140665A1 (zh) 2018-01-19 2019-07-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475330B (zh) * 2018-05-11 2021-05-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0557183A (zh) * 2018-05-30 2019-12-10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分布式天线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510935B (zh) * 2019-01-31 2022-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0166797A1 (ko) * 2019-02-11 2020-08-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측위를 위한 상향링크 참조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1867029B (zh) * 2019-04-29 2023-05-0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上行开环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N114144987B (zh) * 2019-07-23 2023-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系统中进行通信的方法、相关装置
CN112398622B (zh) * 2019-08-16 2022-05-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发送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1057362A1 (en) * 2019-09-27 2021-04-0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Reference signal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ue
CN112821929B (zh) * 2019-11-18 2023-0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Csi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5380578A (zh) * 2020-04-10 2022-1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596975B (zh) * 2020-04-30 2022-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314085A (zh) * 2021-05-08 2022-1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示信息接收方法、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8984A1 (en) * 2001-10-09 2003-04-1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athloss aided closed loop power control
EP1811686A2 (en) * 2006-01-20 2007-07-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n loop power control in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MA) system
WO2008042187A2 (en) * 2006-10-03 2008-04-1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ombined open loop/closed loop (cqi-based) uplink transmit power control with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e-utra
CN101527587A (zh) * 2008-03-04 2009-09-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系统以及中继设备
CN101741437A (zh) * 2008-11-19 2010-06-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WO2010129610A2 (en) * 2009-05-04 2010-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1100672A1 (en) * 2010-02-12 2011-08-1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Reference signal for a coordinated multi-point network implementation
WO2011111988A2 (ko) * 2010-03-08 2011-09-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전송전력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110102233A (ko) * 2010-03-08 2011-09-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전송전력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25773B1 (ko) * 2004-08-20 2007-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시분할 듀플렉스 방식의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기의상태에 따라 상향링크 전력제어방식을 적응적으로변경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8107987B2 (en) * 2007-02-14 2012-01-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1527586B (zh) * 2008-03-04 2013-09-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路径损耗补偿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KR101571563B1 (ko) * 2008-09-24 2015-11-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셀 협력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상향링크 전력의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단말
WO2011000672A1 (en) * 2009-06-30 2011-01-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Handling of access capability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8984A1 (en) * 2001-10-09 2003-04-1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athloss aided closed loop power control
EP1811686A2 (en) * 2006-01-20 2007-07-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n loop power control in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MA) system
WO2008042187A2 (en) * 2006-10-03 2008-04-1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ombined open loop/closed loop (cqi-based) uplink transmit power control with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e-utra
CN101527587A (zh) * 2008-03-04 2009-09-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系统以及中继设备
CN101741437A (zh) * 2008-11-19 2010-06-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WO2010129610A2 (en) * 2009-05-04 2010-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110105059A1 (en) * 2009-05-04 2011-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1100672A1 (en) * 2010-02-12 2011-08-1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Reference signal for a coordinated multi-point network implementation
WO2011111988A2 (ko) * 2010-03-08 2011-09-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전송전력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110102233A (ko) * 2010-03-08 2011-09-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전송전력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ST-ERICSSON: "R1-113493 "Enhancement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3GPP TSG_RAN\\WG1_RL1, no. 1 *
FUJITSU: "R1-113470 "Considerations on Enhanced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CoMP Scenario 4"", 3GPP TSG_RAN\\WG1_RL1, no. 1 *
FUJITSU: "R1-113470 \"Considerations on Enhanced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CoMP Scenario 4\"", no. 1 *
INTEL CORPORATION: "R1-111598 "Uplink Power Control Discussion for CoMP Scenario 4"", 3GPP TSG_RAN\\WG1_RL1, no. 1 *
INTEL CORPORATION: "R1-112228 \"Uplink Power Control Discussion for CoMP Scenario 4\"", no. 1 *
LG ELECTRONICS: "R1-113281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CoMP\"", no. 1, pages 2 *
PANTECH: "R1-113111 \"Uplink power control enhancement in new deployment scenarios\"", no. 1, pages 2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6291A (zh) * 2021-12-10 2022-04-05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的空中计算方法、系统和介质
CN114286291B (zh) * 2021-12-10 2022-09-02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的空中计算方法、系统和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5030A (zh) 2017-02-22
AU2012327574B2 (en) 2015-11-19
CN111615199B (zh) 2023-10-24
GB2514936A (en) 2014-12-10
CN106455030B (zh) 2020-03-31
GB201413297D0 (en) 2014-09-10
RU2565663C1 (ru) 2015-10-20
GB2514936B (en) 2016-06-29
AU2012327574A1 (en) 2014-06-19
CN103096448B (zh) 2016-08-24
ES2591204T3 (es) 2016-11-25
WO2013060306A1 (zh) 2013-05-02
EP2770785B1 (en) 2016-06-29
CN103096448A (zh) 2013-05-08
EP2770785A4 (en) 2015-02-25
EP2770785A1 (en) 2014-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5030B (zh) 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点
US1154023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power, and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A3063799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power control
US10389509B2 (en) Multi-user, full duplex in-band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140162717A1 (en) Uplink power control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EP2849517A1 (en) Terminal,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KR20130061586A (ko) 참조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상향링크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11252674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ulti-panel power control
TW201316807A (zh) 用於在利用共用小區識別碼之異質網路中控制上行鏈路功率之方法
WO2013155914A1 (zh) 功控信息通知及功控方法和设备
KR2013001805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송 전력을 제어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WO2012159364A1 (zh)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US9344972B2 (en) Uplink power controlling method and uplink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9600154B (zh) 参数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5299122A (zh) 用于pusch重复的功率控制的方法及设备
WO201214051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uplink power
CN116235566A (zh)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5669097A (zh) 用于经配置授权pusch重复的功率控制的方法及设备
TWI831323B (zh) 排名資訊報告
WO2024060190A1 (en) Closed-loop antenna selection for a single transmitter wireless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